小学美术教育之我见(精选12篇)
小学美术教育之我见 篇1
数学是一门基础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改革的重点势必落在课堂教学上.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 在对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研究的同时, 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现就我对数学教学的体会谈以下几点.
一、研究性学习体会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灵活的学习方式, 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以主体的姿态带着科学研究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 以问题为载体, 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 引导学生通过个体探索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分析、处理信息, 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进而了解社会, 学会学习,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虽不能完全等同于科学研究, 但同样具有科学研究的“特质魅力”.
二、合作学习应恰当分组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 有的老师便把小组合作交流当成了法宝, 好象一节课如果没有合作, 没有小组讨论便不是一节完整的课, 弄得小组合作满堂飞.
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 但如果过于频繁, 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 ”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 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 而且不宜过多.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问题如果过多, 往往他们连问题都记不住, 还合作探究什么?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探究呢?我认为:第一, 出现了新知识, 需要新能力时, 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 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 而且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 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 而且有必要争论时, 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 准备与对方争辩.小组合作学习还应明确分工, 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每位组员既要会表达见解, 还要会倾听意见,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整合”功效.
三、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的教学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但大多数情况下, 都是由老师提出问题, 学生被动的、机械的接受问题, 对问题缺少深入的认识与体验.实际上,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的过程, 也是一个探究过程, 问题本身也充满变化, 丰富多彩.教师开发一个探索问题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实验、调查、研究等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更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 教学一开始, 教师可不急于告诉学生要解决的问题, 而是通过各种方法创设一个发现问题的空间,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诱发学生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既可锻炼一个人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 也能培养一个人善于思考、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四、了解学生课外学习情况
作为一名教师, 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是尤为重要的, 而要了解学生课外学习情况最有效的方法一是对学生进行家访, 这样才能有利于更透彻的了解学生, 从而让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如:一次我对本班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家访, 到了他家看见他正在玩耍, 并没有学习, 我对该生进行了教育, 让他了解到学习不光是在学校, 校外也要努力的学, 遇到困难应该多问, 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 该生听了以后, 点了点头, 就学习去了.第二天上课时, 我发现这位同学提问和回答问题都很积极, 我想, 这就是家访的效果吧!从此以后, 该同学学习认真刻苦, 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所以, 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应该去关心、了解班上的每一位学生.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善于将学习的时空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探索, 在体验中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一定能在学习、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更好地发展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
要搞好数学教育, 就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同时, 我们应该做到课堂上是学生的老师, 课后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孩子们在一起, 让我如沐春风, 永远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让我们共同进步、成长吧!
小学美术教育之我见 篇2
我国的农村小学教育,历来比较薄弱。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小学教育也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仍然不能其良好的发展。经过几年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觉得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环境艰苦
在我国,有好多的农村小学校都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条件很艰苦,有的甚至大路不通,教室与教师宿舍都是在阴暗潮湿的危房里。夜深人静之时,幽静的山林里不免多了几分起凄凉。干旱季节,水源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在这里的教师们除了负担着沉重的教学任务,还要为生计忙碌着。这样的环境里,可想而知,教学质量将怎样。
二、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小学教师严重缺编,特别“音、体、美”等学科严重不足,形成了一个教师一个“主科”(语文、数学)再加上其他“副科”(音、体、美等)的课程现象,甚至一个教师负责一个教学班全部课程的都有。就我经历过的来说,既教语文,又上数学,10分钟在讲a、o、e„„10分钟后又教一一得一、一二得二„„几乎没有哪节课闲着,这样,角色的转换成了最大的难题。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事——上课、做饭吃、批改作业、写教案。加之信息闭塞,剩下的就没有时间再教研学习了。这种现象严重影响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学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的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县城相比差距太大了。
放眼我们的学校,映入眼帘的是那歪斜的砖木教学楼,教室里是一排排缺角破旧的桌凳。音、体、美教学设备里只见一些沾满灰尘的早已变形的没有谁会理会的小篮球、乒乓球拍„„对于信息技术设备、科技方面设备、语音教学设备等,从来没有谁会去想过。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多数小学的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美术课呢发本子给学生自由随便画一通,体育课多半“放羊式”,教师守着学生自由活动40分钟„„很多的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四、家庭教育滞后
我们深知,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的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同样也非常重要。众所周知,现在我国农村受到“打工潮”的影响,很多的青壮年人都已到外地务工去了,大多数的家庭都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老人们又多半没有什么文化。这样,小孩从小就没有受到过任何教育,到了上学年龄就直接来到学校读小学了。笔不会拿,名字不会写的一年级学生不在少数,更别说什么简单的基础知识了。
俗话说:笨鸟先飞先入林。而现在是“笨鸟”又“后飞”,你何时才入得林呢?
为了提高全民素质,缩小城乡之间的距离,我觉得重点应放到农村小学教育这一块来了。农村小学教育就像一位体弱多病的小孩,她更迫切地需要妈妈精心的呵护!
小学历史教育之我见 篇3
关键词:小学;历史教育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更加开始重视文化教育,在文化教育中占有优先发展地位的就是历史教育。中华民族的发展需要现代青年具有相应的思想意识,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潜移默化的对青少年进行优秀品德的教育。对于历史这一学科,领导人学习后可以吸取历代治乱兴衰的教训,定国安邦。中小学生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前有一段话,“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有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所以义务教育阶段应该重视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一、开展小学历史教育的必要性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历史教育会让我们焕然一新,而失去历史教育会让我们丧失民族感、使命感。小学阶段更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历史就是生活的老师,小学生可以从很多历史教育中塑造自己坚韧不拔的品格,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坚定的维护祖国的统一。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小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家长的溺爱,特别需要好好的树立人文思想,除了语文的素养之外,还需要历史方面的素养,这样才能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对于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学生往往只能说出几个,而且一旦考试中涉及到相关名字的填写,往往还容易出现书写的错误。中国历史无数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的中流砥柱不断淡出学生的视线,尤其是现代媒体的不断发展,学生最崇拜的人物大多集中于娱乐、体育明星,学生对于历史上其他优秀人物缺乏相应的了解。由此可见,开展小学历史教育,无疑可以使学生从心底崇拜他们心中的民族英雄,抗战英雄,历史教学也就能达到爱国主义的目的。历史教学,就是要拓宽学生的视野,不是让学生搞盲目的崇拜,历史教学要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这一思维的发展才是历史教师教学的目的所在。现在的社会飞速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小孩子什么都见过,对什么事物都基本有一定的了解,这样的情境下想要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小学生的思维非常的活跃,我们经常说一个孩子聪明,说他就是他有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思想,有创新能力,在这一时期,历史的教学活动开展的好,会拓宽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上课认真听讲,同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可以给与学生更丰厚的知识,这样的背景才是我们想要的,历史就在于给学生不一样的自我,让他们看清自己的理解能力,学生在历史课上根据教师提供的历史资料,为自己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加上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合理开展想象,历史思维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教师的教育观如今在逐步的更新,语文、数学等主科课程给小学生构建理性思维,历史学科可以给予学生感情思维,让学生在未来社会的理论和实践中如鱼得水,这就是小学历史教育最大的作用、最大的效能。
二、开展小学历史教育的途径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毫无疑问,教师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教师就更应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帮助学习树立正确的观念、品格。教师要有自己最基本的师德,一个教师的师德,关系到对自己学生的品质影响,好的老师耐心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样远比给学生知识来的更加可靠。有的老师管这叫做精神食粮,作为优秀的历史教师,有好的品德要传递给学生,给学生过往的经验,用自己优秀的教学品质来感染学生,在授课方面,也要用文章中的优秀的品质来鼓舞学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这个时候如果教师不积极的引导,就很容易对历史知识产生一定的理解偏差,对人对事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非常可怕的。在青少年时期,就要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鼓舞学生,这就是给学生最好的精神食粮了,在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方面,教师提高自己的知识厚度非常有必要,尤其是对历史的课程,涉及面非常的广,教师具备了方方面面的知识,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拓展,把一些书本上没有涉及的知识教授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事件,这对学生来说历史的课程才不至于很枯燥,对历史教师的敬爱也就油然而生。
2.开展历史爱国主义教育
说到历史,肯定不能不说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不是说说就可以,也不是搞形式主义,是应该在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中。不光要开拓历史知识,在语文等文科的课堂中,我们也可以安排文学经典的晨读,虽然小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所背诵的古文的全部含义,但对于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一类的诗句,还是能够感受到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的,在结合现在美好的生活,在心里产生强烈的反差,从而更能够珍惜现在的生活,对给予他们美好的生活所献出生命的革命者产生由衷的崇敬之情,更能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想自己的国家更强大,作为小学生的自己就要积极学生,成长为人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开展小学历史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我们可以利用班主任的自身优势,拓展、延伸教学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与社会上组织的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与多个年级的同仁共同合作,在日常教学中融合他人的优秀经验,不断实践,在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针对这一课题制定不同学段的教学策略。
小学教育管理之我见 篇4
一、小学教育管理面临的问题
教育管理不仅是制定简单的给予计划,还要对教育质量和教育运行情况进行管理。教育管理涵盖的内容比较多,无论是教师队伍、校园学风建设、教材的选用、课程的设置、教育设施的管理等,都属于教育管理的范畴。教育管理单纯依靠校长一人是难以完成的,我们需要打造一支有较强的专业素质且对教育管理充满了热情的高素质管理队伍。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教育管理仍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对于教师的赞颂之词有很多,人们说教师是“园丁”,是“蜡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实社会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革,我们的教师队伍也在遭受各种问题的困扰。
从教师队伍的来源来说,小学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师范类学校的毕业生,二是经过社会考试走入校园的社会工作者,三是从其他学校经过考试来本校参加教学工作的。这三种教师类型各有自身的优缺点,第一类教师的专业技能较为成熟,他们对教育工作了解的很深入,也有过硬的素质,但是他们的年龄较小,身上还有作为学生的稚气和娇气,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工作磨砺才能将自己的所学充分地在教学工作中一一施展。第二类和第三类的优点是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当工作压力大时也能坦然接受,并且能够承受较大工作量的教学工作,但是他们在高校中所学的专业知识可能是与教学工作无关的,有些教师的教育程度较低,难以达到预期的要求,这对他们的个人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也有很大的阻碍。
2. 不具备新型的管理体制
当前,在很多小学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校长负责制”仍然是主要的管理体制,校长不仅能够代表学校行使各项权利,还处于教育管理的核心,学校的规模、方向、办校理念等全部由校长一人全权代表。这种单一的管理体制将校长和教师之间的权利鲜明地划分开来,使得学校一直都是处于校长一人的思维引导之下,没有任何的创新能力,也没有活力与特色,校长一人的素养决定整个学校的好坏。
3. 与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
在当前的社会思潮中有一种这样的认识:学生在学校里就是学校的责任,跟家长没有任何关系。有些教师和学校领导也这样认为,他们将自己看作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的主要责任人,与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仍然依靠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将各方面的管理主体协调起来,共同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新的媒体和新的文化走入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来,给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给他们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协调不力,学校和家长之间没有做到信息及时沟通,家长就想通过“补习班”的形式来为自己的孩子拔高。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逐步降低,还给学生增加了很大的学习负担,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同时,学校、家长与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不畅,也使我们的小学教育管理质量受到严重的损害。
二、对教育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在笔者看来,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就是教育观念。教育管理工作者,尤其是校长,也不断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学习新的教育管理知识,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实施管理,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
1. 优化配置,提高待遇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对教师的岗位配置进行优化,使每个教师都能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教育管理作用。一般来说,“老带新”是一种常见的模式,我们可以让一名教龄较高、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教师做班主任,并选一位参加教学工作时间较短的年轻教师作为辅助。这样做,不仅能够使日常的教育活动得以维持正常的秩序,还能为新教师树立学习的榜样,使新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此外,新教师大多对教育工作都有很大的热情,他们的专业知识也比较深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这些都是老教师所不具备的,二者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互补。
小学教师的工资不是很高,校长要多在生活方面关注他们,多为教师着想,当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出现了困难,校长要尽力帮他们解决,让教师能够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中去,没有后顾之忧。此外,校长要多为教师创造一些进修、培训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学习,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努力评上更高的职称。
2. 多学习、多思考、多探索
当前的小学教育管理已经不是以往那种单一的教学管理模式了,小学管理者要了解和掌握的问题有很多,如教师的奖金分配制度、日常的教学考核制度、聘任教师以及教学质量的把控等,都是我们需要了然于胸的。因此,无论是校长还是学校的其他管理者,都要多学习,多听学生的反馈,问问教师的想法,多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作为学校的领导和“当家人”,校长更要负担起这个责任,对学校的整体发展方向进行考虑,将学校的人员关系理顺,平衡各方面的因素,学习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探索,使本校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扬,劣势不断得到改善。
美国中小学“创新教育” 之我见 篇5
美国中小学“创新教育”之我见
张玉彬 1 张虹2
(1福田教研中心,广东深圳,518048 ;2盐田区外国语学校,广东深圳,518083)
[摘要]笔者参观了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十七所不同性质的中小学校,其尊重个体的人文环境,丰富多样的课程设制,民主实践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 创新教育;发散思维;动手实践;个性化
美国是世界上最具有科技创新力的国家之一,它的教育体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自由想象、畅所欲言,动手实践,发展个人兴趣,这种实用主义的教育让学生具有更强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笔者在2011年9月—11月,有幸参加了深圳市教师赴美国布朗大学学习班。在学习期间,参观了罗得岛州、麻萨诸塞州、康乃狄格州的十七所不同性质的中小学校。这些学校办学形式灵活,种类繁多,结构也不一样,但它们都非常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而不仅拘泥于对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一、尊重个体的人文环境,为个性的释放打开枷锁
在美国学校的教学楼里,没有令人紧张的标语,没有刺激神经的评比栏,到处是红红绿绿的学生作品,甚至连房顶上都是学生的手绘作品,这样的装饰无拘无束,没有压力感。许多学校还在宽敞的走廊上摆上了沙发,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舒适而温馨的休息场地。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着装没有要求,许多爱美的学生穿着时尚,戴着彰显个性的手饰,短裤和吊带裙随处可见。笔者在普诺维登斯市 [作者简介]张玉彬,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教研中心教研员,广东省特级教师。张虹,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数学教师,盐田区中青年骨干教师。
aa 最好的公立高中Classical High School,看到很多老师和学生穿着睡衣,五花八门。校长Scott Barr博士告诉我们,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睡衣日”,大家可以标新立异,展示自我。不但穿着各式各样,而且有的抱着枕头,有的抱着毛茸茸可爱的小公仔,课堂呈现出与平时不同的风景线。他说,学校里还有很多其它的日子,让孩子们有所变化,有所想象。笔者感到震惊,美国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简直到了一个让人惊叹的地步。
人文的关怀就是要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我们常把“以人为本”挂在口头,写在墙上,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没有从学生的个体需要出发,而是从学校的需要,从家长的需要出发。我们要求学生着装一致,整齐划一,甚至要求对学生发型都提出统一的要求。咋一看去。齐刷刷的一片,很壮观,步调一致。从着装统一到思想的高度统一,老师教学的绝对权威,到试题标准答案的神圣不可改动。我们让学生失去了什么?失去了个性,失去了思辨能力,失去了打破常规的想象能力,也失去了创新能力。这种教育理念怎能培养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科学大师,人文巨匠?
二、丰富多样的课程设制,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机会
在中国,校内课程大都是由学校、老师安排的,课外学习也大多是由家长安排的,学生没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也无须关心课程的安排,只要专心学习就可以了。而在美国的中学采用了和大学相仿的选课制,即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课程。由于每一个人的兴趣或者学习计划都不一样,每个人的课程表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门课都会有不同的同学,以至于学校(中学)没有班级的概念。必修课是必须要选择的,但必修课中也有可供选择的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不同取向、不同水平的课程模块。许多学校在7~12年级的课程设制中,科学模块被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块,数学模块被分为运算、代数
一、代数
二、几何、统计、微积分六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学习内容。对于同一年级的学生,因为选择的模块难度不同,也不要求所有的人毕业时要达到同一水平,只要你通过了你所选择模块的统考,就可拿到相应的学分。对于学优生,每个学校都开设与大学接轨的AP
aa 或IB课程,也就是可以在中学阶段提前取得大学承认的课程学分,为大学的专业性学习准备更充足的时间。
选修课相对必修课来说就更加广泛,各学校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校的特点出发,设置了与众不同的课程,呈现出多元化和选择性的特点。例如罗得岛州Wheeler school外语课开设除了AP课程的西班牙语、法语、中文外,还根据学生的兴趣开设了日语、韩语、阿拉伯语、俄罗斯语等十门外语课程,对于个别能力特别强的学生还介绍到其他学校或高校上课。被奥巴马和比尔·盖次赞赏的The MET学校没有普通意义上的必修课程,这个学校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对学生提出合理建议,根据兴趣选择相关课程,也就是说学生选学的课程完全由学生自己的兴趣决定,老师的教材教法也是围绕学生的兴趣建立起来。学校与社会有关单位联系,一周有两天的时间进行实践学习。麻萨诸塞州Hopkinton High School开设了三十多个品种的选修课,有计算机类、艺术类、政治宗教类、体育类等。其中艺术类课程包括:
这种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选择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留出余地,相对宽松的时间安排和自主学业水平为学生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的尽情发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反思我们国家的课程是大一统,学校课程开设缺乏自己的特色。虽然在1996年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已经提出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的构想,第八次课程改革也把校本课建设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工作。但在学校实际工作中,学校对国家课程,特别是中、高考科目课程重视程度很高,但对于非中、高考科目的国家课程,对于校本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管理者还缺乏校本课程开发意识。
三、民主实践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发散思维得到培养 音乐: 管乐、吉它、合唱、乐队、音乐制作 艺
美术:
绘画、摄影、动漫设计、陶艺、手工制作 术
戏剧:
莎士比亚剧、公共演讲、MV社、电影制作
aa 杜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论和乔姆斯基的“先天主义”教育理论对美国基础教育影响很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美国的课堂教学反对教师“一言堂”和学生死记硬背,注重学生合作讨论、探究和动手实践。对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见解以及异想天开的设想,对学生挑战书本、挑战老师、挑战权威的勇气,老师都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宽容与尊重,并投以赞许的目光和会心的微笑。对于学习有困难的或者动作笨拙的学生,老师总是给予最大的鼓励。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思想得到解放,发散思维得到培养。笔者在康乃狄格州一所私立贵族学校(Lawrence Academy)遇到了三位来自中国内地的同学,并和她们进行了很好的交流,了解了她们在这里的学习情况。这几个孩子都是在中国读完初中后到这里读高中的,所以对中美的课堂有个对比。笔者询问她们,美国的课堂与中国的课堂最不同的是什么?她们都共同说了一点:在中国的课堂,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怕老师,不轻易向老师问问题。在美国课堂,发言自由,坐姿自由。美国的老师更象朋友,什么问题都可以问,老师都是热情地回答。老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一个孩子告诉我,她刚来美国的时候,很不自信,不敢向老师提问。后来看到美国同学提出那么低级弱智的问题,老师还赞许,所以自己现在也敢经常问老师问题了。
直接感知和自己动手是在美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每个学生都要经常做“报告”,从选题、撰写到演讲,全部是独立完成。在我们参观的一所教会学校La Salle Academy里,校方专门安排了十几位七年级的孩子与我们交流,孩子们展示着自己亲手做的课件,用自信而流畅的语言介绍了他们的学校,与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学习生活。在不同的学校,我们也看到,在化学课上,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在生物课上,孩子们亲自栽种番茄苗,给破土而出的小苗定量加水、施肥,做观察记录;在艺术课上,学生自己制作陶瓷的、纸的、石膏的、木头的、金属的等等各种艺术品,有时一件作品有许多道工序,要花几个星期甚至一个学期才能完成;在一节数学课上,为了弄清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学生们也是用几何画板在电脑上作图观察、分析······老师不会轻易告诉学生结果,而结果的出现往往要经历学生的动手、观察、合作、交流、讨论之后,才会浮出水面,这看上去有点浪费时间,但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地锻炼和提高。
aa 有些学校,还会在每一周内安排一种自主活动课,在这样的课上,学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扮演各种角色了解社会,参加烹饪课学习,做各种手工,或自己上网查找照片、资料,完成自己的研究。所有的成果,都要在定期招开的家长会上做出个人汇报,在这些课程和活动中,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动手、参与、写作、研究等能力,也让学生的各项才能得到了很立体的展示和发展。
综上所述,美国现行的教育模式首先是承认个体差别,尊重个体差异,其次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个体差别激励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利用课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利用课外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这些都为我们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中小学美术教育之我见 篇6
关键词:美术教育;互动教学;跨越学科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美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美术课在中小学教学中却总是被冷落。学生常常认为美术课是区别于语、数、外等“正课”的“副课”。学生不重视美术课的原因,一方面是考试的压力、应试教育的误导;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当前的美术课堂中得到些许启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按部就班地依照教材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滔滔不绝;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洗耳恭听。教师不允许学生有任何不同于自己的见解,哪怕学生的见解是很有创意的,使得学生“师云亦云”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于是,在老师的统一规定和指导下,学生画着同样的东西,一节课下来,“统一”变成了“同一”,好像只有这样做了,教学才有了保证,教育才能达到目标。那么,显而易见,这种教育的目标是不在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是与美术教育的目标相悖的。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想使美术教育真正发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美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它是从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大教育观等现代化教育思想中提出的。它是以一种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实现自主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互动教学旨在使每一位同学都能真正积极地投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通过一个民主、平等、和谐、互相尊重、充满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和过程,实现所有学生全面能动创造性地发展和共同学习的目标。
要做到互动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要么是以教师为主,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要么以学生为主,表面上是自学,实际上是泛滥自由、任其发展。这两种极端发展的教学理念,都体现了教学不平等的关系。美国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美术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积极、善意的旁观者,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该总站在他身边,或轻轻点拨使学生茅塞顿开,或真诚鼓励使学生充满自信。现在的教育不是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完美无缺、今后不再改变的知识体系,而是应向学生提供学习的钥匙、学习的能力,以便使他们一生中能够连续不断地进行必要地学习、不断地获取知识的能力。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文盲,而是没有学习能力的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一个顾问,一个意见交换者,而不是一个拿出现成真理的神。无论学生画了什么,画得是好是坏,教师应先给予积极的肯定,然后再给予意见和建议,给学生充分的自己做主的机会。互动教学中教师学生的角色可随时调整,教师有时是组织者,有时是同学的合作成员,有时只是一个欣赏者。
总之,互动教学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诠释着教育的本质,使“教”逐渐向“学”转移,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了师生互动,注重了师生的发展,尊重了学生的权利,树立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人人参与的环境与机会。
二、跨学科界限的综合探索
中小学美术教育不仅仅限于对一些美术知识、技巧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在于通过美术课的学习,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更多的是指向人的情感和精神。为了使学生在真实世界中获得更多美术的切身体验以及发展以创新精神为内涵的美术基本能力,素质教育在美术的课堂教学中,开展跨学科界限的综合探索。
首先,可以把音乐带进美术课堂。“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及哲学还崇高的一种启示”(贝多芬),叔本华把音乐看作是唯一直接表达心魂的艺术,将音乐定义为“感情的速记术”“情绪的语言”。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调动人的情绪反应。在美术课中,相应地引入音乐,将会很好地辅助教学。例如,在上欣赏课时,我们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古画名卷,如痴如醉的乐曲,无形中牵引我们的思想进入画境,感染画中的精神、画中的韵律,更强烈地激发感情,不仅使学生感情上产生共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在课堂中巧妙融合,利用通感開发学生的想象力。
其次,尝试与文学相结合。美术通过造型视觉艺术去传播文化思想,文学则利用文字去传播文化思想。两者的目的相同,只是表现手法不同而已。在美术课中,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优美的语言与画结合,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仿佛身临其境,带着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再联想,再遐想,由此,培养想象能力、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教育之我见 篇7
第二课时的阅读教学, 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 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围绕我提出的“谁与谁平分生命?为什么要平分生命?他们是怎样平分生命的?”这几个问题展开教学, 从第一个问题引读到第一自然段, 提炼出“相依为命”一词, 这个词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我尽量选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来理解, 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词义后, 展开讨论, 说说在你的身边, 平时了解到谁与谁相依为命?学生开始想不到, 我就给他们举例说明“, 我的邻居姜奶奶与双目失明的儿子相依为命。”焦明雨同学马上想到“残疾的叔叔与小弟相依为命。”一石激起千层浪, 很多双小手都跃跃欲试, 这时, 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抽血时, 男孩儿有着怎样的表现呢?教学这部分内容时, 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 我入情入境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那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 一滴又一滴地注入妹妹的血管, 此时此刻, 如果你就是这个男孩儿, 你不害怕吗?”齐声:不害怕。你不感到疼痛吗?齐声:不怕疼痛。哟, 你们这么勇敢, 真了不起, 静下心来想一想, 真的不怕?这时, 郑永鑫同学冒出一句:那次抽血, 都把我吓哭了。其他同学不出声了。那当时你会想些什么呢?他低声说:“害怕死去。”你还会微笑吗?“不会微笑了, 男孩儿会微笑是怕妹妹为自己担心……”就这样进行角色扮演, 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男孩儿的勇敢和无私。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之我见 篇8
一转变观念, 正视美术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对美术师资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教育主管部门评价中小学教学质量好坏的主要依据仍是升学率。受此影响, 农村中小学校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 只要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去了就一切都好。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被忽视, 美术课的正常教学得不到保证。很多农村中小学不开设美术课或是虚设美术课的现象已很常见。因此, 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师自然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美术教师在人们心里没有相应的地位和分量。因此, 各师范类美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很少有到农村从事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
例如, 宜宾学院1998届64位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中, 截止到2012年元月, 还继续从事教育工作的仅有24名, 在屏山县该届毕业的4位美术专业教师中, 仅笔者继续从事美术学科教学。其余的绝大部分改行或应聘到沿海大中城市的中小学任教。1999届和2000届美术专科毕业生回原籍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也不到46%。
这种现象的产生, 除了因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待遇差以外, 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农村美术教师得不到与“主科”教师同等的待遇。因此, 正视美术教师的作用和地位, 加强美术师资的培养非常重要。培养人才, 保护人才, 用好人才, 聘专业人才, 从而健全一支有能力并充满活力的美术教育教师队伍尤其重要。
二寻找有效途径, 充分利用本土美术资源, 弥补教材缺陷
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培养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因此, 美术课程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 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 根据美术学习活动的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 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条件。在美术学习中, 必备的美术学习工具和材料包括绘画工具、材料和泥工工具、材料。1~9年级的学生必备画笔、颜料和美术专用纸张。
第二, 完善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设备。在美术教学中, 必备的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包括素描、水彩画、水粉画、中国画、版画等绘画工具、材料;泥工工具、材料、美术专用教室, 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 以及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和可供美术课使用的计算机软件等。
第三, 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学校图书馆中的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包括学生参考书、教师参考书、美术书籍和杂志、美术教育书籍和杂志、幻灯片和光盘等, 可供教师备课和上课, 学生收集、查阅资料及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可见, 农村中小学除了缺乏合格的美术教师之外, 农村的经济水平仍是制约目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美术教育教学设备严重短缺, 美术课教学缺乏设备设施, 学生的绘画工具、材料得不到保证;如今, 大多数农村中学的美术课堂教学仍然停留在教师是黑板+粉笔, 学生是白纸+铅笔的阶段。
基于此种情况, 除了向上级部门争取经费尽量保证美术教学必需的材料外, 教师还应尽可能运用智慧在身边取材, 巧妙替换。当教材所涉及的教具或学具等材料无法提供时, 教师可调整和替换教材中的材料。有时, 也可根据新课程美术教育标准要求, 把美术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可结合当地的特点、特色, 增加一些本土教学内容。本土美术史料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情感、民族审美理想、民间艺术创造力及价值观念。让学生走进身边的农村作坊等具有艺术教育价值的地方, 使学生与家乡的事物联系起来, 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和自豪感。让学生直接面对身边的艺术品或直接参与家乡艺术的创作, 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 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与学更好地融为一体。
例如, 屏县屏边乡民族学校、清平乡民族学校就完全可以把学生带到附近的彝寨,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彝族文化, 如服饰、风俗、建筑、器具、农民画、剪纸等。每个区域都有着自己特有的艺术历史文化, 可以进入地方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 基础美术教育都可以从这些本土美术资源入手,
在英语教学中如
李秀侠陕西省
学习需要兴趣。在某种意义上讲, 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 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 正是目前英语教学着重考虑的出发点。
一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 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对完成教学目标至关重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教师有好感, 便对这位教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 肯下大气力, 花大工夫学这门课, 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 如果学生不喜欢某一位教师, 由于逆反心理, 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教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 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 与学生融在一起,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以及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 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 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自己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 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 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 可以听之任之, 而是因为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 是爱护他们, 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 课堂上教师总是在向学生灌输, 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 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 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做知识的记忆器, 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学生而言, 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了英语学习, 从而导致“两极分化”, 教学质量不佳。
课堂环境如何,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 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 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 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 仪表要洒脱, 精神要饱满, 表情要轻松愉快, 目光要亲切, 态度要和蔼, 举止要大方、文雅, 言吐要简洁, 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 书写要规范、漂亮, 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为了淡化传统教学给人们的印象, 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
课前, 可根据教学内容, 由教师用学生能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 一则谚语, 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 自由演讲, 自由谈, 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 激发学生兴趣, 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充满情趣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 经常用也会失去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保持学生的热情, 巩固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具有直观性和实在性, 丰富和弥补教材上的局限和不足。
三结束语
总之, 农村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还任重而道远,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所有教师都要齐心协力、不断进取, 探索在美术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为培养和提高少年儿童的审美素养, 为培养和造就新世纪的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责任编辑:庞远燕]
提高学生的兴趣
水县西固镇中学
的不同, 如初学、巩固和复习, 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 不断探索, 不断追求。在教学中, 这应是教师大有作为的地方。
如教字母, 26个字母说起来很简单, 但真正要教得快、教得准、教得好, 让学生学得有趣味, 也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这样的。有人照本宣科, 每次几个字母, 依次教完就过去了。有人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 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 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而好, 还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灵敏能力与集体观念。两种做法, 两种效果, 前者索然无味, 后者其乐融融。
开始教单词时, 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 如教Foot ball, 可以指着足球:“What’s this?It’s a football.football、football.”再重复一下, 足球的音形意便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 以后看到足球他们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 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是在教思维。如果进行词汇复习, 可进行猜谜游戏, 如复习bell, football, pen, book, car, jeep等名词, 便可把准备好的小实物、图片、模型放在讲台上, 先让学生看一下, 然后放到讲台下, 再把一样 (比如book) 放在一个准备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 用学生已学过的句型问:“What’s in my bag?”学生猜后回答 (宜单人进行) :“It’s a football.”如果答不对, 就说“No, it isn’t.”。接着问另一个学生:“What’s it?”学生猜答:“It’s a book.”猜对了, 教师鼓励这个学生说“Yes, you’re right.” (如果学了Clever还可进一步说:“You are very clever.”
课文可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来教。在不同阶段上, 可采用模拟对话, 扮演角色, 讲故事, 述大意、改变人称, 变对话为叙述, 变叙述为对话, 即兴口头作文, 看图说话, 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就会把死教材活用, 学生学得兴趣浓, 用的机会多, 效果必然好。
四课内外相结合
外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 向45分钟要质量。但要学好英语仅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 我们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但这种活动, 不应是课内教学的继续, 也不应是无组织的放任自流。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 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 进行适当组织。例如, 有目的地培养骨干, 开展英语游戏, 开演唱会、朗诵会, 讲演比赛, 识词默写比赛, 作文比赛, 听力比赛等活动, 既可各班进行, 也可同年级、全校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 巩固课内学的知识, 创造英语学习的气氛, 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使课内课外结合, 相得益彰。
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之我见 篇9
一、农村英语滞后性的原因
1. 一门语言首先需要的是语言环境
农村学校的小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氛围。在课堂上, 学生能听到英语教师较流利的口语, 但学生每周一般只能接触两到三次, 每次仅二十分钟左右, 其他任课老师则都是用汉语教学, 无法直接进行英语的学习。而且, 目前社会上, 尤其是农村, 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很少, 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他们缺少的是一个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2. 英语应该集听、说、读、写于一身, 它需要学生掌握多种技能
农村的学生, 他们的家长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电子设备, 也不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这使得孩子也从心理上不重视英语这个学科, 更有甚者, 从小便产生了懒惰心理, 在英语的学习上得过且过, 使得英语成为弱科。同时农村孩子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 比城里孩子胆怯, 缺乏自信, 更不敢大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就失去了很多说英语的机会。
3. 农村学校的设备落后, 师资紧缺
从教学硬件来说, 教学设备陈旧, 甚至有的学校唯一的电教设备就是录音机, 更有一些贫困地区, 连录音机都没有, 能听到的英语也只是老师上课说的那一点点而已, 英语学习变得非常抽象, 学生更感受不到英语的生动与乐趣。此外, 很多学校的英语教师由于未经过正规训练, 他们语言知识薄弱, 语言技能匮乏, 再加上乡音浓重, 夹杂方言, 以讹传讹,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这些教师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缺乏教学经验, 难以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试问这样的情况下, 如何能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4. 教学评价机制不恰当
小学英语教学缺少合适的评价机制。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应注意三到六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特殊性, 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而且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现在小学英语教学缺少合适的评价机制, 主要以期中、期末测试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手段, 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为评价指标。考试的形式主要是笔试, 考试的内容主要为教材内容。这种评价形式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难以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面对这些现状, 从管理者到教育者, 都应该引起重视, 更应该思考如何进行改善。
二、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 明确教学目标要求
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向学生传授简单易懂的英语知识, 听说能力的训练, 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英语的机会, 打下较好的语言基础, 这包括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正确学习方法的掌握。本人认为, 小学英语教师的职责应该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者, 兴趣的引导者。
2.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目前小学教育的主要矛盾并不在于“教什么”和“教多少”的问题, 而是“怎样教”和“怎么学”的问题。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 他们应了解和掌握语言学习规律, 不断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反对让学生死记硬背, 照本宣科。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单纯地依靠一种或优或劣的方法来搞教学是以一当十的错举, 显得非常单调与无助, 长久如此必将是重形式或毫无实际作用。英语教学联系农村学生丰富的乡村生活经验, 在广泛的现实生活中接触、学习和运用英语。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 开展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
3.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 英语教师的素质是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特点要求教师能说会唱、能动手制作教具、图片和简笔画, 以便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 引起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同时, 由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特殊性, 因此教师还应该了解有关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 具体教学中要符合小学英语教学的规律, 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
总之, 探索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滞后性并非三言两语就能得出彻底结论, 更非一些形式主义就能改变现状使之达到理想的状态, 关键在于多做切合实际的研究, 切忌空谈。总而言之, 改善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是件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教育研究, 只有广大教育工作者承传薪火, 勇于创新, 必定能开发出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朝彦.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3 (3) .
中小学书法教育之我见 篇10
一、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与问题
当前, 书法教育在中小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上至教育部, 下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对书法教育都有相关的要求与规定, 但是书法教学在中小学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其具体表现如下:
1. 书法专业教师缺乏。
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下, 很多中小学都已经把书法课列入学生的必修课, 这显然非常有利于书法艺术的普及与发展。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是, 全国书法专业教师数量缺口很大, 远远不能满足普及书法教育的需要。如果全国各地所有的中、小学都开起书法课, 而合格的、拥有书法教育文凭的教师非常稀少, 书法教师的缺乏程度将非常惊人。
面对书法师资匮乏的现状, 很多中小学多是选调部分字写得漂亮的非书法专业的教师来教授书法课, 也有的学校是从社会上聘请书协会员之类的专业书法人员来执教。但是, 这些教师都比较缺乏书法艺术的专业理论知识, 更缺乏书法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 再加上培训、进修的滞后, 因此师资力量较为单薄, 无法保证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距离振兴书法艺术的历史使命还有很大的距离。
2. 书法课程开展混乱。
书法课程在中小学的地位一直低于其他课程, 不被重视。首先是课时少。当前很多中小学的书法课课时都是每周一到两节课, 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有很多学校的书法课都只是在课表上写写而已, 平时根本不上, 应付检查而已。其次是开课时间晚。众所周知, 古代的孩童一入学就是毛笔书写, 而现在的书法课普遍是到了小学高年级猜开设, 错过了最佳的学习与兴趣培养的时机。再次是管理不到位。书法课程在很多学校只是为学生的兴趣而设, 教学没有大纲, 师生没有教材, 考试考核没有依据, 既无条理性, 又乏科学性。这些弊端都严重影响着书法教育的质量。
3. 学生对书法课程不够重视。
在当下的中小学校, 课业负担日益加重, 许多所谓的主课教师给了学生很重的学习压力, 使得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将兴趣转移至书法的学习。在中小学生看来, 书法课不是“学习”的课, 而是“玩”的课, 学生对书法的认识不足, 学习书法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没有更高层次的学习自觉, 这就使得书法教学不可能出现好的效果, 学生的书写水平无法有大的进步。很多学生没有学习书法的积极性, 上课只是应付差事, 课后也不练写, 使书法艺术的发展陷入低谷。
二、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出路
面对书法教育的种种现状, 作为担负振兴书法艺术历史使命的书法教师, 都应该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作为教育部门, 也应该转变思路, 实行切实有效的措施, 为书法教育健康的发展铺平道路。
1. 爱护民族艺术, 重视书法教育。
书法是中华民族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但是随着硬笔书写的普及, 毛笔书法越来越淡出人么的视野。教育部门和书法教师要从爱护、传承民族艺术的大局出发, 树立忧患意识, 要充分认识到书法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要大力宣传书法艺术的魅力, 重视书法艺术的普及, 以振兴民族艺术为己任, 切实制定相关措施, 明确书法课程在中小学的地位。
2. 编写适合中小学生的优秀教材。
在教材的选编方面, 要传承书法艺术的厚重历史底蕴, 还要面对当前, 继往开来。要创新思维, 更新教学方法。书法教材的编写人员要精挑细选, 既要有专业的书法人才, 还应该有基层的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参与。教材应加强书法基础功底的练习, 对于书法艺术的兴趣特长生, 则应该精选字帖, 强化辅导。在书法教学方法方面, 也应该与时俱进, 大胆创新。除了单一的描红、临贴, 还可以组织师生观看书法展览, 请书法名家进校园做报告、现场书写。要组织学生学习书法历史, 以历代名家的事迹感化、激励学生。要以名家讲座、交流培训、多层次教研等形式, 扩大书法教师的视野, 提高书法教师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不断提高书法教师的专业水平。
3. 加强书法教学设备的保障。
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开设专用的书法教室, 书法教室课不拘泥于普通教室的设置, 应有典雅而怀古的风格。条件不允许的学校可与美术活动室合用, 依据书法教学与学习的特点布置场地。书法艺术重在展示, 因此学校要设置展示橱窗, 利用橱窗、墙报、走廊等处, 定期展示师生优秀的书法作品, 着力营造一个浓厚的书法艺术氛围。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以美术周、书法周、书法节等主题活动, 让师生举办书法展览和书法表演, 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 为爱好和特长书法艺术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4. 打造德才兼备的书法教师队伍。
在毛笔书法的实用性渐渐降低, 书法变为艺术的今天, 书法界的大家名流非常之多, 但在普通的中小学校, 书法教师缺异常缺乏。有专业文凭的专职书法教师非常缺乏, 能胜任书法教育的非专业教师也相当少。因此, 我们建议高校增加书法专业学生的招生数量, 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书法教师。书法教师也应该考取专业的书法教师资格证, 鼓励非书法专业的教师练习书法, 精益求精, 争取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书法艺术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青少年书法》2013年1-10期河南美术出版社
[2]《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指导意见》
[3]《艺术课程标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北师大出版社)
农村小学教育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
当前,我国非常重视农村小学的发展,政策上不断调整农村小学的战略布局,使我们更加的重视农村小学的教育问题,农村小学是农村重建的灵魂,也就是说一个农村没有了小学就相当于没有了孩子,教育文化也必然出现危机,因此,我们就要更加认识到农村小学教育的价值,这样我们才能够体现文化的价值。
一、农村小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1.办学条件差,人才流失严重
其实任何一个农村小学在学习建设方面都亟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仍是当前农村小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有的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非常差,不光是硬件设施不足,就连校舍的房屋都很陈旧紧缺,孩子们经常在危房里面学习和住宿,让我们很痛心。有的学校除了必须具备的教室和宿舍外,没有图书阅览室、实验室、教师集体办公室,更不用提什么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自然有很多,如学校布局分散、办学条件标准低、数量不足、资源浪费等多方面原因。但更主要的政府部门对农村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连最基本的教学设施都难以保证。
2.学校管理问题
当前,许多农村小学存在的问题如考勤制度、例会制度、工作制度,这些大的制度己经比较完备,但有教师迟到、早退、缺旷,学校领导却不严格按制度执行惩罚,就会给教师们这样的印象:开会来早来迟一个样,有无制度一个样。如果教师上不上课一个样,上课迟到、早退,或站课、混课和认真负责无区别,这样,藐视制度,无视制度之风盛行,必将使管理混乱,最终导致无法管理。过程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细节的重视和关注。学校管理是一种细枝末节多而烦琐的工作,每个细节都牵连着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一个细节可以彰显事物的全貌”、“过程展现结果,细节彰显成功”—这是新时代学校管理的被公认的名言。
二、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策略
有问题我们就要解决,针对上面我们所说的问题,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教育公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在推进教育公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机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如“两基攻坚计划”、“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教育公平,不仅是指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更是指受教育环境和条件的公平。可以说,从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看,当前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只是在过去教育经费短缺的基础上,多少增加一些而己,而对于历史的、经济的原因带来的教育差距,我们的政策还不够有力。
2.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意识
目前状况、农村教育落后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农村老师的文化素质相对城市老师较低。首先,没有现代的教学工具、甚至老师不会通过互联网来辅助教学、不会使用计算机。如今我们处于相对落后的农村,我们可以多利用互联网来拓宽我们的视野、去学习别人好的教学理念、方式、模式以及一些技巧、我们根据将可以借鉴的方面根据农村教育这种现实状况加以调整,而且对于学生的答案、我们可以上网去搜索、力求给学生多种解题思路,开阔学生思路。另一方面,处于农村这种环境下的学生们,环境影响人,身边的同学老师能给予学生的新鲜、新颖的事物相对较少、农村学生虽然智力并不差、如果没能真正的开发出来也是令人惋惜,另一个方面,家长教育意识不强,长期处于落后、闭塞的农村家长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他们更看重眼前的事情,教育是个长久的计划、对于农村家庭也是一笔较重的支出,往往让孩子接受点儿基本的九年义务、这些教育程度在如今的新时代远远不足。因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就踏踏实实的钻研于教育不断的自我提升、通过各种媒介来自我提升自我、才能将自己更大的光芒释放出来。对于家长更应该重视教育、教育才会改变现状、对于有经济困难的应该正视问题、找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力求把问题给解决。
3.整合资源
整合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益,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依据教学设计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课程意识,用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来丰富课程内涵,重视教学活动的生成性,以创新、发展的观点正确把握生成性过程,提高教学效益,那么,就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笔者相信,农村小学只要得到各级政府的真正重视,把中央的方针、政策落实到行动中,自觉、主动运用教育规律改变现存教育现状,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为基础,以人的发展和教育多重社会功能充分发挥为目标,实现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就有希望。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篇12
今天,我接到了以前工作学校的一个初中学生打给我的电话,在电话中他讲了一下现在的情况,并表达了对当时教他的老师的想念之情。原本这样的电话我也经常接到。但他的电话却让我陷入了思考:因为他是当年因为多次旷课被班主任劝退的一个学生,他的学业在那里终止,他却没有丝毫怨言。放下电话,我倍感愧疚,不禁回想起这些年在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工作的经历,却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我现在工作的学校也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班又被称为“戴帽初中班”,小学毕业后,稍微好一点的学生都到正规单设中学就读去了,留下的是由于学习太差在中学报不到名的学生和被中学开除后转回来的学生。因此,整个班都是差生成了我们初中班的一大特色。毫不掩饰地说:他们从小学一毕业起就已经被应试教育体制给抛弃了,很多教师都认为:他们继续读书也只不过是体现了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义务”罢了,就连这些学生的家长都一致认为:送孩子进初中班,也只希望他们能混个初中毕业证而已。如果你要考察应试教育的弊端的话,他们就是一个个鲜活的典型:他们几乎全都厌学、品质差、行为习惯也差,对学习、知识、上课等完全没有兴趣,甚至讨厌,缺乏道德情感,意志力薄弱,缺乏自信,没有明确的理想与追求……等等。你会感觉到他们不需要知识,甚至不需要能力;不追求前途,甚至无所谓人生。但是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如此现状,却又无法舍弃。多年来,我们靠着教师的道德底线和仅存的良知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默默守候着义务教育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仅仅尽尽义务是不够的,我时常思索着也为他们找到一条出路。经过近几年的体验与探索,我已获得了一些感悟,现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1 不放弃,不抛弃,与他们建立平等关系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的教育热情会很快消逝(因为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这里都会收效甚微),学生的麻木会慢慢导致教师的麻木,教师麻木的最终结果会导致教师心理的放弃,教育教学成了领工资的手段。因此,更需要我们教师又坚强的意志,又坚持不懈的决心,为了学生也为了自己而不放弃。
这些学生由于各方面都差,在小学根本得不到公正的待遇,教师会冷落他们,学生会看不起他们。因此和他们建立起平等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要让他们体会到被发现,被重视,走进去,带出来。对此,教师可从忽视他们的入学成绩,和他们平等地交流,尊重他们的想法等方面入手,一切从头开始。
2 教师应团结一致,积极进取,充满朝气与活力
从进入初中班的那一刻起,学生心理便又一个意识:就是自己认为只能进这样一所学校,自信心没有了,自然是前途无望。一般会抱着“混”的心理玩完3年。教师的团结一致,积极进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从而帮助他们克服自我放弃,给他们以积极的自我暗示。对此,教师可从积极教研,认真做好教学组织等做起。
3 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与关怀
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没有水的沙漠。教师的爱与关怀对于这些久在荒漠中的幼苗来讲无疑是及时雨。他们虽然都是差生,但仍在成长,年龄与实际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的矛盾会让他们在初中更容易放弃,使坏,甚至违法乱纪。此时爱与关怀便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对于他们,爱与关怀应讲究方式方法,不宜太多太频繁,否则他们久旱的心田也是经受不住大雨的,应多注重潜移默化,无形无影、润物无声。对此,教师可从与学生日记对话,共同经历困难,完成任务,多关心学生心理和少盯住学习成绩等方面入手。
4 注重在教育中激发学生兴趣
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课堂教学设计得尽量充满乐趣。把他们所学的知识适量降低难度,让他们有成功的喜悦,多鼓励,少讽刺性的语言。对于上课,对于做作业,对于学习这些学生都已厌倦了,其原因是小学枯燥乏味且充满压力的学习使他们觉得知识的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吸引他们,降低知识的难度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甚至可以把初中知识降低到小学的程度,初中内容上不完怎么办?上不完就上不完,以其空中楼阁不如脚踏实地。
5 加强学生品质培养
淡化知识的传授,加大班集体活动在教育教学中的比重;应坚持品德培养大于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大于分数增长;过程管理大于高中升学的教育理念。学校本是知识传授的地方,在这里说淡化知识的传授可能会被认为不务正业,但教育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而组织。他们在小学经过了六年的知识学习,每天的生活就是上课、做作业、被批评、被留下、叫家长等,已经丧失了求知欲,甚至对知识感到非常厌恶。因此,淡化知识传授实是避实就虚的一个手段,而且强调知识传授以外的因素还有可能对其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些学生之所以差,归根到底还是学习习惯差、道德品行差的问题。由于小学只注重学习成绩,疏于对学生做人、品质、能力、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因此,在初中当他们对读书学习都厌倦的时候,这些非知识的因素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教育应既在课内又更在课外。而且,正因为他们极差,才使得在他们身上进行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等的实施成为可能,因为在这里没有成绩的压力;没有升学的顾虑;没有知识掌握的担忧(除了教师)。南北极不也是正因为冰天雪地,气候恶劣才成为科学考察与研究的宝库吗?因其没有才能成其所有。所以教师应把这一看似无可救药的群体看成可以自由施展、大胆创新的舞台。也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退一步,回头看,也许对于这些边缘学生,边缘教师找到一条出路来,何必非要将这艘破船赶入应试的大海,在这荒漠地带植树造林,收获的可能是生态经济,生态教育。
6 结束语
我们并不奢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他们考上高中,只希望他们从社会的边缘回到正常的轨道,使他们有健全的人格和积极进取的心理。从那一个电话我明白了他们真正的需要:他们需要认同、需要尊重、需要爱与关怀、需要有一条健全的人生道路,如果能得到这些,即便不能再读书也无怨。前几天,学校又送走了一批初中毕业生,或许他们再继续读书的都不多了,但我在心里仍默默的祝福他们:一路走好。只希望他们下一次打电话给我的时候说:我过得还好。
摘要:差生无疑是学校教育最为头疼的群体,对差生的教育转化是学校、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平等地对待差生,培养其良好品质,激发其学习兴趣,正确看待其优缺点是转化差生的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差生,平等,品质,兴趣
参考文献
[1]高红.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人格之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
[2]孔德荣.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心理环境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04).
【小学美术教育之我见】推荐阅读:
小学美术课手工教学之我见11-04
小学素质教育之我见07-24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11-07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之我见09-08
小学生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之我见07-29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08-02
一年级新生儿童美术教育之我见10-20
远程教育资源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11-07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管理与应用之我见09-02
小学学校精神之我见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