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科属性研究(通用7篇)
会计学科属性研究 篇1
摘要:如今是一个以知识化、信息化为主导的时代,伴随着这些社会特点的日益突出,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经济信息的要求也就水涨船高[1]。企业若是仍然运用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来计量,如无形资产、金融工具、商誉、投资性房地产、衍生性金融工具等经济业务将面临无法计量的惨状,这当中又以衍生性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最为凸显。经济条件的巨变导致历史成本会计计量的主导地位摇摇欲坠,现值和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属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和讨论。也正是这样的转变使不同会计计量的属性研究变得意义重大。
关键词:会计计量,公允价值,历史成本
近二十多年来,许多国家普遍出现了持续性通货膨胀现象,我国从1993年至今,通货膨胀率一直在20%上下波动变化,这是我国不容忽视的社会现状。尤其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的货币计量模式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人们渐渐认识到历史成本计量往往无法正常地对经济业务进行计量,它已经不能履行其会计计量的职能工作。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在内容上做出了一些顺应我国社会经济现状的修改,其中会计计量属性的内容就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准则企图通过对会计计量属性内容的增加来改变过去单一使用历史成本作为计价依据进行会计计量的局面。
一、会计计量属性选择
(一)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相关原则
1. 与会计目标要求相符的原则。
若企业是以经济决策为主要目标,那么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时要倾向于满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若企业是以受托责任为主要目标,那么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时要倾向于满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 满足企业成本效益的原则。
企业应该分外注意,在其选择的会计计量模式下,计量会计信息所获得的收益必须大于或等于其提供会计信息所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企业不求给投资者和经营者带来多大利润,但不能得不偿失。
3. 适应客观条件与外在环境的原则。
企业选择的会计计量属性应该适应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结合企业的经营性质和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合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提供准确和有参考价值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实务中计量属性的选择应用
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对同一项资产进行会计计量,它们的计量结果将显示不同的资产金额。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同的计量属性最终得到的会计信息都是大相径庭的,而所以根据不同的会计信息编写的财务报表也就自然不同,所以最终反映出的企业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会存在相当大的差异[5]。下面我将对我国会计实务中计量属性的选择应用展开更为详尽的说明。
1. 历史成本计量一直占据会计计量的主导地位。在我国新准则中,存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与后续计量就都采用了历史成本。在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不满足公允价值计量条件时,也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2. 重置成本计量与当前的市场价格密切相关,但现实生活中要确定重置成本往往比较困难,因为重置成本计量时要求当前对比参照的资产与原持有资产基本吻合,一旦无法做到这一点就会影响信息的可靠性。在我国新准则中,对盘盈的资产以及对捐赠的资产进行计量时运用重置成本。
3. 可变现净值计量能够反映与现金等值的信息,但与其他计量属性相比,可变现净值不仅操作较困难,也没有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因素,只适用于计划未来将销售的资产或未来将清偿的负债,无法适用于企业所有资产。在我国新准则中对可变现净值的涉及不太多,仅仅在存货的相关准则中有一些应用。例如存货在后续计量时运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时应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金额计量。
4. 观值计量能够提供主体有经济价值的会计信息,虽然它的决策相关性在五种会计计量属性中最强,但由于未来现金流量是不确定的,现值计量的可靠性在五种会计计量属性中最差。在我国新准则中,承租人融资租赁的长期应付款入账就涉及到了现值计量。
5. 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体现了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它虽然在我国运用的历史并不长,但却为日益复杂的市场变动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在我国新准则中,对金融行业与无形资产等的计量大都涉及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二、比较举例: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
汉斯克里·B·斯蒂安和瓦莱丽亚·V·尼克拉艾[6]对于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之间的选择这一课题也展开过相关研究。他们发现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十分有限的,适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情况是当公允价值计量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成本,并且用来传达经营绩效信息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公允价值计量有着概念上的优点,但在自愿的基础上,公允价值是不太可能成为流动非金融资产的主要评估方法。
托马斯J·李斯梅尔[7]也有自己的主张,他认为:可靠性不是引导选择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的主要因素,因为收益表信息的可靠性通过计量不存在明显变化,而且有时甚至可能对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选择有坏处。相反,相关性是是引导自发或强制选择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的主要因素,因为信息的相关性存在明显变化,取决于资产如何被内部使用和是否存在资产可以被出售到外部市场。
随着一些新兴行业和新兴业务的发展兴盛,历史成本会计属性无法计量的情况出现得也越来越频繁,由此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基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缺陷而发展壮大的。如衍生金融工具就是一个新兴的经济领域,以期货、期权合同为例,由于它们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要求很少的净投资,只有公允价值才能进行准确地会计计量。又如资本市场上的商誉、投资性房地产和无形资产等新兴经济业务的真实价值也只有借助公允价值才能准确地计量。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在我国的应用历程可以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是提倡公允价值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界定在1997年到2000年,我国从此开始研究和探讨公允价值;第二是回避公允价值阶段,这一阶段从2001至2006年;第三是重新引入公允价值阶段,这一阶段从2007年至今,公允价值被正式作为计量属性写入我国会计准则[12]。由此可见,我国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上是波折反复的,它的经历可以用“先用后弃,禁而又用”这八个字来概括。
三、我国会计计量属性分析
(一)我国会计计量属性的现实困境
1、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从我国坚持走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来不过短短三四十年,现如今我国经济仍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各类要素市场的运作仍不够成熟,信息披露制度也不完善,所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有待不断改进。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历史成本会计计量不论是在会计计量理论界,还是在会计计量实务应用上,都证明了其强大的可靠性,也正是因此它牢牢的占据着会计计量的主导地位,并且常常受到企业的称赞和学者专家的好评。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以往一成不变的传统经济业务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老式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不断暴露出它的缺陷与不足,渐渐不再适用,这使我国在计量属性的选择方面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
2、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巨大变化和高新科技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当下这样一个强调信息化的时代,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因其对防御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无能为力,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信息需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企业仍然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那么这样编制的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就有待商榷了,反过来讲,就算这财务报表依然可用,但它的有用性下降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不管怎样,在我国如果只使用历史成本进行会计计量,很难满足投资者的决策要求。
葛家澍和徐跃[22]还指出,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虽然提出了许多改进条例,在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但即便如此,新准则中基本上多是原则性的规定,具体下来落到细处的规定几乎没有,所以未来我国会计准则还有许多值得修订和扩增的地方[22]。这样的不足在企业会计计量实际应用上会表现得十分明显,特别是面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日益多变的信息要求,缺少具体的会计准则进行规范,企业会计计量的操作就会变得混乱不堪。
3、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引入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是我国社会变革时期,也同样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而经济的发展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金融工具的不断出现和创新。这样的发展变化是令人欣喜的,但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一些不小的难题,就比如会计计量的属性选择问题。如今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逐渐式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就逼迫着我们不得不考虑采用新的计量属性进行会计计量。所以,除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以外的其他会计计量属性渐渐被人们提及,直到财政部修订会计准则,确定将其他如公允价值和现值等的会计计量属性引入,直接应用到日常会计核算中去。
在引入的这些会计计量属性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无疑是其重中之重。为了国家经济发展,为了与国际形式接轨,我国的市场必然将更加开放,会计环境将更加复杂,那么可以预见,未来对公允价值计量的需要会是多么惊人。但是要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会计计量,需要一些特定的条件,例如完善的市场环境和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但以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和会计形势来看,还远远达不到相关的要求,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暂时也不能完全适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二)我国会计计量属性的未来展望
自从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一直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增长的阶段,为了能同更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往来,也为了能与国际世界接轨,我国的市场需要进一步更加开放,相应的,我国会计环境也将更加复杂。由此引出的关于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改革问题和与国际会计计量的趋同问题成为对我国会计计量属性未来展望的研究重心。
所以,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会计计量属性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实务应用环境,才能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选出适合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会计计量。面对现如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错综复杂的经济行为,我国还达不到大量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但是我们也可以先寻求出过渡状态的计量属性,并在考虑好过渡状态的计量属性之后再就不同的会计计量进行属性研究。虽然只是讨论过渡状态的计量属性选择,但其实仅仅是这一过渡状态就将存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于过渡状态下的计量属性选择,我比较认同多属性并存的会计计量模式。采用多属性并存的会计计量模式,就意味着抛弃了以往单一应用计量属性的会计计量模式。单一的会计计量模式往往不是强调了可靠性而忽视了相关性,就是强调了相关性而忽视了可靠性,而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就很好的平衡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之间的关系,较为完美的解决了单一的会计计量模式的难题。同时,通过这种多属性并存的会计计量模式对企业内外各种经济信息与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加工和汇总,可以满足更多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不同要求[23]。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即便采用多属性并存的会计计量模式,在选择的多个会计计量属性里也应该有主次关系。具体来讲,多属性并存的会计计量模式仍应坚持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兼顾应用其他如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进行辅助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属性来进行选择,但由于不同的计量属性有着不同的适用性和利弊,又由于我国国情现状的复杂多变,我们应在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前提下,结合多方面因素,才最终做出适合的会计计量属性选择。对不同会计计量的属性研究能为我国进入经济全球化夯实会计基础,能促使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进一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冯东元.会计计量属性的分析与应用[J].山西财税,2008,07:37-38.
[2]葛家澍.会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赵艳.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探讨[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5]黄予川.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19:75-76.
[6]周亚云,后金融危机时代会计计量模式选择分析——公允价值计量VS历史成本计量[J].现商贸工业,2010,15:213-214.
[7]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6,09:7-24.
[8]王立晶.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
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问题研究 篇2
关键词: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使用价值
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研究现状
2006年2月15日, 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 (以下简称《资产减值》) 。目前, 新准则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但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资产价值计量属性还存在着争论和模糊认识, 基于此, 本文从分析资产减值计量属性的选择入手, 探悉资产减值会计研究中几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二、资产减值计量属性的选择
计量是会计的核心。按照现代资产计量理论的要求, 应从完整的时空观来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状况。根据计量时点的不同, 会计计量可分为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一般认为, 初始计量通常采用历史成本, 而后续计量通常采用现行成本、现行市价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属性。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于后续计量, 因而主要采用现行市价、现行成本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属性。不过, 在完全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 在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计量属性的选择上就不存在这种差异, 都应该采用公允价值。虽然各个国家和组织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表述有很多种, 但是如今FASB、IASB、JWG基本上已经对公允价值定义中最重要的特征搭成了一致:即“计量日”、“公平、自愿交易”“交易双方熟悉情况”。例如, JWG《金融工具与类似项目:准则草案与结论基础》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 由正常的商业考虑推动的, 按照公平交易出售一项资产时企业应收到的或解除一项负债时企业应付出的价格的估计”。由此可见, “现在时点”上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的实际交易价格或者对该价格的估计即为资产的公允价值。所以, 立足现在是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一个主要区别, 过去某一时点公平交易中的价格可能是过去时点某一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但当时间推移至现在, 就不能再说它是现在的公允价值了。在物价相对稳定,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在数量上可能会基本相同, 但这并不能掩盖二者在时间基础上的本质差异。由此可见在完全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 资产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都采用公允价值。资产减值会计主要解决当资产发生减值时如何确认减少的部分价值, 而资产增值却不予以确认, 因此它是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公允价值部分运用的结果。
关于资产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国际上存在两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以FASB为代表认为, 从经济的角度讲, 决定继续使用已减值资产而不是出售已减值资产类似于对该资产的投资, 因此, 已减值资产应该以公允价值计量。第二种观点以IASB为代表, 这种观点基于管理者的理性行为, 采用可收回金额作为资产减值的计量基础, 并将可收回金额定义为扣除出售费用的公允价值和使用价值二者中的较高者。我国《资产价值》采纳类似IASB的观点。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以公允价值计量减值资产在理论上具有优势, 因为它更加符合会计理论所一直推崇的演绎法:资产在取得时 (初始计量时) , 以取得时候的公允价值即历史成本计量, 那么在后续计量时也应以计量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这种会计计量模式似乎更加符合会计计量的目标。以计量资产的特定个体价值为目标的使用价值作为确定可收回金额从而作为计量减值资产的基础, 很显然会导致资产计量属性的前后不一致, 因为使用价值和公允价值是两种对立的计量属性, 前者立足特定企业, 而后者立足于市场。如果以使用价值为基础计量减值资产, 会导致该资产在初始计量时的金额是以市场为依据确定的, 后续计量的时候却以特定企业为依据确定。不过, 许多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很容易地获得 (R e a d i l y A v a i l a b l e) 是FASB采纳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减值资产的标准的一个原因, 而我国的市场环境和信息传递能力并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通过建立在市场一致预期上的未来现金流量估计在实践中几乎难以操作;再者以使用价值计量长期资产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所以在我国采用可收回金额计量减值资产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三、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可收回金额是指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较高者。我国《资产减值》第八条规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应该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 应当按照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在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 应当以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 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该净额可以参照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按照上述规定仍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 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我们知道, 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由公允价值估价技术 (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 和公允价值估价技术所需的市场信息两部分组成。SFAS 157将估价所需的市场信息分为三个层次, 并称之为“公允价值层级”。第一层次的信息是市场投入的信息, 它反映的是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 依据这一层次的信息估计的公允价值是最可靠的。第二层次的信息是不包括在第一层次中的市场投入, 它反映的是相同资产或负债在非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和不考虑市场活跃与否时所有市场中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第三层次的信息是指资产或者》负债的不可观察到的信息。按照《资产减值》第八条中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只有估计公允价值的信息处于第一和第二层级中的时候就用市场法来估计公允价值, 然后用公允价值减去该资产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做比较确定可收回金额, 否则就直接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可收回金额。在这里, 其实如果用来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中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信息落入第二层次, 那么可以认为用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其可靠性是和参照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相当的。因此, 第八条规定的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很容易给人一种误解:用现值技术的公允价值计量似乎都落入第三层级, 估计的公允价值可靠性都不高。此外, 该准则第十一条规定: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 企业管理者应该在合理和有依据的基础上对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整个经济状况进行最佳估计。很显然这里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是基于企业投入的信息, 因此这里现值计量的目的不是公允价值, 而是和公允价值相对的特定个体价值, 即IAS 36中提到的使用价值。因此, 我们认为我国《资产减值》也应该采用使用价值概念, 为今后出台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奠定基础, 否则容易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公允价值相关概念和估计技术的混淆与误解。
四、结论
综上所述, 资产价值会计本质上是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公允价值部分运用的结果。当许多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很容易地获得时, 资产减值会计采用公允价值在理论上具有优势, 因为它更加符合会计理论所一直推崇的演绎法。当公允价值的确定有一定的难度时, 大部分国家的会计准则倒向了归纳法, 即采用了实务中使用的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中现值计量的目的是确定资产的特定个体价值, 而不是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因此, 现值计量中对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估计都应该反映特定主体的期望。
参考文献
[1]、毛新述, 戴德明, 姚淑瑜.资产减值会计计量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 2005, (10) :35-40
[2]、谢诗芬.价值计量的现值和公允价值[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8, (2) :7-12
[3]、谢诗芬.会计计量中的现值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4]、张媛, 褚红梅, 修宗峰.美国公允价值计量最新研究简介及其启示[J].对外经贸财会, 2006 (2) :51-53
会计学科属性研究 篇3
一、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工作人员会利用市场数据和相应的公允价值资料分析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与公允价值计量之间的关系, 相关研究证明, 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高我国的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虽然我国的商业界和学术界没有对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达成共识, 但是他们普遍认为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 很难有人会可以把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下, 历史成本反映的是企业交易或事项的初始公允价值, 当市场的价格发生变动之后, 企业应该按照市场价格重新计量自身拥有资产或负债的价格, 只有重新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才能使企业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我们都知道, 公允价值能够为企业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 但是有的时候公允价值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不同的会计人员具有不同的判断能力和认知水平, 公允价值不能为企业提供绝对可靠的会计信息与会计人员的能力和认知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 预测未来的交易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工作内容, 预测企业未来的交易事项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收付实现制原则, 有的时候, 公允价值需要计量一些金额较大的金融衍生产品, 如果企业不能及时的在财务报表中反映这些财务报表的价值变化, 外部投资者就不能及时得到准确的财务信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企业应该不断地采取措施改进并完善自身的会计信息系统。
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建议
1、为企业应用公允价值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下, 难免会出现一些操控自身利润的企业, 也就是说, 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可能会成为企业管理者操纵利润的工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国家应该为企业应用公允价值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中, 企业能够很好地利用公允价值。具体来说, 我国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的发展, 我国应该完善期货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等资本市场, 与此同时, 我国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市场机制, 政府不应该过多的干预市场价格,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市场公允价值的客观性, 才能使交易主体按照市场的公允价格开展各种交易。
2、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公允价值应用指南
我们都知道, 公允价值很难确定, 面对这个问题, 国家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制定一些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指南, 国家制定的应用指南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除此之外, 公允价值的应用指南中应该明确说明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问题、折现率问题以及企业现值的计量问题和现值的确认问题。明确了这些问题, 会计人员在工作的时候就不再主观的去判断交易事项的公允价值。经过了金融危机之后, 企业应该在坚持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计量公允价值, 严格控制公允价值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3、建立必要的公允价值审计制度和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
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部分与公允价值相关的审计操作细则, 有的审计准则中明确了与公允价值相关的职业标准。企业在确认公允价值的时候应该遵循相关的审计制度, 与此同时, 国家应该完善相关的审计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强对企业的惩戒力度。企业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披露工作应该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之上进行。具体来说, 企业的会计人员不应该把当期未实现的利益计入企业的当期收益, 应该把它们计入净资产的账面价值。除此之外, 会计人员不应该在企业的营业利润中列报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情况。
4、做好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如果企业不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准则, 再完美的准则也是没有用的。我们都知道, 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判断能力与企业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企业应加强对自身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让他们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会计人员的判断能力和专业水平, 会计人员才能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开展公允价值的计量工作。
三、结语
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下研究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能够减少企业公允价值判断的主观性。为了提高公允价值的会计信息质量, 国家应完善企业应用公允价值的市场环境, 与此同时, 国家还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公允价值应用指南。除此之外, 国家还应该完善相应的公允价值审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从企业方面来看, 企业应该加强对自身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工作和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翁倩.公允价值能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基于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J].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 2011 (7)
[2]张丽芳.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的研究[J].湖南大学, 2012 (10)
会计学科属性研究 篇4
一、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操作方式与选择
(一) 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操作方式
通常而言, 业界都是针对计量对象的计量特性以及计量单位的精准确定来选择何种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单一会计计量模式共有这几种:历史成本/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会计计量模式、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会计计量模式、现行成本/名义货币单位会计计量模式、现行成本/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会计计量模式、现行市价/名义货币单位会计计量模式。当前会计目标是以既要反映受托责任又要强调信息的可靠性的双重目标为导向, 以上五种计量模式不能实现会计的双重目标和信息的双重特征的未来。
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结合了会计的双重目标和双重特征, 具有以下3种主要操作执行方法:第一种是不同特性来分析同一个报表, 例如用历史成本分析下的资产负债表和用现阶段成本分析下的资产负债表;即历史数据和现行数据下的资产负债表对比, 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按照个人需求挑选相关会计信息的需求;第二种是在同一个报表下的具体不同项目的多种特性计量;这种方法下的数据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企业价值;第三种是按单一属性分析不同报表, 适用于如市场风险大的金融工具、人力资源等的特殊情况。
(二) 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如前文所说, 不管是传统会计计量模式还是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都是根据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的特点和要求来确定。比如为了方便比较分析和考核, 在企业内部要让各个部门选择非货币的计量单位要保持一致;让劳动计量和实物计量都保持一致, 便于计量。因此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应用选择依据会计计量具体属性和会计计量的多重目标两方面的因素。
从会计计量属性的因素来看,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是资产传统计量属性, 除了易受物价影响以外, 具有客观性、科学严谨性, 容易反馈出资产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主要用于对货币性流动资产和计量各种负债。现行成本计量属性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现资产的市场价用资产计量的价格, 考虑了市场价、资产留存损益以及评估企业人员在经营活动中的绩效高低, 在非货币性投资计量中使用最多。现行市场价值计量属性是要以市场商品在仓储存货中的销售价格作为基准计量, 可以反映商品存货实际经济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并且可以保证资产信息的高质量, 在市场价值稳定的存货中使用最多。可实现净值计量属性在计算长期固定资产投资中使用最多, 主要是说现实销售价格扣除预估销售费用来计算存货的商品。
从运用会计信息的角度看, 要实现多元化会计目标, 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政府会计和国有企业会计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模式;未来现金流量计算适用于致力于市场投资和企业融资的金融公司, 它可以反馈现行金融机制和企业金融决策的要求。采用历史成本客观可靠的进行计量适用于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还有各种特殊性的企业市场交易事项需要依据会计事项的多种属性来选择促使体现企业价值比如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以及非货币交易等。
二、多种特性会计计量模式的具体执行操作原则
多种特性会计计量模式的操作原则包括主要参考原则和辅助原则。
主要参考原则包括:一致性, 包括通过会计对象、实际财务结果、经营情况以及流量的进入保证会计计量结果的正确无误;一贯性, 会计计量方法前后保持一致, 不可随意更改;可验证, 同一会计事项在不同人员的验证中结果一致。
三、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重要应用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互联网科技促使了会计计量模式获得成功的成本降低, 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 因此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时至今日, 同一份财务报告因为以收付实现制作为确认和计量时间标准为原则编制的现金流量表, 客观存在按不同标准编制的会计报告。现在普遍的资本负债表虽然自己已经拥有多种计量特性, 但是资产负债表根据项目的不同额外添加了好几种的计量特性。可见现代会计已在总结各种计量属性的精髓, 形成现代会计的成熟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社会经济环境的越发展越复杂, 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优势会充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摘要:近年来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取代传统会计计量模式, 为企业、市场、政府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研究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历史成本,应用
参考文献
[1]景东东.新旧准则下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D].贵州财经大学, 2013.
[2]郭敏.双重会计计量模式及其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2.
[3]张霞.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1.
会计学科属性研究 篇5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 该准则包括存货等共38项具体准则。其中《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明确规定了资产减值会计的具体操作规则, 使实际业务处理较前有了很大提高。资产减值会计准则重点在于测量资产回收金额的多少, 这就涉及到我们在计量资产可回收金额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计量属性来进行计量。同时, 资产计量属性的不同, 导致可回收金额对企业产生的收益是不同的。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属性
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客体的外在表现形式, 它能够充分反映计量客体所具有的特性。企业计量资产的现行价值是资产减值会计所要求的, 这种要求必然使企业采用的计量属性能反映资产现行价值, 以体现资产“未来经济利益”的特性。资产减值会计主要涉及以下5种计量属性。
1. 现值。
现值是指在正常经营条件下出售一项资产所能获得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现值评估的指标和参数是直接从市场中获得的, 这也充分体现了现值具有的市场化特征。但是, 这一计量属性往往依赖于较为活跃、公开、完善的市场环境, 否则可能会因为缺少参照物和可比数据而难以计量。
2. 现行成本或重置成本。
现行成本是指目前购买一项资产或劳务时, 所要支付的现金及相当于现金的资产, 也称为重置成本。一般状况下, 如果一项资产发现减值, 则该资产的现行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现行成本=现时建造该项资产所需要的所有成本-该项资产的功能性贬值-实体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其中公式中的贬值是减值的一部分。由于资产的应计损耗和重置全价全部考虑到现行成本中, 所以现行成本主要适用于以资产重置或补偿为目的的资产的计量。
3.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贴现是指在一项正常的业务中, 某项资产在未来可得到的现金流量净值的贴现净额, 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充分体现了贴现的含义, 因此该种计量属性是同时考虑风险因素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的, 将资产的未来现金流入理解为资产的收益。在具体的运用时, 应遵循以下步骤:一是选择适当的折现率;二是对需要减值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进行测算;三是对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净值进行测算;四是折现求得现值。
资产的入账价值等于计算出来的现值。该计量方法在理论上最能反映资产的实质, 同时又能准确反映资产本金化的价格。但是在运用该计量属性进行计量时, 也要考虑很多因素, 主要有选择何种折现率折现、资产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对未来每年现金流量的估计等, 计算出来的现值可能会因为可靠性较低而难以运用。因此, 该项计量属性主要适用于可预测未来现金流量资产或整体减值资产的计量。
4. 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 以预计销售的价格减去进一步加工的成本、预计发生的各种销售费用、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因此可变现净值为一种净值的表现。在该种计量属性的计量下, 资产的计量公式如下:
资产=正常交易下所获取的现金或等同于现金的资产-加工成本-预计发生的各种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5.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最重要的应用之一为在活跃市场中的公开市场报价。它也可称为现时成本或现行市价, 因为他们都可以观察到市场确定金额, 都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如果现行市价和现时成本不能获得, 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也可以用来估计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不能用可变现净值来取代, 因为两者的概念不相符的。如果忽略不计短期应付和应收项目的货币时间价值, 那么这些项目的公允价值近似可以用可变现净值来反映。
三、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一旦资产出现了减值迹象, 应该测算该资产可收回金额, 则比较资产可收回金额和账面金额的大小来判断资产, 并需要资产减值准备和确认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应当根据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两者之间较高者来确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所以, 估计资产可回收金额涉及到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可变现净值和公允价值三种减值资产的会计计量属性。
1.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该计量方法在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基础上, 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对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以下举例说明:
2012年12月31日, 甲公司拥有一项原价为2850万元的固定资产, 已使用3年, 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预计使用年限8年, 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 该公司固定资产的必要报酬率为8%, 甲公司预计该固定资产在未来5年内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下表所示:
假定该项固定资产的折现率即为该公司的必要报酬率, 该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500万元。
则: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850- (2850-50) ×3÷8=1800 (万元) ;
经计算得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1548.07 (万元) ;
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应为1548.07万元, 该固定资产2012年应计提251.93万元 (1800-1548.07) 的减值准备, 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影响2012年企业的收益, 使本年度减少251.93万元 (1800-1548.07) 的收益。
2. 可变现净值计量对企业收益产生的影响。
可变现净值对企业收益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存货跌价体现。资产负债表日, 当可变现净值大于库存成本, 按库存成本计量;当可变现净值小于库存成本, 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库存储备等于成本减去可变现价值的, 其差额计入本期损益。以下举例说明:
2012年12月31日, 甲公司库存配件100套, 每套配件的市场价格为10万元, 账面成本为12万元。准备将其全部加工成A产品, 将每套配件加工成A产品尚需投入17万元, 共可加工成A产品100件。2012年12月31日, 估计销售A产品过程中每件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1.2万元, 当天市场价格为每件28.7万元。
则:每件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7-1.2=27.5 (万元) ;
每件A产品的成本=12+17=29 (万元) ;
所以, A产品减值, 配件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每件配件的可变现净值=28.7-17-1.2=10.5 (万元) ;
每件配件的成本=12 (万元) ;
每件配件应计提的跌价准备=12-10.5=1.5 (万元) ;
共计减值准备=100×1.5=150 (万元)
因此, 该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影响2012年企业的收益, 使本年度减少150万元的收益。
3. 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公允价值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具体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一方面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带来了重大变革, 另一方面对上市公司的相关业务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为例进行说明:
2012年3月10日, M公司以每股16元的价格购入N上市公司200万股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市场环境恶化, 2012年8月30日, N上市公司股票急剧下跌至每股10元, 如果N公司不采取新的措施, 预计还能持续下跌。
则:2012年3月10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200×16=3200 (万元) ;
8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200×10=2000 (万元)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减少即资产减值损失=3200-2000=1000万元;
因此, 资产减值损失使得2012年企业收益减少1000万元。
四、结论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不仅影响当期资产, 也影响当期费用, 进而影响当期利润。一般情况下都会增加费用减少资产从而减少利润。但是有些情况下也会虚增资产, 缩减费用, 从而虚增当期利润。尽管大多数企业规定:必须遵循《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进行计量, 但该准则并没有规定各种计量属性的应用范围和减值的计提。在不明确的情况下, 这种计量属性的不规范选择来进行资产减值的计量会给企业管理层带来很大的可操控利益区间。因此, 一定要从我国实际出发, 以目的及目标的可操作性、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来考虑选择何种计量属性来计量减值资产, 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管理当局操控利益的空间和计划, 使企业的收益少受或不受资产减值计量属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玉廷, 戴德明, 夏大慰.资产减值会计[M].大连:大连出版社, 2005
[2]黄毅勤.国有企业资产减值相关利益思考[J].会计之友 (上旬刊) , 2009 (12)
论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与学科体系 篇6
一
比较教育作为学科,而不是作为单纯的方法,这在比较教育诞生之始就得到了强调。但它试图超越国家、民族、语言、文化和学科界限的理想企图,又使比较教育进入一种无所不包的范围。而且,正是比较教育研究的跨界性和超越性并由此形成的广泛的研究范围,曾经给比较教育带来了生机,比较教育也由此敞开胸怀,吸纳和借鉴20世纪以来教育领域发生的各种新理论、新探索、新经验,昂首阔步地进入跨学科的前沿,成为教育科学的知识源泉,推动世界各国教育的革新与发展。
比较教育在一路高歌猛进的行进中,其作用受到世界各国普遍的认同和强调,比较教育充分展示了它独特的研究价值,并由此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比较教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高等学校常设的教育类课程,世界各国出版了大量比较教育的专门化教材和众多稳定的比较教育专业性刊物,组建了比较教育专业学术团体和非常活跃的世界性学术组织,推出了比较教育的各类研究成果,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比较教育的专家学人。比较教育研究成果无论对教育理论的繁荣还是对教育实践的变革都产生了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比较教育如此充满生机,如此引人注目,进步如此显著,为什么还会形成“身份危机”呢?其实,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针对比较教育所做出的具体贡献,也不是针对比较教育是否仍将发挥作用,更不是针对比较教育是否存在客观的现实需求,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有目共睹和不容怀疑的。但今天,比较教育的贡献方式正越来越多地被其他学科所分解,比较教育的现实需求也正越来越多地被其他学科所满足。比较教育无所不包的研究范围着实让人们感受到这门学科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根底。那么,比较教育是否可以被其他学科的研究所包含?比较教育作为学科的存在是否必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近些年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比较教育呈现出衰退的迹象,国内高校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比较教育课程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人们对比较教育的建设热情有所减弱。
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比较教育是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因而,比较教育是一种比较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具有极大的开放性。有学者甚至认为,比较教育是一个涉及所有学科的研究领域,是一种跨学科领域的研究,这种研究欢迎各种类型的信息输入,欢迎来自其他领域能够利用工具的和富有远见的以及愿意选择在比较的背景下关注教育问题的学者参与其中。比较教育由此形成这样一种印象,即比较教育就是教育领域中的比较研究。这种观点其实由来已久,而且在现实中得到了满足,今天也占有很大的市场。因为这种无所不包的研究范围多少年来着实给比较教育拓展了空间,研究主题涉及教育领域的古今中外,纷繁多样,相应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丰富多彩,关涉几乎所有的教育学科领域。在特定的发展时期,比较教育研究被所有教育学科广为需要,因为大多学科的发展迫切需要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经验,并从中获得新的营养,产生新的活力。在许多学科的发展历程中都能发现比较教育的贡献。可见,这不但没有影响比较教育的发展,反而为比较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这种局面之所以产生而且一直比较稳定地持续下来,这与教育的实际需求有关。在较长的一段时期里,国内信息相对比较封闭,人们对外界知之不多,加之国内在教育的诸多方面还比较落后,教育各项事业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因而有一种需要了解国外教育信息和吸收国外教育先进经验的强烈愿望,但由于信息渠道比较单一,外语又远没有普及到相应的程度,人们对外界的了解往往依赖少数专业人员的引入和资料翻译。人们热情地欢迎和吸纳来自外界的信息,比较教育学者明智地利用和发挥了这一客观需求,充分有效地与政策制定者、理论研究者、教育改革者和教育实践者交流研究成果,并真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较教育更多地体现为外国教育研究和教育比较研究,试图通过从其他国家教育系统借鉴和移植的模式、实践、革新等来改善本国的教育系统。比较教育也主要在将比较研究成果运用于改善国家教育体制的“实践领域”中建立起独特的地位和形象。
借鉴外国经验,改善本国教育,这无疑是比较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比较教育的魅力所在。这一特征或者魅力也将一直存在下去并继续发挥它独特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那就是研究范围无所不包,研究成果无所不在,同时其研究方法相对单一,方法论模糊不清,学科意识淡薄,学科信念越来越弱化。这种局面在今天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挑战。因为今天的社会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不断开放,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外界的了解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同时,信息来源渠道多元,人们的外语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可以不再依赖少数专业人员的引入、翻译和评介,而是直接获取国外的信息,直接接触国外的现场经验。所有学科都广泛地运用比较方法研究其他国家的教育问题,都不同程度地试图借鉴国外的先进思想和经验来改善本国具体的教育实践。教育比较研究不再是比较教育学者的专利,而成为教育各门学科学者们研究工作的一部分。
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比较研究广泛地存在于各门教育学科之中,如果比较教育就是或者主要是教育比较研究,那么,人们必然会提出这样的质疑:“如果比较教育仅仅停留于告知不同国家教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仅仅停留于提供一些关于外国教育的知识、资料、情报和信息,人们还要它何用?”[1]其实,早在上世纪末,国内就有学者指出:人们“总是把比较教育的性质有意无意地界定为‘跨学科’,总是从其他学科中去寻找比较教育的理论支柱,总是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框架内来理解比较教育的基点。这种尝试直接导致两个不良后果:一是比较教育这门学科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比较教育学科实际上由于无奈的‘折中’而变成了一个多学科的理论‘大杂烩’;二是由于过多地关注了诸如教育制度(并且基于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民族性’等主题的研究,大大忽视了对学校教育本身的‘过程研究’,这多多少少使比较教育研究陷入‘缘木求鱼’的认识困境之中”。[2]也有学者提出:“比较教育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比较教育家们都研究各自感兴趣的外国的教育,除此之外很难找到共同点。”[3]此外,比较教育还会象有些学者担忧的那样面临队伍瓦解的局面,“比较教育学的学术研究与其他教育学科之间存在着诸多交叉领域。我们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比较教育学自身的学科特性和独特价值,就很容易模糊比较教育学与其他教育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而在不知不觉中造成(比较教育研究队伍)实际上的转行”。[4]
显然,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并非可有可无的思考,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比较教育面临挑战的背景下,需要我们理应做出回应的问题。今天,比较教育需要发出更加专业的声音,就必须坚守比较教育的学科信念,明确比较教育学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凝聚比较教育学术队伍,提升比较教育学科的整体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在总结和弘扬比较教育学术传统和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明确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建构比较教育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规范,进而推动比较教育的新发展。
二
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之所以遭到人们的质疑,主要涉及到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因此,要明确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就不能回避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一)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层次性
关于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一直是引起争议的关键问题。由于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经常是含混模糊的,因而往往给人们带来认识或理解上的混乱。对这个问题的含糊不清和长期的争论不休是人们对比较教育学科存在的必然性产生怀疑的重要原因。
“比较教育的产生是从教育制度的比较开始的”,[5]不仅具有明显的跨国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借鉴目的。由于比较教育从一开始形成的强烈的借鉴取向,比较教育研究大多以引介和分析特定时代“理想社会”的“理想教育”为基本内容。而“理想社会”通常是依据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程度作为标准的,因此,这一研究取向及其由此形成的“理想社会的理想教育”的假设,使人们把研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的教育,比较教育重在描述、引入、介绍、分析发达国家的教育制度,以为本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并直接服务于本国教育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教育从一开始就是指向国际教育,只是更多地以发达国家教育的整体性发展为对象,以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的整体性发展经验为根本目的。
当今世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全球化发展凸显了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对于不同区域和国家而言,理想社会的理想教育模式并非理想而可能是外加或者预设的,并不一定能适宜于特定的区域和国家教育的发展。理想教育模式的移植很可能造成一种替代或者抹杀,因为单向教育输入是对理想教育的扩大化,是对非理想教育,特别是本土教育的忽视,因而不利于挖掘、保存和利用各区域或国家文化教育丰富的资源。单向的教育输入,还会出现相应的单向性的教育贡献,因而不利于国际间教育的平等交流,更不利于合作互动。因此,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围在20世纪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比较教育研究朝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拓展,一部分坚持比较教育的研究传统,侧重研究国际社会中各国教育制度以及教育发展的整体性问题,以评价和指导各国教育的宏观决策;一部分则坚持从学校内部教育改革实践进行比较研究,侧重研究不同国家的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师资培养等具体的教育事实,于是出现了比较教育研究对象同其他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大量交叉。
随着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展和交叉,人们对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认识变得复杂起来。有人主张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有人坚持跨文化的教育领域,有人甚至将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泛化到教育的所有领域,因此比较教育的分析单元变得更加复杂。正是由于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和无限扩张,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比较教育研究成果是关于外国教育某一方面的教育事实的研究,也就是有学者批评的比较教育大都“研究各自感兴趣的外国的教育”,造成学科意识淡薄,从而失去了学科信念,使比较教育长期停留在一般性的国外教育介绍与引入上。
实际上,真正同其他教育学科相交叉的是微观层面,比较教育传统意义上的宏观层面的研究仍然是比较教育学科所特有的。在今天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文化的更加多样与丰富以及不断增强的社会流动性,对世界各国、各区域的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基于新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比较教育要以新的世界体系为基础,建立在国际教育的整体性基础上,建立在多元文化思维层面的比较视野的基础上。同时,比较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借鉴,还要立足于国际合作,还要立足于整体发展,这样,就不仅仅是需要借鉴时才开展比较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不仅可以从教育输入中实现其价值,而且可以从输出中形成交流、合作和发展的力量,还可以将发展应用于发展本身,从其自身的发展中寻求新的生命力。[6]
因此,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逐渐发展为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国际教育整体性发展研究,也包括微观层面的教育事实的比较研究。宏观层面关于国际教育及其整体性发展的研究仍然是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主体,而微观层面的教育事实的比较研究与其他教育学科的研究相交叉,是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拓展。因此可以说,比较教育主要不是基于比较具体的教育事实,而是基于国际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类型,基于国际教育的整体性发展。今天,比较教育应更多地坚持多元文化主义观念,冲破以发达国家为基本单元的传统分析模式,研究领域应扩展到世界体系范围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区域和国家的教育发展类型及其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国际教育的整体性发展与变革。
(二)比较教育方法体系的层次性
人们通常认为,比较是比较教育的基本方法,比较教育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有了比较方法并把这种方法具体运用于教育研究领域之中,所以,比较是比较教育之所以存在的基础。有学者甚至断言,“比较教育学基本上是一种方法”,是“利用比较方法提出并试图解决教育问题的科学”。[7]表面上看,这种看法似乎为比较教育找到了存在的理由,因为比较可以把比较教育从教育的其他学科中区别出来。然而,随着比较方法在教育其他学科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这种普遍的看法使比较教育反而处于尴尬的境地,进而使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受到几乎彻底的否定。
要理解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必须对比较进行深入的剖析。一方面,比较教育学科层面的比较与作为一般研究方法层面的比较虽有联系,但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另一方面,比较教育研究不只是运用比较方法所进行的教育研究,而更多地体现为国际性和全球性的整体研究取向。
比较是人类认识未知事物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对比和鉴别去认识事物。无论是在个人意识和思维发生的初级阶段,还是在人类科学知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比较方法都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比较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
比较既是一种技术性的具体方法,也是一种方法论层面的思维方式。教育其他学科也广泛运用比较方法,但比较教育研究的比较与教育其他学科研究的比较有很大的差异。其他教育学科研究的比较,主要是把比较作为一种技术性的具体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获得所需要的资料、数据或结论,这里的比较具有强烈的工具性特征。而比较教育研究的比较,主要是作为一种方法论层面的思维方式,是研究主体基于跨文化整体视野考察研究对象所形成比较的广度和深度,是一种比较视野。这里的比较具有研究主体的性质,比较也由此从技术层面转变为思维方式层面,从工具变成为目的。[6]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比较方法并不是比较教育独特的研究方法,相应地,比较方法也不是比较教育惟一使用的研究方法。比较教育的比较,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其整体的研究取向上。因此,既不能排斥比较教育中要具体运用比较方法,也不能把运用比较方法所进行的教育研究等同于比较教育。
首先,由于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现象在世界各地都是相同的,因而不会出现为了寻找电子电路原理进行跨国、跨区域研究,也就不会出现比较物理学。但由于社会和文化发展与其特有的物质环境、历史传统等密切相关,如果我们要真正深刻理解某种社会或文化现象,往往难以从单一国家或文化区域获得,而要通过比较。所以,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都运用比较方法。教育科学也不例外,我们可以把运用比较方法进行的教育研究称为教育比较研究,由于这种研究的问题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涉及所有教育问题,所以,教育比较研究属于教育科学的交叉领地,是整个教育科学的公共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教育本质上是教育学的,所有的教育学科本质上又都是比较的。如果教育比较研究处于比较教育和其他教育学科的交叉领域,那么它作为比较教育的一部分,只能属于交叉层面的拓展层次。
其次,很多研究,虽然没有运用具体的比较方法,而是综合多种研究方法,基于比较视野而进行的国际教育研究,只要是跨越两个或者以上的国家或区域,分析和揭示相似现象的多样性,也应该纳入比较教育的范畴。正如奥利韦拉(Olivera)所指出的:比较教育是“在两个或者以上的社会集团中发现的关系类型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和分析本质上都相似的现象的多样性”,是“从两个或更多的教育领域中发现的抽象的关系类型”,其目的在于“从更高的抽象水平上建立和阐述这些类型之间的新的关系”。[9]这种研究已经超越了一般性的具体技术层面的比较,而是从认识论或方法论层面上进行的比较,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取向,这种取向可以是显性比,也可以是隐性比。[10]这种研究是高一层面的比较教育研究,体现了比较教育的学科视野,因而这一层面的研究正好构成了比较教育研究的主体部分。
此外,比较教育在近200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凝聚了一批研究队伍和相对稳定的学术群体,尽管他们的观点和贡献或许不尽相同,但他们长期致力于并不断推动着比较教育的发展,由此形成了基于国际教育发展的共同信念和整体性的研究视角,形成了强烈的自觉意识和研究中的基本立场。这种国际教育发展信念和整体性研究立场规定着比较教育的话语体系、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不断产生虽然多样但却同类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它们不仅构筑了比较教育研究的学术传统,而且为比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规定了方向。范式是指某一学术共同体所具有的共同信念,是表征一种理论模型、分析框架和思维方式,是科学共同体的某种认识。因此,范式也可说是在研究方法长期运用和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和基本认识。虽然比较教育的范式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总结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窥见比较教育基本范式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更高层面的比较教育研究,是比较教育研究的核心部分。
就比较教育学的范式而言,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多数比较教育研究共同体成员基于比较教育研究传统和发展方向而恪守共同的学科信仰,遵循相似的思维方式和拥有独特的话语体系。这不仅为学科发展提供了一种把握研究对象的概念框架,一种理论和方法信条,一种可供仿效和迁移的研究范例,而且规定了一定时期内学科发展的方向和共同体成员的信念和价值标准。比较教育研究者一方面要在世界观层面上明确方法论的统治地位,明确在多元发展过程中形成范式系统并作为比较教育研究者具有的共同信念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在采用共同的概念范畴、工具和方法基础上形成比较教育学术共同体以及为追求比较教育学科发展而奋斗的精神。[11]
从学科层面上说,比较教育是否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法或者方法体系,也是一个基础性的重要问题。一些学者主张,比较教育研究不需要独特的研究方法,因为比较教育是跨学科的,具有多学科性质,它主要是移植和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但是,这种观点也遭到批评,“从多学科借用概念、原理、理论、方法本来是无可厚非和相当必须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种‘拿来’的层次上,而未能为其他学术领域提供可供消费的学术观点,其结果必然是可悲的”。[1]要真正建构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就必须对比较教育的方法体系做出回答。
综合上述分析,比较教育主要不是基于比较方法的具体运用,而是基于整体研究取向的研究视野和不断变化发展的研究范式,由此,我们可以把比较教育的方法体系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作为技术层面的比较法,第二个层次是作为整体取向的比较视野,第三个层次是作为信念层面的比较范式。比较范式确立比较教育的研究信念和研究方向,比较视野规定比较教育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方式,比较方法影响比较教育的开放程度和拓展空间,由此构成了比较教育的方法体系。
三
以上对比较教育研究对象和方法体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比较教育研究对象和方法体系的层次性,但还必须回答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究竟是基于比较教育的方法体系,还是基于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对这个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有助于进一步厘清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
(一)比较教育学科属性的界定
一方面,如果离开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而仅仅从比较方法来说明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仅有比较方法或者方法体系难以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即使存在这样一个学科,那也是一门抽象层面的比较学科或者方法学科。虽然可以把比较方法体系下的教育研究纳入其中,但这样一种无所不包的研究,不但研究范围非常广泛而且研究内容也相当杂乱,当然也就不可能上升到学科范式层面。正如加里多所批评的,根据方法论来界定比较教育,要么说明比较教育根本不是专门的学问,要么说明比较教育实际上就是随心所欲地将不同的教育学科纳入比较教育的巨大羽翼之下,而在目前的学科体系之中,没有空间容得下一门独立性如此差而触须又如此发达的学问。[7]
另一方面,离开比较方法而仅仅从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来说明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也是难以厘清的。因为如果没有18世纪末期开始产生并迅速发展的比较研究,也就不可能在19世纪初期产生比较教育学,即使由于客观的需要必然会产生对国外教育的研究,那也只能是一种单纯对外国教育进行描述性的研究。朱利安于1817年出版《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显然也是受到了一些比较学科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源于对比较研究的兴趣及其对比较研究方法的深入思考。
由此可见,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既是基于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又是基于比较方法体系。如前所述,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比较方法都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因而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正是建立在比较教育研究对象和比较方法体系的多层次基础之上的。综合研究对象和方法体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对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做出明确的规定:比较教育是基于整体取向的比较视野,研究多元文化世界中的不同教育发展类型、不同教育发展类型间的相互借鉴与影响关系,以及教育整体性发展的一门教育学科。
(二)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
1990年,哈尔斯在《比较教育:当代的问题与趋势》一书中对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进行了分类,把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划分为比较研究、外国教育、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14]这是基于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比较教育发展的总结而做出的,具有积极意义,也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但这一分类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因为比较研究、外国教育、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这四类研究是相互交叉重叠的,让人难以区分,同时没有具体分析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仍然十分模糊。
从对比较教育学科属性的分析,我们认为,比较教育是一门教育学科,它在研究方法上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整体取向的比较视野,在研究对象上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国际教育发展。在整个教育学科体系中,基于比较视野对国际教育整体性发展的研究可以说是比较教育所独有的,也使比较教育与其他教育学科相区别。但由于比较方法体系和国际教育本身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也由于比较教育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向微观层面的进一步拓展,因而又使比较教育与其他教育学科相交叉,由此可以把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具体描述为“三圈层、多交叉结构”。
第一圈层是比较教育发展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体现为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在方法体系上体现为比较范式。这一圈层的主要内容包括比较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分析框架,是比较教育学科开展研究活动并表现自身的一种认知分析参照系或认识图式。它规定着比较教育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规定着比较教育学术共同体的学科信仰和话语体系,规定着比较教育研究的方式、设计及其阐释,同时对比较教育的研究活动和发展变革具有明显的反思性,因而构成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核心层。
第二圈层是国际教育发展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体现为国际教育,在方法体系上体现为比较视野。这一圈层的主要内容是以一种比较视野对国际教育的整体性发展进行的研究。根据国际教育的不同范围,又可以把国际教育具体划分为国别教育、区域教育、跨国教育和全球教育。国别教育是基于比较视野对某一国家的教育整体性发展进行的研究,区域研究是基于比较视野对某一地理、文化或经济发展区域的教育整体性发展的研究,跨国教育主要是对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整体性发展进行的研究,全球教育主要是对国际教育发展的整体性特征及变革趋势进行的研究。在这里,比较不是一种技术层面的具体方法,而是一种整体研究取向。从具体研究方法而言,通常要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田野考察法、个案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由于这一圈层是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主体部分,因而构成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主体层。
第三圈层是教育比较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体现为具体的教育事实,在方法体系上体现为具体的比较方法。这一圈层的主要内容是运用比较方法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事实进行的研究。这一层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教育的微观层面,研究的问题非常多样,研究成果也相当丰硕。由于其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可以涉及所有教育学科,因而这一圈层是比较教育学科与教育其他学科相交叉的公共领地,具有明显的交叉性。比较教育学科与其他教育学科的交叉主要是指这一圈层的研究,它是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拓展层。
之所以把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称为三圈层、多交叉结构,是因为三个层次和多个交叉不是在一个平面上的层次、交叉结构,而是一种立体性的圈层、交叉结构。圈层体现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围和比较方法的层次性,表明了比较教育学科与其他教育学科相区别的独特性,而交叉体现了比较教育学科与其他教育学科研究范围的交叉性,表明了比较教育学科与其他教育学科不可避免的相互联系。这一结构既说明了比较教育学科的独立性,也说明了比较教育学科与其他教育学科之间的关联性。
摘要:比较教育究竟是不是一门学科,一直引起人们的争议,随着比较教育研究范围的进一步拓展,这一问题更是遭到人们的质疑,其中主要涉及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两个根本性问题。从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来看,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由此可以把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具体描述为“三圈层、多交叉结构”。因此,比较教育是一门既具有学科独立性又与其他教育学科相交叉的教育学科。
关键词:比较教育,比较教育研究,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1][12]李现平.比较教育身份危机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0,35.
[2]方展画.国外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及其研究方法论的演变[J].比较教育研究,1998,(4):12。
[3]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8.
[4]项贤明.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比较教育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5,(3):30.
[5]顾明远.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5,(3):1.
[6][8]陈时见.论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及其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3):36~37.
[7][13]何塞·加里多.比较教育概论[C].万秀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4,82.
[9]奥利韦拉.比较教育学:什么样的知识?[A].程体英等译.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26.
[10]卢晓中.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3.
[11]陈时见,袁利平.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与学科生长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7,(3):17.
会计学科属性研究 篇7
(一) 国内外相关机构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对于公允价值, 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定义,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 世界各国尚没有形成对公允价值公认的概念界定。公允价值会计最早产生于美国, FASB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走在世界的前沿, 其对公允价值的定义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根据2006年9月正式发布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的最新定义, 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 出售一项资产可收回或清偿一项负债应支付的价格”。可见, 我国当前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主要来自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
(二) 公允价值的确定
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应分类为三个层次, 实际上是三级反映公允价值估计质量高低的类别:
(1) 1级估计。相同的资产或负债如存在活跃市场的报价信息, 相同的资产或负债如存在活跃市场的报价信息, 使用该信息估计公允价值属于最优的估计即1级估计。对于相同的资产或负债, 1级参考市场是可以立即进入的活跃市场。“立即进入”意味着一个主体按当前状态 (不需要调整) 和通常惯例涉及该资产或负债的交换的时间内根据市场报价交换一项资产或负债。
(2) 2级估计。如果缺乏活跃市场上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报价, 公允价值应使用活跃市场上相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进行估计。如获得更接近同类资产或负债的相关信息, 应对差异调整, 该差异带来的影响必须能客观地确定。
(3) 3级估计。如果既不能进行公允价值的1级估计, 2级估计的差异又不能客观确定, 那就应该用3级估计, 及采用与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要求相符的评估技术。但是, 应用这些评估技术时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二、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质量
众所周知,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最主要的质量特征, 相关性是会计信息有用的本质, 可靠性是会计信息有用的基础。学术界和实务界一直存在这样的看法, 即以公允价值计量所生成的财务信息具有相关性, 但缺乏历史成本所具有的可靠性。我认为, 在评价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时, 不应一概而论。首先历史成本虽然具有可靠性, 但历史成本的可靠性也是相对的, 从反映企业的投入及过去时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情况看, 历史成本的确同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但是, 在经营环境不稳定及物价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 特别是近几年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出现, 基于历史成本的会计信息无法正确反映报告主体当期的经营业绩及面临的财务风险, 其相关性和可靠性都比较差。其次公允价值产生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的同时, 其可靠性也能做到“合理可靠”。一般认为公允价值体现了公平、活跃的市场对相关资产和负债现实价值的客观评价, 只有在真实交易发生时才是确定的, 其余时候都是估计数, 估计不可能精确。从这种意义上讲, 公允价值可靠性比较差。但我们应该看到, 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 同样需要大量的估计和判断, 也不可避免地使用诸多带有主观色彩的摊销和预提。
三、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1) 完善市场条件, 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公允价值本质上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价值计量。市场价值是最为客观、可靠程度最高, 也是最简便的公允价值的来源。因此当前我国应该努力培养各级市场, 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和二手交易市场。
(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所谓“公司治理结构”, 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一种组织机构。我国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先天不足主要在于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缺陷。我国的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 所有者缺位导致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程度相当高, “内部人”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 利用“内部人控制”进行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之间不正常的关联方交易, 公允价值成了关联方之间达成的随意价格。
(3)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公允价值的应用增加了大量的职业判断的内容, 特别是当市场交易不活跃, 缺乏市场价格时, 需要利用其它信息和估价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实际操作上, 在对会计专业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 也给职业判断增加了困难。计量模式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们在注重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的同时, 也必须注重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没有高素质的会计人员, 公允价值也不可能得到合理的估计和很好地运用。
(4) 加强守法意识和道德教育。公允价值的应用之所以引起很多争议和担心, 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运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存在活跃市场时, 公平市价需要公平交易才能产生。而交易是人的活动, 是否公平取决于人。当不存在活跃市场时, 运用现值估计公允价值涉及不确定因素, 更为操纵利润提供了方便。加强守法意识和道德教育, 从主观上消除利润操纵的动机, 是杜绝假借公允价值实则从事造假的根本措施。
综上所述, 从发展的眼光看, 市场经济越发展, 公允价值会计越重要。我国应该继续加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 同时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先进的研究成果, 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允价值应用体系, 在此基础上制订逻辑一致的会计准则, 努力跟上国际会计界从现行的混合计量模式向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转变的历史潮流。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1]企业会计准则[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布莱恩.R.柴劳斯, 公司法:理论, 结构和运作 (林华伟等译) [M].法律出版社, 2008[2]布莱恩.R.柴劳斯, 公司法:理论, 结构和运作 (林华伟等译) [M].法律出版社, 2008
[3]于永生.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其启示[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7 (3) [3]于永生.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其启示[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7 (3)
[4]刘广生.于飞.公允价值计量研究成果综述[J].财会月刊, 2007 (6) [4]刘广生.于飞.公允价值计量研究成果综述[J].财会月刊, 2007 (6)
[5]项文彪.溯源追本:关于公允价值[J].当代财经, 2006 (7) [5]项文彪.溯源追本:关于公允价值[J].当代财经, 2006 (7)
[6]谢诗芬.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纵横谈[J].时代会计, 2003 (4) [6]谢诗芬.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纵横谈[J].时代会计, 20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