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研究方法

2024-07-06

多学科研究方法(共12篇)

多学科研究方法 篇1

0 引 言

多学科设计优化(MDO)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始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已将其纳入“美国国家关键技术发展规划”;中科院提出的10个左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必争领域中也包括多学科设计优化的研究。多学科设计优化通过充分利用各个学科(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获得系统的整体最优解。MDO技术的研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个是理论研究,包括学科软件联合和建模语言开发等建模方法研究和协同优化、遗传算法等优化算法研究;另一个是实际应用的研究,研究成功的先例主要集中在航空和军事领域。

目前在国内多学科优化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特别是在实际应用方面,主要是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在飞行器上的应用。就装载机机构的研究方面,过去主要集中在建模仿真,分析已有模型的特性参数,优化也是针对单个简单零件,没有从多体动力学方面考虑。

本研究提出采用多学科优化设计平台,以多学科优化软件iSIGHT集成CAD、动力学以及有限元软件,充分发挥各个学科软件优势,并且实现高度自动化。

1 集成环境

iSIGHT软件是由美国的易擎软件公司(Engineous Software,Inc)近年来推出的一个集工业优化设计和自动化分析计算于一体的多学科优化软件。iSIGHTT己在国外的汽车、航空航天、工业制造及国防工业等众多领域的优化设计和稳健性设计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iSIGHT软件的特色是融合了优化设计中需要的三大主要功能:自动化功能、集成化功能和最优化功能,通过图形界面(GUI)以对话形式实现法的选择以及运行监控等全过程的操作实施优化下,基本操作步骤分为:过程集成、优化问题的设定、优化监视器[1]。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2 集成过程

2.1 iSIGHT数学优化模型

不同的优化模式使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来表示,以下假设将某个系统描述成n个领域,各个领域数学模型在iSIGHT中的优化为:

undefined

式中 SF—比例因子;W—权重默认值,都为1;UB—设计变量上限;LB—设计变量下限;h(x)—等式约束;g(x)—不等式约束。

如何将各个领域的约束统一起来?这里就需要研究各个领域约束之间的耦合因素,耦合因素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交叉变量(系统变量)和相关变量(耦合变量)。在iSIGHT中用罚函数,即每个独立目标都有一个权重和比例因子。

由公式(1)可以看出,复杂系统经过分解后每个子系统都有各自的目标函数、设计变量和约束方程,可以独立地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系统级的优化调解控制器,对各个子系统间的耦合变量进行控制,以得到整个系统的最优解。

本研究建立的优化设计平台涉及的仿真软件包括三维建模软件PRO/E、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2],下面主要介绍iSIGHT软件集成以上学科软件时的关键技术。

2.2 PRO/E集成

PRO/E强大的参数化建模功能,为CAE软件的方便运用奠定了基础。本研究用到结构尺寸参数和装配参数,通过采用在装配文件的同一坐标系下直接建立零件的方法,使两类参数能在一个关系文件中表示,简化了参数的调用和修改。

PRO/E会自动将GUI操作的所有命令记录在工作目录下的trail.txt.*文件中,iSIGHT通过集成该命令流以建立批处理文件,集成PRO/E文件。批处理文件内容为:

"D:Program FilesproeWildfire 2.0binproe1.bat" pro-wait trailfile.txt

2.3 ADAMS集成

ADAMS作为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它使用交互式图形环境和零件库、约束库、力库,创建完全参数化的机械系统几何模型,其求解器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中的拉格朗日方程方法,以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对虚拟机械系统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输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反作用力等曲线[3]。ADAMS软件的仿真可用于预测机械系统的性能、运动范围、载荷等。

本研究通过调用该文件以形成ADAMS的批处理文件,其内容如下:

"D:MSC.SoftwareMSC.ADAMS2005commonmdi.bat"

av ru-s b E:iSIGHTADAMSaview.txt e

2.4 ANSYS集成

ANSYS主要涉及了结构的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用来求解外载荷引起的位移、应力和力。静力分析适合求解惯性和阻尼对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的问题。ANSYS程序中的静力分析不仅可以进行线性分析,而且可以进行非线性分析,例如塑性、蠕变、膨胀、大变形、大应变及接触问题的分析[4]。

ANSYS软件提供了两种工作模式,即人机交互方式(GUI)和命令流输入方式(BATCH),通过命令流方式,即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可以自动完成有限元常规分析操作,对其进行修改,用户就可以完成任意多次的分析,从而大大减少了修改模型后重新分析时所需时间。运用APDL修改LOG文件,可以简化命令流文件,并可以实现某些GUI方式很难实现甚至不能实现的分析操作。

集成ANSYS的批处理文件内容如下:

"D:Program FilesAnsys Incv100ANSYSbinintelansys100.exe"-b-p ansys-i zhuang.txt-o

2.5 学科软件优缺点对比及相互弥补

2.5.1 PRO/E与ADAMS样机模型传递

PRO/E软件以使用方便、参数化造型和系统的全相关性而著称,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也能进行动力学和有限元分析,但是功能不如专业软件强大。ADAMS在多体动力学仿真和分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是建模比较复杂。这里引入由MDI公司开发的连接三维实体建模软件PRO/E与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的接口模块MechPro 2005,快速实现PRO/E与ADAMS之间的数据传递,其一般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2.5.2 ADAMS与ANSYS柔性体信息传递

ADAMS中的柔性体是用离散化的若干个单元的有限个结点自由度来表示物体的无限多个自由度的。柔性体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undefined

式中 vi—节点移动速度;mi—节点模态质量;Ii—节点模态惯量。

ADAMS虽然自带柔性体分析模块,但是只能以轮廓线或向量图的形式显示,不能输出具体数值或进行强度校核。ANSYS作为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能够建立简单的约束副,但是对于像装载机这样的多体动力学问题,需要建立多对复杂的约束副,ANSYS很难甚至不能求解。为了充分发挥ADAMS的多体动力学求解和ANSYS的有限元求解的相互优势,ANSYS自带的ADAMS connection成功实现了两者之间的数据传递和转换。一般的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

3 装载机执行臂的多学科优化

过程集成,即通过提取各学科软件操作过程,编辑成命令流,并通过建立上述批处理文件,在iSIGHT内部调用以实现自动运行;文件解析,即通过指定学科软件的命令流中哪些参数为输入/输出参数的过程。

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装载机过程集成如图4所示。

因为每改变一次参数,各个软件都会产生相应的文件,随着优化过程的进行,文件数量会相应增加,为了节省空间,在每个学科软件运行之前建立一个init可执行程序,这里采用直接在iSIGHT的simcode中选择教本Script(默认可执行程序),用Dos Batch教本语言编写删除文件程序。

参数提取:这里需要考虑的参数一共有4个,分别是设计变量执行臂的厚度(thick)、宽度(length),目标变量质量(m)、体积(V)、最大应力(stress)。通过对相应的文件进行解析,可得到ISIGHT中的参数列表,如图5所示。

优化方案的选择:在iSIGHT的优化方案模块中选择优化方法。在本优化问题中,因为知道各参数的初始值,而且参数比较少,问题比较简单,因此本研究采用数值优化算法-序列二次规划法(NLPQL)作为优化方案[5,6]。优化运行后系统输出结果如图6所示。

从该结果文件中可以看出,经过42步的计算,thick值约为6,length值约为90时,在满足应力条件下,模型的体积约为0.15E-01,相比原设计减少了11.96%,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造成本。

4 结束语

本研究基于iSIGHT平台成功实现了学科软件联合优化装载机执行臂,说明了在iSIGHT平台上,集成PRO/E三维建模、ADAMS多体动力学仿真、ANSYS大型有限元分析的可行性。利用各个学科软件的命令流文件编制的批处理程序,实现了从更改参数、建立虚拟样机模型、传递数据、运动仿真、分析与输出结果的高度自动化,大幅度提高了设计效率,节约了设计成本。上述方式的成功实现为其他涉及多体动力学优化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具和平台。

摘要:多学科协同建模、仿真、优化是提高复杂产品设计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在机构设计中过度考虑安全因素,导致材料浪费的问题,研究了在iSIGHT多学科优化平台上利用CAD/CAE学科软件搭建的装载机执行机构的多柔体虚拟样机模型。介绍了面向模型的多领域协同仿真技术及基于系统过程集成和命令文件解析的建模技术。应用多学科变量耦合优化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和并行优化设计。从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用该方法有效地实现了装载机执行机构的轻量化设计。

关键词:多学科优化设计,协同,iSGHT,过程集成,文件解析

参考文献

[1]Engineering Ltd..iSIGHT-2004-8-10-inner-training[M].Engineering Ltd.,2004.

[2]李庆国,曾庆良,范文慧.一种多体动力学优化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机械制造,2007,45(7):4-6.

[3]李军,邢俊文,覃文浩.ADAMS实例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龚曙光,谢桂兰.ANSYS操作命令与参数化编程[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04.

[5]程成,须文波,冷文浩.基于iSIGHT平台DOE方法的螺旋桨敞水性能优化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6):1455-1459.

[6]李虎林,夏成明,易湘斌.产品开发中的多软件联合仿真技术[J].机械,2007,34(s1):69-71.

多学科研究方法 篇2

翻译研究一味追求结论的所谓客观公正,贬抑直觉阐释和价值评价,已经有背离翻译研究人文性的偏颇倾向,应该引起译界的特别警惕.翻译研究应该从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性质出发,以现代阐释学作为哲学依据,以人文方法作为一般研究方法,但在研究的具体方法上则可以多样化.

作 者:赵巍 ZHAO Wei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刊 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年,卷(期):28(6)分类号:H059关键词:翻译研究 人文科学 阐释学

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究方法 篇3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科 研究方法

G852

笛卡尔说过:方法学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学首先必须掌握该学科的研究方法。

1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周伟良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一书中指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第一、经验与科学相结合;第二、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第三、技术与理论相结合。并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1]。

薛峰等人在《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一书中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方法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方法论,主要包括整体论、文化相对论、哲学的方法、系统理论方法等;第二、具体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民俗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考古研究法等;第三、研究技术[2]。

张选惠在其主编的两本《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指出: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3,4]。第一、搜集、整理资料,注重实证研究;第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第三、多学科相结合。

刘少英在《民族传统体育学》一书中和倪依克在《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一文中都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包括抽象法、综合归纳法、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实证分析等;第二、现代科学的方法和哲学思想,包括现代哲学知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5,6]。

武冬《从学科的角度全面审视民族传统体育学——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基本认识》一文中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方法从三个层次论述:第一,整体观———方法论;第二,从局部入手———回归整体的方法;第三,技术先导———理论后追———技理整合的程序[7]。

方征和刘新华在《论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的理论基础》一文中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田野工作)、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实验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其中实地考察是获取研究资料的最基本途径[8]。

兰诚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方法探究》一文中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哲学方法,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第二,一般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论;第三,具体研究方法。并且举出了具体的例子加以阐释[9]。

2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指科学研究活动中满足既定目标所使用的手段、工具、途径或活动方式。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由方法论、方法、程序三个层次构成。方法论是指具有高度统摄意义的审视事物的根本理论;方法往往是从具体学科出发而使用的研究思路;程序则是进行某项研究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工作顺序[1]。

2.1方法论

首先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基本方法论有整体论,文化相对论、哲学的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理论方法——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等等。当我们把视野更多地置于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学上来,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方法。

2.1.1经验与科学的结合

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经身体传播的文化,因此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完全以当今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在传统经验哲学指导下的民族传统体育,而应该在承认其合理效应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恰当介入。当然,在科学发展出自己的理论能够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合理解释时,我们也不能固守经验思维来抵制。在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科学理论的阐释时应该坚持客观求是的态度。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方法论应该坚持经验与科学的结合。

2.1.2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来审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就要求客观而具体的描述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出来的各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展示其丰富多彩的历史过程和文化样式。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揭示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蕴含的规律性,它与社会文化的联系方式和途径,它的发展具有什么历史意义等问题。总之,不但要从历史事实出发,还要从历史逻辑出发,这样才能真正详尽而深刻地揭示民族传统体育的真实面目和内在规律。

2.1.3技术与理论的整合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复杂的理论、丰富的方法体系,体现出比西方现代体育的优越性,更体现出技术和理论的高度整合性。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立足于民族传统的相关理论和行为准则,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身特殊的技法和功法体系。中国民族传统的武术技术和功法特点强烈而鲜明地受到了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它表明了民族传统体育整合技术和理论的突出特点。因此,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研究时,必须遵守技术和理论整合的方法论。

2.2方法

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方法分为常规方法和非常规方法。常规方法又分为:收集资料的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民俗研究法、考古研究法等),分析资料的方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非常规方法是指借助其他学科理论为研究依据的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描述法、个案研究法等。需要说明的是研究方法很多,本人针对重要和常用的方法做一论述。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资料、书籍、记载等进行研究的方法。搜集、整理资料,要注重实证研究,特别是注意搜集史料和现状。

2.2.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指通过直接的观察或问卷来获取资料并进行研究的方法。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实地考察(田野考察),实地考察是获取研究资料的最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我们应该深入各民族社会内部去获得第一手材料。实地考察法要注意以下几种具体方法的运用:观察与参与观察、访问和开调查会法、问卷法、测量法、文物文献搜集法。

2.2.3考古研究法

通過对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和史料来进行研究,来了解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文化面貌等情况,进而再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进一步地探索其文化发展进程和规律。

2.2.4民俗研究法

通过对各民族丰富多样的民俗进行考察,从而获得大量的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料,有助于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变迁,进一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

2.2.5比较研究法

分为纵向比较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是指对同一民族体育文化的不同时期发展状况比较研究,横向比较是指对不同民族体育文化之间的总体或某些层次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从而把握民族传统体育产生存在的条件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2.2.6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某些体育现象的发展状况或者某个项目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从而发现和总结出它的一些新问题和新规律。目前经常运用SPSS建立数据库,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2.2.7经验描述法

依靠在民族传统体育实践中积累得出的经验,来对其文化类型进行描述和传承,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要进行经验和科学的结合。

2.2.8个案研究法

把某个民族的某个朝代的某个体育项目作为对象,进行各方面完整、详尽的研究。

2.3程序

程序是为上述这些方法服务的辅助性的具体方法或技术,如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因素分析、判别分析等统计法、图表法等。这里不再做一一论述。

主要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薛峰.民族传统体育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

[3]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4]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多学科研究方法 篇4

方法论是哲学意义上关于方法的理论, 即对于方法本身的认识再认识、思考再思考、评价再评价[3] 。由此引申出,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方法论是关于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理论, 即对于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本身的认识再认识、思考再思考、评价再评价。作为一种方法论,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要求研究者建立起一种多学科研究的思维逻辑, 认识到多学科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研究视野, 多学科、多视角解释或解决教育问题。本文试图简要分析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的适切性、适用性及其方法论原则及要求。

一、多学科研究方法的适切性

高等教育自身内在地蕴涵着多学科的特点, 必须以多学科的视野来思考、洞察。人们不可能单从某一方面来把握高等教育, 这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复杂性使然。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 它与整个社会的变革、发展, 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系统之间均有复杂的联系和互动。这些都远非某一学科所能涵盖和解释, 只有从多学科、多侧面来研究才能把握它的全貌。同时, 高等教育发展及变化的迅速以及所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高等教育的研究应该求助于一些相关学科及其观点, 来探索高等教育的复杂现实。

就高等教育的研究对象而言, 一方面, 高等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 如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等。高等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以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 不论是宏观的外部关系或微观的内部结构的研究, 都涉及诸多学科, 需要诸多学科的支持, 从多学科、多视角进行审视、探索, 才能比较全面和深入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价值, 掌握高等教育的内外关系规律。”[1] 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的实践, 即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具体活动, 都涉及诸多学科, 需要多学科的支持。“近年来, 我们在高等教育的应用性研究中, 更加深刻地理解到高等教育是一个层次复杂的、多层结构的开放系统, 它比其它教育系统更需要同环境的方方面面交流信息。”[1] 总之, 高等教育研究无论是基础理论的突破, 还是现实问题的解决, 都需要从多学科、多视角进行审视、探索, 才能达成全面、深入的理解。

二、多学科研究方法的适用性

“在有选择的探索高等教育的复杂现实的过程中求助于若干最有关系的学科和它们所提出与运用的一些观点有很大好处。”[6] 如果仅运用单一学科的视野来研究高等教育, 从某一视角或某一学科来考察高等教育, 那么我们只能看到高等教育的某一个问题或是某一侧面, 无法形成对高等教育的总体认识。而多学科研究方法, 可以使得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等教育问题的分析家们视野更宽, 主观性更小。

在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过程中, 构建学科的理论体系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一开始便是“学科指向”的, 通过多学科研究方法来建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是众多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矢志追求。但笔者认为, 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效用并不在于建构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而在于研究高等教育现象。高等教育现象是指在各种层面上作为问题而提出的教育事实, 简单地讲, 就是高等教育问题。现实问题是具体的、个性化的、不规则的, 它反映了高等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高等教育的全貌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问题反映出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要直面实践形态的高等教育, 要将一种实践状态的高等教育现象或高等教育问题作为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7] 。

首先, 我国高等教育学要走向“从实践出发”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在研究的取向上必须密切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学术概念的选择上必须恪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在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上则必须坚持一切“从实践的出发”[7] 。其次, 问题研究和理论体系构建两者不是截然对立的, 而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关系。问题研究有助于体系建构;建构体系有助于对问题的深入认识。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进展来看, 关注现实问题研究是更为重要和更具建设性意义的[9] 。

高等教育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各相关学科都在为高等教育问题得到合理的解释和解决而努力。总之, 多学科研究方法通过对高等教育问题的研究, 帮助我们从多个侧面深化对高等教育的认识, 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对高等教育进行认识和评价。多学科研究方法适用于研究高等教育现象或问题, 对高等教育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三、多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在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方法论原则?笔者认为, 以下两条方法论原则是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核心。

第一, 多学科分散与多学科整合相结合

目前, 我们的多学科研究多是停留在分散的多学科研究视角上, 停留在以其他学科为基础、从其他学科出发来研究高等教育的层面上。这种“片面的深刻”是在一个较为独立的领域内沿着一个纵深方向进行研究, 研究者从特定学科视角出发, 选择一定视域中的部分问题进行研究。从表面看, 这种分散研究似乎十分符合“多学科研究”的字面含义——多个不同学科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 但这决不是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全面内涵。分散的多学科研究不但增加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和了解, 而且使我们对于高等教育的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侧面了解得很深刻。多学科研究若只有分散的多学科研究, 那么在不同学科背景下, 研究者很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研究对象肢解和划定为不同学科体系的研究对象, 以自己学科的逻辑为基准为高等教育实践问题寻找药方和合法化依据。长此以往, 高等教育会成为没有什么专业性与学术性的自由论坛。对此, 伯顿·克拉克也深有体会, 他呼吁, “那些分裂知识的人有责任把知识整合起来”[6] 。整合的视角正是弥补分散视角的不足, 站在多学科整合立场的研究, 将分散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研究整合于一个框架之下, 强调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各学科观点的整合。我们可以寻找焦点, 运用两种以上方法与观点分析同一个高等教育问题, 两种观点各自独立、相互补充, 建立融合;或是以高等教育问题为核心, 将不同学科范式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内融合, 使不同学科知识领域连成一片, 为学科间的整合提供更多的可能性[11] 。总之, 整合一定是在分散基础上的整合, 集体研究总是对松散研究的整合。没有对分散视角的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后的片面深刻, 就没有后来的集体研究后的整合成果。多学科的整合使研究者在高等教育问题的研究上看到自己所从事的学科观点的不足, 有助于获得比较完整、深刻的解释, 同时对于打破严格的学科疆界, 开展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都是十分有利的。

在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中, 分散视角与整合视角是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 且在探索高等教育的道路上共同起到作用的。离开整合的分散是没有意义的, 离开了分散的整合是没有效用的。不通过分散视角, 我们无法做到“片面的深刻”。没有整合视角, 我们的认识只能是零碎的、肢解的。科学的态度是把分散视角与整合视角结合起来, 形成真正的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论。

第二, 学科性视角与方法性视角相结合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 笼统地讲就是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关注高等教育问题。那么, 从何种角度来观察、分析和解释高等教育现象便取决于研究视角的选择。在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中, 研究视角可分为两种——学科性视角与方法论视角。在探索高等教育复杂现象的道路上, 两者各有自己的独特功能。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学科性视角, 就是研究者将相关学科的某种 (而不一定是全部) 研究方法连同一些特定的范畴一起引入对高等教育问题的研究之中[12]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视角, 就是研究者把相关学科的话语系统用作“方法”来分析、解读高等教育自身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即将他学科的范畴用作理解或解释事物的程序, 但又不给出具体操作步骤[12] 。在高等教育研究界, 不少研究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已经了解到多学科研究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巨大影响。但是, 他们在运用时却只是从学科性视角去思考这个问题, 以至于出现只见别的学科, 而不见高等教育的研究结果。中国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现实就是, 多学科研究多在学科性视角层面展开, 方法论层面的多学科研究比较缺乏。多学科研究方法不要学科性视角不行, 只要学科性视角也不行;不要方法论视角不行, 只要方法论视角也不行。学科性视角帮助我们从多个学科、多个侧面了解高等教育活动和现象;方法论视角帮助我们立足高等教育自身, 从整体上把握现象解决问题。科学的态度是把学科性视角与方法论视角结合起来, 让它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 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效用。

总之,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既离不开学科性视角又需要方法论视角。学科性视角和方法性视角各有自己的独特功能, 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两者是可以并行不悖的。我们要让它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 以实现辩证的融合。

四、多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要求

对于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工作者来说, 当前的任务就是从高等教育活动的实践出发, 运用多学科方法来揭示高等教育现象, 探索高等教育规律, 以便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第一,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要求研究视角的应用要准确

使用多学科方法研究高等教育问题, 在不同的视角下路径的选择也是不同的。学科性视角是将高等教育问题“转换”成一个相关学科问题, 并用相关学科的语言来分析和表述。在方法论视角下, 研究者注重的是表述、分析问题的方式、切入点和研究路径[12] 。无论是学科性视角还是方法论视角, 都只是我们观察、分析、解释高等教育现象的特定角度, 强调的是我们“看”高等教育问题的视角的不同。它们为高等教育问题的研究发挥着各自的效用。在学科性视角下, 其他学科的话语系统成为追问自身问题的原材料, 运用其他学科的概念与措词思考高等教育问题, 开阔了研究思路, 深化了研究内容, 提出了新的问题, 从不同角度给出解释。方法论视角也是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是更立足于高等教育自身的问题研究。从高等教育自身的理论或实践问题出发, 寻求关系最密切学科的范畴, 将该范畴当作工具来解析问题的前因后果[15] 。

第二,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要求注意学科的理性选择

在进行多学科研究时, 必须注意理性选择, 注意高等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选择性和相容性, 毕竟高等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在理论假设、逻辑、概念、方法等方面有各自独特的学科规范。一种方法从一门学科中诞生后能否移植到另一门学科, 取决于这种方法能否与“植入”学科的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相适应[12] 。在这种视角下, 某种研究方法无论最初“来自”哪个学科, 只要它与高等教育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相适应, 就能够融入高等教育研究之中, 甚至可能在这个领域中逐渐形成某种研究“范式”[12] 。同样, 每种理论也都有它的问题域和适用范围, 某一学科研究范式是否能引入到高等教育研究中, 还取决于它们的理论是否相容。因此, 我们在把某学科当作理论工具研究教育问题时, 必须要想到这种学科的逻辑体系、适用范围、适用环境等, 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可以用来解释或解决教育问题[18] 。我们要站在高等教育的立场, 根据高教研究和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 从其他学科选择适宜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摘要:近年来,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国高等教育界学者的关注, 教育界的很多知名学者也对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评价颇高。要了解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深刻意蕴, 就有必要对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进行思考。文章试图简要分析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的适切性、适用性以及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适切性,适用性,方法论

参考文献

[1][4][5]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4.3.2.

[2]姜传松.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新论[J].江苏高教, 2008, (3) :5.

[3]漆新贵.教育学研究方法论探讨的新视角[J].重庆师专学报 (综合版) , 1998, (3) :37.

[6][10]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导言 (2) , 导言 (3) .

[7][8]王建华.走向从实践出发的高等教育学[J].江苏高教, 2008, (2) :19, 16.

[9]王永斌.高等教育学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J].江苏高教, 2007, (4) :19.

[11]周玲.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反思———多学科研究范式的引入与高等教育立场的坚守[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2) :71.

[12][13][14][16][17]冯向东.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范式”与“视角”辨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7) :103-105.

[15]陈金江.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反思———从学科性视角到方法论视角的转向[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2) :74, 75.

多学科研究方法 篇5

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王臻廉

对于研究性学习,我们并不陌生。教育部早在(教基‹2001›6号)文件中就已经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今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不陌生”并不等于“熟悉”。正是这样一个当前很“时髦”的话题,我们在认识、接纳、实施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惑。

眼下我们正处在以持续变革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教育改革早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学校教育于是被要求从过去更多地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转变到更注重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上来。“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正是体现了这一时代的需要。那么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而言,怎样才能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

面对课程改革的机遇和挑战,中学历史教学,要从引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做起,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并开展研究性学习,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作为与历史学科相关的研究性学习,笔者认为是一种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有别的学习与教学方法,它有别于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研究,更多地强调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学习积极性及个人经验和体验发挥的一种学习方法。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并开展研究性学习呢?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感知——分析——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和掌握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同时,要使学生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中学历史教学的能力要求。那么学生的能力从何而来呢?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开展研究性学习,则不失为达成课标的有效方法。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构建研究性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提升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怎样构建研究性学习模式呢?

一、构建以兴趣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曾不止一次地听到学生这么说:“我很喜欢历史,但却不喜欢上历史课。”也许这只是学生不经意的一句话,但是却道出了中学历史教学的一大弊端。反思我们的教学,因为高考指挥棒的缘故,中学历史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教师“满堂灌”的现实,极大地忽视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我们似乎什么都考虑到了,但唯独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兴趣,因而也就难以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来。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积极构建以兴趣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以历史必修一为例,大多数学生对新中国的外交比较感兴趣,教师在学生学习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1、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要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此时教师可以不马上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在学生产生探究兴趣的情况下,通过分工合作、思考分析,最后形成较为一致的认识。这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2、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关系为什么得以缓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收集资料,进行探 1

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一方面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多地接触到有关中美外交的一些史实,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学会分工与合作,进而得出认识。

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家及其外交艺术等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教材中,充满着许许多多生动鲜活的、便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只要教师深入挖掘,善于引导,积极创设情境,就能构建起以兴趣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动机与兴趣。那么我们的学生在喜欢历史的同时,也会喜欢上历史课。

二、构建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模式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教学打上纯粹的“知识传递”的烙印,一切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绝不敢“越雷池一步”。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学习上越俎代庖,作为陪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如“镜中花”、“水中月”般可望而不可及。这一切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完全是背道而驰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就只能是痴人说梦。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将有助于改变这一现状,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在经历长期的“满堂灌”后,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薄弱,要改变这一状况,就亟需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教学不能无视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所以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也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见解。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还是以必修一为例,教师在讲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与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后,不妨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课题研究:为什么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大国兼并之后形成的是封建专制?而城邦林立征战不已的古希腊却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治?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么大的区别?对东西方历史进程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们的学生是如此地听话和乖巧,以至于长期丧失了发现问题的“慧眼”,上课时习惯于教师的讲解,满足于现成答案的提供,欠缺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就有必要,营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将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最大程度地提高。

三、开放课堂学习模式

教师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时难以真正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传统模式。尽管新课程实施以来,进行了些许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却有片面追求形式的所谓花哨的互动。忽左忽右,都将不利于新课程的稳步实施,都将无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看一看教师备课本上确定的教学目标,往往都是以“培养学生„”“让学生„”等作为教学目标。那么,由谁来培养呢?答案只能是教师。而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这里就轻易地被忽略了。这实际上还是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忽略了课堂的主体。所以教师从备课开始,就要转变、更新课堂观念。教学目标的确定就应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作为出发点,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互交流才能促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真正在课堂上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说教师不应在课堂上包办一切,教师的满堂灌只会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忽视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所以一堂好课,不仅是看老师讲得如何头头是道,分析得如何深入细致,教材挖掘得如何深广,还要看

老师是否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光靠教师的教而缺少学生的感悟是不行的,教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国外的教学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在当前大背景还不能忽视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尝试,试着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尤其是上探究课时,可以让学生自我发挥、自我展现一下。

如以历史必修一《从1913年的一份问卷测试谈起——历史问卷研讨会》为例,在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进行准备、开展活动,在学生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方法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就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如:你所知道的大国的崛起、欧洲的一体化等等。然后可以在学生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展示一下活动的成果。

这些课堂展示,一则可以检验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成果,二则可以提高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锻炼,学生被动学习历史的局面将会有所改变,学习能力也将会得到逐步的提升。

研究性学习是为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而被倡导的新型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中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既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多学科研究方法 篇6

关键词:可持续化设计湿地景观 因地制宜

湿地、森林和海洋并成为地球三个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在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生态系统下创造和谐的人与动植物栖息以及生活的水域生态环境。并能保持资源环境的延续与再生。本文主要以城市湿地环境为对象,对湿地的景观设计与可持续发展作以探索性的研究。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下的湿地景观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1、湿地的概念:

所谓湿地,是指无论其天然或者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者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者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仅占地球陆地表面的6%,却为20%的物种提供了栖息繁殖地。湿地分为三大类:海洋、海岸湿地;内陆湿地;人工湿地。城市湿地景观设计属于人工湿地的范畴。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是人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的条件下,使自然、经济、社会得到协调发展。

面对着人类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湿地生态景观的日益退化,我们必须通过科学文化的进步和更新来适应新的变化。在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个宏观的背景概念之下引出的城市湿地景观的设计及其保护与开发,就显得意义尤为重要了。

二、怎样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可持续化设计

1、最大限度地保持湿地的系统完整性:

在对湿地景观的整体设计中,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尊重自然为前提,整体和谐为宗旨,包括设计的形式、内容结构之间的和谐,已经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生态设计。

调查分析原有环境是进行湿地景观设计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景观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相互理解之上。对原有环境的调查,包括对自然的调查和周围居民情况的调查。比如对原有湿地环境的土壤、水、动植物等的情况以及周围居民对该景观的影响和期望等情况的调查。利用原有的景观因素,就是要利用原有的水体、植物、地形地势等构成景观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构成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例如在美国的圣保罗市的安姆斯湖,在这个湖面上曾于1960年左右建了一座购物中心,后来由于商业区迁移而被废弃。1998年,圣保罗市政府决定恢复原来的安姆斯湖,重建为生态公园,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城市中心所独具的自然风貌。同时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体、土壤结构、居民意见进行调查分析后,实施移除人工建筑,开辟蓄水盆地和小运河道;引用活水,在水体内外栽种多种原生植物;在湿地周边种植一片传统的公园草坪和若干常见的城市绿化树木,建立一条绿化带。经过这样的改造,可以提供给游人野炊休闲的场所,也是居民区与湿地之间的过渡。在设计中保持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在设计中考虑人群的需求,这样得到的方案才能满足使用人群的需要,保持了自然生态不受破坏,使人与自然自然融洽共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但是在许多设计中,设计者和开发者并没有利用这些原有的要素,而是另起一格,按照所谓的构思肆意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完整及平衡,使原有的系统丧失整体性及自我调节的能力,沦为仅仅美学意义上的存在。

2、重视植物在景观中的配置: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景观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湿地的景观的设计中,应尽量保证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再一个就是要因地制宜,选择本土植物。

多种类植物的搭配,不仅在视觉效果上相互衬托,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水生植物对水体污染的调节,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

采用本土植物,是指在设计中利用或者恢复原有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物种。

3、水岸边界环境景观设计:

水岸边界环境是湿地系统与其他环境的过渡,在有些方案中,岸线采用混凝土砌筑的方法,以避免池水漫溢或者渗漏。但是这种设计破坏了天然湿地所起的过滤作用。這个在圆明园湖水渗透治理上就凸显了这问题,引起了社会上很大的争议。

湿地景观设计中的规范要点和技术途径:1.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靠近水源。首先选择低洼潮湿的地域开挖为水面,使水流尽量小角度斜穿等高线缓缓地向低处流动。2.在地域的高处应该进行生态重建,涵养水土。对植被的和减少地面硬质铺装都是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3.在面积较大的天然水域范围内,要合理利用临近水域的地块,避免将主要干道环闭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限制亲水地域的开发利用。4.在湿地的景观规划中,应规划出生态敏感带,用以保护和改善植被的生长。5.设计水体的岸线应该以流畅的线条为主。驳岸及池底尽可能以天然素土为主。

由于湿地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生态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性,探讨和发展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环境与发展规划设计的新概念与模式,使可持续发展更有效果。面对湿地生态景观的日益退化,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不能让“湿地”沦为“失地”,作为环境景观的塑造者,我们要树立起生态的观念,以规划设计合理生态环境为己任,设计出更多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景观作品。

工程方法论:学科定位和研究思路 篇7

一工程方法论的学科定位

“工程方法论”这个术语在中国的出现, 晚于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 我们分别以“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工程方法论”作为检索词进行“篇名”的“精确”检索, 检索到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批或第一篇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工程方法论论文, 分别发表于1961年、1985年、1986年。按照李伯聪提出的“科学 - 技术 - 工程三元论”, 科学活动的核心是发现, 技术活动的核心是发明, 工程活动的核心是造物[1]。科学、技术、工程是三个内涵有所不同的概念、三种有着不同目标指向的活动, 但三者之间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科学上的发现, 揭示自然界 ( 包括人工自然界) 各种现象、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机理, 绝大部分将转化为技术成果, 有一部分甚至直接运用于工程活动。依托科学发现的技术发明 ( 革新) , 绝大部分将为造物的工程活动所用。由是观之, 以发明方法为对象的技术方法论, 离不开以发现方法为对象的科学方法论; 以造物方法为对象的工程方法论, 离不开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方法论。反过来说, 科学方法论离不开技术方法论和工程方法论, 技术方法论也离不开工程方法论。

工程方法论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方法论的关系, 类似于三个有部分面积重合的圆 ( 图1) 。工程方法论 ( 左下圆) 与技术方法论 ( 右下圆) 的紧密交融, 来源于工程与技术两个概念的紧密交融。狭义的工程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建造人工自然物的活动过程及其结果, 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为改造自然界而进行发明、革新及其开发出来的活动手段。作为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工程与作为活动手段的技术,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离的。任何工程都不能摆脱作为活动手段的技术, 任何技术都不能游离于作为活动过程的工程。没有不以工程为指归、不依托于工程的技术, 也没有不以技术为手段、不依赖于技术的工程。技术是工程的支撑, 工程是技术的载体。工程与技术好似手心和手背, 既相互依存、相互牵动, 但又各司其职、不能相互替代。以造物方法为对象的工程方法论与以发明、革新方法为对象的技术方法论, 一方面两者各有侧重, 研究指向、范围并不相同; 另一方面两者又互为依托, 难以划定泾渭分明的界限。在有些场合下, 可以将工程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整合为工程技术方法论, 进行笼而统之的整体性研究[2]。

在中国, 如同人们习惯于以“科学技术”概念整合科学和技术一样, 科学方法论 ( 上圆) 和技术方法论 ( 右下圆) 也经常被捏合在一起, 成为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一部分内容, 甚或以“科学技术方法论”之名著书立说[3]。工程方法论同科学方法论发生联系, 其初期阶段是通过科学技术方法论对技术方法论的包容关系来实现的。其时, 进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不仅涵盖了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 而且包含了工程设计方法、工程施工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由于工程科学与技术科学难解难分, 因此工程科学方法论与技术科学方法论也必然地存在着难解难分的紧密联系。

探讨工程方法论的学科定位, 还应当涉及它与工程哲学的关系问题。工程哲学是通过在哲学层面上研究人类造物活动———工程活动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 是对工程知识进行抽象概括和总结而形成的一个学科门类。由《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文献篇名检索可知, 第一篇以“工程哲学”作为篇名主题词的论文发表于1995年, 比第一篇以“工程方法论”作为篇名主题词的论文晚了9年。就研究内容而言, 工程方法论应该归属于工程哲学, 是母体学科或上位学科工程哲学在纵向上的分支学科。分支学科的创生先于母体学科, 在学科演进史上并不鲜见。工程方法论和工程哲学这种“先分支 - 后母体”的学科衍生模式, 在工程哲学的孕育阶段, 工程方法论无疑曾对工程哲学产生过催生、助推作用;当工程哲学走过创生初期之后, 两者在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必然形成互为支撑、协同共进的格局。

二工程方法论的研究框架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工程方法论渐次形成了包含一系列分支领域的基本研究框架。按照研究对象划分解析视角的不同, 工程方法论现实存在和可能存在的分支领域可以粗略地归并为四个系组 ( 图2) 。

第Ⅰ系组是工程方法论中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几个分支领域。包括系统工程方法论、工程思维方法论、工程科学方法论等。这个系组的分支领域数量较少, 其研究思路、方法的工具性、通用性特征最为明显。其中,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使命, 是运用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工程领域的各种方法论问题。其成果的应用范围甚广, 特别是在工程设计方面[4]。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思路, 是将对象视为一个由众多要素组成的复杂性程度不同的系统, 在分析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要素与外环境、系统与外环境等关系的基础上把握整个系统的演进变化机理和规律。从理论上来讲, 系统工程方法论可以用于研究任何一项工程、任何一个工程环节, 或者说系统工程方法论可以融入环节工程方法论、分域工程方法论、部门工程方法论之中。系统工程教育方法论或工程教育系统方法论、信息系统工程方法论或信息工程系统方法论、工业系统工程方法论或工业工程系统方法论等, 是工程方法论在未来发展中有可能延展出来的第二层级边缘分支领域。

工程思维方法论可以看作是思维科学被引入工程哲学而形成的工程方法论分支领域, 其使命是探讨决策者、投资者、设计者 ( 研究试验者) 、施工者、权属者、管理者、操作者、监督者等各类工程相关人员在工程活动中职业思维或岗位思维的方法论问题。人人都需要思维, 因此工程思维方法论也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工程决策思维方法论、环境工程思维方法论、交通工程思维方法论等, 可以成为工程方法论有待开发的第二层级边缘分支领域。工程科学方法论是工程方法论与科学方法论相互融合的产物, 其使命是探讨以工程为背景或以工程为依托的科学研究活动的各种方法论问题。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为宗旨的基础性科学研究, 与以服务于工程活动为宗旨的开发性、试验性科学研究, 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上是有所差别的。“是什么”、“为什么”是前者要解决的问题, “行不行”、“好不好”是后者要解决的问题。

第Ⅱ系组是依据工程活动环节划分的工程方法论分支领域, 包括工程决策方法论、工程投资方法论、工程招标投标方法论、工程设计方法论、工程施工方法论、工程管理方法论、工程教育方法论等, 统称为环节工程方法论。在工程活动的各个环节, 工程相关人员在思路和做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例如, 地方政府领导者和企业领导者进行工程决策, 需要兼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需要考虑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的可利用程度, 需要通过公众参与来了解民情、体察民意、集聚民智; 工程施工单位的领导者, 则需要兼顾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与保护环境、减少扰民, 需要科学合理地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自身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很显然, 履行工程决策职能的领导者与履行施工指挥职能的领导者, 都有各自的方法论问题需要专门加以研究, 由此而发展出工程决策方法论和工程施工方法论。这个系组的某些学科有望分化出第二层级分支学科, 如工程管理方法论之下有工程项目管理方法论、工程维护管理方法论、工程教育管理方法论等。

第Ⅲ系组包括材料工程方法论、能源工程方法论、信息工程方法论、生物工程方法论、环境工程方法论、土木工程方法论、知识工程方法论、安全工程方法论等, 统称为分域工程方法论。工程分类是一个有待于深入探讨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分类标准》 ( GB50359 - 2010) 对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建设工程, 从两个角度进行类别划分, 按照自然属性分为3类, 按照社会属性分为31类。这种划分方法, 两个大类的类别数量不够均衡, 而且建设工程并不能涵盖所有面向自然界的工程。本文的工程分类采用基本领域、经济部门两分法。这一系组是依据基本领域划分的工程方法论分支领域, 各个分支领域同样存在着进一步分化、交融的可能性。

第Ⅳ系组是按照经济部门或劳动部门、产业部门划分的工程方法论分支领域, 包括农业工程方法论、工业工程方法论、交通工程方法论、建筑工程方法论、军事工程方法论、医疗工程方法论等, 统称为部门工程方法论。林业工程方法论、渔业工程方法论等归类于广义的农业工程方法论。工业工程方法论的分支领域相对较多, 如采矿工程方法论、冶金工程方法论、机械工程方法论、化学工业工程方法论、食品制造工程方法论、饮料制造工程方法论等。军事工程方法论的分支领域包含炮兵工程方法论、海军工程方法论、军事交通工程方法论、军队伪装工程方法论等。

工程方法论的每一个分支领域都是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 都存在演化成为学科的可能性。对于一个具体的分支领域来说, 何时能够走上学科化进程, 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社会需要的拉动力度, 一是研究成果的积累程度。本节列出了工程方法论的若干分支领域, 除系统工程方法论已经成为显学之外, 余者有的处于孕育、萌发状态, 有的仅仅是我们的构想。列出这些分支领域, 意在提供一个参照系, 引发大家对工程方法论研究框架的多方位思考, 选定目标, 积极参与新学科的创建。

三推进工程方法论研究的思考

工程方法论是一个有待广泛拓展、深度开掘的研究疆域, 有着很开阔的发展前景。今后一个时期, 推进工程方法论研究至少需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加强制度建设并实施相应对策。

( 一) 等位亲缘学科: 分合互动

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是工程方法论的先导学科, 也是在科学知识体系中同工程方法论地位相似的等位亲缘学科。在工程方法论孕育、创生的过程中, 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助推、支撑作用。如今, 已经有了一定积累的工程方法论, 不仅需要继续从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中获得启示、汲取营养, 而且能够向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传输“正能量”, 对后者产生促进、帮扶作用。工程方法论与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之间, 在既分又合、分分合合的互动关系中形成相对均衡的双向作用力。

工程方法论与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能够建立分合互动关系, 导源于“方法”是它们共同的基元对象, “方法论”是它们共同的追求。所谓方法是指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和手段, 是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把握现实的方式、手段、程序、路径的总和。所谓方法论是指关于方法的规律性的理论, 是对于各种方法性知识的哲理化总结。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方法, 不外乎思维方法和实践方法两个基本类型。科学活动、技术活动、工程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方法和实践方法, 只不过倚重程度有一定差异而已, 思维方法在科学活动中的比重大一些, 实践方法在工程活动中的比重大一些。

在工程方法论的各个分支领域中,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相对成熟度最高。系统工程方法论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发展进程的突前性, 使之成为工程方法论与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分合互动的主要交汇区域。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 系统工程方法论既要在分立的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和整合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工程技术方法论中发挥分合互动的“活化”作用, 还要进一步带动工程方法论各个分支领域的阵列式发展。

( 二) 工程哲学领域: 观照协同

工程哲学包括哪些研究内容或组成部分, 学术界还有不同的见解。有学者认为, 工程方法论的研究主题包括可持续发展工程观、工程辩证观、工程系统观、工程生态观、工程价值观[5]。作为中国工程院立项课题最终研究成果的《工程哲学》 ( 殷瑞珏等主编) 一书, 除导论性的第一章 ( 工程与哲学) 之外, 余下六章标题依次为工程的历史发展与演化、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工程思维与工程方法论、工程理念与工程观、工程未来与工程人才、中国若干工程案例的哲学分析[6]。其基础部分, 概括起来就是工程演化论、工程本质论、工程方法论、工程观、工程人才论。工程哲学的内容无论如何切分, 以辩证法或辩证观为基础的工程方法论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今后, 工程哲学应该借鉴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的发展经验, 在有较多研究者以工程方法论作为“学术根据地”的同时, 还要鼓励一部分研究者从事工程哲学其他分支领域的研究。工程方法论只有通过同工程认识论、工程辩证法、工程观 ( 价值观、系统观、生态观) 、工程演化论等分支领域的相互观照、映衬, 才能发挥自身在工程哲学整体推进中的带头作用, 实现多领域的协同发展。另外, 不论工程美学、工程伦理学是否隶属于工程哲学, 工程方法论与它们的内在联系从来就是割不断的, 这些学科之间同样需要观照协同。因为工程方法在各种工程活动中的运用都需要同审美思考、伦理思考结合起来, 追求方法之巧、好、省与美、善的统一。

( 三) 工程教育体系: 设置课程

学科演进的历史表明, 一门学科能否获得持久的成长推力, 同其能否进入大学课堂是正相关的。1978年, 由于高等学校“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设置,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支以自然辩证法为核心的跨学科研究队伍, 不仅使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确立了应有的学术地位, 带动了自然哲学、科学哲学 ( 数学哲学、地学哲学、农学哲学、医学哲学等) 、技术哲学、工程哲学、产业哲学、环境哲学、科学技术学等一系列学科的引进或创建, 而且为一些新兴学科在中国的崛起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由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和“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检索结果表明, 工程方法论在高等学校中目前尚属于“冷话题”, 关注者不多。近年来, 由于一批高等学校设置了工程伦理类课程, 工程伦理学的被关注度大为提高。借鉴工程伦理学的做法, 在设有工程学科 ( 专业) 的高等学校, 不仅科学技术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和一些工程学科的学位点应该为硕士研究生开设工程方法论课程, 而且应当创造条件为本科生开设工程方法论选修课, 逐步让工程方法论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中“深入人心”, 增加工程方法论成为学位论文选题的可能性, 培育潜在的工程方法论研究者。

( 四) 研究队伍建设: 组建联盟

工程方法论、工程哲学作为处于数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两大知识板块之间的交叉学科或交叉学科门类, 应当组建多元化的研究队伍, 研究者来自于多个学科领域。1978年成立的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在建立“自然科学工作者与哲学工作者联盟”的强势号召下, 依靠为数不多受过自然辩证法专门培训的教师、研究人员, 顺理成章地建立起以自然科学和哲学为基础背景、由众多学科研究者构成的学术联盟。科学技术哲学和相关学科的崛起和发展, 是这支“联盟”队伍学术实力、活力的显现和释放。

十几年来, 以工程方法论为基本内核的工程哲学,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了一支精干的跨学科研究队伍。这支队伍包括热心思考哲学问题的工程科学家、工程家[7], 包括高度关注工程科学进展、工程建设成就的科学技术哲学家, 还包括一些具有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背景的研究者。殷瑞珏等主编的《工程哲学》一书, 就是工程科学家 ( 工程院院士) 、工程家与科学技术哲学家等密切合作的产物。工程方法论研究队伍, 当然不能缺少工程技术人员的参与。工程技术人员接地气, 具有工程实践经验, 是实现工程与哲学对接的关键环节, 是运用工程方法论研究成果、提高改造世界效果的行为主体。

参考文献

[1]李伯聪.略谈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C]//杜澄, 李伯聪.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研究:第1卷[C].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42-53.

[2]吴明泰, 刘武.工程技术方法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85 (4) :7-11.

[3]侯吉侠.科学技术方法论基础[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1989.

[4]Milner T, Volas M, Sanders A.Systems Engineering Methodology for Linking Requirements to Design Complexity and Manufacturing Trade Space Constraints[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2013 (16) :947-956.

[5]汪应洛, 王宏波.工程科学与工程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 (9) :59-63.

[6]殷瑞钰, 汪应洛, 李伯聪.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多学科研究方法 篇8

在当前经济法学领域当中,无论是从经济法学研究理论成果的数量上来说还是从质量上来讲,都会发现研究方法的欠缺是经济法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经济法学的研究成果中,尽管不乏有优秀成果的出现,但是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并不具备很高的学术价值。由于经济法学的研究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研究的内容很泛,因此,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泛泛而谈、没有实践作用。将其他相关学科方法运用于经济法学研究当中,对于经济法学的研究无疑打开了另外一条“路径”,丰富了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和拓宽了经济法学研究思维。

二、经济法学研究中经济学方法的运用

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针对的是经济,那么在这种环境背景下,经济学方法的运用已然成为经济法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经济法、民商法、金融法、财税法等和市场经济直接相关的部门法当中,经济学方法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

在经济学方法中,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收益分析法、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等,另外想静态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也有着非常广泛地运用[1]。比如说,在关于经济法总论的研究当中,有专家将“交易成本”、“利益多元”、“多重博弈”这些内容作为经济法学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另外,在金融法中有很多具体的法律内容和法律条款都直接“摘抄”于金融学当中,在财税法中经常需要通过财税法的调控对收入分配公平进行宏观调控,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也有运用“信息偏在理论”作为参考依据。

三、经济法学研究中社会学方法的运用

经济法学其中很多的内容都涉及到了法学,而法学从归类上来说属于社会科学,法学的研究对象是面向于社会、面向于大众,在刑法、民法、社会法、经济法等法律当中,社会的概念被广泛涉及和被深度挖掘,所以说,在经济法学的研究当中大量运用了社会学。

社会学的观点认为社会学研究主要涉及有方法总论、研究方式、技术方法,在方法总论中有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块,在技术方法中有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等。比如说,在经济法总论当中,有专家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分析和研究经济法的创新,关注和强调经济法创新对于国家、社会、个人价值取向的重要作用[2]。在经济法学研究当中,会运用到社会学中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比如说,在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当中,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针对对象———消费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分析过程中,会有运用到定量和定性的方法。

四、经济法学研究中政治学方法的运用

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社会的政治现象和社会政治发展规律,对政治行为、政治制度、政治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在政治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政治学和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等紧密结合,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集大成”。在政治学中,具体研究方法包括组织理论、行为研究法、政策分析、博弈论、角色理论等,在经济法学的研究领域中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体现。例如,像经济法学中关于宏观调控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可以运用政治学中的博弈论和行为研究法,对国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主体行为和社会、企业、大众这些受体行为以及彼此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再比如说,在经济法学中反垄断和反不当竞争的内容当中,同样也需要运用到政治学中组织理论、角色理论、政策分析等方法,分析和研究国家政府所实施的行政手段、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外交政策(国事访问)等政治行为对于经济法学的影响。

五、经济法学和相关学科方法研究的作用

一方面,经济法学研究中相关学科方法的渗入,促进了交叉学科的产生。相关学科方法在经济法学的逐步深入和广泛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像法律经济学、法律社会学、法律政治学等新兴学科的出现。交叉学科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法学内容的完善,推动了市场经济法制体系的发展。同时,相关学科方法在经济法学中的运用,扩大了经济法学在相关学科领域中的影响,并且为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平台。

另一方面,从相关学科方法和经济法学的运用主体上来看,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将其他学科方法运用于经济法学研究当中,对经济法学研究的专业性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削弱作用[3]。而且,过分注重经济法学研究中和相关学科方法的结合,也不利于经济法学独立体系的构建,不利于经济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法学的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推进经济法学和相关学科研究的结合,特别是和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内容的相互结合,但也要注意把握二者之间结合的度,使得经济法学的研究能够真正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董玉明.中国产业法的经济学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

[2]肖京.经济法学研究中相关学科方法的运用[J].经济法研究,2015,01:67-73.

多学科研究方法 篇9

关键词:图书馆学,同族学科,其他学科,研究方法

图书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但又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一方面与一些学科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交叉重复, 在历史渊源、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中, 都有着同族的关系;另一方面, 图书馆学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自身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互之间存在着应用的关系。

1 图书馆学与同族学科

和图书馆学有同族关系的学科主要是档案学、情报学、文献学和目录学等。

1.1 图书馆学与档案学。

中国早期的图书馆工作和档案工作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档案学和图书馆学一样, 它的思想渊源可以上溯到殷商时期。这种历史发展上的血缘关系, 决定了图书馆学与档案学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 这种联系更加明显, 诸如图书和档案的积累、整理、组织和利用、保管等重要环节, 在理论和技术方法上都有很多共同之处。

1.2 图书馆学与情报学。

情报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 大约在20世纪30~40年代才开始出现专门探讨情报工作的论文。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密切关系, 首先表现为图书馆学, 甚至还包括档案学和目录学, 都是情报学的先导科学。它们为情报学准备和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材料、理论原则和工作方法, 对情报工作的许多领域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总结, 从而成为情报学得以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其次, 在学科内容上反映出两者的交叉与重复。这主要是由于情报学和图书馆学在理论上都必须研究文献情报源, 在实际工作中都必须利用文献情报的缘故。

1.3 图书馆学与文献学。

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都是文献, 作为文献学的研究对象之一的文献工作, 实际上是图书馆、档案馆、情报中心等的基本工作内容, 因为这些机构工作的主要对象都是文献。虽然它们在工作程序、工作手段与方法上有各自的特点, 但同时也存在性质和对象的一致性, 故而文献学的原理、方法对图书馆学, 乃至对档案学、情报学、目录学都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1.4 图书馆学与目录学。

在图书馆业务中, 最先发展和逐步完善起来的一部分内容是目录工作, 从文献收集、整理加工, 一直到宣传推荐、检索和利用, 每一个环节都要应用目录和目录学知识。中国近代以来, 目录学始终作为图书馆学最亲密的姐妹学科之一同步发展。

2 图书馆学与其他学科

图书馆学要研究如何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和教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图书馆在借阅书刊、宣传推荐、指导阅读、解答咨询以及其他各项服务工作过程中, 对读者施以教育影响, 甚至图书馆的环境, 对读者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借助于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图书馆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 和社会学的关系也密不可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图书馆活动的变化, 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图书馆员的工作, 都受社会环境的制约。研究图书馆及其活动, 就要将它们置于整个社会之中来考察。早在20世纪30年代, 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就被借鉴和吸取到图书馆学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学者倡导图书馆学与社会学相结合, 开拓“图书馆社会学”、“阅读社会学”等新的研究领域,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图书馆学研究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读者阅读需求和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有助于图书馆更有成效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 读者心理学这门图书馆学的分支科学也将会在此基础上发展、成熟起来。图书馆的现代化, 以实现图书馆工作计算机化、网络化、信息化为中心。当代图书馆学中任何重大的研究课题, 都需要将传统的图书馆学理论和方法, 与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除上述学科以外, 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传播学、历史学、语言学、逻辑学、信息学等, 也都是与图书馆学相关的学科。

3 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分为哲学研究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和专门科学研究方法;另一类分为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下面就这两大类研究方法做一个简单介绍。

3.1 哲学研究方法。

图书馆学中的哲学研究方法, 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第一性的一元论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使图书馆学研究确立了实事求是、对立统一、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强调了对问题的反思、批判、追问, 尤其是对本学科中元问题的深究与解释。多年来,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运用哲学的方法, 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例如, 我国图书馆学者的“矛盾说”和“规律说”在世界范围的图书馆学研究领域中就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3.2 一般科学研究方法。

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是对大多数学科都适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它对推动图书馆学研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学中目前经常使用的一般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法、调查分析法、逻辑方法、系统方法、数学方法以及一些横断科学方法。

3.3 专门科学研究方法。

专门科学研究方法是本学科必须独自具有的, 因此不同的学科才有不同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无专门科学研究方法已成为衡量该学科发展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图书馆学专门科学研究方法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 宏观的专门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图书馆统计法、读者 (用户) 调查法、移植法、比较法等。微观的专门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单元知识研究法, 如校雠、版本、文摘的方法;知识集合研究法, 如采集、分类、主题、目录、索引、文献计量的方法;知识受众研究法, 如咨询、导读的方法等。

3.4 定量研究方法。

图书馆学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社会调查、实验方法、文献计量方法、用户———系统交互记录分析 (transaction log analysis) 等。

3.5 定性研究方法。图书馆学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有:个案调研、历史研究、理论衍生法、话语分析等。

总之, 图书馆学研究是在不断吸取各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发展的。新的科学研究方法还会不断出现, 图书馆学研究也将随之更加深入。

4 展望

图书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它的历史源远流长, 它的未来充满希望。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图书馆事业定将得到空前的发展, 图书馆工作在为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服务方面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和知识, 将永远是人类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历史将会证明, 图书馆学最终将不完全属于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工作者, 它将更充分深入地揭示有关收集、组织、检索和利用文献、信息和知识的规律, 成为人人都必须掌握的具有方法性质的科学。

参考文献

[1]于良芝.图书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王子舟.图书馆学基础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多学科研究方法 篇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各省属高校都在积极加快管理学科的建设进度, 目前湖北省属高校中已有接近半数的学校拥有管理学科的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 (MBA、MPA、MPACC) 硕士点。然而在研究生招生专业和规模高速发展的背后, 培养质量相对落后的弊端却逐渐暴露出来, 具体体现在考入高水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和进入著名企业工作的学生数量没有显著提升。究其原因, 还是在的培养模式上存在对管理研究方法论 (Research Methodology for Management) 教学的忽视, 这就导致了目前省属高校管理学科研究生“重观点, 轻逻辑”, 只有“论证式思辨”而缺乏严谨的“科学路径分析”的现状。管理研究方法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大学, 是指向管理学科研究生传授研究逻辑、研究规范、研究方法和技术工具, 早期的方法论课程分为归纳法、演绎法、经验法和实证法。国内关于此内容的教学一直较为滞后, 但随着近年来各高校对SSCI/SCI等高水平论文的追求, 很多学者开始重视基于方法论的研究和教学。较早的有西安交通大学的李怀祖于2004年编写的《管理研究方法论》一书, 山西财经大学的孙国强也一直致力于管理研究方法的普及和推广。“985”、“211”工程大学也都相继开设了“管理研究方法论”的一系列课程。省属高校目前系统的从方法论角度进行研究生教学的还不多见, 部分高校借鉴部属重点高校的做法, 简单的照搬了相关课程体系。虽然在起步阶段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也存在诸如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从方法论的新视角来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是省属高校立足自身实际, 造就高层次的创新型管理学人才的关键途径和必由之路, 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 方法论教学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2.1 现实意义

基于研究方法论的培养模式秉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 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教学置于系统的理论体系之下, 为学生构建管理研究的主要方法和范式。这样有助于转变思路, 即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教会他们掌握和应用科研方法。同时也为以后的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 为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可行的手段。这一革新思路具有广泛的普适性, 对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也能起到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研究生培养是教师和学生两者共同参与的活动, 所以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教学创新, 能在“教”与“学”两个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对于教师来说, 能从宏观上让学生快速把握管理学科的特点和本质规律, 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并通过方法论的途径, 实现与学生间的融合和互动, 为自身的科研提供助力。对学生来说, 方法论的应用能开发学生逻辑思维、综合研究、定量分析和使用数学模型的能力。为将学术型硕士引上符合国际规范的科研之路, 夯实了方法理论基础;为专业型硕士在较高的就业层面处理复杂的管理问题, 提供了多种技术工具。

2.2 存在的问题

(1) 对方法论作用的认识不足。

管理科学一直被认为是应用科学, 长期以来都提倡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所以各省属高校研究生教学中都出现了“重案例, 轻方法;重定性, 轻定量”的现象。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研究方法论和相应的技术工具的缺失会使得应用研究浮于表面, 学生难以认识自身专业深层次的核心规律, 从而对复杂管理问题的处理只能停留在简单描述阶段。现有的研究往往只重视观点的整理而忽视逻辑分析和推导, 常以个人对管理问题的观点、想法和主观愿望或其他学者的研究代替理论推理。研究方法大多局限于论证式的思辨层面, 缺乏严谨的定量分析, 方法的缺失使得学生的科研成果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数据基础, 难以符合标准的学术规范, 得到同行的认可。省属高校的平台不能给予硕士生名校的光环, 只有具备方法论的基础和过硬的技术能力, 才能使学生通过快速适应不同的工作和科研需求, 来弥补履历上的不足。

(2) 缺乏完善的课程设计。

省属高校目前方法论课程普遍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 (1) 课程内容单一。管理研究方法论系列课程虽然由各专业多名教师共同主讲, 但都集中在基于数据统计的实证研究方法上。该方法适合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 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等专业学生则需要了解运筹优化或仿真模拟等其他方法。 (2) 前置课程缺乏。省属高校研究生的生源质量较弱, 学生本科阶段的层次差异较大, 并且背景不同, 在理论方法的学习中会因为基础知识的薄弱而难以领会, 甚至是一知半解。如优化理论中要运用到运筹学, 实证研究中要运用到高级统计学等。所以没有必须的辅助课程, 方法论的教学也无法有效的开展。 (3) 忽视技术工具的教学。在师资方面, 由于省属高校很多指导老师缺乏数学、计算机等理工科知识背景, 这就导致其对“技术工具”教学的恐惧和抵触。但如果离开了相应的技术工具, 方法论就无法真正应用于科研与实践, 逻辑性教学思路也无法真正转化为科学性的过程化教学。

(3) 教学与科研的互动不足。

目前研究生在教学中没能受到系统的科研训练, 则必然无法辅助老师的科研工作 (如合作撰写论文) , 但教师职称晋升的主要考核标准是科研业绩而非教学成果。若教学过程完全与科研无关, 则一来研究生难以培养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来老师会将精力更多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难以保证在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

3 方法论教学模式的构建

3.1 教学目标和内容

基于方法论视角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旨在明确方法论在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地位, 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角度, 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和分析复杂管理问题的能力, 其主要目标体现为: (1) 彻底改变管理学科研究生长期依赖定性的描述性研究的现状, 使其能通过理论工具进行符合国际规范的科学研究, 并应用相应的技术工具解决复杂管理问题。 (2) 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通过各专业方法论的交叉教学, 使学生能在本专业之外, 通过统一的理论框架下迅速介入管理学其他领域, 增加研究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3) 创新学生的学业评价机制和教学管理模式, 在促进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同时又能反作用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赢。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可知, 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教什么”, “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学到什么”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反馈。省属高校研究生教学革新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科研实训的学业评价方案设计, 教学-科研集成管理模式的设计三个方面, 如图1所示。

3.2 教学体系构建

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体系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课程内容设计, 二是教学方式的探索, 三是评价方案的确定, 四是管理机制的改革, 如图2所示。

(1) 课程内容设计。

虽然管理研究方法论在省属高校中已逐步得到开设, 但由于时间较短且未受重视, 其内容随意系统性较差, 所以要从理论方法、技术工具、前置课程三个方面进行归纳筛选, 确定经典实用的教学内容。

对于理论方法论, 要涵盖管理学科下各一级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及档案管理) , 并格局研究特点进行选择。如工商管理必须掌握实证方法 (empirical methods) ,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则要了解运筹优化 (operation&optimization) 、仿真模拟 (simulation) 、决策科学 (decision science) , 公共管理采用的社会网络分析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社会计算 (social computing) , 情报学科则侧重于信息检索 (information retrieval) 、数据挖掘 (data mining) 等。如今随着研究的深入, 各学科间的集成和交叉日益增多, 所以研究生不能局限于掌握本专业的研究方法, 而要对相关学科的理论有所涉猎。如行为运作管理 (behavioral operations management) 既包含组织行为学又以生产运作为基础, 这就需要将实证与数理模型集成起来进行研究。

目前各种理论方法对应的技术工具有很多, 要尽量选择国际通用, UI界面友好, 可扩展性较强、图形示例美观的软件。如实证方法常用的AMOS和LIS-REL, 运筹优化中的LINGO和MAPLE, 模拟仿真中的SWARM和NETLOGO, 社会网络分析中的UCINET和PAJEK, 数据挖掘中的netica, DBminer等。

管理科学中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一些基础理论之上的, 所以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 不然方法论的教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难以见效。省属高校的研究生由于本科学科背景上的差异, 大都在数学、计算机等专业知识上有所缺乏, 这使得学生往往难以有效领会研究方法的精髓。所以若要有效的开展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教学, 需要学生先学习一些基础性前置课程。如工商管理中的实证研究方法要辅助开设高级统计学课程、供应链管理中的决策科学方法则要有运筹学和博弈论等课程基础, 管理系统仿真和社会动力学对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VB或JAVA等) 有一定要求。

(2) 教学方式。

对于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教学, 不能简单的沿袭以往传统的“一课一师, 课后考试”教学方式, 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革新:

一是要从多角度开展方法论的教学。由于管理学各一级学科的应用理论各不相同, 每位教师知识面也各不相同。如在企业员工行为研究中, 实证方法注重分析导致个体行为结果的前因变量, 却难以处理群体行为间的动态交互问题, 而这正是多智能体仿真擅长的领域。所以需要分时段, 安排不同专业的老师进行联合讲解各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方法, 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多种视角来考察同一研究对象, 避免单一背景带来局限性问题。

二是要采用多种授课形式。由于方法论的教学主要是培养研究生独立科研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所以不能以简单的灌输式教学为主, 要注重研究生的全过程参与, 来提高其掌握理论和应用理论的能力。首先采用范例教学的方式, 通过程式化的引导解释研究问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 采用团队研讨的头脑风暴促进创造性的思考, 并利用经典文献阅读和评价让学生明晰研究主体的相关背景。最后完成课程论文的撰写, 模拟整个科研的全过程。

(3) 评价方案。

研究生最重要的就是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 所以对方法论学习的考核就必须突破传统“期末一张卷”的全封闭式模式, 要通过学生自身实际进行管理研究方法及相应技术工具的实训, 重视实效。学业评价方案的标准和考核机制为:

评价标准:一是学生是否阅读了其研究对象相关的期刊文献、是否确定研究问题并完成综述性工作。二是学生是否掌握了理论构建和研究设计等规范的科研方法和步骤;三是学生至少能运用本学科领域中的一个技术工具来处理实际的应用问题。

考核机制:一是通过研究报告书的形式, 让学生根据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提炼科学问题, 设计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以书面或汇报的形式进行考察。二是提供一些科研素材和案例, 如统计数据或动力学模型, 测量学生应用技术工具的能力和熟练程度。

(4) 教学-科研集成管理模式。

衡量创新的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能否激发老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教师来说, 现阶段职称晋升和学术地位主要是由科研成果决定的, 而教学成绩在其中所起作用不大却占用了大量的工作时间。所以目前教学和科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而化解这一矛盾, 实现两者之间的无缝融合是最为理想的情况。

在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教学中, 要构建起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鼓励教师将自己承担的科研课题引入课程教学, 让学生成为助研的帮手, 如协助完成论文数据的调研和处理, 搭建部分仿真实验平台等。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增加所学方法论的实际应用机会, 在课程学习中接受正规的科研实践训练;二来教师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更好的检验教学成果, 并通过教学完成自身科研工作量, 实现教师和学生间的双赢。

4 方法论教学革新的实施措施

与常规的专业基础课程不同, “管理研究方法论”是一个系列课程的集合, 并且涵盖了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工具, 对师资的要求相对较高, 这就难以制定固定的教学内容、计划和教材。所以对于这一教改课程的革新, 要结合省属高校师生实际, 采用遴选、授课、反馈、调整和评估的系统实施策略。

首先是建立教材库, 通过对管理学科各方法论主流学者近年来的研究进行分析, 筛选出最新的代表性教材。如陈晓萍的《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胡斌的《管理系统模拟》, 谢金星的《优化建模与LINDO/LINGO软件》等。然后在全院教师中遴选授课专家, 组成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小组, 每年可根据不同需求完成课程任务。

根据每年研究生招生面试情况, 记录学生知识背景等相关情况, 有针对性的制定该级研究生一年级“管理研究方法论”的主干课程。如管工或信管的学生较多, 则可以多设置计量研究课程, 若是工商或公管的学生较多, 则需补充运筹仿真课程的学习。

在半学期课程结束后, 要通过调查研讨等方式对课程效果进行反馈, 并在下学期进行调整, 根据实际安排课程论文计划。最后对论文要进行认真评估, 作为学位论文培育基金资助的重要条件, 并在集中授课结束后对学生后续科研情况进行跟踪, 以确保其从方法论学习中掌握了实际的科研和实践能力。

5 结语

本文是首次系统的从方法论的角度, 对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革新。文章旨在探讨如何设置新的主干课程“管理研究方法”, 如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评价体系, 如何设计教学方案, 提升学生识别问题、构建理论以及设计实施研究方案的能力。该研究有助于让省属高校研究生迅速了解国际主流学术规范, 并能熟练应用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来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 提高管理的效率。在培养机制上, 基于课程教学与科研协同的管理模式, 在提升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同时兼顾了教师的科研工作。方法论教学在管理学下各个一级学科在进行集中推广, 还可以促进管理学各学科, 以及管理学和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摘要:为了突破管理学科研究生依赖传统定性研究方法的局限, 与国际学术规范接轨, 结合省属高校学生培养实际, 从方法论教学的全新视角探索了新型主干课程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方法论教学的意义及目标的梳理, 尝试设计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级方案, 并创造性的提出了教学-科研协同的管理模式, 在提升研究生处理复杂管理问题能力的同时促进了管理科学各一级学科的交叉融合。

关键词:管理研究方法论,研究生培养,教学体系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2]吴金南.研究生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8 (3) :91-93.

[3]陈春花.当前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管理研究[J].管理学报, 2010, 7 (9) :1272-1276.

[4]周泽将.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的必要性、问题与建议[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2, 15 (1) :20-23.

多学科研究方法 篇11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经济学;学科整合

一、引言

跨学科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它的应用既是学科发展提出的内在要求,又是解决日益复杂的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一方面,学科发展日益精细化,学科分类越来越多,越来越专,这是学科发展、繁荣的标志之一;另一方面,大量研究主题需要综合地加以揭示,从多个学科视角进行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有了跨学科研究的问题。在学科分类日益精细化的今天,很有必要高度重视跨学科研究。

二、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认识任何事物都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只有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观察问题,才能达到对事物真理性的认识。

跨学科研究,就是在学科研究方面促进人们贯彻与实施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实践,是推动人们在科学研究领域更加逼近真理的正确方向。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之间本来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也必然就具有整体化的特征。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历来存在两种趋向:一是力图反映世界的整体,二是要更深入地去认识物质运动的不同形式与特征。前一种趋向表现为知识的整体化、综合过程,后一种趋向表现为知识的专门化、分化过程。学科的分化带来专业化,令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更加深刻;但是,学科间孤立研究的倾向也造成了学科之间的分离,削弱了整体性研究,在相关的研究领域之间留下了空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学的发展,制约着对相关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这促使人们必须思考、填补这个空白,要求人们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适应当今科学的发展。同时,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间的交流也在日益扩大,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彼此借鉴,以对方的理论和方法反思自己的研究,以自己的视角研究对方的问题。目前出现的大量跨领域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就是跨学科研究方法得以应用的直接的实践成果。

因此,正是世界的整体性决定了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二)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跨学科研究方法论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以及全面知识体系的架构,对如何从事科学研究、解决人类面临的社会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跨学科研究方法是深入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在当代,一门学科要得到发展,不能局限于本学科的研究范围,而要尽量向其他学科延伸,在各门学科的交叉点,正是科学工作者可望取得重大成就的领域。如今,我们更加重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打破了文理分家的不合理局面,成为了跨学科研究关注的重要领域。例如,很多学者都认为哲学是物理学的工具,物理学家能从精确哲学中获益良多,因此物理学家往往首先是哲学家。不仅对于物理学,哲学几乎是任何一门学科必备的基础学科,一些关于自然界的客观辩证规律以及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思维方法是自然科学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

第二,跨学科研究有利于综合性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日益求助于跨学科研究战略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当今社会,各种现象和问题日趋复杂化、综合化。一些本来是从自然科学角度提出的研究课题,却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许多社会问题;而一些本来是从社会科学中提出的课题,往往由于其复杂性而需要自然科学家以及多学科的专家, 运用多学科的方法来协同解决。

三、跨学科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与很多学科领域都有交叉点,必须将这些学科加以整合,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学的发展。尤其要注重将经济学与多个自然科学学科相结合,用更加科学的思维来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

(一)数学与经济学

经济学把数学作为其重要的分析工具已经有相当悠久的历史,经济学从其诞生之日就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数学本身的不断发展,经济学运用的数学方法也是由简单到复杂,有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由高等数学再到随机数学、模糊数学等。数学于经济学的意义在于: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十分严谨的学科,以数学的逻辑方式、论证方式和语言方式为工具可以成功地把一些理论通过更加形象和具体的公式或者模型表现出来,也可以用数学的形式来证明一个理论命题是真是假,甚至可以得出创新性的理论结果。如数学上的微积分理论引发了经济学的"边际革命",奠定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二)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学

经济学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而计算机发展只有短短60多年。自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ENIAC 以来, 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里,计算机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大量的复杂的运算问题。毫无例外,它也是经济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工具。在经济学研究中,我们经常要进行几十阶微分方程组、几百个线性联立方程和大型矩阵的求解运算,如果没有计算机我们很难进行这些操作。在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时,我们使用的一些软件中,必须运用计算机编程的手段才能够实现,因此计算机编程语言也是经济学实证分析的重要基础。

(二)统计学与经济学

统计学主要是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它被广泛地运用到各门学科中。经济学研究需要收集系统数据对某一经济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该经济现象的原因并对未来经济有可能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由此可见,统计学针对的是一群数据,而经济学正是反映了这一群数据的经济意义,因此,统计学有助于促进经济学方法的量化和精确化。

(三)其他学科与经济学

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兴起了一门新兴学科--物理经济学。物理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运用物理学的思想、概念、模型、计算方法来定量研究经济问题的学科。物理经济学自产生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很多物理学的重要理论成果如湍流、标度理论、随机矩阵定理等已经运用到研究国民收入分配、金融市场波动等经济问题中去。

社会经济学是探讨个人的经济活动和其所处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它是经济学与社会学交叉的一门学科。它将经济看作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社会文化的层次研究分析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在内的整个经济过程;同时,社会经济学也反映了交易成本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理性选择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运用社会学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

四、结束语

跨学科研究是把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并带有单一学科认识障碍的问题重新引入到研究中来,通过与相关学科有条件的、合理的结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通过跨学科研究,单一学科也加深了对自身专业的再认识。在面临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与经济现象时,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者们如果单单仅从自身学科来研究这些问题,已经不能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它们的本质,而应当采用多种学科相结合即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并以此推动自身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文洪朝.跨学科研究--当代科学发展的显著特征[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13

[2]路甬祥.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01:58-59

[3] 张真,廖瑞斌.也谈经济学数学化问题[J].生产力研究,2011,10:12-13

[4] 杨月江.计算机与经济学关系之刍议[J].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报,2000,04:49-51

多学科研究方法 篇12

关键词:管理学,学科体系,多样性,研究方法

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 在世界上已经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然而, 我国大陆地区则是随着改革开放才开始了管理学科的建设。尽管起步很晚, 但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 并且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 管理学似乎已经成为一门“显学”, 方兴未艾, 著述繁多。不过, 我国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存在着一定的“中国特色”, 而且这种学科体系建设上的特色又对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产生了连环影响。

一、我国管理学学科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961年12月, 哈罗德·孔茨 (Harold Koontz) 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 概括了管理学派系林立的状况, 他当时概括的管理学派主要有6个: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理学派。到20世纪80年代, 随着管理学研究的发展, 孔茨在《管理学会评论》上又发表了《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 认为此时的管理学派已达到11个, 这些犹如热带雨林一般的众多学派, 共同促进了管理学的不断发展, 同时, 这种理论上的百家争鸣, 对管理学及管理学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国内的管理学研究则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 在国内社会科学中, 一直囿于寻找某种权威理论的习惯, 各个学科总是喜欢用某一学派作为“正宗”理论框架。目前国内的多数管理学总论性质的著述, 几乎都是以法约尔 (Henri Fayol) 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体系框架下展开的, 即从计划、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控制等数个方面展开对管理学的分析论证, 充其量只是包括了从厄威克 (Lyndall Urwick) 到孔茨对这一体系的修正, 几乎很少有人超越这一体系。例如, 以西蒙 (H.A.Simon) 为代表的组织行为理论和决策理论, 在国内的这种“大一统”的著述中也会出现, 但是, 在体系上只是把它放在由管理过程理论中计划职能演变来的“决策”章节中, 致使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看不见了, 仅仅保留了其技术工具成分, 读者从中看不到西蒙管理思想与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冲突。再如以泰罗 (Frederick Taylor) 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 因为在管理过程理论的框架中不好安插, 所以除了在涉及管理学历史的部分不得不介绍以外, 几乎再无踪影。

二、我国当前的管理学学科体系对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管理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人和组织及其管理问题, 是属于社会事实的范畴。社会事实的本质属性首先导致了本体论的分歧, 在本体论的视域中, 管理学对象领域的真相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构成了管理学研究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分歧的根源。科学主义者认为, 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组织及其管理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 管理学研究在本质上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没有区别。管理学的任务就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原则和方法, 从观察经验事实出发, 研究和发展组织及其管理领域内的一般性规律。而人文主义者认为, 管理学是社会科学, 构成管理现象基本“元素”的管理活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获得意义。因而人文主义者认为管理学的对象世界不是客观存在的, 而是社会性建构的 (Social Construction) , 即观察到的所有东西都是“人造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分歧, 在方法论上表现为管理学研究中的实证论与诠释论的分歧。

实证论是科学主义方法论思想的具体体现, 长期以来, 实证论一直贯穿于管理学研究, 并占据统治地位。在实证论那里, 管理学以自然科学为楷模, 试图发现组织构成和变迁的某种规律性, 力求对社会组织达到客观性和真理性的认识, 最终的目标是使管理学研究成为一门“科学”, 纵观管理学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基本上是沿着实证论这条主线传承和发展的。在具体研究方法上, 主要通过案例研究、随机抽样调查、试验等方法去搜集资料和数据, 倾向于运用诸如统计图表类的定量技术或利用统计软件和计算机去处理、分析资料, 以及用公式、数量模型去表达经得起检验的假设;既使用包括观察、测量、演绎、假说等自然科学的或经验科学的研究方式, 也使用包括逻辑的、数学的、统计的分析方法。

诠释论强调管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 对于自然科学, 可以采用发现规律和说明因果关系的方法, 但对于管理学领域, 管理活动因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管理问题与环境的强烈依赖性, 即便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也难以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 因而自然界的规律在管理学领域是不存在的, 也就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诠释论者运用富有特色的直觉判断和洞察力来理解人类行为和管理活动的内涵, 要求对知识本身进行解释, 以确保其含义融入特定的环境。因此, 解释性的知识是详细而精确的, 它属于严格的相对主义, 是动态的并不断修改着的, 其对事物的解释视文化背景而定。

管理学研究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管理学本身的学科交叉性也决定了管理学研究中方法的移植性和交叉性,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本应当包括系统科学方法、控制论方法、系统组织方法论、相似理论方法、数学统计学方法、经济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等多种方法。然而, 我国管理学学科体系构建上的“大一统”倾向却桎梏了某些实证方法的运用, 显然, 这对管理学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结语

不管是学科体系的构建还是研究方法的运用对于管理学的发展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很多的时候, 我们单纯地强调某些方法在管理学中的运用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因为其原因并不在于研究者的用或不用, 而在于学科体系构建的天然缺陷会对某些方法的运用造成天然的屏障。片面地强调管理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论或诠释方法论都是有失偏颇的, 两者的有效融合才是促进管理学研究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2].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3].薛求知, 朱吉庆.科学与人文:管理学研究方法论的分歧与融合[J].学术研究, 2006, 8

[4].苗青.管理学研究方法的新思路[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6

[5].姜岩.经济学视角下的管理学研究方法构建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上一篇:超滤膜技术应用下一篇:初中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