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培训

2024-10-13

职业教育与培训(精选12篇)

职业教育与培训 篇1

2011年8月5日至8月25日, 笔者参加了司法部与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组织的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考察团, 考察期间走访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警察学院和监狱, 参加了澳大利亚博士山职业教育与培训学院开设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学习。通过为期20天的学习, 笔者对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尤其是对澳大利亚警官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有了深入的了解, 对其监狱警察教育与培训的内容、方式、方法有了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

澳大利亚的教育体系

澳大利亚的教育体系分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高等教育三个组成部分。与此对应的学历为高中教育证书、职业教育证书与文凭、高等教育文凭、证书与学位。证书、文凭、学位全国通用。义务教育为12年, 在高中阶段可以选修一定的职业教育课程, 并可获得相应的职业教育证书, 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互相衔接与贯通, 各类学校可授予证书、文凭、学历, 学校之间相互认可各类学历、学位资格, 学生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可以在各类院校间转学, 无须考试入学 (见表1) 。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系

澳大利亚传统上是一个农业大国, 上世纪80、90年代, 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增强工业竞争力, 需要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能, 培养熟练工人, 因此, 职业教育开始得到政府重视。20世纪90年代末, 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开始建立,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已建立了一个政府主导、结构完善、社会认可的职业教育体系。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主要由职业教育与培训学院承担, 相当于我国的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与培训学院必须经过政府注册批准, 称为注册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分为公立与私立两种, 公立院校主要由联邦、各州及地区主办, 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资助和企业交纳的职工培训学费。近年来, 政府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 开始根据学生数量和培训质量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资助。私立院校由个人主办, 主要靠学费和捐赠办学。目前, 全国有4400个注册培训机构, 其中, 大约3000个为私立培训机构。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管理体系分为联邦和州两级, 联邦教育、就业与工作部是全国性的职业教育领导机构, 负责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政策、规划和提出建议, 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提供服务。各州和地区则建立职业教育管理机构, 负责受理本地区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注册、课程认证、资格审查、资助、提供建议等事宜。根据行业分类, 设置了11个国家行业技能协会, 根据行业技能需求与发展需要, 负责开发职业教育培训包, 各职业院校根据培训包开发认证课程, 组织教学, 并确保教学质量。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主要受三个国家性政策指导。一是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 该文件对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注册程序与课程认证做出了具体要求与规定;二是澳大利亚资格框架, 对高中、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的证书、文凭、学位之间的关系与相互转换做出了说明;三是培训包, 目前有八十多个全国认证的培训包, 培训包对某一行业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能力标准 (2006年以后改为就业技能) 、评价标准做出了具体说明, 同时, 也提供参考性内容, 如学习策略、评价资料、专业发展资料等, 培训包每3~5年进行一次修订, 并随时进行微调。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现了国家主导、行业引领、客户中心的理念。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共同管理公立和私立职业教育注册机构;培训包由全国性行业组织制定, 各院校必须以培训包为指导组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需满足非在职学生、在职学生及成人学生的各种需求, 满足行业发展和雇主需求, 采取多种灵活真实的评价手段, 提升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 培训高素质的劳动力。

澳大利亚的警察职业教育与培训

澳大利亚是联邦制国家, 各州警察主要对本州的法律负责, 所以各州警察的招募、教育与培训各不相同。警察教育与培训由单独设立的警察学院 (如昆士兰州警察学院) 和附属于综合性大学的警察分院 (如查尔斯特大学警察学院) 组成, 此外还有一些专门培养监狱警察的矫正研究中心。新警招募由警方根据工作需要确定, 首先, 没有年龄限制, 18~60岁的人都可以报名;其次, 没有文凭方面的要求, 高中毕业就可以了;再次, 要求没有犯罪记录, 能通过毒品和酒精测试, 有基本的书写水平, 尤其鼓励有实际工作经验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参警。近年来, 新警招募出现了年龄偏大的趋势, 由于警察职业具有危险性且收入不高, 年轻人多不愿从警。新警员的培训期为两年, 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一是入学后先学习13周, 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包括使用武器。对于有家庭而无法“脱产”学习的学员, 学校提供远程教学, 学期相应地变为26周。二是完成每一次阶段学习后, 必须到当地警察局工作80个小时, 切身感受体验警察工作, 并通过远程教学, 学习相关课程。三是体验结束后, 再回到学校学习14周, 重点是各种模拟实战的学习。以上三个阶段通过后, 就可以宣誓正式入警, 并开始领薪。接下来还有三期各14周的学习, 都在警察局完成, 即在工作中学习;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辅助到独立的过程逐步推进, 到最后一期, 就要独立完成工作了。如果哪个阶段的学习没有通过考核, 只有一次补习机会, 如果还不能通过, 就要重新学习。学员完成全部学业后, 可获得副学士学位。学员在工作期间可以进修本科、硕士、博士课程, 学院开展远程网络互动教学, 学费由学员支付。

警察的教育与培训体现了贴近实战、训战一体的特点。查尔斯特大学警察学院的模拟射击靶场设施先进, 电脑模拟各种实战场景, 以训练警察的射击反应能力, 并现场做出评价。贴近实战的教育与培训, 旨在提高警员应对各种危险挑战的能力。培训中, 还会根据现实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随时改进教学内容。上世纪90年代以来, 维州警方多次发生警员反应过激开枪致死人命的情况, 包括打死一名持刀攻击警察的15岁女精神病患者, 社会反响强烈, 当事警察被调查。对此, 维州警方进行了认真反思, 认为主要原因是警员操之过急, 缺乏实战策略。于是, 他们在教学中向学员强调决不轻易使用枪支的原则, 规定遇到有人袭警, 必须首先后撤, 而不是“迎着尖刀而上”。除了经费保障和装备、技术支持外, 还十分重视警察的精神建设, 在查尔斯特大学警察学院的校园走廊上, 悬挂着优秀警察的照片和事迹介绍;在新南威尔士州矫正研究中心, 建有殉难警察纪念墙, 墙上镌刻着数百位警察烈士的名字, 供师生和参观者瞻仰、凭吊。

澳大利亚的监狱警察培训包概述

监狱警察培训包是由澳大利亚矫正服务咨询委员会开发制定的, 该委员会多年来组织专业人士进行调查研究, 走访监狱, 通过网络收集信息, 不断修改完善培训包, 使培训包满足监狱发展的需要。培训包详细描述了监狱警察培训的资格层次、核心课程、选修课程、职业能力、评价指南等。监狱警察培训包最早是在1999年制定的, 十多年间进行了多次修订, 最新一版是2010年12月修订的。

监狱警察按照所具有的资格证书从低到高, 分为七个层次, 分别是司法服务证书二、矫正从业证书三、矫正从业证书三 (监狱) 、矫正从业证书三 (社区) 、矫正从业证书四、矫正行政文凭、矫正管理高级文凭。所有资格证书都规定了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和辅助能力, 在获得某一级证书的基础上, 可学习更高一级证书规定的核心能力和辅助能力, 考核合格就可以获得更高一级的资格证书。

以矫正从业证书三 (监狱) 为例。该证书是基层一线监狱警察入门证书, 培训包规定的核心能力课程有10门, 分别是促进组织目标达成、有效沟通、准备各种报告、维护社会治安、维护监狱安全、急救、监督管理罪犯、操作监狱安防系统、运用防卫技能控制危机、事件调查。此外, 还应选修6门辅助能力课程, 可以从下列课程中进行选择:创建可持续发展工作环境、个案管理、保障罪犯健康安全与福利、易受侵害罪犯的保护、土著罪犯的保护、吸毒酗酒罪犯管理、青少年罪犯保护、促进罪犯的合作行为、罪犯入监流程、罪犯会见、操作中央控制系统、法庭上原被告的保护、押解安全、协商解决冲突、急救措施应用、远程提供急救、使用便携式救火设施、在多元文化组织中有效工作、有效沟通策略、培训新警。培训包还包括核心能力课程与辅助能力课程的详细说明, 如课程描述、课程目的、先修课程、就业技能、课程内容、知识与能力要求、评价指南等, 类似于高职院校开发的课程标准。培训包描述了监狱警察所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技能, 但没有规定培训的具体方式与方法, 给培训留有很大的灵活性。同时, 培训包指出评价方式方法应灵活多样, 可以在真实的工作场所进行评价, 也可以在培训机构通过虚拟环境进行评价, 或者两者相结合共同进行评价。

从培训包的内容组成来看, 类似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但人才培训方案过于严谨和死板, 缺少变通性, 培训包则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培训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培训教师和受培训者的情况, 灵活开展培训, 只要达到了能力要求, 经过考核合格, 即视为培训成功。我国的高职院校专业标准的制定可以参照澳大利亚培训包的形式, 只给出培训的结果要求, 而不统一规定培训的过程与方式, 如此可以给教师提供更大的创造空间。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之所以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 笔者分析, 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职业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由于劳动力缺乏, 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容易, 而且收入不低, 社会对普通劳动者不歧视, 相反技能人才会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访问期间, 在与当地人士的沟通中得知, 澳大利亚的人工服务收费很高, 清洁工、水暖工、电工、建筑工人的收入都很高, 吸引了很多人学技术。二是政府重视劳动力培养, 构建了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相互贯通, 人才成长立交桥畅通无阻, 行业协会与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紧密结合, 共同制定技能人才培训包, 职业教育质量得到行业和社会认可。三是职业教育机构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条件与设施完备, 师资力量强, 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有至少5年的行业从业经验, 并要定期深入行业, 了解行业发展变化, 培训机构还有一批行业兼职教师, 根据课程需要, 可随时请他们到培训机构开展教学, 保证了职业教育能培训出合格的技能人才。

摘要:澳大利亚政府已建立了一个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相互通融的“立交桥”式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体现了国家主导、行业引领、客户中心的理念。其警察职业教育与培训强调贴近实战、训战一体, 监狱警察培训包更具有将规范性与灵活性融于一体的特色。

关键词:澳大利亚,警察职业教育,培训包

参考文献

[1]刘元林.澳大利亚警察是这样炼出来的[N].人民公安报, 2010-01-09.

[2]CSC30207CertificateⅢinCorrectional Practice (Custodial) [EB/OL].www.training.gov.au.

[3]凯.希特逊, 李德荣.澳大利亚国家职业培训包及执行情况[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 (1) .

职业教育与培训 篇2

一、新工人入场三级安全教育

1.新工人(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劳务队伍施工人员、实习代培人员、甲方指定分包施工人员)入场必须进行公司(工程处)、工程项目部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2.公司(工程处)教育内容:新工人入场安全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建筑施工的特点,它给劳动者安全带来哪些不利因素。国家、行业、地方及企业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国务院、北京市有关加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法规。教育时间为20小时。

3.工程项目部教育内容:国家、部委及北京市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标准、细则、办法。工程基本情况和必须遵守的安全事项;施工用化工产品的用途,防毒知识,防火及防煤气中毒知识。教育时间为15小时。

4.班组教育内容:本班组生产工作概况,工作性质及范围。新工人个人从事生产工作的性质,必要的安全知识,各种机具设备及其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本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源、危险部位的防护措施及典型事故案例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本工种施工中容易对环境和个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及预防方法。工程项目中工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教育时间为15小时。

5.组织、考核及资格认可由工程处与工程项目部共同组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判卷,合格者发给安全资格上岗证(胸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将三级安全教育考试的综合成绩造册、建档。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持上岗证(胸卡)方可上岗作业。

二、转场安全教育

1.持有上岗证的人员转入另一个工程项目时必须进行转场安全教育。

2.教育内容: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状况及施工条件。施工现场中本项目存在的危险源、危险部位的防护措施及典型事故案例。本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规定及制度。

3.组织与考核:转场安全教育的考核由项目部组织,安全部门负责命题、考试、判卷、登记造册。

三、变换工种安全教育

1.凡改变工种或调换工作岗位的工人必须进行变换工种安全教育。

2.变换工种的工人经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

3.教育内容:新工作岗位或生产班组安全生产概况、工作性质和职责。新工作岗位必要的安全知识,各种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新工作岗位、新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新工作岗位容易发生事故及有毒有害的地方。新工作岗位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保管。新工作岗位施工中容易对环境和个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及预防方法。

4.组织与考核同上。

5.普通工种需转变为特殊工种的,严格按特种作业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四、特种作业安全教育

1.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经贸委或劳动部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准独立作业,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取证及复审等工作执行《特殊工种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及《北京市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2.项目部对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要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时间为每月一次,每次教育2小时。

3.教育内容:特种作业人员所在岗位的工作特点,可能存在的危险、隐患和安全注意事项;特种作业岗位的安全技术要领及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本岗位曾发生的事故案例及经验教训。本岗位施工中容易对环境和个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及预防方法。

五、班前安全活动交底(班前讲话)

1.各作业班组长于每班工作开始前(包括夜间工作前)必须对本班组全体人员进行不少于5~10分钟的班前安全活动交底。

2.班组长应将安全活动交底内容记录在专用的记录本上,各成员应在记录本上签名。

3.班前安全活动交底的内容应包括:本班组安全生产须知;本班工作中的危险点和应采取的对策;上一班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4.遇有特殊季节和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前,以及人、机、料、法、环发生重大变化时,要根据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长应参加班前安全讲话并对工作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进行重点交底。

5.项目部应加强对各班组班前安全讲话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每周应对班前安全讲话记录本进行检查并及时对班组班前活动情况和下周工作危险源进行讲评。

六、工程项目经理的安全教育

1.工程项目经理、副经理及技术负责人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资格培训和定期安全教育,掌握相应的安全生产技术和事故预防技术,熟知国家、行业、地方及企业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制度和标准。

2.工程项目经理每年接受安全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30小时。

3.教育内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安全技术规程。公司及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制度和标准。工程项目经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生产中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事故发生机理,事故预防技术,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现场急救与互救基本常识。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知识及安全决策理论。

4.工程项目经理必须参加安全资格培训考试,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七、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教育

1.工程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工长及安全员等一般施工管理人员每年应接受脱产安全生产教育。

2.所有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由工程处组织,安全资格认可考试由公司于每年一季度统一进行,考试不合格者不能上岗。

绿色职业与职业技能培训 篇3

一、绿色就业与绿色职业

当今社会面临着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能源紧张等多重挑战,摈弃传统发展模式,以一种全新的就业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绿色就业由此而生。

2007年,国际劳工组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绿色就业全球倡议,并将绿色就业定义为:在经济部门和经济活动中创造的,可以减轻环境影响,并最终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体面工作。

发展绿色就业,相应地就产生一批绿色职业。2008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发布了《绿色职业:在一个可持续的、低碳的世界里实现体面工作》的报告,该报告将绿色职业定义为:从事农业、制造业、研发、管理和服务活动,有助于持续保护和恢复环境质量的职业。

我国修订版《大典》(征求意见稿)所标识的绿色职业,主要包括监测、保护与治理、美化生态环境,生产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提供大运量、高效率交通运力,回收与利用废弃物等领域的生产活动,以及与其相关的以科学研究、技术研发、设计规划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活动。通过分类标示绿色职业,旨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注重生态平衡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引领我国职业发展;充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推动形成环保、低碳、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及人力资源规划,促进劳动者培训与绿色就业,引导社会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流动。

二、绿色职业与职业技能培训

绿色职业的产生,对绿色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应运而生。在国外,一些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制定一系列绿色技能开发计划,以满足绿色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例如,美国为了培养工人的绿色工作技能,联邦政府提出了一项“绿色就业与培训计划” ,并以社区大学为主开展绿色技能培训;加拿大实施绿色技能网络培训项目,推动绿色技能培训;德国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基础上,增加适用于绿色技能培训内容,以适应绿色技术应用要求。

我国政府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的需求,已着手实施绿色技能培训计划,并对有关人员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绿色技能培训。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绿色职业岗位和绿色职业能力研究,开发绿色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加快绿色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绿色技能培训体系建设

1.加快绿色职业标准开发

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对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应达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规范性要求。职业标准是引导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设置专业、课程,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活动,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依据。修订版《大典》一旦颁布实施后,相关部门就应及时对已确定的100多个绿色职业的职业标准进行规范,依据职业标准开发绿色培训专业标准,完善绿色职业培训标准体系,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相应的绿色技能教育和培训计划,逐步开展绿色职业从业资格认证和绿色技能鉴定考核工作。

2.加快绿色技能培训教材开发

实施绿色就业的关键是大力开展绿色就业技能培训,开发绿色技能培训教材。根据我国实际,应建立以职业技术院校、企业和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绿色技能培训体系,培养发展绿色经济所需要的技能人才。要建立覆盖创业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等各类培训的绿色职业培训课程,开发绿色技能培训所需的教材,形成覆盖各类劳动者的绿色职业技能教材体系,全面提升劳动者的绿色技能水平。这里所说的绿色技能也并不是说存在一种全新的“绿色技能”。现存职业的基础能力同样适用于绿色职业,只是在原有技能培训体系中,增加一些新的课程,要求受训人员掌握更多的绿色知识和技能。同时,在传统职业和专业课程中,更新并增加绿色知识和绿色技能要求。

3.加强政府政策资金支持,全力扶持绿色技能培训健康发展

推动绿色就业,开发绿色职业,顺应了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要求,而绿色技能培训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一方面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对绿色就业予以支持,将绿色就业政策融入到积极的就业政策之中,创造更多的绿色岗位,改善绿色职业的就业环境和工作待遇。另一方面,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行业和龙头企业以及各类培训学校,参与绿色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开发绿色就业岗位,开展绿色技能培训,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德国职业教育培训的体会与启示 篇4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能力,考核评价

2009年2月1日, 我们北京职业教育模具培训组一行15人前往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职业教育学院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培训。此次培训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我们参观考察了5所职业学校并与德国教师进行了交流, 观摩了德国教师的教学, 系统学习了兰伯特教授讲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参观了行业协会、企业以及奔驰汽车博物馆。

通过这次培训, 我对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有了更深的感受, 对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我们应当汲取的经验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此外德国教师的敬业、德国企业培训学生的远见、德国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德国的教学方法等等, 都让我受益匪浅。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在德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双元制”模式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特色。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教育制度。双元制的特点是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 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 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

在德国培训期间, 我们对德国卡塞尔市黑森洲的海尔维奇-勃朗克兹职业培训学校进行了参观和交流, 之后还参观了与该学校合作的大众汽车公司铸造培训中心。通过参观和交流, 我们对“双元制”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我们了解到, 德国的企业一般都会设有开放日, 在开放日时学生可以参观企业, 这样学生能更真实的了解到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模式以及工作环境等, 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向喜欢的企业提出应聘申请, 面试合格的学生将与企业签订合同, 录用为企业预备员工。然后将由企业或个人寻找职业学校就读。

德国双元制的学生每周在校学习1~2天, 在企业学习3~4天, 并且依据不同的学期有不同的时间比例。学生在学校主要学习理论知识, 教师会定期与企业沟通交流, 根据企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学生在企业时不仅是学习, 而还要承担一定的企业工作, 因此企业要支付给学生一定的工资, 每月600欧元不等, 企业对学生实行员工式的管理。学生在企业实训所用教材全部是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编写的有针对性的、与项目相关的、组合性的讲义, 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工作页。

在职业教育经费方面, 企业承担其培训费用, 约占70%, 各州承担学校费用, 约占30%。

为了协调企业与职业学校之间的协作关系, 德国制定了完备的法律法规, 如《教育法》、《职业培训条例》、《劳动促进法》等, 对双方的职责及相关的激励与制约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 实行依法治教。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提供了坚实保障。

双元制的学生参加统一考试, 考核合格的学生可以获得德国工商协会颁发的岗位资格证书和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 并成为企业岗位上的合格员工。

二、职业教育师资力量

在德国, 要成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并非易事, 需要大学本科毕业, 除了要经过2年教育进修、通过2次国家考试以外, 还需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德国大多数职业教育教师都是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技术员, 他们在工作若干年后通过大学职业师范专业的学习转而成为职业教育教师, 这就保证了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具有很强的实践经验, 与此同时国家也十分重视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 德国高职院校教师经考核试用合格后, 政府终身雇用, 享受公务员待遇。

三、职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指的学生所具有的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非专业能力包括自我学习的能力、合作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又可以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003年德国在双元制的基础上引入了学习领域的教学改革, 在学习领域的教学过程中, 重视学生的非专业能力培养, 认为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

目前社会发展日益迅速, 知识更新日益加快, 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很快会落后, 所以学生必须学会自我学习。所以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同样注重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培训期间, 我们观摩了威腾伯格先生的有关铸铁的一堂课。威腾伯格先生拿着一块铸铁样品, 先设定了一个问题, 用了10分钟时间与学生讨论, 将学生引入到学习中来, 通过一问一答导出主题, 并在黑板上列出。之后威腾伯格先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工作页即讨论材料发给学生, 每人3份材料, 学生迅速自己组合, 5人一组进行讨论学习。20分钟之后, 威腾伯格先生请每组代表到讲台前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讨论结果, 如投影、PPT、展板等, 讲解过程中师生可共同提出自己的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总结, 提出学习共同存在的问题, 并指明问题出现的原因。

从观摩课中我们可以看出德国职业教育普遍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 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等教学方式, 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 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 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 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非专业能力, 如团结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不仅在学校里被采用, 在企业培训中也同样应用。我们参观GAMBRO工厂电工电子培训中心时, 看到了很多学生的焊接作品。企业的培训师傅会要求一年级的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焊接作品, 同时要检验自己的焊接质量。之后学生会两人一组, 开始“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过程, 学生小组独立设计电路、画图、选材料、焊接, 当遇到困难时也会求助于企业培训师傅。

从观摩课中我们也发现德国教师在课堂中会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气氛, 让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中来。在培训期间, 我们有幸以学生身份向兰伯特教授学习了“三明治”教学法, 受益匪浅。

在兰伯特的讲授过程中, 我们以学生的身份参与, 兰伯特教授提出一个任务, 发放一些资料, 我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或讨论, 最后将学习结果在大家面前展示出来或者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 大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积极主动的去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自己查看资料, 锻炼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学习, 锻炼了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学习结果的展示, 更是将每个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充分发挥出来。作为学生, 我真正感受到了时间的飞快, 在不知不觉中一堂课就结束了, 我在愉快中掌握了专业知识, 锻炼了非专业能力, 体会到了这种“三明治”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考核评价体系

德国职业教育实行“教考分离”的考试考核办法, 其《职业教育法》中对各种职业培训都规定了严格的评估评价标准、考试考核标准以及实施这些标准的严格程序。按程序规定, 职业学校或培训机构只负责教学和培训, 全部考试考核都由德国各州教育主管部门和工商协会组织进行, 并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严格统一的第三方考试是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考试分为中间考试和毕业考试两种, 从考试内容上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毕业考试按照全国统一要求在统一时间内进行。考试由德国工商协会、手工业协会以及类似的单位组成的委员会主持, 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企业雇主、雇员代表及职业学校教师。经考试委员会考核合格后发给岗位资格证书。考试一般安排4~7小时。

一个学生若毕业当年考试不合格, 第二年再考, 但最多允许补考2次, 凡经3次考试不合格的学生, 终生不得再考该职业的资格证书, 必须转学其它职业。这种办法有效保证了考试考核标准的统一和效果的公正, 是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科学认定, 也是教学效果和培训质量的公正评估, 它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培训质量以及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 是可想而知的。

六、启示

1. 进一步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

我国职业教育的师资一般都是大学毕业的学生, 理论知识丰富, 但缺乏实际技术和实践经验。因此制定相应政策, 鼓励或推动教师下厂实践, 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2. 改革教学模式, 加强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我国职业教育比较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而对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培养在教学中贯彻体现得不够。因此, 在我们的专业改革中, 如何改革教学模式, 切实改变教师的作用,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专业能力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3. 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和方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次德国培训, 学到了很多, 但作为一线教师, 如何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应用“三明治”教学方法,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与非专业能力是我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 我会积极探索。

4. 改进课程评价体系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中, 期末考试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分数, 成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习过程和能力的考核, 如项目的准备情况、团队合作情况等。在这样一种评价中, 让学生可以更轻松愉悦的学习, 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学会交流。

参考文献

[1]丁日新.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2]沈飞.德国职教特色及借鉴[J].辽宁教育, 2002, 12

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写作培训讲稿 篇5

高淳区实小二园 许爱琴

各位领导老师们,上午好!

非常有幸能到桠溪幼儿园来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交流!今天我将结合本次市、区优秀教育叙事、教育案例的评选和大家共同学习。本次评选征文内容是本案例、叙事评比以学校课程建设为主题,涉及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开发等。此外,还包括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实践及探索。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游戏化课题共建项目《利用慢城资源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我们可以把案例、叙事评比、游戏共建项目材料积累、还有园本主题活动的开发三者结合做工作,省时省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育叙事和教育案例的撰写上教师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将两种体再混淆。例:ZLM 其实我们只要把教育叙事和案例的格式、特征弄清,写作对我们老师并不是一件难事。

一、教育叙事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

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叙” 就是叙述,“ 事” 就是故事。

教育叙事其实是一种叙事化的教育反思。

对一线教师来说,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你所经历的教育实践、行为,所经历、所看、所听、所思的事件有很多,写作的素材有好多,平常的教育笔记、观察记录等等稍作修改就是一篇很好的叙事。

(二)教育叙事的5个特点

1、真实性:叙述的是来自己教育实践中已经发生过的教育事件,是真实可信的教育故事,不是虚构的事件。

2、人物性:叙述者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3、情节性: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4、可读性:阅读者可故事情节中看到教育影像。叙述要具体、生动,讲究文笔的清新优美。1 不应该是对活动的笼统描述,也不是抽象化、概括化说明,应具体。

5、感悟性:叙述作者的体验或感受。

(三)教育叙事的基本框架

1、问题产生的背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但不必须面面俱到,关键在于说明故事发生有何特别原因和条件。

2、问题发生的情境:必须有一个鲜明问题或矛盾以及问题产生的具体情境。可以对实际情节进行选择,凸现焦点。要有生动的细节的描写。描写一般采取叙议结合,即描叙+分析,描叙夹分析。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要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常常用:

“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等句子。

3、问题解决结果或效果的描述。

4、主要内容结构:背景、问题、细节、结果。

二、教育教学案例(及课例)

(一)什么是教育教学案例

教育教学案例是对包含有解决某些疑难问题,某些原理、方法、策略运用的教育教学情境故事的描述,故事中渗透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展现在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和教师教学行为发生的变化,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实践性经验,体现了教师的创造力,搭起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光看这段文字,可能大家还不能理解什么是教育案例,我将结合几篇范例解释,大家会感到接地气一些。

(二)教学案例的分类和构成

教育教学案例一般由背景、案例事件、案例分析与启示、案例问题几部分构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分类。如按园本研究内容分有:

1、培训案例

2、课堂教学案例

3、幼儿园教育案例

4、园本教研活动案例

5、园本管理案例

6、园本课程开发案例

还包括区域校本研究案例,一线教师写的较多的或者写起来相对得心应手的应该是哪些? 接下来,我将以课堂教学案例为例与大家谈谈教育案例的撰写。出示案例

(三)撰写案例基本步骤

①了解教学背景;例如,《毛毛虫变蝴蝶》的案例中,此教学活动就是区音乐基地活动中开展的一节教学活动

②观察教学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步骤,每一个环节实施的想法、理念等等 ③课后访谈调查;教学活动后听听同行或听课老师的建议,或者是小朋友的表现等等 ④资料整理分析; ⑤整理撰写初稿。

(四)好案例的基本标准(在评选优秀教育叙事、教育案例的时候评审组都会提供一些评审的标准)

①有鲜明的案例主题。②有清晰的案例背景。③有典型生动的案例事件。

④有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案例分析和启示。⑤具有值得研究的案例问题。

(五)教学案例文本的表达形式

“条列式案例”表达规范,易于写作,其结构主要根据教学案例基本要素的顺序展开,其文本形式为:

导 言 背 景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分析)自我反思 结 束 语 背景的撰写

交代事件发生有关情况,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

– 一堂课的教学案例,就必须有说明这堂课的背景:

• “公开课”还是“家常课”

• 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

– 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如:设计或者开展这节教学的原因

– 清晰准确地描述和分析教学目标;目标应符合相应的课程标准,体现《指南》《纲要》理念,关注对幼儿能力、情感意识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 教学设计思路及其依据,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

案例素材+点评+案例问题

几乎所有适宜的案例素材都可以采用,但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浓缩性特征,并提出可供思考和讨论的案例问题。

案例素材可以是:叙事研究报告、教学实录(围绕主题剪裁的片段)、教学设计方案,也可以是报刊上的新闻、特写、报告文学等,甚至可以是上述素材的综合。

案例既可以是对若干事件、若干人物的多角度描述,也可以仅描述一个事件、一个人物。

三、教育叙事与教育案例的区别 • 教育案例和教育叙事的共同点:

– 都是对典型教育教学事件的观察、记录和反思; – 都具有叙事和分析的成分;

– 都需要有事件的主题、背景、情节和对事件的理性反思。• 两者的主要区别

– 案例的结构必须包括:

• 事件背景+事件描述+事件分析+案例启示 – 事件分析:直接对事件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

– 案例启示:在基于事件本身又超越实践本身的基础上,作一些普遍意义上的理性反思;

– 当然事件分析与启示部分融合在一起写也可以。

– 案例的反思一定要全面深刻,更强调理性。• 叙事结构只需要:

– “事件(故事)背景+事件描述+扼要的理性反思”。– 叙事的反思可以更感性一些,甚至抒情化一些。• 两者的侧重点:

– 叙事更强调叙述,案例更强调分析。

– 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记录下来就可以了。– 理性反思可以在文中直接表达,往往是即时而发,三言两语,可谓点睛之笔,也可在文末单独成段阐述,也可夹杂在行间,不需长篇大论。

– 案例在叙事的基础上必须进行理性的反思,案例只是基础和铺垫,对案例的分析才是重点,它除了对事件本身的直接评点外,还需要归纳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叙事更生活化,案例更研究化。

叙事研究一般只叙述一个故事。

• 案例研究可以对一个事件进行分析,也可以对同一主题的几个事件进行分析。• 案例分析中可以同时串联几个事件,然后进行同一主题的分析探究。• 案例写作形式可以:

– 事件1+分析+事件2+分析+综合分析;也事件1+事件2+分析。• 教育叙事对事件的记录强调形象生动的描述,需要场景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强调情节的生动、矛盾的冲突、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感的渲染,需要些文学功底的。

职业教育与培训 篇6

作为第11期欧洲发展基金(European Development Fund)对纳援助协议的部分内容,其中900万欧元将直接用于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旨在改善纳米比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并提高入学率。450万欧元用于全国规划委员会支持相关项目的发展,150万欧元则用于支持技术合作设施项目。在欧盟的援助之下,纳米比亚将在北部主要城市打造职业培训与实践枢纽。

全国规划委员会总干事、经济规划部部长汤姆·埃尔因德(Tom Alweendo)指出,这对政府目前正在推行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构成了有益补充。他呼吁纳米比亚人民改变过去认为职业教育比大学教育低一等的看法,“人们总是认为只有在不能上大学的情况下才能考虑职业教育,我们需要正视这个问题”。

欧盟驻纳米比亚大使扬娜·海巴丝卡瓦(Jana Hybaskova)表示,欧盟将在纳米比亚引入更加灵活的短期课程,帮助该国民众解决技能差距问题。为此,除了正式的三年制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之外,纳米比亚将引入为期四个月的晚间课程。

职业教育与培训 篇7

培训简介:嘉洋安全是集安全咨询与培训、安全软件、信息系统、安全项目管理服务于一身的HSE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经过多年的积累, 嘉洋安全建立了强大的国际化HSE专家团队, 与公司合作的100多名HSE专家, 均来自国际大型公司以及国际知名院系、安全协会。在HSE领域, 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 有多年工作经验和深厚理论功底的专家能够为企业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嘉洋安全是NEBOSH在中国的第2家授权培训机构, 是NEBOSH培训认证中国第一品牌。自2012年正式成为NEBOSH在中国地区的授权培训机构以来, 公司已在国内组织举办14期NEBOSH IGC培训取证, 为各行业提供最可信赖的国际HSE培训与考试取证服务。2015年3月的第13期NEBOSH培训考试获得了100%的通过率, 这是公司培训班第3次考试通过率100%。

培训时间:

联系人:刘老师

电话:010-57503298 13522360457

邮箱:ddliu@petromentor.com

Q Q:1604323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来高科技产业园9号楼2层

网址:www.isafechina.cn

职业教育与培训 篇8

(一)情景学习理论源起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之前,情境学习的研究散落在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哲学等学科领域中。最先将情境学习运用到美国学校课堂的是约翰·杜威,他将自己的教育哲学概括成一句话:“教育是以经验为内容,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可以说,这是情境学习的观念纳入人们视野和教育实践的源头。90年代中期开始,心理学和人类学学者们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丰富了实习场、实践共同体等概念,对情境学习有了比较公认的基础,随着“School-To-Work”等运动的实践推动,情境学习网络平台的搭建,各个学术团体的兴起,情境学习成为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二)情景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情境学习理论的关键特征是如何看待知识。它是把知识视为个人和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交互的产物。情景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情境上的一种活动,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的,不是客观决定的,也不是主观产生的;知识是交互的一种状态而不是事实。情境并不是一个人所强加的事物,而是人作为其中一部分的行为状态。”

情景学习理论的具体特征表现在:

1. 人的行为是基于情境的行动。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人类活动是复杂的,包括了社会、物理和认知的因素。人们是直接通过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动的,隐含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的情感中的默会知识将在互动中发挥作用。当实践者处理不同情境中的问题时,他必须通过行动中的反思建构设计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便使情境行动得以继续。不同领域的实践都存在着情境行动与行动中的反思相互交替的现象。人不是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行动的,而是通过与环境的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动的。

2. 合法理的周边参与。

情境学习的这种过程被称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合法”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学习者经验的增加,学习者合法使用共同体资源的程度,基于情境的学习者必须是共同体“合法”参与者,他们的活动也应该在共同体工作的情境中进行。“边缘性”是指学习者在实践共同体中对有价值活动的参与程度与离成为核心成员距离的程度。从而通过对专家工作的观察,与同伴及专家的讨论进行学习。合法的边缘参与不是一种教学方法,确切地说,它是用新的方式观察和理解学习的透镜。学习实质上是一个文化适应与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从本质上看“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这一术语描述了一个新手成长为某一实践共同体核心成员的历程。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应该是学习者获得文化的机制,它包括了与其它所有作为实践文化组成部分的参与者、人工品、符号、技能和观点的联系。

3. 实践共同体的建构。

情境学习将社会性交互作用视作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一个真正的实践共同体具有再生产循环的功能,实践的共同体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目的模仿活动而构建的,它也同样地强调实践与共同体的重要性。在一个实践共同体内,对新手的学习而言,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实践共同体内成员之间相互沟通时所使用的独特的符号系统与语汇,掌握它们对新手的学习与最终成为核心成员来说非常关键。学习者正是在这样一种实践共同体之中获得该共同体具体体现的信念和行为的。

二、情景学习理论对当今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有效开展的启发

(一)加强校企合作

情境学习论强调学习是一种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历程。情境学习理论的一个重点就是建立实习场,对我们的启示是要特别关注校企合作,应提供真实与逼真的境域以反映知识,为理解与经验的互动创造机会。实际教学的情境虽常受时空的限制而难以与真实的情境相同,若能以真实情境教学当然最好,否则也应多注重在语言情境、实物情境与视觉情境的营造,这样才能实现情境学习的预期目标。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特性决定了教学必须以更真实的情境,更符合工作实际情况的方式呈现。例如,学习外语者最好要融入社会的日常生活情境,才能掌握交流或运用等真实的能力参与性。与企业和行业进行充分的合作,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变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学习者能融入真实情境中,实际参与真实的学习活动,这样才有真正效果。企业在课程开发、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学校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参与,有利于职业学校改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育管理体系。在校企结合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观察模仿情境中所隐含的知识与技能,进而能培养独立思索的能力,在与真实的工作环境结合中,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得的知识技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思考,将所学所得与实际生活互相对应,务实学习内容,避免知识僵化无用。

(二)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全面评价

情境学习倡导的是真实全面的评价,包括采用全方位反馈评价即多源反馈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评价者包括教师、同学、组长、家长、自己等,分别匿名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情境学习的评价可采用不包括正式测试在内的一系列评价测量形式,如:公文包、个人履历、对学习通过多媒体程序路径的简要统计、对话以及反思与自我评价。一般可由教师或者外部专家,根据评价的结果,面对面地向被评价者提供反馈,帮助被评价者分析如何来改进。评价不会再被认作是一种对教学设计的补充或仅仅是预测——教学——教学后测试这一线性过程中的一个可分离的阶段。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这种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评价应该成为学习环境的一个整合的、进行中的和无接缝的组成部分,应该让学生、教师、家庭和社区参与评价过程,使学习评价多元化。所以在评价方面除了应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个别差异而采用多元评价的观念实施外,使学习与评价合而为一,不论是哪一种评价,都应以学生为主,不能以单一工具或方法为之,而应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发展多元智慧,才能使情境学习更具意义。

(三)转变教师角色

在情境学习理论中,教师应该充当教练、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由教师扮演教练或协助者,提供学习构架,互相支持、互相激发、分享经验与信息的交流,共同参与知识建构的活动。在情境教学的实施中,教师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自始至终都需要教师有效地组织管理,督导学生并给予激励指导,这意味着教师只能担任指挥与引导的工作,负责帮学生指点迷津与导正方向,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角,教师不可逾越其本分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空间。教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水平进行分析,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对新信息的学习动机;并随时注意感受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偶然性,进行相应的反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有所把握,将新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建立联系,从学生掌握的知识、信息出发,为学习者提供在“真实世界背景”中完成“真实任务”的机会。教师的传授方法主要是示范和指导,学生通过将自己的观察、模仿和专家的指导结合起来获得技能。这种教学有助于学习者学习的内化并发展自我指导和自我修正技能,也适用于学校里的各认知科目的学习。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与社会形态的出现,情境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开发正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对情景学习理论基本观点进行了概述,并试图分析情景学习理论对当今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关键词:情景学习,情景认知,实践,培训,评价

参考文献

[1]张振新,吴庆麟.情境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28).

[2]陈梅香,连榕.情境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5(4).

[3]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8).

[4]张婷妹.从做中学——美国21世纪职业教育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5]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2).

[6]顾清红,瞿冲.建构、环境及学习团体:现代教育技术的新思维[J].外国教育资料,2000(3).

[7]方展画.情境教育模式对建构教育原理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1999(7).

船员教育培训与航海安全 篇9

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人才资源的竞争, 这对于船舶业也完全适用, 一支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船员队伍是确保航运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船员素质的提高也是确保航海安全的关键因素。目前, 加强船员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是实施各项船员教育培训, 有针对性地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只有利用正确的培训方法与手段, 加强对船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才能提高船舶的航海安全性, 推动我国航海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1 加强安全教育, 培养船员安全责任意识

1.1 通过安全意识培训, 确保船舶安全深入人心

“安全第一, 以防为主”对每名船员来说都烂熟于心, 但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忽视了安全观念。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安全性问题, 而往往大的事故都是由许多细节的疏忽所导致, 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教育, 从上到下, 无论是船长还是船员, 无论是在船上还是在船下都不可忽视。在培训时应加强对船员进行安袭法规制度的学习, 以实例教学方式强化人身安全、航行安全、防偷渡、防海盗、防恐怖袭击等安全工作的教育。

1.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保障船舶安全性

船员的工作环境通常比较艰苦, 也具有一定危险性。船员的工作必须严谨务实, 这对职业道德意识提出了很高要求, 职业道德操守不足会严重损害船舶安全性。在培训过程中, 应加强对船员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培养, 让每位船员能够以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另外, 船员的交流范围有限, 彼此之间应具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发挥主人翁精神, 共同营造安全氛围。对责任心不强, 对本职工作冷漠的船员而言是肯定难以完成好本职工作的, 也会直接威胁船舶安全。因此, 在培训教育时应引导船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帮助船员培养良好的意志力, 激励船员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提高船舶的安全保障。

1.3 加强教学实践培训

在教学培训中应重视实践环节, 理论固然必不可少, 但实践才是检验和评判好坏的唯一标准。在实践教学中, 应以航行安全、污染防治及人身安全作为重点, 让船员能够学到更多新知识和新技能, 培养学员多动手, 多思考的习惯。安全工作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尽可能避免紧急情况出现, 而一旦事故和危险发生, 也能做到应急措施到位, 将危险降到最低, 把损失减少到最少。 (1) 这必须要求船员具有良好的自身职业素质。对此, 实践教学培训是非常关键的, 在实践教学中除了对技能进行培训外, 还可进行紧急情况的演习。

1.4 抓好安全思想教育指导

思想行为是行动行为的先导, 只有重视素质教育, 灌输船舶文化氛围, 才能提高安全素养, 增强船员安全意识, 这种思想熏陶不是一蹴而就的, 须针对船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进行专门思想心理培训, 将船员安全教育思想穿插到船舶思想政治工作各环节。通过思想教育指导, 使船员能深刻认识到人身安全重要性, 认识防范工作的必要性, 不断增强船员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切实把安全工作抓紧、抓早、抓好。

1.5 加强心理素质引导

船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 对心理因素要求很高, 而心理素质对航行安全有着重大影响。船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确保船舶安全航行的关键。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会严重降低工作效率, 导致船员操作失 (下转第40页) (上接第38页) 常, 错失处理应急情况的良机。因此, 加强对船员心理素质的培训十分重要。积极探索新的心理教育培训方法, 帮助船员学习主动创造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 以培养船员良好的心理品质。

2 加强船员培训, 确保船舶长治久安

2.1 认真履行国际公约的培训要求

国际海事组织和国家海事主管部门制定了严格的培训管理体制, 以确保对船员生命安全和海洋环境的保护, 且这些强制性标准已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 这明确了教育培训的任务与目标。培训部门要选送船员参加国家海事部门组织的培训考试, 严格持证上岗, 主要包括以下培训内容:适任证书考前培训, 特定类型船舶船员特殊培训;船员专业培训、精通业务与知识更新培训;ISPS培训等。 (2)

2.2 确保培训具有针对性

船员培训不仅要满足履约培训, 还要采用多元化培训方式, 多种模式并存, 以确保培训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一是加强非履约项目的培训, 可邀请海事院校专家学者或者海监局专业负责人对船员进行航海安全、PSC、ISM、沿海航行、防抗台风等培训;二是充分利用所有的培训机会开展敬业精神、安全责任心和业务技能的“三合一”培训, 全面提高船员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三是提高驾驶员的实操技能, 对驾驶员进行航海模拟器培训;四是对英语要求高的岗位, 应强化英语教育培训, 提高合格率和持证率。

2.3 加强对年轻船员的培训

培养年轻船员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 年轻船员一般文化高于老船员, 学习干劲足, 精力旺盛, 但由于接触工作时间段, 机会有限, 因此普遍经验不足, 毅力不强, 有待在实践中加强磨练。在培训时, 尤其应注意传授给年轻船员更多实用性经验, 既要保留优良传统, 也要学会创新。通过岗位技能培训, 让学员接受更多的先进知识技能, 尤其对于特殊岗位的培训要更加严格。年轻船员由于经验不足而导致的安全隐患很多, 有的还可能出现伤亡事故, 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技能培训, 并对培训结果进行检验。

2.4 积极开展在船培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船员技能与安全意识, 在船培训是实践的重要环节和主要途径。在船培训方式有很多, 如自学、集中学、研讨等。在培训过程中应编制详细的培训计划, 把船员能力培训及操作训练计划纳入其中, 作为船舶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 可邀请有经验的高级般员言传身教, 讲解自己碰到应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如何应对危险情况。另外, 为激发船员的学习热情, 可举行船员进行技能竞赛与岗位练兵的趣味活动, 组织船员学习ISM体系文件, 《STCW78/95公约》以及Is PS安保规则。为了全面提高船员的应急能力, 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可组织船员进行应急演练和技能训练, 例如雾航、避碰、航前检查、梯口值班、防污染、防抗台、防海盗、防工伤事故、防恐怖袭击、防违法偷渡等行为的演练。 (3)

3 结论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 对船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不仅是我国航运界发展的要求, 也是确保船员自身安全关键。通过对船员的教育培训, 可有效提高船员的综合素质, 这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 适应现代航海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此, 在培训过程中, 应严格制定培训计划, 有目的和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 加强船员的安全意识与实战经验, 确保我国船舶安全长治久安。

注释

1王左, 杨智, 黄海.加强船员管理提高船员综合素质的几点思考意见.船员管理与培训教育论文集, 200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

职业教育与培训 篇10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农村经济呈现多样化、融合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态势下出现的具备较高的文化、科技、经营管理、法律、思想道德和身体等方面素质, 从事农业或相关产业的职业者。

目前, 浙江省德清县农民素质现状与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还具有一定差距, 具体表现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科学素养较差、接受技能培训少、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等方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也是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一个重要内容。

1“251”培训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结合相关部门对德清县农民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德清县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尤其是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即科技素质普遍较低, 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经营管理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旧薄弱等。因此, 德清县农民能否成功转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关键在于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法律素质能否得到提高。毋庸置疑, 培育新型农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同时, 构建一套有效的农民培训模式, 更是提高农民素质, 造就大批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化农民,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中之重。

德清县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 被称为杭州的后花园。一方面, 伴随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强劲态势, 大批农业企业需要技能型人才作支撑, 大量失地农民也将离开土地而转移就业;另一方面, 蓬勃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也将打破传统的生产模式, 需要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 需要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此, 企业需要找寻技术人才, 农民需要学习职业技术, 需要创业新思维、新方法。德清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肩负着服务地方农村经济发展重任, 通过与农业企业和农民的对话交流, 了解需求信息, 整理串珠成企业要人、农民要技术、中心要培训之金链。对此, 培训中心针对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 全力开展“2个深入”、加快“5项建设”、完善“1套运行机制”, 跨越传统培训误区, 破解培训工作难题, 构建新型农民培训模式, 即“251”培训模式。

通过实施“251”培训, 有效开展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造就一批批职业农民, 着力开展新农村建设, 助推农民职业化进程。一方面让富余的农村劳动力拥有专业技术, 离土不离乡就近转移入附近的农业企业就业;另一方面让部分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会经营、会管理, 合理运用土地流转政策,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组建新型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组织, 开展农业创业活动, 从事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2“251”培训模式的具体实施内容

2.1 积极开展“2个深入”

一是从实际出发, 深入农村对农民的需求进行调研;二是深入各种农业生产组织就用工需求进行调研, 量化需求后制订培训菜单, 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2.1.1 深入农村, 调研农民需求

据2012年德清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德清县共有491 789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46 022人, 占总人口的50.0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45 767人, 占总人口的49.97%。培训部门深入到各个乡镇、村社, 与农民面对面交流, 了解农村现状, 获取了农民缺乏专业技术知识, 渴望在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领域自主创业却又无从着手等情况。

2.1.2 深入各级农业生产组织, 进行需求调研

在深入开展农民需求调研的同时, 培训部门走进德清县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业大户了解用工需求情况, 了解到农业生产组织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才, 更需要有职业道德、符合礼仪规范的高素质员工, 这为培训中心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提供了依据。

2.2 努力进行“5项建设”

“5项建设”结构如图1所示。

2.2.1 教育培训机制建设

成立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领导小组, 设立专门与农业生产组织对接和开展培训工作的机构, 建立健全有关培训的规章制度, 并在中心的努力运作下, 由政府牵头整合全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资源。

2.2.2 教育培训课程建设

积极推进教育培训课程建设, 构建科学实用的教育课程。按照“三面向” (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 和“两适应” (适应农业技术现代化, 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 的要求, 端正教育培训思想, 调整课程结构, 更新教材内容, 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努力将培训课程设置与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 让职业农民在实训中成长。课程设置的方法有:“超市式”, 即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农民需求, 办农民喜欢的专业班, 开出培训菜单, 让农民选择自己喜欢的培训课程;“项目式”, 即根据市场需求每年为农民引进农科教项目, 围绕农科教项目选择培训课程内容;“订单式”, 即与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签订用工订单, 根据他们的技术需求, 设置培训内容等。教育培训课程涵盖了农村劳动者文化、创业、生产等多方面教育, 有利于推动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

2.2.3 教育培训师资建设

为满足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师资需要, 培训部门首先采取传统的“送出去引进来”的办法:一方面选送专业教师去高校学习深造, 去农业企业挂职锻炼, 以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强化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从农业、畜牧、水务等部门聘请专家充实培训师资队伍。其次, 根据德清的地域特色, 成立了以瓜果、茶叶种植和水产养殖专业为主的“土专家”教师团。所谓的“土专家”, 就是指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 而在实践中获得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人。这些“土专家”生于农村, 长于农村, 对农村最了解, 对农村也最有感情, 他们成长于生产一线, 他们的“绝活”来自劳动实践, 对农民特别“管用”。培训部门还专门建立了由专业教师、专家及土专家等组成的培训师资库 (如图2所示) ,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师, 为各类培训提供师资保障。

2.2.4 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开展标准化县级农广校建设, 强化基础设施, 充实教学设施设备, 改善办学条件, 创建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学校。为参训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样板, 激发农民创业激情。经过多方考察, 结合德清县农业产业结构, 依托区域特色产业创建, 初步考虑建立中高端品种的水产养殖、瓜果蔬菜种植和茶叶种植三个现代农业培训基地、教学实训基地, 为农民提供专业学习和实践的平台, 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运用能力, 推动德清县特色产业的发展。

2.2.5 教育培训互动平台建设

为了更好地为农民参与培训和转移就业提供帮助及服务, 设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网站, 在网站上专门开辟了涉农信息咨询窗口, 及时发布培训信息、企业用工信息、种养新技术等信息, 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 为企业要人才、农民要技术、中心要培训提供了三维互动空间 (如图3所示) 。

2.3 构建“1套运行机制”

形成运行机制的目的, 是为了使培训工作有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培训有市场、有平台。

2.3.1 组织领导

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及各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新型农民培训管理领导小组。

2.3.2 整合资源优势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充分利用师资和设备设施优势, 统筹全县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优势, 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中心培训”的运行机制。

2.3.3 培训经费运行机制

经费保障是农民培训保障机制中的根本因素, 培训经费由政府财政承担, 培训部门根据项目经费标准进行预算, 经相关部门审核同意, 在培训项目任务完成后实行报账制。财务部门按审核标准据实报销, 及时划拨经费, 保证培训经费的按时足额发放。

2.3.4 培训质量管理机制

关于培训体系与职业自律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市场主体 经济形态 自律行为

我国培训体系无法适应发展过于迅速的市场环境,一些根深蒂固的思考习惯和态度,让中国企业家想要施行现代管理技术的努力举步维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发展”的精髓思想内涵,人本发展经济学从生存自由、社会自由和精神自由讨论,使人的主体管理和行为自律成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基础。西方管理培训都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显然,我们在商业主体和行为自律之间缺乏这样的人才支撑。而且,这些人才往往辞职自己开公司而不是建立行为自律。

影响培训体系发展的人的行为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

1.人的道德问题。构建我们培训体系的文化支撑、职业支撑,往往是社会学者和教育人士的一厢情愿,人在作为民间商业交往中,中国人在商业上采取的方法跟西方公司大相径庭。比如,在商业上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琐碎的商业贿赂的习惯,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当中。采购经理更愿意从某个厂商进货只是因为这个厂商会为他提供回扣,一个销售人员为赢得忠诚的消费者也会搞私底下的小动作,诸如此类。

2.培训意味着人的责任体系、风险意识,它融入到每个人日常的工作中去。出于长期的历史原因,商业人士已经习惯于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公司或者国家利益之上,把自己的行为和职责界定为“只是服从”,而不是在集体利益上建立自己的创造价值。因此,个人利益体系下,所有的东西都隐藏的很深,被层层叠叠的“服从”所掩盖,无法形成法律意义的商业关系,跟人们的商业关系掺杂在私人关系之中,甚至个人跟公司合作是因为私人关系。这让人很难分清究竟是公司对公司还是私人对私人的交易。

3.我们的商业模式追求的还是增长率,利润率,资产回报率这些东西,而不是人本的归属、公共权益、信誉,回顾人的发展,我们经历了商业化的扩张期,如果继续不断地极端地发展,将会引发出不可想象的后果。在西方社会,很多国家已把经济发展引导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1995年世界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和《行动纲领》中特别强调了人权、环境、文化、宗教自由和精神文明,特别是人权已有更新的意义了,在社会文化的结构里,通过教育,人被赋于生存的文化属性,人的行为通过市场机制进一步介入社会的经济、产业、行业的结构,形成自律发展体系,在此基础上,商业行为被赋予公共权力属性。就在这个民生结构之中,大众构建了自律体系。

人才机制是一个企业关于吸纳、造就(培养、激励)和留住人才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员工观念和行为方式乃至管理人员管理风格等等因素的总称。因此,它实际上包含了人力资源规划、培训与选拔、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几乎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内容。

商业体系下,我们对人的发展需要建立怎样的机制呢?

1.发展机制。专业人才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公布了第五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结果,在“选择最佳雇主第一名的原因”选项中,选择“培训和发展机会多”的人数百分比达61.6%。从该项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越发理性的人才市场,自身价值的提升是人才普遍关心的问题。

2.关怀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的价值观,以及社会对个人价值的判断,个体的生活质量高低已成为社会衡量其个人价值最核心层。会玩的人才会工作成为一种基本价值观。

3.平等机制。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不涉及固定的制度,这里的平等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建立培训体系中人的价值和精神,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另外一个含义就是行為自律。费斯克说得好,在一定意义上,是“体制生产着商品,而每一件商品都对该体制的意识形态进行着再生产:商品就是意识形态的物质形式”。由此可知,透过背后的极深沉的本体论依据。那么,就人而言,他对深度的文化体验和人文深度的表示,也就越来越具有文化价值导向作用,将人的行为放置于更广泛领域,借以反映和表达对生存、对社会、对历史诸因素理性而批判的反思,大大提升了商业体系对人的发展预期要求。主体自律行为在商业体系中具有职业主体性、行业普适性和现实强制性。

市场条件下,首先是“人”成为自律主体。在市场主体发育方面,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商业的竞争能力问题了,而是市场主体的组织行为,就是人的行为体系——商业组织的重新建构。缺少市场行为的组织性自律,无行规行矩也就意味着人的行为失范,无序竞争,蜂拥而上,难免导致商业的混乱无序。

这种机制创新体现在企业已经转变了自己的角色,他们认识到自己从最大的盈利者转为最大的支配者,行业的驱动使得培训机制冲破资本垄断的私有制,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的发展和职业社会管理机制逐渐构建,企业开始结合教育培训,完成了培训体系的分化、升级和转型。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与培训 篇12

据欧盟网站2013 年12 月20 日报道,2013 年12 月20 日,欧律狄刻网络联盟(the Eurydice Network)发了一份新的报告《2020 欧洲教育与培训———来自欧盟成员国的反馈》(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Europe 2020-Responses from the EU Member States)。该报告从国家角度对2020 年欧洲在教育与培训领域的优先发展项目进行了重点比较与分析。报告主要聚焦各国近期和即将在以下领域所开展的改革:1)早期辍学(earlyschoolleav- ing);2)高等教育;3)青年人就业;4)职业教育与培训;5)终身学习。这些领域的改革与“欧洲2020 战略”(theEurope2020strategy)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

这一报告反映了“欧洲2020 战略”中教育与培训领域内的重点,设置了教育的总体目标,在早期辍学与接受高等教育两方面设置了两大目标。 在欧洲经济治理期间,相关的一些年度发展调查与针对各国的众多建议,也都提到了教育与培训问题。

上一篇:环保监理下一篇:黏土烧结彩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