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路径

2024-10-25

认同路径(共10篇)

认同路径 篇1

一、政党认同教育的时代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期, 民众的价值观发生巨大的变化, 从改革开放以前的讲求无私奉献, 响应国家号召, 到改革开放以后, 更多的追求个人本位, 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 是中国民众价值观念发展的基本脉络。 那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当前民众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 并不与党和国家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完全一致。因此当下的中国民众能否认同中国共产党, 认同党的执政理念, 并与其“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是至关重要的思想价值前提, 也是政党认同教育的核心目标。 因此, 如何进行政党认同教育, 增强民众的政党认同, 是党和国家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政党认同的影响因素

政党认同的基本概念就是政党认同不仅是一种心理表现, 也是一种行为表现。 因此, 影响个体对政党是否认同的因素就既有主观因素, 又有客观因素。 学者王庆兵认为政党认同的影响因素有五个方面, 一是家庭传统;二是意识形态;三是回顾性评价;四是政党社会化;五是社会经济地位。这五个方面既有个体的主观因素, 又有客观因素。而学者柴宝勇则认为:“政党组织、政党领袖、执政绩效、政党意识形态对政党认同有显著影响” 总的来看, 影响个体对政党认同的因素有很多种, 但最主要的有一下几种:

(一) 政党意识形态

政党意识形态是对政党认同最重要的影响要素, 它不仅为政党活动的合法性提供理论依据, 而且还能从精神上和心理上把人们真正凝聚起来。 因此, 它的“聚变”或“裂变”对政党认同的发展或消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中, 其政党意识形态在其政治合法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在建国前, 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时期, 其政党意识形态就具有先进性, 吸引了大批的民众, 他们毫无例外地对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表示认同, 尤其是进步的革命青年, 他们纷纷投奔到红色的革命圣地———延安,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的认同。 新中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在成为执政党以后, 其意识形态方面依旧保持着先进性, 带领广大劳动人民建立一个繁荣、富强、文明的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不变的目标, 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 因此, 广大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其宣扬的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 政党组织

政党组织与政党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政党认同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一个完善的政党组织是政党认同的基础, 中国现在既有八千多万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又有八千多万名共青团员。这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政党组织, 也充分说明其有着广大的认同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也在发生着变化, 比如入党的程序、政党宣传的途径和方式、政党领袖的表达方式等。 这种开放性的态度, 使得更多的群众能够认同中国共产党。

(三) 政党领袖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 》 指出:“领袖的素质、水平、经验、智慧和能力对政党的决策和决策的执行, 对政党的兴衰和成败起重大作用, 所以各政党都重视选举、造就、维护、监督并适时更换政党的领袖。选民在现代民主政治选举下, 越来越表现为对候选人个人的投票倾向, 在很多情况下, 候选人个人因素甚至成为塑造政党认同的关键因素。 从现实来看, 也的确如此, 政党领袖的个人魅力在政党认同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邓小平时代的“小平, 你好”到如今亲切的“习大大”称呼, 就可以看出, 民众对一个政党的认同, 体现在对其政党领袖的认同上。 根据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艾什中心公布的对世界主要国家领导人形象的全球公众调查结果, 在受访者对本国领导人认可度、30 国受访者对十国领导人认可度、 以及受访者对本国领导人正确处理国内及国际事务信心度方面,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均排名第一。

(四) 政党绩效

在人们对政党执政的评价体系中, 政党绩效位于基础性的地位。 社会公众对政党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领袖的检视最终要以政党的执政绩效为决定性力量。 执政绩效是世界各国任何执政党的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果一个国家的执政党无法在执政绩效方面使得他们的国民满意, 就很难得到这个国家的民众的认同, 即使这个政党再有组织基础, 政党领袖再有个人魅力, 执政意识形态宣传的再好, 也最终要失去执政地位。 在中国同样如此,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 且长期保持执政地位, 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执政绩效, 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让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外交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力量, 也成为了一个在世界政治格局中举足轻重的国家。 因此, 政党在执政中有效控制公共权力, 切实贯彻执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 以较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执政党的职能, 不断提高执政效率, 创造更多、更好的政党业绩。 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政党绩效必须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之上, 否则短期的显著的政党绩效, 或许可能抹平因阶层矛盾带来的社会损害, 确保该政党在一定时段内获得较高的认同度,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 阶段性记忆的淡化, 政党业绩的回落, 最终将导致人们的政党认同度逐步消减。

(五) 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家庭教育环境和大众传媒潜移默化的教育。 首先, 家庭总是一个人最初接受政治社会化的场所, 在这个阶段, 形成政党认同并非有意识, 家庭对儿童政党认同的影响更多的体现于心理上的倾向而且非理性的认知。 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虽是阶段性的影响, 但是父母日常的教育, 表现出的对某一政党的好恶感, 将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政党认同产生长远的影响。 其次,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载体的发展, 使大众传媒成为人们了解政党政策、 选举等政治信息的主要来源。 大众媒体越来越成为一种独立的民意表达渠道和工具, 占据一部分原来属于政党的领地, 在某种程度上代替政党职能。加之, 媒体信息化趋势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成员的知识和信息量, 使文化同质性、政党认知统一性难度大大增加。

(六) 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日益广泛, 文化交流越发频繁, 国外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涌入我国, 尤其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生活方式、道德标准等都对我国造成了一定影响。

很显然, 从外部进入中国的西方价值观念, 它们即使不与主流意识形态冲突, 也必将渗透影响甚至冲击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文化基础。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各种思想有了接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土壤, 公众不再盲目地信仰某种主义, 这必然在某种程度上消解大众对中国政党意识形态的信仰。 正如安东尼·唐斯的空间竞争分析框架———不同的政治观点可以在某一空间或某一光谱中标示出来并展开对于选民的争夺, 就如同位于同一街区的商店相互之间为争夺顾客而展开竞争一样。总而言之, 无论是影响政党认同的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 由于人们一切行为最根本的驱动力是对利益的追求, 因此, 政党满足自己利益的程度成为人对政党认同的逻辑起点。

三、政党认同教育的基本路径

国内关于政党认同教育的研究按照认同教育的对象分为公务员群体、农民工群体、 青年教师群体和大学生群体几类, 从研究的对象来看, 青年占据大多数。 青年作为思想意识比较活跃的群体, 其人生观价值观逐步趋于稳定, 因此, 这个时期的政党认同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政党认同的研究中, 关于政党认同教育有以下几种基本路径:

(一) 宣传教育的路径

宣传教育路径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政治社会化的维度, 在政党认同过程中体现为从认识———态度转变———行动的过程。因此, 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 使民众了解共产党的历史和现在, 了解共产党的先进性, 学习马列知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并积极引导民众参加具有红色文化基因的社会实践活动, 从而让民众接受党、亲近党, 并通过党团组织生活, 让民众具有与党活动、政治参与的热情, 产生入党和向党靠拢的愿望。

(二) 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价值观是影响政党认同的重要因素, 当代价值观日趋多元, 西方多党制的民主价值观念、实用性价值观念、功利性价值观念、自我中心性价值观念都对当代民众的政党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多元化的价值观冲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 也冲淡了对共产党的心理认同。因此, 必须要通过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来弘扬主流文化价值观, 从而实现对共产党的认同。一是要引导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价值与政治价值的关系, 激发的政治诉求;二是加强马列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学习和教育;三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

(三) 加强教育队伍建设

政党认同的一个关键是教育队伍的建设。 在当前的政党认同教育中, 教育者自身的政治信仰迷茫, 高校和各类中小学教师群体中, 出现了政治方向不清, 职业道德素养不高的现象, 而这些又是政党认同的基础。因此, 加强教育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打造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是政党认同的基础。

(四) 鼓励政治参与

鼓励政治参与指的是在网络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共存的社会中, 有序地组织民众进行政治参与是大势所趋, 也是我党要主动而为的一项工作, 目的是通过政治参与的形式, 使得民众形成对整个政治制度的信仰, 使其把自己对共产党的心理和态度认知转化为行动, 从行动中感知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政党认同。

(五) 提高政党绩效

从政党认同的概念内涵和影响因素可知, 民众对政党的认同主要依赖于政党意识形态、政党组织、政党领袖和政党绩效等几个因素。 而国内关于政党绩效的研究虽然不多, 但关于政党认同路径的研究中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涉及到了政党绩效。 实际上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研究中, 因为国情、文化背景的不同, 是具有特殊性的, 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 对其的政党认同实际上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其政党绩效的认同, 从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这种意识形态来看, 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旧中国, 建立新中国这一壮举, 正是政党绩效的体现。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几乎所有的政党认同教育也都体现着政党绩效这一鲜明特征。因此, 对民众的政党认同教育就必须以政党绩效为基础, 也必须把体现政党绩效作为组织民众、赢得民众的核心工作。 因此, 在政党认同教育中, 除了加强政党意识形态教育、 政党组织教育和提高政党领袖的个人魅力之外, 政党认同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也必须是提高政党绩效, 并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感知到和明白, 进而提高其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和认同。

摘要:政党认同不仅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同, 也表现在行为上的支持与肯定。政党认同教育必须把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 必须体现在政党绩效上面来, 民众才能形成永远跟党走的观念。政党认同的影响因素有政党意识形态、政党组织、政党领袖、政党绩效、教育环境以及其他多元价值文化的影响。通过宣传教育、价值观教育、党建教育、政治参与和提高政党绩效等路径。进而增强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合法性的认同, 是当前政党认同教育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政党认同,教育,政党绩效

参考文献

[1]王庆兵.试析政党认同的功能与构建途径[J].广西社会科学, 2004 (08) .

[2]柴宝勇.西方政党组织与政党认同的关系[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9 (02) .

[3]佘湘.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党软权力与政党现代化——基于中国共产党的视角[J].理论探讨, 2012 (05) .

[4]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2.

[5]柴宝勇.论政党认同与政党领袖的关系[J].理论与实践, 2009 (05) .

[6]柴宝勇.论政党认同与政党领袖的关系[J].理论与实践, 2009 (05) .

[7]刘良.建国记忆与政党认同:关系及其限度[J].长白学刊, 2010 (01) .

[8]阮宏波.大众传媒与政党认同的关系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2 (02) .

[9]孔德永.政治认同的逻辑[J].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1) .

认同路径 篇2

确切要将两者相比,哪个更重要呢?

无论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或是哲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自我都必然是形成于日常生活持续与他人互动过程中,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能够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喜爱自己,都必然得透过与别人相处,从别人给予我们的回馈中,去产生自我认同。就像社会心理学家顾里所说的“镜中之我”一样,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与评价,通常都是来自旁人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表现的评语。

例如,我们还没进幼儿园以前,主要的生活场域集中在家庭与邻里之间,这时候父母或其他亲朋好友对我们所有表现的评语,几乎就形成我们对自己的全部评价。当亲友说我们是好孩子,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很不错;反之,如果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长辈或朋友的赞赏,自然而然地,我们也就很难相信自己有多棒。进入学校后,“镜子”从先前的亲友扩展到老师和同学,此时,如果我们还想保有积极正向的自我认同,就不能只是在家里或邻里表现得让人称赞而已了,还得遵守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各种规范,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学校这个场域里他人的肯定。

随著年龄的增长,这个形成自我价值的道理也一样是用在职场、婚姻家庭、社团等各种场域之间。简单说,我们如果想保有比较正向积极的自我价值与认同,势必得依照不同时间、不同生活场域中的规则,才可能得到身旁长辈或友人的赞扬。换言之,服从不同生命周期里各种场域的“游戏规则”,乃是人们取得正向自我认同的不二法门。

然而,不同生命周期里各种场域的“游戏规则”真的都是合理、重要、值得追求的吗?当我们遇到身旁的重要的“他

人”对我们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期待时,我们是不是还有必要为了赢得赞扬(或者说得更难听点就是“讨好别人”),而放弃我们内心认为重要的价值或目标呢?

任何判断事物或行为是非对错的标准都是来自人类的历史社会环境,就像影响中国道德判准的重要来源是儒家思想,决定阿拉伯国家人民生活方式的是回教信仰。某项价值思想之所以成为多数人认可、接受、甚至奉行不疑的标准,一定是在过去的时代里,该项价值思想确实能为遵行它的人带来物质的利益或精神上的平安。现在,倘若我们想要扭转这种局势,势必得花费极大的时间心力,让习惯遵循这项价值规则的人发现并感受到你所提出的新生活方式比他们更好,可以让他们获得比先前更多更好的精神或物质益处。

回到现实生活,如果你觉得现在自己生活场域中的各式规则还算合理,也值得追求,提升自我价值的方法当然就是依循这些游戏规则,做出足以让旁人赞赏的行为。当然,现实生活中必然还是有不少“游戏规则”会引发争议,例如:学校里,好像只有考试拿高分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职场上,彷佛只有会逢迎献媚的马屁精才可能得到比较好的升迁机会;情场上,似乎也只有帅哥美女才能获得异性的青睐……这时候倘若你打从心里赞同这些规则,取得正向自我认同与价值感的方式就是努力读书拿高分、八面玲珑对待同事长官、用尽各种办法让自己身材看起来更窈窕或壮硕……假使你并不赞同这些生活场域中的游戏规则,就得另外找寻出一套先能说服自己的游戏规则,之后,再花费极大的力气让场域里习惯既有游戏规则的他人发觉你这套新的规则真的比以前的好。简单说,你得让别人对你这个另类价值刮目相看才行。

例如,学校里,如果想打破智育代表一切的游戏规则,就得让德育、群育、美育等各方面具有潜力的学生有充分表现的机会,而且这些表现还得博得多数师生的肯定。职场上,若想推翻勾心斗角、说人是非的文化,就得以另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例如互相关怀、信任合作),让其他同事或长官看到你过得比他们好。然而万事起头难,可预期的是,你可能经过一阵子的努力还未见成果,这时候如果你就垂头丧气,不但失去你的理想,更会让旁人确信他们既有的游戏规则才是正确的,或是让好不容易有点想要改变的旁人失去改变的勇气。

简言之,人们如果想获取积极正向的的自我认同,添加自我价值,先决条件,就是先确立一套价值理想,并将它当成自己生命的终极目标来追求。因为,唯有先确立自己要以怎样的“度量单位”来评量自己的言行举止,才可能明白自己生命中的各种经历是“高价值”还是“无意义”。然而,假使我们设定的价值目标与外在生活场域中的那套不一致,无可避免地很容易遭受他人的贬值、轻看、甚至排挤。这时候,或许有人会选择离群索居,但我们也看到,现实社会中还是有不少人会选择在既有的生活场域里默默耕耘、辛勤奋斗,也就是藉由展现他们游戏规则的优异性,让遵行既有规则的人慢慢体会到更换“游戏规则”的必要性。过程中,志同道合朋友的信念支持,或是亲朋好友的情感慰藉,都是我们坚持理想、改变既有规则,进而取得积极正向自我认同与价值感的重要助力。

一、破题

为了点明我们讨论的对象具有普遍性,我方把自我定义成一般性,正常化的个体,把他人定义成除自身以外的概化的个体。而认同是指承认、认可。同时,为了更好地论证他人认同在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我方决定将认同的客体分为品质、能力、行为、观点四个方面。

二、评价标准

对于辩题中比较标准,我方认为要看何者更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从政治学的观点来看,人生价值的实现包括对社会做出贡献与得到社会的接受、认可两个阶段,自我认同无疑是作用于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一阶段,但在社会认可这一阶段中,自我认同显然无能为力。而他人认同不仅在做贡献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它在社会认可中起到关键作用——没有他人的认同,贡献中的潜在价值又怎样转化为社会价值,造福社会呢?

三、立论框架

也许多数人都会认为,自我认同是与生俱来的,而他人认同仅起到后天修正的作用,对方也可能就此点来攻击我方。因此,在立论中我们用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澄清这一误解——自我认同并非天生的,而是在自身(婴儿)与他人进行互动接触时,在得到他人认同的前提下逐步形成的。然后,我们阐明了他人认同对于个体在社会立足、发展的必要性。在此,我们只是想摆出一个中性事实:他人认同与自我认同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缺一不可,但难以判断孰轻孰重。关键的比较在于谁更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如上文所说,自我认同只作用于价值实现的其中一个阶段,而他人认同则在整个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由此推出他人认同比他人认同人更重要。在价值观上,我们倡导他人认同更重要是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学会融入社会,得到他人认同,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四、策略

1、对方可能会把自我认同定义成一种内因,而把他人认同看成是一种外因,从而引用内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观点来攻击我方。而我方则会采取类比归谬的方法来指出对方的偷换概念。

2、对方可能会谈到,由于社会思想不可能完全统一,许多价值取向都只是多数人的意志,而真正探索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因此个人的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最合理的。从而说明坚持自我认同的重要性。我方则社会的高度来看这一问题:个人价值取向合理与否的判断标准应该是其在社会的可行性。也就是说没有他人的认同,社会的承认,其合理性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3、对方可能从他人可能对你认识不足而导致他人认同不全面,不客观出发,进一步说明坚持自我认同的重要性。我方就从他人的概念来指出对方以偏概全的错误——他人是一个泛化的概念,相对于自我认同这一个体的主观判断,他人认同是一种大量个体趋于理性、客观的一种评价。

4、对方可能会认为自我认同是个人行动的动力,而他人认同在行为结果发生前是不一致的,它只能在结

果发生后才得到统一。从而把他人认同说成是以结果作为评判标准的一种庸俗的附和。我方就会主要以

举例论证的方法来指出——在个人的行动中必定会得到某种程度的他人的帮助,而这种帮助就来自于他

人的认同。

5、对方可能会说他人认同的普遍化很可能会导致平庸化、腐朽化。同时还会说他人认同中的滞后性会束缚自我意识的超前性。从而进一步论证坚持自我认同的重要性。

认同路径 篇3

关键词:中国梦;政治认同;大学生

中国分类号:G621

一、中国梦与政治认同的内涵阐释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又系统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他提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提出对于当代大学生有着深刻的思想引领意义,也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让中国梦的内涵融入到大学思政教育的体系之中,让大学生更好地将自己的梦想融入中国梦的洪流?关键的契合点在于政治认同。

“认同”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弗洛伊德被认为“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主客体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1]关于“政治认同”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其的解释为“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2]。可见,政治认同可以视为个人对于政治体系在心理层面的一种态度、意志和情感,是将社会个体凝聚起来形成合力的心理纽带。因此,对于中国梦践行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政治认同程度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意义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是中国梦得以推进的基本前提

政治认同作为一种心理过程,影响着个体政治行为的动向,是个体政治使命感、义务感和责任感形成的心理基础,大学阶段正是以上政治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其个人使命感、义务感和责任感形萌生的内在前提,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学生对于祖国建设发展的这份使命感、义务感和责任感,将个人发展的小我融入祖国建设发展的大我中去,在这样的前提下“梦想”的推进方向才能一致,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反之,缺乏这种政治认同,可能造成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迷失,政治素养的缺失,对中国梦的实现产生阻力甚至逆向推进的效果。

(二)大学生政治认同是中国梦得以践行的有力保证

中国梦的践行需要积极向上的政治导向,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理性有序的政治参与。大学生政治信念和素养的形成不仅决定着自身政治素质的高低,对于社会的政治风气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政治导向。政治认同被认为是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的基石,大学生具有相对较高的政治意识和行动能力,他们是政治和社会活动的主要參与群体之一,他们的政治认同程度,某种程度上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此外,只有其产生强烈的政治认同才会在政治活动中理性地进行政治参与,自觉地维护政治体系合法性,自发地维持政治生活秩序,为中国梦的践行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动力支撑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依靠全体中国人民,而大学生作为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希望,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正是中国梦实现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个人发展,与中国梦能否实现紧密相关。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程度,决定着他们的政治思想与政治信念,决定着其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契合程度,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实现。只有不断地强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才能使其为自己的梦想不屑努力,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一己之力,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以个人理想的实现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实现路径

(一)树立良好的政治形象,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政治氛围

政治认同的前提是被认知对象值得去认同。所以,一方面,需要加强党和政府的现象建设。要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提升党员形象;打造服务型政府,亲民政府,提升官员形象,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号召力。另一方面,完善制度建设。制度的完善是个长期浩大的工程,要构建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制度体系,需要有改革创新的决心和驱动力,同时提升制度落实的效力。在此基础上,适度地进行形象的宣传,舆论的营造,构筑积极向上的政治氛围。

(二)优化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强化政治认同教育体系

当代的大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性,单纯的灌输政治制度或意识形态,容易使其产生对政治主体的消极甚至逆反情绪。所以,在大学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上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求新求变,通过间接与潜移默化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实现思想政治的教育。此外,要不断强化政治认同教育体系的构建,政治认同是一个间接且不断强化的过程,不光是传统的思政教育课程,政治认同的教育应贯穿大学所有课程、管理与活动之中,营造政治认同的大环境,融入进“三全育人”的体系之中。

(三)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

新媒体时代对于大学思政教育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将思政教育与新媒体相结合,打造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创新,弘扬和宣传主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推崇积极正面的政治形象与政治文化。另一方面,加强网络建设与管理,完善网络法制,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监管,过滤各种不良、有害、反动、虚假的信息与言论,从源头上杜绝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左的网络内容,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肃清干扰与障碍。

(四)注重大学生政治实践,培养政治参与能力

政治认同的形成不是凭空产生的,一方面,靠间接经验的传授;另一方面,靠实践的认知与感悟,而后者效果更为突出。所以,要不断创造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机会,培养其政治参与的能力,让其在实践中强化政治认同。首先,提升大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参与度,要转变高校管理作风,推行民主治校,全员治校,让大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学校重大决策中来。其次,注重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培养,结合假期社会实践,让学生参到与到其所能接触到的政治活动中,锻炼其政治参与能力。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认同路径 篇4

一、透视四地青年的思想特征

(一) 国情认知的异同。

翻开中国的历史, 似一首史诗传颂着千年国度, 浩瀚的史实、宽阔的疆域、古文明的发源, 人杰、地灵、物丰, 盛世震撼世界。然而, 到了近代, 封建王朝腐朽没落、妄自尊大, 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古老中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中华民族陷入了灭顶之灾, 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 通过不平等条约他们扶植国内封建势力掌控国家、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窃取中国军事要地、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划分势力范围、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等, 严重冲击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香港、澳门成为英国、葡萄牙的租界地, 台湾割让给日本, 国家危在旦夕。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 同仇敌忾, 英勇奋斗, 探求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光明之路。中国共产党明民族大义, 举民族独立和解放之大旗, 顺民意、得民心, 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 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 扫除封建余孽、驱除外敌入侵、打败官僚资本统治, 建立新中国, 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社会主义建设, 特别是改革开放使国家发展增添了活力,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科学协调发展使国家实力大增, 国家建设的丰功伟绩令国人和世界刮目相看。

新的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中国梦”汇聚了56个民族共同的梦, 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梦, 凝聚了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是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内地港澳台四地青年, 对基本国情有基本了解, 共同特征明显。然而, 认知差异依然存在, 差异的存在实属正常, 也是必然的。香港、澳门属华洋杂处之地, 虽然实践“一国两制”回归祖国大家庭已近20年, 但百余年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教育, 青年们只能从不完全的教科书中和祖辈父辈的言传身教中了解历史、了解民族、了解国情;台湾是国内战争遗留问题, 台湾和内地长期处于分治分离状态, 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青年对内地的政治经济制度缺乏了解;近年来, 国外势力和“港独”、“台独”活动人为制造矛盾和隔阂, 削弱某些人对民族的认同感。

(二) 文化观念的异同。

中华文化五千年, 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也是历史发展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 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中华灿烂文化, 是维系整个中华民族和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纽带, 四地同胞同祖同根、血脉相连, 同撑华夏天、共耘神州地, 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中华传统文化深烙在每个人的心扉。

到了近代, 四地同胞同受外敌欺辱, 同尝血泪辛酸, 形成长期的分离与隔阂。港澳台长期的殖民统治, 处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以台湾为例, 台湾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原著居民的生态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程度是比较完好的, 这三种文化与荷兰殖民者带来的基督教文化、西班牙殖民者带来的天主教文化、日本殖民统治推行的“皇民化”运动等外来文化相结合, 对台湾文化的发展构成冲击[2]。台湾当局, 两蒋时期坚持台湾与大陆同属中国、两岸势必统一的主张从未改变。然而, 李陈执政时期, 以分离主义倾向的“国家认同”构筑台独文化、蛊惑台湾民众, 用“民主化”实现“本土化”政策, 迫使一些台湾民众为建立“独立国家”进行激进活动;用修改台湾历史教科书“试图将两岸文化变成一条让两岸最终走向分离的鸿沟”, 新一代一些岛内青年出现不知祖国内地的怪异现象[3]。

香港亦是如此, 虽然回归祖国已经19个年头, 但百年的殖民统治余风、“两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 吸吮多元文化“奶汁”成长起来的一些青年, 对祖国的概念树立得并不牢固。

(三) 价值观念的异同。

内地港澳台四地同属中华民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经过共同创造的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熏陶、共同经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国家造成“一分四裂”的影响、共同向往美好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达成价值共识。民族兴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是四地青年共同的夙愿与心声。

四地青年目睹国家的迅猛崛起、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明显提升,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对祖国和国家的认同日益加深。然而,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 所崇尚的价值观也存在差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鲜明地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集中凝练了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 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内地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基本遵循。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港澳台受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影响, 追求“平等、民主、自由”的价值观,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平等、民主、自由形相音同。民主、自由、平等作为价值观, 本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目标追求, 但不同的社会制度所诠释的意义不同。“西方价值观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 认为只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保证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观的实现”[5]。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发展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凝聚自身优秀文化传统形成的, 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区别甚大。以“民主”为例, 社会主义民主主要体现在国家层面, 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 是最大多数人享有的最广泛的民主;资本主义民主主要体现在选举的形式上, 赢得选票就赢得了“大众民主”, 用形式主义掩盖真正的民主。求同存异, 构建四地青年共同价值观是认同“中国梦”的首要任务。

二、构建四地青年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

每个人都有梦想, 每个群体都有梦想, 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世代中国人都梦想着民族兴盛、人民团结、国强家富、国泰民安、自由平等、快乐幸福。具体说, 期盼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包括港澳台青年在内的全体中国青年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和共同的价值追求目标。

(一) 求同存异, 包容差异。

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两种社会制度下的四地青年不能用染色的思维方式共处, 必须面向未来,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 在不同的处事和思维方式中寻求“最大公约数”。包容差异有底线, 那就是爱国。香港、澳门回归近20年, 社会繁荣发展得益于“一国两制”视域下两个《基本法》的有效实施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方针的落实。这个“港人”、“澳人”就是香港、澳门的爱国者。同样, 台湾同属于中国, “台湾的前途系于国家统一, 台湾同胞的福祉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强盛”[6]。试想, 一个不爱自己国家、自决自己民族的人, 怎么能治理好香港、澳门、台湾;一个自恃爱香港、爱澳门、爱台湾的人而不惜损害国家、民族利益, 破坏稳定局面, 只能给四地民众尤其是港澳台同胞带来祸害。包容差异的前提是热爱祖国, 四地青年一道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国家和平统一携手奋斗。

(二) 汇聚共识, 凝聚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是通过社会发展实践探索总结出来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道路, 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凝聚出来的一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是用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智慧和力量汇集成的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与港澳台的前途息息相关, 是“内地梦”、“香港梦”、“澳门梦”、“台湾梦”的组合, 是四地人民共同的梦。国家的未来属于青年, 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国家强大了, 人民就可以扬眉吐气, 不再受欺凌;国家强大了, 人民就会生活富足, 活的有尊严;国家强大了, 人民才能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然而, 国家的强大要靠一代代中华热血青年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不分信仰, 不分党派, 不分阶层, 不分地域, 积极投身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 中华民族共同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三、实现四地青年“中国梦”认同的路径

(一) 加强四地青年的交往交流交融, 关注国情及国家发展, 加深对“中国梦”的理解。

1. 共同追忆历史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发展中一直位居世界文明前列。“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 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 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时候, 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在一千八百年前, 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 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 更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 也在欧洲人之前”[7]。据记载, 16世纪前人类重大科技发明或发现大约有300项, 其中中国人发明和发现的就有175项。所以,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国家之一, 有近四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然而, 由于封建王朝的妄自尊大、故步自封、闭关锁国, 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近代工业革命浪潮中, 中国很快落伍。到了鸦片战争, 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列强枪下的猎物, 任人屠戮宰割、任凭侮辱欺凌, 最终沦落为殖民统治, 中华民族开始衰落。追忆历史, 是为了让四地青年增强自信, 曾经的辉煌是民族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值得珍惜;追忆历史, 是为了让四地青年刻骨铭记, 国仇家恨不能忘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追忆历史, 是为了让四地青年深刻反思, 国家分裂不会强大要吸取“落后就会被欺负就会被挨打”的教训;追忆历史, 是为了凝聚力量, 四地一家团结如磐石, 看世界谁能敌?

2. 构建共同理想

“中国梦”核心的内容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 是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由此, “中国梦”是世界的梦, 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为世界和平提供持久的保障, 为人类文明必将会作出巨大的贡献, 从而影响和改变世界;“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 不同区域有不同区域的梦、不同领域有不同领域的梦、不同人群有不同人群的梦, 这些梦都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一国两制”视域下的“中国梦”的内涵是一个整体, 任何区域、领域、人群的梦脱离“中国梦”, 它的梦都将会成为泡影。“中国梦”是大大小小的梦所构成, 没有国家梦, 难有区域、领域和个人的梦;没有区域、领域和个人的梦, 国家的梦也就失去根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 历史证明, 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 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8]。梦在心中, 路在脚下, 四地青年把个人的远大抱负和宏伟愿景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用青春谱写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的新篇章。

3. 谋划共赢发展

“中国梦”为四地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今天的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9], 已经进入与世界深度互动阶段, 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中国, 中国的发展和强盛同样离不开内地港澳台四地的共同进步和繁荣。据相关数据显示, 2014年香港FDI (外商直接投资) 和ODI (对外直接投资) 金额均全球排名第二;2014年, 澳门实现本地生产总值4433亿元 (澳门币) , 约是回归当年的10倍;按照世界银行计算的2013年全球人均GDP数据, 澳门排名世界第四, 亚洲第二[10]。内地与台湾经历了长期隔阂之后两岸进行的各式交流已30年, 时下每年有约千万人次的人员往来。中国必将重塑世界经济版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绘就的宏伟蓝图。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利益把内地港澳台青年紧紧联系在一起, 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 无疑会成为人类社会的重大事件, 四地青年无疑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青年一代有理想、敢担当, 国家就有希望, 民族就有未来, 中华民族既定的发展目标就会得以实现。

(二) 鼓励四地青年协同创新创业发展, 奉献青春施展青春才华, 共同为“中国梦”建功立业。

1. 建立协同创新创业机制

青年最富有创新精神, 青年之间的交流交往最能吸取有用信息、激发创新灵感、把握挑战机遇、萌生创业热情。内地天地广阔, 各省份县以上区域都应积极创办创新创业孵化园区吸纳四地青年, 四地青年或个人或团队或混合团队自主选择园区开展创新创业项目, 园区内无论内地青年还是港澳台青年一视同仁。简便入驻园区手续, 鼓励港澳台青年到内地创新创业, 鼓励内地青年联合港澳台青年在内地创新创业, 培育内地青年的创新创业项目, 鼓励他们到港澳台创新创业, 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新浪潮激发起四地青年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

2. 为创新创业者搭建平台

内地与港澳台由于自然区域、社会制度、发展路径的不同, 发展既存在差异又存在互补性, 各有优势。香港的金融服务和贸易服务业, 澳门的金融和娱乐服务业, 台湾的现代农业、电子等领域及成果转化能力方面都独领风骚, 闻名遐迩。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 内地的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形成了众多产业链, 且具有广阔的腹地和市场, 为四地青年的协同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机遇[11]。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首先需要政府的支持, 中央政府政策明朗, 内地各省市自治区与港澳台协商协同铺路;然后借助市场作用, 发挥自身优势, 主动配合在新常态下四地经济发展的新需要, 把“政府搭台, 创客唱戏”做得扎扎实实。

3. 携手引领“中国创造”

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巨大影响的“四大发明”是曾经的“中国创造”,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重要的成就。新中国成立至今, 国家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生物技术、高性能计算机、深海机器人、无线通信、高速轨道交通、大容量发电及海洋装备等诸多领域再现“中国创造”或“中国制造”的辉煌, 面向未来, 全球面临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四地青年要襟怀天下, 以国家兴衰为己任, 携手并肩, 深度融合, 充分结合四地资源和国家发展需要,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 通过协同创新创业, 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让更多的“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进而实现更多的“中国创造”走向世界, 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一抹浓彩重笔。

(三) 坚持“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依法规范和保障四地青年沟通和交往, 共圆同一个“中国梦”。

1. 法治是保障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决策, 同时提出了“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12]。依法保障“一国两制”的实践必须坚持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 全面准确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 任何人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依法保障“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就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运用法治方式全面落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和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 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 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坚定依法反对“港独”、“台独”等国内外势力的分裂国家活动, 完善相关法规、厚植共同利益、密切人民往来、增强民族认同、融洽同胞感情, 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团结统一。

2. 文化是根脉

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是维系四地青年的精神纽带。因为年轻, 他们未曾经历过同甘共苦, 也很难体验荣辱与共, 但是他们从父辈、祖辈们的身上深深地感受到四地同胞同祖同根、血脉相连, 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的切切情怀, 挖掘同根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寻根之旅”, 诸如2016年北京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台湾新竹交通大学首度共同举办校庆活动, 两岸五校同庆交通大学120岁生日, 内容包括推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全球交大人“双创”峰会、筹建交通大学文化发展基金、五校体育项目比赛交流等12个项目, 由五校分别承办贯穿2016全年, 为青年教师和青年大学生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 发展同根文化。文化是一种积淀, 但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发展。四地地缘唇齿相依, 生存背景相同, 有利于培育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积淀相同的文化精神。着力打造同胞同根文化, 共建民族精神家园、凝聚无限生机活力, 有认同, 才会有共鸣, 才能充分展示中华民族超强的凝聚力与创造力。

3. 梦想是基石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悲哀的。中华民族上下求索, 寻求振兴之路, 经历了磨难, 付出了艰辛, 洗刷了屈辱, 挺直了腰杆, 圆了民族解放的梦、民族独立的梦、民族富强的梦, 一个个梦想的实现正是一步步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靠近。“一国两制”是中国的独创, 一个大家庭、两种社会制度、四个地理区域、不尽相同的社会发展水平、经历各异的时代青年, 用同一个“中国梦”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共同追寻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四地青年追求美好生活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一代代青年人的不懈追求、接续奋斗, 共同的“中国梦”一定会梦想成真。

摘要:两种社会制度下的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四地青年对“中国梦”的理解存在差异。以“中国梦”作为构建四地青年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和共同的价值追求目标, 加强四地青年的交往交流交融, 鼓励四地青年协同创新创业发展, 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关键词:“一国两制”,中国梦,四地青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 2012-11-30 (01) .

[2]魏新.中华民族共同利益视角下台海两岸国家认同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 2014 (27) .

[3]徐晓迪.从“缺失”到“重构”———浅析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发展趋势[J].现代台湾研究, 2013 (2) .

[4]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12-11-18 (01) .

[5]卫兴华.掀开西方“普世价值”的面纱[N].人民日报, 2015-11-30 (07) .

[6]吴亚明.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N].人民日报, 2014-09-27 (01) .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622.

[8]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3-05-05 (02) .

[9]评论员.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N].人民日报, 2015-11-04 (05) .

[10]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负责人致辞[EB/OL].http://mo.mofcom.gov.cn/article/about/greeting/201506/20150601006002.shtml.2015-06-0910:30.

[11]任荣伟.经济新常态下两岸四地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产业, 2015 (03) .

能力认同风格认同愿景认同 篇5

进一步说,他们如果能够在利益分配上达成一致,后面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是把事情做好了再谈利益分配,而是在项目启动前就对后面利益分配有明确的共识。如果这种平衡性未能达成,一种可能是,其中一方收入低于原来预期,自己评估后认为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另外可能就是双方的战略定位和取向不一致,导致合作无法达成。

需要说明的是,有的时候,企业合作是否成功的原因很复杂,有时候失败也可能是莫名其妙的。

从技术层面看,进入一个新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选择合作伙伴一般需要考虑四个基本要素:行业经验、营销能力、当地企业自治及排他性制度安排。而利兰汽车有限公司(ALL)进入中国市场,没有一个稳定的分析框架指导,在产品政策和合作伙伴政策方面缺乏针对性。

亚当·斯密说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今天,我们惊奇地发现,文化也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并影响了企业的战略和政策。

该案例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能力认同、风格认同和愿景认同的重要性。能力认同是指当地企业对国外企业经营能力的认可程度;风格认同是当地企业对外国企业管理方式、内部沟通习惯等管理风格的认可程度;愿景认同是当地企业对外国企业的发展愿景的认可程度,被认同的发展愿景意味着双方有着共同的前进方向,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基于这个前提,我认为印度企业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尚需要一个过程,至少印度企业需要积累在中国市场的经验。

第一阶段,侧重点是要建立中国企业对印度企业的能力认同。2004年10月上汽并购韩国双龙(ssang Yong)后,韩方一直对中国企业的能力心存疑虑,上海汽车采取的“新思路、一条心”运动计划没有成效。

第二阶段的侧重点是要建立中国企业对印度企业的风格认同。

据我观察,印度人比中国人更善于数理逻辑,更理解国际规则,更注重契约的功能等。2009年1月,我去印度班加罗尔泽韦尔(Xevier)管理学院和Infosys公司做学术访问,直观感受是:相较于中国人,印度人做事不讲求效率和预期,但印度人看重合同,特别忠实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信任、信用和信仰”比中国社会更加受到重视。同时,许多中国企业在印度已经开始有所作为,比如联想、华为、海尔等,特别受到当地学者和消费者的认同。印度学者和企业特别推崇中国经济成就,而且多次到中国各地访问。

在这一阶段,随着双方互动距离的拉近,管理风格冲突也相应增加,此时当地企业对外国企业的风格认同程度对于文化整合起主导作用。

认同路径 篇6

一、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 一) 有助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 是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实现该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 对教育工作所提出的总的指导方针。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是: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 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可见,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不仅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 而且是党和国家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 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是当务之急。只有如此, 才能使大学生做到在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刻苦学习, 走出校门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 二) 有助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明确规定: “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五条“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998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 1999年1月1日起实施) 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指出: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 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 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可见, 我国高校除了承担着服务社会、知识传承和创新的任务之外, 更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因此, 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 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崇高使命。

( 三) 有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两个目标, 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为此, 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提高全体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度, 尤其是大学生。“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 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2]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了解和认可, 关系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但也部分地存在着实用主义, 政治信念淡化,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科学认知, 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等情况。因此, 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 对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四) 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代大学生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沐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阳光下。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他们肩上, 义不容辞, 也责无旁贷。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发展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自身才能健康成长, 其人生的价值才能实现。而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 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 是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也是大学生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 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在政治上、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在行动上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的路径思考

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 “‘明者因时而变, 知者随事而制。’宣传思想工作创新, 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 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 把创新的重点放在基层一线。”[3]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当前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 提升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度, 必须坚持理念创新、载体机制创新等。

( 一) 创新教育理念

1. 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

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和目标, 改变过去单纯知识传授和“重知识轻养成”的陈旧观念, 坚持立德树人。学校教育, 育人为本, 德智体美, 德育为先。因此, 思政课必须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主要目标。

2.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改变过去“教师中心”的观念, 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尊重学生, 相信学生, 关注学生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树立开放育人的理念

就是改变把育人局限在课堂上的陈旧观念, 突破高校与网络及社会的隔离, 将思政课教学从课堂扩展到网络及社会的大舞台上, 使思政课成为学生面对社会、进入社会的正确指南。

4. 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

就是摒弃单纯的政治说教和知识传授的陈旧观念, 将培养学生创新人文精神和带有强烈时代特色的教育很好地与思政理论相结合,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 二) 创新教育载体和机制

1. 调整思政课课程设置, 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有的思政课“05方案”尽管与“98方案”相比有很大的进步, 但不适应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的需要。表现在: 重理论、道路, 轻制度。05方案主要是以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为主, 较多地偏向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内容和法律体系的安排严重不足, 尤其是在2013修订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安排更是少得可怜, 只有一章; 法律体系也只在思修课中占3章,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因此, 调整其课程设置是首要的一环。在坚持05方案框架的基础上, 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建设的力度, 即在“05方案”中, 保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增加政治学原理概论课, 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为法律基础课, 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内容缩减到1978年。

2. 与时俱进, 创新教育教学内容, 突出时代感, 针对性

“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最大特点, 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立场、立本方法, 又要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 走进大学生的思想世界和关注他们的人生问题。”[4]但目前的“05方案”在内容方面存在问题, 一是教学内容重复。现有四门课程的一部分内容不仅与中学政治课内容存在低水平重复的问题, 而且四门课程之间许多内容交叉重复, 如基础与概论、纲要与概论、基础与就业指导课部分重复。二是教学内容陈旧。表现在2010版的各门教材中, 已经严重落后于现实, 因此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所以, 与时俱进, 调整教学内容是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的第二位因素。当前, 创新教学内容, 一是各门课都必须实行专题教学, 以避免教学内容重复; 二是每一个专题内容的选择必须坚持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进而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教学体系向学生价值体系转化。

3. 摒弃单一、陈旧的教学法,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新模式

所谓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新模式, 就是实施课堂教学、网络和新媒体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 并且其比例按4∶3∶3分配。

首先, 充分发挥思政课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为此, 课堂教学必须由单向改为多向, 由单纯的理论灌输改为灵活多样, 突出主体性、互动性。具体而言, 就是要根据思政课的主题内容, 通过提问、案例、专题研讨、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其次, 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 进一步拓宽认同教育的载体和途径。当前, 开展网络教学: 第一, 建立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网站和网页, 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第二,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效链接。充分挖掘和利用政府、其他高校和好的网站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息, 实现资源共享, 促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了解和认同[5]。第三, 充分利用新媒体, 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 密切关注网上动态, 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6]。

再次, 创新社会实践的理念及方法, 提高实践育人功效。第一, 创新社会实践的理念, 增强广泛性。改变单纯由思政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传统观念, 实行思政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校团委组织进行。第二, 创新社会实践类型, 增强针对性。一是开展“主题型”社会实践活动, 即由思政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校团委, 利用学校所在地区的近代史遗址和红色景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以“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 为什么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 为什么选择改革开放?”为主题进行参观调查, 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二是开展“理论教育型”社会实践活动, 即由思政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校团委, 利用寒暑假, 组织若干大学生宣讲团, 到工厂、农村、社区等基层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讲, 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三是开展“政治型”社会实践活动, 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借鉴国外大学生政治实践的有益经验和做法, 一方面吸收部分学生参加校党代会、职代会, 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 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所在地区的党、人大、政协的各层级选举及其他活动, 使他们在政治实践中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及优越性。四是开展“服务型”社会实践活动, 如, 组织大学生参加“三支一扶”等志愿者服务活动, 为大学生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场所和机会。第三, 健全完善社会实践的保障机制。包括社会实践的组织领导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监督制约机制, 把是否开展社会实践作为学校及各级领导干部升迁评优的重要依据, 实行一票否决。

( 三) 多措并举, 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1. 对新引进的思政课教师, 要严把入口关

即各高校思政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08年9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规定选人用人。

2. 有关部门必须定期对在职的思政课教师进行业务培训

通过培训, 更新他们的知识库, 加深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 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授课能力。同时, 要定期对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进行全面考察, 并实行零容忍。一旦发现问题, 坚决清除出思政课教师队伍, 进而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 师德高尚, 教学、科研水平高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此外, 党和政府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与时俱进,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必须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当前, 必须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坚持既打苍蝇, 又打老虎, 用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取信于大学生; 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用公平正义赢得大学生, 从而为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2-11-08.

[2]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新华网, 2013-05-04.

[3]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 2013-08-20.

[4]赵甲明, 赵义良.关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2) :16.

[5]张举斌, 茆顺苗, 李相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有效方法探索[J].法制与社会, 2010, (3下) :231.

认同路径 篇7

法治教育是高等院校育人成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社会公民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为是在一定的法治环境中, 通过法律知识、法律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下完成的, 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 就可以指导自己的行为符合国家法律规范,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些资料显示, 目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与国外大学生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国大学生普遍重视所学的专业课程, 而对高等院校所开设的法律基础课兴趣不高, 重视程度不够, 只是应付考试, 缺乏扎实、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 易产生片面的观点, 淡薄法制意识、观念。高校的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 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 容易受到学校内不良因素和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造成价值观的扭曲。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关键期, 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 这些思想和文化思潮所形成的价值观侵蚀着当代大学生, 容易使当代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因此, 必须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法治教育, 通过法律知识的培养和学习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一般院校的在校大学生相比, 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 他们都具有很强的体育专项素养, 由于体育运动项目的特殊性, 导致接受专业训练的学生在性格结构特征上都有特殊性, 再加上文化素质教育状况的影响, 进行法制教育必然会面对很多特殊问题。

2 当前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认同调查和现状分析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全国10余所体育院校体育类大学生共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回收376份, 回收率94%, 有效问卷364份, 有效率91%。

2.1 法律基础知识的调查

以调查学生基本法律概念为主。调查结果显示, 体育院校学生基本法律概念掌握正确率达到60%。调查中, 关于公民基本权利调查有76%人准确选择了“平等权”;对于“特异体质不影响刑事责任定罪, 只予量刑考虑”的案例分析有29%人做出了正确选择;52%的同学能够正确了解“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区别;对于“违法与违纪”的调查, 62%的体育院校学生能理解它们的本质差别;73%的体育院校学生知道“对于民众不懂法律而触犯法律, 是不能减轻对其处罚”的实践法律知识。以上调查统计说明大部分体育院校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基本法律常识, 但是只有19%的体育院校大学生全部回答正确五个调查问题。在调查对象在大学期间已学习完成《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的情况下, 19%的数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体育院校大学生法制教育效果比较欠佳。

2.2 体育法学专业相关知识的调查

本次调查关于“如何正确对待自己所学专业”的“竞赛中规则”的调查统计中, 有58%的人持有不满意的态度, 认为自己所学专项的竞赛规则的培养只是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让其学习的“必修课程”, 在比赛的时候才有意义。这一调查结果说明, 他们对竞赛规则的获得不是来自于课堂上的正确引导和学习,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忽视了有关体育法学相关知识的培养。

2.3 对法律意识方面的相关调查

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种类、方式、主观性以及法律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频率和在体育竞赛中的运用效果等。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种类的调查中选择了社会实用性较强的法律、法规制度等。有28%的大学生喜欢民法, 有33%的体育院校大学生选择了刑法, 有15%的调查者选择了经济法, 有13%的调查者喜欢行政法。可见, 民法、刑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其重要性在调查者的喜欢程度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学习法律主观性上的调查。调查显示, 调查者对学校设置的法制教育课程、树立的教育理念期望值较大。调查中, 有56%的体育院校大学生认为学完《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后, 自己和身边同学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较以往有很大的提高, 但是也有23%左右的大学生对学习法律知识表示没兴趣, 拿到学分, 完成考试任务就不记得曾经所学的法律基本知识, 这就大大程度上降低了现有学校法律基础课的认同比重。有30%的大学生认同主观积极性是影响自身法治素养的重要因素, 对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法治教育理念和重视程度都给予了较高期望值。

2.4 体育领域中法治教育认同度有待提高

研究中以“赌球腐败”和“竞赛兴奋剂 (Dope) ”两个问题展开调查, 对于在体育比赛中俱乐部和运动员打假球进行“赌球”的问题, 有86%的调查者明确要向竞赛组委会提起申诉, 有35%的调查者表示会放弃比赛。兴奋剂问题在现阶段体育界也影响较恶劣的问题, 身为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在日常的专项训练、参加竞赛中必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调查中发现80%左右明确表示对竞赛中作弊使用兴奋剂不认同, 认为这样违背体育精神和运动员的道德修养。能否正确看待使用兴奋剂的问题直接对运动员的价值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调查中对兴奋剂观念的正确认同取向对体育院校大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5 对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信仰认同调查

法律信仰认同度的调查包括大学生对司法公正认同度、国家法治信心认同度、法治建设认同以及能否参与法制建设认同几个方面。①体育院校大学生对法治认知的认同程度要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关于“体育院校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包括法治素质”认同度调查和与“当代体育院校大学生与其他院校大学生一样也肩负国家依法治国的责任和义务”认同度调查, 调查者的认同度分别达到了51%、56%,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体育院校大学生对法治认同度还急需提高。②体育院校学生对司法公正认同度有明显提高。在诉讼案件中对胜诉的重要因素认同选择上, 有78%的调查者对“胜诉者胜诉因为其有理有据”因素上选择了认同, 这说明体育院校大学生同样对司法有健康、积极的认同, 对司法有较强的信心。③体育院校学生对国家法治建设认同度较低。体育院校大学生对国家法制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十分关心”、“一般关心”调查显示, 认同程度的比例分别为19%和27%, “不关心”认同比例高达54%, 可以看出, 体育院校大学生对国家法治建设认同度较低, 关注法律、关注法治主观积极性差。

3 当代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认同度提升路径思考

体育院校大学生对法律重视不够直接影响对法治认同度的提高, 因此, 重视大学生法治认同培养是实现体育院校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知道体育院校大学生获得法治教育的认同主要通过学习的直接途径和社会实践的间接途径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学校开设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法制教育课程来引导大学生对法律知识认知认同;二是通过合理制度的约束、法治教育讲座、校园文化活动等间接途径进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认同程度逐步得到提高。

首先, 在体育院校的学生的文化素质低于其他院校的大学生, 因此法治教育认知认同的内容不应确定为数量众多的法学理论知识, 而应该注重运用法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与其他社会公民一样, 并非需要做到“无法不通”、“无法不晓”, 而是知道需要时用法律去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 因此, 体育院校大学生也不需要对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十分熟悉, 只需要有较强的法治意识, 增强情感认知和行为认知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其次, 体育院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基本上是自我约束能力差。而法律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可以提前预见性, 大学生能将法律作为自己行动导向, 并使其内化为一种内在的法治素质, 实现了“情感认同”;同时, 增强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认同还要增强学生善于用法的意识, 注意发挥法治的隐性的导向作用, 使体育院校大学生达到法治上的“行为认同”。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的发展, 我国对公民的法律知识要求大大提高。本文以我国体育学院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分析当代体育院校学生的法律知识现状, 分析原因, 提出提高当前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认同度的路径。

关键词:体育院校,法治,认同度,培育路径

参考文献

[1]文婷婷.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教育的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2]卢宏业.尚法理念的必然、实然与应然—大学生尚法理念现状及培育[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 (9) .

认同路径 篇8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和谐路径

职业认同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 正如朱迪斯所言:“发展并维持一种强烈的职业认同是评判教师的专业性和把他们与其他工作者区别开来的重要依据。” (1) 高校教师, 因其育人功能的特殊性, 其职业认同感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效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近年来, 高校教师人才流失现象令人堪忧, 加上高校合并和扩招, 以及高校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 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低下, 极大地影响了高校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因此, 关注和了解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及特点, 探究其形成和影响因素,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内对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起步较晚, 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 1999~2012年间以"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为题的论文共有29篇, 主要涉及职业认同的现状调查、成因和相关性分析。另外, 论文大部分涉及体育教师和免费师范生等特殊教师群体, 研究对象较为狭窄,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其次, 总体上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大多数研究是从宏观上分析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此外, 以往的研究局限于对国外职业认同研究形状的文献综述, 实证研究较少, 本土化研究更少, 针对具体地域的研究目前仅限于浙江、江苏、上海、湖南等南方地区的高校教师职业认同调查与分析。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以河北省秦皇岛域内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 分析影响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各因素及其相关性, 旨在提供数据借鉴, 丰富教师教育理论, 探索提高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途径。

一、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秦皇岛域内8所高校的专职教师为调查对象, 共发放问卷150份, 收回142份, 有效问卷137份, 有效回收率为91%。

在受调查教师中, 女教师86人, 占总体的62.04%。在年龄层面, 青年教师占大多数, 其中以30~39岁教师最多 (84人) , 占总体的61.31%, 其次是40~49岁 (21.90%) , 29岁以下最少 (7.30%) 。教龄和年龄较为一致, 教龄为4~10年的教师为大多数 (72人) , 占总体的52.55%。在学历方面, 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重大 (69人) , 占总体的50.36%, 具备博士学历的最少 (27人) 。职称方面, 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形态, 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79人, 占总体的57.66%, 教授职称最少 (9人) , 占总体的6.57%, 助教和副教授分别占12.41%和23.36%。月工资收入水平呈交替平行态势, 工资在3000~3500元和4000元以上之间的教师比重大, 占总体的29.93%和34.31%, 工资在2500~3000元和3500~4000元之间的教师分别占18.25%和17.52%。

2. 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问卷设计参考湖南师范大学徐新年 (2006) (2) 的问卷设计 (问卷结构包括职业认识、情感、意志、技能、期望和价值观六个因素) , 并借鉴考辽宁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有关职业满意度调查形式。问卷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师的个人属性, 包括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学科、月工资收入水平。第二部分为问卷内容, 共分五个维度, 采用5级评分, 共24题。第三部分为选择题, 共三题, 每题设五个选项, 题目分别是高校教师面临最主要的困扰、最有成就感的方面, 以及整体满意度。

通过运用SPSS19.0和Excel软件,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等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3. 职业认同理论。

教师职业认同指的是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的积极肯定评价, 是教师发展的动力和内在激励因素, 与教师的工作价值观、专业发展、工作满意度、职业荣誉感、职业敬业感以及职业倦怠密切相关。布罗 (Bullough) (1997) (3) 提出教师认同是教师教育的核心, 它是意义产生和决策的基础, 教师教育必须从关注教师认同开始。

本文对职业认同的研究是从职业认识、职业技能、职业期望、职业情感、职业环境五个维度展开的。职业认识是指教师对教师职业地位、职业性质和职业意义的感知, 包括是否认为自己的工作受到社会的尊重, 以及自身的工作价值能否得以体现。职业技能是指教师对自身知识能力、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的感知。职业期望是指从事教师工作的态度倾向, 是否具备通过不断的努力去取得更大的学术成就和职业发展的意识。职业环境是指教师工作的教学、科研、人际、学校管理环境。职业情感是建立在对教师职业价值认知的基础上的, 它是教师心理上对教师职业所产生的一种内心的爱憎、好恶、荣辱、美丑等的情绪体验, 也就是对教师职业认知和接受所作的情感评价。 (4)

二、研究结果

1. 总体状况。

表1显示高校教师的总体认同程度较高, 职业认同得分为3.69分 (分项均值最高为5分) 。这与国内外在各因素中, 职业技能得分最高, 其次是职业情感、职业期望、职业认识, 职业环境因素得分最低。

Á对影响职业认同各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性别对于职业情感的影响差异较为明显 (Sig值为.022) , (见表2) 。在学历方面, 职业期望、职业环境、职业情感和职业认同对应的Sig值分别是.001、.004、.027和.004 (均小于.05) , 说明学历对职业期望、职业环境、职业情感和职业认同影响差异显著, 其中职业期望影响尤为显著。另外, 月工资收入对于教师职业期望的影响也较为显著, (Sig值为.006) 。

2. 影响职业认同的各因素分析。

研究发现, 性别因子和学科因子与职业认同各因素之间差异性并不显著, 但整体而言, 高校女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高于男教师, 工科教师职业认同程度最高, 理科教师职业认同程度最低。

Á对教师职业认同进行教龄的独立样本t检验, 其结果显示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在职业期望和职业环境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其中教龄在职业期望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差异性体现在高校教师的职业期望随着教龄的增加而增长。此外, 教龄对于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 教龄在11~20年之间的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度最高, 教龄在4~10年之间的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度最低。

年龄和教龄是基本对应的时期, 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对职业认同各因素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其职业认同程度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 40~49岁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度最高 (均值3.76) 。

为了检验不同学历的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对教师职业认同进行了学历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 (表4) 可知, 学历与职业期望和职业认同在0.0.5水平上相关 (分别为.445*和.341*) 。不同学历水平在职业认识和职业认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学历越高, 职业认识和职业认同度越高 (见表4) 。

对职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其结果显示, 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在职业期望上的差异性显著, 职业期望随着职称的提高而提高 (见表4) 。在其他职业认同诸因素中, 不同职称的教师之间差异并不明显。

工资收入水平是影响高校较师职业认同较显性的因素, 通过差异性检验发现, 不同工资收入水平在职业环境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见表6) , 其差异性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态势, 工资收入水平在3000~4000元之间的高校教师对职业环境的认同最高。通过LSD事后多重比较发现, 工资水平在4000元以下的三组之间在职业期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不同工资收入水平的高校教师整体职业认同水平随着工资收入的增加而增长。

对问卷第三部分进行数据分析, 显示高校教师面临的最主要困扰是“学术论著难发表, 申报课题难立项” (占33.58%) , 其次分别是“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困难”、“考核制度不合理”、“教学科研经费不足”和“工作负担太重”。此外, 在高校教师最满意的方面调查显示, 选择最多的是“工作比较稳定” (占40.15%) , 其次是“能发挥所学专业优势”、“获得社会上的认可与肯定”、“能发表科研论文”和“获得可观的物质”。在职业整体满意度上, 感觉一般的高校教师占到了43.07%, 非常满意的教师仅占1.46%, 而比较不满意教师多达28.47%。可见, 尽管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度较高, 但是职业满意度一般。

三、提高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路径

教师职业认同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职业成长与发展, 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息息相关。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发展的内在原动力, 它能增强教师职业的凝聚力, 提高教师爱岗敬业的职业责任感。同时, 能有效地克服职业倦怠, 促使高校教师创造性地做好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因此, 提高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水平是十分重要, 也是必要的。

1. 学校因素。

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总体状况显示, 在各因素中, 职业环境得分最低 (3.12分) 。由此可见, 高校教师对于高校教学环境的感知是很消极的。另外, 调查显示高校教师面临的最大困扰分别是“学术论著难发表, 申报课题难立项”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困难”。

为提高高校教师职业认同, 高校一方面应该优化学校管理模式, 为教师发展创造更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教师对学校管理和学校环境的满意度越高, 就会更加热爱教师职业, 并且更加坚定从事教师职业的信念。高校教师其职业的特殊性对教学与科研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除了为教师提供必需的教学实施之外, 还要关注教师群体的内在需求, 对教师的科研诉求给予关注和支持。针对高校教师学术论文难发表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困难的困扰, 高校应搭建和拓宽教师学术论文发表的平台和渠道, 丰富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同时, 还应制定可行的学术奖励机制, 增加高校教师从事学术研究和创作的热情,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此外, 优化学校的评聘制度也是提高教师职业认同的途径, 数据显示, 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与教师职业期望认同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工资满意度是考量教师职业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意志水平, 所以高校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保障高校教师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需求。

2. 个人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 高校教师的教龄、学历、职称在职业认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学历因素差异显著。此外, 在职业认同诸因素中, 职业技能得分最高, 说明高校教师对于自身的知识能力、教学方法及理念是很自信的。然而, 职业认同的其他方面得分都远远低于职业技能, 这也反映了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困境, 即高校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无法在高校得以体现。

研究结果同时还显示, 学历越高, 教龄越长, 职称越高, 职业认同度就越高。因此, 高校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合理的职业奋斗目标, 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人力、网络等资源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教学实践和交流学习, 提高对高校教师的职业认识。此外, 在教龄方面, 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呈现中间低、两头高的现象, 即初任教师 (1~3年) 和教龄较长的教师 (11~20年) 的职业认同度明显高于教龄在4~10年的教师。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初任教师还处在职业准备和入职阶段, 也是教师专业化的“关键”时期, 面对较大的社会就业压力和相对优越的高校工作机会, 初任教师在职业认同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积极的感知。因此, 初任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之前培训和交流学习, 提高职业认识, 有助于提高职业满意度。对于处于职业成熟期的教师 (即教龄在4~10年) , 应寻求和拓展教学和科研的新的领域, 突破职业瓶颈, 消解职业倦怠, 提升自身的主人翁意识, 增强职业意志, 实现教师职业的长久发展。

注释

1 JUDYTH SACHS.Teacher professional identity:competing discourses.Competing outcomes[J].Education policy, 2001, 16 (2) :155.

2 苏丽萍.江苏省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2010:53-55.

3 Bullough, R.V.Practicing theory and theorizing practice in teacher education[A].J.Loughran&T.Russell (Eds.) Purpose, Passion and Pedagogy in Teacher Education[C].London:Falmer Press, 1997:21.

认同路径 篇9

未来5~10年是中国由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据统计将有2亿多农民流入城镇,再加上近几年已经进入城镇还未完全城市化的农民,共计将有4亿~5亿农民流入城镇[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在于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人民,即新型城镇化就是使进入城市的农民在城市中生活有保障、心理有安全感,生活方式愿意逐渐转变。具体来讲就是使流入城镇的农民在身份和职业上变为城市居民,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首要问题就是身份认同问题,接受城市居民身份还是农村居民身份[2]。我国城镇化建设要想又好又快的推进,就必须尊重流入城镇的农民的意愿,了解他们的需求,让他们从心理上认同自身的城市居民身份,只有这样,城镇化建设才算取得较好的实效。流入城镇的农民如果对城市生活不认同,可以回乡继续做农民,但是城郊农民如果不能认同自身城市居民身份,只能被动城镇化。因此,城镇居民作为不可逆的典型“过渡人”,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从职业、生活方式、居住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必须要融入城市,适应城镇的生活节奏。这就给国家和社会对城郊农民的城市融入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要了解农民的城镇化意愿及城镇化遇到的困难。

二、文献综述

城郊农民,是指家庭居住地位于城市与乡村结合区域,正在城市化或已经城市化,将要转换为城市居民但户口未变更的农民群体。有以下几个特征:(1)家庭居住地位于城郊结合部;(2)因为工业园区的建设已经失去土地;(3)本质上应属于城市居民,因贵州户籍未改革,暂未转换为城镇户口。由于他们所住区域接近城市,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城市,接受城市各种影响,有着一些城市生活的经历,但在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住房等方面又有着农村的印记。

近几年,关于农民身份认同和城市融入的研究大量增多,欧美发达国家有关社会融入的研究多聚焦于国际移民的身份融入问题,认为移民的身份融入主要在于文化融合与文化认同。国外城镇化发展表明,遵循社会发展现实,遵从农民意愿,城镇化发展就越快,农民的社会认同感就越高[3,4]。国内则聚焦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迁移城市的社会适应与生活适应研究,从现状、影响因素、对策与建议等出发,探讨农民的身份融入问题。张青等研究认为城郊农民的城市身份认同危机源于其城市融入与城市适应[5]。杜洪梅的研究指出城郊农民若能较好的融入城市社会就能促进该群体的城市身份认同[2]。李强认为城镇化进程中城郊农民身份认同与社会融入的心理因素有关[6]贾陆和认为城郊农民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有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自尊,该群体对自身市民身份的认同与社会融入有相关关系[7]。

关于农民融入城市的大量文献综述发现,影响农民转换为市民的主要因素有:(1)基本人口学因素,如性别、受教育水平、民族、婚姻状况;(2)经济因素,如收入水平满意度、家庭收入、个人收入等;(3)生活质量和生活适应,如生活满意度、安全感、认同感、方式变化等。基于此,本研究以贵州省城郊农民为例,从城郊农民的主观融入意愿出发,构建城镇化过程中城郊农民的身份认同模型,分析他们城市融入存在的问题,并重点从城郊农民自身因素出发探讨他们融入城市的路径。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4年7—9月和2015年1—3月两个时间段开展的调研,调研采取整群随机抽样,对象为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等城郊地区的农民。调研由笔者和经过培训的安顺学院应用心理学本科生担任,熟悉调查流程且以前做过社会调研。该调查以村为单位,采取入户调研的方式进行。小学及以下学历由调查者读给被调查者,然后被调查者自由选择,作答时间控制在40分钟内;初中及以上被调查者自由作答,作答时间控制在25分钟内。问卷现场发放,现场收回,确保问卷的真实可信及有效回收。收回的问卷有专人核对并使用SPSS21.0建立数据库。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16份,有效率86.0%,有效问卷469份,有效率90.8%。

有效问卷中,男性231人(49.3%),女性238人(50.7%);已婚232人(49.5%),未婚237人(50.5%);平均年龄28.88±9.84岁,最小12岁,最大70岁,其中12~20岁的75人(16.0%),21~30岁的237人(50.5%),31~40岁的89人(19.0%),41~50岁的53人(11.3%),51岁及以上的15人(3.2%)。

(二)研究方法

研究将城郊农民身份认同设定为因变量,即“你觉得你现在是什么身份”,0=农村居民,1=城市居民。自变量分为以下三类:(1)基本人口学因素,包括性别(1=男,2=女)、婚姻状况(0=未婚,1=已婚)、年龄(1=12~20岁,2=21~30岁,3=31~40岁,4=41~50岁,5=51岁及以上)、受教育水平(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或中专,4=大专及以上);(2)经济因素,包括个人收入满意度(1=低或非常低,2=中等,3=高或很高)、家庭收入满意度(1=低,2=中等;3=高);(3)生活质量和生活适应,包括您怎样评价您的生活质量(1=差,2=一般,3=好)、“与城市人相比你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属于哪类”(1=下层或中下层,2=中层,3=中上层或上层)。

身份认同模型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一般的Logistic模型数学表达式为:

式(1)经过Logistic变换,最后Logistic回归模型变化为:

其中,y表示因变量,xi表示第i个自变量,n表示自变量个数,βi表示第i个自变量的影响系数,p为城郊农民身份认同的概率。

四、结果分析

(一)城郊农民对城市居民身份认同度较低

对“你觉得你现在是什么身份”的统计分析发现,城郊农民对城市居民的身份认同度较低,有297人认为自己是农民,占63.3%;认为自己是城市居民的有105人,占22.4%;说不清的占67人,占14.3%。杜洪梅[2]、贾陆和[7]、刘芳[8]、卢永彪[9]等认为城郊农民身份认同仍然偏向于农村居民,“农转非”意愿不强,在面对城市居民时其城市居民身份认同度大大降低,与本研究结论有一致性。调研发现城郊农民认同度较低的原因中,城市消费水平高,缺乏入城资金;城市治安不好,污染较严重;无力解决住房问题等排在前3位。

(二)城郊农民身份认同的Logistic回归模型

采用向前逐步筛选方法,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见表1。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个人收入水平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是影响城郊农民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性别、年龄、民族、家庭收入满意度、社会地位5个变量没有进入方程,说明与参照类相比,它们对城郊农民身份认同的选择影响不大。

模型1显示,受教育水平和婚姻状况对城郊农民的身份认同有显著影响。高中或中专的城郊居民认同城市居民身份的概度是小学及以下群体的3.968倍,大专及以上是小学及以下群体的14.196倍。学历越高,就业率及创业成功的概率就越高,在城市里收入水平可能就越高,越愿意认同自身城市居民身份。已婚群体倾向于认同自身的城市居民身份,其概率是未婚群体的5.078倍。调研发现,子女教育是城郊农民愿意融入城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已婚群体更愿意认同城市居民身份。

模型2显示,加入经济因素后,模型的解释率有了显著提高。个人收入满意度对城郊农民的身份认同有显著影响,收入满意度高的城郊居民认同城市居民身份的概率是收入低群体的9.641倍。分析表明,个人收入水平满意度越高,越愿意认同城市居民身份。城市生活成本较高,如果对收入较满意,那么在城市生活的压力就较小,就愿意适应并融入城市。

模型3显示,生活质量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后,模型的解释率有所提高,Nagelkerke R2为0.308,正确判断率为84.0%。其中,生活质量对城郊农民的身份认同有显著影响,生活质量一般的群体城市居民身份认同概率是生活质量较差群体的2.915倍,生活质量较高群体是较差群体的4.595倍。生活质量越高,城市生活就越舒适,压力越小,越能适应城市生活,所以他们越愿意融入城市。

五、建议与对策

(一)增强城郊农民城市归属感

首先,改变城郊农民安土重迁的意识,户籍制度上给予城郊农民宽松的政策。其次,城镇或城市做好接纳新居民的各种准备,主动与新居民进行社会交往,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平等看待新居民的社会地位,减弱其社会孤独感,增强其城市归属感,让他们从心理层面认同自己的城镇或城市居民身份,逐渐接受自己的身份变化,更好的融入社会。最后,做到城郊农民进入城市后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与平衡,使城郊农民获得是城市一份子的归属感,从而增强其身份认同感与社会融入感。

注:受教育水平参照组为小学及以下,婚姻状况参照组为未婚,个人收入满意度参照组为低,生活质量参照组为差。

(二)给城郊农民自身及子女创造发展的机会

调研发现城郊农民愿意进城生活或定居的原因中,子女教育和自身发展排在了前两位。Logistic回归模型也发现,已婚群体更愿意承认市民身份。可见,孩子的教育成为他们认同市民身份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地方政府应重视解决进城农民的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还要更新教育理念,让他们与原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同时,调研发现,个人收入满意度、学历越高,越认同城市居民身份。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城郊农民的就业培训,促进就业,提高经济收入;免费组织城郊农民开展学历培训,如电大、夜校、职业教育等培训,提高他们的学历和职业技能,引导他们自我融入。

(三)加强城郊农民居住地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辐射力

认同路径 篇10

一、“构建认同”与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紧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由于突发事件与民众牵连广泛,大多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重大危害性、紧迫性,发生伊始,在恐慌心理的主宰下,非理性情绪占据了主导地位,舆论往往呈“井喷”态势,群情滔滔,众声喧哗,各类小道消息包括谣言四处蔓延。

舆论乱象深层的现实根源是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变革带来的思想震荡。正如《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中国社会存在普遍自认为弱势群体的底层认同;反映了“官民冲突”和“贫富冲突”的“群体性怨恨”以及安全焦虑、社会信任困境等一系列心态问题。[2]社会心态中弥漫的陌生感、疏离感、不信任感,实质是以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冲突,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孤立和断裂为表象的社会认同的缺失。突发事件中尖锐、复杂、噪杂的舆论态势只是一面放大镜,凸显和放大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阶层重构并逐渐分化、归属感降低、社会认同缺乏的现状。

在社会学者看来,“社会认同在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对于社会团体而言,是增强内聚力的必要条件。”[3]社会认同的“意义系统由象征符号构成,比如知识、道德、法律、归因机制和价值取向等,一般通过传媒、教育、人际互动等途径发挥作用”[4]在社会认同意义系统的建构中,大众媒介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独立性和意向性的话语生产系统,扮演了重要角色。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到网络媒介,大众媒介均被视为粘合社会的混凝土,其通过构建认同,引导舆论,整合、协调社会的功能,早已得到普遍的承认。“媒介通过传播共同的价值规范与文化传统加强了社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凝聚了离散的个体,整合了差异性的大众社会,强化了社会凝聚力的向心趋势。”[5]

尤其是发生突发事件的危机状况下,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复杂多样,碎片化、无序化的舆论呈现分崩离析,游移不定的漂浮状态,急需大众传媒更好地发挥社会动员和组织功能,进行整合。此时大众传媒的要务是通过有选择、有倾向性的宣传报道,以人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为精神内核,增强群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归属感,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与一般新闻媒体相比,传统主流媒体,地位特殊,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宣传功能属性明显,在突发事件尖锐、复杂的舆论态势下,理应在传递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社会认同方面担当重责。但是,面对新媒体的严峻挑战,自身传播观念僵化的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的舆论场中话语权缺失,引导乏力。影响力日渐衰退,与其身份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2012年始“微博媒体国家队”的崛起可视为在困境中,主流媒体放低身段,拉近受众距离,打造“自己人形象”的突围之举。@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以下简称@人民日报)表现尤为抢眼,2012年7月21日,北京发生特大暴雨,@人民日报在当天凌晨四点发布了第一条微博,以与民众共进退的的姿态跃然上线,在7-9月间的“北京7·21暴雨”、“唐慧母亲被劳教”、“日本购岛闹剧引发风潮”三个突发事件中,@人民日报直面现实、敢于发声,其主帖纷纷为各大网站、传统媒体转载,在突发事件舆论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引发了大量粉丝的热烈追捧,获得了民众认同,起到了“舆论定海神针”的作用。本文将以这些备受追捧的热帖为样本,探讨其如何构建认同,发挥舆论引导的良好效果。

二、@人民日报如何构建认同

(一)研究样本的抽取

以《人民日报》在新浪开通的官方微博为研究对象,抽取上述三个突发事件中最受追捧的热帖为研究样本。所抽取的主帖以转发量和评论数为主要标准,因为这是衡量主帖是否有影响力、是否得到受众认同的最重要的指标,并把北京暴雨事件中影响力巨大、转发量超过10万的主帖原文摘录。[6]

北京7·21暴雨事件中@人民日报的相关微博共43条(7月22日4点58分第一条微博,至7月27日“你好,明天”帖告一段落)。根据转发量、粉丝数及其它媒体转载率,筛选出影响力排名前十一个的帖子作为分析样本,第一条帖子由于其为@人民日报发的第一条微博,有特殊性,也列入其中,按发帖时间顺序排列如下表。

表一:序号11主帖:

【你好,明天】过去7天,一场暴雨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无常与重量,也看到周遭的种种不足与缺陷,同样铭记于心的,是灾难中爱的赠与和传递,是对责任的坚守和护卫。想起最近很流行的一段话: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转发数:74964,评论数:15724)

2012年8月5日-8月11日,@人民日报发布“唐慧劳教案”相关8条主帖,选择了转发量,评论靠前的4条主帖作为分析样本,按发帖时间顺序排列如下表。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谓的“岛主”签署“买卖合同”,对其实施“国有化”。此举引发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抗议。北京、湖南、陕西、山东等地民众走上街头,表达强烈抗议。同时网络上出现一轮“抵制日货”的热潮。日本进行购岛闹剧后在9月10日-9月20日@人民日报共发布22条相关微博,抽取转发量过万的10条微博作为分析样本,按发帖时间先后,排列如下表。

(二)如何构建认同

主题分析来看,这些主帖话语资源来自主流的核心价值观,又与风险社会下中国社会心态暗合,善于调动认同因素,巧妙制造共识。

上面研究样本,按主题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类:

1. 对公平、正义的渴求,获取底层、弱势群体的“自己人”认同效应

“唐慧劳教案”序号1的主帖,序号3的主帖,均强调“公正”。“唐慧劳教案”序号1的主帖,是一条充满感情和思辨的微博,转发量13万多条,评论数4万条。对专家、对政府表达了强烈的质疑的同时,大声疾呼的是“权利与尊严、公平与正义”。

2. 突破禁忌,对现行体制弊端进行尖锐批评,倡导以人为本,打造“社会进步意象”获得认同

在“北京暴雨”样本中,标号3的主帖“微评论:没有一流的下水道,就没有一流的城市”,序号5的主帖“微评论:别用‘抗灾的坚强’掩盖‘防灾的脆弱’”均严肃指出当代中国城市市政建设、市政管理的普遍弊端,可视之为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直言不讳的、尖锐的批评;

序号10的主帖“微评论:公布遇难者名单应成制度”,附上了刊登名单的《人民日报》版面,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制度”的建设,呼唤对“生命尊严”的彰显。

3. 对光明、责任、温暖等正面事例的渲染,传递正能量

“北京7·21暴雨事件”中,序号11的主帖是一条影响力巨大的帖子,不仅转发量、评论数居前,而且频频被报纸、广播电视媒体,包括网络门户网站引用。这条微博配上了精心归集的“暴雨中那些温暖我们的身影”系列图片,强调“灾难中爱的赠与和传递,对责任的坚守和护卫。”“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4. 围绕爱国、正义、理性主题,打造民族国家意象,打造国家民族的集体意识

保钓事件主帖中,序号2、3、4、5宣扬的是“和平”和寸土不让的钢铁意志。序号6的主题词是“文明、理性、正义”。序号8主题词是“正义、爱国、文明、法治”,序号9主题词为“居安思危,革新图强”,序号10围绕“重塑族群信任和时代气质”展开。

社会认同内涵复杂,综观上面帖子主题,主要打造的是政治认同,其中包含了对国家认同、执政合法性的认同、族群认同的多重认同意蕴的构建。上文表中所列的微博,特别是影响力巨大的三条微博,转发数、评论数遥遥领先,获得了民众的认同,甚至是热烈追捧,不仅在微博舆论场上,在整个舆论领域,在促使大量对抗性、对峙性的争议出现向正面转化产生了巨大的“正能量”传播力。笔者查阅了因主帖引发评论的前50条帖子,跟帖大多都表达了感动和认同,进而接受,更有不少就此表示要“加关注”,成为@人民日报的粉丝。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并总结提炼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3个层面24个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出了关键词。大部分民众在上述突发性事件的诸多评论帖中,表达意见时不仅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立场,并能引之为自己的观点做辩护。“这种对于主流意识形态资源的利用,不但出现在体制内的大众媒介中,而且在新媒介互联网中,甚至在那些较为个人化的博客中也有明显表现。”[7]原因在于,以“娱乐化、悲情”为主要表征的底层认同的心态所渴求的公平、正义、爱与温情等,其实在主流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体系中一样占据了核心的位置。

可以认为,@人民日报实现了草根精神与主流话语的奇妙结合和巧妙平衡,准确地找到了底层认同的心态和主流价值观之间的重叠地带,是其引发民众情感共鸣,获得民众的事实认同、观点认同、情感认同,最终达成对“家国想象共同体”政治认同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三、结语

从上文原文转载的最受热捧的主帖来看,@人民日报的表达方式和其内容十分挈合,多使用“我们、吾”第一人称和谈话语体,强调对话双方具有某一共同的特质,拥有共同的观点,从而拉近了与受话者的距离,在受话者无意识的情况下与之取得了同一,使得受话者更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支持自己的决定。由此看来,认同既是舆论引导最终目的,也可以理解为实现目的的手段、策略和过程,受众的“同化”与“顺应”的认同心理是构建社会认同的关键性的基础步骤。

【认同路径】推荐阅读:

认同价值07-16

认同困惑07-18

群体认同01-13

认同05-14

认同体系06-10

专业认同07-01

民族认同07-09

认知认同08-02

认同理论08-12

法律认同08-17

上一篇:冲突性话语研究述评下一篇:经常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