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认同(共6篇)
多元认同 篇1
汤亭亭作为当代最著名的华裔女作家之一, 其成就被认为是华美文学和亚美文学的一座里程碑。她的代表作《女勇士》是基于自己作为一个华裔女孩的成长经历, 结合她在美国的现实生活、其先辈关于中国的回忆、及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虚幻和神话, 以多元化叙事角度, 再现了美国华裔移民家庭里女性及其先辈的遭遇。《女勇士》由五个故事组成, 分别是“无名女人”、“白虎山学艺”、“乡村医生”、“西宫娘娘”、“胡笳十八拍”, 讲述了作者的无名姑姑、月兰姑妈、母亲勇兰, 女英雄木兰和中国诗人蔡琰的不同际遇。
在整部小说中, 汤亭亭穿梭式的站在不同人物立场来展开叙述, 来发出“声音”。“声音”是叙事学当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 即不同的叙述者在讲故事的声音。美国学者苏珊·兰瑟把叙述声音分为“作者型”、“个人型”和“集体型”三种叙事模式①。作者型声音 ( authorial voice) 指的是传统意义上全知叙述, 叙述者并没有参与到虚构的小说中, 这种叙述声音模式比较有权威性; 个人型声音 ( personal voice) 指的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 即讲述故事的“我”这种声音雷同于自传, 也具有一定权威性; 集体型声音 ( communal voice) 指的是在叙述过程, 一个特定群体表达的相同声音, 或者表达了各种声音的集合。这种声音往往是边缘或是受压迫群体争取叙事权威的表现②。
《女勇士》多元的叙事策略体现在作者的声音从故事之外的讲述者变身到以第一人称参与故事进程的“我”, 进而又站在不同女性立场来叙述小说: 母亲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 姑妈新到访美国的视觉, 更化身成为木兰和蔡琰, 阐述了自己追求性别平等和种族平等的愿望。本文将分析这种多元化的叙事策略如何成就以汤亭亭为代表的华美女性文化身份的认同。
一、《女勇士》中的“作者型”叙述
作者型叙述者的权威比小说人物更为优越, 原因在于: 在作者型叙述声音中, 叙述者并非虚构世界的参与者, 他高于虚构人物层面, 能建立起一种可信的叙事方式, 并获得叙事统治权力。在“无名女人”和“西宫娘娘”中, 作者型声音是主要叙事模式。汤亭亭以一个客观存在的华裔身份站在小说之外, 讲述了这两个故事: “无名女人”即作者的姑姑, 因为“通奸”遭受攻击谩骂, 最后投井自尽的悲剧。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 保守和重男轻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通奸”是遭唾弃的众矢之的, 且其恶果只是由女性单方承担。汤亭亭采用的作者型叙述掌握了话语权威, 自由的拓展了叙述空间, 为姑姑的行为臆造出各种符合情理的解释, 也将姑姑自杀转化为对中国封建主义的一种无声的抗议, 表现了她站在华裔女性立场上, 对中国男权社会厌女思想的摒弃。
“西宫娘娘”说的是作者的姑妈月兰来美国和自己的丈夫团聚但却被无情的抛弃, 最后精神失常客死他乡。在故事叙述中, 汤亭亭以一种现实且客观的角度, 阐述了姑妈凄凉的结局源于中国传统女性懦弱的性格, 表现了她作为一个华裔女子想要冲破男权主义的枷锁, 自强不息的独立精神。
二、《女勇士》中的“个人型”叙述
个人型叙述声音中, 讲故事的“我”, 也是故事的主角, 其叙述声音的权威性是不言而喻的。汤亭亭在《女勇士》这部作品中, 还化身成了中国历史故事中的木兰和蔡琰, 用“个人型”叙述策略, 以第一人称讲述了“白虎山学艺”和“胡笳十八拍”。木兰巾帼不让须眉, 在学习了中国功夫和兵法后, 替父从军骁勇善战, 证明战场上的女英雄胜过普通男人。汤亭亭用自己的声音推翻了华人街上“宁养呆头鹅不养女仔”、“女娃娃好比饭里蛆”③的说法, 再次否定了重男轻女的思想。强调了自己女性意识的觉醒, 对女性独立人格及价值充分肯定。
此外, 在“胡笳十八拍”开头, 汤亭亭讲述自己少年时, 作为华裔流放海外的苦闷和压抑, 母亲为了让她用英语清楚表达, 甚至挑过她的舌筋。最终, 作者破茧而出, 像蔡琰一样开口唱出了属于胡汉两个名族的歌。从这个叙事中, 汤亭亭渴望文化身份的认同就显而易见了: 要消解他者与自我的对立, 排除种族对抗和文化冲突, 实现民族沟通、多元文化融合。
三、《女勇士》中的“集体型”叙述
“集体型”叙述在《女勇士》中最为常见。它表达了一种群体的共同声音, 或者表达了各种声音的集合, 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 单言 ( singular) 、轮言 ( sequential) 、共言 ( simultaneous) ④。“西宫娘娘”这个故事里, 作者从各种人物的立场出发, 跳跃性的在不同叙事角度之间转换。一开始汤亭亭和母亲都表达了对月兰姑妈遭遇的同情, 随后作者的叙事视角转移到姑妈身上, 在月兰眼中, 她看到的是中国移民生活的种种艰辛: 汤亭亭一家每天中午都吃头天晚上剩下的残汤剩饭作为午饭, 并且每天都要工作到精疲力竭才能步行回家。这种叙事角度的迁移让读者了解到:汤亭亭的家庭生活状况并不像表面上那么舒坦, 移民生活是靠克服层层艰难困苦换来的, 并且这种奋斗精神生生不息, 时代相传。
另外, 构成《女勇士》的五个章节, 分别讲述了四个女人: “无名姑姑”、“月兰姑妈”、“母亲”和“我”在不同时代,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生的故事。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 并代表着不同的女性典型。但相同的是, 她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白人主流文化的弱势群体的代言人,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饱受“重男轻女”的迫害, 又是边缘文化中的一员, 收到种族歧视⑤。所以她们共同发声来实现这个被压制群体的话语权威, 作者也想借此获得华裔的文化身份认同。
四、多元化叙事策略与身份认同
申丹教授曾提出, 女性主文本的义叙事学家将话语结构视为政治斗争的场所或工具, 也往往关注作者历史处境⑥。在《女勇士》中, 作者就是用多元化叙事策略来反映不同女性视角下的文本内容, 让读者感知两代女性在各种特殊的生存环境下社会地位、文化身份和理想追溯。
就汤亭亭自身而言, 作为一个华裔女性, 游离于白人主流文化的边缘, 她想要打破沉默, 以文字的形式争夺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在《女勇士》中, 汤亭亭用作者型、个人型、集体型叙事来展现这个群体的声音, 建构了这个群体的话语权。她希望中美文化能够通过对话, 在一个平衡的基础上达到相互融合, 相互谅解。
参考文献
[1]Maxine Hong Kingston.The Woman Warrior:Memoirs of girlhood among ghosts1976, New York:vintage international, 1989.
[2]苏珊·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M].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290.
[3]胡亚敏.谈《女勇士》两种文化的冲突和交融[J].外国文学评论, 2000.69.
[4]苏珊·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M].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22.
[5]丁小雨.荆棘路上妩媚行走——《女勇士》的多重叙述声音[J].重庆职业技术学报, 2007.3.
[6]申丹.“话语”结构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话语”研究评价[J].外国文学, 2004.2.
多元认同 篇2
全球化语境中的多元文化认同
在全球化语境中,人们需要的是一个由人类共同价值所导向的全球化,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部落主义.因而,笔者认为:面对强势文化的.冲击,一方面,中国文化要积极走出国门,进行文化输出,以减少误读,增进了解,使中国文化发出它应有的声音;另一方面,世界各民族之间需要取长补短,减少敌意,平等对话,加强对于文化多元的认同.以实现全球真正的共存共荣.
作 者:金玉玲 Jin Yuling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00刊 名: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URUMQI VOCATIONAL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514(2)分类号:G04关键词:全球化 文化认同 文化输出
多元认同 篇3
1 价值、核心价值、价值认同的概念
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核心价值是相对一般价值而言,核心价值在价值体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一般价值从属于核心价值;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对社会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习俗等的基本原则有趋于一致的倾向,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教师与其他主体一样,有生存、享受、发展的需要,具有社会成员的一般价值观,但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又不同于其他主体,有其自身的核心的群体价值观,即教师核心价值观。
2 价值多元化视阈下教师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危机
2.1义利观冲突导致教师对价值评判的功利化
义利关系是价值观的核心,如果“义”主要强调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的话,“利”则主要强调个人价值、物质利益,教师传统的价值观基本倾向于轻视物的价值,抬高人的价值,在义与利面前,不会为利益所动。受西方义利观的影响,当下教育的功利化行为逐步强化,学校的办学目的出现各种意图,一些教师的价值观和信念发生了动摇, 淡化了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追求, 过分看重名利和个人价值, 过分追求物质利益。比如为了评职称,不靠真才实学,而是想方设法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有的大搞学术腐败抄袭别人的科研成果,严重地污染了学术环境, 影响了学术声誉, 阻碍了学术进步, 同时也影响了社会发展和民族创新,逐步使得教师在价值多元化视阈下出现了核心价值判断的认同危机。
2.2幸福观冲突导致教师对价值评判的极端化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 是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到持续快乐体验。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教师幸福是以教师为职业的人凭借自己的心性能力在教育生涯中积极创造和享用幸福资源, 自由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价值的一种生存状态。在价值多元化视阈下,中国传统的幸福观始终是寓个体于整体之中, 寓个人于民族和国家之中, 探求的是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幸福,完全忽视个人的幸福,而西方更多的时候只关心个人幸福,在这种幸福观的冲突下,部分教师开始重新评估自身的幸福价值观,思想上出现了分化,有的认为教育只是谋生的手段,教育只是追求个人的幸福的一种方式,导致教师对价值评判的极端化。
2.3自由观冲突导致教师对价值行为准则的困惑
西方的自由价值观尊重个体价值,重视个体自由,占有、支配私有财产的自由以及宗教信仰的自由等,倾向于减弱外在权力的约束来达到自由,更多追求的是一种外在的物质自由。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自由追求没有求助于外界的超自然力量,而是反躬自身,借助于道德自律来实现个人的行动自由,追求的是道德和精神层面的自由,要拥有这方面的自由,就必须克制个人私欲。在这种自由观的冲突下,教师要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是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自主做出选择的自由还是应该在道德自律下实现个人的自由之间相互冲突,从而导致教师价值行为准则的困惑。
3 价值多元化视阈下教师核心价值观的重构
3.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元主导作用
价值体系可以多元,但起支配作用,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只能是一种,这就是核心价值体系。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为社会价值体系中的主流价值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它表征着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与方向。我们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导向作用,引领广大教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师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着力解决教师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良好校园风气的形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学校教学、管理和科研的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的各种社会思潮,促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此外,坚持一元主导,不是完全否认其他价值观念,两者是主导与支配的辩证关系,其他价值观念从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2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实践活动
利用政治学习、开办讲座、举办图片展览和建设相关网络文化成果等多种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实践活动,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确立教师的宏伟人生信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导向,树立教师的远大人生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旗帜,形成教师的坚定人生信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准绳,培育良好的校园道德风尚。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引导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注重方法创新,表彰先进典型,进行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1]邹宏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论纲[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多元认同 篇4
由于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以及民族学生本身地域与文化来源的特殊性, 导致了民族学生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文化境遇之中, 本文将分层进行详细的阐释。
1. 民族文化的载体
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都是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存在的, 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一个民族的道德、知识、心理、民俗等文化因素, 在他们的知识体系、道德体系、行为体系中无处不存在本民族文化的影响, 这种影响往往是根深蒂固的, 潜移默化的, 民族学生在举手投足之间都会尽显民族文化的风采, 只是他自身可能并未察觉。
2. 文化交流中的碰撞
由于主流文化这一大的文化环境的存在, 民族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新的文化体系, 即主流文化体系, 这使他们既与少数民族血脉相通, 同时却又恰恰成为了主流文化的接受者, 一方面他们满怀新奇和向往地揣测着主流文化, 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新的环境、文化又感到从所未有的手足无措。这种碰撞给民族学生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3. 文化碰撞的力度
由于受地域、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面对主流文化, 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经常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 (这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 , 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显得很胆怯, 因为对民族学生而言, 其所接触的文化是相对陌生的, 陌生的程度与生源地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生源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越低, 该地区对外封闭性就越强, 与主流文化的接触就越少, 少数民族学生对主流文化的了解也会越少, 失语的程度就会越高。
4. 对文化尴尬的处理
不管这种尴尬的程度有多高, 不管文化失语的现象多么严重, 民族学生都必须面对这种融合和交流, 接受这种磨合和碰撞。但是, 民族学生在面对这一系列蜂拥而至的问题时, 往往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自觉意识较高的民族学生面对多彩纷纭的文化, 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对各种文化或取或舍, 在文化的碰撞中, 在文化的融合中, 在文化的交流中游刃有余, 行走自若, 完成自己作为多元文化承载者所担负的使命。
二、民族学生学习状态
民族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指狭义的对专业课知识的学习, 而且还包括对各种文化知识、生活知识、社会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纲要》中明确提到“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 学会动手动脑, 学会生存生活, 学会做人做事, 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开创美好未来。”因此, 民族学生在学习中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也呈多样化交织。
1. 文化课学习先天不足, 基础较差
由于民族地区教学质量的影响, 很多民族地区的学生, 尤其是生源地在偏远山区、农村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很差, 当然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还与双语教学的推进相关, 在双语教学进行较早、推进程度较大的地区, 学生的文化课程度相对较好, 反之, 双语教学起步晚的地区, 学生的文化课程度就会相对低一些。这些学生一旦进入内地高校或预科基地, 其自身的劣势就会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2. 语言因素导致社会学习能力滞后
社会学习能力往往受多种因素制约, 而针对民族学生的特殊性, 除了共性的因素外, 其社会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文化境遇和语言因素的影响。文化境遇对社会学习能力的影响上文已有详述, 此处不再赘述。而语言它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首要要素, 由于地域原因或民族、宗教影响, 很多民族地区的学生普通话说得不够流利, 个别地区甚至无法用汉语表达, 鉴于此, 《纲要》也多次强调“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加强学前双语教育。国家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但是, 政策的推进是有一定阶段性的, 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且对于已经处于双语劣势的学生而言, 仅仅推进双语教学, 并不见得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那么就必须从学生的心理上着手, 从学生自身进行改变, 否则将是治标不治本, 成效仍会不佳。
三、民族学生的自我认同感缺失
上文从民族学生尴尬的文化境遇和学习现有状态两个方面阐释了民族学生作为一个多元文化载体、作为一个关注自身的学习者, 在多元文化境遇中取舍茫然、不知所措, 而在各种知识的学习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中同样劣势彰显, 困难重重。各种各样的矛盾、碰撞、摩擦、冲突不约而同地发生在了民族学生的身上, 他们身心均体验着上述种种矛盾困难, 他们所能做的除了抗争、接受就是迷茫。显然抗争是正确的, 但似乎不够得法, 迷茫和接受又显得那么被动, 于是民族学生的自尊心变得十分脆弱, 民族学生开始对自己的一切进行无休止的怀疑, 民族学生的自我认同感逐渐消失。
四、发掘民族学生心理资本
对民族学生的教育也许并不同于人力资源管理, 但是面对竞争、面对困扰、面对学生潜力的发掘, 心理资本的四个要素同样十分重要。从工作程序上来说, 我们只有缓解学生的焦虑和紧张, 引导学生树立信心, 看见希望, 才能让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正视困难、乐观地对待困难, 才能在与困难的摩擦、碰撞的抗争中表现出义无反顾的韧性和耐力。这就需要我们引导民族学生重新定位, 彰显优势。
1.“你知道什么”的“无知”暗示
长期以来, 不管是民族学生还是老师强调的都是学生的知识积淀, 都在问“你知道什么”或“我知道什么” (自问、自我反思) , 这种提问关注的是学生 (或自己) 的知识储备, 无形中也是对学生 (或自己) 的一种提醒和鞭策, 在警示学生或自己, 无知的领域如此广袤, 需要我们探索、求知、求知、再探索。这种彰显劣势的提问方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天才和学者的同时, 其也暗示着被提问者的渺小和无知。
当民族学生面对这一问题时, 当他思考“我究竟知道什么”的时候, 鉴于上文所提到的各种劣势, 民族学生得到的答案就是“我太差了”, 这一问题的“无知”暗示毫无疑问会在民族学生的身上放大, 随之而产生的也将是自卑、失望、放弃、迷茫, 进而导致学生的自我定位失误、自我认同缺失、自我否定, 这样一来, 我们所谓的“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就成为了一句空谈, 因而在教学中要避免对这一问题的强化, 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
2.“我是谁”, 重新定位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必须引导民族学生进行重新定位, 重新思索“我是谁”这一问题。在这一问题的思索中, 一定要引导民族学生发现自己的积极方面, 彰显优势。因而, 要让学生认识到, 作为一名民族学生、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承载者, 其作用多么重要, 进而让学生进行正确的社会角色定位, 同时要让民族学生看见自己本身在各个方面的优势, 在彰显其优势的同时, 引导民族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 用优势鼓励他们、肯定他们、让他们自己相信自己是优秀的, 进而让他们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身的劣势, 而劣势也是可以克服的。这就在避免劣势放大的同时彰显了民族学生的优势, 让他们有信心。
综上, 鉴于民族学生在文化境遇和学习状态等方面的特殊性, 现阶段民族学生在面对各种碰撞、摩擦、冲突、矛盾时, 自我认同感严重缺失, 因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挖掘民族学生的心理资本, 引导民族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 树立信心、对自己和未来充满希望, 并不断地强化民族学生的韧性和自我认同感, 真正有效地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髓, 以学生为本,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尤其是民族教育质量, 进而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夏铸, 谭志松.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0.
[2][美]路桑斯.心理资本[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多元认同 篇5
一、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一) 理想观念不清晰。
根据实际调查发现, 当前大学生的多数对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满着信心, 但仍有少数学生对国家理想比较模糊。另外, 从目前我国大学生所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就能够看出, 现代大学生在就业时, 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等心态非常严重, 网上被大肆宣扬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例子数不胜数, 同时, 选择大城市、高工资、高福利等现象依然是当今大学生就业的主流观念, 对于学校所鼓励的到基层、到山区、到贫困地方进行支教的活动却鲜有人报名, 由此可以看出现如今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重金钱、轻抱负。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 国际社会的迅速变幻, 极其容易引起大学生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立场上出现问题。
(二) 民族精神边缘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就是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然而, 当前大学生对于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爱国主义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匮乏现象, 还有部分大学生对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茫然无知, 而且价值观极其不稳定, 很容易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甚至出现把个人主义作为行为准则的情况。这种民族精神弱化、坚持个人利益至上原则、轻视国家与集体利益的现象, 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1]
(三) 政治信仰不坚定。
价值多元化的发展, 使得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念信仰受到巨大的挑战与冲击, 造成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的信仰危机。具体表现在厌倦马哲思想与理论课程, 崇尚拜金主义, 甚至部分大学生入党, 仅仅是为就业做准备而已, 根本就没有认真体会与领悟党的思想。这种消极的、片面的价值观通过相互传播、相互影响, 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出现了不稳定情况。
二、树立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一) 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就是民族文化, 同时, 也是加快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动力。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 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是统一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认同的迫切要求, 是推进民族文化信仰, 深化核心价值观追求, 强化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有助于加强大学生对复杂形势的分析与判断能力, 促进民族的整体凝聚力, 对于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路线,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可持续教育的发展要求。
文化的中心就是价值观,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原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极易受到冲击或者被取代, 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析研究, 有助于带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立足和发展, 有利于人民进行正确的价值观选择, 引领现代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社会整体价值观的认同。[2]
(三) 大学生的发展要求。
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现状, 使得当代大学生出现了价值观模糊、易变、淡化等诸多负面现象, 因此, 针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研究, 能够有效地引导广大高校学生明确价值观的择取方向, 扭转矛盾、迷茫的心理, 促使他们确立与社会、时代发展潮流想适应的价值观, 帮助他们突破价值观的择取困境, 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和谐发展。
三、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途径
(一) 树立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导的核心价值观。
随着新时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 社会中的思想取向与价值观选择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对于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元化指导, 严格杜绝多元化的出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必须牢牢树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3]一方面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强大引导作用, 促进大学生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信奉者、积极宣扬者以及先进实践者。另一方面则要根据大学生价值观选择日益多元化的实际情况, 既要坚持主流思想又要包容多样化的价值观念, 凭借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 帮助大学生认清社会发展形势, 将多元化的价值选择与爱国主义、社会理想进行有机的结合, 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的总体目标。
(二) 提升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念的建设。
大学生自身价值观的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树立公平正义观念。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基本人类价值观念就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 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作为人类文化精神的构成部分, 就必然要以人类的基本文化思想作为基础, 因此, 公平正义不论是对于哪一历史发展阶段而言, 都是个人生存与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与基本需求。[4]同样, 公平正义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第一选择, 更是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努力择取方向。二是树立以人为本观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的发展主题, 打造全社会性质的现代化公民观念是我国的主要发展目标。因此, 紧紧围绕人权、法治、道德等理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现代化大学生应有的思想与意识。三是树立富国强民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彰显国家观、民族观、富强观、公民观等一系列核心价值观, 这是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 从国内外、社会、经济、文化与政治等多方面出发, 大学生应该构建的顺应时代与国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因此, 不仅需要教育、引导与实践手段, 而且需要国家制定有关的政策、制度加以保障, 以此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导向职能, 弘扬正义、惩治丑恶, 对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从机制上进行维护, 奖励正义行为, 严厉打击违反道德思想的行为, 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政策的制定,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防止宏观与具体的制度政策与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相脱离。[5]
(四) 运用互联网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当中, 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生活状态有着深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宿舍中除了休息之外, 可以说多数时间都是在上网, 浏览最新的新闻时事、社会动态、校园网、校园论坛等等, 这些都是大学生平常接触最为频繁的平台, [6]因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 将其打造成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 对大学生实施循序渐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同时, 还要紧密结合学校报刊、杂志、网络、广播、电视以及宣传栏等诸多平台的传播功能, 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努力运用多样化的校园传播方式,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融入大学生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建设之中, 积极构建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化大学文化体系, 最大程度地发挥校园平台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积极功能。[7]
四、结语
虽然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然而这并非是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与主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 认同方面的危机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即更加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步与完善, 促使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 做到与时俱进。面对全新的国内外环境以及愈演愈烈的国际竞争, 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与主导地位, 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加大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的力度, 积极宣传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的荣辱观, 才能够正确引导与规范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 才能够科学汲取国外文化与国外价值观的精华, 为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为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共产主义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改革开放力度逐渐加深, 由此所形成的社会多元化分层格局, 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身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接班人, 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却出现了一系列负面情况。本文从研究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 分析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探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途径。
关键词:价值多元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樊泓池, 王贵新, 樊磊.多元化社会分层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整合与重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3
[2] .任伟伟, 郭峰.论文化校园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5
[3] .张远新, 何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 2007, 10
[4] .多里坤·乌斯满江.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再认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
[5] .吉喆.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培育研究——以山东地方高校为例[D].青岛理工大学, 2013
[6] .高巍翔, 方虹力.凝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 30
多元认同 篇6
为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群体认同中产生的新多元主义, 我们借用了人类学的相关说法, “所谓的新多元主义的人类学比较研究……从理念的定性分析上, 偏重从人类社会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双重角度, 把权力关系的不平等格局以及社会成员的网状互动过程都纳入研究范畴, 在坚持共享的原则标准与公共责任感的双重准则下, 获得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特征的综合认识。”[1]这段话对“新多元主义”的概念做出了相应的解释, 也提供了研究之方法。
首先, 少数民族所在的区域大多数具有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和偏远闭塞的特点。受全球工业浪潮影响, 偏远地区也具备经济开发价值。以此为契机, 大众传媒携带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思潮向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而少数民族早已拥有一套属于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体系。当现代文明介入少数民族地区时, 必然会对其生活方式产生一定影响, 具体体现在文化、教育婚姻及家庭关系上。调研中发现, 几乎每家都有电视机。中老年人爱看与自己语言、风俗相关的藏语频道, 青少年则爱看时尚、搞笑流行的娱乐节目与电视剧。不论是藏语台还是非藏语台, 它们都是以现代的商品形式包装着节目。“注意力经济”时代下, 电视节目所传递出来的内容以新奇化、搞怪化吸引人们的眼球。现代工业文化正以类似的面孔出现在人们视线中。这种同质化的信息传播对于D乡乃至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有好有坏。一方面, 它们给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带来了这个世界的重要信息;但是另一方面, 它们又以大众相似的文化冲击了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文化。后面一点在D乡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的主人们——年轻人和小孩身上体现出来。在D乡对小孩的采访中, 他们爱看湖南台, 喜欢娱乐节目和动画片, 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年轻人则多数已经走进城市, 或接受教育或开始工作。虽然他们不在家, 但墙上所贴的歌星画报以及家中摆放的流行歌曲和电影光碟, 已经说明了他们对于大众传媒的信任和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接受。大众传播反映出的现代文明正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很多人的观念和想法。在坚守与改变同样共存的地区, 新多元主义开始萌芽。
其次, 少数民族地区业已存在的传播方式与大众媒介的到来并不冲突。大众传播行为是一种“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它是社会大众为受众对象而进行信息传播, 其传播信息本身具备商品属性, 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传播相比, 具有一定差异性。但传统方式与现代途径的结合更能凸显建构新多元主义的有利条件。笔者曾参与过一次对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的媒介使用情况调研活动。迭部地势偏僻, 四面环山, 交通不便, 经济不发达, 居民以藏民为主, 多数人以农牧业维持生计, 是较为典型的民族县乡。由于民族原因, 迭部居民宗教信仰浓厚, 民风淳厚朴实。在迭部, 普及最广的大众媒介当属电视。由于文化水平限制, 村民大多数不看报纸, 因而电视成为迭部人民了解新闻时事观看娱乐节目的主要途径。电视于80年代进入迭部。在电视没有出现前, 人们主要依靠人际传播来完成信息的集散活动。80年代后, 人际传播依旧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 并没有被大众传媒取而代之。迭部传统氏族宗亲社会的维系仍然依靠人际传播以及其他一些信息传播方式来维系。任何一个大众媒介到达的地方, 都会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若想获得对少数民族地区群体认同上产生的新多元主义的综合认知, 就要思考大众传媒所带来的新思想新信息等文化符号与传统认知是怎样共同发生作用的。
二、以大众传媒为主的综合传播路径
施拉姆说过, “在向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社会习俗发起进攻时, 大众传播媒介从来没有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3]在少数民族地区, 人们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延绵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文化、语言、宗教、服饰等“惯习”。这些“惯习”往往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它是一个民族具有群体共同感的不可少的要素。在迭部, 随处可见大大小小林立的佛教寺庙、居民家中贴着的活佛画像、专门的佛龛以及穿着藏服说着藏语的人们, 这些符号说明了他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下了共同的遗产, 并且他们都随身携带着这些物质上的或者是精神上的遗产, 以获得群体的认同和庇护。而现代传媒裹挟着不一样的文化而来, 试图发挥其强大的力量而对当地文化习俗做出一些改变, 取得一定认同。于是, 较量开始。
年轻人和小孩易受大众传媒的影响, 但家庭始终是人的第一课堂。人际传播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小到大, 他们对长辈的言谈、着装、信仰等耳濡目染, 这些东西在他们心里打下了深刻的印记。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 他们继承了构成属于自己的群体共同感而特有的实体。在接触大众媒介之后, 他们部分注意力发生转移, 喜好新鲜和刺激的天性让他们对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东西有了追随。长辈则不同, 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身上所体现的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自觉阻挡了同质化信息的浸染。中年人介于老一代与新一代之间, 他们关注时事, 但又不迷恋电视, 很多传统观念仍然在他们身上得以体现。
此外, 在少数民族地区, 宗教传播也是重要的信息集散地。40~50年代的迭部, 处于杨土司管辖之中。杨土司传递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便是活佛。集宗教传播、人际传播为一体的寺庙, 仍然发挥着作用。它是信仰的归属地, 其散发出的古老的佛教文化对与现代文明截然不同。但在少数民族地区, 它无可取代。
作为了解外界的信息通道, 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地区被日益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众媒介可以轻而易举地影响着这些地区的每一个人。勒温的场论为我们提供了释疑解惑的方法。“‘场论’ (field theroy) 的一般观点是研究处于他或她的‘场’中的一个体, 因为事件是由个体的当下环境中的各种力量所决定的。”[4]因此, 当我们将民族历史、宗教信仰、文化、当地政治经济一系列因素综合起来研究时会发现, 大众传媒向少数民族地区注入的信息只产生了有限的影响力。
这样的结论也是我们乐于看到的。值得注意的是, 传媒带来的影响力虽然还不是很大, 尤其是偏远的民族乡村, 但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无穷的。调研中, 笔者发现了一些现象, 年轻人的宗教观仍然存在, 但宗教已然不是他们生活的中心;很多家庭的DVD碟片中除了传统的藏语歌曲外, 还有流行音乐和电影的碟片……这些现象代表着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发生了变化。依靠着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以及宗教传播等形成的综合传播路径, 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体认同正在发生新的改变。
三、群体认同
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 坚守传统的认同感当然是一件好事, 但是任何事物都会经历一个变化的过程, 才能使其生命力保持长久。大众传媒带来的信息除了让人们增大见识外, 也给人们的传统思想带来了新的活力, 从而形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群体认同的新多元主义。
“基本群体认同的动态模式, 涵盖了民所继承与濡化得来的东西, 是过去文化与现在文化的混合体。”[5]社会环境的变迁让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文化。当大众传播用不同文化的信息介入人们的生活时, 抗拒并不是最佳选择, 而是要合理吸收一部分东西让现状发生变化。例如, 在迭部, 坚持让孩子接受教育早已成为大家共同的观念, 不过这种群体认同的新多元主义的实现, 我们应期冀于年轻的一代。他们大多正在或已经接受过中专以上的教育, 在城市上学或工作, 大量与本民族外的同学接触, 熟悉大众媒介包括新媒介, 与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没有两样, 但同时, 他们也继承与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质:有宗教信仰、会说本民族语言、过本民族的节日等。所有这些现象, 交织在这年轻的一代人身上, 久而久之, 它们会相互吸收, 妥协, 包含, 最终成为这些年轻人文化中的一部分。而这样的改变, 不得不说大众媒介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时代在不断前进, 信息的繁杂容易淹没文化独有的特殊性而使得人类生活呈现同一面孔, 这是很多族群产生身份认同危机的原因之一。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 信息传播路径的综合化以及多样化并没有使得民族特性消失。通过传播方式的互补与相互配合, 其群体认同已经能够容纳新的元素并且使之与传统文化共存, 从而促进了整个民族的新发展。当少数民族的传统认同感遭遇大众传媒时, 它也会适时而变, 或坚守, 或融合, 或吸收, 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更好的道路。新多元主义的出现, 无疑让少数民族传统认同感更适应了这个时代的发展。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大众传媒以迅不可挡之势触及社会各个角落, 其中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当大众传媒传达出的现代文明信息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碰撞时, 传统文化必然要经历一番挣扎与磨合, 才能与现代文明达到某种程度的融合。这种融合则为少数民族地区在群体认同上产生的新多元主义提供了土壤。
关键词:现代文明,群体认同,新多元主义
参考文献
[1]刘谦, 冯跃.新多元主义的人类学比较研究述评[J].2011, 33 (5) .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3]韦尔伯.施拉姆 (美) .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0.
[4]E·M·罗杰斯 (美)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