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认同(精选12篇)
学校认同 篇1
摘要:德育在学校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常州市外国语中学的做法, 分析了德育目标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以及为了实现目标, 学校在管理机制、整体设计、班级管理、德育方式和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所做的探索, 分析了德育引领学校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中小学改革,德育,学校经验
引子:新学校发展要超越品牌效应
2001年8月, 常外 (常州市外国语中学的简称) 诞生了。作为江苏省常州中学的分校, 常外创办之初曾分享着省常中的品牌效应, 成为无数学子的梦想之校。“三年前, 我向往着像我的哥哥姐姐一样, 能进入省常中。父母也鼓励我将来考入省常中, 成为一名省常中的学生。在初中择校时, 我选择了‘省常中’———常州外国语学校 (省常中分校) ”[1]。
一所新学校在建校之初, 如果能与某种品牌的“特殊”关系联系起来, 那么就会在短期内迅速吸引眼球, 但是一所学校要持续吸引住社会的注意力, 光靠品牌是不够的。
十年光阴, 时光荏苒, 常外办学即将迎来十周年。当我们来到这所人们心目中的优质学校, 近距离观察和感受她的时候, 我们所见、所闻和所感的常外, 绝不是省常中的“影子”学校。事实上, 从常州市民在网络论坛上对常外成绩好、负担轻的评语中, 从家长对老师心存佩服的表达中, 从学生参与学校活动时超自主的感受中, 从班主任侃侃而谈自信智慧的话语中, 从校领导谈起学校时眼神中流露出的自豪中, 我们感受到, 人们对这所年轻学校的认同, 已经从品牌转向发展, 认同的是她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价值。
一、在德育的核心价值上形成共识
目标就是指引学校前行的共同愿景。怎样让学校的每个成员具有共同的理念, 并将它具体化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是现代学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难题。一所学校的办学目标如果能得到社会和学校成员的认同, 那么她会具有一种统摄全局的“灵魂”, 对学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常外在多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确立了“优质立校, 外语强校, 对人的生命成长负责”的办学理念, 并提出了“培育未来社会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的培养目标。虽然时间不长, 但是这个目标却已深植于常外人的心中。
———“学校很活跃。之所以提供那么多的活动, 目的就是要让包括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 都有一个展示的舞台”。 (周校长)
———“活跃体现为学习中的思维活跃, 交流中的坦诚相待, 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负责任是相对活跃而言, 要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同伴引领, 对成功失败有较强的耐挫能力。” (德育黄主任)
———“活跃体现在思想和行为上。正如北大精神, 就是要有想法, 还要注意表达的方式, 要参与。” (九年级赵老师)
——“我不希望孩子有‘天塌下来由高个子顶着’的想法, 希望每个人都有责任意识。” (八年级戚老师)
——“在常外, 对自己负责已经成为一种基本认识。考试前, 虽然老师不会统一收作业,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做或不做, 但是没有人会不好好复习。大家觉得有责任对自己负责。” (滕同学)
在访谈过程中, 学校从校长到中层, 再到普通教师和学生, 一个个具有个性的表达, 又共同指向“活跃”和“负责任”, 令我们产生这样一种好奇:作为一所民办学校, 升学率肯定是她的生命线, 学业成绩一定是学校的焦点。常外却在目标中浓墨重笔对学生品格方面的要求, 原因何在?周荷琴校长的一番话令我们豁然开朗。她反复强调, 像常外这样一所具有一定政策优势的优质学校, 不能只顾眼前的学业质量, 一定要为素质教育和学校发展提供一个内涵发展的样本。
她认为, 常外学子需要具有“阳光心态”和“敢于担责”的特质。具体而言, “阳光心态”, 要能积极参与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 主动融入各种学习和生活环境, 与环境和谐相处, 用心去体悟生命成长的过程;能够静心体察他人内心世界, 尊重和理解他人, 用他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去帮助他人;作为社会的公民, 主动了解社会、走进社会、逐渐学会从理性的角度来认识社会, 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 力所能及地去关爱和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敢于担责”, 在行为举止上, 要求常外学子能严格要求自己, 提高自身文明素养, 言谈举止, 落落大方, 与人相处, 不卑不亢, 进退有度。
常外的假设是, 学生有了选择, 必然就是活跃的, 而在创新式的参与中, 才能学会负责, 得到提高。这就是常外目标的用意所在。这样的深入思考, 反映出学校与众不同的办学观。
二、以适切的目标转变教育的行为
学校办学目标往往受时代潮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指导下, 学校的教育目标的表达, 体现出教育核心理念的转移。但与此同时, 也有研究者也客观地分析, 目前各种不同的学校办学理念和目标, 不少存在着把理想等同于目标, 有过度超前、形式主义、缺乏个性、刻板僵化、缺乏统整等问题[2], 造成学校目标难以落实, 目标是否达成难以得到有效评价。
常外的“培养未来社会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的目标, 把学校办学落实在学生德性发展上, 既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又与常外学生的特点相匹配, 可以说, 既适度超前, 又便于达成。
通过目标, 学校引导教师把教育的关注点从以往的学习成绩转到学生的成长上来。在思想上, 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初三学生学习压力大, 我关注学生的心理困惑, 借书给学生, 注意心理辅导。同时让家长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态的变化。” (九年级赵老师) 。在行动上, 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 采取有效教育措施, 改变评价学生的视角。八年级李老师的“我的‘一’学期”活动, 要求学生在教师所列的项目中自主选择和安排。这些项目不再盯住分数, 而是鼓励学生的参与:一学期要得单科第一 (包括平时各科测验) ;一学期领一次早读;一学期参与组织一次主题班会;一学期要和任课老师主动交流;一学期要出一次黑板报……。教师将达到这些“一”的情况作为班级评优的要求。通过这种活动, 教师希望让学习上“无声”的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
以上种种, 表明学校的目标已经逐渐将教师从传统的教育方式中牵引出来, 让他们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一个理念在学校生根发芽之后, 学校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不断催生, 使其带动学校各方面的工作, 达到了德育“润物细无声”的无形渗透。
三、德育与学校工作进行无缝对接
常外重视德育工作, 不仅体现在目标上, 更体现在对德育的认识上。当前, 不少学校为了推进德育工作, 把它单列开来, 设置成学校的一项专职工作, 由德育专职队伍负责。殊不知, 这种德育的“工作化”其实把实践引入了误区。这种分工制度, 本意是为了加强学校德育, 实际上却妨碍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学校德育, 造成对学校德育的忽视和削弱, 甚至使各级各类学校越加强德育, 越难以有效地实施德育[3]。
常外在吸收校内外领导、专家对学校特点的分析和建议基础上, 提出“三全三中心”的德育工作思路。“三全”是对德育实施的主体、过程和形式而言。一是“全员”, 从校长到每个教职员工, “人人是德育工作者”, 实施全员德育。二是“全程”, 德育贯穿从入学至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覆盖学习、活动和生活的各环节, 德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三是“全方位”, 强调学校、家庭、社区加强联系。“三中心”强调德育的对象、途径和方法。在对象上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筹划和准备活动;在途径上以体验为中心, 让学生走出课堂, 体验生活, 体验社会, 体验人生, 从中获得道德的感悟;在方法上以实践为中心, 在实践中自觉反思, 增强德育的育人效果。
常外的工作思路, 打破了德育工作化的误区, 将德育寓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 为有效实施德育奠定了正确的思想和认识基础。
四、发挥整体设计与基层能动的双重优势
常外作为一所民办学校, 不仅按照常州市教育局要求, 认真制定了学校两轮的三年主动发展规划, 还配合学校整体发展的要求, 制定学校德育三年发展规划, 加强整体设计。之后, 学校又配套出台德育三年实施办法, 以及每学期的德育工作计划, 明确工作目标。此外, 常外加强组织机制建设, 新建了学生发展与教育研究室, 与原有的德育功能相结合, 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 大力开展德育研究活动, 通过课题研究, 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
加强系统设计、整体实施, 并不意味着统管、统抓, 必须要激发基层的能动性, 才能使顶层设计得以创造性的落实。
学校的做法是, 把德育管理的重心从学校下移到班级, 打破多年来已形成的以学校德育领导小组为核心, 分管校长主管, 教导处负责, 年级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生参与的德育一整套工作机制。在新的三年规划中, 德育管理下移到班级, 重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和潜能, 提出“打造以班主任为核心, 以课堂为主阵地, 以家庭、社会为辅助, 形成学生自我、教师、德育领导三级德育工作网络”, 通过加强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建设, 提高学校德育育人的功能。
分管德育的马副校长认为, 班主任应成为班级的精神领袖。一个班主任, 仿佛是一个班级的灵魂, 什么样的班主任会造就什么样的学生。七年级的戚老师是一个新班主任, 她在工作上十分要强, 虽然担任班主任工作时间不长, 但是肯动脑筋、勤学习。在她的感染下, 所在班级就形成了身体强壮、意志坚强、凡事争强好胜不怕输的班级“强文化”。九年级的赵老师, 班主任经验丰富, 注重对班干部的培养, 经常传授处理班级问题的方法, 帮助他们树立威信。这个班级的学生自主意识和自理能力得到加强。
在学校管理重心下移后, 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教育与管理的智慧也层出不穷。“班级银行”的激励机制、“百家讲坛”、小组自助合作学习、老师、家长、学生“三方会谈”、“知行分享”活动……, 一个个班级建设的举措如雨后春笋般, 在常外的校园里生发出来, 让德育的成效遍地开花。
五、多元互动的德育实践充满智慧
目前, 对学校德育诟病最深的主要是封闭式灌输的教育方式。杜威认为, 凡重文字, 轻精神, 重命令, 轻自动的道德, 好像用外在的压力, 把人里面活泼的精神压住了[4]。如何让精神和自生的道德观念在学生身上得到发展, 是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
我们对常外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感觉。这里, 老师不是唯一的德育工作者。许多时候, 学生自身、家长群体都是可资利用的德育资源, 如何巧妙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展教育和感化工作, 需要常外教师的实践智慧。
首先, 学生教育学生。独具特色的常规大会, 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案例。常规大会主要针对常规教育情况做通报点评, 由学生自管会自行组织实施。前期, 召开部长会议, 参照七年级入校学生手册的要求, 分析学生哪些常规还不到位。之后, 自管会各个部门分头到校园里寻找那些不符合常规的行为。如文艺部负责校内自行车推行情况调查, 他们把文明和不文明行为分别拍摄下来, 将照片提供给主席团, 主席团把做成PPT的照片展示给全体同学, 比较两种行为的不同, 以事实说话, 吸引学生的关注, 对改进学生的行为效果非常好。
针对学生学习习惯好, 但学习方法不良的问题, 老师一改以往“念经式”的教育, 采取学生教育学生的方法。在家校联系本上设学习分享区。学生纷纷展示学习方法的小窍门, 如政治历史开卷考试, 怎样在最快时间翻到答案;晒晒推荐网站, 如何下载英语听力、模拟卷;怎样在书店里选择书籍;怎样快速剥鸡蛋;怎样在1000米最后一圈的时候坚持下来等等, 讨论的问题主要围绕学习, 但又不限于学习, 将学习和生活同样看待, 受到学生的喜爱。
其次, 家长教育家长。家长和老师的角色互换。常外学生家庭条件好,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吃零食、穿名牌、比汽车, 社会影响不好。为了在校园内营造“没有优劣之分、贫富之分”的氛围, 学校出台了“两禁一穿” (禁止在校园吃零食、禁止带手机, 穿校服) 的规定并严格执行。个别家长出于学生安全考虑, 希望孩子能带手机。一位年轻的教师希望这位家长配合工作。没想到家长对她说:“你没孩子, 你无法体会家长的想法。”面对这样不理解的家长, 这位老师没有硬来, 她没有说一句话, 而是组织了一次家长会。会上, 有的家长提到自己的孩子半夜起来偷偷拿手机上网, 上课打瞌睡。还有家长说孩子用手机交换作业答案。这位家长听后, 意识到带手机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于是理解了学校的用心, 并表示愿意配合。此后, 凡是遇到有争议的问题, 这位家长也会配合老师。
第三, 环境教育师生。校园文化有精神载体、也离不开环境载体。常外的校园远看是壮美、近看是秀美、细看是幽美。在这样一种美的陶冶中, 老师和学生在其中工作学习, 时时被它吸引。一位化学老师笔下的校园四时风光堪称入画:春天, 校园里的迎春花最早吹起号角, 紫藤架上的紫藤花一串串的吊挂着。我以为在秋天才红的枫叶, 在常外, 春天也有。池塘边的樱花树花满枝头时, 它显得太繁华了, 一场春雨后, 落下的花瓣像是粉红色的衣裙飘落在地上。初夏, 红红的石榴花像团火, 广玉兰、栀子花的香气弥漫校园。秋天, 沁人心脾的桂花香飘很远很远。冬天, 傲冬的腊梅从寒假前一直开到春节后。在这么美丽的校园里工作真是一种幸福。试想, 这么优美的学校, 对每日徜徉在其中的所有人来说, 不可能不受到来自环境的生态教育。
多元互动的德育实践, 让德育的作用无形之中发挥到极致, 是学校“加强德育的渗透力”的生动体现。
六、在自主中获得知行发展的统一
知与行的关系是道德哲学以及道德教育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传统的权威主义道德教育和认知主义道德教育, 前者重行为, 后者重认知, 两者都存在着知行脱节的问题。当前, 一种德育理论主张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道德发展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实践是解决知行脱节痼疾的唯一且根本途径。[5]上世纪20年代中期, 对道德教育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美国“品格教育”研究也发现, 诸如诚实一类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一贯的、普遍的, 而是具体的、情境性的, 说教式的道德教学对道德品格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没有教出来的道德品格或良心, 对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而言, 儿童的体验至关重要[6]。在国外, 伊顿公学等一流中学为学生提供数以百计的课外活动, 对学生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 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 必须要认识活动和实践对学生德行发展的促进作用。
最近的常外毕业生追踪调查显示, 母校丰富而多彩的活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常外, 七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每个月都可以参加形式多样, 丰富多彩的学生德育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体育节”、“艺术节”、“学习周”、“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科技节”……, 一个个活动为学生展示自我, 锻炼能力, 提高知行水平提供了机会。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们感到的是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充分信任, 老师只要把活动的消息发布出去, 学生们就会根据有关要求, 充分发挥自主性, 从策划、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估等环节开展活动。常外艺术节上设置“三独” (独唱、独舞、独奏) 比赛。老师告诉学生自管会主席, “你们去协调这个比赛。”大家立马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文艺部的同学接到任务, 首先找相关老师推荐几个候选人, 然后召集团支书和班长开会, 招募现场观众。同学们报名踊跃, 200多个座位的阶梯教室都不够坐了。于是, 自管会再研究座位分布表, 满足各班的想法和要求。他们还开动脑筋, 借助比赛开展慈善活动, 1元钱购买入场券, 举行现场学生捐款。比赛当天, 学生们自发组织粉丝团, 支持参赛的选手, 场面非常热烈。同时, 这次文艺活动也募集到很多善款, 捐给学校的“爱心基金”, 发放给贫困学生。学生第一次自主策划和组织的演唱会取得了极大成功。这还只是学生自主开展的N项活动中的一个小例子, 但是让我们能观一斑而窥全貌。
对于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影响, 常外的老师普遍感觉工作负荷轻了。他们说, 以前工作忙, 活动多, 觉得烦, 现在都是学生做了, 他们就“没事”了。之所以“没事”打引号, 是因为在活动开展之前, 或者当学生遇到陌生的问题时, 老师是不会无动于衷的, 他们会在一旁观察,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 巧妙地将要求和帮助提供给学生。学生们则兴奋地表示, “以前的老师自己能做的是都是自己做。现在这个老师呢, 我们能做的事都让我们自己做, 我们不能做的事, 也让我们做”。在这种“放任自流”的活动中, 学生体验到成长的自信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跃的氛围造就了常外知名度很高的学校特色项目活动和学生特色团体。常外的学生“小记者团”荣获常州市十佳学生社团称号。常外作为文艺、体育“2+1项目”的实验校, 为国家推广这项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
结语
常外的教育紧紧围绕德育, 强调优质, 更注重学生发展。她的经验在于, 通过制定满足学校需要、适合学生特点的目标,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同时, 为了实现目标, 学校完善管理机制, 加强对德育的整体设计, 注重调动班级的能动性, 通过多元互动的德育方式, 让学生在自主管理、自主实践的过程中, 得到品德与能力的提升。
客观来看, 常外的德育实践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仍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从优质学校的德育经验来看, 一所德育领先的学校, 必须要抓住几个重点工作:常规教育、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和评价[7]。常外已经在常规教育和德育活动上取得了成功, 相对而言, 如何让德育与学科课程结合, 通过类似于模块式的课程, 系统科学地设置德育课程, 并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 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加以评价, 这是学校德育的难题, 学校需要进步的思考和行动。我们欣喜地发现, 学校在规划未来发展思路的时候, 已经提出要通过课题研究来提升学校发展的质量, 其中, 关于德育的课程和学生评价的两个课题已被列入其中。相信, 通过常外师生的共同努力, 在常外这块沃土上, 必将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未来发展的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
参考文献
[1]见2004年常外编辑的《我心目中的常外》的学生文章.
[2]罗欣, 郑金洲.办学理念:问题探寻与改进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 2011, (6) .
[3]黄向阳著.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11.37.
[4]见蒋梦麟.杜威之道德教育[A].朱小蔓, 金生鈜主编.道德教育评论2008[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11.59.
[5]戚万学等著.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147~152.
[6]戚万学等著.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163.
[7]参见:对话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王厥轩.浇灌上海——上海教育60年见证[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179~181.
学校认同 篇2
开篇立论,概念先行。认同,即表示承认、肯定。自我认同就是说自己对自己表示肯定,包括两个层 面:
一、肯定自己的能力、思想,对自己表示信任,非常自信;
二、自己做事情的效果让自己满意,以求 问心无愧。他人认同就是他人对自己表示肯定,同样包括他人肯定自己的能力和他人对自己做事情的效果 感
到满意这两层意思。
对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阐述我方观点:自我认同比他人认同更重要。这是一个比较性的辩题,必须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标准,才能比出谁更重要。那么,我方认为:对于个体而言,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 哪个更能促进个体体现自身价值,哪个就更重要;对于社会整体而言,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谁更能使人类 社
会体现出社会价值,谁就更重要。
以下,我将从“对比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的重要性”角度上详细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对个人而言,人要想追求成功、追求卓越、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充分展现,就必须对自己 的能力表示肯定。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事业成功,竞争取胜的必要条件;自信,是冷静的自我评估而非 妄自尊大。自信力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能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创造奇迹。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 《庄子》有云:“哀莫大于心死。”这都说明了自信对于一个人的重 要性。而相比之下,他人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往往会使人产生飘飘然不思进取的感觉,而且一再受到他人肯 定,自己就没有了努力的方向,自己的目标就显得迷茫。孟子不是也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嘛!
第二,对社会而言,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得到他人认同,而是为了得到自我认同。我们做事 是为了得到人类的认同、自己国家的认同、自己所在集体的认同、自己家庭的认同。就如我的腿走路不需 要获得手的认同,手拿东西也不要求获得腿的认同,手和脚都是我们人体的一部分,手脚行动是要得到自 己的认同才能进行的。又如我是集体的一员,我的行动受集体支配。我的行为是为了顾全集体的利益,我 代表的就是集体,所以我得到集体的认同当然得叫自我认同。而人类共同努力繁衍,生生不息,显然是为 了人类自己生活得更好,是为了得到自己的认同,而绝不可能是为了得到外星人的认同吧?
第三,让我们站在哲学的高度上看这个问题:自我是内因,他人是外因,内因起主导作用,外因要通 过内因起作用。所以自我认同是人做一切事情的基础。即使是被逼无奈,也是自己对这样无奈情况的认同,从而对自己被逼之后要去做的事情认同。意识决定了人的行为,他人认同也要通过影响自己,产生自我 认
同之后才能发挥作用。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我们并不否认他人认同的重要性。他人认同是对自己价值体现的认定,可以 使自己更有奋斗的动力。但让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发挥的价值难道没有被他人认同就不存在了吗? 我们不能太唯心主义了吧?再看他人认同是怎么成为自己奋斗的动力的,他人认同通过对自己产生刺激,使自己意识到应该如何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但这种意识如果没有被自己认同,能根深蒂固吗?毋庸置疑,只有自我认同才能强化自己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才能真正激发自己奋斗的动力嘛!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自我认同更重要!
谢谢!0 主席-忧忧
[公告]感谢正方一辩的精彩陈词,下面有请反方一辩开篇,有请
反方一辩-谷谷
谢谢主席,我方认为“他人认同比自我认同更重要”。
第一支出对方辩友几点偏颇,1感念偏颇,认同就是肯定,那么否定是不是一种另外的认同的?二人追求的最终结果是自我的认同,请问自我认同是从哪里来 有到哪里去的呢?
第二,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人生价值的实现包括对社会做出贡献和得到社会的接受、认可两个阶段。自我认同无疑是作用于做出贡献这一阶 段。但在社会认可这一阶段,自我认同是无能为力的。而他人认同不仅在社会贡献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重要的是它在社会认可中起 到关键的作用。试想,没有他人的认同,贡献中的潜在价值又怎样能转化成社会价值,造福社会呢?
简单点来说,社会是一个由人组成的群体,个人与他人之间密切相关。在这个社会中,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学 会融入社会,得到他人的认同。只有一个人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
举个例子来说,古语“女为悦己者容”,大家并不陌生。是的,每个女人都爱美。女人自认为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自信就会增加 几毫,快乐也会增加几分。可是,如果你的精心打扮得不到他人的认同。甚至,遭到周围人的嘲笑。那么,到那个时候,你还会认为你很快 乐,很自信吗?你还会认为“自我认同比他人
认同更重要”吗?答案不言而喻,不会!!
第三 换个角度来看,只有在他人的评价中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个人的人生价值才会逐步的提高。过分的自我认同就会导 致盲目,自大,个人主义的膨胀。就如三国时期的马谡。“马谡失街亭”的典故 大家都知道,那想必大家也知道,正是因为他的过分自我认 同才听不近他人的建议,最后失掉街亭,导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是历史在用血泪告诉我们“他人认同比自我认同更重要”啊!我们还 有什么
理由不相信呢?
第四 大家都知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无不说明了个人认同是不能和他人认同所抗衡,当我们仰望群星,仰望这社会的秩序,无不感慨着社会的发展,因为只有所有人的认同,才能使社会稳步前进。
因此,我方坚持认为“他人认同比自我认同更重要”!谢谢!!0
主席-忧忧
[公告]感谢反方一辩的精彩陈词。
主席-忧忧
[公告]下面是
2、攻辩盘问(各方用时为8分钟):由双方二辩提出准备好的攻辩问题,可指定对方一或三辩进行正面回答,盘问问题为3个,双方在提问或者回答完毕后打“0”,盘问结束由双方三辩进行攻辩小
结。(单方总攻辩时间不得超过6分钟。)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二辩展开攻辩,问题为三个
正二-夜
问题一:一个人在做出一个行动之前,如果没有得到自己的认同,除了这个人在梦 游,还有其他的 情况
吗?0 问题二:若某人在灰心丧气的时候,我们认同他,是为 了帮他树立自信重新面对挑战,还是为了只 是让
他一时开心一下?0 问题三: 人究竟是为了自己而活还是为了别人而活?
正二-夜
有位对方三辩!~
正二-夜
0 主席-忧忧
[公告]谢谢,有请反方三辩回答
反方三辩-书生
请少等 反方三辩-书生
1,一个人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得到自己的认同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有时候自己做的事情自己也不认同,有人犯罪了,杀人放火了,他自己对这样的行为也不认同,但是他也可能去做.2,认同一个人还是不认同一个人,是看他做出事情的效果和动机是不是对社会有利,为人民大众谋福利,所以如果我们认同一个人的时候,是对他个人价值的承认,这正是他的个人价值得到了体现,所以他人的认同特别
是社会的认同最为重要.3,人既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而活着,但是他的所做所为最终是看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他的回报,这就是他的个人价值的体现,所以我们说只有社会的认同才最重要,社会的承认往往都是他人的承认,这一点请对方辩
友正确认知.谢谢
主席-忧忧
[公告]本轮攻辩结束,谢谢,下面有请反方二辩展开攻辩,问题同样为三个
反方二辩-星空
问题一:对方辩友在立论中提到“己做事情的效果让自己满意,以求 问心无愧”试问..这个问心无愧的标准从
何而来..是否从他们的认定得出?如果不是?请说明
问题二:从政治学的观点来看,人生价值的实现包括对社会做出贡献与得到社会的接受、认可两个阶段,自我认同无疑是作用于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一阶段,但在社会认可这一阶段中,自我认同显然无能为力..那么如何又能实现对方辩友在立论中所说的“要想追求成功、追求卓越、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充分展现”? 问题三:对方辩友说自我认定是内因?进而论证内因对外因起主导那我就不明白了..中国有句古话:“得民心
者得天下”,请问这是内因还是外因?
反方二辩-星空
请正方3辩回答 主席-忧忧
[公告]请正方回答 正方三辩-垃圾
请稍等 主席-忧忧
[公告]请正方三辩-抓紧时间
正方三辩-垃圾
1,所谓问心无愧的标准当然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同才叫问心无愧。如果你还不明白的话可以去查查问心无愧的意思。
2,刚才我方已经在立论中提到,对社会而言,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得到他人认同,而是为了得到
自我认同。自己看历史纪录。
3,你说了古话中“得民心者得天下”,那请问如何得民心?当时治理国家的皇帝如果不能自我认同自己,即自己对自己都没有自信去治理国家,那么你认同这样的皇帝吗?谢谢
反方一辩-谷谷
0? 主席-忧忧
[公告]谢谢,有请正方进行攻辩小结
正方一辩—小呆
经过了刚才的攻辩环节,让我们先冷静下来,平息一下紧张的气氛。
先看对方是如何回答我方问题的。
首先,我方问一个清醒理智的人在做出一个行动之前,有没有可能得不到自己的认同?对方说有人犯罪了,杀人放火了,他自己对这样的行为也不认同,但是他也可能去做。如果他们不认同自己要去做这个行为的话,他们又怎么会去做呢?难道他们精神都有问题?显然,人在清醒的时候是不可能做出未得到自己认可的行动的,这就说明了自我认同在人的为人处事上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嘛!
其次,我方问“若某人在灰心丧气的时候,我们认同他,是为了帮他树立自信重新面对挑战,还是为 了只是让他一时开心一下?”对方显然逃避了我们的问题,为什么逃避呢?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回答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要帮人就真心诚意地帮,这不更说明了只有通过他人认同最终树立了个人的自我认同,才
能起到积极的效果么?
第三,我方又问“人究竟是为了自己而活还是为了别人而活?”对方辩友认同自己是为了自己和别人而活,但有的人却认同自己是为了自己而活,也有的人认同自己为别人而活,这都无可厚非嘛。难道为自己活的人就没有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难道为他人活的人就没有自己的人生价值了?可见,只有自己先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认同了自己的目标,才能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嘛!
再看对方辩友的三个问题。其实他想要的答案我可以给他,就是他人认同很重要,我们从来都没有否 认过他人认同的重要性。但对方却没有向我们论证出他人认同为什么比自我认同更重要,你们评判更重要 中“更”字的详细标准是什么?难道一个东西很重要,我们就能说它比其它任何事物都更重要吗?那么我 想请问对方,自我认同重不重要呢?如果重要,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它就比他人认同更重要了?还请对方 辩友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向我们继续论证他人认同为什么比自我认同“更”重要!
最后再请对方辩友不要太唯心主义,觉得价值一定要被人认可了才存在!对方辩友主张“人生价值的实现包括对社会做出贡献与得到社会的接受、认可两个阶段,自我认同无疑是作用于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一阶段”那么你们又是如何证明后一个阶段比前一个阶段更重要呢?做出贡献难道不比受到表扬要重要得多吗?还请对方辩友注意一点,自我认同有可能出现错误,他人认同也不会是百分之百正确的,这并不能说明二者谁比谁更重要!社会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如果每个人都想依赖他人的认同来实现自己的价值,那我们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真是不敢想象!
谢谢!0
主席-忧忧
[公告]谢谢,有请反方进行攻辩小结
反方一辩-谷谷
第一 混淆概念
对方一说辩自我认同就是说自己对自己表示肯定,而其立论之后又说:“我的行动受集体支配。我的行为是为了顾全集体的利益,我 代表的就是集体,所以我得到集体的认同当然得叫自我认同。”这不是一己之矛,攻己之盾么?对方辩友盲目的扩大了自我认同的外延,使得集体的认同都是个人认同范畴之内,那我请问,还有什么不是个人范畴的呢?
第二。明显不符常理。对方一辩说:“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得到他人认同,而是为了得到自我认同.”对方二辩提问我们人到底应该为谁而活,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了别人,我告诉对方辩友,科学的人生观告诉我们,人要有更高的追求,不光满足个人,还要满足集体,满足社会。集体的认同难道是一个人认同建立起来的么?当然不是,是集体中的每一个人建立起来的,所以他人的认同最终决定了一个人奋斗的终极目
标。
第三理论错误,对方一辩的评判谁重要的标准是,:“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 哪个更能促进个体体现自身价值,哪个就更重要。”我们评判一个标准是不是科学,要看其能否推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仅仅能促进个体的价值,希特勒体现其自我认同的自我价值,但是我们看到,他的价值使得多少万犹太人惨遭杀戮,难道这就是对方三辩标榜的自我认同么?拉登总自我认同,说自己是圣战,发动了911事件,难道
这也是对方三辩标榜的自我认同么?
综上所述,自我认同仅仅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而我们需要的是社会对自己的肯定,因为只有他人的认同,才能评判自我的认同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所以,他人认同重要。
0 主席-忧忧
[公告]下面进入最精彩的
3、自由辩论(总用时15分钟), 阶段: 由正方开始,双方交替进行,一方发言需先打1获得发言权,然后进行发言,1不得和发言同时打出,发言需一次结束,不得分多段发表,单人次发言时间不得超过1min,不得抢答,承让请打2,违反规则首次进行警告,两次警告则禁言5分钟。
正方一辩—小呆
正方一辩—小呆
请问对方辩友,他人认同一定是正确的吗?昨天有人叫我跟他一起去赌博,赌博是他的认同,请问这个他
人认同正确吗? 反方一辩-谷谷
反方一辩-谷谷
他人认同并不是说极其个别的人的认同,我们要创造和谐社会这就是我们的他人认同,难道这错了么?请问我做了一件错的事情,后悔了,但是我确实做了,这能说我就认同我做的这事情了么?
正方一辩—小呆
正方一辩—小呆
做事前当然是自我认同了,后悔之后对之前的自己不认同,但对现在的自己认同了,认同观也是可以改变的嘛!对方把他人认同等同于其他所有人的认同,对方说一个他人不叫他人,而我方说自我认同也可以是自己所代表的集体的认同,对方说这不对。对方这是不是叫作“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呢?
主席-忧忧
[公告]请抓紧时间
反方二辩-星空
自我认同往往容易陷入狂妄的境地..或者自卑..那么当这些状况出现的时候你如何解决?自我认同与他人认
同解决力谁更大? 反方二辩-星空
0 正二-夜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发言
正二-夜
我觉得是从他人认定的标准来判断的,更体现了我们也在同时看重他人认同的重要性,但是标准不代表其比自我认同重要,而是做为自我认同的一个工具,以体现我们自人认同的价值,以其行为过程中的重要!~
呵呵
反方三辩-书生 反方三辩-书生
对方在开篇立论中曾经说过:自我认同是基础,可是基础的东西就一定更重要吗?茹毛饮血的蒙昧状态是今天灿烂文明的基础,难道茹毛饮血就比今天的灿烂文明更重要吗?
正方一辩—小呆 正二-夜正二-夜 2
反方一辩-谷谷
2是什么? 主席-忧忧
承让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一发言 正方一辩—小呆
我们从来没有说基础更重要,但基础不重要吗?到是对方,一直没有提出他们科学的标准。对方说自我认同会让人狂妄自大,请问他人认同一定不会让人狂妄自大吗?如果都会,他人认同为什么更重要?
反方三辩-书生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反方发言
主席-忧忧
[公告]请抓紧时间
反方三辩-书生
我方的标准就是看哪个更能体现个人的价值,而个人的价值要靠社会的认同,靠人民群众的判断.他人的认同我们不能看一个人的认同,而是看整个社会的认同.而对方辩友的自我认同全靠自己,怎么能客观呢? 正如对方在攻辩的时候说的,对方认为自己认同了才会去做,可是一个杀人犯要是认同了自己的杀人行为了,这样去做了,他自己认同了,这难道是好事吗?
正二-夜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发言
星星当空散
基础是每个零的开头
主席-忧忧
[公告]星星当空散,请注意比赛秩序,不要干扰比赛进行,第一次警告,谢谢配合;
正二-夜
我想起问对方,如果对方偷换概念到,他人认同就是社会认同,那么我们如果站在个人时说自我认同和社
会认同倒底那个更重要 反方一辩-谷谷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反方发言
正方一辩—小呆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发言
主席-忧忧
[公告]请抓紧时间
正方一辩—小呆
退一万步,社会认同就一定正确吗?原始社会还认同人肚子饿了就可以自相残杀呢!既然都有错,还请对方客观地看待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请问对方,你们说自己所代表的集体认同不叫自我认同,那么我的脚要走路,请问什么叫自我认同,是我的脚认同自己吗?我的脚没有思想,它怎么认同的?
反方三辩-书生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反方发言
主席-忧忧
[公告]自由辩时间[延长10分钟
反方三辩-书生
社会的认同需要人民群众的判断,要看社会发展的主流,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
找到最公正的答案的.我所在的集体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我的一个学生自己认同他是三好学生,可是我们全校的老师和学生并不认同他是个三好学生,请问他自己的认同能够等同于集体的认同吗? 如果自我认同就等同于集体认同的话?那么汪精卫自我认同了,可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他了吗?
希特勒自我认同了,我们人类的集体能认同他吗?
正二-夜
正方一辩—小呆
正方一辩—小呆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发言
正二-夜
社会认同无法达成统一,如这问题如何解决?
反方三辩-书生 反方二辩-星空 反方三辩-书生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反方发言
星星当空散
那么集体认同就能达到统一了吗
主席-忧忧
[公告]星星当空散,请注意比赛秩序,不要干扰比赛进行,第二次警告,如有再犯,只能请您暂时离开比赛
群了,敬请谅解 星星当空散
对不起 正方三辩-垃圾
反方二辩-星空
是有时无法达成统一..但是.大众会给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第2次请问对方辩友自我认同往往容易陷入狂妄的境地..或者自卑..那么当这些状况出现的时候你如何解决?
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解决力谁更大?
正方三辩-垃圾
自我认同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同,这还不够清楚?这个是自己决定的,难道不“统一”?
反方二辩-星空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反方发言
正方一辩—小呆 反方二辩-星空
请问..自我认同的盲目性您如何解决?第三次提问..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发言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发言 正方一辩—小呆
我方一再承认自我认同有可能出错 社会认同出错了对方说可以用发展的眼光来解决 现在错的以后对了就行 可自我认同难道就不会发展吗?自我认同不等于集体认同,他人认同也不等于社会认同吧?对方一直不给我们提出合理的判断标准 怎么能证明更重要呢?
反方一辩-谷谷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反方发言 反方一辩-谷谷
个人就能统一思想了么?我又想看书又想玩,我也真的不知道干嘛阿,对方一辩立论的时候说的自我认同是指自己对自己表示肯定,现在还是对方一辩说自我认同包括集体认同,那请问还有什么不是自我认同的呢?是不是外星人和地球人之间的认同也算是一种自我认同阿?只有自我认同而不在乎别人的认同,是找不到老婆的哦。最多只能自我认同到单相思的程度哦,到时候可别问为什么受伤的是你是你还是你啊。因为你忽视了比自我认同还重要的他人认同阿。对方辩友说的很好,在这个群里,由他人认同发现了自我认同的错误并且改正了,不正说明了他人认同的重要么?
主席-忧忧
[公告]请抓紧时间
正二-夜
正方一辩—小呆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发言
正二-夜
一个人,大家都觉得他不适合做博士,他却读了,对方觉得是不是这个人以后没什么大出息呢。不是“有时无法达成统一”,是往往不能达成统一,请问对方辩友,一半人说好,一半人说不好,你说谁客观?
反方一辩-谷谷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反方发言 反方一辩-谷谷
谁也没无聊到遇见别人的未来。超级女生,加油好男儿谁都想当第一怎么办?那就需要PK,需要短信投票,大家比比开谁的他人认同更高哦。所以说他人认同比自我认同 更重要的阿。
正方一辩—小呆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发言 正方一辩—小呆
我不代表外星人的利益 当然外星人的认同就不是自我认同了 还想请问手敲键盘 什么叫自我认同 是手
指认同自己吗? 手指没有思想 怎么认同?
反方一辩-谷谷
反方一辩-谷谷
请问你代表谁的利益 正方一辩—小呆 主席-忧忧
[公告]感谢双方辩手的精彩对决 和观众的支持,自由辩时间到此结束,谢谢!
主席-忧忧
[公告]现在是
4、观众提问时间(总用时15分钟), :观众对双方进行提问,经过主席同意后,双方辩论员进行回答,此时,双方3辩可以进行总结,总结时间双方不超过10分钟。观众提问时需使用除红、黑、蓝外的其他颜色字体发言,想发言必须打“1”,承让打“2”,主席宣布其取得发言权后才能发言,开头应注明提问哪一方,发言完毕须标注“0”;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我们的热心观众提问
Jonas 1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我们的热心观众Jonas提问
Jonas
今天的问题,不是反方拿出希特勒之类的例子,说你看,他的个人认同是错的,就能证明。那正方还能说有些人,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他,但最后还是建立功勋,比如诺贝尔,比如邓亚萍,比如我们在青年文摘中看到很多艰难创业的年轻人。等等。所以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公平的平台上来看。如果您一味的举例说那些例子,我只能理解为,您在论证的是:对于容易做错事的人,“兼听他人”比“固执己见”好。您能不能在比较公正的平台上给我一个解释,谢谢。
主席-忧忧
[公告]谢谢,有请反方辩手做答,发言请打“1”,承让“2”
反方二辩-星空 反方二辩-星空
诚如您所言..但是..诺贝尔..邓亚萍..这些人之所以成名..是否也有着他周围关心他的那些人的认同?他的“自我”并不是被孤立的..而是有“他人”在默默的鼓励着他们的前进..在帮助着他们,这是起着决定性的因素..星星当空散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我们的热心观众星星当空散提问
星星当空散
请问正方2辩 星星当空散
你能说什么是统一
主席-忧忧
[公告]谢谢,有请正方辩手做答,发言请打“1”,承让“2”
正二-夜 1 正二-夜
回答星星当空散,呵呵,统一是什么,统一是一个标准,或者是一个结果。这个不是词典上的解释,但是如果你想说的是统一对于哪一方更重要,我们在论证中并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只是想请问反方同学,不统一的他人认同,谁更具有客观性。
正方三辩-垃圾
那么请问是什么起决定性因素,那是他们对自己的自我认同啊。如果他们自己都不嫩认同自己,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那么他们再多的话语又有什么用呢?战胜心魔,靠自己最重要
唐伯鱼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我们的热心观众唐伯鱼提问
唐伯鱼
先请问正方:
我们说,一个正常人到了疯子国,那么这个正常人在这个国家将会是“疯子”
换句话说,在正方立论中说到我为集体做贡献,但如果大家乃至社会都不认为你是在贡献,甚至说你自以为是贡献的行为在大家的眼中是在搞破坏……
那么请问正方该如何以自我为中心而不顾他人的看法去为社会做贡献呢?
当然,也许正方里面貌似有一句话可以解释这个问题,那就是“我为集体做事,我代表集体,集体的认同就
是自我认同”,那么我为社会做事,社会这个大集体的认同也是我的自我认同咯……这样的话请问当“他人”都成了“自我”
后,辩题中的“他人”又该去哪里找?
主席-忧忧
[公告]谢谢,有请正1辩手做答,发言请打“1”,承让“2
正方一辩—小呆
正方一辩—小呆
我们已经找到外星人的他人了 可对方一直没找出手和脚的自我
我们承认自我认同有错误的时候,自我与社会相悖的时候,我们也不能说社会就一定是对的吧?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时还受社会的一致反对呢!
唐伯鱼
谢谢正方一辩的回答,还有个疑问想请问反方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我们的热心观众唐伯鱼提问
唐伯鱼
请问反方:
反方的立论中有句话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我们知道,哈维在提出“血液循环论”前盖伦用三种灵气解释生命现象的错误理论被教会利用而统治了医学界一千多年,这说明不能排除他人的认同会对社会的进步造成阻碍作用,而如果如反方所说事事要以他人认同为重,那么谁来提出“血液循环论”这种正确的理论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呢?
主席-忧忧
[公告]谢谢,有请反方辩手做答,发言请打“1”,承让“2”
反方三辩-书生
color=#FFCC00]¤毛蛋¤ [/color]
主席-忧忧
[公告]*¤毛蛋¤,请注意比赛秩序,不要干扰比赛进行,第一次警告,谢谢配合;
反方三辩-书生
且社会是发展的,即便在一定的时期之内对有些人存在争议,看法不一,但历史的长河终究会给个人的行为一个公正的评价。即便过去错了,可是现在我们给哈维了一个公正的评价.可是自我认同却往往没有一个纠正的机会,恐怖分子制造爆炸,在被捕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我自己认同错
了,请问法官会宣判他无罪吗?
主席-忧忧
[公告]谢谢各位观众和双方辩手,观众提问到此结束
主席-忧忧
[公告]下面是
5、总结陈词:由反方先进行总结,字数不限。反方总结结束后3分钟,正方进行总结。
有请反方3辩
反方三辩-书生
谢谢主席,大家好!
在一场激烈的唇枪舌剑之后,我不得不非常遗憾地指出对方辩友在本场比赛中犯下的错误: 第一,错误地认为基础的东西就一定更重要。正方一辩在开篇立论中所说的:“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事业成功,竞争取胜的必要条件。。自我认同是人做一切事情的基础。”,可是基础的东西就一定是更重要的吗?类人猿是人类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没有类人猿就没有人类,可是我们今天伟大而灿烂的人类文明是类人猿创造的吗?难道类人猿比人类更重要吗?当然不是,这就说明对方立论的基本逻辑就错了,导致此后的论证更加错误。对方辩友认定自我认同是基础,却完全不能论证自我认同更重要,因为基础的东西不一定是更重要的。而事实上判断哪个更重要的标准应该是看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判断,人民群众的眼睛是最雪亮的,因而个人的行为需要他人的认同,他人的认同更为重要。
第二,错误地把自我认同等同于集体的认同,夸大了自我认同的范围。正方一辩在开篇立论中曾经说过:“我们做事 是为了得到人类的认同、自己国家的认同、自己所在集体的认同、自己家庭的认同。”集体的怎么能等同于自我的呢?如果按照对方辩友的理解--集体的就是自我的,那么我们单位所有的东西我都可以拿走,那都是属于自我的,可是这样行吗?这是犯罪啊!集体的认同实际上是一种大范围的认同,包含了很多人的认同,这里面他人要远远多于个人,因此,集体的认同实际上主要是他人的认同,而并非如对方
辩友所言的自我认同。
第三,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而不是完全等同于自我,做事情成功和失败,不能仅仅靠自己,更需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规律,是否尊重规律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与成败。如果自我的认同就能决定事物的成败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失败者,我们就不会为那么项羽的四面楚歌而扼腕叹息;就不会为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而悲伤。因此事情的成败不是由自我决定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也需要社会的认可。人的价值实现要靠是社会的认可,靠他人的认同,而不是自我的认同。第四,对方辩友狭隘地把他人认同认为是任何一个人的认同,我们要看事物的主要矛盾,要看整个社会的认同。而整个社会中绝大多数都是他人,因而他人的认同更重要。
人民群众的历史的创造者,个人价值的评判也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判断,因此我们判断哪个更重要的标准还是要看人民群众的判断,看社会的承认,社会的承认当然要靠他人的认同。而且社会是发展的,即便在一定的时期之内对有些人存在争议,看法不一,但历史的长河终究会给个人的行为一个公正的评价。而个人的判断受个人民族、阶级、思想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而很难达到客观公正,自我认同的错误往往受到客观条件地制约而无法纠正。对方说自我认同现在错了,将来对了就可以了,可是如果一个人杀人了,并且自我认同了,可是当他被判死刑走上刑场的时候说:我错了,请问,这来的及吗?所以自我的认同狭隘盲目。希特勒也可以自我认同,秦烩可以自我认同,赖昌星也可以自我认同,可是这样的认同能正确吗?
因此我方观点认为他人认同比自我认同更重要。谢谢各位!0
主席-忧忧
[公告]谢谢,有请正方3辩以他的陈词来结束本场比赛
¤毛蛋¤
主席-忧忧
[公告]¤毛蛋¤,请注意比赛秩序,不要干扰比赛进行,第二次警告,如有再犯,只能请您暂时离开比赛群
了,敬请谅解。
正方三辩-垃圾
谢谢主席,大家好:
经过了一场紧张激烈的唇枪舌战之后,让我来帮大家理清思路,重新审视这场辩论。
首先来看看对方辩友的逻辑,对方辩友整场比赛只论证了他人认同很重要,却没有证明为什么他人认同比自我认同更重要,由他人认同的重要性对方就直接推出他人认同更重要。那么让我们想一下,自我认同有没有一点点重要性呢?如果有,那么自我认同也重要,按对方辩友的逻辑,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得出自我认同更重要呢?这样看来,对方辩友在论证他方观点的时候,其实是不是同时也论证了我方观点呢?
再来看看对方辩友在整场比赛中犯的几个错误:
1,对方一直在曲解自我认同的意义。我方在理论中一直强调了,对社会而言,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得到他人认同,而是为了得到自我认同。即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自我认同。一切都是为了自我认同而服务,难道这还不能说明自我认同比他人认同更重要,吗?
2、对方一直反复强调那个杀人行为的例子:“一个杀人犯要是认同了自己的杀人行为了,这样去做了,他自己认同了,这难道是好事吗? ”那么我方可以告诉你,正因为他没有认同自己的杀人行为,所以才没有做倒是也许因为他人认同的偏重,导致了他在不自我认同的情况下才做出杀人放火的事情啊·这样还不能说明自
我认同比他人认同更重要吗?
3、再者是反方在立论时说每个女人都爱美的例子:女人自认为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变得自信快乐。这时候得不到他人的认同取而代之的是嘲笑,这时候我们更需要的是自我认同,难道要因为得不到他人的认同而自卑一辈子吗?照你这么说,这么消极的他人认同我们应该提倡吗??还能说明他人认同比自我认同更重要吗?答案是:从事情的结果效用来看,自我认同比他人认同更重要!
4、刚才对方辩友也说了“我们要创造和谐社会”,为什么说“我们”而不是“他们”呢?那是因为我们是第一人称,就是只自身,我们要创造和谐社会,更需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同,没有自身的认同,更是难以创造和谐社会。一个人要去认同别人,首先自己要对自己的认同才有可能去认同别人,正是因为别人自己认同的和自己的认同一致,才能达到共鸣,社会才能统一发展啊对方辩友。
5、对方辩友口口声声说自我认同往往容易陷入狂妄的境地或者自卑,如果这么说的话他人认同岂不是更容易让人迷失自我,甚至可是说是没有自我主见。他人认同的普遍化往往会会导致我们自身发展的平庸化、腐朽化,请问现在这个社会,自我认同不强的人,怎么能让社会更有所发展?而且他人认同中的滞后性会束缚自我意识的超前性,这些都是我们社会发展中的绊脚石。
所以我方认为,自我比他人认同更重要!谢谢!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学校认同 篇3
关键词:边境义务教育学校民族认同整合对策
继费孝通先生提出“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之后,有学者依据此理论,对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进行研究,提出了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滕星教授认为在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中,“多元”与“整合”教育相辅相成“,多元”围绕“整合”实施“,整合”结合“多元”发展。[1]这一理论承认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认为各種文化均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生存的空间,都应受到尊重,各个文化族群不应彼此隔离与否定,应该彼此欣赏和理解对方,同时,也指出了我国民族教育各级学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一、内修——学校建立求同存异的文化观
边境义务教育学校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实践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其身份的多重性,承认其民族的双重认同,并进行“求同存异文化观”的教育。学校中校园氛围的创设、多元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师能力的发展都应尊重和体现这一现实特点,反映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所倡导的平等、尊重、宽容、理解的价值观。
(一) 和谐校园氛围——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内环境
校园文化氛围包括了校园语言、宣传(如板报与走廊文化)、学风、班风等,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以潜移默化的独特教育方式陶冶学生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同化人格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具有的潜隐性、弥散性等特点,是其他教学形式难以替代的,边境地区校园文化氛围在学生民族认同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巨大的潜在教育功能,对学生形成在多元文化中求同存异的观念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就语言来说,由于学生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校园环境相对开放,学生之间交流的语言也比较多样,主要是民族语、方言、普通话。在这样的校园里,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这样的观点:不管使用何种语言交流,都应当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语言。
(二)多元校本课程——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载体
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就是多元文化整合课程。多元文化课程问题是边境地区学校教育内部问题的一个重点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设置专门的多元文化课程,更强调的是将多元——整合的理念贯穿于学校各种类型课程及活动中。当中,校本课程,作为课改重要组成部,与国家课程不同,指的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由校长领导、教师做主力、课程专家做指导、包括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开发的课程”[2]在边境地区,多民族杂居,文化具有区域性、多样性,校本课程开发中需融入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念,体现民族文化特色,促进学生民族认同的发展。
1.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国家课程内容考虑较多的是主流文化和国家的要求,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把重点放在对少数民族文化课程的开设上, 找到实施校本课程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结合点,找到民族课程与文化需要的切入点。边境民族杂居,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内容的选取不用局限于现有课程,可以从各民族的文化精选取一些能代表本民族的文化融入校本课程中。
2.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边境地区校本课程的实施应当体现求同存异的文化观和多元文化教育观,要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倡导民族文化教育的多样并存,提倡尊重文化差异性。除了学校自己编写的教材和常规的活动课之外,校本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实施方式。在开展校本性的综合实践时,教师可以拟定一些民族文化主题,可以是对某一边境地区民族的语言文化的初步研究,也可以是民族文化之间的某些共同点研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参与,自己组织研究小组,确定成员,以问题为中心制定研究计划,并实施计划。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从单一学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传统模式,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把握研究进程,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交流,展示,评价,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对尊重文化差异、加强文化联系、交流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民族认同感。
(三) 边境教师——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自觉实施者
教师的专业水平、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与校本课程开发密切相关。传统的课程中教师的责任是执行课程计划,只需要把课上好,只要抓好教学质量就行了,所以,课程意识比较淡薄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的校本课程中,教师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文化的传递者、反思者和创造者,能以一种包容和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处于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本民族的文化和其他文化,具有积极学习的心态及对人类文化的敏感性。此外,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民族认同理念和自觉的文化言行,尊重学生群体个体差异,平等地对待各民族与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唤起当代学生初步的的“文化自觉”意识,使之在了解、认同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也注意了解、尊重和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 减少偏见和歧视,形成平等、宽容、接纳的多元共存的文化态度和民族认同。
二、 外扩——坚持教育跨国交流与合作
边境教育部门应提高对国门学校乃至边境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认识,充分意识到学校教育对学生民族认同及边境稳定的重要作用,加强对边境教育交流的重视,鼓励和支持鼓励沿边义务教育学校与邻国之间增强教育对话意识,继续开展学术与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外派教师到邻国支教、交流,也可以请邻国教师来中国参加培训,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努力改变边界两边学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时断时续的现状,形成长期性、持续性、稳定性的合作机制。然而,在教育合作中,要注意遵从自愿原则,发挥交流的优势,尽量减少可能的文化冲突,应注意把握以下两点:一是在教育交流中,学校或教师主体应明确国家认同,但也不必因此产生隔阂,影响交流,应在尊重和理解彼此国家归属的差异的基础上展开合作。二是在教师培训中,不应将强势文化强加给对方,应更多注重学术与专业技术技能的交流学习,也可以利用交流主体双方地域上的相近和民族文化背景的相似性,共同挖掘、开发地域性教育资源,传承民族文化。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今天,学校教育在边境社会中起着根本性作用。教育本身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活动的对象主要是青年一代,如果我们能在教育交流中发现产生和影响文化差异的因素,加深了解文化差异的原因,加强两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跨文化的能力,增强文化沟通与理解、就能减少文化间摩擦,从自身及其对方的文化中汲取和平的营养,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80-581.
[2]黄移龄.试论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J].广西河池学院教学与管理,2007(03):58.
[3]瞿明安.现代民族学第一册(下卷)[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401-402.
大学生学校认同的因素研究 篇4
有关对学校认同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因研究角度的不一样,尚没有权威的定义。目前运用最广泛的是学者李芬香提出的概念,她认为学校认同是学生在与就读学校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学校的一种接纳、肯定和欣赏,并希望在学校刻苦学习、钻研成才,要为校争光的一种积极态度、情感、认识。学者认为,在这种心理氛围下,学生会自觉接受学校的校规校纪、认可校园文化,并逐渐在外在动机的影响下内化,同时会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做出一系列积极行为。
2.方法
选取广西大学大学250名本科生作为受试者,发放问卷250份,收回233份,回收率为93.2%。
借鉴的量表主要由华中师范大学04年毕业的学生陈晶编制,涉及积极情感、集体自尊、互依信念、消极情感、自我归类、自我概念六个维度,信度系数达到0.7957。
大部分学者对学校认同的维度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涉及自我的认知因素,二是涉及依恋程度的情感因素,三是涉及自尊的评价维度。丁立的实证研究显示,学校认同可以从四个角度出发定义学校认同的内部结构。
本文在此基础上,假设学校认同划分为四个维度:维度一,认知成分;维度二:情感成分;维度三:评价成分;维度四,行为成分,通过统计方法实证验证学校认同的维度。
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3.1因素分析
对问卷的项目进行因素分析,Bartlett检验的卡方值为1520.119(p<.000),可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可以抽取特征值大于等于1的因子4个。
碎石图的结果显示,第四个因子解以后的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变得很小,可以忽略。从此图的结果显示,提取4个公共因子是合适的。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旋转矩阵。结果显示,主要有四个维度,且各维度区分度比较明显,验证了丁立的结论。根据各维度的特征,依次命名为认知;情感;行为;评价。
3.2相关分析
表3-1是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程度之间的相关分析。在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条件下,四个维度和总分之间的相关显著结果,显示存在较强正相关,
4.结论
本文运用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了学者的结论:学校认同感由四个维度构成。分别可命名为情感,评价,认知,行为。各维度相关显著,但都不超过0.70,未达到强相关的程度。
在著性水平0.01下,四个维度和总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情感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程度最高,评价随后,行为次之,群体认知最后。
认知是大学生认知自己活动的过程,也是对自己扮演角色的一种认识,能够将自己所在的母校和其它学校区分开来。这是一个自我探索、自我认识的过程(包克冰等,2006)。情感是态度的核心,是一种稳定的评价和体验。也是大学生对自己扮演角色的认可程度、对学校产生的依恋和联接程度。评价成分为自尊,包括怎么看待学校的群体和群体内部的成员(马丁特罗,2003)。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经常以评价学校的好坏展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学校“挺好的,我非常喜欢”,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不怎么好,或者“不喜欢”等评价。行为则是个体受思想支配所表现出来的外在活动,如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校园活动、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等。
后续研究可以参照此研究,将学校认同分为四个维度考虑。
参考文献
[1]张首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危机与核心价值体[N].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4(2).
[2]李芬香.论对高校新生的学校认同教育[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6.(2):70-71.
[3]丁立,大学生学校认同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4]马丁•特罗著.从大众高等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0):5-6.
组织认同 篇5
一、组织认同感的基本理解及对组织的功能作用(一)组织认同感的基本理解
由于组织认同涉及到组织内外, 尤其是与组织的存在和发展相联系的各层次、各方面主体的问题, 因而一般采用两个概念进行研究: 一是Organizational identity, 二是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它们是两个相关而又有差异的概念。仅从词义表述上讲, 前者通常在汉语里译为组织认同, 多指一种较为完整的组织心理现象和过程;而后者既译作组织认同、也译为组织认同感, 主要从组织认同主体对组织形成组织认同感受心理的角度理解。广义而言, 任何组织都不是一个绝对的独立实体, 组织在社会生活中与其他各种各样的社会实体———“其他人和其他的人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离不开相关的人。因此, 组织的存在与发展需要得到除一般意义上(有确定组织边界)的组织之外的相关人群的认同。而从狭义的组织管理来说, 主要把组织看作一个有确定边界的社会结构实体, 因而一般的所谓组织认同就是指组织认同感, 也就是仅仅包含组织实体内部成员的组织认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为广义的组织认同,或一般而言的组织认同。
组织认同感(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强调的是组织成员在组织中的感受。关于组织认同感的研究, 涉及到组织成员在组织中的具体行为, 涉及到影响组织成员在组织中形成和维持具体的组织行为的种种因素。组织认同感是组织成员在组织中与组织中方方面面的具体因素发生相互的影响和互动后出现的一种现实而具体的感受, 而且这种感受还是一种会对组织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感受。因此, 组织认同感的研究一开始就是与和组织成员决策行为相关的诸多因素联系在一起的。根据西蒙的观点, “一个人在作决策时对被选方案的评价, 如果是以这些方案给群体造成的后果为依据的, 我们就说那个人对那个特定的群体具有认同感了”。托普金斯(P.K.Tompkins)和切尼(G.Cheney)认为, 一个决策者对一个产生组织认同感, 是在他或她渴望选择最能促成它感知到的组织利益替代物的时候。切尼说, 组织认同感与大量的组织现象和行为有联系, 这些现象涉及到决策、工作态度、动机、工作绩效、目标成就、决策冲突、个人决策、员工互动、单位工作时间、工作流动性、人事变动、跨边界活动和组织效率。关于组织认同感的测量工具, 最早是由培切恩(M.Patchen)中心提出的。他在对田纳西谷地管理局员工进行的组织认同感研究中涉及到:(1)与其他员工有共享特征的感知;(2)与组织的团结程度;(3)组织的支持。在这项研究中, 他提出了一个包括有下列几个方面构成内容的组织认同感通用性概念: 相似性、成员资格和忠诚。他对这几个概念的定义是: 相似性是指与组织中的其他成员相互感知到的共同目标和利益, 成员资格被描述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和组织的联系程度, 而忠诚则被看作是员工对组织的支持和保卫。在培切恩的研究基础上, 切尼形成了他著名的“切尼组织认同感问卷”(OIQ),这是目前研究者运用得最广泛的组织认同感评估工具。这份问卷是一份具有普遍适应性的, 为评估设计的认同感测量工具。它体现出一种对多维项目测量的综合, 设计的目的是评估组织认同感与相关的组织承诺和工作涉入(job involvement)的结构。威廉姆(L.J.William)等人认为,目前的组织认同感的一般操作性定义合并了几种由切尼等人提出的结构。组织认同感实际上被定义做一个内外部信念说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利益和组织的利益契合, 从而产生基于那些利益的认同感。他们认为, 组织认同感具有3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 组织认同感与组织的所有社会方面有强烈的关系;第二, 因为组织的复杂性, 组织认同感是组织内决策的基础;第三, 有一种深层的组织结构存在着, 这种深层结构建立在组织的个体成员感知的基础上。这些感知以一种持续的集体组织认同方式指向和形成组织的沟通。(二)组织认同感对组织的功能作用
组织认同感对组织具有较明显的功能作用。许多研究证明: 个体对组织的认同感越强, 他越有可能持有组织的观点和采取对组织有利的行动。在组织中, 组织认同感可以防止员工产生疏离感(alienated perception)、也是一般工作满足感(job satisfaction)的重要先决条件;如果对组织具有较强的组织认同感, 一个组织成员就更有可能留在组织中并加倍地为组织努力。反之,就可能降低或是撤退对组织的认同。组织认同可能通过与组织的个体认同感过程影响成员的行为。阿什佛(B.E.Ashforth)和米尔(E.F.Mael)认为, 组织认同感的产生可使组织成员在个体的行为和态度方面形成一些相关的后果。首先, 导致在组织成员中凸显出“去个性信任”。这是由于经过认同感过程, 个体可能沉浸于先前与他人互动所形成的独立的信任行为之中。内群体和外群体成员的分类过程自身提供其他人行为的有效和可靠的信息。“认同感扩大一个人从个人到社会联系的网络, 因此信赖产生”。其次, 加强个体对组织承诺。因为成员的认同感越高, 所感知到的个人成功和组织成功之间的联系越紧。在成员的感知中, 他们的个人自尊及利益都处在于组织的联系之中。再论, 有内化组织文化的作用。组织认同感肯定影响组织成员内化那些被包含在感知到的组织认同中的信念、价值观、意义和目标的倾向。作为对一贯性心理需要的结果, 组织认同感激发个体校正和使他们自己的行为和信念与组织的规范一致。最后, 影响个体在组织中的意义形成和意义传递。通过支持个体的信念和价值, 认同感激发倾向于感知到的组织认同的意义形成, 定义必须被注意和解释作可能与组织的地位和绩效有关的东西。除了提供一种关于组织认同感对组织具有潜在积极功能的解释外, 阿什佛和米尔重构的概念还介绍了一个关于组织认同感的清楚的、概念性的认知阐述, 认为组织认同感提供了一种对于“我是谁”的问题的部分回答。这种从社会认同感的定义的组织认同, 使它与组织承诺和把组织认同看作组织承诺一个部分或承诺的一个基础的组织认同概念相区别。
二、组织认同对现代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
组织认同是员工体验到的一种对组织的心理依附,或是以组织成员的身份定义自我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归属于群体的知觉。表现为企业组织成员在心理与行为等方面与其所加入的组织具有一致性,他们对组织既有理性的契约感和责任感,也有情感的归属感和依赖感,觉得自己在企业组织中有主人翁的感觉和认识并在组织中会有相应的行为表现的一种状态。所以,组织认同水平越高,员工对从事的职业越有兴趣、越热爱,他们在工作中,就能够自我管理,主动承担责任,这样才能转化成具有实质性的工作绩效。正如美国学者弗兰西斯说:“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能用钱买到劳动,但你不能用钱买到热情,你不能用钱买到主动,更不能用钱买到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组织认同争取到。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产品的质量,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产品的服务,都是雇员们精神、力量及努力的结果。”
(一)组织认同会成为现代企业员工自动自发工作的动力。普通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物质激励方式对于现代的企业员工的工作很难取得好的效果。虽然考核制度可以督促员工投入到工作中,其效果难以与自发自动的工作意愿相比拟。组织认同的强化使员工更能以组织来定义自己,接受和内化组织的需求作为自己价值系统的一部分,即使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做出符合组织利益的决策。
学校认同 篇6
关键词:复兴运动;民族认同
一、复兴运动后意大利的民族认同构建
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曾就意大利的民族认同难以实现做出如下论断,“试图创建民族-大众的集体意志的尝试所以不断失败,其原因要从由于地方自治行政区资产阶级解体而产生的某些特定社会集团的存在中去寻找,要从另外一些反应意大利国际职能(即作为教廷所在地和神圣罗马帝国的传承人)的社会集团的特殊性质中去寻找。”换言之,民族主义者将意大利视为神圣罗马帝国至少在文化上的当然传承者,而几乎全民皆为天主教徒的意大利民族则同时又视普世的宗教文化为民族文化不可切割的一部分。二者在亚平宁半岛的长期共存,导致意大利长久以来难以诞生强有力的中央王朝去实现政治版图的统一。直到1861年,意大利王国成立,撒丁王国的伊曼努尔二世成为意大利国王。9年后,意大利军队开入罗马,结束了千余年的教皇世俗统治。意大利半岛曾经只是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口中的“纯粹的地理概念”,终于结束了自476年西罗马帝国覆灭后的分裂局面,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兴起于19世纪40年代的意大利复兴运動也随之完成了阶段性的使命。然而复兴运动后的意大利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仍然十分薄弱,“意大利已经造就了,现在要造就的是意大利人”,[1]马西莫·达泽里奥(Massimo Dazeglio,1849-1852年曾任撒丁王国首相)道出了复兴运动精英们的忧虑。军事和外交实现政治统一,而民族的真正统一则还需要笔和书来完成,换言之,政治上的斗争从国际外交与国内战场上,很大程度上转移到了民族认同构建上。
二、加里波第、加富尔视角下的宗教认同
1869年,加里波第创作了文学作品《志愿兵坎多尼》,其中他塑造了英勇无畏、具有牺牲精神的志愿兵形象,这是他认可的 “意大利的新一代”应效仿的模范。在该书的序言中,他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教士阶层的恨,表示,“我是怀着对恶的仇恨写作的,这种恶摧残着我们的社会,那些人自称是上帝和国王的代理人的人,他们就是这种恶的代表。”[2]书中的神职人员则无一不是滥用权力的无耻之徒,对教会的传统教育,加里波第更是表示了激烈的抨击,“别让你的孩子接受教士的教育,否则他们将无法成长为强壮、勇敢、向善、诚实的人,而会被教育成恶毒、虚伪和满口谎言的人”。[3]作为激烈的共和主义者,加里波第将国民劣根性主要归因于长久以来的外国势力的统治以及天主教会的愚民教育。
而同为复兴运动三杰的王国首相加富尔提出“自由国家、自由教会”的政策,就是认识到反对教会的世俗权力、抨击教会是阻挠国家统一的反动势力,并不必然意味着反对宗教本身,而要将宗教纳入民族统一的整体方案中,与加里波第相比,加富尔所体现的政治思维带有更多的“顶层设计”的印记。1861年,意大利王国成立,教皇的领地仅限于罗马及其周边,最终实现意大利的领土统一,并将罗马作为意大利这个国家的首都只是时间问题,这一年加富尔在王国议会发表演说称,“罗马问题不仅仅对意大利是至关重要的,更会影响到世界上所有2亿天主教徒。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有着政治影响,在道德与宗教领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创造了这个国家的一代人,还肩负使命要实现教皇与世俗政府之间、宗教精神与伟大的自由原则之间和解。”
三、宗教认同应服务于民族认同
加里波第的立场相比于同时代的精英是激烈甚至偏激的,以加富尔为代表的更多的主流政治精英意识到,宗教文化已经成为意大利国民性的一部分,宗教认同本身和民族认同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对待教廷的政策不能全然否定,而是要加以利用,使之服务于国民对于新生的民族国家的认同。民族是民族认同的客体,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的稳定的共同体。”而作为几乎全体意大利人的共同信仰的天主教文化则是构成民族认同的基础要素,作为宗教认同的客体的信徒群体与民族国家的公民基本上是完全重合的,换言之,意大利民族的宗教认同本身,为民族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提供了养分。米勒认为,“每个人绝大部分的私人认同,都源自我们所属的团体。
四、结论
构建新生国家的民族认同,要处理好宗教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关系。民族认同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民族认同的排他性,也就是说,民族国家一旦形成,其成员对自身民族的认同就先天包括对其他民族的不归属感或者不认同感,而另一面,则是在民族内部,成员彼此的基于同质性的认同。对于意大利民族而言,宗教文化本身构成了民族成员同质性的主要来源。复兴运动实现了意大利的政治统一,然而国民的民族认同教育并没有随着国家统一而结束,其构建伴随着意大利作为后起民族国家政教分离全过程,而宗教认同作为意大利国内不同政治派别、社会阶层实现内部认同、加强民族内部凝聚力的最大公约数,换言之政教分离不是政教对立,是民族认同的有机组成部分。1870年后,意大利实现政教分离最终还要通过漫长的政治进化与社会运动实现政教和解,直到半个多世纪之后,随着意大利政府与梵蒂冈教廷通过《拉特兰条约》的签署,实现政教的和解才算告一段落。
注释:
[1]Massimo Taparelli DAzeglio,in I miei ricordi, Firenze, Barbera, 1891, p. 5.
[2]Giuseppe Garibaldi, Cantoni il Volontario,prefazione, Milan:Enrico, Politti, 1870.
学校认同 篇7
1 升格学校教师自我认同危机内涵
中职学校的升格使中职教师转变成高校教师, 其社会地位、身份与之前差别较大, 角色的跨度也较大。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会感到无所适从, 产生了焦虑、恐惧、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等心理。简单地说, 升格学校教师出现了心理上的自我认同危机。心理学家指出, 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对个人经历的反思理解到的自我, 能够理智地看待并接受自己以及外界事物, 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奋发向上, 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 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体会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既能从这种认同感中巩固自信与自尊, 又不会一味地屈从于社会与舆论。自我认同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自我要求与社会期望的整合。
教师的自我认同和人格特质是构成教师教学实践的重要因素, 当教师面临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矛盾、传统期待与现实认知的冲突、时代挑战与自身素质的差距时, 容易对“我是谁”、“我拥有什么”、“我做了什么”等产生疑惑, 容易对自身价值和成就产生疑惑和否定, 进而影响到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升格学校教师在角色转换过程中普遍存在心理上的自我认同危机, 它是由内在因素即本体安全和外在因素即社会环境共同作用导致的。内在因素是指维系教师自我连续的本体安全受到威胁 (中职教师职业以往的一贯性、适应性被打破了) , 又面临着新的适应和挑战;外在因素是因为学校升格、社会变化、课改要求变化均需要教师对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和转换。这就需要学校关注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 引导教师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感, 使教师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得到理想的发展。
2 升格学校教师自我认同危机的表现特征及产生原因
2.1 升格学校教师自我认同危机的表现特征
2.1.1 角色认同的混乱
学校从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 教师的身份从中职教师转变为高校教师, 接踵而来的是一系列适应问题, 如对新的身份缺乏思想准备, 不了解高校教师的要求及如何实现从中职教师到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 在现实中仍然沿用原有的方法处理工作中的问题, 不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及要求, 使教师出现角色认同的混乱。
2.1.2 自我挫败感增强
自我挫败感是角色混乱带来的自我否定, 表现为: (1) 对自己不理解, 对现实环境不满意, 认为所处环境和自己的未来有许多不确定性, 彷徨、迷茫, 无所适从。 (2) 对自己评价偏低甚至消极, 一旦有不顺心的事发生, 自信心就会降低, 认为自己无法达到角色期望的目标。在中职学校, 有些教师是很优秀的, 随着学校升格、教育资源整合, 加上高校优秀人才很多, 中职教师易拿自己的短处和高校教师的优势比较, 产生自卑心理而否定自己, 产生习得性无助。
2.2 升格学校教师自我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
2.2.1 学校升格对教师角色要求的变化
高校教育重视学术性教育, 对因升格而成为高校教师的中职教师无疑是一次较大的挑战。中职教师对社会发展的走向缺乏准确把握, 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缺乏清晰的认识, 对高校教师的社会定位缺乏理解, 造成中职教师向高校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时出现问题。一是教育思想相对滞后, 停留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 因循守旧, 对改革中出现的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反应迟缓, 缺乏对新事物、新现象的敏锐性和前瞻性;二是竞争意识不强, 满足现状;三是换位思考意识薄弱, 视野不开阔, 局限于原有知识, 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反应比较慢, 主动适应少、被动应付多, 思想准备不充分, 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四是科研能力较弱。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及特点决定了教师对教育教学技巧比较重视、对科学研究能力不够重视, 教师科研机会不多、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水平不高。
2.2.2 教师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导致角色间冲突加剧
角色间冲突指一个人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之间发生的冲突, 包括空间、时间上的冲突和行为、模式、内容上的冲突。当前中职教师转型为高校教师就是一种新旧角色的转换,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是选择教学工作者的角色, 还是研究者的角色;是固守原有行为模式与教学思路, 还是勇于突破与创新;是以主动方式去适应角色, 还是被动等待;是选择突破自我的认知迷茫, 还是在自我认知中迷失等, 在这一系列的选择与冲突中, 由于部分教师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影响自我认同体验和对所扮演角色的理解程度, 从而导致角色间冲突加剧。
2.2.3 教师内在价值观的改变
自我价值观是影响个体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学校升格的过程中, 教师对自我存在的价值会有一个反思和梳理的过程, 这时, 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思维模式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教师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目标, 部分教师选择考研, 追求上进, 充实自己;部分教师在学校的安排下到外地进修;还有一些教师积极自学, 完善自我;也有些教师会有迷茫与困惑, 他们选择消极等待和被动应对, 从而产生自我认同危机。
3 升格学校教师对自我认同危机的心理调节策略
自我认同危机在许多升格学校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虽然人的心理变化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 但可以通过疏导和帮助进行调整。
3.1 正确面对学校升格带来的变化, 积极主动调节自我认知和期望水平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 这两方面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将自我评价应用到实践中, 使自身与群体交往时能对自己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看不到自身优点, 就会产生自卑心理, 丧失信心……相反, 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 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 导致工作失误。因此, 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我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作为教师, 是否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决定着其能否应对和处理好学习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
3.1.1教师对高等教育的现状和预期发展要有准确认识
社会的发展是必然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学校升格已成事实, 教师要做的是努力适应这种变化, 抓住这种变化带来的机遇, 同时依据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自身条件制订一个可以实现的明确目标,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角色定位。
3.1.2 学校要为教师的角色认知创造条件, 提供平台
可提供升格学校教师与高校教师交流互动的机会和场所, 鼓励教师多参加学校活动, 在实践中完善自我;可将升格学校教师与经验丰富的高校教师配对, 互相帮助, 提高升格学校教师转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针对性。
3.2 积极开展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辅导
通过开展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辅导, 提高教师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1) 经常进行升格的常规教育。在具体操作中, 可以请高校教师介绍他们的工作流程和方式, 组织中职教师到合并高校去听课、参观, 让升格学校教师对自己未来的角色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2) 进行适当心理辅导。学校可以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加强对升格学校教师的心理辅导, 如在教学会上, 校领导强调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讲普通话、要提前5分钟到教室、要加强自身的科研能力, 不要为自己曾经是中职教师而自卑等。
3.3 帮助教师正确对待挫折, 积极接纳自我
学校认同 篇8
高校心理咨询的内容包括学习咨询和职业咨询, 它不仅是障碍性咨询, 更重要的是发展性咨询。如今, 高职院校已经占据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深入了解高职学生对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机构的评价, 有助于研究者和从业者发现高职心理咨询机构中存在的问题, 有利于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以某高职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旨在了解高职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认识, 以及对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服务工作的看法, 为高职院校进一步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 被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从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中抽取不同年级, 城市、农村和男女生共450名进行问卷调查, 共回收问卷450份, 剔除无效问卷16份, 得到434份有效问卷, 见表1。
(二) 研究工具
高职学生心理咨询态度调查问卷———自编问卷 (马建青, 王东莉, 1997) 。问卷包括了五个方面内容: (1) 高职学生对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知晓程度; (2) 高职学生对寻求心理健康辅导咨询行为的态度; (3) 高职学生对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求助意识; (4) 高职学生对心理咨询中心的信任度; (5) 高职学生对心理咨询机构的满意度。问卷共21题, 其中11道单项选择题, 9道多项选择题, 1道排序题。
三、结果与分析
(一) 高职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知晓程度
通过访谈调查的形式, 了解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名称、地址、网站和联系方式等一些基本情况, 结果如下:
心理咨询机构对于高职学生只是脑海中的一个简单的概念, 生活中与他们并不相关。表2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
(二) 高职学生对寻求心理健康辅导咨询行为的态度
对高职学生对寻求心理健康辅导咨询行为的态度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调查: (1) 心理咨询机构的服务对象; (2) 周围同学对寻求心理健康辅导咨询的同学的态度。
超过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心理咨询针对的是学习、工作困难, 择业、求职困难, 社交、人际关系或个性培养与潜能开发有问题的人群;超过40%的学生认为心理咨询主要针对情绪调节、解决恐惧抑郁、恋爱咨询、缓解焦虑等问题;只有2.99%的同学认为心理咨询主要服务有精神疾病的人群, 说明这些同学对心理咨询还不甚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55.07%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是正常的, 41.71%的被调查者表示理解, 但不会去, 2.53%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清楚, 只有0.69%的被调查者错误地认为同学是因为有了心理疾病才去心理中心寻求帮助的。由此可见, 高职学生对寻求心理健康辅导咨询行为的态度大多是接受和理解的, 那就需要进一步了解高职学生在遇到困惑后, 是否会主动去心理健康中心咨询。
(三) 高职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求助意识
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作为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机构, 理应成为学生心理问题求助的主要场所。然而研究表明, 学生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求助于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姚永松, 2006) ,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
在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 大部分的同学 (77.42%) 是懂得寻求帮助的, 只有22.58%的同学选择自己承担和处理心理困惑问题。
表6显示, 有57.4%的学生有心理困扰时是向自己的朋友和同学寻求帮助;19.12%的学生是向父母寻求帮助;14.51%的学生是独自承受;向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求助的人不足4%。
对于遇到心理问题时, 不去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原因, 超过一半 (55.07%) 以上的同学表示自己可以解决;部分学生 (35.02%) 认为向咨询师倾述自己的心事感觉会不安全, 害怕别人泄密;32.49%的学生认为心理咨询不能解决问题;27.42%的同学害怕别人认为自己有病。由此可见, 高职学生向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求助意识不高, 对心理辅导中心的工作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四) 高职学生对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信任度
有超过一半 (52.53%) 的同学对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能给予帮助持保留态度, 8.29%的同学表示不相信。
大部分的调查者还是给予心理咨询正确的评价:65.21%的被调查者认为心理咨询机构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达到助人和自助的目的的机构;50.69%的学生表示它能帮助有心理疾病的学生;42.63%的同学将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当作是“帮助正常人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教育场所。
(五) 高职学生对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满意度
每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都要接待大量学生做心理测评和咨询, 但是效果如何, 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都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表10清楚地反映了学生对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满意度。
四、讨论
(一) 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着认知偏差
数据显示, 学生自己不太愿意, 也不太乐意让自己亲近的朋友去心理咨询, 但赞成其他人进行心理咨询。在美国, 每500个人中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 30%的美国人定期做心理咨询, 50%的人会不定期去心理诊所 (王万章, 2008) 。北京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胡佩诚教授介绍说, 美国人接受心理咨询就像吃顿麦当劳那样自然简单 (蔡如鹏, 2007) 。部分学生被社会偏见所左右, 担心自己去做咨询会被认为有“精神疾病”, 或者去做咨询和陌生人谈话容易暴露自己的隐私, 这是一种个人意志薄弱或者性格缺陷的表现。这些认知上的偏差使得部分学生心理上出现了矛盾, 不敢走进咨询室, 使原本可以通过咨询消除的心理问题发展成了心理障碍, 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危机。
(二) 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信度和效益评价偏低
高职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想要顺利地发展, 信度和效益至关重要。实际运行过程中, 信度和效益偏低, 是因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深度和广度上的局限性。数据显示, 有77.42%的同学在出现了无法解决的心理困扰后, 愿意寻求帮助。学生大多数是向同学或者朋友 (57.4%) 寻求帮助, 仅有4.84%的同学会向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求助。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 相信心理咨询能给予帮助的学生比例有39.86%。由此反映出, 学生个性化的服务并不能得到满足, 导致了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低效益的状况和对咨询师的低信任度。
五、建议
高校心理咨询现状不容乐观, 尤其是高职学生对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认可度不高, 求助于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意愿很不强烈。为此, 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可以尝试通过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 提高咨询师的专业化水平, 主动建立咨询关系, 推动网络心理咨询等方式, 提升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 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
高职学生是实践操作能力强, 善于发现新鲜事物的年轻个体。首先, 应完善补充每位学生的心理学知识, 努力提升他们对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其次, 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偶尔出现的心理问题, 正视和调节轻微的心理困扰, 使他们懂得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二) 提升心理咨询专业化水平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缺乏问题的制约。因此, 要使高职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咨询工作健康发展, 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师队伍, 提升咨询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 要建设专业标准化的心理咨询室和规范化的工作过程。
(三) 主动建立咨询关系发展互动
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工作满意度不高, 存在认知偏差。高职学生处于青春的波动期和转折期, 他们随时面临着各种彷徨、困惑、失落和迷惘, 主客观的原因导致他们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因此, 心理咨询师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 主动出击, 为学生提供一个排除心理困惑, 舒展自我意识的平台。
(四) 推广网络咨询
在调研中发现, 有不少学生害怕去学校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咨询, 怕被别人嘲笑, 怕被咨询师看到自己的弱点。这种观念不仅阻碍了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进展, 更不利于学生心理困惑的及时解决。2001年, Wright在对100个求助咨询者的研究中发现, 求助者愿意接受网络咨询, 同时, 他们在认识疗法测验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利用学生普遍喜欢使用网络的特性, 开展心理咨询, 能很快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使学生们体验到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服务, 进而提高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学生心目中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摘要:本文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对某高职学院450名在校学生进行高职学生心理态度问卷调查, 通过分析结果得出: (1) 高职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存在认知偏差; (2) 高职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信度和效度评价偏低。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后, 建议通过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 提高咨询师的专业化水平, 主动建立咨询关系, 推动网络心理咨询等方式, 使心理咨询更深入学生, 有效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咨询,心理问题,认同
参考文献
[1]马建青, 王东莉.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心态的调查分析:兼与高校咨询员看法的比较研究[J].青年研究, 1997 (9) .
[2]姚永松.浅议高校心理咨询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9) .
[3]王万章, 赵勇, 贾琳.高校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 2008 (12) .
[4]蔡如鹏.心理咨询业的双重尴尬[J].中国新闻周刊, 2007 (13) .
学校认同 篇9
所谓认同感, 是指个体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学校认同感, 则是指学校成员对学校产生的一致的或相似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 是与其他成员在互动中达成的对学校的利益一致或相近的契合点。这种认同心理多表现为成员对学校的归属感、荣耀感等, 这种认同行为多表现为成员对学校的理解、认可、信任, 最终转变为支持的行为。
学校认同感从内容上具体可分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认同感。学校在办学过程中, 学生是其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者和载体, 教师则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是其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发扬光大者, 而社会舆论、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能和学校学生和教师一起就学校的办学思想及办学理念达成共识, 则可形成合力, 形成共同促进学校发展的良好氛围。三者对学校的认同必会带来显著的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降低学校管理成本。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发展的基石。学校的教学质量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师德水平以及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来体现, 假如教师对学校办学理念由接受进而在教学、工作中自觉的应用, 并认可其为自身发展的根本所在, 教师则会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 积极投身于教学科研之中。如果学生也高度认同学校和教师的价值观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等, 就能够加强其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学校获得各方普通的认同, 学校的许多管理环节就可以省去, 管理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与之相应的管理成本也就能够大大降低。
2.利于加强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师资力量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的问题, 是最首先要发展的人的素质, 而人的素质的发展又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头戏, 因此, 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如果能够形成浓厚的认同学校的氛围, 不但能够留住教师, 而且能够激发教职员工无穷的创造力, 使更多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而且吸引外面的优秀教师投身本校。
3.增强社会各方的支持配合, 有效提升学校的形象。发展学校的一笔可观的无形资产是社会、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外界的认同和支持, 离开他们的认同和支持, 学校的教育改革实施、办学思想的贯彻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家长以及社会是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赢得他们的认同和支持对学校的发展意义深远。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认同感的途径
1.给予“家”的温暖, 让教师学生有主人翁的感觉。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第一次远离家乡, 独自生活, 心理上难免会产生无助的感觉, 这就要求大学必须成为学生的第二个家, 迅速填补孩子心里留出来的感情空缺。大一是大学生活的一个关键时期, 大一新生初来乍到急需老师和学长们的帮助和引导, 以德宏师专为例, 每逢迎新之际, 都在汽车站设立新生接待点, 新生班主任24小时开机接受新生报到, 各学生社团志愿者齐上阵不分昼夜, 学校领导更是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做到了新生报到从车站到宿舍的一站式服务。而毕业生则面临找工作、继续深造等众多困惑和压力, 也急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关心。德宏师专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 在课程设置上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就业进行具体指导, 并使就业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工作中;举办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讲座、举办和承办各种校园招聘会、先进毕业生事迹报告会等,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真正做到德宏师专培养的人才“留得住 下得去”。同时, 一些贫困生、心理素质不强的学生也是学校重点照顾的对象。德宏师专大力推行“暖心聚力”工程, 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各项奖助学金政策的支持以及社会力量的捐助以“不放弃, 不抛弃”的态度面对师专的每一位学子。
2.提高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 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近年来, 地方高校为了自身发展大力引进博士、硕士, 而地方高校的博士、硕士往往眼高过顶, 在课堂上往往神气有余, 务实不足, 又不愿接受学生的建议, 一意孤行。因此, 师生关系紧张的局面时有出现。而有些老资格的教师, 因上课方式呆板乏味, 备课内容十几年不变却从不反省, 而自我感觉特别良好, 让学生极其反感。试想, 一个从事传道授业的老师, 如果连最基本的教学态度都端正不了, 要想让学生对学校产生好感是不可能的, 学生又怎能在这个学校找到认同感、归属感呢?因此, 教师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 真诚地对待学生, 让自己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 喜欢自己的老师, 生发对学校的认同感。
3.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建设, 加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校园文化是办学理念、学校校风、精神风貌和人才素质的具体体现, 具有很强的导向、凝聚和教育功能。所以, 地方高校要想吸引学生, 加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也至关重要。一是学校可以充分挖掘本校的历史文化资源;二是发挥报纸、广播、电视、宣传栏、校园网等的宣传阵地作用, 校园媒体将信息、价值观和规范等一代一代地在校园群体中传递下去, 使“校园小社会”在扩展共同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紧密凝聚起来, 小环境中的成员因为拥有共同的精神而找到归属感。
4.树立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培养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作为在校学生, 接触最多的人除了任课教师之外, 就是学校管理人员了。如果说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话, 那么, 管理人员的管理态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班主任、辅导员, 到后勤管理人员、教务部门、财务部门, 甚至学校的高层领导, 他们都应该改变高高在上的态度, 放下架子, 做学生的朋友和服务员, 多点关心和笑脸。这样, 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形成才会真正成为可能。
总之, 构建良好的师生认同感需要多方合作, 共同努力。但是, 认同感一旦形成, 将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有利因素, 也会有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饶细莉.认同感在学校管理及师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J].职教论坛, 2011, (17) :86-88.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 篇10
“民族认同”概念可做两方面的解读:一是指人们以某一国族作为归属对象的认同;二是指中国各少数民族成员对于本族身份的认同, 以及其他国家类似族体单位的成员对于本族身份的认同。本文所关注的“民族认同”属于第二重意义。目前, “民族认同”在许多研究中也以“族群认同”的面貌出现。这是因为近年来, 有许多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将第二种含义上的“民族”改称为“族群”, 以区分“民族”概念的两种含义, 且便于与国外学术研究接轨。但由于“族群”概念内涵外延的广泛性、不确定性与流动性, “族群”的使用仅止于学术研究, 政府实务界仍使用“民族”称谓来制定政策和处理问题。
(2) 国家认同的概念
“国家认同”的的概念首次被引入政治学是在所谓的行为科学革命时期, 而且是与处理政治发展、整合以及与国际关系等议题有关。大陆学者林劲认为, 所谓国家认同, 意即某个地区的人们 (包括阶级及其政党和社会集团、个人) , 对该地区、国家归属的认可和赞同。国家认同问题内容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内政方面, 即国家主权和治权关系, 政府的代表性、合法性等问题;二是外交方面, 即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处境以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
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从一般理论上讲,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既存在相互联系性又存在着区别。在现如今的社会, 每个个体必然属于某一个民族, 但同时必然也属于某一个国家,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共同存在于个体的观念和意识之中的, 是统一起来的, 而不是非此即彼。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都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国家认同往往存在于公民的一生之中, 并且世世代代的相传下去。
另一方面,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也存在一些差别:首先, 二者的关注的重点不同。前者主要关注的是本民族群体, 后者主要关注整个国家。其次, 民族认同一般来说是从文化、经济等角度而谈, 国家认同不仅仅涉及上面的内容, 而且还包含国家政权、主权、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民族认同主要表现的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对其自然及文化倾向的认可与共识, 主要依赖于体貌特征、共同记忆、血缘关系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国家认同主要表现的是个体或群体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一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 认为自己应该具有该国成员的身份资格。
三、增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统一的方法 (1) 宣传中华文化, 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儿女共同努力的结果, 是各族儿女幸福生活的精神源泉, 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实现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在新的形势下, 我们应该加强中华文化的弘扬和宣传教育, 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出贡献。同时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应该和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使之成为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
(2) 注重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认同的主体是个体, 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表现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直接关系到个人的道德素质, 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所以, 我们应该注重公民的道德建设, 这是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的重要前提。
结语
认同是人们在情感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对象联接为一体的心理过程。也可以说, 认同就是一种归属感, 是属于内在的层面。对于促进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统一, 就必须正确全面的认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要看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区别, 通过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用文化的内在的凝聚力来更好的促进两者的相统一;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和爱国情感的培养, 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各民族的公民能更好的认识到自己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 享受国家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更好的维护祖国的统一和繁荣发展以及丰富宣传的形式, 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 更好的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相统一。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直以来, 文化认同是贯穿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础, 同时也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稳定的基石。但是, 随着近年来全球化的到来, “三股势力”衍生出新的力量, 逐渐蔓延到我国, 少数民族成为了国内外分裂分子对我国进行民族分裂的最有价值的工具。因此, 把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有机的统一起来, 成为当前我国实现稳定和谐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关系,途径
参考文献
[1]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 2010[1]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 2010
[2]都永浩:《民族认同与公民、国家认同》[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9 (6) 。[2]都永浩:《民族认同与公民、国家认同》[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9 (6) 。
“裸官”涉及国家认同 篇11
或许,这份调查在数据的权威性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揭示的问题却值得深思。何以高级别的官员对配偶子女移民的认同度更高?原因或许有很多,比如,高级别的官员对一些发达国家认知程度更高,其配偶、子女出国移民的机会更多等等。然而,高级别官员高度认同“裸官”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利益冲突和伦理争议。
对于“裸官”问题,舆论关注的焦点是其信息透明、公开。不过,回避不了的问题是:如果国家公职人员的配偶、子女财产、收入、国籍等情况全部公开了,是否就意味着相关人员可以合情、合理地做“裸官”?
从目前很多国家关于公职人员的道德伦理规范来看,主要关注的还是公职人员配偶、子女的财产、收入等问题,而配偶、子女的国籍问题则很少涉及。
这或许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制订有关公职人员道德行为准则的法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公职人员滥用职权,从而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平。而公职人员配偶、子女的国籍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权问题,一个国家不能禁止本国公民与外国公民通婚、生子,也不能因此而禁止存在涉外婚姻的公民担任国家工作人员,除非这一职位高度涉密有特殊要求。
另外,很多国家本身“国家认同度”很高,“裸官”或许就不是什么普遍的问题。盖洛普2月24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15岁以上人口中,有6.3亿人希望永久移民到别的国家,美国仍是这些人移民目的地首选所在。以美国的如此魅力,美国公职人员的配偶、子女移民他国的,恐怕就非常罕见了。
实际上,中国的《公务员法》等法律,也并不禁止国家工作人员的配偶、子女移民。2010年中央出台了《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这份规定也只是对“裸官”现象进行管理,而不是“禁止”。当然为防止利益冲突,规定也确立了回避原则。今年,广东方面率先做出规定,“裸官”不得出任要害部门的正职。
所以,中国社科院报告的真实问题或许在于,高级别官员认同“裸官”的实质,也就是他们对移民或他国存在较高认同。若假定国家认同是非此即彼的关系,那么,这份调查报告也就显示出,高级别官员对本国认同度较低。
这当然只是假设——国家认同可以是多选题。比如,很多“爱国华侨”可以既爱中国,也爱他国。很多国家也承认居民可以拥有双重国籍。但也不能说,这份调查报告和官员的国家认同没有关系。
此前中国银行和胡润百富榜调查也显示,中国千万富豪中有约46%的人有移民倾向,其中14%已有所动作。由此可见,商业精英和政治精英对待亲属移民的态度,具有一致性。
学校认同 篇12
女性文学是在国家———民族的启蒙话语内展开, 女性所追求的一直与宏大话语的革命性、政治性、阶级性相伴相生, 使女性文学一开始就处在社会身份和女性身份自我确认的艰难选择中。
一.女性自身认同被悬置的历史延续性
二十世纪的女性文学是被携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 而走向大众的视野。不同于以政治面目出现的西方女权主义运动, 五四时期女性作家的创作背景是整个社会要求变革、打倒封建腐朽的一切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的大洪潮下, 女性的解放顺应了社会的解放, 这是以文化姿态出现的阶级斗争, 而不是女性所期待的那种从观念到制度使女性得到根本解放的革命。女性作家塑造了一批渴望走出家庭的“娜拉”, 不愿再做丈夫的小宠物, 追求作为人的基本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去过人类应过的生活, 不仅仅作个女人, 还要作人” (庐隐) , “做一个与男儿并驾齐驱的女子汉” (白薇) , 而到三十、四十年代时代风云变幻, 文学大都是以反映阶级斗争和民族救亡为主题。而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 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束缚下我国文艺一片萧条, 反映国家民族的宏大叙事成为时代的重音, 女性文学哑然失声。
而到了新时期, 受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女性身份再次被悬置, 文革中的错误得到纠正, 女作家又投身到控诉文革的启蒙主义、人道主义的话语中。“为了获得作为人的一切, 女人似乎得先忘记自己是女人, 这也是沉痛得很”。 (宗璞) “我首先是一个人, 然后才是一个女人;我首先是一个作家, 然后才是一个女作家。” (张抗抗) , 包括张洁、王安忆等, 这些作家不约而同的表现自己中性的身份, 似乎在刻意回避“女性”作家这一身份, 这也反映了社会对女作家的创作仍然贴有歧视的标签, 使一些女作家拒绝承认是所谓女作家的身份。张洁在《方舟》中塑造了几个迥异于被赋予传统女性特征的女子, 她们邋里邋遢、瘦削干瘪, 表现出了“雄化”的特征。不同于张洁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对抗男权的写作, 王安忆也是从强调男女有别的角度出发, 但是她突出的是女性天然的特征———生育能力。《荒山之恋》中的男女主人公在性欲中相互纠缠, 而使生活陷入窘境, 但女主人公生了孩子后, 母爱使她得到了升华, 她的生活发生了转机。王安忆从母性回归的角度上来区别关于张洁的关于女性被“雄化”的质疑, 但是仅仅用女性的生育显然不能解决女性在社会中所面对的所有问题, 过于简单化的答案有逃避问题的嫌疑, 但也表现了女性作家在创作中对自身认同的动态过程。
历史的发展总是纵横交错的, 就像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切开她的横切面, 一圈一圈的年轮代表它几十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铁凝的创作也表现了受这种历史延续性的影响, 她并不是一开始就以女性的眼光和立场去塑造女性形象的, 她在作品中对女性自我的认同也经历了一个由遮蔽到敞开的过程。
二.由遮蔽到敞开———铁凝的自我认同
结合铁凝自身的经历, 铁凝有着与众不同的知青经历, 一九七五年铁凝高中毕业时,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近尾声, 铁凝却放弃留城和去当文艺兵的机会, 主动要求去农村落户, 想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去体验生活。铁凝有一篇长篇散文《真挚的做作岁月》, 铁凝在总结下乡的这段生活经历时, 用了两个词:真挚、做作。做作, 应该是那个极端政治化时代的社会行为标志, 是人们对于政治恐怖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过程中优化的自我保护方式。[1]她的真挚, 使她对生活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这就冲淡了附着在做作上的意识形态内容, 我们被她那仔细搜寻生活中的真善美的故事题材的用心而感动, 并使用一条思想主线贯穿全文, 有一种启蒙主义的精英意识在里面。这一时期她笔下的女性形象, 如香雪、安然、乔叶叶, 她们拒绝长大, 心理深处都有一种回归母体的情结, 是一些拒绝长大的无性别自我的“女儿”形象。这反映了潜意识中铁凝对女性身份的拒绝认同[2]。
然而从《麦秸垛》铁凝开始创作了一些复杂的女性形象, 正像铁凝自己所说:“从一九七五年的《会飞的镰刀》到一九八六年的《麦秸垛》, 我由一个喜欢在日记上写豪言壮语的中学生长大成人。”“长大成人”不仅意味着铁凝对自己创作风格发生转变的认可, 也意味着铁凝从拒绝长大的少女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女性, 开始从女性立场出发去关心女性、书写女性。
随着铁凝对自我和社会关系认识的发展, 她在作品中流露了女性的自赏意识, 《玫瑰门》中对女性身体的健美进行了一番不同以往作家的令人称道的描写, 对女性的性欲也有直接的描写。铁凝从对女性诗性自我的抒写转向了对女性审丑的描写, 她用真挚的热情和对生活的责任心, 使她摆脱了早期的做作, 对生活的理解走向了深入, 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不再是单面的香雪, 而是描写了可能是长大了的香雪的双面夏娃的形象。
三.铁凝作品中女性追求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所造成的自身分裂
铁凝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几乎都有一个与自己形成鲜明对照的姐妹或女伴, 安然与安静, 杨青与沈小凤, 白大省和西单小六等, 《永远有多远》中, 那个被周围所有人称赞的善良质朴的白大省其实最不愿意的就是做她自己。她永远羡慕的是西单小六、盼望成为那样的女人, 她认为是西单小六开垦了她心中那无边无际的自由主义情愫, 张扬起她渴望变成她那样的女人的充满罪恶感的梦想。铁凝在《麦秸垛》也反映了女性追求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矛盾与困惑, 大芝娘在和丈夫离婚后, 又跑到城里找前夫生了个孩子, 而沈小凤她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现代女性, 在行动上思想上却重蹈了大芝娘的覆辙, 社会对女性的规训与塑造使她们失去了自己而去追求所谓的名分, 这其实是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对她们思想的侵蚀, 在相隔了几十年的沈小凤身上悲剧依然重演着, 她们的自我需求被推向了阴暗的边缘。而杨青是与大芝娘和沈小凤相反的另一类女性形象, 她懂得保护自己, 用理性压抑住自己原本像沈小凤一样奔放的感情, 因为她知道人言的可畏、舆论的可怕。而在那个知青人人自危的年代奢谈爱情更是致命的、危险的。这就可以看出杨青内心的困惑与矛盾, 比如在作品的结尾她说她常常无端的感觉到胸口的沉重。
《村路带我回家》中的乔叶叶响应了知青下乡的号召, 之后认同了知青要扎根农村的宣传, 她在迷迷糊糊中嫁给了当地的村民, 之后别的知青返城了, 她却不得不留在这里, 后来丈夫死去, 她成了寡妇, 可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文章的最后她放弃了城里等她的大学生宋侃, 而选择了能带给她轻松快乐的金召, 她经历了一番挫折后终于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由此可见, 当女性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 想依附于社会和男性时, 一旦社会的方向盘发生急转或者这个男性有任何的风吹草动, 那么女性的自我和她所追求的社会身份都会走向虚无。
在《玫瑰门》中铁凝塑造了司漪文和姑爸两个特别的形象, 司漪文一生都在汲汲追求主流社会的认同却始终被边缘化, 最终走向了自身的虚无, 而姑爸因为新婚三天丈夫远走, 自己又被抬回来而开始了对自身性别身份的逃离, 忍受不了社会的议论而早早选择了撤退, 她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受害者, 体现了对男权社会的妥协。
铁凝写出了女性追求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所造成的自身分裂, 她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也经历了一个由遮蔽到敞开的过程, 随着作家认识的发展、创作上也不断的探索, 《大浴女》中她建构了一个不断与自我对话的自我完善的敞开的女性形象———尹小跳, 尹小跳敢于正视自己在幼小时候的一个恶念, 怀着原罪的意识她不再苛求亲人, 她原谅了母亲、妹妹, 同时她自己的心也得到了救赎, 她独立而且自由, 所以她不会象她妹妹一样在和别人比较中忍受着嫉妒的折磨。面对爱情不同于杨青的“理智”压抑, 也不同于白大省的愚昧追求, 对女性自身价值的追求体现了女性的主体性的张扬, 但尹小跳最后把陈在还给了他的前妻, 这个敞开的结尾体现了女性追求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统一其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铁凝及她的作品告诉我们, 我们要以一个自觉的整体意识和明确的主观构想去建设女性文学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的女性要走好追求自身权利和社会认同的平衡木, 这需要整个社会对女性的宽容和支持。
参考文献
[1]贺绍俊.铁凝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志华.从遮蔽到敞开——由铁凝的创作看中国新时期女性写作的身份认同[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