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心理学

2024-09-08

战争心理学(共7篇)

战争心理学 篇1

摘要:战争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给当代文学的形成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当代文学不仅在诞生之初出现了大量反映战争的作品, 战争文化心理也一直贯穿于当代文学的脉络之中。本文简要梳理了当代对战争文化心理的研究状况, 力图呈现出批评家们对战争文化心理的深层次思考。

关键词:当代文学,文化心理,战争

1949年为止, 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历史是由一连串战争构成的。直到1949年建国, 我国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连绵不断的战火硝烟。文化是一种综合体, 战争文化心理从语言、思维模式等方面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毛泽东对面对战争的知识分子发出:“无条件地投入战争, 一切为战争的胜利服务”的号召[1], 在领导者的号召下, 知识分子无条件地投入到这种文化的营造运动中去。可以说, 硝烟的刺鼻和战场的血腥像烙铁一样烙印在当代文学的发生上, 使当代文学在从现代文学演变过来的途中不可避免地也带上了某种战争的延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这种胜利的情绪支配着所有参与、支持或同情革命的人们。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一个个英雄事迹被写成了文学作品, 以完美的形象鼓舞人们奋不顾身地建设今天的生活。战争没有结束, 战场上的英雄主义精神将永远地延续下去。周扬在第一次文代会上直截了当地呼吁作家:“假如说, 在全国战争正在剧烈进行的时候, 有资格记录这个伟大战争场面的作者, 今天也许还在火线上战斗, 他还顾不上写, 那么现在正是时候了……。”[2]周扬的话流露出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对未来中国文学创作走向的设计———描写战争, 通过战争的胜利来歌颂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因为战争, 是当时唯一联系过去与现在的纽带。

当代对战争文化心理的研究, 首推陈思和, 在他的的文学史研究中[3]专门论述过这个问题, 他的主要观点是:战争文化要求把文学创作纳入军事轨道, 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一种动力。战争文化心理作为特定时期的文化特征, 对当代中国文学观念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 它包括文学的批评领域和创作领域, 开始出现了一大批前所未有的军事词汇:战役、斗争、重大胜利、锋芒直指、拔白旗……一部作品发表后获得成功叫“打响了”, 作品有所创新叫“有突破”。这种文化心理不但表现在文学领域, 更重要的是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成为日常生活的普遍现象。随着60年代阶级斗争的扩大化, 即使和平建设的题材也充满了火药味和战争氛围, 例如《艳阳天》, 这样的小说读起来扣人心弦, 因为作者把军事斗争的一套战术都用到了政治斗争上去, 但作为对和平时期生活现实的反映, 却是一种严重歪曲。

孟繁华对陈思和这一重要的发现持肯定态度, 他认为战争文化心理这一个提法使这样一种普遍性文化心理和创作心理得到了揭示。他认为:“我们不仅在文学上设立了两极对立、敌我对立的模式, 更重要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崇尚暴力的现象被普遍接受, 这种现象长久的存在, 也从一个方面培养了读者的欣赏趣味, 这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塑造来说其负面的东西远远大于正面的东西。因此, 对战争文化心理的揭示, 从一个方面指出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特征。”[4]

洪子诚[5]将这一现象作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影响来解释, 他认为:强调“二元”对立、强调阶级斗争, 这和冷战有关, 把世界看成是敌我对立的, 矛盾要通过斗争来转化。对文学、对文学遗产都是这样的“两分法”, 中间部分是动摇的, 把中间地带隐藏着的复杂部分都忽略了, 把汉语里委婉的、细微的情致都抹杀了, 喜欢使用极端的、非常激烈的语言, 这种影响深入血肉, 非常深远。他指出:文学在这样的长期浸染中, 很难摆脱这种语境, 老一代作家好一些, 年轻作家很难避免, 而且许多作家在这一点上都不自觉。

童道明站在比较文学的角度上也注意到了战争文化心理在中国和俄国作品中的表现有很大的不同, 他举例说:“抗战时, 我们是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代表作是‘夜莺啊, 夜莺啊, 你不要唱, 让战士们再睡会儿吧……’;‘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西蒙诺夫的诗‘等着我吧, 我会回来的, 但是要真正地等着……’。战争是非常态的, 俄罗斯作家却努力在残酷和血腥中寻找人性的光华, 越是在战争中血腥的状态下越是要挖掘温情。”[6]

战争文化心理投射到当代文学创作的深层, 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战争词汇生活化、敌我对立二元化, 而是渗透到整个文学的整个叙事方式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上, 要求将个人的价值以及作品的价值完全融入到集体的胜利和意识形态的胜利中去。其结果往往导致强大的政治压力消解掉了文学最为动人的悲剧美学效果。

徐英春立足于革命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的比较上, 指出战争文化心理在文学中最直接也是最显著的投射表现在革命历史小说的创作上, “从事革命历史小说创作的作家基本上都是在战火中历经磨炼的革命者, 与所描写的历史场景有非常接近的时空距离, 因此, 他们在军事胜利的鼓舞下, 随着主观意志的指引, 积极投合战争文化心理, 自觉强调文学创作的政治目的性和政治功利性, 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敌我双方剧烈冲突最后胜利的结局以及冯大娘、杨晓冬、周大勇、杨子荣、高庆山等‘高大全’英雄形象的塑造来表现。”[7]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思想, 将文学自觉变成了某种道统的传声器, 表现在革命历史小说上就是近乎极端的“文艺为政治服务”。

余岱宗[8]立足于革命历史小说的传奇性与革命的意识形态之间的角力关系来进行探讨, 他认为传奇性有利于突出革命英雄人物的精神优势, 但过分膨胀的传奇性则导致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直接压制, 因为情节的传奇过分会导致“思想性”的削弱。他举例说明了历史上对《林海雪原》的争论, 谈到意识形态对英雄超人表现的唤起作用不及传奇性的情节那么吸引读者的眼光, 但是两者角力的最终结果总是传奇性向意识形态妥协, 对自身施以一定的规范才能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

汪树东[9]探讨了历史理性的介入使得革命历史小说在再现战争的时候, 历史理性主导的苦难叙事遮蔽个体立场的问题, 他认为, 历史理性着眼于所谓的人类的终极目的, 在一种所谓的历史必然进步的预期中, 勾销个人的立足之地。历史理性话语使得苦难在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变得合理化甚至浪漫化, 使得个体立场被集体立场所代替, 个体对苦难的真实感受被集体的成功遮蔽甚至歪曲。

祝克懿[10]在对将战争文化心理发挥到极致的样板戏进行研究后, 认为样板戏以强化家庭亲情话语和阶级亲情话语交织演绎出了具有强烈震撼力的独特话语, 以至它还能在今天仍然保持一种独特的魅力, 还能打动观众。但是样板戏由于过多的表现具有共性的阶级感情而忽略了表现人物多种多样的内心世界, 没有正常的人性话语。

战争虽然已经结束, 但是战争文化心理特征并没有在战后几十年中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今天的文学创作虽然已经慢慢淡化了战争的色彩, 但是对以往文学中的战争文化心理进行研究, 有助于我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当代文学的发展转变轨迹。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2]周扬《周扬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5][6]赵晋华《当代学者、评论家谈中国当代文学》N中华读书报1999年9月29日版。

[7]徐英春《一种故事两种说法——革命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比较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4 (6) 。

[8]余岱宗《论20世纪50, 60年代的革命小说对“传奇性”的规范》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2) 。

[9]汪树东《历史理性的建构与个体立场的悬搁――论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的苦难叙事》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7) 。

[10]祝克懿《论“样板戏”话语演绎的阶级感情》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4) 。

战争心理学 篇2

伊拉克战争心理战主要特点及启示

透过硝烟未尽的伊拉克战场,美伊全面展开的心理战格外引人瞩目,交战双方在战场拼杀的同时进行着心理上的较量,心理战已成为美伊双方激战的主阵地。美军在动用飞机和导弹对伊拉克发动“硬杀伤”的第一战场外,还利用流言蜚语

和虚实结合的新闻信息,开辟了对伊拉克全方位心理渗透和影响的“第二战场”。由此可见,心理战这一积淀着丰富智慧的特殊作战样式,随着高技术的注入又有了新的发展,已被称为“区别于现代陆战、空战、海战的第四种作战样式”,是继陆、海、空、电子战之后的“第五维战争”。从伊拉克战争看,高技术条件下的心理作战,参战人员多,作战样式多,战场转换频繁,心理战后勤保障任务繁重。研究探讨心理战后勤保障的特点和规律,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伊拉克战争心理战后勤保障特点

与传统的战争行动相比,心理战具有方法手段新,形式多样;科技含量高,技术超前;行动诡秘,欺骗迷惑;武力恐吓,震撼对方等特征。心理战行动的特殊性必然使后勤保障成为一种特殊的保障行动,从而使心理战后勤保障呈现如下特点:

1、首战必用,全程使用,从保障时间上看,心理战后勤保障为全过程保障。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为了达到速战速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首先用心理战拉开序幕,并把它贯穿始终。美军在实施“斩首行动”的当天,就展开心理战宣传萨达姆已经被炸死;其后的“震慑”行动,更是企图通过狂轰滥炸摧垮伊军的心理防线,进而促变、促降。伊军在战场上虽然处于劣势,但其针锋相对进行的反心理战也卓有成效。可见,心理战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所形成的特殊作战能力,已使其成为现代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中首先使用、全程使用的主要作战样式。从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看,心理战的保障活动往往先于部队行动而行动,后于部队行动结束而结束,明显体现为全过程保障。这也是心理战后勤保障区别于其他专业保障的显著特点之一。

2、注入科技,手段多样,从保障形式上看,心理战后勤保障为多类型保障。高技术战争中心战武器将广泛运用声、光、电、波等手段,进行包装和模拟。包括移动式超短波、中波无线电台、移动式播音设备、多管轻型火箭炮(宣传火箭弹)以及航模、电视转播、播音飞机、无人驾驶飞机、电磁辐射、电脑病毒干扰、隐型技术等。在伊拉克战争开战之初,美军就采用高技术心战手段对伊军进行心战策反。这些科技含量高、花样种类多的心战武器,必将使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呈现出多样性,也给心理战后勤保障带来较大的难度。从伊拉克战争看,未来战场上心战后勤保障主要体现为“四个结合”,即:常规保障与特殊保障相结合、通用保障与专用保障相结合、逐级保障与越级保障相结合、定点保障与伴随保障相结合。

3、对抗激烈,难度加大,从保障强度上看,心理战后勤保障为剧增性保障。从伊拉克战争看,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由于大量运用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使战场形态将发生重大变化,前后方界限模糊。在未来实施心理战中,由于心战保障部队担负保障任务的特殊性,其后勤物资集结地也很可能是敌全方位、全纵深、全时段打击的重点目标,心战保障装备、物资极易遭敌破坏,这也加大了心战保障的难度。同时,根据作战的需要,为了达成某一特定的战役目的,大量的人员和心战保障装备可能要迅速投入战场,心战后勤保障任务量将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呈现出剧增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战争初期要贮备一定的心理战后勤保障力量,必须保证具有快速扩充能力和大规模快速实施心战后勤保障的能力。

二、伊拉克战争心理战对后勤保障的启示

心理战中的后勤保障应以其作战行动的特殊性为出发点,以其对后勤保障的特殊要求为突破口,透过伊拉克战争,可以带给我们如下启示:

战争心理学 篇3

一、战争爆发的突然性,易使官兵产生紧张心理,必须加强心理训练

现代战争,随着大量高新信息武器装备广泛运用于战场,不仅为隐蔽战争企图、达成突然袭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而且战争进程将大大加快、时间大大缩短,从而增强了作战行动的突然性,使突然袭击、速战速决成为现代战争的基本特征。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突然性,容易加剧官兵的紧张心理,以致出现惊慌失措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心理训练,努力提高官兵对战争突然性的心理适应能力。一要提高指挥员的自身心理素质,增强士兵对指挥员的信任感。在作战中,士兵往往把个人安危和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指挥员的身上,关键时刻指挥员的一举一动,甚至表情、音调、手势,都能对部队的心理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指挥员的真知灼见,可以稳定部队;指挥员的爱憎情感,可以感染部队;指挥员的卓越能力,可以鼓舞部队;指挥员的模范行动,可以激励部队。所以,指挥员应积极锻炼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并用其对部属进行心理感染。在平时的工作和训练中,指挥员应充分地表现自己崇高的理想和才能,来赢得士兵信赖;在危急关头,指挥员要镇定自若,并以自己沉着稳定的行为和自信,特别是以富有吸引力的暗示行为来调节部队心理,稳定部属情绪。指挥员特别要注意掌握"作战与心理"等心理学知识,并能在实际操作中,及时发现官兵的心理表露,对官兵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二要培养军人对自己所在集体的信心。在军人所在集体中,要创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相互关心的良好氛围;在演习和训练中能够经过集体的努力,顺利地完成各项战斗任务,使其感受到他所在的集体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都具有坚无不摧的力量。三要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努力创造与未来战争环境相近的逼真的"战争"条件,使官兵消除因不适应信息化战争而引发的紧张心理。

二、战争场面的残酷性,易使官兵产生恐惧心理,必须加强模拟对抗训练

军事心理学研究表明:恐惧的情感是导致心理病变的主要原因。在恐惧状态中,军人的智能、情感和情绪、意志等心理过程都可能遭到破坏,进而降低遂行战斗任务的能力和水平,甚至完全丧失战斗力。现代军事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武器装备电子化、电子设备战斗化,这就不仅提高了武器的打击精度,而且增大了战争的毁伤力度和残酷程度。卫星、红外、激光、遥感等先进侦察手段的使用,大大增加了军事目标和军事行动的透明度;隐形兵器、精确制导等打击手段的广泛运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地带可能变得更为危险……残酷险恶的战场环境将大大加重军人的心理负荷,极易使官兵产生恐惧心理。伊拉克战争中美国部队连续不断的精确制导武器凶猛激烈的空袭,不仅使伊军的战斗力急剧下降,而且给伊军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震慑,使其士气低落,最后导致了伊军的败北。战争的实践表明,战争的残酷性,给参战人员心灵带来的恐惧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为了克服这种恐惧心理,平时应加强模拟对抗训练。首先,用模拟克服恐惧。就是通过以声、光、形、波等拟造出的战场种种景象,增强官兵抵御来自外界的巨大心理刺激和震撼,逐渐适应和调节因此而形成的不良心境,减轻心理负荷,增大心理承受能力;通过建立战斗的心理模型,模拟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战斗困难情境,锻炼军人在复杂恶劣的地形和气象条件下,在情况若明若暗、敌众我寡、孤军无援、通讯联络中断等险恶态势下,临危不惧,沉着应变的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其次,用对抗克服恐惧。从军事心理学的意义上讲,军人训练的环境和条件越近似于实战,其表象就越正确,越有价值。在近似实战的对抗中,最重要的是可以使军人亲身体验在实战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刺激,经受在实战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状态和情感,适应并掌握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准确无误地进行思维、想象、记忆、操作武器装备以及控制自己恐惧心理的方法。

三、战争环境的艱苦性,易使官兵产生厌战心理,必须加强意志训练

由于远战兵器的应用和部队机动能力的提高,战争将在前后方同时展开,后勤系统亦为重点打击目标,这无疑给补给、支援和救护带来极大困难,给一线参战人员的生存带来严重威胁;夜视器材的发展和广泛运用,将使战争在白昼和黑夜连续实施;精确制导、电子对抗等"软"、"硬"杀伤武器的威力不断增大,将使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加剧。在这样艰苦恶劣的战争环境里,官兵受到的心理压力和攻击是全方位、全天候、高强度的。这种心理致伤的感染性、传染性,无疑将使官兵产生厌战心理。为此,必须加强意志训练。一是正确认识战争性质,克服厌战心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现代战争的动因、目的和形式变得越来越复杂。一场战争往往交织着政治、经济、宗教、种族、军事、外交等诸多因素,从而增大了人们对战争性质认识和判定的模糊性。因此,要教育官兵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分析和判定战争性质,明确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和正义战争必胜的道理;通过对反侵略战争全面透彻地分析,揭露敌挑起战争的目的、企图及反动本质,使官兵凝聚起坚决抵抗侵略的坚定意志;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军人牢固树立"国家利益是最高利益",愿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毫无保留地贡献一切的宏伟志向。二是加强意志磨炼,培养意志品质。通过恶劣复杂等艰苦条件下的训练,培养军人的意志品质。可以把部队拉到严寒和酷暑地带进行强化训练,或在渺无人烟的偏僻山区或海岛进行夜袭、夜战等训练,使官兵在有"炮火"、有"硝烟"、有"敌情"的情况下练胆量、练意志、练毅力、练韧性,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清醒的头脑、灵活的反应以及顽强的拼搏精神。

四、战争的智能性,易使官兵产生自卑心理,必须加强自信心理训练

随着高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大,因而现代战争具有明显的智能性特征。在这种战争中,虽然人仍然是战争胜负的最终决定因素,但智能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第一战斗力,它对战争进程的影响不可忽视。面对这种情况,我军有的同志对自己手中的武器自叹弗如,悲观泄气;有的认为,"现在的仗没法打","打信息化战争我们不是赢家"。可见,这种"恐高"自卑心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要加强自信心训练。一是正确认识战斗力具有整体性,武器装备的优劣并不等同于战斗力的强弱。战斗的强弱不仅取决于武器,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取决于各种战斗力要素的有机结合。人在战斗力中永远处于主导地位,对战争胜负起决定作用。尽管我们的装备处于劣势,但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可以谋求战斗力的整体优势并最终战胜敌人。二是培养军人树立依靠自己熟练的战斗技能和手中武器战胜敌人的自信心。高超的战斗技能是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基础,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在科技练兵中,充分调动军人在现阶段为掌握手中武器、刻苦练就娴熟过硬战斗技能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演习和训练中尽可能使军人充分体验和了解敌兵器威力、性能,掌握其对策。三是充分认识智能信息武器自身存在的弱点,以己之长击敌之短。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相生相克的,信息武器也有自身的弱点,并非不可战胜。只要充分发挥我之优势,谋略运用得当,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之武器的作战效能,不仅敢于打,而且善于打,就一定能实现敌我优劣态势的转化,并最终战胜敌人。

战争心理学 篇4

一、亨利·弗莱明的心路历程

作者用战争作为历史背景, 描述了主人公亨利·弗莱明的心理过程, 展现了美国国内战争在一个美国青年心灵上的投影。[1]小说以亨利的所思所想为主线, 生动地展示了他心路历程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反应: (1) 报名参军前的思想动机:他相信他积累的战斗经验将为他赢得妇女的钦佩和男人的嫉妒;他将成为别人眼中的一名英雄, 一名真正的男子汉。[2] (2) 第一次身临战场时的恐惧心理:当一股敌军气势汹汹地向亨利和他所在的兵团冲杀过来时, 他们端起上膛的枪支准备战斗。不幸的是, 他可能不是以英勇作战而是以逃得最快而名扬四方。[2] (3) 当了逃兵过程中的自责与内疚:在他远离连队时, 他还从大自然中寻求安慰, 本能地逃跑了。亨利从中得到了安慰, 认为求生也是一切动物的本能。 (4) 外在因素如何使他下决心重返连队:亨利获得了一块他所认为的英勇的伤疤, 这个疯狂的士兵冲亨利吼道:“放开我。”…便消失在森林中, 这时亨利才意识到, 自己连他的脸都不曾看过一眼。[2] (5) 害怕被战友发现他当逃兵的忧虑不安及他心理搏斗的心路历程:亨利记起…这个信封成了保证他撒谎不被戳穿的保险单, 他的自信又恢复了。[2] (6) 他回忆自己在后来的战斗中的出色表现并因此而达到了心灵的宁静。

小说以宣布亨利逐渐成长为一名光荣而且充满勇气的战士结束全篇。他再也不愿意让他犯的错误隐藏在黑暗中, 隐藏在自己意识角落里, 他思考着这些错误以及它们对自己性格的影响。

二、徘徊于现实界与想象界中的亨利·弗莱明

拉康于1953年的“罗马报告”中提出了关于“主体心理结构”的“三界说”:即现实界、想象界、和象征界。现实界是一种原始的无序和无知, 主体无以接近和支配的领域, 是欲望之源。想象界是一个欲望、想象的世界, 它是在主体的个体历史基础上形成的, 个体无意识往往在其间显露。象征界即符号的世界, 它是支配着个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种秩序, 个体在其间通过语言同现有的文化体系相联系。[3]

亨利来自贫困和愚昧无知的农村, 在他所生活的现实界里充满了各种欲望, 其中主要的欲望就是求生的本能, 要想出人头地, 自然就会产生要当一名英雄的强烈欲望。在拉康看来, 这种现实界里的欲望一旦被想象、被言说, 就立即进入了想象界和象征界。因此, 弗莱明在战前就对战争充满了好奇和幻想。

在第一场战斗开始之后, 亨利徘徊在求生本能的现实界与英雄欲望的想象界, 一方面, 他不得不面对可怕的战争现实, 战争会流血、会死亡。而亨利在现实界中的求生本能却理智地提醒他应该逃跑;另一方面, 想象界中的他又幻想着宏伟的战争场景, 想成为一名“英雄”, 最终, 想成为英雄的他者的欲望压制了自我逃跑的企图。然而, 当敌人发动第二次进攻时, 战争中求生的本能又处于主导地位, 亨利感到非常惊恐, 觉得世界末日似乎到了, 他逃离了战场, 获得了安全感, 现实界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亨利就是这样在现实界与想象界两个世界中徘徊着, 矛盾着, 饱受着自我分裂的煎熬。[4]

三、战争对亨利·弗莱明的影响

作为一个士兵, 亨利学到的最难以理解的教训就是, 无论人类以何种方式存在或死亡, 地球照转不误。这纠正了他关于勇气和男子汉气概的天真无知的信仰。与松鼠在树林中的短暂相遇后, 亨利意外地发现一具士兵的死尸, 这具正在腐烂的尸体是宇宙漠视人的生命的有力证据。当战争惊心动魄地在亨利四周猛烈进行时, 他却继续沉迷在诘问勇气、荣誉和可以赢得荣誉的可能性中。他认为死亡能够冷酷的制止这个惊心动魄的场面。然而, 当他碰到那具尸体, 才明白死亡只不过是自然界固有而寻常的一部分。如同他在小说结尾的沉思一样:“他已经接触过惊人的死亡, 而且归根结底, 它无非是惊人的死亡而已。”亨利遇到松鼠和碰到尸体两部分情节合在一起, 形成了小说中最重要的段落, 因为在这里面, 克莱恩在亨利的思想中, 竖起了强大的反面力量:人类自以为对荣誉受之无愧, 但勇气和光荣这些信仰都是空洞的;人类尽管有荣誉, 但仍改变不了一个赤裸裸的现实:所有人都难逃一死。

四、结语

克莱恩通过描写亨利弗莱明第一次参加战斗的心理活动, 将其幻想、虚荣和浪漫天真等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受到战争残酷教训的挑战表达得淋漓尽致。[5]亨利经过美国内战战火的洗礼, 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心路历程, 描述了他内心的矛盾以及他为克服这些矛盾心理所作出的种种努力, 探讨了战争对于像亨利一样的美国青年的影响。

参考文献

[1][5]梅华, 战争在美国青年心灵上的投影——评斯蒂芬.克莱恩的《红色英勇勋章》[J], 外国文学研究, 1998 (2) 。

[2]斯蒂芬.克莱恩, 刘红霞译, 红色英勇勋章[M],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 2003。

[3]克雷奇.利维森:《心理学纲要》, 周先庚林传鼎张述祖等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2。

写战争的作文:可恶的战争 篇5

1937年8月28日,一位小孩和他的爸爸妈妈要逃离这即将被日本鬼子占领的地方,于是他们来到了上海的火车站,这里全是逃难有的的人们。有的哭,有的叫, 有的喊,有的生气……。可是没有想到,死神却悄悄的降临在这里。

只听,天上传来几架飞机的声音,人们还以为是中国的飞机呢,可是仔细一看,原来是日本的飞机,飞机像猛兽一样很快把车站给封锁了,人们都跑了起来,可是就在这时,日本的侵略者的`飞机开始往下扔炸弹了,轰轰几声响,这个车站就被炸成了一片废墟,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惨不忍睹。因为这个小男孩被他爸爸妈妈压在身体下面,那个小男孩才幸免遇难,没有受伤。当小男孩听到外面没有声音了以后,他才慢慢地爬了出来,可是那个小男孩怎样叫他的妈妈,他的妈妈都没有答应,于是那个小男孩又去叫爸爸,可是爸爸也没有答应,然后小男孩就坐在地上哇哇打哭了起来,小男孩哭的特别伤心。

战争心理学 篇6

这首诗大概创作于1882 年, 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创作这首诗时52 岁, 4 年之后, 诗人病逝。 纵观诗人一生, 这首诗可以算是她生活的真实写照。 艾米莉·狄金森 (1830—1886) 被誉为“游荡在美国乃至世界现当代诗歌原野上声势赫赫的幽灵…… ‘代表了19 世纪美国心灵拓荒最高的才智’”[2]。

何谓战争? 战争是一种以震慑和打击对手力量为目的的暴力活动。 在狄金森的诗中, 战争是以意象的形式出现, 指各种现实的和心理的剧烈矛盾冲突, 以一方的消失或屈服为终结。 狄金森的诗歌哺育着此后美国一代又一代的诗人, 尤其是后来的意象派诗人。 鲜明的战争意象究竟指的是什么? 它反映了诗人人生中哪些无法避免的“战争”?

1 现实中真正的大战:南北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发生于1861 年4 月12 日-1865 年4 月9 日, 是美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内战。 虽然诗人没有直接参与这场战争, 毫无疑问, 这场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战争仍然深刻地影响着诗人的生活。 战争造成最直接的结果是死亡, 诗人能做的只是感受着战争带给自己的影响, 以自己的方式坚持着。 有些诗她直接涉及战争, “如《当我还小, 一个女人死了》 (Fr518/J596) 和 《感到活着是一种耻辱》 (Fr524/J444) 两首”[3]。 狄金森重要的朋友, “ 托马斯·温特华斯·斯托洛·希金生 (Thomas Wentworth Storrow Higginson, 1823—1911) 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废奴作家”[4], 他结识并与狄金森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认为狄金森是“‘全新且有独创精神的诗歌天才 ’”[5]。 南北战争时, 他直接参战, “组建、训练并指挥了南卡罗莱纳第一黑人团”[6]。 战争就在狄金森的身边, 且在她心上烙印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2 精神世界的战争:独立的个性与宗教浪潮

狄金森的祖辈以狂热著称, 并由此演化为一种奇特的固执, 被当地人称为“狄金森式的“坚硬”。 艾米莉·狄金森的性格特征明显得自家族遗传:“精明、坚韧、果敢、独立、心系天堂、与众不同”。[7]对她来说, 生活是一场苦战, 这显示了狄金森性格中好战的成分, 但她不会参加实际的争斗, 所受的教育让她明白, “不要以时代集体性的挣扎来确认自我”[8]。 对狄金森来说, 军事并非只为了表现男人们的好战, 而是用来表达坚决刚毅的人生态度。 诗人沉默而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的路, 那条路不是始于“罪”, 而是始于“痛”, 那里有“爱、痛苦和孤独, 还有欢笑与冒险、新鲜和力量”[9]。

1847-1848 年, 狄金森就读于霍山女子学院。 “1846 到1847 年的宗教热情横扫整个学院。 ”[10]“学院近乎无情地强调宗教皈依”。[11]霍山女子学院的学习对于独立自由的狄金森来说成了苦役, 以至于一年后终止了在那里的学习。 1856 年—1858 年间, 狄金森在信中写到:“‘我们, 也在飞散———消失’, ……‘活着, 然后死亡, 然后在一个得胜的身体中再次登场……不是小学生的作文题! ’”[12]。 她这种在别人眼中“有点病态和反常”[13]的语言, 是与一场被称为“大觉醒”的宗教复兴运动同时出现的。 当时, 她是家里唯一没有皈依的成员。 对于宗教, 狄金森坚持自己的理解, 她更注重心灵的内省, 坚持自我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为此, 她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进行这一场势单力孤的“战争”。 这场精神上的战争几乎贯穿了狄金森的一生。

3 有限与无限的战争:形式与灵魂

在狄金森的创作中, 始终有一对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有限的是诗歌的形式, 是表达方式的局限性, 无限的是诗歌中想表达的情感和灵魂。 狄金森认为:“‘存在已经制服了书本……最宽广的字眼也非常狭窄, 我们可轻易跨过。 ’, 即是说永恒的存在本身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 ”。[14]即使如此, 狄金森仍然努力在诗的世界探索着, 进行一场有限与无限艰苦的拉锯战。

狄金森偏爱赞美诗的格律。 “艾米莉·狄金森研究专家安德森 (Charles Anderson) 认为, ……艾米莉·狄金森偏爱普通格, …… 但在她之前还没有人如此认真的把它当成诗的一种格律形式进行探索并运用得如此具有新意”[15]。 《我的战争都埋在书里》运用了赞美诗中的普通格和长格的结合, 基本格律为8, 6, 8, 8, 8, 6, 形式新颖、富于变化且有对称美。

从内容上来看, “一个敌人”显然指的是“死亡”, 因为“他”“尚未谋面”, “拿走”的是“人”, 与死亡的战争是她最后一场战争。 在诗人生活的年代, 死亡率很高, 亲朋好友常常先她而去。 死亡这一自然现象给诗人的冲击很大, 与“死亡”的战争, 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便成了狄金森的最重要的主题———以生存之有限对“死亡”之无限, 以生命之有限对精神之无限。

19 世纪90 年代时, 对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主要三种评论:“一是偏赞其思想内容, 而容忍其形式上的特异性。 二是既承认其思想内容的精妙, 也批评其诗歌形式不合传统规范的缺陷。 第三种, 则着重批判她的诗歌形式, 甚至完全否定她的诗歌。 ”[16]这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几类主要思想意识的矛盾。 而“布卢姆 (Harold Bloom, 1930-) 在《西方经典》 (The Western Canon) (1994) 中给予更高的评价:‘自但丁以来的西方诗人中, 艾米莉·狄金森是除莎士比亚以外展现出最多认知原创性的人’”[17], 这时诗人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已被确定下来, 无可撼动。 对狄金森的批评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平生在“战争”中的艾米莉·狄金森虽已离去, 但她将永存于美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

摘要:本文概括分析了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我的战争都埋在书里》中的战争意象。根据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生活和作品着重分析“战争”意象的涵义, 探究了该意象形成的原因与实质。

战争心理学 篇7

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渐渐退出我们的视野, 但是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是否真的过时了?笔者认为,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并没有过时, 它依然是指导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武器。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 西方一些学者先后提出“民主和平论”和“文明冲突论”的观点, 宣扬中国威胁论, 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国非常不利的国际话语理论, 其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国际和平和安全话语环境, 我们在思想文化上的失语导致我们在国际思想文化领域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可喜的是, 中国已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进行了理论的发展,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学界的一件幸事。由葛东升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当代战争》一书, 并未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停留在一般的纯粹学术理论研究层面, 而是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进行了当代国际环境下的理论发展。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并没有过时, 而且在面临西方和平民主思想的冲击下, 在新的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局势下, 我们应当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以回应西方民主和平论的挑战和威胁。该书主要观点如下:

首先, 作者论述了当代战争的经济根源。作者指出当代战争的经济根源是国际垄断资本全球扩张下的经济全球化, 由此导致世界和平与战争两种力量此消彼长。而中国要避免全球霸权主义施加的, 包括军事压力在内的综合压力, 就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这是中国平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要保证。

其次, 作者论证了当代战争的政治母体。作者强调当代战争的政治母体是霸权主义,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导下的规制霸权主义。要反对战争, 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作者还批判了西方的“民主和平论”和“文明冲突论”两种论调。作者指出, “民主和平论”实际上是在宣扬用西方的自由民主来实现世界和平, 而“文明冲突论”则是指出当代战争的政治根源是源于文明的冲突。

第三, 论述了当代战争的最本质属性。作者认为暴力性是当代战争的最本质属性, 而要对付暴力则只能采取以暴力对抗暴力的方式。

第四, 分析了当代战争的基本特性。作者指出集团性是当代战争的基本特性。

第五, 分析了当代战争的性质。作者认为当代战争的正义与否不仅要从政治、伦理上进行辨析, 而且还要从合法性上进行辨析;不仅要关注开战正义问题, 而且还要关注交战正义问题等等。

第六, 剖析了当代战争的社会历史功能。作者认为战争在当代仍然具有它应有的社会历史功能, 主要体现在:当代战争仍具有达成政治目的的最高斗争形式的政治功能;维护和巩固世界经济秩序的主导权是当代战争经济功能的体现;当代战争的军事功能主要体现在为维护国家军事安全;当代战争的革命功能主要体现为制止和消除战争;当代战争仍具有教育与激励民众的教育功能。而作者还指出, 为遏制战争, 维护和平, 则必须准备战争。

第七, 论述了当代战争的形态。作者认为当代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度, 继续证明着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所揭示的战争形态演变规律的科学性。信息化战争形态的本质特征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装备的认知系统发挥主宰作用。而当代战争形态的矛盾运动呈现出机械化与信息化、战争迷雾与战场透明、平台中心与网络中心、接触作战与非接触作战、歼灭有生力量与瘫痪作战体系等特点。那么面对这种新战争形态, 中国军队必须做好应付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第八, 阐释了当代战争的制胜因素。作者认为人仍然是当代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正确而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才是当代战争的真正制胜之道。而武器装备只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我们要在综合较量中实现以劣胜优。

最后, 指出了当代战争的控制。当代控制战争是必然的, 因为国家竞争的重点转向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大大强化了化解战争危机、控制战争升级的国际氛围;当代经济全球化虽然不能彻底消灭战争, 但却产生了化解战争危机、控制战争升级的强烈需求;战争自身发展也催生着控制战争的需求, 战争自己否定着自己;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促使人类社会提高控制战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现代传媒网络扩大了民众知情和参与渠道, 使民众能够在控制战争的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而控制战争的辩证法则则在制衡和威慑、预防和管控、干预和自制、军事和政治、小战和休战等一系列矛盾运动中体现出来。而中国也在控制战争多方面积累了基本经验, 如积极构筑人民战争加核反击能力和空间技术的战略威慑力量;立足最坏情况搞好反侵略、反干涉的战略预置;通过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营造有利于摄止战争的战略态势;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而反对轻易诉诸武力;敢于以战止战, 但要善于控制战局。

不难看出,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当代战争》一书针对当今马克思主义战争观面临的来自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和挑战, 不但进行了有力回应, 而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基本原理基础上, 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结合当今世界新的时代条件, 进行了理论创新, 这不能不说是作者非常难能可贵之处。

首先, 作者摆脱了通常学者进行纯粹理论探讨的窠臼, 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基础上, 结合当今国际局势, 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发展,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一般而论, 学者往往从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学术角度进行探讨, 很少有文章和专著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而作者敏锐地捕捉到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严重冲击, 针对我们在国际上有关战争观领域的失语状态, 鉴于我们国内在大搞社会主义建设, 很少有学者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研究, 致使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渐渐退出了我们的视野事实, 不是着眼于纯粹学术的探讨, 而是着眼于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提出的现实课题, 比较系统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发展, 从而及时弥补了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不足, 对西方“民主和平论”和“文明冲突论”的观点进行了有力回击, 而且也填补了国内外有关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学术探讨的不足。

其次, 作者没有急于构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体系, 而是针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理论体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学者通常往往急于构建一个理论体系, 而作者则认为这往往欲速则不达。而为构建一个理论体系, 首先就必须对一些具体理论问题进行创新。所以, 作者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发展和创新坚持了正确的方向, 这是作者又一个与众不同之处。

最后, 作者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中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理论创建。作者指出, 当代战争的最本质属性是暴力性, 基本特性是集团性。马克思主义战争性质正义与否依然有效, 作者认为当代战争的正义与否不仅要从政治、伦理上进行辨析, 而且还要从合法性上进行辨析;不仅要关注开战正义问题, 而且还要关注交战正义问题等等。当代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度。而当代战争的控制是必然的, 不但国际上存在控制战争的必然要素, 而且中国也积累了丰富的控制战争的经验, 这些都是作者富有创新的理论思考, 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诚然, 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做出了系统的理论创建的贡献, 但是作者在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宏观的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理论指导下, 在理论创建上又前进了一步, 提出了一些更加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观点,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其视角独到, 观点新颖。

当然, 该书也有某些值得商榷之处。诸如作者这种没有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首先进行学术的理论研究, 就直接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做法是否可取似乎还有商量空间, 是否作者带有急于功利的实用主义和功用主义想法。因为一般来讲, 只有对某个理论思想进行彻底理解和研究透彻之后, 才能运用该理论进行理论创新和发展, 而作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就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创新和发展, 这种研究路径是否值得提倡。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并未过时, 虽然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但并不代表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已无用武之地, 退出历史舞台。诚如该书作者所言, 由于我们高扬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的缘故, 致使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研究的严重滞后, 给西方思想文化以可乘之机。那么, 针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面临的时代挑战, 我们应怎样继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研究, 笔者提出下述想法:

第一, 应以梳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发展为前提。俗话说, 万丈高楼平地起, 如果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发展还没深入理解和深入研究, 就进行理论的创新, 那么怎能保证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发展和创新的正确性, 又怎能确保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作出了正确的理论回答。所以, 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首先必须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进行认真理解和研究, 只有这样, 方能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第二, 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与西方学者的战争观进行比较研究。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研究, 我们还应将其与其他西方学者的战争观进行比较, 诸如与西方学者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观、弗洛伊德的心理决定战争论、种族主义战争论、地缘政治战争论、新马尔萨斯主义战争论、技术一工业决定战争论、实证主义战争论、多元战争论等进行比较, 只有这样, 才能进一步深化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因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是站在吸收人类以往战争观基础上创立和发展的, 所以我们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与其他西方学者的战争观进行比较。

【战争心理学】推荐阅读:

战争主题05-26

军事战争07-01

战争控制08-05

独立战争08-07

未来战争08-26

战争诗06-29

战争资料09-06

失败的战争07-20

中国战争电影05-26

朝鲜战争06-01

上一篇:系统生存的活性下一篇:药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