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心理适应

2024-07-28

文化心理适应(精选8篇)

文化心理适应 篇1

0 引言

陕南移民工程一个隐性的问题是搬迁后新移民的文化心理调适, 如焦虑、社会支持缺失、人际关系网络崩溃等, 在搬迁之前没有预料到或者预计不足, 严重影响移民的身心健康[1]。目前政府的主要精力只是放在移民点建设的物质方面, 暂时没有顾及移民, 特别是老年移民和妇女的心理调查和干预, 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少。陕南移民240万人, 规模远远超过三峡移民, 其中很多人, 尤其老年人属于非自愿移民;这些人中间存在心理适应困难的不会是少数。陕南移民搬迁属于生态移民, 它和工程移民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不管是自愿还是非自愿, 移民必然要遭受一定程度的文化休克和经历一个较长的心理恢复过程。

1 文献综述

文化适应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通过相互接触, 给接触的一方或者双方带来文化模式改变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2]。1936年美国人类学家Redfield等在其《文化适应研究备忘录》中, 首次明确了文化适应的定义以及文化适应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 (Redfield, Linton, &Herskovits, 1936) [3]。二战以后, 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移民潮、留学潮以及全球化商务往来, 进一步推动了西方学者对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到目前为止, 西方研究者已提出了多个不同的文化适应理论和模型, 其中Oberg的“文化冲击”模型, Lysgaard的“U型曲线假说” (U—curve hypothesis) , Adler文化适应五阶段模型, 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 Ward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等, 是其中影响较大并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同的几个。

许多具有东方文化背景的西方学者, 脚踩东西两艘文化航船, 发现上述模型暗含着欧洲中心主义, 即二分思想和线性逻辑。文化在某一维度的差异只能是一个连续体 (continuum) ;以自我为中心、“他”者的眼光看待移民, 只能得出同化和整合是最佳模式的结论[4]。文化适应过程的确要学习很多新东西 (acculturation) , 同时也要放弃许多不合时宜的东西 (decultuaration) [5], 但这并不是说移民只能无原则的邯郸学步, 削足适履。如同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 移民真正能够获得当地人接纳受人尊敬, 正是因为他们坚持自身独特的东西, 与当地人平等交往, 自尊自信并且保持了自己文化的中心地位。

因此, 文化适应的困难和本质是在动态中保持“双核心”状态, 也就是陈国明所谓的“道”[6]。文化适应是一种文化精神的持续博弈 (infinite game) 过程, 移民最终要实现“理解-尊重-接受”的结果。在陈国明看来, 在接触区域 (contact area) 两种文化体的差异高度模糊和不确定。文化适应的过程是向心力和离心力两股势力推拉的和谐过程, 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带来了从自我集中 (self-concentration) 到自我分散 (self-decentralization) 的持续运动, 并将两个中心合而为一, 形成共同中心 (co-center) 或新中心。文化适应动态聚合这一理论为现实的搬迁移民心理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即通过某种有效的行动措施, 加速移民与原住民之间的接触, 在共同任务、共同活动中实现新的融合是可能的。

2 文化适应干预模式选择

进行文化心理干预的前提是要了解和利用移民本身的文化心理条件。人是环境的产物, 陕南移民原来居住在生存环境相对较为恶劣的山里, 具有山里人普遍具有的特点。其优点是吃苦耐劳、勤快、忍耐、守信、宽厚、善良、爽直、憨厚、本分。缺点是见识短, 头脑不够灵活, 得过且过, 文化低, 不注意卫生, 不习惯算计, 小心谨慎。而移入地的人的特点则是较为文明、精明、头脑灵活、见多识广, 缺点是由于生存自然环境相对优越, 较为懒散、市侩、麻木, 过分计较自身的利益。

掌握了人的文化心理规律, 工作就会有更强的针对性。山里来的移民世代接受了社会命运不平等这一事实, 对政府没有刚性欲望压力, 政府提供的微小帮助就能获得良好的效果[7]。相反, 扶植力度过大过急, 不但可能造成前期移民的怨恨和后续移民的观望[8], 而且会导致其期待膨胀, 今后政府即使加大扶持也得不到积极响应, 方方面面不落好, 给后续工作带来巨大的麻烦。让移民从事一些当地人不愿意干的事情, 不但能够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而且能够极大提升移民和当地人双方的满意度。这种情况类似产业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西部转移, 可以实现双赢。同样, 因为人口的聚集, 当地人也可能从中寻找到某些商机, 这在无形中也提高了他们对移民工程的满意度和支持率, 部分地消解了对移民的敌视心理。如果我们采取某些适合当地人心理和移民习惯、易于双方接受的文化心理干预方式, 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甚至为移民的文化适应产生“造血机制”, 培育出移民自身适应的再生能力。

移民文化适应涉及许多方面的因素, 需要建立政府、专业机构、社区、志愿者和移民家庭参与的多元干预体系。作为政府, 尽可能让一个村组的移民搬迁后还居住在同一社区, 形成类似国内回民街、国外唐人街一样的环境。这样, 移民原有的社会关系网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护而不受破坏, 其遭受文化心理冲击力就相对化解掉了。政府还可以牵头对涉及移民心理干预的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在新的社区, 鼓励老住户与新移民结对子, 同时尽可能地保留移民与老家原有的联系渠道, 如原来居住地的某些权利以及老家的祖坟、庄基地、土地、果树等, 让其心理上有一个“断奶期”。社区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 如治安联防、文艺活动、集体活动, 让新移民有机会参与进来。志愿者组织也可以经常到所联系的移民社区去拜访, 与移民拉家常, 发现问题并进行疏导。专业机构可以和志愿者一起, 或者单独开展工作, 发现问题并给移民以心理治疗, 并指导其家庭成员给需要特别关注的成员以照顾。

2.1 心理综合干预

政府和专业机构有必要对全体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干预, 包括使用专门的危机干预技术和心理急救。他们应当尽量全面地收集信息, 允许移民倾诉甚至是发泄任何负面情绪, 且不做任何判决和训斥, 通过使用同情和积极倾听的技巧来理解移民, 体验他们的想法和苦恼。他们还可以预测随后可能出现的一些情感问题来帮助移民制定应对策略, 与移民建立长期联系交往的渠道, 给他们移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促进移民与各种社会支持的联系。协作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 包括把当地的网格资源, 将其二次连接成网。

在这项工作中, 政府要确保对移民服务提供的可获得性和可及性, 有效使用小组工作技巧以促进私立和公共服务机构间的合作。在宏观层面上, 首先是评估移民所遭受的精神损失和创伤的程度。为重建新的归属感的心理需要, 小组成员要与社会团体、决策者和服务提供者合作, 制定长期的实施方案, 包括使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的工作流程, 并努力使重点人群得到兜底保障:儿童要尽快入学, 留守妇女和老人得到经常性的心理陪伴。

2.2 心理健康研讨班

志愿者、专业机构、政府还可以针对儿童和青少年, 通过定期组织研讨会或讲习班的形式, 采用各种表达技巧来帮助儿童和青少年, 探讨他们在被迫迁移过程中成长的特殊经历及其相关的突出事件。在研讨班上, 围绕一些主题, 即他们经历的相关重要事件,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包括角色扮演、演讲、集体编故事、社会剧等。这些活动可以成为每期干预的核心。通过这些表现技巧帮助儿童表达和反应具体的生活事件, 如以前在老家的生活经历或搬迁来之后日常生活方面相关的生活事件。例如, 社会剧或角色扮演可以使孩子们能够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发现并审查自身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方面。让孩子们集体编故事, 主题围绕日常生活, 比如性别相关的琐事、兄弟姐妹或同龄人之间的关系。每期干预之前, 还可以通过一些体育活动或游戏进行热身活动, 以增进团队内部的信任, 同时也为儿童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心理安全环境。研讨班可以由心理工作者、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一起联合组织实施。

2.3 家庭教育和支持

这种方法既可以在家庭之间进行, 也可以在家庭内部进行。对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干预辅导, 在前期政府、志愿者工作的基础上, 先由心理健康专家每周与有心理问题的家庭见一次面, 并单独给家长介绍该服务, 评估他们所经受的痛苦的程度, 根据家长的看法判断其他人的困难, 教会他们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家长也可以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 以家庭会议或其他有限的形式, 带领一家人进行自我治疗。同时, 心理健康专家与社区相关人员, 包括乡村医生在内的广泛专家网络建立联系, 为提供家庭疗法提供技术支持。

除了单个家庭独立进行外, 上述活动也可以由相邻的几个家庭组成。先由专业人员为所有参与家庭的干预实施提供一定课时的专业培训, 内容包括预防和可及性干预的原则, 有关创伤交流、社会网络和寻求帮助的家庭干预过程, 多家庭团队和心理教育, 以及文化道德问题。同时, 为干预实施者提供各干预阶段的阅读材料和观看视频案例, 并进行实际操练。在整个干预过程中, 由研究人员每周进行一次监督, 以保证实施者按照干预操作规范进行干预活动, 并且及时解决新出现的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利用由众人形成的社会情境和团体成员的互动、互知和互信, 增进治疗效果。其优越性在于治疗团体作为一个微型的社会, 可以给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压抑的移民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在这个理解和支持的氛围中, 参与者愿意打开心扉, 尝试各种可选择性行为, 探索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和学习有效的社交技巧。团体成员之间还可以讨论他们彼此之间察觉到的问题, 并获得其他成员对其察觉的反馈, 让其及时发现自己不易发现的问题。

3 结论

陕南移民离乡背井搬迁到新的环境中, 外界干预治疗路径的首要任务是深入到移民的内心深处, 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然后结合其文化心理, 充分利用其优点习惯, 开发出适合他们的文化干预模式。文化具有共性也有差异性, 差异让其疏离, 共性才可能沟通。陕南文化的地域性, 陕南农民独特的文化心理可以成为帮助其身份转换、文化适应的桥梁。研究者只要发现并挖掘出这些藏而不露的“文化地图”, 将为政府决策和社会机构、志愿者的工作提供某些重要的支持。

摘要:在陕南移民搬迁过程中, 许多移民在文化适应问题隐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本文以陈国明的跨越边际跨文化适应理论为依据, 强调移民在平等和保持自身文化认同的基础上, 形成结合政府、专业机构、志愿者、社区和家庭的多元干预体系, 采取心理综合干预、心理健康研讨班和家庭指导等方式, 最终实现移民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

关键词:平等,双核多元动态平衡,干预模式

参考文献

[1]何树勋.陕南移民搬迁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以商洛市为例[J].商洛学院学报, 2014 (27) S:21-25.

[2]孙进.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5) :4-52.

[3]Redfield, R., Linton, R., &Herskovits, M.J.Me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J].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36, 38, 149-152.

[4]Berry, J.Acculturation as varieties of adaptation.In A.M.Padilla (Ed) , Acculturation:Theory, models and some new findings.Boulder, CO:Westview, 1990.

[5]Kim, Y.Y., &Ruben, B.D.Intercultural transformation.In W.B.Gudykunst&Y.Y.Kim (Eds.) , Readings on 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New York:Mc Graw-Hill, 1992.

[6]陈国明, 余彤.跨文化跨文化交际理论构建[J].学术研究, (1) :130-138.

[7]张孟楠, 刘文正, 等.陕南搬迁移民心态调查及对策探讨——以丹凤县为例[J].新西部, 2014, 6.

[8]陈菊.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集镇社区建设和管理——以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作为视角[J].湖南社会科学, 2013 (1) .

高职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探析 篇2

关键词:高职新生 心理适应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188-01

1 高职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具体表现

1.1 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是高职新生常见的问题

90后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是绝对的中心,从一个人的房间到集体宿舍,从衣来伸手到一切都要自理,面对新的同学、新的环境,他们开始产生手足无措的感觉,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大部分学生缺乏独自应对生活的经验和自理能力。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生活环境的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就会慢慢表现出来,从而产生一些情绪上的障碍,如情绪紧张、焦虑不安、情感无处寄托和自卑感加重等。

1.2 面对多重压力,不堪重负

高职生大多数学习基础比较差,而且来自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的子女比较多,在他们心理发展最为迅速而又未成熟的时期就过早地经历了中、高考失利的挫折以及学习、生活、情感和舆论等方面的压力,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罩上了阴影。进入高职院校之后他们又会感到现实中的学习、生活条件与其心目中理想的“大学”相距甚远,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而失落、彷徨、抑郁、偏执、无所适从。而那些在高职生中占有相当比例的贫困生还要承受高额学费、家庭变故、生活窘迫所带来的强烈压力。诸多压力的长期困扰致使许多高职生时常感到精神紧张、心理压抑、身心疲惫,部分学生则消极颓废而选择逃避现实、不务正业染上网瘾、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沉溺于吃喝玩乐而无所事事,个别学生还因为无法排遣思想压力引发严重的心理疾患。

1.3 人际交往问题是困扰高职生的又一个较为敏感而又多发的心理问题

大学时代,人际关系较中学时要复杂。高职生脱离父母的监控和保护独立生活,一些人刚进大学时常常会觉得很孤独、空虚,感觉自己交不到真心的朋友。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习惯了家人的百般呵护,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师生关系冷淡。不少高职生存在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求之间的矛盾,既渴望他人的理解,又不肯轻易袒露自我,加之过高与过低的自我评价、不良个性、缺乏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等。这些都使得人际交往问题成为校园内发生最为频繁的压力事件。

1.4 学习方面的问题

首先表现为不能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任务、内容、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课程一直是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且有老师天天辅导,学习目的明确;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其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时被动的填鸭式教育忽然间变成了放任自流的学习模式,这让很多新生一下子失去了方向,不知道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其次表现为学习上的挫折感与厌学情绪。高职生大多数来自于普通中学学习较差的学生群体,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当,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致使学习实训跟不上,或者因为所学专业非所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与动力不足,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使学习上的挫折感越来越强烈,逐渐厌恶学习,甚至会产生学习焦虑症等心理障碍。

2 解决高职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高职新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从性质和程度上看主要是适应不良或情绪困扰。因此,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高职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对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应以心理教育及预防为主。

作为家长,首先应该从小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习自己处理一些简单的家务和生活琐事。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父母的过度保护,往往造成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差,遇到事情时容易放弃和退缩。家长应该经常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吃吃苦并非坏事,反而能够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会独立自主,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高职新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悦纳自我,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困难,用自身的意志战胜惰性;加强学习动机教育,引导高职生逐渐学会自觉激发学习动机,学会根据客观现实和自己的能力条件确立自己的抱负水平和所追求的目标,增强对实现目标的自信心;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培养广博、稳固、持久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应改进教学方法及考试考评方式,对高职生来说,考试不一定是有形、有标准答案的书面知识,主要应考评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 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

针对高职新生中普遍存在的交往心理问题,从学生方面而言,要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应该学会互相尊重,这种尊重体现在对同学的意见、生活习惯等各个细节中,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乐于与人分享,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思想上的分享,都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作为学校方面,可通过在新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教育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改变消极认知,坚持真诚、尊重、平等、奉献、相容等基本原则,学会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并积极寻求各种帮助;通过讲授一些人际吸引规律,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人际吸引因素,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较快地适应大学集体生活。

营造有利于高职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高职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高职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美化、净化、绿化和詩化校园,建设有学院特点的文化景观,良好的校园环境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要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有益健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温馨和谐、宽松理解的心理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锻炼自己与人协作的能力、组织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在集体活动中感受人际和谐的愉悦,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改善适应能力,克服心理障碍,促使自己奋发向上,施展才干,最大限度地缓解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压力;对于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学院应注重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把他们看成是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在精神生活中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积极、平衡的心态,使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丽.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6.

[2] 王勇.利用人际吸引因素解决新生的交往心理障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6.

文化心理适应 篇3

一、心理契约的内涵

“心理契约”最早见诸Argyris的《理解组织行为》, 其对心理契约的描述是:心理契约是用来反映和说明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一种彼此理解而又未予言明的关系。尔后, 管理学家Levinson (1962) 进一步指出:“心理契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相互拥有的, 未公开说明的隐含的各种期望之和”。在Argylis与Levinson等人的基础上, 考特 (Kotter) 将心理契约界定为存在于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一份内隐协议, 协议中指明了在彼此关系中一方期望另一方付出的内容和得到的内容。概而言之, 心理契约就是组织和个人双方彼此对对方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 约定的核心成分是双方隐含的非正式的相互责任。

心理契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心理契约的主观性。心理契约是一种心理活动, 这种心理活动建筑在个体对一系列可能或期望实现的预期结果的判断之上。由于这种判断体现为对将来的一种希冀, 因而它更多的是由一系列相关的源于自己独特的体验和见解所构成。这种主观性的存在不仅使心理契约有更多的自我约定性, 而且对契约履行结果的评判由于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 更多的体现出个体自身标准。这也是造成现实中组织与成员之间对心理契约的理解常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原因。二是心理契约的多变性。心理契约与书面契约不同, 书面契约是相对稳定的, 其变更程序具有规定性, 因而变更很少, 而心理契约却处于一种不断变更与修订的状态。“任何有组织的工作方式的变更, 不论是物理性的还是社会性的, 都对心理契约具有影响。人们在一个组织中工作的时间越长, 心理契约所涵盖的范围就越广, 在雇员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上, 相互期望和义务的隐含内容就越多。”

二、组织文化对心理契约的影响

1. 组织文化的定义

组织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并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态度、工作方式、工作氛围和工作行为 (Kotler, 1999) 。任何组织都不可能把所有的规定都写进规章制度或者契约中。在这种情况下, 非正式制度 (共享价值观、意识形态等) 的作用就凸现出来。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对其他人的行为方式的稳定预期, 这种预期不是基于正式规则, 而是源于社会和组织共同的知识。组织文化是非正式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不确定和模糊性条件下, 价值观影响人们感知到的事物。从人们价值观中发展而来的感知框架提供了人们解释信息的途径, 以处理在不同情形下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组织文化的“软约束”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 沉淀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2. 基于组织文化的心理契约

组织文化与组织中存在的心理契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文化决定了人们之间应如何相处, 它们的关系又确定了存在于它们之间的契约类型, 即组织文化决定了将要存在的心理契约类型。组织不同的发展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文化, 心理契约也将随组织的发展而变化。罗杰·哈里森提出四种组织文化模式, 即权力文化、角色文化、成就文化与支持文化。不同文化中心理契约的潜在差异, 在罗杰·哈里森的四种组织文化的假设中有明确的反映。一是权力文化。在权力文化中, 心理契约是以心理上的疏远为基础。从管理者的角度看, 契约是“我做决策, 你按要求的去执行”, 下级也能够提建议, 但只有在管理者允许时才可以这样做。从下级的视角看, “我只执行要求我做的——我不必负任何责任”, 契约是由组织最高层的权力人物规定并传达下来。事实上, 权力文化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任何人的存在都由上级说了算的文化。我们称它是疏远的, 是由于基层的员工, 通常没有更多的组织参与的感受, 基本只能被动服从。因此, 有可能产生绝对的心理疏远。二是角色文化。角色文化中心理契约主要是计算性的。心理契约受成员的正式雇佣契约影响很大, 契约的基础是:“我们都服从于规则。我做我的工作, 你做你的工作。”它要求管理者和下级共同遵守这些规则。心理契约的重要内容是“我应该做多少工作, 以及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回报”, 即“我欠组织什么和组织欠我什么?”在这种组织文化里, 更看重组织和个人之间的交换关系。三是成就文化。成就文化与支持文化在心理契约内容上有些共性, 正如它们的价值观一样。成就文化中的契约是挑战性的, 它的假设是:“这是我们共有的事业, 我们彼此挑战。”组织的管理者和成员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四是支持文化。支持文化中的心理契约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契约的内容是:“这是我们共有的事业, 我们彼此相互关心。”员工相信组织会考虑自己的需求, 对组织比较信任, 愿意对组织做出更大的贡献。这种组织文化强调管理者和员工之间互相信任, 相互忠诚。综上, 受组织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不同的组织文化中其心理契约的内容各不相同。现代组织正面临着一个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必须对其自身进行相应的变革, 才能适应环境的要求。在组织管理中, 如果领导者对组织进行变革, 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组织的文化, 随着组织文化的改变, 心理契约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三、心理契约的构建

1. 构建适应组织文化的心理契约的意义

(1) 建立和谐的心理契约是增强组织凝聚力、建立良好雇佣关系的根本。心理契约作为组织与员工共同缔造的一种心理上的默契, 为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形成团队协同效应, 达至更高的经营效率, 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对于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以建立稳固的雇佣关系, 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以及树立组织的社会责任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心理契约对员工具有激励作用。对于员工来说, 能否有效地工作, 是否会对组织及其奋斗目标萌生出责任感、忠诚心和热情, 以及能否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感,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与员工之间心理契约的实现程度。员工会从组织管理者的行为中感受是否得到自己期望的, 从而决定是否值得全力以赴或者适当付出努力。同时, 员工也可以从心理契约中得到好处, 员工可在工作中寻求理想, 追求远大目标, 提升自我价值, 增强与组织、与所投身事业的亲密关系, 对工作产生高度的信任和满意感, 从而激发出更强的动力和热情。

2. 组织文化中心理契约的建立

(1) 构建适应组织文化的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组织文化是组织这个群体所形成的共同理念、目标和价值观, 是组织员工所特有的集体精神面貌, 其中价值观是构成组织文化的核心。组织要通过核心价值观的传递与员工缔结心理契约。组织在员工刚进入时, 就要承担责任, 去照顾员工的个人和社交需要, 关注员工的心理波动, 真诚地与员工进行交流沟通, 关注员工的动机、态度和价值取向, 并向员工详尽地介绍组织的期望和价值观, 马库里德斯和汉克 (1 9 9 2) 认为, 组织价值观会影响组织气氛的知觉, 并通过此知觉的气氛, 进而中介影响组织成员的态度与组织绩效的表现。因此, 组织领导者要使员工对组织的期望和价值观有一个感性认识, 并产生服从的意向或意愿, 为积极心理契约的培养提供有利土壤。

员工进入组织后, 要尽快适应环境, 要将期望与新环境联系起来, 要了解组织内部的人际氛围、价值观等, 尽量使需求预期贴近组织文化, 使个体价值观整合在组织价值观之中, 个体态度与行为完好地镶嵌于组织之中, 个体的发展充分整合到组织发展的轨道之中, 达成与组织之间的默契、和谐, 使心理契约得以顺利形成。

组织管理者与员工建立和履行积极的心理契约, 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 正是争取下属潜在的、无形的、巨大的内在力量的有效途径, 可以使组织本身获得成员持久稳定的忠诚。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 尽力实践组织对员工的承诺, 使人性、人的价值, 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真正得以实现。对于组织来说, 只有那些能够与员工达成心理契约的管理者才是真正的团队领袖。

(2) 构建适应组织文化的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组织文化是区分不同组织的首要规则。每一个组织根据自己所特有的组织文化特点, 有各自不同的员工队伍特点。Lee和Tinsley曾对香港员工的心理契约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指出香港员工相比西方国家的员工更强调心理契约中的关系维度和团队维度。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向来是一个注重人际关系的国度。因此, 笔者认为, 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中起重要作用。组织系统的运作能否达到高效化,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关系是否和谐, 而和谐的组织关系离不开强有力的优秀组织文化作为其内在支撑。组织领导者要为员工创设平行沟通环境, 提供促进成员交往、合作的交流机会, 如职业拓展训练、集体文娱活动、团队竞赛或奖励集体劳动成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满足员工的亲和需求, 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同事的亲情、领导的温暖, 感受组织大家庭的真实存在, 逐渐形成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组织文化。良好的组织文化能凝聚人、鼓舞人、提高组织的士气, 进而改善组织的内部工作环境, 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而融汇了真诚、平等、宽容、勤勉等承诺的心理契约, 能使员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更愿意成为组织中的一员。反之, 人际关系紧张的组织文化, 势必会造成员工与员工之间心理契约的违背。在越来越重视团队建设的过程中, 组织领导不能忽视员工与员工之间心理契约的建设。

(3) 构建适应组织文化的员工与新同伴之间的心理契约。新员工进入组织后, 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培训, 通过工作中职务轮换的方法, 使成员得以接触各种不同的业务,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水平, 扩展他们的个人发展道路, 使他们尽快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风格, 以便尽快适应组织文化。除此之外, 新老员工的交流对心理契约的重新认识和调整也至关重要。譬如, 一个团队内的人员进行工作交流, 或者是组织一次讲座, 在这个过程中, 新老员工有私下交流的机会, 新员工领会了组织文化蕴含的期望和许诺, 老员工也会把长期体会和经验传授给新员工, 新老员工间建立了良好的心理契约, 可以促进新员工适应工作, 提高效率, 增强工作满意度。另一个重要环节在于, 让员工感受到组织和相互间的尊重。由于人们都有被尊重和归属的需要, 希望与他人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并得到组织的接纳和同伴的认可。但是, 如果组织文化的主流是排挤和排斥新员工, 那么二者之间就不能形成良性互动。因此, 组织领导应注重发挥老员工的示范作用, 使老员工主动关心新员工, 与他们交流思想, 联络感情, 消除紧张心理, 使新成员在与组织其他成员日常接触和合作的过程中了解组织文化的特点, 尽快适应该组织文化, 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老员工对新员工的关怀、帮助、支持, 新员工对老员工的尊重、信任、感激, 这种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群体环境会形成新老员工间良性的心理契约。这是与积极的组织文化相适应的[5]。

三、结束语

心理契约的构建是一个动态过程。对组织而言, 组织变革将成为组织主动或被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何在变动的组织文化环境中,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维心理契约就愈显重要。作为组织的领导者, 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详尽了解员工的价值观和工作意愿, 构建一个有利于组织成员发展的文化机制, 让成员的价值观与组织文化所强调的价值体系相吻合, 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 使组织和成员双方的心理契约保持和谐一致, 形成统一的价值认同, 使组织上下同心同德, 为组织构筑共同愿景和共同使命, 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和员工的发展而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叶逢春 赖作卿:心理契约对组织文化的影响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07, 23 (1) :81~82

[2]波特·马金等:组织和心理契约, 对工作人员的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6, 306

[3]马 暄 张 宁:组织文化对组织效率的影响研究[J]. 集团经济研究, 2007, 19 (1) :298~299

文化心理适应 篇4

一、留学生心理变化的四个阶段

许多研究表明,留学生在国外留学期间会经历跨文化心理适应的若干阶段,其中美国文化人类学家Oberg[1]于1960年提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蜜月期”(honeymoon),这是留学生刚开始来到国外所产生的兴奋感,好奇感和对新文化中的生活所产生的热情;第二阶段是过了一段时间后,留学生由于不适应新文化遇到了困难和挑战,他们被弄得不知所措,Oberg[1]把这个阶段成为“危机阶段”(crises),在这一阶段留学生很可能会产生愤怒感,挫折感,无助感,焦虑感和抑郁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孤独和思乡,怀疑和急躁,埋怨和误解,焦虑和抑郁”[2];第三个阶段是“恢复期”(recovery), Winkelman[3]也把其称作“重新定向期”(reorientation)或“逐渐调整期”(gradual adjustment),留学生想方设法解决“危机阶段”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对新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前一阶段相比,他们能够在新文化中应付一些问题[4];第四阶段叫做“适应期”(adaptation), Winkelman[3]也称其为“文化适应期”(acculturation)。在这个阶段,他们能够欣然地接纳新文化,并享受在新文化环境中的生活。

一般来说,留学生会逐个经历以上四个阶段,但是由于个体性格及准备程度差异性等原因,“危机阶段”通常会在几周或者一个月内出现,有的学生会跳过蜜月期而直接进入该阶段[1]。举例来说,有的留学生当他们第一次进入所在校城市机场或者经历当地炎热的天气,当地环境和本国环境的巨大差异会导致学生马上产生负面情绪。另外,在该阶段中,留学生新生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纷繁多样,形式复杂多变。例如我校有个新生入学一个月后,向辅导员反映身上感到奇痒无比,而医生诊断时,确认身体表面却没有任何症状,这些都很可能是心理问题的反映。“生理上的不适就会在留学生心理上产生不良反应,进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4]。当以上事情发生时,辅导员应意识到这都是警报信号,应予以重视。

二、“危机阶段”产生的原因———三个应激原

1. 学习东道主国家语言应激原。

“语言障碍对大多数留学生来说可能是影响最大,最普遍的问题”[5]。“语言是留学生日常生活最基础和必要的要求,进而影响到其社交生活,留学生在面对语言困难的时候表现是脆弱无力的,这种困难会产生压力,焦虑,以及其他相关联的心理障碍”[6]。绝大部分留学生新生来华之前都没有接触过汉语,当面对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时显得手足无措,一些留学生就开始抱怨,有的还萌发出放弃学习准备回国的念头。

2. 教育应激原。

教育应激原是指由于教育系统、教学方法、上课方式、学习方法、考试形式的不同,留学生承受着要取得成功的巨大的内在和外在压力(来自家庭,亲戚朋友,赞助人等)[6][7]。比如,有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就逐渐养成依赖课堂学习的习惯,当课堂上的学习量不够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变得焦虑。再如,留学生第一次接触中国老师设计的考题形式,个别学生由于不适应,考试不理想,就开始变得忧虑重重。

3. 社会文化应激原。

主要包括文化冲突、价值观、信仰、生活方式的不同等。比如有些留学生时间观念淡薄,上课经常迟到。留学生初到中国,会有种社会孤立感,长期下去,会感到无助。对于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留学生,经济情况通常是最现实和最严峻的问题,没有足够的经济资源,最基本的生存就成了大问题。由于来华留学生不能参加工作,有时不得不减少生活费用。另外,种族歧视或偏见也会造成留学生在调整阶段中缺少自尊心和自信心[5][6]。

三、辅导员帮助留学生新生度过“危机阶段”的对策

辅导员是留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接触最多的人,一些年龄较小的留学生初到中国甚至会把辅导员当成自己的父母一般来尊重、信任和依赖。同时辅导员也是最了解留学生的人,因为通过日常密切频繁的接触,辅导员对每个学生的性格、行为、特点都会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心理问题出现的时候,辅导员能在第一时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有超过自己能力范畴的,可以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另外,学校专职心理健康辅导人员在面对来华留学生时,又面临着语言障碍,使得心理咨询与辅导不能深入,所以辅导员是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最佳人选。

1. 进行团体心理健康辅导。

开学初给留学生开讲座,详细讲解跨文化心理适应各个阶段的特点,重点突出“危机阶段”,并解释留学生经历各种心理变化是正常的,让他们对自己有可能经历的文化冲突和适应障碍有所了解和准备,同时指导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方面遇到问题时如何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如何向辅导员积极地寻求帮助。笔者自己曾留学三年,对“危机阶段”有切身体会和深刻的理解,当把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汇总分享给留学生新生时,他们感到受益匪浅。

2. 加强双重联系。

一方面鼓励留学生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家人和朋友是留学生最信任的人群,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可以让他们分享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感受,可以向他们倾诉,获得他们的支持和鼓励[8]。另一方面,要鼓励留学生建立与当地人的社会联系,有了新的社会支持网络,留学生可以尽快地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3. 定期开班会研讨心理变化。

每周给留学生新生开一次班会,鼓励留学生分享自己的适应经验,说出面临的问题。留学生中不乏在其他国家旅游、工作或学习的经历,所以相对来说,这些留学生更能够较快适应新环境,他们分享自己的适应经历就成为其他留学生可以借鉴的经验。对于出现的问题,大家能够一起讨论解决方法等。这种定期研讨会成为一种有用的心理测量工具,使辅导员老师能够争取实时、动态地掌握留学生心理状态,及时地疏导和排解心理问题[9]。

4. 建立QQ心理咨询网络系统。

辅导员可以组建留学生新生QQ群,让所有新生加入该群体。对于性格内向的留学生来说,这是一种较轻松舒适的交流方式。另外,留学生可以把问题放在群里一起讨论,集思广益。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愿意利用网络方式与辅导员交流。但是QQ心理咨询的虚拟性造成了它的局限性,使其不能发挥最大效能。最好与面谈咨询有机结合,方能相得益彰。辅导员可以根据留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程度判断是否需要和学生面谈。

5. 一对一面谈咨询。

在第一学期每周开放一对一谈话时间,鼓励留学生走近辅导员谈心。谈话地点要略作注意,最好找一个能让学生感到舒服,安全,轻松的环境,地点可以选在办公室,或者户外,去操场。在办公室里,辅导员要表现地较为温和一些,此时扮演的不再是严肃的管理者角色,而是师长、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的角色,要让留学生感到你在理解他,关心他,帮助他。根据笔者经验,操场是一个绝佳的谈话地点,因为空间开阔,视野宽广,谈话人可以席地而坐,这样留学生更容易敞开心扉。Mori[5]指出考虑到种族、性别、年龄、宗教和语言背景、性取向、婚姻状况等因素,要把每一个留学生当成特殊情况来对待,对症下药。辅导员也应考虑到交流方式的不同,谈话分寸,目光接触,轮流发言等,说话直接性和清晰度等因素[7]。由于留学生对谈话内容非常小心敏感,所以辅导员应对谈话内容严格保密。

6. 充分利用高年级留学生和中国学生资源。

一些研究表明留学生一般愿意从本国的同胞那里寻求帮助,不愿意向其他国家的学生寻求帮助,最不愿意从东道国的学生那里寻求帮助。这种被动态度是由之前所讨论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高年级留学生资源,安排他们帮助新生,解决其困难,从而使新生迅速地消除心理焦虑,尽快融入到新环境中去。另外,可以主动把中国新生介绍给留学生新生,以汉语一帮一的形式或者文化交流形式,两国新生之间交流,会产生很多共鸣,建立友谊,这样留学生就和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逐渐地建立起联系。同时也鼓励中国高年级学生的参与,分享经历,提供建议。这些中国学生可以扮演同辈咨询者,交谈的对象和学习伙伴的角色,他们可以帮助留学生新生克服一些心理障碍[10]。

7. 组织丰富的课余活动。

尤其是集体文艺活动,给留学生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从而帮助留学生提高自信,学会如何与人交流,遇到问题敢于面对、分析并解决问题,减少或者避免焦虑和抑郁情绪。我校特意组织高年级留学生为新生准备了迎新会,高年级学生和新生一起出谋划策,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会后,大家纷纷表示团体活动提高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增进了交流,增加了自信心等。这种非语言交流渠道也是帮助学生发展社会关系的方法。

8.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合理购买体育用品,例如东南亚国家的学生喜欢踢足球和打排球,而对篮球兴趣不大。我校留学生男生组成了足球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强身健体,同时也逐渐培养团体精神,增强凝聚力。学生在运动中酣畅淋漓,从额头上挥去的是汗水,释放的是负面情绪。他们也在球场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大家在一起切磋球技,乐趣十足。

四、辅导员做好处理“危机阶段”工作的必要条件

1. 在留学生新生报到之前,“辅导员应该有意识地了解和学习他们来源国家的不同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发展历史、地理环境等知识,了解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和互补性,在差异中寻找共性,才能更深入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8]。通过参加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培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要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和偏见,清楚学生的文化和背景,改变自己对留学生的消极态度,学会合适的跨文化交际介入的方法,避免“文化定式”(cultural stereotyping)[7]。

2. 辅导员应努力提高英语口语水平,这是和留学生交流的语言基础。有流利的口语才能更好地与留学生进行沟通,成为其思想交流者。辅导员也应加强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利用空闲时间多去参加一些心理知识培训班或者阅读相关书籍资料,努力增加心理学知识和提高心理咨询专业技能,能用专业术语流利地将想法表达出来,这是和学生进行交流的专业基础。

3. 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倾听要真诚,目视对方,精力集中,给留学生传递这样一种信息:我在认真地听你说。同时要耐心地鼓励和引导留学生把想法和意见表达出来,不能打断、制止学生说话和影响学生思路,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避免过早或者武断下结论等。留学生的倾诉本身就能帮助他们释放一定的压力。

留学生新生群体是特殊和动态的,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是复杂多变的,所以要求辅导员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些努力意义非凡:这会促进留学生新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会实现更高效的管理。由于辅导员个人精力有限,不能完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或者顾及到每个学生,高校留学生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共同建立起一个心理支持系统,为其以后在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丹洁.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社会心理适应问题研究与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5) :49-51.

[2]朱婧.浅谈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11 (31) :85-86.

[3]Winkelman, M.Cultural shock and adaptation[J].Journal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994, (3) :121-126.

[4]陈玳玮.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述评[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9) :122-124.

[5]Mori, S.Addressing the mental health concern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J].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2000, (78) :137-144.

[6]Chen, P.Common stressors among international collegestudents:research and counselling implications[J].Journal ofCollege Counselling, 1999 (2) :49-65.

[7]Khoo, P.L.S.&Abu-Rasain, M.H., &Hornby, G.Coun-selling foreign students:a review of strategies[J].CounsellingPsychology Quarterly, 1994, 7 (2) :117-135.

[8]徐小乐.陈志欣浅谈医学院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 (9) :45-46.

[9]李繁.留学生心理健康探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4 (2) :45-46.

心理社会适应性测试 篇5

本问卷可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在测验中得分较低, 你不必忧心忡忡, 因为一个人的适应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 知识、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增强的。只要你有信心, 努力学习, 加强锻炼, 一定会成为适应社会的成功者。

在下面的30个题目中, 每题后面有5个备选答案, 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做出选择, 每题只选一项。

1.离开家到一个新地方, 我会生点小毛病, 如失眠、腹泻、皮肤过敏等。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无论在什么场合, 只要需要, 我都能很自然地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3.在冬天我比别人更怕冷, 夏天比别人更怕热。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4.如果需要的话, 我可熬一个通宵, 第二天仍然精力充沛地学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5.参加比赛时, 赛场上气氛越热烈, 观众越加油, 我的成绩反而越上不去。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6.课堂答问或开会发言时, 我能镇定自若地把事先想好的一切都完整地说出来。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7.当着众人的面, 我时常感到羞涩、窘迫。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8.无论情况多么紧迫, 我都能注意到所有的细节, 不会丢三落四。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9.检查身体时, 我会因为心慌导致医生说我“心跳过速”。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0.每到一个新的地方, 我都很容易同别人熟悉接近。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1.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 我的成绩多半会发挥得比平时要差。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2.我喜欢学习新的东西, 它给我一种新鲜感, 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3.只要到一个新地方或换一张床, 我就会难以入睡甚至失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4.不管生活环境与条件有多大变化, 我很快就能习惯。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5.我觉得一个人做事比大家一起干效率高些, 所以我愿意一个人做事。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6.即使是人多的地方, 我也不会感到紧张或不自在。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7.在陌生人面前, 我常无话可说, 以致感到尴尬。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8.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 我虽然很紧张, 但总能很快地使自己镇定下来。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9.我最怕在正式场合抛头露面, 大家都看着我时心里特紧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0.即使同学对我有看法, 我仍能正常同他 (她) 交往。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1.老师、领导在场的时候, 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2.与人相处, 我很少固执己见, 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3.同别人争论时, 我常常感到语塞, 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4.我对生活要求不高, 即使条件很艰苦, 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5.我不喜欢的东西, 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6.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 我仍能集中精力学习或工作, 并且效率不减。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7.假如将试卷拿到一个安静、无人监考的房间去做, 我的成绩会更好一些。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8.夜间走路, 我能比别人看得更清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 每逢这种情况, 我就有意回避。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3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 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记分:

解析:

100分以上:

适应性很强。你能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与人交往轻松、大方, 给人的印象良好。你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 都能应付自如;世界千变万化, 而你却左右逢源, 游刃有余。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你常能化之于无形, 你过得心情愉快, 这种精神品质有利于你的心理平衡与健康, 你是个生命力强的人。在工作上, 你的选择余地很大, 你可以胜任大部分的工作。

50~79分:

适应性一般。当你进入新环境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基本上就能适应。事物的变化及刺激不会使你失魂落魄, 一般情形你都能应付, 可是如果事件比较重大, 变化比较突兀, 那你的适应期就要拖长。你了解自己的情况后, 最好预先准备, 锻炼自己的快速适应能力。职业选择方面, 你要有所侧重, 以自己的特长为基础, 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

80~99分:

适应性较强。你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态度积极, 乐于与外界交往, 有较强的调适能力, 通常能应付突发事件, 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对你来说不成问题, 所以, 你生活比较轻松、快乐。你以后可以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 从中你会受益良多。

30~49分:适应性较差。你习惯于依赖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旦遇到困难容易畏难, 甚至消沉、退缩。你对世界的变化、生活的磨难有些不习惯, 过度磨损你会疲劳乃至“断裂”;不过, 意识到了这一点, 就有希望改善这种状况。首先从思想上对看不惯的东西冷静地剖析一番, 其次, 在心理上多适应, 不把自己拘禁在固定模式中。在工作选择上, 你适合做比较稳定的工作。

做好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工作 篇6

一、新生主要心理问题

(一) 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从中学到大学的, 不仅意味着学习环境的改变, 同时更意味着生活环境的巨大变话。从小学到中学, 周围是熟悉的生活环境。但跨进大学之后, 同班级甚至同宿舍的同学都有可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 语言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而86%的新生在跨进大学校门之前, 是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 更没有背井离乡单独生活过的。他们基本上是在家庭的“细心呵护”和班主任“保姆式”的管理下生活和学习的, 而到大学之后, 生活全靠自理, 学习全靠自觉。这种生活、学习等综合环境的变化, 使这些缺乏独立生活经验、长期依赖父母和老师的大学新生难以适应, 无所适从。

(二) 心理的挫折感

大学新生在刚迈进大学校门时, 兴高采烈, 豪情壮志, 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喜悦、亲朋好友的祝愿以及同学们的羡慕之情, 优越感和自豪感写满脸上。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 大部分学生又会产生挫折感。一些学生在与见多识广的同学交流时, 发现自已的知识又少得可怜, 于是自尊心严重受挫;有些同学是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 家庭经济条件不如别人, 生活费也常常无着落;等等。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能大一新生的心理产生严重的挫折感。

(三) 学习的茫然性

在中学时代, 读书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读大学。进入大学后, 紧张的心情自然会因目标的实现而放松, 更有一些学生认为进了大学就实现了人生目标, 且大部分学生早已习惯于在老师的包办下, 被动地学习, 而大学阶段的学习更偏重于思维的发散、课余的自学、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不少新生感到非常的困惑和吃力。调查表明, 在入校之后, 有73%的新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甚至是很长一段时间的调节, 才能真正步入学习的正轨。对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中, 28%的同学表示, 没能选上自己喜欢的专业, 且对自己所学专业并不了解, 这使得学生很难调动起自己的学习兴趣;有67%的新生选择“学习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性”;在课余时间的利用上, 有38%的同学选择了“上自习”, 42%的同学进行“娱乐活动”, 还有18%的同学选择“参加社团”, 这表明大一新生的课余时间安排是相当丰富的, 但我们同时又可以发现娱乐活动所占比重过大, 有一部分大一新生并没有将大学中的学习问题摆到正确的位置上。

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一) 加强思想的教育, 充分发挥党、团的作用

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 更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此, 在新生入学后要用正确的思想来引导他们, 要进行团的知识教育、党的知识教育, 抓入党积极分子、抓团员意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只有对世界观和人生观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 才能正确的处理个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 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 介绍校情、系情, 尽快熟悉环境

当新生踏入大学校园以后, 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我们应该首先向新生介绍校情、系情, 以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

开学以后, 可以利用学生尊敬专家的心理, 请专家教授做报告, 让专家引导学生,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发现所学科的重大价值, 增强他们对所学专业的信心, 以增加其自豪感和自信心。对班级的分班情况、课程的设置、学习的任务及将来的培养目标等, 都要让学生有所了解。还要组织新生全面系统的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让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学生的心中生根, 这是以后生活学习的重要保障。

同时, 我们不要忽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大部分同学在读大学之前, 从未出过远门, 要教育学生如何保存好自己的钱物, 遇到突发事件, 不要慌乱, 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这样既可以减少辅导员的工作负担, 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生活能力, 还会给学生一种无微不至的温暖感。在学习上, 可以开展师生座谈会、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 让新生了解学习方式的改变, 尽快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介绍校园环境, 是为了让新生更好的了解环境, 从而让新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环境, 这是新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过渡的第一步。

(三) 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帮助学生解决具体困难

学生刚入学时, 只身来到异地, 举目无亲, 独立生活能力又比较差, 许多问题不知如何解决, 且大部分新生还存在着一种封闭心理, 谁也不愿去找, 闷在心里, 积存的向题多了, 就会给其情绪、思想、学习造成压力, 时间长了还可能诱发心理疾病, 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辅导员“主动出击”。

了解学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生的姓名和籍贯, 我们要争取在新生入学后的一两天内, 能叫出绝大部分学生的姓名, 这也可以提高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我们要在学生入学前认真阅读学生档案, 把每个学生的相片等有关情况都热记于心, 能见到照片就能想起姓名。在新生报到的那一天, 辅导员守候在报到点, 就会发现对大部分新生都已非常熟悉, 一半以上的同学在走到面前时就能叫出他们的姓名, 报到时又能把一部分同学的姓名和本人统一到一起, 可能还有部分记不住的, 到时转一转宿舍, 也就清楚了。

辅导员还要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接触, 比如利用课余时间或晚自习时间去学生宿舍, 和学生聊天, 同时多留心那些特殊学生和贫困学生。在与学生交谈中, 还可以观察学生的性格, 以确保对每位同学都非常了解。在组织学生活动的过程中, 辅导员要积极参加, 这样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轻松融洽, 学生有心里话也愿意和老师讲, 也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避免因不了解情况而使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四) 抓好新生军训工作

军训对大学新生起着比较强的规范和塑造作用。在军训中, 我们辅导员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 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 让他们尽快的适应大学的生活模式, 多给予鼓励和表扬,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其次, 要和教官密切配合, 对新生进行严格的管理, 借助军纪,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 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和上进心, 磨练其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勇气。同时, 要注意学生的身体安全, 现如今的大学新生中独生了女居多, 体质状况特别是耐力水平普遍下降, 这就要求我们辅导员在军训期间要主动的与后勤、医护、救助等部门密切联系和配合, 做好沟通服务, 全心全意为新生服务。

(五) 重管理, 认真挑选班干

班干部是学生和老师间的桥梁和纽带, 是学生活动的主要组织者, 有一个团结有力的班委会, 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和保障。

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课堂素质

赵婷婷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音乐系041004)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 音乐教育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提高学生的音乐课堂素质, 使学生平衡发展, 便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音乐;学生;素质

我们都知道,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僵化的教学方法, 已不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就如何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 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力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提高其音乐素养和音乐素质, 笔者进行了如下有益探索。

一、对情景的探索

我们经常说:“兴趣所致、乐此不疲”。因此,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望, 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 培养情景不仅可以把学生的视觉调动起来, 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奇景的效果, 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使得他们更好地感知、理解音乐。例如, 在欣赏《龟兔赛跑》一课时, 如果单纯地放音乐, 让学生欣赏, 孩子们不但理解困难, 而且也不感兴趣。因此, 就可以按照教学规律, 精心创设审美情景。通过电脑画面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地欣赏, 同时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学生们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 感受着悦耳动听的音乐, 仿佛置身于树林之中, 和小动物们一起观察紧张而又愉快的比赛。在这个童话的音乐氛围中, 孩子们感受到了单簧管有小兔子一样的性格:活泼、伶俐、动作敏捷;大管吹奏出来浑厚低沉的音色, 画面的音调正合乌龟爬行的形象一致;长笛则发音灵巧, 像小鸟的叫声, 富有歌唱性, 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不同乐器所表达的不同效果。然后可以再次再次布置情景, 让学生戴头饰、分角色进行表演。这样, 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就调动起来了, 他们处于一种新奇与有趣的氛围中, 课堂气氛也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便能融洽有序。

二、对师生融合的探索

课堂教学对所有参与者都具有生命价值, 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 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所以在教学中, 要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 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朋友, 从而构建一种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 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中, 要不断变换自己的校色, 时而走上讲台, 时而到学生中间, 与学生共同讨论, 共唱一首歌, 同奏一首曲, 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例如在讲《小红帽》一课中, 可以改变插秧式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按圆形或半圆形坐下, 老师扮演成小红帽的妈妈, 与学生共同参与, 随着音乐载歌载舞, 课堂气氛就会达到高

在新生入学之前, 我们辅导员要认真阅读学生档案, 从中了解每名学生的基本情况, 从而确定临时负责人。在开学初的一段日子里让他们协助老师做些工作, 比如发放教材、通知事情等等, 考察他们的素质。同时, 班级新生来着五湖四海, 要想把这些独立的个体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集体, 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活动, 增加大家互相接触的机会。比如新生自我简介, 各种文娱、体育活动等, 这些活动都尽量让每位的同学都能参与进来, 以便于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 在活动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学生骨干。在军训结束后, 通过学生们的就职演讲, 班级同学的民主选举, 再结合该学生的办事能力, 最终确立班级干部人选。在确定班级干部的时候, 尽可能让较多的同学担当班级干部, 以起到一个自身约束的作用, 使班集体迅速进入正常的运行轨道。在班委会成员确定之后, 要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 可以对全部班干部进行常规的培训, 对其学习、工作方法、干部素质等提出要求;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 在每次开展活动之前, 让学生干部上交活动计划书, 汇报准备情况, 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当然, 这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是最好的了。由于入学时问短, 同学间之间了解的也比较少, 选出的学生干部可能也有的不是很合适, 我们可以在一意学期或一义学潮, 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演的积极性也会空前高涨。如此教学, 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 就会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三、对启发引导的探索

为了提高音乐课堂情趣, 可以针对学生好奇心强, 想象力丰富的特点, 采用综合性、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以启发引导为主, 唤起学生的对音乐的兴趣和情趣。教学中, 可以通过节奏练习“拍拍看”, 音符回忆“认认看”, 识谱大王“唱唱看”, 竖笛演奏“吹吹看”等几个环节, 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自主学习。在《知了》一课中, 可以模拟知了的叫声激发学生的情感, 并启发他们进行再创作。如在旋律的长音处加入短促的衬词, 在歌曲的开始处加入带有渐强记号的知了叫声, 也可以加入朗诵和声势表演。

为了让孩子们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 要启发学生进行联想“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对音乐表现的各种手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去进一步理解歌词的内涵。

四、对动静结合的探索

音乐课有不同于文化课的特点。由于儿童天性好动, 他们往往不满足于安静地听音乐, 或是仅用歌声来表达感情, 而是更喜欢用动作来补充, 边唱边跳, 编拍边奏, 动静互补、相辅相成。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动静结合的教学方法, 使动与静达到和谐统一, 静中有动, 动而不乱。尽量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直觉上协调起来, 以帮助他们准确掌握节奏, 充分领会意境, 深入体验歌曲中的美感。例如在训练学生附点节奏时, 为了能准确地感知X·X (知了) 节奏, 可以教学生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拍手、点踏、拍”;并在X·X (小知了) 节奏中, 让学生用骑马的动作来表演, 用手拍击哒·哒。孩子们愉快地边读边拍, 很轻松地掌握了附点的时值。接着进行卡农节奏游戏, 让他们听着音乐进行声势表演, 并随之“拍拍看”, 孩子们迅速的反映, 准确的节奏, 协调的动作, 层次分明, 配合默契, 使节奏训练达到高潮。

通过以上分析, 我深深地感受到, 让学生主体参与, 自主学习, 不仅是音乐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也是新时期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 只有突破了知识传授的旧有模式, 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教学形式活泼多样, 才能创造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 促进小学生主体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锺恩.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

[2]张建萍.童声合唱队的训练[J].《江西教育》.1996. (06) [3]余静姝.学习主动性需要培养[J].《云南教育》.2002. (23)

年之后再次通过民主竞选, 这时班干部就能基本确定下来了。

(六) 加强心理辅导, 重在预防

目前国内的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还配有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新生入学后, 我们应积极拓展心理防范范围, 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 为每位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做到心理问题的早发现和预防, 以及对心理危机的早期觉察和干预。同时我们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室、班级心理委员、学生会心理部等等,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对有相同的心理问题的学生, 如人际交往障碍、抑郁、焦虑等学生, 可组成心理小组, 进行特别心理咨询;对个别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学生, 则应进行定期的个人心理回访。尽量做到有问题, 早发现, 防患于未然。

因此, 我们辅导员要“以学生为本”, 因人施教, 帮助大一新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 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培养好有着过硬专业知识同时也有过硬的心理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大一新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日新月异的时代, 优胜劣汰的生活环境, 强烈的竞争意识, 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迅猛改变, 使得大部分的大一新生的心理负荷和心理承受力之间出现失衡, 甚至导致心理障碍。研究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 及如何如何有效的对心理进行调适, 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心理适应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某大学新生心理普查筛查出的190名重点关注学生约请至心理咨询中心面谈,根据访谈情况并结合CCMD-3中“适应障碍”的诊断标准,筛选出60名适应困难学生组成同质团体,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男生19人,女生11人,年龄(18.34±0.91)岁;对照组男生21人,女生9人,年龄(18.57±0.94)岁。

1.2 方法

采用随机2(实验组、对照组)×2(辅导前、辅导后)自身前后配对设计,实验组参加每周1次,每次2 h,为期8周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作干预,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2组学生一起完成团体心理辅导前、后的心理测试。

1.2.1 辅导内容和方法

在团体心理辅导内容的设计上以提高新生的人际适应能力为重点,结合自我探索、学习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应对等主题,构建了8个相互联系的辅导专题。运用团体心理疗法的倾听、反应、互动、行动等基本技术和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分组讨论等主要方法完成辅导。辅导过程由笔者主持,另有2名经过培训的学生助手协助。

1.2.2 效果评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大学生适应量表(CSAI)作为辅导效果评价工具:(1)症状自评量表[2](SCL-90)。共有90个项目,评价指标有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分和总均分,是目前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2)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2](SDS)。由Zung编制,各20个项目,主要评价个体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用总分作为评价指标,广泛用于情绪状态的评定。(3)社会支持量表[2](SSRS)。由肖水源编制,共有10个项目,用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4项指标进行评价。主要评价个体获得社会支持的种类和程度,以及对社会支持的觉察和利用程度。(4)大学生适应性量表(College Student Adaptability Inventory,CSAI)。由卢谢峰编制,是专门针对大学生适应的测查工具,有66个项目,包括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7个分量表。采用5 级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得分越高,适应性越好[3]。

1.2.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各组前测和后测数据的配对t检验。

2 结果

在正式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SCL-90,SAS,SDS,SSRS,CSAI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学生在SCL-90量表人际敏感因子的得分显著下降(P<0.01),躯体化、焦虑、恐怖、总均分得分显著下降(P值均<0.05),对照组学生亦在恐怖因子得分上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SAS得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得分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SDS得分上,2组学生前后测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得分上均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学生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均无显著变化。实验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环境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因子上得分显著提高(P值均<0.05);对照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因子上得分也显著提高(P值均<0.05)。见表1-3。

注:*P<0.05;t1值为实验组团体心理辅导后比较,t2值为对照组团体心理辅导前后比较。

注:*P<0.05;t1值为实验组团体心理辅导后比较,t2值为对照组团体心理辅导前后比较。

注:*P<0.05;t1值为实验组团体心理辅导后比较,t2值为对照组团体心理辅导前后比较。

3 讨论

团体心理辅导是近年来不断受到重视的一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主要在团体情境下,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技术,使团体成员自知自助,达到消除症状,改善适应,发展人格的目的[4],多年来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有研究表明,系统的团体心理训练有助于提高大学新生的自我接纳能力,增强自信心,改善人际沟通状况,促进环境适应,因而能有效地帮助适应困难新生克服适应障碍[5,6,7,8,9,10,11,12]。

研究结果也显示,实验组学生在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后,SCL-90总均分和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因子得分显著下降;SAS焦虑得分显著降低;SSRS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和支持利用度得分显著提高;CSAI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环境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得分显著提高。同时,实验组成员在团体分享和书面作业中对团体辅导活动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辅导后对成员进行的访谈也发现,许多成员表示,在参加辅导活动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以前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太偏激,觉得参加团体辅导后对自己、他人和外界环境的认识有了很大改变;成员在活动过程中也互助互爱,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研究结果提示,系统而规范的团体心理辅导为团体成员营造了一个同质、安全、温暖、真诚、无条件接纳的良好氛围,使他们在不设防的状态下最大程度地开放自己,在接纳及理解的环境里,成员会更愿意表达自己,探索自己,逐渐觉察以前不能接纳的自我的部分,使成员感到踏实、温暖、有归属感,从而在团体中获得希望和情感支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我认知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提高了他们对大学环境的认同感和对新角色身份的认同,降低了焦虑水平,减少身心症状表现;同时,团体心理辅导虽然不能增加学生的客观支持的获得程度,但可有效提高其对社会支持的觉察能力和利用能力,进而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感。此外,对照组学生在SCL-90的恐怖因子得分、CSAI量表的学习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得分上变化显著,说明随着大学生活的进行,对于大学里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方式变化,对照组学生在没有心理干预的情况下,也能自身作出调整,但各方面总体适应状况不如实验组学生好。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243.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235.

[3]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5.

[4]刘金梅.团体心理辅导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9):72.

[5]邓旭阳,郭晋林.团体心理疗法促进大学新生环境适应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2):91.

[6]邢秀茶,曹雪梅.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效研究.心理科学,2003,26(6):1143.

[7]宋洪波,张红.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促进.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0(5):104.

[8]刘倩倩,李辉.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昆明大学学报,2006,17(3):63-65.

[9]孙时进.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研究.心理科学,2000,23(1):240-244.

[10]杨眉.青春期集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一种解决社交焦虑的模式.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63.

[11]佘建年.大学生人际交往小组咨询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5):232.

文化心理适应 篇8

一期望过高

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欲望和追求, 是推动人类从事各种社会实践的最重要的心理动力。每个青年官兵都抱着自己的需要和动机来到部队, 以期受锻炼、尽义务、学技术、求进步, 为今后到地方就业打基础。不同的入伍动机会产生不同的对待部队生活的态度。如果入伍动机是为了尽义务、锻炼自己、提高素质、早日成才, 就能为克服困难、适应部队生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调查发现,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官兵是通过影视、网络、军训等渠道了解部队生活的, 《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DA师》《士兵突击》《特种兵》《火蓝刀锋》等影视作品所描述的军人及军人生活, 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并由此产生立志从军的强烈愿望。因此, 青年官兵对部队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人际关系、领导管理方式以及个人的成长发展都有较高的期望。然而, 真正来到部队之后, 却发现现实中的部队生活与自己理想中的差距较大, 对军营快节奏的紧张生活、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明纪律、艰苦的条件、单调乏味的环境等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 虽然有些想法具有积极性和合理性, 由于主客观条件制约, 不能都实现,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调节不好, 常常使青年官兵感到处处有障碍、事事不如意, 极容易出现心理适应问题, 主要表现为:失眠、焦虑、紧张、自卑、悔恨等心理症状, 少数严重者表现为怀疑自己的选择, 出走、逃跑等。

二青年官兵的心理特点

青年官兵的年龄处于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的自我同一性形成和亲密关系建立阶段。这个阶段青年官兵心理和身体的成熟带来新的感觉和新的态度, 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 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他们从别人对他们的态度中, 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 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 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 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 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 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 这就是同一性, 即心理社会同一感。埃里克森认为, 这种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 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 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 产生心理的不适感。确立了稳定的角色认同后, 一个人便会准备与他人分享生活中的爱或深厚的友谊, 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 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亲密的或爱的关系, 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 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 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能与他人相互关心与帮助, 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这一阶段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增强, 这时个体开始对他人做出承诺, 渴望得到尊重, 渴望有归属感, 如果需要得到满足, 个体就会建立亲密感、归属感, 反之会产生疏离或者专注自我。对青年官兵来讲, 这时候他们希望交往, 希望得到领导的认同和战友们友爱, 希望产生亲密关系, 如果得不到, 就容易产生心理适应不良。

三压力过大

心理学认为个体的不适应与应激反应有很大关系。青年官兵随时都将面对工作环境、人际圈子、职责要求、任务要求等方面的变化, 极容易引起应激反应。对青年官兵来讲, 造成应激反应的主要压力源有:环境因素、工作因素、人际关系、生活因素等。

1. 环境因素

部队的特点整齐划一、组织纪律严明, 而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严格管理是军队的鲜明特色。军队管理要求高度统一, 训练操课要统一, 一日生活制度要统一, 甚至连生活物品的摆放也要中规中矩。每个军人必须严格遵守部队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军人只有不断地培养高度的自觉性和较强的自律性, 才能适应紧张的军事生活。这种要求, 对大多数军人来说, 通过培养锻炼都会很快适应。但对少数人, 尤其是年龄较小、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自理能力差、个性脆弱的战士来说, 适应起来就比较困难。他们往往表现出紧张畏缩、过度自我束缚等心理状态, 甚至产生食欲不振、睡眠困难等症状, 可能会产生适应不良。另外, 长期驻守在海岛、高原、沙漠和草原等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的小分队, 他们面对的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层峦叠嶂的群山、荒无人烟的沙漠和野兽出没、毒虫到处爬行的森林。他们时常要与恶劣的环境抗争, 进而产生紧张、寂寞、恐惧和孤独的情绪。

2. 工作因素

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强度大、时间长、科目难、训练要求高及训练受伤的发生等, 都可能使青年官兵产生心理适应上的问题。比如实弹训练、野外生存训练、未知条件对抗训练等科目对训练者体力与技术要求均较高, 对战士训练特别是低年资战士易构成心理压力, 使得训练时动作变形, 甚至不能完成科目。调查发现, 有心理适应问题的新兵中, 49.3%的新兵明确表示由于军训紧张, 动作做不好, 而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身体劳累、体力不支等因素不但容易造成生理上的过度疲劳, 还会导致情绪障碍, 如消极被动淡漠、紧张焦虑抑郁等。另外, 军人在服役期间, 职务、任务变动是常有的事, 从战士到班长, 从义务兵到士官, 从学员到军官, 从训练场到抢险救灾现场、战场等等, 对于不同角色、不同任务, 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期望, 这必然使青年官兵的心理产生种种变化, 带来诸多不适应。

3. 人际关系

人是不能够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的, 人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度过的。俗话说:“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青年官兵处于成长的阶段, 处理问题常会有很多不妥之处, 在部队相对封闭的环境下, 有时一桩小事引起的人际矛盾会越来越大, 难以化解, 甚至有可能激发冲动行为。有的战士本身性格内向, 或有明显的缺陷易受他人嘲笑而抵触与人交往, 交往范围的有限和长期固定更使其内心充满了疑虑、内疚、自责而无法排解。如果团体的人际关系不和谐或是个人与上级发生矛盾, 性格内向的战士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人听其倾诉和帮其化解, 可能造成持久的压抑和痛苦, 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 在同样的压力情境下, 那些受到来自战友、朋友或家庭成员较多支持的人, 比很少获得类似支持的人心理承受力更强, 身心也更为健康。

4. 生活因素

部队成员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 在饮食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 如南方籍战士喜吃米饭, 而北方籍战士却吃惯了面食。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 蔬菜种类的不同, 无论是南方籍战士到北方, 还是北方籍战士到南方, 都有一个饮食习惯的适应问题。另外, 驻地远离内地, 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缺乏必要的信息, 导致军人与内地亲人联系沟通困难, 难与亲人团聚, 难以分担和解决家庭忧愁, 进而可出现烦躁不安、担心忧虑等情绪和表现。想家对远离亲人和故乡、初涉军营的新兵来说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特别是当他们到部队不久, 参军的兴奋、喜悦和新奇感渐渐减退, 而艰苦、严格的新兵训练却日益繁重, 初来乍到战友们相处还不太长, 还没有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人生地不熟, 有想家的想法在所难免。如果再碰上因水土不服或自我照料能力差而患病, 那想家的心情会更加强烈。有轻度的想家心理是正常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然而然地减弱消失。但是如果因想家而不能认同部队生活, 不适应军营环境, 引发失眠、心理生理机能异常等身心疾病, 则可以称为想家综合症。

青年官兵出现心理适应问题, 是他们在成长进步当中不可避免的, 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 如果任由这些心理问题存在的话, 将直接影响到官兵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不利于官兵的成长进步, 不利于部队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战斗力的生成。因此, 对于青年官兵的心理适应问题,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适时做好心理的引导和调适, 提高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郭俊英.浅谈高技术战争军人心理反应及其适应能力的培养[J].人民军医, 2002 (8)

上一篇:绿色畜牧经济食品安全下一篇:诸城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