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沟通心理学论文

2025-01-21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论文(精选8篇)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论文 篇1

沟通心理学论文字

沟通心理学论文2000字

摘要:做人的思想工作离不开动嘴讲,但不是所有动嘴讲都是做思想工作。传达行政性指令性的语言,则不能算是做思想工作。向群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马列主义的理论观点、先进的文化思想,是党的思想 政治 工作常用的方式。属于“大面积播种”式的单向灌输工作,其沟通、反馈的功能较差。真正意义上的做思想工作,应该是思维沟通、形成共识、提高认识的活动。这种对话交流,可以起到交换信息、沟通思想、消除误会、提高认识、振奋精神的作用,它是“大面积播种”式工作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思想沟通;效果分析

要通过沟通达到共识,不是简单的事情。如果沟通存在障碍就不会有多少效果,更谈不上做思想政治工作了。对方或者因为你讲的道理不深不透而难以理解接受;或者因为你道理说得好听本身并不去实践而内心对你嗤之以鼻;或者因为与你话不投机而少有兴趣,使交流无法进行下去。如果是这样,不论你怎样辛辛苦苦地去讲,也是没有多少效果的。有人说,“个对个做思想工作,是最能考验做思想工作的人的`水平”。有道理。

因此,要达到思想沟通就要做到三点,“讲出的话要有真理性”,“激励要讲究层次性”,“要坚持双赢原则”。

一、讲出的话要有真理性

思想工作的最大特点是以理服人。只有真理的东西,讲出来才能服人。

1.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马列思主义是不断 发展 的。要特别重视学习和掌握新时期党在理论上的一些新突破,及时更新自己的认识,使自己具备运用发展了的鲜活的理论来解释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2.要知其所以然,要善于点破“必要性”。例如,要能正确解答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就要熟悉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有关改革的政策规定。只要改革,就会触及到部分人的切身利益。想不通的个人往往会拿计划 经济 时代的“国家主人”之类的道理来和你理论。如果做工作的人阐明不了改革的“必要性”,就无法实现“理顺情绪”目的。再如,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仅应理解这三句话的意思,而且要弄懂这三句话所述三个方面的马克思原理(马克思主义 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 社会主义)的出处,以及彼此之间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这样,才能够用人们易懂的语言去能动地作宣传解释,才能提高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

3.多积累一些揭示客观事物 规律 性的警语名言之类。例如古代哲学家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致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成江海。”,就接示了量变、质变关系的规律性。对平时不注意细小进步积累又抱怨组织不关心他的年轻人,就具有提醒作用。思想沟通过程中,观点的真理性与其入耳入脑的功能是成正比的。交流观点的真理属性越强,越能使人信服。

4.要注意用行为语言“说理”,也就是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用人格的力量服人。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既然提倡勇挑重担、不怕困难,勤奋工作、不计得失,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之类主张,就要带头去实践,做出样子。要别人做到的,不仅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且还要比要求别人的做得更好。要知道,工作对象对你平时的言行都知晓。如果你平时言不正、行不端,以权谋私、工作平平,那么当你去教诲人的时候,别人就不会听你的。因为有逆反心理。

二、激励要讲究层次性

沟通的一个重要职责是激励。激励主要有鼓励和鞭策。要根据工作对象的文化水平、觉悟程度、气质素养等状况,施以恰到好处的激励。即不论工作对象是哪种层次,整个沟通的过程对工作对象都要具有激励作用。譬如,就道德规范要求而言,对一般员工,我们探讨的主要是集体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共产党员,不仅要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还要遵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上述两个层次,如不加以区别,激励功能就要打折扣。现实生活中就常犯这种毛病。因为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最先进的道德,就拿来规范所有的人,不管你是共产党员还是一般群众。结果是一般群众做不到,共产党员又显不出先进性。在日常的 政治 生活中,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在先锋模范作用、廉洁自律等很多方面,要求比一般群众要严格得多。同样是完成了一项任务,作为普通群众也许会受到表扬,但作为共产党员,不但得不到表扬,也许还会被追究“做得不够”的不是。沟通过程中,少不了要批评缺点、查找不足。这也是一种激励。

三、要坚持双赢原则

所谓“双赢”,就是指做工作的人和被做工作的人都受益。提出“双赢”,要突出关心个人的 发展 、个人收益的一面。这在新时期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角度讲,思想工作者在沟通过程中必须关心人的发展,这包括关心其政治、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以往太多的强调是个人利益服从大局利益,很少鼓励个人的发展。事实上,个人和整体客观上存在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没有个人素质的提高,就实现不了整体素质的提高。建立 现代 企业 制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好生产力再造问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想法把大多数员工的潜能进一步开发出来。

坚持“双赢”原则,在沟通之余,还要把信息反馈、改善环境等很多方面的工作跟上。要努力创造一种“能者上”的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疏通“带宽”,不埋没人才。在竞争上岗、绩效考核等方面,都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挫伤积极性。

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更多地拥有真理和人格力量,善于营造和谐亲切气氛,善于与工作对象交流、沟通,不断在新的层次上与对方达成共识,使思想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于论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论文 篇2

采访中应该把握的几种心理

要有平等尊重的心理

记者通常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视同仁, 平等尊重对方。其实, 采访就是做人, 无论对于哪个阶层, 不卑不亢、平等尊重是必须的心理素质。

让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 曾经看到某媒体的一期访谈节目, 记者在采访人物时, 时而面带质疑、甚至嘲笑, 时而语气咄咄逼人, 仿佛是威严的上司在羞辱、质问下级。诚然, 记者曾被誉为“无冕之王”, 但这个名号并不是通过狂妄自大获取的, 而是多少前辈“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以正义行为换来的赞美, “无冕之王”不是发威的老虎, 而是代表民主和正义。

又曾看到某主持人采访一位明星, 该主持人竭尽阿谀奉承之能, 将这一明星吹捧成了一代宗师。可能他没有想到, 他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媒体定位, 他的无度赞美, 不仅会误导群众, 也会让群众对媒体缺乏信任, 甚至产生反感。

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俗话说, 将心比心。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场合、不同人物的心理, 设身处地来换位思考, 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立场来分析问题, 在实现同一心情的前提下快速实现心理互动, 同时, 换位思考也能防止对方为自身利益而提供虚假的素材。

亲字当头心理

一个“亲”字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记者采访也要“亲”字当头, 要把采访对象当做自己的亲朋好友来对待,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要像朋友一样亲和, 要给采访对象以亲近感, “亲近”、“亲和”和“亲情”, 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谓“亲近”就是要争取主动, 拿出热情主动去接近对方;“亲和”就是工作态度要诚恳、温和, 给人以可亲可近的感觉;“亲情”就是要多关心和理解对方, 让对方感觉可以交心、可以向你一吐为快。

抓住重点勿求完美

这里所指的完美不是指采访事实, 而是指采访的过程。新闻采访突出“快”和“新”, 时机转瞬即逝, 而每个采访过程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 所以不能过多追求完美。比如对于采访对象的刁难、采访过程的曲折等不要太过计较, 要以工作为重, 敢于忍辱负重, 任何困难都要敢于面对, 不能等万事俱备才去着手采访, 以免贻误战机。

采访中心理沟通小技巧

心理沟通是门大学问, 笔者在采访过程中也总结出几个心理沟通小技巧, 同大家共同来分享、探讨。

强烈社会责任感来沟通

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来源于它是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喉舌, 它代表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而社会责任感也是记者与采访对象沟通的前提, 不仅记者自身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还要把社会责任感灌输给被采访对象。

笔者曾经采访过一名妇女创办助学社的事迹, 她免费抚养了12个单亲贫困孩子, 帮助这些孩子完成学业。笔者当初联系她时, 她声称自己不为名、不为利, 也不接受社会一分钱捐助, 不肯接受采访。针对这一情况, 笔者在表示理解的同时, 也同她讲, 她办助学社其实就是一种社会责任, 同时也有责任把这一良善之举传递给社会, 让更多的人理解甚至加入到良善这个行列中。一番沟通之后, 她终于接受了采访。之后几年, 她再有什么想法和活动的时候, 也都会主动邀请笔者前去采访。

社会责任感人皆有之, 需要我们去激发和引导, 具备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自然就会以负责的心态积极面对采访。

善于倾听来沟通

采访要投入, 倾听很重要。我们每次采访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但是被采访对象需要一定的过程来表达, 有的时候, 只有被采访对象充分调动起来情绪之后, 才能达到最佳采访效果。要倾听也要适当引导, 要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掌握主动权, 这样才能挖掘到你所需要的东西。

迂回前进来沟通

采访时单刀直入能够尽快切入主题, 但是有时不一定会收到预期效果, 因为当事人心态各异, 有的会产生抵触心理。这时候就需要迂回前进了, 要先撇开主题, 在主题周边寻找采访对象感兴趣、愿意回答的问题, 然后逐步深入, 一点一点引导进入主题, 使采访对象逐渐进入状态, 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观察应变来沟通

记者到达采访现场, 面对纷繁的现象, 需要细心观察, 快速作出判断, 准确调整采访思路。

笔者曾经采访过一位老人, 他自费植树价值近百万元, 之后无偿捐给了村集体。在采访过程中, 笔者发现老人经常情不自禁地用手抚摩树干, 笔者眼前一亮, 话题马上转到这些松树上, 一问才知, 这些松树正是他十多年前栽种的, 树苗是他用手推车从几十里以外运回来的, 树木成材后, 为了防备盗伐, 他经常夜晚露宿在林地里看护, 这里的每棵树他都了如指掌。一位客商曾经出数万元要买下并砍伐这片树林, 他坚决不卖, 他就是要把绿色留给子孙后代。采访间隙, 他坐在地上整理鞋内的尘土, 这时候笔者又发现, 他穿的雨靴内是用玉米叶子做的鞋垫, 已经被雨水和汗水弄得湿成一团。于是, 笔者就从他的鞋垫入手采访, 原来, 他一直省吃俭用, 舍不得买鞋垫。于是, 笔者就突出这两个细节, 通过鲜明的对比来构思整篇文章, 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很多时候, 再周密的策划也没有瞬间顿悟来得更有效、更精彩, 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细节都会成为一个新起点, 都会引发极好的采访效果。

课堂心理沟通三境界 篇3

境界一:心理投入——课堂心理沟通的关键

心理投入是教师和每一个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所体现的一种自觉的心理状态。难以想像一个心有旁骛的教师,上课水平会得到学生的好评;同样,难以想像一个心不在焉的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效率会很高。在听一些年轻教师的课时,我发现他们(也可能是心理紧张的缘故)与学生无论物理距离还是心理距离都较远,整节课居然一丝笑容都没有。

欲速则不达,心理投入太甚,也会不利于师生的心理沟通。比如,有一些年长的教师对学生恨铁不成钢,言辞过于严厉,往往损伤了学生的自尊。所以,适度的心理投入才是课堂心理沟通的关键。

首先是师生对课堂秩序的心理投入。

如果教师对课堂秩序的心理投入不当,要求绝对化的纪律,那么可想而知,学生将被训练成一切看教师脸色、唯唯诺诺、缺乏创新的“木偶”。所以这里需要讨论的是理念问题,教师的教学观、价值观、师生观非常重要。教学任务固然要完成,但是必须体现平等尊重的原则。教师应当将学生当作朋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倾诉自己的快乐、烦恼,不能歧视、嘲笑、排斥、敌视,使班级每一个成员保持良好的心境。

其次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心理投入。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上除了参考教参上的目标外,更为重要的是要照顾到班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等特点,充分考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不是单纯以学科知识为本位。只有经过一定的心理沟通,师生之间才能在教学目标上达到认识一致、心理相容,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小学一年级新生的拼音识字教学,由于许多儿童是6周岁上小学,如果教师仍然是采用对原先7周岁孩子一样的教育目标、手段与方法,结果可想而知。绝大多数6岁孩子的手指小肌肉还没有发育到足够应付这么多的抄写作业,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这时,就需要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适当调整教学目标,采取多种灵活生动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到拼音的拐杖作用,启发学生了解字的笔顺、笔划在田字格中位置的重要性,适当减少抄写量等等。只有师生对教学目标有认同感、责任感,才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适当心理投入。

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当学生理解了教学的目标时,就会获得一种预期。这种预期通常会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并将由学习完成时所提供的反馈加以证实,除非预期的基础已与学习者的动机有了联系。”所以,教师不仅在课前事先要将本课、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一种预先的期望,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随机提出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跟学生的人生志向等目标结合在一起,这样会取得较好效果。比如,在操练词语造句技能时,我们可以将学生想成为节目主持人或律师等的个人理想联系起来,这样会有效激发学生对造句练习的心理投入。

境界二:心理激励——课堂心理沟通的最佳途径

心理激励是指调动一个人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力量。心理激励是一种有效的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激励会使学生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加涅在解释学习现象时,认为强化是学习的重要内在条件,具有非同一般的效果。内滋激励是学生自身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激励力量,包括学习新知识、技能、责任感和成功感等。内滋激励通过教师一定的言行,使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强化学习动机,进而达到努力改进学习行为的目的。内滋激励有助于增强学习内驱力,有助于学生开发自己的潜能。所以,我们可以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中实施,例如成功激励、反馈激励、期望激励等等,激励的具体方法因学生的个性、不同的学业层次等有所不同。

成功激励与成就动机相匹配是维持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加涅的理论重视教学中其他变量的认定,他认为影响教学条件的重要变量是动机。加涅认为:“适当成功和失败对增强后继学习的动机起作用,但成功体验的正面作用大大多于失败体验,特别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设计提问、板书、作业、考试等时,采取弹性原则,因人而异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多营造成功的氛围,不以考试成绩的进步作为的评判学生的惟一标准,在课堂表现、家庭作业、手抄报的编排、日记的选材等各个方面创设成功的机会,使用鼓励等手段、方式,不断激励学生获取更多的成功,不断激励他们的兴趣。

外附激励是指教师通过一些外在的组织力量等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内部力量的目的。外附激励有榜样激励、竞赛激励、物质激励等,然而,由于外附激励是通过外部的手段,因此,要注意三点:一是火候恰当,二是公平合理,三是名副其实。否则,心理沟通的效果要大打折扣,甚至事与愿违。如教师在运用榜样激励时,榜样如果是班内的学生,又不知道该学生在家的表现,事实上这个榜样没有外附激励的作用。因为一表扬该学生,其他学生就会心里嘀咕“他在家表现怎么怎么”,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就为零。又如频繁地组织竞赛或测验,不仅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学业负担。所以,要实现有效的外附激励,就要防止外附激励失度、失公的现象。

境界三:心理平衡——课堂心理沟通的最终目的

心理平衡是师生在进行心理沟通后达到的最高心理境界,主要表现为每个学生因感受到自己受到尊重、信任而产生的一种舒畅欢快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会有助于消释学生心理的矛盾与冲突。

第一,消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并且是“六人宠爱在一身”,这样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时时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应该让每一位学生了解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体验合作、分享的快乐。只有消减学生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才能使学生达到最大的心理平衡。

第二,消除学生的自卑与自大的心理。

随着孩子的学习年龄增大,因外部的评价在个体内心的投射,有的孩子会不由自主形成过于自卑或骄傲自大的不健康心理。自卑的学生往往自信心不足,夸大学习任务的难度,对学习有畏难情绪,做事轻言放弃;自大的学生样往往错误估计学习任务的难度,瞧不起别人,眼高手低。这两种学生往往都难以跟教师或其他学生心理相容,也难以达到自身最大的心理平衡。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会形成良好的心境,才会乐观积极地对待学习任务,取得较好学习成果。

第三。缓解学生的极度紧张与过分焦虑。

紧张是人在某种压力环境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情绪反应。适度的紧张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提高思维敏捷性和反应速度,提高学习效率;不适度的紧张则会分散注意力,引起思维迟钝,动作反应减慢,降低学习效率。对焦虑水平研究表明,人处在中等焦虑水平时,行动效率最高;过低和过高的焦虑将降低行为效率。焦虑水平还与作业的复杂性有关。学生在完成困难任务时,焦虑水平最高;在完成较容易的任务时,焦虑水平最低;高焦虑者在完成容易的任务时,能提高成绩;而低焦虑者在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时,能提高成绩。因此,教师首先要分清不同学生的不同紧张与焦虑水平,通过同质学生的小组心理辅导等形式,采用多种方法,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保持学习的最佳情绪状态。还可以通过良好的心理沟通,为学生提供和谐、友好、信任的心理环境,来减缓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2017智慧树沟通心理学含答案 篇4

2017智慧树沟通心理学答案

【多选题】(20分)

跨文化沟通具有下列哪些特征?ACD

A.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B.仅仅发生在与外国人面对面的交流中

C.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D.是一种常见的生活事件

【多选题】(20分)

文化具有下列哪些特征?ABCD

A.文化是后天习得的B.文化是可以共享的C.文化以符号为基础

D.文化是一种动态过程

【单选题】(20分)

你怎样让一个法国人知道你很不耐烦了?B

A.拍拍你的嘴唇并且打一个长长的哈欠

B.无声的模仿吹长笛

C.用中指和食指按你的鼻子

【单选题】(20分)

在Belay的综合性三维度模型中,跨文化敏感性是情感角度的跨文化沟通能力。A

A.对

B.错

【单选题】(20分)

文化意识是指对影响自我、思维和行为的文化有所了解,让人们理解差异性和共

同性。A

A.对

B.错

【多选题】(20分)

美国的主导文化模式包括下列哪些特征?

A.竞争

B.集体主义

C.个人主义

D.物质主义

【多选题】(20分)

根据霍夫斯泰德的价值观维度,以下倾向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国家有?

A.日本

B.澳大利亚

C.中国

D.美国

【单选题】(20分)

请判断以下观点的对错:每一个个体都拥有多重文化身份,例如种族身份、民族

身份、性别身份、地域身份、网络或幻想身份等,这些身份彼此合作,任一身份

都是环境的产物。

A.错

B.对

【单选题】(20分)

男性气质文化是指大男子主义盛行的文化。

A.错

B.对

【单选题】(20分)

开放思维包括个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倾听或接受他人的观点。

A.对

B.错

【单选题】(20分)

在高情境文化中,情境和非言语对理解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非常重要。这个表

述是正确的吗?

A.错

B.对

【单选题】(20分)

在有些文化中,人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更丰富的肢体语言,这种文化是

A.感性文化

B.高情境文化

C.低情境文化

D.中性文化

【单选题】(20分)

相比于高情境文化中的人,在谈话中,当双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说话时,来自低

情境文化的人会觉得不舒服。

A.对

B.错

【单选题】(20分)

下列关于成就型文化与附属型文化不正确的描述是:

A.成就型文化的管理者总是希望别人能够顺从他。

B.在附属型文化中,初次见面的人可能相互问“你学的是什么”、“你从哪里

毕业的”。

C.在附属型文化中,将一个人身份地位和所属的组织联系起来是很重要的。

D.成就型文化与附属型文化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群体内。

【多选题】(20分)

普遍主义文化中的人在管理中强调:(多选)

A.就事论事。

B.因人而异,特殊处理。

C.制度一旦建立,人人都应该遵守。

D.不偏离规则。

【单选题】(20分)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文化身份感适应性策略:

A.否定策略

B.整合策略

C.卷入策略

D.隔绝策略

【单选题】(20分)

在香港被殖民统治的百年时间里,被定义为一个“没有历史”的地方,港英政府

对香港进行的是“去中国化”和“去英国化”的管理。直到1997年回归中国,“

中国人”的身份才被确定。因此,要想进一步增进两地的了解,需要增强香港人的文化身份认同感。

A.错

B.对

【单选题】(20分)

请按文化身份感发展模型对下列过程排序:

A

反省。

B

不协调,身份感怀疑。

C

与主流文化价值保持一致。

D

整合的觉知体验。

E

对主流文化和身份感的抗拒。

A.BECAD

B.ACBED

C.CBEAD

D.AECBD

【单选题】(20分)

一个人由于对自身所属的群体(国家、族群、地域甚或组织等)的意识而产生的身份体验是:

A.文化定位

B.文化身份认同

C.文化归属

D.自我身份

【单选题】(20分)

文化,说到底就是“人化”,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

A.对

B.错

【单选题】(20分)

当一种语言被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后,其中很多原有的意义都无法很好地体现出

来。

A.错

B.对

【多选题】(20分)

在中文和英文中尽管可以找到字面相对应的的词汇,但由于文化的缘故,会给同

样的词赋予不同的隐含意义,下列哪些选项表现了这个特点?

A.水仙花/narcissus

B.红色的/red

C.狐狸/fox

D.龙/dragon

【单选题】(20分)

中国人在阐述自己的观点之前往往先陈述事实,而英美人则喜欢开门见山直接表

达观点。背后的原因是中国人喜欢采用归纳思维方式,而英美人则习惯演绎思维

方式。这说明语言和思维是相互影响的。

A.对

B.错

【单选题】(20分)

对新语言的理解总是受限制于我们原有的知识,而知识又可以被我们的语言所反

映。

A.对

B.错

【单选题】(20分)

人们的行为、思想、情感是不受到自身语言的限制。

A.对

B.错

【单选题】(20分)

当一个人所说的话和其非言语信息相矛盾时,人们倾向于相信口语信息,因为口

语传达的信息更明确。

A.错

B.对

【多选题】(20分)

非言语沟通包括:

A.目光接触

B.身体动作

C.时间知觉

D.沉默

【多选题】(20分)

面部表情的文化差异体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A.表达规则

B.强度

C.频度

D.表达场合4

【单选题】(20分)

下面这种情况属于哪一种空间距离?父母与孩子或爱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语言交流较少,情感互动强烈。

A.公共距离

B.亲密距离

C.亲近距离

D.个人距离

【单选题】(20分)

下面描述的是哪种时间观的特点?时间是为关系服务的,不按时间表做事也是可

以接受的,或者在一个时间段里可能会同时做几件事情,多头并进是正常的。

A.轮回时间观

B.线性时间观

C.短期导向

D.灵活时间观

【单选题】(20分)

在哪个国家的餐厅就餐时给服务员小费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A.意大利

B.法国

C.新加坡

D.美国

【多选题】(20分)

能代表日本文化的事物有哪些?

A.芭比娃娃

B.旗袍

C.和服

D.樱花

【多选题】(20分)

在中国交换名片的时候,下列哪些行为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A.看也不看立马塞进名片夹里。

B.不给对方本人的名片。

C.递送名片递送时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

D.与多人交换名片时,依照职位高低或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进行。

【多选题】(20分)

在工作的时候,日本人对上级的要求或指示是绝对服从的,总要首先回答说“是

”“好的”什么的,然后赶紧去做。如果有想法或自己的意见,也要在过后或其

它时候说。但中国人在面对领导指示的时候,一部分人喜欢先提意见、想法,甚

至是条件,这在日本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们应该做到:

A.在日本企业中工作的中国人,在这方面应多加注意。

B.本着平和的心态,对对方的习惯给予更多的理解,宽容和尊重

C.以现实的态度,就事论事地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

D.不断地提高个人修养

【单选题】(20分)

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日本人谈判中的特点?

A.通常参加谈判的人数较多。

B.提前了解谈判对手。

C.不太喜欢直接的,纯粹的商业谈判,多数情况下愿意展开人际交往的活动。

D.不用严格遵守谈判时间。

【单选题】(20分)

德国的文化是属于低情境文化。

A.对

B.错

【单选题】(20分)

灵活时间观在德国文化中占优势。

A.错

B.对

【多选题】(20分)

以下能代表德国文化的事物有哪些?

A.啤酒

B.埃菲尔铁塔

C.贝多芬

D.康德

【单选题】(20分)

与中国人相比,德国人间社交的空间距离是较小的。

A.错

B.对

【单选题】(20分)

在德国,人们会在正式商业谈判之前购买礼物并进行交换。

A.错

B.对

【单选题】(20分)

在典型的美国文化中,沟通强调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把要沟通的信息用明白无

误的可编码的文字语言传达出去,常常没有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

A.错

B.对

【单选题】(20分)

在美国,有一个形象代表着吃苦耐劳、诚实可靠及爱国主义的精神。请问这指的是下列哪一个形象?

A.自由女神像B.野牛镍币

C.山姆大叔

D.芭比娃娃

【多选题】(20分)

移民文化使美国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A.冒险精神

B.贫富差距

C.追求自由平等

D.种族歧视

【多选题】(20分)

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罗宾•威廉姆斯认为美国人具有下列哪些价值观?

A.效率和实用主义

B.关系取向

C.集体主义

D.自由

【多选题】(20分)

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美国具有以下哪些文化特点:

A.权力距离大

B.个人主义

C.不确定性规避低

D.长期导向

【单选题】(20分)

冈田是一个在上海工作的日本人。由于经常走访各种国家,冈田具有对不同文化

适应的能力。刚刚来到中国的时候,他对很多事情都充满着好奇。虽然在日本国

内常常听到关于中国的负面新闻,冈田对这里的生活还是充满了新鲜感和激情。

他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根据跨文化适应阶段理论,冈田现在处于下列哪一个阶段?

A.蜜月期

B.适应期

C.恢复期

D.敌意期

【单选题】(20分)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跨文化适应的特点:

A.文化接触带来变化

B.两种文化相互影响

C.和其他文化的接触短时间即可

D.和其他文化必须直接并且第一手接触

【单选题】(20分)

以下概念中哪一个和其他不同

A.文化震荡

B.文化冲击

C.文化休克

D.文化变化

【单选题】(20分)

只与新文化群体建立关系,而不认同自己的母文化。这属于以下哪一种跨文化适

应策略?

A.整合策略

B.边缘化策略

C.隔绝策略

D.同化策略

【单选题】(20分)

保留多种文化、并且在各种文化之间保持平等关系。这属于下列哪种东道国采取的策略?

A.多元文化主义策略

B.隔绝策略

C.排斥策略

D.熔炉策略

【多选题】(20分)

对于要出国的人来说,提高其跨文化沟通能力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方法?

A.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

B.多了解所处国家的特点

C.明确自己的出国动机

D.用母国的文化标尺去评估对方国家所有的方面

【单选题】(20分)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跨文化适应障碍认知上的表现

A.归因偏见

B.刻板印象

C.抑郁

D.非理性地看待

【单选题】(20分)

影响跨文化适应障碍的个人因素有人格特征、动机、跨文化经验、东道国对待外

来群体的政策等

A.错

B.对

【单选题】(20分)

应对跨文化适应障碍有很多具体方法,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A.给自己适应新文化的时间

B.从成长性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经历

C.学习并运用放松训练,缓解焦虑、紧张情绪

D.不能允许自己犯错误

【单选题】(20分)

要想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只要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就足够了。

A.错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论文 篇5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消费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理论指导市场营销和商品销售实践的一门应用性理论学科,是以探讨消费者消费心理活动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消费心理学所揭示的消费者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促进商品销售,为生产企业和商家创造更多利润。能够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1、专业能力目标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掌握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掌握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因素,掌握如何利用营销工具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等。从而提高学生在未来营销或销售岗位上职业化定位,达到商务设计与管理专业对学生的技能与职业的要求。

2、方法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生,提高学生在营销和销售实践中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营销能力,学会如何辨识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心理因素的方法,并学会通过对消费者心理分析以提高营销技巧与技能的方法。

3、社会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引导学生形成和培养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为培养一名高素质的从业者奠定基础。

本课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叙述了有关现代消费心理学的一般基本概念、理论、研究对象和方法。分析了影响现代消费心理的各种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并探讨了商品生产、商品广告、商品营销与消费心理的相互关系,对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的营销观念和掌握消费者行为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本课程以面授为主,以案例分析和讨论为辅,培养学生的自我分析的能力。

三、考核内容和要求 样题:案例分析“佳佳”和“乖乖”的不同命运

“佳佳”和“乖乖”是香脆小点心的商标,曾经相继风靡70年代的台湾市场,并掀起过一阵流行热潮,致使同类食品蜂拥而上,多得不胜枚举。然而时至今日,率先上市的佳佳在轰动一时之后销声匿迹了,而竞争对手乖乖却经久不衰。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呢?

经考查,佳佳上市前作过周密的准备,并以巨额的广告申明:销售对象是青少年,尤其是恋爱男女,还包括失恋者——广告中有一句话是“失恋的人爱吃佳佳”。显然,佳佳把希望寄托在“情人的嘴巴上”。而且做成的是咖喱味,并采用了大盒包装。乖乖则是以儿童为目标,以甜味与咖喱味抗衡,用廉价的小包装上市,去吸引敏感而又冲动的孩子们的小嘴,叫他们在举手之间吃完,嘴里留下余香。这就促使疼爱孩子们的家长重复购买。为了刺激消费者,乖乖的广告在截了当地说“吃”,“吃得个个笑逐颜开!”可见,佳佳和乖乖有不同的消费对象,不同大小的包装、不同的口味风格和不同的广告宣传。正是这几个不同,也最终决定了两个竞争者的不同命运。乖乖征服了佳佳,佳佳昙花一现。

消费心理研究指出,在购买活动中,不同消费者的不同心理现象,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需要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首先,从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来看,消费者购买行为发生的心理基础是对商品已有的认识,但并不是任何商品都能引起消费者的认知的。心理实验证明,商品只有某些属性或总体形象对消费者具有一定强度的刺激以后,才被选为认知对象的。如果刺激达不到强度或超过了感觉阈限的承受度,都不会引起消费者认知系统的兴奋。商品对消费者刺激强弱的影响因素较多。以佳佳和乖乖为例,商品包装规格大小、消费对象的设计、宣传语言的选择均对消费者产生程度不同的刺激,佳佳采用大盒包装,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基本心理定势是“试试看”,诺大一包不知底细的食品,消费者颇费踌躇,往往不予问津;而消费对象限于恋爱情人,又赶走了一批消费者;再加上广告语中的“失恋者爱吃佳佳”一语,又使一部分消费者在“与我无关”的心理驱动下,对佳佳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乖乖的设计就颇有吸引力:一是廉价小包装,消费者在“好坏不论,试试再说”的心理指导下,愿意一试,因为量小,品尝不佳损失也不大;再者广告突出了“吃”字,吃的开心,开心的吃,正是消费者满足食欲刺激的兴奋点。两相对比,乖乖以适度。恰当的刺激,引起了消费认知,在市场竞争中,最终击败了佳佳。

其次,从消费心理活动的情感过程来看,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完成对商品的认知过程后,具备了购买的可能性,但消费行为的发生,还需要消费者情感过程的参与,积极的情感如喜欢、热爱、愉快,可以增强消费者购买欲望,反之,消极的情感如厌恶、反感、失望等,会打消购买欲望。佳佳的口味设计,咖喱的辣味与恋爱情调中的轻松与甜蜜不太相宜。未免有扫兴。再加上“失恋的人爱吃佳佳”这种晦气的印象,给人以消极性的情感刺激。因此,它最终败下阵来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了。

在商品购买心理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这两个阶段,佳佳都未能给消费者造成充分的良性情感刺激度,失去了顾客的爱心;而乖乖则给人以充分的积极情绪的心理刺激,大获消费者青睐。因此,消费者在意志过程的决断中。舍谁取谁,已在不言之中了。

思考题

1. 你同意上述的分析吗?为什么?

2. 从以上案例中你认为消费者三种心理活动过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 试就某一产品的成功销售分析消费者心理过程的变化。

括女性、儿童以及家庭所需消费的大部分,甚至很多男性消费品的购买与否也基本取决于女性)的四分之三,因此,充分掌握并巧妙地运用女性消费心理特征,积极吸引并成功诱导女性消费,应当引起企业营销者重视。在经营的实践中,有人总结出了女性消费心理引导十诀。

1. 激励女性的创造感。大部分女性认为,购物并使她们的家庭保持舒适而井井有条,就是最大的创造和骄傲,对创造性的向往是女性购物的主要动机之一。因此,应把握时机,引导她们对不同职业、年龄、家庭条件、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创造欲,从而触发购买欲。

2. 借助女性“幻想”的魔力。女性基于一种窘迫的现实意识,喜欢以自己的实际生活为基础进行幻想,并常把幻想当作现实的组成部分。所以,巧妙运用女性所特有的不完全幻想,处处留给她们发挥幻想力的余地,同时满足幻想和实用价值两方面的需求,就极容易对她们产生作用。

3. 鼓励女性用指尖“思想”。女性的触觉远比视觉发达,致使她们对事物进行决断时,必须相当程度地依赖触觉。在百货公司,女性购买者肯定会要求拿过商品,经她们实际触摸后才可能决定是否购买,换言之,女性不只用大脑思想,也是用指尖“思想”的。因之对那些购物时表现得犹豫不决的女性,让其亲手触摸触摸,效果会好得多。

4. 帮助女性缩小选择范围。女性购物时,最讨厌只拿一样商品强行推销。但是,奉劝她们多中择优,又只能徒增其选择上的困难。可见,促使女性购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她们参与作出决定的过程,布置出令她们感觉自己“慧眼识英雄”的情势,缩小购物范围,击破其迷梦而达到推销目的。

5. 借“被斥感”激起购买欲。女性从众心理尤其强烈,非常害怕自己属于“例外”之列,往往舍弃选择的自由,乐于在“从众泥潭”里打转。因此,恰当地利用女性唯恐被大众排斥的心理,积极诱导女性购物意向并付诸行动。

6. 让虚荣女性拥有“唯一”。她们心中常有一种“只有我一个”的“唯一”意识,经常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一个”。所以向她们兜售商品时,若能提供大多数女性都向往的“唯有我用”的诱惑,会使其产生“我是唯一被选择的对象”之类快感,不仅能如愿以偿,而且还能用她们向自己同伴吹嘘而连带收到免费广告的效果。

7. 不要撕破“书”的封面。“女性是一本内容和封面相去甚远的书”,为迎合潮流,她们很可能表露出与真实想法(内容)相反或别的主张(封面)。故此,必须透过虚情假意的迷雾,先接受她们一口咬定的意见,给她们一个“面子”,再针对其真实本意发动攻势,才有希望探明深藏不露的真实意向。

8. 用赞扬消解女性的烦恼。女性希望自己给人一种完美无暇的形象,也竭力让自己看起来完美无暇,致使其最忌讳被他人揭了“伤疤”。对于体型肥胖的女性,“胖”是绝对禁忌的。因之,店员应尝试赞赏她的高级坤表、别致耳环、新颖装束等无关紧要但又令女性喜悦的特点,如此造成良好的气氛之后,引导女性消费就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9. “佩服”女性的一知半解。女性特别地无法容忍他人的指责,稍受冒犯,就会在一瞬间“勃然大怒”。对付这类女性,千万不能揭开她们的底牌,应耐心地将她们当作见多识广的人那样看待,使其自尊心得以满足,便自会欣然接纳意见。

10. 运用权威意见促销。引导女性购买商品需要营销人员综合适用情感唤起和理性号召两种形式,热情地举出众多具有说服力的具体事例,显示出立即能得到的效果;而搬出那些较有名气的,为女性所熟知的权威人士,无疑是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

思考题

1.为什么女性是经商者赚钱的对象?你对此有何理解?

2.上述案例所总结的引导女性消费心理十诀的依据是什么?请进行详细分析。3.你对上述为做活妇女生意采取的措施,有什么改进意见?

思考题

1.“十点利”定价法迎合了消费者哪些价格心理? 2.“十点利”定价法能持久地执行下去吗? 3.你认为企业如何运用价格手段扩大销售?

得益于该公司的总体形象策划:

1. 神秘的配方强化了可口可乐的神性。据说可口可乐的配方至今是个未被解开的谜。世界上掌握这个配方的只有10个人,而这10个人是绝对保密的。这个绝密的配方藏在美国佐治亚州一家银行的最深的地下室中的一个上着7道锁、封着7个火胶印的保险柜中,要想打开保险柜,必须经过银行正副行长联席会议批准,并请州的官方代表参加,由掌握秘方的10个人一齐到场,不能提前一分钟,也不能延后一分钟。所以,至今这个保险柜还不曾被打开过。与其说这是一个故事,倒不如说是一个神秘形象的策划。

2. 商品内在品质迎合了公众嗜好。最初可口可乐被仅仅看作是一种药品,并被指控含有有害药物,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销路不畅。公司向社会公众宣布:可口可乐是强壮剂,而不是药物,并相应策划出广告,确立广告标语为“可口、清爽”,成为世界通用的商品用语。

3. 商品的外在形象塑造。可口可乐瓶子设计具有很多优点:瓶子颈部有凸起的花纹,握住瓶颈不会有滑落的感觉;里面所装的液体,看起来比实际的分量多;外观别致,瓶子呈曲线,很象线条优美的裙子。可口可乐的标识也很有特色:“COCA COLA”的斯宾塞标准字形,与白色字体形成强烈对比的红色标准色,流动的水线,响亮易记的名字等,都别具一格。可口可乐这个与众不同的包装装攻,牢牢印在广大消费者的脑海里。

4. 热心赞助世界体育事业。作为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可口可乐经常做“份外”之事:每当奥运会举办之际,可口可乐公司都出巨资赞助,并且以体育为传媒,利用全世界都关注的奥运会,宣传公司的雄厚实力,树立产品形象和公司热心支持世界和平、进步的良好社会形象。由于可口可乐公司的贡献,1996年夏季奥运会被确定在可口可乐总部所在地——美国亚特兰大市召开。

5. 塑造完美的产品形象。可口可乐公司从领导人到普通员工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产品形象。公司董事长说:“我的血管内所流的不是血液,而是可口可乐。”他们把产品信誉看作公司的生命。为保证产品质量信誉,公司始终坚持直接从美国总公司批发原浆到世界各地分公司。

6. 公司形象宣传是一流的,100多年来,可口可乐从未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过。它的广告宣传总是以世界青年为主体对象,它的形象总是代表着快乐、和平和未来,代表着年轻人的信心和意志。喝可口可乐确实有“挡不住的诱惑”,这种感觉表现出了青春的活力、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世界的和平。因此,它一直赢得全世界青年人的青睐。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可口可乐公司得益于公司总体的形象策划? 2.你认为可口可乐公司的形象策划是否符合CIS战略的要求? 3.试分析可口可乐公司形象策划的措施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1、案例分析:广告俗套种种

(1).固定模式型

大多数广告形式上过于雷同,千篇一律,毫无创意。譬如一些电视广告给人的印象是:先出来产品形象,接着广告语之后就是一个沉重的男声喊道:“ⅹⅹ集团!”“ⅹⅹ公司!”给人感觉很多广告都是同一个人策划出来的,一个模子做多份广告罢了;再有,一些洗发水广告:美女背影时用手将头发逐一散开——产品外观——产品口号(企业名称)。这几乎已成了一个固定模式,以致许多消费者并没记住这些品牌,甚至张冠李戴,将它们的品牌混淆了,这类广告注定只能淹没在无数广告的海洋中。也有一些广告做得不错,如“娃哈哈”、“乐百氏”纯净水,在“水市” 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独辟蹊径,在广告诉求中独树一帜,从“我的眼中只有你”到“27层净化”,与那些千篇一律的广告区别开来,打破了固定模式,显现出新意,当然会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文不对题型

这类广告表现形式与宣传的主题之间关联性差,甚至严重脱节,因而不易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如:ⅹⅹ方便面广告,从头至尾数秒钟的时间里就是一群头扎白毛巾的农民在黄河边敲锣打鼓,同时未出现任何对其产品的解说语及产品形象,直到最后一刻,才出现一句男人的大吼:“ⅹⅹ方便面!”明明是宣传方便面,手法却采用一群西北汉子敲锣打鼓的场面,然后突然冒出一句方便面名称结束,其产品形象也未让观众看到。这种广告实在不能使人想到这二者有什么关系,只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3).空洞无力型

这类广告的特点是:广告语单独听起来“很有气魄”,再配以“壮观”的场面,但结合到所宣传产品上却显得很空洞,没有多少表现力,给人一种喝白开水的感觉,毫无滋味,根本引不起消费者的同感。有几则这样的电视广告,其广告语是:“天外有天,ⅹⅹ集团!”“看山川锦绣,喝ⅹⅹⅹ酒!”“喝ⅹⅹ果汁,走健康之路!”还有什么“喝ⅹⅹⅹ酒,做天下文章!”之类的广告语。只想追求一种所谓的“宏大气势”,却没有产生现实的效应。(4).自吹自擂型

此类广告是最易引起消费者反感的类型之一,易使人对其产品及品牌产生不良印象。如:某医疗仪器广告聘请的ⅹ明星居然自夸:“ⅹⅹ降压仪‘神了’!”其产品质量如何且先不说,这种没有什么创意且赤裸裸的自卖自夸的广告语只能让消费者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你说神了,我偏不买!”随着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不断加强,这种以为利用明星效应就可以无边无际夸大产品的广告不再为人们所认可。有些真正做得好的企业没有自卖自夸的宣传却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效应。如“可口可乐”、“健力宝”等,其产品在某些方面完全可以宣传为“ⅹⅹ 广告大多属于没有真正了解消费者心理,不清楚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只从主观出发来策划广告的一类。比如电视广告中常见的“太子奶”广告,其广告语:“记住,每天喝瓶太子奶!”这是一个典型的强迫式广告,既没有在广告诉求中强调出产品的特殊性,又没有在品质上显出有过人之处,同时其企业及产品又不是非常知名品牌产品,因此,其广告语“记住,每天喝瓶太子奶”的语句显得毫无力度,而消费者也不会因为这强加式的广告语去购买该产品。另外,还有一种广告形式近年来大有泛滥之势,也是一种典型的强迫式广告,即多次重复式短广告。这种广告在国内电视台较早出现的大概是前几年的“恒源祥”毛纺制品,其主要形式是同一广告在短时间内多次重复,每次只有几秒钟时间。这类广告的目的是反复强调产品品牌,加深消费者对其印象,其缺点是单调、枯燥,不宜长期使用。尤其近年来,一些企业竞相效仿,于是乎你的广告重复三遍,我的重复五遍,更有甚者反复达十数次之多。如此下去的话,恐怕观众到了受不了的那一天,就只好关上电视机溜之大吉了。(7).“形象错位”型

(1)广告演员形象与产品形象不相符。如ⅹⅹ儿童食品广告(冰淇淋类产品),其广告演员是一个约十五、六岁很胖的小女孩。具不说该小演员有无知名度,单就外表形象来分析一下:该食品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儿童,但购买者往往是儿童的家长。尤其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肥胖症”已成为众多家长们关注的问题。用胖胖的小演员来做广告演员,固然形象很可爱,但会不会引起家长们对广告产品的误解:“吃该食品可能很容易发胖吧?”如果消费者存在疑虑的话,那么势必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量。

(2)广告中演员与产品的关系安排不合理。现今电视广告中的人物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广告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演员角色与产品宣传安排不合理,有喧宾夺主之嫌。这类广告选择的形象通常是“美女”、“明星”,广告播放过程中往往是“美女”、“明星”们充斥镜头,从各种角度去展现人物风采,而产品形象却未加突出,最后给人们的印象则是满脑子尽是“美女”、“明星”,产品印象却模糊不清、不知所云了。

思考题

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 篇6

——听姚继海教授讲座有感

这次培训,我有幸聆听了姚教授的《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讲座。姚教授的讲座令我们回味无穷,首先是姚教授的讲座非常的生动有趣;再有通过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在我心中奠定了教师心理健康对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特殊的地位。

作为我们教师而言,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普通的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目中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培养学生的智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听了这次讲座使我更加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我认为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有以下影响:

1、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教师的心理状况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

3、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

4、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

5、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每天在学校与教师的有效接触时间长达六、七个小时。在学校中教师是当然的主导者、支配者,教师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心境不好的教师,很难营造愉快、轻

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他们常表现得烦躁、易怒、容易冲突、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教师情绪不稳、常烦躁,学生也会受影响,如学生常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佳,长此以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甚至疾病。相反,教师心态健康向上,生活态度积极,教学积极,就会想方设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生也会同样积极,积极的学,积极的思考。因为教师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理会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均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加强心理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篇7

1 患方心理原因分析

1.1 患者患病期间心理脆弱和敏感

在心理上来讲患者这一时期心理比较脆弱, 在生活上特别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对外界事物产生猜疑心理, 医护人工作者的任何言行都会引起患者的心理波动和猜疑, 当医护人员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时, 患者会感觉自己被冷落, 心理上感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因此, 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在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下, 医护人员工作中稍有不慎就引起医患之间纠纷。

1.2 患者本身的痛苦和对疾病的担心使患者产生焦虑的心理

患者身体所遭受的痛苦和对于疾病的担心会让患者产生焦虑的情绪。尤其是当患者患有重大疾病, 或被怀疑有重大疾病但是未确诊的, 在等待确诊或治疗的这段时间里最容易产生焦虑烦躁, 恐惧的心理。处在这种状态下的患者, 往往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在对待平常的治疗检查时会缺乏耐心, 对于医生所要求的事情会有抵触的情绪更甚者会发怒。这种患者经常会把这种不好的情绪转加到医务人员身上。

1.3 患者家属遭受经济、体力和精神上的三重压力, 心理上处在敏感的应激状态

家属在患者重病期间, 不但需要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起居, 还要为其支付巨额的医药费用, 如果患者处于病危状态, 家属还要在心理上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 在心理与经济双重压力下, 家属的精神就会表现出紧张敏感, 恐惧悲伤, 焦虑不安。在此状态下, 患者家属会对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和医疗费用问题敏感度提高, 稍微不同意见就会引起双方的矛盾。

1.4 就医期望值过高产生绝望、怨恨心理

由此经常会引发医患冲突事件。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根本认知, 也不清楚疾病的预后及转归, 患者及家属对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和状况不能充分理解。同时对疾病的严重性和难治性认识不到, 尽管医生和医院都已尽力, 但出现治疗或抢救的结果不如意时, 会有患者和家属不能接受, 心生怨恨, 在医院进行吵闹。轻者进行谩骂争吵, 重者会进行攻击性行为, 甚至出现恶性流血事件。

2 如何针对患者心理加强理解与沟通

2.1 要注意倾听与记录, 使病人获得尊重

要想从根本上了解患者, 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因为作为医护人员不仅仅要了解患者的病因所在更要学会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为人和处事方式, 学会去倾听他们的心声, 并在倾听中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缓解他们的心理及情感压抑状态。为了表示对患者意见的重视, 在他们在院期间要不停的询问他们并做详细的记录, 此种做法会让患者增强被重视感, 从而获得更多的信心去战胜病魔。

2.2 要注重把握心理, 加强疏导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由于恐惧心理过程变化比较复杂, 也可能产生失控或者过激的不当行为。由于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等因素不同, 其心理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 所以不同的心理需求也是不同的。细心观察, 根据不同的患者不同需求给予更合适的帮助。针对患者在发泄过程中要沉着冷静, 思路清晰, 认真检查, 针对其症状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更重要的是注重患者心理疏导, 以得到理解与配合, 拉近医患距离。

2.3 要进行换位思考, 加深理解

由于病情的不同及预后的不同, 那么患者的心理状态差别也是很大的。作为医生, 凡事我们要从病人的角度出发, 想想如果我是病人会有怎样的情绪?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可以让我们和患者更为亲近, 能够从各个方面去帮助他们。我们在帮患者解除身体痛苦的同时也要注意帮助患者调节好他们的心态, 唯有身心都健康才能使他们更快的战胜病患。使以人为本、病人至上的理念落到实处, 收到实效。

2.4 要掌握技巧, 进行有效沟通

舒适温馨的环境、医务人员优质热情的服务及接待礼仪, 都是营造良好就医环境的重要条件。在语言上应注意尽量和蔼可亲,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语气、语调和语句, 不要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 患者不是医生, 所以不要对他们使用专业术语或词汇。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的隐私权和知情权, 所以, 医院要明示医疗信息, 维护或者应有的权益, 要注意不同患者的经济能力, 对患者就医所消费的费用实行公开查询功能。针对贵重的药品和器械, 对患者要有告知义务, 详细认真的讲解各种清单和知情同意书, 使患者更多的了解医院的信息而产生信任感, 能够在之后的治疗中更加积极的配合, 医患之间的关系也有效的得到缓解。沟通是拉近医患间关系的有效手段, 而平常的细致观察、耐心倾听、认真讲解和热情的鼓励都是沟通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更了解患者, 掌握他们的真实所需, 缓解患者的压抑情绪。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 医务人员的的行为举止和仪态仪表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在患者及家属心中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所以, 有效的将语言和形体结合起来, 会达到意向不到的效果。

此外, 加快医疗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制, 严格执行医德规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健全管理机制, 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业务技术水平, 提高职业道德, 增强责任感,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理念, 推行人性化服务, 也是有效融洽医患关系必不可少的基础。

总而言之, 医患沟通是心灵和感情的沟通, 只要我们积极主动地对患者给予情感关注和抚慰, 提供温馨、细心、耐心并赋有爱心的服务, 就会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 就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黄丽英.从医患关系的现状看医务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J].医学与社会, 2004, 17 (1) :29.

精神科心理沟通与技巧 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4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99-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沟通与技巧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是人和人之间交换观点、意见、情况和表情的过程,通过沟通,以取得彼此之间的了解、信任及良好的护患关系,精神病人到阳性症状基本是通过谈话获得的。

1 沟通的基本条件

1.1 熟悉病人的基本情况是心理沟通的基础 要与一个人沟通,必须要了解他的基本情况,精神科更是如此,在接触病人前,首先要了解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尤其是第一次接触时缩短与病人的差距让病人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具体做法根据病人的职业、个性及兴趣爱好,选择病人感兴趣的话题,使病人在心理上对护理人员容易产生亲切感,甚至一见如故的感觉。

1.2 掌握病人的病情是与病人心理沟通的关键 由于精神病是大脑功能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其本身也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和判断,甚至认为自己的病态体验是正确的,从不主动向工作人员吐露或隐瞒内心体验,造成沟通困难。这就要求护士掌握病人起病原因、主要症状、病情程度、发展过程及治疗经过等。对于那些整日缄默不语或隐瞒症状的病人就需要我们向病人家属了解情况,参看以往病历或多观察接触病人并与其进行言语交流,发现病人的异常思维及情感。了解情况后,就可以据病人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心理沟通和护理措施。如对于消极抑郁有自杀企图的患者,护理人员就应当把心理护理的重点放在帮助病人树立继续生活的信心上,同时根据病人产生消极、抑郁和自杀企图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心理疏导和护理,以护止病人自杀成功。

1.3 关心体贴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是与病人沟通的桥梁 尊重他人是沟通和交往的重要因素,由于许多精神病人本身自有卑感,因此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同情病人,站在病人立场上感受病人体验,尊重其人格,不能把病人的病态言行和离奇想法作为笑料传扬,更不可斥责和哄骗病人,即使对病人的不切实际的要求,也应耐心解释、说服,对病人的隐私更应严格保密,否则不仅伤害病人尊严,还会使病人丧失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影响护患沟通,对于康复期病人认识到症状发作时的离奇古怪行为而产生羞愧抑郁状态,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谈,告知作为医护人员我们有职业道德会为他严守秘密,从而打消病人顾虑,稳定其情绪。

1.4 语言沟通是护患沟通的主要方式 由于精神病人大多无自知力且攻击性强,交流易受症状的影响。故护士与精神病人交流具有极强的挑战性。首先要针对病人的情况和心理问题制定谈话内容,另外,与病人交谈时的语气也同样重要,诚恳的态度肯定的语气可使病人产生信任感。若交谈时含糊不清,用通俗易懂、病人明白的语言,切不可使用医学术语。

1.5 非语言沟通在心理护理的作用也是不可少的 非语言沟通包括仪表、动作手势、表情等。庄重的仪表会给病人以信任感,恰当的动作、手势会给病人一种亲切感,增强语言性沟通的传达,病人对非言语性的交流是十分敏感的。因为医院陌生的环境,使患者会特别留心周围环境的信息及护士的非言语暗示,以作为了解情况的办法而病人的面部表情、姿式、手势等非言语性行为往往是护士观察和评估病人状况的手段之一。护士要集中精力理解病人,通过你的展示、尊重、同情、关心、体贴病人,努力建立一个交流-反馈的良性循环,获得更多的、可靠的信息,为治疗提供依据,从而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2 不同情况下的沟通技巧

2.1 对首次住院患者的护理沟通技巧 新住院患者在精神症状支配下,常常缺乏自知力被家属或公安人员送人一个陌生环境,患者对住院抵抗,不愿住院常常表现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不愿暴露自己内心想法,否认有病,很平常的动作或语音都会引起患者情绪上很大的波动。这就需要先让患者接纳自己,自我介绍,告诉他我是他的主管护士,今后生活上遇到的事情我可以尽量帮助你,带患者熟悉环境住院制度,把他介绍给同病室病友。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对目前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2.2 对具有自杀行为的沟通技巧 对有抑郁情绪的病人,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其言行举止,察言观色,要主动接触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内心的苦楚,并表示认同和同情,或让患者宣泄自己的情绪,给心理上的抚慰,把护士作为可信赖的朋友,同时积极联系家属做好家属工作,消除顾虑,对家属进行精神卫生宣教,取得良好的社会支持,这样做不仅打消了患者的自杀念头,排除了安全隐患,也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2.3 对具有冲动行为患者的沟通技巧 患者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易产生冲动伤人和自伤等行为这类患者在加强药物治疗的同时,避免针锋相对,过多和患者争论,不可大声呵斥,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交流时应针对具体情况和患者交流,保持一定距离,如不能劝服,应立即遵医嘱于保护性约束,及时制止冲动行为发生。

2.4 对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沟通 由于精神疾病的反复迁延,给家庭经济造成极大的负担,受到社会的排斥,承受周围人的偏见、歧视。家人不愿接纳患者,还有的患者残留部分精神症状,性格孤僻、自卑、敏感多疑等,导致患者只能长期住院,不能回归家庭和社会,也导致患者的心理上对社会存有一定的心理防线,尊重患者给他们创造一个温暖安全的氛围,使患者最大程度的表达自己,无论发生过什么,不能流露出不满和厌烦,维护患者的隐私,关心其日常生活,询问一些近况,家属有无探视,晚间查房时为患者盖好被子,给患者剪指甲,生病卧床时喂饭喂水,让其感受家庭般的温暖,多为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合理安排工娱疗生活,劳逸结合。

总之,精神科的护理工作琐碎繁杂,一定要具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同时有一颗宽容病人的心,你才能胜任这份非常特殊的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晓红.护理心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

上一篇:同仁升职贺词下一篇: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201512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