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共12篇)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篇1
1、前言
近年来,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发表的调查报告表明, 在全国3000万心理有问题的青少年中, 有心理障碍的中学生占19-26%, 而且呈上升趋势。因此, 中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促进心理健康重要手段之一的体育锻炼,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此, 着重论述几个当前中学生经常从事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提供几点参考建议, 为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2、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定义的理解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 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 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 也就是说, 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 心理都不会失调, 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 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其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 甚至痛不欲生等。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 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在广义上,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过程的能力。在《体育与健康》中指出:社会适应能力定义为社会健康, 即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在狭义上, 社会适应能力指学校或专业培养的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本领和能力, 以及适应本职工作的能力, 通称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3、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
3.1、心理承受能力弱
我国中学生遇到挫折而引发心理障碍现象较多, 面对人生理想, 生活信念, 人际关系等挫折消极应付或不知所措, 从而陷入痛苦、焦虑、失望、困惑之中, 由于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造成行为选择盲目性, 一方面影响他们成长, 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循规蹈矩, 缺乏创新意识。
3.2、自我调节能力差, 情绪不稳定
北京心理咨询中心研究人员纪宏对1378名中学生的心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中学生是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群, 发现中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障碍为神经症的情绪障碍。情绪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积极情绪以振奋人的精神, 加强自信心和体力, 消极的情绪体验则会打击自信心, 降低对生活的主动性, 中学生常常会因为繁多的考试、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对未来就业的担忧而产生焦虑的情绪且心理发展也是处于稳定性与波动性, 复杂性与层次性并存的阶段, 情绪特征鲜明, 经常受情绪的困惑。
3.3、意志品质薄弱, 人际关系敏感
独生子女增多, 意志薄弱在学生中表现为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 行为上总是半途而废, 难以坚持到底, 思想上存在惰性, 逆反心理与依赖性并存。人际交往更让很多人感到困惑, 如有学生写道:“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 不断产生矛盾, 我觉得要得到别人理解及去理解别人简直是不可能的, 与人沟通怎么这么难呢?”人际交往的困难常常使许多学生把自己封闭起来, 变的越来越压抑。
4、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4.1、中长距离跑运动项目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长距离跑运动是属于有氧运动项目, 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它对促进大脑生长发育, 改善大脑功能有着积极作用, 可降低焦虑、抑郁。经常参加此项锻炼的人, 大脑神经的反应速度较快, 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也较强。劳动耗氧量大, 可以增加血液中输送氧气血红蛋白和红血球的含量, 使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 可以缓解抑郁和焦虑, 有利于心血管功能的提高。因此, 经常参加田径运动, 可以促进大脑发育和改善大脑的功能, 为学生的文化学习创造良好生理条件。中长距离跑运动具有艰苦、疲劳、紧张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 学生在参加锻炼时, 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 通过这项运动, 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思想作风。另外, 中长跑项目“极点”的出现, 更是磨练意志品质的时候, 这时出现呼吸困难, 跑完整个过程, 这样有助于永不放弃的信念的培养, 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4.2、篮球运动项目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篮球运动是当代中学生最为喜欢的运动项目, 因为它是竞争性的活动, 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 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 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 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 它还有助于自我教育, 对自己的潜能和长处发扬光大, 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改正和克服, 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诺瑟研究结果表明, 有氧无氧运动均能降低抑郁。这种锻炼项目冲撞性比较大, 攻击性更强。从生理学角度看, 它更有利于发展人的心肺功能, 同时有利于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的良好发展, 同时个体处于一种流畅的状态, 这积极的运动体验也促使锻炼者主动积极参加和长期坚持体育运动, 对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控制调节和治疗作用效果显著。
4.3、体育游戏对心理健康影响
游戏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以趣味性、竞争性吸引年轻一代, 我国体育词典对游戏的解释为:游戏是指体育手段的一种。亦为文化娱乐之一, 以一定的形式反映人类社会、劳动、军事、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活动。”随着我国学校体育迅速发展, 体育游戏这一健身效果好, 趣味性强, 易于开展的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有促进个性心理健康作用。许多研究发现, 人的心理不是孤立的, 心与身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人的心理与周围的环境, 与周围的人也是相互协调, 相互影响的, 而体育游戏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块宝贵的自由空间。体育游戏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它总是与人群发生交往和联系, 通过接触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协调人际关系, 扩大社会交往, 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且体育游戏多是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情况中进行的, 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活泼愉快的个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5、建议
(1) 中学生应根据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 有目的、有意识的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开始锻炼之前, 一定要确定和分析学生属于哪种类型的心理症状, 并根据不同症状选择相应的即有显著性作用的运动项目, 这样才能行之有效;
(2) 体育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因材施教, 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受挫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运动项目确定后, 要科学练习, 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 避免枯燥乏味, 提高锻炼的实效性;
(3) 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在进行体育课程设计应以运动项目俱乐部的形式。组织许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 充实中学生的业余生活, 陶冶学生的情操, 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 就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内涵及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论述了中长跑、篮球、体育游戏运动项目对在校中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作用, 为寻求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体育运动项目,中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志臣, 张金红.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4.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3]王蓓, 张丽勇.中学体育在学生社会化和社会关系中的目标定位[J].浙江体育科学, 2006, 28 (6) .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篇2
-----人物访谈心得体会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这句话要表达的是社会千奇百怪,瞬息万变,那么对一名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学会如何主动适应社会是必须而且必要的。
通过访谈,我受益匪浅,现总结心得如下:
(一)看清学校与社会的不同——社会需求
一个初初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最先面对的应该是学生生活环境和职业生活环境的差异。那么,我们首先要研究,把握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特点。首先,学生生活环境是经过加工的,秩序化的环境。职业生活环境是自然的、未经设计的环境。因此,不同的对待方式,结果会大不相同。其次,学生生活是浪漫的、想入非非的;职业生活是现实的、郑重其事的。因此,职业生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再次,学生生活属非分配领域,同学之间不发生利益冲突;职业生活属分配领域,相互间利益相关。总之,认识环境是我们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心态决定高度
首先,要把握选择的原则。我们选择职业时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客观现实,它所提供的要求和机遇;二是个人的志向、抱负、特长、潜能和兴趣,能够充分实现个人的主体性。其次,要把握选择的方法。选择的方法是比较。比较是利弊之间的比较。任何事物总是利弊相交,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事是没有的。“两利相争取其长,两弊相争取其短”,只要利大于弊就可以了。再次,职业、工作一旦选定了,就不要左顾右盼,徘徨不定,而要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埋头苦干,做出创造性的成绩来。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会想不等于会说,会说不等于会做,个人素质不等于事业成功。大家会想,但会不会做,则是另一回事。从知识的获取,到能力的培养,到经验的取得,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一个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我们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所缺少的正是经验。
因此,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一定要踏踏实实,从头开始,从小事做起,虚心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切忌急于求成。
(四)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
大学毕业以后五年,十年,二十年,同学之间在学识、成就、以至于职位等方面,差别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对于业余时间的利用,对个人今后的发展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坚持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研究,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掌握正确使用时间的方法,根据学长的体会,还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进行学习、研究,需要订出规划,然后集中精力于一个方向,按照自己的规划,日积月累,必然会取得成功。
要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一般而言,知识结构包括知识硬核——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应用理论;知识幔层——以论文形式发表出来的各种理论、学说、观点;知识大气圈——在实践中产生的闪光的思想、判断等。我们要据此建立自己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同时又必须不断吸收新鲜知识,充实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
(五)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
对于人际关系问题,学长告诉我们:在我们的社会,多数人是好的,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
我们认定“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以后,那么,在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必左顾右盼,瞻前顾后,关键在于很好地把握自己。
以诚待人是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心理保证。你待人坦诚、诚实,令人感到与你交往无后顾之忧、放心,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大度宽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社会上的人们,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各人主观努力的不同,其思想、观念、性格千差万别。因此,我们要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积极增进交往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建立离不开交往。人际关系不是虚无的关系,经存在于你、我、他之间,存在于现实关系之中,表现为人们之间思想和行为的互动过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交往方式和技巧。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同样要坚信,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关键在于把握自己、提高自己。
(六)机遇富有弹性
机遇对一个人成功有重大影响,且它是富有弹性的。
首先,能否抓住机遇富有弹性。机遇是客观存在,但你能否抓住它,则取决于你的素质。其次,进入机遇后能否取得成功,同样富有弹性。抓住机遇,取得成功,需要有胆略、学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机遇只偏爱那些为事业的成功作了最充分准备的人。因此,我们不要在那里等待机会,而是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使自己具备相应的足以胜任的资格。
(七)关键在于提高素质
一个素质高的人,他会主动寻找发展的目标空间,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创新,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事业中取得成功。
首先,要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实践,从自己的言行开始,一点一滴去做,用自己的生命,生活、言行,把自己选择的“道”体现出来,并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其次,要感悟。用我们自己的人生阅历、经验、知识去体悟,体悟科学,体悟人生哲理,许多道理,你如果悟通了,终生受益。
最后,我们要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去感受、体验、不断地与之交流、碰撞,在信息的交流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篇3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调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初,我国科研院所就开始招收研究生。到了80年代初,研究生教育的重获新生,得以恢复,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就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初步地计算了下,全国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招收研究生的科研院所约为三百个,单从在校研究生来看,规模也从最初的一千余人到目前发展近十几万人,约占全国研究生规模的百分之十。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需要,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教育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作为一个高知识分子的特殊人群,是祖国的明天,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本文拟从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两个方面,来比较分析科研院所研究生相对于高校研究生所体现的不同之处,分析出现不同现象背后的原因,以促使社会和科研院所对研究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引起应有的重视和提供一些参考。
一、科研院所研究生与高校研究生心理调适能力的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
通常,人们在实践活动及通过头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反映,称之为心理。而心理现象一般表现为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人类进步与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类的心灵疾病远比自然灾害更严重,要防止它的蔓延。忽略自身心灵的提升,甚至让心灵停滞,只会带给我们噩梦连连。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后,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反而成为历史上最敏感的人,遭受着精神生活中的深度不安,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每天我们翻开报纸,收听新闻,许多人不堪忍受一群人中的冷漠、孤独,难以派遣内心的苦闷、焦灼,精神常濒临崩溃,骇人听闻的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研究生作为有抱负有追求的青年,思想活跃、自尊心较强,他们的感受也是最敏感的,在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境况的同时,却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冲突。而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重要基地的科研院所,研究生所处的环境与所受的教育方式不一样,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怎样的呢?相对于高校的研究生,科研院校研究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又如何呢?
通过对20所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和普通高校研究生的对比抽样调查发现,科研院所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于高校不容乐观,相应地,科研院所研究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也不如高校研究生。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方面的因素:第一,“两段式”的培养模式,缺少心理辅导课程。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入学后,一般都是先进行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取得一定的学分后,然后跟随导师从事科学研究,完成学位论文的选题、实验及论文发表工作。课程设置上的缺位,从根本上忽视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这是导致科研院所研究生比一般高校研究生心理调适能力相对较差的根本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学生一旦遇到心理问题,没有安排的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或心理辅导人员去进行疏导,一旦出了问题,也往往是避重就轻,缺乏专业的引导与化解,没有很好地防范于未然。第二,年度招生规模较小,社交范围相对高校较窄。科研院所研究生即指在科研单位就读的研究生。由于受招生计划、教学条件及体制的限制,科研院所研究生与高校研究生相比,社交范围要小,生活较单一,这些都不利于他们心理矛盾的缓解。第三,学术研讨氛围较浓,校园娱乐气氛不足。与高校研究生相比,科研院所发表研究论文任务比较重,生活和工作环境较单一,专业知识较深,心理咨询类书籍涉及很少。一般而言,科研院所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基本是“师徒式”,科研动手的机会较多,生活的重心主要在科研学术,娱乐社交活动较少。第四,竞争激烈。科研院所研比高校设置的奖项比较多,且奖金额度比较大,大部分研究生几乎可以不交学费就可以完成学业,因此,近几年科研院所也成了毕业大学生报考的热门学校,自然就竞争方面来看,科研院所比高校内部竞争更激烈。据有关数据统计,在报考科研院所的研究生中,大多数都来自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或较差的大学生,心理自卑感,压力感,焦虑感相对要敏感的多。正是以上因素的存在,从总体上来看,科研院所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远远落后于高校,科研院所目前的教育情况也远远落后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实际要求。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科研院所研究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也落后高校研究生。
二、科研院所研究生与高校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
社会适应,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他是人们现实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如果说心理调适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在因素,那么社会适应能力就是心理调适能力的外在体现。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有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而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必然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节能力。对于研究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可以这样的理解:就是指研究生在接受教育几年及工作后,当面临现实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要,在对社会发展趋势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后,还能做出自我判断、自我适应及自我调节的能力。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已被称为“后本科”教育,逐渐步入大众化时代。通过对市场上企业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越来越高。一般而言,硕士研究生除了既要掌握专业的知识,熟悉专业的技能,还要求他们应具备多项能力,比如说掌握新事物的学习能力,与他人的团队合作能力,很好的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事实上,科研机构与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上虽各具特色,目标却都是实现教育与科研的结合。但与高校研究生相比之下,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确是不容乐观。
nlc202309041648
科研院所以其自成体系的教育模式,尽管能让研究生在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有助于部分同学在就业时能更好地得心应手。但是,一些现实问题也是科研院所所不能忽略的,如文化氛围问题、学科缺少灵活交叉问题、不够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生自身择业观的取向问题等等,是导致科研院所研究生在社会适应力方面落后于高校研究生的现实存在问题。首先,科研院校园娱乐文化活动少,社会实践机会欠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适应社会能力和沟通能力。再加上,科研院所培养研究生总体规模较小,只是高校的4%,并且科研机构所处地理位置也比较分散,没有高校那么集中,整体的校园文化和人文氛围也就没有高校那般融洽。研究生课程学习比较集中与紧张,导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又比较多,很多时候,研究生课程一结束甚至还没结束,就有一部分研究生加入了导师的课题研究工作中,过少地机会接触同届学生。与高校相比,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压力都比较大,同学间交往时间有限,人际沟通能力不强,适应社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待提高;其次,科研院所不重视交叉学科的培养,限制了研究生的研究视野和思路。学科交叉时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进行多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往往掌握的是单一学科相对封闭的研究能力,而这样封闭的研究方式,不利于他们研究视野、研究思路的扩大,也不利于他们就业渠道的拓展,更是限制了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再次,习惯于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科研院校以往主要是根据导师的项目需求进行招收、培养研究生。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才是社会现实中真正的需求,更受现实社会的青睐。然而,部分导师现在仍习惯于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一般情况下也不希望研究生到企业实习,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有,研究生自身追求功利的价值观念和调节能力的弱化。由于科研院所研究生特殊的学习、生活模式,生活空间与内容相对高校要单调很多,有些研究生就活在自己的封闭的空间里,缺少了必要的群体行为和活动。还有的学在没看清现实,依然活在自己假想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唯文凭”的年代里,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更有的研究生功利观念很强,为了获取名利,不惜做出学术腐败、学术抄袭等有违道德规范的事情。缺乏社会责任的研究生,也很难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来。
三、科研院所研究生“两种能力”培养的教育对策
进步,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研究生个体发展的内在要求。外在的客观要求和内在的主观需求,为研究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两种能力”提供了条件。为了更好的完善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认清实际存在的问题,培养科研院所研究生适应社会的实际能力,亟待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科研院校要加强与有关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多开展有关心理方面的专题讲座,配置专门的人员进行辅导。科研院所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入学的每个学生实施一套健康教育方案,组成一个目标体系来贯彻落实。定期为研究生开展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鼓励学生多去交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对于研究生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要有清楚的了解,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
(二)加强科研院所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融洽的人文氛围。俗话说的好:“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的心性与素质往往也受各种环境的的潜移默化。对于科研院所而言,其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两个层次,既要有客观的学习、生活场所,也包括像学风、院风这样的文化环境。校园环境的优美整洁与否直接关系着研究生的怡情养性的心情,也可造就一种心理上的舒适安全。同时,良好的文化环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促使学生们去奋进,也给了他们一种归属感,心理上的依靠。研究生情感丰富,具有旺盛的精力,这就需要组织开展各种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艺术和娱乐活动来展现他们的青春风采,释放他们的活力。从而也能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拥有良好的心态,树立更好的人格魅力,以便更好地去适应社会。
(三)注重研究生应用型人才得培养,指导进行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研究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一般而言,人的一生到了20—30岁的年龄阶段,就处于职业探索期。所以,对研究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他们确立学习目标,调整心态,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鼓励学生多去实践,积累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扩大研究生的社交范围,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不断完善自己,有利于他们面临毕业,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进行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繁荣发展,人才资源将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成为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能源”。相对于高校,科研院所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重要。科研院所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对社会未来的发展、民族振兴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可以这么说科研院所研究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巨大而伟大的工程,而这项工程的成功完成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实际更艰难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建文 王滔: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湖南: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7月第2卷第4期
[2]周世佳:新形势下加强科研机构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思考,学位与研究教育,2012年10月
[3]禹玉兰 郑希付:扩招时期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3期
[4]胡玲琳: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类型并存的驱动因素探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6月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篇4
一、磨炼坚强意志, 形成良好品质
作为一种必要的心理素质, 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需要经历一个磨炼和形成的过程。在体育课堂学习中, 学生常常遇到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我们应以此为契机, 通过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教学方法等措施, 来引导学生以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积极、稳定、高昂的情绪完成这类学习任务, 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例如, 部分学生在跳高过程中, 怕自己跳不过去而不敢起跳。很显然, 他们缺乏自信。对此, 教师只要调低横竿高度、加高垫子厚度并强调动作要领, 使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在此基础上, 教师逐步增加高度, 学生也一次次取得了成功。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 学生的自信心逐步增强, 其勇敢果断、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二、引导调控情绪, 形成健康心态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 这就需要他们能够适时地调控自己的情绪。由于小学生心智发育尚不健全, 心理承受能力差, 不能适时、有效地调控情绪, 所以他们更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为了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我们有必要及时引导他们通过冷静思考、自我激励等方法控制自身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体育活动往往是比速度、比耐力、比技巧, 因而学生会更多地经受挫折甚至失败的考验。所以, 我们应在体育活动中着力引导学生学习调控自己的情绪, 使他们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进而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例如, 在比赛中, 一组学生急于求成, 却因屡屡失误而使自己的比分暂时落后。笔者马上叫了暂停, 并提醒他们:“你们不要急躁, 要放慢节奏, 控制好速度。”在后面的比赛中, 他们稳扎稳打, 步步为营, 最终比分反超并赢得了比赛。在总结时, 笔者进一步启发学生:“同样的一支队伍, 为什么前后表现判若两人呢?关键是心态不同。不仅是在比赛中, 在生活中, 我们也应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以积极、乐观、稳定的心态面对挑战, 这样才能学会生活, 享受生活。”
三、培养合作意识, 形成合作能力
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学生逐步适应当今社会生活并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必要条件。所以, 我们应通过集体活动, 引导学生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在体育教学中, 我们应珍惜每一个合作的机会, 引导学生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 努力使自己融入团队并积极履行职责, 使其在合作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从而有效培养其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 笔者指导学生要仔细观察、正确判断、准确传球, 同时要善于穿插, 与队友形成呼应。对合作意识较强、传球及穿插积极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排练结束时, 笔者还安排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评选出合作意识好、合作能力强的学生和小组。这样做, 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其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四、指导公平竞争, 形成体育道德
公平竞争是指竞争者之间所进行的公开、平等、公正的竞争。它是文明社会竞争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公平竞争, 不仅体现在市场经济中, 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引导学生形成公平竞争的意识, 需从他们的学习入手。与其它学科相比, 体育活动中的公平竞争原则显得更直观、更具体, 因而更容易为其所感知和接受。我们应切实把握这一学科特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遵守规则, 团结互助, 礼貌待人, 尊重裁判, 以逐步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
例如, 教学过程中一名男生在比赛中违反规则, 一名女生将一位摔倒的女生扶到场边休息。笔者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大家都对这名男生违反规则的行为提出了批评, 并纷纷赞扬那名女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篇5
浅析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赵 毅
长沙市芙蓉区燕山小学 410001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需求的一种体现。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合作学习的概念、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对小学体育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课程 社会适应 能力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已经走进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在不断的完善自我,其中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是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年来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根据自己近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试图对小学体育与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篇6
关键词:拓展训练;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
拓展训练融合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因素,使得学生在个人层面和团体层面都能得到锻炼,通过参加拓展训练,挖掘个人的最大潜力,发展团队精神。体现脱焊训练的真正意义。拓展训练的所有项目基本上都是以体能活动为出发点,要求学生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就有综合活动性。拓展训练可以实行分组训练,同时也能集体训练。中学生参加拓展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同时多种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很大的积极影响。
一、拓展训练的内容
拓展训练的内容一般情况下是由团队热身、个人项目、团队项目三个部分组成的。团队热身有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增加了解,才能及格任项目和团体项目具有极强的挑战性,所以培养学生之间相会信任、理解。一般情况下拓展训练是由海、陆、空三个部分组成的,水上的课程有游泳、跳水、划艇等。野外的课程偶元祖吕勇、登山攀岩、野外定向。野外生存技能等。在的运动项目有专门的训练创思,提供不同的项目设施
拓展训练的运动项目是根据人的心理设计的,结合当地的特殊环境,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触动参与者的心理。一般中学生参见的常见的活动项目有信任背摔、高空抓杆、断桥、天梯、齐心协力、盲人攀岩、七巧板、罐头鞋、电网、逃生墙等。这些活动项目让中学生能够体验到换位思考,建立相互信任,互相支持的团队意识。通过队员之间的合作,树立团队合作的观念,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责任感的信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思维。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增强理解信任的强度,培养积极进取和创新的精神。
二、拓展训练对中学生的影响
1、对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与健康的标准之一,学生通过参加拓展训练可以提高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通过实践锻炼来完成的,在与他人交往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学生能够与他人进行协调关系。在拓展训练中,中学生能够体验到在社会中的角色,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没有家长和教师的帮助,学生在个体的成长的进程中能后接受各种冲突,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合作竞争。
2、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心理学上,认知行为主义分析,体育锻炼活动还可以引发学生积极地思维和情感,对于抑郁、焦虑等消极的心态有很大的抵抗作用。所以中学生参加拓展训练活动可以存进中学生的心心理发展。在对外来子弟的心理进行调查,66.2%的外来子弟的心理是健康的,其余的学生受到家庭或者经济条件的影响,在人际交往关系中,或者在参与活动中表现不积极,甚至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对着200个外来子弟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有43%的人缺乏自信心,38.1%的人不能自己做决定。对上海本地的200个学生做调查,85%的学生心理健康,12.2%的学生会缺乏自信心。身体在适度的锻炼下引发心理负荷作用,促进人心理素质的提高。拓展训练可以提高可培养学生的意志。意志这种品质可以自觉的支配行动,客服困难,达到心理的目标。意志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拓展训练活动可以调动人的心理发展,促进意志发展积极的一面。
对这200面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经过参加拓展训练,外来子弟学生的心理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在对学生自信心的调查中88%的学生有信心面对困难。在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外来子弟的勇敢的精神,拓展训练的项目的挑战程度不一样,个别挑战项目的难度比较大,可以提高学生敢于面对困难的精神。拓展训练增强了外来子弟学习的自信心,能独立解决问题。拓展训练中的活动项目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克服了困难,会增强自信心。拓展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一般的社交理论认为,令人愉快的社交活动可以改善心理健康。人类心里的适应,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人际关系,在拓展训练活动可以提高团队合作的精神,促进外来子弟的心理健康,根据研究调查表明,有80%以上的外来子弟经过拓展训练之后,性格逐渐开朗,心理量化表表示健康。
三、结语
拓展训练是现在比较有教育意义的训练项目,中学生参加托展讯两份的项目提高了社会交接的能力,并且促进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一般情况下,拓展训练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水上运动、空中以及地面上的运动。拓展训练的活动项目的挑战难度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不同的活动项目具有不同的意义。拓展训练活动提高了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在拓展训练中,学生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职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学生之间的相关写作完成的,所以拓展训练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此外拓展训练还促进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心理学上认为,体育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制学生的消极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拓展心里啊可以促进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学生克服遇到的困难,增强自信。
参考文献
[1] 周翔,陈强,吴静,庄志成,郑广南,刘鹏达,黎信强,黎泽林. 拓展训练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15,02:245-247+251.
[2] 吴小丽. 拓展训练对初中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4.
心理社会适应性测试 篇7
本问卷可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在测验中得分较低, 你不必忧心忡忡, 因为一个人的适应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 知识、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增强的。只要你有信心, 努力学习, 加强锻炼, 一定会成为适应社会的成功者。
在下面的30个题目中, 每题后面有5个备选答案, 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做出选择, 每题只选一项。
1.离开家到一个新地方, 我会生点小毛病, 如失眠、腹泻、皮肤过敏等。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无论在什么场合, 只要需要, 我都能很自然地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3.在冬天我比别人更怕冷, 夏天比别人更怕热。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4.如果需要的话, 我可熬一个通宵, 第二天仍然精力充沛地学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5.参加比赛时, 赛场上气氛越热烈, 观众越加油, 我的成绩反而越上不去。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6.课堂答问或开会发言时, 我能镇定自若地把事先想好的一切都完整地说出来。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7.当着众人的面, 我时常感到羞涩、窘迫。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8.无论情况多么紧迫, 我都能注意到所有的细节, 不会丢三落四。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9.检查身体时, 我会因为心慌导致医生说我“心跳过速”。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0.每到一个新的地方, 我都很容易同别人熟悉接近。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1.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 我的成绩多半会发挥得比平时要差。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2.我喜欢学习新的东西, 它给我一种新鲜感, 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3.只要到一个新地方或换一张床, 我就会难以入睡甚至失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4.不管生活环境与条件有多大变化, 我很快就能习惯。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5.我觉得一个人做事比大家一起干效率高些, 所以我愿意一个人做事。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6.即使是人多的地方, 我也不会感到紧张或不自在。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7.在陌生人面前, 我常无话可说, 以致感到尴尬。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8.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 我虽然很紧张, 但总能很快地使自己镇定下来。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9.我最怕在正式场合抛头露面, 大家都看着我时心里特紧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0.即使同学对我有看法, 我仍能正常同他 (她) 交往。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1.老师、领导在场的时候, 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2.与人相处, 我很少固执己见, 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3.同别人争论时, 我常常感到语塞, 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4.我对生活要求不高, 即使条件很艰苦, 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5.我不喜欢的东西, 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6.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 我仍能集中精力学习或工作, 并且效率不减。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7.假如将试卷拿到一个安静、无人监考的房间去做, 我的成绩会更好一些。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8.夜间走路, 我能比别人看得更清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 每逢这种情况, 我就有意回避。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3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 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记分:
解析:
100分以上:
适应性很强。你能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与人交往轻松、大方, 给人的印象良好。你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 都能应付自如;世界千变万化, 而你却左右逢源, 游刃有余。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你常能化之于无形, 你过得心情愉快, 这种精神品质有利于你的心理平衡与健康, 你是个生命力强的人。在工作上, 你的选择余地很大, 你可以胜任大部分的工作。
50~79分:
适应性一般。当你进入新环境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基本上就能适应。事物的变化及刺激不会使你失魂落魄, 一般情形你都能应付, 可是如果事件比较重大, 变化比较突兀, 那你的适应期就要拖长。你了解自己的情况后, 最好预先准备, 锻炼自己的快速适应能力。职业选择方面, 你要有所侧重, 以自己的特长为基础, 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
80~99分:
适应性较强。你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态度积极, 乐于与外界交往, 有较强的调适能力, 通常能应付突发事件, 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对你来说不成问题, 所以, 你生活比较轻松、快乐。你以后可以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 从中你会受益良多。
30~49分:适应性较差。你习惯于依赖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旦遇到困难容易畏难, 甚至消沉、退缩。你对世界的变化、生活的磨难有些不习惯, 过度磨损你会疲劳乃至“断裂”;不过, 意识到了这一点, 就有希望改善这种状况。首先从思想上对看不惯的东西冷静地剖析一番, 其次, 在心理上多适应, 不把自己拘禁在固定模式中。在工作选择上, 你适合做比较稳定的工作。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篇8
一、“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包括哪些方面?何为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于少年儿童而言何谓心理健康或不健康,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有什么联系?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心理素质又是什么关系呢?
(一) 关于心理健康相关概念与理解
对任何生物体而言, 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健康与不健康不是绝对的对立, 而是相对的有过渡性阶段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个人可以实现其能力、可以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工作有所成效、可以为其所在的群体有所贡献的健康幸福状态。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其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1]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 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同于成年人, 他们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见表1) 。而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 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 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心理异常在社会适应方面的表现为:忧郁、狭隘、嫉妒、惊恐、残暴、敏感、自卑。但是要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 简称为心理教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 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 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1]因此,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 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等同于心理素质教育。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之上, 在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 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 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 对内制约着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对外与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影响主体的行为表现。”[2]“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 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 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 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提高, 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 决定行为适应与否。”[2]
对上述概念的梳理有助于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含义的理解。处于心理发展期的青少年学生, 由于心智尚未成熟, 对社会接触和了解不够, 因此, 不能使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心理与行为。在论坛中有教师提问:学生在学习难度动作时具有胆怯心理是否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显然不是, 任何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都会有胆怯心理, 关键是如何对待, 采取什么措施, 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有教师举例: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女学生, 在1.1米高度的跨栏架上做跨越式跳高动作, 但总是不能完成, 教师将跨栏架换成橡皮筋后, 她很轻松地跳过去了。这就说明心理健康因素对掌握技术要领的重要性, 这里使用的“心理健康”一词应该是指“心理素质”的含义, 与是否健康没有关系。在上述例子中, 其实并不涉及到“心理是否健康”的问题, 而是心理素质的不同表现。因此, 在体育教学或教学研究中使用“心理素质”一词更有利于表达的逻辑性与准确性。
(二) 关于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指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它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 人体维持着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状态, 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如江苏沈锋老师所说“个体一生不断面临新的情境, 每一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要求, 如, 人格发展、对父母心理上的独立、职业选择、人际关系、婚姻、家庭、退休、死亡等。社会适应是一个毕生的过程。”再结合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看出, “社会适应”属于心理健康范畴, 是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 是一种长期适应的过程, 对于个体而言,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断发展变化的特点。因此, “中小学教育阶段,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过程中, 需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匹配 (江苏沈锋) ”。“只能说体育课具有促进社会适应这方面的功能, 但也是众多教育中的一角, 还有其他教育也在共同发挥作用 (江西毛华燕) ”。
(三) 关于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因此, 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如, 由于疲劳和疾病等原因而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 就不能称为发展。一般地说, 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 主要是表现在受教育者智能和个性品质的发展两个方面。智能主要是指一个人的认识能力, 它表现在受教育者的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在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上, 教育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受教育者的个性品质的发展过程, 也与智能发展过程一样, 主要是在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逐步实现的。总之, 心理发展借助于教育的内容、方法, 教育者的言行, 以及教育情境, 激发和诱导受教育者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以及形成各种能力和个性特征。
由此来看, 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教育对发展儿童青少年的智力, 尤其是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甘肃董平老师所言:“体育与健康学科是将学生体质、能力、意志、精神等有机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手段, 旨在使学生身心和谐、人格完善、情感丰富、心情愉悦、涵养得以提高。”四川阎光辉老师认为“在体育教学中, 我们需要坚持培养学生人格的魅力, 促进学生养成坚韧、拼搏、积极向上、忍让、宽容等良好的品性。”可以看出, 这些良好个性品质也恰恰是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础, 没有良好的个性品格的人更容易走极端, 或者做出不太合乎常理的事情。而在体育课程中, 我们强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 也要重视通过体育学习促进学生智力与个性品质的发展。《课标》中的“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良好的或健康的心理发展”, 具体体现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或促进, 这种心理素质的发展中包含着社会适应能力及个性品质和智力发展。
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在体育课程中的体现与落实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个比较宽泛的范畴, 其他学科或者很多活动形式也同样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那么, 体育课程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是什么关系?体育学科自身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发展的根本是什么?哪些是核心, 哪些是抓手?或者如谢雷老师的问题:体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有什么内在关系?又如龚朝晖老师的问题:体育学科更适合或更有利于达成哪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呢?具有体育学科特点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科内容有哪些?
(一) 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为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如, 山东于周涛老师所言“体育实践课与其他学科相比, 在环境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体育操场是开放的, 教学空间比较大, 因此环境变化多, 角色转换快, 信息交流频繁, 这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那么, 体育课程的哪些特点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呢?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 简称为心理教育或心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 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 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网络讨论提供的“案例1”中“美国的学校和学生们都特别重视在体育比赛中获得的奖项。在很多人看来, 体育活动, 如, 球赛, 甚至包括给球赛当乐队成员, 都能培养青少年的品格和基本生存技能, 如, 团队协作、冲突解决等。”这种情况看起来类似于我们的课余训练队或体育俱乐部, 虽并非学校体育课, 但相对而言, 比起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与我们的体育课程更接近了一些。而且, 在论坛中教师们还给出了很多关于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的品质的内容, 如, 培养顽强的作风、敢于挑战的勇气、经受挫折的能力、乐观自信、胸怀开阔、积极进取、自尊自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宽容忍让等等。那么,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一个人这么多优秀的品质呢?
讨论中大家还举出了很多例子。如, 一位老师提到“在自杀的中学生和大学生中, 体育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 因为负面情绪可以在经常的体育活动中得到宣泄, 体育使他们变得性格开朗、胸怀开阔、乐观自信、勇于战胜困难。”这个例子也说明长期艰苦的体育训练可以铸就某些良好的心理品质, 成为抵御和防范不健康心理的真正利器。
在综合大家观点和讨论的基础上, 我们将体育运动的心理促进作用概括为4个核心要素, 即:艰苦训练、不断挑战、体育竞赛、团队精神。在运动参与过程中伴随着这4个要素会引发许多其他心理特征, 从而塑造练习者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进取的心态、竞争与合作精神、胜负与荣辱观以及贯穿始终的心理调节等。
这些优良的心理品质不但使一个人成为非常优秀的个体, 而且也为其心理健康奠定个性基础。
(二) 利用体育课程的四大特性, 落实心理发展目标
作为学校教育的体育课程是否具有同样的功效呢?如何落实并发挥学校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作用呢?作为学校教育的体育课程, 与专业运动训练、课余运动队甚至体育锻炼娱乐均存在较大差异, 不可混为一谈, 但也离不开体育运动对心理发展的独特作用。而且, 所谓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促进也不是在课堂上孤立存在的, 是伴随着运动学习而进行的。因此, 将体育运动“四要素”灵活运用在体育课程中, 是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键。
1.苦中寓乐。在教学中需强调体育活动的强度与数量, 追求“苦中作乐”, 磨练坚强毅力。正如杨正伟老师所言“锻炼后的快乐, 提高后的快乐, 那种历尽千辛万苦、克服层层困难的‘学会’、‘能’做某个技术动作的快乐, 在现在的体育课上缺失了。而由此所附带的诸如坚韧、顽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可能在快乐中也消失了!”在平时的教学研究中, 我们更多在关注如何让学生获得快乐, 体验运动的乐趣, 殊不知体育运动的乐趣往往躲藏在“吃苦”的背后, 那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痛或累的“苦”才是引发学生心理变化, 需要学生学会坚持和忍耐, 迫使学生不断体会身体感受的关键所在。而且正因为身体各种感知觉 (疼、累、兴奋、开心、悲伤等) 都是身体和心理的深刻体验, 也因此而记忆深刻、影响深远。
在笔者曾经对466名小学生家长的调研中得出一些结论:赞成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多吃苦的家长占94.3%。当然, 只有苦而没有甜、没有乐, 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 体育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难点就在于如何让学生能够“苦中作乐”, 引导学生心甘情愿地“吃苦”。
2.适度挑战性。帮助学生确定体育学习目标, 努力挑战自己, 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体育课堂上不需要学生挑战运动极限, 也不一定是超越某名学生, 更为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在运动学习中挑战自己, 挑战运动的高度和远度, 挑战胆怯的心理, 挑战痛苦的感受, 学会努力坚持, 这是体育课程内容一个比较外显的特性, 是一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如, 湖北徐敏老师所言“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克服各种困难, 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中体验乐趣, 进而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克服各种困难, 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喜悦, 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这才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的之一。”学生在运动参与的不断挑战过程中, 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 学生需要自我鼓励, 激发自我动力, 需要调节心态, 充满自信心, 不断追求下一个目标, 这是帮助学生不断战胜困难、保持积极心态的过程, 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
3.竞争与竞赛性。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争与竞赛活动中, 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兴奋性。在体育教学中, 中小学生会因为一个接力赛跑的输赢争得不可开交, 会因为输掉一场球而痛哭流涕。如, 江西毛华燕老师所说“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学会了遵守规则, 做游戏不犯规, 学会正确对待输赢。”“经常参加体育比赛, 激烈的竞争也使学生变得自信和坚强, 胜利使他们获得自信, 失败使他们经受挫折的考验。”当然, 有时由于学生的技术掌握不够而无法组织正式规则的比赛, 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些体育竞赛性练习或竞争性游戏, 激发学生的兴奋性与竞争意识, 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理性看待输赢, 乐观面对挫折, 这也是体育课程落实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4.合作与交往性。在学习过程中, 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激励和帮助, 因此, 在体育学习时常采用分组或小团体的方式进行, 尤其是一些集体运动的项目本身就依赖于多人合作, 在团队学习过程中有配合、有责任、有纪律, 也会有矛盾与冲突, 这些都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提供机会。其实, 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组织方式在其他学科中也被普遍运用, 但在体育活动中小组成员往往会有一些同甘共苦的深刻经历, 因此, 成员间的团队凝聚力也会显得更强烈些, 影响也会更深刻。这也是体育学习在促进学生与人交往、相互配合以及处理矛盾方面的特性所在。
(三) 学生体育学习中心理发展的动力:体验积极情感, 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 需要面对劳累和酸疼、竞争和挑战、矛盾与冲突, 甚至需要面对最直接的挫折与失败, 这既需要自己的心理调节, 也需要来自外界的支持、帮助与鼓励。因此, 帮助学生在运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见表2) , 形成良性循环, 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力, 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如, 浙江张建林老师所言“老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是带着激情鼓励进步的学生, 鞭策气馁的学生让其形成积极的态度, 这会让课堂氛围走向良性循环。重视这些因素是一位教师走向真正教书育人境界的开始。”
在我们曾经做过的对小学生家长的一项调研中, 关于体育活动除了身体健康方面对孩子的积极作用, 其结果由高至低排序为:磨练意志力 (93.9%) 、积极乐观的态度 (87.1%) 、培养规则意识 (68.9%) 、调节心理平衡 (66.5%) 、交往能力 (64.6%) 、学会面对成功与挫折 (63.3%) 。当然, 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各个方面的促进与培养也不是完全分离的, 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 厘清核心概念, 抓住体育课程、体育活动的一些本质特性, 落实具体做法, 进行长期地引导与渗透, 才是体育课程真正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落到实处的关键。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潘建芬认为“有意关注课堂上学生的体育品行, 及时观察不同学生的行为表现, 在体育教学中捕捉教育时机, 优秀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凸显得会更充分、适切,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汉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篇9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只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补充和完善, 不是取代。而且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使用和适用范围, 不能一概而论, 直接“拿来主义”, 在不考虑体育教学三要素的前提下一味地生搬硬套, 这样不但不能达成教学目标, 甚至会对课堂造成干扰, 导致低效课堂的产生。面对合作学习方式, 一线教师要“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 只有从其基本特征去把握, 才能用合作学习方式来构筑高效课堂, 才能使学习目标顺利达成。
1.合作学习的自觉性和内驱性
合作学习以自主的学习行为呈现自觉性, 同时学习者内部在自我与他我的触动下形成内驱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促成学生两个关键的心理变化, 才能使学生自觉学习。其一是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其二是让学生建立起体育学习的责任意识。体育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就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后, 对体育学习就会产生兴趣, 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学生必然会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体育课堂学习中来。
2.合作学习的差异性和任务性
每一名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 每一名学生都有其闪光点和独特的性格特征。这种内在的独特性在体育课堂中就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差异。如, 每名学生的身体基础条件不同、特长爱好各异、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存在差异等, 这些差异就塑造了不同个性的学生群体。体育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实践中, 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这种面向个体置于群体的任务会让参与者较为快速地找到自我与他我的平衡, 并为之努力, 而其努力的任何外显行为都是心理与社会适应的变化带来的。作为教学设计与实施者的教师, 应该尝试给全体学生创设更宽裕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时间, 在“身心合一”的运动场域中, 努力建构课堂教学的动态化、教学评价的差异化, 建立起身体、心理对认识的和谐统一。
3.合作学习的交往性和体验性
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 且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合作学习方式不仅满足了学生更多的交流需求, 而且在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理性与情感”的体验。想要使学生顺利地进行交流, 必须让学生明确自己拥有什么, 能帮助别人什么, 并且善于体会别人的情绪和心理, 就是心理学说的“移情”和“共情”。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换角度、换位思考,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体育品德。
在合作学习中, 学生通过身体力行地“做”和心理磨合地“想”来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身体体验和情感体验。在这种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摆脱了冷落、忽视的心理感受, 使自己成为体育学习的主人。通过最直接的身体体验、心理体验来强化已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的学习, 从而促进情感体验在学习新知识中不断升华。
4.合作学习的问题性和创新性
问题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体育学习亦是如此。体育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反复过程。如果学生不会问问题, 只是一味地“听”、“做”、“练”, 学生则不会主动去发现问题, 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没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不会去探索, 更不会去创新。
新课程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方式,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质疑、相互协调、相互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鼓励, 提出各种有效的练习方法和高效的学习方法, 摆脱了循规蹈矩和惟命是从的思维牢笼, 使每名学生的思维都更加活跃, 使创新有了时间和空间, 让创新成为可能。
二、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合作学习站在教师的立场去看, 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三种基本互动模式:竞争性、个体性和合作性。[1]与竞争性和个体性学习相比, 合作学习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孕育关爱、支持、奉献的人际关系,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交技能。[2]合作学习除了以上优势外, 还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减缓学生的焦虑、压抑情绪有很大的作用。[3]既然合作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有积极的影响, 那么在把握其特征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运用, 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依据特征把握核心要素,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发展。体育学习以身体运动参与学习的方式为主要特征;合作学习方式将身体的学习和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育有机地整合。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情感沟通、信息重组等教育干预中需要把握几个核心要素, 才能使合作学习成为可能, 才能真正落实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
1.建立共同目标, 形成合作交往, 实现信任分享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重建的初期, 必须给学生明确、切实可行、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相对简单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能够紧密团结同组的伙伴, 并且每名学生都能够根据目标认清自己的差距, 明确个人在团队合作中的任务, 将个人与团队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使学生产生集体意识, 做到学习资源共享、相互勉励、相互帮助、相互扶持, 形成“同舟共济”与“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意识。
2.组建异质小组, 尝试理解包容, 实现情绪控制
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习惯、认识能力、行为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不同个性、不同家庭背景等差异, 将学生构成学习小组进行学习, 有利于学生形成取长补短、相互信赖、相互依靠的学习情境。在合作学习方式运用初期,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学生的有效沟通, 让学生懂得宽容别人的错误、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 懂得如何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如何避免矛盾的产生、如何营造积极向上的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小组磨合, 实现对自己情绪的控制。
3.确定心理预期, 强化意志驱动, 尝试自我调控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本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应经过教师长期有意识地引导, 否则很难改变学生已有的学习习惯和心理感受。所以, 在合作学习运用初期, 教师要抓住关键的一点, 即合作学习应发挥每名学生的优势, 在弥补不足的前提下, 形成团队合力, 而不是平均摊派任务。这就需要让每一名组员明确自己的职责, 充分发掘每名学生的最大潜力, 并使之心甘情愿地为团队付出, 共同努力, 争取实现目标。
4.实施积极评价, 形成互助环境, 树立体育道德
合作小组能够长期和谐地生存, 应靠积极的反馈、及时的评价来实现。只有每名学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形成关心、分享、帮助的氛围, 才使得合作学习更有意义。在运用初期, 教师可定期安排固定时间进行不同形式的小组活动, 促进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也可以定期安排小组进行集体反思, 鼓励组员间的相互评价、相互接受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借此强化团队意识, 维持团队活力, 使合作学习更高效。
三、运用合作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发展的操作案例
《课标》明确指出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在教学环境上有很大差别, 教学空间、教学环境、信息交流频繁变换;而且体育学科特有的身体练习, 可以使学生更直接地体验身体的运动负荷、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 这样的身体、心理、情绪的体验更有助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落实。
1.制订合作学习任务的方法
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选择合作学习方式时, 不仅要考虑制订集体任务目标的科学性, 还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情等内容进行考虑, 这样就可以从宏观上对设计合作学习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 不至于偏离轨道。如, 在设计某个内容时, 应考虑如何挖掘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怎么样设计能够让学生在意义层面有所领悟。设计的学习内容还应有弹性, 面对不同性格特征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如何让他们快速融合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 这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合作学习任务示例:学习任务为趣味耐久跑;所需场地器材:田径场、4副颜色不同的扑克牌和秒表;规则:将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 每组选用一种颜色 (1~9) 的扑克牌。课前教师组织学生将其反面朝上随机无序放到田径场内, 要使每2张牌的距离不等, 但各组之间的总距离相等。每组由组长带领, 在听到哨音后 (开始计时) , 从不同起点出发找出一定顺序 (如, 从1~9) 的扑克牌, 找到1后由组长带领组员跑回起点, 再继续找2, 直到全部按顺序找回再停表。最后看哪一组所用时间最少, 即为获胜。
2.设计合作学习流程的方法
学习流程的设计关键是各个环节的顺序和衔接问题, 通过学习流程可以看到教师设计课的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合作学习流程设计时, 还必须考虑存在的交往性和思维的创新性特征。因此, 在设计教学流程时, 应设计有弹性的、宽松的学习流程, 以最近发展区为原则, 合理安排“刺激的结构”, 以便于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和创造性思维生成的需要。
合作学习流程示例:尝试性练习:从第1~第4组 (教师参与第1组, 配合组长分工) ;讨论小结:根据尝试结果, 共同修改或补充学习计划;小组竞赛:从第1~第6组 (教师参与第2组, 观察全组的体力再分配) ;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 小组讨论再调整;再次挑战:从第1~第9组 (教师参与上次尝试的落后组, 主动成为体能落后者寻求帮助) ;经验分享:获胜小组畅谈合作经验 (目标考察) 。
以上通过水平四耐久跑的案例, 从合作学习任务、合作学习流程来介绍具体操作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团队合作中的体力分配, 即个体在差异性的合作跑中是如何调整和分配体力。并通过相互鼓励与帮助, 完成仅凭个人无法达成的学习诉求, 从而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发展。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篇10
笔者认为在进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表述时, 如果能结合教学情境、运动行为及其状态和所达到的标准, 就能做到可操作、可评价, 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关注和培养[1]。以接力跑为例, 无教学情境的目标可表述为: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学生能遵守规则;有教学情境的目标可表述为:在接力跑比赛中, 领先时, 应尽力保持优势, 落后时, 奋力追赶;交接棒时应协调配合。
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知行统一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学生对外在行为进行认知并依此对外做出合理反应的能力, 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基于原有认知对外在行为做出反应。其行为表现为符合认知—行为模式, 也就是说知与行是统一起来的, 知是行的因, 行是知的果, 因此应关注学生的知行统一。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生成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 如, 漠视规则、投机取巧, 及因比赛或游戏导致的矛盾冲突等, 处理的过程便是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过程。
三、达成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教学策略
达成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教学策略存在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用之中。如果在课堂教学中 (如, 小组合作探究、比赛等) , 在恰当的时机运用合理的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就能得以落实,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进行了总结 (见表1) 。
参考文献
[1]李宁宁.情感目标在表述时应关注三点[J].中国学校体育.2014. (12) :69.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篇11
资料与方法
来自襄樊市儿童福利院儿童就学的2所小学1~5年级、年龄7~11岁的汉族儿童100名,其中福利机构肢体残疾儿童50名,社会健全儿童50名。残疾儿童随机和社会健全儿童一一对应,共收集样本50对,男35对,女15对。资料收集时间为2007年12月~2009年5月。
方法:采用皮尔斯·汉斯(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1]进行自评,该量表分为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焦虑、合群以及幸福与满足6个分量表。该量表依据儿童自评得分,分值越高,自我意识越好。在半年后对22名儿童进行重测,观察重测相关系数。用艾氏儿童行为调查表(CBCL)父母问卷进行评测。由社会适应量表和行为问题量表两部分组成,用以评价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行为。该量表对残疾儿童由福利机构直接抚育残疾儿童的保育阿姨代替父母为残疾儿童填写,社会健全儿童由其父母直接填写。
结 果
儿童自我评价:残疾儿童在行为、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等分量表的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的是幸福與满足分量表的得分,而躯体外貌、智力与学校情况两分量表得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另外,子条目躯体外貌分量表中体型的有关条目得分,差异极度明显(t4.2308,P<0.001)。将皮尔斯-汉斯自我意识量表得分与残疾等级指数进行简单相关分析时显示,社会行为、满足与幸福感、智力与学校情况3个分量表得分和总量表得分同残疾等级呈显著负相关。
社会适应性与行为:残疾组与健全组之间在社会适应问题总分、行为问题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上均无显著差异,但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各分量表得分均有残疾组低于健全组的趋势,而整个行为问题量表得分均有残疾组高于健全组的趋势。男性儿童中,将艾氏儿童行为调查表分与残疾等级进行相关分析时表明,违纪和多动这样的行为问题分量表得分与残疾等级呈相关性明显,适应能力总分和社会交往量表得分与残疾等级呈明显负相关。深入作多元相关性研究后显示分裂样行为问题、抑郁性及内向性分量表得分与残疾等级呈明显正相关,社会适应能力得分和社会活动、社会交际、学校能力等分量表得分与残疾等级呈明显负相关。
讨 论
福利机构儿童对自己评价低,信心不足,缺乏自信,而且幸福感差,有孤独和失落感,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抑郁,和同学的交往与联系减少,容易出现更多的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并且随着残疾程度的加重,幸福与满足感更差。另外,本研究发现残疾男童比健全男童的抑郁得分高。本研究还发现,在躯体外貌分量表上未发现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的量表得分有显著差异,可能该分量表显示的是一般躯体外貌,并非特异地指向体型。而把反映体型的具体条目拿出来分析比较时发现,残疾儿童对自身体型明显感到不满意,由于残疾原因产生的自卑感也十分明显。
本研究以艾氏儿童行为调查表为工具评价了残疾儿童的行为变化,发现两组儿童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存在着残疾儿童在社会适应能力比健全儿童差、行为问题比健全儿童多的倾向。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篇12
健康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与身体健康、道德健康一起构成了人类健康的共同要素[1]。在目前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情况下, 高校也在围绕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与培养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讨论。
根据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状态;反过来说, 通过改变行为也就可以影响个人的体验与认识, 从而改变态度, 进而改变一个人更为基本的心理特征。拓展训练就是在此理论基础上, 通过特别设计的系列身体活动项目, 使参加者在活动过程中加深对自己的了解, 加强与他人的沟通, 培养在社会中健康生存所需要的心理素质。
本研究通过分析论证, 试图将目前社会上成功应用于企事业单位团体员工个性和能力培训的拓展训练引入高校, 通过新的整合与发展, 与学校体育相融合, 以此来探索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培养的新途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拓展训练和高校体育课
2.2 实地考察法
选择北京、郑州两地共4家经营性拓展训练公司实地考察, 并在其中一处进行拓展训练的亲身参与, 在详细考察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场地、器械装备、保护设施与使用、运作程序步骤等内容的同时, 亲身感受体验拓展训练给参与者带来的身体与心理的应激效果。
2.3 调查实验法
选择拓展训练内容中一些不过分依赖器械, 简便易行, 有充分安全保障的团体类项目, 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利用体育课由学生实验完成, 调查了解学生参与活动全过程的体验与感受。调查咨询了9名相关学科专家和35名教师, 收集他们对此项研究的看法和意见。
3 结果与分析
3.1 拓展训练的背景与含义[2]
拓展训练英文为OUTWARD-BOUND, 中文译为“拓展”或“外展”, 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 当时船队屡遭袭击, 许多年轻海员葬身海底。人们从生还者身上发现, 他们并不一定都是体能最好的人, 但却都是求生意志最顽强的人。于是库尔特·汉恩与劳伦斯等人在1942年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 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 让年轻的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活动和项目, 训练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 并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战后在英国出现了一种叫做OUTWARD-BOUND的管理培训, 利用户外活动的形式, 模拟真实管理情境, 对管理者和企业家进行心理和管理两方面的培训。由于非常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 很快就风靡全世界, 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 训练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 训练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现在的“拓展训练”侧重于后者, 故又称之为“心理行为训练”。
拓展训练以培养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 利用自然环境或各种人工设施, 运用独特的情景设计, 通过精心设计的专业户外项目体验, 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拓展训练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它并不灌输参与者某种知识或训练某种技巧, 而是设定一个特殊的环境, 让参与者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在参与的同时, 去完成一种体验, 进行自我反思, 获得某些感悟。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去发现、去醒悟, 对自己、对同伴、对团队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拓展训练的课程主要由水上、野外和场地三类课程组成。其中场地课程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 通过针对不同培养目的而精心创意设计的身体活动和训练, 或利用各种训练设施, 如高架绳网等, 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程以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训练活动。结合考察研究结果和高校具体实际, 场地课程应该是拓展训练进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最佳切入点。
3.2 拓展训练进入高校的意义
3.2.1 高校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现状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是21世纪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体育教育研究的紧迫课题。由于心理健康受到人生观、价值观、文化相对性等众多因素影响, 因此如何明确教育实施的具体实施途径是一件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以体育锻炼和心理咨询辅导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方法。心理咨询辅导往往以说服教育和评价的形式为主, 按照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的原则, 对学生的意识、感情和意志施加影响, 效果缺乏主动性和直观性。有关研究表明, 单纯地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咨询和讲座不能够显著地整体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大量研究表明, 体育锻炼是一种低经济支出、低风险和低副作用的, 能够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提高个性品质, 促进人际交流, 增强适应能力的手段。由于体育具有全面性、连续性、群体性、竞争性、顺应性、实践性、艰苦性和娱乐性等特点, 因此学校体育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色, 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具有积极的作用[3]。然而目前学校体育由于受学科中心主义和竞技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 始终无法成功摆脱竞技体育的束缚, 再加上多年形成的应试教育观念, 使得高校体育课在发挥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作用时, 存在引导不清晰、目的不明确、方法不科学、效果不显著等诸多问题。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有效和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方法, 并且环境的日益纷繁复杂和竞争的激烈与残酷, 大学生学习生活压力与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亚健康状态显著。有关研究显示, 到1997年底, 全国大学生患心理疾病率已达到24%以上, 而且还在呈上升趋势;因患心理疾病被迫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64.4%, 位于病退率之首[1]。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快速成熟而尚未成熟的阶段, 正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缺少对社会生活的磨练, 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常出现一些自我矛盾, 主要表现为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独立性与依赖性、强烈的求知欲与识别力低、情绪与理智、愿望与现实的矛盾等等。大学生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心理内部矛盾, 就会引发各种心理不健康问题, 如焦虑症、恐怖、敌对、强迫症、神经性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情感危机等[1]。
3.2.2 拓展训练对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拓展训练是一项结合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体育运动学等多门学科形成的新型培养训练体系, 能够通过在各种自然或人工设施中所设计的多种新鲜、巧妙、刺激的项目, 帮助学生释放生活学习和工作压力, 调节心理平衡, 认识和激发自身潜能, 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自我的自信度与感染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从容应对压力与挑战;强化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培养进取心;强化竞争意识, 把握时机的敏感度和迅捷度;加强面对复杂情况的分析判断以及决策能力;学会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协调, 优化人际环境;完善人格, 培养毅力、勇气、责任心、荣誉感以及积极的价值观。
拓展训练采用的是充满活力的, 在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 (Experiential Learning) 方法, 这是一种寓教于乐而且效力更持久的学习方式, 不再是传统的“我讲, 你听”, 而是“你做, 你体验, 你发现, 你思考……”, 这与目前大力倡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是高度一致的。对于高校学生来说, 拓展训练不是简单的身体活动, 也并非体育加娱乐, 而是对正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补充, 通过采用以人为本的训练方法和沟通方式, 以心理学为基础, 以体能活动为引导, 以心理挑战为重点, 以人格完善为目的, 同时扩展管理知识与技能。它以学生基本面的全面改进为目的, 通过精心创设的特殊情境中的系列活动, 激发、调整、升华、强化学生的心理、身体、品德素质和潜能, 力求使学生达到心态开放稳定、敢于应对挑战、富有创新活力、促进团队形成的目的。
3.2.3 实例分析拓展训练的特点与效果
以在实验中采用的“合力冲击” (又名“4米墙”) 为例, 该项目要求学生面对4米高墙, 假设为从船舱底层逃生到上层, 没有任何辅助设施, 在规定时间内所有队员全部上去, 其训练目的要求学生做到合理的安排和计划, 合理的分配人力资源, 关心同伴之感受, 培养团队意识和责任心, 增进个人对团队力量的认识, 开发自我潜能。
此项活动具有综合活动性, 以体能活动为引导, 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 有明确的操作过程, 要求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对学生而言, 完成此项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 表现在心理考验上, 需要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 跨越“极限”。同时, 实行分组活动, 强调集体合作, 力图使每个学生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 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 在集体中显示个性。在克服困难, 顺利完成课程要求以后, 学员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 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 即使没能顺利完成, 也能在教师与同伴的鼓励下, 从参与过程中获取很多经验与感触。教师在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 也不参与讨论,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 即使在后期的总结中也只是点到为止, 主要让学生自己来讲, 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参与此项活动后, 绝大多数学生发自内心地感触到:“目标的实现, 任务的完成不仅取决于团队成员的个人能力, 更需要整个团队的协调配合、共同努力。”
3.3 在高校体育课引入拓展训练的有利因素
(1) 拓展训练的内容、目的和组织形式完全符合目前高校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与健康教育的要求, 顺应学校体育改革的潮流, 紧跟时代步伐, 全面满足学生接受多元教育的需求。
(2) 结合初步教学实验和后期调查, 结果显示, 大学生对此项活动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参与拓展训练场地课程教学实验的学生中, 97.3%的人表示愿意参加此项活动, 96.1%的被调查专家和教师认为此项研究意义重大并愿意做这方面的教学尝试。
(3) 专家教师和参与教学实验的学生对此项活动的价值有比较全面完整的认识, 并且在体验感受和认识上趋于一致。因在内容、安排、经验、场地器械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初步探索性实验仅进行了“五人四足”、“盲人摸号”、“盲人方阵”、“信任背摔”、“生死电网”、“同舟共济”、“合力冲击”、“体验失败”和“雷阵”等团体类项目内容, 师生对此类活动价值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培养团队精神、合作与沟通、责任感、人际关系与配合”四方面, 并且在位置排列上也趋于一致。
(4) 高校引入拓展训练是一件新鲜、有趣且有一定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 活动本身又具有重要的意义, 容易引起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 进而对学校体育工作投入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4 拓展训练进入高校应当注意的问题
(1) 安全问题是拓展训练进入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拓展训练内容中的高空训练项目对参训的学生在心理上有较高的挑战性, 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要提高挑战性而降低危险性, 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能够达到万无一失的安全保护系统为训练提供安全保障。
(2) 拓展训练进入高校体育课不仅是对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和补充, 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和理念上的创新。它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内容, 增强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挑战性, 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 对推动高校体育课程的深化改革将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需要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能够在充分理解该项活动的目的与意义的前提下, 从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 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大力的支持。
(3) 拓展训练要求指导者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体育运动学知识, 具备现代教育观念与高超的体育教学技能,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应变、引导、开拓和预见能力, 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将会对体育教师提出新的挑战。
(4) 拓展训练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一项内容, 目的在于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只是对现有体育课程内容的补充与完善, 不能取代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拓展训练进入高校体育课后, 如何与原有体育教学内容相融合, 如何参与体育课管理与评价, 如何与高校整体教育环境与教育指导思想相联系……,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研究解决。
(5)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也应根据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开设诸如拓展训练等课程的内容, 使未来的体育教师能胜任体育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培养的教学任务和社会辅导工作。
参考文献
[1]邹继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材理论教程[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2]陈建翔.谈谈拓展训练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 1997 (5) :53~55.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推荐阅读: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06-24
新生入学适应心理健康教案06-10
心理社会适应07-12
心理社会的适应06-25
社会适应心理问题10-23
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即时练习答案)08-23
身体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10-20
绘画和儿童心理健康10-26
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10-12
乡镇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和思考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