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的适应(共9篇)
心理社会的适应 篇1
指导语:心理社会适应性, 又称心理适应能力或社会适应能力, 是人的一种综合性心理特征, 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心理社会适应性的高低, 从某种意义上说, 表明一个人的成熟度。它与人的智力有关, 但更与人的个性特征有关, 它反映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社会适应性强的人, 在遇到各种复杂、困难、紧急、令人害怕或危险的情况时, 仍能泰然处之, 有效地发挥自己的原有能力, 甚至超常发挥。而那些适应性差的人, 一旦遇到特殊情况, 如考试、比赛、上台发言、重要活动等, 就容易惊慌失措, 不知如何是好, 表现失常。了解自己的心理社会适应性, 有助于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
本问卷可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在测验中得分较低, 你不必忧心忡忡, 因为一个人的适应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 知识、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增强的。只要你有信心, 努力学习, 加强锻炼, 一定会成为适应社会的成功者。
在下面的30个题目中, 每题后面有5个备选答案, 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做出选择, 每题只选一项。
1.离开家到一个新地方, 我会生点小毛病, 如失眠、腹泻、皮肤过敏等。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无论在什么场合, 只要需要, 我都能很自然地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3.在冬天我比别人更怕冷, 夏天比别人更怕热。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4.如果需要的话, 我可熬一个通宵, 第二天仍然精力充沛地学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5.参加比赛时, 赛场上气氛越热烈, 观众越加油, 我的成绩反而越上不去。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6.课堂答问或开会发言时, 我能镇定自若地把事先想好的一切都完整地说出来。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7.当着众人的面, 我时常感到羞涩、窘迫。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8.无论情况多么紧迫, 我都能注意到所有的细节, 不会丢三落四。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9.检查身体时, 我会因为心慌导致医生说我“心跳过速”。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0.每到一个新的地方, 我都很容易同别人熟悉接近。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1.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 我的成绩多半会发挥得比平时要差。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2.我喜欢学习新的东西, 它给我一种新鲜感, 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3.只要到一个新地方或换一张床, 我就会难以入睡甚至失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4.不管生活环境与条件有多大变化, 我很快就能习惯。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5.我觉得一个人做事比大家一起干效率高些, 所以我愿意一个人做事。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6.即使是人多的地方, 我也不会感到紧张或不自在。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7.在陌生人面前, 我常无话可说, 以致感到尴尬。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8.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 我虽然很紧张, 但总能很快地使自己镇定下来。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9.我最怕在正式场合抛头露面, 大家都看着我时心里特紧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0.即使同学对我有看法, 我仍能正常同他 (她) 交往。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1.老师、领导在场的时候, 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2.与人相处, 我很少固执己见, 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3.同别人争论时, 我常常感到语塞, 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4.我对生活要求不高, 即使条件很艰苦, 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5.我不喜欢的东西, 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6.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 我仍能集中精力学习或工作, 并且效率不减。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7.假如将试卷拿到一个安静、无人监考的房间去做, 我的成绩会更好一些。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8.夜间走路, 我能比别人看得更清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 每逢这种情况, 我就有意回避。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3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 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记分:
解析:
100分以上:
适应性很强。你能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与人交往轻松、大方, 给人的印象良好。你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 都能应付自如;世界千变万化, 而你却左右逢源, 游刃有余。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你常能化之于无形, 你过得心情愉快, 这种精神品质有利于你的心理平衡与健康, 你是个生命力强的人。在工作上, 你的选择余地很大, 你可以胜任大部分的工作。
50~79分:
适应性一般。当你进入新环境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基本上就能适应。事物的变化及刺激不会使你失魂落魄, 一般情形你都能应付, 可是如果事件比较重大, 变化比较突兀, 那你的适应期就要拖长。你了解自己的情况后, 最好预先准备, 锻炼自己的快速适应能力。职业选择方面, 你要有所侧重, 以自己的特长为基础, 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
80~99分:
适应性较强。你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态度积极, 乐于与外界交往, 有较强的调适能力, 通常能应付突发事件, 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对你来说不成问题, 所以, 你生活比较轻松、快乐。你以后可以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 从中你会受益良多。
30~49分:适应性较差。你习惯于依赖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旦遇到困难容易畏难, 甚至消沉、退缩。你对世界的变化、生活的磨难有些不习惯, 过度磨损你会疲劳乃至“断裂”;不过, 意识到了这一点, 就有希望改善这种状况。首先从思想上对看不惯的东西冷静地剖析一番, 其次, 在心理上多适应, 不把自己拘禁在固定模式中。在工作选择上, 你适合做比较稳定的工作。
29分以下:适应性很差。你在各种新环境中, 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还不一定马上能够适应, 常常感到与周围事物格格不入而十分苦恼。在与他人的交往中, 总是显得拘谨、羞怯, 手足无措。也许学习或工作对于你来说并不是能力不够, 只是你对自己缺乏信心, 所以学习或工作起来会感到有些吃力。你在应付环境、事物的变化时经常出问题, 你应静下来自己好好分析, 找找原因, 不然, 这种状况是很难改变了。还是及早调整自己的状况, 增加一些适应力吧!
心理社会的适应 篇2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和调查表明,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渐下降,学生往往由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几个重要有机部分发展不平衡而影响整个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所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不仅是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找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心理发展的核心部分由于长期以来没能凸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我们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与社会适应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希望能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所帮助。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服从于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即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数以亿万计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要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2、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亦即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3、要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据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它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可帮助他们对训练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为以后踏上社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打下很好的心理基础。
三、理论依据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新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各学小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紧密而又不可分,对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成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锻炼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体育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体育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随着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将突破理论的范畴逐渐运用到实践教育中,并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认可。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拓展课间活动的功能,有必要对传统的课间活动形式进行改革。没有各种体力的发展,就谈不上人的发展,随着终身体育的兴起,各国都非常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态度的形成与体育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自主自愿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实践,使学生充分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
四、研究方法及基本过程
1、研究方法。(1)资料收集:收集同类研究信息、借鉴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取长补短。(2)经验总结:运用课堂教学实践,推广并实施。(3)个案研究法:对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个案追踪,了解掌握一段时间内学生心理变化,有效的进行心理变化。(4)参考文献法:查阅有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案例,搜集与教学有关的资料,构思研究框架。
2、研究基本过程。2013年3月到4月制定研究计划,以所带班级开展实验。2013年5月到6月根究试验班级的经验,在年级逐步推广。2013年9月到10月阶段性总结撰写研究日志。2013年11月整理实验成果,上传日志。2013年12月梳理资料,准备结题。
五、研究成效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新课程特别强调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良好的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快乐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游戏和竞赛,让学生辜受到成功的喜悦:.
由于是快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利益、要求、兴趣出发,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要做到松紧适度,放中有收,收中有放,让学生充分地享受“减负”后的乐趣,真正喜欢上体育课。
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有效提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了交往,指导学生掌握了能够自主调节情绪的方法,果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随处可见。
六、结论与建议
首先,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它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可帮助他们对训练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为以后踏上社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打下很好的心理基础。
其次,体育教学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学校体育应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之形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心理社会的适应 篇3
一、“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包括哪些方面?何为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于少年儿童而言何谓心理健康或不健康,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有什么联系?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心理素质又是什么关系呢?
(一) 关于心理健康相关概念与理解
对任何生物体而言, 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健康与不健康不是绝对的对立, 而是相对的有过渡性阶段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个人可以实现其能力、可以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工作有所成效、可以为其所在的群体有所贡献的健康幸福状态。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其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1]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 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同于成年人, 他们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见表1) 。而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 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 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心理异常在社会适应方面的表现为:忧郁、狭隘、嫉妒、惊恐、残暴、敏感、自卑。但是要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 简称为心理教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 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 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1]因此,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 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等同于心理素质教育。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之上, 在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 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 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 对内制约着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对外与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影响主体的行为表现。”[2]“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 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 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 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提高, 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 决定行为适应与否。”[2]
对上述概念的梳理有助于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含义的理解。处于心理发展期的青少年学生, 由于心智尚未成熟, 对社会接触和了解不够, 因此, 不能使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心理与行为。在论坛中有教师提问:学生在学习难度动作时具有胆怯心理是否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显然不是, 任何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都会有胆怯心理, 关键是如何对待, 采取什么措施, 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有教师举例: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女学生, 在1.1米高度的跨栏架上做跨越式跳高动作, 但总是不能完成, 教师将跨栏架换成橡皮筋后, 她很轻松地跳过去了。这就说明心理健康因素对掌握技术要领的重要性, 这里使用的“心理健康”一词应该是指“心理素质”的含义, 与是否健康没有关系。在上述例子中, 其实并不涉及到“心理是否健康”的问题, 而是心理素质的不同表现。因此, 在体育教学或教学研究中使用“心理素质”一词更有利于表达的逻辑性与准确性。
(二) 关于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指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它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 人体维持着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状态, 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如江苏沈锋老师所说“个体一生不断面临新的情境, 每一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要求, 如, 人格发展、对父母心理上的独立、职业选择、人际关系、婚姻、家庭、退休、死亡等。社会适应是一个毕生的过程。”再结合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看出, “社会适应”属于心理健康范畴, 是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 是一种长期适应的过程, 对于个体而言,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断发展变化的特点。因此, “中小学教育阶段,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过程中, 需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匹配 (江苏沈锋) ”。“只能说体育课具有促进社会适应这方面的功能, 但也是众多教育中的一角, 还有其他教育也在共同发挥作用 (江西毛华燕) ”。
(三) 关于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因此, 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如, 由于疲劳和疾病等原因而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 就不能称为发展。一般地说, 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 主要是表现在受教育者智能和个性品质的发展两个方面。智能主要是指一个人的认识能力, 它表现在受教育者的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在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上, 教育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受教育者的个性品质的发展过程, 也与智能发展过程一样, 主要是在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逐步实现的。总之, 心理发展借助于教育的内容、方法, 教育者的言行, 以及教育情境, 激发和诱导受教育者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以及形成各种能力和个性特征。
由此来看, 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教育对发展儿童青少年的智力, 尤其是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甘肃董平老师所言:“体育与健康学科是将学生体质、能力、意志、精神等有机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手段, 旨在使学生身心和谐、人格完善、情感丰富、心情愉悦、涵养得以提高。”四川阎光辉老师认为“在体育教学中, 我们需要坚持培养学生人格的魅力, 促进学生养成坚韧、拼搏、积极向上、忍让、宽容等良好的品性。”可以看出, 这些良好个性品质也恰恰是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础, 没有良好的个性品格的人更容易走极端, 或者做出不太合乎常理的事情。而在体育课程中, 我们强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 也要重视通过体育学习促进学生智力与个性品质的发展。《课标》中的“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良好的或健康的心理发展”, 具体体现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或促进, 这种心理素质的发展中包含着社会适应能力及个性品质和智力发展。
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在体育课程中的体现与落实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个比较宽泛的范畴, 其他学科或者很多活动形式也同样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那么, 体育课程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是什么关系?体育学科自身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发展的根本是什么?哪些是核心, 哪些是抓手?或者如谢雷老师的问题:体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有什么内在关系?又如龚朝晖老师的问题:体育学科更适合或更有利于达成哪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呢?具有体育学科特点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科内容有哪些?
(一) 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为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如, 山东于周涛老师所言“体育实践课与其他学科相比, 在环境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体育操场是开放的, 教学空间比较大, 因此环境变化多, 角色转换快, 信息交流频繁, 这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那么, 体育课程的哪些特点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呢?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 简称为心理教育或心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 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 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网络讨论提供的“案例1”中“美国的学校和学生们都特别重视在体育比赛中获得的奖项。在很多人看来, 体育活动, 如, 球赛, 甚至包括给球赛当乐队成员, 都能培养青少年的品格和基本生存技能, 如, 团队协作、冲突解决等。”这种情况看起来类似于我们的课余训练队或体育俱乐部, 虽并非学校体育课, 但相对而言, 比起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与我们的体育课程更接近了一些。而且, 在论坛中教师们还给出了很多关于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的品质的内容, 如, 培养顽强的作风、敢于挑战的勇气、经受挫折的能力、乐观自信、胸怀开阔、积极进取、自尊自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宽容忍让等等。那么,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一个人这么多优秀的品质呢?
讨论中大家还举出了很多例子。如, 一位老师提到“在自杀的中学生和大学生中, 体育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 因为负面情绪可以在经常的体育活动中得到宣泄, 体育使他们变得性格开朗、胸怀开阔、乐观自信、勇于战胜困难。”这个例子也说明长期艰苦的体育训练可以铸就某些良好的心理品质, 成为抵御和防范不健康心理的真正利器。
在综合大家观点和讨论的基础上, 我们将体育运动的心理促进作用概括为4个核心要素, 即:艰苦训练、不断挑战、体育竞赛、团队精神。在运动参与过程中伴随着这4个要素会引发许多其他心理特征, 从而塑造练习者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进取的心态、竞争与合作精神、胜负与荣辱观以及贯穿始终的心理调节等。
这些优良的心理品质不但使一个人成为非常优秀的个体, 而且也为其心理健康奠定个性基础。
(二) 利用体育课程的四大特性, 落实心理发展目标
作为学校教育的体育课程是否具有同样的功效呢?如何落实并发挥学校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作用呢?作为学校教育的体育课程, 与专业运动训练、课余运动队甚至体育锻炼娱乐均存在较大差异, 不可混为一谈, 但也离不开体育运动对心理发展的独特作用。而且, 所谓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促进也不是在课堂上孤立存在的, 是伴随着运动学习而进行的。因此, 将体育运动“四要素”灵活运用在体育课程中, 是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键。
1.苦中寓乐。在教学中需强调体育活动的强度与数量, 追求“苦中作乐”, 磨练坚强毅力。正如杨正伟老师所言“锻炼后的快乐, 提高后的快乐, 那种历尽千辛万苦、克服层层困难的‘学会’、‘能’做某个技术动作的快乐, 在现在的体育课上缺失了。而由此所附带的诸如坚韧、顽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可能在快乐中也消失了!”在平时的教学研究中, 我们更多在关注如何让学生获得快乐, 体验运动的乐趣, 殊不知体育运动的乐趣往往躲藏在“吃苦”的背后, 那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痛或累的“苦”才是引发学生心理变化, 需要学生学会坚持和忍耐, 迫使学生不断体会身体感受的关键所在。而且正因为身体各种感知觉 (疼、累、兴奋、开心、悲伤等) 都是身体和心理的深刻体验, 也因此而记忆深刻、影响深远。
在笔者曾经对466名小学生家长的调研中得出一些结论:赞成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多吃苦的家长占94.3%。当然, 只有苦而没有甜、没有乐, 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 体育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难点就在于如何让学生能够“苦中作乐”, 引导学生心甘情愿地“吃苦”。
2.适度挑战性。帮助学生确定体育学习目标, 努力挑战自己, 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体育课堂上不需要学生挑战运动极限, 也不一定是超越某名学生, 更为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在运动学习中挑战自己, 挑战运动的高度和远度, 挑战胆怯的心理, 挑战痛苦的感受, 学会努力坚持, 这是体育课程内容一个比较外显的特性, 是一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如, 湖北徐敏老师所言“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克服各种困难, 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中体验乐趣, 进而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克服各种困难, 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喜悦, 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这才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的之一。”学生在运动参与的不断挑战过程中, 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 学生需要自我鼓励, 激发自我动力, 需要调节心态, 充满自信心, 不断追求下一个目标, 这是帮助学生不断战胜困难、保持积极心态的过程, 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
3.竞争与竞赛性。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争与竞赛活动中, 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兴奋性。在体育教学中, 中小学生会因为一个接力赛跑的输赢争得不可开交, 会因为输掉一场球而痛哭流涕。如, 江西毛华燕老师所说“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学会了遵守规则, 做游戏不犯规, 学会正确对待输赢。”“经常参加体育比赛, 激烈的竞争也使学生变得自信和坚强, 胜利使他们获得自信, 失败使他们经受挫折的考验。”当然, 有时由于学生的技术掌握不够而无法组织正式规则的比赛, 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些体育竞赛性练习或竞争性游戏, 激发学生的兴奋性与竞争意识, 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理性看待输赢, 乐观面对挫折, 这也是体育课程落实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4.合作与交往性。在学习过程中, 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激励和帮助, 因此, 在体育学习时常采用分组或小团体的方式进行, 尤其是一些集体运动的项目本身就依赖于多人合作, 在团队学习过程中有配合、有责任、有纪律, 也会有矛盾与冲突, 这些都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提供机会。其实, 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组织方式在其他学科中也被普遍运用, 但在体育活动中小组成员往往会有一些同甘共苦的深刻经历, 因此, 成员间的团队凝聚力也会显得更强烈些, 影响也会更深刻。这也是体育学习在促进学生与人交往、相互配合以及处理矛盾方面的特性所在。
(三) 学生体育学习中心理发展的动力:体验积极情感, 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 需要面对劳累和酸疼、竞争和挑战、矛盾与冲突, 甚至需要面对最直接的挫折与失败, 这既需要自己的心理调节, 也需要来自外界的支持、帮助与鼓励。因此, 帮助学生在运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见表2) , 形成良性循环, 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力, 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如, 浙江张建林老师所言“老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是带着激情鼓励进步的学生, 鞭策气馁的学生让其形成积极的态度, 这会让课堂氛围走向良性循环。重视这些因素是一位教师走向真正教书育人境界的开始。”
在我们曾经做过的对小学生家长的一项调研中, 关于体育活动除了身体健康方面对孩子的积极作用, 其结果由高至低排序为:磨练意志力 (93.9%) 、积极乐观的态度 (87.1%) 、培养规则意识 (68.9%) 、调节心理平衡 (66.5%) 、交往能力 (64.6%) 、学会面对成功与挫折 (63.3%) 。当然, 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各个方面的促进与培养也不是完全分离的, 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 厘清核心概念, 抓住体育课程、体育活动的一些本质特性, 落实具体做法, 进行长期地引导与渗透, 才是体育课程真正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落到实处的关键。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潘建芬认为“有意关注课堂上学生的体育品行, 及时观察不同学生的行为表现, 在体育教学中捕捉教育时机, 优秀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凸显得会更充分、适切,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汉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心理社会的适应 篇4
关键词:学校体育;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与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所以,针对学生的特点来研究分析如何开展学校体育,以便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促使其不断的适应社会,这是当前很多学者所面临的课题。本文即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实质进行理论分析,进而阐述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同时提出了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社会适应性是指人与社会相互作用时的心理承受水平以及自我调节能力。
一、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问题的分析
1.学校体育的作用学校体育是和学校中的其他教育活动相辅相成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促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获得全面的发展。但是学校体育又和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有所区别,它不仅进行身体健康教育,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团队合作、竞争、社会适应等能力培养和教育,所以其具有特殊的教育属性。学校体育中,无论是那种形式的教学,整个体育教学都具有实践性、技能性、竞争性、游戏性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心理素质,提升了信心,同时也和同伴进行了沟通和配合,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体验运动乐趣,培养自制力、遵守纪律、适应社会等方面都起到其他学科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2.学校体育与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在学校体育中,学生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例如,体育游戏、篮球、足球、武术、健美操等等,此外还要参加一些比赛,这些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变得更乐观开朗、积极进取、自信、坚韧,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在活动中,学生要根据参加活动的内容来担任不同的活动角色,并且要根据项目的规则来进行,而这种学生参与的活动其实就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镜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交流和沟通,这就提升了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所以说,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意义
1.学校体育的多样性,能使学生获得愉快、乐观的情绪学校体育充分发挥了其多样性的特点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阶段其特点是活泼好动,但是他们也有着不同的兴趣。所以多样性的学校体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天地,满足他们兴趣的需要,在参与自己喜欢的项目并完成任务,可以促使其感受成功的喜悦。进而产生愉悦心情和乐观的态度。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力现在学校学生中大多数是对生子女,独生子女由于受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在身心发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他们从小没有经受过任何挫折和困难,当他们在学校中遇到挫折或者困难时,他们有时候就会想不开,有时候会采取过激的行为去处理问题,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或者心理疏导,会使得他们的价值观,甚至人格发生偏离,影响以后的工作。而通过体育运动则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体育具有实践性、竞争性、规则限制性等,这也就使得学生在学校体育中会经常遇到挑战,遇到困难或者挫折,这就要求其不断面对挫折和困难,不断的挑战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学会了探索和创新,更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克服了心理问题,促使身心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增强学生调控自己行为和态度的能力学校体育中,学生参与活动的时候其行为和思想作风在运动中可以明显的表现出来,而在体育规则、规范的指导和约束下其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自我约束力,促使学生的意识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在自然而然的活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自我规范的意识,自我調整自己的行为等,所以具有较好的效果。学校体育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能促使其树立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规则的约束下养成服从组织,礼貌待人,顾全大局等好作风。所以所,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方法
1.学校要选择适当的体育教学内容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时,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进而发展学生的体能和智力,促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培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情绪,以便踏入社会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2.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创造健康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使人心情舒畅, 精神振奋, 态度积极, 生活充实。所以,学校体育中,学校的体育项目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选修课程,并成立业余体育协会、俱乐部等,制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便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这样的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也给学生带来身心的良好体验。 3.加强体育教师的人格、德行修养,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学校不仅要从学生方法加强教育,还要从师资方面加强培训和管理。不断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使得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心理辅导能力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在学校体育中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4.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校体育活动中,经常要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参与。这样在日常的体育课中学生之间就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使学生由陌生变为熟悉,在长期的体育活动中,学生们就扩大了自己的交往圈,也学会了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的快乐。学校体育竞赛中,学生们要想获胜,就要建立起平等、民主、自由、坦诚的人际交往关系,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无疑会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进而促使其踏入社会更好的适应社会。
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方面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学生的健康和以后的发展是每个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学校体育也只有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在学校体育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特点决定了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其实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参考文献:
[1]肖丽琴.体育运动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7,(2).
[2]兰自力. 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4).
[3]薛欣.论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湖北体育科技. 2005,(01).
[4]赵冬雪,徐嘉.学校体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 少年体育训练. 2011,
心理社会的适应 篇5
近几年来, 部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较为独立的生活环境等, 很难适应, 从而产生焦虑、压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心理问题, 就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甚至会导致偏激的行为, 对个人、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和恶劣的后果。一般而言, 学生从初入社会时的心理盲目适应, 经过心理不适应, 再到心理基本主动适应, 其周期需要3—5年时间。自我意识和自我感受能力偏强的人, 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 反之则短一些;心理比较脆弱、自我调控能力差、缺乏辩证思维的人, 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 反之则短一些。由此可见, 大学毕业生职业社会化的关键期就在毕业后的头几年。
二、在适应社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
1. 理想和现实的极大反差让大学毕业生产生焦虑心理。
大学生毕业生拥有无数个理想、美梦。但面对实际的工作、生活环境, 不少人不能马上适应下来, 不能从基层做起, 感觉和理想中落差很大, 就产生了焦虑的心理。还有大学生对现在工作中复杂的技术也很难适应, 感觉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 而且理论和实践相差很大。从而让他们感觉到很大的危机, 调节不好会形成心理问题。
2. 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大学生产生压抑感。
人际关系适应是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调查结果显示, 在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中, 人际关系适应最好, 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朋友, 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关系很好。但仍有一部分毕业生在适应周期内承认自己在人际适应上有压抑感。这种压抑感往往从正式开始工作即产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强烈, 在达到顶点以后逐渐回落。它由以下三种感受组成:一是个性失落感。大学时期允许个性在适当程度上发挥, 而工作团队则是一个强调共性的地方, 于是一些毕业生在与人相处时, 过于压抑自己的个性, 甚至为了某些需要而伪装自己。二是层级挤压感。刚从学校到社会工作, 一般都要从最低的层级干起, 即使同事们并没有压制年轻人的主观动机, 但在工作上, 尤其是在心理上, 职场新人总是会感觉到来自职务地位的种种压抑。三是攀比失衡感。新进入职场的人习惯于与自己的同学、同龄人、同一批进入工作岗位的伙伴等作比较, 比较的结果常常是优越于别人的方面被忽略, 而逊人一筹的地方被放大, 由此也容易产生压抑感。
3. 生活的压力让大学毕业生心理矛盾感加重。
生活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基本内容。在学校里面, 大学生主要是面对学业问题。走上社会之后, 大学生面临着婚姻、家庭等诸多问题。调查显示, 在婚姻、家庭生活、文化生活方面, 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大多数, 一般情况的占中等, 不大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极少数;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社会地位方面, 感到很好和比较好的占30%以上, 一般情况的占50%以上, 很差和比较差的占15%左右。部分毕业生适应较差, 是因为随着职业生活的全面展开, 刚刚从业的激动兴奋渐趋平缓, 好奇心逐渐消失, 随之而来的是许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三、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中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 环境的变化。
高科技发展对人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充满了竞争,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既呈多元化又呈综合化;知识不断生产和创新, 瞬息万变。高科技的发展, 信息时代知识的猛增与更新速度的加快, 必然对人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而客观上决定了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不适应性。所谓生活技能是指个体能够采取正确的、适当的行为, 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和挑战的能力。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 基本上处于与社会隔绝的状态, 对社会缺乏了解和认识。刚进入工作岗位, 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 有许多东西需要重新学习。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 生活节奏的加快, 工作压力的加剧, 现不少大学毕业生总会发出“做人真难”、“活着真累”的感慨。
2. 知识、能力的不足。
调查显示, 毕业生在工作中明显感觉到知识不够用、能力不足。这说明大学毕业生的业务素质还不算高, 他们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实践上还明显不足, 特别是当今时代,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一些重要科研课题、技术革新项目与一些边缘学科, 往往仅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社会和学校的群体不同, 有的毕业生在学校期间通过锻炼培养了自己的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但走上社会面临复杂的群体, 应对这些人际关系上还显得不是很适应。
3. 工作、生活实践经验缺乏。
大学毕业生之所以在离开学校后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强烈的矛盾感, 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生活实践经验, 涉世尚浅, 容易想当然地想象社会生活的美好, 而又往往脱离现实条件。具体来说, 一方面, 从小到大, 家庭教育忽视生活技能的训练, 较少提供给他们生活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 他们养成依赖性, 遇事易激动, 情绪缺乏控制, 处世不够老练。另一方面, 学校教育多是传授理论知识, 即使是少有的生活知识讲解, 也缺乏真枪实弹的实践。生活技能是在掌握了相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练习获得的, 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 继而逐步形成技能。所以, 生活技能的培养是以探究体验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 只有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重视直接体验和经验学习, 才能使多方面的实际能力得到培养。工作上更是如此, 在学校主要是理论的学习, 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相当的差距, 平时也缺乏到工作一线锻炼的机会, 所以一踏上工作岗位, 便感觉缺乏实践技能, 导致焦虑等心理问题。
四、心理问题的疏导对策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让大学生毕业生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
(1) 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陶冶学生的情操, 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让学生在一种健康、融洽的关系中生活、学习和发展。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学习竞赛、名家讲坛、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 并以活动为纽带,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
(2) 加强心理训练, 增强心理素质。大学毕业生们应主动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掌握一些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和基本的心理调适办法, 比如通过听音乐、看电影、阅读书籍等发泄心中情绪, 可以有助于毕业生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减少情绪波动的频率与剧烈程度, 减少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 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 而且是保障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2. 正确认识自我, 确定新的人生起跑点。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知识化程度高而社会化程度低;情绪波动度高而自抑程度低;自我认可度高而人际协调力低;成才急切度高而抗挫能力低。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成长期, 就业又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刻, 及时予以积极的心理引导, 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认识你自己”, 是古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传世箴言。毕业生在适应环境、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 应确定新的人生起跑点, 沿着预定的跑道前进。具体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 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学生从进入社会的第一天起, 应该继续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伦理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
(2) 不断学习, 自我完善。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学习、适应, 继续学习、不断适应的过程。现在正处于信息社会,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只有不断学习,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学习、学习、再学习, 这是人生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永恒真理。
(3) 把握时机, 适时调整。学生的首次就业, 不一定就是终身的职业选择。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 根据自身的条件, 一些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完全可以适时调整自己的奋斗方向, 把握好重新选择的机会, 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4) 开放自我, 走出封闭, 培养群体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 每个人都应置身于这个系统之中, 开放自我, 融入社会, 培养群体意识。如何才能让自我走进社会, 让他人了解自己呢?一要克服狭隘的“自我”观念, 把自己看成是你所生活的群体中当然的一员。二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培养参与精神, 如唱歌、跳舞、打球, 参加集体活动等, 通过各种活动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之中, 置身于群体之中。三要克服自傲、超越自卑, 善于与他人接触和交流。
(5) 培养独立、主动意识。毕业生刚刚离开学校、离开老师、离开班级群体, 在心理上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安情绪。因此, 对初为劳动者的毕业生来说, 培养独立、主动意识是重要的。只有具有了独立、主动的意识, 才能独挡一面,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创造出最好的业绩, 为今后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全社会共同为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适应环境。
全社会应该为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的适应环境, 结合当前实际, 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制定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到中西部较贫困地区的就业政策, 分流大学生就业去向, 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后顾之优;就业单位应尽量优化工作环境, 公平对待即将就业大学生;媒介舆论应更多地从积极角度报道毕业生当中自主创业、在平凡岗位上取得成功人士的例子, 引导大学生拓宽就业思路, 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同时, 望子成龙的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宽容与理解, 不要施加压力, 不要盲目攀比, 要倾听他们的心声, 多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 支持他们的选择。
五、结语
大学毕业生作为特殊群体中更加特殊的群体, 在面临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化过程中, 即将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校园环境, 进入关系较为复杂的社会体系当中, 外部环境的变化, 加上自身角色的转变, 使得大学毕业生相对其他大学生群体更具特殊性, 而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呈现出更复杂、更多变的特点。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及时采取多种对策, 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胡杨.试论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4 (4) :109-113.
心理社会的适应 篇6
1、跨国婚姻与文化适应
研究者们以和韩国男性有婚姻关系的中国同胞女性与外国女性和国内流入了的外国移住工人和韩国人女性间的跨国婚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李惠景通过采访指出跟中国侨胞女性和韩国男性的结婚很多是伪装结婚, 也可以通过跨国婚姻把握国家间的劳动移动的性格。
跨国婚姻家庭成员经受到的最大的困难是在自己陌生的新的文化中生活中出现的冲撞。他们的困难主要和周边的人一起生活在这种语言和文化环境中。他们要摆脱以前的生活环境并会在新的社会环境有一些冲突。这种对文化接触状况的适应问题的关心要以文化适应的概念来说明。进入20世纪后半期, 人们相互间文化的交流和接触迅速的增加, 文化的适应问题成为个人的和社会的问题。承认文化的多样性, 需要作出理解其他文化的姿势, 把握现在韩国的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状态。
2、心理社会的适应
在吴承欢的有关低收入阶中层青少年的心理社会的适应能力决定的主要原因的研究中调查了个人的特性、家族特性、学校特性、社会的支持特性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调查报告结果是, 性、年龄、生活水平带给了他们内在化问题影响, 同时家族特性中表明家族缺损有无和父母的养育态度等也不会给他们的适应性带来影响;在学校特性中对待学校生活的态度教师的支持度都不会给他们带来影响。另一方面, 对校内恶行, 即外在行为的影响分析结果是, 教师的支持程度越高, 对学校生活就越会有积极的态度, 报告显示外在化的问题在减少。
同时在现在儿童, 青少年的不适应行为的分析研究中提出, 影响他们的危险因素, 并强调了可以缓解这些危险因素影响力的的保护要因。在早期研究中将危机儿童, 青少年的因素大致的分为学校, 同龄人, 家庭, 个人的程度四个方面。学校因素主要是, 学习成绩的下跌及落后, 对学校教育有较低的价值感, 对学校生活的不诚实的态度, 教师们的不关心乃至暴力等行为。同龄人的因素主要指的是, 超越了和他们相符合的文化上的差异的青少年不正当行为的危险因素。家庭因素指的是, 家庭的不良经历, 经济性缺损, 家庭不和, 家庭不完整等, 个人方面的因素指的是, 情绪化, 较强的冲动倾向, 问题行为, 由于年幼而导致的感情控制力较弱等方面。
在早期研究中已经清晰的分析出了多元化的危机因素与问题行为的关联, 研究结果表明, 危机因素越多, 问题行为发生的概率越高。因此, 为了有效预防问题行动的发生和介入战略, 首先应该把握住危险因素的相对影响力。察看已有的于现在儿童, 青少年的心理社会的适应有关的研究调查。通过参考已有的研究调查探索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适应性的主要原因。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对象选定了在这个地区居住的跨国婚姻家庭的儿童, 通过京畿道教育厅提供的帮助, 将京畿道小学在校的1313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2、测量工具
1) 危险要素的尺度。本次研究中使了李瑛珠制作的给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带来影响的危险原因的尺度。危险原因尺度的细节内容由30个问题项目。合计各问题项目的分数, 分数越高的就意味着危险因素越多。
2) 心理社会的适应尺度。为了测量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度在本次研究中利用了韩国版青少年自我行为评判的尺度 (K-YSR) , 在K-YSR中排除对儿童来讲很难理解和与他们不符合的问题项目, 选择了20个题目进行的测试。
3、资料分析
首先通过分析实验, 明确了原因的主要构成并根据各自尺度验证了构成概念的有效性;其次, 使用Cronbachα的参数验证了对可以检测出给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的尺度的信赖度。最后, 多重回归分析确定保护因素在给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
三、研究结果
1、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危险原因的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试验确定导致韩国跨国婚姻家庭儿童在心理社会上很难适应的主要原因。
观察第1因子区域内的问题项目的内容, 总结得出这些内容:从妈妈帮助不足、家庭交流沟通困难、家庭间的矛盾。如果把握这些内容后面共通属性的话就是全部符合家庭关系这个主要原因。观察第2因子区域内的问题项目的内容, 可以总结得出这样的内容:自信不足和紧张状态。因此这种自信不足和紧张状态可以领会为是这些个人因素使在多种文化家庭的儿童难以适应心理社会, 这可以命名为个人因素。观察第3因子区域内的问题项目, 主要内容是:多文化家庭儿童由于在学校生活中学习成绩落后。因此在本研究中就可以命名为学校关联的因素了。在第4因子的问题项目中如果把握它们的共同属性的话可以归纳为:学校生活的兴趣不足和心理的丧失感。这些因素使生活在多重文化家庭的儿童与周围的人有了疏离感。因此我们可以命名为心理上的疏离感。参考第5个因子内的问题项目, 可归纳为:朋友们嘲弄和朋友关系困难这两个要素都来自朋友关系之中, 因此可以命名为朋友关系因子。最后由于第六个因子区域内的问题项目是他们的共通属性都是来自于作为外国人的父母方面, 在本研究中可以命名为文化异质感。
2、危机原因在心理社会适应中的影响
首先, 探寻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内在化问题因素的相对影响力, 如表1。
观察以上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的内在化问题的各危险因素的相对影响力的大小表明影响力最大的是个人因素。其次是心理的疏远感、学习成绩落后及文化异质感带来的影响。另一面表明家庭关系和朋友关系没有给内在化问题带来影响。综上所述, 在内在化问题中个人的心理特性因素是最重要的。
再次, 以这六个因素作为对象, 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法探寻影响外在化问题的危险要素的相对影响力, 如表2。
观察以上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的外在化问题的各危险因素的相对影响力的大小, 与内在化问题不同心理的疏远感因素的影响力最大。其次是学习成绩落后因素, 个人因素带来的影响。另一面, 家庭关系, 朋友关系以及给内在化问题带来影响的文化异质感因素都没有给外在化问题带来影响。综上所述, 和内在化问题一样, 在外在化问题中和家庭关系因素与朋友关系因素相比较, 最重要的仍是儿童的心理特性与个人特性更为重要。
最后, 以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的6个要素作为对象, 确认他们对心理社会的适应带来的相对影响力的大小, 进行了多重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3。
上面对影响韩国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社会适应的要素的相对影响力大小的多重回归分析的结果如下。与内在化问题一样, 影响性最大的是个人因素。其次是心理疏远感因素, 学习成绩落后因素带来的影响。由这样的分析结果可以揭示出, 作为影响韩国跨国婚姻家庭儿童心理社会适应的危机原因, 个人特性因素和心理特性因素的影响力更加重要。
四、结论
第一, 为明确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的主要危机原因是什么而进行了因素分析试验。分析结果是, 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的危机原因主要有六个, 家庭关系因素, 个人因素, 学校关系因素, 心理疏远感因素朋友关系因素及文化的异质感因素。第二, 研究显示, 家庭、朋友与文化的异质感关系因素对此的影响力很小。在影响心理社会适应的内在化问题中各因素影响力的顺序依次是:个人因素、心里疏离感因素、学校关系因素、文化异质感因素。总之, 影响韩国的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的重要因素是个人因素。应该开发一套不仅针对跨国婚姻儿童的个人而且适用于跨国婚姻家庭构成员全体的教育项目, 并且希望能够实施以对跨国婚姻儿童心理援助及解决其心理上的问题为目标的教育计划。在后续研究中通过多个国家相同数量的儿童表决调查的方法进行的研究表明需要一个能够代表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特性的研究。进而需要进行对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全国性的实际调查, 在各级教育厅及人力资源部的协助下进行了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认证资源部:《多种文化家庭孩的子教育支援对策》, 2006, 1-29。
[2]、Maguin, E., &Loeber, R:《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delinquency》.In M.Tonry (Ed) , 《Crime and justice:A review of research》.20.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145-164。
心理社会的适应 篇7
笔者认为在进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表述时, 如果能结合教学情境、运动行为及其状态和所达到的标准, 就能做到可操作、可评价, 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关注和培养[1]。以接力跑为例, 无教学情境的目标可表述为: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学生能遵守规则;有教学情境的目标可表述为:在接力跑比赛中, 领先时, 应尽力保持优势, 落后时, 奋力追赶;交接棒时应协调配合。
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知行统一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学生对外在行为进行认知并依此对外做出合理反应的能力, 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基于原有认知对外在行为做出反应。其行为表现为符合认知—行为模式, 也就是说知与行是统一起来的, 知是行的因, 行是知的果, 因此应关注学生的知行统一。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生成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 如, 漠视规则、投机取巧, 及因比赛或游戏导致的矛盾冲突等, 处理的过程便是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过程。
三、达成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教学策略
达成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教学策略存在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用之中。如果在课堂教学中 (如, 小组合作探究、比赛等) , 在恰当的时机运用合理的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就能得以落实,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进行了总结 (见表1) 。
参考文献
[1]李宁宁.情感目标在表述时应关注三点[J].中国学校体育.2014. (12) :69.
心理社会的适应 篇8
近年来,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发表的调查报告表明, 在全国3000万心理有问题的青少年中, 有心理障碍的中学生占19-26%, 而且呈上升趋势。因此, 中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促进心理健康重要手段之一的体育锻炼,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此, 着重论述几个当前中学生经常从事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提供几点参考建议, 为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2、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定义的理解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 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 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 也就是说, 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 心理都不会失调, 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 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其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 甚至痛不欲生等。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 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在广义上,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过程的能力。在《体育与健康》中指出:社会适应能力定义为社会健康, 即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在狭义上, 社会适应能力指学校或专业培养的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本领和能力, 以及适应本职工作的能力, 通称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3、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
3.1、心理承受能力弱
我国中学生遇到挫折而引发心理障碍现象较多, 面对人生理想, 生活信念, 人际关系等挫折消极应付或不知所措, 从而陷入痛苦、焦虑、失望、困惑之中, 由于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造成行为选择盲目性, 一方面影响他们成长, 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循规蹈矩, 缺乏创新意识。
3.2、自我调节能力差, 情绪不稳定
北京心理咨询中心研究人员纪宏对1378名中学生的心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中学生是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群, 发现中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障碍为神经症的情绪障碍。情绪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积极情绪以振奋人的精神, 加强自信心和体力, 消极的情绪体验则会打击自信心, 降低对生活的主动性, 中学生常常会因为繁多的考试、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对未来就业的担忧而产生焦虑的情绪且心理发展也是处于稳定性与波动性, 复杂性与层次性并存的阶段, 情绪特征鲜明, 经常受情绪的困惑。
3.3、意志品质薄弱, 人际关系敏感
独生子女增多, 意志薄弱在学生中表现为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 行为上总是半途而废, 难以坚持到底, 思想上存在惰性, 逆反心理与依赖性并存。人际交往更让很多人感到困惑, 如有学生写道:“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 不断产生矛盾, 我觉得要得到别人理解及去理解别人简直是不可能的, 与人沟通怎么这么难呢?”人际交往的困难常常使许多学生把自己封闭起来, 变的越来越压抑。
4、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4.1、中长距离跑运动项目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长距离跑运动是属于有氧运动项目, 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它对促进大脑生长发育, 改善大脑功能有着积极作用, 可降低焦虑、抑郁。经常参加此项锻炼的人, 大脑神经的反应速度较快, 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也较强。劳动耗氧量大, 可以增加血液中输送氧气血红蛋白和红血球的含量, 使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 可以缓解抑郁和焦虑, 有利于心血管功能的提高。因此, 经常参加田径运动, 可以促进大脑发育和改善大脑的功能, 为学生的文化学习创造良好生理条件。中长距离跑运动具有艰苦、疲劳、紧张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 学生在参加锻炼时, 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 通过这项运动, 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思想作风。另外, 中长跑项目“极点”的出现, 更是磨练意志品质的时候, 这时出现呼吸困难, 跑完整个过程, 这样有助于永不放弃的信念的培养, 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4.2、篮球运动项目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篮球运动是当代中学生最为喜欢的运动项目, 因为它是竞争性的活动, 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 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 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 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 它还有助于自我教育, 对自己的潜能和长处发扬光大, 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改正和克服, 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诺瑟研究结果表明, 有氧无氧运动均能降低抑郁。这种锻炼项目冲撞性比较大, 攻击性更强。从生理学角度看, 它更有利于发展人的心肺功能, 同时有利于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的良好发展, 同时个体处于一种流畅的状态, 这积极的运动体验也促使锻炼者主动积极参加和长期坚持体育运动, 对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控制调节和治疗作用效果显著。
4.3、体育游戏对心理健康影响
游戏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以趣味性、竞争性吸引年轻一代, 我国体育词典对游戏的解释为:游戏是指体育手段的一种。亦为文化娱乐之一, 以一定的形式反映人类社会、劳动、军事、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活动。”随着我国学校体育迅速发展, 体育游戏这一健身效果好, 趣味性强, 易于开展的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有促进个性心理健康作用。许多研究发现, 人的心理不是孤立的, 心与身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人的心理与周围的环境, 与周围的人也是相互协调, 相互影响的, 而体育游戏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块宝贵的自由空间。体育游戏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它总是与人群发生交往和联系, 通过接触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协调人际关系, 扩大社会交往, 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且体育游戏多是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情况中进行的, 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活泼愉快的个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5、建议
(1) 中学生应根据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 有目的、有意识的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开始锻炼之前, 一定要确定和分析学生属于哪种类型的心理症状, 并根据不同症状选择相应的即有显著性作用的运动项目, 这样才能行之有效;
(2) 体育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因材施教, 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受挫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运动项目确定后, 要科学练习, 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 避免枯燥乏味, 提高锻炼的实效性;
(3) 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在进行体育课程设计应以运动项目俱乐部的形式。组织许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 充实中学生的业余生活, 陶冶学生的情操, 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 就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内涵及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论述了中长跑、篮球、体育游戏运动项目对在校中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作用, 为寻求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体育运动项目,中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志臣, 张金红.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4.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心理社会的适应 篇9
“新基础教育”教学共通价值的核心理念指出——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纯的传递教科书上的现成知识, 转为培养能在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也响应了这一点。在以上观点的指导下, 我们如何来达成这一价值观。
2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2.1 研究的意义
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作参照, 我们探讨“动态生成性”教学策略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的作用, 将可能会有如下意义。
(1) 将丰富和完善体育学科各个课程目标达成的教学方法、策略, 为体育学科教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一种实践经验。
(2) 让达成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的过程生成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课程资源。这一目标在课程资源生成的过程将逐渐实质化, 使之成为体育学科教学内容及价值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3) 可以尝试把体育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传统体育课堂学练内容与养成、励志、合作交往等新型课程内涵有机结合, 真正能诠释课程价值。
2.2 研究的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生成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研究, 使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
2.2.2 行动研究法
教师课堂教学短时、高效行为的研究, 研究这种做法的效果。
2.2.3 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 随时积累素材, 探索有效措施, 总结得失, 寻找体育教学中有效的动态生成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3 作用与分析
3.1 明确“动态生成性教学”的内涵
在课堂中, “生成”具有丰富的内涵: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与增长是发展的内涵;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增长是思维发展的内涵;由“不会”向“学会”是能力发展的内涵;由体验到信念是情感发展的内涵。“动态生成性教学”是根据学生状态和课堂情境的变化机智的对预定的课堂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以使教学更加适应和关照学生, 更具有灵性。
3.2 传统教学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的关系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目标主要重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 突出对知识的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即使强调情感, 也只是将它作为服务于学习技术技能的手段, 让学生得到鼓励或保持学习兴趣, 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诸多内容得不到有效达成。
3.3“动态生成”教学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的关系
新课程下的教学过程除了向学生传递知识之处, 更要求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这样的教学知识传授是服从于人本素质提高的, “动态生成”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成长, 他们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们经历、体验、探索, “身体—心理—精神”高度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在参与、探究、创新的过程中体验着一种生命的意义。此景也正好对应着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的要求。
3.4 达成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指的是完成某个学习任务的方式方法。教学策略与课堂生成的关系是, 前者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后者, 教学策略的价值就在于为课堂生成提供最佳途径和最大可能, 将生成的过程最优化和生成的空间最大化。
3.4.1 弹性预设教学策略
预设策略指的是教师在精心研究学生、教材、方法, 科学设计教学流程、思路所采取的方法。弹性预设就是指教学方案为体现学生主体而预备充分的空间, 它指明教学达成的大方向, 又显示了高度的灵活性。在这一策略指导下, 通过技术、技能的学练、身体锻炼等体育活动, 能更好地达成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预设, 可以让预设的教学目标, 可以在教学中修正;可以在生成中调整;可以在实施中变化。
如有一节健美操为教学内容的课。老师对课中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预设为:个人敢于展示学习效果, 小组成员能交流协作, 共创展示队形, 分享学练成果。实际课中, 学生个人展示达到了预设的要求, 但小组展示因为借班上课学情不熟、配合不默契的原因, 和原计划发生了偏差。此时教师根据这个实际情况进行了干预, 主动教了几个表演队形编排方法, 然后让各组相互借鉴, 并评价哪些小组学习的最快、最全。最后虽然预设目标没有达成, 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了学习方式上的不足, 同时又依据现场生成情况调整了目标设置, 使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堂目标变相的完成了。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 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3.4.2 应对生成的教学策略
应对策略指的是当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了生成, 教师及时捕捉并有效运用的应对方法。
在动态生成性教学中,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对生成性资源的敏感性和灵活性。如:课堂中出现的“精彩”、“失误”、“意外”等, 这些生成性资源是完成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良药。
如:有一节借班体操课:远撑前滚翻。在执行教学计划时, 学生复习前滚翻这一环节碰到了障碍——这个班级很多学生做不好动作。这个教学情境是“意外”, 针对这个意外, 教师及时调整了上课进度, 帮助学生们复习巩固动作, 恢复了学生们深入学习的自信心, 并克服学生害怕、出丑等心理情绪。又如:还是这节课, 当本课主教材施教接近尾声时, 有个别勇敢且身体素质出众的男孩已经能做出鱼跃前滚翻了, 这是“精彩”, 教师抓住这一瞬间的生成资源, 顺势为下次课做了引导, 并对这种勇于尝试的学习态度给予了肯定。自信心、控制情绪、体育精神等具体子目标在一个个应对策略面前分步实现。
3.4.3 交流互动的教学策略
交流互动是指“双方或者多方的相互交流”, 通过交往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提高彼此的智慧和修养;达到彼此共识、共享、共进。这是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的重要体现。
如:有一节体操课:肩肘倒立。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个“两脚夹纸翻臀后举传接”的游戏。在游戏中, 教师充分运用了这一教学策略, 组织生生间, 师生间对游戏的体验、动作的成败、胜负的感受等多项内容进行了交流和沟通, 在辅助完成技术、技能教学目标的同时, 也同步实施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达成。
4 结论
(1)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上, 采用“动态生成性”教学策略来促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有效达成, 将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真正实施。
(2) “动态生成生”教学策略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对较隐性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有着明确的指向性, 能把隐性的目标实质化, 通过不断实践和整理可使之成为教学资源的一种, 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与提升。
(3) “动态生成”教学策略在课堂中的使用, 将让学生的心理、社交、思想品质等方面的动态及时反馈并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指导学生朝最有益的方向来学习和提高,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实现“健康第一”不可或缺的拼图。本文表述了“动态生成性”的基本理论, 分析了传统教学与“动态生成性”教学对该目标作用方面的区别, 用教学实例描述了一些典型的“动态生成性”教学策略在促成该课程目标达成方面的作用和效果。为完善体育学科教学理论以及丰富各课程目标达成的方法、策略提供了一种实践经验。
关键词:动态生成,教学策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2011.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 2002.
[3]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 2002.
【心理社会的适应】推荐阅读:
心理社会适应07-12
社会适应心理问题10-23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06-24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11-09
社会困境心理学的现状10-23
心理社会12-11
新千年的挑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06-28
心理社会治疗05-10
心理社会因素08-01
社会心理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