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适应(精选12篇)
心理社会适应 篇1
指导语:心理社会适应性, 又称心理适应能力或社会适应能力, 是人的一种综合性心理特征, 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心理社会适应性的高低, 从某种意义上说, 表明一个人的成熟度。它与人的智力有关, 但更与人的个性特征有关, 它反映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社会适应性强的人, 在遇到各种复杂、困难、紧急、令人害怕或危险的情况时, 仍能泰然处之, 有效地发挥自己的原有能力, 甚至超常发挥。而那些适应性差的人, 一旦遇到特殊情况, 如考试、比赛、上台发言、重要活动等, 就容易惊慌失措, 不知如何是好, 表现失常。了解自己的心理社会适应性, 有助于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
本问卷可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在测验中得分较低, 你不必忧心忡忡, 因为一个人的适应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 知识、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增强的。只要你有信心, 努力学习, 加强锻炼, 一定会成为适应社会的成功者。
在下面的30个题目中, 每题后面有5个备选答案, 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做出选择, 每题只选一项。
1.离开家到一个新地方, 我会生点小毛病, 如失眠、腹泻、皮肤过敏等。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无论在什么场合, 只要需要, 我都能很自然地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3.在冬天我比别人更怕冷, 夏天比别人更怕热。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4.如果需要的话, 我可熬一个通宵, 第二天仍然精力充沛地学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5.参加比赛时, 赛场上气氛越热烈, 观众越加油, 我的成绩反而越上不去。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6.课堂答问或开会发言时, 我能镇定自若地把事先想好的一切都完整地说出来。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7.当着众人的面, 我时常感到羞涩、窘迫。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8.无论情况多么紧迫, 我都能注意到所有的细节, 不会丢三落四。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9.检查身体时, 我会因为心慌导致医生说我“心跳过速”。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0.每到一个新的地方, 我都很容易同别人熟悉接近。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1.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 我的成绩多半会发挥得比平时要差。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2.我喜欢学习新的东西, 它给我一种新鲜感, 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3.只要到一个新地方或换一张床, 我就会难以入睡甚至失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4.不管生活环境与条件有多大变化, 我很快就能习惯。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5.我觉得一个人做事比大家一起干效率高些, 所以我愿意一个人做事。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6.即使是人多的地方, 我也不会感到紧张或不自在。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7.在陌生人面前, 我常无话可说, 以致感到尴尬。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8.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 我虽然很紧张, 但总能很快地使自己镇定下来。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9.我最怕在正式场合抛头露面, 大家都看着我时心里特紧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0.即使同学对我有看法, 我仍能正常同他 (她) 交往。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1.老师、领导在场的时候, 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2.与人相处, 我很少固执己见, 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3.同别人争论时, 我常常感到语塞, 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4.我对生活要求不高, 即使条件很艰苦, 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5.我不喜欢的东西, 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6.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 我仍能集中精力学习或工作, 并且效率不减。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7.假如将试卷拿到一个安静、无人监考的房间去做, 我的成绩会更好一些。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8.夜间走路, 我能比别人看得更清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 每逢这种情况, 我就有意回避。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3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 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记分:
解析:
100分以上:
适应性很强。你能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与人交往轻松、大方, 给人的印象良好。你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 都能应付自如;世界千变万化, 而你却左右逢源, 游刃有余。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你常能化之于无形, 你过得心情愉快, 这种精神品质有利于你的心理平衡与健康, 你是个生命力强的人。在工作上, 你的选择余地很大, 你可以胜任大部分的工作。
50~79分:
适应性一般。当你进入新环境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基本上就能适应。事物的变化及刺激不会使你失魂落魄, 一般情形你都能应付, 可是如果事件比较重大, 变化比较突兀, 那你的适应期就要拖长。你了解自己的情况后, 最好预先准备, 锻炼自己的快速适应能力。职业选择方面, 你要有所侧重, 以自己的特长为基础, 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
80~99分:
适应性较强。你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态度积极, 乐于与外界交往, 有较强的调适能力, 通常能应付突发事件, 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对你来说不成问题, 所以, 你生活比较轻松、快乐。你以后可以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 从中你会受益良多。
30~49分:适应性较差。你习惯于依赖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旦遇到困难容易畏难, 甚至消沉、退缩。你对世界的变化、生活的磨难有些不习惯, 过度磨损你会疲劳乃至“断裂”;不过, 意识到了这一点, 就有希望改善这种状况。首先从思想上对看不惯的东西冷静地剖析一番, 其次, 在心理上多适应, 不把自己拘禁在固定模式中。在工作选择上, 你适合做比较稳定的工作。
29分以下:适应性很差。你在各种新环境中, 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还不一定马上能够适应, 常常感到与周围事物格格不入而十分苦恼。在与他人的交往中, 总是显得拘谨、羞怯, 手足无措。也许学习或工作对于你来说并不是能力不够, 只是你对自己缺乏信心, 所以学习或工作起来会感到有些吃力。你在应付环境、事物的变化时经常出问题, 你应静下来自己好好分析, 找找原因, 不然, 这种状况是很难改变了。还是及早调整自己的状况, 增加一些适应力吧!
心理社会适应 篇2
适应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人们不仅要适应其所处的环境,而且要适应其所处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新课程的实施,人们对优质教育的渴求,生源的日益减少等因素使广大的中小学教师都要面临各种竞争和挑战,心理不适应的人会越来越多。有的教师出于“本领恐慌”,害怕领导检查业务;有的老师“愤世嫉俗”,对现实总觉不满;有的老师“赢得起输不起”,一遇失败和打击便一落千丈,一蹶不振……在当前人们所说的“素质”里,有没有适应能力将使不同的人在若干年后的发展结果大相径庭。
早在一百年前达尔文就提出了“适者生存”的著名命题。适应首先表现为顺应环境。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教师的心理适应是教师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场所,学校环境造就了每一位教师,刚接触一个新环境,教师必须让这个环境接纳你,你也要接纳这个环境。尚未融入环境,即产生排异反应,以自我为中心,远离集体去“奋斗”,这样的教师往往会只落得个“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无奈和感慨。其实,适应环境本身就是奋斗的组成部分,一名教师只有在此基础上开辟“战场”,对抗世俗流弊才算是明智的。有人拿泥巴、木楔封住树缝中的小洞,想把一群蚂蚁堵截于万劫不复之境地,但蚂蚁们总能从其他地方开辟洞口突围出来。它们深深理解自己的力量,没有与“厄运”对抗,而是选择了忍让与适应。事实证明了蚂蚁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它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也是蚂蚁种群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所在。比起目前生存情况岌岌可危,只善于拼搏厮杀的狮子老虎来说,蚂蚁算不算智慧的呢?我们是不是该学学蚂蚁的生存智慧?但人类毕竟不能与蚁国同日而语,除了顺应和生存下来,人类还要在此基础上去选择、抗争、追求,这才是积极的适应。一名教师如果习惯于长期在一个学校环境中生活,习惯于循规蹈矩,习惯于思维定势,这才是他最大的悲哀。失去了选择、抗争和追求,教师会心如止水,热情冷却,对一切都心满意足,得过且过,在心理上形成一个“舒服区”,害怕变化,抑制改革。这种消极适应,造就的是棋盘上被人操纵的“车、马、炮”,而不是运筹帷幄的对弈者。
教育要发展,只有积极适应、不断进取和发展的教师才能成为勇立潮头的卓越人才。教师要成为“对弈者”,与谁“弈”?与自身弈,力求战胜自己的弱点;与环境弈,尽力反思和革除人们一以贯之的落后做法和思想。弈功何来?要靠不断的学习。教师要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师要及时获取教育改革的最新信息,了解教育发展的趋势。学习活动既扩大了教师的“内存”,又能看到新的差距,产生新的学习动力。当然,随着学习的深入、师心师性的成熟,教师还会产生新的不适应,而克服不适应仍然需要教师不断地思索和学习。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不适应,积极的学习习惯一直维持着这根可持续发展的链条,促进教师的终身发展。师范毕了业即一劳永逸的教师将不复存在。“我思故我在”,适应的关键在心。教师的适应决不是苦行僧式的破衣在身,“咸了说咸好,淡了说淡好”,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使自己的工作更具有实效性和创造性,这是一名教师实现心理调适、优化人格的必由之路。
心理社会适应 篇3
资料与方法
来自襄樊市儿童福利院儿童就学的2所小学1~5年级、年龄7~11岁的汉族儿童100名,其中福利机构肢体残疾儿童50名,社会健全儿童50名。残疾儿童随机和社会健全儿童一一对应,共收集样本50对,男35对,女15对。资料收集时间为2007年12月~2009年5月。
方法:采用皮尔斯·汉斯(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1]进行自评,该量表分为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焦虑、合群以及幸福与满足6个分量表。该量表依据儿童自评得分,分值越高,自我意识越好。在半年后对22名儿童进行重测,观察重测相关系数。用艾氏儿童行为调查表(CBCL)父母问卷进行评测。由社会适应量表和行为问题量表两部分组成,用以评价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行为。该量表对残疾儿童由福利机构直接抚育残疾儿童的保育阿姨代替父母为残疾儿童填写,社会健全儿童由其父母直接填写。
结 果
儿童自我评价:残疾儿童在行为、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等分量表的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的是幸福與满足分量表的得分,而躯体外貌、智力与学校情况两分量表得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另外,子条目躯体外貌分量表中体型的有关条目得分,差异极度明显(t4.2308,P<0.001)。将皮尔斯-汉斯自我意识量表得分与残疾等级指数进行简单相关分析时显示,社会行为、满足与幸福感、智力与学校情况3个分量表得分和总量表得分同残疾等级呈显著负相关。
社会适应性与行为:残疾组与健全组之间在社会适应问题总分、行为问题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上均无显著差异,但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各分量表得分均有残疾组低于健全组的趋势,而整个行为问题量表得分均有残疾组高于健全组的趋势。男性儿童中,将艾氏儿童行为调查表分与残疾等级进行相关分析时表明,违纪和多动这样的行为问题分量表得分与残疾等级呈相关性明显,适应能力总分和社会交往量表得分与残疾等级呈明显负相关。深入作多元相关性研究后显示分裂样行为问题、抑郁性及内向性分量表得分与残疾等级呈明显正相关,社会适应能力得分和社会活动、社会交际、学校能力等分量表得分与残疾等级呈明显负相关。
讨 论
福利机构儿童对自己评价低,信心不足,缺乏自信,而且幸福感差,有孤独和失落感,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抑郁,和同学的交往与联系减少,容易出现更多的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并且随着残疾程度的加重,幸福与满足感更差。另外,本研究发现残疾男童比健全男童的抑郁得分高。本研究还发现,在躯体外貌分量表上未发现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的量表得分有显著差异,可能该分量表显示的是一般躯体外貌,并非特异地指向体型。而把反映体型的具体条目拿出来分析比较时发现,残疾儿童对自身体型明显感到不满意,由于残疾原因产生的自卑感也十分明显。
本研究以艾氏儿童行为调查表为工具评价了残疾儿童的行为变化,发现两组儿童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存在着残疾儿童在社会适应能力比健全儿童差、行为问题比健全儿童多的倾向。
参考文献
心理社会适应 篇4
一、“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包括哪些方面?何为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于少年儿童而言何谓心理健康或不健康,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有什么联系?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心理素质又是什么关系呢?
(一) 关于心理健康相关概念与理解
对任何生物体而言, 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健康与不健康不是绝对的对立, 而是相对的有过渡性阶段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个人可以实现其能力、可以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工作有所成效、可以为其所在的群体有所贡献的健康幸福状态。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其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1]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 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同于成年人, 他们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见表1) 。而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 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 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心理异常在社会适应方面的表现为:忧郁、狭隘、嫉妒、惊恐、残暴、敏感、自卑。但是要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 简称为心理教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 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 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1]因此,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 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等同于心理素质教育。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之上, 在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 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 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 对内制约着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对外与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影响主体的行为表现。”[2]“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 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 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 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提高, 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 决定行为适应与否。”[2]
对上述概念的梳理有助于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含义的理解。处于心理发展期的青少年学生, 由于心智尚未成熟, 对社会接触和了解不够, 因此, 不能使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心理与行为。在论坛中有教师提问:学生在学习难度动作时具有胆怯心理是否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显然不是, 任何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都会有胆怯心理, 关键是如何对待, 采取什么措施, 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有教师举例: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女学生, 在1.1米高度的跨栏架上做跨越式跳高动作, 但总是不能完成, 教师将跨栏架换成橡皮筋后, 她很轻松地跳过去了。这就说明心理健康因素对掌握技术要领的重要性, 这里使用的“心理健康”一词应该是指“心理素质”的含义, 与是否健康没有关系。在上述例子中, 其实并不涉及到“心理是否健康”的问题, 而是心理素质的不同表现。因此, 在体育教学或教学研究中使用“心理素质”一词更有利于表达的逻辑性与准确性。
(二) 关于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指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它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 人体维持着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状态, 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如江苏沈锋老师所说“个体一生不断面临新的情境, 每一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要求, 如, 人格发展、对父母心理上的独立、职业选择、人际关系、婚姻、家庭、退休、死亡等。社会适应是一个毕生的过程。”再结合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看出, “社会适应”属于心理健康范畴, 是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 是一种长期适应的过程, 对于个体而言,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断发展变化的特点。因此, “中小学教育阶段,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过程中, 需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匹配 (江苏沈锋) ”。“只能说体育课具有促进社会适应这方面的功能, 但也是众多教育中的一角, 还有其他教育也在共同发挥作用 (江西毛华燕) ”。
(三) 关于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因此, 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如, 由于疲劳和疾病等原因而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 就不能称为发展。一般地说, 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 主要是表现在受教育者智能和个性品质的发展两个方面。智能主要是指一个人的认识能力, 它表现在受教育者的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在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上, 教育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受教育者的个性品质的发展过程, 也与智能发展过程一样, 主要是在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逐步实现的。总之, 心理发展借助于教育的内容、方法, 教育者的言行, 以及教育情境, 激发和诱导受教育者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以及形成各种能力和个性特征。
由此来看, 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教育对发展儿童青少年的智力, 尤其是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甘肃董平老师所言:“体育与健康学科是将学生体质、能力、意志、精神等有机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手段, 旨在使学生身心和谐、人格完善、情感丰富、心情愉悦、涵养得以提高。”四川阎光辉老师认为“在体育教学中, 我们需要坚持培养学生人格的魅力, 促进学生养成坚韧、拼搏、积极向上、忍让、宽容等良好的品性。”可以看出, 这些良好个性品质也恰恰是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础, 没有良好的个性品格的人更容易走极端, 或者做出不太合乎常理的事情。而在体育课程中, 我们强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 也要重视通过体育学习促进学生智力与个性品质的发展。《课标》中的“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良好的或健康的心理发展”, 具体体现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或促进, 这种心理素质的发展中包含着社会适应能力及个性品质和智力发展。
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在体育课程中的体现与落实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个比较宽泛的范畴, 其他学科或者很多活动形式也同样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那么, 体育课程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是什么关系?体育学科自身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发展的根本是什么?哪些是核心, 哪些是抓手?或者如谢雷老师的问题:体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有什么内在关系?又如龚朝晖老师的问题:体育学科更适合或更有利于达成哪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呢?具有体育学科特点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科内容有哪些?
(一) 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为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如, 山东于周涛老师所言“体育实践课与其他学科相比, 在环境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体育操场是开放的, 教学空间比较大, 因此环境变化多, 角色转换快, 信息交流频繁, 这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那么, 体育课程的哪些特点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呢?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 简称为心理教育或心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 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 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网络讨论提供的“案例1”中“美国的学校和学生们都特别重视在体育比赛中获得的奖项。在很多人看来, 体育活动, 如, 球赛, 甚至包括给球赛当乐队成员, 都能培养青少年的品格和基本生存技能, 如, 团队协作、冲突解决等。”这种情况看起来类似于我们的课余训练队或体育俱乐部, 虽并非学校体育课, 但相对而言, 比起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与我们的体育课程更接近了一些。而且, 在论坛中教师们还给出了很多关于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的品质的内容, 如, 培养顽强的作风、敢于挑战的勇气、经受挫折的能力、乐观自信、胸怀开阔、积极进取、自尊自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宽容忍让等等。那么,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一个人这么多优秀的品质呢?
讨论中大家还举出了很多例子。如, 一位老师提到“在自杀的中学生和大学生中, 体育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 因为负面情绪可以在经常的体育活动中得到宣泄, 体育使他们变得性格开朗、胸怀开阔、乐观自信、勇于战胜困难。”这个例子也说明长期艰苦的体育训练可以铸就某些良好的心理品质, 成为抵御和防范不健康心理的真正利器。
在综合大家观点和讨论的基础上, 我们将体育运动的心理促进作用概括为4个核心要素, 即:艰苦训练、不断挑战、体育竞赛、团队精神。在运动参与过程中伴随着这4个要素会引发许多其他心理特征, 从而塑造练习者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进取的心态、竞争与合作精神、胜负与荣辱观以及贯穿始终的心理调节等。
这些优良的心理品质不但使一个人成为非常优秀的个体, 而且也为其心理健康奠定个性基础。
(二) 利用体育课程的四大特性, 落实心理发展目标
作为学校教育的体育课程是否具有同样的功效呢?如何落实并发挥学校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作用呢?作为学校教育的体育课程, 与专业运动训练、课余运动队甚至体育锻炼娱乐均存在较大差异, 不可混为一谈, 但也离不开体育运动对心理发展的独特作用。而且, 所谓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促进也不是在课堂上孤立存在的, 是伴随着运动学习而进行的。因此, 将体育运动“四要素”灵活运用在体育课程中, 是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键。
1.苦中寓乐。在教学中需强调体育活动的强度与数量, 追求“苦中作乐”, 磨练坚强毅力。正如杨正伟老师所言“锻炼后的快乐, 提高后的快乐, 那种历尽千辛万苦、克服层层困难的‘学会’、‘能’做某个技术动作的快乐, 在现在的体育课上缺失了。而由此所附带的诸如坚韧、顽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可能在快乐中也消失了!”在平时的教学研究中, 我们更多在关注如何让学生获得快乐, 体验运动的乐趣, 殊不知体育运动的乐趣往往躲藏在“吃苦”的背后, 那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痛或累的“苦”才是引发学生心理变化, 需要学生学会坚持和忍耐, 迫使学生不断体会身体感受的关键所在。而且正因为身体各种感知觉 (疼、累、兴奋、开心、悲伤等) 都是身体和心理的深刻体验, 也因此而记忆深刻、影响深远。
在笔者曾经对466名小学生家长的调研中得出一些结论:赞成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多吃苦的家长占94.3%。当然, 只有苦而没有甜、没有乐, 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 体育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难点就在于如何让学生能够“苦中作乐”, 引导学生心甘情愿地“吃苦”。
2.适度挑战性。帮助学生确定体育学习目标, 努力挑战自己, 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体育课堂上不需要学生挑战运动极限, 也不一定是超越某名学生, 更为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在运动学习中挑战自己, 挑战运动的高度和远度, 挑战胆怯的心理, 挑战痛苦的感受, 学会努力坚持, 这是体育课程内容一个比较外显的特性, 是一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如, 湖北徐敏老师所言“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克服各种困难, 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中体验乐趣, 进而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克服各种困难, 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喜悦, 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这才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的之一。”学生在运动参与的不断挑战过程中, 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 学生需要自我鼓励, 激发自我动力, 需要调节心态, 充满自信心, 不断追求下一个目标, 这是帮助学生不断战胜困难、保持积极心态的过程, 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
3.竞争与竞赛性。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争与竞赛活动中, 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兴奋性。在体育教学中, 中小学生会因为一个接力赛跑的输赢争得不可开交, 会因为输掉一场球而痛哭流涕。如, 江西毛华燕老师所说“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学会了遵守规则, 做游戏不犯规, 学会正确对待输赢。”“经常参加体育比赛, 激烈的竞争也使学生变得自信和坚强, 胜利使他们获得自信, 失败使他们经受挫折的考验。”当然, 有时由于学生的技术掌握不够而无法组织正式规则的比赛, 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些体育竞赛性练习或竞争性游戏, 激发学生的兴奋性与竞争意识, 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理性看待输赢, 乐观面对挫折, 这也是体育课程落实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4.合作与交往性。在学习过程中, 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激励和帮助, 因此, 在体育学习时常采用分组或小团体的方式进行, 尤其是一些集体运动的项目本身就依赖于多人合作, 在团队学习过程中有配合、有责任、有纪律, 也会有矛盾与冲突, 这些都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提供机会。其实, 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组织方式在其他学科中也被普遍运用, 但在体育活动中小组成员往往会有一些同甘共苦的深刻经历, 因此, 成员间的团队凝聚力也会显得更强烈些, 影响也会更深刻。这也是体育学习在促进学生与人交往、相互配合以及处理矛盾方面的特性所在。
(三) 学生体育学习中心理发展的动力:体验积极情感, 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 需要面对劳累和酸疼、竞争和挑战、矛盾与冲突, 甚至需要面对最直接的挫折与失败, 这既需要自己的心理调节, 也需要来自外界的支持、帮助与鼓励。因此, 帮助学生在运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见表2) , 形成良性循环, 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力, 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如, 浙江张建林老师所言“老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是带着激情鼓励进步的学生, 鞭策气馁的学生让其形成积极的态度, 这会让课堂氛围走向良性循环。重视这些因素是一位教师走向真正教书育人境界的开始。”
在我们曾经做过的对小学生家长的一项调研中, 关于体育活动除了身体健康方面对孩子的积极作用, 其结果由高至低排序为:磨练意志力 (93.9%) 、积极乐观的态度 (87.1%) 、培养规则意识 (68.9%) 、调节心理平衡 (66.5%) 、交往能力 (64.6%) 、学会面对成功与挫折 (63.3%) 。当然, 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各个方面的促进与培养也不是完全分离的, 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 厘清核心概念, 抓住体育课程、体育活动的一些本质特性, 落实具体做法, 进行长期地引导与渗透, 才是体育课程真正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落到实处的关键。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潘建芬认为“有意关注课堂上学生的体育品行, 及时观察不同学生的行为表现, 在体育教学中捕捉教育时机, 优秀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凸显得会更充分、适切,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汉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高一新生入学适应心理讲座 篇5
诸城第一中学
大家好!首先恭喜大家成为诸城一中的学生,我知道你们心里一定很高兴。要知道要进一中不容易,能进一中不简单,我也是一中的学生,九年前,我跟大家一样,带着家里的殷切期望,带着对未来的期望,高高兴兴地来了。那时候,进了一中,就是一只脚进了大学,现在你们不同了,是只有一只脚没进大学。如今,你们人是进来了,但是,你们的心进来了吗?你做好了当一名一中学生的准备了吗?你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了吗?你做好了承担压力的准备了吗?要知道一名真正的一中学生是不容易当的,一次美好的高考成功是不容易得的。只有做好了吃苦准备,你才能吃上甜的。
大家现在对一中的一切都感到新鲜,但是,我要告诉大家,这种新鲜感和兴奋感不久就会消失,很快,你们就会知道,一中不是好玩的,要玩就不要来一中。接下来的半年将是很苦的半年,在座很多同学,你们首先要碰到的困难就是对高中新生活的不适应。第一个,你们会失去一些东西。在初中,你们在学校里都是数一数二,顶呱呱的,但是现在,一大堆顶呱呱的人都凑到一起,肯定就会有人不呱了。成绩不好,名次下降,这种事情摊到谁头上,谁都会痛苦的。所以,从摸底考开始,到第一次阶段考,期中考,陆陆续续都会不断有人痛苦,这是一苦。然后二苦就是地位的丧失,以前,你可能是老师眼里的明星,同学眼里的救星,大家都把你看作星星,大家都很关注你,月亮绕着地球转,眼球绕着你身上转,那种感觉啊,真是:味道好极了。可是到了高中,一下子从地心说变成日心说,仿佛上帝也遗忘了你,老师那双可爱的眼睛,怎么转也转不到你身上,于是,心里就会很失落,甚至会怀疑自己:我是不是很没用,难道我不再是星星?此为二苦。接下去是三苦,人际交往不适应,来到这里很多东西都是新的,有些同学一下子难以交到新朋友,不能融入到同学中间去,孤孤单单一个人,总是怀念过去美好的时光,哎唷想当年多爽,不管你当年多爽,我还是请你记住:怀念过去不如把握现在,从现在开始,主动出击,去跟人握手,去跟人说话,去创造新朋友去创造新生活。这些苦都是以后你们可能遇到,我还是找几个真实的例子,念给大家听听,这样的事情,有可能就落在你们身上,你们该怎么办?这些都是以前高一的学生亲手写下来的。
第一
我适应不了这里的环境,我是内宿生,每天晚上我都会很想家。有时,虽然在学习,但思想却总是放在家里。
我是个好强的人,初中一直是班干部,进入高中后,我觉得老师们都没怎么注意我了,有时,我觉得自己很没用。
第二
父母希望我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将来有好前途。家里人对我这样重视,我实在没脸以这种成绩去面对他们,面对亲戚朋友,我必须用自己的最大努力争取一片光明的前途。但是这些日子以来,我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我的信心被削弱了。我在父母前谈及自己成绩的时候,心真的很痛,很痛,很痛。
第三
一次次的挫折,逼得我不得不面对现实,我在这里是差生。家中还有爸妈在期盼着我的好消息,而我所带去的却是一次次的打击。我只能这样继续努力,想着总有一天我能够进步。所以,我仍坚持着,我还没有放弃。
这一些,都是以前一中高一学生的真实心声,我一字不改的念出来的。目的就是想提醒你们,注意这些问题,以后,你们有可能要碰到,你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面对它们吗?短暂而又重要的三年已经开始,大家都是带着梦想而来,冲着未来而来,一中不是你的目的,一中只是一个过程,在这里,你可以成就你自己,在这里,你也可能迷失你自己,在这里,成功和失败同在,顺利和挫折并存,在这里,我想请你记住三句话,第一句,我要主宰我的环境;第二句,我喜欢我自己,第三句,不努力,什么都没有,努力了,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收获,至少也有百分之二三十。
长大是痛苦的,因为你要接受更多的挑战,承受更多的苦难;长大又是快乐的,因为你拥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成就更大的辉煌。因为长大,我们需要不断的进入新环境,一进新环境,我们一定会遇到的问题就是适应问题,任何一个人都会遇到的,只是有些人适应得快,有些适应得慢。中等程度的不适应是最好的,因为它可以激起我们向上的勇气,激发我们进取的潜能让我们努力建立新的平衡,适应新的环境、新的要求。适应得太快不好,适应得太慢也不好,有些来了半个学期,都还跟这里的一切格格不入,甚至怀疑自己,来这里是不是错了。我认识一个学生,本来不来一中的,后来还是来了,刚来的半年,很不适应,怀疑自己是不是来错了。现在你去问她,她绝对会跟你说:没来才是错的。我再说一次,刚来的一两个星期或者一两个月,你们会感觉比较痛苦,但是,来这里,绝对不会错,你要告诉自己:我选择,我喜欢。即使不是你选择的,你也要喜欢,喜欢这里的辛苦,喜欢这里的压力,因为,危机提高警觉,困境刺激思路,压力促进成长。因为你来这里,所以你就要对自己说:不要白走这一趟。绝对不要三年之后变成这样: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只留下一堆眼泪。
很多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不适应也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环境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改变的是自己,而不是环境。托尔斯泰说过,大多数人都想改造这个世界,但没有人想改变自己。其实,只要我们能改变自己的心态,我们就能改变自己的世界。我们就能够主宰我们的环境。
第二句话,我喜欢我自己。你喜欢你自己吗?想一想,你喜欢你自己吗?长了这么大,我喜欢过的人有千千万万,但是,就是没有喜欢过自己。尤其在一中,人才济济,高手如林,我更难以找到喜欢自己的理由。喜欢自己需要理由吗?不,不需要,只要是你自己就值得你去喜欢。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我羡慕别人有个好老爸,我羡慕别人不怎么努力就能考好成绩,我自卑,我痛苦。这所有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进入一中之后,成绩不好了,名次下降了,尽管我很努力。这个就是你们可能要遇到的最大问题,9年前,我自己也是这样,前两年,我接触到的高一学生也是这样。你们将要遇到的困难都是暂时的,我曾经也遇到过。坚持下去,如果你没有倒下的话,那倒下去的一定是困难。到了现在,慢慢地,我喜欢我自己了。记住,建立自信,从喜欢自己开始。所有的成功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自信。高一的同学,刚开始很容易因为成绩不好,所以信心下降,甚至丧失信心,放弃努力。有些同学,现在已经开始自卑了,为什么呢?因为,仅仅因为她是择校生。去年有个同学这样说的:背负着高价生这个名号我已够累了,而且至今我依然无法忘记自己是一个择校生。因为是择校生,所以就自己看不起自己,以为所有地人都会看不起她,我跟她说,如果你因为自己是择校生而看不起自己,那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如果别人因为你是择校生而看不起你,那是别人修养不够。我绝对不会看不起择校生,我只看不起不自爱的人。曾经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调查过50位美国成功人士,问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你知道排在第一位的答案是什么吗?——自爱。什么是自爱呢?我的理解是:把自己当人看,让自己像个人样。我认为:拿了父母的钱,然后跑到一中来花天酒地,花前月下,浑浑噩噩过日子的,都是没有把自己当人看。人不是这样的,像个人样的人至少要懂得自爱。自爱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大家对照一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自爱的人。第一,对自己了解、关怀、尊重、负责;第二,在承认差距、不完善的同时保持自信;比如这样,我承认,比我优秀的大把,但是,我有自己的优点,我不需要自卑,因为靠我自己的努力,能够活到这样,已经很精彩了。当然我可以做得更好。这里的我,既包括我自己,也包括大家;第三,自爱自信的人要对自己和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自爱的关键,也是一个人最重要、最基础的素质。现代的社会,非常看重这一点,一个人如果对自己都不负责,那还能期望他对什么东西负责?现在的学生,都不大喜欢负责。我的成绩不好是我妈妈的错,她照顾我不够理想;我的成绩不好,是我爸爸的错,他没有给我请家教。不管在小学,还是中学大学,都说这是人家的错。这样叫做没有负起责任。我听过一个事情,(美国华盛顿)妈妈马上教训,她说:站起来,哈米,你看看你,像什么样子。后来小孩站起来了。妈妈又开始训:你是一个孩子,但是你也是个男人,你这个样子,将来长大了能保护妈妈吗?连自己站立起来都有困难,我们家还敢指望你。西方人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做事情负起责任,自信心从责任开始建立。中国的小孩子不同,从小就只知道这是别人的错,跑着跑着摔在地上,妈妈马上跑过来:宝宝乖,都是地板不好,害得宝宝摔一跤,来,打一下地板。以后出现问题的时候,你要想好:到底是谁的错?第四,保持开放的心态,就是不要死板地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前你的成绩呱呱叫,以后不一定就会叫,以后不能叫,也不说永远都不能叫了。这是很正常的,思想政治课本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着,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今天我这个样子,以后就不一定是这样,因为明天会更好。即使有人跑过来跟我说:你啊,好不到那里去。我也会跟他说:不管我能够好到那里去,只要我每天都比前一天进步,我就问心无愧!说到进步,我想起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育才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提出的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每天晚上躺下床,就这样问,要不进步都难了。
从现在开始,你会失去很多,但是千万不要失去你的自信,从现在开始,你也必须失去很多,因为来一中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考大学。我建议大家经常从现在开始问自己三个问题。我这个叫做每日三问。第一个问题,我要干什么。你来一中是要干什么的,这还用问,当然是考大学了。我要干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动机。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有强烈的动机。(拿破仑)拿破仑从小就有强烈的动机,所以成为了拿破仑。朱鎔基在1998年上任的时候就说: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返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生活在我国边远山区的学生,早在小学的时候,就咬破自己的手指,在笔记本上,用鲜血写下两个字——北大。现在,你进一中来了,你准备干什么呢?第二个问题,我要怎么干。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第二,你要掌握正确的行动方法,比如说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千万不要不讲方法,不顾性命地学习。第三个问题,我在干什么?打牌、上网、打游戏的时候,请问一下自己:你在干什么?“每天三问”加上“每日三问”应该够用吧,不够的话还有最后一句话。
最后一句话:不努力,什么都没有;努力了,即使没有百分之百,至少也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收获。去年一年,我遇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付出的努力总得不到收获呢?摘录一个同学的话念给大家听。“那一次次的挫折实在让我没有了振作起来的勇气,其实我也知道自己应该振作,应该坚信努力了必会成功,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归想,消极却依然消极,振作不起来。一想到一次次的努力却换来一次次失败的耻辱,我就很伤心,很痛苦。我跟她说:哭吧,这种事情无论什么人碰到都会伤心,都会痛苦的。但是,如果你不努力,成绩肯定更加惨不忍睹。所以,不努力,什么都没有,努力了,没有100%,至少也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收获。
心理社会适应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适应 心理问题 对策
每一个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到踏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期间,或多或少会表现出烦躁、易怒、压抑、失望、犹豫、冲动、沮丧等心理特点,存在一个心理上的不适应时期,医学上称为“亚健康状态”,心理学上称为“心理试用期”。该阶段的男性容易产生酗酒、嗜烟等不良的生活行为,而女性则会出现无故流泪、长吁短叹、情绪低落等现象。特别是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方位的社会转型期,这种转型对大学生的社会心理调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大学生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大学生社会适应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工作适应方面——自信心弱
笔者曾经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现状的调查,发现:忽略性别和学科上的差异,大学毕业生对自身在工作上表现感到得心应手和比较顺手的占52.8%,感到一般的占29.8%,感到力不從心和勉强应付的占16.4%。不难发现,大学生在工作适应上的自信心呈以下变化趋势:刚踏入社会的莘莘学子满怀着对人生的理想和憧憬,对未来的工作和挑战充满了自信心,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大部分大学生的工作自信心逐渐弱化,且存在毕业年限的差异,其中,毕业1~3年的大学生的工作自信心明显弱于毕业4年以上的大学生,剔除毕业4年以上的大学生调查数据,则毕业3年内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表现较为良好的人数还没有过半。由此可见,大学生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工作自信心弱的严重问题。
(二)人际适应方面——压抑感强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催化剂,也是提高大学生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在对社会的适应中,其对人际的适应与对工作、生活的适应表现相比最好,在与领导、同事的相处中,都能够形成较为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仍旧有一部分大学生表示在人际适应上存在一定的压抑感,并且这种压抑感在正式上岗工作时就开始产生,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增强态势,在达到顶点后逐渐回落,而其主要原因是个性的失落感。大学虽然是一个小社会,但与现实社会相比,其对学生个性张扬的包含程度远远要大很多。而团队工作往往更注重员工的共性发展。所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工作中,甚至在生活上压抑自身的个性或者伪装自己。另外,层级的挤压感,特别是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同龄人、同学、工作伙伴的攀比也容易引发大学生自身的压抑感。
(三)生活适应方面——矛盾感重
大学生对生活的适应主要内容包括对婚姻、家庭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等方面的适应。调查显示,对婚姻、家庭生活的适应感到满意、比较满意的占大多数,不满意、很不满意的占极少数;而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感到一般的占多数,很差、比较差的占15%左右。总体来说,部分大学生对生活适应存在矛盾感重的问题,存在“恋校心理”等现状。告别校园生活,随着职业生涯的全面展开,大学生对从业的好奇心逐渐弱化,对所接触社会的激动兴奋之感趋于平缓,进而引发职业社会与学校社会之间的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相对于社会来说,大学生在校园内所接触到的人和事较为简单,与职场环境的复杂、激烈相去甚远。不少大学生存在“恋校心理”,感叹职场生活的复杂及其工作的艰辛,存在苦恼、感伤等情绪。另外,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幅度落差,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彷徨、苦闷、迷茫等心理问题。
二、解决大学生社会适应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个人能否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在素质主要包括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外在素质主要指个人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通俗地说,大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技能越娴熟,其外在素质就越突出。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两者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内在素质的提高一定离不开外在素质的积累,而良好的内在素质则是提高外在素质的重要保障。因此,大学生要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即提高内在和外在素质。要提高外在素质可广泛学习人文、科学等知识,提高知识素养,开阔眼界,或者在工作中虚心向前辈学习、请教;将外在知识进行内化,就能提高内在素质,实现从外在到内在的飞跃。需要注意的是,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需要长期坚持,厚积薄发。
(二)高校要优化课程结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大学生之所以在社会工作中存在强烈的矛盾感,主要是因为生活实践经验不足,在情绪控制、人际关系处理上不够老练。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内化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保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想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就要改革现有的课程结构。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高校要优化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强化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应创造性地设置能够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的课程,给大学生提供更多自学与研究问题的机会。另外,要想让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接受社会和职场的双向挑战,高校应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如将实践表现纳入到成绩考核中,对实践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等。
(三)大学生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其品德、能力和贡献。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每个人不可能不去评价他人,也不可能不被他人评价。如果一个人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经常在想别人是否喜欢我,别人是否认可我,我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的……久而久之,他就会丧失自我,对自我产生怀疑和迷茫。因此,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对于他人的评价,可以采取综合打分法,即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只需要注意中间层次的评价即可。特别是在工作中,遇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知道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只是认识自我的一个渠道,并不能代表全部。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长处,不断改进与提高自己,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生活。
三、结语
社会环境一直在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大学生适应社会一般要经过3~5年的时间。调查表明,工作环境优越、人事关系简单的大学生,适应社会的时间更短一些。总之,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因素多种多样,除文中所提到的应对策略外,还应当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等。
【参考文献】
心理社会适应 篇7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利用在郑州市及其郊县从事三支一扶志愿服务人员培训总结的时机, 发放调查问卷97份, 回收问卷97份。剔除规律作答及人口统计学变量信息不全的问卷7份, 共得到90份有效问卷, 问卷有效率92.8%。
本次调查的被试者的详细情况如表所示。被试者的年龄在21-29之间, 平均年龄为23.7岁。帮扶的类型为四种, 即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我们从样本特征中可以看出, 文科生和理科生正好对半, 文科生和理科生在选择三支一扶时几乎没有差异;三支一扶人员中本科生最多, 占61%, 专科生次之, 占34%, 一些硕士研究生也投身到该项工作中, 占总人数的5%;从三支一扶人员的户口类型上看, 城镇户籍的人员占37%, 农村户籍人员占63%, 这说明农村户籍的人员占该群体中的大多数, 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 加入三支一扶志愿者团队, 也是自己就业的一个方向。参与调查的人员中, “3个月以下”“1-2年”“2年以上”的大学生比例差别不大, 这使得调查的数据更有代表性。
(二)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1. 测评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本量表共有90个项目, 此表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 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社会适应量表:本量表共有20个项目, 主要考察被试者的社会适应情况。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本量表共有10个项目,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
2. 施测方法。
统一指导语, 现场发放问卷, 当场收回。
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 关于SCL-90量表的调查结果
SCL-90的统计指标, 有许多个, 但是最为常用的就是总分和因子分。总分能够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总分越高, 其病症程度也越高, 总分的变化也能够反映病情的变化。本次统计的总分的分布情况下如下。
根据全国常模, 总分超过160分, 即可考虑筛选为阳性, 需要进一步检查。量表协作组曾对全国13个地区1388名正常成人的SCL-90进行了分析, 主要统计指标如下图所示:
本次统计的总分是137.37±37.19, 总均分为1.53±0.41。从这两项的结果看, 都明显高于全国常模。
各因子分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与全国常模的比较中可以发现, SCL-90各因子分数均低于全国常模。
另外, 对性别差异在总分上的表现也进行了比较, t检验的结果显示, 男女之间的得分存在差异, 女性得分 (141.36±40.25) 要高于男性 (132.375±32.78) , 但是并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 (p=0.19>0.05) 。
不同专业类别统计显示, 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间差别并不显著 (p=0.25>0.05) .
不同户口类型之间的差异分析显示, 农村户口类型的人员其平均得分高于城市户口类型, 但是t检验结果虽十分接近显著性水平的差异, 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p=0.06>0.05) 。
不同学历类型之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 并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p=0.77>0.05) 。但是从平均分上来看, 学历越高, 其在量表上的得分也较高。
帮扶时间长短之间的差异经方差分析显示, 他们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p=0.13>0.05) , 但是从平均分上看, 持续的时间越长, 其得分就越高。
(二) 社会适应量表的调查结果
对于社会适应性的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社会适应量表的得分在25分以下, 表明适应能力较差, 需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 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 以提高心理承受力和适应能力;得分为25~36分, 说明适应能力属于一般。这表明在进入新的环境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上就能够达到适应;得分为37~48分, 表明适应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态度积极, 乐于与外界交往, 有较强的调适能力;得分为49~60分, 说明社会适应能力很强。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与人交往轻松、大方, 给人的印象良好。无论是到什么样的环境, 都可以应付自如。
从得分的情况来看, 表明部分人能够很快适应当前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其适应能力较强。
(三) 社会支持量表调查结果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戚、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会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在应激研究领域, 一般是指在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 学术界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已有研究证明个体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与否与其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关系。社会支持的缺乏与个人的社会惰性焦虑、担忧、压抑甚至物质滥用都有显著的负相关。本研究调查的结果如表5所示, 与国内常模 (34.56±3.73) 相比, 从事三支一扶工作的人员, 其社会支持度良好。分数越高, 其社会支持度就越高, 如果总分小于20分, 则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20-30分为具有一般的社会支持度;30分以上为具有较为满意的社会支持度。
(四) SCL-90、社会适应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分析
社会支持度对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程度, 对于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同时影响着社会适应的程度。
注:**表示在0.0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由表可以看出, SCL-90得分越高, 其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差, 社会支持水平也越差, 并且达到显著的差异。
三、讨论分析
在利用SCL-90对三支一扶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时发现, 其总分高于全国常模, 总均分也高于全国常模, 但是并未达到有症状的程度。另外, 从各项因子分来看, 未超过常模, 更没有达到阳性症状的标准, 总体上看, 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是较好的。在选用总分和因子分进行统计的时候, 两者表现的情况并不十分一致, 这在以往关于高中生的研究中也曾经有类似的表现。从量表因子分上来看, 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其他这5项相对来说得分较高, 可能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这些是消极情绪的一些表现, 可能与工作的环境有关, 相对来说, 工资水平不高, 从事的工作又有较为严格的考核, 所以有一定的压力, 也可能与国家政策相对的不完善有一定的关系, 担心优惠政策不会落到实处, 为自己的前途而忧虑。
从差异检验的结果来看, 虽然在性别、专业、户口类型、学历、帮扶时间各因素上都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 但在均分上显示, 女性得分高于男性、农村户口得分高于城镇户口、学历越高得分越高、帮扶时间越长得分越高。这些也是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结论。对这一结果我们分析如下:
女性由于其自身的性别原因心理上更细腻、情感上更敏感, 容易感受到工作的压力, 更希望被关注、有更多可以释放情绪的途径, 因此在工作中应给予女性更多的关心和关爱, 使她们保持良好的情绪, 会更加有利于工作的进展。
来自农村户口的大学生比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要多, 这个可能是由于其家庭经济情况的压力、自己的抱负与现实的距离、对未来的不确定等各种因素造成的, 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可能对三支一扶在人生规划中的意义更清晰一些, 所以心态会较好一些。这就提示我们在工作中多关注一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让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这段工作的意义, 能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在三支一扶的毕业生中, 学历越高的学生心理问题越严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4%、61%、5%, 学历越高的学生其对工作的回报期望值越高, 但现实的状况可能与他们的理想差距较大, 同学朋友的工作状况也可能让他们在对比中有自卑的情绪, 单一的工作环境可能多多少少抑制了青春奋斗的激情, 所以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在所难免。我们需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价值观、幸福观, 使他们能够树立做好当下之事的信念。
我们从结果中看到, 帮扶的时间越长, 心理问题越严重。这一点需要引起重视, 需要让这一群体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认同感。
整体社会适应状态较好, 得分在37-48分之间以及以上的人数占全部调查人数的95.7%, 这表明三支一扶人员在当地的适应状况良好。这可能的原因是, 本次所选被试都是郑州市区及郊县的志愿者, 相对于边远山区来讲, 并不落后, 这与大学生毕业之后所处的大环境差别不大, 因此并没有太大的不适应。另外这些地方的生活节凑不是很快, 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心理社会适应 篇8
一、磨炼坚强意志, 形成良好品质
作为一种必要的心理素质, 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需要经历一个磨炼和形成的过程。在体育课堂学习中, 学生常常遇到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我们应以此为契机, 通过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教学方法等措施, 来引导学生以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积极、稳定、高昂的情绪完成这类学习任务, 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例如, 部分学生在跳高过程中, 怕自己跳不过去而不敢起跳。很显然, 他们缺乏自信。对此, 教师只要调低横竿高度、加高垫子厚度并强调动作要领, 使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在此基础上, 教师逐步增加高度, 学生也一次次取得了成功。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 学生的自信心逐步增强, 其勇敢果断、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二、引导调控情绪, 形成健康心态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 这就需要他们能够适时地调控自己的情绪。由于小学生心智发育尚不健全, 心理承受能力差, 不能适时、有效地调控情绪, 所以他们更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为了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我们有必要及时引导他们通过冷静思考、自我激励等方法控制自身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体育活动往往是比速度、比耐力、比技巧, 因而学生会更多地经受挫折甚至失败的考验。所以, 我们应在体育活动中着力引导学生学习调控自己的情绪, 使他们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进而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例如, 在比赛中, 一组学生急于求成, 却因屡屡失误而使自己的比分暂时落后。笔者马上叫了暂停, 并提醒他们:“你们不要急躁, 要放慢节奏, 控制好速度。”在后面的比赛中, 他们稳扎稳打, 步步为营, 最终比分反超并赢得了比赛。在总结时, 笔者进一步启发学生:“同样的一支队伍, 为什么前后表现判若两人呢?关键是心态不同。不仅是在比赛中, 在生活中, 我们也应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以积极、乐观、稳定的心态面对挑战, 这样才能学会生活, 享受生活。”
三、培养合作意识, 形成合作能力
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学生逐步适应当今社会生活并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必要条件。所以, 我们应通过集体活动, 引导学生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在体育教学中, 我们应珍惜每一个合作的机会, 引导学生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 努力使自己融入团队并积极履行职责, 使其在合作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从而有效培养其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 笔者指导学生要仔细观察、正确判断、准确传球, 同时要善于穿插, 与队友形成呼应。对合作意识较强、传球及穿插积极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排练结束时, 笔者还安排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评选出合作意识好、合作能力强的学生和小组。这样做, 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其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四、指导公平竞争, 形成体育道德
公平竞争是指竞争者之间所进行的公开、平等、公正的竞争。它是文明社会竞争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公平竞争, 不仅体现在市场经济中, 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引导学生形成公平竞争的意识, 需从他们的学习入手。与其它学科相比, 体育活动中的公平竞争原则显得更直观、更具体, 因而更容易为其所感知和接受。我们应切实把握这一学科特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遵守规则, 团结互助, 礼貌待人, 尊重裁判, 以逐步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
例如, 教学过程中一名男生在比赛中违反规则, 一名女生将一位摔倒的女生扶到场边休息。笔者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大家都对这名男生违反规则的行为提出了批评, 并纷纷赞扬那名女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心理社会适应 篇9
1、跨国婚姻与文化适应
研究者们以和韩国男性有婚姻关系的中国同胞女性与外国女性和国内流入了的外国移住工人和韩国人女性间的跨国婚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李惠景通过采访指出跟中国侨胞女性和韩国男性的结婚很多是伪装结婚, 也可以通过跨国婚姻把握国家间的劳动移动的性格。
跨国婚姻家庭成员经受到的最大的困难是在自己陌生的新的文化中生活中出现的冲撞。他们的困难主要和周边的人一起生活在这种语言和文化环境中。他们要摆脱以前的生活环境并会在新的社会环境有一些冲突。这种对文化接触状况的适应问题的关心要以文化适应的概念来说明。进入20世纪后半期, 人们相互间文化的交流和接触迅速的增加, 文化的适应问题成为个人的和社会的问题。承认文化的多样性, 需要作出理解其他文化的姿势, 把握现在韩国的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状态。
2、心理社会的适应
在吴承欢的有关低收入阶中层青少年的心理社会的适应能力决定的主要原因的研究中调查了个人的特性、家族特性、学校特性、社会的支持特性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调查报告结果是, 性、年龄、生活水平带给了他们内在化问题影响, 同时家族特性中表明家族缺损有无和父母的养育态度等也不会给他们的适应性带来影响;在学校特性中对待学校生活的态度教师的支持度都不会给他们带来影响。另一方面, 对校内恶行, 即外在行为的影响分析结果是, 教师的支持程度越高, 对学校生活就越会有积极的态度, 报告显示外在化的问题在减少。
同时在现在儿童, 青少年的不适应行为的分析研究中提出, 影响他们的危险因素, 并强调了可以缓解这些危险因素影响力的的保护要因。在早期研究中将危机儿童, 青少年的因素大致的分为学校, 同龄人, 家庭, 个人的程度四个方面。学校因素主要是, 学习成绩的下跌及落后, 对学校教育有较低的价值感, 对学校生活的不诚实的态度, 教师们的不关心乃至暴力等行为。同龄人的因素主要指的是, 超越了和他们相符合的文化上的差异的青少年不正当行为的危险因素。家庭因素指的是, 家庭的不良经历, 经济性缺损, 家庭不和, 家庭不完整等, 个人方面的因素指的是, 情绪化, 较强的冲动倾向, 问题行为, 由于年幼而导致的感情控制力较弱等方面。
在早期研究中已经清晰的分析出了多元化的危机因素与问题行为的关联, 研究结果表明, 危机因素越多, 问题行为发生的概率越高。因此, 为了有效预防问题行动的发生和介入战略, 首先应该把握住危险因素的相对影响力。察看已有的于现在儿童, 青少年的心理社会的适应有关的研究调查。通过参考已有的研究调查探索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适应性的主要原因。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对象选定了在这个地区居住的跨国婚姻家庭的儿童, 通过京畿道教育厅提供的帮助, 将京畿道小学在校的1313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2、测量工具
1) 危险要素的尺度。本次研究中使了李瑛珠制作的给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带来影响的危险原因的尺度。危险原因尺度的细节内容由30个问题项目。合计各问题项目的分数, 分数越高的就意味着危险因素越多。
2) 心理社会的适应尺度。为了测量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度在本次研究中利用了韩国版青少年自我行为评判的尺度 (K-YSR) , 在K-YSR中排除对儿童来讲很难理解和与他们不符合的问题项目, 选择了20个题目进行的测试。
3、资料分析
首先通过分析实验, 明确了原因的主要构成并根据各自尺度验证了构成概念的有效性;其次, 使用Cronbachα的参数验证了对可以检测出给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的尺度的信赖度。最后, 多重回归分析确定保护因素在给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
三、研究结果
1、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危险原因的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试验确定导致韩国跨国婚姻家庭儿童在心理社会上很难适应的主要原因。
观察第1因子区域内的问题项目的内容, 总结得出这些内容:从妈妈帮助不足、家庭交流沟通困难、家庭间的矛盾。如果把握这些内容后面共通属性的话就是全部符合家庭关系这个主要原因。观察第2因子区域内的问题项目的内容, 可以总结得出这样的内容:自信不足和紧张状态。因此这种自信不足和紧张状态可以领会为是这些个人因素使在多种文化家庭的儿童难以适应心理社会, 这可以命名为个人因素。观察第3因子区域内的问题项目, 主要内容是:多文化家庭儿童由于在学校生活中学习成绩落后。因此在本研究中就可以命名为学校关联的因素了。在第4因子的问题项目中如果把握它们的共同属性的话可以归纳为:学校生活的兴趣不足和心理的丧失感。这些因素使生活在多重文化家庭的儿童与周围的人有了疏离感。因此我们可以命名为心理上的疏离感。参考第5个因子内的问题项目, 可归纳为:朋友们嘲弄和朋友关系困难这两个要素都来自朋友关系之中, 因此可以命名为朋友关系因子。最后由于第六个因子区域内的问题项目是他们的共通属性都是来自于作为外国人的父母方面, 在本研究中可以命名为文化异质感。
2、危机原因在心理社会适应中的影响
首先, 探寻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内在化问题因素的相对影响力, 如表1。
观察以上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的内在化问题的各危险因素的相对影响力的大小表明影响力最大的是个人因素。其次是心理的疏远感、学习成绩落后及文化异质感带来的影响。另一面表明家庭关系和朋友关系没有给内在化问题带来影响。综上所述, 在内在化问题中个人的心理特性因素是最重要的。
再次, 以这六个因素作为对象, 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法探寻影响外在化问题的危险要素的相对影响力, 如表2。
观察以上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的外在化问题的各危险因素的相对影响力的大小, 与内在化问题不同心理的疏远感因素的影响力最大。其次是学习成绩落后因素, 个人因素带来的影响。另一面, 家庭关系, 朋友关系以及给内在化问题带来影响的文化异质感因素都没有给外在化问题带来影响。综上所述, 和内在化问题一样, 在外在化问题中和家庭关系因素与朋友关系因素相比较, 最重要的仍是儿童的心理特性与个人特性更为重要。
最后, 以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的6个要素作为对象, 确认他们对心理社会的适应带来的相对影响力的大小, 进行了多重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3。
上面对影响韩国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社会适应的要素的相对影响力大小的多重回归分析的结果如下。与内在化问题一样, 影响性最大的是个人因素。其次是心理疏远感因素, 学习成绩落后因素带来的影响。由这样的分析结果可以揭示出, 作为影响韩国跨国婚姻家庭儿童心理社会适应的危机原因, 个人特性因素和心理特性因素的影响力更加重要。
四、结论
第一, 为明确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的主要危机原因是什么而进行了因素分析试验。分析结果是, 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的危机原因主要有六个, 家庭关系因素, 个人因素, 学校关系因素, 心理疏远感因素朋友关系因素及文化的异质感因素。第二, 研究显示, 家庭、朋友与文化的异质感关系因素对此的影响力很小。在影响心理社会适应的内在化问题中各因素影响力的顺序依次是:个人因素、心里疏离感因素、学校关系因素、文化异质感因素。总之, 影响韩国的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的重要因素是个人因素。应该开发一套不仅针对跨国婚姻儿童的个人而且适用于跨国婚姻家庭构成员全体的教育项目, 并且希望能够实施以对跨国婚姻儿童心理援助及解决其心理上的问题为目标的教育计划。在后续研究中通过多个国家相同数量的儿童表决调查的方法进行的研究表明需要一个能够代表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特性的研究。进而需要进行对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全国性的实际调查, 在各级教育厅及人力资源部的协助下进行了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认证资源部:《多种文化家庭孩的子教育支援对策》, 2006, 1-29。
[2]、Maguin, E., &Loeber, R:《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delinquency》.In M.Tonry (Ed) , 《Crime and justice:A review of research》.20.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145-164。
心理社会适应 篇10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只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补充和完善, 不是取代。而且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使用和适用范围, 不能一概而论, 直接“拿来主义”, 在不考虑体育教学三要素的前提下一味地生搬硬套, 这样不但不能达成教学目标, 甚至会对课堂造成干扰, 导致低效课堂的产生。面对合作学习方式, 一线教师要“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 只有从其基本特征去把握, 才能用合作学习方式来构筑高效课堂, 才能使学习目标顺利达成。
1.合作学习的自觉性和内驱性
合作学习以自主的学习行为呈现自觉性, 同时学习者内部在自我与他我的触动下形成内驱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促成学生两个关键的心理变化, 才能使学生自觉学习。其一是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其二是让学生建立起体育学习的责任意识。体育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就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后, 对体育学习就会产生兴趣, 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学生必然会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体育课堂学习中来。
2.合作学习的差异性和任务性
每一名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 每一名学生都有其闪光点和独特的性格特征。这种内在的独特性在体育课堂中就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差异。如, 每名学生的身体基础条件不同、特长爱好各异、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存在差异等, 这些差异就塑造了不同个性的学生群体。体育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实践中, 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这种面向个体置于群体的任务会让参与者较为快速地找到自我与他我的平衡, 并为之努力, 而其努力的任何外显行为都是心理与社会适应的变化带来的。作为教学设计与实施者的教师, 应该尝试给全体学生创设更宽裕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时间, 在“身心合一”的运动场域中, 努力建构课堂教学的动态化、教学评价的差异化, 建立起身体、心理对认识的和谐统一。
3.合作学习的交往性和体验性
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 且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合作学习方式不仅满足了学生更多的交流需求, 而且在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理性与情感”的体验。想要使学生顺利地进行交流, 必须让学生明确自己拥有什么, 能帮助别人什么, 并且善于体会别人的情绪和心理, 就是心理学说的“移情”和“共情”。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换角度、换位思考,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体育品德。
在合作学习中, 学生通过身体力行地“做”和心理磨合地“想”来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身体体验和情感体验。在这种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摆脱了冷落、忽视的心理感受, 使自己成为体育学习的主人。通过最直接的身体体验、心理体验来强化已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的学习, 从而促进情感体验在学习新知识中不断升华。
4.合作学习的问题性和创新性
问题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体育学习亦是如此。体育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反复过程。如果学生不会问问题, 只是一味地“听”、“做”、“练”, 学生则不会主动去发现问题, 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没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不会去探索, 更不会去创新。
新课程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方式,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质疑、相互协调、相互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鼓励, 提出各种有效的练习方法和高效的学习方法, 摆脱了循规蹈矩和惟命是从的思维牢笼, 使每名学生的思维都更加活跃, 使创新有了时间和空间, 让创新成为可能。
二、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合作学习站在教师的立场去看, 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三种基本互动模式:竞争性、个体性和合作性。[1]与竞争性和个体性学习相比, 合作学习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孕育关爱、支持、奉献的人际关系,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交技能。[2]合作学习除了以上优势外, 还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减缓学生的焦虑、压抑情绪有很大的作用。[3]既然合作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有积极的影响, 那么在把握其特征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运用, 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依据特征把握核心要素,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发展。体育学习以身体运动参与学习的方式为主要特征;合作学习方式将身体的学习和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育有机地整合。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情感沟通、信息重组等教育干预中需要把握几个核心要素, 才能使合作学习成为可能, 才能真正落实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
1.建立共同目标, 形成合作交往, 实现信任分享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重建的初期, 必须给学生明确、切实可行、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相对简单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能够紧密团结同组的伙伴, 并且每名学生都能够根据目标认清自己的差距, 明确个人在团队合作中的任务, 将个人与团队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使学生产生集体意识, 做到学习资源共享、相互勉励、相互帮助、相互扶持, 形成“同舟共济”与“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意识。
2.组建异质小组, 尝试理解包容, 实现情绪控制
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习惯、认识能力、行为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不同个性、不同家庭背景等差异, 将学生构成学习小组进行学习, 有利于学生形成取长补短、相互信赖、相互依靠的学习情境。在合作学习方式运用初期,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学生的有效沟通, 让学生懂得宽容别人的错误、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 懂得如何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如何避免矛盾的产生、如何营造积极向上的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小组磨合, 实现对自己情绪的控制。
3.确定心理预期, 强化意志驱动, 尝试自我调控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本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应经过教师长期有意识地引导, 否则很难改变学生已有的学习习惯和心理感受。所以, 在合作学习运用初期, 教师要抓住关键的一点, 即合作学习应发挥每名学生的优势, 在弥补不足的前提下, 形成团队合力, 而不是平均摊派任务。这就需要让每一名组员明确自己的职责, 充分发掘每名学生的最大潜力, 并使之心甘情愿地为团队付出, 共同努力, 争取实现目标。
4.实施积极评价, 形成互助环境, 树立体育道德
合作小组能够长期和谐地生存, 应靠积极的反馈、及时的评价来实现。只有每名学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形成关心、分享、帮助的氛围, 才使得合作学习更有意义。在运用初期, 教师可定期安排固定时间进行不同形式的小组活动, 促进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也可以定期安排小组进行集体反思, 鼓励组员间的相互评价、相互接受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借此强化团队意识, 维持团队活力, 使合作学习更高效。
三、运用合作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发展的操作案例
《课标》明确指出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在教学环境上有很大差别, 教学空间、教学环境、信息交流频繁变换;而且体育学科特有的身体练习, 可以使学生更直接地体验身体的运动负荷、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 这样的身体、心理、情绪的体验更有助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落实。
1.制订合作学习任务的方法
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选择合作学习方式时, 不仅要考虑制订集体任务目标的科学性, 还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情等内容进行考虑, 这样就可以从宏观上对设计合作学习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 不至于偏离轨道。如, 在设计某个内容时, 应考虑如何挖掘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怎么样设计能够让学生在意义层面有所领悟。设计的学习内容还应有弹性, 面对不同性格特征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如何让他们快速融合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 这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合作学习任务示例:学习任务为趣味耐久跑;所需场地器材:田径场、4副颜色不同的扑克牌和秒表;规则:将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 每组选用一种颜色 (1~9) 的扑克牌。课前教师组织学生将其反面朝上随机无序放到田径场内, 要使每2张牌的距离不等, 但各组之间的总距离相等。每组由组长带领, 在听到哨音后 (开始计时) , 从不同起点出发找出一定顺序 (如, 从1~9) 的扑克牌, 找到1后由组长带领组员跑回起点, 再继续找2, 直到全部按顺序找回再停表。最后看哪一组所用时间最少, 即为获胜。
2.设计合作学习流程的方法
学习流程的设计关键是各个环节的顺序和衔接问题, 通过学习流程可以看到教师设计课的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合作学习流程设计时, 还必须考虑存在的交往性和思维的创新性特征。因此, 在设计教学流程时, 应设计有弹性的、宽松的学习流程, 以最近发展区为原则, 合理安排“刺激的结构”, 以便于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和创造性思维生成的需要。
合作学习流程示例:尝试性练习:从第1~第4组 (教师参与第1组, 配合组长分工) ;讨论小结:根据尝试结果, 共同修改或补充学习计划;小组竞赛:从第1~第6组 (教师参与第2组, 观察全组的体力再分配) ;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 小组讨论再调整;再次挑战:从第1~第9组 (教师参与上次尝试的落后组, 主动成为体能落后者寻求帮助) ;经验分享:获胜小组畅谈合作经验 (目标考察) 。
以上通过水平四耐久跑的案例, 从合作学习任务、合作学习流程来介绍具体操作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团队合作中的体力分配, 即个体在差异性的合作跑中是如何调整和分配体力。并通过相互鼓励与帮助, 完成仅凭个人无法达成的学习诉求, 从而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发展。
参考文献
谈谈出国的心理适应问题 篇11
出国,对大多数人来讲,是一件平生中的大事,也是比较陌生的。人们往往从报纸、书籍或相互闲聊.中略知他国一斑,不过,当你踏入他国国土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感到“一切都变了”。远离亲人的离别感、无人闲聊的孤独感、快速节奏的紧迫感、久居他国的思乡感等,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你的心头。此时此刻,你是多么需要人们对你进行帮助、开导、安慰,以摆脱一系列不适应现象。
海外适应的规律性
在海外生活,其适应方式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据研究,一般人都经历着如下五个类似的心理适应过程:
1移居期:刚踏入异国土地,环境急剧变化,为了尽快地接受新的生活习惯、新的工作和新的人际关系,只能暂时忘掉一切。尤其是青年人,因好动、敏捷,极易在忙忙碌碌中获得满足。因此,这一阶段除有些“时差反应”外,较少发生不适应现象。
2不满期:经过数周至数月的了解和适应后,开.始发现这里并不如想象之中的那样好,也不那么“自由”,更不是什么“天堂”。时常对社会上的一些所见所闻,以本国的方式习惯去理解,去解释,从而感到难以忍受。
3达观期:认为与其忍受不如顺从,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既来之,则安之”,以期自己能逐步适应当地的生活。
4适应期:能充分地了解和鉴别当地的长处与短处,并将自己摆在正确的位置上,心理上逐步适应当地的人际关系、生活习惯、工作规律,也为今后长期生活铺平了道路。
5思乡期;适应期不是长久不变的过程,其后还可进入由于思乡而向往回国的时期,尤其是遇到本国向乡,无论既往是否认识,都十分想了解国内的近况。因此,回国的愿望日益强烈,但多因短期回国而获得消解。
不适应现象的类型及表现
对一些固执不合群、过分拘谨而又神经质的人来说,‘适应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反之,那些和蔼可亲、合群、易接触他人者则很快适应。食物的适应也是一件大事,一般说,对不挑食者适应良好,对挑食或过分偏食的人则适应不良。对工作拖遢,办事效率不高,或躯体有疾病,体质衰弱者,一般也不易适应。对不懂当地语言,不熟悉风土人情,或外出有恐惧心理的人,其适应也有一定的困难。尤其对“见风流泪、望月伤情”的忧郁质的人来说,会很快进入思乡期。这些人一般以不出国为好。
人们对躯体的关心往往超过对心理上的关心,因而对不适应现象所产生的烦躁失眠、焦虑苦闷、情绪消沉、食欲不振,郁郁寡欢等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强烈的孤独感、无援感、挫折感等等,最容易导致自杀。据调查,在美国的外国留学生及研究生的自杀发生率比本国学生高几倍。精神障碍更多,除神经症及忧郁症外,患精神分裂症的也不少。
不适应现象韵对策之我见
行为生物学家认为:无论人的肤色、语言、种族如何不同,对任何事物所流露出的情感是一致的。对侨居海外的不适应的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生物学及精神医学学者的重视与关注,力图从中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从精神卫生的角度讲,有必要对出国人员,尤其是去海外定居的人进行一系列的心理素质的测定,调查其身心健康状况及性格特征,作各种出国前的心理指导和训练。我国应成立相应的精神卫生机构或心理咨询指导机构,以期充分地告诚在海外生活的种种不适应的可能性,发生的背景及对付的方法。
对于已经身处异国,举目无亲的人,可以找当地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急救咨询中心”,以期得到妥善的心理指导和安排,或者国内派遣巡迥指导小组,定期为他们进行集体和个别的心理指导。
心理社会适应 篇12
1、外部行为失调
学习困难学生的外部行为失调主要表现在攻击, 说谎, 违纪, 逃学等行为问题。其中, 攻击性行为是学习困难儿童的一个显著特点。所谓攻击性行为, 是指有意伤害他人、损坏或抢夺他人东西的行为。它表现为直接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等方面。我国学者俞国良在对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的研究中发现:小学四、五、六年级 (10—13岁) 的学习困难儿童中占主要地位的行为问题是违纪行为;初一、初二占主要地位的行为问题是攻击性行为, 随着年龄的增加, 行为问题有一定的上升趋势[1]。
2、内部情绪失调
学习困难学生的内部情绪失调主要表现为:焦虑, 抑郁, 孤独, 恐惧等方面。杨心德的研究表明, 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感在小学, 初中和高中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这说明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各个年龄状态下都表现出较高的焦虑水平。另一些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学生中存在抑郁的占10%--36%之间, 而在正常学生中仅有10%。这可能是由于学习困难学生比非学习困难学生有较低的自尊水平, 低的自尊水平是他们存在抑郁的一个征兆, 导致他们比正常的学生更容易有抑郁的情绪体验。
二、社会适应不良主要影响因素及教育建议
1、社会认知的影响
自我概念是社会认知中的一个核心的概念, 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知觉, 是个体对自身身心特点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它是学习困难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部动力因素。简单来讲, 正确的自我概念应该是个人经过自我评价后, 能自我接纳而感到自尊。贝勒 (Byrne, 1984) 以及玛什等人的 (Maesh, Relich&Smith, 1983) 研究认为, 学业成就和与特定的自我概念之间的密切相关。雷雳等有关自我概念的研究表明:学习不良少年的自我概念总体上比非学习不良少年消极, 尤其是在学业及一般自我表现方面。由此看来, 学习困难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普遍偏低, 这种低的自我概念使个体缺乏一种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进而与其低学业成绩、辍学、抑郁和自杀等社会适应不良行为相联。
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方面, 学习不良儿童和一般儿童在对权威社会情景进行编码时存在显著差异, 学习不良儿童的编码准确性和全面性显著低于一般儿童。Dodge在自己的一项研究中发现, 儿童对刺激线索的编码和解释能力落后, 是导致其行为问题和社交地位低下的重要原因。
2、社会技能与情绪调节的影响
社会技能是影响个体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可以使人对复杂的环境线索进行调节并做出反应, 可以帮助个体处理压力情境, 避免人际冲突。西方研究者通过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实证性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儿童的社会技能与他们的学业成绩, 社会适应能力直接相关。
学习困难儿童在各种人际关系中陷入困难, 正是由于他们最常见的社会技能低下——缺乏对他人情感的敏感性而导致的。这种社会技能的缺陷不仅表现在对非语言的交流线索, 如面部表情、姿势或语气不能理解, 还表现在言语交际策略运用能力的滞后, 即在言语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上的滞后。这些社会技能的缺陷使他们在解决人际问题时, 一方面倾向于采取各种攻击性行为, 另一方面则惧怕与人交往, 体会不到与人交往的乐趣, 出现孤独、焦虑, 抑郁等情绪问题。
情绪调节是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活动过程, 它要求人们的情绪反应具有灵活性, 应变性和适度性, 以使人们能以有组织的, 建设性的方式, 迅速而有效的适应变化的社会情境。一项有关情绪表达的研究表明, 学习不良儿童表情调节知识得分显著低于一般儿童, 这说明学习不良儿童较少意识到需要根据情境的不同对面部表情进行调节。学习困难学生对别人情绪理解的不当和对自己情绪表达缺乏技巧和控制, 直接影响到他们人际关系的好坏。
心理学研究表明, 情绪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有促进或阻碍的效能。许多学习困难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情绪行为障碍, 对学生困难学生进行情感干预就是改善其情绪方面的因素。要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情绪疏导,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当情绪和行为表现,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我们可以通过感觉统合训练, 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 充分表达积蓄在他们心中的紧张、焦虑、恐怖, 不满等消极情绪。通过这一过程, 他们也就学会了如何控制和疏导自己的情绪, 怎样适合时宜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总之:学习困难学生的父母应努力为孩子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家庭气氛, 采取一种理解、接纳、鼓励和关爱的教育态度, 对孩子做出合乎实际的期望, 帮助他们扶起自信, 鼓励他们与人交往, 多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而决不能采取惩罚、干涉等教育方式, 避免其行为和心理问题不断增加以及社会适应不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