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适应心理问题

2024-10-23

社会适应心理问题(共12篇)

社会适应心理问题 篇1

指导语:心理社会适应性, 又称心理适应能力或社会适应能力, 是人的一种综合性心理特征, 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心理社会适应性的高低, 从某种意义上说, 表明一个人的成熟度。它与人的智力有关, 但更与人的个性特征有关, 它反映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社会适应性强的人, 在遇到各种复杂、困难、紧急、令人害怕或危险的情况时, 仍能泰然处之, 有效地发挥自己的原有能力, 甚至超常发挥。而那些适应性差的人, 一旦遇到特殊情况, 如考试、比赛、上台发言、重要活动等, 就容易惊慌失措, 不知如何是好, 表现失常。了解自己的心理社会适应性, 有助于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

本问卷可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在测验中得分较低, 你不必忧心忡忡, 因为一个人的适应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 知识、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增强的。只要你有信心, 努力学习, 加强锻炼, 一定会成为适应社会的成功者。

在下面的30个题目中, 每题后面有5个备选答案, 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做出选择, 每题只选一项。

1.离开家到一个新地方, 我会生点小毛病, 如失眠、腹泻、皮肤过敏等。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无论在什么场合, 只要需要, 我都能很自然地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3.在冬天我比别人更怕冷, 夏天比别人更怕热。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4.如果需要的话, 我可熬一个通宵, 第二天仍然精力充沛地学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5.参加比赛时, 赛场上气氛越热烈, 观众越加油, 我的成绩反而越上不去。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6.课堂答问或开会发言时, 我能镇定自若地把事先想好的一切都完整地说出来。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7.当着众人的面, 我时常感到羞涩、窘迫。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8.无论情况多么紧迫, 我都能注意到所有的细节, 不会丢三落四。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9.检查身体时, 我会因为心慌导致医生说我“心跳过速”。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0.每到一个新的地方, 我都很容易同别人熟悉接近。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1.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 我的成绩多半会发挥得比平时要差。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2.我喜欢学习新的东西, 它给我一种新鲜感, 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3.只要到一个新地方或换一张床, 我就会难以入睡甚至失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4.不管生活环境与条件有多大变化, 我很快就能习惯。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5.我觉得一个人做事比大家一起干效率高些, 所以我愿意一个人做事。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6.即使是人多的地方, 我也不会感到紧张或不自在。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7.在陌生人面前, 我常无话可说, 以致感到尴尬。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8.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 我虽然很紧张, 但总能很快地使自己镇定下来。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9.我最怕在正式场合抛头露面, 大家都看着我时心里特紧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0.即使同学对我有看法, 我仍能正常同他 (她) 交往。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1.老师、领导在场的时候, 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2.与人相处, 我很少固执己见, 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3.同别人争论时, 我常常感到语塞, 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4.我对生活要求不高, 即使条件很艰苦, 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5.我不喜欢的东西, 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6.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 我仍能集中精力学习或工作, 并且效率不减。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7.假如将试卷拿到一个安静、无人监考的房间去做, 我的成绩会更好一些。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8.夜间走路, 我能比别人看得更清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 每逢这种情况, 我就有意回避。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3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 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记分:

解析:

100分以上:

适应性很强。你能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与人交往轻松、大方, 给人的印象良好。你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 都能应付自如;世界千变万化, 而你却左右逢源, 游刃有余。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你常能化之于无形, 你过得心情愉快, 这种精神品质有利于你的心理平衡与健康, 你是个生命力强的人。在工作上, 你的选择余地很大, 你可以胜任大部分的工作。

50~79分:

适应性一般。当你进入新环境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基本上就能适应。事物的变化及刺激不会使你失魂落魄, 一般情形你都能应付, 可是如果事件比较重大, 变化比较突兀, 那你的适应期就要拖长。你了解自己的情况后, 最好预先准备, 锻炼自己的快速适应能力。职业选择方面, 你要有所侧重, 以自己的特长为基础, 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

80~99分:

适应性较强。你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态度积极, 乐于与外界交往, 有较强的调适能力, 通常能应付突发事件, 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对你来说不成问题, 所以, 你生活比较轻松、快乐。你以后可以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 从中你会受益良多。

30~49分:适应性较差。你习惯于依赖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旦遇到困难容易畏难, 甚至消沉、退缩。你对世界的变化、生活的磨难有些不习惯, 过度磨损你会疲劳乃至“断裂”;不过, 意识到了这一点, 就有希望改善这种状况。首先从思想上对看不惯的东西冷静地剖析一番, 其次, 在心理上多适应, 不把自己拘禁在固定模式中。在工作选择上, 你适合做比较稳定的工作。

29分以下:适应性很差。你在各种新环境中, 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还不一定马上能够适应, 常常感到与周围事物格格不入而十分苦恼。在与他人的交往中, 总是显得拘谨、羞怯, 手足无措。也许学习或工作对于你来说并不是能力不够, 只是你对自己缺乏信心, 所以学习或工作起来会感到有些吃力。你在应付环境、事物的变化时经常出问题, 你应静下来自己好好分析, 找找原因, 不然, 这种状况是很难改变了。还是及早调整自己的状况, 增加一些适应力吧!

社会适应心理问题 篇2

从家庭生活到群体生活

从家庭到幼儿园,幼儿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家庭中,幼儿往往是中心,尤其是独生子女。同时幼儿的自我中心特点也十分突出。他们没有群体生活的经验和概念,对于群体生活感到陌生,这是幼儿入园不适应的重要因素。

人际对象和关系的变化

家庭成员,尤其是亲子之间面对面关系,使他们之间的互动频率很高。这种十分密切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是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的。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和相互影响,不仅因为血缘关系而得以加强,而且由于父母对幼儿的照顾,提供和满足幼儿的精神与物质上的需要等养育关系而变得近乎不可取代。而幼儿园中交往对象的变化性和非固定性使人际关系变得不固定,无法形成家庭那样一对一的相对不变的关系。另外,较小的幼儿不会对他人一见如故,他们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相处,才能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和相应的情感。

对环境的敏感

如果幼儿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其注意力能够被环境所吸引,那么他就容易适应这个环境中没有吸引他的东西或活动,或者他没有被环境所吸引,那么他就容易拒绝这样的环境,并企图逃避。许多幼儿入园不适应与其自身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有关。有的幼儿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这种敏感尤其表现在对背后环境的恐惧或陌生。在群体生活中,一些幼儿常常容易被忽视,如果被忽视的正好是那些对环境比较敏感的幼儿,那么就必然会加剧他入园不适应的程度。

(4)行为规则和态度的变化

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的一个显著不同,就是行为规则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一方面,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大都具有一定范围的.活动的绝对自由,他们可以按自己的方式进行活动,具有在活动时间、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等方面的选择自由。但在幼儿园中,一定的行为规则和要求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不可能使每个孩子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家庭中的行为规则相对比较灵活,幼儿在家庭中比较随便。但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行为规则有较大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在某些时候表现为对一些幼儿的约束,对于那些较少受到过约束的幼儿来说,初入园时必然会有些不适应。

社会适应心理问题 篇3

关键词 珠三角地区 随迁儿童 社会适应问题

一、随迁儿童及其社会适应问题研究概述

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与之相随的另一规模巨大的群体——随迁儿童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有关随迁儿童的称谓和界定不尽相同,与随迁儿童较为相似的概念有“流动儿童”、“农民工子弟”、“流动人口子女”等,然而,随迁儿童又有别于“流动儿童”或“流动人口子女”,后者可能同时包含城际迁移的儿童[1]。当前国内有关随迁儿童的界定主要围绕随谁流入、流入地居住年限及流入时的年龄阶段等三个基本要素而展开,在有关随迁儿童概念界定的基本要素方面,随父母流入已达成基本共识;在流入地居住年限方面,大都采用全国人口普查以半年为界定流动人口的时间参考长度;而在流入时的年龄阶段方面尚未达成共识。根据当前尚未施行异地高考制度等特点,将随迁儿童界定为随其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并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4或7~15周岁)。随迁儿童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来到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在融入新生活和新环境的过程中,受政府政策、经济条件、教育水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环境、心理等一系列的困境[2],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性问题,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形成,与整个城乡社会的和谐稳定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随迁儿童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这一社会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融入、教育管理、升学问题、权利保障等宏观方面,并取得不少成绩,而关注个体以及探讨儿童的社会适应等微观问题并不多。从已有的相关研究看,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适应的某个方面,如学习适应、城市生活适应或人际和文化适应,对其社会适应整体性研究较少;在探讨随迁儿童是否存在社会适应问题上,大都基于与一般儿童或常模等“标尺”的比较,其结果较“标尺”差(P<0.05),则被认定为适应不良。此外,该领域研究结果充满了矛盾,如关于随迁儿童自我意识、受歧视感、学习适应状况、城市文化适应状况、不同教育安置方式中随迁儿童心理适应的优劣,以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等方面研究的结论均不同。在研究对策上,以往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宏观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而针对个体适应性特点等微观方面的对策较少。在研究方法上,有关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宏观理论的探讨,干预对策、实践研究和个案研究较为欠缺,个别学者针对儿童本身或“家庭和学校”提出干预措施。在研究对象的地属上,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多取样于京津唐、长三角等地,有关珠三角地区的研究鲜有报道。

珠三角是我国外来务工人口最多的地区。资料显示,珠三角的九个市区暂住人口占全省总数的95.9%[3],与此相对应,该地区随迁儿童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很大比重,根据吴开俊、谢建杜等人的研究推算[4],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的规模已超过250万,位居全国首位。随迁儿童到粤就读后,母体文化的连续性被中断,面对迥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其社会适应问题如何?基于此,以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为例,探讨其社会适应问题,揭示相关原因,以引起教育管理部门及有关人员的进一步重视。

二、社会适应与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概念的厘清

国内外学者对社会适应的界定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不外乎于以下几个层面:(1)认为社会适应是一种行为适应,是个体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能有效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如艾宾浩斯认为,社会适应主要表现为一种行为适应,即个体对外在环境变化时的一种有效应对[5];贾晓波认为,社会适应是指为使个体的某种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或个体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的适应[6]。(2)认为社会适应的本质是人格的适应,是个体处于压力、困境或欲求得不到满足的条件下,其内在的人格特质就要进行评估,调动已有的心理资源和策略进行有效处理,使其心理或人格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如Gopinath Ranjith采用社会适应自评量表对个体社会功能和抗抑郁特质的测试表明,社会适应可能就是一种人格特质[7]。(3)认为社会适应是一种心理适应,是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下的心理适应。如杨彦平基于这一观点,从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变化适应、生活环境适应和情境变化适应等方面揭示个体心理适应的状况[8]。(4)认为社会适应是一个综合概念,应涵盖心理行为适应、学习适应以及社会文化适应等几个层面的含义。如方晓义认为,社会适应既包括外显行为(学习成绩、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又包括内隐问题(情绪控制、主观幸福感等)[9];刘明兰认为,社会适应包括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两个层面。“心理适应指心理舒适、心理健康和对新的文化环境感到满意,而社会文化生活适应则与学习新的社会技能来顺应新的社会文化,处理日常生活问题以及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相关。”[10]

由于对社会适应的界定存在一些争议,加之学者们大都仅仅关注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某些层面或某个点,致使对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界定有所差别。当前,国内研究者对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性的界定仍未达成一致性的观点。结合林崇德对社会适应的诠释,认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性是指由于家庭环境、学校因素以及文化背景等条件的变化,随迁儿童行为方式、心理状态随之而改变,进而使自我内心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一种平衡[11]。从操作性定义上看,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性应包括两个方面的适应,一个是心理行为的适应,另一个是社会文化的适应。考虑到与学习有关的适应在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中的重要地位,遂将其作为操作性定义的第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三、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主要表现

1.心理行为适应堪忧

在珠三角地区的调查发现,随迁儿童由于所处的生存境遇,开始出现了人际情感失调、人格个性缺陷及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高等特点,具体表现为: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交焦虑、内心充满着孤独感、处事多从现实出发、自卑而又敏感、个性消极退避、性格内向、精神压抑、缺乏活泼开朗、不愿听批评等心理行为特征。如性格内向(24.35%)、自卑敏感退避(13.44%)、精神压抑(25.31%)、活泼开朗(14.37%)、自信自尊(12.67%)、说不清楚(10.76%)。与珠三角地区儿童相比,随迁儿童面临着被双重边缘化的压力:一方面他们从边疆或边远落后的农村来到现代化的都市,并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却在巨大的城乡差异中被城市社会边缘化[12];另一方面,农村文化身份使其被珠三角地区的主流文化边缘化。随迁儿童在从家乡的主人翁角色到客居他乡的“局外人”角色、从农村族群文化到适应珠三角地区主流文化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中,资源分配不公是随迁儿童被边缘化最为集中的表现,这种不公体现在教育、医疗、公共设施使用等各个方面,同在一个城市生活甚至同在一个学校学习却无法享有与本地儿童甚至普通随迁儿童的同等待遇。如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由于大都没有当地户口,无法建立学籍档案,学习情况不能计入学校的教学考评,部分学校在评先评优、参加各种汉语方面的竞赛等将其排除在外,使得这些身心尚未成熟且较为敏感的随迁儿童产生了难以愈合的心理伤害,这种伤害体现为与他人相处时的自卑和惴惴不安,也体现为一种消极待事、怨天尤人的心境,甚至还体现为某种敌对、仇视、报复社会的心理行为。除此之外,随迁儿童的父母所从事的职业,除较小部分集中于具有地区特色的餐饮以及运输、中介服务业外,绝大部分则以体力劳动为主,其工作时间长、经济收入低,为了生计无暇照顾其子女的学习生活,疏于对子女的管教和沟通,由于缺乏必要的关心与呵护,随迁儿童往往会产生自卑、意志力薄弱、缺乏安全感、自控能力差、行为偏离甚至违法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

2.学习适应问题突出

该地区随迁儿童大都来自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及所从事的职业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父母落后的教育观念以及对教育意义和文化知识的作用认识的偏差,导致对随迁子女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或对其教育期望的严重偏离。由于深受特定文化环境的影响,随迁儿童到粤就读后,本应需要家庭储备更多、更好的学习教育资源,需要父母有更多的时间、经历和文化资本来监督、指导其学习,使他们顺利地适应主流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方式,促进更好地学习适应。但普遍较为低下的家庭收入,能够为其提供的学习资源相当有限。对多数随迁儿童而言,只能选择民工学校或指定的城市公办学校就读,与资源充沛、优质的学校几乎无缘。在随迁儿童的家庭内部,缺乏平等的、疏于与父母沟通的、冰冷的家庭氛围以及其父母非科学化的教育观念也同样影响着其学习适应[13]。随迁儿童家长对待子女的学习大都表现为两个“极端”:一个是由于家庭经济不济,子女较多,对随迁子女的学习不管不顾、不闻不问,口头表达支持,内心满是“读书无用论”思想;另一个是对随迁子女学习抱有过高的期望,但教育方式方法陈旧,更多的是延续了农村的教育和习惯,但这种教育和习惯也因其工作忙碌而难以贯彻始终。两个“极端”对随迁儿童的学习适应产生了不利影响,前者导致随迁儿童在学习方面产生了无力无助感,后者则使随迁儿童时常处于焦虑、恐惧和不安之中,如担心学习上不去、考试考不好,等等。长期在“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下或经常处于焦虑、恐惧和不安的情境中,导致其学习倦怠,出现学习适应问题。随迁儿童就读的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大都较为落后、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水平不尽如人意、教育管理方式较为陈旧的私立学校,这都是导致个体学习适应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14]。部分就读于公立学校的随迁儿童,因语言文化、生活习性、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与其母体文化的迥异而难以适应。

3.社会文化适应不良

随迁儿童出生并成长于特定的乡村文化当中,其价值判断、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受到特定的农村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了一些固有的特定模式,来到经济社会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后,面临着多方面的社会文化适应问题:从族群文化到珠三角粤文化的适应、从欠发达的传统社会到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适应、从边疆或边远落后的农村生活到现代化都市生活的适应、从家乡的主人翁角色到客居他乡的“局外人”角色的适应、从母体语言文化到该地区主流语言文化的适应、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适应,等等[12]。就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而言,其独特的乡音、生活习性、饮食习惯是不同文化情境下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这种母体文化转变性适应珠三角地区主流文化不是一挥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现实的生活当中,不乏母体文化与主流文化相悖的情形,甚至是主流文化对母体文化传统、习俗、饮食习惯等产生强烈的冲击,致使个体产生诸多不适应,甚至是反感情绪。随迁儿童生长于农村地区,从小对母体文化中的习俗、生活习性、语言文化根深蒂固。然而,地区主流文化的种种表现令其无所适从,以随迁儿童语言文化为例,其家庭的特定语言环境,使其在学习、生活适应方面产生巨大困扰,如浓厚的乡音给其人际交流带来了不便,乡音浓重的随迁儿童在同人交往、与人交流,尤其是在课堂回答问题或提问时,老师和其他同学听不懂他们的话,而使得场面极为难堪[15]。同时,浓重的乡音也使得他们在能讲一口流利普通话或粤语的儿童和老师面前感到自卑,进而导致不敢在公共场合发表看法。来自农村的随迁儿童本身就较为内向和退避,加之他人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们的语言,可能进一步导致其与周边人的疏离。此外,浓重的乡音使其内心充满了受歧视和嘲笑感。

四、促进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建议和对策

珠三角地区是随迁儿童的聚集区,其社会适应问题已成为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为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致力于问题的解决。

从政府层面看,中央政府在逐步废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外,还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和中央扶持民族地区的有关政策,结合区域文化和自然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创办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获得可观收入,从根本上解决群体背井离乡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系列问题。流入地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教育的投入,以政府的保障经费为主,多方筹措,大力发展私立教育,并在政策上予以必要的支持;要积极为随迁儿童户籍办理、医疗保险、接受教育等提供便利、做好服务。此外,地方政府还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来改善和提升农民在整个社会中的形象。比如,可策划一些宣传片,以展示农民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及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向关系,同时也可以在电视媒体或平面媒体中报道一些凸显农民群体个性优势特点以及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典型案例。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农民尤其是随迁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减少自卑和受歧视感。

从学校层面看,随迁儿童较多的学校要加大对学校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力度,积极编撰、设置和探索适合随迁儿童心理特点、区域特色和风俗习惯的教材、课程以及教育教学方法。切实把暂无学籍的随迁儿童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并在其参与评优评先和参加各种竞赛方面予以倾斜。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改善师资队伍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有条件的公立学校应尽可能取消对随迁儿童的入学限制,并减免学杂费用,使他们真正享有当地普通儿童的同等待遇。学校还应积极发动普通学生为随迁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鼓励其参加集体活动,通过“群际互动”的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对彼此的了解,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成绩,消解语言文化的歧视感。此外,学校和教师对随迁儿童的学习成绩下滑不能漠视或歧视,要积极鼓励、主动帮助,切实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从家庭层面看,随迁儿童的父母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教育观念,切实摒弃“读书无用论”思想,适度降低对随迁儿童学习的期待,耐心倾听随迁儿童的所思所想,对随迁儿童表现出的不当行为和消极思想要积极引导,切实做到少说教体罚,多投入真情实感。此外,父母要有正确的生活态度,积极面对人生,努力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给随迁儿童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和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家庭中的各种情境包括监护人的言行对儿童都具有较大的暗示作用,会使儿童的行为逐渐与社会规范靠拢,父母的一颦一笑会使之内化为其内心隐性思想或潜在行为。”随迁儿童的父母应不断给自己充电,努力在母体文化和地区主流文化中寻找到一个平衡或契合点,使自我尽早进入角色,为随迁子女做好榜样。此外,家庭尤其是父母要做好与学校联动的工作,切实构建好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补充”的联动机制。随迁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解决不是单一力量所能消解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网络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以及随迁儿童自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庆,冯兰.留城,还是返乡——武汉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留城意愿实证分析[J].青年研究,2014(2).

[2] 李茜,王安立,刘振庭.农民工随迁子女:如何适应社会解读影响因素[N].光明日报,2013-6-8.

[3]国家统计局.2011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R].2011.

[4] 吴开俊,吴宏超.珠三角地区进程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2011(12).

[5] 杨彦平.社会适应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6] 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1).

[7]Gopinath Ranjith.Personality as a determinant of social functioning in depression,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5(4).

[8] 杨彦平,金瑜.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4).

[9] 方晓义,张锦涛,孙莉,等.亲子冲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03(4).

[10] 刘明兰,陈旭.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

[11]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词典(下)[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2] 王平.关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8(2).

[13] 李俊清.流动人口现状与问题[N].中国科学报,2014-4-1.

[14] 徐礼平.动态生命历程视角下“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5).

[15] 王毅杰,高燕.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6] 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为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作者:徐礼平(1985-),男,江西南昌人,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副教授。]

社会适应心理问题 篇4

近几年来, 部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较为独立的生活环境等, 很难适应, 从而产生焦虑、压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心理问题, 就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甚至会导致偏激的行为, 对个人、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和恶劣的后果。一般而言, 学生从初入社会时的心理盲目适应, 经过心理不适应, 再到心理基本主动适应, 其周期需要3—5年时间。自我意识和自我感受能力偏强的人, 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 反之则短一些;心理比较脆弱、自我调控能力差、缺乏辩证思维的人, 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 反之则短一些。由此可见, 大学毕业生职业社会化的关键期就在毕业后的头几年。

二、在适应社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

1. 理想和现实的极大反差让大学毕业生产生焦虑心理。

大学生毕业生拥有无数个理想、美梦。但面对实际的工作、生活环境, 不少人不能马上适应下来, 不能从基层做起, 感觉和理想中落差很大, 就产生了焦虑的心理。还有大学生对现在工作中复杂的技术也很难适应, 感觉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 而且理论和实践相差很大。从而让他们感觉到很大的危机, 调节不好会形成心理问题。

2. 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大学生产生压抑感。

人际关系适应是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调查结果显示, 在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中, 人际关系适应最好, 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朋友, 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关系很好。但仍有一部分毕业生在适应周期内承认自己在人际适应上有压抑感。这种压抑感往往从正式开始工作即产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强烈, 在达到顶点以后逐渐回落。它由以下三种感受组成:一是个性失落感。大学时期允许个性在适当程度上发挥, 而工作团队则是一个强调共性的地方, 于是一些毕业生在与人相处时, 过于压抑自己的个性, 甚至为了某些需要而伪装自己。二是层级挤压感。刚从学校到社会工作, 一般都要从最低的层级干起, 即使同事们并没有压制年轻人的主观动机, 但在工作上, 尤其是在心理上, 职场新人总是会感觉到来自职务地位的种种压抑。三是攀比失衡感。新进入职场的人习惯于与自己的同学、同龄人、同一批进入工作岗位的伙伴等作比较, 比较的结果常常是优越于别人的方面被忽略, 而逊人一筹的地方被放大, 由此也容易产生压抑感。

3. 生活的压力让大学毕业生心理矛盾感加重。

生活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基本内容。在学校里面, 大学生主要是面对学业问题。走上社会之后, 大学生面临着婚姻、家庭等诸多问题。调查显示, 在婚姻、家庭生活、文化生活方面, 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大多数, 一般情况的占中等, 不大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极少数;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社会地位方面, 感到很好和比较好的占30%以上, 一般情况的占50%以上, 很差和比较差的占15%左右。部分毕业生适应较差, 是因为随着职业生活的全面展开, 刚刚从业的激动兴奋渐趋平缓, 好奇心逐渐消失, 随之而来的是许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三、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中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 环境的变化。

高科技发展对人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充满了竞争,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既呈多元化又呈综合化;知识不断生产和创新, 瞬息万变。高科技的发展, 信息时代知识的猛增与更新速度的加快, 必然对人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而客观上决定了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不适应性。所谓生活技能是指个体能够采取正确的、适当的行为, 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和挑战的能力。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 基本上处于与社会隔绝的状态, 对社会缺乏了解和认识。刚进入工作岗位, 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 有许多东西需要重新学习。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 生活节奏的加快, 工作压力的加剧, 现不少大学毕业生总会发出“做人真难”、“活着真累”的感慨。

2. 知识、能力的不足。

调查显示, 毕业生在工作中明显感觉到知识不够用、能力不足。这说明大学毕业生的业务素质还不算高, 他们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实践上还明显不足, 特别是当今时代,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一些重要科研课题、技术革新项目与一些边缘学科, 往往仅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社会和学校的群体不同, 有的毕业生在学校期间通过锻炼培养了自己的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但走上社会面临复杂的群体, 应对这些人际关系上还显得不是很适应。

3. 工作、生活实践经验缺乏。

大学毕业生之所以在离开学校后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强烈的矛盾感, 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生活实践经验, 涉世尚浅, 容易想当然地想象社会生活的美好, 而又往往脱离现实条件。具体来说, 一方面, 从小到大, 家庭教育忽视生活技能的训练, 较少提供给他们生活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 他们养成依赖性, 遇事易激动, 情绪缺乏控制, 处世不够老练。另一方面, 学校教育多是传授理论知识, 即使是少有的生活知识讲解, 也缺乏真枪实弹的实践。生活技能是在掌握了相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练习获得的, 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 继而逐步形成技能。所以, 生活技能的培养是以探究体验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 只有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重视直接体验和经验学习, 才能使多方面的实际能力得到培养。工作上更是如此, 在学校主要是理论的学习, 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相当的差距, 平时也缺乏到工作一线锻炼的机会, 所以一踏上工作岗位, 便感觉缺乏实践技能, 导致焦虑等心理问题。

四、心理问题的疏导对策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让大学生毕业生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

(1) 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陶冶学生的情操, 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让学生在一种健康、融洽的关系中生活、学习和发展。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学习竞赛、名家讲坛、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 并以活动为纽带,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

(2) 加强心理训练, 增强心理素质。大学毕业生们应主动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掌握一些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和基本的心理调适办法, 比如通过听音乐、看电影、阅读书籍等发泄心中情绪, 可以有助于毕业生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减少情绪波动的频率与剧烈程度, 减少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 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 而且是保障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2. 正确认识自我, 确定新的人生起跑点。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知识化程度高而社会化程度低;情绪波动度高而自抑程度低;自我认可度高而人际协调力低;成才急切度高而抗挫能力低。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成长期, 就业又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刻, 及时予以积极的心理引导, 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认识你自己”, 是古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传世箴言。毕业生在适应环境、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 应确定新的人生起跑点, 沿着预定的跑道前进。具体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 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学生从进入社会的第一天起, 应该继续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伦理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

(2) 不断学习, 自我完善。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学习、适应, 继续学习、不断适应的过程。现在正处于信息社会,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只有不断学习,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学习、学习、再学习, 这是人生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永恒真理。

(3) 把握时机, 适时调整。学生的首次就业, 不一定就是终身的职业选择。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 根据自身的条件, 一些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完全可以适时调整自己的奋斗方向, 把握好重新选择的机会, 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4) 开放自我, 走出封闭, 培养群体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 每个人都应置身于这个系统之中, 开放自我, 融入社会, 培养群体意识。如何才能让自我走进社会, 让他人了解自己呢?一要克服狭隘的“自我”观念, 把自己看成是你所生活的群体中当然的一员。二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培养参与精神, 如唱歌、跳舞、打球, 参加集体活动等, 通过各种活动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之中, 置身于群体之中。三要克服自傲、超越自卑, 善于与他人接触和交流。

(5) 培养独立、主动意识。毕业生刚刚离开学校、离开老师、离开班级群体, 在心理上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安情绪。因此, 对初为劳动者的毕业生来说, 培养独立、主动意识是重要的。只有具有了独立、主动的意识, 才能独挡一面,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创造出最好的业绩, 为今后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全社会共同为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适应环境。

全社会应该为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的适应环境, 结合当前实际, 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制定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到中西部较贫困地区的就业政策, 分流大学生就业去向, 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后顾之优;就业单位应尽量优化工作环境, 公平对待即将就业大学生;媒介舆论应更多地从积极角度报道毕业生当中自主创业、在平凡岗位上取得成功人士的例子, 引导大学生拓宽就业思路, 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同时, 望子成龙的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宽容与理解, 不要施加压力, 不要盲目攀比, 要倾听他们的心声, 多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 支持他们的选择。

五、结语

大学毕业生作为特殊群体中更加特殊的群体, 在面临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化过程中, 即将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校园环境, 进入关系较为复杂的社会体系当中, 外部环境的变化, 加上自身角色的转变, 使得大学毕业生相对其他大学生群体更具特殊性, 而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呈现出更复杂、更多变的特点。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及时采取多种对策, 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胡杨.试论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4 (4) :109-113.

社会适应心理问题 篇5

如今拓展训练这一活动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一些公司、组织、事业单位等每年基本上都会举行一次拓展训练。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激烈的竞争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对人们的素质要求也在日益增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知识层面。人才的培养更多侧重于人的能力的培养和利用,如人的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探险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拓展训练,对人的这些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人们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所以,备受人们青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的128名大学特困新生。并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展开研究:

1.文献资料法。

课题组成员查阅了拓展训练、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方面的文章40多篇,10余篇关于此研究的硕士论文,旨在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课题组成员查阅了各种相关资料,邀请12位体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对问卷的设计和处理提出了宝贵意见,最终确立调查问卷内容。本研究为两套调查问卷,一套为大学特困新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一套为大学特困新生社会适应调查问卷。课题组成员定期对128名特困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3.对比分析法。

课题组成员对大学特困新生样本首先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和社会适应调查,一个月之后对以上样本再次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确立样本的可信度。最终确立样本的可信度为94.3%,样本非常可信。通过一年的实验研究,再次对样本进行了调查,将调查结果前后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最终得出结论。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特困新生的心理现状调查统计。

通过问卷调查128名大一新生特困学生,实验前后对他们的心理进行了调查统计,如附表1、附表2.

从附表1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特困新生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他们缺乏自信心,生活和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家庭压力较大,平时的情绪不稳定,经济困难,不适应学校生活,适应能力差,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较差,无团队意识,生活态度比较悲观。

从附表2中可以看出,通过拓展训练,特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基本上都有所提高,出现了较好的转变,积极的心理因素和活动方式得到了改善。

2.大学特困新生的社会适应调查统计。

通过问卷调查128名大一新生特困学生,实验前后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进行了调查统计,如附表3、附表4.

从附表3中可以看出,特困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总体较差,其中,人际关系适应和满意度最差,不能适应校园环境的人数也较多。目前,独生子女较多,学生在家里的地位都很高,有些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自己动手能力很差,许多事情都由家长包办,来到学校之后,学习没有家长陪,吃饭需要自己买,自己洗碗、洗衣服,一切事情都需要自己决定,所以学生很难适应。这就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

从附表4中可以看出,在拓展训练之后,特困学生适应指标都有所提高,情绪趋于稳定,逐渐适应学校生活。

3.分析。

从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看,我们从附表1、附表2的对比中发现,通过拓展训练,特困大学生自信心有所增强,生活学习压力减小,这说明大学生找到了缓解压力的方法,人生价值观的逐渐形成,生活中能够调节自己,让自己能够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态,学会与同学相处,同学关系逐渐改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不满情绪有所降低。从附表3、附表4中可以看出,通过拓展训练,他们在学习、生活由原来的不适应慢慢改变,情绪也得到改变,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人际关系和谐,逐步融入到学校、班级、宿舍中来。由此可见,拓展训练对特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有着积极的干预作用。

三、结论与对策研究。

(一)结论。

拓展训练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使特困新生形成健全的意志品质。拓展训练能使特困新生正确评价自我,使特困新生情绪健康。拓展训练能使特困新生人际关系和谐。拓展训练有利于特困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对于大学生走上社会,谋求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策研究。

1.学校心理咨询部门应积极对大学特困新生的心理进行监督。

现在各所高校都有心理咨询中心,或者有心理教研室等部门,这些部门在完成学生日常的心理咨询的同时,积极关注特困新生的心理状况,对他们的心理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开导。

2.开展拓展训练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拓展训练中的许多项目可以说就是一个治疗心理疾病的良药。在训练过程中,能让特困学生找到自信,学会交友,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3.开展拓展训练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得到快乐。许多大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对学校环境不适应,人际交往能力差,最终走上退学道路。而拓展训练能够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人的交往能力。特困新生在参与了拓展训练之后,这些能力都能得到提高,所以一年最好参与1-2次拓展训练。

4.学校、家庭、社会给予一定的帮助。

学校、家庭、社会有义务帮助特困生完成学业,不仅仅在物质上给予帮助,还要在精神上给予支持,不鄙视他们,也不排挤他们,帮助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季景盛,覃阳,昌羽绂。高校体育课程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4)。

[2]胡玉华,朱小毛。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

[3]常会丽,于海涛“.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4)。

[4]李国岩。从拓展运动的特点和功能谈其普及和发展前景[J].山东体育科技,2005(4)。

[5]张卫军。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心理拓展训练探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社会适应心理问题 篇6

关键词:学校体育;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与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所以,针对学生的特点来研究分析如何开展学校体育,以便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促使其不断的适应社会,这是当前很多学者所面临的课题。本文即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实质进行理论分析,进而阐述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同时提出了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社会适应性是指人与社会相互作用时的心理承受水平以及自我调节能力。

一、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问题的分析

1.学校体育的作用学校体育是和学校中的其他教育活动相辅相成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促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获得全面的发展。但是学校体育又和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有所区别,它不仅进行身体健康教育,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团队合作、竞争、社会适应等能力培养和教育,所以其具有特殊的教育属性。学校体育中,无论是那种形式的教学,整个体育教学都具有实践性、技能性、竞争性、游戏性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心理素质,提升了信心,同时也和同伴进行了沟通和配合,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体验运动乐趣,培养自制力、遵守纪律、适应社会等方面都起到其他学科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2.学校体育与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在学校体育中,学生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例如,体育游戏、篮球、足球、武术、健美操等等,此外还要参加一些比赛,这些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变得更乐观开朗、积极进取、自信、坚韧,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在活动中,学生要根据参加活动的内容来担任不同的活动角色,并且要根据项目的规则来进行,而这种学生参与的活动其实就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镜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交流和沟通,这就提升了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所以说,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意义

1.学校体育的多样性,能使学生获得愉快、乐观的情绪学校体育充分发挥了其多样性的特点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阶段其特点是活泼好动,但是他们也有着不同的兴趣。所以多样性的学校体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天地,满足他们兴趣的需要,在参与自己喜欢的项目并完成任务,可以促使其感受成功的喜悦。进而产生愉悦心情和乐观的态度。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力现在学校学生中大多数是对生子女,独生子女由于受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在身心发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他们从小没有经受过任何挫折和困难,当他们在学校中遇到挫折或者困难时,他们有时候就会想不开,有时候会采取过激的行为去处理问题,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或者心理疏导,会使得他们的价值观,甚至人格发生偏离,影响以后的工作。而通过体育运动则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体育具有实践性、竞争性、规则限制性等,这也就使得学生在学校体育中会经常遇到挑战,遇到困难或者挫折,这就要求其不断面对挫折和困难,不断的挑战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学会了探索和创新,更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克服了心理问题,促使身心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增强学生调控自己行为和态度的能力学校体育中,学生参与活动的时候其行为和思想作风在运动中可以明显的表现出来,而在体育规则、规范的指导和约束下其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自我约束力,促使学生的意识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在自然而然的活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自我规范的意识,自我調整自己的行为等,所以具有较好的效果。学校体育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能促使其树立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规则的约束下养成服从组织,礼貌待人,顾全大局等好作风。所以所,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方法

1.学校要选择适当的体育教学内容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时,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进而发展学生的体能和智力,促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培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情绪,以便踏入社会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2.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创造健康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使人心情舒畅, 精神振奋, 态度积极, 生活充实。所以,学校体育中,学校的体育项目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选修课程,并成立业余体育协会、俱乐部等,制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便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这样的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也给学生带来身心的良好体验。 3.加强体育教师的人格、德行修养,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学校不仅要从学生方法加强教育,还要从师资方面加强培训和管理。不断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使得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心理辅导能力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在学校体育中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4.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校体育活动中,经常要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参与。这样在日常的体育课中学生之间就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使学生由陌生变为熟悉,在长期的体育活动中,学生们就扩大了自己的交往圈,也学会了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的快乐。学校体育竞赛中,学生们要想获胜,就要建立起平等、民主、自由、坦诚的人际交往关系,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无疑会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进而促使其踏入社会更好的适应社会。

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方面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学生的健康和以后的发展是每个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学校体育也只有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在学校体育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特点决定了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其实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参考文献:

[1]肖丽琴.体育运动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7,(2).

[2]兰自力. 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4).

[3]薛欣.论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湖北体育科技. 2005,(01).

[4]赵冬雪,徐嘉.学校体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 少年体育训练. 2011,

社会适应心理问题 篇7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适应,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1 树立自信心, 乐于由低做起

首先,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 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因此, 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引导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尤其是那些进入职业学校后感到前途渺茫, 人生没有目标, 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对职校生活缺乏期盼和憧憬的同学。还有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暂时就业困难及对就业后社会地位的片面认识, 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因而感到很自卑。教师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 引导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的长处, 明白自己的优势, 尽早抛弃自卑心理, 让每个学生都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每个人都有他人所不及的优点, 职校生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如有一技之长、就业比较灵活、肯吃苦耐劳等。另外, “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本质的天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进行赏识教育。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获得快乐, 获得自信, 相信自己是一个好学生, 以此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 学校还可以开办讲座, 请本校毕业的优秀学生返校畅谈个人发展的实际经验, 用他们成功的实例来鼓励在校学生, 启发思维, 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 有关数据调查表明, 在技术工人的队伍中, 我国高级技工仅占3.5%, 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 而且技术工人出现严重断层现象。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严重短缺, 在我国各地各企业中都不是偶然现象, 这与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全球制造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指出, 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包括各类中等职业教育, 以缓解当前社会技术工人普遍缺乏的现状。因此, 要让学生看到前景和优势, 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学校选择, 进了职业学校并不低人一等, 相反, 随着中国制造业规模的扩大,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 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我们职校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 尤其是利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这一课堂, 把这一问题给学生讲明讲透, 大力宣传职校生就业优势, 教育学生树立起健康、积极的职业观。既要激发学生的信心, 又要给学生必要的压力, 促使他们不断地努力。事实证明, 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的学生往往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职业观教育开展成功的学校, 其学习风气也比较浓郁, 校风校纪也良好, 换言之, 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也较高。

2 积极自我调适, 塑造健全人格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大都十六七岁, 正值青春期, 情绪不稳定, 遇事不能冷静地处理, 学生之间常常发生矛盾, 有时为一点小事也会大动干戈, 甚至出现拉帮结派打群架的恶性事件。加之这一阶段性生理日渐成熟, 但健康向上的性心理并没有相应形成, 学生常为了恋爱等问题出现一些困惑和事端, 既影响了他们个人顺利地步入社会, 又给班集体乃至整个学校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 教给职校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调适、自我释放的方法, 让他们平安地度过人生中这一重要的阶段是非常必要的。

让学生学会主动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保持身心健康。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谷时期, 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前途为重, 排除影响学习的各种杂念, 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遇到不舒心的时候, 要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 比如通过意识调节、语言调节、转移情感的注意力、向信赖的朋友倾诉心中的苦闷等方式来化解不良情绪。同时, 学校也应顺应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要求, 成立心理咨询室或提供师生交流的场所,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职业指导, 以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和困惑, 塑造职校生健全的人格。

3 培养良好职业道德, 拓展事业空间

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是我们进行职业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职生要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立足以及有良好的发展, 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 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否则, 是不可能把工作做好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的。

道德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为保证职业活动的正常进行, 各行各业逐渐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特殊要求, 进而形成了从业者的行为规范, 这就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规定了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 体现了各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现代中职生无论是从社会的要求及需要出发, 还是从个人提高修养、加强社会化的需要出发, 都要积极主动地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业道德观念。

人生价值主要是通过职业活动实现的。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良好的职业态度使从业者体现出高昂的创造热情和活力, 从而铸造人生的辉煌。人的职业行为正确与否, 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职业道德境界的高低。如果一个人在职业活动中养成了勤奋好学、谦逊诚实、廉洁奉公、诚信公道、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 则会加倍有助于其事业的成功。

社会适应心理问题 篇8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利用在郑州市及其郊县从事三支一扶志愿服务人员培训总结的时机, 发放调查问卷97份, 回收问卷97份。剔除规律作答及人口统计学变量信息不全的问卷7份, 共得到90份有效问卷, 问卷有效率92.8%。

本次调查的被试者的详细情况如表所示。被试者的年龄在21-29之间, 平均年龄为23.7岁。帮扶的类型为四种, 即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我们从样本特征中可以看出, 文科生和理科生正好对半, 文科生和理科生在选择三支一扶时几乎没有差异;三支一扶人员中本科生最多, 占61%, 专科生次之, 占34%, 一些硕士研究生也投身到该项工作中, 占总人数的5%;从三支一扶人员的户口类型上看, 城镇户籍的人员占37%, 农村户籍人员占63%, 这说明农村户籍的人员占该群体中的大多数, 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 加入三支一扶志愿者团队, 也是自己就业的一个方向。参与调查的人员中, “3个月以下”“1-2年”“2年以上”的大学生比例差别不大, 这使得调查的数据更有代表性。

(二)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1. 测评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本量表共有90个项目, 此表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 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社会适应量表:本量表共有20个项目, 主要考察被试者的社会适应情况。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本量表共有10个项目,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

2. 施测方法。

统一指导语, 现场发放问卷, 当场收回。

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 关于SCL-90量表的调查结果

SCL-90的统计指标, 有许多个, 但是最为常用的就是总分和因子分。总分能够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总分越高, 其病症程度也越高, 总分的变化也能够反映病情的变化。本次统计的总分的分布情况下如下。

根据全国常模, 总分超过160分, 即可考虑筛选为阳性, 需要进一步检查。量表协作组曾对全国13个地区1388名正常成人的SCL-90进行了分析, 主要统计指标如下图所示:

本次统计的总分是137.37±37.19, 总均分为1.53±0.41。从这两项的结果看, 都明显高于全国常模。

各因子分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与全国常模的比较中可以发现, SCL-90各因子分数均低于全国常模。

另外, 对性别差异在总分上的表现也进行了比较, t检验的结果显示, 男女之间的得分存在差异, 女性得分 (141.36±40.25) 要高于男性 (132.375±32.78) , 但是并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 (p=0.19>0.05) 。

不同专业类别统计显示, 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间差别并不显著 (p=0.25>0.05) .

不同户口类型之间的差异分析显示, 农村户口类型的人员其平均得分高于城市户口类型, 但是t检验结果虽十分接近显著性水平的差异, 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p=0.06>0.05) 。

不同学历类型之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 并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p=0.77>0.05) 。但是从平均分上来看, 学历越高, 其在量表上的得分也较高。

帮扶时间长短之间的差异经方差分析显示, 他们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p=0.13>0.05) , 但是从平均分上看, 持续的时间越长, 其得分就越高。

(二) 社会适应量表的调查结果

对于社会适应性的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社会适应量表的得分在25分以下, 表明适应能力较差, 需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 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 以提高心理承受力和适应能力;得分为25~36分, 说明适应能力属于一般。这表明在进入新的环境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上就能够达到适应;得分为37~48分, 表明适应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态度积极, 乐于与外界交往, 有较强的调适能力;得分为49~60分, 说明社会适应能力很强。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与人交往轻松、大方, 给人的印象良好。无论是到什么样的环境, 都可以应付自如。

从得分的情况来看, 表明部分人能够很快适应当前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其适应能力较强。

(三) 社会支持量表调查结果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戚、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会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在应激研究领域, 一般是指在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 学术界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已有研究证明个体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与否与其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关系。社会支持的缺乏与个人的社会惰性焦虑、担忧、压抑甚至物质滥用都有显著的负相关。本研究调查的结果如表5所示, 与国内常模 (34.56±3.73) 相比, 从事三支一扶工作的人员, 其社会支持度良好。分数越高, 其社会支持度就越高, 如果总分小于20分, 则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20-30分为具有一般的社会支持度;30分以上为具有较为满意的社会支持度。

(四) SCL-90、社会适应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分析

社会支持度对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程度, 对于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同时影响着社会适应的程度。

注:**表示在0.0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由表可以看出, SCL-90得分越高, 其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差, 社会支持水平也越差, 并且达到显著的差异。

三、讨论分析

在利用SCL-90对三支一扶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时发现, 其总分高于全国常模, 总均分也高于全国常模, 但是并未达到有症状的程度。另外, 从各项因子分来看, 未超过常模, 更没有达到阳性症状的标准, 总体上看, 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是较好的。在选用总分和因子分进行统计的时候, 两者表现的情况并不十分一致, 这在以往关于高中生的研究中也曾经有类似的表现。从量表因子分上来看, 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其他这5项相对来说得分较高, 可能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这些是消极情绪的一些表现, 可能与工作的环境有关, 相对来说, 工资水平不高, 从事的工作又有较为严格的考核, 所以有一定的压力, 也可能与国家政策相对的不完善有一定的关系, 担心优惠政策不会落到实处, 为自己的前途而忧虑。

从差异检验的结果来看, 虽然在性别、专业、户口类型、学历、帮扶时间各因素上都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 但在均分上显示, 女性得分高于男性、农村户口得分高于城镇户口、学历越高得分越高、帮扶时间越长得分越高。这些也是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结论。对这一结果我们分析如下:

女性由于其自身的性别原因心理上更细腻、情感上更敏感, 容易感受到工作的压力, 更希望被关注、有更多可以释放情绪的途径, 因此在工作中应给予女性更多的关心和关爱, 使她们保持良好的情绪, 会更加有利于工作的进展。

来自农村户口的大学生比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要多, 这个可能是由于其家庭经济情况的压力、自己的抱负与现实的距离、对未来的不确定等各种因素造成的, 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可能对三支一扶在人生规划中的意义更清晰一些, 所以心态会较好一些。这就提示我们在工作中多关注一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让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这段工作的意义, 能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在三支一扶的毕业生中, 学历越高的学生心理问题越严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4%、61%、5%, 学历越高的学生其对工作的回报期望值越高, 但现实的状况可能与他们的理想差距较大, 同学朋友的工作状况也可能让他们在对比中有自卑的情绪, 单一的工作环境可能多多少少抑制了青春奋斗的激情, 所以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在所难免。我们需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价值观、幸福观, 使他们能够树立做好当下之事的信念。

我们从结果中看到, 帮扶的时间越长, 心理问题越严重。这一点需要引起重视, 需要让这一群体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认同感。

整体社会适应状态较好, 得分在37-48分之间以及以上的人数占全部调查人数的95.7%, 这表明三支一扶人员在当地的适应状况良好。这可能的原因是, 本次所选被试都是郑州市区及郊县的志愿者, 相对于边远山区来讲, 并不落后, 这与大学生毕业之后所处的大环境差别不大, 因此并没有太大的不适应。另外这些地方的生活节凑不是很快, 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社会适应心理问题 篇9

青年中期是个体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我国大学生大多处于这一阶段的年龄,生理发育已接近完成,但其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冲突。同时,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就业形势的严峻,人际关系的复杂从而导致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有的学生心理不堪重负,从而导致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出现。心理学家的最新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已由1990年22.13%上升为31.67%。大学生阶段是人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带有转折性的一个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群体,是未来社会希望之所在,所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也是大学生想要有所作为、渴望有所成就而导致的。本文就以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探讨解决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问题。

1 社会适应性

社会适应既包括个体改变行为反应的方式来适应环境,也包括个体改变周围环境来谋求更好的发展。张大均认为,“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协调的能力。”适应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构建良好心理机制的过程。人类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果没有环境的变化,就谈不上所谓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另一方面,既然环境总在发生变化,那么个体就会经常面临适应新环境的需要。因此适应就成为个体一生随时都要面临的任务,也是个体生存与发展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学生面对着学习和就业竞争的压力要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就必须客观地评价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怀有高于现实的理想,而又不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中;当需要、愿望同社会要求发生冲突时,能放弃和修改自己的计划。

2 英语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现状

当今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其主要来源是就业的压力,由于近几年高校连续扩招而英语专业又是扩招的重点专业,导致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的一般性人才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社会实际需求,而与此同时英语专业综合性人才却比较缺乏,如有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学习的知识过于单一化,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只懂得如何去当一名教师,而不知道如何去利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去处理一些涉外事务。而学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校中只学习了商务英语方面的知识,对英语翻译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另一方面真正的专门性的拔尖的人才缺乏,如真正能做同声传译的英语人才在我们国家是非常稀缺的,仅有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广东外国语学院等重点院校才有少数的该方面的人才。一方面我们的高校培养的一般性英语人才找不到理想工作,对他们造成巨大心理和经济上的压力,其社会适应性受到明显的限制,另一方面很多单位和公司又找不到相关英语综合性人才和专门性人才。从根本上来说造成这种矛盾的根源主要来自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方案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当然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也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抱着得过且过的混日子的态度,虚度年华所造成的。

3 增强英语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策略

3.1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就不可避免地会和不同国家的人一起工作或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因此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也是增强英语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其中比较有效的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法有文化讲座和关键事件。文化讲座作为传授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文化教学来讲也是必不可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学习者了解和掌握有关的文化知识,如文化的本质特点和功能,文化包含的内容和范畴,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习俗规范等,都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传给学习者,不同的文化构成一系列的文化知识讲座,有利于学习者进行系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关键事件是通过分析实际跨文化交际中发生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失败案例,来说明跨文(下转第246页)(上接第221页)化交际中误解产生的原因,帮助学习者了解两种不同的文化在某个方面的不同期望和表现。

3.2 转变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要适应市场机制,及时改变办学思路,不但关心能否吸引更多的考生,而且更要考虑培养的学生能否被就业市场所接纳,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当英语专业前几年还是热门专业的时候各个院校无论是理工类院校还是各专门院校如农业大学和医科大学等等纷纷开设英语专业,都想在招生的过程中分得更多的蛋糕。但是现在面临的这种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式我们各个院校的英语专业必须苦练内功,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继续深化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使我们的英语的教学课程增加更多实际性的专业知识如外贸、翻译等等,使之与社会需求相吻合,尽可能增强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降低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同时,我们高校要适应当前科技进步和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的新形势,改革外语的教学方式,扭转以往外语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传授方式,培养英语专业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在对学生的英语教学当中多带学生到外贸公司、外资企业以及广交会等地进行现场的实践教学从而真正地提高其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3.3 培养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

在现代学习型社会里,学会任何学习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时代课题,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也不例外。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日后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大学生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科技文化活动和实践创作活动如参加学校组织的由外教参加的英语角活动以及社会上的外贸交流会等,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加强知识融通和迁就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和创新中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使自身创造能量的释放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

同时作为高校来讲要考虑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如在医学院院校开设医学英语课程,在农业大学开设农业英语课程。高校也可以通过讲座、座谈、模拟、案例等各种教育方式,也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和成功创业的往届校友介绍就业形势和创业成功的经历,大力培养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技能,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创业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4 结语

本文从高校英语专业的社会适应性的现状分析得出从培养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的跨文化意识,转变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能有效地促进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摘要:当今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面临者巨大的就业的压力,本文就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减缓就业压力。

关键词:英语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社会适应心理问题 篇10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心理问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用人单位普遍希望大学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西方社会学家在论述人的现代化标志时, 也把是否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重要一款。但是, 目前的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 很难在短期内适应所从事的工作, 出现了诸多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高等学校不仅要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 而且还要解决学生的长远发展问题, 它内含着一整套有关在校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后劲”的培养问题。”[1]因此, 研究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及其调试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方面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一) 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内涵

1. 社会适应的界定

适应这一概念源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所谓“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而真正把适应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的则是赫伯特·斯宾塞。这位社会有机论者认为, 适应是一个不断被打断又不断趋于完整的过程;适应性总是大致的, 而且重新调整总在不断进行。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塔尔克特·帕森斯在他的AGIL功能分析模式中提出了“适应”的概念。他认为适应包括两个方面:消极地服从环境或积极地干预环境。当代社会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安东尼·吉登斯, 在批判用适应概念解释社会变迁的基础上, 详细阐释了社会适应的概念。吉登斯将适应分解为:人在社会中定位及社会这棵大树在个人心目中生根两个方面, 并分析了适应形成的机制。吉登斯认为, 人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本体安全感和信任感, 而这种感受得以实现的基本机制是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惯例。惯例促发一种指导人们行为举止的实践意识。这种实践意识潜移默化, 使自己和他人达成一种默认的共识, 从而得以适应社会。

2. 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范畴

根据以上有关社会适应性的概念, 我们可以认为, 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指的是高校毕业生在离开学校、走入社会阶段, 通过社会互动, 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习惯、行为等, 努力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一个角色转移过程;它也是基于基本社会化之上进行的继续社会化的阶段性成果表现。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实质就是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笼统的说, 大学毕业生适应的是整个社会。而具体来说, 大学毕业生需要适应的对象主要分为三类: (1) 工作适应。所谓工作适应指的是就业创业或转换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对新职业岗位的逐渐适应和逐步习惯的过程。 (2) 人际适应。人际关系, 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关系, 它以一定的群体为背景, 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 经过认识调节、感情体验、行为交往等手段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有利于保持愉快的心情, 又对事业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3) 生活适应。大学校园生活比较单纯, 走上工作岗位后, 生活轨迹将发生较大变化, 生活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 为此必须掌握生活规律。

(二) 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每一位从学校到社会的年轻人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的一段时间中, 都有一个心理很不适应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是烦躁、易怒、压抑波动、失望、犹豫、冲动、沮丧等, 常常伴有抑郁、失眠等生理现象, 处于临床“亚健康状态”。男性往往出现酗酒、嗜烟等不良生活行为;女性则可能出现无原因流泪、长嘘短叹、情绪低落等现象。这个时期我们称之为“心理适应期”, 它与“工作适应期”是两个概念。一般而言, 从初入社会时的心理盲目适应, 经过心理不适应, 再到心理基本主动适应, 其周期需要3-5年时间。自我意识和自我感受能力偏强的人, 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 反之则短一些;心理比较脆弱, 自我调控能力差, 缺乏辩证思维的人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 反之则短一些;与周围人交流少, 得不到及时的心理治疗的人, 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 反之则短一些;身处于工作环境差的单位, 特别是人事关系复杂、人际关系矛盾多的单位的人, 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 反之则短一些。由此可见, 大学毕业生职业社会化的关键期就在毕业后的头几年。

1. 工作适应方面:自信心弱

工作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主要方面。每个莘莘学子满怀人生梦想进入社会, 开始的时候是充满了自信心的。然而笔者做的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状况调查 (以下简称调查) 显示:毕业生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感到比较顺手和得心应手的238人, 占52.8%;一般情况的132人, 占29.8%;力不从心和勉强应付的73人, 占16.4%。在此问题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和学科差异, 但存在毕业年限的差异, 毕业1~3年的与毕业4~5年的差异显著, 后者适应状况明显好于前者。从总体上看, 适应良好的人数超过半数, 但如果把毕业4~5年的除外, 毕业3年以内的毕业生适应良好的人数肯定不会过半。而对进入机关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作的社会适应状况调查, 则更是显示这方面问题的严重性。其中工作适应自信心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

当然由于政府机关不同于其他工作岗位, 有其特殊性, 所以在相对的一段时间 (3-5年) 里, 毕业年限越长, 自信心下滑。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 工作经验的丰富, 工作能力的提高, 自信心又逐渐上升。但是本文研究的是一般适应周期即3-5年, 所以自信心弱是大学毕业生在工作适应方面的突出心理问题。

2. 人际适应方面:压抑感重

人际关系适应是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调查结果显示, 在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中, 人际关系适应最好, 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朋友, 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关系很好。但仍有一部分毕业生在适应周期内承认自己在人际适应上有压抑感。这种压抑感往往从正式开始工作即产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强烈, 在达到顶点以后逐渐回落。它由以下三种感受组成:一是个性失落感。大学时期允许个人个性在适当程度发挥, 而工作团队则是一个强调共性的地方, 于是毕业生在与人相处时, 过分压抑自己的个性, 甚至为了某些需要而伪装自己;二是层级挤压感。刚从学校到社会工作, 一般都要从最低的层级干起, 即使同事们并没有压制年轻人的主观动机, 但在工作上, 尤其是在心理上, 职场新人总是会感觉到来自职务地位的种种压抑;三是攀比失衡感。新进入职场的人习惯于与自己的同学、同龄人、同一批进入工作岗位的伙伴等作比较, 比较的结果常常是优越于别人的方面被忽略, 而输人一筹的地方往往锱铢必较, 由此也容易产生压抑感。

3. 生活适应方面:矛盾感重

生活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基本内容。调查显示, 在婚姻、家庭生活、文化生活方面, 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大多数, 一般情况的占中等, 不大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极少数;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社会地位方面, 感到很好和比较好的占30%以上, 一般情况的占50%以上, 很差和比较差的占15%左右。部分毕业生适应较差是因为随着职业生活的全面展开, 刚刚从业的激动兴奋渐趋平缓, 好奇心逐渐消失, 伴之而来的是矛盾和冲突的产生。一是职业社会与学业社会的矛盾。在学校里, 所接触的人和事相对简单单纯, 虽然也有矛盾冲突, 但远不如职业环境复杂激烈。所以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 毕业生倍感苦恼, 感叹职业社会的复杂和职业工作的艰辛, 恋校心理也由此产生。二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 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但当走向社会, 走上工作岗位, 处在复杂的职业、环境中时, 就会感到理想与现实反差太大, 许多人一下子从理想的“高空”跌落到现实的“地面”, 不少人因而彷徨、苦闷、迷茫、失望。

二、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中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 客观因素

1. 高科技发展对人的专业素质提出高的要求

未来社会充满了竞争,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既呈多元化又呈综合化;知识不断生产和创新, 瞬息万变。以科学发现转化为技术发明为例, 20世纪以前的科学研究转化为技术成果平均时间约需30年, 20世纪中叶大致为10年, 下半叶缩短至5年左右。在科学知识的总量增长上, 19世纪每隔50年增加一倍, 20世纪中叶每隔10年增加一倍, 当前则是每隔3至5年增加一倍。单就科技论文的数量而言, 全世界每隔一年半就增加一倍。在IT产业界, 计算机的“摩尔定律”表明, 每隔18个月左右, 计算机CPU芯片的数据处理能力将提高一倍。“未来并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 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 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 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2]由此不难看出, 高科技的发展, 信息时代知识的猛增与更新速度的加快, 必然对人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而客观上注定了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不适应性。

2. 社会变革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高的要求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以大量生动的事例分析了快速变化的未来社会的三个特点:短暂性、新奇性和多样性, 以及它所产生的影响和给人们带来的不适应。他对“未来的冲击”的理解是:“由于人的适应系统和人的决定事情过程负担超重而引起的痛苦。”[3]简言之, 未来冲击就是人类对过度刺激的反应。托夫勒指出:“社会的理性取决于个人的理性, 而个人的理性不仅取决于某些生物的资质, 还取决于环境的连续性、正常性和规律性。变化的速度和复杂性, 与人的决定能力之间的某种相互关系是理性的基础。”[4]如盲目加快变化速度、增加新奇性和扩大选择范围, 我们就会轻率地损害理性赖以存在的环境上的先决条件, 从而使千百万人遭到未来的冲击。毫无疑问,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加速向前发展的社会变革时代。如果说在农业社会阶段, 人们注重的是生产经验的积累, 因此在心理态度上习惯于向后看, 而在工业社会里, 尤其是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 人们发现, 社会变革的加速化趋势使得他们必须未雨绸缪, 人们的心理态度倾向性是将来。这就意味着大学毕业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迎接社会变革的挑战, 否则就会增加对将来社会不适应的可能性。

3. 快节奏生活对人的生活技能提出高的要求

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 一直身处象牙塔, 基本上处于与社会隔绝的状态, 对社会缺乏了解和认识。刚进入工作岗位, 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 有许多东西需要重新学习。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 生活节奏的加快, 工作压力的加剧, 现代人总会发出“做人真难”、“活着真累”的感慨。生活的强度、难度、紧张度远非学校生活能比。于是高容量的信息、转瞬即逝的机缘, 连同现代人的彷徨、困惑、郁闷与烦躁一起涌向职场新人, 对他们的生活技能提出空前的挑战。所谓生活技能是指个体能够采取正确的、适当的行为, 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根据此定义, 成为生活技能的能力包括很多方面, 概括起来有决策能力、处理情绪问题能力、有效交流能力、缓解压力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勿庸质疑, 没有足够的生活技能是难以适应社会上快节奏的生活的。

(二) 主观因素

1. 缺乏丰富的知识储备

调查显示, 毕业生感到工作中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知识不够用44.2%、能力不足17.4%, 合计为61.6%。这说明大学毕业生的业务素质还不算高, 他们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 这从相关的素质调查中也可得到证明。当今时代,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些重要科研课题、技术革新项目以及一些边缘学科的兴起, 往往仅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正像有的企业家所反映的那样:在工厂的具体设备设计过程中, 往往遇到的不单纯是某一方面的问题, 而是涉及到诸如:电学、材料力学、化学分析、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众多领域。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生不仅要精通一种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了解和掌握一些相近学科和专业的知识, 重视科技信息的搜集。事实上, 大多数科学家也往往并非是精通一门专业的“专才”, 而是以博取胜, 同样也没有一个重大科技问题是处在单一学科的封闭领域之中。所以说如果在校期间不注意知识积累, 拓展知识结构, 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就很容易在工作中出现自卑感。

2. 缺乏灵活的人际协调能力

在学校里可以个性张扬, 根据个人意愿做事, 但是企业更多强调的是统一标准、流程和规范, 个人要通过组织发挥作用。如果说在学校里你是一个人答卷, 那么到职场里就是集体答卷了。毕业生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需要了解不同角色伴侣对他的角色期望, 学会处理角色丛的关系。这些人际关系包括新的在工作单位的同事关系和上下级关系, 在社区的邻里关系, 新建立的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 以及妥善处理原有的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等等。行为科学告诉我们:只有当毕业生们具备足够的人际协调能力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时, 才能运用好集体智慧, 取得成功, 否则只能是力量相互抵消。

3. 缺乏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

大学毕业生之所以在离开学校后的社会生活中, 表现出强烈的矛盾感, 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生活实践经验, 涉世尚浅, 容易想当然地想象社会生活的美好, 而又往往脱离现实条件。具体来说, 一方面, 从小到大, 家庭教育忽视生活技能的训练, 较少提供给他们生活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 养成他们依赖性的习惯, 致使他们遇事易激动, 缺乏情绪控制, 处事不够老练;另一方面, 学校教育多是传授理论知识, 即使是少有的生活知识讲解, 也缺乏真枪实弹的实践。众所周知, 生活技能是在掌握了相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练习获得的, 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由不会到会, 由不熟练到熟练, 继而逐步形成技能。所以, 生活技能的培养是以探究体验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 只有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强调“做中学”, 重视直接体验和经验学习, 才能使得多方面的实际能力得到培养。

三、对大学毕业生心理问题的教育与自我调适

(一) 思政工作者要针对毕业生社会适应的特点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著名人类学家兰德曼曾说:“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 它没有对人做出最后的限定, 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 正是这种未确定性使人类永远处于一种不断追求发展和完善的冲动之中。”[5]因为人作为主体不仅仅是认识的主体, 而且是存在的主体, 他必须在自然环境和社会以及文化环境中探讨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和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后劲”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思政工作者理性对待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 在毕业前根据往届经验, 采取积极措施, 加强思想教育。

1. 以“有效创造实践成才律”为基点, 提高心理认知水平

“有效创造实践成才律”是指在以成才为目的的创造实践中, 成才者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下, 其内在素质得到优化状态, 从而促使其外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发生质变, 推动其由非人才向人才转化, 由低层次人才向高层次人才转化。思政工作者以此为基点, 就是考虑“内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根本法宝。要改变工作适应自信心弱的现状, 就要从根本入手, 强化“内功”。这里有效创造的“内功”指的是提高心理认知水平, 它包括发展敏锐而细腻的观察力、稳定而持久的注意力、清晰而准确的表达力、精确而长久的记忆力、复杂而抽象的思维力、广泛而丰富的想象力等。心理认知水平的提高来源于日常工作中的锻炼。思政工作者要通过有效的活动形式帮助毕业生认识到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件具体、琐碎、事务性的工作, 精益求精, 从具体的工作中找出规律性, 从个案特殊性中找到普遍性, 从个别事物中发现共同点, 才能让自己始终工作在充满新鲜感和趣味性的氛围里, 激发成就感, 找回自信心, 做好工作, 从而积累经验, 提高素质, 以“作为”求“地位”, 争取领导、同事和社会的认可。任务完成得圆满, 领导、同事和社会认可后, 就会把新的更加重要的工作交给年轻人。这样, 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2. 以“凸透镜律”为重点, 疏导压抑情绪

“凸透镜律”是这样一种人际关系处理现象:对自己是“凸透镜”的远距离使用——过度缩小自我能力和工作成绩, 同时凝聚所有的散点, 过分强调共性, 而不敢适度发挥自己的个性;对别人是“凸透镜”的近距离使用——扩大同事、朋友、伙伴的工作能力, 高估他人成绩, 造成颠倒成像。正是毕业生以“凸透镜”来处理人际, 无形中积累对自己的压力, 于是造成了强烈的压抑感。思政工作以此为重点, 是因为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意义重大。因此思政工作者要对毕业生进行支持性心理帮助: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能力特点和个性优势;改变参照物, 化压力为动力, 不盲目与他人比较;知足者常乐, 既不嫉妒他人, 也不自怨自艾;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热心助人、律己宽人。

3. 以“角色转换律”为难点, 调整矛盾心态

“角色转换律”是指人们伴随着身份角色和社会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换的规律。对大学毕业生来说, 角色转换就是从大学生的身份和社会位置转化为社会公民 (职业者) 的身份和社会位置时所发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换。思政工作以此为难点, 是因为从单纯的象牙塔到纷繁复杂的社会, 意味着人生中的重大转变。这重大转变的难处在于如何实现毕业生政治角色、民族角色、文化角色、法律角色、道德角色、经济角色社会化等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和现实性。思政工作者应该针对毕业生生活适应中的矛盾心态, 加强对毕业生角色和角色社会化理论的教育, 使毕业生的角色心理得以正确的呈现, 从而疏导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情绪, 以正确的现实的职业者身份投入生活。

(二) 社会要提供必要的关怀

大学生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 除了学校要积极发挥作用外, 家庭、社会也要一齐努力, 齐抓共管。一方面, 家庭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起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一点过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家庭的作用是从小孩一生下来就开始并占主要地位, 社会的影响也从这时开始。小孩入学后, 是家庭、学校并重, 难分伯仲。不要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 事实表明, 许多问题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或家长只养不教造成的, 所以家长要提高认识, 加强对子女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培养;同时家长自己也要提高自身素质, 改变教育方法, 主动关心毕业生社会适应阶段的心理状况, 帮助子女缓解那些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 作为社会, 主要是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毕业环境, 建立公平、平等的竞争机制, 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 以便青年学生走出学校走出家庭, 在社会生活大环境中接受锻炼, 接受教育。拿用人单位来说, 在招聘会上因大学生的阅历浅、社会经验不丰富而拒绝录用应届毕业生, 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本来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 就有一段或长或短的适应期, 在这期间完成从学生角色到劳动者角色的转换。因此, 社会要给予大学生一定的宽容心, 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培养大学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使他们的知识转换为生产力,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用人单位应把有条件的毕业生吸纳进来, 进行规范的指导和训练, 而不是把大学毕业生拒之门外, 这样他们将比有经验的低学历者成长得更快、更好。

(三) 大学毕业生对在社会适应中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毕业生自己也要学习运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1. 自我静思法

冷静与理智是表示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自我静思法也叫自我反省法, 遇到困难时要冷静对待, 控制心境, 切莫冲动和急躁, 摆脱干扰, 仔细分析是自身的原因还是外界的原因。冷静思考, 有利于稳定情绪, 找出原因, 有利于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2. 自我转化法

有些时候, 不良情绪是不易控制的。这是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 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 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到不良情绪中, 以求得心理平衡, 保护自己。

3. 自我适度宣泄法

因挫折造成焦虑和紧张时, 消除不良情绪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宣泄”, 切忌把不良心理埋于心底。忧郁隐藏的越久, 受到的伤害越大。较妥善的方法是向朋友倾诉, 一吐为快。求得自慰、疏导、同情。

4. 自我慰藉法

自我慰藉法就是自我安慰法, 实质上是自我忍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已尽了最大努力仍无法改变时, 可以说服自己适应着让步, 不必苛求, 承认并接受现实, 以求得解脱, “退一步海阔天空”。

当然, 自我调节的方法还很多, 如松弛练习法、环境调节法、广交朋友法、自我暗示法、幽默疗法等。这都是应变的一些方法。但最主要的是毕业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 平时就注重培养良好的品质, 磨练坚强的意志, 多方面体验生活培养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毕业后的社会适应中, 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 不至于在困难面前退缩。

参考文献

[1]、顾坤华.浅谈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3:64-66

[2]、武正林.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M].苏州:苏州人民出版社, 2001:86

[3]、4、季相林.大学毕业生“适应期”问题探讨[J].交通高教研究, 2003, 1:33-35

社会适应心理问题 篇11

【关键词】体育基础 意志品质 体育道德 心理健康 小组练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39-01

1.分层制定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身体素质、体育基础、心理特点,可是教师往往由于对学生们的差异性关注不多,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目标的评价中,以统一尺度去判定学生的情况,对不同学生的达成度很难做出正确、客观的判定,这不利于学生情感上的积极发展。所以,我认为可以按照差异性学生的分层理论来进行制定和评价。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三大类:A类为体育基础好,非智力因素好;B类为体育基础好,非智力因素差;C类为体育基础差,非智力因素差。

以耐久跑教学为例,在耐久跑教学设计中,安排两种练习队形,一是分组练习,每组6人,进行迂回跑;二是设计3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或者按照操场跑道分为1、4、8跑道)依据学生能力差异选择相应的圆(或跑道)进行练习,具体制定策略见表1。

C类学生:以正确的心态肯定优秀的同学,形成积极心态道德是体育课独特的育人价值,通过分层,明确各水平的学生该做出的素养表现,而不是笼统、模糊的表述。

2.巧妙转化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目标制定模糊、笼统的特点,通常是以一句话概括性的话来表述要达到的目标,难以以一个客观的量化标准加以评判,如果用“通过学习加强了合作意识”,这句话就太宽泛了,怎么样才为判定学生有合作意识,在课堂中什么样的表现才为实现目标,却未作具体表述,导致难以评价。但是,若将其转化为具体练习中的表现,如“在练习中,能够帮助、鼓励同伴完成小组练习,并能给同伴语言、手势提示”,可观测性就立刻显现了。因此,在制定该学习目标时,可稍作转化,将其转化为学生具体的行为和心态表现,就变得具体实在了,详见表2。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量化的较少,更多的体现出抽象、概括性的特点,因此应该细化分解,使其具有一定的可测量性。为此,可在各项练习中将大目标加以分解,将其合理地分配在每一项阶段练习中,使每一项练习都具有针对性的目的,最终,各个小目标的实现累加起来就是对大目标的有效突破。针对四项不同阶段的练习,应作具体安排,详见表3。

4.結束语

社会适应心理问题 篇12

1、跨国婚姻与文化适应

研究者们以和韩国男性有婚姻关系的中国同胞女性与外国女性和国内流入了的外国移住工人和韩国人女性间的跨国婚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李惠景通过采访指出跟中国侨胞女性和韩国男性的结婚很多是伪装结婚, 也可以通过跨国婚姻把握国家间的劳动移动的性格。

跨国婚姻家庭成员经受到的最大的困难是在自己陌生的新的文化中生活中出现的冲撞。他们的困难主要和周边的人一起生活在这种语言和文化环境中。他们要摆脱以前的生活环境并会在新的社会环境有一些冲突。这种对文化接触状况的适应问题的关心要以文化适应的概念来说明。进入20世纪后半期, 人们相互间文化的交流和接触迅速的增加, 文化的适应问题成为个人的和社会的问题。承认文化的多样性, 需要作出理解其他文化的姿势, 把握现在韩国的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状态。

2、心理社会的适应

在吴承欢的有关低收入阶中层青少年的心理社会的适应能力决定的主要原因的研究中调查了个人的特性、家族特性、学校特性、社会的支持特性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调查报告结果是, 性、年龄、生活水平带给了他们内在化问题影响, 同时家族特性中表明家族缺损有无和父母的养育态度等也不会给他们的适应性带来影响;在学校特性中对待学校生活的态度教师的支持度都不会给他们带来影响。另一方面, 对校内恶行, 即外在行为的影响分析结果是, 教师的支持程度越高, 对学校生活就越会有积极的态度, 报告显示外在化的问题在减少。

同时在现在儿童, 青少年的不适应行为的分析研究中提出, 影响他们的危险因素, 并强调了可以缓解这些危险因素影响力的的保护要因。在早期研究中将危机儿童, 青少年的因素大致的分为学校, 同龄人, 家庭, 个人的程度四个方面。学校因素主要是, 学习成绩的下跌及落后, 对学校教育有较低的价值感, 对学校生活的不诚实的态度, 教师们的不关心乃至暴力等行为。同龄人的因素主要指的是, 超越了和他们相符合的文化上的差异的青少年不正当行为的危险因素。家庭因素指的是, 家庭的不良经历, 经济性缺损, 家庭不和, 家庭不完整等, 个人方面的因素指的是, 情绪化, 较强的冲动倾向, 问题行为, 由于年幼而导致的感情控制力较弱等方面。

在早期研究中已经清晰的分析出了多元化的危机因素与问题行为的关联, 研究结果表明, 危机因素越多, 问题行为发生的概率越高。因此, 为了有效预防问题行动的发生和介入战略, 首先应该把握住危险因素的相对影响力。察看已有的于现在儿童, 青少年的心理社会的适应有关的研究调查。通过参考已有的研究调查探索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适应性的主要原因。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对象选定了在这个地区居住的跨国婚姻家庭的儿童, 通过京畿道教育厅提供的帮助, 将京畿道小学在校的1313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2、测量工具

1) 危险要素的尺度。本次研究中使了李瑛珠制作的给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带来影响的危险原因的尺度。危险原因尺度的细节内容由30个问题项目。合计各问题项目的分数, 分数越高的就意味着危险因素越多。

2) 心理社会的适应尺度。为了测量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度在本次研究中利用了韩国版青少年自我行为评判的尺度 (K-YSR) , 在K-YSR中排除对儿童来讲很难理解和与他们不符合的问题项目, 选择了20个题目进行的测试。

3、资料分析

首先通过分析实验, 明确了原因的主要构成并根据各自尺度验证了构成概念的有效性;其次, 使用Cronbachα的参数验证了对可以检测出给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的尺度的信赖度。最后, 多重回归分析确定保护因素在给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

三、研究结果

1、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危险原因的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试验确定导致韩国跨国婚姻家庭儿童在心理社会上很难适应的主要原因。

观察第1因子区域内的问题项目的内容, 总结得出这些内容:从妈妈帮助不足、家庭交流沟通困难、家庭间的矛盾。如果把握这些内容后面共通属性的话就是全部符合家庭关系这个主要原因。观察第2因子区域内的问题项目的内容, 可以总结得出这样的内容:自信不足和紧张状态。因此这种自信不足和紧张状态可以领会为是这些个人因素使在多种文化家庭的儿童难以适应心理社会, 这可以命名为个人因素。观察第3因子区域内的问题项目, 主要内容是:多文化家庭儿童由于在学校生活中学习成绩落后。因此在本研究中就可以命名为学校关联的因素了。在第4因子的问题项目中如果把握它们的共同属性的话可以归纳为:学校生活的兴趣不足和心理的丧失感。这些因素使生活在多重文化家庭的儿童与周围的人有了疏离感。因此我们可以命名为心理上的疏离感。参考第5个因子内的问题项目, 可归纳为:朋友们嘲弄和朋友关系困难这两个要素都来自朋友关系之中, 因此可以命名为朋友关系因子。最后由于第六个因子区域内的问题项目是他们的共通属性都是来自于作为外国人的父母方面, 在本研究中可以命名为文化异质感。

2、危机原因在心理社会适应中的影响

首先, 探寻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内在化问题因素的相对影响力, 如表1。

观察以上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的内在化问题的各危险因素的相对影响力的大小表明影响力最大的是个人因素。其次是心理的疏远感、学习成绩落后及文化异质感带来的影响。另一面表明家庭关系和朋友关系没有给内在化问题带来影响。综上所述, 在内在化问题中个人的心理特性因素是最重要的。

再次, 以这六个因素作为对象, 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法探寻影响外在化问题的危险要素的相对影响力, 如表2。

观察以上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的外在化问题的各危险因素的相对影响力的大小, 与内在化问题不同心理的疏远感因素的影响力最大。其次是学习成绩落后因素, 个人因素带来的影响。另一面, 家庭关系, 朋友关系以及给内在化问题带来影响的文化异质感因素都没有给外在化问题带来影响。综上所述, 和内在化问题一样, 在外在化问题中和家庭关系因素与朋友关系因素相比较, 最重要的仍是儿童的心理特性与个人特性更为重要。

最后, 以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的6个要素作为对象, 确认他们对心理社会的适应带来的相对影响力的大小, 进行了多重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3。

上面对影响韩国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社会适应的要素的相对影响力大小的多重回归分析的结果如下。与内在化问题一样, 影响性最大的是个人因素。其次是心理疏远感因素, 学习成绩落后因素带来的影响。由这样的分析结果可以揭示出, 作为影响韩国跨国婚姻家庭儿童心理社会适应的危机原因, 个人特性因素和心理特性因素的影响力更加重要。

四、结论

第一, 为明确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的主要危机原因是什么而进行了因素分析试验。分析结果是, 影响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的适应的危机原因主要有六个, 家庭关系因素, 个人因素, 学校关系因素, 心理疏远感因素朋友关系因素及文化的异质感因素。第二, 研究显示, 家庭、朋友与文化的异质感关系因素对此的影响力很小。在影响心理社会适应的内在化问题中各因素影响力的顺序依次是:个人因素、心里疏离感因素、学校关系因素、文化异质感因素。总之, 影响韩国的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的重要因素是个人因素。应该开发一套不仅针对跨国婚姻儿童的个人而且适用于跨国婚姻家庭构成员全体的教育项目, 并且希望能够实施以对跨国婚姻儿童心理援助及解决其心理上的问题为目标的教育计划。在后续研究中通过多个国家相同数量的儿童表决调查的方法进行的研究表明需要一个能够代表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特性的研究。进而需要进行对跨国婚姻家庭儿童的全国性的实际调查, 在各级教育厅及人力资源部的协助下进行了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认证资源部:《多种文化家庭孩的子教育支援对策》, 2006, 1-29。

[2]、Maguin, E., &Loeber, R:《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delinquency》.In M.Tonry (Ed) , 《Crime and justice:A review of research》.20.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145-164。

上一篇:失真表现下一篇:供应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