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适应

2024-09-04

社会生活适应(共12篇)

社会生活适应 篇1

指导语:心理社会适应性, 又称心理适应能力或社会适应能力, 是人的一种综合性心理特征, 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心理社会适应性的高低, 从某种意义上说, 表明一个人的成熟度。它与人的智力有关, 但更与人的个性特征有关, 它反映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社会适应性强的人, 在遇到各种复杂、困难、紧急、令人害怕或危险的情况时, 仍能泰然处之, 有效地发挥自己的原有能力, 甚至超常发挥。而那些适应性差的人, 一旦遇到特殊情况, 如考试、比赛、上台发言、重要活动等, 就容易惊慌失措, 不知如何是好, 表现失常。了解自己的心理社会适应性, 有助于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

本问卷可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在测验中得分较低, 你不必忧心忡忡, 因为一个人的适应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 知识、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增强的。只要你有信心, 努力学习, 加强锻炼, 一定会成为适应社会的成功者。

在下面的30个题目中, 每题后面有5个备选答案, 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做出选择, 每题只选一项。

1.离开家到一个新地方, 我会生点小毛病, 如失眠、腹泻、皮肤过敏等。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无论在什么场合, 只要需要, 我都能很自然地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3.在冬天我比别人更怕冷, 夏天比别人更怕热。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4.如果需要的话, 我可熬一个通宵, 第二天仍然精力充沛地学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5.参加比赛时, 赛场上气氛越热烈, 观众越加油, 我的成绩反而越上不去。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6.课堂答问或开会发言时, 我能镇定自若地把事先想好的一切都完整地说出来。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7.当着众人的面, 我时常感到羞涩、窘迫。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8.无论情况多么紧迫, 我都能注意到所有的细节, 不会丢三落四。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9.检查身体时, 我会因为心慌导致医生说我“心跳过速”。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0.每到一个新的地方, 我都很容易同别人熟悉接近。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1.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 我的成绩多半会发挥得比平时要差。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2.我喜欢学习新的东西, 它给我一种新鲜感, 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3.只要到一个新地方或换一张床, 我就会难以入睡甚至失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4.不管生活环境与条件有多大变化, 我很快就能习惯。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5.我觉得一个人做事比大家一起干效率高些, 所以我愿意一个人做事。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6.即使是人多的地方, 我也不会感到紧张或不自在。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7.在陌生人面前, 我常无话可说, 以致感到尴尬。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8.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 我虽然很紧张, 但总能很快地使自己镇定下来。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9.我最怕在正式场合抛头露面, 大家都看着我时心里特紧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0.即使同学对我有看法, 我仍能正常同他 (她) 交往。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1.老师、领导在场的时候, 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2.与人相处, 我很少固执己见, 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3.同别人争论时, 我常常感到语塞, 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4.我对生活要求不高, 即使条件很艰苦, 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5.我不喜欢的东西, 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6.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 我仍能集中精力学习或工作, 并且效率不减。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7.假如将试卷拿到一个安静、无人监考的房间去做, 我的成绩会更好一些。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8.夜间走路, 我能比别人看得更清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 每逢这种情况, 我就有意回避。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3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 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记分:

解析:

100分以上:

适应性很强。你能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与人交往轻松、大方, 给人的印象良好。你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 都能应付自如;世界千变万化, 而你却左右逢源, 游刃有余。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你常能化之于无形, 你过得心情愉快, 这种精神品质有利于你的心理平衡与健康, 你是个生命力强的人。在工作上, 你的选择余地很大, 你可以胜任大部分的工作。

50~79分:

适应性一般。当你进入新环境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基本上就能适应。事物的变化及刺激不会使你失魂落魄, 一般情形你都能应付, 可是如果事件比较重大, 变化比较突兀, 那你的适应期就要拖长。你了解自己的情况后, 最好预先准备, 锻炼自己的快速适应能力。职业选择方面, 你要有所侧重, 以自己的特长为基础, 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

80~99分:

适应性较强。你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态度积极, 乐于与外界交往, 有较强的调适能力, 通常能应付突发事件, 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对你来说不成问题, 所以, 你生活比较轻松、快乐。你以后可以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 从中你会受益良多。

30~49分:适应性较差。你习惯于依赖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旦遇到困难容易畏难, 甚至消沉、退缩。你对世界的变化、生活的磨难有些不习惯, 过度磨损你会疲劳乃至“断裂”;不过, 意识到了这一点, 就有希望改善这种状况。首先从思想上对看不惯的东西冷静地剖析一番, 其次, 在心理上多适应, 不把自己拘禁在固定模式中。在工作选择上, 你适合做比较稳定的工作。

29分以下:适应性很差。你在各种新环境中, 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还不一定马上能够适应, 常常感到与周围事物格格不入而十分苦恼。在与他人的交往中, 总是显得拘谨、羞怯, 手足无措。也许学习或工作对于你来说并不是能力不够, 只是你对自己缺乏信心, 所以学习或工作起来会感到有些吃力。你在应付环境、事物的变化时经常出问题, 你应静下来自己好好分析, 找找原因, 不然, 这种状况是很难改变了。还是及早调整自己的状况, 增加一些适应力吧!

社会生活适应 篇2

在企业家卢俊卿的发展观里,环境文明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环境治理、淘汰落后产能是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一种表现。在卢俊卿眼中,企业发展需要贯彻这种相协调的管理制度,同时,企业更应借助经济手段实现环境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相得益彰。

卢俊卿强调,我国环境问题存在复杂的形成原因,包括人口分布和企业发展多重因素在内,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对环境发展造成影响。尤其对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今天,能源结构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基础能源主要依靠煤炭,这样能源现状导致了污染等众多负效应的日益突出。此外,除了基础的能源结构,还包括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这一外延型的发展模式也导致了能源消耗的居高不下。

面对企业发展的现状,卢俊卿提出坚持有效的经济治理原则,从资源改革入手,以企业资源带动企业自身电力系统的改革,借助经济发展形成新阶段的联动改革。同时,企业发展也应该充分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作用,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发展机制,运用经济手段合理安排企业的市场运营,以此促进企业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的发展信号积极主动地节能降耗,加强环境保护。

适应生活等 篇3

王虎林

一匹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匹狼气喘吁吁地从它身边经过。这使它十分惊奇。它问:你在追赶羚羊吗?

“没有!”

“有人在追赶你吗?”

“没有!”

“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

那匹狼说:“听说狮子要来了。”

“狮子要来?”听了这话它放下心来,也禁不住笑出了声,“我以为什么了不起的事这么大惊小怪的,原来是狮子要来了,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

“听说狮子跑得很快!”

“跑得快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追一只羚羊用不了多大力气!”那匹狼还要说什么,它却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行了行了,你去跑你的,我要睡觉了。”那匹狼摇了摇头就走了,它却继续睡它的大觉。

后来,狮子真的来了,只来了一只,然而由于他的到来,整个草原上的羚羊奔跑速度变得极快。这匹狼不再那么容易得到食物,不久便饿死了。死时它不住地怨恨,是狮子破坏了它宁静的生活。

这则寓言所包含的深意,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咀嚼。居安思危,永不懈怠,竞争永远是生活的真正主题,生活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适应你,但是你却必须学会时时处处适应生活。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以树为镜

史曙明

这是一条林区繁忙拥挤的公路。左边是松树,右边也是松树。乍看,不见异样。久了,便会发现:左边的矮小虬曲,苍老萎缩;右边的高大笔直,蓬勃向上。记得,这些松树都是在十几年前同时栽种的,同样的土质,同样的阳光雨露,然而仅一路之隔,却怎么别如桔橘?

定睛一瞧。哦!原来左边的密密麻麻,不修边幅;而右边的树枝却都只留下2/3,距地面约一米处,还削去了一块倒三角形的皮,下角上挂上了一个食品袋,里面装有白白的松脂。

我觉蹊跷,便请教于同座的老者。他笑着告诉我,左边的枝叶繁多,却占据了大量的空间,所以得不到充足的阳光、空气和雨露,可还要向过多的枝叶输送大量的养分;而右边的虽然砍去了不少枝叶,但它们却拥有充分的空间,获得了充足的阳光、空气和雨露,尽管向外界输出了一点松脂,但这只能增强它们的再造力,因此生命力更强。就像人输出少量血可以增强血的再造能力一样。

的确,树如人,人也如树。

在人类社会这片大森林中,有的人见缝插针,生命的枝叶过于繁杂,占据了过大的空间,以致于心力憔悴,终不成材;而有的人整枝去叶,轻装上阵,多给别人一方天地,不惜为社会之炉添薪加油,同时别人也会多给他一点空间,他最终蓬勃挺拔,生命之树常青。

如何引导学生适应高中生活 篇4

关键词:高中生活,适应,调整

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以及新课程, 新生的内心是兴奋、好奇、憧憬、期待、还是有些忐忑不安呢?刚进高中的各位同学一定会感受到高中生活与自己以前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 内心难免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感。例如, 不适应学校的伙食、住不惯, 总想着以前初中的时光;觉得不知道在做什么……有的同学甚至可能因此开始怀疑自己, 自己是不是一个弱者呢?

其实不然。在新的环境出现不适应是难免的, 只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 就能克服困难, 迎接新的挑战。人的一生总会面临一次次转折, 顺利地渡过转折, 将会迈向人生新的台阶, 如果不能很好地走过人生的转折, 可能会对未来的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 留下阴影。从初中升入高中, 也是人生中的一次转折, 如果适应能力强, 尽快适应了新的环境, 便会不断地取得进步, 否则将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生问题, 出现障碍。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呢?

第一, 要使学生真正懂得高中意味着什么。告诉学生, 你是带着憧憬, 带着希望走进高中的, 也许昨天的欢声笑语还未消失, 但今天你却要站在人生的另一个起跑线上奋勇前进。昨天的你还没有完全摆脱那股稚气, 也没有完全摆脱对家庭的依附关系, 对自己的未来也是懵懵懂懂, 这都不要紧。但今天, 你必须更深入地考虑自己的未来, 自己的一生;把自己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具体化, 同时初步确立自己的社会理想;当然, 你也会更多地想到友谊以至于爱情。总之, 进入高中, 意味着你将面对未来的生活道路, 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 (专业) 的选择, 也面临着时代带来的激烈竞争的挑战。你必须深思熟虑, 必须克制自己, 必须努力奋斗。

第二, 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这三年的基本成长要求。简单地说, 就是要基本完成向一个独立的社会的人的过渡。要告诉学生, 你现在已接近成人了。成人有较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也有更多的发言权, 当然也要负更多的责任。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 你将迈进主要依靠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之中。与初中相比, 老师对你会更客气, 更民主, 父母也会更多地尊重你。除了升学, 你还要为走向社会生活做好准备。

第三, 要引导学生尽快了解、熟悉高中学习的特点。高中学习具有特殊性, 它属于基础教育, 但又有很强的升学预备教育的特点。就目前高中学习而言, 主要是为了进大学深造。因此, 高中的学习科目较多, 学习负担较重, 要面临会考、高考等重大考试。一名高中学生要能够比较自如地完成各科课程, 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体上说, 高中的学习以掌握系统的、理性的间接经验为主, 有较高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有一定的难度, 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要求较高, 需要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计划性、独立性和主动性, 也需要学生有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研究中学习, 在研究中提高, 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也是现代中学生的四大支柱能力之一。

第四, 要引导学生调整自己。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是生活在集体之中, 自己的爱好不一定是别人的爱好, 自己的习惯也不一定是别人的习惯, 要对自己的言行有所节制, 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不随便向别人借钱, 借钱一定要还。要注意个人卫生, 待人要有礼貌。总之, 要从细节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做一个文明的、有修养的人。对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 要有心理准备和应对策略。高中阶段, 虽然学校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老师们精心教学, 教育设施逐步现代化, 但由于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的现象较为严重, 同学之间的学习竞争比较激烈, 这些对心理发育没有完全成熟的你来说是不利因素, 要有心理的准备, 要时刻注意这些现象, 并有应对的策略。引导学生相信自己, 用正确方式来看待自己, 这决定着自己是否能尽快地适应新环境, 也决定着自己是否能取得成功。启发他们记住, 不相信自己的人往往会夸大自己内心的脆弱与不安, 也夸大他人的力量, 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强, 比自己好, 比自己聪明。我当年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 但是我总是对自己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一定做到, 我能行, 我一定行!”只要相信自己, 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第五, 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使他们在和谐的人际互动中健康成长。告诉他们, 好的人际关系是成长和学业进步的保障, 是需要学会适应的重要方面。如何才能改善人际关系呢?培养独立的自我意识, 主动交流。新环境多交新朋友。高一新生如果迟迟结交不到新朋友, 会使学生感到很孤独, 产生种种不良心理。面对新环境、新变化, 一定要有思想准备, 并做好相应的心理调适;还要尽快了解新环境, 主动接受新环境, 使自己尽快融入集体, 多交一些朋友。首先, 要多和同学在一起, 这样你才不会被孤独感所包围, 不会被坏情绪所左右。这样不但可以“不忘老朋友”, 又可以“结识新朋友”。其次, 要常与老师、父母沟通、交流。俗话说“理解万岁”, 只有在相互沟通、交流的基础上, 大家才能相互理解、相互谅解, 也能为你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再次要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这样, 不仅会使学生结交到更多的朋友, 更会使他们在兴趣爱好中暂时忘却对家的思念。高中老师在开学之初会教会你这些, 这里的老师会成为你的朋友。要引导学生多与老师、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听听老师和同伴儿的建议, 学习他们的经验, 让自己少走弯路, 同时这也是倾诉自己的烦恼, 寻求帮助的大好时机。

教师如何才能使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呢?要引导学生做4点:1.真心待人。想要别人真心待你, 首先得真心待人。2.要学会宽容。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对朋友不能太苛刻, 彼此应该宽容, 其实我们会发现在自己身边有许多值得交往的并可以成为知心朋友的人。即使同学有缺点, 有得罪我们的地方, 我们不要纠缠不休, 要能原谅他人。同学之间出现摩擦, 要化干戈为玉帛, 要以宽容的态度去解决问题。3.巧妙运用传感效应。以自己的情绪来感染同学, 以自己的热情来引发大家的热情。4.不要抱怨。因为抱怨改变不了现实, 只会破坏自己的心情, 只有马上行动, 从自己做起, 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真诚、宽松、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第六, 关注现在。很多同学之所以不能适应新环境, 就是因为抱着“从前怎样好”, 是回到“以前该多好”的心态, 总拿过去和现在比, 其实过去的美好固然珍贵, 但是今天的努力却可以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所以, 要引导学生把所有的心与行动放在今天的每分每秒会更加充实。

第七, 要乐于助人。当学生有困难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伸出友谊之手, 帮助同学。帮助了别人, 自己也会心情愉悦。

每个人天生都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从出生到现在, 也是一个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要相信同学们能够顺利走过充实的高一, 为高中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引导他们好好地珍惜三年的高中生活, 珍惜命运赐给自己的人生机遇, 成功的人往往是耐得住寂寞的。

适应大学生活 篇5

一、正确认识角色改变,适应新的学习第一,要确立新的目标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感 到空虚和迷茫,出现松劲情绪明确的奋斗目标持之以恒的动力第二,要制定学习计划 德、智、体、美、劳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三,要培养自学能力。大学学习的特点是自 主性,它强调学生既要有较强的自学意识,又要善于自学。只有早日培养自己的这种 能力才能使自己在以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人才。

二、有效进行自我评价 竞争的内容不再仅仅是学习成绩,眼界学识、文体特长、社交能力、组织才干等等,都成了比较的内容。在这种比较之下,有的人会因为低估自己的才智和能力,使自我 评价过低,造成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更有甚者会为了避免挫败感而封闭自己 人的知识、才能通常是处于离散、朦胧状态的,需要人们不断地挖掘、发现和开发。从个人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的特点,毅力的恒久性,已有的知识结构,献身精神与果 敢魅力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和测试,将为你做出科学的自我评价提供有益的帮助。主动适应 适应全新环境

三、主动适应全新环境 一是文化环境的高深化二是科学知识的专业化三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踏入接触社会环 境走出“象牙塔”,到校园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不逃避现实也不做无根据的幻想,有目 的的进行一些有益有利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认清楚自己在这个社会环境中的实际位 置。

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法国作家罗兰说过:“有了朋友,生命才显示出它全部的价值。智慧、友爱,这是照亮 我们黑夜的唯一光亮。”可见友谊在人生中的分量。区的差异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 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无疑 会有利于今后走入社会。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还要做到对人宽,对己严,切忌以 我为中心。坚持真诚、宽容、平等的原则,尊重他人,保持尊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 益,不做无谓的斗争,但也不要害怕冲突融入集体

五、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学会日常生活的打理 对钱财的管理

适应社会 走向成功 篇6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分析技巧

中图分类号: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023-02

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难题,不仅关乎到学生个人和家庭未来几年内甚至更长远的发展问题,也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要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只有从国家宏观调控的规范化、实效化加大调控力度,学校加强对就业学生方向的引导教育,学校、家庭对学生个人就业目标的实际化出发,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缓解就业人数增加带给个人的就业压力。

1 目前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式,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各大、中专院校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方面,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1)在指导对象和内容上:对职业指导的理解还不全面,只是一种狭义的就业指导,其服务内容和范围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就业指导的对象范围仅仅指向毕业生,忽视了各大、中专院校更广泛的学生群体,对大多数学生的指导呈现空白。这就使得对大、中专学生的指导实际上处于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的状态。指导对象的狭窄,必然导致很多本该开展的内容没有开展,指导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2)在指导的功能上:不少人认为就业指导只是一种信息政策的传达和部分就业技巧的指导,其功能只是在于帮助学生寻找职业,毕业生找到工作就是万事大吉,忽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观、创业意识教育。实际上,就业指导所要完成的职业指导功能远非如此,更多的是要帮助学生在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中做好思想上、心理上和能力上的准备,以及学会做出现实的职业决策的技能。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大众化”水平,而部分毕业生的择业观仍停留在原有的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在择业和就业方面期望值过高,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些都是需要在职业指导中予以纠正的。

3)在组织构成上:尽管大部分各大、中专院校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或由专人负责,但就业指导工作往往限于部分就业信息的发布和就业政策的宣传这两项内容,对于其他本应开展的各大、中专院校职业指导内容难以完成。在对各大、中专院校各年级学生实行多种内容和形式的职业指导方面做的显然不足。究竟如何组织现有的就业指导机构,如何满足其人员构成上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是摆在当前各大、中专院校职业指导部门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在指导的形式上:由于上述原因,当前我国各大、中专院校就业指导的形式也非常单调,只有很少的几所各大、中专院校开设了职业指导课程,其他各种各样的职业指导形式尚未有计划、有目的地得到利用。

针对上述问题,我以为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2)树立职业指导的理念

要改变就业指导“以大四学生的就业环节为主”和“以完成签约手续为中心”的局面,必须树立全新的思路,树立“就业指导”的新理念,解决好工作定位的问题,达到与国际的接轨。这是我们走向全面市场化应当树立的重要工作范畴,其基本理念是促进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具体来说,包括“全程指导、注重服务、面向市场”几个方面的理念。

1)树立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

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为了人的终生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要与国际接轨,就要符合国际性的就业指导理念,从完成毕业生“出校门”的就业具体手续的工作状态,上升到帮助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层次。这不仅应当成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最基本理念,而且也是构成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职业生涯的理念体现为:引导大学生从广阔的视野审视个人职业问题,帮助其正确进行人生定位和对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帮助其正确地选择职业,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和较快地适应工作,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2)树立全程指导的理念

要树立对大学生“从一年级做起”、进行四年全程指导服务的理念。在大学一年级,侧重进行专业与职业规划教育,将所学的专业与未来的素质要求和就业出路相联系。大学二、三年级是学生积累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阶段,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结合社会需求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适当的技能培养,以塑造适应未来就业市场需要的“全人”。大学四年级是实现就业的关键性阶段,要根据其特点进行就业制度政策和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并注重对部分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其做好“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因此,就业指导教育应贯穿大学四年之中。

3)将管理性转变为服务性

不论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就业指导机构,还是学校内设置的就业指导机构,所从事的都是非行政化的工作,其机构的性质类似于事业单位,本质上是完成在大学领域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为此,要淡化和去除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行政色彩,将习惯性的、具有一定居高临下特征的“管理”面孔转变以学生为中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热心为学生服务的新风貌,通过快捷、可靠、优质的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2 作为高校毕业生自身,要审时度势,了解社会背景,掌握应聘技巧

2.1 了解社会背景 独辟蹊径就业

无论从全国还是山东省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的矛盾仍然是阻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原因。有数据表明,以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东部发达省市和大中城市吸纳了全国50%的高校毕业生,而西部一些省市及至地级城市,吸纳的毕业生人数不足20%;在山东省以省会城市济南和青岛、烟台为代表的东部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吸引了省内半数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而靠近内陆其他地市的一些中小型城市吸纳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呈日趋减少之势。宁可回家“啃老待业”或准备另行考研,也不愿意“屈就”。

针对这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习惯性就业情况,解决之道除了国家在大学生就业方向上的宏观引导及政策扶持外,学生所在的高校在学生就业教育方面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除了地域性人才吸纳偏颇之外,学科性就业的不平均也是使一些文科类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那些实用性较强的工科类毕业生则在就业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在有些地区,部分高职类毕业生竟然比大学毕业生还受用人单位欢迎,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家长纷纷让中考的学生直接进职业中学,职业中学招生率一年高过一年的关键因素。以上这几点,是近几年就业过程中产生的新状况。

究其原因,有专家指出,这是因为我国的教育体制所致。本科教育是一种通才教育,在大学期间受到的教育只是奠定了一种职业发展的基础,在这期间,学生最应掌握的是一种能力的培训,包括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些能力接受的过程就是学生本人基本素质提高的过程。大学里的专业教育多数情况下不会直接应用到就业的过程或以后参加工作的过程中,这也就是用人单位在接受大学生应聘的时候,大多数并不是看重其专业背景,而更看中应聘者个人的实践能力,在单位实习过程中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相关的数据表明,只有不到30%的大学生就业时能够“专业对口”,70%多的大学生毕业时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这对于那些执著于“专业对口”的毕业生来讲,“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方式不啻为一个可供借鉴的方式。

2.2 大学毕业应聘需掌握的几种基本知识

针对大学生就业所遇到的种种情况,大学毕业生本人只有尽可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使自己具备比别人更多的实践操作能力或是更加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素质,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而面临就业时,就需要多收集一些就业相关的知识,以便能为找到一个可心的工作增加些成功的机率。

大学生就业时,有许多知识结构需要“重组”。记住关键的几点对学生就业是有帮助的。首先,切忌盲目参加招聘会。参加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几乎是每年大学毕业生都要经历的。每年一二月份,寒假前后,各地的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如期举办,并且各地招聘会基本都会主动选择同时召开,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参加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各地新闻媒体往往把参加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用“人头簇动、人山人海”等词汇来形容供需见面会的现场气氛之火热。然而,在这些表面现象之后,更隐藏着许多不和谐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学生交了入场费,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交纳了场地费却没有聘到可心的人才。大学毕业生参加招聘会是有好处的,此举毕竟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应聘机会,为人才与用人单位搭建了方便的沟通桥梁。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参加招聘会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了。四处参加这样的应聘会,让大学生更加盲目的“赶场应聘”,交通费、食宿费、入场费等大量增加,造成了就业成本的支出。

因此,有专业人士支招,应届大学毕业生参加招聘会不应盲目出击,只有全方位衡量自己希望就业的城市,权衡之后,再针对性的认清了解自己即将参加的招聘会的性质或参加单位,认真分析应聘单位的用人条件,从不同的方面思考自己如果就业将会给单位带来哪些改变或是其它一些有益的东西,而不是盲目发简历、千篇一律性的应聘,这样做不仅用人单位不太认可,对自身的求职经历也是一种“荼毒”。所以说,严肃的、认真的、有针对性的、慎重的应聘才会不至于“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其次,了解就业社会背景,依据自身的技艺专长有目的的选择性就业。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学生要解决的就业问题从一个长远的角度来讲,其实也有一个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就业毕竟是以后发展的一个基础。好多大学生毕业的时候都有一种无所适从的心理,认为自己几乎什么也没学到,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更就无从谈起。其实,正是因为大学生的这种不确定性,所以,才会让社会上的人称大学生为“天之骄子”,大学生有许多可以畅想的未来,只要他们愿意,“通往罗马的大路总会有千万条的”。一条来自省内东部某沿海城市媒体最新消息报道,该地区获得“全省百名首席技师”称号的仅有一人,由此反应了地区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的现状。所以,从这一条新闻折射出来的问题可见,有些有技长的工科大学毕业生只要在某些专业技能方面能够掌握更多的“绝招”,不仅会为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就是以后的成才之路也是可以预期的。

再次,广开就业渠道,多角度就业。大学生就业其实在考验很多方面,不仅是大学生自身,也在考验社会各个层面。专家建议,大学生就业,渠道不仅仅在于学校安排的供需见面会,或者是参加社会召开的招聘会,就是熟人、亲友的就业信息介绍,也是提高就业机会的一种方式。如今,社会上有许多中介公司,他们其实就是把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卖”给寻找就业机会的人,他们的“卖点”在于“信息集中、快捷”,许多人,不仅包括大学生就是社会上求职的人也会向中介公司伸出求助之手。然而就业必须得保证中介的可靠性,这是学生自己无法完全确认的,所以,当有单位用人的消息经亲朋好友知道后,让他们为自己穿针引线,搭建一个“短平快”的供需见面平台,然后再经过全方位的能力测试后,求得满意的职位,这不仅对个人,就是对企业也是有利的。所以,这种方式对于那些相对比较单纯的大学生而言,不是简单的“走后门”,而是现代经济学概论中所讲的“降低甲乙双方投入成本”的一种。

再有,有约在手不能迟疑。大学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就如同那个著名的“拣稻穗理论”所说的一样,在求职过程中面对各种机会,总以为“最大稻穗会在下一棵”,持这样的心理等到走出稻田却发现双手空空!笔者也有切身的体会,当初自己毕业时,参加一个大型的招聘会,投出的第一份简历就被一家地区性事业单位认可,他们当时只有一个条件:马上签约。然而,笔者却由于平生第一次参加招聘会没有经验,不知道自己以后的“稻穗”是不是比这个还要大,所以,眼看着身边的人急急签名,自己却放弃了以后再也没有出现的优惠政策,自己当时不知道当时错过了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因为那时社会经验比较缺失,没有迫切意识,以致机会错过不可重来了。眼下,大学毕业生人数一年多过一年,就业压力也比五六年前大许多,而学生毕业时的寻找就业机会的经验并不比那会增长太多,所以,遇到合适的就业签约机会可不能轻易放过。

最后,再对已经获得试用的大学毕业生提出一点建议。那就是“认真做事,好好做人”。在试用期间,发挥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速的特点,对新工作、新同事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融入到其中,不以“试用员工”的态度要求自己,切忌不能终日抱定“怀才不遇”的心态来工作,因为,只有将手中的工作做得格外出色了,才能证明自己有点“才”。就业是自己通往成长巅峰的必由之路,“万事开头难”,只有走好了这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以后的“成长通途”才会在你面前徐徐展开。

社会生活适应 篇7

通过对民生问题与社会管理政策调整之间关系的分析, 可知我国已经到了社会管理政策应该向民生重点倾斜这样一个阶段。只有将民生问题解决好, 人民群众才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热情。要解决好民生问题, 需要我们根据国情的新变化不断调整管理策略, 创新管理机制, 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

一、转变社会管理理念

解决民生问题, 政府应转变社会管理理念, 在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中承担主要责任。新中国建立之初, 为了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和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我国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模式主导下, 每个社会成员都被纳入一定的组织之中, 由组织对社会成员的生活从摇篮到坟墓做出制度化的安排, 提供一切人民生存发展所需的公共产品。此后的发展经验证明, 虽然这种模式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达成了形式上的公平, 但这是一种低水平的满足和纯形式的公平, 缺乏效率。其更大的不足在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了经济发展, 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我国进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场改革旷日持久, 直到今天许多制度都还在建设完善中。改革中, 为了解放生产力, 激发经济活力, 国家大力放权, 除了掌握一些涉及国计民生命脉的主要产业外, 将其他领域都推向了市场, 通过市场对资源的调配促进经济发展。这些领域包括与人民生存发展相关的原本属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诸多方面, 在这些领域政府只进行监管和引导而放弃了本该承担的购买责任。而这些领域又是作为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触及的区域, 是需求的刚性领域, 在市场经济下, 受价值规律的作用, 这些领域商品价格普遍表现出高于价值的趋势, 部分领域甚至呈现资源稀缺状态, 这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因为群众将很大一部分财富都用在了这些产品的购买或者为未来的购买做储蓄准备了。要改变这种现状, 只能通过转嫁群众的购买负担才能实现, 群众购买负担的转嫁过程就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

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国家具备了向群众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因此, 政府应该改变原有的社会管理理念, 把属于公共产品提供的领域逐渐由市场监管和引导改为主动购买, 通过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建设, 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只有这样人民群众的生活负担才会减轻, 生活水平才能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高, 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社会矛盾才会迎刃而解。

增强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具体可通过三种方式实现:一是政府作为直接提供者, 通过财政税收和公共支出向社会直接供应公共产品和服务。二是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在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其为非营利部门的性质, 对其基本运营费提供财政预算保证。三是进一步突出公共企业的社会公益性, 增加补贴对其支持。对于其生产和出售的公共产品或服务, 消费者只承担成本费, 坚持非营利性的原则。

二、鼓励壮大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既是社会矛盾的“安全阀”, 又是化解矛盾的“润滑剂”和“稀释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和社会风险加大期, 社会管理领域存在诸多问题, 需要社会管理的创新来解决。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总体要求, 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方面应强调政府调节力量同社会组织力量的结合, 形成适合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管理机制。

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组织主要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具体而言, 社会组织是指由公民自发组成, 为实现组织成员的共同理想, 并按照其内部章程开展活动, 以便实现组织的宗旨和目标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社会组织在服务社会, 维持社会秩序, 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具有诸多功能:一是它通过不同的群体目标强劲得把个人吸收到群体活动中, 并以此把个人纳人到社会生活的主流之中, 让社会成员按照社会规范有序的生活, 达到保持社会秩序的作用。二是它把分散的个体整合为一个新的强大的集体, 把有限的个体力量变为强大的集体合力, 从而改变组织成员在面对各类强大实体时的弱势地位, 使社会成员在维护自身利益方面更具优势。三是社会组织通过承担部分原属于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起到减轻政府负担的作用, 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部分政府权力过度滥用的制衡, 起到弱化社会矛盾发生环境的作用。四是社会组织主要是在政府的资助扶持下, 根据民众的要求提供具有公益性的社会服务, 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通过与民众直接的接触及时发现积存的社会矛盾, 通过向上传递或者自我消化的方式将矛盾化解, 避免加深和扩大化。五是牢牢扎根于群众之中的社会组织相比于政府而言, 更能敏感地捕捉到不同人群的多样化的需求并且通过合法渠道有效满足。

通过上文对社会组织各种相关内容的阐述, 我们不难发现, 不管是从社会组织的概念出发还是从社会功能出发, 都在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 它是将国家和个人连接在一起的纽带, 国家的意志通过它渗透到民心, 人民的切身利益通过它来维护和向上传递。它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反映的是群众所需所思, 它又受限于政府, 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 各类社会积存矛盾和转型期新生矛盾交叉出现, 这些矛盾追根究底都与人民利益直接相关, 而我国传统的社会管理机制缺少有效的民意上传和维护机制, 一方面, 民意无法上达, 只能在基层积淀, 另一方面, 社会矛盾缺少比较柔性的中间组织来协调化解, 主要依靠政府机构采用传统的管制手段甚至一些部门采用暴力手段来解决, 这些方式极大地加剧了民怨, 致使矛盾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以各种破坏社会秩序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 经济体制的转变也使经济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 不管是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还是伴随经济结构变化出现的新矛盾都需要相应的有组织的体系来对抗。所有这些问题的化解方式和社会需求都表明了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管理主体之一的重要性。所以, 我国应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大力发展壮大社会组织, 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应有的作用。

鼓励和壮大社会组织应遵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通过完善培育扶持政策, 降低准人门槛等措施发展社会组织。在具体方向上,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着力培育和发展经济类、公益类社会组织, 以及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 支持和引导科、教、文、卫、体, 以及新型社会组织。加强对社会组织活动的依法监管, 形成社会组织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 保证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

世界历史经验表明, 政府公共支出的发展变化存在这样一个规律, 在传统经济时期, 公共支出主要投向有形资产, 主要包括各类基础设施建设, 例如铁路、公路、机场、生活供水、卫生设施建设等。进人工业化中期直至后期, 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 公共支出重点逐渐向人力资本倾斜, 诸如教育、健康、福利保障等。公共支出转变的实质是经济发展进人新阶段, 需要公共支出的增加, 以及重点的转移来配合经济发展新模式。该模式是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向人力资本重点支出为转移, 围绕这一转向满足经济发展新阶段对环境的更高要求, 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同时双赢式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公共服务具有向基层集中的特点, 作为公共服务中一级的人力资本因其特定性质 (与每位公民直接相关) 更决定了基层 (基层是将抽象的国家和具体的个人联结起来的桥梁) 是其实现的主要方式。基层实现的内涵实指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以及政策的落实。

基层政府通过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实现, 一方面可满足经济发展新阶段对各类社会环境提出的更高要求, 另一方面可实现人民群众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创新的方式转变过程中, 实质是通过公共支出的增加, 以及重心的转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 基层政府组织应该转变职能, 将工作重心向公共服务提供集中。一方面可以适应新阶段国家建设重心向社会建设倾斜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再者, 通过公共服务职能的完善, 基层社会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也将迎刃而解。

摘要: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坚强社会管理创新, 首先要转变社会管理理念, 其次要鼓励壮大社会组织, 最后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残疾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点滴谈 篇8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1. 建立立体教育网络,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要充分发挥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学生的作用,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校管理人员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 班主任要利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时机,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 任课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会深深影响学生思想的形成,要发挥亲情魅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同龄人是学生最易接受和模仿的对象,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 利用主题课程开展,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对残疾学生来说,单纯的说教很难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开展一系列主题课程,通过知识的学习、活动的开展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例如,我们曾经开展一次调查活动,让学生调查一个学生一年的花费以及国家对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的投入。经过调查,学生感到震惊,在调查感言中纷纷表示: “调查的结果太让我吃惊了,这几天那一连串的数字在我脑海里不停地跳动,它时时警告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做贡献,回报母校。”“原来国家、社会、学校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想想我们所做的一切,真是太惭愧了”……

3. 利用残疾人现身说法,引起共鸣

共同的状况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我们聘请了社会上的优秀残疾人代表做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与学生展开交流,了解学生心声,为学生解惑。另外,我们还邀请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到学校现身说法,向学生讲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产生的困惑,以及自己怎样克服这些困难,怎样尽快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在工作中怎样积极努力,去赢得人们的认同和尊重。这些活动对学生了解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入社会

1. 开展系列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特殊教育学校要高度重视残疾学生职业素质和劳动意识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诚实劳动、勤劳致富的观念。在课程的设置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一至三年级每周开设两节劳动课,在四至六年级每周开设四节劳动课,在七年级至高三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使残疾学生入学到毕业,全程均渗透劳动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

社会实践能力是残疾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残疾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残疾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此外,我们结合学校开展的传统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一方面让社会了解特殊教育,了解残疾人,从心理上去认同、接受、赞美他们; 另一方面通过作品销售,让学生亲身体会社会对他们的认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 将教学延伸进企业,促进学生适应社会

结合职业教育的开展,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将教学延伸进企业,育人、用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以促进学生尽快适应社会。

我们联合山东省东营市内一些生产规模大、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集团,学校提供技术人才、生产科研基地,企业提供实习经费和场地,积极尝试 “以教促产、以产促教”的办学思路,强调在教学实习中操练生产经营,在生产经营中深化教学与实习,形成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中适当介入生产经营的灵活而有序的运行程序。我们每学期都组织高年级学生到相关基地进行一个月左右的长时间实习锻炼,使学生全面介入社会、企业生产实践,感受社会、企业发展,与企业职工并肩生产和劳动,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和社会效益。

构建适应现代社会企业商业伦理 篇9

关键词:商业伦理,发展现状,商业伦理建设

一、商业伦理的含义及特点

1. 商业伦理的含义。

伦理是指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商业伦理是指从事各类商业活动的行为主体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企业和企业中的个人在从事各类商业活动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指南。通俗地讲,商业伦理就是在商业经营活动中,行为主体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是一般社会伦理在商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2. 商业伦理作为一种流通行业的伦理,具有自己的行业性特点。

(1)商业伦理有自己特殊的善恶标准和评价行为善恶的特殊方式。它必须要在道德和利益之间提出适当的对策。商业伦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道德,它要求商业从业人员在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同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商业伦理是一种特殊窗口行业伦理。商业服务业是直接面向顾客、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们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

(3)商业伦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首先,商业伦理的表达方式往往更具体、更生动,往往通过制度、章程、守则、服徽商的商业伦理观研究务公约、保证、条例等形式表现出来,在商业这个特殊的领域里发挥作用;其次,商业伦理往往与商业经营、商业管理直接相关。

二、商业伦理的发展及现状

1. 相关制度法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与约束机制。

我国在国有企业管理者商业伦理约束立法方面起步较晚,相关的制度法规还很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全面的针对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商业伦理行为约束机制。面对国企管理者的不道德商业伦理行为,往往没有很好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错误,没有完善的法规制度进行惩罚与约束。

2. 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强。

对于企业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这一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企业面临的第一要务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则看得并不重要。有的认为,只要所有企业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就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如2003年3月发生在安徽的毒奶粉事件,生产商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在没有看到该奶粉的经销许可证下就经营销售一些劣质奶粉,导致安徽出现多起脸肿、呕吐、头大、烂眼的婴儿,甚至出现婴儿脏器功能衰竭,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3. 对商业伦理观念认识淡薄。

在企业目标的确定上,很多企业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追求的唯一目标是经济目标,企业的经营与伦理道德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只单纯地追求经济目标,就有可能不顾商业伦理问题,如现在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背信弃义、毁约等现象的发生。这些并没有引起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重视,政府也对企业缺乏伦理道德的约束和调控,这就使得一些企业将伦理问题置于企业决策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范围之外。

4. 不注重企业经营伦理文化建设。

近年来,在对待企业经营伦理化建设问题上,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态势。一些知名大企业已开始注重企业伦理文化建设,而其他企业对商业伦理文化建设仍然重视不够。例如南京冠生园是一个拥有8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马失前蹄,用陈馅做月饼事情被曝光后,不但对消费者没有丝毫歉意,而且怒对媒体并振振有词说用陈馅做月饼是业内不公开的秘密。企业本身缺失了起码的伦理道德,缺失诚信,其结果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自身也难逃破产的厄运。

5. 传统文化没有得到继承发展。

我国是儒家文化的起源地,儒家崇尚以“仁”服人,特别是儒家文化中重视道德教育和品格培养、重视从人心的治理出发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但是我们在这方面做的却远不及相邻的韩国和日本,无论在日常生活礼仪,还是在工作文化交流中,都能看到儒学的影子,而我们只能望洋兴叹。其中韩国政府以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制约力量,还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建设现代社会商业伦理的几点建议

1. 推动商业伦理体系建设,健全市场经济法制体系。

市场经济确立以来,中国在经济立法上的步伐明显加快,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司法》和《价格法》等。这些经济法规对商业伦理的建设起到了保障作用,加强商业伦理建设也必须结合这些法规进行,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的经济立法体系还不尽完善,法律规定的操作性和具体性还有待改善。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有法不依”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管理中一个大问题。政府必须做好对现有的法律法规的清理工作,全面硬化法制环境。

2. 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和建设。

除了法律、制度建设之外,政府还需要通过道德教育、伦理规范等形式来进行建设,这是商业伦理的确立与实施的内在动力。经济部门的经营者和管理者首先要认识到伦理道德教育和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商业伦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重视本部门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道德建设中,可结合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教育和建设来展开。一方面,将商业伦理的原则和要求纳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来,在商业文化中充分表现出时代的道德风貌;另一方面,提高全民族的道德修养,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采取普及法律知识的方法普及和强化商业伦理的社会教育,使商业伦理教育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社会工程,提高全社会的商业伦理道德水平。

3. 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任何一个企业的评价都是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经济指标仅仅被认为是企业最基本的评价指标,而对于社会责任的评价有多种多样,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多米尼道德指数、《商业道德》《财富》等都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评价体系。在中国,尽管《经济观察报》与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自2001以来“对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评选纳入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因素,开创了中国上市公司道德评价之先河。然而,目前对国内企业道德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仍然比较缺乏,建立科学、系统的企业道德评价体系任重而道远。

4. 构建完善的外部监督体系。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商业活动的求利动机以及利益对人性的诱惑,许多商业组织及个体有时缺乏应有的自律性。因此,当社会舆论、价值传统和内心信念等都对其伦理道德自律失去作用时,就只能依靠于社会对他们的外部监督来阻止和约束不合乎伦理标准的商业行为的出现,来进一步促成合乎伦理标准的商业行为。因此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关键作用,还要积极发挥广大民众监督的基础性作用。

结论

的确,确立商业诚信,决不只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社群的事情,而涉及到整个世界。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对外开放也将进一步深化。中国企业在与国外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其伦理道德观显为重要,因为它代表的不仅是自己,更是一个国家;企业的伦理观不仅影响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因此,面对其他重视企业伦理建设的现实,中国企业更应该通过商业伦理建设来提升自己的力。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今天的世界各国,无论是经济新兴国家,还是曾经的发达强国,需要平等地坐到一起谈判,共同商讨对付经济危机的方略,确立并维护普遍的评价标准和伦理准则,并且通过有权威的国际组织来监督,以便共同克服困难,应对危机,建立诚信和信心,为共同繁荣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明东.以晋商常家为个案探讨“儒商”商业伦理特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冯军.管理价值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3]王盈.美国商学院加强商业道德和伦理教育[M].世界教育信息出版社, 2007.

社会生活适应 篇10

一、树立“和而不同”的思维理念

1.“和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中心,并吸取了道、墨、法各家以及宗教文化等精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与演化而形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是一个重要范畴,是促成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和合”两字,最早分别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连起来使用而构成的“和合”范畴,最早见于《国语·郑语》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思是说,商契能把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经过历代各家学者的阐发,“和合”逐渐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由于“和合”精神的作用,我国古代的各种文化,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相互吸收与融合,从而形成了多元共存、和睦相处、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格局,并由此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正是由于“和合”精神的影响,历代统治者在对待宗教问题上,大家都能基本上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也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

2.“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是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同宗教界人士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和合”的传统文化精神,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把宗教界人士纳入统一战线的范畴,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的宗教问题。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明确提出了同宗教界人士结成爱国统一战线的思想。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1]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因世界观上的不同而排斥宗教界人士,在反帝爱国的共同基础上同他们建立统一战线,从而赢得了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我国宗教领域也相应地进行了宗教制度的重大改革,党同爱国宗教界人士的统一战线也得到巩固与发展。1991年,江泽民在会见我国各宗教团体主要领导人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方针,体现了党和国家正确处理同爱国宗教界人士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3.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而宗教与社会、各宗教内部以及宗教之间的和谐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必须发扬“和合”的传统文化精神,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

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有助于在思维方式上纠正和防止过去一个时期出现过的“左”的偏差。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要在思维方式上超越、抛弃以往的“斗争哲学”,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和合”的思想理念对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加以引导,使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和合体中,与社会的其他方面形成总体上的和谐与合作。当然,讲“和合”不是要否认矛盾,也不是用“和合论”代替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

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实践上有利于化解宗教矛盾,更好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意识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矛盾与冲突日益增多。我国宗教在正常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于宗教领域的问题,要在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基础上妥善加以解决。用“和合”方式处理宗教问题,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使广大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共同奋斗。

二、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

1.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从而使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着丰富内涵,如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也保障公民享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和宣传无神论的自由;“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是党处理同宗教界人士关系的原则;实行政教分离、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爱国宗教团体和组织的作用;政府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和监督;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部势力的干涉;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等等。

要使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和国家就必须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是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途径与手段。

2.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2]这既是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也是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途径与手段。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首先,应做到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制渗透和打击犯罪的统一,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其次,必须坚持依法管理与依照政策管理相统一,把法律的“刚性”和政策的“柔性”有机结合起来。再次,坚持依法加强管理与改善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不能用简单的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要注重和体现管理的服务功能与关怀功能。最后,坚持依法加强管理同做好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相统一,在加强宗教管理中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是国家主权在宗教教务上的体现,也是正确处理我国宗教与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方针。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要处理好开展对外友好交往与抵制渗透的关系。以宗教为载体的对外友好交往,对于增进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国家间关系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具有积极作用。随着国力的日益提高,我国应更加重视这种交流与交往。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提高警惕,抵制国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要加强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教育,提高他们自觉抵御渗透的能力;要完善宗教法律法规,依法抵制渗透;要加速具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各宗教教理体系建设。因为提供一种具有更大吸引力的文化、心理与信仰归宿,是抵制境外宗教渗透的根本。

三、 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

1.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横向系统协调机制

第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相适应,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础。它一方面要求作为引导主体的党和政府制定正确的宗教政策、法规,各级行政与文化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对宗教团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四项基本原则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育,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和法制教育,进行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育。在坚持政教分离原则的基础上,把宗教纳入爱国统一战线的范畴,发挥宗教团体、爱国宗教界人士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求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自觉地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宗教允许的范围内,适时地对不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的因素加以改革和调整,使宗教不断地与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第二,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关键。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面对现实,追求现实的幸福生活。引导他们在对影响生产的某些教规戒律和耗费大量财务的某些宗教习俗、仪式加以摒弃和改进的同时,利用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良好的秩序和行为服务。要支持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支持他们对宗教中所包含的生态环保思想加以挖掘并作出新的解释。对于各宗教组织和寺庙开展的自养活动,国家要在资金、技术、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制定政策予以管理。要解决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脱贫问题,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信教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此外,还要建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相适应的同时,还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宗教理想统一起来,努力使宗教理想与共同理想相协调、相一致。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按照社会主义的方向与要求,对宗教神学思想逐步加以改革,深入挖掘宗教教义、教规与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教育广大信教群众划清宗教与迷信的界限,在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坚决制止和打击各种封建迷信活动。正确处理文化的内容与形式间的关系,逐步消除宗教文化中的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利用宗教文化的某些有益形式,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2.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纵向系统协调机制

第一,建立党和政府的宏观领导与决策机制,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保证。它首先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指挥部门高度重视宗教工作,采取特别慎重的态度对待宗教工作,把宗教工作经常列入议事日程,放在全局和长远规划中加以研究,制定引导工作的具体方针、政策,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加以实施。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事宗教工作的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了解我国宗教的历史与现状,熟悉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政策,尽可能多地掌握宗教基本知识。要加强宗教理论研究、强化信息意识,建立及时、准确、全面的宗教信息网络,及时研究和解决宗教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第二,建立多级宗教管理系统协调机制。要保证引导宗教的各项宏观决策的贯彻落实,必须有一套行政管理实施机构。这种管理的承担者是各级宗教局与宗教管理委员会。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有关文件的规定,切实加强宗教工作机构建设;要建立中央、省、市、县、乡、村多级宗教管理网络系统;各级宗教事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使宗教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层层建立管理目标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要建立多方位的宗教管理工作的检查与监督制度。

第三,建立宗教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机制。各宗教爱国组织要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开展爱国爱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法律法规教育。要加强宗教团体领导班子与教职人员的自身建设。各级宗教团体都要依据党和国家关于宗教问题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加强制度建设。各寺庙教堂要在当地政府宗教工作部门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较大的宗教活动要经民主讨论决定,经济账目公开,并接受群众的监督。

摘要:在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是可以相适应的。当前,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对策是:树立“和而不同”的思维理念;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

关键词:宗教,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策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2]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G].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6.

帮助学生适应新生活 篇11

一、适应困难分析

1.学习上力不从心

①思维速度跟不上课堂节奏。从初中阶段“细嚼慢咽”式的课堂生活到高中大容量、快节奏的课堂教学,许多学生感到明显的不适应。他们说:“听课犹如赶飞机,稍有喘息就弄不清后面的内容。总有记忆力跟不上、注意力不够用的紧张感。”

②在教与学的磨合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学习焦虑。由于教的风格与学的方式一时难以完全合拍,不少同学反映:“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某老师的课不对劲。”“听课时好像都懂了,可拿到习题却不会做,真是急死人。”

③学习完全靠意志维持。与初中相比,高中课程难度明显加深、内容枯燥,这使得形象思维仍占优势的高一新生,很容易出现心理疲劳和厌倦情绪,“我要学变成了我应学”。靠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维持的学习活动,学习兴趣明显下降。

④“起伏不稳”的成绩削弱了自信。不少学生在不同学科、难度不一的频繁考试中,由于难保成绩的“绝对优势”,造成好胜心受挫。他们中不少人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对学习活动产生了恐惧,心理上萌生了“自信危机”。

2.不能正确对待角色变化

①不能接受由“龙头”成了“凤尾”的变化。很多初中时的尖子生,在“明星会聚”的高中班集体中成了无名之辈。他们不愿认同和接受这种变化,心理上产生了极强的失落感。有的变得消沉、退缩;有的变得嫉妒、迁怒于人;更有的不悦纳自我、自我攻击等。

②从“红人”到“平庸之辈”,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少数在初中长期任班干部的学生,上了高中后成了普通的一员。他们那种在“众星捧月”下养成的极强的“自我中心”意识,不知不觉地驱使着他们“逆反”,把对任课老师的不满迁移到其所教的学科上,导致心智的内耗,干扰了正常的学习活动。

③依赖性与“自律”的矛盾。初中班主任从早到晚的管理,使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有较强的依赖性。他们习惯了什么事都等着老师安排与督促。而高中老师则更多地以“自律”的标准要求他们。大胆、放手的教学管理方式使少数学生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结果,从学习上漏洞的出现,到学业成绩的下滑,造成了部分学生自信心的削弱和学习焦虑的产生。

3.受“交往障碍”的困扰

①错觉造成师生心理疏远。有些学生称“老师不爱我们”。理由是,高中老师只知道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和严格管理,却很少像初中老师那样经常给学生以抚爱、叮嘱、赞扬、鼓励。从细致的关怀到蕴涵高期望的严爱,使少数尚幼稚的学生产生了错觉,认为“高中老师不如初中老师好”。这种“恋旧”的“回归心理”,不仅导致他们心力的分散,还导致师生心理疏远,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②“我长大了”的成人感,使少数学生追求表面的成熟,误认为,高傲一点、沉默一点就是稳重。于是,同学之间的交往不如从前融洽。不主动、不交心、不暴露内心痛苦与烦恼的心理,无形中给他们垒起了交往的屏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又渴望友谊、需要朋友,需要与人沟通和向人倾诉烦恼。离开旧朋友,又找不到新朋友,陌生感、孤独感、无助感等消极情绪使他们变得冷漠、烦躁、抑郁和厌世。有的同学常说“真没意思、真烦人”,内心十分消沉。

③受青春期骚动困扰。一些父母对男女孩交往的过敏性认识和反感性态度,致使许多同学不敢与异性同学接触。受“泛道德主义”影响,少数老师对青少年异性交往所持的批判性态度,又迫使学生压抑正常的“异性趋近心理”。然而,身心变化带来的困惑(对异性的好感、暗恋、不安和茫然)是客观存在的,是学生的心智水平难以应付的。传统观念对心理健康的错误认识,又使得受此困扰的学生羞于咨询。不能摆脱、不能获得必要的心理援助,致使一些学生在情感上出现了持久的、激烈的冲突,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自责、内疚。表现为,要么以问题的形式(如发脾气、与老师顶撞、去网吧聊天等)缓解内心的烦闷;要么放任自己(公开与异性发展亲密的关系)求得心理满足;要么不断地咒骂(我是个坏孩子、我太无能等)自己,减轻内心的“犯罪感”,乃至于自暴自弃。

4.家庭造成的心理压力

①一些对孩子有较高期望的父母,在孩子由“佼佼者”变成“普通百姓”时,教养态度上出现了“急转弯”。很多学生说:“过去,父母总是以欣赏的目光看我们,对我们夸奖、鼓励较多。现在却总是对我们不满意,特别是每次考试后,责备、训骂更是不断。”

②负性刺激不断。曾有学生问我:“老师,我真的像父母说的那样笨吗?我真的没希望了吗?”还有同学说:“父母总是责怪我:‘你比别人差那么多,还不好好努力?’‘我看你上大学是没希望了。’”正是在这些频繁、不断的消极暗示下,许多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发生了动摇。但他们的内心又不愿接受“我不行”的判决,因此长期受矛盾心理的困扰。

二、帮助学生适应新生活

高一学生的种种适应困难,究其原因,是他们对高中生活缺乏了解,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能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入学教育让他们了解高中学习生活与初中的不同,了解高中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家长学校宣传家教方法,使广大家长能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进行沟通,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心理氛围。同时,做好心理辅导、提供心理援助也是不可忽视的。

1.学习方面

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正确地预习、复习,有准备地听课。避免因“坐等喂食”的被动学习方式带来课上的紧张和“消化不良”。

②开学初,教师可适当放慢教学进度,使学生有时间调整自己,达到教与学的默契。

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明白,学习不是为了超过别人、不是为了与人比高低,而是为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使他们由重视名次转向关注学习的努力过程,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

④把考试成绩看作学生的隐私,避免不必要的心理伤害。

⑤学习策略上,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心理状态,确立、调整恰当的学习目标,防止因目标太高造成的屡挫感。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用脑的方法,减少因“蛮干”带来的“高投入低产出”而挫伤自信心。

2.辅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

①调整“角色期望”。让学生知道,高中是一个“群英荟萃”的集体,个人在班级中地位的变化,并不能说明自己的退步。帮助他们跳出思维的“惯性”,克服“我必须是第一”的不合理信念,坦然面对现实。

②指导他们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③帮助他们建立自我统一性,改变“我向性”(自我中心、过分自我肯定倾向)的思维定势。学会求同存异,学会接受和适应变化,提高心理应变能力。

3.教给学生一些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

①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别,要获得交往的愉快,就要学会接纳别人的长处,包容别人的不足,不苛求别人。

②组织学习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让学生懂得,“对异性产生好感”、“有趋近异性的欲望”,是个人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并非“邪念”,不必为此过于自责、内疚。

③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实话实说”、辩论会、合作精神训练的游戏、知识竞赛等,提供异性同学正常接触的机会。这样,既可以释放青春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又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互诉烦恼、交流思想,化解心理矛盾。

④指导学生合理宣泄、鼓励学生主动咨询,使他们能主动寻求心理援助,获得心理支持,化解烦恼与痛苦,保持良好的心境。

4.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调节能力

①可通过“今天我做妈妈(爸爸)”、“生命的价值”等主题班会,促进学生换位思考,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责备。

②以“心理剧”、“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投人中获得各种情感体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在各种不良刺激面前保持平稳的心态。

论高职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篇12

一、国外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的特点

从国外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 职业教育是开放型的, 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的, 长期以来的不断实践与变革, 使得他们形成了与市场与行业、企业较严密的教育机制和法律保障体系。

德国的“双元制”体现了社会优先的原则。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 企业承担着首要责任, 企业决定培训内容和方向并承担培训费用, 企业和学校之间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

英国职业教育则遵循经济优先的规律。建立了与市场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从事课程开发的人员大部分来自企业界的代表, 采用任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进行任务开发。

加拿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课程设置、人才规格、学制安排由学校的教学委员会按照市场需求和雇主要求进行调整, 模式不拘一格。

二、我国高职教育社会适应性的现状

应该说我国的高职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也因市场的需求在改革和发展。但是, 毕竟我国高职教育只有三十年左右的发展历史, 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一些弊端。

1.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不适应

企业、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缺失, 导致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不适应。企业、行业对职业的需求和预测, 在制定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培训规划上没有话语权。企业、行业在开发制定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颁发证书上没有资格;在参与国家对高职院校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方面没有参与性。没有政策制度上的保证, 导致企业、行业对高职院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机会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使得产教、校企之间联合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2. 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与社会家庭的理想追求不适应

传统价值观、人事分配招生制度政策的偏差, 导致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与社会家庭的理想追求之间不适应。传统的“学而优则仕”使得人们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管理、技术、商贾等领域, 技能劳动者社会地位难免低下。重学历智力学术、轻技术技能能力等人事政策和分配制度的不合理, 造成技能劳动者经济地位低下;在我国人口红利还处于较高的当下, 供求矛盾的不平衡, 高职教育的预期与现实相背离。我国对岗位资格证的要求缺乏比较系统和完善的保证制度, 使得那些拥有技术资格证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技术技能、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优势没有得到很好体现。高考成绩成为人才的唯一考量标准的招生制度定位的不合理、高职教育是终结教育等使得高职院校成为学生和家长的无奈选择。

3. 高职教育与社会的不适应

办学没有优势特色、质量不高, 导致高职教育本身与社会的不适应。高职院校的办学起步较晚, 基础比较薄弱, 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较低。高职院校定位不合理, 学科自主性缺失, 办学没有特色和特点;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没有经过严格科学的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 市场需求与院校培养方向存在错位。高职院校的开放性功能缺失, 使得市场的信息渠道不畅通, 与社会的经济发展不协调或者滞后;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差、与就业岗位的对接度低;学生对专业和课程的设置规划没有参与性等等。

总之, 没有建立与社会、市场互动良好的开放、弹性、灵活、科学、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和行之有效的高职教育调节机制, 因此, 失去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和魅力, 难免也失去了社会的适应性和认可度。

三、提高我国高职教育社会适应性的对策

1. 发挥企业在高职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企业应成为投资和办学的主体。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企业是高职教育的最大受益者, 理应成为投资和办学的主体。只有这样, 企业、行业和客户的需求才能真正被高职教育的关注, 高职教育才能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办学, 才能提升高职教育应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企业应具有对职业资格标准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权。行业、企业因为有本行业的特有工种, 对该工种应该具备的职业标准非常内行, 那么, 在开展该职业技能鉴定和颁发证书方面应具有话语权。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岗位就业质量掌握第一手信息, 他们理应在参与国家对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的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方面赋有“顾主”和“劳动力市场裁判或鉴定师”的双重身份。

企业应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提供机会。企业通过打开大门, 积极提供实习场地、实作技术, 并开展职业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从学校课堂到实训工场再到工作岗位的途径畅通, 为提高学生和社会成员的就业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反过来, 也促进了高职院校毕业学生与就业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促进了就业人员水平的提高。

确立企业、行业在职业院校办学的主体地位, 不仅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寻求自身发展的内驱要求, 是职业院校追求办学体制多元化的重要手段, 也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动力机制, 更主要的是密切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育人与用人、学业与就业的联系。

2. 建立完善高职教育的社会调节机制

(1) 建议建立健全高职教育与社会协调的专门委员会。

(1) 可以在政府层面建立校企之间专门的协调委员会。政府召集, 协调委员会由行业、企业的专家、地区的代表、职教专业研究人员和学校专家组成。建立专门的制度和措施, 形成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

(2) 可以在一些制造业基地或地区建立行业与学校的专门协调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专门会议, 根据本地区和周边地区或者周边的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 按照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校原有的培养模式、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调整, 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3) 学校建立教学协调委员会, 主动与市场联系, 按照企业、行业要求进行任务开发。

(2) 开展市场调研。

(1) 关注最新社会分工带来新职业的状况, 研究产业结构及其变化和变迁。研究经济周期, 分析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 以动态的观念看待不同专业的就业率。研究不同行业的生命周期, 适时调整教学体系。

(2) 研究非职业目标的教育需求。按照地方经济的需求, 为各级各类各层次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考证教育的人员, 为他们专门制定、安排和实施教学内容, 实现全方位、大众化多层次的办学模式。

(3) 拓宽办学的口径。加强对一些虚拟行业、未来行业、前沿行业的关注, 适当开发一些个性化学生个性需要的专业和课程教学内容, 使办学更加贴近并积极适应社会需要。

3. 加快奠定高职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政策基础

(1) 建立完善高职教育办学层次。建立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桥。改革目前高职教育基本是终结教育的现状, 一些学有余力, 希望在更高层次上得到提升的学生, 在招生制度和准入门槛上为他们打开继续教育的大门, 使得高职学生毕业后有继续上升的空间, 以保障教育的公平性。

建立多层次的高职教育体系。我国还处于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其主导和支柱产业, 这些区域应以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 并按照需求, 适度发展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逐步建立高职教育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完整体系。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职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需要。

(2) 加大就业、分配政策投入力度。实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出台国家职业资格办法, 规定就业者必须先培训后就业。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岗位准入门槛, 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率。

完善劳动人事分配办法。用发展的眼光看人, 以能力为主要考量指标, 而不唯学历文凭为标准。在工资分配制度上, 提倡同工同酬, 而不以智力技能分等级, 以保障就业的公平性。

逐步出台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制度和办法、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 对做出特殊贡献的技能型人才给予重奖并授予荣誉称号。开展技能大赛, 发现和提拔人才等等。

4. 提高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

(1) 准确定位、注重特色。明确现阶段高职教育是以服务教学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技术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 高职院校必须在教育目标和办学理念等方面正确定位, 同时, 贯穿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就业指导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目的就要使每个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都能顺利就业, 并满足社会需要。

积极建立和推进高职院校在优秀人才、专业学科及其知名教师等方面的整体优势和特色, 不断开拓市场, 讲求教育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形成和积累学校的社会声誉, 使学校的特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实现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以应对经济市场和教育市场的挑战和竞争, 改观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

(2) 以人为本、注重质量。高职教育的教育质量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院校对学生不但要注重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的培养, 更要注重对他们关键能力的培养。即与专业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 包括基础能力、职业拓展性要素、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以及时代关联性要素。使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既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受用人单位欢迎, 所提供的服务能够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 并且能够促进整个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3) 服务地方、校企合作。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 高职教育既要服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 又要服从区域高职教育大众化的需求, 还要服从教学目标的要求, 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 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

合作办学是高职院校通过校内办企业, 或者说是引厂入校、校驻企业, 实现企业和高职院校的资源互补和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接轨;按照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专门为企业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 设置专门的专业和课程, 进行定向培养;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进行产学研合作。

参考文献

[1]马庆发主编.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张龙.职业教育吸引力视阈下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J].教育与职业, 2010, (7下) .

上一篇:精神辅助下一篇:城市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