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社会 走向成功(共8篇)
适应社会 走向成功 篇1
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问题已成为当前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分析研究杭州市老年人口的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 防患和解决好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城市规划上的空间规划问题对于促进杭州市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龄化率, 即老年人口 (65岁及以上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重, 逐渐增长的过程。世界卫生组织 (WHO) 把65岁及其以上人口的老龄化率在7.0%~14.0%之间的称为老龄化国家 (Ageing country) , 老龄化率超过的就称为老龄国家 (Aged country) 。英国早在1931年已成为老龄化国家。大约在2025年, 中国将进入老龄国家, 部分沿海的省和市已提前进入老龄社会, 如杭州。
自90年代初, 杭州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 比全国平均水平提前11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杭州市本身拥有庞大的老年人群, 截止2008年, 杭州60岁以上的老人的数量为108.11万, 占总人口的16.06%, 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6.83万, 占常住人口10.90%。杭州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 到2016年, 杭州将正式跨入老龄社会, 2030年的杭州老龄化率将达到35%。按照人口转变的一般规律, 人口老龄趋势是难以逆转的, 而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迈入老龄社会门槛之后, 经济保障、服务照料和精神慰藉就从个人和家庭需求转化为社会需求。
居家养老是目前大多数杭州老人的首选, 但随着未来10年的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 一对年轻夫妇担负双方家庭的4位老人将成为中国家庭生活中的突出矛盾, 社会化“机构”养老将是未来杭州城市设施配套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杭州近年来在城市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在“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和荣誉之下, 杭州率先发展养老产业初见端倪 (1) 。
1 需求状况分析
1.1 居家养老的缺口
老年人对公共设施的需求集中体现在健身游憩设施, 卫生医疗设施, 文化娱乐设施。
2008年的关于老年人对公共设施利用情况的问卷2分析表明 (表1) , 杭州老年人最常去的场所是公园绿地, 健身场地, 医疗机构, 商场超市, 老年活动中心等, 而当前的城市设施缺口仍然很大。
健身游憩设施:许多住宅小区为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活动场所不足或出行距离远。健身锻炼场所和空气新鲜的自然环境的缺乏情况在一些老小区比较普遍, 其导致的结果是老人需要坐早高峰的公告汽车去晨练。
卫生医疗设施: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医院基本集中在市中心, 不利于老人的就医, 因此, 设立市级老年医院非常有必要。一些分布于居住区内的城市基层医疗保健设施比较方便, 但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表1杭州老人生活及休闲场所利用分析设施落后, 规模不足, 配置不全的问题。
文化娱乐设施:老年人的社会活动, 文化娱乐设施场所比较缺乏。居住区规范缺乏相应内容和指标, 开发商则为了经济效益而减少投入。事实上, 杭州老人对于文化娱乐设施的需要是比较高的, 其中大量退休干部、退休教职工是杭州老龄社会的文化娱乐活跃人群, 也是文化娱乐设施需求的主力军。老年人需要的文化娱乐设施规划和相应活动的合理组织对于丰富城市文化、强化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具有显著的意义。
1.2 机构养老的困境
根据欧美国家的经验, 机构养老床位大约为老年人总数的5%~7%。我国港澳地区为3%。对杭州市民随机入户的调查研究表明, 意愿在养老机构集中养老的有6%。目前杭州城区有60岁以上老年人108.11万, 也就是说杭州“机构”养老需求是近6.5万人。
现有养老设施总量不足与供需结构矛盾并存。杭州杭州审计局的调查报告 (2009年) 表明, 当前老城区内养老机构共有209家, 共有养老床位19074张。按百名老人计, 即每百名老人拥有1.76张 (3) 。这一比例离杭州老人的6%的实际需求差距更大。按市民政局的入住比率预定目标2%来计算, 急需配置约2.2万张床位。
全市养老设施的发展缺乏规划研究。对养老设施也缺乏科学的空间布局规划, 解决养老设施总量不足与供需矛盾问题缺乏通盘考虑。养老机构的开发、选址、确定规模和功能等事宜往往是政府部门拍脑袋决策, 没有经过科学的需求调查和论证。
社会养老设施活力不足。政府对现有的公办养老机构多数采取差额拨款, 少数全额拨款的方式, 养老机构能够通过每月收取入住费维持日常的运行。但社会办养老机构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虽然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由于政策不到位、扶持力度弱, 使民办养老院的优惠政策形同虚设。
2 应对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 杭州城市规划部门展开适应老龄社会需求的养老设施规划及对策研究工作紧迫性明显。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或是城市新兴产业, 都要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预先在休闲、娱乐、保健医疗等空间规划方面做好预案。
具体的应对策略应该是在落实相关指标, 政府干预实施基础上, 盘活存量, 扩充市区机构养老和加强适老性改善, 落实居家养老措施的实施是满足老龄社会需求的两个有力的支撑。
2.1 落实相关指标, 政府干预实施
城市规划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展开相关的调查和研究, 核算养老需求, 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并积极开展宏观指导和法制管理工作来保障机构养老的用地和居家养老的设施更新改造问题。
城市规划应就老年设施编制专项规划研究来解决规划建设与老龄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城市空间发展问题。规划期内原则上禁止变更用地性质, 保持严格刚性管理。同时结合人口流动和分布趋势, 判断该类人群的相对密集聚集区, 尽量集中配置老年设施。比如上城区、下城区这类老城区, 应加强对此类传统社区的养老、福利设施布局优化和设施更新。
现有居住区配套公建规范中的老年设施配置标准和规范需要更新。目前规范要求的内容可谓是螺蛳壳里作道场。例如, 社区用房若按照2008年出台的《杭州社区配套用房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每百户30平方米配置。社区用房必须具备“五室四站两栏一家一校一场所”等功能, 而老年服务站、医疗保健室未曾列人规范指标。然而事实上, 目前的老年活动站、文体娱乐等老年设施基本上设置在社区用房内。因此, 根据实际需求更新调整原有的公建配套规范和指标从而积极引导社区公建配置结构工作刻不容缓。
明确指标是老年设施项目的实施的保障。要依据技术经济指标的制定结合需求测算及杭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即将规划的十二五计划, 对相应的公建配套指标进行明确定位。并且这些指标需要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阶段就开始统筹考虑, 同时在规划文本中要求有定量建设指标的体现。这样, 既有利于城市建设的统筹安排, 又使城市规划在老年设施建设中有据可查, 从而加强老年设施项目实施保障体系。
政府需要确保提供大部分的稳定用地、政策和资金保障, 积极发挥城市规划工作在土地使用的公共干预作用。机构养老设施由于其公益性特点, 主要靠地方政府提供, 较难吸引市场投入, 政府可以为养老机构的建设用地实行划拨方式供地。此外, 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有偿方式供地的, 在地价上要适当给予优惠;属出让土地的, 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应适当降低。政府除了制定养老院用地的优惠政策外, 必须严格规范用地使用性质, 养老院用地建设房屋只能用于养老事业出租经营, 不能变相进入市场销售。
2.2 盘活存量, 扩充市区机构养老
就地改造, 内部提升城市已有配套设施是缓解当前居家养老设施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
内部挖潜盘活存量。例如, 养老机构可以通过提高容积率等手段在原址改扩建或调整原有设施.从而增加有效床位数, 床位的平均成本也明显摊薄。不同经营状况的现有养老机构经过整合, 可以提高服务设施的利用率。
大力推动不动产资源的整合。上海、南京等地在这方面有不少探索经验。主要是整合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资源来发展城区中的养老机构, 增加床位数。例如, 上海市区中有些工厂生产经营难以为继, 民政部门就引导他们将原有的厂房改造成养老机构, 这样, 在基本上没有大量投资和新占用土地情况下。养老设施的数量明显增加, 盘活了社会存量资产, 发展了社会养老事业。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鼓励相关机构的改造和功能延伸。例如社区活动中心的预留或活动床位, 医疗机构产业链延伸如将低级别医院改造成老年护理院, 将功能弱化的疗养院改造成具有医疗护功能的高级养老院, 如望江山疗养院。此外, 家庭旅馆改建而成的托老服务中心, 闲置幼儿园和小学的改造等各种社会相关机构功能的改造和延伸都是有益的补充。
2.3 加强适老性改善, 落实居家养老
今后十年将是杭州居家养老和城市配套设施不足矛盾最突出的时期, 要切实解决问题必须基于实证对策的细致研究, 这里先提出以下两大方向。
适老性改造将是落实居家养老的一个有力措施。即如何适应杭州老龄社会的特点要求, 营建适宜老年人的安全、舒适、便利生活环境, 需要细致研究老年人的基本特点及生活行为规律, 在规划设计中予以精心考虑。如老人居住建筑对社区医疗急救、体育健身、文化娱乐、供应服务、管理设施等健全的生活保障网络系统的配套需求比较强烈。此外, 专为老年人服务的公共建筑, 宜选择临近居住区, 交通进出方便, 安静, 卫生、无污染的周边环境。
社区环境建设要与时俱进, 贯彻“社区养老”, 对老年人的关怀要落实在最后的设计细节。在休闲设施建设方面要配备现代设施, 增加绿地、公共设施的供给, 贯彻《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使建筑设计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对建筑物的安全、卫生、适应等疾病要求。最后, 人们对于自然的需求是作为一种本能而存在, 感受阳光、绿化、自然气候, 社会交往是老人生活的根本需求, 因而为老人提供一个合宜优美的户外环境是规划设计的一个趋势, 这些都需要在规划设计的细节中加以监督落实。
3 结语
老龄社会问题将是涉及每个人、每个家庭和整个社会的重大问题。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杭州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未来十年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目前, 杭州已经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机构建设的意见》来促进社会化机构养老工作, 希望银发浪潮中, 我们的城市始终充满活力感、快乐感和幸福感。
摘要:根据近年人口统计的数字分析, 杭州已快速进入老龄社会, 城市规划工作者要对此展开思考并有相应的对策, 论文针对杭州目前养老设施缺乏问题, 在宏观层面的规划管理问题和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的空间规划管理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认为在落实相关指标, 政府干预实施基础上, 盘活存量, 扩充市区机构养老和加强适老性改善, 落实居家养老措施的实施是满足老龄社会需求的两个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老龄社会,城市规划,城市设施,杭州
参考文献
[1]黄俭.21世纪的城市规划如何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J].规划研究, 2002 (1) :20.
[2]曲莉.冯贵申.试论人口老龄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J].辽宁经济技术学院学报2005 (2) :83.
[3]唐世明.杭州空巢独居老人服务保障机制的创建和示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 (4) :66.
[4]马玉洁.有关旧居住区适老性改造的几点建议[J].山西建筑, 2010, 36 (17) .
适应生活 融入社会 篇2
一、背景分析
1.萌芽阶段
20世纪80至90年代,扬州市培智学校招收的学生多为轻度智障学生,很多从普通学校转来的教师对个别学生频繁发作的癫痫病束手无策,如何面对学生中日趋增多的发病症状,学校提出了“教医结合”的观点,聘请当地精神病医院的医生为教师普及简单的常见病护理急救知识。
2.初级阶段
20世纪90年代招收的学生以中度智障学生为主。1994年国家教委下发了《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明确了对中度智障生教育训练的目的和任务,包括“全面发展的任务、补偿缺陷的任务和准备进入社会的任务”。由此,学校对康复课程的重要性有了清晰的认识,开设了感知、语言、运动等课程,满足学生的康复需求和受教育的需要。
3.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学校招收学生的智障程度加重,类型增多。2007年教育部颁发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课程设置中有一条原则就是“教育与康复相结合原则”,要求“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学校依据《方案》,进行课程设置,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变化,不断增加或调整康复训练课时,保证了学校康复训练的有效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教育厅加大了对特殊教育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2009年前后,为每所特殊教育学校配置了一系列现代化康复仪器设备。学校搬到新校区后建成了多个康复训练专用教室,包括感知觉统合、蒙台梭利、肢体康复、语言、多感官训练室等,为智障生的康复训练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目标定位
对于“医教结合”,“医”主要指康复医学,而不是其它门类;“教”主要指教育康复。“医教结合”是指将医学评估和医疗康复手段与教育康复进行有机结合,以期产生“1+1>2”的效果。学校根据办学实际,走的是“打造带不走的康复队伍,着力培养一专多能师资队伍”的“医教结合”之路。学校进行康复训练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实用生活知识、基本生活能力,最终能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三、具体实施
1.打造多能师资
“医教结合”下的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除具备一般的学科知识、教学能力之外,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康复医学知识及训练技能。因此为在职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成为学校的重要任务,学校为此不惜花费重金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康复知识与技能培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更专业的技术支持。
2.纳入课程计划
学校在坚持落实一般性课程的前提下,开设了康复训练、艺术休闲等选择性课程。《方案》对康复训练课程进行了明确表述,并将其纳入选择性课程之中,但并未列出具体课时数。为了适应学生综合性的康复训练发展需要,学校根据《方案》对课程进行了全面调整,对学生进行了感知、运动、认知、语言等方面的康复训练,低中年级每周安排5课时康复训练课,占总课时的17%,高年级安排3课时,占总课时的10%,合理调整课时,确保了康复训练的效果和质量。
3.多元训练实施
(1)組织形式:集体与个别相结合。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均有其优势智力。在集体教学中,同伴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模仿,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学校感知觉统合、肢体康复、蒙台梭利训练课等,均采用以集体训练为主的康复训练方式,即把同一类型的4~6个学生组成同质小组放在同一训练室接受康复训练,针对学生共同的发展需求进行康复训练活动。
特殊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大,集体干预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缺陷矫正和个别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个别训练需要先根据学生的障碍类型选择相应的评估量表实施功能评估、鉴定,然后确定训练目标、内容与方法,最后进行训练效果评估。
总之,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坚持全面康复与个别训练相结合的原则,更能帮助学生达到既定的康复训练目标。
(2)拓展时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康复训练不能只限于专门的康复课,其与各学科教学要进行全面的整合,如言语沟通领域的训练目标、内容可以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此外,课外活动中也可渗透康复训练,如每天上下午的眼保健操调整为手指操,旨在训练学生手指的灵活性。
(3)争取支持:学校与家庭要合作。在集体康复训练课中,学生人数多,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一名学生。为破解人手不足困境,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组织家长培训,使其了解相关康复训练方法,以协助教师训练。如感知觉统合训练中,采取的是家长助教的形式,既增进了亲子感情,又保证了训练时间和强度。
4.重视两端延伸
(1)早期干预。0~6岁是幼儿神经系统结构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智力、語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医教结合”的原则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为此学校和扬州市妇幼保健医院合作,“走出去”开展了“医教合作”试点模式,定期为0~3岁残疾幼儿开展教育康复活动,受到了家长的欢迎。
(2)职前培训。康复训练的最终目标是使智障学生的生理、心理功能性障碍得到改善及发展,潜能得到开发,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并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生存与发展技能,为提高生活质量打下基础。因此,对于高年级学生,学校更强调的是作业治疗,如利用生活训练课、劳动技术课进行康复治疗。
5.发展艺体康复
除以上功能性康复以外,学校还秉承扬长补短的理念,重视对学生进行艺体康复,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体验成功。艺术康复方面,学校选取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开设了器乐、舞蹈、手工、绘画、珠算等多个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尝试。2015年,由师生自排自演的《奥尔夫声势律动》获得第七届全国特校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自信。运动康复方面,学校大力开展特奥运动,除了每年一届的校级特奥会外,还有四年一届的省级特奥会,对于塑造学生品质、重拾生活信念都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四、获得成果
1.学生层面
学生缺陷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代偿和改善,肢体障碍的学生动作灵活性得到提升,个别学生改善明显;言语障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增强,95%以上的学生能够表达基本需求,主动向教师问早、问好。除组织功能改善外,在扬长补短理念的指引下,学生由自卑转为自信,越来越多地走出去,参与社会互动,为顺利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教师层面
学校康复训练课程的开展,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近两年有6篇关于康复训练的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还有多篇在省、市获奖。
3.学校层面
学校顺应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积极转变办学职能,将康复训练作为课程文化来建设实施,取得了可喜成绩。以语言康复课程为例,2014年,学校申报“语言康复”课程建设,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连续两年考核荣获“扬州市广陵区优秀课程基地”称号。
五、实践反思
1.培养康复治疗师
康复训练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需要有专门的技术支撑。在目前培智学校师资匮乏的情况下,学校只有通过“培训+自学”的方式培养兼职康复治疗师。因此康复治疗师应当是“多面手”,需要了解掌握康复训练方法,包括物理疗法(PT)、作业疗法(OT)、语言疗法(ST)等。
2.构建科学评估模式
要避免盲目的康复训练,就先要进行评估,了解受训学生是在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因此,只有构建统一、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的标准化功能评估模式,才能促使康复训练更加科学、有效。
3.建立多部门联动的信息系统
为改变教育和康复脱离、信息不对接的现状,扬州市教育局、市残联等相关职能部门可建立“残疾学生信息系统”,为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建立个人电子档案,全程记录受训学生的康复、教育情况,跟踪服务。
目前,国家构建了“预防、治疗、康复”三大服务体系,“治疗”已有一万项被纳入了医保项目,而“康复”却只有二十九项纳入其中,可见“康复”服务体系缺口很大。尽管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之路面临种种困难,但促进特殊儿童康复与发展是社会的必然要求,特殊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医教结合”的理念,积极开展实践研究,让每位特殊儿童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编者略)
心理社会适应性测试 篇3
本问卷可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在测验中得分较低, 你不必忧心忡忡, 因为一个人的适应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 知识、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增强的。只要你有信心, 努力学习, 加强锻炼, 一定会成为适应社会的成功者。
在下面的30个题目中, 每题后面有5个备选答案, 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做出选择, 每题只选一项。
1.离开家到一个新地方, 我会生点小毛病, 如失眠、腹泻、皮肤过敏等。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无论在什么场合, 只要需要, 我都能很自然地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3.在冬天我比别人更怕冷, 夏天比别人更怕热。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4.如果需要的话, 我可熬一个通宵, 第二天仍然精力充沛地学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5.参加比赛时, 赛场上气氛越热烈, 观众越加油, 我的成绩反而越上不去。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6.课堂答问或开会发言时, 我能镇定自若地把事先想好的一切都完整地说出来。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7.当着众人的面, 我时常感到羞涩、窘迫。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8.无论情况多么紧迫, 我都能注意到所有的细节, 不会丢三落四。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9.检查身体时, 我会因为心慌导致医生说我“心跳过速”。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0.每到一个新的地方, 我都很容易同别人熟悉接近。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1.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 我的成绩多半会发挥得比平时要差。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2.我喜欢学习新的东西, 它给我一种新鲜感, 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3.只要到一个新地方或换一张床, 我就会难以入睡甚至失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4.不管生活环境与条件有多大变化, 我很快就能习惯。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5.我觉得一个人做事比大家一起干效率高些, 所以我愿意一个人做事。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6.即使是人多的地方, 我也不会感到紧张或不自在。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7.在陌生人面前, 我常无话可说, 以致感到尴尬。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8.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 我虽然很紧张, 但总能很快地使自己镇定下来。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19.我最怕在正式场合抛头露面, 大家都看着我时心里特紧张。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0.即使同学对我有看法, 我仍能正常同他 (她) 交往。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1.老师、领导在场的时候, 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2.与人相处, 我很少固执己见, 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3.同别人争论时, 我常常感到语塞, 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4.我对生活要求不高, 即使条件很艰苦, 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5.我不喜欢的东西, 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6.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 我仍能集中精力学习或工作, 并且效率不减。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7.假如将试卷拿到一个安静、无人监考的房间去做, 我的成绩会更好一些。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8.夜间走路, 我能比别人看得更清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2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 每逢这种情况, 我就有意回避。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3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 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E.从不
记分:
解析:
100分以上:
适应性很强。你能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与人交往轻松、大方, 给人的印象良好。你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 都能应付自如;世界千变万化, 而你却左右逢源, 游刃有余。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你常能化之于无形, 你过得心情愉快, 这种精神品质有利于你的心理平衡与健康, 你是个生命力强的人。在工作上, 你的选择余地很大, 你可以胜任大部分的工作。
50~79分:
适应性一般。当你进入新环境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基本上就能适应。事物的变化及刺激不会使你失魂落魄, 一般情形你都能应付, 可是如果事件比较重大, 变化比较突兀, 那你的适应期就要拖长。你了解自己的情况后, 最好预先准备, 锻炼自己的快速适应能力。职业选择方面, 你要有所侧重, 以自己的特长为基础, 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
80~99分:
适应性较强。你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态度积极, 乐于与外界交往, 有较强的调适能力, 通常能应付突发事件, 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对你来说不成问题, 所以, 你生活比较轻松、快乐。你以后可以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 从中你会受益良多。
30~49分:适应性较差。你习惯于依赖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旦遇到困难容易畏难, 甚至消沉、退缩。你对世界的变化、生活的磨难有些不习惯, 过度磨损你会疲劳乃至“断裂”;不过, 意识到了这一点, 就有希望改善这种状况。首先从思想上对看不惯的东西冷静地剖析一番, 其次, 在心理上多适应, 不把自己拘禁在固定模式中。在工作选择上, 你适合做比较稳定的工作。
残疾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点滴谈 篇4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1. 建立立体教育网络,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要充分发挥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学生的作用,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校管理人员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 班主任要利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时机,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 任课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会深深影响学生思想的形成,要发挥亲情魅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同龄人是学生最易接受和模仿的对象,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 利用主题课程开展,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对残疾学生来说,单纯的说教很难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开展一系列主题课程,通过知识的学习、活动的开展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例如,我们曾经开展一次调查活动,让学生调查一个学生一年的花费以及国家对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的投入。经过调查,学生感到震惊,在调查感言中纷纷表示: “调查的结果太让我吃惊了,这几天那一连串的数字在我脑海里不停地跳动,它时时警告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做贡献,回报母校。”“原来国家、社会、学校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想想我们所做的一切,真是太惭愧了”……
3. 利用残疾人现身说法,引起共鸣
共同的状况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我们聘请了社会上的优秀残疾人代表做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与学生展开交流,了解学生心声,为学生解惑。另外,我们还邀请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到学校现身说法,向学生讲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产生的困惑,以及自己怎样克服这些困难,怎样尽快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在工作中怎样积极努力,去赢得人们的认同和尊重。这些活动对学生了解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入社会
1. 开展系列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特殊教育学校要高度重视残疾学生职业素质和劳动意识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诚实劳动、勤劳致富的观念。在课程的设置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一至三年级每周开设两节劳动课,在四至六年级每周开设四节劳动课,在七年级至高三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使残疾学生入学到毕业,全程均渗透劳动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
社会实践能力是残疾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残疾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残疾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此外,我们结合学校开展的传统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一方面让社会了解特殊教育,了解残疾人,从心理上去认同、接受、赞美他们; 另一方面通过作品销售,让学生亲身体会社会对他们的认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 将教学延伸进企业,促进学生适应社会
结合职业教育的开展,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将教学延伸进企业,育人、用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以促进学生尽快适应社会。
我们联合山东省东营市内一些生产规模大、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集团,学校提供技术人才、生产科研基地,企业提供实习经费和场地,积极尝试 “以教促产、以产促教”的办学思路,强调在教学实习中操练生产经营,在生产经营中深化教学与实习,形成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中适当介入生产经营的灵活而有序的运行程序。我们每学期都组织高年级学生到相关基地进行一个月左右的长时间实习锻炼,使学生全面介入社会、企业生产实践,感受社会、企业发展,与企业职工并肩生产和劳动,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和社会效益。
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综述 篇5
从社会适应的角度来说, 影响青少年适应状况的环境因素青少年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如果他们获得更多社会适应的心理技巧, 比如提高情绪智力, 改善个人因素中的保护性, 那么这对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预防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十分有意义。
结束可向就业过渡。该形式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就业与毕业实习在时间上相冲突的矛盾。我校近年来招收的氧化铝、电厂等专业的学生就采用了这种形式。
2.“短训”式
“短训”式校外实习教学管理, 就是在学生学完某一或某些专业课程, 完成基本功训练之后, 以短训的形式将学生送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学校或专业实训中心进行综合实习, 实习周期每次一般以不超过30天为宜。该形式比较适合无综合实习能力, 或无某一或某些专业实习能力的学校。
3.“自主”式
“自主”式校外实习教学管理, 就是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 由学生 (经过家长) 自主联系实习单位, 学校出面签订实习协议, 确定实习内容和实习周期的一种实习教学方式。实习期一般安排在寒暑假或学生毕业之前的一个学期为宜。该形式比较适合实行学分制的专业或学校。我校面向社会招收的幼师、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曾采用过这种形式。
(二) 校外基地实习教学的注意点
校外基地实习教学比校内实习教学的难度更大, 因为在校外实习教学过程中, 学生较为分散, 无法进行集中授课, 而且受场地、工作时间的影响, 不能像校内实习教学那样按部就班地进行。以上三种形式, 不论是采取那一种, 都必须同校内实习教学一样, 必须做到:
1.组织有序、建立制度:实习教学有实习副校长分管, 有实习教师带队, 有学生班长管班, 有从实习企业聘请的师傅带教。
建立学生定期汇报制度。校外实习学生要定期向学校递交实习报告, 及时汇报自己在实习中的表现和遇到的问题。内容包括:实习单位和岗位、联系电话、主管领导姓名、实习场地的各方面情况、自己的实习体会、遇到的问题、自己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等等, 使班主任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
一、社会适应的定义
1953年, 美国心理学家Doll提出“社会适应能力是人类有机体保持个人独立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机能。”Heber (1961) 代表美国智力缺陷者协会给适应行为定义为“适应行为主要指个体适应生活环境中的各种自然要求和社会要求的效能”。Grossmanz (1973) 则把适应行为定义为“个人承担起他所在文化群体中对他这个年龄期望承担的个人及社会责任的程度”。Greenspan于1997年提出的“社会性能力模型”理论, 认为适应行为包括了社会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 而社会性能力包含了个人情感能力中的气质和性格, 以及日常能力中的社会性智力。综合以上观点, 本研究中将社会适应定义界定为: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 主动地顺应环境, 调控和改变环境, 最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关系和平衡的状态。而研究社会适应则必须从研究社会适应行为着手, 社会适应行为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为了与社会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的状态, 个体满足与其年龄相符的所处社会的期望和要求的行为。
二、社会适应的内容、特点和影响机制
在早期研究中学者们就发现社会适应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Doll在编制文兰社会成熟量表时就指出, 适应行为有一个多维的结构, 它包括多种行为, 他的量表中就涉及了八个方面。
建立学校与实习基地的联系制度。除了听取学生的实习汇报外, 学校还要积极与实习基地的主管领导或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联系, 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表现,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防患于未然。另外, 还要定期召开实习现场会, 对实习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第一, 总结前段实习的工作情况, 公布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处理结果;第二, 肯定成绩, 部署下一步工作;第三, 就普遍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 商定解决办法, 以保证顺利完成以后的实习工作。
2. 目的明确、做到“五定”:
在实习之前, 由实习办组织各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制定出适合本专业的实习教学计划, 内容包括专业名称、实习时间、实习步骤、应掌握的技能、测试时间等等。做到定计划、定课题、定学时、定岗位和定师傅。并把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生产教育融入综合实习之中。
3. 跟踪管理、防患未然:
加强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教学和专业技术指导, 严格按照实习教学计划进行实习, 随时随地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训练他们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并定期进行技能测试, 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实习班级的班主任、实习带队的教师和主管实习的副校长要定期和不定期下到实习基地走访学生, 了解实习情况, 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并做好详细的跟踪记录。
4. 加强考评、客观公正:
设计实习专用考勤表和考核表, 对实习学生进行综合考评, 并将考评结果记入学生档案, 作为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考评参考以下几个依据: (1) 学生本人的实习总结; (2) 实习期间的操作考试成绩; (3) 实习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的评定; (4) 实习场地主管领导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定 (也可参考实习反馈表) 。
总之, 搞好实习教学, 突出学生技能的培养, 这是技工学校的特色所在, 是办好技工教育的前提所在, 也是适合我国目前国情的煤炭技工教育的最佳途径。
Nihra (1969;1974) 在编制和修订“适应行为量表”时将题目分为“适应行为”与“不适应行为”两个部分。Meyers (1979) 的研究发现适应行为由两个基本成分组成———自我满足和社会责任。
聂衍刚 (2005) 提出可根据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任务划分适应行为, 包括内在适应行为和外在适应行为。内在适应包括: (1) 自我心理适应: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情感、人格等的变化自我调节和行为反应, 如人格发展适应、情绪调节、行为控制、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行为等。 (2) 青春期适应行为是指青少年随着进入青春期而对自己性生理成熟而表现出来的性心理和性行为反应, 是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对性知识的了解、对性行为的态度、对恋爱的态度及异性交往的方式等方面的行为特点。 (3) 身体变化的适应是指青少年对自己身体机能、生理状况、体貌特征变化的适应行为。外在适应行为包括:独立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与学校适应、社会交往适应、社会规范适应、就业与职业适应、科技文化适应等。
聂衍刚同时提出, 从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良好适应行为与适应不良行为。良好适应行为包括独立生活、社会生活、学习适应、经济活动、社交适应、自我定向、社会认知、身体与性、计算机与网络等。适应不良行为包括三个方面七个领域。三个方面是社会不良行为简称社会行为、品德问题行为简称品行行为、心理问题行为也称神经症行为。七个领域包括社会性行为、服从行为、可信赖性行为、刻板行为和活动过度、自虐行为、社交活动行为、令人烦恼的人际行为以及补充题精神药物使用行为。
我国学者陈建文 (2001;2003;2004) 通过对中国青少年的研究提出, 社会适应性本质上是一种心理适应, 即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中具体的心理操作和行为表现的过程。根据心理操作和行为表达的差异, 个体的适应分为“掌握”、“应对”和“防御”三个层次。掌握层次实际上就是个体学习行为的获得机制。应对层次的适应就注重于探讨在应激源背景下构成的适应问题, 以及人们所采取的应对风格和应对策略。防御是个人调节和管理消极情绪 (诸如焦虑、沮丧、自尊受挫) 的过程。
李冬梅等 (2007) 认为社会适应行为具有以下的特点:差异性:社会适应行为的差异性是指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之间存在差异;发展性:社会适应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正常个体还是非正常个体, 其社会适应行为都有所发展;并发性:许多社会适应问题是共同存在的;期望性:与个体所在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密切相关, 又随文化而异。陈建文 (2001;2003;2004) 通过对大量有关文献分析, 发现在研究影响社会适应机制的因素中, 学者们较多地集中于对个体因素 (乐观、好脾气、敏捷等) 和环境因素 (良好家庭气氛、亲密的同伴友谊、和谐的社会环境等) 的研究。近来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也被引入社会适应的研究当中。
三、社会适应的测量工具
心理测验是研究社会适应行为、了解个体适应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国外常用的社会适应行为测量工具有:AAMR适应行为量表、文兰社会成熟量表、独立行为量表、儿童适应行为测量表、儿童行为量表、异常行为项目、社会表现调查表等。国内对社会适应行为的测量工具有: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姚树桥1995) 、青少年适应行为量表 (聂衍刚2005) 、中学生行为自评问卷 (崔丽霞2005) 及国内学者对一些国外量表进行修订和使用。
由于对社会适应行为的理解不同, 导致对社会适应行为的评价标准和维度的划分有很大差异。但不同测量工具也有共同之处:测量主要关注的不是积极适应而是消极适应;大多数社会适应行为量表主要的适用对象是非正常群体, 因此使用这些工具对正常群体的社会适应行为进行测量, 其结果可能也存在偏差。
四、社会适应的研究范式
陈建文 (2001) 根据大量有关社会适应文献的分析, 提出社会适应性结构的研究有两种研究范式, 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研究取向和研究策略。一个是“功能-结构研究范式”, 该研究范式通过确定社会适应评价标准去选择和确定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的两种人格类型, 然后再通过考察两种人格类型的行为倾向和人格特征就可以得到社会适应性的内涵和结构。第二种研究范式是“过程—结构研究范式”, 该范式将社会适应过程看做是可以被解剖成连续性的、但又具有质性差异的几个环节, 即: (1) 心理发动环节, (2) 起始比较环节, (3) 内容操作环节, (4) 适应持续环节;这样通过考察社会适应过程的几个环节中人们所表现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个别差异, 就可以揭示社会适应性的内涵和结构。
五、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儿童和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研究文献不少, 主要集中在对儿童的适应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各种行为问题的调查分析, 以及对各类特殊群体如独生子女、离异家庭儿童、弱智儿童等的研究, 以及对学生的学习适应行为的研究等领域。
基础性的研究包括各类量表的设计, 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姚树桥、龚耀先 (1984) 编制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陈建文 (2004) 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等12篇有关量表研究 (王光, 2002;陈慧萍等, 2002;钟佑泉等, 1997;戴育红, 1998;张凤等, 2002;长凤等, 2002;范希文等, 1997;易欢琼等, 1999;袁水平等, 2000;闰瑰娟等, 2001;罗昭逊等, 2002) 。
由于社会适应在内容上的多元性、结构上的复杂性, 以及研究范式上的分野, 使得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呈现出纷杂的状况。例如从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良好适应行为研究 (孙春晖等, 2001;王惠萍等, 1998;李政云, 2001;鞠红霞, 2002;韩启放, 1994;冯廷勇等, 2002) 与适应不良行为研究 (邓世英等, 2001;霍金芝等, 1995;韩萄等, 1995) ;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任务划分可以分为内在适应研究 (鞠红霞, 2000;李政云, 2001) 与外在适应研究 (张凤, 2002;王惠萍1998;潘昊, 2002) ;从社会适应因素的研究又分为家庭因素研究、学校因素研究和生活经历因素研究等。
六、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的局限
虽然目前国内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工作较为充分, 但是在这个领域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 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在研究对象上, 对社会不适应的研究对象还没有扩展到偏差行为青少年, 即工读学校学生;
(2) 在研究方法上和研究工具的使用上, 对适应良好与适应不良青少年的量表往往使用不同的量表, 使得这两类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研究往往不具有可比性。
摘要: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青少年社会适应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社会适应在内容上的多元性、结构上的复杂性, 以及研究范式上的分野, 使得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呈现出多元的学术形态。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虽已取得长足进展,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有待于深入挖掘。
适应社会 走向成功 篇6
一、树立“和而不同”的思维理念
1.“和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中心,并吸取了道、墨、法各家以及宗教文化等精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与演化而形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是一个重要范畴,是促成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和合”两字,最早分别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连起来使用而构成的“和合”范畴,最早见于《国语·郑语》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思是说,商契能把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经过历代各家学者的阐发,“和合”逐渐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由于“和合”精神的作用,我国古代的各种文化,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相互吸收与融合,从而形成了多元共存、和睦相处、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格局,并由此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正是由于“和合”精神的影响,历代统治者在对待宗教问题上,大家都能基本上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也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
2.“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是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同宗教界人士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和合”的传统文化精神,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把宗教界人士纳入统一战线的范畴,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的宗教问题。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明确提出了同宗教界人士结成爱国统一战线的思想。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1]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因世界观上的不同而排斥宗教界人士,在反帝爱国的共同基础上同他们建立统一战线,从而赢得了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我国宗教领域也相应地进行了宗教制度的重大改革,党同爱国宗教界人士的统一战线也得到巩固与发展。1991年,江泽民在会见我国各宗教团体主要领导人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方针,体现了党和国家正确处理同爱国宗教界人士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3.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而宗教与社会、各宗教内部以及宗教之间的和谐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必须发扬“和合”的传统文化精神,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
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有助于在思维方式上纠正和防止过去一个时期出现过的“左”的偏差。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要在思维方式上超越、抛弃以往的“斗争哲学”,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和合”的思想理念对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加以引导,使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和合体中,与社会的其他方面形成总体上的和谐与合作。当然,讲“和合”不是要否认矛盾,也不是用“和合论”代替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
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实践上有利于化解宗教矛盾,更好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意识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矛盾与冲突日益增多。我国宗教在正常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于宗教领域的问题,要在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基础上妥善加以解决。用“和合”方式处理宗教问题,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使广大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共同奋斗。
二、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
1.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从而使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着丰富内涵,如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也保障公民享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和宣传无神论的自由;“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是党处理同宗教界人士关系的原则;实行政教分离、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爱国宗教团体和组织的作用;政府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和监督;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部势力的干涉;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等等。
要使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和国家就必须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是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途径与手段。
2.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2]这既是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也是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途径与手段。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首先,应做到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制渗透和打击犯罪的统一,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其次,必须坚持依法管理与依照政策管理相统一,把法律的“刚性”和政策的“柔性”有机结合起来。再次,坚持依法加强管理与改善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不能用简单的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要注重和体现管理的服务功能与关怀功能。最后,坚持依法加强管理同做好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相统一,在加强宗教管理中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是国家主权在宗教教务上的体现,也是正确处理我国宗教与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方针。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要处理好开展对外友好交往与抵制渗透的关系。以宗教为载体的对外友好交往,对于增进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国家间关系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具有积极作用。随着国力的日益提高,我国应更加重视这种交流与交往。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提高警惕,抵制国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要加强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教育,提高他们自觉抵御渗透的能力;要完善宗教法律法规,依法抵制渗透;要加速具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各宗教教理体系建设。因为提供一种具有更大吸引力的文化、心理与信仰归宿,是抵制境外宗教渗透的根本。
三、 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
1.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横向系统协调机制
第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相适应,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础。它一方面要求作为引导主体的党和政府制定正确的宗教政策、法规,各级行政与文化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对宗教团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四项基本原则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育,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和法制教育,进行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育。在坚持政教分离原则的基础上,把宗教纳入爱国统一战线的范畴,发挥宗教团体、爱国宗教界人士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求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自觉地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宗教允许的范围内,适时地对不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的因素加以改革和调整,使宗教不断地与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第二,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关键。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面对现实,追求现实的幸福生活。引导他们在对影响生产的某些教规戒律和耗费大量财务的某些宗教习俗、仪式加以摒弃和改进的同时,利用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良好的秩序和行为服务。要支持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支持他们对宗教中所包含的生态环保思想加以挖掘并作出新的解释。对于各宗教组织和寺庙开展的自养活动,国家要在资金、技术、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制定政策予以管理。要解决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脱贫问题,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信教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此外,还要建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相适应的同时,还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宗教理想统一起来,努力使宗教理想与共同理想相协调、相一致。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按照社会主义的方向与要求,对宗教神学思想逐步加以改革,深入挖掘宗教教义、教规与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教育广大信教群众划清宗教与迷信的界限,在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坚决制止和打击各种封建迷信活动。正确处理文化的内容与形式间的关系,逐步消除宗教文化中的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利用宗教文化的某些有益形式,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2.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纵向系统协调机制
第一,建立党和政府的宏观领导与决策机制,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保证。它首先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指挥部门高度重视宗教工作,采取特别慎重的态度对待宗教工作,把宗教工作经常列入议事日程,放在全局和长远规划中加以研究,制定引导工作的具体方针、政策,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加以实施。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事宗教工作的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了解我国宗教的历史与现状,熟悉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政策,尽可能多地掌握宗教基本知识。要加强宗教理论研究、强化信息意识,建立及时、准确、全面的宗教信息网络,及时研究和解决宗教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第二,建立多级宗教管理系统协调机制。要保证引导宗教的各项宏观决策的贯彻落实,必须有一套行政管理实施机构。这种管理的承担者是各级宗教局与宗教管理委员会。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有关文件的规定,切实加强宗教工作机构建设;要建立中央、省、市、县、乡、村多级宗教管理网络系统;各级宗教事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使宗教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层层建立管理目标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要建立多方位的宗教管理工作的检查与监督制度。
第三,建立宗教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机制。各宗教爱国组织要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开展爱国爱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法律法规教育。要加强宗教团体领导班子与教职人员的自身建设。各级宗教团体都要依据党和国家关于宗教问题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加强制度建设。各寺庙教堂要在当地政府宗教工作部门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较大的宗教活动要经民主讨论决定,经济账目公开,并接受群众的监督。
摘要:在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是可以相适应的。当前,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对策是:树立“和而不同”的思维理念;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
关键词:宗教,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策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2]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G].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6.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 篇7
社会适应既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也是判断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准。社会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关于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 比较流行的看法就是社会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成分。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心理健康, 要考虑个体内部的心理协调和对外的良好社会适应两个方面。黄希庭认为, 尽管心理健康和心理适应在价值评价方向上比较一致, 但是在词义上仍然有差异。心理健康不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 而且个人在身体、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均能保留最高、最佳状态。而心理适应是指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 能自由地选择其所从事的活动, 追求自己的目标, 以顺应环境, 调控或改变环境。社会适应是指个人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目前的社会适应研究, 多见于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强调的是个体应适应社会环境, 个人行为应与社会规范相一致, 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适应能力越良好, 说明心理越健康。李国瑞、舒运祥等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和考试焦虑, 学习动机不稳定和缺乏动机, 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和人际关系紧张, 心理问题的躯体化反应等, 学生中有11%一18%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2. 社会适应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适应是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 有人研究认为, 人的心理障碍80%以上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的。人际交往障碍导致人际关系失调, 人际关系失调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攒教授指出:“人类心理的适应, 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 所以人类心理的病态, 主要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失调而来”。人际关系是个人成长所需的重要社会环境, 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外在平衡, 可以利用人际关系为衡量指标。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 同伴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人际适应是个体社会适应的基本内容, 人际适应性就是个体在人际适应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和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也称人际关系特征。人际适应性主要通过以下一些成分表现出来:1) 乐群性, 即个体对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表现出的兴趣和积极性。乐群者热情、活泼, 乐于与人相处。2) 合作性, 即个体在人际关系中能够与他人协调观点、态度和行动的人格特征。合作者理智、友好, 善于与人相处。3) 信任感, 即认为他人和社会基本上是可信的, 它折射出个人对人性的基本信念。信任者坦诚、诚实、真实, 愿意与人相处。4) 利他倾向, 即在自然情景中自觉作出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它受一个人的人际价值观的支配。利他者慷慨、助人、慈善, 能够与人相处。
社会适应归根到底是人际适应, 个人与外在社会环境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际关系, 因此, 人际关系的状况是评价个人与环境之间外在平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刘雅芬整理出青少年适应的各种问题来源:心理上需求满足程度、自我尊重、生活评价、人格特征等等;生理上急速变化、健康状态、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行为上的积极或退缩、是否有解决问题态度、适应不良行为等。她也提到主要是以人际交往的顺利或挫折、基本社会道德规范的遵守为主, 其中家庭关系、学校关系、同伴关系、邻居关系、一般人际关系、社会技巧等六项因素影响最大。
3. 社会适应与自尊
一般认为,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所持的总体评价, 包括自我价值、重要性和能力等方面在临床心理学研究中, 自尊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接受。大量的研究表明, 自尊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自尊心较强的个体, 表现出较少的焦虑, 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一些研究者指出, 自尊是个体适应社会文化情景的重要的心理机制, 它调节人与环境的关系, 在功能正常发挥的时候, 起到“缓冲焦虑”的作用。
国内的一些研究也发现, 青少年的较强的自尊心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心境, 减少挫折后的躯体化倾向、神经症性和精神病性等反应。
如果自尊心较低, 则个体对自我的认同程度也会较低, 心理上表现得更敏感、脆弱, 更容易受到环境影响, 在人际交往的时候更退缩, 对压力环境的适应性更差。
4. 社会适应与人格
个体的社会适应与其能力息息相关。社会适应难, 人格就出现障碍。所以人格的发展与个体的社会适应紧密结合在一起。适应同人格密不可分, 人格即是适应的一种方式。社会适应是在人格水平上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过程, 也叫人格适应。个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 人格逐步得到发展与完善, 而个体的人格特点又会直接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 人格与社会适应于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首先, 人格发展与社会适应良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和内容, 社会适应 (状态) 是与心理健康、自我实现和习得行为等概念有区别的。但是从广义的心理健康来讲, 心理健康包含了社会适应良好、人格健全等核心内容。
其次, 人格与社会适应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个体对外界的各种行为反应都是以心理作为中介的。尤其是当面临压力和处于应激状态时, 个体的人格特质就是压力的应对心理基础。
另外, 危机的解决促进了个体人格的成长, 社会适应表现为良好。另外个体人格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 也促进了人格的发展。所以人格与社会适应是交互作用, 协同发展的。
论高职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篇8
一、国外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的特点
从国外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 职业教育是开放型的, 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的, 长期以来的不断实践与变革, 使得他们形成了与市场与行业、企业较严密的教育机制和法律保障体系。
德国的“双元制”体现了社会优先的原则。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 企业承担着首要责任, 企业决定培训内容和方向并承担培训费用, 企业和学校之间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
英国职业教育则遵循经济优先的规律。建立了与市场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从事课程开发的人员大部分来自企业界的代表, 采用任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进行任务开发。
加拿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课程设置、人才规格、学制安排由学校的教学委员会按照市场需求和雇主要求进行调整, 模式不拘一格。
二、我国高职教育社会适应性的现状
应该说我国的高职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也因市场的需求在改革和发展。但是, 毕竟我国高职教育只有三十年左右的发展历史, 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一些弊端。
1.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不适应
企业、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缺失, 导致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不适应。企业、行业对职业的需求和预测, 在制定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培训规划上没有话语权。企业、行业在开发制定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颁发证书上没有资格;在参与国家对高职院校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方面没有参与性。没有政策制度上的保证, 导致企业、行业对高职院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机会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使得产教、校企之间联合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2. 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与社会家庭的理想追求不适应
传统价值观、人事分配招生制度政策的偏差, 导致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与社会家庭的理想追求之间不适应。传统的“学而优则仕”使得人们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管理、技术、商贾等领域, 技能劳动者社会地位难免低下。重学历智力学术、轻技术技能能力等人事政策和分配制度的不合理, 造成技能劳动者经济地位低下;在我国人口红利还处于较高的当下, 供求矛盾的不平衡, 高职教育的预期与现实相背离。我国对岗位资格证的要求缺乏比较系统和完善的保证制度, 使得那些拥有技术资格证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技术技能、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优势没有得到很好体现。高考成绩成为人才的唯一考量标准的招生制度定位的不合理、高职教育是终结教育等使得高职院校成为学生和家长的无奈选择。
3. 高职教育与社会的不适应
办学没有优势特色、质量不高, 导致高职教育本身与社会的不适应。高职院校的办学起步较晚, 基础比较薄弱, 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较低。高职院校定位不合理, 学科自主性缺失, 办学没有特色和特点;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没有经过严格科学的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 市场需求与院校培养方向存在错位。高职院校的开放性功能缺失, 使得市场的信息渠道不畅通, 与社会的经济发展不协调或者滞后;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差、与就业岗位的对接度低;学生对专业和课程的设置规划没有参与性等等。
总之, 没有建立与社会、市场互动良好的开放、弹性、灵活、科学、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和行之有效的高职教育调节机制, 因此, 失去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和魅力, 难免也失去了社会的适应性和认可度。
三、提高我国高职教育社会适应性的对策
1. 发挥企业在高职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企业应成为投资和办学的主体。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企业是高职教育的最大受益者, 理应成为投资和办学的主体。只有这样, 企业、行业和客户的需求才能真正被高职教育的关注, 高职教育才能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办学, 才能提升高职教育应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企业应具有对职业资格标准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权。行业、企业因为有本行业的特有工种, 对该工种应该具备的职业标准非常内行, 那么, 在开展该职业技能鉴定和颁发证书方面应具有话语权。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岗位就业质量掌握第一手信息, 他们理应在参与国家对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的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方面赋有“顾主”和“劳动力市场裁判或鉴定师”的双重身份。
企业应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提供机会。企业通过打开大门, 积极提供实习场地、实作技术, 并开展职业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从学校课堂到实训工场再到工作岗位的途径畅通, 为提高学生和社会成员的就业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反过来, 也促进了高职院校毕业学生与就业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促进了就业人员水平的提高。
确立企业、行业在职业院校办学的主体地位, 不仅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寻求自身发展的内驱要求, 是职业院校追求办学体制多元化的重要手段, 也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动力机制, 更主要的是密切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育人与用人、学业与就业的联系。
2. 建立完善高职教育的社会调节机制
(1) 建议建立健全高职教育与社会协调的专门委员会。
(1) 可以在政府层面建立校企之间专门的协调委员会。政府召集, 协调委员会由行业、企业的专家、地区的代表、职教专业研究人员和学校专家组成。建立专门的制度和措施, 形成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
(2) 可以在一些制造业基地或地区建立行业与学校的专门协调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专门会议, 根据本地区和周边地区或者周边的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 按照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校原有的培养模式、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调整, 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3) 学校建立教学协调委员会, 主动与市场联系, 按照企业、行业要求进行任务开发。
(2) 开展市场调研。
(1) 关注最新社会分工带来新职业的状况, 研究产业结构及其变化和变迁。研究经济周期, 分析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 以动态的观念看待不同专业的就业率。研究不同行业的生命周期, 适时调整教学体系。
(2) 研究非职业目标的教育需求。按照地方经济的需求, 为各级各类各层次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考证教育的人员, 为他们专门制定、安排和实施教学内容, 实现全方位、大众化多层次的办学模式。
(3) 拓宽办学的口径。加强对一些虚拟行业、未来行业、前沿行业的关注, 适当开发一些个性化学生个性需要的专业和课程教学内容, 使办学更加贴近并积极适应社会需要。
3. 加快奠定高职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政策基础
(1) 建立完善高职教育办学层次。建立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桥。改革目前高职教育基本是终结教育的现状, 一些学有余力, 希望在更高层次上得到提升的学生, 在招生制度和准入门槛上为他们打开继续教育的大门, 使得高职学生毕业后有继续上升的空间, 以保障教育的公平性。
建立多层次的高职教育体系。我国还处于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其主导和支柱产业, 这些区域应以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 并按照需求, 适度发展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逐步建立高职教育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完整体系。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职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需要。
(2) 加大就业、分配政策投入力度。实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出台国家职业资格办法, 规定就业者必须先培训后就业。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岗位准入门槛, 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率。
完善劳动人事分配办法。用发展的眼光看人, 以能力为主要考量指标, 而不唯学历文凭为标准。在工资分配制度上, 提倡同工同酬, 而不以智力技能分等级, 以保障就业的公平性。
逐步出台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制度和办法、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 对做出特殊贡献的技能型人才给予重奖并授予荣誉称号。开展技能大赛, 发现和提拔人才等等。
4. 提高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
(1) 准确定位、注重特色。明确现阶段高职教育是以服务教学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技术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 高职院校必须在教育目标和办学理念等方面正确定位, 同时, 贯穿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就业指导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目的就要使每个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都能顺利就业, 并满足社会需要。
积极建立和推进高职院校在优秀人才、专业学科及其知名教师等方面的整体优势和特色, 不断开拓市场, 讲求教育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形成和积累学校的社会声誉, 使学校的特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实现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以应对经济市场和教育市场的挑战和竞争, 改观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
(2) 以人为本、注重质量。高职教育的教育质量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院校对学生不但要注重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的培养, 更要注重对他们关键能力的培养。即与专业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 包括基础能力、职业拓展性要素、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以及时代关联性要素。使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既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受用人单位欢迎, 所提供的服务能够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 并且能够促进整个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3) 服务地方、校企合作。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 高职教育既要服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 又要服从区域高职教育大众化的需求, 还要服从教学目标的要求, 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 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
合作办学是高职院校通过校内办企业, 或者说是引厂入校、校驻企业, 实现企业和高职院校的资源互补和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接轨;按照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专门为企业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 设置专门的专业和课程, 进行定向培养;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进行产学研合作。
参考文献
[1]马庆发主编.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张龙.职业教育吸引力视阈下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J].教育与职业, 2010, (7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