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共12篇)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篇1
对残疾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训练,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具有一定的就业能力,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之一,但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成为参与社会、服务祖国的合格建设者同样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山东省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探索过程暴露出许多问题,反映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不足和我们教学中存在的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全面培养残疾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1. 建立立体教育网络,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要充分发挥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学生的作用,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校管理人员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 班主任要利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时机,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 任课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会深深影响学生思想的形成,要发挥亲情魅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同龄人是学生最易接受和模仿的对象,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 利用主题课程开展,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对残疾学生来说,单纯的说教很难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开展一系列主题课程,通过知识的学习、活动的开展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例如,我们曾经开展一次调查活动,让学生调查一个学生一年的花费以及国家对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的投入。经过调查,学生感到震惊,在调查感言中纷纷表示: “调查的结果太让我吃惊了,这几天那一连串的数字在我脑海里不停地跳动,它时时警告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做贡献,回报母校。”“原来国家、社会、学校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想想我们所做的一切,真是太惭愧了”……
3. 利用残疾人现身说法,引起共鸣
共同的状况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我们聘请了社会上的优秀残疾人代表做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与学生展开交流,了解学生心声,为学生解惑。另外,我们还邀请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到学校现身说法,向学生讲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产生的困惑,以及自己怎样克服这些困难,怎样尽快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在工作中怎样积极努力,去赢得人们的认同和尊重。这些活动对学生了解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入社会
1. 开展系列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特殊教育学校要高度重视残疾学生职业素质和劳动意识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诚实劳动、勤劳致富的观念。在课程的设置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一至三年级每周开设两节劳动课,在四至六年级每周开设四节劳动课,在七年级至高三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使残疾学生入学到毕业,全程均渗透劳动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
社会实践能力是残疾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残疾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残疾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此外,我们结合学校开展的传统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一方面让社会了解特殊教育,了解残疾人,从心理上去认同、接受、赞美他们; 另一方面通过作品销售,让学生亲身体会社会对他们的认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 将教学延伸进企业,促进学生适应社会
结合职业教育的开展,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将教学延伸进企业,育人、用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以促进学生尽快适应社会。
我们联合山东省东营市内一些生产规模大、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集团,学校提供技术人才、生产科研基地,企业提供实习经费和场地,积极尝试 “以教促产、以产促教”的办学思路,强调在教学实习中操练生产经营,在生产经营中深化教学与实习,形成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中适当介入生产经营的灵活而有序的运行程序。我们每学期都组织高年级学生到相关基地进行一个月左右的长时间实习锻炼,使学生全面介入社会、企业生产实践,感受社会、企业发展,与企业职工并肩生产和劳动,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和社会效益。
积极探索教育创新之路,提高残疾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是我们特殊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关注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任重而道远。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篇2
1、生活自理能力
0分
生活自理能力很好,还能帮助老幼、弱者的生活事务。1分
自理个人生活全部事务,但有的事情做得欠好。
2分
自理个人主要生活事务,进一步的事务需要别人指导,如随季节换衣服、洗衣服,但质量不好。
3分
饮食、大小便自理不好,督促下方可洗漱,无人照顾难以独立生活。4分
个人基本生活事务(饮食、大小便)要全护、半护。
2、学习能力
0分
正常学习,可以考上初中以上的学校。
1分
只能读完小学,成绩一般或不好,考不上初中。
2分
只能上到小学2—3年级,算术不好,生活中常用的心算有困难。3分
只会简单词语,可辨自己的姓和名,完全无心算能力。4分
知或不知自己的姓名、不辨姓和名。
3、时空定向
0分
年、月、日等时间观念清楚,可单独出远门,很快掌握新环境的方位。1分
月、日清楚(有时差几天),上、下午有时分不清,可单独来往于近村、近街,到了暂住地,找不到回家的路。
2分
只知上半年、下半年,只能在熟悉的环境里行动,对暂居地,只知名称,不知方位,或不知方位的关系。
3分
只知上午或下午,只能在左邻右舍串门,不知暂住地的方位,或不知方位的关系。4分
无时间观念,不能单独出门。
4、人事定向
0分
知道爷爷、姥爷、叔、伯、姑、姨、表、侄等的意义,可以分辨陌生人的身份。1分
只知道家中人的关系,不会分辨陌生人的身份和年龄,也不会称呼陌生人。2分
只能称呼家里人,或只能照样称呼,不知其关系,不分辨长辈,同辈或晚辈。3分
只认识同住的亲人,只会叫父母,对生人熟人有不同反应。4分
只认识保护人,不辨熟人和生人(有不同反应)
5、社会交往
0分
待人接物应付自如。
1分
初见面时难发现智力上的缺欠,交谈中语无伦次,不理解隐喻语。2分
接触被动,谈话中很多词不适当,表情不当,容易受骗。
3分
勉强可交往,说话内容/口齿不清,仪表不端正,表情不适当。4分
难接触。
目的:筛查出智力落后者、智力分等。对象:学龄期儿童。
内容:从五个方面对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定,每个方面从最好到最差划分成五个等级。
1、生活自理能力:吃饭、穿衣、大小便、洗漱、做家务;
2、学习能力:指对语言、文字、算术的学习能力;
3、时空定向:对年月日等时间观念是否清楚,距离的空间感知;
4、人事定向:了解、分辨周围人的班辈关系或职务;
5、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的能力。
评分量值
⑴正常
0——2分
⑵轻度弱智
⑶中度弱智
⑷重度弱智
⑸极重弱智
3——7分
8——13分 14——17分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篇3
一、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1.体育活动对人际关系发展的心理作用
体育活动、比赛能增加人与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缩短互相之间的距离,进行互相沟通。中美建交,首先以乒乓球打开封闭二十年的中美隔阂,开通台湾与大陆的隔绝关系,也从乒乓交往开始。体育历来是人生的友谊使者,例如我们原本互不相识,通过一场球赛,一次体育活动彼此有了初次的了解,搭起了沟通的桥梁,这对于一些外向型者就可以进一步通过体育活动,使社会交往得到满足,而性格内向者则可通过多次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忘却心中的烦恼与痛苦,消除孤独感,逐步形成与人交往的意识和习惯,使个性逐步得到改变。
体育活动、锻炼、比赛能够改变、调整、强化人际交往。人际关系最重要特点是它具有情感因素,也就是说,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相互间通过交往而产生的一定的情感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的各种类型都清楚的反映出人们彼此间的满意和不满意、吸引和排斥的程序,彼此是否满足对方需要的程度,如果得到满足就互相吸引,心距也就近;否则,就相互排斥,心距也就远。引起彼此之间需要的满足,产生互为吸引,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外貌、距离、能力、个性等。体育活动能对这些因素起到积极作用,例如有些同学外貌不好,成绩也差,同学不愿意和他走近,但体育课上发现他的篮球素质很好,这样可以通过组织一场小型篮球赛,在赛场上发挥高超的球艺,快速超人的弹跳素质,都能给同学们留下美的一面,最终获得同学们的掌声和赞美声。这给人际交往增加了无形的情感成分。同时,体育运动又是一项缩短人际交往距离的项目,例如球类比赛中都要通过互相的配合及接触,并在运动中表现出每个人的个性、能力以及相互之间类似的兴趣爱好,为进一步的互相交往打下良好基础。
2.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
合作是建立在团体成员对团体目标的认识相同的基础上,合作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行为。集体运动项目是培养和发展合作意识的有效工具,现代社会需要有合作精神,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和成就,就需要与他人合作,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孤军作战,即使个人有再大的本事,终难成大业。合作能力既是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必备条件,也是通过体育活动需要发展的能力。从事体育活动,特别是从事集体性的体育活动需要个体与他人通力合作,并且以各自不同的角色,达到协调配合的目的,如篮球的前锋、后卫,各自以不同的地位作用的发挥,达到提高篮球比赛群体作战效率,使每个成员都感到满足。这是因为群体内每个角色都是互相关联的。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结成的相互促进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强化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和相互信赖,稳定每个角色的地位,发展协同与合作精神,使集体目标得以实现。
二、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1.体育运动对锻炼个人承担社会角色的作用
社会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构成的交互场所,每一个人在社会当中都不同地充当几种、甚至多种的社会角色。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身份与他人交往,能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进行相应调整,作出恰当的、合乎角色的反应。这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表现。而体育运动场合,恰好能为人们学会承担社会角色提供优越的环境与适宜的条件。比如,某个班在分组进行篮球赛时,两个组各自的边锋、中锋、后卫等各个角色都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通过与该地位相适应的角色行为而产生相互的社会关系。由体育而结成的社会关系中,每个角色都有获胜的权利,获得嘉奖的权利和按照规则进行技术动作的权利,同时也有遵守体育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和技术规范的义务。社会角色是完成社会活动的必要的社会形式和个人的行为方式,通过体育角色的学习使同学们懂得了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的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行为的期望,有利于人们懂得“做什么像什么”的社会意义。为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各行各业的需要,干好本职工作打下思想基础。
2.体育活动培养人对社会节奏的适应性
随着社会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社会运动的时间节奏越来越充分展现出由慢到快的变化趋势。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是人们调整顺应新的生活节奏的重要辅助手段。一些社会实验和社会调查证明:运动员、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对生活节奏的改变有较强的适应性,这是因为在体育活动中,人们所掌握的多种活动技能和快速活动方式,有利于人们准确、协调、敏捷地完成各种生产、生活动作,既可避免多余动作,又不会力不胜任。体育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锻炼,更可以提高人体对快速节奏生活的应变能力。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篇4
一、促进学生相互尊重, 培养心理相容性
当前的中小学生中, 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 他们是“小公主”“小太子”, 有着较强的自私心理和对成人或家庭有较强的依赖心理。他们容易感到孤独, 遇到挫折没有勇气去面对, 有一定的自卑感。与同龄人的平等合作交流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动因。因此, 在体育课上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 使他们消除依赖心理, 相互尊重, 培养心理相容性, 为上体育实践课打好基础。在实践课上, 教师可采用平等合作游戏如分组接力跑和球类趣味游戏等, 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消除孤独和自卑感。同时, 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要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进行表扬、鼓励, 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 并与集体融为一体, 从而激发他们合作学习的兴趣。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爱好, 他们就会以游戏规则来约束自己, 从而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 学生能学会在规则的前提下, 如何处理和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 形成理解和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他人的态度, 体验尊重和被尊重的感觉。这样, 学生建立了一定的人际关系和基本能力, 进入社会就会顺其自然了, 社会适应能力就提高了。
二、善用团队形式, 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师可以利用组与组之间、班与班之间的比赛、对练等形式,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团队的主人翁责任感。这种主人翁责任感会激励他们为自己的组、班等集体荣誉表现出最融洽的合作关系。在篮球、排球等一些球类运动中, 教师可以把有矛盾的同学分到同一组, 让他们在比赛中相互配合, 再以比赛为媒介中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 化干戈为玉帛。这样, 同队队员之间都能抛弃前嫌相互配合, 这就为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增强合作意识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在集体对抗练习、比赛中, 学生在相互协作基础上为自己的团队荣誉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意识, 他们积极进取、敢于拼搏、永不停息的精神同样适应于社会各种活动, 同样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受到人们的佩服、认可, 并很协调地融入到社会当中去。这样, 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会很自然地得到提高。
三、重视用体育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体育活动中的各个项目都有它们自己的规则和规范, 教师要善于利用体育活动的规则和规范来教育学生,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体育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全过程, 对学生的体育道德行为和作风进行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让他们时时处处受到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影响, 让他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学会识别什么是符合或违背体育道德要求的思想和行为, 从而养成自觉维护体育道德的良好习惯。特别是篮球、足球等集体活动, 让学生知道什么动作是犯规动作, 什么动作是违例动作, 什么态度是不礼貌的。同时, 还要让学生知道在球场上自己受到非故意侵犯时, 应以什么态度对待, 知道谦让, 懂得球场道德。学生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才能适应社会大环境, 才能自然地被社会接受, 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社会各项活动中去。
四、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增强健康责任感
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社区组织的一些活动, 如节日演出、年会、健康宣传等, 使学生走进生活实际去考查一下自身健康和集体健康的关系。同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小型的调查报告, 通过实际参与和调查, 使他们认识到自身健康和集体健康、社区健康的关系密不可分。这样, 既增强了学生的群体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又使学生逐步养成了关心、维护群体和社会健康的良好习惯。学生更有热情投入到社会中去, 其社会适应能力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五、引导学生学会健康资源的获得、评价和利用,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与健康资源种类很多, 但并不能都适用于某一个人。体育教师要在平时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和活动中, 指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去评价, 知道什么样的资源适合自己, 从而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和评价结构。体育教师还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让学生体验一下他们所获得的体育与健康资源,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实际经验, 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体育与健康资源, 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有了终身体育意识, 学生就会随年龄的增长、社会环境的变化, 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体育与健康观念和方法, 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总之, 体育教师应创新体育活动, 积极促进学生相互尊重, 培养学生的心理相容性, 使学生有强烈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并引导他们学会获得、评价和利用健康资源培养自己的终身体育意识, 从而使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表 篇5
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 让我们做个问卷调查 看看现在我们心目中的就业形势是怎么样的?
1.您的性别
男
2.您认为哪种能力对您来说是最重要的?
组织管理能力
力
动手能力
3.您认为如何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多选题)
提高技能
调整心态
4.您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方法是?
提高技能
调整心态
5.请问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就业信息的?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调整择业期望值就业渠道提高职业素质提高自身求职技巧职业培训调整择业期望值就业渠道提高职业素质提高自身求职技巧职业培训)社会交际能力学习知识能力社会适应能 女)
6.您认为就业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多选题)
专业成绩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学校名
气
社会经验
7.请问您认为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大学文凭外,哪些证书比较重要?(多选题)
英语四、六级证书
体育文艺类获奖证书
“优干”“三好学生”证书
8.您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
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
能力
相关工作或实习的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沟通协调能力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 计算机等级证书报关、报检员证奖学金证书注册会计师证发展潜力思想品德驾驶证与专业有关的技能证书)
9.您认为所学专业前景如何?
很有前途
有前途
10.请问您择业前您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经济收入
环境
工作的稳定性个人发展机会专业知识的应用生活 较有前途无所谓较无前途没)
11.请问您的择业观念是什么?
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
造先就业,后择业不就业,继续深
自主创业)
12.请问您对自己从事何方面、何种工作的态度是什么?
没有特定的目标待遇好,工作稳定与专业对口符合自己的兴趣,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13.请问您将通过何种方式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情况?(多选题)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站
由学校推荐、介绍
在就业网站上发布就业材料亲自前往用人单位介绍自己参加招聘会通过熟人介绍寄发自荐材料
其他)
14.您欲选择什么样的单位就业?
国有企业
政府部门
15.您就业会优先选择的城市是?
出生本地东部发达城市西部发达城市民营企业自主创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篇6
关键词:非专业素质 品德 创新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一直遭受社会各界人士非议,大学生就业难也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究其原因,我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一直未引起学校的重视,导致学生步入社会后无所适从。
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基地”,一般比较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不仅注重与应聘职位相对应的专业知识,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性格、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等综合素质。也就是说,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软实力”,即“非专业素质”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因素。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不仅仅影响到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甚至对于就业结构、就业适应力、就业二次流动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重视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学生非专业素质方面存在问题
(一)“德”与“心”的缺乏
“德”当然指的是大学生的品德方面,目前大学生择业时考虑更多的不是对企业的奉献、长远的规划、自身的素养提升,而是自身获得的收益及如何去通过非正常途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例如,我们在就业市场经常听到的一个班能出好几个班长的现象。而有幸找到工作的一些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考虑的也不是自身价值的实现,而是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心”当然是指心理素质。这也是非专业素质里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双向选择的社会,打破了以往的定向分配模式,这种既为广大的大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又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毕业生心理准备不足,出现焦虑、恐惧、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幻想依靠学校或者家人等其他社会关系帮助自己进行选择,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就业心理障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个人发展目标,不懂如何实现个人价值,有的甚至走向极端。这些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角色转变能力差,社会适应性弱
一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社会认知能力、客观的社会角色定位、实现社会角色的基本技能、社会交往的能力、自我完善与适应环境及其变化的能力等。对于刚出校门的学生,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往往不能尽快融入到社会的角色中去,容易出现盲目失落的心理状态,甚至自怨自艾,抱怨社会,走向难以适应社会的困境。对于出现的这种状况,我认为主要是学生自身自我定位不准确,团队意识薄弱,不能客观认识社会发展现状,自身缺乏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导致眼高手低,从而在困境中难以自拔。
(三)因循守旧,创新能力差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而在现行的严进宽出的大学体制下,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比较容易放松,甚至放纵自身,无所事事,消遣度日,无心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毕业后除了学到了书本的一些专业知识外,身无一技之长,又不能很好地变通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量,以致成为“庸才”。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
( 一)引起重视,加强引导
我们要从上而下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在立足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尤其在德育及心智的培养方面,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承受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团队意识等。学校更要从组织机构、资金支持上保障相关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把大学生道德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素质拓展训练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科学的非专业素质教育平台。
(二)构建科学教育体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学校要注重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度, 形成从入学到毕业贯穿整个学校教育的完整教育培养体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除了注重一般性的就业指导课程之外,学校还应多为学生寻找实习基地,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双重身份的育人基地,使学校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从感性上把握社会的整体就业形势,尽快融入社会角色。
(三)广泛开展各类创新活动,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学校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创造一种良好的学生科研氛围,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高校结合专业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校内科技创新比赛、知识竞赛等创新活动,并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的思想形态由“让我创新”变为“我要创新”,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创新氛围。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拿出适当资金用于奖励获得一定成就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总之,非专业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大计,高校必须转变观念,重视对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将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非专业素质教育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一环,强化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同时,学校应在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组织、资金、指导教师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积极探索非专业素质的更深层次内涵,研究非专业素质教育模式,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一平.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2(9).
[2]陈然,高红欣.高职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职教通讯,2010(10).
[3]徐畅.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模式的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
[4]云景乾,吴家礼,许芳奎.依托行业的高职教育办学机制析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5]施宏开.从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看大学生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6-11-8.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篇7
一、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观念淡薄, 心理素质差
由于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脱离了家庭教育, 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缺少自我管理的能力, 从小在父母身边娇生惯养,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害怕艰苦, 自身心理素质差, 又缺乏自律能力, 因此, 养成了懒散放纵不良习惯, 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我行我素, 缺乏组织观念, 不遵守组织纪律。这类学生初期进入社会之后, 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环境, 就业初期讲究待遇, 挑三练四, 害怕艰苦, 不愿到生产、服务第一线, , 追求享受, 眼高手低, 小事不愿做, 大事不会做;不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在企业中不遵守劳动纪律, 不能够认真积极的工作, 上班自由散漫, 缺乏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 遇到挫折时, 怨天怨地, 毫无主见, 精神颓废, 长此以往, 不但自身在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影响, 生存空间也会变得越来越狭窄。
2、好高骛远, 自恃清高
高职教育职业性强, 高职院校的学生上岗既能顶岗, 第一岗位任职能力较强, 但是, 由于学生介于中专和本科之间, 既没有本科生的学历以及专业知识水准, 又没有中专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因此, 在就业思想上很容易“高不成, 低不就”。一些学生总是怀疑自己的选择, 羡慕别人的选择, 心老是静不下来, 今天想干这个, 明天想做那个, 这山望着那山高。长此以往, 由于不能够专心的从事一项工作, 不虚心学习本职技能, 职场实践少, 造成在工作中, 图纸看不懂, 动手能力差, 设备不会用, 影响和限制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另外, 有些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好, 进入社会与企业以后就容易自命不凡, 以自我为中心, 目中无人, 说话粗鲁, 看不起他人, 不会宽容忍让, 更不善于帮助和尊重他人, 没有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 不热爱集体。长此以往, 这种孤僻自傲、孤芳自赏的性格, 就会越来越远离这个群体, 难以得到企业的认可, 更难获得他人的尊重与帮助, 路就越走越窄。
3、不善于交往, 缺乏进取心
由于许多大学生都是在溺爱下成长的, 生活顺风顺水, 不懂得与人交往, 缺乏社会意识。初期进入社会以后, 对社会、对单位、对周边的工作生活环境要求过高, 作风疲沓, 不安心工作, 抱怨和牢骚太多, 工作处于低标准状态, 跳槽频繁, 又缺乏进取心, 没有毅力去努力学习, 同时, 又不善于与人交往, 不注意培养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社会活动能力差, 、与他人格格不入, 更不懂得与周围环境合拍, 长此以往, 在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不适应社会环境, 很快会被社会淘汰。
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措施
1、树立良好的品德, 培养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首先,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品德, 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从思想和行为上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不怕吃苦, 不惧困难, 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 干一行, 爱一行,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 勇于奉献。永远保持者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 专一行、精一行, 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 兢兢业业, 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努力工作使其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诚实守信, 树立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
诚实守信是儒家传统的思想品德, 也是中华文明古国的伦理道德规范。孔子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可见诚信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所占的分量。做到诚实守信, 就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为人处世言行一致, 遵守诺言。在新的时期里, 人们对于诚信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现代社会中, 诚信是人生中一张无形的通行证, 信誉是一个人的口碑, 不讲信用、不讲诚信之人, 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调整人际关系、为人处世不可缺少的重要准则。诚实守信也是培养学生树立社会道德观念、适应社会能力的具体表现。另外, 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 树立“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的思想, 培养学生要懂得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从大局出发, 关心社会, 关心他人, 关心集体, 学会与人沟通, , 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团结与合作意识, 真心帮助他人和同事, 使自己在和谐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3、不断学习, 锻炼实践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知识老化周期大大缩短, 人类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与获取能力不断提升, 信息社会需要我们对于知识不断地更新, 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理念, 以增强社会竞争能力, 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 我们要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思想, 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提高自律能力,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 还要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大力提倡学生顶岗实习、实训、专业实验等实践活动, 对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去感知、去把握, 到生产、服务、管理、建设的第一线去, 向社会学习, 通过社会实践, 多方面了解社会, 锻炼实践能力, 完善自我。
三、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符合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社会的发展需求, 多方面、多渠道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诚信品质、竞争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从容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宠辱不惊, 游刃有余, 胸怀坦荡, 以平和的心态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服务社会, 适应时代, 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北京, 2006.
[2]马树超, 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张尧学, 等.职场必修——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任一波.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4) .
[5]李建刚.转型期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着眼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1) .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篇8
关键词:学生,体育课堂,社会适应能力,思考
中学体育课堂的作用不仅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要通过体育课堂的游戏、竞技、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磨炼学生的意志,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下面,教师就如何利用体育课堂来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研究。
一、合理分组,培养学生良性竞争
中学体育课堂规模较大,教师会管理很多学生,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管理到位。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合理的分组是分担教师压力、提高上课效率的好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技能、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并且为每个小组安排任务,选举出负责任的小组长,再让小组长对每一个组员划分任务,组织小组完成任务,告诉小组成员:小组的荣誉和成就离不开每一个组员的努力。然后教师根据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和小组的表现对每个小组进行综合评分,并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奖励。这样,不仅可以培养每个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而且还可以加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而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能让学生步入社会时更快地适应社会。
例如,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之间进行体操比赛,并让每个小组通过自己设计的体操与其他小组进行比拼。体操的设计需要小组每个成员至少要想出一个动作,并参与体操的表演。每个小组表演自己设计的体操,由其他小组的成员为他们打分,最终得分高的几个小组将有不同的奖励,并且会鼓励其他小组再接再厉。这样,每个小组都会感受到他们合作完成的任务是被赞同的,并对自己的小组产生集体荣誉感,也会为小组的荣誉做出更多的努力,进而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磨炼意志,指导学生坚定精神
一些学生没有经历过艰苦的生活,因此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没有坚定的意志,很难经受住挫折的打击。所以,为了磨炼他们的意志和抗挫折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质,加大他们的体育课堂活动量。教师可以挑战学生的极限,并且在学生快坚持不住时给予鼓励,告诉他们坚持就是胜利,进而一次次打磨他们的意志。在学生说自己不行的时候,教师要坚定他们的信心,告诉他们能行的,他们是最棒的。同时,教师要不断鼓舞学生去挑战自我,勇敢地面对失败与挫折,培养他们强大的自信心。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自信心是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的根本,能使他们从容地面对挫折,不会轻易气馁。
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长跑训练,因为长跑是最能锻炼学生意志力的一项运动。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将体质相近的学生安排到一起,规定相应的路程。这样,两个人或者多个人在一起长跑可以相互鼓励,一起坚持。每当学生坚持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教师都会给予相应的鼓励,在一次又一次的长跑中为他们建立信心。在学生长跑的过程中,同学之间还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因为每当他们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身边总有同学和他一起坚持着,一起奔向终点。
三、结合实践,丰富体育课外活动
仅仅依靠体育课堂就能培养出中学生强大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不现实的。因此,除了体育课堂的教学之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堂体育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它不像体育课堂有那么多的局限性,只能在学校中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有很高的灵活性,它可以由学生自由组织,也可以由班级组织,也可以自己锻炼。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学生步入社会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拥有好的交际能力,可以使学生与更多的人打交道,结识更多的朋友,更容易立足于社会。除此之外,课外体育活动还可以使学生走出校园这个小天地,充分感受社会的气息。
例如,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每个星期组织一次课外活动,小组长担任第一次的组织人员,然后每个星期轮换组织人员。小组还可以与其他小组合作,一起展开户外活动。小组之间要打开班级界限甚至是年级界限,可以自己组织课外活动,也可以和其他班级甚至其他年级的小组进行交流沟通,一起进行课外活动。每次活动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相应的评估。这样,不仅可以锻炼每个组员的组织能力,还可以在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时获得更多的组织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合理安排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除了对学生合理分组,不断磨炼学生的意志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每个教师都应该有更多的想法。因此,学生更应当注重体育课堂的学习与实践,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不断超越自我,以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赖天德.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十大关系6——论“体育教学”与“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5(04).
浅谈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 篇9
一、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意义
1. 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的要求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 掌握着现代化的知识和技术, 是未来国家和社会建设及发展的栋梁之材, 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履行这种神圣使命和光荣责任决不是空喊口号, 而必须投身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践, 必须适应社会。也就是说, 高校毕业生只有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努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从而促进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也才能把自己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目前, 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会适应能力差的现状, 与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实践要求是不适应的。所以, 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2. 是实现自身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任何一个希望自己能够巩固和发展的社会, 都要努力使它的成员社会化, 使其成员心甘情愿地接受它的价值标准、优良传统和社会规范, 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高校毕业生担负着继承上一代的事业、知识和优良传统, 开创社会发展新局面的历史重任, 需要实现自己的社会化。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 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 都可以说是社会化的内容。但是, 在这诸多的内容中, 都需要社会适应能力来把它变为现实。换句话说, 高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社会工作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等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大学毕业生社会化的保证。因此, 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实现自身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3. 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人的需要和发展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 其需要层次和水平就越高。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高于一般社会青年, 社会化过程和社会化发展目标也就相对较高。但是, 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事业目标与社会需要紧密地结合, 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社会, 才有可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自我才能得以体现和发展。因此, 培养当代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内容
当代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涉及的面非常广泛, 主要包括人际环境的适应、职业环境的适应、生活环境的适应和社会环境的适应等。这些不同的方面的适应要求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1. 心理承受能力
社会与学校相比, 生活环境、工作条件、人际关系都有着很大不同, 这些差别必然会使那些踌躇满志的毕业生感到巨大心理反差与不适。这时, 心理的承受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可以使之自觉地调节好心理状态, 克服和排除各种心理障碍和压力, 尽快使自己在心理意识上认同外部环境。高校毕业生所进行的这一自我心理调节过程, 就体现着一种能力。一个具有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思想修养、坚忍不拔的精神、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选择本领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等。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 才能做到正确认知社会, 合理定位自我, 学会与他人合作, 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这也标志着具备了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2. 社会工作适应能力
工作适应能力, 是指在工作环境, 如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工作条件等发生变化时, 人们调节、控制自己作出正确恰当反映的能力。大学生社会工作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方面, 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等。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是对高校毕业生提出的一项基本的要求。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投身于社会实践, 参与社会工作, 而在参与社会工作中必然面对各种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 这些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又是不断变化的。只有较好地适应这些变化, 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 才能真正地适应社会。
适应和改造是紧密相连和不可分的。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 现实生活五彩缤纷, 复杂多变, 常常不尽如人意。面对这一现实, 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大学生首先是要适应, 这种适应是在改造中的适应。适者生存, 生存才谈得上发展。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 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 不是被动和消极的等待或妥协。应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将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 自觉地改造社会和工作环境, 不断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 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是指人们在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接触过程中, 调节、控制自己作出正确恰当反应的能力。人际交往作为人类的一项基本的实践活动, 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贯穿于人们的一生, 具有沟通人际信息、交流人际情感、协调人际行为的普遍作用。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而成为社会成员以后, 必须进行各种交往, 必然要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解决由各种社会关系引起的实际问题。这就是说, 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是高校毕业生必备的一种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是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环境的关键。不善于与人交往, 难以与人沟通, 久而久之自觉不自觉地自我封闭起来, 导致诸多问题。
4. 应变能力
高校毕业生从学校步入社会, 这无疑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当大学生怀揣知识和技能, 满怀信心和希望地走出校门, 到社会上选择自己的职业时, 首先面临的是对其学识和才能的一次考查和检验。大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学到工作岗位上所需的全部知识和能力, 也不可能学到社会需要的全部知识, 只有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 随时调整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思想行为方式, 才能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这也就是一种应变能力。大学生需要这种应变能力, 以保证自己尽快地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
5. 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 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断改造事物, 不拘泥于已有的现状, 敢于探索和发现新的问题, 敢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当代大学生要使自己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 需要有创造能力, 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工作实际中, 善于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既是实际工作的要求, 也是自身顺利成长的基本条件。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两者是紧密联系的, 适应是为了创造。因此, 创造能力是毕业生适应社会必备的能力, 也是走向成功和成才之路所必不可少的能力。
三、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大学生自身具备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只是做好了准备工作, 而要真正实现就业创业, 还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支持。笔者认为当前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引导和支持:
1. 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大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 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薪酬补贴、生活补贴等扶持政策。为更大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目前教育部正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落实办法, 对到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的毕业生, 由国家代为偿还其学费和助学贷款。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 教育部还与有关部门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2009年, 招募约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同时, 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农村学校教师空岗空编时, 优先录用特岗计划服务期满的毕业生。
2.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取消落户限制。支持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社会服务型等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 在新增就业岗位时优先聘用高校毕业生。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 按规定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并为在该类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
3. 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 更多地吸纳有技术专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各类企业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储备。认真落实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单位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的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补助、户口、档案管理、续聘、就业以及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等政策。
4. 引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
将创业教育列入教学培训计划, 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构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绿色通道”, 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项目论证等“一条龙”服务, 落实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就业困难并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 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
5. 强化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篇10
一、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其中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对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到:“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的密切关系, 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 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 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 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的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 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学中所进行的活动一般总是由特定的情景所构成。这种情景不是偶然的、孤立的, 而是某种社会形式的简化、浓缩与变形。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师生、学生之间通过相互的交往过程, 增强学生在不同情景中的适应能力, 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二、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化发展
1. 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其中以性格对人产生的影响最为重要。
通过身体运动的形式, 有目的、有意识地强调学生间的协作配合、集体意识、加强自我约束, 来发现自己个性中的优缺点, 扬长避短, 克服困难, 完善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发现和自我改造, 以发展个性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目的。
2. 体育教学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竞争意识的培养包含两层含意:一是面对强手、困难, 要敢于竞争、拼搏;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永不满足, 不断超越自己, 向新的高度和极限冲击。正是体育运动所具有的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对竞争意识的积极影响, 要求我们必须也应该通过体育教学在人文教育价值取向上不断深化, 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们竞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使他们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三、体育教学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
1.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把学生全体参与作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前提, 让学生拥有自由空间看作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 把发扬教学民主当成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保证, 将结合学生需要当作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基础。
2. 体育游戏有利于学生社会角色的培养。
角色的培养, 就是指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职责、义务以及权利的理解。游戏是具有一定情景的体育活动, 在游戏中学生总是随着游戏活动形式的不断改变处于不同的角色之中, 这就为学生的角色学习提供了众多的机会。
3. 体育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拼搏精神。
当今社会, 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增高, 越来越多的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 社会承受能力也相对减弱。然而, 通过竞赛可以增加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和兴趣, 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 增强自信心。
4. 发挥体育活动的“规则效应”, 加强学生社会规范化。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篇11
所谓的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总和,一般认为可以分为:环境适应取向、人际适应取向和个体发展取向。其中,环境适应取向是指个体在处理事务和应对环境变化时的表现,主要特征集中体现在处理事情的过程行为上;人际适应取向是指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对群体之间各种关系把握和处理的特征表现,主要特征集中在人际关系上;个体发展取向主要是指在社会适应过程中个体本身的调整和适应性改变的特征表现,主要特征表现在个体的适应性变化和提高发展方面。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彼此联系且相互促进的。
一、学生社会适应的内容分析
1.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当中,面对变化多端的自然环境,每一个个体都必须能承受且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才能生存发展,如果不能适应,则只能被淘汰。
2.对人际交往的适应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适应。现代社会是人际交往频繁的社会,处处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心理保健的功能,给人以支持的力量,同时满足人的归属感、安全感、自尊和自信等多种心理需要。对于正处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来说,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但是学生生活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获得事业成功的需要。
3.对抗挫折能力的适应
高度的社会适应能力还表现为在竞争失败后有一种健康的心态和适时调适自己情绪的能力,即承受挫折的能力,对挫折的不良反应,常常是导致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有了抗挫折能力,就可以应付各种挫折环境,及时疏导消极情绪,减轻和排除精神压力,防止心理失调。
二、学生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
社会发展与现实生活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东西文化的碰撞、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多种价值观的冲突等,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使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更多的适应问题。多年来的应试教育,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不能正确、现实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缺乏合作精神等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与适应障碍,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怖、忧郁、神经衰弱等,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智能素质、心理健康及人格成长。
三、体育活动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促进
1.体育运动参与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生生活的必需,不良的人际关系会导致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参与体育运动能增加人与人接触交往的机会,缩短互相之间的距离,进行互相沟通,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2.参与体育运动有助于竞争意识的形成
在体育竞赛活动中,不存在除个人身体、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学生在体育锻炼时,每个参加者都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竞争。
3.体育运动参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参与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和自信心,因为体育运动为承担责任、做出决定、影响他人等领域的重要品质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规则,尊重、服从裁判,团结合作,尤其在集体项目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一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行为要求,必须依角色要求行动。
4.参与体育运动有利于提高社会生活的能力
社会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构成的社交场所,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不同地充当几种、甚至多种社会角色。而体育运动场合恰好能为学生学会承担社会角色提供优越的环境与适宜的条件。通过体育角色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了社会角色是与学生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的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学生对具有特定身份人的行为的期望,有利于学生懂得“做什么像什么”的社会意义。
四、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措施
1.创造和谐的体育教学氛围,优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增进交流,发展师生之间的友谊,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自由发表意见,创建民主课堂。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应具有相当的社会知识结构,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应表现出应有的沉着与冷静。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加深自己的理论修养,努力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不断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于通过自身的学习,能更好地掌握学习的规律,以便结合自身的体验,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身体练习和健身方法,从而在体育教学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社会上的竞争无处不在,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追求胜利,也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和承受失败的精神,而后者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更具有现实意义。现代物质生活的舒适安逸、家长的过度保护以及学校疏于这方面的教育,造成了青少年经不起挫折,吃不了苦。美国心理卫生专家认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这就是因为从小对竞争失败的承受力低,长大后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在体育活动参与过程中,合作精神也随之渗透在每个角色当中,在体育活动中扮演好所承担角色的人,被认为是具有合作意识和能力的人,而体育活动恰恰能够提供极为丰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角色类型。
3.改革体育教学模式
(1)引导教学法。指在体育教学进行过程当中,教师通过语言说明某练习项目、某练习方法的选用对个体社会性培养的作用、意义,以及对社会化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适时的讲解、评价和总结,把体育教学中发展人的社会性的“隐性功能”转化为“显性功能”,将无意识获得的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转化为有意识的培养。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学到、掌握到的知识、能力、体验和情感等较好地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2)议论教学法。指在体育教学进行过程中,利用适当的场合和时机,或者专门安排一些较短的时间,让学生对活动、练习方法的采用,对自身或别人的练习过程、练习效果以及在游戏活动、教学比赛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指出自身或别人练习的错误和纠正的方法,谈谈体育课后的身体或心理感受。议论教学法可以在两人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小组或者在整个班级内进行,这样既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发展了学生之间的交往,调节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情绪。
(3)角色培养教学法。角色的培养,指的就是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职责、义务以及权利的理解。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具有一定情境的体育活动,使学生总是处于一定角色之中,也常常随着教学活动形式的改变,使学生不断处于不同的角色之中,这就为学生的角色学习提供了众多的机会。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等,来组织、安排学生在队列、游戏和教学比赛中的位置,分配不同的任务,并在开始之前用简单的言语明确学生所处位置的职责,使学生在教师赋予的权利之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集体期望的符合特定角色的行为,加速学生对角色职责、义务的理解,这一过程对于促进个体社会化,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4)团体和小组教学法。经常采用团体练习法或小组练习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比较机会、交友机会和表现机会。小组的组合可以是友伴组合,也可以为随机组合。以友谊作为枢纽的友伴组合,彼此之间的合作就更为真诚,更具小组荣誉感,这样的组合不仅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有利于巩固学生之间的友谊,而随机的组合,可以培养学生学会与各种个性的人交往,学会如何尊重对方并寻求对方的承认,学会随着合作伙伴和合作环境的改变而不断调正自己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周登篙等.体育教学人文性的思考.体育科学,2002(5).
[2] 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
[3] 郑姚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4).
[4] 闰克艰,闰丽杰.体育活动对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5] 闻兰,路锋辉.体育课程中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体育学刊,2007(6).
[6] 郑先文.体育教学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甘肃教育,2003(9).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篇12
一、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 体育课中的师生交往
体育课中的师生交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性的交往, 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教育性。这种交往作为教育的手段不仅能传授知识、技能和练习方法, 促进身体发展, 而且可以改变学生的个性特点, 交换意见和看法, 增强亲近感与情绪共鸣。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自己特有的开朗、活泼、积极向上等性格发挥的淋漓尽致, 让学生从体育教师的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
1、能提高“教与学”的积极性
良好的师生交往是教学过程中的激励因素。教师热情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教师毫无保留地向学生贡献自己的全部精力、才干和学识, 信任学生, 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学生信赖老师, 愿意向老师打开自己的心扉, 决心以老师为榜样, 按教师的指示去行动。这就是“亲其师, 信其道”的心理效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能改善课堂心理气氛
良好的师生交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团体心理气氛。它既能传播健康的思想, 促进行为的规范化, 练习的刻苦性、主动性, 还可以净化不良的社会风气, 消除不健康的社会意识形态, 使小群体处于和谐稳定、有秩序和有高涨的情绪状态之中。
3、有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
体育教师本身的良好个性品质和个性倾向性, 在师生交往中影响着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它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
(二) 体育课中的学生交往
学生间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 竞争通常是一种激励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个人为了取得好成绩而与别人展开竞争;一个团体为了取得好成绩而与别的集体展开竞争。合作则是一种集体齐心协作的活动, 这种合作是为了使这个集体能更好地与别的集体展开竞争或为达到一个共同目标而互相交流。竞争与合作两者互相包含, 都意味着在同一团体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竞争的行为, 或是交替引起合作与竞争。同一小组的成员在为了一个共同目的, 或为了能显示个人之间差别的小组目标而努力时, 相互之间也可能会发生竞争;也可能会彼此发生竞争, 而小组内成员间则可能出现高度的合作。体育活动的竞争性特点, 对于培养学生勇敢进取, 激发个人动机, 提高工作效率, 树立远大志向, 形成健全的个性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 在同学之间面对面的抗衡比赛中, 可以获得对自己能力的实际估价, 从而增强信心。竞争还可以使集体的生活变得更富有生气, 避免或减轻学生对上课的单调感, 增强他们的学习乐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当然, 如果竞争运用不当也会带来消极的作用。比如会引起过度紧张和焦虑, 产生敌对、报复、虚伪、嫉妒等消极心理。
二、积极进取敢于竞争
1、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一个没有竞争意识的人是很难适应社会生活的, 所以自幼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每个人都有一种追求优越的欲望, 它推动人们努力补偿自己的不足, 发奋图强, 获得成功。这种补偿心理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发挥作用。因此, 教师只要善于利用这条规律, 就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竞争行为,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课上, 总有一部分学生对某项活动甘心落后, 怯于竞争。如在“跳高”教学中, 有些学生尤其是女同学, 不敢跳, 结果动作失败。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及时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 加强必要环节的指导与保护, 给学生灌输“我一定能行”的竞争欲望, 争取一次成功, 有了成功的体验后, 让他继续做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为止, 使学生树立起“只要勇敢的去做, 一定能做好”的意识。
体育教材中有些内容本身就是一项比赛。课堂中, 为增加比赛的激烈性和竞争性, 教师可根据学生性别、体质、技术等方面的差异, 采取“让距赛”、“让分赛”等方法, 使比赛在“人为公平”的基础上进行, 使一些从未尝到过成功的学生, 体味一下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 (特别是体育差生) 敢打敢拼的竞争意识。
课堂中还可以引进一些教材中没有的游戏、活动项目。如滑旱冰、街道曲棍球等。有的学生对课堂中的一些内容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掌握, 但对社会上的一些游戏、活动却很感兴趣, 甚至水平很高。因此,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 让这一部分学生进行表演、示范, 树立起他们的自豪感, 从而引导他们:在这一项目上你可以做得这么好, 在其他项目上一样可以很棒。逐渐培养学生, 在其他项目上与别人竞争的意识。
2、提高学生对竞争的承受力
竞争的结果总是与胜败相伴。体育运动鼓励人追求胜利, 也培养人不怕失败和承受失败, 而后者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历程更具有意义。现代物质生活的舒适安逸、家长的过度保护以及学校疏于这方面的教育, 造成了青少年经不起挫折, 吃不了苦。美国心理卫生专家认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 常有不幸的成年。”这就是因为从小对竞争失败的承受力低, 长大后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正确对待每一场比赛。对比赛中失败的学生, 特别是一些尽了全力, 但仍然失败的学生, 要有重点的进行个别教育, 首先要对他们的努力加以肯定, 鼓其斗志, 然后引导他们作自我总结, 明白“别人为什么能胜”, “我为什么会败”, 从中取长补短, 以求更大的进步, 使败者不馁。
三、共同参与团结合作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 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 在游戏和学习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 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 这就是合作。体育活动本身就是具有竞争的行为, 是一个团体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而与另外一个团体展开竞争, 在竞争中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的力量都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 怎样更好地把大家的力量集中起来, 这就要求每个学生要具有相互之间的合作意识。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篮球的移位传球时, 大家既要快速地转身传球, 又要一起快速地移位, 还要让传过去的球稳当地让对面同学接住, 这就要求每个学生要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如果在比赛时其中有一位同学移位不够及时, 那么就要阻碍传球的顺利进行, 如果传过去的球过于重对方接不住, 也要浪费时间把球去捡回来, 这样就不会取得比赛的胜利。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让他们心中有合作的意识, 然后逐步养成合作的习惯。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学校体育中的各种集体活动, 都有其特定的规则与要求, 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学会服从法纪, 约束自己, 公平竞争, 懂得必须克制越轨行为, 必须在规则的约束下与他人进行竞争或协作。所有这些, 对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遵纪守法, 顺应社会道德规范的好习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