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型学生公寓

2024-07-18

社会型学生公寓(精选12篇)

社会型学生公寓 篇1

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立社会型学生公寓二手书籍买卖平台设计的可实施性, 同时, 收集汇总以下3方面的问题:1社会型学生公寓居住群体的书籍用品大量重复浪费的问题;2社会型学生公寓居住群体生活交往不足, 公寓临时通知方式陈旧, 难以覆盖大部分群体的问题;3社会型学生公寓居住群体心理健康建设问题。拟从这些问题入手找到设计切入点, 丰富设计内涵, 就学生居住群体的二手书籍买卖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1 研究背景和目标群体分析调研

据教育部资料统计, 全国现有在校生三千多万人, 其中, 本科在校生已经超过了一千万人, 硕士在校生接近两百万人次, 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有数十万人。每年6月毕业季, 会有许多物资被丢弃, 包括书籍、生活日用品等。由此可见, 可提供二手书籍资料实物进行交易的潜在卖家人数众多, 而每年数百万的入学新生也会有对书籍和生活用品的需求, 他们就是这个平台的潜在买家。相对于全新的用品, 二手物品作为替代商品在价格上更具优势, 而且书籍资料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 它不同于一般的二手物品, 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所以, 针对居住社会型学生公寓群体二手物品需求来设计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整个调研过程中, 主要的调研对象是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这4所高校的学生, 采取了实地观察、随机访问和问卷调查等方式。笔者就宿舍空间、生活储藏空间等方面做了调研, 并汇总了调查表的结果 (共发放50份问卷, 有效问卷共30份) 。

汇总社会型学生公寓空间使用调查表的数据, 得出以下结论:1高校学生对私人空间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但是, 宿舍可允许的活动空间却非常小, 并不符合学生的需求, 大部分人对此不满意。2学生对宿舍的功能性和空间结构设计的要求在不断提升, 学生公寓居住群体对于目前的大学生公寓的储藏空间不满意。他们普遍认为, 学生公寓储藏容量小、功能单一, 并且构造简陋。3为了完成学业考试等, 高校学生大量购置书刊资料, 同时, 还有不断发放的教科书, 而有许多书事后成为了闲置物品, 挤占了学生的储存空间。

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得到了不少样本资料, 根据前期的设计构想, 对学生如何处理闲置物品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在对待闲置物品的处理调查过程中, 选择直接丢弃的占41%, 选择网上出售的占18%. 由此可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网络平台的便捷性使人们的购买行为和购买次数发生了改变, 大家对于网络购物和使用二手物品的态度是积极的。同时, 在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 愿意购买二手物品的用户占到了总比的86%, 但是, 选择网上出售二手物品的仅有18%. 因此, 构建移动端二手书籍买卖交换平台的设计是可行的, 而拓展这种平台可以合理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从而满足学生群体的心理和行为需求。

2 二手书籍买卖交换平台模式构想

从资料收集和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 在高校社会型学生公寓平台中开展二手书籍买卖交换模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合理再利用闲置物品的一种方式。整个二手书籍买卖交换平台的设计体系主要由信息注册、信息管理、商品浏览、商品管理和交易提醒构成。二手书籍买卖平台其实就是虚拟平台流程的设计, 其流程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部分:1上传闲置书籍资料至台;2设定偏好;3沟通、咨询相关书籍信息;4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5上传评论、读后感和评分。

该平台主要负责传递信息和获取信息, 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二手书籍买卖交换平台的设计是立足于整体的系统化设计, 它将设计目标纳入考虑范围, 基于系统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整合和优化产品各要素的设计, 力求达到人、产品、环境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从而解决学生公寓群体性生活产品重复浪费的问题, 以满足居住群体的情感需求, 促进其心理健康建设。本文提出的方案基本在设计中实现了, 但是, 还是存在不足之处, 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宋汉卫.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和社会物业管理异同之我见[J].科学管理, 2007 (1) .

[2]李萌, 陈书琴.高校学生寝室家具的人性化设计创意研究[J].包装工程, 2013 (11) .

[3]游燕, 韩娟.大学生公寓空间设计与研究[J].价值工程, 2014 (5) .

社会型学生公寓 篇2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湖南社会学网 作者:刘战平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多功能性的现代农业,其独特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有利地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也给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指引了方向。笔者以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的定位和长株潭城市群农业促进“两型社会”机理的探讨,对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发展对策进行了思考。

一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发展的定位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融为一体,直接接受所依托的长株潭城市群的强大科技、经济和社会力量辐射的一种发达的多功能性现代农业。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它的生产与经营方式上都将发生着深刻变化,其发展方向必须明确定位,才能使其迈向新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为此,长株潭农业应该定位于“两型农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分析如下:

(一)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资源节约型”农业。据统计,2009年底长株潭三市共有耕地62.33万公顷,人均只有479.7平方米(0.72亩),低于全省的563.8平方米/人(0.85亩/人)的平均水平,远小于全国平均水平989.28平方米/人。05-09年减少耕地14000公顷,平均每年减少耕地3500公顷,平均每年递减耕地5.5‰。同时,由省内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压力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扩张占用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今后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这就迫切要求提高农业的土地集约化程度。此外,湘江长株潭城市群区段可利用水量约69.88亿立方米,可供城市利用的水量约40亿立方米,综合2009年长株潭城市群人均综合用水量(588立方米/人.年),水资源可承载的城市人口为700万左右人口,而目前长株潭城市群总人口已达到500万左右,今后水资源日趋紧张,这要求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节水农业。由此可见,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来说要求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这要求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提高其土地的生产力水平,将朝提高土地生产率,节约用水,并且不断扩大其正外部性,向集约化、规模化、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二)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环境友好型农业”。长株潭城市群受历史上产业布局的影响,重化工业则主要分布在湘江上游的湘潭、株洲两市,导致上游对下游污染严重。株洲的清水塘地区布局了大量的冶炼、化工、农药等产业,株洲市单位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全国平均的5.3倍,是全省平均的7倍。空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大,酸雨污染加重。2009年与2005年的数据相比,长沙的酸雨频率从48.7% 升高到98.0%,株洲从50.3%升高到83.8%,湘潭从62.3%下降到53.9%。由于株洲的清水塘工业区、湘潭的竹埠港工业区和湘潭钢铁公司等重点污染源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湘江水质受到粪大肠菌群、氨氮和镉、汞、砷等严重污染,严重危及了长株潭城市群饮用水源安全和耕地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特别是湘江株洲段两岸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镉等重金属污染。这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农业来说提出要求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其核心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其作用是形成城市的生态屏障,既能保护敏感地带和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又能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绿化率,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度假地。这为实现“两型”社会建立生态型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奠定了基础。

二长株潭城市群农业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机理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在城市化过程中给农业带来深远影响,使得农业功能深化和拓展,表现出来其农业正走向形态、特征、功能多样化,加上独特的区域条件,其农业在节约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以及它的独特形态特征变化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有利地推动两型社会的建设。其机理分析如下:

(一)长株潭城市群农业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机理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农业采用现代化集约型的生产与经营方式,在与自然资源相融合中,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形成。1.从自然资源方面来说: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在节地、节水、节能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长株潭城市群农业进行土地集约经营。由于城市群农业的区位特征,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农业经济活动往往呈现土地集约性的特征。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如浏阳的花木、宁乡的农业旅游等项目占地少,利润率高,而水稻、油菜等传统占地较多单位经济价值低的项目逐渐萎缩。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的发展有利地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从而推进土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2)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充分利用水资源。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充分利用城市供水系统,采用先进管灌、喷灌、滴灌等高新技术节水来实现农业节水灌溉,探索节水灌溉模式,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消耗,最大可能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同时,实现栽培园艺化、设施现代化,充分利用温室,这些温室具有自动喷灌系统和小气候控制设备,能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有利地促进水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3)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大力降低石化能耗。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积极推进农业副产品和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大力开发利用农村废弃物如沼气,减少使用石化能源,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能循环、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有利地促进节能型社会的建设。2.长株潭城市群农业从社会经济资源节约来说: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劳动生产率高、资本回报率高、科技转化率高的现代农业,使得同样的社会经济资源在农业中获得更高的回报,从而相对地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的节约。(1)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发展劳动集约模式。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由于区域条件,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利用靠近区位优势,以先进设施为依托,在农业活动的各个环节领域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望城的棚膜栽培、无土栽培等,发展劳动的集约化方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现代农业形态,这种农业形态推进人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2)长株潭城市群农业资本利润率高。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在都市辐射下,拥有区位、运输、信息、科技等方面天然的优势,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利用长株潭城市群提供的广阔市场,进行产业化经营,延伸产前、产后各个环节,拓展了农业生产的范围,取得资金的高回报率,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3)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高科技农业。长株潭城市群农业采用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创新的高新技术如袁隆平杂交水稻等,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新品种、新资源,能极大地改善制约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提高了科技转化率,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这样的生产模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利用,可以极大的节约自然资源。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机理分析图:

(二)长株潭城市群农业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机理分析。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步,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呈现出多种形态,其形态的变化对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1.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生态农业。长株潭城市群化进程中必然带来了人口高度密集、工业集中、热岛效应加剧,人们渴望城市群与自然共存,绿色产业回归城市。在长株潭城市群交界地带和周边地区发展农业,不

仅为人们提供鲜美的农副产品,而且为都市人们带来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质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城市群的绿洲和“绿肺”。2.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有机农业。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改变常规食物生产方式,不仅关注食物的生产效率与效益,而且关注其对资源、环境和消费者的影响,着力发展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方式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优质、营养食品。这既产生了一种新的农业形态,又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3.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农业。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在技术上追求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避免工业化技术使农业走上“石油农业”之路,给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追求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性,追求生态、环保目标,为城市群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潜力,城市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力量和市场基础,两者互相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的对策

(一)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大力推广循环生态型农业生产模式,以实现农业的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为基本目标,以高科技为主要手段,发展绿色食品,切实加快绿化建设,逐步建设生态绿地系统,构筑城乡绿色生态屏障,走集约化、规模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促进农村、农业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以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建设。

(二)产业集群战略和用工业理念发展战略两大重点战略推进农业。1.农业的产业集群战略。农业产业集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必须正确认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本质特征,成为产业集群中的重要参与引导者,为其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公平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外在条件,降低企业交易及创新成本。2.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的战略。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就是在农业发展中导入和借鉴现代工业的先进理念,让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融入到社会化大生产之中,从而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和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以加快城郊农业向农业的转变。

(三)创新农业投资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三大体系。1. 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形成多元化投入体系。按照“两型社会”发展的要求,鼓励国外资本、民营资本和工商资本以协作、参股、合作、独资等多种形式参与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2.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中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应用。3.要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培育和建设发达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要从培育市场主体和建设市场体系两方面入手,建立起既能充分发挥市场流通和调节作用,又有国家宏观计划间接调控的多层次的发达的都市农产品流通体系。

参考文献:

[1]陆远如:《论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机理与机制》,《求索》,2006年第1期,第73-74页。

[2]张学忙:《武汉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77-91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09CJY055)、湖南省教育厅项目(08C474);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9YBB227)

作者: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学系主任,管理学博士,湖南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增量变革 篇3

在社会管理的上层设计中,虽然对枢纽型社会组织着墨不多,却对社会组织中的存量部分有着莫大影响。工青妇组织被自然而然地纳入其间,被寄予建构枢纽型组织的期望。

敏感于政策与社会变化的共青团系统,在社会管理的设计与变革中,依据这一条核心原则,开始了新角色的营造过程。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青联的“好社会 亲青汇”当属此列。

共青团一直兼有党的群团组织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双重功能,就后一个功能而言,它的志愿者体系是社团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力量。亲青汇作为庞大的内外营造计划,承接了存量与增量变革的需求。

谈及增量部分,亲青汇在省级层面拓展了定位,一是培育系统内的青年社团,以集群之力参与竞争政府购买服务,二是发挥类似于恩派那样的组织孵化功能,将影响贯穿到社会组织上下游。

既然是枢纽型社会组织,规模自然是首要的,亲青汇具备了自我成长的机制,不仅“收编”其他社团组织,还能够复制延展,速度和成效惊人。亲青汇是社会组织的延伸。

以规模获得枢纽地位,以枢纽产生影响作用。亲青汇的影响力是一种可以随时被启动的力量。仅以购买社会服务而言,有组织、有标准、有背景,可以想见它效益被激发后的革故鼎新。

亲青汇是从团组织的存量上生长出来的增量,对公益界而言,将成为民间公益有力的竞争对手,这可以增强增量部分的竞争强度,对于纷乱的公益界而言,带来了可能性。

对工会、妇联乃至于红会等存量领域,亲青汇的启发作用是明显的。它为官办慈善、群团组织走出沉闷气象提供了变革模式。这令枢纽型组织具有自我更新和触类旁通的意义。

以往谈论公益界缺乏改革时,遍地无力感。而像亲青汇这类枢纽型组织的出现,步入大型基金会、大型NGO保留的领地,就塑造社会组织而言,它激活了社会组织生态圈的核心竞争类型。

社会型学生公寓 篇4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以广州某医学院校本科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一年级调查时间为2013年10月,二、三年级调查时间为2013年6月。 由本课题组成员或经过本课题组培训的志愿者当场发放问卷,现场指导被调查者进行填写,并当场回收问卷,仔细检查所有的回收问卷,累计发放问卷8 500份,共回收8 007份,回收率为94.2%; 有效问卷7 895份,有效率为92.9%。其中男生2 831名,女生5 064名; 一年级学生2 948名,二年级学生2 548名,三年级学生2 399名; 汉族学生7 582名,少数民族学生313名。平均年龄为( 19.74±1.49) 岁。

1.2问卷内容共3个部分: ( 1) 一般情况,主要调查年龄、性别、民族等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询问条目。 ( 2) 亚健康评定量表,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型亚健康3个子量表,本表Cronbach α 系数为0.917,分半信度为0.831,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6]。共有39个问题,采用国际通用的Likert 5等级评分方法,每个条目得分为1~5分,由于反向条目的存在,统计分析采用转换分,得分范围为0 ~ 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状态越好。( 3)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用于评价人群的生活方式,量表Cronbach α 系数为0.91,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由6个维度组成,共52个条目,包括自我实现( 9个条目) 、健康责任( 9个条目) 、人际关系 ( 9个条目) 、营养( 9个条目) 、压力管理( 8个条目) 、 运动和锻炼( 8个条目) 。量表采用4级评分法: 1 = 从不,2 =有时,3 =经常,4 = 总是。量表总分52 ~ 208分, 总分越高代表生活方式越好。统计分析时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等分为好、中、差3个等级。

1.3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以及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制定的社会型亚健康状态判定标准,具体如下: ( 1) 符合亚健康状态,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减退,但能维持正常工作; 无重大器官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 尽管具有明确的非重大器官器质性疾病或心理疾病诊断,但无需用药维持,且与目前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的减退无因果关系。( 2) “亚健康评定量表”中社会型亚健康子量表转化分<67分。同时符合以上2条,即可判定为社会型亚健康[7]。

1.4统计学方法录入数据时采用Epi Data 3.0软件双份独立录入,进行一致性检验无误后建立数据库, 剔除疾病人群,应用SPSS 13.0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行列表资料的 χ2检验、方差分析,回归模型采取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大学生社会 型亚健康状况共检出亚健康者4 158人,占52.7%; 社会型亚 健康者2 912人,占36.88%。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社会型亚健康检出率不同,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高年级较低年级检出率高( P值均<0.05) 。不同民族大学生社会型亚健康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 **与大一学生比较,P<0.01; ( ) 内数字为检出率 /%。

2.2不同生活方式大学生社会型亚健康状况比较不同生活方式下大学生社会型亚健康检出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生活方式越好,社会型亚健康检出率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见表2。

注: ( ) 内数字为检出率 /%。

2.3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社会型亚健康的回归分析以社会型亚健康为因变量( 社会型亚健康 = 1,其他 = 0)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体及6个维度为自变量,平衡性别、年级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体及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压力管理3个维度与社会型亚健康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 生活方式越差越容易发生社会型亚健康 ( P值均 < 0.05) 。见表3。

3讨论

本次对广州某医学院校本科生人群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型亚健康现患率为36.88%, 高于蒋德勤等[8]报道的大学生躯体型亚健康和生理型亚健康的现患率。大学生生活方式得分在性别、民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当今社会不同性别、民族之间生活方式相互影响、融合有关[9]。低年级学生生活方式要好于高年级,进而导致高年级学生相比低年级更容易发生社会型亚健康。男生较女生更容易发生社会型亚健康,与周旭等[10]报告一致。虽然本研究未发现男、女生生活方式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女生在人际关系维度得分明显优于男生,社会型亚健康的发生与生活方式中的自我实现、 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具有相关性,所以可能导致男生相比女生更容易发生社会型亚健康; 另外还可能与大学男生不善于倾诉、沉迷网络和游戏,加上这个年龄段男生心理脆弱、缺乏交流和沟通有关。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社会型亚健康相关,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越低,越容易发生社会型亚健康。大学生是个特殊群体,既有自己特殊性的不良生活习性如沉迷游戏、 熬夜、节食减肥,还有社会中普遍性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11]。不良的生活方式不但促进社会型亚健康的发生,而且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可以从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和压力管理3个方面防治社会型亚健康。自我实现是指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行为[12],大学生要努力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去满足自己更高层次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社会价值。大学生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与其他人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互动关系[13]。因此,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学习人际交往知识,减少对虚拟网络的依赖,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扩展自己的交际圈,提高人际关系水平。压力管理是调配生理和心理,自愿去有效地控制和减低精神压力,加强自我修养,保持乐观情绪,消除心理紧张刺激。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不仅要承受来自学习的压力,还承受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及其他压力等[14,15]。 若不能进行正确的压力管理,不仅会损害身心健康, 还会降低学习效率和创造性。因此,可从培养主观幸福感,提高认知能力,学会倾诉等方面来减轻压力。 另外,学校教育可以开展减压讲座,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辅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此进行有效的压力疏导。

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社会型亚健康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为有效干预社会型亚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广州某医学院校本科生7 895名为调查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使用“亚健康评定量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检出亚健康者4 158名,检出率为52.7%;社会型亚健康者2 912名,检出率为36.88%。男生社会型亚健康者1 180名,检出率为41.7%;女生1 732例,检出率为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一到大三学生社会型亚健康检出率分别为29.7%,41.3%和4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活方式“差”的学生发生社会型亚健康的风险是生活方式“好”者的3.688倍(OR=3.688,P<0.05)。结论 大学生社会型亚健康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倡导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尤其是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可以预防大学生社会型亚健康的发生。

社会型学生公寓 篇5

关键字: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 措施 意义

内容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我们应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呢?我认为:第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设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的利用。完善产权制度,明晰资源的产权,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损失浪费降到最低限度。第二,实行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措施。完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健全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考核体系,依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堵塞能源资源浪费漏洞。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切实开展各项节能环保的执法检查。第三,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资源的开采和消耗环节,要注重提高综合回收和利用率;在废物和再生资源产生环节,既要强化污染预防和控制,又要注重分类收集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注重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起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第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节能减排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惩污染,生态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惩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路。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解决我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各级机关要带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社会做出表率。各类企业都要自觉遵守环境法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社区都要从自我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坐起,自觉参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活动。只要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中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侯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07(7):29-30.潘岳.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10):18-19.加快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卢婉儿

1]邓聿文 《中国正在为环境付出惨重代价》 载于2005年12月5日 《中国青年报》

[2]温家宝总理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讲话摘要》

[3]吴国盛《绿色中国,路在何方》 载于《学问中国》

[4]温家宝总理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讲话摘要》

[5]仇保兴 《为什么要走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载于2005年2月28日 《经济

浅谈如何与“社会型”幼儿相处 篇6

有些幼儿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行动表现等等都类似于成人但与成人不完全相同,他们有点像我们常说的“照葫芦画瓢”“照猫画虎”,我把这类幼儿称为“社会型“幼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幼儿时期最重要的启蒙人之一,在惊讶于他们的“成熟”同时也开始思考如何与这种类型的幼儿相处。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社会型”孩子的性格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表现上来说有反应敏捷、适应能力强、可塑性强和注意力分散等特点。而“社会型”的孩子大方向上相同的同时细节上又各有各的不同,针对他们特点以及《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因材施教相结合。如何与这种类型孩子相处,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克服自身性格中消极的一面实现自我的最大化价值,这是我们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

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我们老师和孩子之间也是平等的。孩子们渴望与老师亲近,与老师做好朋友,但是现实中太多的障碍使我们之间产生了距离。这种距离感表现在“社会型”孩子身上更是明显,他们平时的所作所为最希望引起的是老师的注意进而得到老师的不断鼓励和爱抚,可是我们的老师读不懂他们的心理果断认为他们在扰乱正常的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社会型”孩子事与愿违的又得到了“批评”,他们的情感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会更疏远老师表现得“越来越差”。我们老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放下自己的架子放弃自己的想法,试着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他们所想和他们交朋友,我相信“社会型”孩子会成为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才。在这里举一个工作总遇到的小例子。

案例:杰杰小朋友家里是开超市的,每天他都要接触各种类型的人,几乎没有他不会说的话没有他不会的交际手段,而他把这些都用到了自己的幼儿园生活中,因此他总是显得与别的孩子“格格不入”,为了一切都按照规矩来老师不得不经常“批评教育”他,可是他每次都显得满不在乎而且有很多理由来应对我们的“批评”。例如有段时间午饭时他都要剩下小半碗饭,当我们问他原因时他竟然说自己要减肥,所以不能吃太多;明明自己不会拉拉链,当老师要帮助他时,他马上推开老师的手告诉我们说衣服要敞开穿才帅气,明星不都是这么打扮的嘛!社会上说的“老油条”那一套在他这里运用的有模有样。

可是在孩子中间杰杰常常扮演着“好大哥”“好班长”“好领导”之类的角色,例如他会经常告诉小朋友周末请他们吃饭去游乐场玩;早晨入园后主动帮助他的小弟弟把毛巾叠好水杯放好,然后很大气地拍着弟弟的肩膀告诉他:“哥哥我都帮你放好了,够意思吧!”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却从来不到我的面前求“亲昵”,但是当别的孩子在我面前“晃来晃去”的时候他羡慕期盼的眼神却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我知道在孩子们的心中老师既是神圣的“将军”又是温柔的“妈妈”,由于我们不加判断对他经常的批评使他与我们渐行渐远。

虽然杰杰很具社会范儿,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他的很多想法做法在我们成人看来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因此需要我们老师给他正确的引导,所以我决定改变方式与杰杰交朋友使他在集体生活中克服自身的弱点充分发挥自身“社会型”的最大优点,从此我尽量减少对他的“批评教育”反而会经常在教育活动、游戏中给他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的鼓励。

开始他很不习惯还表现出不愿意接受的样子,我知道他是在“故作姿态”呢。我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付诸于行动,慢慢地他感受到了我对他的不一样开始接受我的鼓励并变得越来越“听话”,怪异的行为越来越少反而在各项活动中都积极表现。接下来我主动与他谈天说地、唠家常、谈“昨天、今天、明天”,还让他利用自身的领导才能代替我管理小朋友,做老师的小助手,在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的同时他在我面前表现得越来越自然也越来越自信了,有时候会主动抱抱我亲亲我跟我说说他的心里话。我知道我成功了,杰杰已经把我当成了他的朋友了,在以后的日子中他会快乐并自信地生活着。

社会型学生公寓 篇7

高等院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的人才培训基地和人类知识的集散地, 既担负着两型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建构的任务, 还担负着两型社会建设人才的培养任务, 率先建设好“两型校园”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两型学校”是“两型社会”的缩影, 高校应以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 科学规划, 精心设计, 加快两型校园的研究和建设, 为两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一、科学规划, 精心设计, 推进“两型校园”建设

高等学校一般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校园环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文化气息浓郁, 生态环境优雅, 校园建设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在“两型社会”的旗帜下, 关键是要在巩固和继承的基础上, 按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 进一步创新, 科学制定规划, 推进“两型校园”的建设。

1、大兴宣传营造與论

高等学校不仅要注重“教书育人”, 而且要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意识, 把两型校园建设提高到关系师生素质、学校管理水平、学校发展远景的高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等媒介,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举办“创建两型校园”、“文明无小事小事见文明”等专题活动, 营造人人关注和参与创建“两型校园”的氛围。要强化全员节约和环保意识, 增强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用节约和环保的科学理念积极倡导和推广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的变革, 造就人与资源和环境和谐相处、和睦共生。

2、精心策划建设校园

首先, 要科学制定或修定校园规划。教育部要求高校必须制定三个规划, 其中一个就是校园建设规划。在制定校园规划时,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充分体现“两型校园”的特征和风格, 贯彻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稳定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经济适用与安全美观相纺一的基本原则。其次, 建筑设计要力求完善, 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认真实施建设部《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以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注重引进和应用节电节水的新产品、新设备和新技术, 力求建设低能耗、超低能耗且功能完善的建筑。第三, 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及其施工, 都要做到科学性、合法性和民主性, 避免盲目性、随意性和个人专断性。千万要注意:决策、规划和设计的失误是最大的浪费, 甚至是犯罪!第四, 严密组织和落实监管校园建设的各项工程的施工, 这是校园建设的实战阶段和关键环节, 一定要确保质量和施工安全, 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 最大限度地实现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

二、实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统一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两者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资源节约型校园建设是“两型校园”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是“两型校园”建设的归缩和目标。资源节约就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自然资源系统进入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解耦或减量化;环境友好就是将生产和消费活动限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的限度之内, 降低污染产生量和污染无害, 实现环境优化美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存、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持续发展。如果我们的所有活动和消费都做到节约, 必将有利于环境友好的形成;反过来, 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和改善我们的生活和消费。所以我们必须同时抓紧推进资源节药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建设, 而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

三、建立“两型校园”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建章立制科学管理。建立长交往机制, 使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长期化、常态化。校园是教学和科研的阵地, 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是师生员工的家园。校园内部门众多、人员密集, 要使校园成为集绿化、美化、文明化为一体, 融校园、家园、乐园于一身的“两型校园”, 我们必须建立有利于“两型校园”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 例如: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制度;资源按部门 (单位) 定额配置办法;目标责任管理制度;责权利挂钩和奖惩机制;水电管理试行“定额分配、按表计量、超额收费、有偿用能”等。倡导和敦促各部门 (单位) 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要树立创建和管理“两型校园”人人有责的观念, 个个都懂得创建和管理“两型校园”重在落实、贵在坚持这个朴实而平凡的道理。

高校“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是一个大系统工程, 既有阶段性, 又有长期性, 甚至是永久性。时代在进步, 人员会变化, 但“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将延续和发展。“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功在当代, 利也在当代, 而且利还将在千秋!所以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让“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长期化。这样, 我们的校园必将永远充满生机、人才辈出、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刘鑫芳:《如何使构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深入校园》, 《中国环境管理》, 2006 (3) 。

[2]金运成:《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几点思考》,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5) :69-73。

“两型社会”型塑 篇8

关键词:两型社会,型塑,两型社会型塑

根据型塑理论,我们提出了“两型社会”型塑的概念。由于型塑理论是一个新理论,我们有必要介绍其基本内容。先说明型塑的内涵,然后分析界定“两型社会”型塑这一概念。

一、型塑理论简介

型塑理论的形成以麦肯齐和瓦自曼(J.Wajcman)的合编论文集《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简称SST,Mackenzie,Wajcman,1985),比克、休斯和平齐合编的论文集《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简称SCOT,Bijker,Hughes,Pinch,1987)为标志。许多研究者对SCOT中的Construction极为满意,认为它较好地表达了SCOT的建构论理论基础。但由于Construction有多重含义,尤其是容易使人产生“虚构”的意思。比较而言,SST中的Shaping既能够较好地表达型塑理论的精神,又能避免歧义。因而,SST更能为学术界所接受,Shaping成为型塑理论中的经典词汇。型塑理论简称SST。

但就研究纲领而言,SCOT比较清晰且系统,主要有技术的社会建构、技术系统(Technological System)、行动者网络(Actor Networks)三条进路。而SST的研究进路不是十分明了,它更多的是一种“大教派”(broad church)。例如,SST还没有很好地解答社会型塑的力量有哪些?技术在社会型塑上有何特别之处?SST方法与其他对技术进行社会性分析的方法有何区别?(Williams,Edge,1996:856)。当然,SST不是单学科的研究成果,而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努力(Williams,Edge,1996:893)。这既是它暂时的劣势,也是它长远的优势。

(一)型塑理论的缘起

科学技术史表明,技术先于科学而生,更早发挥对社会的推动力。但从社会学来看,人类对技术本身的研究与技术所作贡献不相称。马尔凯(M.Mulkay)曾尖锐地指出,没有研究者将硬技术作为社会型塑的对象来考察。

这种状况从20世纪80年代起有所改观。1982年,美国的平奇(T.J.Pinch)和荷兰的比克(W.E.Bijker)两位深受科学知识社会学熏陶的技术社会学家指出,对技术的社会学研究是可行的和有效的。他们把科学知识社会学渗透进技术领域,提出技术的社会建构方法。他们认为:“近来‘科学研究’成长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将科学与技术分离。科学中新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与技术革新的社会学研究成果都很丰富,但很少试图将二者的工作结合起来。事实证明,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二者的研究进程也是不同的。但只有对它们进行同样分析研究,我们才能确信这一点。对科学的研究和对技术的研究应该也确实能够相互受益。我们尤其认为,在科学社会学中盛行的、在技术社会学中正在兴起的社会建构主义观点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起点。我们必须在分析、经验意义上提出一个统一的社会建构主义方法。”(Pinch,Bijker,1987:17)

荷兰的特惠底技术学院于1983年3月在巴黎举办了相关研究讨论班。这项活动由4人发起,到1984年已得到欧、美六国历史学、哲学与社会学等方面的学者共20人的响应。由此形成了强大的技术的社会型塑论的新学派,主要有美国的平奇、休斯(T.Hughes),法国的拉都尔(B.Latour)、卡隆(M.Callon)、劳(J.Law),英国的柯林斯(H.Collins)、乌尔加(S.Woolgar)、麦肯齐(D.Mackenzie),荷兰的比克等。他们指导其研究生参与研究,获得了大量的案例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成果多见于各个论文集,主要有《技术的社会型塑》(1985)、《技术系统的社会建构》(1987)、《技术与社会过程》(1988)与《构造技术/建构社会》(1992)等。从此,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逐步形成。

(二)型塑理论的基本方法与观点

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的理论背景是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科学知识社会学、工业组织社会学、重大技术政策的研究、技术变迁的经济学(Williams,Edge,1996:859-866)等。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认为,以往占优势地位的技术革新和技术史的研究不能对技术研究提供新的动力,需要寻求新的途径和方法。他们所做的探索性工作是引入科学知识社会学中发展起来的概念和方法,在“强纲领”(strong programme)支配下从微观层面上对技术进行经验性研究。其基本方法与观点体现于各案例研究中,这里简要介绍几个案例。

案例一:技术与经济、科学:爱迪生“发明家-企业家”

以爱迪生电灯系统的发明为例,休斯认为,爱迪生的发明思想综合了技术、经济和科学因素,爱迪生是发明家-企业家(Hughes,1985:39—50)。他认为,爱迪生工作中渴望与气灯展开竞争,获得利润。编号为120号的爱迪生笔记本中,有30页是成本的计算,以及为10 000只灯供电站收入的计算。在发明碳化纸灯丝的过程中,爱迪生借助了欧姆(Ohm)与焦耳(Joule)的科学定理。

休斯把技术比喻成系统,把注意力集中于不同的但连接物性人工制品、机构和它们的环境组份(组份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这样,他整合了技术、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形成了“退却突出部”(reverse salient)、“关键问题”(critical problem)、“技术风格”(technological style)、“动量”(momentum)等核心概念。休斯指出,技术系统内的组份有物质性人造物、司法性的人造物和自然资源,系统建构者在建构活动中是“异质工程师”(heterogenous engineers)。借助系统方法,休斯描述了技术系统的演化范型。他认为,演化或扩展着的大技术系统的大致经历了发明、开发(发展)、革新、转移、成长、竞争和巩固几个阶段。(Hughes,1987:51—80)由于当代大型技术系统(large,modern technological systems)是按照宽松定义的范型发展的,因而他宁愿使用术语“范型”(pattern),而不用“模式”(model)。

后来,有学者把技术系统论发展为技术与组织的关系理论。该理论把技术系统当作有机组织,社会设置(social settings)型塑技术,反之亦然。技术包含各种事件和现象,这些不同的组份不能被分开。技术不仅受制于环境,也创造新的环境。充分理解技术的社会过程,需要掌握技术、使用者的地域、地方使用者所需的知识、地方和偶然性知识、供应商与使用公司之间的分配、被黑箱化了的技术解决方案中的知识等许多相关内容。(Williams,Edge,1996:869—871)

案例二:技术与自然:葡萄牙的扩张

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认为,自然地理条件是孕育技术的因素之一。(Hughes,1987:68)劳以葡萄牙人海上扩张为例,说明了自然因素对技术形成的影响。宏观来看,葡萄牙人海上扩张归因于自然的(海风、水流与天象)、社会的(穆斯林的对抗)、技术的(枪炮、船舰)等方面。其中,强大的葡萄牙战舰不能仅仅以船舰本身的发展史来解释。设计与建造这些称霸海上战舰的工程师把各种异质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因素连接起来。这因素包括大洋的季风、海水的冲击力等自然条件(Law,1987:111—132)。

案例三:技术与人的“异化”:马克思的研究

马克思对技术决定论进行了批判,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对人的异化痛心疾首。Mackenzie与Wajcman在合编的论文集中引用马克思的文章,阐明马克思探索技术对人的异化的原因与解决途径的分析。(Mackenzie,Wajcman,1985:79—80)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与工人的对抗性矛盾异常尖锐。虽然机器使生产变得便利(如妇女与儿童也能在工厂工作),但工人就业机会受到机器的威胁,如蒸汽锤的发明运用使一半人下岗(1500名雇工降为750名)。在工人与资本家的对抗中,资本家得益于许多机器的发明而居优势地位。幻想着传统社会劳动分工的工人,他们的不满和防卫在机器面前毫无用处。资本支持科学为资本家服务,使倔强的劳动者变得俯首贴耳。

在对资本主义人的异化的批判中,马克思指出,技术的后果并不是取决于技术本身,而是取决于使用技术的社会条件,尤其是社会的生产关系。他认为,不是机械本身,而是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造成了工人的悲惨处境。所以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265)

马克思指出,要消除人的异化,就要消灭私有财产。解放人本身,就“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马克思的光辉思想为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奠定的坚实理论基础。有学者认为型塑理论的行动者网络方法,其理论来源是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模式。社会学家托拉尼(A.Touraine)运用马克思社会阶级冲突理论,得出控制着技术研发的大公司与消费者的冲突推动法国电动力(VEL)的技术革新。(Bijker,Hughes,Pinch,1987:87)

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试图打开技术的“黑箱”(black-box),提出技术发展的“无缝之网”(black-box)。(Williams,Edge,1996:857)在若干案例的基础上,研究技术内容和技术革新的特殊过程,把政治、组织、经济与文化等许多因素作为技术的型塑要素。与传统的研究进路不同,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不再以各个发明家作为技术研究的中心。(对此,马克思也早有类似观点。在《资本论》第1卷第409页脚注中,马克思指出:“如果有一部批判的工艺史,就会证明,十八世纪的任何发明,很少是属于某一个人的”)技术革新不是一个“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的理想过程,而是利益联盟形成中使用者、使用地区、竞争者与市场等社会群体共同造就过程。这样拒斥技术发展的“线性模式”,而代之以技术发展的“多向”或“螺旋”(spiraling)模式。

在批判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的过程,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确实展示了自身的魅力。由于它产生于综合各技术案例,不免有理想化和绝对化的缺陷。

二、“两型社会”型塑的界定

通过介绍型塑理论,我们这里对“两型社会”型塑进行界定。型塑来源于英语中的Shaping一词。在型塑理论中,型塑更多当做动词使用,主要表达某项技术的孕育与形成过程。当然,型塑在型塑理论中也可当名词来理解,这时,型塑主要表达某项技术孕育与形成后的状态。

看似型塑一词不好把握,其实不然。事物发展有个过程,发展之后必然有个结果。型塑当动词使用时,是表达事物的过程;当名词使用时,是表达事物过程后的结果。

而在“两型社会”型塑概念中,型塑可以从名词的意义上使用。这时,它是探讨“两型社会”的成熟且发达的状态。当然,型塑也可以从动词的意义上使用。这时,它是指迈向“两型社会”的过程。

正如刚才对型塑在使用上的解释一样,对“两型社会”型塑的不同理解其实不会造成太多的歧义与不便。但出于研究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我们这里限定只从名词的意义上使用和理解“两型社会”型塑的概念。

因此,我们首先要确定“两型社会”型塑的内涵与外延。为了确定“两型社会”型塑的内涵与外延,我们首先要介绍“两型社会”的提出。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在《21世纪议程》中有200多处提及“无害环境”的概念,提出了“环境友好”的理念。在经济全球体化背景下,“环境友好”理念得到强化。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由此,世界对“环境友好”的认同程度进一步提高。2005年3月12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镜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2007年以后,中央频繁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与措施,以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步伐。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市也响应中央号召,大力开展“两型”社会相关建设工作。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发文,批准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此,“两型社会”成为一个使用频度极高的词。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分析“两型社会”的内涵。简单地说,“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社会。所谓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分配、流通与消费领域,通过经济、法律、行政与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去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里的“节约”不是仅指消费领域的节俭和其他经济活动中对人、财、物的节省,关键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另外,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魏复盛院士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意味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遵循自然规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最小的环境投入达到社会经济的最大化发展。这样,不仅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地发展,而且形成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清华大学陈吉宁教授则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性描述,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等。

“两型社会”的外延很广,可从地域、产业、人群、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等许多角度和层次来把握。本文所关心的是“两型社会”农村、农民和农业,其中尤其是“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当然,本处笔者不打算一一而足,只是为了研究的完整性在此提及一下。

从上面可看出,“两型社会”型塑中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并不能割裂且孤立存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作用中统一于一体,共同塑造一种技术社会形态。显然,这是一种成熟且发达的社会形态。

推行建筑节能构建“两型社会” 篇9

恩施州推行建筑节能自2006年开始起步,两年来,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认真编制建筑节能“十一五”规划

在制定全州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以及编制全州城镇体系规划时,充分考虑和体现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相关内容。在城镇体系和城镇规划布局,以及建筑物的体形、朝向、通风和绿化等方面,综合考虑了能源利用和建筑节能的要求,体现了绿色生态州的发展构想。经过反复审议,最终编制完成《恩施州建筑节能“十一五”规划》。

(二)狠抓建筑节能审查

一是严格按节能标准进行设计,深入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切实督促建设各方特别是设计单位自觉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通过行政性审查,严把准入关,杜绝无证越级承揽勘察设计业务;通过对勘察报告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提高勘察设计质量,消除违反强制性标准造成的质量隐患,从源头上把住工程质量关。二是建立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和工程节能监督及工程竣工备案专项制度。全州新建工程在履行施工图审查时,严格执行《湖北省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针对恩施州的气候条件,重点对建筑围护结构、门窗、遮阳及建筑通风采光等节能措施进行专项审查,凡达不到技术标准要求的一律不予通过,从源头上强力推行建筑节能工作。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切实履行职能,严格执行《湖北省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要点》,进一步强化了建筑节能监督。初步形成了建筑设计、审图、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完整的建筑节能闭合管理圈。

(三)有序推行“禁实”、“禁现”工作

2007年,全州新建项目262个,投资总额426268万元,建筑面积252.1万m2。其中:公共建筑项目数64个,面积43.96万m2;居住建筑个数198个,面积208.14万m2;公共建筑在建筑节能设计阶段达标64个,竣工阶段达标64个,居住建筑在建筑节能设计阶段达标198个,竣工阶段达标198个。全州所有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和竣工阶段,“禁实”(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全部达标,达标比例100%,达标面积252.1万m2。

2007年9月,在州城建成区范围内建设工程推行了“禁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工作,并建成了2座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年生产规模约40万m3。

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执行建筑节能各项法规及标准体系。一是进一步明确主管部门、工程建设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及义务。二是研究并制定推进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革新的相关工作,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建筑节能改造制度、建筑节能认证标识制度、建筑节能技术产品推广限制淘汰制度等。三是加大“禁实”、“禁现”和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监管力度,严把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房屋销售等各个环节,组织“禁实”、“禁现”和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确保建筑节能标准得到落实。

认真研究并实施建筑节能激励政策。一是按全省的统一规定,实施新型墙材专项基金长效机制,支持节能墙材项目的生产。二是对实施高于国家规定节能标准的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在规费收取等方面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并给予相关表彰和奖励。三是积极实施节能认证的具体措施,把好市场准入关,促使建筑节能产品市场趋于优化。

根据有关建筑节能体系的要求,确定符合建筑功能要求的主导产品,并建立相应的生产基地。布局一批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基本实现新型墙材标准化设计、产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其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产品结构合理,应用推广法制化的要求。

“两型社会”内涵与特征研究 篇1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快,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然而,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 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又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 各种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能源消耗迅猛增长, 因此我国目前承载了较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压力。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张, 经济发展和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还将不断加剧, 如不尽快突破这一发展瓶颈, 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实现。2004年初, 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问题, 目的在于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2005年6月, 胡锦涛同志指出, “节约能源资源, 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也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2007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同年12月, 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表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观已经从过去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 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多层次目标。

1 “两型社会”的内涵

“两型社会”包含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由此, “两型社会”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制、宣传、教育等手段和途径, 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各个领域, 实施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最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从结构来看, “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复合体;从目标来看, “两型社会”都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实现过程来看, 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范围普遍采取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以及消费方式;从结果来看, “两型社会”的构建是定向性社会变迁的形式, 最终会通过对现存社会结构和体制的局部性变革,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 为了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的统一, 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即由传统工业社会下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中部地区作为承接发达国家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资源环境压力尤为突出, 因此国家将“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在中部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 是极具全局意义的战略举措, 也将成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突破口。

2007年12月, 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旨在两个区域获得成功经验基础上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简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要求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环节、各领域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耗换取尽量多的社会经济收益,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要求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 必须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 实现人类、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共生,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的构建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探索一条社会经济发展新模式的特色道路;是顺应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规律, 首次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大目标结合, 上升到社会演进路径转变的高度, 并设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由点及面、由局部到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全新模式的构筑。“两型社会”的建设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合理利用环境不断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更符合中国利益, 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的重大举措。

我国“两型社会”发展战略可以分别从经济、社会和自然 (资源和环境) 三个方面入手, 从源头入手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冲突, 努力完成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 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共赢。“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必须树立“两型”理念、借助体制机制的监督和引导, 合理规划建设路径, 才能转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2 “两型社会”的特征

“两型社会”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社会形态, 更是探索一条生产绿色高效、生活健康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的全新发展道路。“两型社会”的建设就是要实现速度和效益、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建立生态文明,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全新观点, 是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的具体表现。从根本而言是一次社会变革。其具有明确的目标并在现阶段已为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可;“两型社会”建设只涉及体制机制的优化, 而并非根本制度的变革;由政府自上而下地发动, 其步骤具有局部性和累积性。“两型社会”的特征总结如下:

2.1 系统性

“两型社会”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就是资源和环境, 这一问题既是自然生态领域的问题, 也是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问题, 甚至是科技和文化领域的问题。因此, “两型社会”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它具有涉及经济、社会、生态、政治、科技、文化全方位变革的系统性, 这些领域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两型社会”更是一个系统复合体, 由国家、地区、城市、产业、企业、家庭等多个层次的子系统构成, 且均围绕“两型社会”的发展目标进行自我组织和系统控制。

2.2 共生性

“两型社会”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 在这一系统中, 人与自然之间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 即共生。共生是向异质开放或与异质结合的方式。人与自然都共同存在于共生网络中, 社会由各个层次的共生系统所构成, 要实现和谐共生, 必须重视利益主体的平等, 如资源、环境利用中的代内和代际公平;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实现合理分享资源。人向自然索取资源, 但又不得造成过度破坏, 并且保护环境, 改善共生关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渐进性

“两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 不会一蹴而就。“两型社会”的建设是以现有的条件为基础, 以现实的问题为导向, 在现实的可能中不断探索的渐进式发展道路。建成“两型社会”是长期目标, 这决定了从中短期看来, 不同的发展阶段将会有不同的具体目标, 其间“两型社会”的评价标准也必然会根据本阶段的客观现实制定, 从而体现出差异性, 相关的建设步骤和措施也要予以一一对应。

2.4 耦合性

“两型社会”要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相统一。不同社会主体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状况不同, 则压力不同, “两型社会”建设路径也不同;不同社会主体自身发展水平不一, 则其对资源的需求和环境的影响不同;不同社会主体外部约束条件, 如社会风气、受教育程度等迥异, 则其参与建设“两型社会”的主动性和结果也不尽一致。因此, 对于不同的社会建设主体, 尽管“两型社会”的最终目标、短期的评价标准相同, 但其实现路径和方式存在差异, 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耦合性。

2.5 创新性

“两型社会”是一个要求社会主体具有创新意识和改造能力的有机体, 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主动调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创造和完善其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因此构建“两型社会”离不开改革创新。

3结语

“两型社会”是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为目标, 预示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虽然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相关研究已有较长时间, 但“两型社会”并非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概念的简单叠加, 而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概念, 一种新型社会发展观。因此进一步厘清“两型社会”建设的要素、内涵和特征, 将有助于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孔来, 王如燕.两型社会的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12) .

[2]蔡景庆.两型社会建设应当把握的几个关键因素[J].湖南社会科学, 2011, (1) .

[3]蔡璇.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1, (2)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预防策略 篇11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对患者以及社会可造成有形或无形的伤害;而且无论是使用行为还是药物治疗,效果都不是很好。但研究人员发现可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时对此种障碍进行预防。预防是指,在障碍发生前介入干预治疗。针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点,介入预防措施会比较有效。

反社会型行为开始于儿童期,并在后青春期达到高峰;具有反社会型行为的儿童中,有10%-30%会在成年后发展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成年后,患者的人格固化,使得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难以治疗。

风险因子

反社会型行为的发生风险贯穿整个胎儿期至青春期。其中的非可变风险因子(例如遗传因素),对预防来说意义不大。但像学业表现差、校园暴力及环境因素这样的可调控风险因子,对于开展及时的预防策略来说,意义非凡。

较差的学业表现:一项针对14岁以下儿童的研究发现,较差的学校表现与未来的反社会型行为有重要联系。但我们还不清楚学业表现差完全是由于IQ低,还是受学校环境或教师个人素质这样的因素影响。

欺凌:欺凌可以有不同表现形式,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身体的。身体欺凌是反社会型发育的主要预测指标。

环境因子:许多环境因子可促使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发生,例如:父母受教育水平偏低,母亲较年轻,单亲都可使儿童对这种人格障碍易感。同伴和社会影响也是风险因子。还有,暴露于家庭暴力、身体虐待、物质滥用都可促使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发生。

筛查

早期发现症状有助于预防。因此,医生们很有必要熟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Table1中列出了DSM-5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被归为B群人格障碍)。

因儿童不愿报告自己或同伴的违法行为,所以一项详细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在筛查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由医疗专业人员收集的数据,由教师及父母提供的信息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因素。

其他的筛查工具还包括反社会筛查量表(The Antisocial ProcessScreening Device)。此表是一个可由教师或父母来完成的调查问卷,并且有助于及早发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简明版青年心理变态特征列表是一种准确的反社会行为自我评估工具。

干预

Bor等人提出了一套基于患者发育年龄的逻辑策略干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发展。

胎儿至两岁间 当发现有母亲存在致使胎儿出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风险可能性时,尽可能立即介入干预措施。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对高风险的母亲提供以教育为主的抚养家访至儿童满两岁,结果使儿童终身的违法行为减少50%。研究同时发现分娩并发症与儿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作为预防措施,可为高危孕妇提供产前保健和个性化儿童发育教育。

3至10岁间 针对3至10岁间高危儿童的预防策略,相关研究发现教育对于父母及儿童来说都很重要。行为问题预防研究组(The Conduct Problems Prevention Research Group)发现,除了父母的亲职教育外,为一年级的高危儿童提供提高情绪理解能力的相关课程,同样可以显著减少高危行为。

11至18岁间 对青年及少年(11—18岁之间)最有效的两种治疗方式是功能性家庭治疗和多系统治疗。在城市环境下,实验性社会发展课程也可有效防止青少年的高危行为。

功能性家庭治疗是一种基于家庭的短期治疗,并且同时面向父母和儿童进行治疗。此疗法鼓励个体认识消极情绪,并通过关注长期行为改变来调整这些消极情绪。

多系统治疗,注重那些青少年周围可负面强化违法行为的外界因素,力求打破这些联系。两种方法同样有效,可依据青少年的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结论

根据目前的研究,我们可以认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有较强环境病因的广泛性障碍。一种观点认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儿童期不健康发育的产物。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阻止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发展。

来源:医脉通

“两型社会”建设中环境执法研究 篇12

一、当前环境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职能部门执法权的不恰当的配置

当前, 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监管和专项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即由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辖区范围内依法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管, 而各级人民政府的其他职能部门, 如农、林、牧、水和工业部门等实施专项监督。环境执法实践中, 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清楚, 权责不明确, 职能相互交叉, 导致部门之间协调困难, 严重影响到政府的环境执法工作, 例如, 按照现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 我国环境资源管理体制上人为地分割为土地、农牧、矿产、林业、水利等众多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 这些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的第一职能并不是保护环境资源, 而是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经济效益, 因此必然与环保部门发生权力冲突。环境监管工作如此政出多门, 职责不清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很多部门经常从部门利益出发, 对本部门有利可图的, 往往互相争夺审批、发证、收费、处罚、解释等权限, 而无利可图则往往无人愿意负责, 互相扯皮、推诿, 人为造成许多工作漏洞, 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 其职能根本无法落实。执法主体的过多, 执法权力过于分散, 这就导致环境执法的混乱, 直接影响了环境依法行政。

2、环境立法有缺陷, 对环保部门授权有限

首先是环境立法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在立法上注重了对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定, 对自然资源保护的规定则着墨不多, 这一点直接导致《环境保护法》和《自然资源保护法》之间关系的不协调性。而《森林法》《渔业法》《草原法》关于30天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与其他单行法之间也有冲突。此外, 近几年来相继出台或修改了一大批环境法律法规, 但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却未出台或作相应修改。这些情况本身造成了环境执法障碍, 妨碍了环境执法的顺利进行。其次是环境执法的内容有缺陷。现行立法中的某些规定过于笼统, 原则性规定过多, 具体操作性差, 难以落实, 行政手段多, 经济手段少, 法律手段不硬, 处罚过轻。此外, 配套立法进展缓慢, 总量控制、限期治理、机动车尾气等方面法规迟迟难以出台, 环保类公益诉讼的立案审理、光污染问题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最后, 《环保法》赋予环保部门的执法权不足, 执法手段不充分, 环保部门没有行政强制权, 只能申请法院执行, 对于环境纠纷, 环保部门只能调解而没有决定权。环保部门只有罚款权, 无停业、关闭权, 有些规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3、某些地方政府对环保执法工作支持力度不够, 甚至干预执法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 各级党政干部的首要任务就是经济建设, 对GDP的盲目崇拜和追求, 促使他们可以为了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宁愿牺牲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了打造辉煌的政绩, 一些地方政府和综合经济部门及其领导狭隘地从发展本地经济角度出发, 抛弃了中央再三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本地经济的原则, 执着地坚持“重经济, 轻环保”, “重速度, 轻质量”的错误发展理念, 在进行重大经济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是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甚至知法犯法, 作出明显违反环境法律规范的经济发展决策。个别政府部门领导环境意识和环境法治观念极其淡薄, 为了追求地方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而千方百计阻碍环境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 甘愿充当污染企业的“保护伞”。因此, 执法实践中往往受到来自地方保护的行政干预, 导致执法难以到位。

4、执法人员素质偏低, 不适应需要

环境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 环境执法人员不仅需要熟悉法律法规, 而且还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 才能在执法现场发现和处理问题。近年来, 环保机构尤其是某些环保机构在进人问题上把关不严, 使许多不懂业务、文化程度低和政治素质不高的人员进入了环保执法队伍。这些人由于不熟悉环境法律规定且缺乏必要的行政执法素养和能力, 在环境执法过程中, 或随心所欲, 或依个人利益关系处理问题, 或相互推诿, 使执法不当或行政不作为的现象是有发生, 有些执法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执法态度不够端正, 作风简单粗暴, 更有个别人员执法犯法、贪赃枉法、大办人情案, 搞权钱交易, 影响极坏。

二、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体制方面的原因

我国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业务管理和协调方面, 国家环保总局依法负责组织和领导协调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机构, 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环保工作, 受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政府环保机构的双重领导, 在业务上以上级政府环保机构的领导为主。二是在人事管理方面,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环保局长、副局长, 由同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管理, 上级政府环保局协助管理。三是在经费管理方面,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机构的行政经费由地方财政拨付, 基本建设投资由地方政府安排。在这种环境管理体制下, 环保局长对各地环保部门只有业务指导的关系。在环保局官员的提升、环保部门主管的任命、工作人员的办工场所建设等方面, 地方政府都有决定权, 在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怪圈中, 地方环保部门官员的任何治污行为, 变得毫无行政执法的主动性。同时, 地方政府也得益于当地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而得到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 地方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就有动力避免执行污染税的征收工作, 这是因为地方政府官员不会欢迎过于严厉的污染税征收措施, 而正是这些地方政府官员决定着地方环保局工作人员的升迁和其他收入。除非地方环保部门得到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的许可, 否则地方环保部门的如何环保整治行为都无异于自戕自举, 这真实地反映出了现实中环保治理到了地方便束手无策的根源。

2.机制方面的原因

一是执法监督机制存在欠缺:第一, 缺乏事前监督机制, 目前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环境被破坏, 引起环境执法的事件时有发生。事前不重视, 事后往往措手不及。仅靠环境执法事后监督,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环境执法理念的偏差。第二, 监督机制单一化。我国过于强调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方的制约, 行政相对方成为制约的唯一客体,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 这就不利于环境行政主体与环境相对方的有效沟通, 往往造成企业与执法者的对立, 严重影响了环境执法的效果。第三, 社会监督缺乏制度保障。虽然我国目前对社会监督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并且制定了一些措施使公众在环境执法中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但要继续推动社会监督制度化、法律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是部门联动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这次“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行多部门联动, 在对下发动和增强行动效果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但在日常执法中, 还没有形成联动制度。

三是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对环保做得好的企业缺乏鼓励和重奖措施, 降低了企业做好环保工作的积极性。从全国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和污染事故处理情况看, 许多企业违法排污造成了环境污染事故, 地方政府并没有受到追究, 环保部门却成为责任追究对象;一些环境监管部门和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在监管过程中失职、渎职或不作为, 严重损害了环境执法队伍整体形象, 降低了地方环境执法的效率, 也没能承担应有的责任。

3.法制方面的原因

一是行政处罚额度低、抓手少, 影响了执法力度。有的大型造纸企业治污设施每日运行费用在10万元左右, 而法律规定的处罚额度仅10万元, 企业宁愿受罚也不愿正常运转治理设施。某区环保局对某化工厂超标排污罚款10万元, 调查取证花了20万元, 起诉后为现场勘验和保全证据, 执法成本上升到60万元, 出现倒挂现象。区领导提出环境执法“一低二高三难”: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 执法举证难、追究法定代表人难和强制整改难。二是法律规定不具体, 操作性差, 难落实。对于关停措施, 缺乏断水断电、吊销执照、拆除销毁设备、取消贷款等法律规定。三是限期治理、停产治理决定权在当地人民政府。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地区, 政府不愿意下达决定, 有的甚至只发空头文件, 不抓落实, 应付检查。四是强制手段少, 难以落实到位。对于拒不履行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行为, 环保部门缺乏查封、冻结、扣押、强制划拨等行政强制手段, 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容易造成执行难。

4.环境监察能力方面原因

一是环境监察队伍缺乏主体资格, 没有法律授权, 对下级开展行政稽查也缺乏法律依据。二是环境执法力量弱。全国2.5万环境监察人员要对23万家工业企业、70多万家“三产”企业、几万个建筑工地进行现场检查。生态环境监察、农村环境监察工作量更大。三是执法能力差。全国平均每个环境监察机构执法车辆仅1.3辆, 300多个县没有执法机构, 200多个县的执法机构没有执法车辆, 更没有取证设备。四是人员素质不适应执法工作需要, 仍有相当一部分环境监察人员对法律法规、生产工艺、产业政策不熟悉。

综合以上因素存在, 促使加强环境执法, 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迫切要求.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环保污染事故和污染隐患逐年增加, 人民群众要求加大查处环境违法力度, 改善环境质量的呼声愈来愈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问题, 只有大力加强环境执法, 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 才能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满足人们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需要, 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愿望.

三、“两型社会”建设中加强环境执法的对策措施

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将是长株潭城市群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期, 也应是资源有效利用、环境质量提升的推进期。对株洲市来说, 由于重工业的产业结构, 以有色冶炼、化工、建材、机械、火力发电等为主导产业, 能源消耗量大,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长期处于较高水平, 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不高,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基本上处于空白。进行建设“两型社会”改革试验, 还须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以建立以法律为主导的环境保护体制为目标.我们既要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又要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充分认识环境执法工作的重要地位。

(一) 加强环境执法必须强化“四个意识”

1、数量意识

树立量化管理的观念, 环境保护涉及方方面面, 环境问题量大面广, 要突出主要矛盾, 紧紧抓住影响经济结构调整、严重危害群众身心健康重大问题去监督去解决。在近几年全国环保采取专项行动中, 挂牌督办重大违法案件的方式, 就是用量化管理的方式抓落实。

2、效率意识

树立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佳的效果的理念, 工作要有明确的时限要求。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的、重访的信息案件、媒体曝光案件要迅速办理反馈结果, 不等、不推、不拖。效率和速度既是环保部门对群众的态度问题, 又是代表环保部门的形象问题。

3、质量意识

解决环境问题、办理环境案件必须一抓到底, 讲求质量和标准, 诚然, 污染反弹、反复是环境问题的一个特点, 但执法监督要到位, 不能应付了事或只解决眼前问题。

4、责任意识

要履行保护环境法定职责, 现实中个别执法人员和基层环保局长不敢执法、不严格执法, 怕影响经济发展, 甚至站在污染企业的立场上袒护企业、保护污染。因此必须强化起环境执法重大责任追究制度。

(二) 加强环境执法必须落实“四项措施”

1、强化制度建设, 拒绝行政干预问题

建立党政领导环境保护责任制。紧紧围绕落实“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要求, 重点解决地方政府干扰环境执法问题, 认真落实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 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的要求。一些省市制定了《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党纪政纪处分暂行办法》, 就党委、政府环保部门、其他环境管理部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不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 提出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措施, 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

环保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多年, 应进一步采取措施, 加大推进力度。第一, 在内容上突出各项环境执法和执法程序, 把责任制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各项环境执法工作之中, 在各项环境执法工作中落实责任制的任务、目标、时限、责任等各项要求。注重执法程序, 依法行政, 做到执法主体、执法行为、执法内容、执法形式“四个合法”。第二, 在形式上突出对环保部门的考核。建立一条对环保部门工作的独立考核机制。环保系统考核指标系统将以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主, 附以其他工作, 将会积极推动环保部门的定位和依法履责。

3、强化环境执法稽查和督办

针对基层不作为和管理不力及执法中存在的推委、拖延、应付现象, 强化环境执法稽查作为工作重点和重要监督手段, 采取明查暗访抓反面典型的形式, 突出重大信访案件、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的处理及排污费征收。每年应制定执法稽查方案, 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侧重, 对有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逐步开展环境监察内部稽查和环境保护行政稽查, 切实加大对环境行政不作为的查处力度。建立本地区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和环境信访被动单位进行重点管理和诫勉谈话等制度。通过上述措施, 建立起环境执法监督长效机制。

4、建立“三元”环境执法监督体系

把环境执法由政府对企业单向管理的“一元结构”转变为执法机关、公众、企业组成的“三元结构”, 建立执法机关严格执法、污染企业自觉守法、公众全面参与监督的“三元”执法监督体系, 是环境执法体制创新的重要探索。一是强化环境监督执法能力建设, 切实提高环境执法能力水平。二是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机制。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索赔权。开辟各种渠道, 公布环境信息, 使公众了解真实情况。实行环保义务监督员制度, 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热心环境保护人士的作用。全面开通12369环保举报热线电话, 完成“环境保护举报自动受理系统”的建设和联网, 实行有奖举报, 做到及时受理、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使公众监督权落到实处。三是要提高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借鉴日本“公害防止管理者制度”的经验, 在企业内设立环保监督员, 对企业原材料消耗、推行清洁生产、污染治理等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 并建立对执法机关的报告制度。要重点解决环保监督员的素质和资质保障、激励和惩罚机制、职责和义务, 实现双重监督。试点取得经验后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强制实施。

(三) 加强环境执法必须提高“四个能力”

1、环境管理协调能力

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 环境保护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干好这项事业, 必须整体推进, 在强化上下功夫, 做好协调这篇文章。首先要做好对上协调, 打通“主干线”。各级政府要层层落实决策部署, 层层抓好自身工作, 真正做到承上启下, 令行禁止, 形成强有力的推动之势。其次要强化横向协调, 消除“分水岭”。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增进往来, 沟通信息, 密切配合, 在履行好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强化联动, 形成联合推进的态势。建议由市环保局牵头, 成立环境污染治理协调小组, 形成环境污染治理综合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 协调、分析、通报处理此类案件。第三, 要强化系统协调, 编织“同心结”。环境部门肩负着共同使命, 务必同心同德,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信息共享, 工作共推, 责任共担。第四, 要强化城乡协调, 管住“结合部”。围绕城乡经济统筹, 加强城乡环境统管, 严防发动地区污染向落后地区转移,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农村污染向城市扩散;强化综合治理, 防止交错污染, 特别要注意抓好城乡结合部的污染治理工作, 城市的环境文明要向农村延伸, 农村的习俗要向城市借鉴, 互渗互融, 互推互进, 整体提升。第五, 要强化区域协调, 构建“统一体”。流域、区域污染流动防治涉及不同行政区域, 必须针对污染流动的特点, 实行流域、区域统一行动, 联合作战, 联动推进, 绝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各自为政, 各行其道。

2、现场监控能力

改变现行单纯依靠“人盯人”的办法, 运用现代化手段, 改进监管方法。对企业排污口进行规范化管理, 安装自动检测仪, 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实现对企业排污的运程连续监控。此外, 健全环保举报信息自动监控系统, 用现代化、科技化管理手段强化环境管理, 是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转和稳定达标的根本措施。

3、执法装备能力

认真执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规范化标准, 建立环保能力建设项目库, 争取国家、省、市、县四级财政的支持, 重点支持和扶持不发达地区的环境违法能力建设, 力争“十五”期间和“十一五”前三年内基本解决执法监管能力问题。

4、人员素质能力

要使环保法律法规得到切实执行, 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环保行政执法队伍。为此, 要做好以下工作:环保部门尤其是基层环保部门要设置、配备适应本部门执法需要的法制工作机构和人员, 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择优录用的原则, 把好公开招考关, 吸收一批既懂业务也熟悉环保法律法规的人才, 强化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 其中, 法律素质是关键。以提高环保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自觉性和严格执法的能力为目的, 建立健全环保部门法律意识培训和考核制度, 做到学习法律知识和解决环境法律问题相结合, 推进各级环保部门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 为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创造良好的法治条件。

参考文献

[1]株洲环境保护2007年第二期

[2]2、株洲环境保护2008年第二期

[3]中国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二期

上一篇: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下一篇:CAN总线技术煤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