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适应(共4篇)
学业适应 篇1
国外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不仅影响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状况,还影响其在大学期间的学业成就水平[1,2]。由于在学校管理、教学模式、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和主动性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大学生的学习比中学生的学习更复杂、更高级,同时也更自觉、自主,表现出专业性、阶段性、自主性和探索性等特点,尤其是专业性和职业定向性比较明显,大学的学习不再是基础教育阶段,而是针对某一个领域进行的专业性学习。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良好适应能力和创造力的学生,对专业的适应是大学生的重要适应目标之一。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的好坏对其成才和成长有重大影响。专业适应性是指大学生在基本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与所学专业及专业环境相互作用,主动调整自己的专业认识和学习行为,达到自身在专业上和谐发展的心理和行为倾向[3]。大学生对专业的适应性水平直接影响或决定了大学生专业学习成效和未来的就业。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如何有效利用资源以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广义的学业求助泛指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向他人(包括老师、同学、朋友、父母、兄弟姐妹及其他一切更有知识的人) 请求帮助的行为。积极地寻求外界帮助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如果运用的好,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且还是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手段。学业求助具有缩小所理解或表现的当前水平与期望水平之间距离的自我调控功能。有效的学业求助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专业适应水平。
我国学者李晓东在总结他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全面地将学业求助行为分为三类:工具性求助,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工具性求助,也称适应性求助,指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向他人寻求帮助,借助他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解决问题或促进理解和学习掌握目的,其目的在于掌握和独立学习,在求助的过程中以主动积极的方式与他人互动。执行性求助,也称非适应性求助,指学生不经努力就直接向老师或同学询问正确的答案或要求帮助者代替自己完成任务,其目的是解决当下困境,要求他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在求助的过程中以依赖的方式与他人互动。回避求助指学生虽然需要帮助却不主动求助,而是被动地等待或无谓的坚持,或者干脆放弃的行为。
1研究方法
1.1 研究工具
本研究拟采用唐文清、张进辅编制的《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和李晓东、张炳松(1999)编制的《学业求助行为量表》,并辅助自编的个人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研究。《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包含四个分量表、11个小因子,共38个题项,专业承诺,包括专业情感承诺和继续承诺2个因子,共10个题项;专业学习动力,包括专业兴趣、专业动机和专业目标3个因子,共9个题项;专业行为,包括专业学习方法、专业知识运用、学习回避行为和专业应对4个因子,共13个题项;专业自我效能,包括专业学习自我效能和专业特质自我效能2个因子,共6个题项,采用4点量表评定。《学业求助行为量表》包括工具性求助、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三个维度,共14个题项组成,其中工具性求助包括5个题项;执行性求助包括4个题项;回避求助包括5个题项,量表采用5点量表评定。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 调查对象
在安徽省合肥、芜湖、巢湖等地高校随机地选取被试。本次研究采用事先印制好的问卷进行调查。在学校的教室内采用统一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的方法。先发放问卷,由主试宣读指导语,在明确问卷的填写方式后由被试独立完成问卷。共发放问卷925份,收回有效问卷874份,有效率为94.49%。被调查对象的资料如下表1。
1.3 数据处理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4.0专业统计软件来处理和分析所有的研究数据。
2研究结果分析
2.1 当前大学生专业适应性的现状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大学生专业承诺平均分为25.99±5.12,专业学习动力21.68±3.95,专业行为平均分为32.31±4.92,专业自我效能平均分为15.80±3.04,总专业适应性平均分为95.78±14.59。量表采用4点量表评定,中点分为2.5分。各分量表平均值大小顺序依次为:专业自我效能(2.63)>专业承诺(2.60)>专业行为(2.49)>专业学习动力(2.41)。可以认为,每道题目平均得分小于2分可认为是对专业极不适应,故专业承诺〈20、专业学习动力〈18、专业行为〈26、专业自我效能〈12表现出专业极不适应。研究结果见表2。
2.2 当前大学生学业求助的现状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大学生工具性求助平均分为18.45±3.69,执行性求助平均分为13.18±2.54,回避求助平均分为14.04±3.27。量表采用5点量表评定,中点分为3分。工具性求助和执行性求助得分高于中点分,回避性求助得分低于中点分,表明大学生还比较倾向于在学业学习过程中使用工具性求助。
2.3 学业求助对大学生专业适应性的影响
依据学业求助中工具性求助、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得分由低到高分别进行排序,选择两端的各1/3人数(即290人)分别作为低分组和高分组,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注:*表示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示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水平(P<0.01)(下同)
工具性求助影响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各维度,都是高分者其专业适应性水平要好。执行性求助影响大学生专业承诺,高分者其适应性水平要好,执行性求助影响大学生专业行为,低分者其专业适应性水平要好。回避求助影响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各维度,都是低分者其专业适应性水平要好。
2.4 大学生专业适应性与学业求助的关系(见表4)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工具性求助与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各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执行性求助、回避求助与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各维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即工具性求助水平越高,其专业适应性水平越好;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越高,其专业适应性水平越差。
3结果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各维度平均得分在平均分(2.5分)左右,从总体上看,大学生专业适应性水平普遍较好,但也有不少比例的大学生表现出极其不适应,这个结果较确切地反映了当前大学生专业适应性的一般现状:大部分大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逐渐适应所学专业,并顺利完成专业学习任务,在专业修养上达到一定程度,但也普遍的存在一些问题,如被迫选择本专业、对课堂教学没兴趣、对专业学习态度不认真、逃课现象普遍存在、所学专业就业形式不乐观等,有不少学生对专业抱着应付的心态。相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适应不良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国外研究显示,约有22%的学生具有中等的或严重的情绪缺陷[4]。徐富明[5]等研究也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无法完全适应乃至无法胜任大学阶段的学习。因此,大学生对专业的适应需要加强引导和有待提高。
总体而言大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够积极有效的应对,在具体的求助方式上,采用工具性求助的人数占了较大比例。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选择了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的应对方式。学业求助会影响大学生的专业适应性。求助的方式有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求助都是教育心理学家们所称的“适应性的自我调控策略”,都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只有适应性的求助才有助于学生的学习。Butter等人认为适应性求助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学生单独无法克服困难是前提:②学生所获得的帮助必须有助于随后的学习,而不是仅仅用以应付、解决当前所遇到的困难。因而只有工具性求助才是适应性求助。
参考文献
[1]AMYS,TAMARA SB.Authoritative Parenting and College Students’Academic Adjustment and Succes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9;91:1 146.
[2]MARTIN M,CHEMERS,LITZE H,et al.Garcia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First-year College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Adjustment.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1;93:1 55.
[3]唐文清.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编制及其应用.西南大学学位论文(D)2007.
[4]魏茂全.成教学生网络教育学习适应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5):124.
[5]徐富明,于鹏,李美华.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及其与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5):299.
学业适应 篇2
小学生生活压力、学业成就与其适应行为的关系
探讨了4-6年级小学生的生活压力状况,并请其班主任评价适应状况,以探讨生活压力、学业成就与适应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最常经历的负性生活压力事件的来源以学习成绩为主;其生活压力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无性别差异;小学生的`适应行为在班主任的评价中,男生有更多的不适应行为;在年龄差异方面,六年级学生的依赖性较低;而适应行为的有效预测变量为学业成就、性别、家庭月收入、日常生活压力及年龄.
作 者:俞国良 陈诗芳 作者单位:俞国良(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陈诗芳(台湾政治大学台北)
刊 名:心理学报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33(4) 分类号:B844 关键词:生活压力 学业成就 适应行为学业适应 篇3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到异地打工并且常年不在家,把孩子留在农村与隔代亲人或者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0—2010)》实施情况显示,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约为1.5亿,18岁以下随父母流动的儿童有2 000万,留守在农村的儿童也有2 000万,这一数字约占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8%。[1]2010年,全国0—17岁的留守儿童有6 972.75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规模达6 102.55万人。[2]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奠基石,但是在留守儿童群体受教育的问题上小学教育最为突出。由于父母双亲不在,孩子便与祖父母或者亲戚等一同生活,不论是同祖父母或是亲戚一起生活都存在着对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都会对孩子造成监护不良的后果。由于祖父母一代人普遍文化水平较为低下无法辅导孩子的功课和学业,使得孩子在学习上的问题无人可问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祖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代沟,使他们无法细腻地了解孩子的心理。亲戚也有自己的孩子和繁重的农活,需要照顾自己的家庭,没有空余的精力关爱他人留守儿童的学业和心理状态,对留守儿童也只能是给予生活的温饱,有些亲戚还会嫌弃留守儿童使孩子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这样的生活方式容易使留守儿童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内心缺乏安全感和家庭认同感,脆弱敏感、性格易怒孤僻,表现行为有不交作业、逃学厌学、沉迷于网络等等。
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孤独倾向和身体症状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3],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低于非留守儿童。处在小学的留守儿童身心正处在对父母表现出依恋情绪的时候。由于缺乏父母家人的关爱,他们在一定时期内心会产生不适应性,大多数儿童会表现为敏感内向、缺乏情感交流、性格软弱缺乏意志力、态度消极以自我为中心、家庭认同感及归属感薄弱,甚至会出现反抗、怨恨、仇视、暴力、反社会等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自卑感普遍比较严重,较大程度地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校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关注并不到位,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容易产生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但是对于那些成绩较差和存在感弱的学生并没有用认真倾听和友好耐心的态度去帮助他们,使得那些不受关注和常常受到责骂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和厌学情绪。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校表现为学习适应性较差、学习成绩不佳、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计划、课堂表现不优秀、拖欠作业或不交作业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他们缺乏自觉性和学习积极性,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班级优差学生两极分化非常明显,优等生成绩优异在校表现也很优秀,但是数量上要远远少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大部分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自觉性和学习积极性较差。如果把儿童的不良表现都归因于父母监管不力和父母不在身边无人辅导学习而造成的,这样仅是片面地放大了原因。更重要的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更应该思考学校教育是否与家庭教育协调一致起到共同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是否渗透到留守儿童的生活方面,给予他们引导而不是单单只是教会他们读书写字。简单应付是无法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业情况和心理健康水平的。
二、农村现有课程设置状况对留守儿童的不良影响
学校是儿童除了家庭以外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也是他们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很多不足。课程结构、内容、目标等与农村的实际情况并不符合出现脱节情况,许多学校并没有考虑到留守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和他们的性格特征,学校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对于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和情感需要更是不知道如何进行沟通,缺乏及时正确的指导。留守儿童本身法制和自我保护意识并不强又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制度,使得学生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诱惑和利用,学校也没有开设自我保护安全教育课,学校无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普及法制知识,对于学生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更是疏忽使得他们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和福利待遇有限,教师的数量和知识水平都达不到符合的条件,学校没有充足的师资力量、教育水平和教学设备,学生享受不到应有的教育关怀和教育辅导。农村留守儿童对现有课程设置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留守儿童对课程设置的不适应
课程的设置应该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重视不同课程领域对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和独特发展的价值,尤其是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音乐、体育等,注重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农村的小学课程只重视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主要的课程,这三门学科的课时占据所有课时的一半以上;对于学生体育、音乐、艺术、心理健康、品德、科学等科目开设的课程则是极少的。而以劳动技术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多数学生认为并没有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多大的帮助,反而加重了其学习负担。农村小学现有的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忽视了对学生自主活动能力、鉴赏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是不利的。这样的课程设置只能说完成了课程目标的一小部分。
2. 留守儿童对教材内容的不适应
长期以来,依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全国的小学不论是在教材的选择上还是使用上都缺少地方基层专业教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导致新教材在内容和使用上突出其向城市教育生活靠拢的“城市中心取向”,缺少与农村真实社会生活贴近的素材和主题。因此,农村儿童对新教材的适应性大大减弱。农村留守小学生对现有教材的不适应表现在:一是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繁、旧”,脱离现实生活,缺乏生活性,很大程度影响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二是由于受到农村基础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按照教材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和机械的训练并反复使用旧的教学资料,这样烦琐、陈旧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阻碍;三是各个科目的教师只是负责教授自己学科的知识,没有重视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渗透。[4]
3. 留守儿童对以考试为主的课程评价制度的不适应
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它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标准形成一定的教育框架,升学率已经成为多数学校和教师及教育事业部门一致关注的问题,相比之下,学校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力度显得有些不足。同时,在强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态度、能力、创新力等综合素质时,往往忽视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而且在对学生各方面素质进行评价的时候缺乏直观性,导致学生学习缺少一定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业成就感低。此外,农村小学过于强调分数的重要性,将分数视为小学升初中的重要衡量标准,导致小学留守儿童参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降低。
4. 留守儿童的辍学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由于受到农村经济的制约,加之本身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的农村留守儿童在身体、心理等方面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他们从小就需要承担多于其他同龄儿童的家务重担,许多留守儿童不得不选择辍学。
三、影响学生学业适应性的原因分析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存在许多问题,课程设置不仅受到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还受到来自学校、教师、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总的来说,影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
1. 课程资源不足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组成来源及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新课程资源由条件性资源和素材性资源两方面构成。农村学校由于存在课程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部分课程实施困难。根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研究中心课题组调查,约90%的农村学校普遍反映现有的课程资源不能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多数农村小学仅仅是由一栋教学楼、一面红旗和几间教室组成,其他任何设施都没有。此外,农村学校的校外课程资源也极度匮乏,例如图书馆、报刊、网络资源等。更需关注的是,农村地区所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乡土资源也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得不到充分的开发。[5]
2. 学生的自身的原因
学生的素质达不到新课程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农村地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教学条件好的城市或是周边县里的学校就读,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向城市流失。反观农村小学自身,学生普遍存在学科基础水平较差、学习积极性较弱、缺乏带动,无法理解和运用新型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法等问题。此外,多数学生自身对学习缺乏兴趣,因而在校只是按部就班完成学习任务,还有部分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出现问题,学习态度消极,出现了厌学的情绪,这些内在因素都导致了农村学生对课程设置出现不适应。
四、改革农村课程内容,提升留守儿童学业适应性策略
1. 设置与农村小学和留守儿童生存状态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1)开设心理辅导课程。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指出中国的农村留守儿童有6 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而在2015年6月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指出,全国6 100万留守儿童中约15.1%、近1 000万孩子一年也无法与父母相见,即使在春节也无法与父母团聚。有将近4.5%的留守儿童甚至一年都接不到父母打来的电话,一年中与父母通话一两次的留守儿童就有885万,3个月通话一次的有1 519万。《白皮书》还指出,如果父母不能保证每3个月与孩子见面一次,孩子的“烦乱度”会陡然提升,对生存现状产生焦虑,而只要保证每周1~2次的联系,孩子的“烦乱度”就会明显下降。[6]
由此可见,农村小学教师必须对学生家庭做调查,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心理辅导课上进行团队辅导,而存在特殊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则需要教师在课下进行单独、深入的个别辅导。通过心理辅导课,能够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有效的调节,让学生融入集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父母外出导致的心灵孤独。
(2)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留守儿童所在的农村学校多数位于山区,自然灾害频发;上学路途遥远,人烟稀少,学生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独自在家的留守儿童甚至会成为不法分子猥亵、拐卖的对象。针对这些天灾人祸,学校应该开设安全教育课,在校内开展火灾、地震、泥石流等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疏散演练,使学生学会自救。另外,学校应该教育学生遇到不法分子时如何脱身、寻求他人帮助、脱离困境。
(3)开设家校合作课程。学校和家长合作,经过挑选后让部分家长走上讲台,根据自己的特长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技能经验,例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编织课、烹饪课、草药课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对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弥补。农村家长传授的技能贴合农村学生实际生活,实用性强,可操作性高,充分利用了身边的教学资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家校合作课程也能让家长发挥所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提高家长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
(4)开设社会适应课程。留守儿童所在的农村多数地处偏远,信息传递落后,农村小学生对城市社会知之甚少,多数只能通过他人口耳相传,条件好点的也只是通过电视或电脑获得片面的、零碎的资讯,况且现阶段国家教材很少关注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所以学生学习的知识和社会严重脱节,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导致他们日后走出大山、走进城市时因为对城市不了解而屡屡受挫、饱尝失败。开设社会适应课程正是为了对这个问题进行修正,社会适应课程主要包括职业教育课和法制教育课。
第一,职业教育课。职业教育课旨在帮助学生对社会上的职业有一个总体、全面的认识。通过介绍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职业和让学生进行职业角色扮演等方法促使农村学生从小就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心灵有所寄托,精神昂扬向上,另外,增强留守儿童对外出打工父母的理解。部分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家就认为父母不爱他们、抛弃他们,于是就对父母产生了怨恨情绪,亲子关系产生了隔阂。职业教育课在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不同职业的工作感受,通过孩子对父母的认识和了解,促使他们理解和体恤父母。
第二,开设法制教育课程。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于是肆意妄为,造成道德的缺失,甚至走上违法的道路。面对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不良、暴力事件频发的现状,农村学校应该开设法制教育课程,宣传现行法律法规特别是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留守儿童可以通过这门课程增强法制意识,了解犯罪的后果,学会遵守法律。更能在学习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后,使留守儿童知道自己在面对侵害时如何寻求解决之道。
(5)开设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开发的课程,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是依据学校的教育情况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加以实施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来进行开发。
以学生的体验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开设适合学生兴趣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让学生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各项活动,教师只是引导者和旁观者。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该更注重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只聆听教师的教诲和听取教师的指导。因此,基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应该开设:怎么做家务活,如打扫家园、学会生火煮饭、喂养家畜以及洗碗等;怎么做农活,如收割麦子、摘棉花、割稻子等;怎样处理学习与家务之间的关系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技能,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游刃有余;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增强与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在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中逐步使自己进步。
2. 建立多元化的课程结构与评价模式,让学生根据兴趣进行自我选择
农村小学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与课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帮助家庭之间得以兼顾。具体措施是:学校可以开设选修课、通识课,如生活技能课、安全常识课、农具使用课、天气变化课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同时进行多样化的考查方式,如让学生做试卷、修理农具、按照天气变化来安排自己的活动等。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给学生足够时间去自主学习。另外,也可以开设隐性课程,利用学校的门、墙、走廊以及书桌等实物,把一些学习的知识布置在教室周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知识。
3. 开发特色教育,结合多媒体等途径进行宣传教育
学校教师要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教学,如当地盛产山药,就结合山药这一植物进行学习,学习它的生长过程、生长习性、药用价值等。同时可以利用教学媒体把它的知识做成图片或者影片播放给学生观看,也可以根据实际做成一个宣传山药的网站。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使农民的收入提升;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被极大地带动起来,有利于减少厌学情绪的产生。同时,父母也会积极支持学生进行知识学习。
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结合了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这样的课程改革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贴近生活的、多样化、多途径的课程学习方式真正使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由于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使他们不必再为繁多的作业而苦恼并且能够很好地兼顾学业和农活,而且由于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家长也比之前更加支持子女去求学。同时,在学习中学生的文化涵养在不断提高,接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面变得更广,能够进一步陶冶他们的情操。
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调节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增强自我安全意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由于父母监管的缺失留守儿童更需要学校教师的关心和关爱,充分发挥教师主力军的作用能够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课程改革真正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一同协调起来,共同教育、互相弥补。学校教育真正渗透到了学生生活的每个方面,不单单是只教会他们读书认字,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是教育问题,课程改革能够从学校方面解决好教育问题,有助于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留守儿童会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
摘要: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其学业适应不良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校表现为学习适应性较差、学习成绩不佳、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计划、课堂表现不优秀、拖欠作业或不交作业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他们缺乏自觉性和学习积极性,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适应不良源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校现有课程设置不合理带来的不良影响。改革农村课程内容,设置与农村小学和留守儿童生存状态相适宜的课程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课程结构和评价模式,开发特色教育,以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业适应不良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留守儿童,学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徐宏升.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5):74-77.
[2]全国妇联.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6 000万[EB/OL].[2015-12-0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10/c_115720450.htm.
[3]李佳,冯丽婷.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18-121.
[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83.
[5]郝志军,陈晓东,马延伟,等.深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0(10):3-8.
学业适应 篇4
本研究建立在对正在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学习的29位中国学生的5组焦点访谈基础上。这些学生的共同特点是,在学习期间他们都感受或经历了较为明显的学业和文化适应上的困难与挑战。运用“焦点小组访谈法”揭示了形成中国留学生学业和文化挑战的四大主要来源:学习方法的差异性;文化及社会的适应;自我管理与发展的挑战;沟通技巧的缺乏。
本研究进行于2014年秋, 研究结果为提出中国留学生克服在美学习和文化困难的建议提供了依据。建议如下:
1. 学习方法上的引导和适应对于中国留学生 来讲颇有价值。在太平洋大学学习期间,中国学生普遍认为,在学习的流程、学习的实践和学习的风格方面,中、美有着显著的文化差异。
2. 在中国留 学生完成文 化和社会适应 的过程中, 大学为此提供一套社会支持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一套社会支持系统应该包括中国留学生社团、导师计划和文化适应中心等内容。
3. 大多数经 历压力或 是焦虑的 中国学生 , 其压力和焦虑来源于不同文化所形成的认知错位。中国学生与导师之间需要建构一种和谐的互相理解的认知和学习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学习绩效[1]。因此,作为中国学生的导师,需要意识到由文化差异给中国学生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4. 一些中国学生 依靠翻译工具 , 例如电子 词典等电脑软件来习得学术知识和文化,但这并不是最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嵌入课堂和社会活动之中的语言培训才能让中国学生学到真正有生命力的知识和文化。
5. 在“面子文化”(a shame culture)中成长的中国学生易于在“罪感文化”(a guilt culture)环境中丧失文化信号[2]。在新的文化中,为中国学生开展 一些沟通交往的培训有其必要性。学生们应该能以更为轻松的心态与教授们进行交往, 可以轻松地向老师提问,或者是有疑问时能拜访教授、虚心求教。
6. 中国学生应该积极融入并适应太 平洋大学的学习环境,持续不断地向同学、老师以及所处环境学习。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3]。这是中国学生在太平洋大学获得自我提升的关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37人名单中 的29位中国学生 参加了焦点小 组访谈。他们被分成了5组,分别在太平洋大学的传播系进行。这些本科生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得到了任课教授的关注,因而得以推荐参加本次研究。
(二)研究步骤
在收到37人的学生名单后, 研究团队先后发出三封电子邮件以招募学生参加“中国学生学习需求评估研究项目”。为了顺利地实现招募,其中一封电子邮件是由太平洋大学6个系在2014年秋季担任这37位学生授课的老师发出的。最后的结果是,6位学生回复了邮件,37位中的29位学生参加了本次评估项目,占全体招募人员的78%。
每一小组访谈均超过了一个小时,并由一位有经验的研究人员主持。整个小组访谈遵循开展“焦点小组访谈研究”的标准步骤,包括:热身问题的提出;问题引入;问题转换;核心问题呈现;问题小结[4]。研究者为每一位参与者提供了食物和饮料,以营造一种舒适放松的调研环境。
访谈中, 研究者向参与对象呈现了三大问题:一是在太平洋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你遇到了怎样的学习挑战? 二是在太平洋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你面临的社会性压力是什么? 三是在文化层面,你的困惑和挑战是什么?
(三)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建立在访谈主题的提取基础上,并采用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来解释和支持这些从访谈中提取的主题。完成这一分析过程的具体步骤是:1阅读分析由访谈得来的所有转录记录,寻找主题;2识别学生中有显著共性的观点和陈述,并以此发展研究的主题和观点;3确定主题,并用根植于转录记录中的具体支持性证据印证研究观点和研究发现。
三、研究结果
经过对5个焦点小组访谈数据的收集,通过全面的数据分析,涌现出了一些突出的主题。形成学生学业挑战的四个来源得以识别,它们是:学习方法的转换;文化和社会适应问题;自我发展;挟裹着语言障碍的沟通技巧。
(一)学习方法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建立在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基础,以考试为驱动的模式上[5]。这与太 平洋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班化教学有明显的差异。访谈数据显示, 很多中国学生对于如何阅读学习资料,如何有效地做笔记,如何准备考试表示困惑,对如何选择合理相关性的课程也表示迷茫。
1. 学业准备。根据学生们的讨论,许多学生不知该如何有效地使用学习资料开展学习。来美留学前,这些学生倾向于在课程老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学习。课程老师会告诉他们需要记忆某一章节的某一段,然后他们就会去重点学习,这不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但是,在太平洋大学,很多学生不得不适应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一位一年级新生做出了这样的回应:“我愿意去记忆老师要求我们记忆的材料。没有老师的指导,我不知道该怎样从大量的阅读材料中找到那些关键性的内容。”
自由地选修课程显示了高等教育系统中“主动学习模式”的特点。如何合理地在大学一年级选择合适的课程反映了某种学业准备的程度。在访谈中,没有迹象显示, 这些学生对于选课问题有过深入的思考。一位学生解释了成绩不好与“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安排有关,“我应该先学微观经济学,因为微观经济学可以为我学习宏观经济打下一个基础。”另一位学生补充到:“我们确实要仔细地安排课程,我们甚至需要去了解上课老师,因为他们的要求和风格都不一样。”
2. 学习冲突。来美学习之前,学生们倾向于在老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而老师在教材的框架下进行指导。一位学生评论到:“我在中国学习,很容易就能在教材上找到老师上课的内容。可是这里的老师,他们在课堂上说的内容和教材上是不一样的。他们经常有自己的观点, 这样我就不知道该如何去抓学习的重点。”另一位学生自问到:“课堂学习我比较轻松,甚至作业我也可以轻松地完成,但是考试却很难。我也不知道原因。”
上述学生的访谈记录显现了中国学生的“学习冲突”。相较于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中国学生在留学期间会经历的文化冲突,“学习冲突”是一个还未被充分研究的领域。”“学习冲突”是指,当学生置身在一种不熟悉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中,学生被未知和混乱所袭击,被混沌和冲突所包围,学生承受着明显的挫折、困惑和焦虑[6]。美国大学灵活、自主,强调“个性”的教学设计无疑给中国学生带来了挑战。
3. 重视“习题”和复习技巧。在中国,做大量的习题是一种学习的策略,中国学生习惯于完成大量的习题。一些学生认为,做习题是应对期末考试的最好方法。他们精于寻找绝对和唯一的正确答案,而这些答案也能在教材中找到。一位学生对参加“焦点小组访谈”表现了积极的态度,她用中文准备了要表达的一些建议,其中一条建议是,“我希望老师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回家作业。做更多的回家作业可以帮助我复习知识,也可以显示出考试的范围。”
同时, 中国学生知晓美国考试成绩的重要性,但他们希望美国教授能够给予他们考前辅导,可以给他们具体的复习内容,就像他们在中国学习时接收到的“考试导航”那样。一位学生谈到:“我希望导师可以告诉我,我应该复习什么,我应该如何去准备考试。”另一位学生回应到:“美国导师是不会为考试提供具体的复习内容的。”可见,中国学生希望寻求应对考试的捷径,并希望老师提供具体的复习技巧。
一份关于“中国大学生对好老师的认知”的研究指出,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大学生在优秀老师的认知上存在着差异。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大学生对老师在可接近性、自信、热情、知识面、有效的沟通技能、良好的倾听技能等方面的重要性都不如美国学生显著。但是,唯有在教师技术能力的重要性上,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显著。与日本学生相比,中国学生认为教师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受人尊敬的程度比较重要,而学习目标的设定,课堂气氛的调动和批判性思考的重要程度则不如日本学生显著[7]。要求更多的 回家作业 ,希望教授更系统的复习技巧,反映了中国学生所熟悉的学习技术。他们也对授课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文化和社会适应的挑战
中国学生的教育环境受到“儒文化”的浸染,老师是班级的家长,学生需要体现尊重与好学,而不是互动[8]。访谈数据显示,中国学生在适应美国的“侵略性文化”和社会环境中需要更多地褪去“儒文化”的影响,更为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同时,中国学生需要理解美国社会崇尚个体的制度规则,例如预约制度。
1. 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在中国,每一个学生都隶属于一个班级。班主任对班级和学生负责,组织班级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的指导。学生需要听从班主任的指导,一些重要的信息将由班主任或是班长发布。一位学生分享到:“我们以前习惯了等待,等待着别人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但是在美国,他们尊重的是个人主义。我们应该靠自己去发现。当你在国外学习,你不得不锻炼你自己,不要觉得害羞,也不要骄傲。”
上述学生的讨论反映了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之间的碰撞。在集体主义中,以“听从他人的建议,寻求和谐的气氛、避免冲突”为指针;而在个人主义中,以“竞争、独特、负责”为指标[9]。中国学 生需要意识到两种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处事规则和思维模式,为理解不同文化下的行为模式提供思考的方向。
此外,一种不理解美国预约系统的焦虑情绪也在焦点小组访谈中涌现出来。这种不理解和中国学生缺乏对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的感知有关。一位新生指出:“作为一名国际留学生,我不知道,也不理解这里的预约系统。预约真的很麻烦。等你预约到了,很多事情都已经耽搁了。”
2. 对美国文 化了解的 缺乏。浸润 在美国新的文化背景下,中国留学生感到,他们对美国仍是知之甚少。由于在美国文化背景知识上的缺乏,他们无法和班级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如一位学生讲述了他与一位美国朋友交往的故事:“我试图找一些有趣的主题和他交谈,但是当美国朋友和我谈起一部在很久以前放映的美国电影时,我知道,我们的谈话结束了。”
另一位一年级新生意识到:“虽然我通过了托福考试,但那远远不够。托福成绩并不能帮助我解决在这里遇到的所有问题。我必须对这里了解得更多一些。”“是的,这里的文化是不一样的。美国同学讨论电影,但我不知道那部电影。或许我也在中国看过,但我没看过英文版的,所以也不知道他们在讨论什么。”另一位学生补充到。
3. 对安全问题 的担心。 许多学生对新环境 中的安全问题表示担心。他们需要权威的安全建议。一位学生的观点是:“我需要对这座城市有更多的了解,有人需要告诉我们哪些地方是我们不应该去的。”
一位学生甚至也对校园内的安全问题感到忧虑。“我寝室里的鞋子居然也不见了。”他摇摇了头沮丧地说。一位已经在美国高中学习了三年的新生也表达了一种不舒服的情绪:“我喜欢这个学校。但是我对这个州感觉不好。加州和我以前生活过的州不一样,我想,他们有不一样的社会制度。斯托克顿太危险了。”
中国学生对美国社会和校园安全问题的担忧,与美国的持枪制度有关。个体可以持有枪械,这在中国学生看来非常新鲜而不可思议。而美国及中国各大媒体报导的校园枪击事件,也使中国学生深感恐惧。
(三)自我发展
美国的大学教育,在成人教育的范畴之内。美国成人教育具有教育者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特点的原则,并在课程的设计、教授和评估中体现这一原则[10]。成人教育的原则下隐含着这么一个前提,即受教育者是“成熟的人”。尽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成熟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成人教育中的“成熟人”则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具备自我导向、乐于学习、生活经验丰富、渴求知识的运用和具有内在学习动力的人[11]。自我的成熟是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关键。
1. 自我导向。 研究人员设 计了了解焦 点小组访谈人员自我学习导向的问题。 当被问及“你为什么会选择在这里读书? 你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时,几乎没有学生可以给予即时的回答。他们陷入了沉默,并进入到一种思考的状态,直到一位学生开口打破了这种僵局:“有时,我觉得自己迷失了自己。”
一些学习商科的学生希望可以将未来的职业定位在商业领域。但是,他们还无法清楚地表达更具体实际的职业计划, 也不清楚自己该如何去实现梦想。一位在访谈中习惯于沉默的学生最后说到:“也许我的秘书会为我做所有的事的。”
和一年级新生相比,二年级学生对未来的蓝图构想更为清晰一些。一位学生说到:“我想成为一名医生。我知道下个学期的课程会更难,所以我准备暑假回中国的时候好好地准备一下。”
焦点小组访谈中,有关“自我学习导向”的讨论异常沉闷,绝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清晰地表明自己的学习目的、目标和对未来职业的规划。这说明,中国学生的自我导向出现了严重的缺失,他们陷入了某种迷茫。
2. 资源的使 用和获取。 在集体主 义的文化氛 围中,中国学生似乎更习惯于等待指导和帮助。一位学生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我的学生宿舍助理问我喜欢哪种运动。我告诉他我喜欢篮球。他说,他会找一位美国同学和我一起打。可是我等了很久,那个人却没有来。”另一位二年级学生回应到:“为什么你不自己去打?篮球馆就在那儿。你可以自己去找美国同学。如果你真的很擅长打球,你在这儿很容易交朋友。美国人崇拜英雄。”
经过一年的适应,二年级的学生显示了融入美国社会更为积极的态度。学生们都承认,克服害怕和面子问题, 迈出第一步是最关键的。一位学生描述到:“第一个学期,我不知道该如何和课程老师打交道。我想靠自己解决所有的学习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我可能需要花10个小时。但是,当我去寻求课程老师的帮助后,他仅用了10分钟就帮助我解决了疑惑。现在,我更喜欢使用这些资源来提高我的学习效率。”
在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的转变过程中,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包括了学生寻求更有效的外部资源的能力。中国学生必须意识到, 知识的获得绝不仅仅在课堂,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朋辈的讨论、相关性的社会活动与实践等都是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渠道[12]。
3. 时间管理。访谈中,时间管理的有效程度也被提及。一位新生喃喃到:“我的上课时间很早。有时,我实在起不来,所以我就会缺课。”另一位二年级的学生也经历过相似的情形,他说:“有时候,我不能管理好时间。但是坦率地说,我是觉得自己有点儿懒。这不是一个好习惯。”
如果用上述Knowles对“成熟人”的定义,在学习过程中,具备自我导向、乐于学习、生活经验丰富、渴求知识的运用和具有内在学习动力的人。那么这些无法进行时间管理的学生,实在是难以符合“成熟”的标准。还记得那位想当医生的学生吗? 当他被问及为什么他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并知道该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时,他解释到:“我的第一年学习很难熬,我想我获得了某种经验。那时,我也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管理和规划时间。”
(四)沟通技术的发展
英语作为中国学生的第二语言, 他们需要时间,获得某种机会来真正实践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像托福之类的考试成绩真的不能说明你已经拥有了好的语言技巧。”一位学生谈到。高超的语言能力不能和考试高分划等号。语言的运用能力,尤其是学术语言的应用技巧成为中国学生急需补充的“养料”。同时,中国学生还需要学习基本的人际沟通技巧,以利于他们能更为轻松地与美国人打交道。
1. 学术语言。一位商学院的学生认为,她最大的学习挑战是学术词汇。“有些经济学的术语,我是不理解的。在上课的时候,我不得不用我的电脑来翻译这些术语。这非常的花时间,而且让我不能专心听讲。”这个表述得到了小组成员的共鸣。“我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阅读材料。数学题并不难,但是我需要花很多时间来读懂题目。”另一位学生回应到。
一些对英语词汇掌握较好的学生也面临着语言的障碍。“我知道每一个单词的含义,但是当它们组成一个长的句子,我就不能有把握地理解了。对于我来说,我觉得自己需要用英语的思维来想问题,这样应该可以提高我的理解能力。”
2. 沟通技巧 。中国留学 生希望也需要 能在校园内外与社会实现良好的互动与沟通,但是他们还没有找到那把可以实现自如地进行社会交往的钥匙。一些学生反映说:“有些人会认为,中国学生总喜欢和中国学生聚在一起玩和学习, 那是因为我们觉得比较舒服。我也想融合进美国的社会,但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大部分的中国留学生也有美国朋友。但是他们认为,如何想与美国人建立更深或更为亲密一些的伙伴关系的话,就会很难。“我的室友很好。我们互相之间也聊天,但都是一些简单的小的谈话。”“我也有美国朋友,但是我们不能长时间的聊天。”
另一方面, 一些中国学生在进行社会交往的时候,会敏感地捕捉交往对象的反馈。一个学生陈述到:“当我感觉到他们不喜欢和我说话的时候, 我感觉很难过,然后我就再也不想和他们说话了。”另一位在美国读了三年高中的学生也说:“当我感觉到有些人并不友好的时候,我就会停止和他们接触。”
四、建议
根据访谈结果,此研究力图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中国留学生能更好地克服来自于学业、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挑战。
(一)学业指导
鉴于中、美之间存在的学习模式上的差异,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留学学业指导是必要的。学业目标的设定、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主动学习模式的构建需要在学业指导中体现。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合理的选课技巧与指导也是必要的。
(二)社会支持系统
大学需要对留学生设计构造一套社会支持系统。一个“聪明”的支持系统将会是“三赢”的模式。良好的互动沟通不仅使参与方受益,社会本身也将受益。留学生一方面从新的社区环境中得到某种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社区贡献多样性和文化的互动。这种社会支持系统的目标是加强不同文化间群体的理解。
(三)学业导师
大多数的中国学生在第一年的学习中感受到了压力和焦虑[13]。文化和社会的适应,心理方面的调试是无法避免的。来自于专家的鼓励和建议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和焦虑。自信往往是实现自我发展的最好动力。大学职员和导师需要了解和理解这些中国学生所面临的挑战和不足。
(四)学术语言的培训
学术语言在学术领域具有特定的含义。解释学术语言背后的知识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特定的知识。对于英语是第二外语的中国留学生来说,花更多的时间对于学术词汇和关键性的学生概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是非常关键的。
(五)美式沟通技巧的习得
口语的表达对于沟通来说至关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工具。良好的沟通需要在口语表达中嵌入多种元素,才能帮助人们互相理解。同时,非有声语言在不同文化间也有不同的变化[14]。但是,善意的微笑,积极的生活态度, 谦卑的姿态都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这些综合性沟通元素的良好体现会对口头语言的进步带来益处。
(六)异国文化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