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困境心理学的现状(精选4篇)
社会困境心理学的现状 篇1
摘要: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的普及, 正在悄然之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文将对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热播的社会心理原因进行分析, 并从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的播出现状中解析电视心里访谈类节目的困境。最后, 以具体的的节目为例, 分析其针对困境所采取的创新性策略。
关键词:电视心理访谈,现状,困境
电视心理访谈节目是电视谈话节目的一种。电视谈话节目, 是把人们的私下谈话搬到电视这个大众媒介上, 借助人际传播来实现大众传播的一种传播形式, 它是一个一般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就一个主题进行现场讨论或辩论的电视节目形式。【1】近年来, 电视心理访谈节目已经成为各个电视台上的一大风景。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的普及, 也在悄然之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一、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热播的原因
电视心里访谈节目采访对象由明星转变为普通民众, 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故事, 以真人真事打动人心。电视心理访谈节目一经推出, 就受到了大众的普遍关注和媒体的热烈追捧。深究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盛行的原因,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 主体的倾诉需求
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带来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增大、自我价值的无法实现等问题使得现代社会中人们焦虑痛苦的程度较之以往更为严重。电视台抓住大众的急需倾诉渠道的心理, 通过电视节目为大众提供一个平台, 让他们勇敢说出自己的痛苦。在每期心理访谈节目中, 嘉宾被生活中不同的问题所困扰, 在生活面前无所适从的嘉宾带着自己的痛苦走进演播室, 期望通过电视媒介进行倾诉。
如果说现代化带来的生活的改变是造成人们普遍焦虑的原因, 那么民众选择电视这一媒介作为倾诉的渠道则有着更为深刻的心理原因。大众之所以选择电视心理访谈节目进行倾诉, 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就是借此提高自己的社会关注度。近年, 草根文化在社会上迅速发展起来, 每个普通人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 将自己推向大众, 为大众所熟悉, 就能够成为平民明星。这种契机符合了当下很多人的成名的愿望。普通民众通过电视心理访谈节, 为大众所了解后其社会关注度会大大增加。
其次, 受众的窥视需求
对于以大众为主要受众对象的电视媒介来说, 把握大众的心理需求是电视节目保证收视率的前提。对于普通民众来说, 窥视与自己处于同等身份地位的人的隐私更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因此, 对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真实性的隐私曝光比虚假的明星绯闻炒作更能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而电视心理访谈节目恰恰满足了受众的这种窥视心理。在每期节目中, 持有鲜明的爱憎情感的大众, 通过对他人隐私的窥视, 既满足了自己的窥视心, 同时顺利完成了自我的教育功能。
二、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的现状
首先, 内容上以讲述真人真事为主
中国电视心理访谈节目大多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完成节目。每期节目开始由主持人抛出本期的话题, 引出主人公, 在以后的节目进程中, 事件的渐渐清晰明了, 通过观众或专家的疏导、劝解等, 矛盾双方最终重归于好或是不欢而散。为了引起观众的观看兴趣, 节目在对故事的讲述上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 迅速地抛出问题, 慢慢的解答, 中间还要设立一些干扰项, 扰乱观众的判断, 这样经过种种反复的推敲, 在节目最后, 故事的答案才会揭晓。
其次, 在形式上, 采取“主持人+嘉宾 (委托人) +专家”模式
在电视心理访谈节目中, 主持人不同于其他类节目的主持人。在这里, 主持人不仅要控制整期节目的节奏、走向, 而且必须以聆听者的身份出现。在节目中, 主角是嘉宾及发生在嘉宾身上的故事。主持人将大部分的叙述时间交由嘉宾, 由他们说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在此期间, 主持人始终保持中立的态度, 并不过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在情感上也不偏袒任何一方。同时, 由于嘉宾大多是普通民众, 缺乏舞台经验, 主持人情感上的冷静有利于在恰当的时机设置问题, 对嘉宾的叙述进行引导或调节, 使节目按照预期轨道进行, 达到预期效果。
嘉宾或称为委托人, 是节目的主人公。每期嘉宾的选择都要经过节目组的反复筛选, 在众多的委托人中, 节目组必须选择最能引起观众兴趣的人和事。
专家, 大多为心理专家或法律专家。电视心理访谈节目中, 专家聆听事情的始末, 并在恰当的时机对当事人的心理进行分析, 帮助当事人更好地了解自己或他人的心里。
在一些心理访谈类节目中, 还创新性的增设了观众评审。观众评审代表了电视机前大众的心理, 从非专业的、个性化的角度对嘉宾及故事进行带有感情色彩的评判。因此, 观众评审较之专家的冷静客观更为情感强烈、爱憎分明, 言语也更加的犀利, 使节目气氛更加激烈。
三、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的困境
近几年, 我国的心理访谈节目已初具规模, 但过快的发展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心理访谈节目长远发展的瓶颈, 要想使电视心理访谈节目走得更远, 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
1、节目创新性不足, 导致节目同质化。
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其表现为每当一期节目形态“火”了之后, 迅即掀起各个地方电视台的跟风浪潮。【2】电视心理访谈节目作为颇受观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 多个电视台均开设了这一栏目类型, 造成了节目同质化。
2、隐私话语被迫公开表达。
在电视心理访谈节目中, 隐私成为最大的卖点, 满足着观众的窥视心里。但是, 在节目中个人隐私公开化无论是出于嘉宾意愿或是被迫公开, 都存在着“媒介道德”的问题。作为心理访谈节目, 追求收视率是无可厚非的, 但单纯为追求收视率而置他人隐私、媒介道德于不顾, 却使电视心理访谈节目陷入了逼迫嘉宾公开隐私的困境中。
3、节目作秀痕迹严重, 真实性令人怀疑。
电视心理访谈节目为保证一定的收视效率, 在节目播出之前, 整个故事从叙述到发展都要经过一系列的编排, 甚至节目的结局, 也是经过刻意安排的。节目的播出过程, 实际上就是一场愚弄大众的演戏。因此, 电视心理访谈节目为追求收视效果, 采取作秀的方式, 严重削弱了节目本应有的真实性, 也使节目对观众的冲击力大打折扣。
4、节目选材趣味低下, 无法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电视心理访谈节目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搬上电视, 这就存在一个故事的选择问题, 从众多的故事中既要选择能引起观众兴趣的, 又要注意整个节目的格调, 使观众在看完节目后能得到自我教育的效果。但是有些心理访谈节目, 仅仅使观众的注意力停留在主人公之间的相互谩骂侮辱、揭露隐私上, 没有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四、以《8090》为例, 分析电视心里访谈节目应对困境采取的策略
与以往的心理访谈节目相比, 《8090》面对电视心理访谈节目已经出现的困境, 大胆采取一系列创新性措施予以弥补, 使节目自播出以来就受到大众的关注。下面, 就以《8090》为例, 分析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的创新性策略。
首先, 受众细分。《8090》作为湖南卫视于2010年推出的情感类访谈节目, 创新性的将节目视点直接对准80、90后的青少年, 反映青少年在成长中所遇到的情感问题。在现代社会环境中, 青少年已经发展成为电视收看的主体。另外, 80、90后是社会上较为独特的一代人, 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双重丰富造成了80、90后拥有独特的个性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将自己的个性展现出来。《8090》将节目的受众进行细致的分化, 这种创新性的做法使节目自开播以来就受到各方的关注, 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其次, 时尚元素的运用。《8090》将受众定位年轻人, 节目从舞台设计到主持人选择, 再到故事的选取都必须确保能够引起年轻人的兴趣, 即必须具有时尚元素的存在。
在《8090》中, 节目的VCR中, 演员启用80、90后的演员, 使短短的VCR拍摄的如同偶像剧般唯美。不仅如此, 在主持人的选择上, 一男一女的主持人组合有别于其他节目中以女主持人为主的现状, 而且男女主持的组合更加符合节目情感心理类的定位。近期《8090》的节目邀请一些正在走红的明星到演播室, 以其见证嘉宾的情感发展。
五、结语
心理类访谈节目的出现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必然产物, 它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 而且引发了电视界对电视谈话节目创新的思考。无论是从主体还是受众分析, 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的盛行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蜂拥出现的心理访谈节目由均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弊病, 而唯收视率至上的目的使电视心理访谈节目陷入一定的困境中。为了心理类访谈节目的长远发展, 电视节目制作者必须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相对于对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的批评, 通过分析困境而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和创新性的策略更为重要。总之, 在电视心理访谈节目受到观众的欢迎的同时, 电视工作者更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创新性的调整。
注释
1[1]石长顺著, 《当代电视实务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 第241页
2[2]杨洪涛, 《论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得与失》, 《当代电视》, 2010年第11期
社会困境心理学的现状 篇2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学生似乎有点手足无措。“工作不好找,回家找父母”的“啃老族”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急嫁族”,成为了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
针对以上现象的产生,不少专家认为,这一方面反映出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部分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困境。就目前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困境一:就业目标模糊
目前,由于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在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等方面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专业不对口,职业知识和技能相对匮乏,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就业力”,导致“毕业生不知何处找工作”,表现为或急功近利、缺乏远大理想,或见异思迁、朝秦暮楚,或职业目标长时间没有确定。
心理困境二:心理误区多
面对激烈的竞争,毕业生容易产生心理误区,他们或相互攀比、缺乏主见,或脱离实际要求、不能适应社会,因而就会产生焦虑、失落、恐惧等情绪。
心理困境三:心理冲突增多
有的毕业生心理冲突明显,表现为有远大理想但不能正确面对现实;注重实现人生价值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渴望公平竞争但期待自己特殊化;希望独当一面又渴望别人帮助,
心理困境四:自我认知偏差
由于年龄结构、文化素质、群体意识的特殊性,大学生形成了其独特的心理结构和人格。有些学生往往自我估价过高,总希望尽快找到实现自我的场所,尽早在社会舞台上扮演主要角色,而现实往往令他们大失所望。于是,缺乏自信,怨天尤人,不善于竞争等现象,就会在部分学生身上出现。
心理困境五:心理封闭
有些学生在找工作时疲于奔命却总是不尽人意,经历了一次次的打击却仍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后,他们就产生自我怀疑和恐惧社会,甚至出现多疑、孤僻、自卑等症状。
当前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产生的心理问题,不仅对学生本人不利,对其家庭,对社会,也是一种不安定的因素。因此,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
面对较高的就业期望值和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一些工作无着落的大学生出现焦虑、迷茫、失落等症状,觉得前途灰暗,心理压力较大。学生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凸显出高校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的不足。
在临近毕业时,高校老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竞争,鼓励他们树立乐观、平和的就业心态。高校进行就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有专家指出,高校专业化、精英化教学模式的天然缺陷,容易导致学生自我期望值过高而又不适应现实社会。
社会困境心理学的现状 篇3
一、民间社会保障的概念界定
在传统意义上的我国农村有很完善的社会互助体制, 一家修房子, 全村人出动, 而且老人、男人女人分工明确。严格意义上的农村互助关系, 是指当事人双方没有求助和受助的身份之别, 在一个互助关系系统中处于平等地位的条件下发生的互助行为。在当前的学术界, 民间社会保障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 对民间社会保障的概念界定尚不明确。根据对桑本谦等人做的有关民间社会保障研究进行归纳, 笔者认为, 民间社会保障是在农村 (牧区) , 家族与家族之间, 家庭与家庭之间, 村子之间在长期的互动关系中逐渐形成的, “其主要内容是一些由私人之间的相互制约来维持的互助合作规范。”
二、藏区民间社会保障发展的现状
(一) 藏区民间社会保障的存在形式
1. 以寺庙为基础的宗教慈善组织
藏区是个充满神秘气息的地方, 在这个如此独特的地方发展民间社会保障也具有其特殊性, 在发展中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藏区的大多数藏民都信仰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寺庙众多, 因此宗教慈善组织也很多, 宗教慈善组织在藏区起着社会保障作用, 是现有国家社会保障的有力补充。由此得知, 藏传佛教对藏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是一种信仰, 同时在藏区民间慈善组织中的宗教慈善组织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藏传佛教的因果报应学说等都在传播人善、互助、关爱等思想, 这些思想影响了藏区居民。
2. 藏区早期民间互助组织
民间社会保障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事业, 民间慈善和互助行为的发展有利于民间社会保障的发展也可以减轻我们政府的压力。藏区人民在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信仰下逐渐形成了社会的集合体, 他们自愿、互相信任、团结互助抵御外来的威胁、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行, 这样的社会集合体日益多样化,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村及自发互助组织, 村子里面每当有成员遇到困难或者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组织的成员们都会自愿去帮忙, 以稻城县桑堆村为例, 每当有婚嫁、丧事、盖房、割草等的时候, 该村子每家每户都会自愿派一个代表去帮忙, 受助者则会为助人者准备午饭和晚饭; (2) 在稻城县还有许多以血缘关系组成的互助组织, 这些互助组织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由村子形成的互助组织里的婚嫁、丧事、盖房等还有借款、在稻城县每当过年的时候都会“炸果子” (食品) 等, 正是在这种没有被规则、体制所束缚的环境下, 却可以使他们自愿奉献。
(二) 藏区民间社会保障发展的现状
基于藏区独特的文化环境, 藏区民间社会保障相对于其他地区比较特别, 多重参与者有利于民间社会保障的发展。藏区虽然寺庙多但是在发展民间社会保障过程中只有个别喇嘛和活佛会参与而规模很小。
1. 以政府为主体民间社会保障为补充
政府在民间社会保障中是主力军, 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藏区在发展中矛盾逐渐增多, 贫困人口增多、贫困覆盖率扩大, 应对种种问题, 藏区多次受到政府贫困救助, 主要有低保、五保、扶贫项目等。但是, 还是未能完全应对藏区贫困人口的增长这一问题, 同时政府公信力在部分事件中受到损伤。所以说, 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足够的, 我们需要拓展民间社会保障空间, 政府需要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率。
2. 藏传佛教慈善组织管理的无序性
宗教人士、宗教组织在发展民间社会保障具有先天的优势, 藏传佛教提倡慈悲之心, 对人友善等思想, 它可以慰藉人们的心灵, 发扬慈善精神等, 但是在藏区这种慈善组织规模相对小、起步也很晚、资金筹集也很困难, 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合作少、组织结构也不够完整、缺乏社会监督机构、相比政府服务还需提高。因此, 我们需要对慈善组织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拓展该组织的内生动力, 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 规范宗教慈善组织的内部管理, 采用现代组织用现代组织策略和精细化的科层制进行规范管理, 实行阳光运作, 加强慈善工作队伍的专业能力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 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和信息公开;创新慈善救助的内涵和形式, 开发宗教慈善组织富有特色的公益慈善项, 宗教慈善组织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特色公益慈善项目的统筹规划, 探索“以特色项目吸引捐助, 以社会捐助推动救助”的慈善模式。增进组织的对外交流, 推进宗教慈善组织的合作开放程度。在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社会形势下,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封闭地成长。宗教慈善组织要顺应并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 积极开展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交流和沟通;我们需要加强对慈善组织慈善精神的宣传, 逐渐扩大规模使广大宗教人士也加入我们的慈善机构;还需要广大群众对藏传佛教慈善机构的监督, 成立一定的监督机构, 提高组织的公信力;建立一个以政府的有效管理为主, 宗教组织及其他组织辅助的良好的环境, 促进民间社会保障的发展, 让慈善行为在慈善文化的熏陶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社会公益事业的现代转型
3. 民间互助组织发展多样化
在民族地区有许多的民间互助组织, 他们自愿加入一个队伍, 去抵御外来威胁, 去帮助身边的人, 但是他们规模小。由于环境的影响, 他们封闭、孤立、单一, 这里有以血缘、亲戚组成的民间组织, 还有以村落组织的民间组织, 这些组织规模很小, 大概有5至30人以内。这些组织受到传统思想等的影响, 很封闭, 主要在劳作、婚嫁等时。如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 民族乡村在不断地改革, 这种民间组织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所以, 我们要促使多样化的民间互助组织诞生, 我们要吸取好的, 撇掉坏的, 民间互助组织是在自愿、诚信中建立的, 诚信在组织中尤为重要, 它不同于其他组织, 我们要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 鼓励人们组织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民间组织, 成立多样化的民间互助组织, 从而帮助身边的人, 传承民族地区的文化。
三、藏区民间社会保障发展的困境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更加凸显, 社会保障制度、社会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内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同样也是藏区存在的问题, 甚至在有些方面表现的更为明显。首先, 养老保障方面, 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差距较大, 藏区的事业单位收入稳定, 依靠国家扶持, 而藏区的企业单位依靠企业经济效益, 而藏区的企业竞争力相比全国非常之弱, 可想而知藏区的企事业单位在养老保险方面差距很大, 企业的养老保障无论是在保障额度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远远低于事业单位。此外, 城乡的养老保障制度残缺不全, 覆盖面较窄, 普及度较低。藏区的城镇特别是农村居民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享受到养老保障待遇, 大部分个体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其次, 医疗保障方面, 藏区医疗卫生方面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虽然在农村已经广泛覆盖医疗保障体系, 但是对大多数城乡居民来说, 看病难仍然是无法解决的难题。尤其是藏族地区的偏远村庄, 依靠众多无执业医师执照的赤脚医生来看病, 藏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再次, 最低生活保障方面, 随着物价上涨、经济发展, 目前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低保户的基本生活需求, 特别是在藏区农村地区, 对这一制度的落实不到位, 很多贫困家庭根本享受不到最低生活保障, 面临着巨大的生活风险。尤其是藏区的很多少数民族居民, 户口制度都无法落实, 更不用说申请最低生活保障, 当地的社会保障制度急需完善。藏区的农村地区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发展相对落后, 这是当地社会保障的弱点和难点, 也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这一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尤其是在民族团结和民族稳定方面, 只有从根本上提高藏区居民的经济收入, 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满足其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才能消除不安定因素, 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藏区发展民间社会保障的建议
(一) 正确引导规范民间社会保障的发展
民间社会保障是为了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中的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的特困人口等, 然而藏区基于特殊的环境导致藏区的贫困问题相对严重, 因此目前党在藏区发展民间社会保障是件重要的任务,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指出, 要健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民间社会保障等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把藏区的民间社会保障发展起来, 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实力, 并同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相联系、相互配合、发挥好各自的作用, 从而可以健全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各种社会现实问题。
(二) 大力发展藏区, 改善民生, 缩小贫富差距
藏区是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比较落后的地区, 东西部贫富差距大, 导致社会阶级各阶层的情绪大, 然后民间社会保障是为了让相对富裕的阶级去帮助落后地区包括我们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慈善是均衡财富流向、弱化收入两级分化的一种公益事业, 在藏区发展好民间社会保障, 不仅可以使民族大融合、民族团结, 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国家东西部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三) 民间社会保障的发展需要广泛参与
民间社会保障就是民间的社会救济, 民间社会保障不是单个政府或某个企业、个人就可以完成的, 他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还需要身边的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个人的参与, 这样不但可以传承我们的传统美德, 还可以营造和谐的环境, 促进藏区民间社会保障更好的发展。
摘要:民间社会保障是一些由私人之间的相互制约来维持的互助合作规范。在相对落后且国家社会保障尚不完善的藏区, 民间社会保障是国家社会保障的有力补充。本文在分析藏区民间社会保障现状的同时, 探究民间社会保障的困境, 以期使民间社会保障为藏区和谐稳定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藏区,民间社会保障,现状,困境
参考文献
[1]桑本谦.民间的社会保障——对山东农村互助合作规范的经济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
[2]高永久.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5) .
[3]靳薇.西藏援助与发展[J].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0 (3) .
[4]王萃萃.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述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3.
[5]毛桂芸.城市化进程中我国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现状及其改善[J].社会保障研究, 2009.07.
当前社会认同的困境与管理 篇4
社会认同的困境加剧了国人的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由于没有社会认同,失望和不满成了社会的主色调,这种情绪对青少年一代尤其具有严重的后果。由于未来高度的不确定性,他们的内心也同样承受着对理想与现实的迷茫,这会影响着他们对人性的最基本的理解。现在中国的一些年轻人中,他们的生活没有准则,只图满足物欲和感官享受,蜗居一族、月光一族、啃老一族占据不在少数。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一些年轻人看到自我价值无法实现,便开始尝试摇头丸等新鲜毒品。“跟随着全社会的物质主义的是普遍的不幸福感,是形式多样的反社会行为,如不信任任何人,毫无理由的仇杀,甚至是自杀。”[5]信仰危机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的顽疾,如果再不介入干预,就会错失良机,加剧社会认同的瓦解。
( 一) 重建社会信任
市场经济本身不是产生利他占主导地位的运转机制。等价交换和平等互利原则是在交易双方力量对比和利益争夺的较量中得到贯彻的。虽然市场契约能够抑制过度的利己行为,但不可能杜绝产生这种行为的可能性。何况,人类的许多活动不是靠市场契约,而是靠信任去连接运转的。社会信任是社会安全感的主要来源,你爱,就不冷漠; 你信任,才能收获信任。安全感有赖于稳定的基础秩序,这种社会秩序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合作和彼此信任而存在。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员,各司其职,各安其位,通过交换,分享由分工所带来的福利。一旦职守错位,秩序就会受到伤害,每个人都能切实感受到这种无秩序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从硫磺到敌敌畏,我们的化学知识都普及了一遍,但我们的饮食却变得更加不安全。由此可见,如果没有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社会大厦顷刻之间就会倒塌。
重建社会信任,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首先是“信任”。以诚感人者,人亦诚应之。一句信任的话语,可以成为化干戈为玉帛的信使,一个信任的眼神,可以激发无穷的潜力。与欺骗一样,不信任其实也是一种无言的伤害,尤其一个原本应该给予信任的事物遭到怀疑时,这样的伤害对于双方都具有破坏力。平等是信任的沃土,平等的社会才能产生普遍的信任。如果贫富差距过大,富人警惕穷人,那么,穷人也不会相信富人。只有当人们相互能够平视时,人们才易于相处,也便于形成共同的价值准则。政府的诚信是社会诚信之本,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自身的诚信建设问题,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努力建设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欺骗失信者受到惩戒。只有通过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才能不断提升公信力,使政府部门在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 二) 维护司法权威
亚里士多德指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 已制定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6]法律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制度,是保障社会公正的基本武器。司法权威弱化的直接后果就是法律不能为社会兜底,规则不存,社会大厦的基础就会动摇。近年来,在涉诉信访问题方面,出现了一股信访司法化、司法信访化的倾向。即当事人因诉求未满足就怀疑司法公正,乃至以身抗法,这是“无政府主义”行为模式在司法领域的体现。这种舍弃司法途径、寻求权力干预的行为,正是“人治”方式的怪胎。例如,当事人对司法机关做出的不利裁决,不是通过法律程序解决诉求,而是在心理上渴望见到“大官”,所以出现了越级访、进京访等“告御状”的现象。这种“人比法大”的意识,日积月累成了信访人“告御状”的原动力。当他们的告状意识形成一种情结时,也就愈加坚定了不放弃的决心。有的甚至拿着法院的终审判决去上访,把上访理解为法律终审裁决之后的一个程序,使得社会问题的裁决变得没完没了。当事人对司法裁决固然有要求改变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与其他权利一样,也应该依法行使,而不能自行其是,更不能以违背公众利益的方式实现。如果人人都以激烈的手段去达到目的,而司法机关惟恐发生矛盾不利于“维稳”而不敢坚持合法裁决,就会导致司法活动低效,甚至无效,从而损害所有社会成员的权益。当然,对司法权力的行使必须严格监督,失去监督的司法权力与其他公权力一样,也会膨胀和腐败。对司法权的监督,应尊重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应符合宪法原则,有利于司法者独立行使职权。维护司法权威,要求行政权力对司法尊重、服从和支持,没有这种尊重、服从和支持,司法裁决就不能执行,司法权威自然也无从谈起。行政权力要达到保障民生、维护人权的目标,离开权威的司法制约和支持也不会实现。只有司法者与社会各界共同信法、守法和护法,才能维护司法权威,确保司法体制的运转功能,实现建设法治国家的理想才能成为现实。
( 三) 加强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管
造成社会认同困境的各种问题几乎都与官员失职及政府失察有关。资本追逐利润,个人追求利益,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缺乏必要的规则制约,导致拜金主义泛滥、物欲横流、世风日下、社会环境恶化,应该说,官德的败坏则是首因。地方政府失去民心,民怨沸腾,这对社会认同的冲击很大。官员的行为对社会具有示范效应,但是如果官员以权谋私、侵害百姓权益,民众就会觉得社会管理者都不讲道德,凭什么要求我们讲道德。所谓“官德隆,民德昌,国家兴; 官德毁,民德降,国家衰”; 官德彰则政权稳,官德丧则政权失。约束权力,依法治理,规则运行,只有这样,才能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公正。社会规则存,则民心向好,国民经济向好。当然,我们并不奢望一次性解决社会公正问题,社会规则的建立总是从点点滴滴开始的,坚毅与持恒,强于等待与观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本清源,社会肌体才能健康,社会认同才能回来。
参考文献:
[1]敖带芽 .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J]. 攀登,,( 1) .
[2]于建嵘 . 底层立场[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8.
[3]石畅,赵展慧 . 全民焦虑: 现代化路上的阵痛[N]. 人民日报( 海外版) ,2011 -10 -21.
[4]海涛 . 政府维稳陷“越维越不稳”怪圈[N]. 中国青年报,2010 -04 -19.
[5]郑永年 . 保卫社会[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50.
【社会困境心理学的现状】推荐阅读:
社会环境的困境07-22
社会困境10-17
社会环境困境10-13
社会保障困境10-25
中国社会道德困境11-19
困境儿童社会保障11-07
心理咨询的商业困境06-04
现状与困境08-19
员工常见的心理困境有哪些10-21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