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的困境

2024-07-22

社会环境的困境(共2篇)

社会环境的困境 篇1

摘要: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 受到了经济资本、政策措施、师资队伍、就业市场、跨国教育以及舆论氛围等社会环境要素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社会环境困境是系统内各要素组织关系、功能失调的结果。因此, 完整、准确认识社会环境困境的成因与影响, 是提出正确对策的前提。

关键词:社会环境困境,高等教育,对策,系统

一、高等教育社会环境困境分析

(一) 社会力量经济资本难以深入高等教育事业投资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出。一方面, 我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79% (根据教育部截止2015年6月统计数据核算得出) , 占据绝对力量和地位优势。另一方面, 我国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大都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受政治经济条件的影响, 加之没有同等受到政府及财政的支持, 民办高校的发展规模不大, 层次和办学水平不高。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放活, 社会力量经济资本掀起过一阵投资建设高等院校浪潮。然而, 在政府主导高等院校运行的大环境下, 民办高校无法担负起改变“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倾向, 因此往往处于高等教育事业的边缘地带, 极易在高等院校竞争中处于劣势, 从而无法吸引优秀师资的流入, 无法获得就业市场主体的认同, 无法获得良好的舆论生态氛围, 最终必将面临破产。随着政府将大量财力投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之中, 教育部对中国大学享有越来越大的控制权。这意味着中国大学一定紧跟着教育部的行政信号转, 而对高等教育中新出现的挑战置若罔闻[1]。实际上, 对高等院校进行行政级别的划分, 本身就是打破了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系统内的要素的自由流动。

(二) 政策制定功利主义取向明显

受现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往往围绕着培养国家政治机关和经济部门人才, 而对文化领域、学术领域的重视不足。产学研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作用发挥十分有限, 高等院校的学术成果、文化创意不能顺利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其中就有由政府主控的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产权不明晰, 导致发明创造主体无法从中获得正当利益的制度困境。这显然是政策制定的功利主义倾向。由于政府本身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发起者、设计者、推动者, 又是改革成果的评估者和认定者。随着改革目标越定越高, 级别越分越细, 改革本身也越来越功利。而要营造健康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 必须改变凌驾于体系之上的政策精神, 使之回归到高等教育自身的使命任务上来。

(三) 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匹配度出现断层

高等教育是实行专业教育的, 一方面培养学术型人才, 一方面培养高级职业型人才。特别是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型人才, 由于与社会需求市场联系紧密, 在就业市场匹配度上更胜一筹。然而, 这种来自于高等教育系统内的批量人才输出并非基于动态调整激烈的就业市场需求, 带有滞后性。这种发端于教育系统内的就业市场环境困境, 具体而言就是结构性的失业。所以, 高校专业设置总是失调的, 区别在于程度性。如果是大面积的结构性失业, 则是外部就业环境与高等教育系统间的信息阻隔造成的反生态的环境困境, 而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 更多的情况是正常性的结构性失业, 由于就业环境与高等教育系统间信息沟通不畅造成的反生态的环境困境。

二、解决高等教育社会环境困境路径的思考

高等教育事业是一个生态系统, 要解决高等教育社会环境困境, 其路径的选择应该是立足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特性和要素间的联系。作为生态系统而存在的高等教育具有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运行规律, 为了保持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的生产力, 应当加强对生态系统的质量控制, 这是高等教育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

(一) 保持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毛入学增长率逐年升高。这种高速发展态势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必须考虑到经济的支持能力和社会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为此, 高等教育在具体实施“低速增长, 稳步发展”方针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从整体上控制规模, 把握速度, 不搞“一刀切”。二是切实解决部分高校已经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过度贷款搞建设的学校, 根据院校属性和定位, 有针对性地采取财政扶持。保持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 就是要照顾到系统内各要素的比例和结构, 使之功能不断优化。

(二) 改变教师聘用制度, 实行定期合理流动

我国目前的高校师资数量大, 但专家型教师仍然十分有限。因此, 一方面要加大鼓励高层次人才从事教育事业, 另一方面就是要整合现有的优势教师资源, 使之不受聘用学校的人身束缚, 可以根据意愿和教学任务实际情况, 实行院校间合理流动。这就使有限的教师资源效用叠加, 释放出更多的光与热来。

(三) 加强复合型专业建设, 整合资源提升办学水平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从培养方向上看, 分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学术研究型教育, 并且都属于专业教育。对职业和学术的人为分离, 始于人才培养分流的目的。但是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 社会需求趋于理性, 对人才应用性的期望更高。这就使仅仅进行普通学术研究教育与社会需求相去甚远。毕业即失业, 以及招聘单位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与大学生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单位的矛盾极为突出。为此, 加强复合型专业建设, 整合资源提升办学水平, 无疑将提高人才与就业市场适配度。

(四) 社会舆论应当成为助推高校各方面革新进步的重要力量

舆论生态有它自身产生、发展与终止的过程与规律。如何从舆论中发现高校自身生存发展中的问题, 是试图革新高等教育者应关注的课题之一。社会舆论具有传播性强、时代脉搏感强的特点。它往往直接反映当前时空条件下高等教育落后的具体领域和问题。所以, 能够直接回应社会舆论, 实际上就已经抓住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美) 罗纳德·哈里·科斯, 王宁著.徐尧, 李哲民译.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

[2]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社会环境的困境 篇2

一、环境权与环境民事权利

环境权理论是在人类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时所提出的新型权利理论。对于环境权的性质,学者也有很多种看法,有的认为是一项法定权利,有的认为这只是带有道德理想性的基本人权,有的认为这是确定的人权①。笔者认为,对环境权不应该严格将其归为某一类权利,权利本身是具有重叠性的。环境权是一项主体广泛的权利,它既是一项个人权利,也是一项集体权利,同时还是一项代际权利。它既适用于对有生命的个人的环境权益保护,也适用于对具有复合性质的人的某类法人及其他组织、国家乃至全人类集体的环境权益保护,同时还适用于对尚未出生的后代人的环境权益的保护。正是基于这一点,当环境权遭受侵害时,法律为其提供了多种救济途径,既可以援引私法,也可以通过公法,甚至还可以诉诸国际法予以解决②。环境权本身是一项基本人权,同时既具有公法权利属性,又具有私法权利属性。对于环境权的公法权利属性,本文不作讨论。这里重点分析环境权的私法权利属性,私法属性的环境权也即环境民事权利。

环境民事权利的首要特点是具有物权性。物权作为一个法律范畴,是指物权人对物享有的直接支配并排他的权利,它是特定社会人与人之间对物的占有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③。物权具有直接支配性、独立性、排他性等特点,环境民事权利也同样具有这些特点。也就是说,环境民事权利是民法所规定的或者通过法律解释可以理解为民法所确定的权利,比如通风权、采光权、日照权等。环境民事权利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人格性,因为环境权本身是作为一项人权提出的,是具有人格尊严性的权利,而环境民事权利的内容同样都体现了权利主体人格尊严和人格利益。环境民事权利的第三个特点是在权利受到侵犯以后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加以保护,这是环境民事权利与环境权中的其他属性的权利的一个重要区别,比如程序性环境权利就不具有这样的特点。

二、环境民事权利的困境

虽然环境权理论与实践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绝非一帆风顺。在立法实践中,由于环境权多被作为一项新的权利得到初步承认,还不是自身可以执行的条款,因而无法在立法上进行具体操作。环境权存在的缺陷与困境大致有四个方面④:第一,权利主体范围的不确定性。主体范围的不确定性,导致环境权无法成为一种受司法保护的实体权利,国际法文献中所宣示的人类环境权、人民环境权、未来人环境权等,似乎更像一种道德宣示和社会理想,而无法落实到各国具体的现实法律制度中。国内法文献中,往往只是形式上在宪法或者环境基本法中宣示一种大而无当、主体含混的环境权,如妇女环境权、人民环境权等等。第二,权利内容的模糊性和冲突性。环境权的内容,一般表述为人人有在健康适宜的环境中生活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两个方面。何为健康适宜,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个人能够享有怎样的环境,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享有这种权利,也都是无法精确得知的。第三,权利客体的不确定性。权利内容的模糊性,导致环境权的客体范围广泛而不确定,如环境、环境要素、生态利益、尊严、健康、安全、福利等等。此外,在环境权领域,还有些人提出了动物的权利、自然的权利,权利客体的主体化倾向,也使得环境权客体问题更加复杂。第四,环境概念的不确定,导致环境权的子权利体系无法建立。环境概念的不确定,也是导致环境权在实践中遭遇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环境民事权利对于保护环境主体的权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但是前面提到过环境权本身具有许多困境,从逻辑上看,这些困境必然会体现在环境民事权利上。

从民法的角度看,环境民事权利首先遇到的是制度设计的欠缺。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限于对自然认识水平的低下,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尚不足以破坏自然环境,因而环境资源被认为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任何人无须支付任何代价,随时都可以任意使用的自由财产。其反映在传统民法理论中,认为环境是无主物,属于人力所不能控制和支配的物。而依据私权最高的传统民法权利理论,权利或利益仅以个人所能支配的利益为限。环境既然被认为属人力所不能控制和支配的无主物,自然就不能成为所有权的客体。况且,按照传统民法理论,无主物实行先占原则,先占者可以无偿利用,因此向空中排放污染物是合法的。而根据“有损害,始有救济”以及一般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环境被认为是无主物,也就不存在侵权问题,所以使的环境侵权缺乏救济的基本法理基础。

其次,环境民事权利虽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程序加以救济,但是精确到具体的权利时,环境民事权利的救济也存在权利基础缺失现象。若以传统民法的财产权、人格权、相邻权等作为存在与救济的根据,其各自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因而使得救济难以适用⑤。

(1)财产权,是指民事权利主体对一定范围内的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财产权的存在首先要有权利客体,但环境权的权利客体比较模糊,有些可以从理论上定为环境权的客体,但却不能具体化为环境民事权的客体。因为许多重要的环境要素,如空气、阳光、水等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人财产,不能成为财产权的客体;而且,环境侵权不仅损害公私财产,也损害人的身心健康,还损害无主物,因而无法以财产权作为对其救济的根据。

(2)人格权,是指与作为民事主体必要条件的身体、人格相联系,并为法律所承认和保护的人身权利,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名誉权等。虽然环境侵权的后果也有表现为对公民身体健康甚至生命的侵害,但是,生命健康权的保护是以对人身的直接侵害为构成要件的,而环境侵权大多是通过环境这一载体间接对他人造成侵害,从而不具备这一要件。

(3)相邻权,是指以不动产在地理位置上相邻、交接为基础所构成的一定主体享有的权利,是一个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民事权利。它包括通行权、相邻排水、截水关系、相邻管线设置关系、相邻排污关系、相邻防险关系、相邻各方因通风、采光而产生的关系。由于相邻权在限制所有权的绝对化上要求人们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从这个角度来讲,将相邻权适用于环境侵权行为,是可以取得一定成效的。但是,相邻权的范围毕竟过于狭小,只限于以不动产的相邻关系为前提的环境侵权行为。而环境侵权大多则表现为污染物进入大气、海洋之中,从而给不相邻的远距离的地方带来损害,比如酸雨、海洋污染等。倘若以相邻权作为救济的根据,则十分牵强。

三、环境民事权利的立法设计

从世界各国的立法来看,在各国的民事法律中,既有对环境民事权利的总括性规定,也有对如日照、采光这样权利的具体规定;在立法上,既在民事法律中对环境民事权利进行规定,也在其他的法律,如劳动法、环境法中对环境民事权利进行规定。这种立法模式的缺点是对环境民事权利规定的不够系统、不够全面,并且这些民事权利强调的是对资源的利用,而不是强调对民事主体权利的确认和保护。笔者认为,为弥补现行法律的不足,民法在未来修订时应专门对环境民事权利加以确定,在民事权利部分,通过专门规定确认民事主体所应享有的环境民事权利。这种环境民事权利以实现民事主体依存于环境的物质利益、人格利益为核心内容,同时兼顾程序性环境权利。具体设计如下:

1.主体。根据环境民事权利“财产权兼具人格权”的性质,可将其分为财产性环境民事权与人格性环境民事权两种。财产性环境民事权利指民事主体在合理利用环境资源过程中具有的直接体现物质利益的民事权利;人格性环境民事权指民事主体在享有适宜健康和良好生活环境及合理利用环境资源过程中具有的直接体现人格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性环境民事权利是一种财产权,主体包括自然人与法人。人格性环境民事权利的主体外延颇值研究。笔者认为,应将自然人确定为人格性环境民事权利的唯一主体。因为人格性环境民事权是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适宜健康和良好生活环境及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其实质为民事主体享有的身体健康权与基于享用优质环境产生的精神利益保持权。法人作为一种法律确认的社会存在,没有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无“身体健康”与“精神利益”可言,不应成为人格性环境民事权主体。

2.客体。财产性环境民事权利客体可概括规定为符合民法上物的性质的环境资源。随着环境资源消耗量的日益扩大、新用途的发现及人类掌控自然能力的提高,一些原本自由的环境资源可能逐渐具有稀缺性、可控性、独立性,而成为财产性环境民事权利客体。所以环境民事权利法应只对财产性环境民事权利客体做出上述概括规定,不应采取具有封闭性的列举式立法模式。此外,对于传统民法客体所不能包括的空气、阳光等环境要素,可以通过特别规定的方式确立环境民事权利的客体,当然这种客体只适用于环境民事权利的确定与保护之中,不适用于其他民事领域。同理,人格性环境民事权利客体可概括规定为自然人的以环境资源为介质的人格利益,由于人格性环境民事权利种类繁杂,人们以环境资源为介质的人格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复杂,所以环境民事权利法应只对人格性环境民事权利客体做出上述概括规定,不作具体细分,使其保持开放性。

3.内容。环境民事权利的内容应具体全面,可细化为四项子权利:

(1)环境保持权。民事主体有保持既有生活环境的权利,未经其同意,不得采取能妨碍权利主体身体健康与精神利益的环境改变行为,不得破坏原有环境的平衡与和谐状态。

(2)环境知情权。民事主体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有关信息获得的权利。

(3)环境利用权。这是环境民事权利的物权性的体现。民事主体基于实现自己人格利益与物质益的目的,在合法情况下,享有对环境资源进行充分占有、开发、使用、处分的权利。

上一篇:戏曲形体教学下一篇:公共支出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