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社会自治(精选5篇)
环境问题社会自治 篇1
一、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问题的引入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是人民当家做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对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保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村民委员会选举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其顺利进行也成为村民自治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村委会选举工作中, 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文件进行, 选出对农村发展建设起推动作用、引领村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本科研小组作为湖北省襄阳市村民委员会选举观察员的身份, 按照《湖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湖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南》中的具体要求, 对村民委员会选举民主选举工作开展监督, 于2011年10-11月抽取了湖北省襄阳市3个县 (市、区) 的典型自然村最为样本进行调查, 分别是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乡凤凰村、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和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余畈村, 并以问卷调查和对村民走访谈话的形式开展了跟踪观察研究。以此为研究内容, 对于湖北省襄阳市典型村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建议。
二、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村民自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了巨大作用, 推动了我国农村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但是, 我们通过观察调研, 在肯定襄阳市村民委员会带领群众致富、出现不错成效的同时, 我们也看到了影响村民委员会选举良好运行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现阶段我国村民自治相关规定不完善
虽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湖北省的选举办法在指导村委会选举工作有序进行、推动村委会工作良好运转起了很大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社会的不断进步, 经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村民自治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 选举环节出现的新问题, 是现行的法律法规无法真正解决的。例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有的村存在选举舞弊多样化、隐蔽化的现象, 尽管, 《组织法》中第十五条规定:“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 妨害村民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 村民有权向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 有关机关应当负责调查并依法处理。”但是对于贿赂的形式界定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性, 因此缺乏可操作性。在这种情况下, 出现变相贿选的现象, 通过对三个抽样村村村民的走访调查, 很多村民会认为这种竞争选举是合法的。
现行的指导第八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纲领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 并在2010年10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另一部《湖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 是1999年1月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 2002年8月湖北省第九届人大会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提出了《关于修改<湖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决定》, 并在其后一段时间人大常委会又进行了修订。“虽然湖北省省委省政府的文件对此作了一些补充, 但文件并不具备法律效力。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新情况、新问题, 需要对现行法律作进一步的修改完善。”55
2. 村民民主政治与法制观念不强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 村民普遍政治民主观念不强, 权利意识不够, 政治参与热情不足。在286份有效问卷中, 村民问卷部分的分析中, 对“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湖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这项中, 有39%的人选择知道, 61%的人选择不知道, 而且知道这两部法律的村民对于法律的主要条文规定理解不足。;在“今年的换届选举你愿意参加竞争吗?”这项中, 只有13%的人选择愿意87%的人选择不愿意;在“如果你是有选举权的村民, 你会主动参加选举大会吗?”这项中, 选择会主动参加的只占41.8%。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 在凤凰村的调研中, 选举现场不少的村民是作为“代表”, 将自家的选票“一人包办”, 而且有随便勾选之意。村干部问卷部分的分析中, 对“你认为选举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项中, “选民民主意识差”的选项占到了惊人的86.3%。
出现这种现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首先与农村村民文化素质不高有直接原因。长期以来, 农村对于教育的重视不够, 特别是对于农村民主政治教育的重视严重忽视, 导致村民对于自己所具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并不敏感, 而且并不珍惜法律所赋予自己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次, 农村普遍存在重经济利益轻政治权利现象, 村民认为单纯选举既不会损失到自己的经济利益, 也不会给自己的经济利益带来多大改善。大多数村民认为村委会选举“没意思”, 所以作为“旁观”的村民, 对于选举谁当村委会成员, 哪位村民成为“村官”, 其参与性并不强烈。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村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有的村民常年外出经商打工, 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 觉得只要不影响自己赚钱, 谁当‘村官’都无所谓”。65
3. 村民委员会选举竞选主体减少, 优秀干部数量缺乏
从调查中发现, 虽然三个抽样自然村在经济结构、村民人数、生活水平并不相同, 但是相似的是, 三个村的村委会干部都连续竞选本届村委会的选举, 而且都竞选连任成功, 村委会领导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出现这种现象是耐人寻味的。不可否认, 村委会干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人正派”、“在村中具有威信”、“为村民着想”等印象为其赢得了选票, 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典型问题就是农村无法留下“能人”。
这种问题在南漳县城关镇余畈村表现的最为典型。该村位于襄阳市西南方部位, 全村431户, 共计1783人, 分为5组, 占地2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83亩。全村经济主要依靠的是农业中的种植业和养殖业, 而这其中尤以种植业为主。常年在外打工的人数为300多人, 间歇性外出务工人数600多人, 外出务工总人数占到整个村子总人数的一半还要多, 而外出务工人员多为年轻人, 在外求学获得一定专业技术的村民更是常年在外。这样就出现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 很多村民并不返村参加村委选举, 有能力的人留不住。“‘有能力’的人纷纷外出挣钱, 干部在村民提不出‘称心人’, 党委政府也寻找不到‘意中人’, 只好让村民在‘矮子’当中选‘将军’”62。这一形象的比喻道出了全国都较为普遍的“空壳村”, 即留在农村的大都为一些老人, 妇女、儿童。产生像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社会热点问题。
三、基于以上典型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
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使选举工作规范进行
对于村委会选举的重视, 体现了选举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中的重要体现。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湖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省市地区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完善选举环节, 在实践中增强选举工作的可操作性, 加强对选举工作人员的培训, “增强其切实可行的程序性内容, 形成有利于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法制环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地方立法层面, 结合不同的具体实际, 不断完善地方法规, 加强和细化操作程序, 以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目标, 不断制定、完善、创新、落实各项基层群众自治的具体制度。”对于违反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行为, 应该根据情节的严重情况按照我国法律给予必要惩罚。
2.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为村民自治创造经济条件, 提供财政支持
以城关镇余畈村为例, 从该村的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等区位条件来看, 余畈村并没有什么比较优势, 村委会应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如联系外界与本村农林作物相联系的企业, 引进对农产品的加工,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比如像食品厂等, 可以对该村的农作物进行深加工, 变作物为食品, 以此逐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只有农村两委共同努力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只有村民腰包鼓起来了才能有更多的实力和精力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添砖加瓦, 村委会才能赢得村民信任, 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外出务工村民回流, 吸引优秀人才。增强农村的生机活力。
3. 重视教育, 加强宣传, 增强村民民主意识, 激发民主参与热情
从长远看, 必须重视农村教育。《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发展教育是走向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我没也可以认为, 发展农村教育, 尤其发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走向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村委会带头人要在农村教育方面增加投入, 提高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水平, 完善成人教育机制;同时还要加强普法宣传力度。一方要大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增强村民对于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熟悉度, 明确法律赋予村民的民主权利和义务力争让村民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另一方相关部门要加大法律等监督力度, 通过法律、社会舆论形成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力量。
4. 加强干部培训, 拓宽村干部竞争选拔渠道, 提升农村干部队伍整体工作能力
农村干部工作能力对农村社会发展经济进步起着关键性作用, 干部工作水平发挥的好坏也直接决定其能否继续连任的可能性。一方面“各地党委政府要把村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干部培训整体规划, 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和基层党校等资源, 采取多种培训途径, 不断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武装农村党员干部。”让村民选出来的干部, 选有所效, 干有所绩, 民有所享。另一方面要拓宽村干部的选拔渠道。不仅“内造”, 还需“外输”。例如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作为全国领先的农村问题研究机构, 其新农学院开创了一种别出心裁的模式, 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起了很好地推动作用。它举办了一个叫做“为一个村培养一个大学生村干部”的大专班。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教授在开班典礼上讲到“我们新农学院的办学方针是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上得起, 读得懂用得上, 留得下’的带头人”。村委会在实践中可以与高校进行双向合作, 为农村干部注入新鲜血液, 使村民自治工作健康向上发展。
摘要: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农村村民自治作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发展, 本文通过襄阳市几个典型村村委会选举切入, 结合村委会的日常运行环节, 分析当前村民自治面临普遍的社会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村委会选举,村民自治,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徐勇.中国农村研究2008年卷·下[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3.[1]徐勇.中国农村研究2008年卷·下[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3.
[2]刘焕明, 陈思.论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特点和完善途径[J].社会科学家, 2009 (6) .[2]刘焕明, 陈思.论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特点和完善途径[J].社会科学家, 2009 (6) .
[3]强亚.夯实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农村基层群众自制的调查与思考[J].群众, 2011 (3) .[3]强亚.夯实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农村基层群众自制的调查与思考[J].群众, 2011 (3) .
[4]徐勇.田野与政治—徐勇学术杂论集[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9.[4]徐勇.田野与政治—徐勇学术杂论集[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9.
环境问题社会自治 篇2
人员死亡后抚恤待遇标准问题的通知
新政办发[2010]169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了提高我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员非因工或因病死亡后抚恤待遇标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员非因工或因病死亡后,供养亲属一次性抚恤金按以下标准执行:
(一)已达到退休年龄,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离退休(退职)人员,一次性抚恤金按其死亡时本人的月养老金标准一次性发给20个月的供养亲属抚恤金。
(二)未达到退休年龄的在职参保人员,一次性抚恤金以其死亡前本人12个月(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的平均缴费工资基数为标准,按缴费每满1年(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支付1个月,最多一次性发给20个月的供养亲属抚恤金。
二、已领取基本养老金离退休人员失踪后按规定被停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一次性抚恤金待遇的计发时点按停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当月确定。
三、一次性抚恤金由非因工或因病死亡人员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领取。
四、供养亲属一次性抚恤金所需费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员,由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未参保人员按原资金渠道解决。
五、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财政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解决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试行办法〉的通知》(新政办发[2010]98号)规定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的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在参保缴清养老保险费用后领取养老金待遇期间死亡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浅议环境问题与社会保障 篇3
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一定的破坏性, 分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通常, 两者不能截然分开, 而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本文所指环境问题主要针对后者, 即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
2 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
2.1 环境问题是一种社会问题
环境问题表现为一种自然现象, 但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现象, 它是由于人类活动, 特别是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以及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的;环境污染蔓延、自然资源枯竭的过程, 不仅是环境恶化的过程, 而且是影响社会生活, 扭曲人际关系, 侵蚀社会组织, 妨碍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的过程, 因而环境问题也是一种社会问题。
2.2 环境问题产生社会问题
环境问题不光是一种社会问题, 它的本质使得它还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比如危害人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阻碍经济发展、影响就业、降低工作效率、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破坏安定团结等等。
3 环境社会问题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本身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 它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社会保险;社会支助;个人服务。环境问题的社会保障也是通过立法, 采取类似措施保障人们对环境的享用权利。
3.1 保障目标
环境问题社会保障就是要保障人们对环境的享有权利, 满足他们的环境要求, 做好准备防止发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尽量在大的环境问题爆发前予以解决, 以防为主。这里的人们, 指的所有的人, 包括一般民众和环境破坏的受害者, 既要保障一般民众的基本生活要求--环境质量达标, 又要保障环境破坏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使得损失得以赔偿。
3.2 法律保证
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环境问题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
3.2.1 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有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是从宪法开始的--宪法第26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核改善生活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从而确立了保护人类环境为国家的基本职责;然后是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环境标准;其它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与此同时, 我国树立了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律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许可证制度等。
3.2.2 专门的环境问题社会保障法
至今为止, 我国并无一部专门的环境问题社会保障法, 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除了只是侧重于事后的处理, “预防不足”外, 总体呈现一个“保障力度不够”的趋势, 保障手段实际不可行, 建立环境问题社会保障法就要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 按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吕忠梅的看法, 此法应将环境权明确写入, 与人权并立。
第二, 此法应明确规定如何对待特殊情况。比如对有些环境受害者, 由于缺少维权资金、环保法律知识, 难以承担起诉的费用或提供充分的证据的, 要明确规定:每个从事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的事业的企业或开发商事先必须为周围居民储备部分资金作为社会保险或社会支助以用于此类事件的救急, 一旦发生问题, 任何人有权利利用此资金;还可以为周围居民开辟专门的有关环境问题社会保障的保险类型, 或者按照一定比例强制将社会保险中的一部分作为环境问题的社会保障资金, 从而保证人们有资本保障自己的权利。
第三, 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体现在多个方面, 比如给予受害者经济补偿。我们许多的费用 (比如排污费) 却只是由环保部门收取, 并没再直接散发给群众, 因而人们的权益并没有直接得到维护, 或者说维护延期了, 这是不公平的, 也是不合适的, 所以此法应对此修正。
第四, 此法除了保障一般的劳动环境, 还应对妇婴加以特别的关注, 因为妇婴对环境变化的感觉往往比较敏感, 也较易受到伤害。
3.3 经济方法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在环境资源的采掘和环境的污染破坏上都有表现。前者, 多半因为法律上没有明确一些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和所属权而使人们掠夺性地疯狂开发, 助长了浪费资源的风气, 同时使得人均资源占有量锐减;后者, 由于环境有扩散的特性, 使得人们在生产某种产品获得利润的同时向周围排出了废物、污染物, 从而使得周围的人必须以某方式 (比如清洁费、医药费等) 自行消除这种不良影响。这些都是典型的外部不经济活动:增加了经济活动的成本, 却是由另外的人支付这部分费用。
由此可见, 环境问题的外部不经济性是由于私人成本社会化了。因而要解决问题就只有私人成本内部化, 即由生产者本身承担采掘资源或治理污染的费用--相对于采取此措施前的状况, 我们好比进行了一次收入再分配。
3.4 行政管理
我国的环境行政管理机关主要分为统一监督管理部门 (包括国家环保总局、地方各级环保局) 、综合经济管理部门 (包括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财政部) 、资源管理部门 (包括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 , 管理工作主要由它们直接领导进行。
但是, 环保的行政管理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显著, 必须结合其它手段尤其是法律武器才能提高。
3.5 社会力量
媒体、民间环保组织、调查反馈机制是起作用的主要社会力量形式。通过媒体, 可以很快地在社会上培养保护环境的思想,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责任感, 建立和健全旨在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规范, 诱导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技术创新, 让人们自发的保护环境, 以保护环境为荣。各种民间环保组织的建立则可将环境保护与地方特性更好地结合, 从而更好地解决当地环境问题。还要建立社会保障的调查反馈 (这种反馈活动的实现应该并不困难, 应当做到群众有意见就讲, 有方法就提, 群众讲了提了就能被了解) 来评价保障的力度, 并与政府官员的政绩挂钩, 一定要提高政府考核职能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人民群众应积极参与活动, 主动自发地监督政府的行为, 他们的正确意见要被考虑, 有效措施要被实施。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种形式:民间调解。比如发生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 引起事件双方产生纠纷时有四种解决途径:双方协商、请求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调解处理、诉讼、仲裁解决, 最好的当然是双方协商自行解决, 因为它不需要太多旁的干涉, 省了许多的费用, 这就是民间调解的优点。
4 结束语
这几年, 环境问题所导致的社会问题出现得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大, 要想解决这一现状, 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加强立法, 做好环境问题的社会保障工作, 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摘要:环境问题是有关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它可能转变成社会问题而带来更大危害。本文从环境问题的定义入手, 从它转变成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引出环境问题的社会保障, 分别从其保障目标、法律保证、经济手段、行政管理、社会力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舒俭民, 等.全球环境问题[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1, 9。
[2]延军平, 等.跨世纪全球环境问题及行为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12
[3]刘大椿, 等.从中日比较与合作的观点看环境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6
[4]左玉辉.环境社会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2
[5]张象枢.等.环境经济学[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 5
[6]张玉春.科学技术异化与生态环境危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1999, 2
[7]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教程》编写组.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3
环境问题社会自治 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污染
200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其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 “村容整洁”就指的是环境问题。“村容”是展现农村建设新貌的窗口, 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统筹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其中的“生态文明”实属“村容整洁”的深化。在新目标的激励下, 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波新农村建设的高潮, 这就难免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而在如此一个农业大国, 只有城市的生态文明或仅仅一部分农村环境的改善是远远不够的, 是达不到真正的生态文明的。只有全面改善了农村环境, 才能达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只有全面改善了农村环境, 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文明;只有全面改善了农村环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才能完成。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
㈠整体环境“脏、乱、差”
长期以来, 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农业废弃物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据统计, 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亿吨, 生活垃圾约1.2亿吨, 每年畜禽粪便排放总量达25亿吨[1]。农村生活垃圾无人收集, 到处乱堆乱放;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绝大多数民厕简易, 无化粪池, 卫生状况糟糕;畜禽多以散养为主, 人畜共处一室, 畜禽粪便未经处理, 一部分流失于环境;一些城郊的农村成为城市垃圾聚拢地, 这些垃圾有相当大一部分未经无害化处理, 直接污染农村环境。
㈡农业生产产生面源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 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 为提供土地产出水平, 化肥、农药的使用现象已非常普遍, 这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面源污染最主要的来源。据调查统计, 我国每年使用农药面积1.54亿公顷次, 每年化肥用量达到2930万吨 (折纯) , 但农药化肥有效使用率仅为30%, 其余都会发到大气中, 或随水流入土壤和江河湖泊, 造成水域富营养化或饮用水源硝酸盐含量超标[2]。畜禽养殖业所产生的污水、粪便以及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作物秸秆、残留农膜等废弃物大量增加, 且综合利用率低, 导致农村面源污染严重。
㈢农村生态濒临危机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基础相当脆弱, 生态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首先, 制备面积锐减, 土地沙化面积骤增。森林、草原的消耗量远大于生长量, 全国每年减少森林资源约1亿立方米, 每年约有133万公顷的草原退化, 现在已有1/5以上的草原退化。据资料显示, 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平均新增的沙漠化面积为1560平方公里∕年,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增加到2100平方公里∕年, 目前则以2400平方公里∕年左右的速度发展, 由此造成草原退化达84.118万平方公里, 耕地退化2.838万平方公里, 沙尘天气逐渐增多, 大量动植物生存面临严重威胁, 部分珍惜动物已经灭绝。其次, 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不仅失去了不少宝贵的土地资源, 而且使洪涝灾害日益频繁, 严重威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再次, 水资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国人均占有河川径流量仅约2200立方米,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目前, 广大农村地区仍有5000万人口和3000万牲畜饮水不足, 受旱农田达0.2亿公顷。每年从城市、矿区、企业排出来未经处理的污水达300亿立方米~400亿立方米, 使七大江河、五大湖泊20%~30%的水体遭受污染, 仅黄河流域四级水污染段就达12000公里, 占干支流的60%以上。此外, 地下水污染也日趋严重, 部分地区的低下水资源丰富但未进行科学利用, 由于不合理开采, 已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3]。
㈣工业污染加剧近年来,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和经济开发区, 特别是化工园区在农村地区悄然兴起, 工业项目呈现快速向农村蔓延的趋势。由于缺乏合理规划, 乡镇企业出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现象;而外来工业项目又多为在城镇污染严重的项目, 结果便造成城镇工业废水和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加剧, 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排放严重超标, 这些都日益危害着农村地区环境质量。调查显示, 我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达13.3万平方公里以上, 533.3万平方公里以上的耕地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 利用污水灌溉的面积已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 比20世纪80年代增加了1.6倍, 由于环境污染造成每年粮食减产100亿公斤以上, 经济损失巨大[4]。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成因
农民的社会意识, 特别是环保意识和社会道德意识不强。在我国, 大多数农民都比较消沉, 文化水平低, 目光短浅, 且长期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 所以他们的思想观念因循守旧, 在生产和生活中难免会做出种种违背生态伦理观的行为, 如大面积毁林开荒, 无节制地乱砍乱伐, 无规划地挖沟引渠等, 从而严重危及生态平衡。
在经济利益驱动下, 农民片面追求产量降低劳动投入, 过度使用化肥、农药, 污染了土壤及水质;企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 严重忽视了环境保护;本来肩负环保责任的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及实现财政收入最大化, 对农民和企业的过分行为采取“无矛盾, 不干涉”的态度, 在某种意义上更是促进了环境恶化的加剧。
三、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几点建议
要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需要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因地制宜、重点突破, 有效控制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趋势, 做到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基本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 切实改善农村生活与环境。
㈠在帮助农民增收的同时, 也帮助他们实现“三增”
一是帮助农民实现“增志”, 有针对性地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普及生态伦理观。各级地方政府和环保职能部门是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中的骨干力量, 是我们农村发展规划的领导层, 他们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更新直接影响农村的变化;农民是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是最终的决定力量。所以, 应建立以政府为导向, 农民为主体的环保模式, 逐步营造一种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为荣;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耻的社会氛围, 从而使农民摆脱传统管理的束缚, 投入到科学的发展中去。二是要帮助农民实现“增智”。农民是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因此, 建设生态型新农村, 就要培育生态型新农民。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具备高中以上学历文化程度的不多, 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就更少。不少渴求致富的农民由于知识的贫瘠便不计后果地蛮干, 在无形中更增加了农村环境的负荷。只有加大培训力度, 积极开展科技下乡, 把大批先进并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送到农村,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意识, 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生态型农民的培养。三是要帮助农民“增视”。在上世纪末, 现代农业被农民追捧, 这种农业通过施用化肥、农药等措施提高农业产量。但同时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了超负荷的压力。为了保护农民自己的生存环境, 建设生态型新农村, 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农业生产理念, 让他们看到过去被追捧的生产方式给自己和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 积极学习新的农业技术, 积极引导农民向生态农业、高科技现代化农业发展, 让农民在增收的同时, 也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5]。
㈡强化政府的生态责任
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 重视社会舆论。在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中, 首先, 要强化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特别是要强化各级领导的生态责任与环保意识。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工具, 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宣传教育。其次, 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生态型新农场建设和环保,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特别是对农村生态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和重大举措, 公众要全程参与监督。二是塑造政府的生态服务理念。在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中, 要使生态服务的执政理念成为政府的行动指南之一, 并在实际中内化为价值观与精神动力。政府的行政理念应该从传统的“但以经济发展理念”向“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变, 从工业经济时代的“效率和公平理念”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效率、公平和生态理念”转变, 从政府的“环境监管理念”向“生态服务理念”和“生态责任理念”转变[6]。
㈢健全生态型农村法律体系, 培养专职执法队伍
从现阶段情况来看, 我国政府正不断以法律的形式完善生态环保的方方面面, 以便能更好地为生态型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中, 首先, 应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法律制度, 形成以农业法为基础的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其次, 应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加快农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法, 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反应灵敏的专职农业执法队伍, 并设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农业行政执法体制, 为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再次, 深入开展农业普法宣传教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有效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 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法律氛围。
㈣合理规划,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一是科学规划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保证, 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 科学制定当地乡村建设规划, 做到因地制宜。首先, 要体现“生态”主题, 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引导发展绿色食品。其次, 应把“安居”作为基础, 真正做到村容整洁;再次, 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 规划既要适当超前但又不可标准过高, 要避免重复建设, 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二是实施生活条件生态化工程, 加大农村衣、食、住、用、行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在农村的覆盖范围, 保证农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建设农村道路、供排水系统、农村厕所、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有学者提出, 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措施。垃圾分类收集既不需要大量的投入, 也没有技术上的难点, 整个垃圾的分类在家庭内就可以完成。加上农村居民勤俭节约的好传统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奠定了基础。因此, 相关部门应鼓励村民对垃圾的回收利用, 并对这类群众给予相应的优惠措施;新建垃圾分类回收池, 便于村民回收垃圾;制定对回收垃圾再利用部门减免税款的规定, 充分调动各回收部门的积极性;制定增收垃圾处理费的规定, 有利于促进村民主动减少混合垃圾的数量[7]。
㈤对工业合理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
由于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和经济开发区, 特别是化工工业在农村地区悄然兴起, 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破坏。减少工业企业的数量固然不可取, 但数量庞大的工业企业又不利于政府管理。所以, 折中的解决办法便是建立工业园区, 由政府进行集中管理和监督。除此之外, 政府应该积极引导转变思维, 调整产业结构。如引导乡镇企业向旅游业、服务业等污染小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在改革开放春风吹起的第三十个年头,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特别是提出了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农村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如果没有生态型农村的建设, 就不会有农村人民的小康, 那么也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所以, 生态型农村建设在整个经济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农村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只有各个阶层都积极行动起来, 努力做到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才能实现“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青山绿水”这一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振华.刍议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8, ⑵.
[2]董海燕, 侯纯标.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工程论坛, 2005, ⑽.
[3]谢晶莹.对农村社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重新审视[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6, ⑴.
[4]赵泽洪, 刘利.和谐社会中的政府生态服务[J].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⑴.
[5]赵吉林, 王海兵.建设新农村须“三增[”J].广西新农村 (关心三农) , 2008, ⑸.
[6]严立冬, 邓远建, 张亦工.论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生态责任[J].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 ⑷.
环境问题社会自治 篇5
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实施环境经营的必要性
21世纪将是绿色文明的世纪。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细胞、完善生产关系的主要体现者以及发展生产力的主要执行者———企业, 不仅仅要承担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 更应该担负起保护环境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这是社会赋予企业神圣的责任。这就要求企业自觉实施环境经营。
(一)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自觉实施环境经营是消费者消费意识“绿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 其产品诉求不再仅仅是生理上的需求, 而是越来越讲求生活质量, 因而“绿色产品”得到大多消费者的认可。消费者有两方面的绿色需求:一是消费过程中的绿色需求, 即在产品消费过程中不会造成身心的伤害;二是消费过程外的绿色需求, 消费者会在平时更多地关注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 注重环保。而消费者这种消费转移往往会形成那些实施环境经营的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任何有远见的企业都会顺应这种消费意识的转变, 从自身的社会责任入手, 实施环境经营。
(二)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自觉实施环境经营是企业冲破“绿色壁垒”, 进入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
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任何想有所作为的企业都必须两条腿走路, 即要同时兼顾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而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首要问题就是“绿色壁垒”, 一种新形势下的贸易壁垒, 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绿色关税、绿色环境标志、绿色技术标准、绿色包装制度。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 相继推出很多绿色条款, 限制进口。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反倾销”的影响。面对巨大的挑战, 我国的企业首要的目标就是要取得ISO14000认证, 自觉践行环保责任, 实施环境经营。可以说, ISO14000是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绿卡”。
(三)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自觉实施环境经营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 能够促进企业有效地利用原料, 节约能源, 降低污染, 实施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最终节约成本,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二, 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环境经营思想是管理思想的最前沿, 企业通过强化各层次员工的环境经营意识, 能够使员工自觉的提高自身素质, 从而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 与国际接轨。第三, 能够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企业通过公开自己的环境经营报告, 凸显自己的环保实力以及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能够很好地树立企业的公众形象。
(四)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自觉实施环境经营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我国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是靠大规模人员与资金投入、大量的资源消耗与浪费, 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粗放型发展来取得的。我们取得成就是世界瞩目的,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种发展模式是破坏力极强的, 是不可取的。进入新世纪, 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领导思想, 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 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污染、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最后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逐步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转变原来的依靠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 消耗资源和能源, 单纯追求GNP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为依靠科技进步以及技术创新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而这种转变必须实施环境经营, 走技术进步之路。企业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单元, 这种质的转变就要求企业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社会责任, 实施环境经营。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实施环境经营的基本措施
(一) 转变企业家的经营意识
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 关键在企业家, 因为企业家代表着整个企业, 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的浅薄直接体现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上。只有企业家率先树立起环境经营的经营意识, 才会向全体员工灌输这一意识, 注重环保的企业文化才会形成。企业领导者必须要具备环境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把握住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轨迹, 通过对现在和未来的衡量, 及时发现企业未来的机会和威胁, 善于把握机会, 建立起新的企业经营战略。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 必将使自己置于和环境对立的境地, 则企业将无法在未来的竞争中站住脚, 必将遭到社会的唾弃和惩罚。
(二) 树立绿色形象, 营造绿色企业文化
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就是靠文化来管理。而绿色教育是形成绿色文化的基础,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从基础做起, 从思想抓起, 对员工进行“洗脑”, 使之真正的理解和领悟环境经营的内涵, 真正树立起绿色企业文化, 这样企业全面的环境经营就会顺利的运转。企业可以通过请专业的绿色环保专家到企业为员工作报告以及报纸、宣传栏、多媒体等手段加强绿色理念的宣传和教育, 弘扬绿色企业文化, 在全企业进行一场绿色革命。绿色企业文化形成后, 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就会自觉的履行社会责任, 真正做到主动的去实施环境经营, 而不是过去的那种为了应对社会和法律的要求而被动的做出反应, 有时候更是“被”而不“动”。
(三) 建立起绿色组织结构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有完善的组织结构来作为保障, 企业要从董事长、总经理、主管环境的副总经理到下面的环保部门层层分级管理, 利用各职能部门的力量, 层层抓好企业的生态环保建设, 共同做好企业的环境经营工作。建立企业的绿色组织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做到责任具体到部门, 到人, 实施以环境经营为目标责任制的绿色管理制度, 并把企业各部门负责人的经济利益与环境经营目标的执行情况直接挂钩, 以此来作为他们任期考核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目的就是让负责人真正的负起责任, 保证企业环境经营的层层开展, 将企业的生态环境责任与生产经营责任有机结合起来, 将企业环境经营指标和生产经营指标统一纳入目标责任制之中。
(四) 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LCA) 的绿化
任何实施环境经营的企业, 都会对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认真负责, 从而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整个过程的绿色管理。这包括:
1. 绿色采购。
采购可以说是一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开端, 一个好的开端是企业成功的一半。企业应该优先选择那些环境经营做的好的上游企业作为自己的长期供货合作伙伴。注重环境的企业都具有社会责任感, 一个企业若对社会都很负责, 其供货质量也不会差。
2. 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就是把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产品的设计之中, 即面向环境的产品设计。绿色设计是对传统设计关于有害生态方面的改良, 体现在:面向可回收的设计、面向减少包装的设计、面向可拆卸的设计、面向节能的设计。绿色设计是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开始, 与后面的诸多环节都有直接的关系, 企业必须做好绿色设计环节。
3. 绿色生产。
绿色生产也就是清洁生产, 我国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其中指出:“清洁生产是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取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 从源头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以减少或清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不仅对环境友好, 而且会节约企业成本, 因为通过清洁生产, 企业的生产效益提高, 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4. 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是指以传统营销为基础, 将消费需求同企业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结合起来, 是一种高级的社会营销。企业的绿色营销包括:树立消费者绿色营销观念, 生产绿色产品, 制定绿色价格, 创绿色品牌, 选择绿色消费渠道, 开展绿色促销, 引导绿色消费等内容。
5. 绿色循环。
绿色循环遵循“原料—产品—废物—原料”的闭环循环。它在企业中会形成一道网, 将不同部门产生的废物利用起来。绿色循环不仅仅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 更要在企业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互惠互利, 互相利用对方的废物来作为自己生产的原料。
结语
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已经开始意识到环境经营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并且积极的制定各种政策, 谋求改变原有的“自杀式”的经营模式, 拒绝做环境破坏者。21世纪是“绿色世纪”, 每一位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都会不遗余力的开展适合本企业状况的环境经营措施。
摘要: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可持续发展趋势推动下, 消费者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 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识下, 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企业都会顺应这个绿色浪潮, 认真落实环境经营, 树立绿色价值观, 进行绿色研发, 实施清洁生产, 开展绿色营销以及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等等。
关键词:社会责任,环境经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翔.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07.
[2]郑春.企业环境经营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 2007.
[3]连桂玉, 陈玉文, 黄哲, 孟令全, 杨莉.环境经营:对我国企业实行环境经营策略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1) .
[4]常杪, 杨亮, 周艺莹, 王世汶.环境经营企业环境经营概念与框架体系[D].北京: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 2010.
[5]孙明华.略论环境经营[J].天津社会科学院现代企业研究所, 2004, (10) :28-30.
[6]程永明.日本企业的环境经营理念及其实践[D].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