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境问题(精选12篇)
全球环境问题 篇1
摘要:在资源日益紧张和环境资源日益严重的社会, 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全球环境治理工作变的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是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主体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治理措施的个人见解, 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环境管理,治理,措施
一、全球环境治理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型政府, 这是我国改革创新的一个新目标。这个目标与环境管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环境管理就是围绕这个目标来工作, 为它服务的。全球环境治理具体来说, 是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提出的建设性政策。从本质上而言, 它揭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当前的国际政治关系十分复杂, 对于环境管理必须以一种全球的视野来对待, 分析与把握全球环境管理以及生态型政府构建之间的联系, 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环境管理, 顾名思义, 是以政府领导为主, 重视的应是管理阶层的建设。全球环境问题不仅关系着社会, 还关系着自然, 应引起重视。
全球环境问题有着3个明显的特征。范围全球性是它的第一个特征。简单而言, 就是指它的范围广阔, 覆盖了整个世界。这是全球或全世界普遍存在、全球或全人类共同面对和承受的环境问题。它的概念相当广阔, 但是其不等同于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 只是通过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显示出来而已。二是整体相关性。不同局部环境问题因为条件的不同, 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可是地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其环境因素之间有着必然或者偶然的联系。在任何范围、种类、规模的局部环境问题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威胁性强是它的突出特征。环境问题危害全人类的身心健康, 威胁地球上所有国家的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 环境管理的地位明显上升, 政府不容忽视这项工作。
二、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内容
环境问题的区域性、整体性和危害性决定了环境治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环境治理是一项迫切的战略需要。这是环境问题从理论向实践的一个转变, 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突破。
环境治理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
1) 机制合作性。全球环境治理也是主要国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来实现的, 环境质量的方式多样。另一个角度上说, 环境治理是建立在国际市场之间的合作上, 环境治理关系着各个方面的利益, 涉及到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政府的权威在全球环境治理问题上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了, 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合作组织。当然这个不是千篇一律的, 不同层面的环境主体, 或者不同的环境问题有着差异。环境治理的权威要根据治理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全球环境治理可以通过国家之间的协商, 制定统一的全球环境规制, 使全球的所有国家共同遵守。
2) 主体多元性。由于只是一个国际问题, 因此与一般的环境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一般的环境治理行为仅仅依靠当地政府就可以被强制完成, 而全球环境治理行为体除了各国政府、有关政府部门以及亚国家政府当局等之外, 一些国际组织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国家组织也是分类别的。有一类和二类等类别的区分, 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了监督的作用, 使环境治理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3) 范围广阔性。简单的环境治理最小仅仅是限定在特定的区域, 空间领域相对较小。而全球的环境治理应该另当别论, 它与国家联系紧密, 除了观察本国的环境治理问题之外, 对于其它国家的治理应给与关注, 以达到互利互惠的效果。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企业组织也是全球环境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重要参与者, 他们是市场经济的主导者, 作为一个市场经济的主题, 利益最大化是他们的追求。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往往不被他们重视, 甚至为了减少生产成本, 他们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这是全球环境治理工作中的一个重大阻力。这些企业的基本功能只是为了向社会和个人提供商品或服务, 他们重视的是商品交换的过程, 在意的是商品交换的数量。作为赢利性组织, 一旦企业的私人赢利目的与环境治理工作发生矛盾与冲突时, 他们往往会选择前者。再加上政府应有的作用未能及时发挥, 企业更加肆无忌惮地进行各项图利的行为, 对环境的破坏也加剧, 严重阻碍了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 尤其要加强对这些企业的指导, 加强其环境保护意识, 督促环境质量工作的进行, 以提高全球的环境质量, 获得更加长远的利益。
三、加强全球环境治理的个人见解
要做好全球的环境管理与治理工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呼唤人与自然的统一。可以提出人性假设, 这是行为的动力。在某些领域, 如经济学中有经济人假设、私法学范畴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语境下的经济人等等, 这些证明我们可以将自然也假设成一个人类, 加强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这样一来个人是权利行使的基本单位, 市场、政府的关系可以被简单化理解, 可以简单地将它们视为一种合同关系, 各自行使着规定的责任。生态人假说有着得以存在的理论依据, 这种理论依据促进了人们对假设人的认知,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人类的共生性决定了在面对环境问题时, 人与人, 国与国, 人类与非人生命体之间的关联除了对抗这种方式之外, 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平衡, 即互惠互赢。要将道德独立于法律之外, 唤醒人性意识, 呼吁人们主动关心自然的变化。而具有生态意识和环境法治观念, 从长远角度来规划经济利益的人, 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战胜自然、天人相分现代工业文明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才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2) 亟需制度供给、实施到位的责任政府。这个措施的重点更加倾向于环境管理方面。政府是带有权威性质的机构, 在环境管理中起着领导作用, 相当于一个总的工程师。另外, 在环境治理中, 政府的治理理念影响着政府的行动。一句话来概括, 就是政府决定着处理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模式。政府高效的治理措施影响着环境治理的结果, 因此在环境治理中, 重视的是第三主题的主动性, 而并不是忽略政府的功能, 无视其权威。这样做只会造成环境管理与治理的失败, 加剧环境恶化。
3) 善治方针。顾名思义, 善治是一种温和的管理模式, 实际它是一种平衡, 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权利的制约, 将过于集中的国家权力分散, 使其合理化。在我国历史上, 这个过程被形象地表述为“还政于民”。这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 是一种良性的循环模式, 既有利于环境的管理与治理, 对社会进步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四、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与知识的递增, 环境治理与环境管理工作渐渐被忽视, 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全球经济以及社会的良性发展, 国家必须开展合作,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个人也应提高思想觉悟, 推动环境管理和环境治理工作协调开展。只有这样, 生态文明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我们生存的环境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王雪峰, 赵军伟.矿山环境问题的对策探讨[J].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7.
[2]孙玉峰.我国矿区系统复杂性探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6.
[3]张怡.创建"养护者受益"环保法基本原则[J].现代法学, 2005.
全球环境问题 篇2
摘要:环境问题,环保产业,对策。
环保产业概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环保产业在国际上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理解是终端控制,即在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提供产品和服务,广义的理解则包括生产中的清洁技术、节能技术,以及产品的回收、安全处置与再利用等。[1]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对环保产业有着不同侧重点的理解,在我国环保产业被定义为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环保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环境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服务等方面。环保产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环保设备和产品生产与经营,主要指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噪音控制设备、放射性与电磁波污染防护设备、环保监测分析仪器、环保药剂等的生产经营。二是资源综合利用,指利用废弃资源回收的各种产品,废渣综合利用,废液综合利用,废气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三是环境服务,指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管理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等各种服务。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
中国环保产业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总体规模相对还很小,其边界和内涵仍在不断延伸和丰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将由小变大,逐渐成为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技术档次的产业。产业内涵扩展的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洁净技术、洁净产品、环境服务等方面。“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了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有力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产业水平明显提升。中国环保产业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环保投资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核安全及辐射环境保护建设以及环境能力建设。我国现已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并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和结构、技术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现在有[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4_XYEArSQAhq1FAWikqujKshqj_9Fkdcfdq9kGlNQjH27hMaAkN-TZW4xmL0bf1z#1 1
环保企业3.5万家,吸纳就业300多万人。已经形成若干个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环保产业集群,涌现出了一批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现代化环保企业。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污染治理能力,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条件;而且环保产业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具有产业链长、设计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其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机构调整、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在经济全球化下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气污染。
雾霾作为今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我国的雾霾有多严重我想每个今年在上海生活过的人都深有体会,对于上海近两个月出现的雾霾天气,有同学甚至惊呼“伸手不见五指”。我国大气污染程度越发严重,而由于我国环境治理中,仅水污染与固体废弃物治理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其余如大气污染治理由于易受天气影响并且会在不同地域间转移,因此一直以来,政府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积极性较低,这部分市场也较为薄弱。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一次性能源中煤占70%以上,燃煤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大气污染物都将增加。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沉降重点地区之一。此外,汽车尾气污染突出。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二,水污染。
对于水污染我们体会最深刻的是今年上海的“黄浦江死猪漂”事件,作为上海市主要城市水源的黄浦江上今年竟然出现了成千上百的死猪漂浮在江边,这让我们怎能部位我们水质情况而担心?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然而就是这世界人均水量四分之一的水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我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重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1.6亿。在我国所有的水体污染源中,工业排污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所以,治理工业污染迫在眉睫。
三,生活垃圾。
光上海市2010年的工业固体废物全年产生量就达到了2448.4万吨(其中包括51.2
5万吨工业危险废物)。[1]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在生活垃圾和污水防治工作已取得长足发展,然而,在我国城市垃圾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处理能力与水平发展相对滞后,也就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非常薄弱,因此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的适用性成为解决生活垃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生活垃圾技术选择的处理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难题。
四,生态环境恶化。
在我国的当前所存在的十大环境问题中关于生态环境恶化的就有四个,它们分别是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水污染问题、大气污染问题。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中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是对农业巨大的损失。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内蒙古黄土高原等地区的人民不得不移居他乡。
在环保产业发展视角下我国应对环境问题的对策
1.改变产业模式。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要改变当前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
2,提倡科技创新。
我国环保产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创新能力不足,以企业为主体的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依靠进口。因此,中国也应当建立促进环境保护市场化、产业化的扶植政策,并利用市场机制,激励环境技术创新。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在中国这个山寨货堆积的大市场,要提倡环保产品的研发,就要切实保护科研创新者的利益。识产权保护在中国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中国的知识产权研究开始的比较晚,因而在知
识产权保护方面显得有些薄弱,在法律上,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条文虽然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但事实上,并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国民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因而很多时候法律也只能以儆效尤,但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全民意识提高,每个公民都有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这样法律实施起来才能够顺利。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任务,我们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4.加强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切实展开系统的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校教育面向可持续发展,使受教育者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水平和科技知识。要利用在职培训,大众媒体和组织工作组、宣传队下乡等手段进行社会环保教育。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5.完善和加强环境法制制度建设。
我国的有些法律法规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而显得滞后,实施起来也就带来诸多弊端。所以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及时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只有这样,环境保护工作才能在法律的配合或强制约束下取得更大的成就。比如,城市居民对生活废水和垃圾处理的责任,通过经济责任形式来实现,所收的水费、垃圾费中应该含有处理费用,才能体现其承担的责任。明确分工才能搞好环境保护建设。
6.打造龙头企业。
在环保产业方面打造像海尔这样的龙头企业,确立一批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对环保产业具有带动作用、高技术水准的规模化环保企业。对于这些龙头企业,给予政策、资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扶持,使之逐步具备国际竞争能力,以改变我国产业集中度低,并处于国际环保产业链下游的格局。积极扶持节能环保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结网,使广大中小企业能够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灵活、适应性强的优势。
7.政府搞好市场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环保产业。
根据不同规模、不同区域、不同工业特点、不同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合理规划和建设环保产业链。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企业间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交换关系和能量梯级利用关系.构建环保产业生态链,使产业链上能够进行有效分工与合作的企业聚集发展。同时,注意建立公共资源、能源以及基础设施的高效共享体系。
8.合理发挥政府的市场调控作用。
环保产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市场支持。避免过度竞争或垄断,在确保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使得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存在适度竞争,以实现资源在产业、企业之间的合理配置与产业运行效率的提升。
9.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以色列的节水农业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日本的环保产业政策和制度已相对完善,因此我们可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强化国际合作。与国际知名的企业合作,吸引外商投资,加强在环保产品生产、环境保护服务、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等方面的国际战略合作。同时鼓励国内企业与这些国际知名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以促进国内企业在节能环保技术研发、集成服务、项目管理方面整体水平的提高。
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的环境问题不容乐观。要解决我国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发展环保产业是必走的一步棋,而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法制建设,还需要政府部门的扶持,为环保产业提供充分的市场和环境。要实现我国环保产业的兴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政府,公民,企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席寅军,胡红梅.21世纪初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2年7期,21-23.[3] 李宁宁 经济生态理论视角下的环保产业[J].现代经济探讨.2013年11期.56-59
全球环境问题 篇3
关键词:风险社会;外层空间;国际环境法治;环境污染
外层空间是空气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任何国家不能主张权利的空间。外层空间法,是调整各国探测和利用外层空间活动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的总和。当人类扩大自己活动范围的时候总是需要新的自我约束避免新的自由带来的无序。
古希腊犬儒学派哲学家第欧根尼第一个说:“我是世界的公民。”世界主义就是将对国家民族的忠诚转移到对全人类,世界公民意识就是对全球问题抱着休戚与共的态度。外层空间环境问题涉及到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国家的权利义务,需纳入全球治理的法治轨道。
一、风险社会中的外层空间环境保护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风险社会中的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就是吉登斯所谓的“制造的风险”,即由于人类自身知识的增长而对整个世界带来的强烈作用所创造的风险,对于这种风险境况人类几乎没有历史遭遇的经验。
外空环境污染主要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引起外空环境的恶化,进而对后续的空间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形。在全球风险社会下,外层空间环境问题已成为技术进步带来的环境污染重要形式之一。这些问题包括:1、地球轨道空间中的空间碎片的危害:2、无线电噪音的影响;3、人造物体从外层空间坠落地球所致伤害:4、人类空间活动对外层空间和其他行星所致伤害:5、航天器将地球以外的微生物或细菌带回地球造成污染。
二、现行外层空间环境保护法律框架
(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的一系列关于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的国际条约。
当前国际社会并没有制定保护外层空间环境的专门性条约,有关外层空间环境保护的规定散见于一些有关空间探索和利用活动的条约之中。其中主要的有1963年《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1967年《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外层空间活动所应遵守原则的条约》、1972年《空间实体造成损失的国际赔偿责任公约》、1975年《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和1979年《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
(二)联合国大会及国际社会通过的一系列决议、宣言等法律文件。
此类法律文件通常对外空环境保护问题也有所涉猎,通常也是规范外空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渊源。如196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172l号决议,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及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和《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它们或者反映着外层空间环境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或者体现着正在形成中的外层空间环境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在外层空间环境法的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三)实践中形成的国际惯例、判例和学说
在现代,由于国际关系变化迅速,国际习惯形成的时间有缩短的趋势,关于外层空间保护的法律原则等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习惯国际法。司法判例包括国际法院和国内法院的判决,其中,国际法院以及在较小程度上国内法院适用国际法的判例,有助于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确立。如国际法上第一起跨国环境损害责任案件——1938年和1941年的“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确立的“国家不得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在权威的国际法著作中,有时也可以找到关于现行外层空间环境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引证和说明。
三、外层空间国际环境法治的现状
(一)硬法与软法并存
硬法是指对国家有约束力的国际法规范,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8條,主要是指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和一般法律原则。软法是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通过的宣言、决议和行动计划等。软法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国际法研究领域,后来发展到国内法研究领域。
软法的产生系因为关于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与资源涉及国家的根本利益,但迅速缔结国际条约又会遇到困难,而软法对各国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通过的程序较为简单,可以在达到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规范之前反映各国的关注和愿望。
(二)自足性与碎片化趋势并存
外层空间法以五大外空条约为基础,以其他联大决议、宣言和区域性机构或组织通过的行为准则、指南等为补充,在一般国际法之下初步形成了一个自我封闭的“次级法律体系”,呈现出小范围的法律统一性,因此有一定的自足性。
外空法体系内部碎片化现象也十分明显,针对同一事项有关条约往往规定了几个各异的版本,使得在具体的法律适用过程中,存在法律的模糊地带。如针对空间碎片减缓的文件有以下几个版本: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制定的《IAC空间碎片减缓指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空间系统和操作分委会正着手制定的空间碎片减缓标准、联合国外空委员会于2007通过的《联合国外空委空间碎片减缓指南》。
(三)超前性与滞后性并存
外空环境法的超前性体现在许多外空环境保护条约“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定位,如1963年《部分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规定“缔约各国保证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大气层等环境中禁止、防止并且不进行核武器试验爆炸或其他任何核爆炸”,这些规定都是在人类的活动范围还没有延伸到外空而事先做出的规定。
法从诞生那天起就具有滞后性。历史法学派的萨维尼反对德国制定统一的民法典的理由就是,民法典一旦制定出来就落后了,虽有夸张但不无道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空条约的制定陷入困境,现有外空条约并不能很好地应对当前外空环境领域的新问题,专门针对外空环境保护的条款还是少之又少,也反映出其某种滞后性。
nlc202309091109
四、外层空间环境保护:从法制到法治
从法制到法治体现了法律不仅关注条文形式化的规定,更关注法律制度的现实有效性。理论界普遍认为法治僅存在于一国域内,因为法治要求法律得到一致遵守,而国际社会以及国际法存在的基石却是“主权平等”思想,不存在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立法和司法权威。当前以国家利益凌驾于国际法之上从而实现霸凌的行为屡见不鲜,采纳统一规范的国际法规规范国际社会日渐复杂的各色活动,将使国际社会各国对外行为顺应国际法治的理性预期,促进国际公平正义。因此国际法治并不像某些学者所言并不存在且没有建立的必要,其要义如下:
(一)立法:制定保护外层空间环境的专门性国际条约
国际社会应单独制订全面系统的保护外空环境的国际条约,一个完备系统的保护外空环境法律体系是其他所有行动的前提和基础。新条约应厘清以下问题:
1、明确有关法律概念。现有各条约中有关外空环境保护的条款,许多概念和制度规定都极为模糊。如何种变化才是对外空的“不利变化”,“有害污染”中的“有害”的标准是什么,怎样判断外空是否受到污染,等等,都需要明确。
2、发挥软法和非正式机制的作用。软法和非正式机制的存在,是为了在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暂时满足各国外空环境保护的需要,其各规则的制定反映了各国治理的愿望和国际社会、外空环境现状,无疑有一定的进步性。专门性国际条约的制定过程中,可以参考此二者的动态,以保证法律的制定能真正契合国际社会实践需要。
(二)执法:建立外空公约实施机构
执法是实施法律的活动,国际社会并没有建立专门外空公约的实施机构。首先,外空法由于其规定的原则性、抽象性以及欠缺执行机构在执行的过程中基本依赖于各缔约国的意愿,而没有任何的强制执行力。其次,大多数空间活动争端尚主要依靠政治性手段等外交途径加以解决,争端当事国也有很大的自主决定权。由于《外空公约》《责任公约》和《营救协定》未提及设立公约执行机构或者程序,表明国家希望在有关领域的法律适用上暴漏自主权,而涉及到国家间关系的问题主要通过双边协商。因此,要想实现外空国际环境法治,至少需要从法律的执行机构和执行程序方面来进一步完善与规定。
(三)司法:建立独立于各主权国家的争端解决机构
法治要求一个独立于争议各方的争端解决机构,因而国际社会必须建立专门的外空环境领域争端解决机构。根据传统的国际法,国际司法机构是一个只有主权国家才具有诉讼权利的领域,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具有强烈的政府间色彩。国际司法机构后来慢慢逐步向所有的国际行为体开放。国际审判已经不再仅仅是由国家所垄断的事务,因为越来越多的法院、法庭允许个人、团体以及国际组织的参与。给予非国家行为体以相应地位的国际司法机构已经大大多于仅仅容纳主权国家的国际法院与法庭,这更要求在外空环境保护领域,应明确司法主体,以切实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四)守法:明确外空环境保护责任主体与行为模式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奠基石,它所确立的国家主权和平等原则在传统国际法中占据统治地位。然而鉴于传统的以国家主权为基础治理环境的理念已经不再适合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我们有必要提出超越国家主权,并以全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利益为中心的新的价值理念。《外层空间条约》是国际空间法的基础,号称“空间宪法”。第六条明确规定了外层空间活动的主体仍然是国家,国家对内行使监督管理权,对外承担国际责任。私营资本虽然不是外层空间活动的主体,但其进入这一领域,不仅改变了原来的单一政府实体的格局,还对外层空间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其行为模式亟需纳入法律的轨道。
五、全球治理与外层空间国际环境法治:从国家到全球
尼尔·A·科尔曼在《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中提出:“没有胸怀全球的思考,便不能树立环境保护的严正性和完整性。众所周知,1963年的联合国《外空宣言》将“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必须为全人类谋福利和利益”作为基本原则之一,这就意味着在自由探索和利用外空必须以人类共同利益作为前提。因此,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这一原则隐含了各国在探索和利用外空的过程中,应从全人类利益角度出发对外空环境进行保护,对空间环境的法律规制也成为一种潜在诉求。这种全球化的视野是应对风险社会、应对外层空间市场化发展、建立外空新秩序的需要。科技的进步拓展了人类活动的领域,而法律必将是促进和保障这一成果的一重要利器!
全球环境问题 篇4
作为“理光全球环保行动”的一部分,理光于6月5日联合国世界环境日关闭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广告牌、公司标志牌灯光以及夜间照明设施,只有位于纽约时代广场的理光100%太阳能环保广告牌除外。
“理光全球环保行动”始于2006年,其目的在于提升集团全球员工的环保意识,宣传企业的环保理念和行为。
“理光全球环保行动”开展至今已有7年,今年的主题是“THINK&ACT.Think and act on your own.”(思考与行动,从我做起),鼓励集团员工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注重节能,组织和积极参与各项环保活动,并采取其他行动,以体现个人对环保事业的支持。
全球环境变化 篇5
全球环境变化
摘要:文章着重介绍了全球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从全球气候变化即温室效应的.角度,以CO2为例说明了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作 者:李舒清 LI Shu-qing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基地,南京,210095期 刊: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PKU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30(z1)分类号:X21关键词:全球环境变化 CO2浓度 生态系统 温度升高
全球环境保护的国际制度构架 篇6
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从现象上看大致可划分为10类:①臭氧层破坏;②全球变暖;③酸雨;④热带雨林减少;⑤土地荒漠化;⑥发展中国家的公害问题;⑦生物多样性减少;⑧海洋污染;⑨有害废弃物的越境转移;⑩水资源问题。全球环境问题的发生都有其内在的经济背景,从这一角度出发,可将全球环境问题划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越境环境污染问题。如,在北美、欧洲以及近年日本出现的酸雨问题,就是某一国家在其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污染物质越过边境危及他国环境的事例。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对策难以实施的一个原因在于,污染国实施环境对策引起被污染国环境变化的成本与收益,在对策实施国的经济核算中难于加以考虑。因此,在国际层面上来考察实施环境对策所伴随的成本与收益的归属,即利害对立的实质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或直接投资引发的环境破坏问题。如,由于双重环保标准的存在,企业倾向于在环境标准相对较为宽松的国家或地区投资,从而引发所谓的“公害输出”问题。不仅私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引起环境破坏,官方发展援助(ODA)项目也曾由于大规模的环境破坏而受到公众的指责与批评。至于产生这种后果的原因,东道国的环境政策存在问题自不必说,但投资方或援助方的责任如何通过国际制度加以规范,是今后的重要课题。
第三,在国际分工前提下,由贸易结构引发的环境破坏问题。如,日本是虾和木材的消费大国,以虾和木材生产作为本国主要产业的亚洲国家的环境破坏与日本之间的经济关系就是典型事例。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努力制定把环境资源保护的成本纳入到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或体制的同时,发达国家过度生产、过度消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必须加以改变。另外,必须寻找一种可能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代替包括目前的贸易规则在内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型的国际分工体制。
第四,贫困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如,在非洲大陆的撒哈拉地区,受土地荒漠化影响,贫困与饥饿问题日益严重,产生了大量的环境难民。在这些地方,地域社会原来所拥有的自然环境与资源、与此相匹配的人口规模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平衡关系已经被破坏,因此,必须通过国际援助促进地域共有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
第五,全球共有财产的环境破坏。如,氟利昂使用导致的臭氧层破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引发的全球变暖问题。此时,环境破坏的加害者和被害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全球共有财产的破坏,却威胁到包括加害者在内的全人类及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对于这种纯粹意义上的全球环境问题,寻求解决对策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代内和代际公平的关系。
总之,上述五种类型的全球环境问题各具特征,解决的政策手段与困难也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建立国际环境制度来规范经济和社会活动,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国际社会也日益认识到单个国家的行动不足以确保全球环境安全,必须要建立环境管理的国际制度框架。尽管目前国际社会在处理环境问题上还存在许多分歧,但总的趋势是共识多于分歧,合作多于对峙,这就为国际环境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创造了基础条件。
国际环境制度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国际环境制度,通常是指为了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环境资源而制定的国际环境公约。它规定国家或其他国际环境法主体之间在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等问题上的权利和义务。有些公约可能包含预想交涉中全部具有约束力的义务,也有些公约可能只是一个法律基础,作为制定出更加详细的法律手段(议定书)的依据。如果公约在形成以后,把制定更加详细的方案作为交涉的前提,那么这种公约被称为框架公约。框架公约一般不为缔约方规定明确的责任义务,只是制定一连串有关的原则、规范、目标及协调机制。框架公约形成以后,一般都需要经过数年围绕一个或多个议定书进行谈判,通过议定书的制定和修正开始实质的行动。
目前,国际社会在南极保护、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沙漠化防治等各种环境领域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全球环境保护制度,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荒漠化公约》等,所有的环境问题都已经、正在或将要纳入国际环境制度构架之中。尽管这些国际环境制度规则因其约束力不同而效果迥异,但建立国际环境制度则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必然趋势。
国际环境制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大致都要经历问题设定、事实调查、谈判磋商与制度强化等四个发展阶段。具体到某一环境制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先经历哪一阶段、各阶段需要多长时间,则因问题而异。全球规模的环境制度在签署和批准之后并不算完成,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有一个强化(或弱化)的过程。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制度在形成的最初阶段就存在的内因,如管理运营体制、意志决定过程、财政来源、遵约制度以及灵活性等;二是缔约方之间力量关系的变化和利害关系的变化等外部原因推动。这一过程反映了缔约方内部政治状况的变化和对环境问题理解方法的变化。
国家主体在国际环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作作
在国际环境制度形成与实施过程中,国家是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国际机构(或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NGO)、跨国公司等也在国际谈判过程中对各国政府的政策决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某一特定环境问题,一国采取主导、支持、观望还是反对的立场,主要取决于其国内政治、提案内容及所涉及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国际政治和外交上的考虑。当然,一国所采取的立场并不一成不变。主导国对于某一特定的环境问题,致力于有效果的国际行动,提出基本的交涉方案,同时,为了促进谈判的进展,努力寻求其他国家的支持;支持国在交涉会议上发言,支持主导国的提案;观望国以达成协议作为砝码,要求做出较大的让步;反对国则明确对提议的环境制度交涉表示反对,直到没有效果为止。
在国际环境制度的交涉阶段,多数情况下都存在制度形成推进派和阻止/妨碍派的对立。交涉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形成推进派(主导国)在交涉中的影响力,以及阻止/妨碍派(反对国联合体)的团结力。当然,这种组合会随着问题和交涉的阶段而发生变化。通常,反对国联合体的成员国拒绝参加国际制度交涉,阻止强有力的国际制度的形成。另外,它们还倾向于主张没有实质内容的制度,弱化有强制约束力的制度。但是,反对国联合体的一个或几个成员国,通常会在国际制度的形成与强化过程中做出让步。事实上,在主要的反对国不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制定环境制度,只不过所形成的制度相对地缺乏实效性。
由于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中的矛盾错综复杂,利益相互交错,国际环境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举例来说,在围绕《京都议定书》生效这一问题上,各个国家(集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由于实施《京都议定书》对不同国家揭示了不同的利益,南北之间、发达国家之间、甚至发展中国家集团内部都出现利益分歧。欧盟一直是国际气候谈判的主要推动力量,并且率先批准《京都议定书》,发挥着主导国的作用。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缔约方会议上支持欧盟的立场,希望《京都议定书》尽早付诸实施,实际上扮演着支持国的角色。而美国布什政府退出《京都议定书》的行为,表明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对国。美国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美国的“不作为”不仅威胁到《京都议定书》的前途,而且使《京都议定书》的实效性打了折扣。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国曾和美国一道,组成反对国联合体(伞型国家集团)。现在日本已批准《京都议定书》,澳大利亚铁定追随美国,而加拿大和俄罗斯还在犹豫。尤其是俄罗斯,迟迟不批准《京都议定书》,就是期望利用自身的重要性作为讨价还价的砝码。因而,把俄罗斯划为观望国更为合适。
推动全球可持续人居环境建设 篇7
这次峰会的主题是“全球变局下的绿色经济和包容性增长”。大家也一定会同意, 我们现在来讨论这个议题是非常合适和及时的, 这个议题在上个月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里约+20峰会) 上受到极大关注并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在那次大会上, 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声明, “我们认识到, 人民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 我们要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和包容的世界。我们承诺, 我们要共同努力, 为我们的人民和我们的地球建设一个繁荣、安全和可持续的未来。”
大家知道, 里约+20峰会诸多目标中的核心理念就是可持续发展。通过讨论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凝聚成共识, 其成果是不言而喻的。里约+20峰会的成果文件宣称, 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背景下, 绿色经济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 并且它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选择的空间。但是同时, 它又不是一套僵硬死板的规则”。文件进一步强调, 绿色经济“要有助于推进消除贫困和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 促进社会包容, 提高人类福利, 为大家创造就业机会和体面的工作, 同时要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我这里要指出的是, 在里约+20峰会的成果里, “绿色经济”一词总是和“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背景下”一起使用的。进行这样的限定是发展中国家及社会团体一直坚持的, 因为他们觉得如果只提发展“绿色经济”, 就容易让人联想到毫无限制的增长, 因而就很容易破坏公众对于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的真正关注。成果文件也认定多达16条限定语, 从“与国际法保持一致”到“维护和尊重人权”等都有所涉及。我们的主题里使用“包容性增长”就包含这类限定语。
实际上, 我们还需要评估绿色经济的整体可持续性。绿色经济这个术语常常被用作产品营销的噱头, 推销那些被证明是对可持续环境没有什么积极贡献的产品。论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享绿色经济和包容性增长诸多信息的机会。
作为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的主席, 我想强调这样一个事实, 世界正在经历一个和人居环境及城市化相关的重要转折。从2008年开始, 世界上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一个新的城市时代已然来临。可以设想, 全球城市化水平将在接下来的四十年里达到70%, 据联合国预测, 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会增长到93亿。我们正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的、不可逆转的城市化时期。
发展中国家城市增长最为迅速, 城市居民每个月平均增加500万人口。随着城市成为人们的生活空间, 它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这些也是21世纪生态和社会挑战最为明显的地方。我还想强调:性别差距也在引发经济高成本, 并导致社会不平等和世界各地的环境退化。
如果城市是活力、改革和机遇的中心, 那么它也是剥削、疾病和失业的中心。城市贫困是一个严重、普遍、而却很大程度上被忽略的的现代生活特征。
新城市时代的另一个不可接受的特征是, 自2008年以来, 全球贫民窟居民人口已经达到十亿, 平均每三个城市人口中, 就有一位生活在居住条件欠佳的环境中, 没有或缺少基本的社会服务。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呼吁, 到2020年, 明显改善至少1亿居住在贫民窟人口的生活质量。
然而, 气候变化的残酷现实更增加了我们的挑战。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排放等方面的作用, 对政策制定者来说, 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以前代表联合国呼吁对那些世界上生态最脆弱的国家提供支持的时候, 曾亲自见证了这一点。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自成立以来, 每年的会议和其他活动一直致力于应对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挑战, 这显然是有着重要意义的。论坛的宗旨是:“建设可持续人居环境, 促进联合国人居议程”。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的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为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机构、企业和学术团体提供了一个高规格的对话平台。
通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其他联合国机构的合作,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积极探索新的方法, 以实现城市化和可持续绿色经济的有机结合。全球人居环境论坛 (GFHS) 于2011年4月在联合国总部发起了国际人居环境范例新城 (IGMC) 项目倡议, 众多国际专家聚集一堂, 共同制定范例新城标准, 以期激励政府和私营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开发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范例新城计划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施。2011年11月, 国际人居环境范例新城标准研讨会在贵阳举行, 决定全球首个范例新城项目落户贵阳, 并将于年内正式启动。
范例新城是建筑和城市建设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法, 它将树立一个榜样以鼓励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面向未来, 共同努力建设更多的低碳城镇, 支持联合国议程, 以应对气候变化。
范例新城的标准也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Rio+20) 期间的全球绿色出行论坛暨可持续人居环境会议上同与会者进行了分享, 并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地方政府官员和专家的关注。在许多国际组织、政府和研究机构以及专家的支持下,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 共同邀请全球50多位专家参与编著范例新城标准及评分系统。
范例新城标准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十二项原则:零碳排放、零废弃物、可持续的环境、绿色规划与设计、绿色交通和枢纽、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建筑、绿色经济、绿色生活、和谐社会、可持续的文化与遗产、智能社区。
这十二项原则包括了构筑绿色城市全方位的要素, 它们不仅规范了未来可持续人居环境的硬件设施, 而且还通过构建生态文明和社区文化, 引导居民和商业机构自觉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浅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环境的影响 篇8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 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经济全球化会对资源与环境造成危害, 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世界经济的增长长期依赖对非再生资源的利用, 引起了严重的能源危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标准较发达国家宽松, 有发达国家的企业将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加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国际贸易的频繁加剧了跨国境污染事件发生的几率, 而此类事件的解决往往被搁置。二是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促进全球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 通过国际贸易贸易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知识与技术的流动, 促进了绿色产品、环境清洁产品的推广, 增强了各国的环境保护意识;各国之间贸易的交融, 扩展了国际环境合作方式, 有利于环境问题的全球治理。
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政治经济环境, 乃至文化环境曾一度相当恶劣, 改革开放之后,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 与外交流更加频繁, 层次也更加深入。诚然, 我们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 在中国社会朝着现代化、工业化大步向前的过程中, 社会问题越来越多, 有些原本存在的问题可能更加严重, 也会出现更多复杂的新问题。但是, 我们相信很多人都是会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加入WTO更多的是给予肯定的评价, 而对于消极影响我们当然要去面对的。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影响弊端
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 特别是中小型企业, 把经济增长作为核心目标, 所有参与竞争的企业不管是公有还是私有, 都追求利益与利润。在竞争的压力下, 资源的有限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被忽略, 同时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不计成本的生产方式, 进而重复着环境破坏的后果。对于其生产产品带来的污染置之不理。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 经济飞速发展, 成就举世瞩目。可是我们只是一味地发展经济, 而忽略了生态环境问题, 致使我国环境问题不断恶化。从这个角度看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疑给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大气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WTO与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等等, 无一不是日益加剧。就我国水环境污染一说:中国七大水系其中有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 (不能做饮用水) , 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质水, 丧失实用功能。
同时, 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贸易自由化, 一方面促进优化配置, 另一方面却加速了地球生态资源前所未有的消耗。当企业发展起来后, 进行国际贸易, 而贸易导致的经济活动的扩张会增加污染物的生成与排放。倘若某国在出口产品时没有将环境成本内化于产品之中, 自由贸易将不利于该国经济结构转型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资源没有被正确的评估价值, 价值没能在市场中得到体现。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传统的小规模家庭农业转向出口导向型种植单一作物的规模农业, 除了农业, 渔业、林业都受到这样类似的冲击, 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加上外来物种的入侵, 致使我国的物种逐年减少。中国的物种灭绝速度要高于世界平均速度的60%。
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影响的有利之处
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着文化观念的全球化, 促使国际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 而其中是包括中国在内的, 中国公众环境意识也同样水涨船高, 在国际解决环境问题水平提高的同时, 这样的经济因素是可以在中国起作用的。全球化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资源生态环境危机的意识传播到全世界并取得了广泛的认可, 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较早遇到生态环境问题, 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很早就开始思考环境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 新型价值观的一些核心理念不断形成:增长不等于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通过全球化的传播如今已经成为共识, 促进了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那么, 我国公众同样是会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受到环境意识的熏陶, 而对于处理抑或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来说, 公众的环保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 甚至可以说, 公众意识的觉醒和提高才是真正可以从根本上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办法。全球化是环境信息的综合处理和流动更加便捷, 中国可以在更大更广的平台上与他国进行交流, 同时降低了获取综合环境数据与信息的难度和成本。
结论
从上述分析可知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均有裨益, 要规避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的不利影响, 保持或扩大其对我国环境的积极影响, 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引进外资方面, 首先要引导外资投资方向。我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额占总额50%以上。因此要引导外资投向环保产业以及污染较少的高新技术产品。
其次, 要强化对地方政府引进外资审批的监管, 规范地方政府在引进外资中的行为。当前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经济规模而引进外资, 忽视所引进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地方政府在外资项目的审批上有很大权力, 还会产生寻租问题, 导致地方环境法规对外资项目失去效用, 对地方环境造成危害。
对于经济全球化, 必须时刻保持高境界状态, 同时积极适应它。经济全球化已是必然趋势, 无法改变, 只有融入, 但对应其产生的问题, 则应加强关注, 适时解决。
参考文献
[1]张连众.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
[2]刘建国, 贾德.全球化下的中国环境——中国与世界各地相互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环境法立法理念分析 篇9
1环境法立法理念的发展
立法理念是一项法律的根本, 它反映了该项法律政策所含有的价值观、原则、宗旨和目的等, 会影响甚至决定该项法律作用的发挥。环境法是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一项法律, 其立法理念的确定定是格外重要。其实, 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开始重视, 到目前以保护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为目的的全球意识的建立, 这一系列过程, 无不包含着人类关于环境的意识的转变。这一意识的转变反映在环境法上, 即是我们所说的环境法立法理念的发展。
工业革命时期, 人类的生产活动开始对环境造成压力, 开垦土地, 砍伐森林, 破坏植被, 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相对立, 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此时人们认为经济的发展是与环境相对立的, 为了发展经济就必须放弃环境的利益。此时环境相关法律的宗旨是治理由经济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 以防抑制经济发展速度, 环境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
冷战结束后,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环境问题呈愈演愈烈姿态, 国内污染和灾难性公害的产生,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性因素, 各个国家开始关注并治理环境问题, 以遏制生态问题逐渐扩张的势头。人类逐渐摒弃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主的战略发展思想,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伴随着环境问题困扰人类, 人类中心主义开始受到质疑, 非人类中心各种思想开始酝酿发展, 生态价值论逐渐形成, 人类是万物中心的思想受到挑战并被批判, 人类开始关注并保护生态环境。此间及之后形成的环境法, 逐渐并且几乎开始只关注环境利益, 实现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如美国在1969年首创了以预防环境污染为目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并于《国家环境政策法》中予以规定, 此后, 被很多国家所效仿。20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 多数国家建立了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环境法律。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 生态环境及其问题已拉到需全球共同关注和解决的层面上, 已不单是哪一国家或地区的问题。与环境问题紧密联系的环境法,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发展。环境问题破国界的恶化和发展, 单纯的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已经不足以解决当今的环境问题, 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国际环境法等国际性环境法律法规应运而生, 如《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等的颁布, 《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国际公约的签订和实施。为了顺应国际环境法和其变化趋势, 在国际交往和国际环境条约的作用下, 各国环境法中的涉外内容日益增多。各国纷纷吸收借鉴国际环境法和别的国家经过实践检验的法律。当然, 国际环境法中也会借鉴各国好的制度, 完善法律或原则, 如国际环境法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部分就以美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参考。可见, 环境法的全球化发展是毋庸置疑的。
2全球化下环境法立法理念主要趋势
在以经济一体化为代表和最初起源的全球化背景下, 环境法立法理念以其特有的发展姿态不断呈现在人们面前。环境法的每一发展历程, 无不体现着环境法立法理念的发展。
为了适应全球化趋势, 各国不断发展或调整法律规章制度。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常说, 当今时代的竞争中, 各国法律也是其中一大部分。各国为了在国际上取得显著的地位, 不断学习、借鉴国际法以及其他国家先进的、优秀的法律, 以其作为本国法律的参考材料或先例。而经得住实践的在某一方面很优秀的法律, 往往是很相似的。这些都决定着法律的趋同性和全球化成为不可挡之势。
在全球化进程中, 各国对环境事物的立法和政策正日益趋向一致。作为环境法根本的立法理念自是在全球范围内愈来愈趋于一致, 其立法理念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是传统伦理学的思想, 往往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被采用。自然界通过为人类提供生活、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资源物质等而服务于人类。人具有内在价值, 是评价自然价值性质的唯一标准, 而自然界只有属于人的外在价值, 且其外在价值以其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和服务的价值为衡量标准。人没有保护自然界的道德义务, 就算对自然界进行保护, 那也只是人对人的道德义务的外在表现而已。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利用, 不关注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能力, 从而最终导致今天的弥散于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生态环境危机严重制约到经济的发展, 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等情况下, 人们开始质疑人类中心主义, 人能作为世界的主宰, 而不受自然界的控制吗?当然, 答案是不能的。而作为对人类中心主义产生质疑的思想——非人类中心则应运而生。生态中心主义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代表性思想, 是动物中心理论等非人类中心思想的发展, 是深层次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它是以整个生态系统为中心的, 将整个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 人只是其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而作为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人类, 在其发展中, 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 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也就是说, 人的发展必须受到生态系统阈值的限制, 在不破坏其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基础上, 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文化。
伴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恶化, 基于人类思想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发展, 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进程中, 人类通过传统法在环境保护局限性的反思, 逐渐修正了传统法律的价值理念, 在立法上突出了以生态利益为中心, 强调保护全体地球的生物圈和世代人类的共同利益。环境法等相关文件付诸实施的方式不是权力的行使, 而是义务的履行。环境立法突破了传统立法上人类中心主义的、以人类权力为本位的立法理念, 形成了以人类应履行的义务为本位的立法精神, 规定着人类在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中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其立法上, 不仅反映了作为生态系统一部分的人类的价值, 也承认并保护着其他组成部分的自然物独立于人类的固有价值, 使环境立法真正体现了环境的利益。
2.2 从“二元目的论”到“一元目的论”发展
在环境法的目的中, 主要可分为两类:“二元目的论”和“一元目的论”。以“保护人群健康”为唯一目的的称为“目的一元论”, 以“保护人群健康, 同时保障经济发展”为最终目的的称为“目的二元论”, 是主要的两种目的。
环境法作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法律部门, 其立法目的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环境法是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章制度, 其体现的应该是环境的利益。在立法之初, 人类高度注重经济发展, 即便在环境生态危机出现之后, 人类提出的环境法的目的也是为人类经济发展服务的。人类在长期发展中, 以经济建设发展为中心, 关注经济利益, 一切以经济优先并为其发展让步的思想根深蒂固。环境法的颁布是为了保护环境,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到最后关注的还是经济发展。可见, “二元目的论”在以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中, 最后还是会以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 换来经济利益。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加剧, 人类思想意识形态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发现, 为保护环境而颁布的环境法不应承担着经济发展的义务, 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其应体现着环境的利益, 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一元目的论”逐渐深入人心。环境法的修改, 体现着这一新的形势, 顺应时代需求, 从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目的, 转变到以保护环境为唯一目的的“一元目的论”。
还有一种“多元目的论”在不断的发展。它是作为深层次生态价值观的体现, 是在人类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后提出的。它要求人类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实现代际公平, 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发展。这也是全球化下, 立法目的的一个趋势。
2.3 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力受到保护
环境权是在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存环境日益严重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左右由学者提出, 并在于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第一次环境会议通过的《斯德哥尔摩宣言》中得到确认。环境权是指特定的主体对环境资源所享有的权力, 任何人的发展都不得损害别人过有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 并承担着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责任。
权利, 在法学上, 可做应有权力、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力的区分。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 基于人类共同的认识, 产生了应有权利。但是, 应有权力不具有法律效应, 不受法律保护。应有法律的立法化便产生了法定权力, 而法定权力通过一系列法律程序的实施而获得有效认同和运行, 则产生了我们所说的实有权力。一项权利要是得到有效运作, 必须经历这一发展过程, 从应有权利到法定权利再到实有权力。
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严重, 人们意识的提高, 环境权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 法律作为对环境权的反应, 也是做出了相应地改善。在一些国家, 环境权已经作为一项基本人权, 同生命权, 财产权等一样, 在宪章中得到明确规定, 以得到法律保证。此时的环境权力发展到了法定权力阶段, 还未成为实有性权力。虽然环境权得到了法律的认可, 但是, 毕竟与之相随的环境程序法还是不够完善, 执行力度或者说司法保护还是不够完善, 所以, 环境权在实行时, 并没有像生命财产安全权等行使时那么顺利。这是全球范围内, 环境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着力解决的问题。
基于如污染物越境转移等环境问题的全球化, 在国家内已经不能够解决环境问题, 突破个人主体的环境权到国家环境权是一新发展。国家环境权, 就是每个国家享有舒适、安全环境中生活的权力, 并保证不侵犯别的国家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力。如1992 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原则 2 指出:“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 各国拥有按照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并负有确保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的或在各地区的环境的责任。”目前, 这已经是各国立法和处理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在国际法和本国环境政策法律的制定上, 都体现着这一原则。
3改善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理念
全球化背景下, 各国的发展是与国际社会分不开的, 应顺应国际发展趋势。作为世界大国之一的中国, 在肯定我国对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的同时, 必须认清自身在环境保护中的不足。
1979年我国颁布了《环境保护法》, 此后, 也陆续颁布了30来部关于环境方面的法律。在环境法律文件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我国的环境问题仍然日益突出, 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的环境问题仍然未得到限制。深究原因, 这与我国环境法立法理念是是分不开的。与世界环境保护先进国家相比, 我国在环境保护的价值理念上的差距依然明显。
我国 《环境保护法》第1条中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保障人体健康,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制定本法。”这是典型的二元目的, 既要保证为经济发展服务, 又要保护环境。环境法作为一门保护环境的法律部分, 反应的应该是环境的利益, 没法承担超负荷的经济责任。当二者冲突时, 在我国大力发展经济的政策下, 放弃环境利益, 而选择经济利益, 是不可避免的。
在立法理念上, 我国应该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借鉴别的国家的环境法先进立法理念,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改进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理念, 从“目的二元论”向“目的一元论”发展, 将维护、保护环境作为唯一目标。坚持生态正义, 反应环境利益, 摒弃人类中心主义, 坚持生态中心主义。随着地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国际环境法不断发展, 人们认识到在环境问题上既不能否定国家主权也不能滥用国家主权。在国家独立行使对国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时, 不损害别的国家的环境权, 要将该项原则充分体现在我国环境法体系中, 此外, 我国在环境立法中充分体现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得到认可, 这也是环境法理念的一大完善。转变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理念, 确定顺应时代和全球趋势的先进理念, 将有助于我国环境法律部分的发展和完善。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环境法及其立法理念的全球化发展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主要探讨环境法立法理念全球化发展历程以及全球范围内环境法立法理念的主要发展趋势, 并浅析我国环境法立法理念缺陷及改进。
关键词:环境法,立法理念,趋势
参考文献
[1]蔡守秋.当代环境法的全球化和趋同化[J].世界环境, 1999, (3) .
[2]汪劲.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及其法律对策[J].法制与社会发展 (双月刊) , 2002, (5) .
[3]徐祥民.从全球视野看环境法的本位[J].环境资源法论丛, 2003, (00) .
[4]张磊.日本环境法理念的转变对我国环境法发展的启示[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1, (12) .
全球环境问题 篇10
2014年以来,在美国政府有条件放弃对IANA监管权政策的推动下,全球根管理格局和根技术架构都经历了微妙变化,并逐步成为全球聚焦热点。在我国,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当前争取根自主管理的机遇和挑战,把掌握根服务器和根区文件管控权上升到保障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战略高度。因此,从根管理政策、服务器部署技术和镜像部署3方面,深入探讨全球根域名系统布局环境及发展趋势,是支撑相关部门理清全球根系统发展脉络,把握转型机遇,推动实现多方共享根系统管理的前提和保证。
1根域名系统及其管理模式的演进
1.1根服务器分布的历史沿革
在互联网最初发展阶段,每台主机通过配置定期更新的Hosts文件实现全网解析。为应对互联网规模扩张,20世纪80年代IETF发布了RFC1034和RFC1035标准,成为构建分布式、层次化DNS系统的技术基础。
根域名系统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1997年全球共部署13个根服务器,受到DNS报文长度限制无法继续扩展。为突破根节点数量限制,提供快速、稳定、安全的根解析服务,2002年以来多个根广泛采用Anycast技术大规模扩张根镜像节点,目前达到400余根节点,初步形成覆盖全球各大洲的大规模、分布式根域名解析网络(见表1)。
数据来源:root-servers.org
1.2根管理模式分析及影响因素
根系统管理由“服务器管理”和“根区文件管理”两部分构成。“服务器管理”是由13个运营机构开展网络、服务器等硬件和解析系统、安全保障等软件环境的维护。“根区文件管理”是对加载在根服务器上的顶级域寻址文件的控制,是转移互联网管理权,变革全球“根管理格局”和“互联网治理格局”的核心(见图1)。
全球根管理基本格局是美国政府主导的2份合同确定: 第一,美国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与ICANN签订合同,授权ICANN履行IANA职能;第二,NTIA与Verisign签订合同,授权Verisign开展根区文件运营维护。通过上述2份合同,任何对于根区文件的增加、修改和删除操作,都要经过3个步骤:
1)ICANN审核相关申请是否符合相关域名政策,若无误则提交NTIA。
2)NTIA审核ICANN是否正确完成工作,授权后将请求提交Verisign。
3)Verisign检查该请求的技术正确性(如域名服务器是否在线等),将相关条目注入根区数据库并向13个根服务器分发。
在法律关系的限制下,美国政府对根区文件运营者ICANN和维护商Verisign都具有话语权,实现了美国政府对根系统的单边控制权。三主体及其相互制约关系共同形成了当前根区管理模式,也是推动根区管理去美国政府化的重要切入点。
1.3变更根管理权的机遇与挑战
由于美国政府掌握修订根区文件的最终审批权,世界各国都面临美国删除、篡改和劫持本国顶级域的风险,国际社会对美国垄断根管理权普遍不满,要求改变美国控制全球互联网最终解释权的呼声越来越高。多方压力下,2014年初美国商务部宣布2015年9月将有条件放弃对IANA的监管权。
在具体操作层面,成立了IANA职能管理权移交协调工作组(ICG),从兼容性、互操作性方面评估域名、IP地址和协议参数3个社群所提出的移交方案,整合后递交NTIA审议。 其中,域名职能跨社群工作组(CWG)方案与转移根管理权密切相关。若移交进程顺利开展,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美国单边治理局面,但是移交面临巨大不确定性风险:
第一,CWG方案尚未解决关键问题,影响ICG整体方案进度,预计9月前难以顺利完成方案整合、公众评议、NTIA评议等诸多流程。
第二,确定ICANN问责机制是与IANA管理权移交相互关联的进程,但进展缓慢影响了整体协调推进。
第三,凭借NTIA提出的4项原则及美国互联网产业强大实力,移交过程完全由美国主导完成,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
综上,预计移交方案难以按时完成(见图2)并获得各利益相关方及美国政府的一致认可。考虑到IANA职能合同到期后还可续签2次(每次2年),未来2~4年面临根管理方案从NTIA单边向全球多方共治过渡的重要机遇。
2根域名系统部署技术的发展
2.1根服务器部署技术面临变革需求
RFC1034和RFC1035奠定了包含根服务器在内的域名系统技术基础。默认情况下,DNS协议基于UDP报文传输, 且报文尺寸限制在512 byte以内,当大于512 byte时采用TCP传输。出于安全稳定运行的考虑,512 byte的DNS UDP响应消息中最多能容纳13个根服务器,为实现根服务器广泛分布,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采用Anycast技术面向全球部署镜像节点。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和新业务的不断发展演进,根服务器部署技术面临变革需求,相关技术也在不断推进实施中。第一,IPv6地址尺寸是IPv4地址的4倍,只要增加2个根的IPv6地址信息,DNS响应报文尺寸将超过上限,若记录13个根IPv6地址,响应报文将增加到811 byte,远超出512 byte的限制。第二,DNSSEC大幅增加DNS响应报文尺寸,仅采用一种签名算法生成RRSIG资源记录,DNSSEC响应报文尺寸将增加到7~10倍。第三,随着物联网蓬勃发展,摆脱当前根解析系统,构筑安全自主的物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也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2.2根体系架构变革思路分析
为应对技术和业务不断发展的诉求,以及共享根管理权的呼声,业内不断提出多项调整根系统架构的技术方案,在拓展DNS报文尺寸、重构解析系统等方面都有所进展,其中部分方案已在具体部署中得到实施,成为变革根系统架构的基础。
1)拓展DNS报文长度
IETF提出了EDNS0机制,通过在DNS消息中增加字段, 允许DNS请求者公布其UDP数据包大小,通知服务器自己可接收的UDP数据报文的最大数据容量,避免采用TCP重传带来的效率下降或通信失败。
2)重构解析系统
构建物联网终端标识解析体系引起全球关注,除利用DNS协议或者基于现有DNS系统部署物联网解析系统外,也涌现出构建全新的根解析架构,例如Handle系统在全球部署4个根,根间独立、平等、协同运行,每个根可自主实施本国根区管理,通过根间合作完成跨国寻址。
3)改良根解析系统
在根服务器可扩展和根区文件安全传输等技术基础上, 2014年全球产业各方(包括我国CNNIC、ZDNS、BII等)密集提出多项关于拓展全球根系统的建议,其中不乏革命性变革的技术方案,虽然各项技术的可行性尚未形成定论,但充分体现出全球调整根体系架构的强烈意愿及发展方向。例如: Google提出递归服务器缓存全部根区文件,是对当前根镜像架构的极大拓展,使传统意义上根镜像服务器及其管理权向递归层面延伸;方滨兴院士提出借鉴自治域间路由对等扩散的思路,建立国家级顶级域名联盟,采用“域名对等扩散”方法通过可信通道交换TLD信息,增强我国自治根域名解析系统健壮性。
3我国根镜像服务器建设和服务水平分析
3.1我国根解析性能和镜像部署水平的国际对比
2003年以来,我国已陆续引入4个根的多镜像节点,其中两个F根镜像服务器分别接入中国电信和CNNIC网络,J根镜像服务器接入联通网络,I根和L根接入CNNIC网络。 然而,我国根镜像部署进程缓慢,在引入规模、解析质量和辐射范围等方面落后于国际水平。解析性能对比分析详见表2。
数据来源:TEAM CYMRU
第一,全球根及其镜像节点的全球分布极不均衡,美国镜像节点数量是中国的15倍,巴西、德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根镜像节点数量是中国的2~3倍。
第二,节点密集程度直接影响解析性能,根据TEAM CYMRU监测结果,各国对不同根解析的时延差异极大。我国平均根解析性能远低于发达国家,其中未引入根的访问性能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已引入根的性能也普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第三,各国部署根/镜像节点定位和国际辐射范围存在显著差异。以F根为例,日本、北美和欧洲交换中心F根镜像节点服务范围非常广泛(如图3所示)。在中国、印度和澳大利亚互联网物理连接故障时,新加坡为3国提供J根解析的冗余保障。我国引入的镜像仅服务于国内特定网络范围,与我国互联网在东南亚地区甚至全球的影响力极不相称。
数据来源:RIPE Atlas
图3中,编号4,6,10,17,23,30,33,36,41,44,45,52, 53,56,58为欧洲节点;编号5,29,32,37,40,42,49,59,60为北美节点;编号9,19,46,57为南美节点;编号11,12,20,24, 25,27,35,43,47,48,51,55为亚洲节点;编号22,34为非洲节点。
3.2我国根镜像国内服务水平分析
我国访问各根的解析时延取决于所访问根节点的地理位置和网络位置。国内的F、J和L镜像支持电信、联通、鹏博士用户访问,移动/铁通访问香港交换中心的F和I根镜像以及北美的J和L镜像。而我国主导运营商主要访问日本、香港、台湾的I根镜像,国内I镜像服务少量用户。由于我国访问的F、I、J、L节点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且网间互通带宽较高,因此4个根服务性能明显优于其他海外节点,相对而言, 访问欧美根节点的性能较差,美国根解析时延在200 ms以上,见表3。
从国内性能解析分布来看,根解析性能与根节点接入网络和部署地点密切相关。以联通L根镜像覆盖和服务情况 (见图4)为例,移动/铁通访问美国节点的解析性能较差,达200 ms以上,电信和鹏博士3月访问法国节点,解析性能远差于9月访问国内节点。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监测平台
3.3镜像网络覆盖能力的深度分析
目前,我国已引入根镜像节点并未实现对境内各运营商以及周边地区的广泛服务,存在不同程度的访问盲区现象。 这主要是根运营管理机构和根引入机构调整路由通告策略所致,限制了根节点的服务范围。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监测平台
1)根管理机构的路由策略
根节点分为Global和Local两类,Global节点配置高,能承担全球全部解析请求负载,Local节点配置低,用于承担一定地理范围内的解析请求。根管理机构通过配置差异化路由策略,以适应两类节点不同的处理能力。F根为例,Global节点向全网通告根服务器地址前缀/23,Local节点仅向对等方通告带有no-export属性的根地址前缀/24。
2)运营商的路由策略
根镜像引入企业也可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通告根地址前缀的网络范围,例如,考虑到需向主导运营商支付流量结算费用,引入根镜像的中小运营企业可能不向主导运营商通告。接入香港交换中心的运营商能够得到部分根的优质服务,移动和铁通优先选择香港节点。
4推进我国构建自主根系统的策略思考
伴随美国移交IANA监管权,我国面临争取根自主的历史机遇。在此背景下,加强我国根发展策略的顶层设计,坚持“根管理权积极竞争”和“根镜像科学部署”两条主线并重,以提升我国根解析性能和逐步掌握互联网控制权为总体发展目标,推动我国以多样化方式访问、部署根镜像服务器,增强我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第一,加强根部署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并提出可行方案,积极应对全球根域名系统变革。转型期在共享根管理权和拓展根数量方面存在很多机会,鼓励科研单位、企业加强关键技术和管理权转移方案的研究,以协会、联盟等模式推动各方形成合力,提出可行方案。
第二,充分利用IETF、ICANN等渠道和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增强我国在互联网治理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融入国际根架构调整、根管理、根运行维护、支撑资助等机构发起的多层次活动,并展开深度沟通合作,争取在相关国际机构发出我国的声音,先参与、再发声,逐步形成我国的影响力。积极向IETF提交并参与讨论根架构调整相关技术草案, 根管理政策制定方面积极参与到RSSAC咨询委员会,充分参与根移交方案制定过程,在新方案关于根区内容管理、政治监管、根运行维护等方面充分体现我国利益。
全球环境问题 篇11
这就是当今世界的现状。这个世界的环境会变好吗?作为对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暨“里约+20峰会”的贡献之一,2012年6月6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北京发布了全球环境展望的第五版(GEO-5)。报告指出,尽管为实现可持续环境管理并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国际社会已经共同确定了500多项目标,但世界仍然没有真正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只有再重新明确人类自身义务,并且迅速制定和执行切实可行的政策,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
该报告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对90个最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目标实施评估后,发现全球仅在减少生产和使用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淘汰含铅汽油、提供更多更好的水源供应、促进减少海洋环境污染研究等4个目标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报告指出,过去5年中,大约有40个目标的实施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包括扩大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以及减少森林砍伐;有24个目标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取得进展,包括减缓气候变化,保护鱼类资源,抗击沙漠化和干旱;包括全球珊瑚礁状况在内的8个目标出现了恶化趋势;此外,另有14个目标由于缺乏数据无法评估。
恶化的八项目标包括世界鱼类状况、鱼类资源、珊瑚礁和湿地等。“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如果当前自然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盛行而不能被扭转的话,那么政府将要面对前所未有的(环境)破坏和退化”。联合国副秘书长和环境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说,“这需要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国家作出果断和确定的决定。”
GEO-5报告的作者之一、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l)驻北京高级研究员李来来指出,亚太地区在环境治理中的挑战,主要在亚洲各国的机制多样性。很多国家采用的是中央政府集中治理和地方政府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这样的治理方式,如果没有一个协调机制,可能弱化政府的执行力。
李来来在报告发布会现场指出,作为气候变化体系中的脆弱地区,亚太同时也是全球经济增长最迅速的区域之一。但消费的增加,并没有和公民环境教育相平衡,也没有与更节能的垃圾处理方式相结合。
GEO-5报告还指出,如果目前的环境政策和战略向正确方向改变,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还是可能的。报告也给出了一些成功政策措施的例子,包括公共投资、绿色核算、可持续贸易、建立新的市场和技术创新等。
全球环境问题 篇12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符合人才培养工作中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目前, 我国已经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大国”并非“强国”,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要求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必须具备国际知识与技能, 这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职责, 更是大学的使命。人才是一个国家软实力标准的体现, 而创新性应用人才的培养在当今的时代中显得至关重要。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 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是以前的传统模式,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 其中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想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应把标准只定在专业方向上, 应该从多个角度衡量学生的素质, 为努力培养能够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的国际化人才提供基础的素质保证。创新型应用的训练与培养有助于学生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可以使学生在思想层次上上升到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一旦学生具有了该视野并将其化作自己的思维方式, 整个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水平将被提高, 而这也会在未来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提供后备力量。
二、新形势下培养青年学生国际视野实践探索
在国际视野的培养实践中, 重要的是学生们思维方式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不仅需要教师的外部引导, 同时也需要学生主动去了解、理解其他不同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 也需要学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冲突。我们需要学生能够以国际视野在当今的实际中思考中国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并能够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高校来说, 构建国内外合作平台、创新跨文化教育内容、打造国际化培养环境, 才能实现教育全球化的最终目标。
(一) 构建国内外合作平台
合作平台的搭建不仅是一个学校的事情, 它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学校选择时, 我们需要与和本校能力相当甚至是更好的学校加强合作, 积极接受该校的留学生, 这样可以为我校的学生提供后备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办学, 荟萃中西文化, 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当然在合作的同时, 我们还应该努力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 进一步加强课程内容的国际化, 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培养人才的国际视野, 像在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的课程教学大纲中, 都已经把培养学生的国家视野作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另外广泛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也是很必要的。在交流活动和竞赛活动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国际学校所展示出来的风采, 因此我们可以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加以利用和学习。还有很多学校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国外游学或参加青少年国际夏令营, 这种做法也是十分可取的, 学生在参加国外留学、游学的过程中, 不仅开拓了视野, 还体验了西方的科技与文化, 学习到西方礼仪, 对于加强与西方的交流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 创新跨文化教育内容
创新跨文化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的创新, 二是课外学生自主创新。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 模仿国外开放式课堂的教育模式, 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主动参与的创造者。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教师的全程掌控, 有条不紊的进行本节课的课程内容。转换输出方式, 学生自然就会改变接受方式。在教学内容上, 教师可以尝试放下课本, 以课本内容为主线增加课外知识的辅助量, 为学生灌输国内外前沿知识, 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 可以有针对性的结合跨文化的内容, 双管齐下。在课外学生的自主创新方面, 学生可以利用好文化社团这个契机, 举办外语角、外语文化节等活动, 外语角的活动不应仅仅局限在校内, 更多的应该是和校外的相关人士产生交流与互动。当然,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也是很好的方式, 在社会实践以及涉外志愿服务活动中,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 在与社会的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拓宽知识面, 增强国际视野。
(三) 打造国际化培养环境
打造国际化的培养环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是一种氛围的营造, 这需要我们日复一日的努力。氛围, 对一个人来说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如果我们营造一种国际化的培养环境, 那么学生在不自觉中就会受到影响。使学生置身于所学语种的民族氛围之下, 让学生接触西方文化、开拓学生国家视野、培养学生国际胸襟, 耳濡目染, 不断受到熏陶。除了大环境的营造外,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有计划地实现, 例如外教课程的增多, 可以使更多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国家文化下的教育模式, 更好地体验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双语教学模式的开展会对中国教师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要求有所提高, 双语教学的环境下, 虽然不能为学生提供完全西方式的教学环境, 但却可以减少因学生水平差异而带来的尴尬。要具备国际视野, 就要掌握国际通用语言, 全英文授课为学生国际视野的提高提供了基础。此外, 要积极鼓励学生以多种途径观看外语类影音资料, 注重学习西方文化, 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感受不同的文化, 也使得国际化的培养环境得到良好的提升和运用。
(四) 实现全球化教育目标
教育以学生为主体, 在实现全球化的教育目标的进程中, 首先需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一些变化, 例如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的活动中, 可以更好在校园文化的氛围中感受到国际化的气息, 而这也是学生国际视野培养的初级阶段。另外, 全方位培养国际化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也是教育目标中的一个重点。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更要培养学校办学的国际化思路, 向更多的国际学校吸收借鉴优秀的经验, 形成适合本校的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当我们真正与国际学校进行合作的时候,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如何提高本校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如何使本校在国内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 这就需要走一条有特色的办学之路:学校有特点, 教师有特色, 学生有特长。全球化的教育目标需要一步一步实现, 每一步都要谨慎夯实, 只有这样, 才能在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中取得成效。
三、结语
全球化的今天,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全球化, 我们的文化、教育也需要与国际接轨。在教育改革的时代浪潮中, 我们需要把握时机, 把握机会。高校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符合这个时代发展的潮流, 在教育领域中是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其中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当代大学生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党的十八大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更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国内高校要通过构建国内外合作平台、创新跨文化教育内容、打造国际化培养环境,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实现教育全球化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国际视野,大学教育,人才培养,全球化
参考文献
[1]高静.浅议高校学生国际视野培养[J].育人天地高教, 2012 (3) .
[2]龚秀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培养国际视野人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2 (9) .
[3]刘夏蓝, 徐燕.以国际视野培养世界公民[J].深圳晚报.
[4]黄云.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若干思考[J].公安教育, 2009 (8) .
[5]姚福生, 张志伟, 王磊, 谢峰.新时期大学生国际视野教育初探[J].学术论坛, 2008 (1) .
[6]房欲飞.国际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J].江苏高教, 2002 (2) .
【全球环境问题】推荐阅读:
全球环境基金07-13
全球环境治理10-22
全球热点问题评述09-23
解“三农”问题需全球视野06-21
反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07-07
全球变暖与贫困问题07-30
从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论文09-10
全球管理05-15
全球制造05-20
全球公民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