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问题

2024-09-21

环境管理问题(通用12篇)

环境管理问题 篇1

一、环境成本管理概述

(一) 背景与含义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 人类在经济、社会、教育、科技等众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但人类在享受这高度文明带来的一切利益的同时,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却日益严重。特别是我国, 在经济飞速增长背后走的是一条落后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道路。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 我国政府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随着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愈发重视, 企业生产活动面临着越来越多环境保护方面的限制。

1.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也日益完善。IS014000系列的环境管理国际标准、环境保护法等各种法规相继出台, 这对企业活动所涉及的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细致。

2.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达到保护本国企业利益的目的, 设置了一些隐性的绿色贸易壁垒。他们要求进入他们国家的产品, 不仅在末端产品上符合环保要求, 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特定的技术标准。

3.绿色消费观念的兴起,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绿色形象, 绿色产品倍受青睐, 环境因素已成为他们挑选商品时的因素之一。

4.资金市场上也开始注重企业的环保形象和环境业绩。企业在进行外部融资时, 环境审查成为了其中必过的一关。

一系列外部的环保要求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企业面临着减少环境污染, 降低其生产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的任务。在“外部不经济内在化”的压力下, 企业的经营成本升高, 利润降低, 这影响到了企业投资者的利益。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 降低企业环境成本, 进而达到降低经营成本目的, 成为企业的普遍选择。在这些情况下, 加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 降低企业的环境成本势在必行。

(二) 方法分类

纵观国内外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从环境成本产生的时间角度, 两种环境成本管理方法———事后处理法和事前规划法被广泛使用。

1. 事后处理法

事后处理法就是企业在产生污染后, 把治理污染发生的支出确认为环境成本, 即污染产生后再治理。例如, 企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垃圾交由垃圾处理厂, 该方法发生的各种支出, 诸如储存成本、排污费用、清理成本等均作为环境成本。这种方法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不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应当被企业摒弃。

2. 事前规划法

事前规划法是指考虑企业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 设计各种可行的生产方案, 比较各方案未来现金净流出量, 从中选出支出量最少的方案, 以达到控制环境成本的目的。事前规划法把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环境支出进行分配并将其记录到产品的成本核算系统, 对环境污染采取了积极预防的态度, 使环境成本支出的可选择性和可控性得以大大提高。

3. 全过程控制法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尽管事前规划法对企业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的环境成本实施管理, 但它所提供的毕竟只是环境预算成本 (未来现金净流出量) , 难免与实际发生的环境成本存在差距。如何有效的缩小这种差距, 可以施行一种新的环境成本管理办法———全过程控制法。全过程控制法是指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本着环境成本最小化的目标, 不断调整产品工艺来减少或避免环境成本。这种集“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处理”于一体的科学环境成本管理方法, 体现了环境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

二、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

(一) 基本概念

成本作为企业一定费用的归集体, 有着既广且深的内涵, 虽然在不同的环境下有着不同的理解, 但其经济实质应是价值消耗与补偿的有机统一体。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环保法律法规措施的加强以及绿色消费的压力, 企业越来越难忽视其生产经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及破坏所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成本” (即“环境成本”) , 同时, 越来越多的“外部成本”将不断转化为企业“内部成本”, 由单个企业来承担。所以, 现行成本制度或概念越来越暴露出其缺陷, 其核心就是对企业的环境成本归集不完整和环境成本列示不恰当。

正确地界定环境成本会计的内涵和外延, 明晰内部化的外部成本和原有的内部成本, 及其之间的关系, 运用成功的环境成本控制完成和完善企业管理成为了环境成本会计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 企业环境成本的研究势在必行, 加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也越来越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另一项核心, 环境成本管理必将成为企业现行成本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确认与计量

1. 环境成本的确认 (归集)

企业环境成本确认是环境成本核算的关键, 只有准确的确认企业的环境成本才能正确的核算企业的环境成本, 从而为环境成本控制提供基础。

第一, 企业环境成本确认的可定义性。定义环境成本是为给出正确的定性描述, 突出其本质特征, 提供基本的判断标准。可以认为, 环境成本是指企业因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为降低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环境负荷, 或遵照国家环保政策法规、企业环境目标等的要求, 在一定时期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活动所支付的旨在取得环保效果和环保经济效益的可以货币计量的成本费用。

第二, 企业环境成本信息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环境成本方面的信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者确认、改变过去的评价, 进而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 那么该企业环境成木的信息就具有了相关性。

第三, 企业环境成本信息的可靠性。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者偏向, 并且能够忠实地反映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以供使用者做出决策时, 信息就具有了可靠性。所以, 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应当符合信息反映的真实性、可核算性和中立性, 要求其确认忠实于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本身, 正确选择货币计量尺度, 审慎无误地确认、计量企业环境成本各项目的金额数据, 并对环境成本发生的地点、时间及原因进行无偏差的记录, 客观地反映企业环境成本的规模和结构。

2. 环境成本的计量

在确认环境成本之后, 就要对所归集的环境成本进行精确地计量。所谓环境成本的计量是指对环境成本确认的结果予以量化的过程, 亦指在环境成本确认的基础上, 对其业务或事项按其特性, 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和属性, 进行数量和金额认定、计算和最终确定的过程。

企业环境成本的计量比较困难, 它是制约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最主要障碍, 如果只单纯的采用货币进行计量, 那么企业负担的很多环境支出定然只能将其计入到期间费用之中, 而无法归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但是, 辅之以实物单位进行计量, 并没有统一的一个标准来对其进行量化。

目前, 我们应该用货币对企业的环境成本进行计量。另外, 从我们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分类来看, 企业在生产、销售、回收、研发、社会责任以及其他方面的环境支出基本上都是可以用货币来进行计量的。由于现在并没有对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设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所以辅之以实物单位来对企业环境成本进行计量在现在并不适用。不过我们可以要求企业对污染物的排放数量进行披露, 使企业的环境信息更加透明化。

三、企业环境成本的管理控制

(一) 全过程的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方法

企业环境成本产生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 从产品的开发设计到产品废弃的整个阶段。因此对企业的环境成本的控制不应该只关注于这个阶段的某一环节, 而应该从环境成本控制的大局出发, 关注产生环境成本的每一个环节, 实施全过程的控制。按环境成本的产生空间和时间不同, 在环境成本产生前、产生过程、产生后处理三个阶段, 分别采用超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方法。

1. 超前控制

环境成本的超前控制方法是指综合考虑产品整个生产工艺流程, 把未来可能的环境支出进行分配并进入产品成本预算系统, 提出各项可行的生产方案。然后对各项可能方案进行价值评估, 筛选未来现金流出量比最少的方案来实施, 以达到控制环境成本的目的。该方法力求达到环境控制成本和环境故障成本的均衡。超前控制法对环境污染采取了积极预防的态度, 早期自行支出环境控制成本并控制未来的故障成本, 取二者之和较小 (即总环境成本较小) 的方案, 充分考虑了两种环境成本的内在联系。

2. 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法就是在生产过程中, 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 采用有利于环境的技术和工艺, 选择环境负荷低的替代材料成本, 尽量回避和减少扩大环境负荷而追加的成本。对企业各生产环节影响的因子进行跟踪监测, 特别是对排出的废弃物进行把关, 尽量作到达标排放, 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损失或罚款成本, 适当处理企业生产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等。

3. 事后控制

在经历事前规划和事中控制两个阶段后, 企业活动所产生的大部分环境影响己经被消除。但是, 由于技术的局限性以及企业彻底清除环境影响的所涉及的经济性问题, 企业产品生产出来后, 往往还有一些“三废”的排放。这就需要企业采取另外的措施进行污染的治理。事后控制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其主要目的就是设法清除和弥补企业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二) 建立健全环境成本控制体系

1. 建立健全环境成本管理制度

美国、日本、加拿大以及荷兰等国家都对环境成本概念、构成类别、计量、记录、披露等进行专业规定, 而我国虽在2001年成立了有关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系统的有实际意义的环境成本方面的具体制度或指南出台, 导致企业在环境保护环境成本管理中的盲目。

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对环境采用的是末端治理的管理方式, 末端治理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额外负担, 有投入而无产出, 这与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主要目标相抵触。它在原材料投入、生产、消费使用等产生环境负荷物质的源头阶段, 并未控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从而给事后的废弃物处理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形成诸如片面扩大废弃物填埋场所、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地球资源枯竭程度增加等环境事故后果。

2. 建立健全专业的环境成本管理机构

企业建立环境成本管理体制不是最终目的, 关键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如何将建立的环境成本管理体制加以实施和完善,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在任何企业中, 环境成本控制制度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 需要有一套健全的行政管理制度与其密切配合。只有这样, 才能使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 优化传统成本管理机构或建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 具体落实责任将会为环境成本管理体制的实施提供保障。

目前, 很多企业已经制订了各自的环境成本管理体制, 并且成立了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 但是此类机构在实施环境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不应仅仅停留于单纯控制企业生产成本, 降低环境成本费用支出, 它应当和企管处、财务处等部门协同合作相互沟通, 负责进行环境成本预测、制定环境成本计划、进行环境成本核算和控制、编制环境成本报表、进行环境成本分析和处理等全过程的研究。

摘要:进入工业社会以来, 由于人类在生产活动中随意向外界环境排放污染物,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环境问题愈来愈受人们的关注, 环境规则也越来越严格, 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日渐增大。在政府、社会及自身发展的多重压力下, 企业不得不将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纳入到日常管理活动中, 环境成本对企业经营影响越来越大。

关键词: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核算,环境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林万祥, 肖序.企业环境成本研究的国际比较[J].四川会计, 2002 (9) .

[2]陈嘉莉.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探讨[J].会计之友, 2007 (4) .

[3]张蓉, 王京芳, 陶建宏.基于生命周期成本法的环境成本分析方法研究[J].软科学, 2004 (6) .

[4]徐玖平, 蒋洪强.制造型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环境管理问题 篇2

引:所谓粮食安全,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

第一,在生产层面,确保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符合需求的食物; 第二,在供给层面,最大限度地稳定食物供应; 第三,在需求层面,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食物。

一、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1、在生产层面上:

从 2003 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 6 年丰收,年均增幅 3.56%, 没有现延续多年的每 3 年有 1 年粮食减产的局面。2009 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纪录,达到 5.308 亿吨,提前完成 “十一五”规划要求。(“十一五”规划实在2010年完成)

2、在供给层面上:

在2012年,进口的粮食超过了7000万吨,中国粮食自给率已经下降到90%以下,低于 95%(这突破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的红线)(在4月10日举行的中国社科院2013年农村绿皮书发布会暨研讨会上)。并且近年国际粮价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出现产区缺口严重现象,例如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 7 个主销区,产需缺口由 2003 年 485 亿公斤扩大到 2007 年 550 亿公斤左右。

3、在需求层面上:

我国粮食需求量逐增,从品种结构看,小麦和稻谷消费需求量缓慢增长,玉米和大豆需求量增长较快,超过80%而其他粮食消费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从消费区域看,农村和城镇口粮消费总量在逐步减少。主销区粮食消费量继续增加,部分粮食主产省的粮食消费也有较大增长。

二、危害粮食安全的环境问题

(一)自然环境

1、大气环境

(1)在高浓度污染物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称坏死斑),或者植物叶片直接枯萎脱落;(2)在低浓度污染物长期影响下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产生不可见伤害,即生理机能受到影响,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3)大气污染减弱作物生长势,降低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使植物病虫害危害加重。☀ 以空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为例(“酸雨”对于农作物的危害)

“酸雨”使水稻叶片变成淡绿色或灰绿色,长有小白斑,随后全叶变白,叶尖卷曲萎蔫,形成枯熟,最终全株死亡;小麦的麦芒变成白色;而使蔬菜以及果树的叶子脱落,造成植物死亡或者果实脱落等症状。

酸雨首先导致土壤酸化。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形态的铝化合物,植物长期过量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酸雨也能加速土壤

矿物质营养元素流失,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瘠化;酸雨还能诱发作物病虫害,使作物减产。

如四川的一个发电厂附近酸雨区域受害菜地达11.3%。其中酸敏感蔬菜蕃茄、芹菜、豇豆和黄瓜产量可下降20%;而中等敏感性的生菜、四季豆和辣椒产量下降10~20%;抗酸性较强的青椒、甘蓝、小白菜、菠菜和胡萝卜产量下降低于10%。

☀以空气中颗粒物污染为例

2、土壤方面

(1)土地流失与荒漠化:

水土流失是中国生态退化的普遍问题。三个地区的例子:东北、西北和华南。东北--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是中国的粮仓。在过去的60年里,东北黑土层的厚度从80多厘米急剧下降到不足30厘米。土壤有机质的密度从12%下降到不足2%。大约85%的土壤缺乏足够的营养。水土流失和退化的原因包括过度耕种、滥用化肥和过度砍伐。反过来,水土流失造成了更加频繁的干旱、洪水和沙尘暴。

我国沙漠占到中国国土面积的27%。并以每年3400平方公里增加。造成河流和湖泊干涸(导致土壤盐碱化,因而无法种植农作物),对1亿多人构成了直接的威胁。特别是,荒漠化造成农田和牧场退化,从而造成农作物产量的下降。

同时乱砍滥伐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4%,只有少量的原始森林得以保存。并且以年均5000平方公里的速度减少。采矿和砍伐破坏了山区的森林,从而造成了水土流失及荒漠化,减少了蓄水能力。

(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严重影响这粮食的安全,主要来源是工业废弃物、采矿活动以及化肥和杀虫剂的使用。

第一,化学和其他工业设施排放出的污染物和有毒物质,减少或杀死了植物。农村工业造成的污染比城市工业更为严重。

第二,中国存在大量的小矿场,尤其是小煤窑,因为中国将近70%的能源需求依赖煤炭。煤炭的废弃物--包括硫化物--以及其他的有毒化学物破坏了相邻地区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

第三,过度使用化肥和杀虫剂也是土地污染的原因。南方:

广东土壤污染调查:部分地区农作物被毒死

韶关大宝山矿区的上坝村老百姓就是因为长年吃这种“毒菜”与“毒大米”而成为著名的癌症村,很多村民年纪轻轻就死去。研究表明,人们长期用受镉污染的水进行灌溉稻谷,使得此地稻田重金属超标率高达70.9%,严重污染。人们食用后致使镉在体内蓄积,造成肾损伤,进而导致骨软化症,周身疼痛,称为“痛痛病”。

北方:

占全国粮食总产五分之一的东北黑土区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减少了50%,并在继续变薄,几百年才形成一厘米的黑土层正以每年近一厘米的速度消失(黑土层变薄,是指黑土地的有效耕层变薄,直接导致支撑粮食产能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肥力下降)。加上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以以工业废水的污染,使产量剧减。现在农药化肥的实际利用率不到30%,其余70%以上都成为土壤污染源。

3、水资源方面(1)水资源短缺

中国的水资源人均水平占有量比全球平均水平低25%。随着人口剧增使得农业的耗水量由70%增至80%,但是由于水质污染严重及工业和家庭用水的增长,对农业用水构成了威胁。

2010年云南干旱事件导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730万亩,其中秋冬播农作物受灾32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9.8%,水果、茶叶、蚕桑、橡胶、咖啡五类经济林果受灾1482万亩,占总面积的81.8%。云南省小春粮食减产约60%。

(2)水体污染

据统计,全国有1200条河流中,有850条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利用污水灌溉农田,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受到污染。环境和水资源污染降低了我国粮食农产品的质量,污染又加重了水资源短缺,造成生态脆弱,旱涝频发,影响粮食生产的增长,降低了粮食的有效供给能力。

2006年的一项研究调查了中国30条带着处理水入海的大河。结果显示,长江、珠江、黄河、闽江和其他一些河流排放的污染物比上一年大幅度增加。在主要的污染物总量中,化学需氧量占到86.3%,营养盐占到12.5%左右,其余的则包括油污、重金属和砷。

北方:2012.3.26山西汾阳26个村庄农作物因河水污染颗粒无收

振兴化肥公司排放废水污染河流,在农民先后种植辣椒和玉米后,全部绝收。经调查其排放废水中COD是1020毫升每克,高于化工行业的COD的含量应该是150毫升每克。氨氮含量为103毫升每克,远超是化工行业的75毫升每克,严重超标。

山东等地企业将污水用高压水井压至地下致水污染。地下水会一直向下渗透,甚至到达地下300米以下。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会一直沉淀在土壤底层中。土壤表层污染还可以通过燃烧使污染物挥发掉,但地下土壤底层污染则长期无法根除,直接影响到农作物,人一旦食用了被污染的农作物将对人体产生直接影响

(二)社会环境(1)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量剧增、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均灌溉量下降和作物产量随过量使用化肥而减少时,人均粮食产量每年约下降了0.5%)。

中国在近50年里,人口增长了2倍多。人口的规模给土地带来了巨大的不均衡压力,在中国西部的沙漠地区及西藏等地,人口压力微乎其微;而在东部沿海省份尽管只占中国15%的面积,但却拥有中国41%的人口。

(2)城市化

城市化造成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农业劳动力素质降

低。

1996年至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由1254.8万公顷,减为10427.8万公顷,人均耕地由0.106公顷降为0.094公顷。耕地的减少直接导致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减少。1998年后粮食播种面积也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而迅速减少,减少的速度甚至比耕地的还要快,到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已经降低到1 000万公顷以下。在耕地减少中,建设用地数量自1999年以后有明显地上升趋势,到了2004年增长到29.3万公顷,所占比重达到了22.6%。虽然从占耕地减少总额的百分比来看,建筑用地并不是最大的,但是从各年占用面积变化情况来看,建设用地占地面积在逐步增加,并且预期近几年内还将不断增长。

并且城镇建设占用的大多是平原地区土壤肥力高、农业劳动力集中度高的优良耕地,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有5000万失地农民,在2001-2004年4年间,大约又增加了670万,虽然每年中国耕地都有占有补,但却存在着占优补劣的问题,如2004年建设占用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占72%,而补充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仅占34%;建设占用的耕地多数是居民点周边的优质高产良田,补充的耕地多来自未利用的原开发用地。由于占多补少、占良补差,使得城镇建设的过程加快了耕地质量下降的速度。

中国2006年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42.99%。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另一面则是农村人口比重逐渐减少,有数据显示中国农村人口总量从1996年开始减少。而且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相对趋向高龄化。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弱化。

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对于国家:

从保护耕地政策、独生子女政策、灌溉系统投资、南水北调工程、大规模造林运动和退耕还林工程六个方面入手。

1.保护耕地

为了遏制耕地的减少和保护未来的粮食安全 2.独生子女政策

减少人口压力造成的用地紧张。3.国家对水利系统的投资

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的庞大投资,实现粮食自给。灌溉系统上的开支是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形式。中国大约51%的耕地得到了灌溉;将近三分之二的灌溉地区使用地表水,而其他地区则使用地下水。

4.大规模造林工程

减少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如“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和间作林、太行山绿化工程和治沙工程 5.退耕还林和退耕还牧 到2007年,退耕还林和退耕还牧已经恢复了2400万公顷的森林和草场,占到中国新增森林面积的 60%左右,受益的农民达1.24亿。

6.应加快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重金属污染整治和补救制度。

对重金属污染控制应实现地方政府负责制,打破先污染再治理的怪圈。

对于我们:

1、生活节俭,不浪费粮食;(光盘行动)

2、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问题浅析 篇3

关键词:环境管理;管理会计;实务

环境管理会计通常研究的是企业管理当局对企业经营活动和环境活动之间相互影响下的有关会计信息需求,也就是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及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影响。目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快速推进,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影响与环境事故正进一步扩大,因而一定要对财务后果进行严格管理。

一、環境管理会计概述

Tellus协会认为,环境管理会计作为企业表明其业务料应用与环境成本的主要方法。其中物料会计主要指跟踪工厂或是营运场所的全部物料流量的一项方式,通过输入与输出表现出来,最后实现资源效率的有效估计,并查找出环境需要改进的方面[1]。Bennett &James认为,生成和分析及应用非财务与财务信息,实现企业环境与经济绩效的优化,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环境管理会计通常研究的是企业管理当局对于企业经营活动和环境活动之间相互影响下的有关会计信息需求,也就是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及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影响。

二、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分析

(一)常规管理会计工作重视现金流,忽略股票与现金流精算。环境管理会计学术界方面,要集成相关账目对股票与现金流进行精算,可是目前依然缺少精算。另外,USA—EPA对管理决策目的中的负债货币化计价模式进行了论证,可是只能在出现投资评估差别时,才会推荐应用。因此,环境资产通常都会被忽视,且环境负责也未进行精算。

(二)常规管理会计针对外部成本和社会成本等问题缺少

会计处理。环境管理会计学术界方面,应用政策方式的法规融合,把政策工具进行延伸,主要包含自我调节和合作以及自发改进等相关方面[2]。若是企业并未作出自愿性承若,就应该选择折价计算方法进行强制罚款,采用反向话政策。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企业可以利用全成本核算现代环境管理会计的系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法规性检查和有关罚款。但是,通过对大部分案例进行研究,发现企业都忽略了外部成本,比较重视实际出现的成本,并非是预期的企业相关私有环境成本。而计算外部环境的成本内部化过程中,尽管信息质量相对比较差,可是与忽略外部成本估计要好许多。

三、环境管理会计未来研究方向

(一)清洁技术。针对机构参与者与区域集成时环境管理会计所发挥的功能,一定要深入理解,便于要求拉动系统可以依据客户相关需求进行设计,比如降低存货水平与应用空间等。

(二)成本计算。分析成本系统在材料消耗降低方面的影

响。比如工程化成本,其标准成本为合理的,可是标准成本会收到工程改进关系的严重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应用标准成本自身非灵活性,可能回限制降低材料应用量。比如应用标准成本难以灵活计算混合材料与人工成本,且质量较高的劳动力,可以降低材料的消耗。而这正是环境影响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正面要素。同时,虽然常规成本的分类模式是现阶段应用分析与提供环境信息的主要模式,可是并不与以往那样重视全部的常规跨级问题。比如关系工程成本和可避免成本间的区分,其中管理问题在整体降低材料消耗相关实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整体上减小材料消耗,使工程成本有效转化成可避免成本,但是可能会造成比例相对较大的可操作避免成本。

(三)理论研究。加大企业内部管理的当局环境管理会计技术方式与工具实用性方面的研究力度,同时开发相关会计信息工具。而内部厉害关系人和企业管理当局作为企业环境行为主要影响因素,其还是环境要素影响的重要责任承担者。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的根本目的为合理引导企业加强环境支出与环境成本管理,积极探索环境管理的决策与成本管控方式。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企业管理对环境管理与会计实施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直接影响其成功。若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当局充分认识企业环境管理会计方式和可提供的价值,就可在履行环境的受托责任过程中选取适宜的环境管理会计工具有效减小企业的环境风险,从而进一步促进环境管理会计的实务深入。

(四)绩效管理。环保系统完善的环境检测系统,其中立环境管理的快及标杆体系完成绩效对比十分重要。而标杆体系能够把环境最佳实践中所有变化转化至管理实施者,并且标杆体系能够设定无法获取的,但是能够实现的目标,从而有效激励保护环境与经济绩效。

结束语:近些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生存环节正面临严峻局面。而企业的发展与环境存在密切关系,因此需进一步研究环境管理会计理论,针对实务中的问题要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代文,董一楠. 环境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认知与披露主体约束[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5,06:40-43.

浅谈发酵无菌问题的管理问题 篇4

关键词:染菌,人机料法环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人, 指制造产品的人员;机, 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料, 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法, 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环, 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染菌问题是发酵工业中的头号敌人, 很多人往往对染菌问题不知所措, 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业化实际经验和教训从“人机料法环”五要素对染菌问题的管理进行了浅析。

1 人为因素对染菌问题的分析

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 在人机料法环五要素中起决定作用。人为因素在染菌上占有一定的比重,

1.1 人员要求:

从菌种制备、配料、消毒、接种、移种、取样、补料直到培养结束, 各岗位操作人员要切实树立无菌观念。虽然每个岗位都和无菌有关系, 但与无菌关系最密切的是消毒岗位, 是发酵车间的重点岗位。因此要把责任心强、文化素质高、能吃苦、有一定设备知识的人才选拔到消毒岗位中。在车间奖金分配上有意识地向消毒工倾斜,

1.2 提高自动化水平:

随着自控水平的发展, 需逐步提高发酵操作的自动化水平, 减少对人的依赖性。目前实罐消毒、移种都已经实现了自动操作, 在某些企业使用效果良好, 值得大力推广。传统实罐消毒, 每个消毒工升温时间不同, 保温温度及时间有差异, 从而造成批次的差异性。而自动消毒会减少消毒过程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并且自控阀门的开度自控调节, 不会出现阀门开过头或开度不够的现象。这样减少了对消毒工的依赖, 但对自动化和阀门的维护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

2 机的因素对染菌问题分析

发酵罐是发酵过程最主要设备, 因此发酵罐的设计及加工非常重要。罐内壁抛光度要在0.8u以上, 以便清洗容易;内盘管的固定方式最好不要用U型卡, 当消毒时, 罐体震动, 螺丝容易掉落;选择质量好、且耐压的内盘管, 以免冷水泄露到发酵罐内造成染菌;尽量不用环形空气分布管, 不然固体颗粒容易堵塞小气孔, 造成消毒不彻底;直喷式空气分布的加强板不要焊接在罐底, 时间久了, 罐底出现裂缝, 会造成物料进入, 形成消毒死角。PH、DO、温度计焊坐焊接要采用氩弧焊, 内壁光滑, 温度计的接头一定要与所选铂电阻温度计的型号一致, 以免出现拧不紧及内部积料问题。搅拌联轴器尽量用法兰联轴器代替夹壳式联轴器;搅拌叶和轮毂尽量用焊接取代螺丝连接, 减少螺纹处的清洗死角。

发酵配套的管路应力求简单, 实用, 尽量减少管路死角和泄露点:管件连接尽量采用氩弧焊接, 管内焊缝成型良好;法兰用WN法兰取代PL法兰, 法兰垫片应大小合适, 不能采取过大或过小的垫片;移种、补料管路尽量采用倒U型布置, 而不是U型布置, 不然管道无法彻底清洗干净;移种方式用焊接式三通隔膜阀组取代传统的法兰式三通隔膜阀组, 减少移种过程中, 多个法兰泄露的隐患;尽量减少排污管路的数目, 罐体排污可以借用移种站台进行排污。

2.1 料的因素对染菌问题分析

由于工业化生产用发酵培养基, 大多是粮食类物料, 有较多固形物存在, 会对灭菌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使用时必须要经过1mm的筛网过滤.以除去颗粒较大的料渣。淀粉如果升温过快或者混合不均匀时容易接团, 虽然罐温显示121度, 但是“团”内部仍有大量杂菌被包裹在里面, 引起染菌, 淀粉类物料应先搅拌均匀再加入一定的淀粉酶, 通过筛网过滤后, 打入发酵罐内, 缓慢升温到一定温度进行液化, 然后再继续加热进行消毒操作;培养基中当含有较多的生黄豆粉、蛋白胨等有机氮源时, 在消毒升温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泡沫, 泡沫特别多时会发生逃液, 由于泡沫有隔热作用, 热量不容易穿透进去, 因此造成培养基消不透, 造成染菌事故;当发酵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豆油做碳源时, 豆油和有机氮源容易接团, 另外油膜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 因此含有大量豆油的培养基, 一般需提高灭菌温度和时间来达到灭菌效果;当物料暂存间温湿度达不到要求时, 物料会受潮结块、发霉, 这样的培养基进入发酵罐消毒操作时, 如果按照常规的消毒工艺会难以灭菌彻底。

2.2 法的因素对染菌问题分析

虽然染菌的因素众多, 但人的操作方法仍然占主导作用:实罐灭菌时, 在升温时应打开排气阀, 排掉里面的冷空气, 以免造成“假压”;消毒后没有及时通空气, 造成罐压跌零, 外界杂菌进入;火焰接种时, 没有屏风保护, 空气中杂菌进入罐内;移种时受种罐压力放的太低, 都会造成杂菌进入罐内;靠罐阀的拆检不到位, 造成阀门泄露引起染菌等。因此必须对员工不断培训, 严格按照SOP进行操作, 加强无菌的管理工作, 做到奖惩分明, 通过设立无菌奖, 提高员工的无菌操作水平。

2.3 环的因素对染菌问题分析

由于发酵车间与微生物息息相关, 因此发酵车间的环境卫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对车间周围环境的消毒和卫生管理, 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杂茵对发酵污染的威胁:活菌体灭活后再排放, 主要包括取样排污、旋风排污、洗罐废水、尾气出口等, 减少噬菌体和杂茵生长的机会。;每天由相关人员定时对地面、设备进行清洁, 确保无积水和积料;定期采用漂白粉等消毒剂对污水沟、地漏等消毒处理, 以降低杂菌的密度。空压机采用口选在上风口, 提高采用口高度, 并进行预过滤;对染菌罐一定要进行灭火后再处理。

参考文献

[1]高自召.抗生素生产中染菌原因及解决方法[J].中国兽药杂志, 2004 (01) .

[2]俞俊棠, 唐孝宣, 邬行彦, 等.新编生物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3]刘振宇.发酵制服染菌[M].华北制药厂印制, 1985.

[4]党建章.发酵工艺教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精确管理八大问题之八:递减问题 篇5

人们更多的是在谈论如何提高执行力,怎么样解决执行力,但没有反问,为什么有执行力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执行力出问题的,难道说我们现代企业中的中、下层工作人员天生就干不好工作,天生就不愿意好好干工作吗?答案是否定的。企业中的员工总体来说是向上的,是积极的,是愿意倾其所能将工作做好的。问题的根本在于递减的问题,在于基层不能够全面,有效地了解企业的战略意图,不能清楚为什么干,也不清楚如何干。

在我国,执行力差还有我们的习性使然的一方面,日本松下北京彩色显象管公司选购金和IOA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平台,我与他们各管理层有过多次深入的交往,通过与这家企业接触,我认识到我们解决递减的问题的紧迫性,也找到了问题关键所在,

松下,他们的企业决策过程漫长,效率极低,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以前没有深入接触日本企业,只是表面了解,给我的感觉日本企业效率很高,产品优良。因为要实施我们的软件,所以接触到了他们决策的全过程,这让我惊讶不已,不可思议,这样低效率的决策怎么会产生如此高效率的企业,如此好的产品呢?进一步分析,我找到了缘由。日本这个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虽然高层决策,因为谨慎,非常缓慢,但是,一旦高层做出决策后,这一决策精神会迅速传达到企业每个角落,每一执行层都会坚决执行,毫不怀疑,企业高层决策的精神及内容在企业的传递过程中不会有一点递减,得到100%的贯彻与执行。

而在我们的企业,往往决策效率很高,但企业的决策在企业中贯彻时,每一层都会以自我为中心,用“我以为”来判断、看待企业的决策。将他理解的部分、同意的部分向下级传递,不理解,不同意的部分留着,等消化了再传达,或者干脆不向下级传达。这样当高层决策信息到达企业基层时,已面目全非,即使基层100%去执行,最后结果与企业高层决策也相差甚远。所以解决企业执行力,必须从思想、理念到手段上解决递减的问题,确保企业的决策信息全面、完整地在企业各层畅通运行,这样才能使我们企业效率提高,执行力得到加强。

环境问题依然严峻 篇6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2003年,在监测的340个城市中,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居住区标准)的城市 有142个,占41.7%,比上年增加7.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为三级的城市有108个,占31.8 %,比上年减少3.2个百分点;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有91个,占26.5%,比上年减少4.7 个百分点。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有所好转。

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仍是颗粒物,54.4%的城市颗粒物浓度超过二级标准 ;二氧化硫污染较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河南、湖南、内蒙古、陕西、甘肃、贵 州、重庆和四川等地区。

统计的340个城市中,有64个城市位于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二氧化硫浓度达到二级标 准的城市占40.6%;有116个城市位于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浓度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占74 .1%。

重点流域水质

七大水系2003年,409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 分别为:37.7%、32.0%和30.3%,总体水质与去年基本持平。各水系干流水质好于支 流,干流118个断面中,Ⅰ~Ⅲ类水质占52.5%、Ⅳ~Ⅴ类占38.1%、劣Ⅴ类占9.3%。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综合污染指数分析表明, 长江、珠江水质较好,海河、辽河水质较差。

在七大水系的122个省界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 :34.4%、29.5%和36.1%。淮河和海河水系的省界断面水质较差。

“三湖”“三湖”水质均为劣Ⅴ类,污染较重。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按富营 养化评价分析,太湖为轻度富营养,巢湖为中度富营养,滇池为重度富营养,与上年持平。

三峡库区在监测的6个干流断面中,有5个为Ⅱ类水质,1个为Ⅲ类水质,水质较好。

南水北调东线南水北调东线共监测10个断面,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 面比例分别为:30.0%、50.0%和20.0%。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环保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对47个环保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 结果表明,21个城市的所有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标,其余26个城市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地表 水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粪大肠菌群、五日生化需氧量等;地下水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硬度、 硫酸盐等。

酸雨

全国酸雨状况2003年,在监测的487个市、县中,出现酸雨(pH值≤5.6)的城市有265 个,占54.4%。降水年均pH值小于或等于5.6的城市有182个,占37.4%。全国酸雨污染 呈加重趋势。

与上年相比,全国城市降水年均pH值≤5.6的城市比例上升了4.8个百分点,pH值小于 4.5的城市比例增加了2.8个百分点,位于4.5-5.0之间的城市比例增加了3.2个百分点 。未出现酸雨的城市比例下降,酸雨频率超过40%的城市比例上升了7.2个百分点。表明本 年度酸雨污染较上年严重。

酸雨控制区2003年,酸雨控制区106个城市中,出现酸雨的城市95个,占89.6%,湖 南省怀化和吉首、浙江省温州、江西省抚州4个城市酸雨频率超过95%,其中抚州达到100% 。降水年均pH值小于或等于5.6的城市有75个,占70.8%,江西省萍乡、四川省宜宾和湖 南省吉首市年均pH值低于4.0。

与上年相比,酸雨频率在20%~40%之间的城市比例下降了11.5个百分点,酸雨频率 超过40%的城市比例上升了6.9个百分点。降水年均pH值大于5.0的城市比例下降了6.8个 百分点,4.5~5.0之间的城市比例上升了6.4个百分点。酸雨控制区内酸雨污染范围基本 稳定,但污染严重的区域进一步加重。

近岸海域海水水质

全国近岸海域海水2003年,全国近岸海域共监测237个点位。一、二类海水比例占50 .2%,较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比例占30.0%,较上年下降5.9个百 分点。近岸海域污染有所减轻。

四大海域近岸海水黄海和南海水质总体上较好,一、二类海水比例分别达到68.7% 、57.9%,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9.5个百分点和6.5个百分点。渤海水質有所改善,一 、二类海水比例达到50%,比上年提高11.9个百分点。东海水质较差,无一类海水,二类 海水占30.4%。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海水广西、海南、辽宁、山东沿海海水水质较好, 一、二类海水比例均达到70%以上。上海、天津沿海海水水质较差,上海沿海水质全部为劣 四类,天津沿海无一、二类海水。

城市声环境质量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003年,在352个城市中,2个城市(陕西的延安和辽宁铁岭)属重度 污染,占0.6%;9个城市属中度污染,占2.6%;150个城市属轻度污染,占42.6%。178 个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占50.6%;13个城市等效声级低于50分贝(A),声环境质量好 ,占3.6%。

中小企业环境绩效管理问题探讨 篇7

一、中小企业环境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我国目前的环境管理政策主要是针对大企业设计并同时运用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 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环境管理政策。对中小企业的环境管理主要包括依据现有环境法律法规、各类标准对中小企业的日常环境管理和针对特定问题的专项治理。受各种因素制约, 中小企业难以适应针对大企业制定的各种环境法规政策, 也使得其环境绩效管理活动缺乏明确有效的法规或制度依据。另外, 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分布在县及县以下行政区划, 而基层环保机构设置较少, 资金投入不足, 环保队伍不健全, 专业人员严重缺乏, 这使得对中小企业的有效环境检测无法保证, 也使得中小企业进行环境绩效管理的“压力”和“动力”不足。

(二) 环境绩效管理意识淡薄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他们关心和关注的重点是产能、产出、产值的增加以及收益和利润的增长情况。进行环境污染治理, 无论是购置、运行污染治理设施还是改造生产工艺流程, 都将增加企业短期内的经营成本, 加上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期较短, 一般低于污染治理设施的折旧期, 无形中又进一步提高了污染治理成本, 降低了企业的治污意愿。因此在实践中, 很多中小企业要么不进行污染治理投资, 要么在投资建成污染治理设施后不运行或者是很少运行, 仅仅把它当成是为应付环保部门检查的工具。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应有的环境绩效管理意识, 只看到了治理环境污染对企业利润的短期负面影响, 不能洞察环境绩效管理可能为企业带来的长期经济利益,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良好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 环境绩效管理能力不足

中小企业环境绩效管理能力不足体现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多个方面。融资能力方面, 中小企业无法与大企业相比,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 筹集满足正常的业务发展需要的所需资金都非常困难, 更不要说从有限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来用于治污设备的购置和运行了;中小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且由于营运资金、专业人才、管理等方面原因导致技术更新能力不足, 使得中小企业不但污染严重而且难以通过技术进步来减少或避免污染;另外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文化水平不高, 员工受教育水平和专业素质相对较低, 环境保护和参与企业环境管理活动的意识淡薄, 企业缺少环境绩效管理的人文环境。

二、加强中小企业环境绩效管理的措施

(一)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为中小企业创造环境绩效管理的宽松宏观环境

各级政府应结合各省市、各地区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有效实用的扶持政策, 鼓励中小企业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并加强环境绩效管理, 促进本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首先应建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环境治理专项资金, 用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等;其次应通过环境规制机构和环保社团、行业协会等向企业提供污染治理、技术改造或清洁生产等方面的信息和技术支持;最后还应对购置环保设备和进行污染治理投资的中小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融资优惠, 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等。

(二) 逐步完善环境规制体系, 促使中小企业加强和完善环境绩效管理工作

现行环境规制政策的缺陷直接导致了对中小企业的环境监督和处罚力度不够, 并难以有效遏制中小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 中小企业的环境绩效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展开, 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应根据中小企业实际情况, 制定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环境管理政策, 并提高政策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为中小企业环境绩效管理提供基本的政策标准;其次应提高环保机构及其人员的整体素质, 尤其是要提高对中小企业进行监督的基层环保机构的整体执法能力和权力, 并给予必要的资金保障,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行为, 还能为中小企业环境绩效管理施加压力;再次应加强环保信息披露, 各级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 硬性要求企业公布环境污染情况、污染治理措施及效果等, 并为每一个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级, 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中小企业施加法律压力以促使其不断加强和完善环境绩效管理工作。

(三)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环保管理组织机构并设定环境管理目标

除了在宏观上对中小企业进行政策扶持、法律约束之外, 中小企业本身还应当主动采取一些措施, 尽快开展并逐步完善环境绩效管理工作。首先应在企业内部建立环保管理组织机构, 该机构应当由公司经理、董事长、主管生产的副经理、车间主任、部分董事会成员、企业一线职工等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公司的环境绩效管理事宜, 包括制定公司的环境管理制度、详细的操作指导书, 发现和确定每一个造成环境污染的生产环节, 组织进行产品、设备的技术改造, 开展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等;其次应设定每个年度或生产阶段的环境管理目标, 该目标可以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终极目标, 二是具体的、分阶段的目标, 中小企业环境绩效管理的终极目标可以设定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或者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等, 而具体的、分阶段的目标应当根据每一个企业实际情况而定, 例如可以设定为:某项或某类排污指标下降百分之多少、3年 (或5年) 内部分或全部污染物排放达标合规、通过ISO14000认证等。

(四) 完善中小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 为环境绩效管理保驾护航

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或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宣传和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能源, 控制和消除环境污染, 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尽量减少企业经济活动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危害。为进一步规范和约束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 每一个企业还应当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导书或操作规程, 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失误、生产事故等, 减少残次品和废品的产生, 节约和合理利用各项资源、能源, 降低生产运作成本。制定实用、有效的内部环境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在生产实践中坚决彻底执行, 不仅可以为中小企业的环境绩效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还能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五) 把握细节、实施全过程监控, 提高环境绩效管理效果

细节决定成败, 为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绩效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企业的环保管理组织机构应从细节入手, 实施全过程监控。首先要洞悉所有造成污染的环节和生产工序, 每个工序产生了哪些污染物、其具体排放情况如何, 目前采取了哪些控制和应对措施等;其次要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环境管理控制, 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环境管理活动仅仅局限于事后, 即对污染的治理和损害赔偿等。事前的管控可以从很多方面和细节入手, 例如制定一份完整、详细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标明产生污染物的工序部位、污染物的类型等, 废水、废气排污口位置、排污去向, 固废的产生情况、处理方式、是否集中堆放等, 生产使用的原辅材料和能源替代情况等;事中的管控包括统计比较各种污染物的日 (月) 产生量, 了解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维修管理情况, 其责任人、责任部门、责任履行是否到位及责任履行不到位的原因, 对COD、氨氮、粉尘、烟尘、SO2等污染物排放指标的监测频次、具体监测结果统计, 了解和分析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等。只有从细节入手, 实施全过程监控, 才能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环境绩效管理效果, 实行其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郭庆.中小企业环境规制的困境与对策[J].东岳论丛, 2007 (02) .

试论我国环境问题与环境法制 篇8

环境问题, 是指由于自然界自身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环境质量的退化, 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概括来讲就, 环境问题就是之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我国的经济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 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超过其承载能力, 情况不容乐观。世界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 中国的城市就占七个, 且其发生源种类繁多, 诸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以及水土破坏、矿产破坏、森林破坏、草原破坏、湿地破坏、风景名胜区破坏等等。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环境法治显得尤为迫切, 环境法制建设的完善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环境立法的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很早之前就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并进行了相应的立法。但是我国现代环境法的产生却比西方工业发展国家至少完了一个世纪, 这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导致的。自1978年以来, 我国环境法制建设有很大变化, 环境立法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逐渐建立了由综合法、污染防治法、资源和生态保护法、防灾减灾法等法律组成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然而还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 覆盖领域不全, 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立法空白。虽然我国现行法律基本上覆盖了整个自然资源保护领域和污染防治领域, 但是仍有些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污染控制存在无法可依的状况。如缺少土壤污染、生物安全、遗传资源保护、核安全等。

其次, 环境法律原则性规定多, 而配套滞后, 因而操作性不强, 在立法内容上也还缺少一些基本原则和制度, 有的制度不够完善。例如我国环境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中并没有可持续发展原则等。

最后, 环境法律法规中的处罚力度弱, 缺乏强制手段, 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如《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 江苏罚款的数额极其有限, 最低的仅在1万元以下, 而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最高只可决定20万元以下的罚款, 超过20万元的, 必须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如此处罚力度, 对于大的项目犹如隔鞋搔痒, 客观上甚至有鼓励违法之嫌。

二、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

社会快速发展与污染加剧、自然资源减少相伴随, 现有法律没有很好的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从法制建设的角度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

第一, 完善现有法律体系。修改现行法律, , 增加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治理自然资源的内容, 将其上升为宪法意义上的基本法律, 从而在环境法体系内建构资源保护基础;加快立法步伐, 制定各种单项环境法律法规;随时根据国内国际需要, 修订原有环境法律法规;增添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效率原则等被国内外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各项基本法律原则。

第二, 严格环境执法。严格的环境执法是改善中国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这就要求我们要完善立法,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环保工作提到政治高度;明确各监督管理部门职责, 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健全环境保护机构,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等。

第三, 健全环境行政管理体制。1989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环境资源保护法》, 由此奠定了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统一领导国务院各个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和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法规, 编制和执行包括环境资源保护内容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国家预算。由此可见环境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只有建立健全该体制, 才能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工作, 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法的基础是人的利益需求的多样性和环境满足人类多种需求的能力, 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人类在追求和实现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利益要求时单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生态利益所导致的。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环境事件, 表明公众基本生存权、健康权日益普遍受到侵害, 突出了中国环境法制度体系的缺失和弊端, 迫切需要修改现行法律体系, 完善法制建设。唯有如此, 才可确保每个人享有一种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资源的权利、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 从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我国的经济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 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超过其承载能力, 情况不容乐观。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环境法治显得尤为迫切, 环境法制建设的完善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环境问题,经济,可持续,环境法制

参考文献

[1]刘定慧.健全环境法制实行可持续发展[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6, (02) .

[2]黄国宝.环境法制三个机制的建立和运作[J].环境教育, 1997, (4) .

[3]黄锡生, 黄福辉.健全环境法制实现可持续发展[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 6) .

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篇9

1.1 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回顾

1996年Dechow引入很多变量对违规公司进行研究, 认为盈余操纵的一个重要动机是为了以低成本吸引外部融资, 他们还检验了在承认盈余操纵的消息公布后股票价格的变动, 发现平均下降9%。1998年J·Demski的研究表明代理人可以通过盈余管理来传达其拥有的高超管理技能, 而实际上这些代理人可能并不具有会计报告盈利中所代表的管理技能。1998年Arya·A, Glover·J, S·Sunder等人的研究发现盈余管理限制了委托人解雇代理人的倾向, 还可以减少委托人对于代理人正常工作的干预。

1.2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回顾

2000年, 林舒和魏明海在《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盈利管理研究》中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A股发行公司的报告收益在IPO前年和前一年处于最高水平, 在IPO当年显著下降。2001年, 刘峰在文章《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中对会计信息失真, 特别是违法造假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了分析, 认为现有的制度安排本身排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2002年, 陆宇建在《上市公司基于配股权的盈余管理行为实证分析》中认为, 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配股权而通过盈余管理将ROE维持在略高于6%的区间与略高于10%的区间。

2 盈余管理含义及其特征

2.1 盈余管理含义

戴维森 (S·Division) 在其所著的《会计:商业语言》中也对盈余管理进行了定义:在公认会计原则限制的范围内, 为了把报告盈利调整到满意水平而采取有计划行动步骤的过程。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普 (Katherine Schipper) 在其发表的“Commentary on Earnings”一文中对盈余管理做出如下定义:盈余管理是指为了获取某些个人利益 (而非仅仅为了中立地处理经营活动) 而对对外财务报告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干预。这是一种“披露管理” (Disclosure Management) 的概念, 认为盈余管理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控制, 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报告中其他辅助信息的控制。

国内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给出了盈余管理的定义。孙铮、王跃堂认为, 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秦荣生认为, 盈余管理是借助于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来实现的, 其目的是得到一种令企业管理当局满意的财务会计结果, 而会计盈余是决定财务成果是否满意的重要参数。

2.2 盈余管理特征

盈余管理不同于利润操纵, 后者属于欺诈行为, 是贬义的概念, 而前者是在会计准则或制度允许范围内进行的, 是合规合法的行为, 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本文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定位开展对盈余管理的分析的。

(1) 盈余管理是一种长期行为, 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 (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 来看, 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余, 而只会改变企业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也就是说, 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报表中披露的盈余, 而不是企业实际的盈余。

(2) 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盈余管理关注的方向是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在不同的国家由于证券市场的发达和完善程度差异较大, 盈余管理的“经济收益观”与“信息观”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有所不同。

(3) 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一股独大”的现象还很普遍, 因此, 在我国盈余管理具有双重主体, 即直接责任人企业管理当局、间接责任人公司控股股东。

(4) 盈余管理的方法包括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会计方法主要有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会计估计的变更、会计方法应用时点的选择、交易或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等, 非会计方法主要包括公司的投融资决策、资本的国际化经营和股利分配等方面。

(5) 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寻求企业自身效用或市场价值的最大化。会计盈余作为衡量企业财务成果是否令人满意的重要参数, 是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盈余管理的对象。企业借助盈余管理的各种政策, 来实现自身效用或市场价值的最大化, 进而获得未来生存、获利和发展的潜力。

3 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3.1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1) 进行国有股减持。

国有股减持的途径有:一是国有股流通, 即直接让一部分国有股上市流通;二是国有股转让, 包括拍卖转让、协议转让等;三是注销部分国有股。国有股减持对改变我国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无疑是个良好的开端。

(2) 完善报酬契约。

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收入普遍偏低且与业绩不挂钩, 使得经理人与股东利益相背离, 降低了经理人的积极性, 盈余管理也表现出短期性特点。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年薪制和股票期权等手段来激励经理人努力工作, 激励机制的核心是使经理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挂钩, 使经理也成为企业剩余索取权的享有者, 消除激励经理的利益障碍。股票期权可以将管理当局的报酬和未来的股价挂钩, 不但可以使股东与经理人员的目标最大程度地一致, 而且还可以留住人才, 体现人力资本的产权价值。

(3)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是指以法人形式进行证券投资的机构, 如养老基金、保险基金、信托投资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 可以缓解股权过于集中和流通股过于分散的现象。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 并保持它的独立性, 不仅有利于上市公司的稳健运作和股权结构的改变, 而且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3.2 完善审计监督制度

(1) 改革注册会计师的聘任制度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石和灵魂。

要使注册会计师真正做到经济、工作和精神独立, 关键一点就是要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 应由上市公司设立的审计委员会负责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更换, 以减少甚至杜绝公司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施加压力, 增加事务所的独立性。

(2) 建立完善的审计执业规范体系。

独立审计准则体系作为规范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的权威性标准和衡量注册会计师业务质量的尺度, 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 已经有的独立审计准则不能完全满足执业需要, 这就要求对已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3) 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

首先, 应加强政府监管, 加大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有关部门应对注册会计师执业情况进行抽检, 并公布抽检结果, 不仅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 建立相关的民事赔偿制度, 对违规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应由目前的行政处罚为主过渡到行政处罚与经济处罚并重;其次, 加强行业协会的自律和监管, 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提高行业自律监管的权威性;最后, 加强社会监督, 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对执业质量进行监督, 完善行业举报制度。

3.3 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

(1) 加快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 尽量避免会计处理中的“无法可依”现象。对一些诸如并购、衍生金融工具等会计处理问题, 应尽快制定会计准则进行规范, 填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空白, 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对于在执行制度和准则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要及时通过修订有关制度和准则加以解决。

(2) 修订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 有关政策选择方面的规范应更加明确具体, 对主观性判断的会计原则和政策的运用应规定相应的约束条件, 如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和冲回时间、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原则, 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的模糊性语言。

(3) 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建设, 尽快制定会计信息披露规则, 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披露方式、披露时间、格式范例等给予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 其中尤其应注意制定关于关联方交易、大额减值准备、会计选择对公司利润影响程度的相关信息披露制度。

(4) 增强会计准则制定的科学性。准则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应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群体, 可以引入会计实务界和银行界人士, 对于准则中的某些定义和解释尽量做出详细的解释, 避免造成多种理解。

3.4 改进证券市场监管的相关制度安排

国内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 表明盈余管理是我国上市公司对证券监管部门监管的反措施, 其发生在上市公司IPO、配股、亏损时, 与证券监管制度不完善息息相关。改进并完善证券市场监管的相关制度安排, 可以减少盈余管理的外在诱因。

(1) 改进股票发行与退市制度。

股票发行、退市制度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诱因, 证券市场曾改革过几次规则, 但是, 目前的股票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仍存在问题。

(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规范会计行为的重要制度安排。在我国, 建立一个充分、透明、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是非常迫切的。在披露信息的内容上, 我国的信息披露是定期披露 (如年报、半年报、季报) 与流动披露相结合。定期披露一向是信息披露的重点, 对于该类信息, 应该力求披露信息的有效性, 既要保证披露信息迅速、及时、对于该类信息, 简明易懂, 又要尽量扩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范围。

在信息披露方式上, 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 传统的财务信息报告的形式发生了改变, 这给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证券市场的效率都带来了影响,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滞后性, 缺乏灵活性, 为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留下了充裕的时间。

(3) 根据需要及时调整监管政策。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 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不能指望通过某一方面的改进来达到治理的目的, 而需要社会各相关部门联合起来进行系统的研究治理.以保证我国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又庄.关于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J].露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2]朱红军.试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类型[J].上海会计, 2006 (12) :13-15.

环境会计问题研究 篇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与环境的关系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如何协调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 将环境因素的影响纳入到会计核算的范围中成为会计界研究的一个问题。环境会计的产生主要源自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对于环境的破坏, 因此, 力图通过会计核算的手段, 将环境因素纳入到会计核算的范围中来, 从而有效的遏制环境破坏, 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将环境因素纳入到会计核算范围中来, 有利于优化国民经济的核算, 使得其能够更加真实的反应经济的增长速度。

二、环境会计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收益计量未考虑外部性问题

传统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中的收益部分只反映企业内部那部分, 并未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外部效应进行计量, 即没有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引发的社会经济效益考虑在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不仅仅会在内部产生经济效益, 同时也会引发很大的外部效应, 例如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负外部性影响。随着我国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 对于资源型企业生产经营所产生的外部性问题非常重视, 企业的收益计量不考虑外部性, 会导致其生产经营的自身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统一。

(二) 以利润为重点的业绩考核不利于环境会计的实施

目前, 我国的企业一般都以利润为重点来进行业绩考核, 这种考核方法促使企业经营管理者追求短期利益与会计利润的最大化, 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我国企业的现有会计核算体系是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基础建立的, 会计分期假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及时的总结企业的经营状况, 通过人为的将会计期间划分为相对较短的时间段, 从而以此为基础进行账目的结算以及编制财务报告。然后, 企业通过财务报告的结果作为经营管理者业绩考核的依据, 因此, 企业经营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利益, 必然会最大化的拔高企业的短期会计利润, 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 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 忽视企业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也不利于环境会计在企业中的实施和应用。

(三) 以货币计量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体系难以反映环境因素

货币作为会计计量的尺度, 有利于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准确的反映和计量。然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于经济效益以外的因素, 例如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难以有效的用货币进行计量。尤其对于一些资源型企业而言, 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资源量特别大, 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现行的以货币计量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体系是不够科学的。企业现行会计核算体系只能对那些以货币计量和能够以货币进行交换的因素进行核算, 而对于环境资源的耗用程度无法进行反应, 因此, 从国家社会的整体来看, 这种会计核算方式忽略了一些成本费用, 会导致利润的虚增。

(四) 缺乏规范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

目前, 我国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机制, 导致环境会计信息在披露方面难以实施, 对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范围、形式、内容没有做出明确可靠的规定, 使得企业的环境责任无法进行衡量。另外, 由于企业自身缺乏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动机, 导致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可操作性非常差, 无法为环境会计的实施提供良好的信息保障。

三、环境会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 加强会计核算的基础建设

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建设, 是实施环境会计的前提条件。首先, 企业要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完善会计核算体系, 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通过包括会计核算制度, 员工责任制度, 凭证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 来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 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 加强对于会计人员的管理。其次, 要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会计人员的配合和协调, 培养综合素质强, 业务能力突出, 尤其是精通资源会计的会计业务人员。要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 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建设, 防止违规操作等行为的发生。

(二) 建立涵盖环境保护、资源消耗的会计核算制度

要建立涵盖生态保护、资源消耗在内的会计核算准则或制度, 从而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全面的予以反映, 能够将资源的有偿耗用实现。以煤炭生产企业为例, 首先, 煤炭资源入账价值可以按照评估的价值来入账, 也可以根据生产成本结转累积所形成的成本来确定入账价格。由于企业产权变动而购买的煤炭资源, 应该按照实际购进的价格或评估价作为入账基础, 在后期需要进行追加投入时, 要对成本进行进一步核算;资源发生转让、耗用、非正常损失等情况, 应该按照平均成本数额为基础来减少其存量价值。另外, 要将资源生态价值纳入到会计核算体系中来, 一旦企业对于生态造成破坏, 要求其缴纳一定的生态破坏费用。

(三) 改革经营管理者业绩考核方法

企业要对于目前以利润为重点的业绩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在业绩考核标准制定的时候, 要将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全部考虑在内。经济效益考核的指标可以采用一般的会计指标, 例如资产报酬率、权益净利率等;社会效益考核的指标可采用例如资源采储比、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员工福利水平、人均住宅利率、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等指标;环境效益考核的指标可选用废水排放达标率、废气排放达标率、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等。根据综合指标进行业绩评价, 可以有效的避免管理者只注重短期利润, 忽视企业长远发展的短视行为。另外, 通过对于环境保护支出效益的计算和反映, 可以有效的激励经营管理者保护注意资源的节约利用, 注重环境生态保护。环境保护支出效益可以通过与往年的比较来进行分析, 例如, 原料支出的变动;水、电、燃料等资源能源用量的变动;资源循环利用所引起的废弃物减少;对周围居民的水质补偿费以及保险金的支付变动等。

(四) 制定以货币计量为主、实务计量为辅的计量模式

针对目前单一的以货币计量为主的计量模式难以有效的反应企业资源耗费以及对环境影响的缺点, 企业应该制定以货币计量为主, 辅以实物或者其他指标计量的会计计量模式。尤其是要对于资源耗费和环境影响的状况进行反映, 至少要在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详尽的披露。对于资源耗费方面的计量, 企业可以选用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采矿贫化率等指标;对于环境影响方面的指标, 企业可以选用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综合治理达标率以及土地复垦率等指标进行计量。

(五) 建立环境信息披露机制

国家要建立完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 从而提高环境信息的可利用性。为了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的效率, 相关的部门要对于企业最低限度的信息披露做出明确的规定。首先, 要对于属于强度环境污染企业的列示标准进行划分并对外公布。对于环境污染强度比较高的企业以及行业, 要求其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充分披露。其次, 环境保护部门应该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要对于强污染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实时的监督, 对于其环境信息披露的情况进行严格的把关;要对于企业应该披露的主要环境污染物的指标数进行规定;另外, 还要建立一台完善的环境审核制度, 将环境污染的影响、对策方案以及企业的环境支出和负债等进行披露。

四、总结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 对于资源型企业生产经营所产生的外部性问题非常重视。实施环境会计是一个比较复杂、需要很长时间的问题, 国家以及企业一定要加强对环境会计的重视, 积极的在理论以及实践方面进行研究, 从而促进环境会计能够有效的实施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江燕.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审计与理财, 2011, (2) .

[2]邢晓媛.加强环境会计发展与应对措施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3, (23) .

中美环境问题比较 篇11

美国对导致环境问题负有责任

由于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美国在一段时间的资源占有可能远远超过其应该公平分享的世界资源份额。多数美国人拥有自己的私家车。每1000个美国公民中,就有450人拥有私人汽车。相比之下,平均1000个中国人中,只有9人拥有私人汽车。很多美国人居住在宽敞的大房子里。我自己就生长于一栋有多间卧室和五个浴室的大房子里。早在20世纪60年代,相当多的美国家庭就已经拥有了洗衣机、干洗机、洗碗机和电视机。自从80年代后期以来,大多数美国人开始拥有自己的计算机。我自己就有四台电脑。除汽车之外,另一个真正的环境威胁来自飞机。美国不再依靠像火车这种形式的交通工具,他们开车旅行,乘飞机飞来飞去。在繁忙的假日,我们的机场是如此拥挤,以至美国军方不得不为商业航班开放领空。根据世界消耗量统计显示,在2006年,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耗国,它平均每天消耗1万桶石油。与此相比,中国每天才消耗7201桶。当然,因为中国发展速度已经相当之快,这些统计数据可能已经改变。不过,美国仍然是最大的消费国,它每年消耗了全球四分之一的石油,同时也制造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污染。其中以飞机的消耗量为最巨。毫无疑问,鉴于已经持续了数十年的这种生活方式和美国众多的人口(接近3亿,虽然不可否认只占中国人口的五分之一),美国人应付起危害环境的大部分责任是毫不奇怪的。

美国人正在进行何种改变?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对这种状态进行改善呢?近些年,美国人日益深刻认识到采取措施以缓解迫在眉睫的灾难的重要性。从联邦政府方面来讲,有正在实施的保存(界定)湿地、保护国家公园,并减少工业废气排放的政策。已经对工业排放实行监测,并且出台了有计划地回收瓶、罐头和纸等项方案。近年来,循环利用方案还被应用到塑料和电子方面,比如电脑、电视和手机电池的循环使用。可以说,美国对我们地球上正在发生的一切深感恐惧。问题是我们是否愿意牺牲日常的享受和舒适。

美国对中国对待环境的印象

美国对中国和中国对待环境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印象呢?坦白讲,美国人民在提起环境问题时对中国的印象不容乐观。我们最害怕中国庞大的人口将会消耗这个星球上已经非常稀缺的资源。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还多。我们担心,由于中国发展经济的急切性,并要跻身世界强国,它为达此目标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也相信,大部分中国人从个人层上面来讲,都更在意生活的舒适和他们的个人地位,而不关注更大的问题——无论是政治的,还是地缘政治的。

从一些方面讲,美国有这样的看法是正确的;但从另一些方面来看,它又是错误的。中国人十分渴望拥有汽车。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汽车将超过美国。为了维持中国新的繁荣,需要更多的能源。中国的主要能源仍然来自煤炭。当你在中国打开一台电灯,或者打开你的电脑时,所使用的电力极有可能来自中国的日益增加的燃煤发电厂中的一家。最近,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经超过了美国。

谈到石油,中国过去生产的石油足够自身消耗。但是现今随着过快的增长和消费,中国在石油问题上不得不向其他国家施加压力,特别是那些有腐败政府和残酷践踏人权的非洲国家。而且中国对燃料需求的增长已经推动了全球燃料价格的上涨。当然美国在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上也是有过失的,特别是在中东。

中国正面临的不得不解决的最可怕的环境危机之一是缺水和水污染。中国有二分之一之多的水用于了农业,其余的用在了工业和城市。2008年,用水仍然有大量补助。在水务方面实行补助带来的问题是导致人们对水漠不关心。如果人们不得不为水付费,他们将保护水、避免浪费。在中国农村,多数人遭受着缺水的困扰,城市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在中国的660个城市中,超过400个城市缺水。在这400个城市中,有100个城市严重缺水。北京设法从黄河调水避免了缺水的危机,至少直到奥运会时期北京不会缺水。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在中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北方,但是那里只有中国15%的水资源。

作为受益于中国廉价劳动力和物美价廉的商品的国家之一,美国对中国的环境问题也是应该负责任的。一个美国作家描述这种情况为:一个美国人指责中国的环境记录,就好比一个吸毒的人谴责他的供货商。

不过,我们越来越了解到,中国正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在中国,环保组织的数量由20世纪90年代的屈指可数到几十倍地增长,到2008年已达到成千上万的数量。中国政府也比以往更加愿意认真对待环境问题,并设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害。

据期望,到2010年,中国的水消耗将减少30%,同时空气污染也将降低10%——这个速度相当快。让许多美国人感兴趣的是北京开始实施的有关取缔塑料袋的法规。事实上,中国大量使用各种各样的塑料袋,13亿中国人每天使用30亿个塑料袋!制造这些袋子要耗费很多燃料,每年中国有大约160万吨塑料袋被加工生产。现在,中国政府希望降低到110万吨。毫无疑问,这个事情当然会被强制执行。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这项规定还需要偶尔被强制执行。

中国面临的问题之一,除了它的迅速发展和日益增大的中产阶级的消费需求之外,就是环境法的强制执行。在中国,中央政府并不能很好地控制各个省和县,这些地方仍然迫切想发展壮大。一个中国的环境律师估计,只有10%的国家环境法律能够得以执行。所以,只有组织、公司和个人作出改变,只有这种问题得到解决,此种情形才能得到改善。

美国人该如何从中国的生活方式中学到东西

事实上,中国的环境危机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真正开始发展之前。在乾隆统治期间(18世纪中后期),不断发生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以容纳人口的增长,更多的土地被征用为农业田地,更多的木材被用来做了燃料等用途。这一趋势在20世纪初帝国主义统治时仍在继续。举例来说,日本和俄罗斯为了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在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时期,森林成为了为公用食堂里超过百万的院炉提供能源的燃料。不过,最引人注目而令人悲伤的影响是过去三十年中的所作所为。中国的经济繁荣导致了环境失调和灾难。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对后代将会产生灾难性

的后果。

我想指出我们在分担同一种困境。美国造成了一个烂摊子,并且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损害;中国正在制造烂摊子的途中并且必须采取措施。现在,我只想谈谈你每天都能做的一些基本的事情。如果人人都来做它,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会解决一切:政策的执行是必需的,政府干预是必需,技术的发展也是必需的。但是非常希望我们每天都作出必要的改变。

使我感兴趣的,是我过去来中国参观到的东西——而不是现在的——实际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要比美国人好很多。以下就是我,一个美国人,从中国人这里学到的。

1.依靠公共交通。仅14%美国人每天使用公共交通。中国的大城市有一个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比美国的城市好得多。并且中国人出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数也远远超过美国人,美国人通常驾驶私人汽车外出。我也看见在中国的街道上有许多自行车,虽然没有以前来时看见的那么多了,但是仍然很多。我认为美国城市需要修建更好的自行车车道,已经有了一些,但是还不够。同样我也认为中国的年轻人应该看到他们不远的过去,认真思考自己是否真正必须要一辆汽车。并且,如果自己必须要一辆小汽车,那么,是否有必要驾驶着它到处跑呢?

2.我注意到中国人民过去常常为饮用水和茶随身携带着他们自己的瓶子或杯子,这是一个好习惯。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也开始采用这种方式,随身携带一个可以反复使用的水杯被认为是一件比较酷和时髦的事情。但是美国人仍然过分依赖一次性的瓶装饮用水。我们的自来水是可口和健康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坚持购买和饮用装瓶水。我认为美国人民应该从中国人这里学会携带自己的杯子。中国人应该也注意自己不久前的好习惯,不抛弃随身携带一个可反复使用的罐子或水杯的好习惯。

3.在中国,许多公共厕所不提供擦干手的卫生纸和纸巾,虽然大城市正在改变。我认为人人自带手纸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尽管这有些不便。因为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少用一些。

4.过去,许多中国人习惯于到外面公共浴室冲澡或者洗浴。现在我很高兴得知,许多中国家庭,特别是在城市,在他们的公寓里已经有了沐浴的设施。然而,过去不得不洗公共浴池的一个好处是限制了洗澡的频率。当然我并不建议回到过去,但是我们应该每周减少一次洗浴。

5.买一个您自己的布袋或线编的购物袋并且使用它!随身携带它。这是过去在塑料袋流行之前中国人的购物方法。

6.少吃肉类。当美国人了解到中国人的饮食时,我们获悉中国人不喜欢消耗大块儿的肉,比如牛排。相反,他们把肉切成小块儿掺在各种菜肴里。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有一种繁荣的文化就是食肉的饮食文化。中国人也像其他国家的人一样开始吃更多的肉。养殖母牛耗费了很多资源,而且母牛也不利于环境,因为它们散发污染环境的胃气。美国人越来越遵循老中国的方式尽量少吃肉。

环境问题报道探析 篇12

关键词:环境问题,科学性,深度报道,尺度,危机报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环境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和媒体报道的热点。环境问题是民生问题, 环境问题报道是危机报道的一种。环境问题报道的目的在于震慑环境违法行为, 促进环保问题的解决, 更重要的是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使人们自觉投身到环境保护事业。

如今问题性批评性报道难搞, 涉及到公众利益和领导责任的环保问题更难报道, 主要是因为媒体批评曝光太少了, 整个舆论氛围是唱赞歌, 有关方面人士特别是有些领导同志对媒体曝光批评的承受力退化、弱化和异化了, 以致于“一批即跳”, 甚至对某些不算批评的提问题报道, 也难以接受。所以, 新闻媒体及其采编人员如何做好环境问题报道, 值得深入探讨。

一、环境问题专业性强, 报道须尊重科学性

环境保护是在科学认识和总结环境问题产生发展规律基础上形成的, 是一门专业性强综合性强的科学, 涉及到很多学科领域。环境问题报道的题材专业性强, 专业术语多, 数据多。目前公众对环境保护认识模糊, 概念不清, 环保意识薄弱, 因此, 环境问题报道须尊重科学性, 写出内行文章, 以科学性揭开事实真相, 为民众答疑解惑[1]。差之毫厘, 谬之千里。2011年“紫金山铜矿污染”事件发生后, 许多媒体争相报道, 《新财经》杂志刊登的《紫金矿业之祸》文中错将“9100立方米”和“500立方米”分别写成“9100万立方米”和“500万立方米”。此外, 把污水中含铜说成是剧毒物质氰化钠。这样的报道, 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反而会扩大事态, 给当地群众带来不必要的恐慌, 给政府工作增加难度。

环境问题报道的科学性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新闻工作者本身要有科学的生态理念和环境意识, 能准确向公众传递正确的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倡导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引导民众转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尊重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不但要做到所报道的单个事情的真实、准确, 而且要注意从总体、本质以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性。这就需要记者深入现场采访, 认真核实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发生的原因。对同一环境问题要多方求证, 不能偏听偏信, 要多听不同意见[2]。对存在分歧的问题应注重科学探讨, 不能断章取义或者妄下结论。三是文字表述上力求准确, 多体现环保专家意见, 保证信息的权威性, 增强报道的可信度。

二、环境问题成因复杂, 报道重在有深度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三化”的快速发展, 环境问题与日俱增, 成因复杂, 很多问题交织共存。比如饮用水源污染可由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多种因素造成;农村环保问题与环保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业污染的转移、环境监管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海洋环保问题不仅包含陆源污染, 还有海上养殖污染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旦形成就需要长时间的修复, 甚至难以修复。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是环保部门的责任, 也是各级政府及其多个相关部门的份内事, 部门相互扯皮推诿现象时有发生, 解决任务艰巨。因此, 对某些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应注重深度报道。深度报道不仅具有新闻性, 又有调查材料, 更有理性的分析和评点, 而且可采用通讯的笔调, 包涵有丰富的信息量, 有利于把复杂的问题理清说好, 问题的严重性、解决问题的紧迫性甚至破解难题的对策, 也显而易见, 可以更好地引起有关方面的反响和关注, 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 提高舆论监督的效果。

深度报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站在全局和长远的高度, 去审视整个事件发展的动态过程, 不但要有“点”还要有“面”, 使其向纵横两维度拓展, 整篇报道呈现立体化。重视报道的长期性和有效性。特别是重大环境事件和突发性环境事件的批评报道, 应作好跟踪采访和系列报道, 从政府部门、污染行为主体、民众反映等各个侧面去反映问题。二新闻背景和细节的挖掘。深度靠事实来支撑, 背景材料挖掘筛选并与现实材料的对比分析, “深”在其中。甚至拿过去的数据和现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对比, 就增添了一份说服力。细节决定成败。新闻细节特指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场景、新闻背景中出现的最有特点, 独具特色的事物和人物的具体描写。在环境问题报道中通过事件描述和民众对环境变化的感受, 凸显新闻形象性。三是文章立意新且深刻, 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新意是新闻永恒的主题, 要把报道触角深入到环境保护领域的新思路、新理念、新做法、新鲜事, 把制约环境保护的机制、体制、投入等深层次问题作为报道的重点[3], 提出符合科学规律的预见和建设性的对策, 作为决策部门参考依据。比如, 2011年笔者随省人大执法检查组对九龙江水电站最小下泄量进行检查, 如果仅是对检查结果作例行报道的话, 文章显得苍白无力。笔者从下泄流量检查的动因效果探究, 通过对九龙江流域沿线的龙岩、厦门、漳州三地市展开调查采访, 揭示了“小水电的疯狂”、“等水喝的被动”等现象, 深度剖析“治水难的纠结”, 警示九龙江疑似人工堰塞湖的问题, 写出《九龙江流域疑似人工堰塞湖》一文, 使得文章更有深度, 引起较大反响。此稿获得2011年度福建新闻奖二等奖。总之, 深度重在综合与分析, 分析重在调查与研究。只有深入采访, 掌握大量第一手的素材, 才能分析得好, 写出有深度有份量的文章。

三、环境问题影响面大, 报道应把握好尺度

环境问题具有突发性、危害性、不确定性的特点, 与民生利益密切相关, 社会影响面广, 特别是近年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 跨区域的污染事件时有所闻, 可能引起公众的恐慌, 引发公共危机。所以, 环境问题报道也是一种危机报道。倘若一味批评曝光, 环境新闻或许变成了“环境污染新闻”报道, 最终只能使公众谈污色变, 宣传效果并不好。记者如果只是简单地出于道德义愤去观察和报道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舆论监督就可能引导受众产生极端的、非理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思维方式, 最后使得宣传效果走向极端[4]。把握好尺度, 可为事件的处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引导民众积极应对环境问题危机, 主动配合政府工作, 阻止事情向不良态势发展, 将危机对社会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5]。

把握好尺度, 应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问题报道。掌握其度, 应注意两点。

首先,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既要提问题, 又不能同国家政策撞车;既要曝光批评, 又不能给政府工作添乱;既要揭露矛盾, 又不能影响社会稳定。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采写过程中要理性、客观、准确地看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 看待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压力。例如,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 人人谈核色变, 并质疑我国核电站建设及核能安全。在这个事件的报道上, 不但要让公众知晓日本核辐射事件的前因后果, 还要对核能及核电站建设进行科学解读, 科学引导, 消除人们的顾虑。

其次, 环境问题是个重要的民生问题, 要立足民生, 体现人文关怀。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全面客观和准确地反映群众的环境诉求, 同时应将晦涩的专业术语、数据转换为与公众利益相关的信息。不能为了猎奇心理或获取轰动效性, 放大或刻意渲染问题严重性, 误导民众对环保事业失去信心, 而应引导他们理性思考, 使其认识到, 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 是不可能一蹴而就,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我国发展长期面对的突出矛盾, 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 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瑞农.环境新闻的走势及报道路径[J].中国记者, 2007 (7) :16-18.

[2]张隽波.环境新闻如何走出负面误区[J].青年记者, 2009 (22) :42-43.

[3]刘友宾.新时期环境新闻的三大突破[J].中国记者, 2007 (4) :32-33.

[4]魏靖, 邓力平.环境新闻报道的不足及改进[J].青年记者, 2008 (19) :59-60.

上一篇:吸收螺钉下一篇:运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