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益诉讼相关问题

2024-06-20

环境公益诉讼相关问题(共12篇)

环境公益诉讼相关问题 篇1

一、引言

在我国,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新型手段”。[1]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订的过程中已经专门就环境公益诉讼做出了规定, 规定可以由“法律规定的机关、有关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本文将对环境公益诉讼相关法律问题展开系统论述, 希望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尤其是司法实践中环境公益诉讼的推行起到一定的帮助。

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现状

(一) 立法层面的现状

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订后, 我国在民事诉讼法中加入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 从而有可能给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以新的动力, 促使人们使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这一手段加强环境保护。2012年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条文即民事诉讼法中所谓的“公益诉讼”制度, 但是这一条文显得较为粗线条, 并没有规定哪些机关和组织属于“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 也没有就此类公益诉讼的具体程序性规定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 有待在理论上进一步论证以及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二) 司法层面的现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典型案例

司法实践中的典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例有浙江嘉兴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云南昆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江苏无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笔者从以下方面对上述三起典型的环境公益民事诉讼案例进行比较:第一, 原告资格。浙江案和江苏案的原告是检察机关, 云南案中的原告是行政机关即环保局;第二, 处理结果。浙江案和江苏案的判决主要以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和恢复原状为主, 并未涉及物质性的赔偿, 而云南案则判决被告向昆明市“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支付人民币4304520元的判决, 从而成为全国首例判决巨额经济赔偿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第三, 判决方式。浙江案最终以调解结案, 能够很好地回避当前有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立法规定较为粗线条的现状, 以免产生法律争议。江苏案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实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云南案则直接以民事判决的方式审结案件。上述三个案例表明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订前实施前, 各地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不尽一致, 各种实践方式各有特色, 但是在《民事诉讼法》实施后如何建立统一的、明确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困境

(一) 原告资格不明确

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必须明确, 此处所谓的原告资格, 是指哪些主体能够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按照民事诉讼法第55条的规定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但是民事诉讼法并未就此做出更为明确的规定。“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究竟是指哪些机关和组织, 这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实践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将“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明确化的方法有两个, 一是在现行法律中寻找依据, 以明确究竟哪些机关和组织有资格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二是制定新的法律, 明确哪些机关和组织可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遗憾的是, 现行立法并没有规定哪些机关和组织可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目前也没有制定明确的法律对此做出规定。这一现状所造成的实践困境是, 由于立法过于模糊, 造成人们缺乏明确的法律预期, 如相关主体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资格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同时也可能造成一些法律障碍, 如某些主体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但是地方法院基于各种原因而拒绝受理, 其理由是原告不具备法定资格。

(二) 诉讼程序不明确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其程序应不同于普通的民事诉讼, 但是现行民事诉讼法并未对此做出相关规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程序上最大的特点是应有一个前置程序, 这一前置程序的作用是将环境公益诉讼以非诉讼的方式解决, 这里的“非诉讼”不仅仅包含调解、和解等争议解决方式, 还包括行政解决方式, 即在正式进入诉讼程序前, 应尽量通过这些方式使环境公共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而不宜通过繁复、冗长的诉讼程序保护公共利益。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第一,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争议必须尽快地得到解决, 因而有必要以前置程序的方式保护环境公共利益, 尤其是应以环境行政执法的方式保护环境公共利益, 只有在执法机关不作为或者执法不到位的时候, 才能通过司法诉讼的方式以判决、裁定、执行等方式保护环境公共利益;第二, 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前置程序的设置可以解决滥诉现象, 同时也可能提高争议解决的效率。

(三) 法律责任不明确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民事”性质决定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法律责任应是多元化的, 除了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外, 还应包含最为重要的物质赔偿形式, 且应以物质赔偿形式为主。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物质赔偿具有如下意义:第一, 提高侵权行为人的违法成本, 同时使物质赔偿具备宣示意义, 使其能够对其他潜在的侵权行为人产生一种警示, 起到一定的震慑、惩罚作用;第二, 当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物质赔偿更多地是为了补偿遭受侵害的环境公共利益, 如可以利用赔偿金来修复环境。

四、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司法走向

(一) 以司法解释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由于当前立法并没有详细地规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这些立法现状对当前高涨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需求来说是一种阻碍, 因此有必要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来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这是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具体化的主要方式, 其理由在于:第一, 民事诉讼法在2012年才修订过, 可预期的短时间内不可能再修订该法, 因此不能寄希望于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订;且修订民事诉讼法的立法成本是极高的;第二, 民事诉讼法第55条较为粗放的条文似乎表明立法者将条文的具体化交予了最高人民法院, 由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具体化;第三,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也将进一步暴露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实践经验的积累也将有助于促进司法解释的形成。鉴于此, 当前我国应主要以司解释的方式完善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当然, 从长远来看并不排斥以立法解释或立法修订的方式实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

(二)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实践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1. 明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上, 我国学者提出了诸多见解。一般来说, 如下主体能够作为待选的原告: (1) 检察机关。检察机关被认为是公共利益的化身, 无论在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 都可以作为“最高法律秩序和道德的代表者”, 以保护公益和维护法律为依据, 对民事争执和经济纠纷进行干预, [2]应“明确赋予检察机关提起此类诉讼的主体资格”。[3] (2) 行政机关。“环保机关依法履行了环境监管职责, 仍不能有效保护环境的, 可作为原告, 提起旨在维护公共性环境公益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4]有学者认为, “环保行政职能部门多站在环境执法第一线, 拥有强大的行政权力网络及完善的环境监测和检测设备, 能够及时全面的了解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 因而为不少学者所赞同”。[5] (3) 公民和非政府组织 (NGO) 。“确立公民及非政府组织原告地位, 是发挥公益诉讼价值之需要, 也是是弥补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局限性的需要”。[6]在环境诉讼具体的原告资格确定上, 一般还要考虑平衡原告与被告的利益以及防止滥诉行为的发生, 究竟选择何者所谓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 我国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统一的看法。

建议我国采取相对开放的态度, 由多元化的主体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 应就“法律规定的机关、有关组织”作出详细的解释, 除了将检察机关作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外, 还应将环保组织等NGO纳入“有关组织”的概念中, 使环保组织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至于现行立法排斥“个人”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做法, 笔者表示理解, 立法者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滥诉, 防止法院承受过大的压力, 但是从长远来看, “公民也可以有限地动用诉讼手段以维护公共利益”, [7]也应将“个人”纳入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范围内。如果设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 那么即使已经将“个人”纳入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范围, 也可以有效地过滤滥诉行为的发生。

2. 设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前置程序

环境公益诉讼的基本程序等同于普通的民事诉讼, 但是应设置环境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国外公益诉讼程序中一般设置了前置程序, 其目的是对公益诉讼进行一些限制, 避免公益诉讼中出现滥诉现象, 例如, 美国法律主要通过预先告知程序实现前置程序的构建, “即潜在原告在拟提起诉讼之前, 书面告知涉嫌违法者及其主管机关”。[8]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在程序上构建也应通过前置程序实现对公益诉讼权的限制, 同时也可以实现节约司法资源, 促成争议尽快解决的目的。在具体的前置程序设置中, 建议在原告提起诉讼后, 同时向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控告, 要求其积极介入争议, 在此阶段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等多种手段促成侵权行为人同意赔偿或采取措施停止污染行为, 使案件在前置程序中就得以解决, 只有那些无法在前置程序中解决的案件, 才有必要进入后续司法程序。

3. 细化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律责任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殊之处其实就是原告有所不同以及所要保护的利益有所不同, 在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责任形式等方面, 其实并无不同。问题的关键在于,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赔偿额度计算应以公共利益修复和补偿为依据, 而不是以私人利益的修复和补偿为依据。因此, 建议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应适用物质赔偿这种形式, 在赔偿额度可以参照环境民事侵权的赔偿额度计算方式, 但是应将其中的私人利益保护转换为公共利益保护。此外,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也未尝不可, 以体现加强对侵害环境公共利益行为的惩处, 但是这些问题都需要实体法做出明确的回应, 否则依然会陷入法律依据缺失的怪圈, 导致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虽然在制度上存在, 而在实践中却陷入诸多困境的怪现象。

摘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地保护环境公共利益, 但是我国2012年民事诉讼法中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还只是初步性、试探性的, 与制度化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建议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 进一步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应明确检察机关和环境保护组织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应设置环境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以避免滥诉并提高环境公益保障的效率;应加大适用物质性赔偿甚至惩罚性赔偿的比例。

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前置程序,司法困境

参考文献

[1]张艳蕊.通过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促进环境保护[J].行政管理改革, 2012 (12) :32.

[2]杨光辉.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的立法研究[J].法学杂志, 2009 (9) .

[3]蔡彦敏.中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检察担当[J].中外法学, 2011 (1) :161-175.

[4]杨朝霞.论环保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正当性——以环境权理论为基础的证立[J].法学评论, 2011 (2) :105.

[5]姜明安.行政诉讼中的检察监督与行政公益诉讼[J].法学杂志, 2004 (5) .

[6]张敏纯, 陈国芳.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类型探究[J].法学杂志, 2010 (8) :8-10.

[7]黄娜.试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J].学理论, 2011 (10) :102-104.

[8]张敏纯, 陈国芳.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类型探究[J].法学杂志, 2010 (8) :8-10.

环境公益诉讼相关问题 篇2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文号】法释〔2015〕1号

【发布日期】2015-01-06

【生效日期】2015-01-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司法解释

【文件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15〕1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1月7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5年1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4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1次会议通过自2015年1月

7日起施行)

为正确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等法律的规定,对已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提起诉讼,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二条

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基金会等,可以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社会组织。

第三条

设区的市,自治州、盟、地区,不设区的地级市,直辖市的区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第四条

社会组织章程确定的宗旨和主要业务范围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且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的,可以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

社会组织提起的诉讼所涉及的社会公共利益,应与其宗旨和业务范围具有关联性。

第五条

社会组织在提起诉讼前五年内未因从事业务活动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受过行政、刑事处罚的,可以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无违法 记录”。

第六条

第一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发生地、损害结果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

中级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在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后,裁定将本院管辖的第一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交由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同一原告或者不同原告对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分别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必要时由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第七条

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辖区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实际情况,在辖区内确定部分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区域由高级人民法院确定。

第八条

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的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二)被告的行为已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初步证明材料;

(三)社会组织提起诉讼的,应当提交社会组织登记证书、章程、起诉前连续五年的工作报告书或者年检报告书,以及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无违法记录的声明。

第九条

人民法院认为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不足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其释明变更或者增加停止侵害、恢复原状等诉讼请求。

第十条

人民法院受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后,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并公告案件受理情况。

有权提起诉讼的其他机关和社会组织在公告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参加诉讼,经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列为共同原告;逾期申请的,不予准许。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人身、财产受到损害为由申请参加诉讼的,告知其另行起诉。

第十一条

检察机关、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他机关、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可以通过提供法律咨询、提交书面意见、协助调查取证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依法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后,应当在十日内告知对被告行为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十三条

原告请求被告提供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被告应当持有或者有证据证明被告持有而拒不提供,如果原告主张相关事实不利于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第十四条

对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认为必要的,应当调查收集。

对于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且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所必要的专门性问题,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第十五条

当事人申请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或者就因果关系、生态环境修复方式、生态环境修复费用以及生态环境受到损害 至恢复原状期间服务功能的损失等专门性问题提出意见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前款规定的专家意见经质证,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十六条

原告在诉讼过程中承认的对己方不利的事实和认可的证据,人民法院认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不予确认。

第十七条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以反诉方式提出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十八条

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已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行为,原告可以请求被告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原告为防止生态环境损害的发生和扩大,请求被告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予以支持。

原告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采取合理预防、处置措施而发生的费用,请求被告承担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予以支持。

第二十条

原告请求恢复原状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决被告将生态环境修复到损害发生之前的状态和功能。无法完全修复的,可以准许采用替代性修复方式。

人民法院可以在判决被告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确定被告不履行修复义务时应承担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也可以直接判决被告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

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包括制定、实施修复方案的费用和监测、监管等费用。

第二十一条

原告请求被告赔偿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恢复原状期间服务功能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予以支持。

第二十二条

原告请求被告承担检验、鉴定费用,合理的律师费以及为诉讼支出的其他合理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予以支持。

第二十三条

生态环境修复费用难以确定或者确定具体数额所需鉴定费用明显过高的,人民法院可以结合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范围和程度、生态环境的稀缺性、生态环境恢复的难易程度、防治污染设备的运行成本、被告因侵害行为所获得的利益以及过错程度等因素,并可以参考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意见、专家意见等,予以合理确定。

第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判决被告承担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恢复原状期间服务功能损失等款项,应当用于修复被损害的生态环境。

其他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败诉原告所需承担的调查取证、专家咨询、检验、鉴定等必要费用,可以酌情从上述款项中支付。

第二十五条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后,人民法院应当将协议内容公告,公告期间不少于三十日。

公告期满后,人民法院审查认为调解协议或者和解协议的内容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出具调解书。当事人以达成和解协议为由申请撤诉的,不予准许。

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基本事实和协议内容,并应当公开。

第二十六条

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而使原告诉讼请求全部实现,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第二十七条

法庭辩论终结后,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但本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情形除外。

第二十八条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裁判生效后,有权提起诉讼的其他机关和社会组织就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另行起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一)前案原告的起诉被裁定驳回的;

(二)前案原告申请撤诉被裁定准许的,但本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情形除外。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裁判生效后,有证据证明存在前案审理时未发现的损害,有权提起诉讼的机关和社会组织另行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二十九条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不影响因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提起诉讼。

第三十条

已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效裁判认定的事实,因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提起诉讼的原告、被告均无需举证证明,但原告对该事实有异议并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对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效裁判就被告是否存在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行为与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被告承担责任的大小等所作的认定,因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提起诉讼的原告主张适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被告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被告主张直接适用对其有利的认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被告仍应举证证明。

第三十一条

被告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其他民事诉讼中均承担责任,其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义务的,应当先履行其他民事诉讼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二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裁判,需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应当移送执行。

第三十三条

原告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依法申请缓交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败诉或者部分败诉的原告申请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视原告的经济状况和案件的审理情况决定是否准许。

第三十四条

社会组织有通过诉讼违法收受财物等牟取经济利益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依法收缴其非法所得、予以罚款;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社会组织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的,人民法院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或者有关机关发送司法建议,由其依法处理。

第三十五条

浅谈环境公益诉讼管辖问题 篇3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管辖;环保法庭

中图分类号:D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87-01

一、环境公益诉讼管辖概述

环境公益诉讼的管辖离不开一般管辖原则的指导,但在实际的诉讼程序过程中往往还应当考虑环境公益诉讼的具体特点,以便于实现环境公益诉讼管辖的内部性平衡,同时在体系上保持与管辖制度其他规定的一致性。

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往往涉及化工、地质、化学、水文等专业性较强的问题,环境污染的发生通常是跨省、跨流域性的行为。此类案件的审判难度可见一斑,司法成本相对较高,对法院相关审判人员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的。鉴于以上原因,对于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提倡实行集中性诉讼管辖;环境纠纷案件的特殊属性要求相关审判人员应当具有案涉专业的相关了解。

对于案件双方当事人,在环境公益诉讼具体案件中,原告方多为普通民众、社会组织,被告方则通常是相关生产企业。被告方在对信息技术的掌控方面以及物质财力等方面相对于原告有着极大的优势,这往往会导致诉讼相关公众处在一种劣势的地位,进而会出现双方当事人不平等的诉讼地位。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此类案件对审理公正的更高要求,必须全面综合三方的诉讼期待,一方面要保障受害方的合法权益,一方面又要维护好环境的公共利益,同时还不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构成阻碍。相关环境侵权问题的发生往往是以自然环境为侵权对象而实施的一种特殊侵权行为,因此,环境公益诉讼牵涉的相关法益具有空间上的分散性和不确定性。[1]

二、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管辖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工业水平不断发展,但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涉及环境污染的侵权诉讼案件的数量更是日渐增多。环境方面的相关诉讼案件存在跨流域的不同行政管理区域的问题,案件中被侵权方往往人数较多且十分分散。另一方面,我国在环境诉讼方面的立法严重不足导致绝大多数情况下,此类案件只能遵循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则进行处理。此种做法没有兼顾环境诉讼案件的特殊性,因此出现了大量因诉讼管辖而发生的纠纷问题。

从立法上来说,就侵权案件的相关管辖法院额确定,虽然司法解释将侵权行为地以解释的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总体上我国民事诉讼法长期以来的规定都相对简单。对于环境公益诉讼这种新型侵权案件,我国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明确相关法律,以确定案件管辖法院设置的具体情况,这就造成了司法实践当中法律的适用问题,现阶段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仍然是按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确定的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来进行的相关管辖法院。

从司法上来讲,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在实践过程中表现为司法管辖混乱,具体表现为:管辖不明所致的法院与法院的相互推诿亦或是管辖权的争夺。我国环境法中由于缺乏实践性的操作指导意见,仅仅规定了有关环境诉讼公益性保障的原则性规定,造成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在程序法上的相对孤立。我国现阶段的环境公益诉讼立法上的不完善以及法律适用方面的不熟练,引起了众多纠纷现象的频繁发生。在目前制度上,当发生环境侵权案件时,公民针对环境公共利益保护而提起的诉讼仍面临困难重重的严峻局面。

同时由于环境诉讼管辖的标准不具有一致性、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存在滥用现象,再者行政因素干涉司法立案等都使得环境公益诉讼在管辖方面危机重重。

三、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管辖的完善与思考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新环保法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在2014年12月8日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上述关于设置环保法庭的司法文件,为目前部分地区已经设立环保法庭的做法给予了合法性依据和支持,也为其他一些可以设置环保法庭的地区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环保法庭和环保合议庭在一些地区的建立和健全,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审判水平会不断提高,从而也更有利于保障和增进环境公益。

贵州省在环境公益诉讼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早在2007年贵阳市清镇环保法庭就已经设立。多年来贵州省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经验推动着全国新环保法的出台,并且贵州省的生态环保法庭给全国各地生态环保法庭的设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并且也有利于环境公益诉讼管辖制度的完善;2015年6月5日,全国首个中级法院生态巡回法庭在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挂牌成立。这是福建省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继率先在全国成立首个中院生态资源审判庭之后,创新生态环境审判机制的又一重大举措。巡回法庭是生态资源保护综合审判庭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行刑、民、行三审合一的审判机制,为水资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提供司法、行政执法共同联动平台,不仅能扩大资源保护效应,而且也能化为群众自觉保护生态家园的行动。

生态保护法庭和生态巡回法庭的设立可以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管辖起着一定补充作用,是实践的产物,更是《司法解释》第七条在实践中的活学活用,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管辖制度的完善,具有极大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结合案例看环境公益诉讼的特点与识别标准[J].中国环境法治,2009,(1):52.

[2]李越.跨行政区域水污染监管的管辖权问题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08,(115):18.

[3]姜启波,孙邦清.诉讼管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9.

[4]李挚萍.美国佛蒙特州环境法院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1).

[5]张璐.我国环境司法的障碍及其克服[J].中州学刊,2010,(3).

[6]曹家新.环保法庭越多越好[J].中国环境报,2008.

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问题研究 篇4

开展我国的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问题研究, 解决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首先应当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 从而使得我国的司法资源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过程中, 也能够真正的做到有据可依。健全我国的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制度, 对于我国的环境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进而促使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能够给予环境足够的保护, 从而实现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由于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部分城市在利用自然资源时, 没有做到资源的合理运用, 因此各种环境问题也随之产生[1]。环境污染现象的出现, 严重的干扰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顺利开展, 甚至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因此进行国家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给予环境问题以足够的重视, 从而有效的保障社会和群众的公益。由此可知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问题研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三、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问题研究具体内容研究

公益诉讼的概念是相比较私益诉讼的概念提出的, 公益诉讼所诉讼的现象, 主要是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公益诉讼的概念存在着广义公益诉讼概念和狭义公益诉讼两个概念。其中广义公益诉讼的概念指的是为了保证公共利益的完善性和有效性, 国家机关以国家的名义, 或者是个人以自身的名义提出的诉讼。而狭义的公益诉讼的概念仅仅是指国家机关以国家的名义开展诉讼, 进行公共利益的保护和完善工作。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的内容相对复杂, 相对于其他的公益诉讼的内容, 环境公益诉讼的内容还需要增添除了诉讼要求、诉讼对象、破坏的行为以及破坏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之外的各项地域因素、人文因素以及地理因素等等。因此开展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的工作难度相对更高。

四、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的实施问题研究

开展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的实施问题研究, 根据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的基本法律规章探究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主要分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 拓展公民行使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权的空间

拓展公民行使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权的空间[2]。由于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的执行的根本目的, 是保障公民所共同具有的权益。因此应当规定除去法律特殊的规定外, 任何公民都具备有效的行使环境污染诉讼的法律权益。

(二) 扩大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的涵盖范围

扩大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的涵盖范围,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公民实行环境诉讼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因此需要开展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涵盖问题的扩张工作, 从而保证任何的人为的、污染环境的行为, 都能够通过环境污染公益诉讼被给予及时的制止。从而应当扩大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的涵盖范围, 规定具有任何破坏环境行为的个人或者是集体, 公民都可以对其进行诉讼, 并且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 完善和应用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的内容

我国关于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应用的缺失, 也是导致我国的环境问题较为严峻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展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问题的研究, 首先需要完善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的内容[3]。开展宪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法等法律的应用和完善。并且制定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 对于地区进行定期的, 环境污染问题核查。对于存在着破坏环境的个人或者企业, 具有直接行使对其进行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的权利。从而可以有效的保证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的顺利实施。

五、结语

开展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问题研究, 首先应当明确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进而开展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问题研究具体内容研究。探究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的实施问题:拓展公民行使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权的空间和扩大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的涵盖范围以及完善和应用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的内容。开展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问题研究, 给予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以足够的重视, 是我国进行可持续高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了公众所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我国很多城市关于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应用现状, 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司法资源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开展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问题研究, 探究我国的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的问题, 从而全面进行我国环境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法律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方.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河南大学, 2013.

[2]李静.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之适格原告[D].华东政法大学, 2013.

试论环境公益诉讼 篇5

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一种主要调整环境问题凸现引起的法律关系而设立的专项诉讼制度,因环境公益诉讼有其明确的价值目标、理论支撑和现实土壤而具有可行性.因此,笔者拟在本文中浅析我国构建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行性.

作 者:郎魁元 刘双喜  作者单位:郎魁元(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刘双喜(黑龙江环球律师事务所)

刊 名:中外企业家 英文刊名: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 年,卷(期): “”(8) 分类号: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相关问题 篇6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存在的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现象不断出现,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面对目前国内社会公共环境屡遭破坏的严峻现实,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进行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已然迫在眉睫。环境公益诉讼的出现,是公众环境意识觉醒和司法进步的表现,它的广泛推行,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环境决策的民主化进程,提高社会的法治化水平,乃至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特点

1. 诉讼目的具有特殊性

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诉讼不同,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在于保护公共环境利益。而环境公共利益的概念宽泛、层次丰富、主体不确定和内容不断发展的特点决定了环境公益必须从整体性和普遍性的角度进行判断。从某种角度上说,环境公益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 起诉主体的广泛性和扩展性

从各国现有法律规定和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历程来看,有资格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主体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从起初严格限制特定的主体,到后来逐步扩大起诉主体范围,将环保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环保组织和公民个人逐步包含在内。

3. 诉讼理由的前置性

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不需要以环境侵权行为产生损害结果为前提,只要被诉行为已经引起了环境公益的损害或者有威胁环境公益的可能性即可。这是因为环境侵权行为具有不同于一般侵权行为的潜伏性和不确定性,在环境侵权行为发生之前赋予某些法律主体寻求司法保护的起诉资格,能制止环境侵权行为的发生、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危害,确保环境公益的保护。

二、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存在的问题

1. 环境权相关规定不明确

现行宪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涉及环境权的某些内容(第 9、10、22、26 条),但过于原则,不具有实体权利性质,表现出明显的缺陷和滞后性,影响了其他法律对公民环境权的规定,使我国整个法律体系对公民环境权的保护呈现出一种低调的姿态,不可能实现对公民环境权的充分保护,不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

2. 相关保障制度不完善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推行和实施,除了诉讼主体需要得到法律的认可外,完善的保障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由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国家层面的立法才刚刚起步,因此,包括举证责任、诉讼费用、诉讼时效在内的一系列保障制度除了现有规定外,仍然很不完善。

3. 环境行政执法不严

作为环境管理和环境公共利益维护的重要手段,环境行政执法的作用和实施效果往往对环境违法者和受害者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和教育作用。然而,目前由于环境法律、法规滞后,环境法律、法规、规章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执法主体职责不明、执法力度不足,以及政府干预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客观原因的存在,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存在力度弱、不协调、不规范,甚至违法等问题。

三、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

1. 通过立法来明确环境权

环境权作为新型的基本人权,不仅在学界获得了广泛认同,在国际环境法和各国宪法中也得到了广泛体现。这种基本人权属性正是环境权入宪的前提与正当性所在。在宪法层面上,要通过修订宪法,肯定公民的环境权,确立公民环境权的宪法地位,肯定社会性的环境权益,并确认司法救济对于保护公民和社会环境权益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公民环境权利救济体系。环境权纳入宪法能够提高其权利位阶,使其处于权利体系的顶端,统率相关的权利。而且由于宪法修改通常耗时长久、程序复杂,且需要绝对多数才能通过,由宪法来保障环境权的优先价值,将为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支撑,使其较少受到政治氛围影响,从而使环境价值更可能得到持久保障。

2.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保障制度

根据我国已有的环境侵权纠纷案例来看,现实生活中公民往往不愿意采取诉讼的途径进行权利救济,主要原因就在于环境侵权取证技术难度大、费用高。因此,在举证方面,应适当引入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合理平衡原被告之间的举证负担,根据起诉的内容合理分配原被告双方的举证责任,明确规定原被告举证责任负担的范围,让被告对是否排污、能否造成污染、排污与损害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能否依法免责等事项提供证据;而原告则对损害的事实和损害的大小、程度、范围等负举证责任。在完善环境公益诉讼相关保障制度的过程中,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相关制度,设置奖励原告的制度,如通过上述环境公益诉讼基金,从中提取一定比例和份额适当奖励原告,以提高民众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民众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积极性。

3. 健全培训系统

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可谓成果丰硕,环境法律体系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日臻完善。然而,在肯定环境法体系建设成果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面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现状。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也是导致环境质量改善缓慢的原因之一。我国环境法作为“软法”未能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环境法律法规在具体的实施中未得到全面、有效的执行。“徒法不足于自行”,只有好的法律不去施行、不能很好的施行,同样起不到预期作用。“如果法律不能得到执行,那就等于没有法律。”把好的法律贯彻下去,首先要坚持法大于政策,大于人情。我国依法治国的法律规范已基本完备,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实施中,要依法执政,依法行事,改变过去政府干涉司法的行为弊端,转变人情大于法的观念。

四、结语

综上,我国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制定的出发点无一例外都是为了保护环境,然而,如果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实施,那么,无论以后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如何健全、如何完备,环境公共利益的保护永远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本身的经济价值、环保价值和法律价值是有限的,但如果得到了良好的执行和实施,其发挥的作用潜力很可能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 别涛.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及其立法设想[J].中国环境法治,2006.

环境公益诉讼相关问题 篇7

原环保法对环境公益诉讼缺乏一套完备的机制, 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常陷入“有法可依”但“有法难依”的窘境, 对于许多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法院最终均以原告主体不适格为由不予立案。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 “依法治污”、“重典治污”成为新的环保诉讼理念。新环保法的最大亮点是完善了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 进一步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适格主体;对立法理念、法律原则、法律制度等方面作出了新的规定, 对原有规定作出了重大的革新和显著的突破, 被称为中国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 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可誉为我国环境立法史上又一里程碑。

(一) 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主体

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问题始终是《环境保护法》修订进程中的重点, 新环保法将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明确为“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专门从事环保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社会组织”, 这一规定同时从“质”和“量”方面充实了新《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有关组织”的法律内涵。

(二) 放宽了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

新《民事诉讼法》将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限定为环境“污染”, 在此基础上, 新环保法拓宽到包括生态破坏公益诉讼, 促使环境公益诉讼的及时性、全面性、针对性, 将更有利于保障社会公众全面参与环境保护, 更加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要求。

二、环境公益诉讼面临的难题

随着新环保法的正式实施, 环境公益诉讼将成为遏制企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有力武器, 然而, 新环保法在某些规定上仍过于原则化, 缺乏各个阶段详细的操作程序, 导致环境公益诉讼在一定程度上仍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 缺乏环境公益诉讼具体规则

我国立法、司法、行政机关均未作出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具体规则, 而实际上, 无论是环境公益诉讼的管辖、起诉主体资格、诉讼范围、证明规则、举证责任分配, 还是诉讼费用承担、赔偿金数额及归属等均应细化。

(二) 民间环保组织无意愿或无能力提起公益诉讼

近年来, 我国民间环保组织数量逐年增多, 但大多数处在初创阶段, 普遍存在筹资渠道狭窄, 资金来源单一、数额不稳定, 缺乏经验丰富的环境法律专家, 欠缺高端检测技术、设备等问题, 民间环保组织仍面临诸多窘境, 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 环保公益诉讼的相关司法保护制度不足

长期以来, 我国缺乏针对环保公益诉讼的司法保护制度, 导致难以通过诉讼渠道解决环保纠纷, 立案难、取证难、执行难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难题。

1. 立案难

首先, 环境公益诉讼案件逐年增多, 但近十年来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成功受理比例较低。其次, 在受理的案件中, 由行政机关或检察机关提起的占绝大多数, 极少出现由民间环保组织或个人提起。再次, 部分法院常以“涉环保纠纷应由政府部门解决”为理由拒绝受理。

2. 取证难

在环保纠纷中, 受害者搜集证据面临诸多困难, 且出于复杂的利益关系, 地方政府常偏向污染企业一方, 当地环保部门往往拒绝向公益诉讼主体提供污染的相关数据;受害者请求赔偿, 须经有关鉴定单位评估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额, 然而这些证据难以获取, 最终导致法院判定原告败诉。

3. 判决执行难

环境公益诉讼中, 常出现难以如期执行法院判决的情形, 例如污染企业通常以自身亏损为由拒绝或拖延履行赔偿义务, 怠于采取相应的治污措施等。长期以往, 导致环境公益诉讼形同虚设, 大量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遏止和惩治, 企业污染成本低, 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持续恶化。

三、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

新环保法的正式实施, 标志着当前在我国推进环境公益诉讼的时机已成熟, 为更好地保障新环保法的实施, 应将工作重心放在完善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程序规则上, 提供更加充分的法律保障。

(一) 制定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规则

公益性、技术性、社会影响性是环境公益诉讼的主要特征, 决定了环境公益诉讼应区别于普通的民事和行政诉讼。在立法层面, 应完善法律规定中有关环境污染的规定, 进一步加重环境污染行为的责任。例如, 确定环境公益诉讼的管辖法院包括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发生地、造成公众环境权益损害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在故意污染或生态破坏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证明上, 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和因果关系推定规则;规定在原告胜诉的案件中, 由被告承担原告支出的律师代理费、调查费、鉴定评估费等合理费用, 加大污染者的违法成本。

(二) 提升民间环保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能力

首先, 引导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与公众对环境公益诉讼形成正确的认识, 传播相关法律精神, 提升非政府环保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意愿;其次, 应加大国家对环境公益诉讼专项资金、政策、技术等投入, 解决环保社会组织的资金、技术、人员难题;再次, 加强环境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鼓励高校教授和研究中心学者到环保社会组织进行环境法律实务和诉讼技能的培训。

(三) 多措并举, 解决环境公益诉讼难题

1.转变司法理念, 加大环境违法犯罪成本

在现有惩罚性司法理念下, 应大力提倡性预防性和恢复性理念, 在污染者应对受害方承担赔偿责任的基础上, 还应结合案件实际情况, 责令其停止侵害或恢复原状;同时, 应对环境污染案件判决履行方式有所创新, 对环境和生态违法的处罚, 除了金钱罚以外, 还应包括一定程度的行为罚, 规定环境致害人承担修复生态环境的责任。

2.推行“三合一”集中审判制度

目前环境执法和司法实践中仍有许多薄弱环节, 应全面推行“三位一体”集中审判制度, 即在各省高院和中院内设立环境资源案件审判庭或合议庭, 将环境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划归其统一审理, 由法院审判业务骨干担任审判长, 规定各基层法院集中审理本区域内的案件, 通过集中、专业、高效的审判机制充分保护资源环境。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 有利于统一实施司法裁判标准, 对我国环境形势的恶化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切实维护广大社会群众环境权益。

3.建立司法保护联动机制

环保案件通常涉及政府部门、企业和公民等多方利益, 应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案件集中审判机制, 解决各类跨区域环境难题, 各级法院须加大对环境公益诉讼的重视, 严格执行新环保法的规定, 依法受理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提起的环保公益诉讼案件。

参考文献

[1]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117-120.

[2]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224-230.

[3]刘琼娥.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探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 12, 12:142-144.

[4]张泽.公民个人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资格辨析[J].学术交流, 2013, 2, 2:59-62.

环境公益诉讼相关问题 篇8

( 一) 新《民事诉讼法》对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费用负担提出了新要求

2013 年1 月1 日施行的新《民事诉讼法》第55 条规定, 法定机关和有关组织对污染环境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次修订扩大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 赋予了有关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 但其只对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作出了简单和原则性的规定, 成为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障碍。

( 二) 滞后的诉讼费用负担机制使环境法庭的工作步履维艰

为了更好适应环境公益诉讼的需要, 从2007 年, 中国第一个专门的环保法庭-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成立起, 到2014 年, 全国已设立130 多个环境保护法庭、审判庭、合议庭或者巡回法庭。但立案难、案件少, 大部分形同虚设。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产生的诉讼费用对于社会组织来说, 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和包袱, 使其在具体的司法实务中较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 三)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过于笼统, 缺少相应的配套机制

2007 年由国务院颁布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开始施行。但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以保护社会公共的环境权利为目的而提起的诉讼, 与传统诉讼有所不同, 因此, 虽然该办法在制定时大大降低了诉讼费用的标准, 但国家却未给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匹配相应的资金投入, 也使该《办法》的实施阻力重重。

( 四) 最高院积极探索合理的诉讼成本负担机制

2014 年最高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 该《意见》顺应当前环境公益诉讼的要求, 加大了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司法救助力度, 探索构建合理的诉讼成本负担机制。这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新《民事诉讼法》的需求, 但其对于很多规定还是不够完善的。

二、社会组织作为原告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费用负担的特殊性

( 一) 社会组织经费有限, 不同于可以得到财政支持的检察院

新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将“公众参与”作为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对于社会组织来讲是一种对于自身存在的一种肯定, 但这种力量是微弱的, 很多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由于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还未彻底改变, 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不够。经费不足是其面临的难题, 成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瓶颈。而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有国家财政作为其强有力的后盾, 不必为诉讼费用而苦恼。

( 二)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费用种类有别于一般民事诉讼费用

根据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6 条的规定, 诉讼费用仅仅包括裁判费用, 不包括当事人费用。但环境公益诉讼涉及问题复杂, 科学技术和专业性强, 诉讼时间和周期漫长, 这过程中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导致其产生高昂的律师费、差旅费、调查费、鉴定费、专家费等相关费用, 远远超出一般的民事诉讼费用。按照传统的诉讼费用承担方式, 仅仅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 相关的当事人费用不包括在其中, 但当事人费用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较大支出, 这影响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积极性。

( 三) 预付制度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宗旨不相适应

诉讼费用预付制度, 虽然在其他案件中可以起到防止滥诉, 对于有关原告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和预防, 保证法院工作正常开展的作用。但是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却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为了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 需要较高的环保意识和维权能力, 虽然社会组织作为一个环保组织, 其目标是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环境公共利益, 但不代表其环保觉悟已经达到较高的程度, 而且社会种种利益较量, 也使得其自身的独立性受到了很大的干扰。如果设置种种阻碍, 社会组织会分析各种利益关系, 以及经费的来源途径不因诉讼而受阻或断绝等因素, 往往不愿行使其诉讼权利。

( 四)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费用负担方式存在特殊性

环境公益诉讼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其公益性, 即原告提起公益诉讼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 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也不直接为了自身的利益, 其从此次诉讼中得不到直接的利益, 按照传统的败诉方承担诉讼费用的方式, 一旦社会组织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败诉, 其不仅将承担自身支出的相应费用, 还要承担被告因此而支出的费用和损失, 这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公益性特征不符, 将不利于调动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积极性。

三、社会组织作为原告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费用负担机制的设想

( 一) 变通执行诉讼费用预付制度

介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 还不能完全照搬别国的模式, 我国可以结合自身特点, 实行诉讼费用的比例预付制度, 在原来的比例分段累计交纳基础上, 再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案件的耗费时间、环境污染和损害案件的严重程度, 社会组织自身的经费情况和难易程度等因素, 再划分出相应的比例标准, 对于预付制度的作出变通执行的规定。这样可以使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具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便于其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更好发挥其作为保护环境的强有力的后盾的作用。

( 二) 进一步细化和改进环境公益诉讼成本负担机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探索构建合理的诉讼成本负担机制。该《意见》指出在原告胜诉时, 原告支出的合理的律师费、调查取证费、鉴定评估费等费用可以判令由被告承担。此项规定赋予了原告“获赔律师费”的权益, 是对传统的诉讼费用承担方式的突破, 将极大调动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积极性。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的诉讼方式, 对于其中律师费的具体收取标准和上限以及鉴定费用等具体费用的范围和征收标准并未作出准确具体的规定, 可能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一些实务上的问题, 因而需要随着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经验积累以及结合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特点和特殊性逐步得到完善。

( 三) 采取多种措施保证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的建立

在关于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的设立方面, 各省之前也进行了尝试。我们可以借鉴昆明市的做法, 其颁布的《昆明市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 资金来源为: ( 1) 财政拨款; ( 2) 人民法院判决无特定受益人的环境损害赔偿金; ( 3) 侵害环境案件中的刑事被告人自愿捐赠的资金; ( 4) 存款利息。其资金来源呈现多样化, 更利于保障资金的充足, 与环境公益诉讼巨额的诉讼费用相适应。此外, 还可以建立各省市的环境公益诉讼专项资金相互扶持和援助制度, 对于较为落后的地区, 可以由相对发达的地区给予其相应的扶持和援助, 这样可以保证各个地区环境保护工作同步开展, 缩小彼此差距, 使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全国更加均衡平稳开展。

( 四) 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社会组织作为一个由人所组成的机构, 难以避免会出现很多人为因素干扰的地方,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注重人情的地方。社会组织内部成员可能会出于自身的私心, 而对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进行曲解, 使本该起诉的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本来不严重的案件却穷追不舍。为了防止社会组织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提高其对于整个社会的环境公共利益的关注程度, 我们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参考文献

[1]黄丽燕.对我国民事诉讼费用负担制度的若干完善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2) .

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分析 篇9

环保法在其四次草案中, 起草者在对于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要求的立法中几经周折, 迫于各方压力终在《环保法》中确定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相比与民事诉讼法的限制, 此番立法更为严苛。在新《环保法》出台之前, 地方司法实践中对于公民是否可以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的要求, 不乏有前瞻性的规定, 如以贵阳为例,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意见》中明确:个人拥有环境公益诉讼的诉权, 禁止个人借助公益诉讼为自己谋利的行为。他们认为, 公民是是因环境问题受害的直接关系人, 也是最广泛的群体。因而应当赋予他们诉权, 结合公益诉讼的基本属性, 因而做了上述限制性规定。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不能也不应当限制在仅仅依靠政府的范围之内。环保行政部门依据宪法、法律规定承担各项行政职能、权力, 而与之对应的他们也要承担相当的职责与责任, 结合现在中国国情, 一方面, 行政机关在简政放权的把背景下, 精简机构, 人员本就受到控制, 不具备在职责范围之外承担公共利益保护的职责, 另一方面, 行政机关的职权都是宪法、各大组织法所赋予, 改变各行政机关的职能属性必然付出极大的立法成本, 在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的今天, 直接赋予行政机关法律职权代价过大。

二、鼓励检察机关作为支持起诉机关参与诉讼

(一) 检察机关作为支持起诉机关的必要性

首先, 在公民不被允许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背景下, 能够独立自主完成环境公益诉讼社会组织数量少、且适格的诉讼主体数量相对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污染面积不断扩大的基本现状而言乃是捉襟见肘。其次, 现国内社会组织普遍规模小、公益性、募集资金困难、发展规模有限。

(二) 检察机关作为支持起诉机关的正当性

检察机关依据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对法律的实施实行监督, 而行政机关作为法律的执行者, 受到检察机关的监督有必然性与正当性。一方面, 检察机关在行政主管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 应作为而不作为, 不应作为而作为, 以及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有权依其职责提出司法建议, 要求行政主管机关及时履行职责,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 检察机关亦可代表国家直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追究环境侵害者的法律责任。在新《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支持起诉原则, 即“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 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对符合起诉资格的环保团体予以支持

(一) 财政支持

目前我国环保社团主要分为四类一是由政府部门发起组建的环保社团, 占49.9%;二是由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社团, 占7.2%;三是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 占40.3%;四是港澳台及国际环保社团驻大陆机构, 占2.6%。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社会组织的地域分布严重不均衡, 且自身财政、诉讼力量薄弱无法与强大的污染者对抗。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负责人的介绍, 作为国内环保第一大组织, 他们在之前在各地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被驳回诉讼起诉的案件中, 除了客观上缺乏法律规定外, 很大一部分系无法支付高昂的诉讼费用所致, 其他组织也就不言而喻了。因而政府有必要建立鼓励、扶持环境保护组织的专项基金, 使得更对的环境公益组织走向保护环境中来。

(二) 技术支持

现阶段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组织普遍缺乏保护环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能力, 提供的服务也仅限于帮助反映情况、协商、提供咨询等方面, 因此我国应当借鉴域外先进经验, 培育一批环境保护团体, 特别是民间自发的环保组织, 促进环保团体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要注意改善政府与环保团体之间的关系, 充分发挥其自治性和自主性。在其成员之间普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知识, 让这些社会团体从实体上到程序上都能得到确实的提高, 从而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能力, 进而达成我国法律设置环境公益诉讼的最终目的。

(三) 政策支持

这要体现在设立专门基金支持公益诉讼的提起, 避免社会团体望诉讼费用心叹。应当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政策支持的合法性与必要性。一方面明确专项基金的用途、申请方式, 另一方面明确违法使用专项基金的法律责任, 使得专项基金用在刀刃上, 真正促进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报告:杨东平.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的转型与博弈[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环境保护 篇10

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环境保护,《民事诉讼法》55条

“除了环境指标不能按期完成, 我们国家五年规划的其他指标都超额完成了。”中国环境保护界的元老曲格平先生曾经这样感慨。随着经济的发展, 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范围的大问题, 危害群众健康, 影响社会稳定使得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新手段, 在国际以及国内都有了一定的司法实践, 特别是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以来,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得到了立法的认可, 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又增添了一层屏障。

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针对民事侵权的行为, 一般都是有利害关系人直接起诉, 而公益诉讼, 则具有特定机关或组织为维护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 作为一种民事救济机制, 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内为三个方面:首先, 它的起诉主体相对广泛, 并非一定是与案件有直接关系的利害关系人, 而可以是相关的机关或者组织, 比如说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公民或者环境公益团体。也就是说, 原告不仅仅只限于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受到损害的个人, 在环境民事诉讼中, 侵害行为侵害的是社会公共利益, 由于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所以即使对原告仅有不利影响而没有直接的利益损失, 原告也可以提起诉讼, 由于原告资格的宽泛, 从而可以达到对环境广泛的监督和保护;其次,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成立, 既可以是损害结果已经发生, 也可以是有可能发生的, 由于环境的损害存在着潜伏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它的损害结果不一定能立即表现出来, 但是发生后又不可逆转, 所以我们可以防范于未然, 也就是允许在损害结果未发生时进行诉讼从而预防或者制止环境的破坏, 达到环境保护的效果;最后, 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社会的公共环境权益, 当然, 公共环境权益从直接或者间接的角度来说也有对每个个体都产生侵害或损害的不利后果的可能性, 它是通过维护公共的环境权益而间接维护个体合法权益的效力。

二、环境监管部门新的职责

汤维建在《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中曾提到“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是各国通例。无论在英美法国家还是在大陆法国家, 作为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的检察机关, 都具有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在公益诉讼条款中“法律规定的机关”包括相关的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等, 以环境保护相对应的除了行政机关中的环保部门, 还包括其他一些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机关, 比如海洋部门、农业部门、铁道部门、民航部门等相关的环境监管部门。

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一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仅仅需要个人的力量、企业的努力, 更需要整个社会以及政府的力量。需要执行的一些环境执法行为一般都是由环保部门作出的, 但是, 责令停产整顿、责令限期治理和责令停产停业关闭这几种义务和处罚最严厉的行为是由政府作出的。我国法律在关于国家所有权的行使代表上的普遍规定是“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但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这个方面, 国务院似乎不太可能行使民事诉讼权, 这也就可能导致环境资源的浪费, 作为国家的公资源, 它的所有权受侵害时不能向私人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候得到民法的保护, 因为这与民法主体资格一律平等的原则是相背离的。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新增的公益诉讼的条款, 在某种意义上是行政机关被赋予了原告的资格。环境要素中的水、大气、土壤和海洋等受到侵害时, 个人的原告一般为私人受害者, 他提起诉讼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财产利益和其他合法的权益, 而对于环境本身的损害很少有人关心, 并且也要获得对环境本身的法律上的权利也相对较难, 所以它的结果是, 环境自身的维护也难以经由私人提起的民事诉讼来实现, 这就需要环境监管部门出面。

《民事诉讼法》中的公益诉讼条款给环境监管部门实施的两项新的职责:第一, 作为国家的所有权代表对相关的环境问题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第二个方面, 可以以环境行政执法机关的身份提起以行政义务处罚的相关环境诉讼。关于环境部门提起的公益诉讼, 环境监察部门只是享有确定相对人权利和义务的建议权, 也只是具有发生影响相对人权利和义务的可能性, 而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决定权属于法院, 其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也只能是通过法院的裁判完成, 这与行政机关主导的执法方式是不同的, 执法行为通过现有的执法方式难以有效实施, 这就为新型执法方式的运用提供了必要的契机, 环境监察部门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便属于司法机关主导的新型执法方法。所以,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讲, 环境监管部门都应当做好根据观察监督和调查, 随时准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新职责。

三、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建议

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有其特定的法律依据, 在宪法上, 环境权是基本人权的确认、在民法上, 环境权的私权化以及在诉讼法上, 环境权的司法救济和环境法伤环境权的综合保护。虽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但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借鉴美国的公民诉讼等, 它仍有几点不完美的地方:

1、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应当确立。

关于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事实上存在“一个共识、一个焦点”。前者是说社会各界人士都认为有必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益诉讼制度;而一个焦点是说, 哪些人、机关和社团组织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新修订的诉讼法赋予了非实体利害关系人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及其他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 这是对传统的当事人适格的重大突破, 但是由于主体的界定不清,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引起责任相互推脱或其他矛盾事件,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应当明确规定哪些机关和组织可以作为公益诉讼的主体, 并由相关的单行立法作出规定。

2、建立援助机制, 激发公众参与执法与监督的积极性。

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 作为个人的原告可能在案件上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 但保护的公共利益之后却不能从这个诉讼中的得到任何奖励, 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也就极大地打击了公民对环境的监督和保护的积极性和热情。由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若普通公众提起诉讼胜诉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所以我们在公众进行民事公益诉讼时, 不仅要提供诉讼费用的经济援助, 减轻原告的经济负担, 同时提供专业知识的援助, 解决诉讼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3、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应当界定。

在环境保护的范围内一般包括污染水、气等环境要素;破坏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以及损害湿地、物种等生态系统三种类型, 虽然环境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被设定为污染环境, 但是并没有说明区分标准, 所以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 不仅可以细化“污染环境”的范围, 也可以拓宽其范围。

参考文献

[1]齐树洁.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张[J].法学论坛, 2007 (03) .

[2]蔡守秋.结合案例看环境公益诉讼的特点与识别标准[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9) .

浅谈食品安全公益诉讼相关制度 篇11

关键词: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公益诉讼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利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近期的上海福喜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快餐食品被查出使用过期原料生产食品,而其原料供应商正是上海福喜。受福喜事件的供货断档影响,国内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多家洋快餐出现销量下滑,直接导致整个快餐行业“很受伤”,不仅如此,公众的对食品安全的忧虑很快影响到到产业链上游的蔬菜、肉类等供应商,出现时间或长或短的销量下降、生产停滞。受害人范围的广泛性可想而知,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再次受到重创,严重造成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从这一方面也可看出食品安全治理的现状堪忧,亟需再整治。

一、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内涵概念及建立原因

1.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概念

最早,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公益诉讼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演变,公益诉讼制度渐渐变为两种:广义公益诉讼和狭义公益诉讼。广义的公益诉讼包括所有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请求人民法院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诉讼活动。狭义的公益诉讼将提起诉讼的主体限于特定的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

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即指特定组织和个人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时,都可以对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其进行纠正和制裁。2013年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条款被认为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司法治理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并且也首次明确承认了我国公益诉讼制度。

2.为什么要建立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

(1)行政手段保护公共利益具有弊端。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当前主要是依靠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监管。一直以来,国家行政机关都被认为是维护公共利益有力的维护者,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人性的某些缺陷,在公益和私益之间难免会丧失公正,例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权力形成地方保护现象、政府部门与违法人员勾结怠于履行职责等。因此,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复杂的情况,必须寻找其它更行之有效的途径来保护公共利益。

(2)公益诉讼主体具有广泛性。公益诉讼的一大特点就是提起诉讼的主体可以为任何组织和个人,虽然新《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诉讼的主体限定为由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即点明了食品安全公益诉讼的主体必须是由法律规定,但是,相比于普通诉讼制度,已将原告为与所诉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扩大到只要有关组织和个人发现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即可依法提起诉讼。

(3)公益诉讼权利救济具有直接的经济赔偿和精神抚慰的特点。在权利救济方面,行政治理是从市场竞争监管和产业发展环境的层面要求违法者承担的责任,在这种处罚与救济模式下,以处罚为主,对违法者给予经济处罚和剥夺经营资格,对消费者直接损害的填补则明显不足,对发动消费者的广泛参与是极为不利的,客观上易出现消极的救济效果。通过法院判令有关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受害者进行直接的经济赔偿与精神抚慰,能够更好地对受害者进行损失补偿。食品安全公益诉讼模式即能够达到此种积极的救济效果,真正提高食品安全利益最为相关者的维权意识以及激励他们进行维权的行动意愿。

(4)事先预防功能。现有的救济制度中有关组织和人员向司法途径请求救济,都需要实际损害的发生,而且当前媒体曝光揭露的食品安全问题,往往都是在出现大量的受害者之后,产生一些原本可以被扼杀在摇篮中的伤害。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它不要求实际损害的发生,只要组织和个人发现侵害侵害食品安全的行为,就可依法提起诉讼。

(5)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维权意识。由于政府大包大揽的职能,导致社会公众过分依赖行政权力的监管,习惯性的将维护公共利益的重任全部甩给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而自身的维权意识薄弱,只是扮演一个冷漠的维护公共利益的旁观者的角色。而公益诉讼制度积极鼓励每一位民众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当中来,通过诉讼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声,从而达到维护自己的权利的目的,使食品安全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解决。

四、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的相关制度

1.公益诉讼前置程序

由于食品安全关系到普遍公众的利益,社会关注度很高,为了充分保护公共利益,防止浪费司法资源、维护诉讼秩序、防止滥诉现象的发生,有必要设置公益诉讼前置程序,所以在对公益诉讼的受理之前应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比如审查原告身份是否适格、起诉证据是否充分等等。此外,还要告知原告先履行相应的举报和控告义务,在有关国家机关不及时制止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或者不愿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才可径行提起诉讼。

2.原告处分权的限制

国家和公民赋予了公益诉讼的起诉权,为了维护司法的权威性,我们应当限制原告的处分权,不能任其随意撤诉。这也就是说,只有被告承诺停止侵害并采取補救措施,或者原告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而不能举证被告的行为的确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否则原告不得撤诉或和解。

3.激励制度

为了提高公民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积极性,一定的激励制度是必要的。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可以在公民提起食品安全公益诉讼胜诉时,给予公民一定的奖励,或者将一定比例的赔偿金分配给他;后者可以对提起公益诉讼的公民或者群体授予荣誉称号,肯定其对食品安全作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濂薇.食品安全问题研究[J].投资与创业,2013(1)208-209.

环境公益诉讼相关问题 篇12

中华环保联合会此举对于破解我国环境保护困局, 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具有重要价值。

前不久, 中华环保联合会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诉上法庭, 要求法院判令吉林油田立即停止违法排污, 支付人民币6075万元用于恢复其污染的渗坑周边等地的生态环境, 并承担本案诉讼和执行而发生的合理费用。目前该案件已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这标志着中国最大的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案件正式进入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意味着, 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原告的主体资格不再限于“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也具有提起公益诉讼的资格, 这是我国公益诉讼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维护良好的环境, 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望, 用法律手段解决环境生态问题, 是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中华环保联合会此举对于破解我国环境保护困局, 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具有重要价值。目前, 在我国司法体制和环境治理体系中, 环境公益诉讼的作用还远未发挥出来, 司法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维权中的作用也亟待加强。因此, 我们要从根本上确认和保障环境公益诉讼, 进一步确立适格主体范围, 使环境公益诉讼与行政监管、社会参与、经济调节相配合, 促进环境状况的根本好转。

环境公益诉讼不但可以填补由于行政疆域的约束而造成的监管空白, 而且还是监督行政权力的重要途径。美国是最早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国家之一, 1970年的《清洁空气法》规定了任何人都可以以自己名义对包括美国政府、行政机关、企业、各类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提起诉讼。《清洁水法》、《噪声控制法》等也规定了较为完整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德国于1960年确立了公益代表人制度, 由联邦最高检察官代表公众进行公益诉讼。目前, 我国公众的环境权益极易受到损害, 需要加快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践证明, 公众是各国环境保护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 允许人们对环境问题提起公益诉讼, 进一步促进政府、企事业单位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上一篇:毕业设计选题与指导论文下一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