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中的原告问题

2024-08-27

公益诉讼中的原告问题(共10篇)

公益诉讼中的原告问题 篇1

2012年正式通过的民诉法修正案, 首次将公益诉讼以法律的形式确立, 无疑为我国公益诉讼打开一扇“广阔的大门”。大门敞开的同时, 公益诉讼现状与保守的法律制度设计之间的巨大鸿沟备受争议, 而公益诉讼的适格主体问题就首当其冲。

新《民诉法》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规定突破了传统民事诉讼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条件, 现在“事不关己”也可起诉。200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院受理的粉尘污染案, 因为当时的原告来自北京而遭到质疑, 2010年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就某发电公司二氧化硫减排不力提出的公益诉讼, 同样未被受理。新法修正为公益诉讼的起诉人可以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 无疑为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难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 公益诉讼之门打开的同时, “法律规定的机关”、“有关组织”等模糊的概念又为司法实践设置了重重门槛。

首先, “法律规定的机关”应当作狭义理解, 仅指现行法律直接明确规定可以就某一领域提起公益诉讼的机关。目前只有海洋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 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 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是目前唯一法定的原告主体。

就“法律规定的机关“否包含检察机关还存在着争议。就笔者认为, 检察机关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职能, 发挥所积累的民事公益诉讼经验, 帮助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当好原告。一是提供线索来源。检察机关既可以接受社会举报和控告的线索来源, 也可能在自身履职过程中发现案件线索, 可以为公益诉讼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的案件线索。二是移交证据。检察机关自身履职过程中自行发现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如查封、扣押等手段形成的证据, 可以移交给其他机关和有关组织作为其提起公益诉讼的证据和依据。三是督促起诉, 对于负有监管职责的机关发现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后, 不积极、不主动地履行监管职责, 检察机关可以基于法律监督者的职责督促有关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四是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的裁判或调解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检察机关应依职权主动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不受当事人是否申诉的约束。[1]修改后的民诉法虽然进一步强化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 对民事法律监督权的方式和范围予以拓展, 但在民事公益诉讼领域内, 还需要法律的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根据民事公益案件的类型, 与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范围相对应、承担相应监管职责的行政职能部门应当有权成为该类案件的原告主体。如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案件, 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药品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可享有原告资格。当然, 这些机关的原告主体资格也需要得到相关法律的确认。应尽快出台新的司法解释来细化这一规定, 以免出现法官以无法律认定的诉讼主体为由, 拒绝检察机关及其他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而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对“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的理解。组织包括了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种类型。社会团体是根据《社团管理条例》需要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团体, 如消费者协会、妇联等。但这类组织在财政上与政府是供应关系, 在管理上受制于政府, 有的还行使着一定的管理职能。他们有没有能力和动力去开展公益诉讼, 这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从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来看, 官办社会团体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肩负起通过公益诉讼来推动公共利益的责任。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以从事社会服务为基本宗旨、以依法收取合理的费用为来源的组织。主要是学校、医院、博物馆、敬老院、科技文化中心等非营利机构。这类组织主要目的是发展教科文卫体事业, 一旦其权益被侵害, 政府部门及其背后强大的社会舆论也为其撑腰, 无需自行提起诉讼。基金会是通过无偿的资助, 促进社会的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救助等公益性事业的发展, 典型的以钱行善的组织。现在的各类基金会种类繁多、管理无序、丑闻频出, 立法中的这种模糊规定扩大了作为组织起诉的主体范围, 可能会导致“诉讼爆棚”, 或者某些基金会负责人利用公益起诉等进行炒作。

事实上, 很多推动公共利益的案件都是个人在诉, 例如推动火车上的餐车开具发票, 推动地铁站台修建公厕、涉及乙肝歧视的多个个体诉讼, 最后也推动人事部、教育部等部门做出规定, 明确要求在劳动者就业、大学生录取等环节不得查乙肝。此次修正案把个人排除在公益诉讼主体之外, 实为不明智之举, 更有人批评直言说这是一种倒退。个人有着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个人的参与可以促进社会管理发展和完善。目前一些公权力机关和带有官方色彩的社团承担职责、服务社会的意识令人担忧, 一旦公益诉讼无所作为也无任何补救措施。相形之下, 大量正在兴起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 以及许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却对公益诉讼有着更高的热情和愿望、更强的动力和能力。因此, 法律应当尽力鼓励而不是限制公民的公益诉讼, 最大程度地激活公益诉讼保障公共利益的应有功能。[2]

法案获得通过不是终点, 而是法律适用的一个起点。哪些组织适宜提起民事诉讼, 要让公益诉讼真正走入司法实践, 打开公益诉讼的方便之门, 还需要细化有关规范, 制定配套的执行细则。而这也需要我们在司法实践中逐步探索。无论如何, 一个得到法律制度肯定的公益诉讼新时代开启了, 公益诉讼的入法不仅有助于完善民事诉讼制度体系, 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维护, 遏制针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相关违法侵权行为, 而且有助于在消费者维权、反垄断、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众多公共领域形成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可喜局面, 进而从根本上促进现代公民社会的培育、建构和养成。

关键词:民诉法,公益诉讼,公益诉讼,适格主体

参考文献

[1]陈文华.公益诉讼制度与检察机关的定位[N].检察日报, 2012-11-07.

[2]阿计.民诉修法公益诉讼制度之检讨[J].群言, 2012.02.

浅析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篇2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环境权;原告资格

一、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含义和标准

(一)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含义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是指单位或个人在公益环境遭受损害或有遭受损害的危险时,可以合法启动环境公益司法救济程序的资格。在这里我们应该知道原告资格与原告地位不同,主要是取得时间上的差别,原告资格获得为受到具体侵害时起,而原告地位则是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二)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确定标准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的确定标准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有所侧重。当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确定时首先应明确其是否符合环境公益诉讼的旨意或者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所追求的目标,其次考虑其他的利益因素。较之其他衡量因素,我们更应当以最大限度的维护公民的环境权及保证环境公共利益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确定标准①。主要原因在于环境公益诉讼问题的提出是根据环境的整体性这一特征。环境的整体性就像我们所知的蝴蝶效应只要对某一种资源或者某一区域内的环境造成损坏,那么整个环境都将遭到损坏,只要有污染行为的实施,公众潜在的环境利益无疑将会受到损害,无论这种损害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二、外国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规定

(一)美国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规定

1970年美国颁布的《清洁空气法》最早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该法规定不管政府、行政机关、公司、企业法人、各类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中的任一主体做出有损环境公共利益的行为任何人均可按照该法的规定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在此之后制定的《清洁水法》规定了公民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问题。《反欺骗政府法》中则增加了公司有权以美国政府的名义作为公益诉讼的主体对欺骗政府,索取钱财的人提起诉讼。”《密歇根环境保护法案》规定了检察官享有提起环境诉讼的权利。不仅如此《谢尔曼法》和《克莱顿法》中将检查官、受害人受害人以外的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作为原告对托拉斯实施的损害行为提起诉讼。纵观美国各种法律规定得知,美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多为公民、组织和检察官。

(二)英国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规定

当环境侵害纠纷日渐增多,而传统的法律滞后于新的环境侵害事实之后,英国便对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规定进行了相应修改,修改后的法律认可了受害者本人或检察官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例如,《污染控制法》规定“对于公害,任何人均可起诉”。《英国皇家检察官准则》规定,检察总长首要的职权是代表政府参与民事诉讼,如有侵害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检察总长可以为了公共利益依职权启动司法程序对违法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另外,检察总长在私人起诉中也起一定的辅助作用,私人具备起诉资格,私人自己进行诉讼,私人无起诉资格,检察总长帮其起诉②。

(三)德国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规定

对于环境公益诉讼,德国采取最密切联系原则。个人或者组织应对所提起的诉讼与自己有利害关系负举证责任。德国《行政法院法》规定,联邦行政法院中的检察官,州高级行政法院及行政法院的公益代表(经授权)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可以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但检察官不能参与纪律惩戒及军事审判庭的案件。

(四)法国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规定

2004年法国将环境权写进宪法。例如,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第四百二十一条规定:“检察院作为主当事人进行诉讼或者作为从当事人参加诉讼。”第四百二十二条规定:“在法律有特别规定之情形,检察院依职权进行诉讼。”第四百二十三条规定:“除法律有特别规定情形外,在事实妨害公共秩序时,检察院得为维护公共秩序进行诉讼。”这些法条规定了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除了检察机关,环保团体为了公共利益,保障特定公民的人身财产权益也可提起诉讼。由此可知,在法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也可以是社会团体及环境组织。

通过借鉴外国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规定,我们发现目前在国际上检察机关是环境公益诉讼的主要主体,另外很多国家也规定社会团体、公民个人亦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三、国内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完善

(一)公民个人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到环境的整体性,再加之环境侵权行为的公害性,那么环境侵权行为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说只有有一个侵害环境某一因素的行为,整个环境都将受到影响。而环境会关系到每个公民现实的或将来的安危,因此每个公民都可以启动司法程序来保护环境公共利益。另外,我们赋予公民和团体环境公共利益原告资格是各国环境法制环境权、环境正义和环境民主这一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当公民和团体的环境权得到尊重,法制的正义、公平和民主才得以实现。同时,我们应当规定直接受害人除为私益也可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为了避免滥诉导致司法机关诉讼成本的增加,我们应该在作出法律规定时对公民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给予适当的限制,比如原告提供侵权行为人导致环境损害的证据以及原告负有举证责任等。

(二)环保团体及环保机构

环境公益诉讼在举证方面比普通诉讼困难、复杂诉讼费用也高,并且对原告的专业知识要求严格,而公民相较于环保团体,力量弱小、能力有限,很多情况下公民个体会放弃诉权,以至于公民环境权得不到有效的维护。而环保团体的人员专业、技术强硬、资金雄厚和社会影响力较大,且对环境公共利益较为关注。其被赋予原告资格,可帮助解决公民诉讼中遇到的麻烦,防止起诉“搭便车”行为,也更有助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改善环境状况③。虽然环保团体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可以减少公民放弃诉权和個人起诉“搭便车”但侵权人往往是人、财、物各方面比较富余的大型企业,公民或是环保社团与其诉讼多半会赔了夫人又折兵。而环保机关则不同,环保机关是国家机关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国家赋予其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管理所辖区域环境状况的职权,对环境违法者行政责任的追究是依法可依的。

(三)检察机关

国家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其确认了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容,将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区分开来,并且以强大的国家机器做后盾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维护。还有就是检察机关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其作为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主要职责,检察机关正确有效的运用法律是它的本质工作。因此,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是理所应当的。国家赋予检察机关以诉权,主要针对特定的民事、行政案件,所提起的诉讼往往是原被告力量悬殊,这些案件一般是原告比较弱小而被告则不是人、财、力各方面都很强大的污染企业就是拥有权力的行政主体,弱小的原告及时是真正的受害者在搜集证据等方面也处于劣势官司也很难打赢,所以不得不放弃诉讼。国家赋予检察院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既可以强化检察院在诉讼中的监督权,又能为公共利益提供更好的司法保护。(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注解:

① 颜运秋.公益诉讼理念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52

② 王名扬.英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201-203.

③ 潘世钦,潘小江,石维斌.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模式选择[J].青海社会科学,2009,(3)

参考文献:

[1] 韩广.中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324.

[2] 王名扬.英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201-203

[3] 常纪文.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法学,2007(5):103-112.]

[4] 常纪文.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法学,2007(5):103-112.

公益诉讼中的原告问题 篇3

( 一) 新《民事诉讼法》对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费用负担提出了新要求

2013 年1 月1 日施行的新《民事诉讼法》第55 条规定, 法定机关和有关组织对污染环境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次修订扩大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 赋予了有关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 但其只对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作出了简单和原则性的规定, 成为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障碍。

( 二) 滞后的诉讼费用负担机制使环境法庭的工作步履维艰

为了更好适应环境公益诉讼的需要, 从2007 年, 中国第一个专门的环保法庭-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成立起, 到2014 年, 全国已设立130 多个环境保护法庭、审判庭、合议庭或者巡回法庭。但立案难、案件少, 大部分形同虚设。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产生的诉讼费用对于社会组织来说, 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和包袱, 使其在具体的司法实务中较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 三)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过于笼统, 缺少相应的配套机制

2007 年由国务院颁布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开始施行。但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以保护社会公共的环境权利为目的而提起的诉讼, 与传统诉讼有所不同, 因此, 虽然该办法在制定时大大降低了诉讼费用的标准, 但国家却未给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匹配相应的资金投入, 也使该《办法》的实施阻力重重。

( 四) 最高院积极探索合理的诉讼成本负担机制

2014 年最高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 该《意见》顺应当前环境公益诉讼的要求, 加大了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司法救助力度, 探索构建合理的诉讼成本负担机制。这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新《民事诉讼法》的需求, 但其对于很多规定还是不够完善的。

二、社会组织作为原告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费用负担的特殊性

( 一) 社会组织经费有限, 不同于可以得到财政支持的检察院

新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将“公众参与”作为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对于社会组织来讲是一种对于自身存在的一种肯定, 但这种力量是微弱的, 很多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由于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还未彻底改变, 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不够。经费不足是其面临的难题, 成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瓶颈。而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有国家财政作为其强有力的后盾, 不必为诉讼费用而苦恼。

( 二)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费用种类有别于一般民事诉讼费用

根据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6 条的规定, 诉讼费用仅仅包括裁判费用, 不包括当事人费用。但环境公益诉讼涉及问题复杂, 科学技术和专业性强, 诉讼时间和周期漫长, 这过程中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导致其产生高昂的律师费、差旅费、调查费、鉴定费、专家费等相关费用, 远远超出一般的民事诉讼费用。按照传统的诉讼费用承担方式, 仅仅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 相关的当事人费用不包括在其中, 但当事人费用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较大支出, 这影响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积极性。

( 三) 预付制度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宗旨不相适应

诉讼费用预付制度, 虽然在其他案件中可以起到防止滥诉, 对于有关原告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和预防, 保证法院工作正常开展的作用。但是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却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为了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 需要较高的环保意识和维权能力, 虽然社会组织作为一个环保组织, 其目标是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环境公共利益, 但不代表其环保觉悟已经达到较高的程度, 而且社会种种利益较量, 也使得其自身的独立性受到了很大的干扰。如果设置种种阻碍, 社会组织会分析各种利益关系, 以及经费的来源途径不因诉讼而受阻或断绝等因素, 往往不愿行使其诉讼权利。

( 四)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费用负担方式存在特殊性

环境公益诉讼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其公益性, 即原告提起公益诉讼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 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也不直接为了自身的利益, 其从此次诉讼中得不到直接的利益, 按照传统的败诉方承担诉讼费用的方式, 一旦社会组织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败诉, 其不仅将承担自身支出的相应费用, 还要承担被告因此而支出的费用和损失, 这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公益性特征不符, 将不利于调动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积极性。

三、社会组织作为原告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费用负担机制的设想

( 一) 变通执行诉讼费用预付制度

介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 还不能完全照搬别国的模式, 我国可以结合自身特点, 实行诉讼费用的比例预付制度, 在原来的比例分段累计交纳基础上, 再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案件的耗费时间、环境污染和损害案件的严重程度, 社会组织自身的经费情况和难易程度等因素, 再划分出相应的比例标准, 对于预付制度的作出变通执行的规定。这样可以使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具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便于其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更好发挥其作为保护环境的强有力的后盾的作用。

( 二) 进一步细化和改进环境公益诉讼成本负担机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探索构建合理的诉讼成本负担机制。该《意见》指出在原告胜诉时, 原告支出的合理的律师费、调查取证费、鉴定评估费等费用可以判令由被告承担。此项规定赋予了原告“获赔律师费”的权益, 是对传统的诉讼费用承担方式的突破, 将极大调动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积极性。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的诉讼方式, 对于其中律师费的具体收取标准和上限以及鉴定费用等具体费用的范围和征收标准并未作出准确具体的规定, 可能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一些实务上的问题, 因而需要随着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经验积累以及结合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特点和特殊性逐步得到完善。

( 三) 采取多种措施保证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的建立

在关于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的设立方面, 各省之前也进行了尝试。我们可以借鉴昆明市的做法, 其颁布的《昆明市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 资金来源为: ( 1) 财政拨款; ( 2) 人民法院判决无特定受益人的环境损害赔偿金; ( 3) 侵害环境案件中的刑事被告人自愿捐赠的资金; ( 4) 存款利息。其资金来源呈现多样化, 更利于保障资金的充足, 与环境公益诉讼巨额的诉讼费用相适应。此外, 还可以建立各省市的环境公益诉讼专项资金相互扶持和援助制度, 对于较为落后的地区, 可以由相对发达的地区给予其相应的扶持和援助, 这样可以保证各个地区环境保护工作同步开展, 缩小彼此差距, 使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全国更加均衡平稳开展。

( 四) 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社会组织作为一个由人所组成的机构, 难以避免会出现很多人为因素干扰的地方,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注重人情的地方。社会组织内部成员可能会出于自身的私心, 而对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进行曲解, 使本该起诉的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本来不严重的案件却穷追不舍。为了防止社会组织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提高其对于整个社会的环境公共利益的关注程度, 我们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参考文献

[1]黄丽燕.对我国民事诉讼费用负担制度的若干完善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2) .

消费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探析 篇4

关键词:消费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消费者协会;诉讼位次

虽然新民诉法对消费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进行了规定,但是对于“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并未具体明确。2014年3月15日新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七条:“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条款规定明确了消费者协会对于消费公益诉讼的起诉资格,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于哪些主体更适合提起消费公益诉讼的激烈讨论。

一、关于消费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争论

1.行政机关

对于是否赋予行政机关提起消费公益诉讼的资格,支持者主要有以下理由:

(1)行政机关代表的是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作为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行政机关在消费领域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行政机关提起消费公益诉讼易于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

(2)行政机关的职业素养可以使对于消费公益诉讼案件的处理更加科学和合理,由于工作属性等原因,行政机关更容易掌握详实的信息资料,对于消费领域的各种专业知识也有着很大的优势,使消费公益诉讼更加顺畅的进行下去。反对者认为有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并不适合作为消费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一方面,消费公益诉讼属于民事诉讼的范畴,民事诉讼的双方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而如果由行政机关提起消费公益诉讼,对于被告方而言势必处于弱势,明显会改变诉讼双方的平等地位;更为重要的是,正是由于行政机关监管不力和怠于行使行政职权导致了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日益严重,如果再赋予行政机关提起消费公益诉讼的资格,势必会忽略行政机关的责任。法律赋予行政机关提起消费公益诉讼资格也显得没有必要,因为现行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权力体系已经满足了行政机关解决纠纷、赔偿消费者、惩罚违法者,甚至将违法者赶出市场竞争体系以绝后患的需要。[1]具有国家管理权的行政机关更应该加强其行政管理职权,用行政强制的手段和措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笔者更加倾向于排除行政机关提起消费公益诉讼的资格。

2.检察机关

赋予检察机关提起消费公益诉讼的资格已得到普遍认可。首先,检察机关的自身属性决定的,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不仅赋予其监督法律实施的权利,更赋予其维护国家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责;其次,检察机关提起消费者公益诉讼的资格具有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另外,新施行的《民事诉讼法》将“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改为“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扩大了检察院的监督范围,也意味着检察院在民事领域的工作更加广泛和深入,为检察机关提起消费公益诉讼打下了基础;再次,检察机关作为消费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有其自身的优势,检察机关有其自身完善的运行机制和长期从事司法工作专业人员,资源丰富,在收集证据和运用法律等方面比其他主体更专业,赋予检察机关消费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具有司法震慑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消费领域一些强势被告的嚣张气焰。检察机关有较高办案素质的专业人员、全面的举报、控告网络和收集证据的能力和较高的社会认同度,有能力处理好诉讼标的大、被告一方实力强大且程序复杂的案件。[2]最后,借鉴国外经验,很多国家都赋予检察机关提起消费公益诉讼的资格,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3.公民个人

对于公民个人是否可以作为消费公益诉讼的原告,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观点。支持者认为,在国外很多国家都允许公民个人提起消费公益诉讼,而且作为消费领域公共利益的享受者,法律不应阻止公民提起消费公益诉讼,而应当鼓励公民个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发展。但是新施行的《民事诉讼法》明确将公民个人排除在消费公益诉讼原告主体之外,立法者显然是认为在现阶段我国的法治程度还不足以赋予公民个人提起公益诉讼的资格,因为公民个人提起消费公益诉讼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比如允许公民个人提起消费公益诉讼可能会导致该权利被滥用的风险,其本就可以通过私益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立法者在此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也不无道理,至于公民个人原告主体的适格性,在消费公益诉讼的后续发展中亦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考量。

二、消费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诉讼位次

我国的消费公益诉讼制度采取多元化的原告主体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各原告主体的起诉范围和诉讼位次又成了新的问题,解决好该问题才能既遏制各原告主体之间相互推诿、推卸责任,又能有效的避免滥诉、浪费司法资源。

根据现有的法律规定,消费者协会无疑是最适合提起消费公益诉讼的主体。消费者协会就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本身就具有公益性的职责。消费者协会是我国消费者组织中制度最健全、影响力最大,消费者协会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消法也明确赋予了消费者协会消费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但是将消费者协会仅限于中国消费者协会和省级的消费者协会,这样的限制笔者认为有失偏颇。我国各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呈逐年增加趋势,特别是群体性消费者受害案件愈来愈多,但实践表明,仅仅依据现有的民事诉讼制度已经很难起到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效果。[3]现已明确规定能够提起消费公益诉讼的消费者协会数量太少,全国仅三十几个,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可能是全国性的,有可能是大区域性的,也有可能是小区域性的,数量繁多,仅就省级以上的消费者协会必然面临巨大的压力,特别是现阶段法律明确排除公民个人的原告主体资格及未明确规定其他的原告主体的情况下。所以,笔者建议将有权提起消费公益诉讼的消费者协会扩大到县级以上。

因此,消费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诉讼位次可采用“消费者协会—检察机关”的模式,为避免滥诉情况的发生,有必要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的行政职能,以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理作为前置,在经过行政机关处理后未能解决,再由消费者协会提起消费公益诉讼,如果案件过于复杂、侦查难度大、取证困难等特殊原因,可由检察机关提起消费公益诉讼。

三、结语

我国的消费公益诉讼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确立原告主体资格仅仅是消费公益诉讼的第一步,管辖、审判程序、举证、诉讼费用承担等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消费公益诉讼制度会不断地完善起来。

參考文献:

[1]陈涛.消费公益诉讼模式的选择分析.法治观点.2012

[2]唐茂淋.试论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主体及其位次.今日中国论坛

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篇5

一、问题的缘起

2012年的新民诉法第55条明文规定, 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在立法上恢复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但是在随后的司法解释中并没有明确界定民事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 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中, 仅仅将消费者协会和环保部门作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有关组织, 对于法律规定的机关仍是立法空白。

二、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概述

(一) 原告资格的语义分析

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从语义上来看是指在民事公益诉讼这一条件背景下, 谁有资格提起诉讼的问题。“资格”即意味着准入条件, 即并非每个社会主体都可以依自己的意愿启动诉讼程序。实践中每一个启动诉讼程序的人, 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哈兰大法官坚决反对原告资格的自由授予, 认为原告资格的自由授予“完全会破坏联邦程序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即在诉讼开始之时就排除那些胜诉无望和不具有可裁判性的诉讼请求 (unmeritoriousand unjusticiableclaims) , 以免听证程序 (evidentiaryhearings) 耗费当事人和法院的财力和时间。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与一般的普通公民民事诉讼原告资格相比, 其特点如下:

1. 原告主体具有广泛性。

一般的民事诉讼原告要求必须与争议的法律关系具有厉害关系的个人、组织, 但是按照我国立法规定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可以是与争议的法律没有任何关系的组织、机关。

2. 原告与被告没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在传统的民事诉讼中, 是否具有利害关系是判断原告是否适格的重要条件。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立法理念也随之改变。因此, 民事公益诉讼应运而生。它不要求原告与被告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只要原告有能力并且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提起诉讼, 原告就是适格的。

3. 原告往往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而起诉。

一般的民事诉讼的原告是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诉讼, 行使的是私权力;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是为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而提起诉讼, 运用自己对违法行为的监督权, 行使的是宪法赋予其的公权力。

(二) 域外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探究

1. 意大利

罗马法规定,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 凡市民皆可提起。这表明最初的公益诉讼在原告主体上可以扩大到一切市民, 只要出现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 在法律的轨道内公民就具备了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司法权利。当全体国民交给国家信托管理的财产受到侵害时, 国家就有义务保护信托的财产不受损害, 于是, 国民将自己的一部分诉权也托付给国家, 这就是诉讼信托。但国家作为众多机关的集合体, 不可能自己亲自出庭起诉、应诉, 于是又将诉权分配给检察机关或其他机关, 由这些机关代表国家提起诉讼。当然, 如果国家机关没有依职权向法院起诉, 任何一个公民均可依公共信托的理论向法院提起诉讼, 以保护信托的财产。

2. 美国

作为现代型公益诉讼制度开创者的美国, 在司法实践中, 原告的资格经历了一个从“法定损害标准”到“双重损害标准”, 最后到现在的“事实不利影响标准”的演变。“事实不利影响标准”, 即只要相对人的利益受到了所指控的行为的不利影响, 就具有了原告资格, 而不管这种利益是否有特定法律的直接规定, 也不管这种利益是人身利益、经济利益还是其他如审美的、娱乐的、环境的利益等。可见在美国, 公民具有广泛的诉的利益。

三、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构建

(一)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认定标准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第一款规定了原告资格要求。原告要符合如下两个要件:一是实质要件, 即与所诉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二是形式要件, 即必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才可以成为诉讼主体。但是2012年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了一种新的诉讼类型, 即民事公益诉讼, 这突破了传统的原告需要与所诉案件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限制。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对于该条文规定的机关和组织具体包括哪些,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这些条件是由谁来制定的, 立法上仍然在探索。笔者认为判断是否为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 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制度的设置目的

一个制度的设置必然是为某个目的来服务的, 而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这必须与传统的民事诉讼类型区分开来。传统的民事诉讼是为维护直接利益的受害者设定的, 因此行为人启动诉讼程序仅仅为了维护自己的私人利益。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的社会问题出现, 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日益增多,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只赋予一部分主体有起诉的权利, 这就导致了很多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没有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因此, 民事公益诉讼的设置是国家为了保护公共利益, 而鼓励有资格的原告行使自己的诉权。

2. 与争议的法律关系不具有利害关系

传统的民事诉讼是为了定纷止争, 维护私权而设定的。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是指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请求法院审理争议的法律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显而易见, 这与民事公益诉讼的设置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利害关系说受到很多学者的抨击。但事实上, 在很多污染环境的案件中, 是有实际受害人的, 如果法律可以赋予没有利害关系的主体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权利, 而为了受害者的公民为什么就不能有这样的权利呢?

3. 诉讼利益

诉讼利益, 是原告启动诉讼程序的首要因素。“原告, 为自己之利益诉讼者。”人都是趋利避害的, 没有一个主体会做有损害于自己的事情。若启动诉讼程序没有使其获得利益, 就没有必要去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诉讼利益包括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 即私利。诉讼主体不仅是享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 也要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因此, 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必须是具备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自愿承担败诉的风险或者将胜诉的利益归于公有的利益追求。

(二)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种类

1. 检察机关。

大陆法系的很多国家, 检察官在公共秩序或者利益受到侵害时都有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很多学者呼吁要求将检查机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入法。事实上, 我国检察机关与国外的检察机关在法律地位及法律性质上存在本质区别。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行使检察权。从现实情况看, 由检察机关充当行政机关履行公益诉讼职责的监督者, 其是完全能够适应所要求的专业法律能力的。

2. 公民诉权是公民的宪法性权利, 只要是有诉讼权利能力的人, 就不能做过度限制。

启动诉讼程序的主体, 为的是追求法庭的公正审判, 是寻求法律的救济者。诉讼行为就是原、被告双方的博弈行为, 诉讼结果不是恒定不变的。换而言之, 原告起诉并不一定胜诉。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哪怕是享有诉权者, 也不一定会行使该权利, 更不必担心有心之人会滥用诉权, 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理论上说, 我们应该鼓励有能力的公民去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而不是限制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

3. 组织对于环境社会团体的原告资格, 确立了下列判断标准:一是环境社会团体的起诉资格可以以成员的诉讼资格为前提;二是环境社会团体成立的宗旨或目的与其保护的利益具有相关性;三是诉求无论是索赔还是其他救济, 团体成员不必亲自参加诉讼这个标准至今沿用, 据此衡量环境社会团体是否具有原告资格, 为环境社会团体参加诉讼提供了依据。如环保部门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也可以支持个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在当今危害社会公共利益最严重的领域中, 环境危害首当其冲。环保部门具备了许多个体无法占有的技术、资源、信息, 因此在公益诉讼中胜诉的几率较大。

四、结语

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不是可以随便照搬外国的经验的, 我们应该清醒的意识到我国检察机关的性质和地位的特殊性, 这正是笔者主张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只有个人、组织, 不包括检察机关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颜运秋.公益诉讼理念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52.

[2]张艳蕊.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05.

[3]章千惠.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湘潭大学, 2014.

[4]李静.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之适格原告[D].华东政法大学, 2014.

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探析 篇6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原告,公共利益

一、行政公益诉讼理论

( 一) 行政公益诉讼的内涵

行政公益诉讼一般是指行政机关或者具有行政权的行政组织所实施的行政行为侵犯了公共利益、国家利益或者具有侵犯的可能性时, 由公民、法人、社会团体或者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从而由法院进行审判、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诉讼活动。

行政公益诉讼是行政诉讼的一种, 其原告资格相比较与一般的行政诉讼主要在诉讼的目的, 诉讼的主体的范围有一定的区别。具体来说, 相比于一般的行政诉讼而言, 前者的原告是以维护公共利益为而非私人利益为目的。

( 二) 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

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发展比较滞后, 仍然没有对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制度进行规范。特别是原告适格问题上。随着公民权利保护意识加强, 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当国家或社会的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 他们往往希望能够代替一部分社会群体维护公共利益。但由于我国未规定行政公益诉讼的具体内容以及公益诉讼原告的具体标准, 作为公民主体的原告提起诉讼时, 会以法无明文规定, 无诉权为由, 无法顺利进入法院的审判程序。

因此, 建立行政公益诉讼, 对于制约和监督国家公权力的行使,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现状与问题

( 一) 立法现状

《行政诉讼法》第2 条和该法第49 条规定, 相比于旧法第41 条规定而言, 现行原告资格有所宽展, 不再以具有实体法上的独立权利的当事人为前提, 但是仍然要求原告必须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利害关系。其实, 《行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 条和第13 条可以看出, 这些司法解释的一些规定也已将原告适格宽展至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人。不过, 《行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公益诉讼仍没有明确的原告适格规定。可见,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问题上存在着立法的空白, 这就给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带来了困难。

( 二) 司法现状

由于我国《行政诉讼法解释》明确规定了行政诉讼的原告必须是其权利实际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影响的人, 明确的排除了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公民个人或者社会团体等代表其他主体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可能性, 这给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当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发现行政机关的行政违法行为侵害到社会公共利益比如环保部门的不作为等, 而向法院提起诉讼时, 很大一部分会以不具备主体资格而不符合起诉条件为由被排除在法院大门之外。根本没有办法进入审判程序, 更别说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了。

三、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立

( 一) 检察机关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我国的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有权监督司法机关以及公安机关的侦查、审判等工作。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司法机关, 它能够独立行使检察权, 不会受到行政机关领导的干涉, 具有一种天然的优势。能够收集到足够多的证据和材料。笔者认为, 在刑事诉讼中, 检察机关作为公诉机关, 也是独立行使检察权, 不受其他社会团体、行政机关的干涉,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追诉的。如果说在行政公益诉讼中, 检察机关作为原告就会失去它的独立性, 参杂胜负欲的感情色彩, 那么在刑事诉讼中, 这种制度的设立是不是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检察机关是不是也应该退居幕后, 只负责监督程序错误, 无权介入涉及到权利义务的审判程序。

( 二) 公民和社会团体的原告资格

相比于检察机关的优势而言, 公民和社会团体在行政公益诉讼中, 虽然没有天然的法律地位的优势, 但是由于公民与行政机关或者其他行政组织的行政作为或者不作为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比较紧密, 他们相比于检察机关更加积极。他们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 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对于公民和社会团体来说, 如果立法不能保护他们的权利, 赋予他们原告资格, 削弱了公民和社会团体的维权的积极性, 容易让部分不依法执政的行政人员产生侥幸心理, 造成恶性循环, 不利于建设一个法治政府。

四、结语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不同于一般的行政诉讼, 它是为了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存在的一种特殊的诉讼制度。我国立法虽然还未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进行规范, 但是由于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在实践中出现过许多行政公益诉讼的案件。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虽然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中建立起来, 它需要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 需要不断地完善, 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无论如何它的前景一定会灿若夏花, 行政公益诉讼之路也一定会由荆棘走向坦途。

参考文献

[1]付颖.浅谈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立[J].法制与社会, 2013 (3) .

[2]张聪.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探究[J].政法论坛, 2015 (6) .

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篇7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涵义

环境公益诉讼是20世纪中叶以来环境危机的产物, 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环境公益诉讼是指在任何行政机关或其他公共权力机构、法人或其他组织及个人的行为有使环境遭受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 任何公民、法人、公众团体或国家机关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具有广泛的主体资格, 长远的目的性, 以及多样的救济方式。

二、我国环境诉讼中原告资格的局限性

1. 民事诉讼法中的限制。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第1项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见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原告资格采用了“适格说”, 即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直接利害关系”要求原告具有“专属性”或“排他性”, 这显然不利于环境损害的受害人, 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公民或者组织对环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的起诉权。

2. 行政诉讼法中的限制。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41条第1项规定:“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见行政诉讼的原告限于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的行政相对人, 且合法权益是指原告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 环境权益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共有的利益。当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害和威胁环境公益时, 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成为环境公益的维护者, 而不论他是否与行政行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3. 环境保护法中的限制。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是“检举和控告”不能等同于起诉, 如果公民依此提起诉讼的话, 其主体资格是极易让被告提出异议的。

可见, 由于我国法律没有直接规定公益诉讼制度, 当公共利益遭到侵害时, 公民只能依据与自己切身相关的权益提起诉讼, 而不能作为公益的代表人提起诉讼, 据此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三、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定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 要求结合我国国情, 同时从诉讼经济和防止滥用诉权方面考虑, 把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扩大到检察机关, 扩大到具有专业资质的环保组织, 再到普通民众, 使任何公民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 从而把启动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最终交给普通民众。

1. 检察机关。

法国首开国家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参加民事诉讼的先河, 美国的检察官对涉及联邦利益的案件也有起诉权。基于国外检察机关环境公诉的理论和实践, 我们可以尝试赋予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公诉权。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提起公益诉讼, 能够使侵犯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处于严密的监督和有效的遏制之下, 并保证起诉标准的统一公正, 实现诉讼的效率。但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救济中, 主要起监督和领导作用, 因此只有在找不到其他权利主体, 或其他权利主体没有能力提起诉讼, 或提起诉讼难度过大时, 检察机关可以以国库为财力保障, 利用较强的侦察技术实力和素质较高的专职法律工作队伍代表国家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达到对行政权力制约的目的, 弥补公众监督无力的不足, 有利于依法行政目标的实现。

2. 环境保护组织。

环保组织在保护生态环境免受人类经济活动破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具有超脱性而成为最具权威的环境保护者身份。在环境纠纷民间解决和仲裁解决方式中, 环保组织提供咨询、进行调查、调解、和解、提供建议等;在环境纠纷行政解决中, 环保组织不仅可以进行调查、提供咨询与建议, 也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直接检举、控告、上访, 要求行政机关对有关纠纷进行解决;在环境纠纷诉讼解决中, 环保组织可以进行支持诉讼、咨询、调查和提出建议等。环保组织的主要功能是对其成员利益及社会公益的维护, 以及对政府活动的参与和监督, 当其成员的普遍利益受到侵害时, 环保组织以其科技和法律上专业知识与实力强大的侵权人形成法律上的对抗和制衡。环保组织无论是在推动环境法的制定, 还是参与环境管理、监督环境法的实施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在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过程中, 必须大力发展环保组织, 使之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要主体。

3. 利益关系人。

人类共享一个地球, 一旦发生环境污染, 每个公民的健康权、财产权和环境权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侵害或威胁。因此, 作为特殊侵权行为的环境侵权, 利益关系人就是享有环境权的公民, 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在有具体的环境侵权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情况下, 应由这些直接利害关系人自己行使起诉权。环境作为一种公益, 应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赋予公民环境公益诉讼之诉权, 从法律上保障公民对环境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权, 使民主统治原则在诉讼领域真正得到落实, 才能切实保护环境公共利益。

摘要:环境公益诉讼的新兴, 要求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其中亟待确立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然而, 现行法律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存在诸多限制, 因此有必要从法律上确认检察机关、环境保护组织及利益关系人的原告资格。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环保组织

参考文献

[1].钟海鹰, 潘志敏.谁有权掌握启动环境诉讼的敲门砖——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适格问题[J].法学论坛, 2008 (3)

[2].宋希超, 刘琦, 彭婷.环境保护团体诉讼原告资格制度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08 (1)

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论纲 篇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原告是与案件有直接利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于公益诉讼来说,它的原告首先肯定是利益受损的主体。这样问题就来了,公益诉讼的起因往往都是因为公共利益受损,而这个公共利益的受损的主体具体而言又该如何确定呢?比如说,一条江受到了污染,其附近依靠这条江生活的居民当然就是诉讼的适格原告;那么,如果作为全民所有的国有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而严重亏损,导致大量外汇流失,这样的公共利益的原告难道就是十三亿中国公民全体吗?显而易见,公益诉讼因为其涉及的诉讼标的过于复杂和特殊,已经不是上述法条规定所能调节的了。笔者认为,公益诉讼涉及的是公共利益纠纷,而公共利益的主体范围广泛且往往为不特定的群体,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适用传统的民事诉讼这种“私人对私人”的做法,而需要从“以效率维护公平”的角度出发,适用代理制度,即由一些公益性机构和组织来代理诉讼,从而达到对公共利益的维护。

这便又带来了一个问题,即谁具备这样的代理能力呢?有人说,检察院。余私以为不可。第一,检察机关代表的并非公共利益。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公权力的代表,是国家机器的重要一环,而国家作为一个由私利的人组成的有机体,其本身也是经济的,也需要去实施一些维持其自身存在的行为,而这样一些行为就会和社会利益、私人利益产生冲突,比如强拆事件,或者大量的财政收支不明晰等等。如果让检察机关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原告而提起公益诉讼,那么这无非是为国家的自利行为又增加了一种途径和借口,也会无形中提高社会冲突的风险。第二,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保证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合法性、法院审判活动的合法性、刑罚执行活动的合法性;通过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察究,保证公务活动的合法性,实现对行政权的制约;代表国家对犯罪人提起公诉。从更多的意义上来讲,检察机关是监督职能大于诉讼主体职能,其代表国家对刑事犯罪人提起公诉,是基于犯罪人犯罪行为触犯了国家公权力所设定的秩序,以秩序维护的功能为主。而在公益诉讼当中,维护公共利益的功能要远大于维护秩序的功能,而且,往往有一些侵害公共利益的事件的主体就是国家,这个时候,检察机关的诉讼地位就明显不合时宜了。最后,公益诉讼本身的性质的复杂性和涉及群体的庞大性也会导致检察机关的负担加重许多。所以,检察机关不适合成为公益诉讼的主体。

笔者认为,作为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其必须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1)专门团体组织属性。必须是在特定地域范围或者行业领域内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团体性组织,这样,既可以保证其在公益诉讼中可以与被告资源地位平衡,又可以确保其与诉讼标的的利害关联度够高。(2)社会代表属性。作为公益诉讼的原告,既不能是国家机构也不能是私人个体;如果是国家机构就会使得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不分,诉讼性质会发生转变;而如果是私人个体,则又无异于传统的民事诉讼,也不是维护公益的可靠途径。

综上所述,公益诉讼的原告可以是社会中间层组织,也可以是代议制组织,具体的适用条件则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但是,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是完全不同于传统民事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制形式和范畴,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去对这种新的诉讼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何通过制度的构建激发国人的天下为公的意识,以期实现天下大同的梦想。或许,我们会发现不同于前人的一些东西。

参考文献

[1]李昌麒.寻求经济法真谛之路[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2]岳彩申.经济法的形式理性[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3]许明月.经济法学论点要览[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浅析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 篇9

(一)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

关于公益诉讼的概念,现行法律没明确规定,学界也未达成共识,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公益诉讼旨在保障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打击对象为侵犯公益的各种不法行为。

(二)有关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法律规定

《民诉法》第 55 条,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规定“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对于改变法院对公益诉讼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尴尬局面,引导有关机关和组织进行公益诉讼,更好地保护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但条文仅以“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对原告资格进行笼统规定,使存在诸多争议,其中争议的最大焦点就在于“法律规定的机关”是否包括检察机关。最高法<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 条 也只是规定了检察机关参与、支持民事公益诉讼,并未明确赋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二、我国当前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缺陷分析

(一)行政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存在的固有缺陷

1.行政机关对于公共利益的损害难辞其咎

纵观当前公益利益受损事件,作为社会管理机关的行政机关并非完全没有责任。比如,国有资产流失案件正是由于行政机关监管不当甚至知法犯法而造成的。 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事故,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于有关行政机关应当管理却放任不为或者胡乱操作而造成。

2.行政机关与被监督对象难免存在利益牵扯

以环境污染为例,许多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是当地行政机关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成为纳税大户甚至财政主要来源,如此一来,行政机关便与污染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在面对破坏公共利益的被监管主体时,行政机关很难从公平、正义的角度作出决断,让其为保护公共利益而对被监管对象提起诉讼更是难上加难。

3.行政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不符合行政高效的要求

一方面,行政权是与司法权相对立的一种强大权力,如果赋予行政机关民事诉权,不可避免会造成行政权和司法权关系混乱。而且法律虽然规定行政机关可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但没有规定具体由哪一级或哪些行政机关提起。

另一方面,行政机关的职能决定其完全可以凭借行政权所特有的手段与措施(如行政处罚等)来规制不法行为,没有必要绕过固有的高效直接的权力不用而舍近求远去求助于司法权。

(二)有关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存在的缺陷

1.“有关组织”的范围宽泛造成起诉混乱

与国外相比,我国目前“有关组织”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各类组织的能力和素质差别较大,且外延异常广阔庞杂,管理困难在所难免。如果立法机关没有确定可提起公益诉讼的“有关组织”的范围,必然会造成起诉时的严重混乱。

2.“有关组织”监管机制不完善导致权威不足

从当前已有的大多数社会组织来看,其发起建立都有章程,组织的所有活动(包括诉讼活动)都应按照章程进行。因此,在社会组织特别是公益性组织的监管机制尚未完善之前,让其代表公共利益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权威性必然不足。

3.“有关组织”的性质不明增加维权难度

从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看,并非所有社会组织都能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只有那些以维护全社会或某领域内的公益安全为宗旨的组织(即具有公益性质的组织)才可以取得原告主体资格。没有的统一登记制度及标准,造成审查时的各种困难。因此,这些组织欲行使民事公益诉权,通常连立案都不可能实现,更何况维权成功。

三、检察机关成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合理性分析

(一)诉讼信托理论为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讼诉权提供理论支撑

诉讼信托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非直接利害关系人享有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基于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授权,通过诉讼上的授权由不适格转变成适格当事人,有权以自身名义提起诉讼并承担程序意义上的后果。也就是说,检察机关的诉权是国家基于某种需要而通过法定信托方式授予检察机关行使。可见,诉讼信托理论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提供了理论依据:检察机关虽然不是实体法上的权利主体,但从形式上可以成为取代实体权利归属者的正当当事人。

(二)法律监督权为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讼诉权提供法律依据

目前我国没有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訟,但通过对我国现有法律条文进行法理分析,仍可从有关法律中找到赋予检察机关民事诉权的法律依据。①基本法层面:《宪法》第129条 规定检察机关的职能性质,明确了我国检察机关为法律监督机关,监督范围涵盖刑事、民事和行政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由其对民事领域的公益损害提起诉讼也应是其监督权的一种体现。②诉讼法层面:《刑事诉讼法》第77条 赋予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对于公共利益受损的情况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职权。不可否认,该条规定从实质意义上肯定了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领域的公益诉讼权。

(三)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具备特有的优势

1.检察机关拥有职能优势

检察机关的职能优势主要体现在:①检察机关拥有专业人才和技术设备。公共利益受损的案件往往具有复杂性和技术性,而检察机关内部集聚着专业素质高、经验丰富的检察人员,同时具备调取证据等权限作为有力支撑。②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拥有中立的法律地位,跟公益诉讼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不会为任何一方谋取利益,更适宜代表社会和国家去维护公共利益。③检察机关具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纵观各地,检察机关在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方面进行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尝试 。

2检察机构清楚、权限明确

如前述,让行政机关、有关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会出现主体数量庞杂、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混乱等问题。但直接明确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权,则可避免上述问题。

3.可避免大规模的法条变动

《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为“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条文中加上“等”,说明公益诉讼可受理的案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污染环境、侵害消费者权益。

民事公益诉讼范围及原告资格分析 篇10

一、民事公益诉讼概述

(一) 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

现代法上的公益诉讼一般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相关的组织、个人, 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 对违反法律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不特定多数人利益的行为, 向法院提起诉讼, 由法院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活动。根据违法行为性质的不同, 公益诉讼分为民事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刑事公益诉讼等不同的类型。其中, 民事公益诉讼是指, 在民事、经济活动中, 若行为人违反了民事、经济法律的规定, 侵犯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 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特定国家机关、相关的组织、个人就其行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并由法院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活动。[1]

(二) 我国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定

最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此, 公益诉讼制度便在我国正式确立下来了。这是历史的进步, 也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律的一次重要革新和发展。重点分析一下该条规定, 它主要是对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和有权提起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作出了规定。

二、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

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 (即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类型) 这个问题是研究民事公益诉讼的前提, 这个范围既不可过宽也不能过窄。范围过宽会导致对公益诉讼制度的滥用, 从而扰乱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但是范围过窄的话, 又起不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 从而使民事公益制度形同虚设。综上, 把握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十分重要。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民事公益诉讼在我国现阶段的范围都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 国有资产流失案件

我们通常所指的国有资产的流失是指:国有资产的出资者、管理者、经营者, 因主观故意或过失,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 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国有资产的投资者、管理者、经营者的违法行为造成我国国有资产的大量损失, 据相关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的16年中, 国有资产流失了大约5000多亿元, 即以每天一个亿的速度在流失, 着实让人痛心[2]。我国是一个全民所有制国家, 国有资产代表的是我们全体人民的利益, 损害国有资产就是损害国家的利益, 社会公共的利益, 因此, 对这种行为必须加以遏制, 必须要有确定的主体对其提起诉讼。将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纳入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中, 并规定相关的主体可通过提起诉讼的方式对国有资产进行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国有资产的流失得到遏制, 防止国有资产落入腐败分子个人腰包, 增加国家收入, 有利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 环境污染与自然资源保护案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环境污染也越加严重。一些商人唯利是图, 为了金钱而不惜牺牲自然环境, 大肆向水源、大气中排放污染物, 造成环境的严重恶化, 使很多原本秀丽的自然风景区变成污水横流、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还有一些人为了利益而以非法方式大肆掠取自然资源, 造成某些自然资源的严重匮乏, 甚至濒临灭绝。这些行为如果不立即加以制止, 那么将严重威胁我们人类的生活环境。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环境, 更加离不开自然环境, 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我们每一个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 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保护案件必须纳入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无争议的做法。

(三) 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件

这类案件主要是指经济法上的消费欺诈、虚假宣传、不正当的经济垄断等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案件。这类案件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它通常介于私益和公益诉讼之间, 通常由消费者个人提起诉讼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 但是这类案件的审判结果通常会对每个消费者都适用, 并且有利于保护每个消费者的利益。也就是说它通常由个人提起但受益的却是一个很大的团体。所以它有私益的性质, 但是更有价值的是它的公益性。然而, 提起这类诉讼面对的被告是一个庞大的企业或集团, 原告却通常是个人, 力量对比悬殊, 个人要取得胜诉相当困难。但是, 将这种案件纳入公益诉讼的范围, 扩张诉讼的原告范围和力量,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稍微平衡这种落差, 更有利于保护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

(四) 平等权与反歧视案件

现在社会实践中, 存在很多违反平等权对人们进行各种各样歧视的现象, 例如2001年12月, 四川大学法学院学生蒋某起诉中国某银行成都分行在招录行员时进行身高歧视。还例如, 2003年11月安徽考生张某起诉安徽某市人事局招录公务员时存在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该案一审胜诉。此案被媒体称为“中国乙肝维权第一案”[3]。类似这些违反平等权的案件还有很多很多, 这类案件虽然是个人提起的, 但是它确有很大的社会公益价值。通过对这些案件的审判形成的判例会影响到我国一些行政、社会规则的制定并将这些规定适用于每一个人, 因此这类案件也是紧密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

(五) 教育权案件

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每一个中国公民的权利, 它不能被随意的侵害和剥夺。然而, 实践中的一些做法确实侵害了公民的受教育权。例如, “侵害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案”, 2004年3月, 创办北京某打工子女学校校长易本耀 (化名) 以行政不作为为由状告北京市某区教委, 要求其批准该学校。该案一审、二审均败诉。诉讼结束后不久, 北京市某区教委批准了该学校[4]。将这类案件纳入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使公民切实享受到宪法、法律所规定的权益, 同时还有利于维护法律规定的实施。

在有一些资料中, 将著作权的保护也纳入到了公益诉讼的范围之中, 例如2004年的一起赫哲族乡人民政府诉某电视台、北京某购物中心、郭颂 (化名) 侵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纠纷一案[5]。法院受理该案并作出了判决。虽然该案中的著作权属于全赫哲族人民, 并不单独属于其中的某一个人。但是, 我认为这个案件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公益诉讼。首先, 著作权是创作者所享有的权利, 属于私权, 只不过在本案中的著作权人众多, 共享著作权, 但仍不能改变其私权的性质。其次, 公益诉讼保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 所谓的社会公共利益就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 但是在本案中所保护的虽然是多数人的利益, 但是它是特定的赫哲族人的利益, 而赫哲族人又是可以确定的, 因此不属于社会公共利益。综上, 我认为不宜将此划定为公益诉讼。

三、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哪些主体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如果不对此进行一个有效的界定, 公益诉讼制度就会失去建立的前提和基础。对于这个问题, 目前有很多争议, 争议的焦点主要是集中在是只允许特定的国家机关提起公益诉讼, 还是同时也赋予任何公民和相关组织以同样的权利。能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不外乎以下几种主体:特定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然而, 我认为谈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不能孤立的看待, 必须将它与民事公益诉讼的诉讼范围结合起来。如上所分析的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类型, 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不能一概而论, 有些偏私益的案件就不宜以特定国家机关作为原告、而有些关系国家重大政治、经济利益的案件就不能由社会团体、公民个人作为原告。所以, 原告资格和诉讼范围是紧密相连的, 不同类型的案件应当由不同的原告来提起。

(一) 特定国家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这里特定的国家机关在法律和实践中都没有明确的指定, 但是, 实践中较多出现的是检察机关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1997年河南省方城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国有资产流失案就是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鼻祖之作[6]。后来, 全国各地先后出现多起检察机关提起的国有资产流失、环境污染的公益诉讼案件。法院均予以受理并作出判决, 其中胜诉的案件占大多数。除了检察机关, 也有人认为行政机关也可以成为公益诉讼的原告。对于行政机关是否能作为公益诉讼原告, 理论界有很大争议。在此, 我想探讨的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机关是否享有诉讼原告资格, 仅仅是想说明根据不同案件的性质可以将原告作一个大致的分类。特定的国家机关具有国家公权力的性质, 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和实现者, 并且具有证据调查权等诉讼主体的特殊优势。因此, 对于国有资产流失、和重大的环境污染、资源保护等这些比较复杂、比较困难的案件就应该由特定国家机关来提起诉讼。

(二) 社会团体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社会团体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目前的社会团体都带有准官方的性质。社会团体在社会领域中分布的范围很广, 比如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中国残联、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环保联合会等。这些社团组织具有分配领域广、专业技术知识深厚、财力相对个人雄厚的特点, 比较适合在他们各自的领域中作为公益诉讼的原告。比如消协可以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的原告、中华环保联合会可以作为环境污染和资源保护诉讼的原告, 像妇联、残联、公会可以提起平等权和反歧视案件的公益诉讼。但是社团不宜作为涉及国家重大政治、经济利益的案件的原告, 因为它既没有调查这类案件的能力也没有调查的权利。所以, 社会团体作为原告主要是倾向于关系社会公益、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对人民思想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的案件。但是, 我认为社会团体参与民事公益诉讼也不必须以原告的方式加入, 也可以是以支持公民个人诉讼的形式。因为在这类案件中主要是公民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侵害, 他肯定多数情况下会直接提起诉讼, 这个时候就不用以社会团体作为原告, 如果这个案件对社会有重要影响, 社会团体就可以以支持起诉的方式进行。总之, 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在公益诉讼中的潜力, 使之为公益诉讼贡献更多的力量。

(三) 公民个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赋予公民个人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是设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然要求。因为公益诉讼的目的是惩治违法行为, 保护公益。而现实中, 公民个人往往是受违法行为侵害的最终受害者, 他们应有权对违法行为人提起诉讼。但是就我国现阶段国情分析, 公民个人文化水平并不高且差距比较大、法律知识有限, 所以对公民个人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范围应当有所限制。像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案件, 平等和反歧视这种侵害公民个人的案件, 因为公民是切身受害的人, 所以他可以通过提起诉讼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保护社会的公共利益。但是, 像属于社会团体提起诉讼的案件个人可以向社会团体提出意见和提供证据线索, 由社会团体进行诉讼。这样既可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又可以减轻公民个人的压力, 同时还能防止有些公民的恶意滥诉, 减轻法院的讼累。总之, 应当赋予公民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 同时又要严格限制诉讼范围, 防止滥诉浪费诉讼资源。

四、我国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定

我国最新的《民诉修正案》以列举和概括的方式对民事公益诉讼进行了规定。列举了环境污染、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案件明确可以进行公益诉讼。但是它又用了一个“等”字规定了其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也可以进行公益诉讼。这可能是因为公益诉讼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东西, 理论和实践都没有达到一个系统的认识。所以对于它的具体诉讼范围还不是很确定。但是对于环境污染、侵害消费者利益的案件在实践中作为公益诉讼的案例出现较多, 所以可以确定, 而其它的案件尚在摸索之中, 有待法律的进一步完善, 所以同时也没有封底, 留了一个兜底条款。这都有待于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具体案件具体判断, 为法官留下了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而对于原告资格只规定了法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里的“法定”也是一个模糊性概念, 哪部法定的机关和社会组织呢?在我国目前是没有法律对此进行明确规定的。也许这里的“法定”也是有待日后对此进行完善的新增法律吧, 如民诉意见、司法解释等。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定还是比较保守和谨慎的, 需要不断的加以细化和完善。

摘要:公益诉讼是近些年来我国诉讼法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对公益诉讼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热烈的讨论。本次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也明确增加了公益诉讼的规定。本文旨在从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和原告资格的角度分析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公益诉讼的规定。

关键词:民事公益诉讼,诉讼范围,原告资格

参考文献

[1]廖中洪.民事诉讼改革热点问题研究综述[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6:205.

[2]肖建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类型化分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7 (1) .

[3]贺海仁.公益诉讼的新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71-72.

[4]贺海仁.公益诉讼的新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72.

[5]倪晓一.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研究[J].法学研究, 2012 (19) .

上一篇:车用电机论文下一篇:《店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