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2024-07-03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通用8篇)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篇1

胡春晓 法硕(法学)

学号:201020201

1浅析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罗马法中,现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举证责任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由谁承担举证责任;二是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在我国,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不同性质的诉讼,举证责任制度是不同的。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不负有举证责任,举证责任一般是由公诉人人民检察院或者自诉案件中的原告人承担的。在民事诉讼中,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民事诉讼中主张方当事人虽负有举证责任,可若举证不足,却不一定要承担败诉的后果。而在行政诉讼中,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被告对做出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负有举证责任,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被诉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原告对法定的诉讼请求负有举证责任。①有此可见,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就是指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根据原告的起诉审查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有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

关于究竟哪一方最后承担因举证不充分而导致的不利后果问题,就牵涉到了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

有学者认为,“谁主张、谁举证,是行政诉讼责任的规律性分担① 《中国行政诉讼法》修订版,第165页,王亚琴、孙际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规则。”按照这种规则,“当事人只要提出某种诉讼主张,就有责任举证。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但是提不出证据,或证据之证明力度不够,通常说来,当事人多半败诉。即当事人肯定或可能多半败诉。”②这样的观点,就无疑是将“主张”一词理解成了“起诉”,即:“谁起诉,谁举证”。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谁主张,谁举证”不是证明责任分配原则,因为在民事诉讼中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的“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定,仅仅是对提供证据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的规定,不是关于结果责任意义上的证明责任的规定。由于举证责任分配是指对结果责任的分配,《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规定根本不是我国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流行的观点将“谁主张,谁举证”作为我国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并予以指责,实际上是无的放矢,弄错了对象。按照这种理解,“谁主张,谁举证”是提供证据的原则,因而在行政诉讼中只能将其作为提供证据的规则而不是举证责任的分担规则来适用。

由于我的行政诉讼法起步较晚,很多理论是直接脱胎于民事诉讼法的。但是,在举证责任制度上,则又有别于民事诉讼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不管是将“谁主张,谁举证”理解成举证责任分担规则,还是将其理解成提供证据的规则,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对诉讼的后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最终影响到审判的结果,也就是承担败诉的风险。按照德国学者莱奥.罗森贝克的观点,“在任何诉讼中,法官的任务均是如何将客观的法律适用于具体的案件。”“当事人对事件的事实过程的阐述不可能达到使法官获得心证的程度的情②《行政诉讼原理及名案解析》第542页,刘善春著,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况。法院几乎每天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不仅民事法庭、刑事法庭如此,行政法庭也同样如此。”③

为什么让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呢?

第一,行政机关掌握的证据具有单方性,较为密切。首先,在行政行为程序中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必须有充分的证据,无论是行政机关收集证据,还是相对人应当提供证据,行政机关必须在掌握充分的事实证据后才能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其次,在很多情况下证据是由行政机关单方面收集及认定,行政相对人一方根本不了解或知悉。至于经过听证程序的行政行为中,行政机关掌握的证据更加全面。最后,行政机关与相对人相比,在收集证据和保存证据方面比相对人更有力量。因此,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与证据的关系较为密切。依照“与证据关系较为密切标准”,即因为事实或法律,证据由诉讼中某一方当事人所掌握,就应当由该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从这个原则演绎出被告行政机关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第二,行政机关是权利的主张者,因为行政诉讼审查的是被告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不是原告行为的合法性。依据行政法治及依法行政的要求,行政机关必须合法运用权力。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应当而且必须主张④权利——主张具体行政行为是合法的,否则根据“违法推定”原则,行政行为将被确定为违法。行政诉讼中的“违法推定”原则,是指一旦行政机关不能证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将被认定为违法,这一原则说明在行政诉讼中被告行政机关应负举证责任。莱奥.罗森贝克著《证明责任论》第1页,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1、主宰,做主;

2、见解,主意;

3、提倡,扶持;

4、引申为接济;

5、筹办;

6、支撑。笔者认为此处应为第三种解释。③④

在行政诉讼中存在“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分配模式,有观点认为这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倒置,这是对举证责任分配涵义缺乏理解的一种表现。举证责任的分配是指对于诉讼中存在争议的事实,在当事人之间应当由哪一方承担举证责任。在通常情况下,对举证责任分配模式的理解要注意举证责任分配的三个特征:第一,举证责任的分配只是在当事人之间分配;第二,举证责任的分配涉及到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第三,举证责任的分配以法律事先规定为原则,若无 法律规定,应由法院以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来确定。确定举证责任分配标准有两个原则,其一为公平原则,是指举证责任的分配符合权利义务一致的要求。其二为科学原则,是指举证责任的分配要符合客观现实,具有现实可行性。

当然,虽然我国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主要由被告承担,但原告亦应当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在《行政诉讼法》中对原告的举证责任问题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在《关于证据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同时,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原告应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因为不作为案件是行政管理相对人以行政机关拒绝、不予答复、拖延或没有有效履行职责为由而提起诉讼的案件。在此类案件中,行政相对人的申请是行政机关实施一定行为的前提,没有申请行为,行政机关拒绝、拖延等不作为行为当然无从谈起。因此原告应当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当然,对于行政不行为案件的诉讼,并不一定会对行政主体的不作为行为产生

败诉的结果。比如,公民申请行政奖励的行为,行政主体在法定的期限内没有给予答复是一种不作为行为,但法院的判决结果可能是行政主体败诉,但不必然的会要求行政主体作出给予公民某种行政奖励的具体行政行为。因为有些依申请的行为会产生特定的法律后果,如行政许可的申请,但有些则要视法律的规定条件而论,不是一经申请,当然的获得预期的法律后果。在行政诉讼中,原告的所负的这种举证责任,有的学者又把它称为初步的证明责任,因为这种初步的证明责任只是体现在诉讼的开始阶段,一旦案件进入到实质阶段,就要依据被告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来确定双方在提供证据方面的义务了。

我国现行的这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在现在的特殊国情下是有他的好处的:首先,有助于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告合法权益之保护。面对拥有行政职权的强大的行政机关,原告总是处于弱势。因此,《关于证据的规定》通过证据规定加强对弱势方的保护,如举证责任的分配不同,举证时限的最后期限定有差异,取证限制不同,不仅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能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而且只有原告、第三人才可以申请法院调取证据,原告、第三人不仅可以对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申请重新鉴定,对被告据以认定案件事实鉴定结论也可以申请重新鉴定,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而需要依法缺席判决的,被告提供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行政执法人出庭作证以及主要是针对行政机关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充分体现了对原告合法权益的保护,对弱势方保护的倾向明确、清晰,显然,这些规定,对于营造良好的行政审判环境,保护诉权,体现法律平等精神,会起

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其次,有助于规范证据的提供、调取、质证、认证等活动,使之更加容易操作。实践表明,仅仅依靠行政诉讼法有关证据规定的原则性规定运用证据,很难操作,几年来,我国各地人民法院陆续制定了适合本地区适用的证据规则,但是各地的规定不统一、不规范,《关于证据的规定》的颁布结束了这种“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在提供证据的要求上,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材料的和。最后,有助于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与保护。近年来,通过行政诉讼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呼声渐高,《关于证据的规定》充分考虑了这种趋向。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条款的规定上:一是对当事人无争议,但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有关证据;二是证据涉及国家秘密的,由法庭予以确认,并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三是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事实认定的,人民法院有权依职权调取证据。这种关注,意味着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更趋完善。

当然,我国现行的这种举证责任制度并非全是好处,我国是一个比较落后的欠发达国家,行政机关违法行政的比例较大,行政相对人保护自己的意识比较淡薄,因此,完全将举证责任推给原告是不可行的,当然由行政主体负主要责任,在目前看来没有什么大的不当之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做法必然会被真正的“谁举证,谁主张”的规则所替代。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篇2

一、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含义

所谓举证责任, 就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关于举证责任有行为责任说、双重含义说、义务说等解释。

行为责任说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负有提供证据来证明其主张是真实的责任, 该学说在民事诉讼法 (试行) 颁布的八十年代较为流行, 原因是:1.当时我国民事诉讼模式属与当事人主义对立的职权主义, 人民法院包揽了全部的调查取证。2.人民法院对于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的现象采取否定态度, 追求绝对真实。

双重含义说指举证责任包含两方面的基本内容, 即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 在诉讼进行中, 法律要求当事人就自己的主张实施提供证据行为和证明行为, 结果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不实施举证行为或在其主张无法证实时承担不利诉讼后果的责任。我们之所以能够接受结果责任, 是因为:1.现行民事诉讼法修改了举证责任制度。现行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将原来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 全面地、客观地收集和调查证据”进行了修改, 突出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2.立法者认识到了案件事实确有真伪不明的现象, 然而人民法院对此种案件又不得拒绝审判, 因此采取当事人举证责任, 由当事人来承担举证不能的败诉后果。

义务说认为我国民事举证责任的法律属性属于诉讼义务, 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 举证责任不仅含有实体上的败诉危险属性, 更重要的还渗透着诉讼上的事实义务属性;诉讼上的真实义务较诸实体上的败诉危险, 处于更高的理论层次, 更贴近我国民事举证责任的本质属性, 因此, 我国民事举证责任的法律性质, 不容置疑地属于诉讼义务的范畴。

以上三种举证责任学说反映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在不同历史时期举证责任的不同内涵, 举证责任内涵的变化, 同时体现出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变化, 即从职权主义到弱化职权主义、强化当事人主义变化的整个过程。

二、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具体规定

民事诉讼按其性质可分为侵权之诉、违约之诉及其它诉讼。现依据《证据规定》第四条中对侵权诉讼举证责任承担所做的具体规定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一) 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

在此类诉讼中, 如果按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 让专利权人对其所主张的事实进行举证, 那专利权人获胜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因为专利权人远离证据, 他不可能擅自进入被告企业, 进行调查取证, 难以收集处于被告控制之下的使用其专利方法生产的证据。这对于专利权人是非常不利的, 无法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利。因此, 在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侵权诉讼中, 原告只需证明:1.被告所制产品与自己的专利产品相同。2.自己申请该项专利后生产了该产品即可, 由被告证明他自己的制造方法并非该专利方法, 或证明依法不应视为侵权行为。若不能证明则推定其使用了专利权人的专利, 从而认定侵权。

(二) 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在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中, 受害人应该就权利发生或存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因此, 受害人要想实现其损害赔偿请求权, 就应该举证证明 (1) 加害人从事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 (2) 造成了财产或人身损害。 (3) 损害后果与加害人的侵权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证明了上述事实, 受害人的权利就存在。根据无过错的要求, 在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案件中, 受害人也不得不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而主张免除责任。民法通则中规定的免责条件“加害人能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 可承担民事责任。”

(三) 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一般是适用无过错责任, 因而被告是否有故意和过失不再是诉讼中证明的对象。原告应对损害事实的存在, 被告有污染行为, 损害与污染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三项产生损害赔偿权利义务的事实负证明责任, 被告则应对他主张的免责事由 (阻碍损害赔偿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的事实) 负有证明责任。但由于原告一般难以证明损害与污染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同时为了提高原告求偿的成功率, 应当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办法, 由被告对不存在因果关系负有证明责任。《证据规定》第四条第三款规定:“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 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证明责任。”

(四) 建筑物或者其它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辞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我国民法理论把上述物品引起的侵权责任归入特殊的侵权责任。但不同的是, 这类侵权责任仍是过错责任。《民法通则》第126条明确规定建筑物或者其它设施的所有人或管理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证明责任已被倒置, 原告不必再对被告有过错负证明责任。以及损害是建筑物等倒塌、脱落、坠落所致辞的事实负有证明责任。上述事实得到证明后, 被告的过错就被推定存在, 被告要想免责, 就必须举证证明自己主观上既无故意又无过失, 例如证明建筑物倒塌是不可抗力所致辞是第三人过错所致辞等。

(五)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在饲养动物致人损害引起的侵权诉讼中, 证明责任的分配是:受害人应对损害发生, 损害, 由被告饲养或管理动物所致负有证明责任, 而被告想不承担侵权责任, 则必须就损害系受害人过错造成或者第三人过错造成负有证明责任, 因而饲养动物致人损害引起的侵权责任属无过错责任。

三、我国举证责任分配的现状

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是在1991年颁布的。为了解决司法实践出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6日颁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本文简称《证据规定》) 并于2002年4月1日开始施行。此举不但维护了法制统一, 也改善了法制环境, 并针对举证责任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维护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制进程的一个里程碑。

《证据规则》的内容有许多创新之处。与举证责任分配有关的包括:明确了举证责任的双重含义, 确立了我国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 规定了举证期限, 明确了举证责任的免除情形等等。但是在这里必须指出, 创新之中也有缺憾。1991年民事诉讼法只是笼统地要求当事人举证, 并没有对举证责任的期限作出十分明确的限制, 各地法院在审判实践中限期举证的做法也十分不规范。为了弥补这一不足, 《证据规则》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责任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 视为放弃举证权利。”这一条实际上确立了举证期限的核心———证据失权, 也就是当事人在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未向法院提交证据, 且不存在举证期限的延长或举证期限的重新指定之情形, 丧失提出证据的权利, 丧失证明权。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后面的条款, 却会发现所谓证据失权的规定名不副实。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例外情况的规定过多。举证期限指定之后如当事人无力在期限内举证, 可以随时延长期限, 实在不能延长时人民法院也有权以“新证据”为由认可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 可以说当事人在任何时候提出任何证据都可能被人民法院所采纳。在接下来的十几个条款中, 可以看到《证据规则》在多处否定自身第三十四条规定的证据失权制度。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 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 “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 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责任期限”;第三十六条规定, 如果当事人在期限内举证确有困难, “经人民法院同意, 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 当事人“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 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在第三十八条规定“交换证据之日举证期限届满”的同时, 第四十条又规定“当事人收到对方交换的证据后提出反驳并提出新证据的, 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当事人在指定的时间进行交换”等等。过多的例外将会导致举证期限的原则规定形同虚设。

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新证据”的定义过于宽泛。《证据规则》第四十一条规定一审和二审新证据的范围包括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和二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 第四十三条第二款又规定“当事人经人民法院准许延期举证, 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 且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的, 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证据”;第四十四条则规定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就是再审程序中的新证据。然而, 何谓“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如果故意隐瞒已经发现的证据, 然后在举证期限届满或者庭审结束后再以“新发现的证据”的名义提出, 法院将难以判断该证据究竟是不是新发现的证据, 结果是不得不再次组织质证, 无形中给当事人进行恶意诉讼以可乘之机。

《证据规则》作为司法解释的局限性属于先天不足,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司法实践中显得十分无奈。加快立法进程, 提高立法质量是当务之急。

摘要: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之一, 关于举证责任的内涵和举证责任的分配, 不同法系的学者历来有所争论, 我国的证据立法, 受大陆法的影响较大, 我国民事诉讼法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 实行的是以“谁主张, 谁举证”原则为主, 兼顾特殊和例外情况的责任分配方式。当前我国由于司法制度、思想观念等种种原因, 在举证责任分配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关键词:民事诉讼,举证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浩.民事证明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3-9, (1) .

[2]李国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2, (1) .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篇3

关键词:举证责任;责任分配;责任倒置;司法裁量

一、举证责任的历史发展

(一)举证责任的变迁。早在古罗马法时代就已经有两个基本原则得以确立,其一为“原告负有举证责任的义务”,其二为“为主张之人有证明义务,为否定之人则无之”。当时已经奠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明规则。在罗马法的基础上,后经演变发展,直到德国普通法确立了原告进行举证以证明自己进行诉讼的原因事实,被告则针对原告举证进行抗辩的一般原则,称为“通常必要的宣誓”。直到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的优理务斯.格拉查提出新的学说,打破了固有思想,他提出举证责任应分为两个方面:主观的举证责任和客观的举证责任,这一学说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和倡导,也逐步摒弃了靠宣誓制度解决疑难案件的做法,把对举证责任的认识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后的发展过程中,渐渐产生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两大法系。

(二)举证责任在我国的发展。日本的举证责任制度发展较早,属于大陆法系,我国向其借鉴学习,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举证责任制度。其中,《民事诉讼法》、《证据法》等相关法律都对举证责任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改革开放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多次出台了相关规定和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起着积极地指导作用,进一步规范了审判制度,使人民的相关权利和义务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二、举证责任制度的内容

(一)举证责任的内涵。举证责任,重在责任。举证责任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事实不明确时当事人一方所应承担不利后果的结果责任;另一方面是在结果责任所对应的当事人在诉讼中提供证据的行为责任。第一方面揭示了举证责任的本质,第二方面则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两者存在很大差异。举证责任的实质是法院对某一事实无法查明真相但又急需做出判决的情况下,根据法律的规定推定由负有举证责任且无法提出自己的证据证明的一方承担败诉的一种法律后果。

(二)举证责任的分类。举证责任大致分为两种:第一,双方当事人都负有举证责任,在一方当事人举不出合理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与此同时,对方当事人进行抗辩且举出证据证明,由此推定不能举证的一方当事人败诉,承担相应的责任后果,亦称主观的举证责任;如果一方当事人举不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反之对方当事人能够举出证据证明其主張,当然要由举不出证据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亦称主观的举证责任。第二,双方当事人都举不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根据诉讼程序与对案件的分析,裁定最后的后果由谁承担,即举证的后果责任,亦称客观的举证责任。

三、举证责任制度的司法实践

(一)举证责任分配的概念和原则。当事人举证或人民法院依职权收集证据,只有经过双方当事人的质证和抗辩,才能还原案件的事实真相,在这一过程中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我国民事诉讼的实际情况来看,举证责任的分配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谁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的问题,旨在使实体法发挥其作用以此指导司法实践的顺利进行,也更有利于彰显法律的公正。

每项制度的实施都得遵循一定的原则,举证责任分配制度也不例外:第一,“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所提出的主张。第二,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在诉讼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帝王原则”之称,在司法实践中,也将其作为指导原则。第三,特殊原则。大多数情况下,举证责任分配已能够使普通的民事责任得到较好的解决,但生活中不乏会出现一些例外,一些特殊案件,则需要特殊原则进行补充,如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二)举证责任的倒置

1、举证责任倒置的条件。为保障民事诉讼活动正常运行,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保证人民法院的裁判公正、合理,法律还必须设置倒置的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原告就某种事由的证明中出现了举证障碍;要严格掌握就何种情况下适用责任倒置。在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案件中,并不是所有案件事实的证明责任都必须由被告一方承担,原告也理应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如举证证明与诉讼请求有关的基本事实,若举不出证据证明,则原告要承担对其不利的诉讼后果。

2、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关于举证责任的适用,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我国民事诉讼中也没有相关规定,于是最高人民法院从立法精神出发,结合司法实践,逐步制定且完善了一些规定。《若干意见》第四条对举证责任倒置规定几种情况,主要是针对侵权问题,由被告人举证证明自己的行为属于合法,其中包括专利侵权,环境污染问题等等。

(三)举证责任的司法裁量。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日益复杂,使得举证责任分配问题日益凸显,相关问题的解决在司法实践中举步维艰。司法裁量权在法官不能以无法律规定为由拒绝裁判的情况下产生,在诉讼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司法裁量权的如何行使,应该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官要从立法者的角度出发,客观分析案件情况;第二,着眼于案件事实,观察当事人的行为反应;第三,考虑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能力。

四、举证责任制度中的问题及建议

(一)举证责任制度中的问题。我国的举证责任制度,依旧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第一,举证责任制度与实体法规定不一致;第二,当事人自行取证时,得不到相关部门或相关个人的配合;第三,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有的当事人不能很好的举证;四、涉案人员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阻止证人作证等等。

(二)关于举证责任制度中的问题的建议。综上所述,可见我们现行举证责任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使民事诉讼法更加完善,由此笔者提出几点个人建议: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首先,在法律适用上,《证据规定》与我国相关的其他法律应该做到尽量保持一致。其次,应建立当事人救济的程序保障制度。2、确保当事人自行取证的权利。在生活实践中,对于一些证据的取得,需要相关部门或个人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但是总是事与愿违的,使取证难度增加,因此就造成了这一局面,不是不去举证,而是举证不能。因此有必要完善取证制度,给予配合取证的部门或个人奖励,以调动大家积极性,促使诉讼活动顺利进行。3、加强疑难案件的司法解释。抽象的法律条文难以表达立法者的真正意思,特别是一些有争议的疑难案件,应加强解释使其变得具体合理。

五、总结

举证责任制度民事诉讼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将此制度合理的运用,才能更好的实现诉讼的目标和价值,结合本国国情,坚持立法精神和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健全法制,才能使公民的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哈罗德·伯曼编.陈若桓译.美国法律讲话[M].三联书店,1988.

[2]邵明.民事举证责任的涵义和分配标准[M].法律出版社,《法学前沿》(第四辑),2002.

劳动仲裁诉讼中的举证问题 篇4

来源:胡律师网作者:上海律师 胡燕来所属栏目:劳动纠纷律师案例

薛某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和单位就社会保险的缴纳问题发生了纠纷。薛某每月的工资为8000元,但是单位只按照3000元的缴费基数为她缴纳社会保险。薛某一气之下,先是通过发手机短信的方式通知人力资源部门她要离职;后又经人指点,以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为理由,给外资企业发出了书面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将外资企业告到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单位支付未发放的工资、加班工资、经济补偿金、社会保险损失等。薛某手中有如下相关材料:①劳动合同书;②工作证;③工资账户银行对账单;④社会保险缴费记录;⑤手机短信息;⑥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⑦自己记录的加班日期和时长;⑧单位配发的笔记本电脑;⑨打印的与争议有关的法律依据;⑩一位3个月前离职的同事愿意为她作证。现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知她3天之后去交换证据,薛某应该如何举证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

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略)专业劳动纠纷律师认为,上面的案例中,薛某手中的劳动合同书、工作证、工资账户银行对账单、社会保险缴费记录、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自己记录的加班日期和时长、证人证言都可以作为证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手机短信息的内容对薛某要求经济补偿金的主张不利:不应当提交;与争议有关的法律依据不属于证据的范畴,也是仲裁员掌握的内容,无需提交。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 篇5

„摘要‟:民事审判实践中,几乎每一案件的审理都涉及“证人证言”证据的运用,证人证言有着不可或不可代替的作用。证人证言有别于其他证据,是客观现象经过人的感官、抽象思维、记忆,尔后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易受客观环境,智力水平法律意识,人际关系,时间推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准确地对此类证据予以审查、核实、认定,便成为左右审判质量,效率、效果的关键。在传统审判方式中,证人证言的收集认证存有证人不愿作证、不愿出庭,作伪证,法庭包揽取证庭上无人证等诸多弊端,不仅易引起当事误解,产生与法官的敌对情绪,而且影响了审判效率、质量,为了配合审判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对我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予以完善。„关键词‟:民事诉讼 责任 举证责任

所谓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于诉讼中所主张的案件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同时指在诉讼结束之间,如果案件事实仍处于真伪不明状态,应当由该当事人承担败诉或不利的诉讼后果的责任。

民事审判实践中,几乎每一案件的审理都涉及“证人证言”证据的运用,证人证言有着不可或不可代替的作用。证人证言有别于其他证据,是客观现象经过人的感官、抽象思维、记忆,尔后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易受客观环境,智力水平法律意识,人际关系,时间推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准确地对此类证据予以审查、核实、认定,便成为左右审判质量,效率、效果的关键。在传统审判方式中,证人证言的收集认证存有证人不愿作证、不愿出庭,作伪证,法庭包揽取证庭上无人证等诸多弊端,不仅易引起当事误解,产生与法官的敌对情绪,而且影响了审判效率、质量,为了配合审判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对我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予以完善。

一、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意见

(一)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有利于审判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民事诉讼法第70条明确规定,证人出庭作证是一项法律义务,而如何正确履行这一义务,以及不履行义务的后果,法律没有规定。因此,改革和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二)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有利于杜绝伪证。传统审判方式中,由当事人提供证人,法庭调查和作调查笔录,或者当事人直接提供某证人的证言,与其证人证言,不如说是“纸证人”。开庭时证人往往不到庭,由法官对“纸证人”进行审查。这样为当事人提供伪证开了方便之门。法官由于对证言效力的怀疑,往往会重新调查证人,导致重复劳动,不利于贯彻效率和效益原则。

(三)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有利于和国际惯例接轨。西方多数国家对证人出庭出证都有严格规定,甚至不承认“纸证言”的效力。因此,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是世界各国审判方式发展的趋势。

在民事诉讼法中,举证责任并非始终归当事人一方承担。相反,举证责任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在普遍侵权案件中,受害人应就加害人有故意过失的要件事实、以及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事实进行举证,这是根据一般举证原则所作的分配,然而在特殊侵权案件中,这种方法存在局限性。因此,对于按一般原则应由受害人负责举证的一些事实,尤其是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事实及是否存在过错的事实,直接由加害人承担真伪不明时的败诉风险及相应的首先举证的责任。

二、证人出庭作证的具体程序应当规范 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而对证人由谁确定和通知出庭,由谁对证人发问,质证人证言的证据效力的认定。等证人出庭作证的具体程序,并无详尽的规定。传统的做法是当事人提供证人线索,法官调查,视情况通知证人出庭并在庭审中向证人发问或只宣读调查证人的笔录,不免产生法官包揽举证之嫌,不利于案件的公正处理。因此,对证人出庭作证的具体程序进行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诉讼过程中的举证责任是有其客观基础和内在必要的,它是当事人之间合理分担举证责任的前提和理论基础。当事人各方不仅要针对已方诉讼请求的依据的事实举证,也要为自己所提出的其他抗辩主张举证。此外,当原告提出的证据已经能够证明支持其诉讼请求的基本事实存在并合乎逻辑的,被告亦应举证反驳。据此,我进而认为,谁主张谁举证所言之“主张”并不是直接指对权利的主张或诉讼请求,而是指当事人各方对自己所提出的各种关系事实的积极主张否则举证责任就偏向了原告一方,走向了不合理。当然,举证责任的转移也必须有一个基点,这就是上轮举证方所举的证据已经能够证明支持其诉讼请求的事实主张的存在。

三、强制证人履行出庭作证义务的措施 审判实践中“证人不愿出庭作证”“证人做伪证”的问题比较严重,应当认真加以解决。

(一)制定和完善强制证人出庭的措施

审判实践中当事人向法院提供的证人不愿出庭的情况普遍存在。不少法官为此只能再向证人一一进行调查、审核,并且在证人无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情况下,亦听之任之,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而法律对如何保障证人到庭亦无明确规定,制约了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世界上许多国家诉讼立法及证据立法方面都十分重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且制定了较为完备的证人到庭的法律责任条款,以约束证人履行出庭作证的义务。从理论上讲,证人不出庭作证,是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因此根据其性质制定同强制当事人到庭的措施是较为可行的,完善制裁措施,以求得实效。还应当注意在各类诉讼活动中,强化这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公民知法、守法、依法积极履行出庭作证义务。

(二)建立和完善伪证的防治和惩罚制度

一般说来,伪证行为是发生在民事诉讼法过程中的,且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故意,客观上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正常审理,对伪证行为的结果可不要求必须造成实际损害,若造成实际损害,可作为从重处罚的情节予以考虑,惩罚伪证行为也是重视证人不作为的情况,若有其他证据证实某人实际了解案件的某一事实而该人又诈称不知,拒不出庭或出庭后拒不作证,既影响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也应当为“妨害司法”行为而承担相应责任。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十章规定了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其中第102条第一款规定,“伪造、毁灭主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的第三项规定,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的,无论属于何方,必须受法律追究。立法部门或司法部门有必要对伪证行为的具体特点,表现情节进行总结,通过立法,司法解释的方法,对惩罚伪证行为具体的措施予以固定,指导人民法院的操作,以有效地打伪证行为,维护正常的司法程序”。

四、建立证人权益保障制度

当前普遍存在的证人不愿出庭,不愿作证的问题除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和对证人义务制约措施不力等方面的原因之外,证人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民事诉讼法对证人的出庭义务虽有规定,但对证人的权利没有具体规定,对打击报复证人侵犯证人人身财产权利等违法行为打击不力,证人出庭作证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得不到相应补偿,致使权利义务不能对等。因此,要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必须建立完善证人权利保障制度,消除证人顾虑,调动证人出庭作证的积极性。

(一)完善证人人身财产权利保障措施

证人人身财产权利同普通的公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侵犯证人的人身、财产权利主要是指由于证人即将正在或已向法庭提供证词的作用,侵害人阻绕,破坏证人作证而对证人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打击报复及侵害其财产的违法行为。保障证人人身、财产权利,首先应在立法上堵塞保障不力的漏洞。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第二、四项对有关的情况作了规定,当事人或其雇用的人对证人的人身、财产权利的侵害,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人民法院依照民诉法第102条有关规定处理自然没有异议,但审判实践中,证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受到侵害往往发生在民事案件审理终结,执行终结之后,当事人片面地将自己败诉的诉讼结果归咎于证人的出庭作证,从而导致打击报复证人的违法行为发生。因此,提高执法人员的认识和业务素质严肃执法,严惩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也是当务之急。

(二)完善伪证的防治措施

首先,应建立具结宣誓制度。证人应当身法庭宣誓保证:“忠诚于法律,不作伪证”,否则,承担法律后果,其次,应建立伪证惩罚制度。只要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意,客观上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正常裁判,就要承担法律责任,而不必要求伪证行为必须造成实际损害。只要证人有伪证行为,就应予以罚款、拘留,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三)完善证人应得利益的补偿制度

民事诉讼举证须知(试行) 篇6

一、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及要求

第一条 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当事人应当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

第二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第三条 下列侵权纠纷,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

(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四)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五)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六)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七)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八)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有关法律对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对代理权发生争议的,由主张有代理权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第五条 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第六条 在离婚案件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第七条 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

证。但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除外。

第八条 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一)众所周知的事实;

(二)自然规律及定理;

(三)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四)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六)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前款

(一)、(三)、(四)、(五)、(六)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第九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复制品。

第十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该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是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应当履行相关的证明手续。第十一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书证或者外文说明资料,应当附有中文译本。

第十二条 对双方当事人无争议但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提供有关证据。

第十三条 当事人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签名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依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

二、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第十四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

(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

(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第十五条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在不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被调查人的姓名或者单位名称、住所地等基本情况、所要调查收集的证据的内容、需要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因及其要证明的事实。

第十六条 当事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

当事人申请保全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十七条 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书面申请,交由人民法院审查。

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三、举证时限及交换证据

第十八条 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第十九条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二十条 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交换证据的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

人民法院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的,交换证据之日举证期限届满。当事人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的,证据交换日相应顺延。

第二十一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

(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的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

当事人经人民法院准许延期举证,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且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的,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的证据。

第二十四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

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申请再审时提出。

四、其 他

第二十五条 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人民法院准许其申请的,有关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负担。

浅议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篇7

证明责任在学界是个歧义纷呈的概念, 有人认为, 证明责任就是举证责任;也有人认为, 证明责任是比举证责任更广义的概念, 即它们两者之间存有属种关系。证明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 其设定意义就是为了保证证明目的的实现, 从而达到刑事诉讼所追求的目标, 而举证责任与审理义务以及权利性证明责任都是在证明责任的范畴之内。

二、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类

证明责任的分类主要有:主观证明责任与客观证明责任;提出证据证明责任与说服证明责任;实体证明责任与程序层面证明责任这几种。实体层面证明责任与程序层面证明责任的理论分类较之主观证明责任与客观证明责任、提出证据责任与说服责任的分类的优越性体现在对程序独立价值的侧重与强调, 符合程序正义原则的要求, 尤其是程序层面的证明标准将当事人举证、质证活动纳入到诉讼程序之中, 当事人对启动诉讼证明责任的承担防止了将被告人交付审判的任意性, 这对于保障被告人的无辜不受审的正当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肯定实体与程序证明责任分类方法的优越性并不能抹煞其他分类方法存在的意义, 不同的分类方法是从不同角度分析证明责任的, 各自有独立意义。

三、确定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原则之影响因素

在刑事诉讼中, 笔者认为, 影响确定证明责任分配原则主要有诉讼结构和诉讼价值两类因素。

(一) 诉讼结构

证明责任受诉讼结构的制约。在古代弹劾式诉讼中, 原告人在诉讼中起着主导作用, 证明责任当然也就主要由原告人承担。在纠问式诉讼中, 犯罪由司法机关主动追究, 在这种诉讼结构模式中原告人和被告人都有证明责任, 特别是被告人要承担主要责任, 如神圣罗马帝国的《加洛林纳刑法典》规定证明无罪的责任由被告人承担。在当事人主义诉讼中, 基于不告不理、无罪推定和消极裁判的原则, 证明责任主要由控诉方承担。在职权主义诉讼中, 检察官当然也负证明责任, 但同时也强调法官的调查取证权。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在结构上更接近当事人主义, 所以在分配证明责任时应适当参照英美法的做法。

(二) 诉讼价值

证明责任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诉讼价值的趋向, 同时一些价值因素又影响着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对证明责任的分配具有较大影响的价值因素主要有:

1、秩序。

证明责任的规则可以使裁判者在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下做出责任主体败诉的裁判。在一般情况下, 证据越充分和推理越合逻辑, 发现的事实就越真实。由此可见, 证明责任具有发现案件真实的法律功能。如何使证明责任的这种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呢?这就需要对证明责任进行合理配置。

2、程序正义。

刑事诉讼在履行发现实体真实、维护社会秩序之责的同时, 必须还要体现程序正义这一法律价值。随着正当程序原则不同程度地走入各国刑事诉讼中, 程序正义已逐渐为各国所接受, 主要体现于对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及无罪推定规则的确立。而这些规则的确立必然会影响到证明责任的分配。

3、诉讼效益。

诉讼效益是把效益这种价值观念运用到诉讼活动中, 使诉讼主体投入较少的时间和费用而获得较理想的诉讼结果。具体到证明责任的配置问题上, 不同的配置直接影响到诉讼的节奏, 可以加速或延缓诉讼的进程。

四、我国刑事证明责任分配原则之确立

(一) 一般原则

一般原则是指在证明责任分配制度中具有普适性的原则, 主要包括:

1、有利于正确处理刑事案件原则。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问题首先应着眼于为正确处理刑事案件服务, 这是秩序价值的要求。这个原则要求双方当事人都应履行提供证据之责。

2、符合正当程序原则。

证明责任分配要结合现代刑事诉讼中的正当程序原则的要求。裁判者居于中立地位是正当程序最基本的要素。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是二战以来世界范围内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趋势。这种背景和趋势的要求在分配证明责任时应考虑被告人的诉讼地位和提供证据能力, 通过承担责任的多少和证明要达到的程度来平衡与控方之间的不平等状态。

3、便利性原则。诉讼效益价值要求证明责任的分配应考虑到提供证据的便利。

(二) 具体原则

上文分析可知, 证明责任可以分为提供证据责任和说服责任两项内容, 提供证据责任是可转移的, 说服责任是法定的, 仅有一般原则尚不足以客观合理地分配, 还应确立各自具体的分配原则。

1、提供证据责任的分配原则。

提供证据责任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就其主张或反驳的特定事实争执点收集并提出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 它随着一方提供了充分证据而转移到对方。它应按以下两种原则予以分配:

(1) “谁主张, 谁举证”原则。该原则要求在诉讼中由提出主张的当事人提供证据论证其主张。在刑事诉讼中它具体包括两项内容:控诉方必须首先对其指控的各项事实先负提供证据责任;被告人也应对其在诉讼中的积极主张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凡是不能提供特定程度的证据证明者, 其积极的主张或反驳的主张就不能成立。

(2) 对主张法律效果的事实按其性质不同实行差别对待原则。在提供证据责任的分配上, 可以借鉴民事诉讼有关分配学说对事实进行分类。如消极事实说将事实分为积极事实和消极事实, 主张积极事实者负证明责任, 主张消极事实者不负证明责任。主张积极事实的, 应当侧重、先予证明, 其证明所要达到的充分程度应更加严格。主张消极事实者的证明标准要适当放宽, 只要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能对积极事实主张置于可疑状态即可。

2、说服责任的分配原则。

说服责任的承担者是由法律规定的, 不可转移。但在立法分配说服责任时, 应考虑以下两项原则:

(1) 控诉方承担说服责任原则。这是刑事诉讼中关于证明责任分配的核心原则, 在理论界也是少有争议的。

(2) 特殊情况适用证明责任倒置原则。举证责任的倒置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证明主体在证明了一定的事实情况后, 根据法律规定, 证明相关事实的责任便由对方承担。在民事诉讼中特殊案件举证责任的倒置是大家的共识, 但是刑事诉讼中是否存在举证责任倒置, 这就意味着是有罪推定。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 控诉方只需证明初步事实存在即可, 如果被告人最终不能证明该初步事实为非犯罪事实, 那么不论实际情况如何, 都推定被告人构成犯罪, 这就是“证明责任倒置”。证明责任倒置实际上是说服责任的倒置。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篇8

【关键词】医疗;侵权诉讼证明;责任问题;法律法规

一、我国医疗侵权诉讼及其证明责任制度的问题

医疗侵权,指的是在医疗过程中存在违反《侵权责任法》规定并损害患者生命权、健康权、知情同意权等的过错行为。在我国有关医疗的法律法规中,对于医疗侵权有着明确的规定,《侵权责任法》第七章中对于医疗损害责任单独设立了相关法律规定,为医疗侵权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其中第五十四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由此可见,医疗侵权案件原则上采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

实践中,按照诉由的不同,医疗侵权案件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案件,即通常所说的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另一种是由医疗事故以外的行為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案件,即一般的人身损害赔偿。医疗侵权案件与一般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相比,具有专业性、高风险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在医疗侵权诉讼中,诉讼双方在提供证据的能力上存在着较为突出的不平等性,由于患方(患者或患者家属)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专业性差距,很多患者及家属的医学知识是非常薄弱的,加之患者出现医疗损害后往往很难在第一时间保全证据即病历资料,即便拿到了第一手的病历资料,因为缺乏医学专业知识,也很难判断出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更难以对案件作出定性。因此患方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诊疗过程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责任度大小在日后医疗侵权诉讼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直接影响诉讼的结果。这样就造成了在诉讼过程中的不平等性。因此,在医疗侵权诉讼问题上的不平等性是导致诉讼存在着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也是当下医疗侵权诉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疗侵权诉讼证明责任在出现问题的过程中,我国的解决办法并无特别之处,都是从行为到结果的证明过程。但是在医疗侵权案件司法审判实践中,虽然我国的相关立法一直在持续更新,但是相对不变的就是对于双方的证明责任问题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在医疗侵权诉讼中,出现诉讼结果不公平,让患者或患者家属无法得到应有的补偿,医疗机构在很大程度上逃避责任,可以主观地避免惩处。

二、医疗侵权诉讼证明责任的完善

在我国的医疗侵权诉讼证明责任制度中,还存在这许多的弊端,这些弊端导致在立法基础上决定诉讼结果的时候无法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这样也就导致医患关系更加紧张。因此在立法基础上要对医疗侵权诉讼证明责任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以确保在医疗侵权诉讼中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首先要明确医疗侵权诉讼的因果关系。在普通的医疗侵权诉讼案件中,由于医学专业知识较为复杂,就会导致在诉讼过程中的因果关系认定也随之变得复杂。因此要保持在诉讼关系中诉讼双方都得到公平的裁决,那么就要在诉讼进行的过程中首先明确因果关系,只有明确了因果关系,才能够在法律意义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侵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风险。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也可以避免医疗机构承担不必要的医疗风险。

其次,对案件中证据的真实性要保证好。在医疗侵权案件中,医生对患者实施的诊疗措施都是在受患者及家属授权的基础上,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如医方不进行详细而明确的告知,患者就无法清楚地了解到所接受的诊疗措施以及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及医疗后果,而医生则知晓全部的医疗过程,对于证据的采集也就更加方便。患者的病历资料都是由医院进行存档保存,而患者想要得到完整的证据资料则有一定难度,因此诉讼双方在产生医疗侵权诉讼证明责任问题的时候,难免会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这样也会导致诉讼的结果受到影响。

在审理医疗侵权诉讼案件的过程中,若无直接的证据证明二者在诉讼上的责任关系,那么可以采取专家举证原则。在我国,专家举证的方式中所选择的专家必须是受司法机构所委托,不能够由当事人直接委托。以这样的方式将证据提供给专家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弥补患者在诉讼案件中证据不足的情况,这样也保证了诉讼中证明责任问题的公平性。

三、结语

上一篇:内宿生管理量化方案下一篇:外电引入查勘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