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公益诉讼分析

2024-08-16

产品质量公益诉讼分析(精选8篇)

产品质量公益诉讼分析 篇1

一、将诉权扩大至公民

环保法在其四次草案中, 起草者在对于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要求的立法中几经周折, 迫于各方压力终在《环保法》中确定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相比与民事诉讼法的限制, 此番立法更为严苛。在新《环保法》出台之前, 地方司法实践中对于公民是否可以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的要求, 不乏有前瞻性的规定, 如以贵阳为例,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意见》中明确:个人拥有环境公益诉讼的诉权, 禁止个人借助公益诉讼为自己谋利的行为。他们认为, 公民是是因环境问题受害的直接关系人, 也是最广泛的群体。因而应当赋予他们诉权, 结合公益诉讼的基本属性, 因而做了上述限制性规定。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不能也不应当限制在仅仅依靠政府的范围之内。环保行政部门依据宪法、法律规定承担各项行政职能、权力, 而与之对应的他们也要承担相当的职责与责任, 结合现在中国国情, 一方面, 行政机关在简政放权的把背景下, 精简机构, 人员本就受到控制, 不具备在职责范围之外承担公共利益保护的职责, 另一方面, 行政机关的职权都是宪法、各大组织法所赋予, 改变各行政机关的职能属性必然付出极大的立法成本, 在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的今天, 直接赋予行政机关法律职权代价过大。

二、鼓励检察机关作为支持起诉机关参与诉讼

(一) 检察机关作为支持起诉机关的必要性

首先, 在公民不被允许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背景下, 能够独立自主完成环境公益诉讼社会组织数量少、且适格的诉讼主体数量相对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污染面积不断扩大的基本现状而言乃是捉襟见肘。其次, 现国内社会组织普遍规模小、公益性、募集资金困难、发展规模有限。

(二) 检察机关作为支持起诉机关的正当性

检察机关依据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对法律的实施实行监督, 而行政机关作为法律的执行者, 受到检察机关的监督有必然性与正当性。一方面, 检察机关在行政主管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 应作为而不作为, 不应作为而作为, 以及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有权依其职责提出司法建议, 要求行政主管机关及时履行职责,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 检察机关亦可代表国家直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追究环境侵害者的法律责任。在新《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支持起诉原则, 即“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 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对符合起诉资格的环保团体予以支持

(一) 财政支持

目前我国环保社团主要分为四类一是由政府部门发起组建的环保社团, 占49.9%;二是由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社团, 占7.2%;三是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 占40.3%;四是港澳台及国际环保社团驻大陆机构, 占2.6%。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社会组织的地域分布严重不均衡, 且自身财政、诉讼力量薄弱无法与强大的污染者对抗。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负责人的介绍, 作为国内环保第一大组织, 他们在之前在各地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被驳回诉讼起诉的案件中, 除了客观上缺乏法律规定外, 很大一部分系无法支付高昂的诉讼费用所致, 其他组织也就不言而喻了。因而政府有必要建立鼓励、扶持环境保护组织的专项基金, 使得更对的环境公益组织走向保护环境中来。

(二) 技术支持

现阶段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组织普遍缺乏保护环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能力, 提供的服务也仅限于帮助反映情况、协商、提供咨询等方面, 因此我国应当借鉴域外先进经验, 培育一批环境保护团体, 特别是民间自发的环保组织, 促进环保团体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要注意改善政府与环保团体之间的关系, 充分发挥其自治性和自主性。在其成员之间普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知识, 让这些社会团体从实体上到程序上都能得到确实的提高, 从而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能力, 进而达成我国法律设置环境公益诉讼的最终目的。

(三) 政策支持

这要体现在设立专门基金支持公益诉讼的提起, 避免社会团体望诉讼费用心叹。应当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政策支持的合法性与必要性。一方面明确专项基金的用途、申请方式, 另一方面明确违法使用专项基金的法律责任, 使得专项基金用在刀刃上, 真正促进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报告:杨东平.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的转型与博弈[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吕忠梅.环境资源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产品质量公益诉讼分析 篇2

[摘 要]行政公益诉讼是指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对公共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法律容许无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维护公共利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此制度在国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引入中国时应考察中国是否有现实需要,进而分析构建的可行性。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167-02

行政公益诉讼指当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损害了公共利益或有损害公共利益的危险时,法律赋予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公益性社会团体或特定国家机关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由法院对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予以补救的制度。美国的私人检察总长制度、德国的公益代表人制度和日本的民众诉讼制度本质上就是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国是否有构建此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呢?我国是否需要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有很大针对性,最直接原因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变化引发了各种激烈的矛盾和冲突,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公益被侵犯却得不到司法救济的情况,尤以以下几种情况为常见。

第一,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得不到救济。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包括侵占、转移、损毁和灭失;流失的原因不仅由于行政机关疏于管理、不作为,更多是因行政机关的直接参与违法操作。“据估计20世纪80年代国有资产每年流失500亿元,90年代开始每年至少流失800亿~1000亿元,加之银行坏账、偷税漏税、公款消费和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等,国有资产损失已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国有资产属于全体人民所有,人民有权直接动用司法手段对侵害国有资产的行为进行干预。但现行《行政诉讼法》将原告资格限于私益直接侵害的情形,使大部分国有资产被侵犯的行政案件难以进入司法程序。

第二,大规模环境污染和破坏无法进入诉讼程序。一方面,目前我国涉水管理的行政机关有水利、环保、土地、林业、农业、海事、渔业、海洋、交通等部门,这些部门之间权力分工不明晰、职能交叉,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由谁来代表国家和公众利益行使诉讼权利的情况下,各部门存在竞相推诿、毫无作为的现象,大量环境污染和破坏中的受损权利处于无司法保护状态。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部分企业为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在生产中忽视环境因素,当地行政机关为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对破坏环境行为常常熟视无睹,致使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

第三,土地开发过程中不合理利用土地无法规制。行政机关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和保护国土资源的国家政策,违法占地、批地,大搞开发区等形象工程,造成大量土地闲置和资源浪费。但我国公民不享有土地所有权,并且往往也与被占土地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依诉讼法对行政机关非法占地等行为无法提起诉讼进行维权。

此外,政府在公共工程的审批和招标、发包过程中违法操作,导致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使国家遭受重大损失。但依现行法律无法进入司法救济程序。而行业垄断使服务价格随意调高,行政机关对此听之任之,公众虽有怨言亦诉之无路。可见我国需要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我国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

虽有需求,仍然应在谨慎考察我国社会环境基础上判断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能否在我国建立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首先,公民民主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使社会进入一个权利最受关注和尊重的时代;民主法制进程的加速,也使权利意识日益深入人心。新时期下公民法律意识空前提高,参政意识和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意识不断增强,这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不再凌空、不再是无源之水。

其次,行政职责的社会化趋势不可逆转。虽然现实中行政权不断扩张,但随着社会事务的日趋繁重,政府的管理不可能面面俱到,使得行政职责社会化成为必要。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行政相对人超越自身利益,维护公益的诉讼机制,它发挥着影响的方式在于民众通过法院敦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将存在于宪法、法律中的各项权利实质化。从这个角度说,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确立了“以诉讼推进民治、以民治实现公益”的模式,拓展了民众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最终实现了权力与权力、权利与权力的相互促进。

再次,我国司法解释扩大了行政诉讼原告的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补充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这条规定中没有强调原告必须与被诉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不再解释为“权利义务的增减、得失”,只要某个行政行为对某个人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了实际影响,原则上该个人或组织就具有了原告资格。原告资格的放宽为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奠定了基础,不致使制度的出现过于突兀甚至与现行制度相冲突。

最后,法官素质逐渐提高和司法审判经验的逐步积累。法官在审查公益案件的过程中,往往是进行一种价值的衡量与判断,需要运用自由裁量权在公共利益和行政效率之间进行取舍,因此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必然要求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我国目前的司法改革进程中,各地都在进行法官的职业化、精英化建设,法院不断吸纳高学历的法律专业毕业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法院内部职业法律群体的形成。同时,实践中表明,律师作为公益诉讼的主力军在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法官的素质提出挑战,促进了我国司法经验的积累,间接推动了法官职业素养的提高。从历史宏观角度上看,行政诉讼制度自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以来,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行政审判经验无可辩驳地达到了一定的积累程度,这也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提供了现实基础。

因此,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并非不具有可操作性。

综上,我国法治现状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出要求,且中国法制环境也验证了在中国实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合理的,完善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对我国法治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重大意义。至于具体如何构建,意见纷纷:扩大原告资格、明确受案范围、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和承担诉讼费用。此外,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的增强,落实公众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亦应予以考虑。但无论何者,都应立足于中国法制环境,在必要性和可行性框架下合理统一规范。

参考文献:

国外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分析 篇3

关键词:原告资格,受案范围,举证责任

一、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

各国对于原告资格范围的规定存在差异, 但原告主体资格的范围不断扩大是世界的潮流。同时为了避免原告资格范围的扩大造成的滥诉等浪费司法资源现象的出现, 许多国家通过完善民事公益诉讼程序对原告资格范围进行必要的约束。

(一) 美国

美国最初在“直接利害关系论”的指导下, 规定原告资格是与公共利益的损害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主体,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规定已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美国随后通过颁布《反欺骗政府法》、《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克莱顿法》等进一步扩大了原告资格的范围。其中《反欺骗政府法》首先对原告主体资格的扩大进行了规定, 随后《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对原告资格的扩大进行了进一步明确细致的规定, 规定原告主体资格的范围是任何人、商号、公司、联合会, 而《克莱顿法》进一步将检察官规定为起诉的主体。总之, 美国原告主体资格是不断扩大的, 由原来只能与公共利益损害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主体到检察官、个人、组织, 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同时为了避免原告资格范围扩大造成的滥诉等弊端的出现, 美国规定了一些特殊的程序对原告资格进行必要的限制, 如美国法律中规定, 原告必须在60日的通告期后提起诉讼, 同时在60日通告期内侵权人可以对错误进行改正,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滥诉的发生和司法资源的浪费。

(二) 英国

英国法律规定, 通常只有检察长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而对私人或者社会组织能够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资格范围进行限制。一种情形是在得到检察长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提起诉讼;另一种是“私人检察官”作为原告, 私人检察官作为原告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即, 检察长曾经拒绝给予个人起诉的权利, 或者检察长对于给予个人起诉许可的决定进行不合理的拖延。同时英国规定了地方政府机关和一些社会组织具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权力。英国对原告资格范围的限制要比美国严格, 但是根据英国的一些具体情况又做了许多变通性的规定。

(三) 德国

在德国, 通常检察官或者社会团体是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德国民事诉讼法第632条、第638条等中规定了检察机关可以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而社会团体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没有专门的法律加以规定, 而是通过部分经济立法加以明确规定的。同时德国为了防止团体诉讼被滥用, 通过多部实体法对公益诉讼社团的资质进行了严格限制。

(四) 法国

法国的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的范围与德国很相似, 检察官和社会团体都具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权利。法国是第一个从法律上规定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包括检察机关的国家。在《拿破仑法典》中就赋予了检察官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过得权利, 其规定对于身份证明、婚姻、离婚、收养等, 检察官可以为了社会公共利益, 对上述民事活动进行干预。同时, 法国法律对社会团体的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进行了适当的限制。

二、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受案范围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对于受案范围的规定存在差异, 大陆法系要比英美法系的受案范围狭窄, 但从总体来看不断扩大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一) 美国

美国拥有广泛的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如《美国区法院民事诉讼法规》中规定, 保护别人利益的案件中, 在满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 当事人可以以美国国家的名义提起诉讼。同时美国的其他法律如反垄断法、环境保护法中也都有相关规定。同时, 美国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 不断扩大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力度。

(二) 法国

法国的受案范围受制于法律上明文规定的案件的类型。下述案件检察院应当得到通知作为案件的当事人。首先是涉及未成年人监护安排、亲子关系、成年监护的设置与变更案件。再次是现行中止追诉程序、集体核查负债程序、个人破产程序或其他制裁的案件。在社会团体的起诉范围中, 要求目的是为了保护团体成员的个人利益。

三、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为了避免原告举证责任过重, 各国在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律中设计了一些缓解原告举证责任压力的措施。例如在美国的民事公益诉讼中, 个人当面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 常出现无法举证而导致败诉的情形,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 美国让行政机关先起诉, 将相关的证据交予法院, 然后个人再运用这些证据进行起诉, 从而有效避免了个人对专业性问题举证不能的情形。《克莱顿法》中就对这种情况进行了规定, 对于在民事公益诉讼中个人对被告要求进行损害赔偿时, 如果被告于政府起诉的被告相同, 个人只需证明自己受到损失, 而对于损害赔偿的数额个人可以将这一政府案件的判决作为认定直接证据适用。此法律规定大大缓解了原告在面对大量专业知识方面的举证压力, 更好的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四、民事公益诉讼中对提起主体权利的特殊保护

因为在民事公益诉讼中, 原告相对于被告来说在财力、权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因此在诉讼地位方面, 原告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更好地实现维护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 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平衡两者的关系, 更好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因此, 各国对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进行特殊的规定, 以更好的维护原告的权利, 平衡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关系, 推动民事公益诉讼的进行。

(一) 美国

在个人提起的公益诉讼的案件中, 为了更好的权衡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关系, 美国规定了“法庭之友”这一特殊的制度。法律规定“法庭之友”介入诉讼程序的方式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 是通过递交“法庭之友”书状参与到诉讼程序中, 同时要求要将自己的主张以及事实、理由在书状中详细载明;第二种方式是, 在法庭进行辩论、质证和交叉询问时, “法庭之友”直接参与到上述的相关程序中。这种特殊制度的设计对于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原告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美国《克莱顿法》从诉讼费用上对胜诉的原告进行奖励, 其中这一诉讼费用不仅包括案件受理费用还包括合理的律师费, 从而减轻了原告诉讼费用的压力, 最大限度的实现了诉讼双方形式上和实质上的平等, 维护了公平正义。

(二) 德国

德国为了避免当事人的经济实力上的不平等, 导致案件裁判结果损害经济实力薄弱方利益现象的发生, 对于提起主体的权利进行了特殊的保护。德国在其《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 如果一方当事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提起诉讼, 如果其承担全额诉讼用后, 可能导致其经济地位的明显损害时, 可以通过向法院申请, 然后法院做出命令的方式, 仅承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部分诉讼标的额的诉讼费用。通过这种规定降低了原告诉讼费用负担, 更好的平衡了双方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沈达明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 1991:159.

[2]何勤华主编.德国法律发达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472.

产品质量公益诉讼分析 篇4

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的团体和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不特定的他人利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追究相对人法律责任的诉讼活动。

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了私益诉讼和公益诉讼的区分。私益诉讼,就是以私人资格发生的诉讼,以保护私人权益为目的,特定的利害关系人才能提起。而公益诉讼则是以保护社会公益为目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市民都可以提起。根据提起公益诉讼的组织和个人的性质、地位不同,公益诉讼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公益诉讼包括所有为维护公共利益的诉讼,既有国家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的名义提起的公益的诉讼,也有私法人、非法人组织、个人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提起的诉讼。而狭义的公益诉讼是指国家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的名义提起的公益诉讼。

二、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现行的三大诉讼法中,唯一能够称为公益诉讼的是针对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由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的刑事诉讼,除此之外,立法上再没有关于公益诉讼的规定,这就导致无法对损害公益的其他行为进行法律追究。同时,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建设中对环境的破坏、国企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消费领域对消费者权利的侵害等情况时有发生,如不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加以控制和调整,只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对国家和人民都将是不利的。但是,现阶段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还存在种种障碍,法制的不健全、公众法律意识的淡薄等问题都需要研究和解决。具体来说,我国在公益诉讼制度方面存在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益诉讼制度缺乏理论上的有力支持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原告资格采用“直接利害关系”理论,即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原告必须依据与自己切身相关的权益提起民事诉讼,否则,法院不会对此加以审理。正是原告资格的这一理论和相关法律规定使得公益诉讼在制度上受阻,从而在一些诸如污染环境、不正当竞争、国有资产流失等案件发生后,虽然受害者众多,但是公民个人或相关团体、机构却无法代表公众对侵权人提起诉讼。如果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或怠于维护公共利益,由于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当事人的原告主体资格也持“直接利害关系适格说”,公民也无权对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随着现代社会的日趋复杂化,仅仅一个行动就致使多人甚至整个社会利益受损的事件频繁发生。例如,大型企业散布一则虚假消息就可能使大量购买该公司股票的人蒙受损失;如果该企业同时进行了不公平竞争的垄断行为,又会有更多的人受损。基于此,保护因类似违法行为遭受损失的社会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我国针对这种现状,也应适时地修正和改进传统法律理论,为公益诉讼制度的设立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二)公益诉讼在实践中面临尴尬

事实上,尽管我国还没有关于公益诉讼制度的相关规定,但由于实践中侵害公益的违法行为逐渐增多,很多公民和一些机构、团体已拿起了法律武器,将违法民事行为主体告上法庭。但是,考察近几年在我国提起的公益诉讼,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实践中,公益诉讼多以所谓的“小额诉讼”的面貌出现。在郝劲松诉铁道部一案中,双方争议的是列车车票从1.5元涨价到2元的问题,原告郝劲松的诉讼请求中亦有一项是“……并判令被告赔偿经济损失0.5元”(类似案例非常,争议金额从几毛钱到几十元不等,在此不一一列举)。从一般的理性出发,仅仅为追回0.5元损失而付出80元的诉讼费用是不合逻辑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原告郝劲松追求的不是0.5元的经济补偿,而是0.5元背后的某种更大的价值。同理,大多数公益诉讼的原告们的目标并不是为了争取表面上所声称的小数额的赔偿,而是为了争取远远超过诉讼请求数额乃至高昂诉讼费用的更大的利益或者公益。这种利益或者公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具体领域内国家权力对公民权利的承认、尊重乃至让步,此为实体上的权益;二是通过公益诉讼的形式建立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和平对抗的机制,以便使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公民权利的扩展形成良性互动式的发展,此为程序上的权益。当我们带着这样的认识考察实践中公益诉讼的成败得失时,不得不承认正是国家公权力的如此强势导致了公益诉讼的难求一胜,即使是那些表面上胜诉的官司,原告也仅仅获得了诉状中要求的数额极其微小的赔偿,无论是实体上还是程序上的利益目标却都一一落空。

(三)代表人诉讼制度在维护公共利益上存在不足

有些学者认为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可以起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4条、第55条规定了代表人诉讼制度。代表人诉讼是我国民事诉讼为适应民事纠纷群体化的现实所建立的一种诉讼制度。但是,假如将我国的代表人诉讼与维护公共利益联系在一起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尽管代表人诉讼对解决群体性纠纷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但如果用来保护公共利益就会存在两个明显的不协调之处:首先,代表人诉讼的目的是提高诉讼效率,通过一个程序解决涉及人数众多的利益纠纷,但这里的人数多是相对而言的,实质上代表人诉讼维护的仍然是私人利益,只是这里的“私人”扩大成了一个集团而已,因此代表人诉讼的目的与维护公共利益有一定距离。其次,代表人诉讼的具体程序与维护公共利益格格不入,尤其是代表人须经全体共同诉讼人(或已进行登记的当事人)选任或委托,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公共利益的有效维护。一方面,既然是公共利益,就说明直接利害关系人不明确,代表人由谁选出是个问题;另一方面,对公共利益的维护重在预防侵害行为的发生,如果代表人一定要等选出才能提起诉讼,公共利益被实际损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公共利益一旦遭到损害,其后果是严重的。可见,指望代表人诉讼解决维护公共利益的问题是不现实的。

三、构建我国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

(一)完善当事人适格制度,实现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多元化

1. 公民个人。

按照卢梭的观点,公民在最初通过缔结契约的方式将自己的权利转让给了国家,但“这个社会公约一旦遭到破坏,每个人就都恢复了他原有的权利,”社会的发展使国家权力的行使存在盲点,这就需要公民个人行使相应的保护公益的诉权,以达到社会利益的平衡。这是一种单纯的公民对公益的维护。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公民个人对污染环境的行为,可以提起诉讼。这说明我国现行法律实际上已允许公民个人作为公共利益的相关人对危害公益的行为提起诉讼,但仅限于特定领域。

2. 利害关系人。

这是指在包含公共利益但与相关人员又有利害关系的现象中享有诉权的相关人。一方面,他的权利受到了一定的侵犯或影响;另一方面,这种侵权又是一种对公共利益的损害,这时,他们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冲突。在这里,公益保护与私益保护得到了有效的结合,具有了双重的利益保护性质。不管怎样,这种诉权的行使都会使社会正义得到必要的矫正。

3. 公益团体。

现实社会中公民个人往往处于相应的弱势地位,这就需要相关的公益团体代替公民从事诉讼。公益团体参与到公益诉讼中来,不仅在程序上增加分量,而且能在实质上对行政机关以及某些大型集团的决策施加影响。

4. 相关国家机关。

这是对公益保护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是分权体系下相关国家机关对另一机关的一种监督模式,可以使公益诉讼更有效率和权威性,避免了个人和团体起诉的盲目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二)受案范围的确定

公益诉讼目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受案范围的特定性。因为公益诉讼是为了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因而,只有侵害、威胁或可能侵害、威胁到了公共利益时才能提起公益诉讼。就具体的立法模式,可在三大诉讼法中各增加公益诉讼一章,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进行一般列举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

(三)诉讼费用承担

公益诉讼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本着鼓励的原则,有必要在诉讼费用上采用一定的措施,让人敢于起诉、能够起诉。在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

1. 政府拨款,原告的诉讼费全部或部分由政府承担,减去了当事人败诉的后顾之忧。

2. 参与诉讼费用保险,这样可以保证原告承担少数费用的情况下提起公益诉讼,其他风险由保险公司来承担。

3. 成立公益诉讼基金会,原告在公益诉讼之前可以向基金会申请,如果是属于公益诉讼且符合公益诉讼的起诉条件的,基金会应当批准。

(四)不适用调解制度

合意是调解制度的核心和灵魂,调解制度在诉讼活动中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当事人有处分权,在实践当中为了达成调解结果,当事人往往要放弃一部分实体权利。但公益诉讼的性质决定了原告的“意”不是其自身的意志,而是代表国家和公众的意志,其权利和义务都是特定的,无权代表国家和公众擅自放弃、处分权利,谈不上原被告双方在诉讼中相互协商、彼此妥协、达成和解的问题,既然缺乏合意的条件和基础,调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许多新型的社会纠纷相继进入我们的视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有时也成为受侵害的对象,而且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也导致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我国在公益诉讼领域立法上还是一片空白,造成我国的诉讼体制存在明显的缺陷。法学理论界也普遍认为我国司法实践中应当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本文从公益诉讼的概念介绍为出发点,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并探讨了解决我国目前公益诉讼制度缺失现状的相关对策,希望以此能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尽一点微薄之力。

关键词:公益诉讼,公共利益,制度设计

参考文献

[1]常光玮.公益诉讼在路上—近年来我国公益诉讼研究状况综述[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7,(1).

[2]梁慧星.关注公益诉讼[N].华商报,2001-07-04.

[3]郭恒忠,吴晓锋.公益诉讼何去何从[N].法制日报,2005-09-28.

[4]丁国锋.江苏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开审“刑事+民事”惩罚更大[N].法制日报,2009-06-19.

产品质量公益诉讼分析 篇5

但根据目前的现状,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还存在很大的障碍,最直接的障碍是经济因素的困扰。若使检察机关更好地实现自身职能,维护环境公益,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检察机关经费,使其在经济上不再为难。

1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现状

1.1 法律保障了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力

2013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生效,社会各界欢欣鼓舞,因为在新法中确立了法律规定的机关(包括检察机关)可以针对环境公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规定第一次实现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新诉求。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有义务、有责任担起环境公益诉讼的重任,切实维护国家的、社会的、公民的环境安全权,实现环境的和谐、可持续。2016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案件试点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及相关具体要求,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细则。

1.2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具有很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当今,学界也对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有较多研究。按照我国目前的法律现状,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有个人、社会组织、行政机关,还包括检察机关。从环境侵权案件的特点看,环境公益诉讼具有诉讼周期长、诉讼成本高、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不对等各方面特点。检察机关不仅拥有强大的公权力做后盾,还能积极协调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诉讼,且时间较为充分,最符合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特点。

此外,检察机关代表国家维护环境公益、保护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环境权,也符合检察机关的自身职能,这也是环境公益诉讼由检察机关提起的必要性所在。

2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困境--以经济角度分析

虽然我国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确立了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地位,但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虽然我国《实施办法》中规定了人民检察院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免交诉讼费,但检察机关在司法实践中仍面临高额的检测、化验、鉴定、评估等费用,本文仅从经济性角度将面临的困境作一个简要分析。

2.1 国外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相关费用的司法实践

参考国外的立法及司法实践,可以发现,针对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在诉讼费用方面,法国采取的是诉讼费用无偿制度,即检察机关败诉时不得由检察机关承担败诉费用,而由国库承担,在一定程度上为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扫清了经济障碍;德国和英国采取的措施是将原告方所聘请的律师及专业人员的费用纳入诉讼费用并加以免除,以解除当事人在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不会因经济方面的高额费用而阻步不前;美国的做法是由政府提供补贴,支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且审判机关也会在法定范围内收取较低的诉讼费用。同时,美国法律还在其他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如律师费用由双方当事人分别负担,从经济上进一步减轻原告方的经济负担。

2.2 我国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相关费用的司法实践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是代表国家对相关违法行为的监督,理论上应该由国家财政来支持检察机关提起诉讼,并承担相关的诉讼费用。但随着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不断出现,完全由国家财政承担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将会越来越多,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政预算方案,也不太符合我国财政的相关规范。如何更好地设计我国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相关费用制度,成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3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经济保障

新生效的环境保护法及其相应的司法解释规定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费用减免规则,初步确立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制度,一定程度上从经济的角度保障了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能性。但同时也需要看到,在目前的法律制度中,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如何更好地保障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行性,如何从制度上为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扫清经济障碍,使检察机关在诉讼中不为经济因素所掣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3.1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特殊收费标准

在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应该采用特殊的收费标准,改变传统诉讼中按标的额收费的状况,可以采用按件收费的制度,且只收取象征性的费用。这些规范可以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予以发布,不会影响到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和诉讼制度,阻力较小且容易实现。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本身就是一种法律引导。建立按件收费的制度,能够更好地实现法律的引导功能,促进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

3.2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国家补贴原则

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需要支付高额的前期费用,以上文所述为例,仅鉴定费用就达到几百万元,实在超出了检察机关的承受范围,因为检察机关除了国家正常的财政拨款之外,并无其他经济来源。当然,在案件胜诉之后,由被告方支付检察机关的前期相关费用是完全符合诉讼理论的,且被告需要为自己的环境侵权行为付出代价。但如果检察机关败诉的情况下,也不应由检察机关承担败诉的经济后果,因为法律不仅仅是一种引导作用,也要考虑检察机关的实际支付能力,笔者认为,此时应当参考美国的司法实践,由政府财政为检察机关败诉的经济后果买单或者由国家进行补贴。因为检察机关是代表国家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由政府买单是完全符合相关法理、情理的。

3.3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基金

虽然新环保法及相应的司法解释建立了生态环境修复基金,用于支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顺利开展,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法律并没有细致地规定哪些情况可以从生态修复基金提取资金用于环境公益诉讼,也没有具体的使用额度,无法从总体上促进环境公益诉讼的开展。考虑到环境公益诉讼的复杂性及其长期持久性,建立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基金是比较可行的办法。首先,环境公益诉讼费用直接由政府支持不太现实,也无法长久的进行下去;其次,参考其他国家如印度等由司法机关酌情分配诉讼费用的制度也不太现实,一方面会赋予司法机关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也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司法制度。因此,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环境公益诉讼基金是比较可行的,专门用于支付因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而支付的必要费用,真正减轻社会环保组织的资金压力,促进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在具体的操作上,可引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维持环境公益基金的健康运行,确保环境公益诉讼基金能够真正用于维护环境公共利益。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基金,不仅是一种法律制度上的引导,且解决了环境公益诉讼的经济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家的态度。由环境侵权方为环境公益诉讼买单,可以看作对环境侵权方的经济惩罚,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尤其是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负担,能够真正实现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促进环境公益诉讼的健康、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环境侵权案件的不断出现,现实生活中由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正面临着诉讼费用高昂、诉讼成本高涨且资金短缺的状况。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下,改变传统民事诉讼的收费方式,建立国家层面的环境公益诉讼基金,确保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不因经济方面因素而止步不前,才是真正有效地维护环境公益,实现环境和谐。

关键词: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经济分析

参考文献

[1][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蒋兆康,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2]冷罗生.日本公害诉讼理论与案例评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朱珍华.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律师费用制度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7).

产品质量公益诉讼分析 篇6

目前最早的公益诉讼出现在古罗马时代的法律中, 当时古罗马法律有公法和私法之分, 其诉讼体制也分为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其中, 以保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国家和政府的诉讼属于公益诉讼, 以保护私人利益的个体诉讼属于私益诉讼。因为古罗马法律体制下的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保护的利益不同, 它们诉讼的主体也不相同。公益诉讼的主体是无特别法律规定的任何市民, 它主要是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私益诉讼的主体是特定个人, 它主要是保护个人所有权利。在法治国家当中, 美国是最早使用公益诉讼的国家,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其公益诉讼体制已经趋于完善。另外美国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集团诉讼制度, 集团诉讼制度是为了救济那些损害数额小且分散, 无法通过个人诉讼的集团。当前西欧各国普遍采用团体诉讼制度解决群体纠纷, 其中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德国。德国的团体诉讼制是通过实体法确定, 以立法形式直接赋予一定领域的某些具有法人资格的团体, 让其享有原告的诉权。

虽然公益诉讼制度起源于西方, 但是它的使用范围非常广, 具有普遍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实用性。诉讼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比较缓慢, 原因在于缺乏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学术界曾经对公益诉讼进行粗略的分类, 分为狭义公益诉讼和广义的公益诉讼, 目前广义的公益诉讼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基本处于空缺状态, 而狭义的公益诉讼主要是以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的刑事诉讼。

二、公益的定义和公益诉讼概念

(一) 公益的定义

在我国的五四运动之后, “公益”一词逐渐地被人们熟悉, 解释为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的解释源于《辞源》, 它是指相对于一个人的私利、私欲。因此, 公益是指非特定多数人所应该享有的共同利益, 这个共同的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或某个集团的局部利益, 它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那么如何理解公共利益?首先从字面意思来看, 它是指大多数人的利益, 其次从内涵上来看, 公共利益包括社会总体的共同利益和国家利益两个方面, 国家利益和社会总体利益侧重点不同。国家利益是指统治阶级的利益, 属于政治利益, 国家是社会成员的共同体, 具有公共性。国家的政治利益和公共利益是否一致, 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 如果统治阶级是少数人, 那么政治利益就不等同于共同利益, 它仅仅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统治阶级为了实现长久的统治, 他们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共同的利益。如果统治阶级是大多数人, 这时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比较接近, 大体上可以把国家利益说成社会共同利益。但是我们需要清楚的是, 国家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

(二) 公益诉讼的概念

首先, 关于公益诉讼的定义是, 因公共利益受损而产生的纠纷, 行为人违反了国家法律的规定, 其行为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存在事实上或潜在的损害结果, 任何公民或组织都有权利提起诉讼。换句话说, 公益诉讼是处理违法行为的活动, 这一过程要按照法定程序, 依法对个人或组织提起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进行审理并判决。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 如果法律没有特殊规定, 任何人都可以行使诉权。需要注意的是, 公益诉讼和我国现行的公诉制度大不相同, 公诉是指我国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违反刑法规定的犯罪嫌疑人提起的诉讼, 而公益诉讼的范围更广, 它既可以是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诉讼, 也可以是由拥有诉权的社会团体或组织提起诉讼, 甚至公民个人也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三、公益诉讼在经济法领域的应用

(一) 经济法的公益性

经济法是可以帮助国家调整经济运行中的产生的经济法律关系的部门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生产逐渐变得社会化, 特别是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 加深了生产社会化程度, 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 整个社会正在从机械的社会个体向有机的社会整体转化, 经济法也在此时产生并快速发展。然而, 经济法不只是研究如何获取利益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保护国家社会经济有序、平稳、健康、持续的发展。经济法与民法有很大的区别, 经济法是可以影响国民经济的法律, 它有比较宽泛的法律目的和法律任务。近年来, 我国分别在市场管理、宏观调控、组织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法律体系。经济法的主流研究方式是, 以法律为调整对象、以调整手段为核心进行研究。但是经济法本身,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行为规范、规则行事、规范重心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经济法本身不能准确地进行自我界定。这就使得经济法与行政法和民法混为一谈, 其重要性不能突出出来, 无法恰当地使用经济法解决经济纠纷, 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局面。

经济法要在我国法律之中拥有立身之地, 就要对经济法重新审视。每一条法律法规的产生都源自于一种目的, 因此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法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问题的根源是对某种特定的利益进行保护。因此法的目的的一个层面是解决问题, 另一个层面是保护利益。个人利益为私, 国家利益为公, 两者由于性质的不同有明显的区分, 而社会利益具有很强的中立性, 很难判断社会利益属于公还是属于私。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社会成员的利益是社会利益, 它属于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社会利益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人利益, 个人是利益的归属。如果按照传统方法对利益进行分类很难得到准确的界定, 所以用这样的地域分类来区分不同的法律部门, 就会使法律混同。另一种利益的分类方法是, 以利益的实际享有者不同进行分类, 这就可以把利益分为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 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在人类整体利益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社会公共利益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生产社会化的进程加快会促进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 人类利益结构中私人利益不断地减少, 社会公共利益逐渐增多, 个人所获得的利益甚至可以达到社会化。由于经济公益需要保护才产生了经济法, 因而经济法就是为了保护经济公益。

(二) 公益诉讼可以解决经济纠纷

公益诉讼是法律授权的任何组织和个人, 依法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公益诉讼的本质是保障、尊重宪法, 以及法律授权的社会弱势群体维权的权利, 从而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公益诉讼之所以被广泛地使用, 一方面它是为了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达到社会相对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它可以防止滥用权力, 预防或者阻止违法破坏国家和社会的行为, 保障国内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 维持社会经济秩序, 保证整个社会平稳健康的快速发展。可以说经济法是经济公益之法, 它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 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的部门法, 社会经济有秩序地良好运转是公益客体在经济上的表现。因此经济法既是维护和保障社会经济秩序的调整法, 又是社会经济秩序的保护法, 只有社会经济秩序稳定, 整个社会才会稳定, 社会才更加和谐, 从根本上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同时经济法的目的应该是有效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害, 始终关注整个社会公益。因此, 经济法和公益诉讼有共同的价值目标, 有助于公益诉讼解决经济纠纷。

四、消费者公益诉讼面临的问题

(一) 公益诉讼主体受到限制

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诉权, 但是限制了起诉主体。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法定机关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公益诉讼程序, 又对法定的组织划定在半民半官性质上的省级以上的消费者协会, 这样其他的民间组织就不能参与进来。法律赋予消费者协会公益诉讼权与其协会性质有关, 消费者协会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设立, 并且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在民政部门核准登记后, 才能获得社团法人资格。这样的程序就使得消费者协会成为半民半官的性质, 相对于其他民间组织, 国家更重视和信任消费者协会, 这样一来其他民间组织就得不到发展和成长, 当消费者协会发展到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 它所拥有的法定诉讼权是可以水到渠成的。但是, 我国目前法律仅仅授予消费者协会公益诉讼权, 其他的组织或团体没有这种权利, 这就限制了我国公益诉讼的开展。任何个人、社会团体或组织, 甚至国家机关都应该参与到对抗非法侵害行为, 合理的利用公益诉讼权, 维护整个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动中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应该享有一切权利。这需要我国要不断建立健全公益法律制度, 加大消费者公益诉讼主体范围。

(二) 消费者公益诉讼内容受限

在法学理论上, 诉权具有双重含义, 分别是程序上的诉权和实体上的诉权。实体上的诉权, 指当事人请求法院经过审理作出判决, 实现其实体权益。程序上的诉权, 指当事人从程序上向法院请求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权利, 主要包括应诉权和起诉权。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确定了消费者协会程序上的诉权, 但是没有规定实体上的诉权。目前, 我国法律限制消费者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 忽视公益诉讼的诉权内容, 这样就会使得少数法律主体肆无忌惮, 加大实际操作的难度, 从而产生“一行独断”的不良现象。所以要解决消费者公益诉讼的各种问题, 需要构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 在这个制度中要具体规定诉权主体、受案范围和管辖以及适用程序等方面。

五、构建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

(一) 构建消费者公益诉讼的管辖制度

诉讼管辖是指不同级别的法院, 或者同级别不同的法院有不同的案件受理权限和分工。目前我国刑事或民事诉讼案件受理范围按照案件的性质、影响范围、标的额大小几个因素确定划分, 所以消费者诉讼案件的管辖也可以仿照民事诉讼案件受理范围进行划分。比如以消费者公益诉讼案的受众多寡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侵害的人数众多且不能确定, 覆盖范围广, 影响恶劣的侵权案件。第二种是受侵害的人数比较少, 但是潜在的危害比较大的案件。对于第一种类型的案件, 由于牵涉的人数比较多, 应该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其他的公益组织及消费者协会提起诉讼, 被告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第二种类型案件可以由消费者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 这样也可以激励消费者参与诉讼。

(二) 确定消费者公益诉讼受案范围

前几年, 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出现, 大多都是采用行政诉讼、民事诉讼, 甚至刑事诉讼来解决问题, 但是仍然达不到预期效果。如果用消费者公益诉讼方式, 再加上合理的运用法律解决问题, 必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公益诉讼的受理条件, 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经济法的范围之中, 因此消费者公益诉讼是一种特殊程序, 与传统的消费者民事诉讼有很大区别。

摘要:目前我国的公益诉讼还只存在于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律框架中, 其他法律法规也处于空白状态。我国相关部门正在努力把消费者公益诉讼应用在民事和行政案件中, 希望以此解决更多复杂的经济问题, 文章针对消费者公益诉讼在经济法领域的适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提出构建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

产品质量公益诉讼分析 篇7

1 我国是否需要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有很大针对性, 最直接原因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 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变化引发了各种激烈的矛盾和冲突,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公益被侵犯却得不到司法救济的情况, 尤以以下几种情况为常见。

第一,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得不到救济。

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包括侵占、转移、损毁和灭失;流失的原因不仅由于行政机关疏于管理、不作为, 更多是因行政机关的直接参与违法操作。“据估计20世纪80年代国有资产每年流失500亿元, 90年代开始每年至少流失800亿~1000亿元, 加之银行坏账、偷税漏税、公款消费和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等, 国有资产损失已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国有资产属于全体人民所有, 人民有权直接动用司法手段对侵害国有资产的行为进行干预。但现行《行政诉讼法》将原告资格限于私益直接侵害的情形, 使大部分国有资产被侵犯的行政案件难以进入司法程序。

第二, 大规模环境污染和破坏无法进入诉讼程序。

一方面, 目前我国涉水管理的行政机关有水利、环保、土地、林业、农业、海事、渔业、海洋、交通等部门, 这些部门之间权力分工不明晰、职能交叉,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由谁来代表国家和公众利益行使诉讼权利的情况下, 各部门存在竞相推诿、毫无作为的现象, 大量环境污染和破坏中的受损权利处于无司法保护状态。另一方面,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部分企业为追求眼前经济利益, 在生产中忽视环境因素, 当地行政机关为了本地经济的发展, 对破坏环境行为常常熟视无睹, 致使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

第三, 土地开发过程中不合理利用土地无法规制。

行政机关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和保护国土资源的国家政策, 违法占地、批地, 大搞开发区等形象工程, 造成大量土地闲置和资源浪费。但我国公民不享有土地所有权, 并且往往也与被占土地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依诉讼法对行政机关非法占地等行为无法提起诉讼进行维权。

此外, 政府在公共工程的审批和招标、发包过程中违法操作, 导致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 使国家遭受重大损失。但依现行法律无法进入司法救济程序。而行业垄断使服务价格随意调高, 行政机关对此听之任之, 公众虽有怨言亦诉之无路。可见我国需要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2 我国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

虽有需求, 仍然应在谨慎考察我国社会环境基础上判断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能否在我国建立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首先, 公民民主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使社会进入一个权利最受关注和尊重的时代;民主法制进程的加速, 也使权利意识日益深入人心。新时期下公民法律意识空前提高, 参政意识和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意识不断增强, 这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不再凌空、不再是无源之水。

其次, 行政职责的社会化趋势不可逆转。虽然现实中行政权不断扩张, 但随着社会事务的日趋繁重, 政府的管理不可能面面俱到, 使得行政职责社会化成为必要。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行政相对人超越自身利益, 维护公益的诉讼机制, 它发挥着影响的方式在于民众通过法院敦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将存在于宪法、法律中的各项权利实质化。从这个角度说,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确立了“以诉讼推进民治、以民治实现公益”的模式, 拓展了民众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途径,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 最终实现了权力与权力、权利与权力的相互促进。

再次, 我国司法解释扩大了行政诉讼原告的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补充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 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这条规定中没有强调原告必须与被诉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不再解释为“权利义务的增减、得失”, 只要某个行政行为对某个人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了实际影响, 原则上该个人或组织就具有了原告资格。原告资格的放宽为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奠定了基础, 不致使制度的出现过于突兀甚至与现行制度相冲突。

最后, 法官素质逐渐提高和司法审判经验的逐步积累。法官在审查公益案件的过程中, 往往是进行一种价值的衡量与判断, 需要运用自由裁量权在公共利益和行政效率之间进行取舍, 因此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必然要求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我国目前的司法改革进程中, 各地都在进行法官的职业化、精英化建设, 法院不断吸纳高学历的法律专业毕业生, 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法院内部职业法律群体的形成。同时, 实践中表明, 律师作为公益诉讼的主力军在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对法官的素质提出挑战, 促进了我国司法经验的积累, 间接推动了法官职业素养的提高。从历史宏观角度上看, 行政诉讼制度自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以来, 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 行政审判经验无可辩驳地达到了一定的积累程度, 这也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提供了现实基础。

因此, 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并非不具有可操作性。

综上, 我国法治现状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出要求, 且中国法制环境也验证了在中国实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合理的, 完善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对我国法治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重大意义。至于具体如何构建, 意见纷纷:扩大原告资格、明确受案范围、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和承担诉讼费用。此外, 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的增强, 落实公众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亦应予以考虑。但无论何者, 都应立足于中国法制环境, 在必要性和可行性框架下合理统一规范。

摘要:行政公益诉讼是指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对公共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 法律容许无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维护公共利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此制度在国外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引入中国时应考察中国是否有现实需要, 进而分析构建的可行性。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必要性,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张浩.浅议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 2009 (2) .

[2]和洪.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现状和前景[J].法制与社会, 2009 (6) .

产品质量公益诉讼分析 篇8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

罗马法最早对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进行了分类, 其认为公益诉讼一般是由市民提起, 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意大利罗马法学者彼德罗·彭梵得在考察了古罗马的法律后认为:“为维护公共利益而设置的罚金诉讼为民众诉讼, 任何市民都有权提起它”。 (2)

根据罗马法对公益诉讼的界定, 我们认为环境公益诉讼就是指为了维护环境公共利益, 社会成员基于其享有的环境权, 依据法律的规定, 在环境和生态受到或者可能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情形下, 对相关民事主体或者不作为的行政机关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环境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作为司法救济途径的环境诉讼仍不健全, 在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方面的法律规定仍制约着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 检察院能否作为原告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也关系着环境诉讼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之解读

(一) 我国关于原告资格的立法现状

1.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2012年8月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其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益诉讼写入民事诉讼法将大大有利于对群体利益的保护, 但其对原告诉讼资格并没有做出具体性的规定, 例如对“法律规定的机关、有关组织”没有相关具体的解释, 导致缺乏可操作性而沦为原则性和概括性规定。且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仅限于污染环境, 对生态破坏也没有相应规定。新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在环境诉讼方面没有达到所期待的良好效果。

2.新《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环境保护法》草案, 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环保法在环境公益诉讼方面的新规定是本法修订的一大亮点。其第58条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 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二) 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

该条规定成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基本依据, 将会极大推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进程。其明确了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条件, 将生态破坏列入了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 弥补了《民事诉讼法》的缺陷, 扩大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有利于公众全方位参与环境保护。

3.相关单行法的规定

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单行法规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防治法》等法规在对诉讼原告资格仅仅在总则中做出原则性的规定, 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内容。其中在单行法规中, 《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提出损害请求的原告主体是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

(二) 明确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必要性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原告资格的确立, 即明确哪些机关、组织和公民个人享有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从上述内容中看到我国目前法律法规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确立判断标准和程序是缺失的。原告主体资格的确立应坚持适度原则, 平衡多方利益, 既要有助于打击危害社会环境利益的行为, 又不至于造成滥用环境权利出现滥诉的情况。

三、检察院纳入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之可行性分析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这也是我国首次正式提出检察机关可以提起公益诉讼的规定, 虽然没有具体的操作程序和细化的规定, 但是也应看到在未来的环境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将发挥重要作用。下面简要分析检察院纳入诉讼主体资格范围的法律基础和现实基础。

(一) 法律基础

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代表社会公共利益, 根据我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相关规定, 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的财产,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同时, 根据“诉讼信托”理论, 当不特定多数人无法完成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时, 检察机关可基于信托理论, 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3) 应充分利用其专门化的优势以及较高的司法权威和诉讼能力, 尤其是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发展还不充分的情形下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参与到环境公益诉讼中来。

(二) 现实基础

1.检察院具有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在我国已有先例

08年无锡市中院设立环保审判庭, 明确各级检察机关具有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接着2011年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也设立环保审判庭, 根据其发布了《关于开展环境资源民事公益诉讼试点的实施意见》, 检察院可作为原告提起诉讼;而且在我国环境法庭建设和环境公益诉讼发展比较靠前的贵州省, 也有多起有检察院作为原告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案例。

2.我国的司法现状

目前, 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还没取得良好的效果, 司法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完全的独立。纵观泰州案件取得这么好的社会效果, 其与省高院督办, 地方政府的不干预是分不开的, 保证案件能够得到独立的审判, 不受各方干扰。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被告一般为地方上的龙头企业、纳税大户, 在陷入诉讼中地方政府基于其经济角度的考虑会干预司法机关办案。且目前我国法院的人事任命、财政仍依赖于政府, 受到地方政府的制约, 因此环境公益诉讼立案就比较困难。

3.检察机关自身具有的优势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司法机关, 其具有专业人员和充足的资金保障的优势, 在调查取证时可以利用专业知识, 且受地方政府的干扰较小, 更有利于环境公益诉讼的取证和立案、审理、判决。尤其在针对不作为的行政机关时, 可以充分发挥权利制衡的作用, 从而弥补公民个人和社会组织的不足立法部门应尽快通过立法确定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和相关诉讼程序, 以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4)

四、结语

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应当畅通环境公益诉讼的渠道, 明确原告资格, 只有明确和细化谁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以及完善相关的程序才能在司法领域推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立法时候应当吸收社会实践中较好的制度, 明确检察机关原告资格, 确立检察机关及其公益诉讼的具体操作程序, 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http://www.infzm.com/content/104238.

[2][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92.

上一篇:公司内部下一篇:网络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