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环境侵权问题

2024-06-25

试析环境侵权问题(精选9篇)

试析环境侵权问题 篇1

试析环境侵权问题

论文摘要环境侵权问题不同于以往常见的侵权行为,它集中反映了侵权者与受害者之间不平等的法律关系的存在,导致受害者运用法律手段虽然做到了有法可依,却不能达到损害弥补的完美结局。因此,有必要从环境侵权最实质的问题着手,深入剖析环境侵权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寻找最和谐的解决办法来平衡侵权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对环境侵权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创新起到立杆见影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环境 侵权 现实问题

环境问题关系到我们这一代,乃至下一代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现实对环境法的迫切要求与环境理论制度研究之间的矛盾,环境污染治理模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环境处理机制与环境责任承担之间的矛盾等,都影响着我国环境法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所以,和谐处理好环境侵权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对当前环境法律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境侵权的阐释

环境侵权作为一种特殊侵权行为,《民法通则》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环境污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环境污染造成他人损害适用侵权行为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其构成要件包括:首先,存在污染环境的行为;其次,存在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事实;再者,污染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环境侵权行为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可避免地而不是潜在地给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介于环境侵权的特殊性,受害者由于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证明因果关系的存在,因而采用因果关系的推定原则,即只要证明企业已经违法排放了污染物质,受害者的人身或财产正在遭受损害,即推定污染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作为环境污染侵权者,不是一味的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只要证明污染损害事实是由于受害者自己过错造成或是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或是由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引起的,即可以免责。

综上,我们不难从中看出,作为环境污染的实施者,只要举证具有上述三个免责事由,即可免责,不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从法律上分析,似乎是合情合理保护受害者的利益,使受害者与环境污染实施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划上等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正是由于这种环境侵权行为的特殊性,却出现受害者在法律面前仍是一种“不平等”的对待。

二、环境侵权的现实问题

正如上文所述,环境侵权的实施者承担无过错责任原则。其原因在于实施者的侵权行为本身能够创造社会财富,追究其过错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实施者从所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来赔偿损失,也是符合公正正义原则的。当然,对于侵权者只要其从事的污染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侵权者不能以没有达到排放标准来免责。

从法律的层面来看,立法者的目的无疑是为了保护受害者的权益,保障公共利益和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法律的实践过程中,受害者的损失总是难以得到弥补。因为,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环境侵权问题进行分析,力求寻找最佳的解决途径。

(一)环境侵权构成要件上的缺陷

法学界公认的环境侵权的三要素说,即侵权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环境污染实施者承担的是一种无过错责任。何谓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是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民法上介于对环境侵权的特殊性,采用推定因果关系规则,即在环境污染的侵权责任中,只要证明企业已经排放了可能危及人身健康或造成财产损害的物质,就可以推定这种危害是由该污染行为所致。

因果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所谓的推定规则,不是指传统民事责任上的那种严密的、直接的、必然的联系,而是放宽了因果关系的推定。从一定程度上看,侵权者在环境破坏面前更加的被动,然而,对于因果关系持否定态度者认为只要能证明这种因果关系是由于受害者自身或第三者造成的就可以免责。因此,受害者与侵权者在平等的民事法律保护下,不平等的关系屡见不鲜,因果关系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侵权者借助强大的财团后盾,互相勾结,导致执法者对污染事故的调查偏向于利益集团一方,否定因果关系的存在,然而实际中,这种潜在的因果关系正在侵害着受害者,在现实性与必然性不是特别明显的情况下,侵权者为谋取利益继续生产加工,排放废水废物,而受害者有冤却不能伸,往往因证据不足而被法院驳回诉讼请求。长此以往,更加放肆侵权者的侵权行为,受害者的损害不断加深。

(二)处理机制的缺位

一般认为,有权必有责,有责必要承担。生产者运用手中的权利,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大势进行生产加工。结果钱也赚到了,污染也出现了,责任也产生了。他们不会去计较太多罚多罚少的问题。腰包鼓了,气势足了,赔多赔少也不稀罕。“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不仅深深地扎根于污染实施者,而且执法者也是这样执行的。在处理污染事件上,相关行政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许可批准建厂开工。为了追逐地方GDP,结果指标升了,财政富了,企业发了,领导升迁了,地方的老百姓却遭殃了。生活用水污染了,空气质量下降了,天不再是那么湛蓝了,水不再是那么的清澈了。所有的这一切,都要等到真的出了事,才采取措施。可是,工厂一停工,老百姓下岗了,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少了,领导的乌纱帽也随时会被撤掉。如果当初就采取措施,严格规定排放标准、安全生产标准,开发新技术新能源,那么问题就变的简单多了。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一切从头抓起,教它学会节能环保,增强环保意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人与自然将会更加和谐。

(三)环境侵权诉讼方式的单一性

环境侵权中,发生侵权案件的双方必须是要与其具有切身利害关系的才能产生环境侵权的法律关系。所谓的利害关系,是指案件的处理结果对其产生实质的影响。然而,环境资源具有公共性、不可替性,环境侵权往往造成一定区域或是一个生态系统内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危害,严重的还会对子孙后代产生影响。法律上,具有利害关系的双方可以提前诉讼,利害关系一确定,即具有特定性。但与环境的公共性却相违背,缺少一种公益诉讼,对不特定多数人的,只要认为对它的`环境或人身造成了损害就可以提前诉讼。同时,环境法上的举证责任倒置,是指环境污染者只要为它所指出的免责事由提供证据即可免责,然而受害者还要对自己的损害承担举证责任。一个本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者,如何才能证明加害者所排放的污染物确属污染质,更无法证明因果关系的存在,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对加害者是哪一个都无法确认。此时,如果法律上仍强调受害者的举证责任,无疑是变相的剥夺受害者的胜诉权。

三、环境侵权问题的解决

(一)完善环境侵权的诉讼制度

在传统的环境侵权案件中,都把它归结为行政或民事诉讼。然而,环境侵权的公益性所体现出复杂的社会关系,远远超越了民法和行政法的理论制度,具有全新的理念和制度。同时,在公私法的互相交融下,司法救济也必须与时俱进。因此,司法救济上有必要对环境诉讼进行专门化管理,建立专门的环境诉讼机制,才能对公民的环境权起到有效的保障。在环境诉讼过程中,不仅要在保护个人利益的同时,关注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此外,增加环境保护的公益诉讼,使得环境加害者有所压力,不敢得意忘形,切实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守法。

(二)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近年来,新闻媒体不断报道某些地方乱执法的事件,依仗权势,进行权钱交易,黑色交易事件屡屡发生。受害者拿着诉状却迟迟得不到执行,明知违法却置之不理,还有甚者对受害者拳打脚踢。有的地方实在雷人,执法者和加害者串通一气。受害者取证难,加害者举证易的怪现象,使得受害者在法律面前束手无策。因此,有必要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保障执法、司法的公正公平。一方面加大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与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引进专业人士,从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中,选拔优秀者进入执法队伍,充实执法力量,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保障执法公正,实现法律正义。

(三)加大监督宣传的力度

俗话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权力只有在阳光下,才能显得更加透明。只有把法律赋予的权利让人民大众、新闻媒体、舆论、社会等监督,才能实现权利的最大化。颁布以来,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每一个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之前,倾听民意,反映民生,是执政者的义不容辞的一项义务。从上到下,让老百姓参加到环境侵权的监督中,反映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解决老百姓的燃眉之急是当前执政者考核的又一项任务。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执政者素质的同时,提高相关人的理论水平,进而提高全民众的法律意识,实现事后治理到事前预防的过渡,赋予受害者更多的法律保障,促进矛盾解决,保障社会安定,实现社会和谐。

试析环境侵权问题 篇2

一、知识产权的侵权损害赔偿含义

根据我国民法和知识产权法理论,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通常包括三重含义:首先, 它是指一种权利人与加害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即公民、法人和其他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受到他人损害的权利人财产上损失或精神利益的损失, 权利人享有请求赔偿的权利, 加害人员有赔偿义务。其次, 它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根据产权法律的规定, 不论公民、法人等任何主体, 凡侵犯了他人享有的知识产权造成损害, 都应当予以赔偿。再次, 它是一种法律规定的具体的赔偿形式。即当不法行为人侵害了他人享有的知识产权造成损害, 负有赔偿义务。但如果加害人不履行赔偿义务, 权利人就有权提起民事诉讼并通过人民法院的判决强制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赔偿损失是《民法通则》、《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规定的多种具体侵权民事责任形式的一种。

二、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原则

(一) 全部赔偿原则完整地体现了公平

等价有偿原则等民法的基本原则。等价有偿原则要求如果“民事主体的利益受到损害, 致害方应给予相当于损害价值的赔偿, 使之恢复至未受损害的情况下所应具有的状况”。公平原则则不允许任何一方获得多余的不当利益。全部赔偿也是“赔偿”这个词原本的含义。正如美国最高法院在1893年莫农加赫拉航运公司的诉美国政府的判决词中写道:对某人进行赔偿就是对其丧失之物提供一种充分的和完全的等值物。而如果规定惩罚性赔偿金, 实际上是使受害一方获得了多余的利益, 容易引致的负面效果就是“它会鼓励人们的贪利思想, 鼓励人们去追求不当利益”。这是否有违于民法的公平, 等价有偿原则?实际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 对于知假买假的争议, 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方面的问题。

(二) 适用全部赔偿原则

完全能够为知识产权权利人提供足够的保护。提出在知识产权侵权赔偿中设立惩罚性赔偿金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为了防止侵权人的侵权所得大于受害人受偿所得情形的出现。但实际上,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受害人的损失范围计算上, 有多种计算方法, 其中一种是“可以把侵权人受偿所得情形的出现, 但实际上,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受害人的损失范围计算上, 有多种计算方法, 其中一种是“可以把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全部利润推定为著作权人的损失”。所以, 只要按此种方法计算, 就不会出现侵权人所得比受害人损失还要多的情形。

三、知识产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适用及法定赔偿制度的完善

(一) 法定赔偿的适用

1. 法定赔偿的适用模式

法定赔偿的适用模式主要有:幅度式、基数式、高限式三种。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中采用了幅度式的立法模式, 规定在5 000元以上3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最多不得超过50万元。从广义的法定赔偿概念出发, 我国专利法中规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则是一种“基数式”的法定赔偿。“高限式”为我国《著作权法》、《商标法》所采用, 两部法律均规定了50万元的法定最高赔偿限额, 对最低赔偿数额没有硬性规定。

2. 法定赔偿的适用次序

即在诉讼程序中与其他损害赔偿原则适用时的次序。我国《著作权法》、《商标法》及专利法司法解释中均采用依次适用的模式, 在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和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时, 才适用法定赔偿。对专利侵权而言, 还应满足没有专利许可使用费明显不合理等条件才适用法定赔偿。

3. 法定赔偿的适用对象

我国《著作权法》及《商标法》对法定赔偿的适用对象未作明确规定。法定赔偿的适用对象是“幅度式”和“高限式”的立法模式特有的问题, 在“基数式”的立法模式中, 适用对象即为计算的基数, 如商品零售单价等。

4. 确定法定赔偿数额应考虑的因素

在司法实践中, 确定赔偿数额, 首先应当考虑立法所规定的赔偿原则。在采纳单一的全部损失赔偿原则的立法模式下, 赔偿数额的确定应主要参照权利人可能的实际损失, 而在兼采几种赔偿原则的立法模式下, 实际损失对于确定赔偿额的影响相对小一些。实际损失是对于确定赔偿额的影响相对小一些。实际损失是所有规定了法定赔偿制度的国家和地区, 在确定赔偿额时均予以考虑的因素。国内学者也提出:“侵权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失, 应当是损害赔偿计算中心。任何一种方法不能脱离实际损失或者损害事实而单独存在”。

(二) 法定赔偿制度的完善

1.法律

司法解释中有关法定赔偿制度规定应予统一, 在现行《著作权法》、《商标法》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专利的司法解释中, 有关法定赔偿的规定不尽一致。如《著作权法》中, 适用法定赔偿的次序是, 权利人的损失不能确定的, 依侵权人的获利确定, 侵权人的获利仍不能确定的才适用法定赔偿。《商标法》中, 权利人的损失与侵权人获利之间没有先后次序, 权利人的损失与侵权人的获利之间没有先后次序, 权利人可以选择适用。当两者都难以确定时, 才适用法定赔偿。而在专利法司法解释中, 适用法定赔偿的次序是, 权利人的损失, 侵权人的获利, 合理的许可使用费的1~3倍, 最后才是法定赔偿。从理论上分析, 各种知识产权侵权损害的法定赔偿其基本原理, 适用条件应该基本一致。另外, 法定赔偿制度还应扩大适用到商业秘密等其他知识产权侵权案件。

2.法定赔偿制度的运用与我国损害赔偿原则的确定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中均没有明确规定侵权损害的赔偿原则, 在理论和实务中对此存在争议。笔者认为, 我国在构建民事侵权赔偿体系时, 确立的是全部损失赔偿原则。法定赔偿只是一种赔偿金额的计算方式, 它可以任何一种赔偿原则为基础。但法定赔偿制度确实将对全部损失赔偿和超额赔偿的区分造成影响, 它易于导致超额赔偿及不足额赔偿。在实践中, 适用法定赔偿时要重点防止产生不足额赔偿的后果。造成不足额赔偿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原告对损失数额举证不能, 使自己的诉讼主张得不到法院支持, 这种不足赔偿属原告应承担的诉讼风险, 不应由法定赔偿制度加以完全解决;另一种是由于法院未能全面正确地认定“损失”而造成的不足额赔偿, 对于这种不足额赔偿, 在适用法定赔偿时应加以避免。

3.法定赔偿制度适用的对象待明确

法定赔偿是适用于一项专利, 一件商标, 一部作品, 还是对每个侵权行为、每个侵权人实行法定赔偿, 对此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如果对每个侵权行为、每个侵权人都实行法定赔偿的话, 势必导致对连续侵权行为多次适用法定赔偿, 或者导致侵权人的多寡影响到权利人最终获得的赔偿额, 而事实上侵权行为, 侵权人的多寡并不必然代表权利人所受损害的大小。因此, 笔者建议, 借鉴美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以每部作品、每项专利、每件商标作为适用法定赔偿的基准。

4.适用法定赔偿制度应实现与程序法的良好契合

首先, 原告应当就侵权案件适用法定赔偿的原因及事实进行举证, 如无合理可信理由, 法庭可以决定不予适用法定赔偿。责令原告就自己所受的损失或被告所获利益或合理的许可使用费积极举证, 原告在举证时限内怠于举证, 可令其承担举证不能的诉讼后果。其次, 对于适用法定赔偿的侵权案件, 法院应当适度减轻原告的举证责任。原告需要就损害存在的事实进行举证, 在其实际损失无法计算的情况下, 应将举证责任分配给被告, 尤其对侵权获利举证。最后, 应防止原告利用程序法的规定恶意适用法定赔偿制度。原告可能就连续的侵权行为多次提起诉讼, 也可能就共同侵权人分别提起诉讼, 谋求多次反复适用法定赔偿, 获取远远超过损失赔偿。

摘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知识产权所蕴含的价值越来越大。知识产权极易遭受不法侵害, 应该怎样保护知识产权, 侵权后如何赔偿, 是侵权行为法学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也是当前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的难点。知识产权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对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损害赔偿

参考文献

[1]陈洁.著作权损害赔偿研究[D].北京大学法律硕士生论文, 1999.

[2]祝铭山.著作权纠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试析环境侵权问题 篇3

关键词:农村环境侵权 法律救济 惩罚性赔偿

一、环境侵权概念的新认识

环境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这不仅是我国学界的共识,也是得到立法承认的。然而究竟何为环境侵权,学界众说纷纭。①有观点认为是"危害环境的侵权行为。其侵犯的客体包括他人的财产权、人身权和环境权。"另有观点认为"狭义的环境侵权是指因行为人污染环境造成他人财产权、人格权以及环境权受到损害,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特殊侵权行为。"②还有观点认为:"环境侵权是指因产业活动或其他人为原因,致使环境介质的污染或破坏,进而间接对他人人身权、财产权造成损害或有造成损害之虞,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③通过综合比较上述观点,笔者认为:环境侵权是指受人为原因或产业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或污染,从而对他人人身权、财产权和环境权造成损害或损害可能性,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二、我国农村环境侵权状况

(一)我国农村环境侵权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占据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环境状况告急。媒体新闻不断报道出的"癌症村"、"黑池塘"等等不断向人们告示出农村环境侵权问题的严重性。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一、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过度使用。二、规模化畜禽养殖业造成的环境侵权。三、乡镇企业的"三废"污染。四、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排放。五、农村环境侵权立法不完善。我国环境立法在指导思想上一直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④污染研究立法没有研究制定出适合农村建设、乡镇企业管理发展的法律制度及实施手段。

(二)我国农村环境侵权的特征

环境侵权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农村环境侵权行为是指受产业活动或人为因素影响,对农村环境造成破坏或污染,导致农村居民人身权、财产权以及环境权受到侵害或侵害可能性,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行为。农村环境侵权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农村环境侵权范围广、程度深。我国农村占地面积广,农村环境的好坏与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戚戚相关。农村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不仅会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2、当事人的不平等性。农村环境侵权的受害人大多是维权意识薄弱的农民。农民作为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对于环境侵权行为的认识度不够,维权意识较低。

3、侵权后果的持续性。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当环境污染超过限度后,环境问题便会显现。环境污染往往是持续性的,受害人不能及时发现,即使发现了也不能尽快消除。

4、农村环境侵权行为预防难、解决难。首先,利益冲突大。农村环境侵权往往涉及到乡镇经济发展,地方政府采取保护主义。其次,法律服务机制不完善。侵权受害人大多为农民,没有相关的法律援助等机制无法帮助侵权受害人采取法律维权方式。再次,因果关系确定难。环境污染种类多样,比如企业污水的排放、化肥农药的渗透等都会造成水污染,究竟是何种导致,难以确定。

三、我国农村侵权法律救济的相关思考和建议

(一)立法规定环境权

我国现行立法尚未明确规定环境权的相关概念。环境权立法上的缺失也是受害人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法律上对环境权没有明确的规定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农村环境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农村环境侵权的法律救济应针对农村的特殊情况,制定适合农村的相关法律法规,更有利于农村环境侵权受害人权益得到更好的维护。

(二)强化责任追究,结合惩罚性赔偿

农村环境侵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责任的强化追究。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属于民事责任的范畴,是针对环境侵权行为所采取的民事救济行为。强化责任追究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细化责任主体,包括直接责任主体和间接责任主体;二是细化责任承担,包括免责事项、加重情节等。惩罚性赔偿又称示范性赔偿或报复性赔偿,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惩罚性赔偿是加重赔偿的一种原则,不仅具有补偿功能,还同时具有威慑、惩戒和预防的作用。许多环境侵权行为人是在经过利益衡量后选择侵权的,其行为要么是为了追求更大利益,要么是基于收益大于赔偿的精心算计,从而给受害人带来严重的损害后果。因此,如果不采用惩罚性赔偿措施,就无法对其进行严厉打击,无法全面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三)加大法律援助

农村环境侵权案件受害人很少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除上述分析之原因外,还因为环境侵权诉讼费用高,很多受害人望而却步。环境侵权诉讼案件诉讼费用与诉讼标的成正比。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即使想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也因高昂的诉讼费用、律师费用的呢过放弃。因此,我国应加大农村法律援助力度,为侵权受害人提供免费的律师引导帮助其维护合法权益。

(四)加大政府投入,在农村普及污染处理设施等

农村环境侵权问题的影响面广,程度深。对于已有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健全的机制。各类环境污染对农村水、空气、土壤等的损害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整治管理。对于未来可能产生的污染需要加大预防。对于农村垃圾的填埋和处理需要政府投入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结合公众参与,在农村建设垃圾处理厂等相关设施。此外,政府还应扩大宣传教育,不仅要提高整体居民的环境意识,还要提醒可能造成环境侵权的各类主体完善环保设施,减少环境污染。

自然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全人类都有义务和责任去维护良好的环境。在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农村环境侵权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应整合多方力量,集中关注和治理相关问题,完善立法、加大惩治力度,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让农村的天空依旧湛蓝、河水依旧清澈!

注释:

①陈泉生:《论环境侵权的诉讼时效》,《环境导报》1996年第2期。

②曹明德:《环境侵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③邹雄:《环境侵权法疑难问题》,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页。

④张建伟:对农村环境侵权的法律思考,《环境保护》,2011年第15期第43页。

参考文献:

【l】陈泉生:论环境侵权的诉讼时效,《环境导报》1996年第2期。

【2】曹明德:《环境侵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3】邹雄:《环境侵权法疑难问题》,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页。

【4】张建伟:对农村环境侵权的法律思考,《环境保护》,2011年第15期第43页。

【5】李挚萍,陈春生等:《农村环境管制与农民环境权保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6】李靓:论农村环境侵权行为的法律救济,《研究》,第16页。

【7】厉民:农村环保需筑牢防护墙,《中国环境报》2010年1月12日。

【8】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农村经济》2004年第9期。

【9】于華江,于志娜:农村环境侵权行为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试析环境侵权问题 篇4

王一怀

(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广东惠州 516015)

摘要:中国加入WTO以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中有关知识产权侵权的规则将对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法律制度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侵权的归责原则、即发侵权理论引入立法,以及知识产权权利的范围等方面。作者试图对这些影响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并对其中在理论届争议很大的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问题进行初步的剖析,并就TRIPs协议与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法的某些冲突与协调提出自己的见解。

浅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 篇5

由于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但这种飞速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也就使得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而由此引起的环境侵权与维权纠纷,在许多地方也成为了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为此,我国制定了诸如《侵权责任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确立了环境污染侵权责任规则,同时来缓解整个社会的环境污染趋势。在《侵权责任法》中,有关环境污染的责任问题,也并没有多加描述,只是从四个基本方面确定了其侵权责任规则。首先,关于环境污染责任的归责原则,侵权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民法通则》中也有相关规定,这一规定明确了因污染环境造成他人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是指排污者因污染行为,侵害他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等人身权或者所有权、用益物权等财产权,从而导致的民事法律责任。由于环境污染行为的特殊性,关于它的归责原则也是采用特殊的规则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即只要具备以下三种要件:有违法环境保护法律的环境污染行为;有客观的损害事实;环境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而无需排污者有主观上的过错。因为只有这样严格控制和积极治理污染,才能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强化人们环境观念,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被侵害人的举证责任,也更有利于保护被侵害人的合法权益。

《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七条也规定了关于环境污染数人侵权行为的最终责任分担规则,其中规定:“两个以上污染者污染环境,污染者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等因素确定。” 本条规定的两个以上污染者污染环境,条文中没有规定数个污染者之间有污染环境的意思联络,而现实中的环境污染共同侵权案件,污染者在实施侵权行为前,一般情况下确实没有主观上的意思联络。在这种情况下,各污染者应当按份承担责任,承担责任的大小的依据主要是污染者的行为在导致损害结果所占的原因比例大小。

同时《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了第三人过错导致环境污染的不真正连带责任:“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污染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这里的第三人,是指除污染者与受害人之外的第三人,此外,第三人须不与污染者之间存在意思联络,否则就成了第三人与污染者共同侵权,也就不属于本条所规范的范围。该条规定了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而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自由在污染者与有过错的第三人之间选择一个来承担赔偿责任,而如果选择了污染者来承担责任的话,污染者也可以向第三人追偿,这既保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让其的受到的损害能够得到充分的补偿,同时对污染者也保护了因第三人过错而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者的权益,只是承担了不真正连带责任,即害赔偿责任最终归属于造成损害发生的直接责任人。

除此之外,关于环境污染的侵权行为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承担民事责任,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一、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据《民法通则》解释就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但是要构成这一条免责条款,不仅需要产生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而且需要污染者对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及时采取了合理措施但是仍然不免损害。

二、被侵权人自己的过错。如果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具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即足以表明被侵权人的行为是导致损害发生的直接原因,而该损害与污染者本身并无因果关系,所以损害责任也不应该由污染者承担,而应由被侵权人自己来承担。

试析环境侵权问题 篇6

裁判要旨

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举证责任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即原告就其损害事实进行举证,而被告应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进行举证。

案情

被告福建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南靖分公司(以下简称南靖分公司)及原告张德新、吴小健于2001年间分别购买了南靖县山城镇荆江路29号荆江小区A-701室、702室、703室,并分别取得房产权证。南靖分公司购置701室后,被告福建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漳州分公司(以下简称漳州分公司)在该室建设移动通信基站。2003年8月26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漳州市管理处批准,该基站取得“无线电台执照”。诉争的基站启用后,两原告不断到有关部门反映,该基站有“电磁辐射污染”和“噪声扰民”的问题,并向法院起诉,要求拆迁该基站。被告认为本案诉争的移动通信基站的噪声及电磁波辐射,均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也就不存在污染环境的侵权行为。并在举证期限内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对该基站的噪声及电磁波辐射强度进行鉴定,法院委托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进行鉴定,结论为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法院委托南靖县环境监测站对噪声进行监测,结论为昼间的噪声符合国家标准,夜间略超标准。

裁判

2005年11月3日,福建省南靖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不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只要客观上给他人造成了污染环境的损害结果,且不存在法定的免责事由,就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同时,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应以“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规定污染环境”为前提。而本案诉争的移动通信基站的噪声及电磁波辐射经检测,均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也就不存在污染环境的侵权行为。至于原告主张被告设立的移动通信基站发出的噪声及电磁波辐射有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规定污染环境的行为,则应由原告再进行进一步的举证,否则就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据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依法驳回了原告张德新、吴小健的诉讼请求。

原告吴小健不服并仅就被告设立移动通信基站存在污染环境的电磁波辐射提起上诉,原告张德新没有提起上诉。福建省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于2006年5月10日作出维持一审的判决。

评析

本案是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十四条、《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即原告就其损害事实进行举证即可;而被告应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进行举证。本案二原告提出因被告的移动基站发出的噪声及电磁波辐射污染,导致患有“眩晕”和“神经性头痛”的疾病,对此被告予以否认,被告认为原告所患的疾病与移动基站发出的噪声及电磁波辐射没有因果关系,并提供了辐射监测报告和噪声检测报告,根据两份监测报告的结论,表明讼争的移动基站发出的噪声及辐射均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至此被告已就其行为与原告损害结果(所患的疾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完成举证责任。又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应以“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规定污染环境”为前提。而本案诉争的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波辐射经检测,该移动通信基站运行对二被告所居住的南靖县山城镇荆江路荆江小区A-702、703室产生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原告对该监测结论表示不服,但却又未提出重新鉴定,本院依此监测报告认定被告不存在污染环境的侵权行为并没不妥,至于原告主张被告设立的移动通信基站发出的噪声及电磁波辐射有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规定污染环境的行为,则应由原告再进行进一步的举证,否则就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试析环境侵权问题 篇7

关键词:环境侵犯,非诉讼,救济

一、环境侵权非诉讼救济概述

非诉讼解决环境纠纷, 源于世界上世纪的60年代, 其历史背景是由于工业发展导致不良的环境后果。随着后来, 这个新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引入到我们的国家改进的实践和不断的。在我国环境侵权救济起步较晚, 我国环境侵权相关的非诉讼救济机制不够完善, 尤其是诉讼救济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争端问题, 环境侵权属于诉讼分支引流的部分, 不仅仅需要进行司法解释, 同时还需要不断提升司法的权威性以及公正性,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此外, 它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是灵活和高效, 规范性。

(一) 环境侵权

国家对环境侵权的表达方法。我国众多学者对于环境侵权方面的定义都是不同, 但是普遍认同环境侵权是由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最终导致出现的环境污染以及环境破坏, 对于别人的人身权以及财产权益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害, 实施环境侵权救济相关的法律部分是民事救济, 还有行政救济以及刑事救济。在实际应用中的两种方式, 每个国家都是不同的。其中: (1) 在有害环境侵权的英美法系, 救济方法侧重于损害赔偿。考虑到环境侵权是连续的, 重复的和不可恢复性, 以及生产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不停的禁令生产, 封闭, 在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英美法系, 形成一系列的请求权的禁令的“部分排除有机结合, 而不是补偿和损害赔偿”,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平衡和受害人双方的利益, 比单一的损害更大。 (2) 减轻环境污染的义务, 在民事救济对追偿赔偿经济法体系。所以, 在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 从而形成了以下内容:一是保持绝对的容忍义务的必要共同发展;二是损害赔偿救济赔偿;三是类似的禁令 (行使请求权。适用条件取消经济活动。陈先生说,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环境侵权民事救济法律制度现在越来越多的一致的趋势。 (3) 日本用“污染”来概括环的一个环境侵权。在民事强制令救济, 损害赔偿有权要求赔偿。其中, 损害赔偿请求权适用于采取开放的态度, 无论多么受害者的权利, 用来保护;为消除权利的应用, 仅限于法律的主导权的认识, 即权利, 人格权 (主要是指对生命, 身体, 健康的损害) , 日照权 (即采光权) 和环境的侵犯, 关于利益平衡的原理与使用。申请禁制令。

(二) 环境侵权非诉讼救济

非诉讼,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ADR) , 起源于美国, 原是指各种2O世纪的非诉讼纠纷解决。现在扩展到外面的世界的普遍存在, 诉讼和非诉讼纠纷一般的解决方案的过程或机制。在非诉讼的内涵和范围, 国内学者有分歧, 我们使用非诉讼概述广义解读, 即诉讼外的和解, 调解, 仲裁, 其中, 行政处理等。争议的解决。

二、我国环境侵权非诉讼救济的现状及主要类型

(一) 相关法律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 “海洋环环境保护法”, “水污染防治法”, “森林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土保持法”, “城市规划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一系列的环境法律, 并根据我国的现状的一些规律, 修订, 环境法律体系日趋成熟, 完善。然而, 这些环境考虑立法是环境保护的主要行政问题较少涉及环境。争议的解决。总体而言, 环境侵权行为的非诉讼法律滞后, 缺乏专门的法律和法律制度的空白是显而易见的。

(二) 涉及的主要类型

从中国现有环境法律法规和惯例规定, 环境侵权对非诉讼救济有协商, 调解, 仲裁, 行政处理等。

1谈判

谈判是双方的自主意识的范围内。有关争议解决问题的审议, 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谈判最大的特点是简单, 成本低。但环境侵权在中国通过谈判的比例仍然很低。

2民事调解

民事调解是指当事人对民间组织和个人纠纷, 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 (包括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中介调解) 。相互理解, 从而达成共识。有利于争议的解决。民事调解包括当人们来调解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整解决方案。与民间调解和诉讼责任形式相比, 通过一个灵活的的特点, 通过民事调解可以有效降低由于环境纠纷引起的话题, 加快由于环境纠纷需要处理的问题的解决, 有效防止社会矛盾激化, 并且快速解决由于环境侵权引发的社会矛盾, 更加方便群众, 有效减少司法机关以及行政机关二者的负担, 意义十分重大。调解是指在国际环境争端提交到如果干委员提出的解决方案, 从公平角度查明事实, 使双方达成协议的方式。但是在具体责任的估计和损失的环境纠纷往往很难得到, 存在争论,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主要涉及到国家以及个人, 很容易造成两边索赔边界不够清楚, 并且由于缺乏国家缺少这方面的明文规定。处于这种考虑, 国家只能够通过调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种解决方式有着比较大的回旋空间, 也能够快速地解决由于环境侵权引发的争端, 此种做法有利于维护产生环境纠纷中的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 而且还能够起到很好的节约成本的目的。

三、我国环境侵权非诉讼救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 相关法律较少

中国的环境侵权诉讼和非诉讼法律救济制度仍然缺乏。没有什么特别的立法的缺失, 对程序和法律效力的规定, 非诉讼救济方法法律地位不明确。具体地说:1民事调解, 《人民调解组织条例》并没有关于人民调解程序明确规定, 调解程序具有明显的随意性;2, 中国目前没有专门的环境仲裁制度。环境侵权相关的只有1995年颁布的用于解决经济纠纷的主要目的《仲裁法》;3中国对没有特殊的环境纠纷行政法律, 在立法实践中, 法律依据是《环境保护法》第四十款第一和“水污染防治法”,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 对非诉讼主要分散在多个单独的法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规定法律, 大多停留在“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 有责任排除危险害虫, 这样的规定, 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水平。抽象的, 模糊的法律, 统一, 具体的缺乏, 使法律不确定性的应用, 可操作性变弱。

(二) 有关机构缺乏

一方面, 环境侵权是相当专业, 只有专业的知识背景机构和人员调查的原因和过程。使纠纷难以实现, 公平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 在环境侵权救济的行政处理, 因为我环境侵权的行政区划管理混乱。没有专门负责环境侵权纠纷处理机制。在环境纠纷的行政机器面前。相互推诿的现象常常出现, 环境侵权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救济。

(三) 非诉讼是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完善

连接和缺乏协调的不同处理方式, 解决不了的环境纠纷, 非诉讼制度中国的环境侵权的非诉讼调解制度。不同的非诉讼救济方式在环境侵权不足系统性和完整性, 没有一个基本标准。甚至有一些规则是矛盾的, 在实践中很难操作。总体而言, 环境侵权救济非诉讼体制混乱, 还未形成系统。环境侵权诉讼和非诉讼救济和诉讼也缺乏对接和协调。

四、完善我国环境侵权非诉讼制度的建议

(一) 非诉讼互相协调

完善的行政决策, 环境侵权行政救济主要包括行政调解、行政裁决。其中一个更广泛的应用的调解, 行政调解审判效果高, 但不明显。行政机关的高度集中的优势和国家执法行政裁决在方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效应的争议。为了全面提升行政裁决的效率, 对行政裁决相关程序的立法以及地位, 还有作用都做出了十分清晰的规定, 全面提升了行政裁决的可操作性。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环境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在未知的环境侵权的权利中国的行政区划。容易解决这一矛盾, 不能使环境侵权纠纷的及时解决好。应该是对环境侵权纠纷的调解和行政部门裁决特殊加工部。配备具有环境专业知识的人员。通过立法进程, 使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更专业, 高效的。协调对接的诉讼和非诉讼完善环境侵权纠纷解决制度, 应该对各种系统明确价值选择位置和目标, 确定应用的争议的性质和范围, 规定的非诉讼程序, 非诉讼法律效果, 建立协调机制和诉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法院的审查和确认后。只要不违反现行法律的规定, 以及双方自对一个愿望的基础上的, 人民法院应当同生效判决确认这样的法律效力。在仲裁和行政处理也应处理立法程序和法律的影响。其法律地位的确立。对于非诉讼案件中, 需要填补的诉讼的救济, 也应该由相应的法律, 非诉讼和诉讼。有序地结合在一起, 对环境利益的合法权利保证。

(二) 法律及相关体系的完善

调解在中国分为民间调解、行政调解, 在处理行政救济途径的行政调解。我国现行民事诉讼调解是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人民自行调解。虽然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人民调解规则。但整体是模糊, 抽象的。基于人民调解的一般规定的建议制定专门针对环境侵权的特殊规定, 调解。此外, 它是提高专业知识的人民调解员很重要。环境纠纷一个新的争议, 有专业的特点, 复杂、公平的、合理的、有效的环境纠纷的调解, 调解员需要了解环境纠纷的事实, 一个简单的环境纠纷处理系统, 在环境保护局设立的仲裁制度或人民法院设立垂直简单的环境诉讼制度是必要的和可行的。这类业务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执法, 司法成本, 避免社会的影响过程强化。简单的利益和诉讼效益链接。不同的处理程序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陈先生全胜认为, 目前我们还没有对环境纠纷的线专门立法, 加工实践, 按照“环境保护法”四十条第一段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的规定, 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调解协议通常不是法律的具体行政行为执行, 如果一方拒绝接受调解结果也可以提起诉讼, 要求司法救济。陈先生认为, 这是一个来自日本的立法经验,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为了提高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机制。首先, 应尽快“立法”来解决环境纠纷, 详细的对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机制, 管辖的规定, 处理和程序等。其次, 应建立国家, 省 (直辖市中央政府, 在自治区) , (市, 自治州) 三级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特殊机构, 分别处理不同范围的环境纠纷。第三, 我们应该增加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 即增加仲裁程序类型。最后, 应以立法形式指定的环境纠纷仲裁。仲裁或诉讼, 当事人或仲裁, 或选择法律程序。同时, 一裁终局制度, 即争议裁决应具有法律效力, 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 充分发挥协商的作用

解决环境侵权纠纷, 协商和谈判具有重要的作用, 事先协商。在环境侵权发生时双方有关。应采取措施以避免环境侵权行为的发生, 并确定侵权的发生有关损害的确定, 赔偿责任的补偿方法和项目金额。它不仅能为解决简单的环境侵权纠纷可能会在将来发生, 在一定范围内预防环境纠纷的作用。此外, 还可以事先咨询体制机制和环境影响评估相结合。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侵权纠纷事先咨询介绍。这样的环境侵权救济根据与救济。随后的谈判, 还应该建立和完善, 鼓励群众积极采取非诉讼解决纠纷的小环境。宪法规定的环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一个新的元素, 通过因果关系第七条规定的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 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 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 依照《环境保护法》四十条的规定首先对环境侵权无过错责任的规定原则上, 在特别法中的规定的基础上, 环境侵权责任应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由上述两种方法该表达式可以看出:在环境侵权责任章侵权责任法律没有明确环境侵权责任确认原则以及因果关系, 但使用法律规定, 依照法律规定执行, 本条例的规定, 不利于普通民众了解环境侵权责任, 甚至一些法律工作者是在《侵权责任法》, 同样的, 六十条认为:发生环境污染的污染者应当承担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 没有自己的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通过以上讨论的证明了此点。

参考文献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版, 第8一9页"

[2]吴鹏森.论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 第8页"

[3]汝信!陆学艺!单天伦主编.199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 第93页"

[4]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第7页"

[5]赵慧珠.中国社会弱者的社会支持因素, 东岳论丛, 2000年第1期, 第31一32页"

[6]万鄂湘主编.社会弱者权利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年版, 第3页;李常青, 冯小琴.少数人权利及其保护的平等性, 现代法学, 2001年第10期, 第14一巧页"

[7]田菩提.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 现状及对策, 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年第3期, 第H页"

[8]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第10页"

论环境侵权排除责任 篇8

摘要:部分学者对美德日等国环境侵权排除责任方式存在不当认识,环境侵权排除责任并不存在“完全排除”、“部分排除”和“排除责任的替代性赔偿”之分。而只有停止侵权行为和消除危险两种方式;且环境侵权排除责任不能适用结果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而只能适用危险责任原则。环境侵权排除责任的核心要件是行为致害的难以弥补性,这一条件的认定不仅应该从质上分析还应从量上分析,不仅应当考虑侵权客体与对象,还应当考虑社会公共利益。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4-00126-09

一、侵权行为法的预防功能与侵权排除责任

侵权行为法的基本功能是填补损害,这是学界的一致观点。以维护公平正义为根本目的的法律当然要对受害人利益提供保护,因此必然要求对受害人的损害进行填补(如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然而,填补损害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受害人损失,但某些损害的不可恢复性(如死亡、矽肺病等)使填补损害成为不可能,填补损害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对于这种情形,等到已经产生现实损害再进行填补为时已晚,对受害人而言,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现实损害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因此,“侵权行为制度之理想,不仅在事后之补救,而对现在及将来之侵害,须有排除及预防之方法,开始可达其目的”。也就是说,虽然尚未造成损害,但有发生损害的现实危险时,当事人也要承担防止侵害发生的法律责任。侵权行为法的基本功能不能只是填补损害,还包括预防功能。

填补损害是针对已经发生的现实损害,对于尚未发生现实损害的状态,填补损害则鞭长莫及。“防患于未然”要求在现实损害还没产生前,消灭发生现实损害的可能性,即消除导致现实损害发生的原因。排除损害发生的原因即为学者常言的“排除危害”,作为一项法律责任笔者姑且简称为排除责任。可见,排除责任是由侵权行为法的预防功能所决定的,如同赔偿责任由该法的填补功能所决定一样。

没有侵权行为就没有侵权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针对侵权行为而产生。就产生损害的原因而言,侵权行为本身当然脱不了干系。因此,排除损害发生原因的排除责任就直接表现为“停止侵权行为”。例如,如果某企业日排污量仅为1吨,则不会导致环境污染与破坏,即企业的排污行为并非侵权行为;但如果日排污量为3吨,则会导致环境污染与破坏,即企业的排污行为可以谓之为侵权行为。如果该企业承担排除责任,则该企业应该停止侵权行为。该企业停止侵权行为可以表现为不再进行任何排污行为(这意味着企业停产、停业甚至关闭等),也可以表现为将企业的日排污量由3吨减为1吨或者将3吨排污物质进行处理使其最多只具有1吨排污物质的危害。这两种处理的实质都是停止其会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侵权行为,性质上都是停止侵权行为而不是其他。

那么,排除责任是否只表现为停止侵权行为?显然不是。如果上例中的排污企业已经将可能导致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那么该企业的排除责任就不只是停止排污侵权行为,还需要将已经排到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消除污染物产生损害的危险。显然,这一责任形式针对的是已经结束的具体行为而言,而停止侵权行为的责任形式则是针对还将继续进行的具体行为而言。如果说后者责任形式是停止侵害的话,那么前者责任形式就是消除危害。停止侵害是以不作为的方式排除危害,而消除危害则是以作为的方式排除危害,两者都是排除责任在作为与不作为方式上的表现,都是针对导致损害发生原因的排除。

二、环境侵权排除责任的归责原则

(一)排除责任不能适用结果责任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

在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发展历史中,学界公认至少出现过结果责任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那么,排除责任能否适用结果责任原则呢?结果责任原则即“有结果就有责任”,而排除责任中的侵害结果主要是实质损害威胁和实质妨碍。依据结果责任原则,只要行为导致了实质损害威胁和实质妨碍就应该承担排除责任。实质损害威胁和实质妨碍毕竟是还没有发生现实损害的状态,而且纵然是发生了现实的实质性损害也有大小轻重之分,如果只要存在实质损害威胁和实质妨碍的状态行为人就无条件地承担排除责任,对于行为人而言则过于严苛。这将极大打击行为人的行动自由,阻碍创造性的社会活动,而这也正是结果责任原则在私法领域的致命缺陷,是过错责任原则在私法领域取代结果责任原则的根本原因。因此,“行动自由”与“社会安全”两个价值间的平衡要求也就决定了侵权行为法的排除责任不能适用结果责任原则。

那么,排除责任能否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呢?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是为保障行动自由、对结果责任原则追究责任范围的限制和缩小,是“有过错‘才’有责任”。那么,能否“有过错才‘排除责任”’呢?排除责任是排除损害原因的责任,针对的侵害结果形式主要是实质损害威胁或实质妨碍,而损害威胁是发生实质性损害的可能,实质性妨碍则是权利的行使或法益的享有遭到的阻碍。如果“有过错才‘排除责任”’,则表明只有行为人有过错时才能叫停其侵权行为。换言之,如果行为人没有过错即使其行为将导致无法弥补的异常严重的损害结果,也不能叫停侵权行为。“行动自由”与“社会安全”两个价值的天平明显偏向了行动自由,这对受害人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也是非常不公平的。可见,排除责任也不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二)要求行为人承担排除责任的理由只能是行为具有异常危险性

对于正在进行的侵权行为而言,排除责任就是停止侵权行为。那么,行为并没有产生实质性损害而仅仅导致了实质性损害威胁或实质性妨碍,立法者为什么就要追究行为人排除损害原因的责任,要求其停止正在进行的侵权行为?

试析环境侵权问题 篇9

一、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对环境侵权行为概念的界定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环境侵权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的理性的经济人在利用“环境”这种“共有资源”过程中,没有为自己产生的外部成本付费,而将付费的义务嫁于他人身上。和社会上的其他人同样也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的理性的经济人,在生产消费的中,不断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与交易成本的最小化,为环境这种额外的成本来埋单并不是理性经济人的的合理选择,换种方式说即使他愿意负担改善环境或者一开始在生产某种产品时不污染环境的成本也是因为通过交换他可以取得某种比较大的收益。因此,这种制造了外部成本的行为就构成了环境侵权行为。为了保证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使现在社会的环境问题得到改善,这种环境侵权行为必须得到某种形式的矫正,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使外部成本内化。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从法经济学角度可以这样定义:环境侵权行为就是理性的经济主体在利用环境过程中,产生了外部成本,而必须经由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将外部成本内化的交易行为。这样,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对环境侵权行为的分析就比较准确了,对环境侵权概念的清晰界定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环境侵权的成因分析

(一)人们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人们大多数是自私的,会追求经济利益,从这方面考虑企业环境侵权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对最大化经济利益的追求。每个企业都不会花较大的成本去治污,总是会把其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以获得最大的盈利。但是这样长久下来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就会侵害到社会人群,侵害大家的合法权益,例如人身、财产以及其他环境权益等。

举个例子,设一个钢铁公司,它是用烧煤来进行生产的,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排放成吨的含二氧化硫的有害烟尘和物质。如果该钢铁公司能够主动采取相关的措施去清除烟尘污染,那么其排污的成本自然会增加,那么该钢铁公司所制造的产品的成本也会相应的增加,在现在的市场经济社会,成本的增加就会削弱市场的竞争力,很可能会导致公司的破产。因而该钢铁公司处于自身发展的考虑是绝对不会把治理环境污染放在首位的,这样的恶性循环也就导致了社会环境污染会越来越严重,大多数企业都不会对环境污染付出较大成本,这样环境就会因为人们的破坏而迅速恶化,由此就间接产生环境侵权行为。

(二)市场失灵

基于市场机制理论,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本来都要通过市场来运转的而现实却是有许多的相互作用发生于市场之外。例如,一个钢铁公司若把许多有害的气体释放到周围空气中,这样造成了周围相邻地区的居民精神和物质财产以及人身财产遭到严重的损失和破坏。此时若该企业通过改善技术而使用了清洁的空气,没有向受到空气污染的人赔偿。这时就有了负外部经济效果,这就是市场失灵的现象,这种相互作用发生于市场之外。这种情况若得不到一定的改善,环境污染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对环境的破坏会愈大,这样就会十分严重的侵害到当今社会广大群众的人身、财产、环境权益。所以例子中出现的负外部经济效果所导致的市场失灵是导致环境侵权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政府失灵

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导致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这时政府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了,对脱离市场产生的负外部的经济效果予以控制。政府的最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要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一些规制,比如说订立一些规章制度等等。环境侵权行为作为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应纳入受到政府约束,应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制约。通过有关环境法规来设立环境污染标准去约束环境侵权的行为,只要是超标排污就应该被认定是违法。违法排污是非常严重的,因为本身排污问题就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而违法的排污更加的恶劣,因而相比于合法的排污,违法排污要对其进行罚款等法律的惩罚措施,以避免环境侵权行为。

三、控制环境侵权的经济学对策

(一)征收污染排放税

如何有效地实施环境标准是现在的主要问题。一个企业若严格遵守了环境标准,符合其相关要求和条件,我们的环境治理方面的问题就会得到相应的解决。但是由于一般的企业都是理性的,都是对利益非常看重的。此时若我们还是期待企业自觉地遵守环境标准,这未免有些不符实际。

同时在上文中我们也知道导致环境侵权问题也有政府失灵的原因,因而想着让政府去规制监督管理,同样是一种奢望。有鉴于此,基于对社会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损害进行的`分析,征收排污税,这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另外,很多企业都是根据在排污过程中征收的税额数来挑选自己进行排污的方法,有的企业也会通过技术的创新或者对企业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来减少污染,当然也不免有些企业会交付了税费后继续污染。企业的最终决策在于污染的成本到底是多少,是采用方法来避免污染成本低还是直接交税继续污染的成本低。因此,在对排污税进行定额征收的条件下,企业为追求最大利润,会通过比较,选择治理污染。

(二)创造高效率的权利交易市场

1.确立小范围内的“负外部经济效果”交易市场。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钢铁公司排放污染物如果影响了附近农民的生产、生活,此时我们想到的肯定是企业和附近的农民代表,鉴于双方的利益,坐到一起进行谈判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若这个公司想继续排污进行作业,那么自然就会给这些受到污染的农民适当的经济补偿。那么这样就产生了这个钢铁公司使其部分负外部经济效果内部化的现象。

另一种情况,假设某企业污染排放物并不是有毒有害的,而是可以进行利用的,但这个排放物虽然是可以利用的但是若不好好利用又可能会造成污染。此时若他企业购买这种可以利用的副产品,那么该企业就把排放物通过出卖的方式转给了其他企业,这同样是负外部经济交易。但在这种条件下不但消除了负外部经济效果,还从中获利。

2.创设社会化的“排污权”交易市场。

污染税的征收是为了解决政府失灵的问题的。为了克服市场失灵我们可以用排污权交易制度。我们这里所谓的排污权,并不是我们表面意思上认为的排放污染的权利。

它是一种环境容量的使用权,是将其有偿化。政府以环境容量为标准,基于平衡企业生产的边际社会损害与治理的边际社会成本来制定该地区的排污量,并将其转化为一种使用的权利,然后再通过拍卖的方式将这一排污权转让给排污企业。此时排污权是一种可交易的权利,是有偿的,是可以在各个排污企业之间进行买卖的,就像商品在市场中进行交易是一样的。这样就克服市场失灵的现象。这样下来不但会使环境问题得到治理还会使经济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忠梅。环境权力的重构[J].法律科学,.

[2]楼瑾。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科学,(5)。

[3]张曼,张树军。排污权制度对我国环境治理的经济学启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4)。

上一篇:第次“全国助残日”电视讲话下一篇:道路绿化设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