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问题(共12篇)
试析问题 篇1
图书盗版问题一直是出版界长期存在的一个顽疾, 制约着我国出版业的发展。虽然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 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但收效甚微, 有的地方的图书盗版问题还有加重的趋势。那么是什么让那么多人对图书盗版趋之若鹜呢?“任何社会现象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偶然的, 都有它一定的社会基础及其必然的发展阶段。图书的盗版问题亦然。”[1]
一、图书盗版问题的原因
(一) 经济利益的驱动
《史记》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句话准确而生动地描述了人类谋利的经济行为, 自然也包括了盗版这类非法经济行为的动机——谋取利润。
1. 图书盗版商。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当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上的满足, 加之我国人口众多, 可想而知, 我国图书市场的经济利益该是多么的庞大。于是, 一些人盯上了图书市场这块“大肥肉”, 希望从中分一杯羹, 但我国图书市场准入标准高, 以前出版社是国有单位, 不允许私人资本入股, 那些人只能“望而止步”。可俗话说得好,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既然不能从合法渠道获利, 那些人只能靠不合法的手段去印刷书籍, 再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售卖, 挤压出版社的生存空间, 占领市场份额, 达到牟利的目的。
2. 读者。图书的价格从过去的几元到现在的几十元, 涨幅程度过大, 超出了人们购买图书所能承受的范围。而盗版图书不用交版税, 不用给作者稿费, 印刷成本低, 售价低, 而且盗版图书销售渠道广, 方便人们购买, 对正版图书的销售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3. 出版社和印刷厂。出版社为了盈利, 会在不知会作者的情况下加印图书进行销售, 这样可以少给作者稿费。印刷厂也会瞒着出版社加印, 自己进行销售。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图书的盗印, 相关人员违背了职业道德。而印刷厂的盗印行为带来的结果更为恶劣:印刷厂盗印的图书先于正版图书流入市场, 使盗版商有机可乘, 大量盗版图书先于或与正版图书同步进行销售, 使得正版图书的市场份额锐减。
(二) 出版技术的发展
出版技术的发展, 为图书盗版带来了便利。例如, 激光照排和电子扫描技术为图书盗版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缩减了图书盗版的时间, 使盗版图书能够更快面世进行销售, 从而挤压了正版图书的销售市场, 增加了盗版图书的赢利空间。
二、图书盗版的危害
(一) 扰乱了我国出版业的正常发展秩序
盗版图书以价格低、销售渠道广、销售方式灵活等特点一步步蚕食着正版图书的市场份额, 挤压着正版图书的生存空间。这造成了我国图书出版业的极大损失, 更严重的是扰乱了我国图书出版业的正常发展秩序。
(二) 损害了出版社和作者的形象与声誉
盗版图书质量差, 一些盗版商为了迎合读者趣味, 对文章内容进行大肆的修改, 更有甚者自己编造一些低级趣味的内容, 挂上某某大家的名字, 在市场进行上进行销售, 以博取读者的关注度, 刺激读者的购买欲。这严重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 长此以往, 必然会严重损害出版社和作者的形象与声誉, 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 不利于读者心理健康的发展
中国自古就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 图书可谓是人们的良师益友。而且“书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行为, 既是个体的, 也是集体的, 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时代特色、文化思潮, 乃至大众心理, 是集体意识的一种体现。”[2]书是读者的一种精神向导, 对读者影响深远。盗版图书的内容良莠不齐, 有着大量的低俗内容, 这些内容严重违背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利于读者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图书盗版问题的解决措施
鲍曼在《道德的市场》一书中提到:“如果所有公民的行为都以自利为导向, 拥有民主、法治国家和自由秩序的社会不可能存续。”为了维护出版业的正常发展秩序, 维护人民的利益, 维护国家的文化建设, 我们必须积极地采取措施解决图书盗版这一顽疾。
(一) 出版社
第一, 出版社应该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 保证图书的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出版社应该适度降价, 让利于读者, 满足读者的价格需求, 从而挤压盗版图书的生存空间, 最终使它无利可图, 自动退出图书市场。
第二, 出版社在印刷图书的时候可以采用特殊的油墨、特殊的纸张、特殊的字体、特殊的印刷工艺、特殊的识别标识等手段, 加大图书的盗版难度和印刷成本, 使得盗版图书无利可图。
第三, 出版社可以分厂印刷。正文在一厂印刷, 封面在另外一厂印刷, 装订又在另外的厂印刷, 防止印刷厂监守自盗, 更重要的是防止盗印图书抢先上架销售。
(二) 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三管齐下
新闻出版总署应加强对图书市场的监管, 一旦发现盗版图书, 就要进行严格的查收, 取缔盗版图书售卖点, 并处以严厉的罚款。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图书市场进行宏观的引导和调控。
(三) 提高读者抵制盗版的意识
国家要加大宣传盗版图书对国家、对出版业、对个人的危害, 以此提高读者抵制盗版的意识, 让读者自觉抵制盗版图书。并开设举报热线, 对举报者给予经济上的奖励。
图书盗版危害巨大, 我们要充分关注并积极地加以解决, 整顿好这种社会不正之风。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 加强我国的软实力, 也只有解决好图书盗版问题, 才有利于我国图书版权的输出和外国图书版权的引进, 有利于推动我国出版业和文化市场的繁荣。
摘要:图书盗版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出版业。图书盗版的出现有经济利益驱动, 也有现代出版技术发展等原因, 它扰乱了我国出版业发展的正常秩序, 损害了出版社和作者的形象与声誉, 危害了读者心理健康的发展, 不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们要高度重视, 用经济和法律等手段解决好该问题, 推动我国出版业的发展。
关键词:图书,盗版,问题
参考文献
[1]郑荣.图书的盗版及其治理[J].中国出版, 2001, 2 (4) :28-30.
[2]吕建军.点睛之笔:书名在营销中的价值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 2009 (2) :15-20.
[3]米克荣, 李德玉.“盗版”活动猖獗的原因及对策[J].大学出版, 1998 (4) :17-19.
[4]王春苗.“盗版”之风为何及禁不止[J].图书发行研究, 1998 (3) :12-14.
[5]高山行, 江旭.对盗版及政府作用的经济学分析[J].预测, 2002 (6) :23-26.
试析问题 篇2
本来,将和解程序引入公诉案件,对于化解社会矛盾、节省国家资源将会发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充分体现了国家惩罚权的严肃性,有利于保证司法公正的底限。
一、刑事和解基层实践及分析
继续深化三项重点工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以刑事和解提高诉讼效率,是北京市某区检察院多年来一直秉承的工作机制。2009年8月以来,该院在批捕阶段涉及到刑事和解的案件共计37件40人,涉及到刑事和解的案由主要有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过失致人死亡、交通肇事等,其中绝大部分是故意伤害类案件,共计29件,占刑事和解案件总数的78.4%,其他除寻衅滋事类4件外,聚众斗殴、过失致人死亡、交通肇事类各1件。案件的处理结果以不予批准逮捕居多,捕后不诉率达到40%以上,提起公诉的案件法院大多判处六个月有期徒刑、拘役并缓刑。需要特别之处的,仅有1起案件涉嫌故意伤害罪,嫌疑人隐匿后被抓获,侦查阶段虽然与被害人达成刑事和解,但依然决定逮捕。据统计,刑事和解的案件无一起当事人和解后反悔导致矛
盾重启,或者犯罪嫌疑人脱逃妨害诉讼、重新犯罪的。实践证明,审查逮捕环节引入刑事和解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总结工作经验如下:
(一)善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立足检察职能,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在审查起诉案件时,坚持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刑事和解,积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二)规范释法说理、促成刑事和解,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将释法说理贯穿于办案始终,并规范释法说理中应有的具体事项,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当事人达成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的规定,经过积极工作,有效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矛盾,促成案件当事人的和解。
(三)延伸检察职能,严格审查逮捕的必要性
我院积极延伸检察职能,在涉及到刑事和解最多的故意伤害类案件中,承办人严格审查逮捕必要性。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系初次犯罪,认罪态度较好,有悔罪表现,且愿意赔偿给被害人造成损失的,若适用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不致再危害社会,承办人可以依法与双方家属沟通,促使双方初步达成和解,这样既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又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但是,鉴于刑事和解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新刑诉出台专章规定后,对刑事和解这种以实践性为导向的程序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刑事和解程序实施的条件、法律后果的配备都不尽合理,导致和解程序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预期效果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令人遗憾的缺陷。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理解“和解”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刑事和解特别程序规则体系。首先,适用刑事和解需要先厘清刑事和解程序中的“和解本质”,即对刑诉法中刑事和解条文的解读。
二、条文解读及问题分析
通过对第277条可以看出,刑诉法上的刑事和解是指狭义的刑事和解,即控辩双方通过对话协商,谋求审判以外的方式来解决刑事责任问题。刑事和解的前提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达成了协议,体现了对“加害-被害”关系的尊重以及对被害人利益的关切,也体现了刑事法律对于过失犯罪的较为轻缓的评价,强调司法机关应当对调解协议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原则性地规定了刑事和解的法律后果。
通过解读我们发现依据该专章规定,刑事和解程序有以下几个问题:
1.刑事和解适用的案件范围不全面。一些具有与第278条规定的法益侵害特征,相类似的犯罪没有纳入,如寻衅滋事等(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另外一些具有“不特定被害人”的犯罪,刑事和解无从提出,如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第四章)。
2.刑事和解的法律后果过于笼统。第279条的规定属于原则性的规定,应当区分不同诉讼阶段的予以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建议撤不捕,撤诉,或者免于刑事处罚。
3.刑事和解协议执行的监督规定的缺失。在此,应特别注意当事人对于和解协议的反悔,不能一概而论,应区别和解协议效益的影响区别处理。
4.刑事和解处理原则的确立,为促进和解自愿性,有必要确立“和解不成不加重处罚原则”。
上述问题细化到批捕阶段就演化成了具体实践操作的麻烦:第一,侦查阶段嫌疑人及其家属具有和解主观意愿,但被害人提出巨额赔偿要求的,是否具有逮捕必要性,存在争议。
第二,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履行医药费或者部分赔偿费用,但被害人不满意的,是否具有逮捕必要性,存在疑问。
第三,由于批捕时限紧迫,既要审查案件事实和证据,又要判断是否具有逮捕的必要性,因此,办案人员无暇促进刑事和解,此问题有何解决良策?第四,修改刑诉法对于刑事和解的案件的范围做了限制,其中对于寻衅滋事罪和聚众斗殴罪不再适用刑事和解,目前我国在被害人刑事赔偿制度尚不健全的现实情况下,对被害人的财产权益保护造成法律障碍,实践中如何解决?
三、程序设计
笔者认为,解决机制问题应从程序入手,根据刑事和解现有的原则性法律规定,提出了对刑事和解程序的初步构想。
(一)刑事和解的提出与受理,即刑事和解程序的启动
本阶段既包括形式判断也包括实质判断,前者是指和解的提出与受理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后者涉及和解的提出是否正当和能否有效展开。主体部分应包括:提出的阶段和主体;案件的范围:特殊同类法益应可以申请和解;提出和解请求不受次数限制;和解受理的筛选标准。
(二)刑事和解准备与进行,即刑事和解程序的运行
1.刑事和解的准备阶段:即告知事项,对双方当事人告知注意事项、鼓励情感表达、提供司法资源信息、以及退出和解的法律后果告知。
2.刑事和解的进行阶段:首先要统一刑事和解协议的基本内容,对协议内容进行规范规定,一是规范刑事和解一是有加害人对罪责的承认和悔过;二是和别害人的谅解;三是有赔偿协议,通常是经济的,也可以是约定社区服务等。同时,对协议内容的限制:避免使得当事人陷入不公正,违反公共利益与公序良俗。
(三)刑事和解的确认与监督,即刑事和解程序的保障
1.和解确认,不同阶段的不同处理方式,如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撤销案件;在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做出不起诉决定;在审判阶段,法院应当做出缓刑、从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判决;在执行阶段,司法机关应当做出减刑或者假释的决定。
试析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 篇3
【关键词】企业;人才流失;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才危机体系;企业文化;薪酬制度;培训体制
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化,全球已经迎来了信息化的时代。新时代的竞争核心将成为人才的竞争。各个企业之间实力的较量,两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将成为人才的较量。人才是企业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而人才流失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存在人才流失的现象,那么如何预防企业的人才流失,将是未来社会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下面,笔者从企业人才流失的危害性以及如何预防人才的流失两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人才流失对企业的危害性分析
(一)企业经营成本提高
企业管理专家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日常公司的开销、设备的购买属于企业的直接成本,而人才的流失,则会造成企业间接成本,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人才的流失,使得企业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受到损失,对于十分有效的核心人才流失,整个企业都会受到重创,严重者甚至会直接影响公司的运营、企业的销售情况。而且优秀人才的流失,企业不得不继续聘请新的人才,一个新的员工能否胜任这个岗位还需要时间的考量,而且即使有能力胜任,对公司也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熟悉和了解过程。而这个过程企业必须付给该员工高额的薪水,甚至多于之前流失的员工薪水,但是在一定时间内,新到来的员工是不能立即产生价值的。不仅如此,甚至还会拖累公司的进展。再加上企业再继续寻找合适的人才所耗费的招聘广告费、代理招聘费以及招聘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和人力的成本,都是不可估量的。
同时,企业人才的流失也必定会随着流失的本公司优秀人才,把本公司的一些销售秘密带出去,如积累的客户资源,同行人脉等,对于企业都是巨大的成本损耗。同时也会助长竞争对手的实力,影响自己的市场占有份额和竞争力。因此,企业人才流失会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
一个企业之所以会出现跳槽或者离职的现象,归根结底,是员工对公司的某一因素不满意的直接后果。所以在企业中,一旦出现优秀人才的流失现象,那么企业的负面消息也会流传出去,离职的员工对于企业评价必定是不尽如人意的。伴随着企业人才流失的现象,该企业的名誉和社会公信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一个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那么对该企业在同行领域的社会声誉受到严重的影响。当有意进入该企业的人才打听到太多的负面信息时,很容易产生犹豫和退缩,那么这个企业会更加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在企业的人才纷纷离开之后,自己企业竞争的核心因素也会随着核心人才的离开而逐步瓦解。
所以,如果一个企业出现了频繁的人才流失,必定事出有因。企业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反思反省,及时调整。因为企业人才的流失不仅仅只是公司员工的普通离职,还会给企业带来巨额的无形资产流失,例如企业的声誉、企业的机密资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甚至使企业继续招纳贤才的基本能力丧失。这对于一个在如此激烈竞争社会的企业来讲,无疑是致命的。
(三)人心浮动,工作效率低下
一个企业人才的流失,不仅仅会造成公司经营成本的提高和企业无形资产的损失,还会影响公司现有员工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企业过高的人才流失率会从整体上涣散整个企业团队的凝聚力,对于企业内部的团队建设十分不利。流失人才多,会给员工造成消极的影响。勒温的场论认为,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发挥不仅跟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有直接的关系,跟一个人的工作环境也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如果一个员工在一个人才流失率高的环境生活,就会在情绪和观念上受到周围的环境影响。一旦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跳槽到更好的单位,有着更高的待遇和發展空间,也会受到极大的刺激影响,继续安心在原企业工作是十分困难的,一定会想办法找机会跳槽。一个人的离职会同时影响到整个团队每个员工的心理,一旦出现涣散,就会人心浮动,降低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企业人才流失危害性十分巨大,甚至可能关乎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如企业的骨干力量离开,带走大量的公司秘密,如果恰巧跳槽到竞争对手处,则会直接改变两个企业的竞争力量,使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丧失。所以,人才流失对于企业来讲十分重要。企业应该注重人才保护,清楚如何留住人才,提高人才的忠诚度。这样企业才能够生存以及健康的发展。
二、企业预防人才流失的策略
(一)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才流失对企业的危害如此之大,如何避免企业的人才流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建立企业内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十分重要。人才管理重点做好对人才危机的管理。完善人才危机管理体制,及时发现企业员工可能出现的流失现象,对于不合理的因素及时的采取预防并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损失,获得利益。如何做好企业的人才危机管理,首先要重视人才的危机预防,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人才意识,注重个人对人才危机意识的培养。因为只有重视人才,清楚人才流失的危害,才能真正的重视人才危机的管理,并且注意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其次,还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前瞻性工作,企业应该重视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展开,针对企业的核心员工以及关键性的工作岗位,要及时的进行培训。对于日常发现的人才,要进行积极的人才储备,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前瞻性的准备。
(二)完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归属感
如果一个公司没有吸引人的企业发展目标和人性化的文化导向,那么员工很容易没有向心力,对于企业没有基本的归属感。所以一个企业要想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提高员工的向心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吸引人的企业文化十分重要。很多员工选择企业的时候,薪酬并非唯一的考虑因素,企业的文化氛围、企业的理念以及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一个企业只把员工当成挣钱的工具,最终得到的也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结果。很多员工可能也会利用企业提高自己的工作阅历,维持自己的生活,一旦遇到适当的机会,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开。
nlc202309011255
所以企业应该完善企业的文化,给予员工精神层次的需要。形成一个文化氛围浓郁,大家相亲相爱、互相帮助互相协调的环境。例如给每一个员工方向感,重视他们的需要,重视他们的发展,对他们的生活给予积极的指导和真诚的帮助,注重员工的休息和员工的安全感,多举办一些公司活动,在公司内部建设文化学习区,定期组织一些相关的培训等。整个企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安定团结,轻松融洽的氛围,让员工感到舒服自在,对企业有浓烈的归属感。这样员工才可能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智,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力量。
(三)合理制定薪酬制度,高薪酬留住人才
自己的付出与获得的报酬是否成正比,是很多员工衡量自己薪酬是否公平的基本方式。如果企业内部不能形成较好的薪酬体制,不能根据员工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报酬,一定会加重员工的内心不平衡心理。所以薪酬的合理性决定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很多员工习惯性的把自己的薪酬和自己情况类似的同部门其他员工比较,来决定自己的薪酬是否合理。如果能力和工作性质相同的员工在薪酬上有很大的差别,那么就会打击一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服务质量也会大受打击,长此以往,很多员工受不了这种不公平的结构,内心的不平衡最终促使企业人才流失。
企业应该完善自己的福利制度,例如企业的社会保险、子女教育津贴、旅游以及年假等,这些因素对于稳定员工的情绪,提高员工工作的稳定性和忠诚度都十分重要。
(四)建立完善的培训体制
很多企业只重视用人,而不重视育人,是导致企业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想解决企业的人才流失,注重人才的培育是十分重要的。首先,一個优秀的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重视工期培训系统的完善。例如对于新入职的员工,组织系统的培训,让他们了解目前企业正在开发的项目都有哪些?项目开发进展的情况,以及公司的组织结构,公司的部门介绍,每个部门的工作职责等这些基本性质的培训,帮助新入职的员工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其次,对于员工的基本业务能力要展开相关的培训,员工需要掌握哪些基本技能,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分别是什么都要做系统性的培训。这比新员工对自己工作盲人摸象的学习要有效率得多。再次,针对企业的老员工,也应该有长远的培训计划合格体制。在国外,很多大型的公司都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国外很多大型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样员工也更愿意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而在我国很多企业,为了节约企业的经营成本,很多都选择放弃对员工的培训,即使有培训,也仅限于公司内部的入职培训和技能性质的基本培训,很少把员工送到国外,或者一些优秀的大型企业的学习。企业只有形成系统的培训机制,帮助员工更快更好的成长,例如对管理层的培训重点培养管理层如何管理员工,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对于普通员工的培养重视员工个人的时间管理、压力管理、情绪管理以及团队协作等基本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工作。
参考文献
[1]吴京婷.供应链金融在财务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商业经济,2011,(4):99-100.
[2]徐晓亮.企业供应链管理和国际贸易融资分析研究[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8):184-186.
作者简介:刘希洁(1987-)女,四川成都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人力资源方向)。
试析人口与环境问题 篇4
1 人口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是社会的主体, 并始终按其固有的规律和环境相互作用。人口是人口数量和质量二者的统一。
(1) 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人口是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没有起码的人口数量就不可能有某种经济活动和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适当的人口数量有利于某一地区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 也有利于保证环境质量。但并不是人口越多越好, 若某一地区人口数量超过限度, 过于密集, 则对环境的压力越大, 环境质量也就越差。由此可知, 人口数量、密度与环境质量成一定比关系。如在黄冈市人口稀少的山区乡镇中, 虽然环境质量较好, 但在农业生产中由于人口少, 耕作半径过长, 耕作往来费时多, 浪费大量劳力, 从而延缓了经济的发展。还有些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但由于劳力不足, 劳力素质差, 技术水平低, 不能充分开发利用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而在人口过于密集的地区, 由于当地资金、资源和生产资料不足、大多数劳力不能就业, 甚至由于人口压力大而滥用土地、森林、水域等环境资料, 破坏了生态良性循环, 这样会严重地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还由于人口过于密集, 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过多而影响环境质量。就当前我国人口数量的分布情况看, 呈现南多北少的的现状。而人均自然资源则南少北多, 东少西多;经济指标是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现象。可以说这是一种不合理的分布型。为此应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转移, 即大力开发西北地区, 进行有计划地移民, 合理调整人口分布, 使生产力布局与人口分布相协调。
(2) 人口质量与环境的关系、人口质量取决于人口构成。通常用德、智、体来表述, 包括生产经验、劳动技能、道德品质及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等。人口质量与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第一、人靠自然界存活, 环境质量越高, 越有利于提高人口的质量。改善环境质量是提高人口素质的自然条件;第二、人口质量越高, 对环境的作用也就越大, 越利于建设符合人需要的环境, 这是一正比例关系。
2 人口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作为资源, 将是开发坏境、改造坏境的动力;人口作为社会生产消费的主体, 过多的人口又将构成压力。由此可见, 人口与坏璋的辩证关系。
(1) 人口是开发环境的资源, 人口作为社会生产的主体, 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有史料证明, 远古时代人口希少, 总是选择地球上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地方居住, 随着人口的增加, 生产的发展, 农业的出现, 则产生了第一次大规模移民, 特别是产业革命后, 人类的足迹、对坏境的开发、对资源的利用等已遍布地球各个角落。但人类不象动物那样, 只是以自身存在影响坏境, 用自已的身体来适应坏境, 而是以人的劳动来改造环境, 把自然环境变为人类所需要的新的人工环境再反馈于人类, 在这无限循环之中改造着人类自已, 使人与环境的关系更趋于统一。
(2) 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和冲击, 人口作为社会消费的主体, 人人都要吃饭、穿衣、住房, 一个人活着就要消费各种资源, 就要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且这种消费是无条件的, 由于人口激增必然要开垦土地、兴建住宅、采伐森林, 开辟水源等, 因而也就改变了自然生态的结构与功能, 使自然生态系统偏离有利平衡的状态。如果这种偏离幅度不大, 生态系统则可以依靠自身的调节能力自动恢复;如果偏离超过了限度, 就会破坏生态平衡。这时, 自然界就会报复人类。
人口增长过快对坏境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对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能源、草地资源、野生动植物及气候等方面的极大影响。例如人类为了获得维持其生活的能源, 当缺乏矿物燃料时, 居民就会到处砍柴割草破坏植被, 从而也就带来了破坏生态平衡的严重恶果。
从另一个角度讲, 人口激增不仅对生态和自然资源产生影响, 而且还会增大工农业和生活“三废”的排放量。由于各种污染物质排放量增加, 使环境的自净能力降低, 环境质量也就随之下降, 又影响着人口质量, 形成了恶性循环。为此要提高环境质量, 就必须以控制人口为出发点。
试析盈余管理审计的有关问题 篇5
一、盈余管理审计的特征
1.盈余管理审计属于会计报表审计的组成部分
盈余管理审计的目的仍然是判断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是否合法、公允、一贯,只是更关注被审计单位对盈余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对会计报表信息所产生的影响。因此,盈余管理审计仍属于会计报表审计的一部分。
2.盈余管理审计不同于利润操纵审计和舞弊审计
(1)审计目的不同:盈余管理审计的目的是关注企业是否存在盈余管理以及存在的盈余管理对会计报表信息的影响;而利润操纵审计和舞弊审计的目的是以专门的程序与方法审查被审计单位所进行的不合法的利润操纵或舞弊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会计报表信息的影响。
(2)审计内容不同:盈余管理审计的内容主要是可能存在盈余管理的会计报表项目;其他两种则会涉及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管理行为。
(3)审计方法不同:盈余管理审计基本采用同会计报表审计相类似的方法;而舞弊审计所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红旗”标志法、制造错误法等,一般还会用到一些侦察技巧。
(4)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舞弊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具有会计审计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相关经验;盈余管理审计则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会计审计知识,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即可。
二、盈余管理审计常用的程序与方法
(一)计划阶段
1.通过了解极审计单位经营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关注企业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动机
(1)被审计单位所属行业的整体状况以及国家对该行业的政策情况。如果被审计单位所属行业整体上属于“夕阳产业”,国家就有可能制定政策限制该行业的发展,那么被审计单位就会面临严重的经营风险,管理当局就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2)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如果被审计单位处于长期亏损阶段或最近两年连续亏损,被审计单位就可能通过盈余管理来改善这种状况。
(3)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以及管理人员变动的可能性。如果管理人员品行存在问题,能力不是很强,则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大;如果管理人员可能在近期变动,则其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
(4)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的目的。关注此次审计是例行的会计报表审计、股票上市审计,还是专项审计,如为了取得银行贷款而进行的审计,则企业可能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
2.了解会计政策及其变更情况
通过询问、审查会计报表等方法,了解企业会计政策的运用情况。一方面,看会计政策的运用是否恰当,是否符合会计制度、准则的要求;另一方面,关注会计政策的运用是否同上期一致,如有变更,则看其原因是否充分,是否必须变更,是否有盈余管理的嫌疑,以及这种变更是否已充分披露。[!--empirenews.page--] 3.关注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带来的审计风险
如果通过上述了解,发现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很大,则应将固有风险评估为高水平。同时,正确评估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并与自身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相比较,以确定下一步审计工作。
4.进行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
通过实地观察、询问相关人员、进行“穿行测试”等手段,详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重点关注财务人员在多大程度上听从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的要求,以及财务人员自身的能力如何,是否具有进行高水平盈余管理的能力。对相关事项予以关注,以初步评价控制风险,选择适当的审计策略。
5.进行分析性复核
在计划阶段,使用分析性复核的主要目的是使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有更好的了解和确认意外的变动,以便找出存在潜在错报、漏报风险的领域。如企业管理当局进行了盈余管理,则可能导致前后期数据、指标之间存在重大差异,注册会计师应关注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另外,如当期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其所显示的会计信息没有明显差别,则有可能是因为管理当局进行了盈余管理。
6.制定详细有效的审计计划
通过以上的程序,找出可能存在盈余管理的项目,并予以特别关注,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计划。如制定详细的会计政策
调查表;制定有效的审计策略;对重点事项指派有经验的、高水平的审计人员等。
(二)实施阶段
1.关注重点会计报表项目
(1)应收账款。如果企业在期末确认大量的销售收入以此来粉饰经营成果,那么有可能会导致应收账款的大量增加。因此,如果企业本期应收账款增加幅度很大,则注册会计师应给予特别关注。首先,应了解是不是企业的信用政策发生较大变化;其次,应了解是不是销售收入增加所导致的,对此应重点关注销售收入增加的原因。另外,还应通过函证等方式确认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2)存货。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能使企业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所以对存货项目应给予重点关注。首先,应关注存货的初始计价。如购入存货时是否将相关费用做了正确的处理,产品的成本构成是否正确、真实,成本计算方法是否恰当等。其次,应关注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后进先出法,计价方法在本期有没有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都应关注。
(3)八项减值准备。由于会计制度对计提八项减值准备的规定不够详细以及规定的计提方法本身存在缺陷,导致企业在计提减值准备时有一定的操纵空间。对此,注册会计师应根据执业经验判断其是否有异常,并要求企业对计提方法。依据等给予充分的披露。
(4)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是常规审计中需重点关注的项目,在盈余管理审计中也应该重点关注。主要应审查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和正常性,即看销售收入是否具有合法的凭证,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以及销售收入数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变动,是否存在异常的情况等。[!--empirenews.page--](5)销售成本。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会影响到销售成本的正确核算,因此,对销售成本也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主要看其结转数额是否正确,是否能与销售收入配比,分析比较前后期是否有异常变动等。
(6)各项费用。企业可能通过对费用提前预提或不正常分摊来操纵当期盈余。这是企业滥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的表现。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对于能够与收入相配比的费用,应注意运用截止测试的审计程序,根据配比原则来确定某项费用应当归属的期间。对于单独的费用项目,看其是否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内在涵义,重点考察异常变动的原因。通过追查相关凭证、证据确定异常变动的真实原因,看这种原因是不是真的必须导致这种变更。如果是必须的,看其是否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如果不是必须的,则应认为这是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应特别关注,看这种变更的累计影响数是否会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正确决策。
2.关注重点事项
(1)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的大额、异常事项。企业管理当局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进行大额、异常的交易是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会计记录中大额、异常的交易,尤其是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确认的交易。看其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如是否为了体现当期的盈利能力而签订销售合同确认销售收入,看下期是否有大额的收入冲回或者被审计单位是否在销售合同中作出了一些不正常的让步。如果存在这些情况且盈余管理的痕迹明显,则注册会计师应要求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或者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的说明段中加以说明。
(2)关联交易。企业可能会利用非公平交易基础上的关联交易来达到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目的。为此,注册会计师应给予重点关注。看是否存在大额的关联交易,其交易是否显失公平,是否为了转移利润、粉饰会计报表。如果被审计单位是应编制合并报表的母公司,那么注册会计师还应关注其合并范围,是不是将亏损的子公司排除在合并范围之外,以及是否已对相关事项进行了正确的抵销处理等。
(3)债务重组。债务重组的频繁发生及其会计处理规定上的漏洞使得其成为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债务重组的目的。方式及其对企业产生的重大影响,对于重大的债务重组事项应提请被审计单位给予充分披露。
(4)或有事项。企业往往以或有事项的不确定性等为理由对自身不利的或有事项不予披露,以此消除或有事项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应与企业的法律顾问或律师联系获取相关信息,或是查阅企业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计记录发现这种信息的痕迹。如果企业管理当局刻意隐瞒,则需通过企业相关的债务人、债权人以及税务机关获得相关信息。
(5)非货币性交易。非货币性交易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属偶然事件,如果其金额较大也会对企业产生很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查阅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管理当局会议记录来发现被审计单位报告期内是否存在非货币性交易。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关注换入资产是否正确计价,收到补价时是否正确地确认了收益以及非货币性交易的披露是否充分、恰当等。[!--empirenews.page--] 3.关注现金流量与利润的差异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结果一般是盈余数量增加而盈余质量不变。报表使用者应关注企业的盈余质量,而企业的盈余质量可通过企业的现金流量体现。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关注现经流量与利润的差异。如果企业的利润很大而现金流量很少,则说明企业的盈余质量不高,注册会计师应提醒报表使用者对此加以注意。
(2)报告阶段
1.进行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
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应重视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在盈余管理审计中,更应该重视,并将责任细分到个人以督促相关人员严格执行三级复核。
2.充分关注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试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诚信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个别毕业生制造假证件、假材料:很多毕业生在填写毕业生推荐表时不自觉的避实就虚,不写自己的真实情况,而是有意的夸大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绩,美化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甚至把人发表过的文章科研成果改头换面复印成了自己的辉煌履历,堂而皇之的交于用人单位以求谋得工作机会。
(二)个别毕业生面试时不实事求是: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毕业生的了解仅限于他们提供的材料及自我介绍。部分毕业生就是抓住这一机会凭借其较好的口才夸夸其谈言过其实,大肆吹嘘自己,以图成功签约。
(三)与用人单位的恶意违约: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目前发布的《2006年用人单位选聘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参加调查的用人单位中,每次批量招聘应届毕业生到岗率不到70%的占了将近一半,有两成多的用人单位到岗率不足50%。不能否认跳槽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但他们没有考虑到毁约对用人单位的伤害。用人单位一般都是根据岗位需求来招聘人数,但毕业生在转瞬之间的“改易旗帜”让用人单位很“受伤”尽管用人单位可以从头再来,但是往往错过了招聘的最佳时间,别人多半与别的单位签了合同,而一旦选中那些有约在先的等于挖了人的墙角,新一轮的毁约由此产生,造成恶性循环。
(四)报到后频繁盲目跳槽: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人才的合理流动。但是部分毕业生的跳槽行为不是为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完全是一种盲目攀比心理影响,他们从一家跳到另一家只是为了增加工作经历,将企业当成跳板,有的甚至连企业的商业机密和客户一块带走,以作为自己下一次找工作的资本。这种行为给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 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危害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原因:社会环境影响,用人单位的招聘方式不科学,高校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缺乏以及大学生自身原因都造成了一些诚信缺失的状况。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危害:加大了学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成本;造成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紧张,信任程度大幅度降低;对大学生本人也会产生消极影响。林肯曾经下过这样的论断:“你可以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你也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但是你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所以,那些失信者时时刻刻都要承受着谎言被揭发进而受惩罚的心理压力,不能踏踏实实的面对别人。而造假行为最终是会被发现的,一旦露馅,造假者马上就会被拒之门外 ,从此他的事业之路就会布满荆棘,成为失业队伍中的一员。他的人品就会大打折扣失去很多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
三、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的途径和措施
(一) 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当前应在全社会培养讲信用的浓郁氛围,进行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快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切实加强德智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全社会的商业道德水平,增强全民的信用观念,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使全民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秩序,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带动和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全力营造一个重诚守信的大环境,从而引导大学生講诚信。
(二)用人单位要制定合理的用人标准:用人单位作为毕业生市场的另一个主体,在出于主动地位的情况下,不能无视求职者的利益,在招聘中采取一些诚信缺失的手段使毕业生陷入困境。即不能好高骛远,为了提升用人单位的声誉,一味地提高选人标准,这样做一方面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诱使毕业生在自荐材料上造假。无形中提高了用人单位的成本,招聘来的大学生企业不能给其提供满意的发展空间,必然会存在人才流失的隐患,跳槽将会是迟早的事,这会使企业在对这个大学生身上的投入如招聘和培训的精力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作为用人单位,一定要加强诚信和法律意识,规范招聘和用人行为,为自身企业在市场上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维护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而且有利于净化毕业生就业市场环境。
(三)发挥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高校可以说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中介。对于维护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秩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要坚持着对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负责的态度,一方面以对用人单位负责的态度,对大学生的就业材料进行监督,规范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向用人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毕业生信息,保证用人单位选拔到真才实学的毕业生。另一方面,要以对大学毕业生负责的态度,了解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仔细核查用人单位的招聘材料,保证向学生推荐信用记录良好的用人单位。对于少数用人单位的欺骗行为,高校要积极维护毕业生的利益。
(四)完善就业诚信监督机制,建立诚信档案:对于大学生的诚信仅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要辅之以信用评价机制,也就是说,建立信用档案对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行为方面开展信用评价,评价其诚信度。评价内容涉及面要广泛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记录档案。通过完善的诚信考核机制,对学生诚信状况进行评估,形成一定的信用记录,还要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机制,采取跟踪调查的形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工作后的诚信状况,对于信用素质较差的毕业生给予提醒警告甚至是惩罚,加大失信成本。
(五)拓宽就业渠道,从根本上解决诚信就业问题:就业压力大是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拓宽就业渠道,这需要社会各部门、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信息,形成一个立体的就业信息网,最大限度地为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同时,作为毕业生本身也要调整就业观念,端正就业心态,调整就业目标。大学生要积极抓住“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契机,最大限度地拓宽就业渠道,寻找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就业诚信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玲.诚信缺失,就业市场谁受伤[J].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2003,(6).
[2]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吴成棉,(1980.2-),广西钟山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试析移动支付安全性问题 篇7
随着国际化的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端电子产品的普及,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快速进入人们的生活, 移动支付也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的快捷支付方式。 推动了网络、 移动端通信服务、 网络电子商务的快速融合, 带来了无限商机, 吸引互联网金融相关的运营商、 第三方支付、 商业银行等相关企业大举进军移动支付, 推动了移动支付市场不断膨胀。 尤其是中国移动、 联通、 电信获得4G牌照以后, 移动支付取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技术支撑, 移动支付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但是由于移动支付缺乏电子交易金融安全保障和商业信息交流渠道, 安全问题成为了阻碍移动支付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2 移动支付发展的现状及分类
所谓移动支付, 是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 用户通过使用移动通信端发出相应的支付指令为消费行为进行的转账支付的手段,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使用便捷。 在上个世纪的90 年代, 移动支付方式在美国问世, 而后在日本和韩国进入了大规模使用阶段。 我国的移动支付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90 年代末, 但是由于相应技术和硬件发展的滞后, 导致移动支付业务量不大, 无市场影响力, 发展速度缓慢。 2012年以后,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 移动通信端价格下降并迅速普及, 移动支付得到了蓬勃发展。 现在, 我国移动支付的市场格局为: 商业银行、 通信运营商、 第三方支付机构、 银行卡组织等积极参与竞争、 分工合作共赢。 移动支付的功能逐步完善拓展, 金融理财、 商业支付、 生活服务等众多领域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 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化体系中也正逐步增加移动支付功能。
移动支付方式很多, 总体来讲分为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两大类。 其中远程支付又分为:(1) SMS (即短消息业务),这种支付方式大多用于小额度的商业支付, 移动用户端使用短信发送服务信号。(2) WAP, 就是通常说的无线通信应用服务, 移动用户端首先访问相应的WAP站点, 成功访问后发生支付行为。 大部分日常生活的消费支出像天然气缴费、 水费、 电费等都是这种支付方式。
近场支付分两大类为:(1) 是USSD, 就是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 这是一种新的数据交互式技术业务, 次业务立足于GSM通信网络。 在手机银行、 金融证券交易等领域应用比较多。(2) NFC, 指的是短距离通信业务, 这种通信技术是利用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的原理, 移动用户通过使用手机钱包进行的当面支付模式, 最常见的应用是在各种场所进行的刷卡支付。
3 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现状
3.1 来自无线网络的安全威胁着移动支付安全
无线网络作为新兴技术, 由于技术不是足够成熟, 所以存在较多的安全漏洞, 造成了许多不安全、 不稳定的因素,埋下了安全隐患。 无线网络是通过无线信号建立网络连接,无线信道传输的开放性给移动互联设备提供了开放的无线接口, 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方便地接入网络, 给用户带来便利。同时也增加了被恶意攻击和非法侵入的几率, 造成了无线网络里传输的信息被修改、 删除、 破解、 窃听、 监看的可能性较大, 这些安全问题时刻威胁着移动支付的安全。
3.2 移动端的安全威胁来源复杂
移动支付的过程需要互联网商务平台、 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 通信服务提供商等各个环节共同禅院才能成功运转,所以移动支付是一个跨行业的过程。 整个支付行为需要通信技术、 金融管理技术、 网路技术等相互支撑, 服务接受方发出指令, 各部门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完成支付行为。 支付过程产生的信息要在多个不同的机构、 通过多个环节、 经过多次传递才能完成。 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同时, 由于移动通信端使用的操作系统大部分为开放式的系统, 碎片化的现象比较严重, 技术上漏洞较多, 极易被黑客攻击, 窃取支付账户、 手机银行信息, 造成安全隐患。
3.3 用户带来的安全隐患威胁支付安全
移动支付的接受方终端用户, 重点是手机用户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或者无安全防范意识, 给恶意攻击提供了方便。 部分的智能手机用户未安装手机端的杀毒软件, 不加防范地任意下载来源不明的手机软件, 对手机升级越狱, 任意蹭网等行为严重威胁着移动支付的安全。 再加上移动通信端一旦发生丢失现象, 移动终端保存的个人信息、 支付账号、 交易密码等数据发生泄漏, 非法分子就可轻易地进行消费支付、 转账支付等行为, 给用户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4 提高移动支付安全性方面的建议
(1) 各方参与, 建立标准, 提高技术保障安全能力
移动支付的大规模应用必然要求相关的支付安全得到保障, 然后用户才能放心地使用移动支付业务, 目前移动支付还存在着多种安全、 交易、 连接标准, 移动支付的各参与方使用不统一的安全设置, 不仅给用户带来了使用的不便, 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隐患。 移动支付参与的相关机构要紧急推进移动支付标准化进程, 尽快统一安全标准, 提升交易软件硬件、 加密认证等的兼容性, 规范交易过程, 加大无线技术安全、 交易安全方面的技术研发力度, 保障用户个人账户安全,从而促进移动支付快速健康发展。
(2) 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防范知识教育
移动支付网络环境杂乱, 各种信息浩如烟海, 诈骗短信、抽奖中奖信息、 钓鱼网站等名目繁多的诈骗方式充斥其中。在不断要求移动支付机构规范经营的同时, 用户也要加强自我保护的安全防范意识, 安装手机杀毒软件、 防火墙, 对手机进行加密设置, 定期查杀病毒, 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在移动支付交易过程中, 支付用户对商户信息的甄别确认非常必要, 通过了解对方经营信息、 查看过往交易等手段对商户的考察, 做出能否交易的初步判断。 在交易过程中, 移动支付用户要对涉及交易的信息加强保护, 如账户信息、 交易密码、支付验证码, 防止被他人窃取, 并尽量选择具有公信力的支付平台进行操作。 参与移动支付的机构, 要加强对用户的安全意识、 安全习惯、 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和培训, 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风险及时提醒, 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移动支付的使用水平, 确保用户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不收侵犯。
摘要:简要介绍了移动支付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威胁移动支付安全的几个重要原因,并对解决移动支付安全问题提出了部分建议。
试析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及对策 篇8
1 农村养老保障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拥有12.9533亿人El的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8.0739亿, 占全国人口的63.91%。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突出。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比例高达75%以上。近年来城市养老保障事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而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相对城市而言, 研究不够, 重视不够, 发展缓慢, 问题较多。就国情而言, 农村养老保障是整个社会养老保障的重心, 养老保障忽视了农村这一块, “稳定器”和“安全网”的作用就难以发挥。
2 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养老保障存在诸多问题, 认真分析, 主要有以下三点:
2.1 农民自愿参加养老保障统筹的积极性不高
从表面上看, 是农民认识不足, 观念落后。但从深层次原因分析, 一是宣传乏力、引导不够。在农村养老保障方面, 宣传上几乎还是空白, 政府引导工作也做得不够, 多数农民群众还搞不清楚养老统筹是怎么一回事。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些年来,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 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效果是明显的, 但由于种种原因, 农产品的价格上不去, 投入成本高, 比较效益低, 农民人均纯收人增幅不大, 而子女人学、生病就医等生活花消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况下, 农民群众更多的是考虑维持眼前生计问题, 很少去想今后的养老保障。三是在中年人中, 无经济实力的人既要抚育子女又要赡养老人, 负担沉重, 无力参与养老统筹;有经济实力的又觉得不必为今后的生活担忧, 不愿参保。所以, 在农村, 不管经济发达还是欠发达, 不管有无经济实力, 农民参加统筹的积极性都不高。
2.2 家庭养老矛盾重重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方式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 农村老人生活质量的好坏直接依赖子女, 绝大多数老年人的要求很低, 只要不挨饿受冻就很满足了。即便如此, 许多老年人仍然连最低的生活都无法保障。究其原因, 一是多子女的家庭, 子女间互相攀比, 相互推卸赡养责任, 使老人谁也靠不住, 生活无着落。二是有部分子女道德沦丧, 只知向老人索取, 却不愿回报老人, 甚至还虐待老人。而多数老人因善良而忍让, 造成了很多隐性虐待。三是农村养老制度不健全, 养老方式单一, 绝大部分老人除靠子女养老, 别无选择。他们年轻时为了子女上学、结婚耗尽积蓄, 没有投保, 老了没有经济收人, 只能靠子女养活。而家庭养老并不能给老人一个安康、幸福的生活, 往往还给老人造成心理上身体上的打击。据《中华老年报》报道, 山西省有关单位近四年来已接待老年人来访2万多起, 上海市每年平均处理6 000起, 各地法院受理赡养案例连年上升, 在侵犯老年人权益的案件中, 赡养权受到侵害的所占比例最高, 而得不到家庭赡养的老人多是那些高龄、多病、无配偶的生活在农村的老人。由此可见, 目前家庭养老暴露出来的问题日趋严重。
2.3 社会养老举步维艰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工业化发展进人成熟阶段后, 工业剩余反哺农业的产物, 西方发达国家都是在农村GDP比重降低到10%以下时才开始实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据统计, 我国2001年第一产业GDP比重高达15.23%。目前, 我国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 不发达地区更是处于农养工阶段向工农自养阶段的过渡时期, 建立规范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条件不成熟。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统筹“坚持以个人交纳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 而事实上, 个人积极性不高“主”不了, 集体积累薄弱“辅”不了, 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扶”不了。农村社会养老面临诸多困难, 举步维艰。
3 农村养老保障的几点对策建议
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 坚持政策引导与农民自愿, 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 这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农村养老保障的指导方针。根据这一指导方针, 如何搞好农村养老保障, 笔者认为:
3.1 多方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推进社会养老进程
由家庭养老逐步过渡到社会养老, 这是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方向。多方筹集社会养老保障基金有利于推进农村社会养老进程。可考虑从四个方面做工作:一是开征社会保障税。目前, 世界上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了社会保障税或类似税种, 对社会养老保障产生了良好的作用。我们应该借鉴这一做法, 解决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缺乏的问题。由于“个人交纳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不具有“社会”性质, 以商业保险方式运作社会保险, 在我国条件又不成熟, 因此, 国家应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二是政府财政补贴。农产品价格与工业品价格长期的剪刀差, 使农村很大一部分经济利益流人城镇, 为国家工业的原始积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目前农民收人增长缓慢, 工业适当反哺是必要的, 也是应该的。三是民政部门面向社会发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福利彩票, 其所得全部用来帮助贫困地区建立最低老年生活保障基金。四是农村集体可量力而行拿出部分积累补充养老统筹基金。
3.2 采取措施把农民参与社会养老统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农村养老统筹基金的壮大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 而养老统筹基金的雄厚, 又是参与养老统筹者得到更多实惠的保证。所以, 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首先, 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减轻农民负担, 增强农民交纳养老统筹费的支付能力。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实践“三个代表”, 加大扶贫力度, 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开发优质高效农产品, 改变增收缓慢的现状, 从而使农民除了维持好一家生计外还有结余参与养老统筹。其次, 从多方筹集的养老统筹基金中拿出一部分给予参与养老统筹者一定补贴, 从而激发其他未参与者积极参与进来, 这样做, 会加速农村养老社会化的进程。第三, 要加大农村社会养老的宣传力度, 加深农民对社会养老的认识。通过广泛深人宣传, 让农民树立起现在我先为人, 将来人又为我的观念,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参加养老统筹不仅使自己老来生活有可靠的保障, 而且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的好处, 同时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从而在思想上接受, 在行动上积极参与。
3.3 强化法制监督和道德约束, 解决家庭养老的诸多矛盾
社会养老是发展方向, 家庭养老是现实选择。就普遍而言, 现阶段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占主导地位因此, 对家庭养老的问题不能忽视, 要重视解决好各种矛盾。一要强化法制监督。我国保护老人权益的立法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婚姻法、刑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中都有专门的条款。1996年颁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对不尽赡养义务的人可以视情况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责任, 从而为农村老人依法养老打下了法制基础。二要加强道德约束。要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公民公德建设, 大力提倡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建立团结和谐的农村家庭关系。对孝敬父母的子女, 要宣传、表彰, 让这类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对不孝敬父母的子女, 要批评、教育, 让他们感受到道德的巨大约束力, 从而尽好赡养义务。
摘要:农村养老保障极为重要。目前存在着农民参加养老保障统筹的积极性不高, 家庭养老矛盾多, 社会养老困难大等问题。各级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养老保障问题, 多方筹集养老保障统筹基金, 采取措施调动农民参与养老保障统筹的积极性, 解决好家庭养老的诸多问题, 从而发挥好养老保障这一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社会保障基金
参考文献
[1]昊焕, 聂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河南省乡镇卫生院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医学杂志, 2015, (1) :70-72.
[2]石美玲.论和谐新农村视角下的河南省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J].科技信息, 2008, (3) :10-l2.
[3]罗佳.商丘市朱关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查报告[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6-22.
试析土地收购储备资金风险问题 篇9
一、土地储备资金来源的现状
1. 部门规章对土地储备资金来源的限制。
2007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财综[2007]17号) (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 对土地储备资金来源作出规定:第一, 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给土地储备机构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费用、土地开发费用等相关费用;第二, 财政部门从国有土地收益基金中安排用于土地储备的资金;第三, 土地储备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借的银行贷款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第四, 经财政部门批准可用于土地储备的其他资金;第五, 上述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下面主要分析前三项内容:
首先, 就第一个来源而言, 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费用、土地开发费用, 是建立在土地收储工作已经完成、前期费用已经发生, 并且土地已经出让、款项已经收回的前提下的。财政部门对前期垫支费用的返还,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金来源。如果土地没有出让或虽已出让但没有收到出让价款, 这些所谓的来源就不存在。因此, 返还垫支费用不应算作是资金来源的范畴。
其次, 就第二个来源而言, 财政部门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安排的土地储备资金, 可算作是一项来源, 但目前各地的实际做法证实, 安排的比例大都为5%, 这样的比例与土地收储所需资金量相去甚远, 根本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最后, 从制度安排上看, 土地收储的资金来源只剩下银行贷款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相关资料显示, 浙江省截至2003年底土地收购储备资金112个亿中, 有100亿元是银行贷款, 占总量的89%。青岛土地储备中心成立之初, 市财政注入土地储备周转资金2 000万元, 而2004年贷款总额为24.5亿元;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前期注入资金1亿元, 到2006年4月1日, 实际筹措资金110.96亿元;长春市土地收储中心, 截至2009年10月,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197亿元, 而前期财政投入只有1 000万元。我国现有土地收储机构2 000家, 如果按1 000家、每家向银行贷款10亿元计算, 贷款规模就有10 000亿元。笔者认为, 实际数字远非如此, 据报道, 2009年北京一个土地收储机构的贷款计划就高达1 000亿元。
土地收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自有资金匮乏, 造成资金结构严重失衡, 财务费用居高不下, 土地收储成本上升。尽管央行在2008年下半年连续下调利率, 但长春市土地收储贷款利息支出仍高达9亿元。
2. 银行贷款期限与土地运营周期不相适应。
2003年,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 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土地储备贷款的发放, 贷款额度不得超过所收购土地评估价值的70%, 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
我们暂且不论土地收储是否应与房地产开发混为一谈, 单就土地收购储备特点而论, 它是一个资金密集、周期性长的运作过程。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土地净地出让, 这就意味着不仅要进行土地收储, 而且要进行土地整理 (“七通一平”) 。通常, 收储过程比较漫长, 需要一家一户摸底调查, 商谈补偿费用, 时间拖得比较长。不仅如此, 土地收储后, 并不是马上就能出让的, 尤其是政策性收储土地, 比如企业改制、棚户区改造等, 出让难度较大。如长春市在2002年收储一家改制企业用地, 由于种种原因, 2009年才完成出让。
从我国各地土地储备融资实践看, 贷款主要来自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银行将土地收储贷款等同房地产贷款, 在“搭便车”负面因素的影响下, 土地收储贷款受到银行的严格控制。尽管2009年以来, 受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 商业银行加大了放贷力度, 并且土地收储机构受到银行的偏爱, 放贷量增加, 各地土地收储活动纷纷活跃起来。但贷款期限2年的规定并没有改变, 迫使土地收储机构不得不采用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维持运行。
3. 宏观政策对土地经营的不利影响。
土地收储对国家经济政策的敏感度较高。如果遇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如利率上调、央行减少货币投放量、市场购买力下降等, 土地出让就会大幅减少, 贷款大量积压在库存土地上, 信用风险大增。譬如, 2007年央行连续6次加息。加息虽然有利于巩固宏观调控的现有成果, 但会加大土地收储成本, 尤其对库存土地影响更大。当金融危机来临, 土地出让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几乎停滞, 还贷极其困难。经济的波动加剧土地市场的波动。土地经营决策部门常会利用低利率周期, 不顾土地收储实际, 盲目增加贷款数量, 加快土地收储、出让的速度, 这种土地收储行为显然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
二、建议
1. 建立补充资本金机制, 增强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
土地收储自有资金不足的原因, 主要是人们对资本金的作用认识不够。长期以来人们把土地收储看做是政府行政行为, 土地收储机构又是事业单位, 因此, 没钱找银行、出问题找政府已成为人们的思维习惯, 很少有人研究考虑资本金问题, 致使我国开展土地收储工作虽有十多年的时间, 但资本金始终没有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说, 资本金不足是许多风险产生的根源。为了防范信用风险, 降低资金成本和土地收储成本, 建立与土地收储活动相适应的资本金制度势在必行。
笔者建议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 逐步补充土地收储机构的资本金。初期确定的比例可以高一些, 如20%, 以后逐年递减, 直至达到一定规模。一个中等城市的土地收储机构的资本金, 初期目标10亿元为宜, 在5年内逐期完成注资, 终极目标应保证20亿~30亿元的资本金水平, 大城市可在此基础上提高。这种做法, 既不增加地方财政负担, 操作上也简便、无障碍, 地方政府自身就可以完成。资本金达到一定标准后, 就会大大降低融资规模, 提高安全边际, 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2. 拓展融资渠道, 创新融资方式。
改变土地收储资金来源单一的现状, 必须在政策上创新融资方式。我国有一些地方开始尝试土地信托计划融资, 效果还不错。笔者认为, 应大胆尝试一些新方法。譬如, 国家应该考虑制定政策, 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土地债券, 利率规定在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 具体利率水平由地方政府自行决定, 国家加强监管;债券出售对象为个人和企业 (不包括国有企业, 且必须是自有资金) ;时机成熟, 可以选择上市交易。
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一是让土地这一全民财产的经营利益惠及百姓, 使大家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二是选择空间大, 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融资规模和融资期限, 不受银行贷款规模和贷款期限的限制, 摆脱银行种种利己行为的制约;三是可以限制地方政府的盲目贷款行为, 将其置于全民监督之下, 规范资金来源;四是利率制定灵活把握, 只要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资金就容易筹集, 并降低财务费用;五是丰富我国债券市场上的交易产品。
3. 提高土地收储计划执行的严肃性, 建立与收储规模相适应的融资体制。
《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土地储备机构储备土地举借贷款的规模, 应当与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相衔接, 并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 不得超计划、超规模举借贷款。土地收储计划是确定土地收储工作的基础, 是确定融资规模的依据, 其将限定土地收储工作行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财政部门与土地收储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是平行的, 土地收储计划由财政部门批准, 显然计划缺乏强制力。为了保证土地收储计划的严肃性、执行力, 建议将土地收储计划视同地方财政年度预算管理, 经地方人大讨论通过, 如遇计划调整, 须经地方人大批准。这样一来, 就可以确立土地收储计划的法律地位, 大大降低地方政府的行政自由度。
4. 建立还贷准备金制度, 增强抵御政策风险的能力。
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 为了防范还贷风险, 建议建立还贷准备金制度。所谓还贷准备金制度, 是指由财政部门设立专门账户, 采用一定的方法, 预留资金, 以备归还银行贷款之用。该账户资金不得挪作他用, 除偿还银行贷款外, 只进不出。该准备金提取达到一定数额时, 停止提取。该准备金允许参与财政资金的临时周转, 以防资金闲置、利用率不高所带来的损失。之所以建立还贷准备金制度, 主要考虑在收储规模不变甚至加大的情况下, 如果资金大量占用在存量土地上, 且一时难以变现, 银行贷款又难以到位, 那么会面临信用风险。具体还贷准备金的来源可有两个渠道:
一是从上缴财政专户的土地出让金中按一定标准提取。提取方法是将贷款额按借款期限平均分配到相应年份的计划出让面积中, 逐期按出让面积提取, 并存入还贷准备金账户, 以备到期还贷之用。当收储规模保持不变时, 计算公式如下:
每平方米还贷准备金=[ (贷款本金-政府指令收储预计亏损地块占用资金额) ÷期限]÷ (年度计划出让面积-政府指令收储预计亏损面积)
之所以要剔除政府指令收储预计亏损面积和对应的资金占用额, 是因为该情况不属于正常经营范围, 可能会造成还贷资金无来源, 必须由政府予以解决。
二是从土地收储成本中扣回, 直接转入还贷准备金专户。这种情况适用于收储规模缩小的情况, 意味着资金有闲置, 财政部门在结算时, 应将相应的成本直接扣回, 转入还款准备金专户。这样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资金闲置而造成浪费, 降低资金成本, 使贷款规模与收储业务量保持在匹配的水平, 同时防止土地收储机构挪作他用。成本扣回部分等于或大于当期应提取的还贷准备金, 当期不再提取还贷准备金;如果扣回部分小于当期应提取的还贷准备金, 则应补提。计算公式为:
每平方米还贷准备金=[ (贷款本金-政府指令收储预计亏损地块占用资金额-成本扣回额) ÷期限]÷ (年度计划出让面积-政府指令收购预计亏损面积)
财政部门在年终结算时, 如果计划出让面积与实际出让面积不符, 将差额移至下一年。下一年每平方米还贷额公式为:每平方米还贷准备金=[ (贷款本金-政府指令收储预计亏损地块占用资金额) ÷期限]÷ (年度计划出让面积-政府指令收购预计亏损面积±上年出让面积差) 。
摘要: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财政一项重要的财力来源, 土地收储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会带来各种风险, 利率变动、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使土地收储活动存在着不确定性, 影响区域经济, 甚至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创新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建立还贷准备金制度, 可以极大降低风险水平。
试析我国科技人员收入分配问题 篇10
一、我国科技人员收入分配简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 1995至2004年间, 尽管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行业的工资增长较快, 如2004年的工资比1995年增长了268.2%, 这与制造业、餐饮业、教育文化艺术行业相比增长要快些, 但是,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行业的工资起点低, 1995年被调查的4个行业的年平均工资为5553元, 而科技人员的年工资也只有6835元。
另据《中国统计年鉴》, 1978至1996年间, 全国职工工资总额增加15倍, 平均年增长率为18.9%, 其平均工资年增长率为11.5%。其中, 制造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4.9%, 交通运输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6.4%, 餐饮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4.2%, 金融保险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7.8%, 房地产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8.5%, 社会服务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9.5%, 科研和技术服务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6.8%。增长最快的是社会服务业, 平均年增长率为19.5%, 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的平均年增长率却不高, 为16.8%, 两者相差2.7个百分点。
可见, 我国科技人员的工资水平与其他行业职工的工资水平相比, 并没有什么优越性, 这与科技人员特殊的劳动地位并不相称。科技人员劳动地位的特殊性就在于科技人员的劳动性质和贡献比其他行业职工劳动特殊, 而且劳动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和生理的负担也要大很多。
资料来源:1996-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我国科技人员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劳动价值的衡量标准不合理
在我国, 相当一部分企业或科研单位按学历和职称进行工资分配, 特别在有些国有科研单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还有一些单位用简单的工作时间来评价工资水平。这些不合理的衡量标准使得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无法充分地体现出来, 进而影响了他们参与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面对有失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 科技人员自然不会感到满意。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的调查资料, 科技人员对分配状况的不满意程度为86.1%, 82.1%的人认为“付出的多, 得到的少”。这说明他们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还有66.6%的科技人员对以职务职称为主进行分配的做法不满意, 认为这不能体现劳动价值。他们认为, 职务职称只凝聚了物化劳动在其中, 如何将物化劳动转变为活劳动, 并创造出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还需要科技人员在具体的劳动中发挥其人力资本作用。而分配只有以人力资本的实际转化情况为标准才能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正是因为科技人员对目前的收入分配状况不满意, 所以, 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 科技人员的工资与一般工作人员没有拉开应有的档次
由于科技人员在进入劳动领域之前, 通常都进行了高于一般人力资本的投资;即使进入劳动领域之后, 由于要不断地进行高水平的知识更新, 并开拓新的科学技术领域, 仍要继续进行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投资。这就要求, 科技人员的工资报酬, 不仅要补偿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 使科技人员的收入首先反映从事科技劳动的生产成本, 而且还应按照市场规律, 高于一般物质资本投资的内在报酬率, 使科技人员获得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在社会经济领域, 由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人员创造的劳动价值远远高于一般劳动者, 即其边际生产率远远高于一般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按照现代工资决定理论, 从需求的角度讲, 工资水平的高低, 是由边际生产率所决定的。既然科技人员创造了较高的生产率, 那么, 付给他们较高的劳动报酬也是应该的。因此, 在收入分配中要把科技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的工资拉开应有的档次。
然而, 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内部事实上仍存在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和现有分配办法不符合科技人员特点的问题, 使得科技人员的收入与普通职工收入的差距不明显, 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的收入与普通科技人员的收入差距不明显。而且, 我国国企科技人员的收入水平不仅与国外相比偏低, 与国内的三资企业相比也低很多, 因而许多关键岗位的技术人员还是被国外大公司挖走了。当然, 有不少企业留不住人才, 是因为企业效益不好, 无力给科技人员高待遇。但一些效益较好的国企, 也留不住人才, 这就要找原因了。其关键就是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没有打破, 企业内部存在攀比现象。尽管有些国有大企业人均年薪达到一两万元甚至更高, 也留不住人才, 因为科技人员的收入与普通职工相差不大。1978至1997年间, 我国有20万左右的人才流往国外, 其中不少是科技方面的人才。
三、对策建议
(一) 确定合理的劳动价值衡量标准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的一项资料显示, 在对不同企业的316名人员的调查中, 有6名人员认为应把简单劳动倍数作为科技人员的劳动要素价值的衡量标准, 也有6名人员认为应把工作时间作为衡量标准, 有21名人员认为应把职称作为衡量标准, 有24名人员认为应把学历作为衡量标准, 有44名人员认为应把同类人员市场价格作为衡量标准, 有107名人员认为应把产品市场占有率作为衡量标准, 有108名人员认为应把产品质量和创新作为衡量标准。由此, 我国国有企业科技人员劳动价值的衡量标准应当是以产品质量与创新、产品市场占有率为主, 辅以适当参考同类人员的市场价格、国际市场的价格、学历、职称、工作时间等。
(二) 完善科技人员薪酬制度
美国信息技术协会几年前调查显示, 硅谷一带人才短缺率高达10%, 估计有34.6万个职位空缺;在日本, 今后几年科技人才将短缺160~445万;在欧洲, 到2002年时, 网络人才短缺数量为60万人左右。可见, 在全球范围内科技人才是紧缺的。而由于高科技产业与国家经济关系密切, 科技人才是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骨干, 所以, 当前许多国家为争取更多的科技人才而展开激烈的人才竞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国国有企业要想留住甚至吸引科技人才, 就必须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 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对原有的科技人员薪酬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众所周知, 我国原有的科技人员薪酬制度不包括年薪制和奖金津贴里的特殊人才津贴。而发达国家通常的做法是, 对科技人员实行年薪制或赋予特殊人才津贴。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对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使得他们愿意留在发达国家。为了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留住和吸引科技人才, 我国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 把年薪制和奖金津贴里的特殊人才津贴考虑到科技人员薪酬制度中去, 构建一个新的能够充分体现科技人员劳动价值的相对公正、合理的薪酬体系, 如图所示。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劳动价值与分配新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2
[2]卢嘉瑞, 等.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试析被害人承诺之效力问题 篇11
关键词:被害人承诺;法益;效力;违法性
1被害人承诺的法理基础
关于“被害人承诺”存在的合理性根据,也即其存在的法理基础,刑法理论上众说纷纭,存在着不同的学说,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1法律行为说
该学说认为,因为被害人作出了承诺,行为人取得了侵犯其权利的合法根据,在这个层面来说,被害人承诺应该作为一种法律行为而受到保护,而不是应该为法律所禁止的。
1.2利益放弃说
刑法的任务是保护法益。利益放弃说认为,既然法益主体对自己所能保护的法益都作出了主动放弃的承诺,刑法所要保护的客体就不存在了,那么刑法也就没有必要再对该利益进行保护了。
1.3法的保护放弃说
该说认为,利益主体放弃了自己的利益,即同意他人对其利益进行侵害时,实际上也是自动放弃了法律对其权利的保护。该学说重在强调个人对权利的任意处分性,既然利益主体承诺放弃其相关的权利,其同意他人侵害的行为也不应受到法律保护了。
2被害人承诺成立的要件
被害人的承诺,在实践中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效成立的,一般来说,有效的被害人承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2.1主体条件
首先,作出承诺的被害人应当具有正常的理解能力,即应当对自己所做出的承诺范围、内容、性质、后果等具有正确的理解,其有关于年龄的规定应当参照刑法中的刑事责任年龄。
2.2意思表示条件
即被害人的承诺必须出于自己的真实意愿,遵循于自己的内心,任何在胁迫、威逼、强制之下使被害人作出的承诺都是无效的,另外,被害人作出的承诺出于开玩笑、戏谑的心理也是无效的。
2.3范围权限条件
该条件指承诺者必须对所承诺的事项具有处分的条件和资格。承诺者并不是对所有的事项都具有承诺的权限,实际上,承诺者能作出承诺的法益其实是很有限的,例如财产权、自由权等,还有一些承诺的例外,例如被害人对于重伤害和生命的承诺,都是无效的
2.4内容条件
该条件要求,作出的承诺必须与行为人实施的侵害行为相一致。如果作出的承诺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不一致,或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超出承诺的范围,则应该另构成相应的犯罪,被害人的承诺无效,不能阻却行为人的违法。
3现行被害人承诺的效力类型
早期,传统的观点一致承认,被害人承诺是作为一项超法规的正当化事由存在的具体来说,现行学界普遍承认的被害人承诺效力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3.1无效的承诺
即被害人作出的承诺不具有刑法的效力,不足以用刑法来评价,该承诺无效。该无效的承诺又下分为两种情况:
3.1.1不符合承诺的有效要件,该承诺无效。笔者在上文已经详细阐述被害人承诺的成立必须符合主体、意思表示、范围权限、内容。若是被害人的承诺不符合该几个条件之一,则该承诺有瑕疵,承诺无效。
3.1.2基于该承诺才符合犯罪,承诺无效。即基于该被害人的承诺才构成犯罪,因此该承诺无效。
《刑法》第三百六十条第二款规定:“嫖宿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从该罪中可以看出嫖宿行为的成立,要以幼女主动、自愿卖淫为前提,即幼女必须自愿作出同意与对方性交的承诺,而在幼女作出该承诺之下对方与之发生的性交行为,才构成嫖宿幼女罪。否则,如果行为人使用暴力、强迫手段,强行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没有得到幼女的承诺和同意,违背幼女的意志,则成立强奸罪。
3.2有效的被害人承诺
从我国评价犯罪的标准并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有效的被害人承诺具有以下几种效力类型:
3.2.1作为违法阻却事由的被害人承诺。在被害人可以处分的权限范围内,其作出的承诺有效,阻却了违法,即阻却了法益侵害人行为的违法性,其行为不成立犯罪。
3.2.2作为构成要件阻却事由的被害人承诺。在该种有效承诺的效力类型中,存在被害人的承诺时,构成要件符合性不成立,该被害人的承诺有效,因此不构成犯罪。反之,只有在被害人没有作出承诺时,才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才能成立相应的犯罪。
3.2.3作为减轻刑罚事由的被害人承诺。在该种效力类型中,害人承诺不能否定相应犯罪的成立,被害人承诺还是会成立相关犯罪,只是把“被害人承诺”作为一个减轻定罪和量刑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
4被害人承诺理论司法实践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1必要性
4.1.1被害人承诺理论在学术研究和司法实践中的必要性。在我国刑法典中,也存在立法上的空白和遗憾,因为关于被害人承诺的理论,还没有得到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涉及用到该理论的案例近年层出不穷,学术研究和司法实践对以该理论为基础的案例也有一些解决方法的创新,但是苦于该理论截至目前为止还无明确法律规定。
4.1.2刑法谦抑性的必然体现。刑法的谦抑性,即排除刑法对于太多公民自由权利以及道德方面的干涉,在刑法的处罚程度和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避免刑法过度介入公民权利,把刑法当做预防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将被害人承诺理论推向法定化,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公民可处分的权利和权限进行法定化,不再简单的将该被害人承诺仅作为一个理论在刑法中来适用是刑法谦虚抑性的必然体现。
4.2可行性
一直以来,我国刑法总则规定的正当化事由只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只是超法规的正当化事由。鉴于该理论在实践中运用和出现的新问题,将其法定化迫在眉睫。
4.2.1在刑法总则中进行原则性的规定。我们可以借鉴别的国家的相关规定,在当前立法上,将被害人承诺的基本概念吸收到违法阻却事由中,规定进我国刑法典总则,进行原则性的规定,以更好的根据总则的规定,有条不紊的指导分则。
4.2.2在分则中进行专章罪名规定。而在分则中,在考虑到总则已有相应的完整规定的基础之上,也应该将与被害人承诺相关的罪名归为一章,对与该理论有关的不同量刑情节加以具体规定,形成总则与分则一一相对应的完整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充.被害人承诺三题[J].河南社会科学,2010,(6):83-86.
试析审计舞弊问题及其规避策略 篇12
一、审计舞弊问题
1、审计舞弊的原因形式多样, 有职业道德和诚信危机、独立性受损, 信息对称, 法制不健全, 缺少必要的行业自律以及市场纠错机制缺欠等。由审计舞弊造成的审计失败的主耍原因是审计独立性受损。而独立性受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如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 利益共同体的驱动、外界压力等。探讨独立性受损问题, 继而认识审计舞弊的原因, 寻求解决审计舞弊的真正对策。
2、信息不对称作为审计舞弊产生的因素, 根据发生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不同的对称。作为信息的内部不对称, 审计人员是工作的主要执行者, 审计人员要把每一天的数据反映给委托人, 但是委托人接到审计数据时不是第一手看到资料的人, 在这种状况下, 委托人只能从一线的审计人员那里或是审计单位获得相关的信息。在这样的状态下, 审计人员成了掌握重要材料的关键人员。在现实生活中, 审计人员的素质各不相同, 无法避免有的人背离职业道德与相关的经营者在一起勾结向出资者寻找资金或是分享投资者的资金。这种情况就是内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外部信息不对称问题就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的问题, 涉及到经济责任关系, 代理人与委托人间的信息不对称。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方法和手段的出现需要审计的调节。现实中, 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常常是比较虚假的披露的也不够全面。
3、最近两年来, 国家为了规范上市公司健全会计核算、经营行为制度等方面进行披露, 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取得过一些成就。现代企业制度还在刚刚起步的阶段, 企业改革还处于探索期, 市场发展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新的经济事项的出现, 法律制度还没有得到改善, 主管部门对会计造假行为处理的力度不尽完善。虽然查出造假行为但是却没有相关的法规来制约, 对其处理也比较轻。这就使许多公司甘愿冒风险, 会计师的舞弊行为也渐多。
4、审计部门按有关法规规定也只是对涉及国有资产的单位进行审计监督, 同时又按国有资产和资金的隶属关系划分了管辖范围, 国家审计署对于中央级企业所属的二、三级企业和中央垂直单位在财务会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监督不到位、纠正不及时, 许多违法违纪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证监会在负责股票上市过程中, 承担了一个全能的角色, 既负责新上市公司的资格审查, 也负责日常上市管理, 包括对上市公司各种违规行为的查处,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监护人”, 也不希望上市公司的虚假财务会计信息引发资本市场危机。银监会、保监会对其监管对象也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 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实现事事调查, 也不应该细管到不会有任何违规发生的程度。
5、从社会监督来看,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专业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等方面不足, 使独立审计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独立性是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 也是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是审计结果得到社会公众信任的基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实际由内部人决定, 股东大会的批准只是一种形式, 由内部人委托事务所审查自身, 这无疑易使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削弱。收费制度不科学。在审计工作中, 一般而言, 所费时间与执业质量呈正相关性。因此, 为保证执业质量, 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按审计时间收取审计费用, 但我国目前盛行的收费制度是与公司资产或净资产总额相联系的, 而与审计时间脱钩。在此情况下, 注册会计师为了平衡自身的成本效益, 往往有不合理缩短审计时间的倾向, 有时还会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 以牺牲执业质量为代价换取自身经济利益的增加。审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欠佳。目前国内确实有一些业务素质过硬的注册会计师, 构成了审计职业界的中坚力量, 但从审计执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来看, 则不容乐观。各会计师事务所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不重视, 使一些审计人员的理论基础浅薄。
二、规避策略
1、降低审计舞弊的收益。
降低审计舞弊收益是降低审计舞弊的主要因素。由中国证监会及地方协会按照一定的标准每年从被审计单位收取一定的审计费用, 由专门的审计委员会管理, 统一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这样, 一方面可以提高审计服务的收费标准;另一方面避免了审计的暗箱操作, 可以降低审计舞弊收益, 从而一定程度地降低审计舞弊的发生。
2、加强舆论监督, 降低监管成本。
舆论监督, 利用众人的防范审计舞弊行为。可以降低监管成本也可以使审计舞弊的概率有所下降。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全面的披露, 使人们对出现问题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有所注意和防范;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把财务报告和审计法规认真讲解给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听, 同时自己了解或是把握相关的财务会计报告和审计报告。要研究调查, 要找舆论性较强的单位内查外调, 详细的分析和披露审计舞弊问题, 引导人们关注审计舞弊问题。还要实施有奖举报的方式, 提高大众的关注率, 也能降低舞弊的发生概率。
3、道德防范使用到的自律来防范审计舞弊问题。
尽管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没有法律来约束, 但是靠的是内心信念、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来实现的。道德是实践精神的体现, 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切从实际出发, 自身的价值达到体现。审计舞弊问题一再出现, 主要原因是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方面有下滑的趋势。审计人员弄虚作假主动参与其中, 在这种状况下, 应该结合国情制定相关的审计职业道德规范, 来制约审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同时审计人员也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在思想品质、道德习惯等方面自己警醒自己, 使自身的素质得到提升。来保证经济秩序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4、增大审计舞弊成本。
审计成本的增加有利于降低审计舞弊的发生。可以通过监理股票期权完善法律制度来增加审计舞弊成本。在管理部门收取的费用中可以拿出一部分作为监理股票期权的建设资金, 建立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股票期权, 能够增加审计舞弊的成本。要完善法规制度, 对违反规定的审计人员进行惩罚。在审计舞弊上投资的成本和审计舞弊发生的概率是成正比的。在对其进行民事和行政追究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刑事处罚, 使审计舞弊问的成本有所提高。
5、声誉处罚机制。
审计人员拥有好的形象可以使其客户源增加, 效益也可以得到提高。它像是一障金可以为市场提供高品质的质量担保。如果只有好的声誉而不能为委托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时, 形象也会遭到下滑的局面。这不仅仅是向委托人赔偿问题, 信誉失调行为, 而且会影响其客户源和以后的审计工作生涯。参与舞弊的审计人员如果被查出来那么声誉就会扫地, 那么损失远大于在审计舞弊中获得的收益。在这种处罚条例下, 一般的审计人员不敢轻易冒险, 可以有效地降低审计舞弊的发生。
6、用法律手段。
为了降低舞弊行为, 实行法律手段。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鉴于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有一些缺陷, 发挥民事责任的调节显得很必要。过去的大量案件是我们清楚认识到大多数的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并没有意识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问题。不知道那是一种违法行为, 在受害时没有得到相应的赔偿。如果他们有这种法律意识就会举报审计人员, 向政府部门寻求帮助并协助政府部门进行调查得到应有的赔偿。以前的行政处罚过轻, 应该从行政处罚过渡到行政处罚与经济处罚并重。民事赔偿机制的建立是必要的, 如果注册会计师因为自己的过失或者是与经营者一起造假使公司不能重大会计造假行为进行披露, 使债权人和投资者双方都蒙受损失的应该建立相应的细节进行操作, 在加大会计师的过失成本的同时, 也可以降低执法成本。通过对审计舞弊人员的追究也可以提高法律的威慑力。
三、结束语: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审计舞弊现象通过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总结出相关的策略, 可以使审计舞弊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防御,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艳.审计舞弊中的博弈现象及其规避策略[J].现代财经 (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6) .
[2]、成娜, 汪洋.试从审计产生的渊源探讨审计舞弊的对策[J].内蒙古统计.2007. (02) .
[3]、李俊梅.会计舞弊与审计舞弊的共生机理及其治理思路[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 (04) .
[4]、任亮, 杨俭.独立审计舞弊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7. (06) .
【试析问题】推荐阅读:
试析环境侵权问题07-06
试析建筑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21
试析对招投标违法违规若干问题研究及对策06-13
审计风险试析08-11
合同责任试析09-29
农户投资行为试析07-05
体育教育试析07-11
就业指导试析07-22
中学历史教学试析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