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环境问题

2024-11-16|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山西环境问题(共8篇)

山西环境问题 篇1

山西环境问题探源及解决对策

山西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自开展大气环境监测以来至2006年,所有城市没有一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即人类长期居住所需要的空气质量最低要求)。大多数泉源衰竭、干枯,使大多数河流无径流或仅有源头少且短的溪水,河道里流着的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多年来有约60%的河道监测断面为失去使用功能的劣五类水质。水土流失面积达70%以上,到处荒山秃岭,黄尘弥漫。挖煤造成的地面塌陷和矸石堆放污染环境的现象在广大矿区普通存在。山西污染严重不但是全国之最,也在当今世界之最的行列。

一、山西环境问题探源

多年来,山西省的环保工作可以说是下了大力气、付出了大代价的。炸药包、推土机、停电、停运、停贷、抓人、处分干部的措施都用上了。累计关停取缔土(小)企业和设施以及违法建设、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或设施在2万个上下。1997年在全国的取缔污染严重的土(小)企业和设施行动中,就取缔关闭了1.3万家,占到全国的1/10。2000年在全国的工业企业限期达标、逾期关停活动中,关停不达标企业4000多家,占到全国关停总数的1/7。近两年来掀起的环保风暴又关停了4000多家污染企业的设施。与此同时,对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建设了7000多台污染防治设施。为什么以这样的大力度、大代价,在产污与治污的对垒、较量中,环境保护没有占到压倒优势,环境污染仍很严重呢?

通过分析历史进程、总结经验教训、剖析深层次原因,得到如下启示:

(一)过渡开发造成了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首先是千百年来的农耕生产对地上的高强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山西丘陵山地占80%,其中20度以上坡地占60%。在丘陵山地开荒由生态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下水补给不足,形成泉源衰竭、河流干枯,反过来又因生态用水不足,影响到生态系统,使原来的生态良性循环变为了恶性循环。二是以采煤为主的地下过度开发,破坏了地下水与地表之间的连接、贯通,加剧了水环境的失衡,造成了干旱增多,有河必干的环境。三是在以煤炭为主的矿物超强度开发和初级产品加工,使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水体和固体废物污染。

(二)对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片面理解导致了重污染企业的无序发展,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一度时期曾错误地以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只能发展能源重工业产业。从而形成了严重的产业结构问题。一是主导产业结构单一,更多地注重了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忽略了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平衡。在结构已极不合理情况下,虽然强调了经济结构调整,但重心没有放在产业门类的调整上,基本上是在重污染产业的圈圈内打转转,突出“关小上大”,结果是小的没关好,大的上来了,形成了重污染企业犹如割韭菜一搬的轮回重复。以炼铁炉为例,取缔了“一脚蹬”上了6m3的炼铁炉,取缔了6m3的上13m3的,取缔了13m3的上30m3的,然后依次是60m3、100m3,拆了再建,建了再拆,轮回重复,现在正在关闭拆除200m3以下的。炼焦炉也是如此,取缔了坑式土焦,上了萍乡炉,取缔了萍乡炉,上了改良炉,取缔了改良炉,上了小机焦,取缔了小机焦,上中机焦、大机焦(其实也是国外在2000年就形成共识要关闭的重污染难以治理的炼焦炉)。耐火材料、铁合金、水泥窑都是这样。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重复,实际上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路子。对山西严重污染的根源是产业结构的问题,社会早有共识。省委、省政府也大抓了经济结构调整。“十五”期间提出了采煤、炼焦、炼铁等传统产业“关小上大”新型化,发展旅游、文化、信息及新型材料等产业并规模化。多年的努力使传统的煤炭开采、电力、焦化等企业在规模上有所扩大,技术装备上有所提升,旅游等新型产业有所发展。但是由于对发展一产和三产重视不够,政策、投资支持力度不大,使重污染的产业结构不但没有改变,反而进一步加重,重污染产业的比重以70%、80%至90%的直线上升。原来基础好的纺织、电子、机械、日用化工、服装鞋帽等产业逐步委缩。与之相随的是,除了少数重点城市因为一定程度控制了重污染产业的发展,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外,在其它大多数县城和工业集中区,空气污染却在加重。相当多的县城全年二级天数不到100天。水环境污染超标浓度和固体废物堆存量均为全国之最,山西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省份。

(三)区域功能定位模糊和错位导致了对人居环境缺乏有效保护和改善。山西是国家确定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但同时还是3000多万人口休养生息的地方,特别是各个城市、县城,更是人口稠密的地方。能源重工业产业,必然比其它产业产污及排污量大,对区域环境污染严重,而人居区域,必然要求优良的环境质量。这两者是矛盾和不能共容的。但是长期以来没有高度重视这一不同区域的功能区别,没有分区进行区域功能定位,实行合理布局,不少城市不顾人居环境的要求,提出发展能源重化工城市的目标。在城市市区及周边建设和扩张重污染项目,使人居环境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太原市2001年至2006年这一阶段为例,问题就看得很清楚。这六年来,太原市下了很大的力气抓污染治理,开展了企业达标升级和蓝天、碧水、生态、净化等五大环保工程,使全市999个重点工业企业中,有708个完成全面治理,实现排污达标任务,269个企业被关停,取缔推平土焦坑4255个,取缔关闭严重污染的土小企业和落后生产设施1129个,拆除燃煤锅炉1804台,更新改造锅炉2110台,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600平方米,新建、改建、扩建污水处理厂4个,取缔了市区城乡结合的756个非法储煤场。而与此同时,从2001年至2006年,太原市原煤产量增加了56%,粗钢产业增加了75%,发电量增加了75.6%,焦炭产量增加了44.9%,水泥产量增加了93.1%。这些重污染产业的扩张,必然是能源原料的高消耗、污染物的大量产生和排放。尽管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使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下降,空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浓度值分别下降了22.8%、41.6%和40.5%,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下降了40.5%,二级以上天数增加了141天。但是太原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距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仍有较大距离,在全国47个重点城市和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排名仍在靠后。也是这同一时期,曾经和太原排名不相上下的周边几个城市都在大步前进。在2001年前后,在沈阳、天津、北京、石家庄、呼市、西安、兰州、郑州等城市的排名中,太原位于中间位置,而2006年则下降到了位于倒数第二的位置。特别是沈阳市由原来的和太原市不相上下,发生了质的飞跃,空气质量达到了二级标准,二级天气多年保持在310天以上,成为全国的环保模范城市。两市环境质量变化的显著差异,在于治理环境污染路子的迥异。沈阳市对工业污染源采取的做法是“关小的、搬大的、严堵进来的”,而太原市采取的做法是“关小的、上大的、治理超标的”。

(四)产业政策的低标准和生产方式的粗放型,增加了污染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在这样一个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极容易上马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产业的地区,对这些产业必须高标准、严要求。但长期以来,没有重视山西这一特点,而是被动跟着国家的产业政策走,对规定淘汰的工艺设备,远远滞后于国家的时限要求。应该看到国家产业政策是在全国范围内的最低要求,在山西这样一个重污染产业高度聚集的地方,按照国家的最低要求走,永远是最落后的。我们多年来就是跟着最落后的脚印走,旧的被关闭后新建企业按最低要求建,往往是还没有建成投产,国家更严格的产业政策又颁布了,再来一遍取缔关停。结果是污染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而投资也变成了被关闭摧毁的破砖烂瓦、破铜烂铁,教训十分深刻。

(五)财政税收政策导致了山西收入低,公共财政用于环保等公益事业的投资严重不足。按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山西的资源型高能耗、重污染产业税收高、上缴比例大,地方留成少。以河南省和山西省相比,2006年,河南省GDP为1.246万亿元,财政收入为600多亿元,每元GDP收税费不到5分钱,没有上缴任务,中央转移支付为1千亿元。山西GDP为4746亿元,财政收入达1048亿元,每1元GDP收税费接近2角1分钱,是河南省的4倍多,上缴600多亿元,自己留成400亿元,中央转移支付100亿元。相比之下,山西税收高,地方留成少、转移支付少的状况十分明显。税收高,则使职工收入降低,山西省的电力、冶金、煤炭各个行业职工收入都较外省要低许多。而地方留成少,则使地方可自由支配财力少,有的市政府可支配财力仅为几千万元,可用于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捉襟见肘。从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也可看出,我省这种单一的重型经济结构不但有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一面,还有从业人员收入低、地方财政收益低的一面。

(六)山西环境问题的隐忧。近几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下大决心要采取大措施使山西的环境面貌有大改观。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和削减排污总量为主线,大刀阔斧地对重点污染原实行摧枯拉朽式的整治,取缔、关闭、治理、改造,多管齐下,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样继续下去,环境状况还会有进一步改善。但是,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隐忧。

一是大量的煤化工产业的上马,给恶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和危害,埋伏了隐患。特别是对地下水的污染危害造成了潜在威胁。经清理整顿后,保留的焦炭能力约为1.57亿吨,同时还有大量的煤化工要上马,焦化和煤化工在生产过程中,要有污染物排入环境。这些污染物大多数是具有强列毒害作用的有毒有害物质,有相当多数还是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因为土壤难以降解,这些污染物会随着降水的下渗而下渗,终有一天要和地下水对接起来。目前,山西人生活主要靠的是地下水。如果地下水被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人畜饮水就会成大问题。目前已有个别地方的地下水饮用水源出现了含铬、含氨氮的有毒有害物质。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长此下去,会怎么样呢?再有,就是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在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往往是灾难性的。去年繁峙、昔阳的水污染事故,就是运输化工物质的车辆翻倒,使有毒有害污染物流入水体,影响到饮用水源地安全的。

二是采煤对水资源的破坏。采煤要对地下形成一个个的大窟窿。当降水穿过地表下渗时,就渗到大窟窿里,破坏了地下水上下的连通。使地下水位下降,泉源衰竭。目前,山西全省大多数泉源已干涸,人们主要靠从浅层地下水取水饮用,维持生活。一些矿区已因浅层地下水干枯而造成饮水困难,而这种挖煤造成的地下水破坏的势头,随着产煤量的增加,不但不会减弱,反而会增加。按目前的年采煤量连同矸石、岩石、泥土在内测算,每年会在地下形成一个超过10亿立方以上容积的大库容,那么20年以后呢?会更大范围地影响到水环境的平衡,缺水将会更加严重,加上炼焦、煤化工可能出现的对地下水的污染,水环境危机的潜在威胁形势十分严峻。

三是大量重污染企业的建设,使排污总量和正在改善的大气环境质量有可能出现反弹。尽管全省正以摧枯拉朽之势治理污染、削减排污总量,新上项目通过建设严格的治理设施,使新增排污量最小化。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由于投资者在山西看好、看重的主要还是那些能源、原材料项目,这一点在近年来举办的招商会上反映的非常明显。而且山西强大的习惯势力还是侧重发展这些项目。这些项目的大量上马,又会形成又一轮的再污染。即使这些项目都采取了严格的排污量削减措施,但因其规模大、排污量也大,众多项目的排污总量就会超过环境容量,并抵消了花大力气减下来的排污量,从而使改善环境质量的步伐有可能停顿,甚至出现反弹。

二、山西环境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的对策建议

山西严重的环境问题,不是就污染论污染、就生态论生态能解决的。必须扬弃围着污染源打转转的事倍功半的做法,以科学的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理念,在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合理区域功能定位的高层面上,统筹考虑、综合决策。通过追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平衡、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的优美。

(一)解决区域功能矛盾,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合理布局。重点是将能源、重工业产业与人居区域分开布局。一是在人口稠密的地方,以人居环境为主导功能定位,实行以人为本,环保优先。把满足人居环境的要求作为最高要求,对破坏人居环境要求的生产活动设立红色警戒线和高压线。对重污染的企业,车间或生产设施,实行关小、搬大、堵进的政策,同时,加大投入,进行生活污水、垃圾的处理,发展集中供热、供气,增加绿地和景观水域,建设优美的人工环境,并大力发展无污染产业。二是对满足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需求的产业,实行大分散、小集中。大分散是就整体来说,在全省范围内要科学合理利用环境容量,充分利用环境的稀释扩散能力,并结合平衡区域的经济布局和收益水平,对这些重污染产业实行分散布局。小集中是就一个区域来说,对这些产业建立园区,集中布局,既避免重污染企业的分散污染,又便于企业相互之间废弃物的再利用、再循或者集中处置,发展循环经济。同时,远离人口稠密和饮用水源地等与集中人群生活紧密相关的地方,避免重污染企业影响人居环境。

(二)发展良性产业,实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平衡。要破除能源重化工基地只注重发展能源重化工产业的狭隘认识。要认清这种产业结构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破坏环境,而且税收高、地方留成少,从业人员和地方财政得实惠不多的实质。要大力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低能耗、低税收、多留成的产业。一是制定鼓励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鼓励发展无污染、少污染、多收益产业,同时适度限制煤炭、焦炭、炼铁、铁合金等产量,把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朝着平衡合理的方向推进,再不能走那越调越重的路了。二是争取国家对山西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增加转移支付,让山西人民在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更多地得到改革开放和能源基地建设的实惠。三是在实现产业之间的平衡的同时,还必须使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环境承载能力平衡,排污总量与环境容量平衡,对环境的影响要与对环境的恢复平衡。即使是工业集中区,也必须以工业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来要求,控制这个区域的最高允许排污总量。煤炭开采量要与采煤形成的地下窟窿的填补效果相平衡,从现在起,就要狠抓对地下窟窿的填补。

(三)制定山西地方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技术政策。一是在山西这样一个重污染产业集中的地方,必须对高能耗、高消耗、重污染的行业实行严于国家的产业政策。对现有的要从严、从快淘汰或高标准提升。对新建的,要制定高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准入条件。这样,才能高起点、高质量地提升这类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节能减排水平。近年来,山东省就制定实施了严于国家的产业政策。二是制定主要产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包括技术设备水平、资源能源利用转化水平在内的具体的经济技术政策,并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出现及时调整,使每个企业在主要环节上有所遵循和约束。过去,国家曾颁布过环境保护技术政策,详细具体,实用性很强。虽然随着大量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许多技术政策已过时,但是这种做法可以借鉴,对规范企业行为,提升企业整体水平大有益处。

(四)建立正确的经济、社会、环保考评体系,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要按照科学发展,优化结构、改善民生、改善环境,增加地方收益的思路,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引导、推动山西的产业结构得到良性调整,环境得到改善,人民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公共财政和公益性投资得到迅速增加。一是突出考核地方可支配财力指标,好处有二,一方面可促进地方可支配财力增加,对提高地方公共投资、改善民生;另一方面,可激励地方政府降低发展高消耗、高污染、高税收、低留成、低收益产业的热情,转而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低能耗、低税收、高留成的产业,引导产业结构向良性调整和发展。二是突出考核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指标。节能减排是国家确定的刚性指标,对山西这样一个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地方,更迫切需要强化对这项指标的考核,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三是降低考核GTP指标的力度,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将这项指标列为了预期性指标,而非刚性指标。对山西来说,由于发展高能耗、重污染产业的习惯性势力很强,考核GTP指标会导致地方追求产量产值,偏离科学发展,大力发展重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四是弱化或不考核财政收入指标。如前所说,财政收入指标对山西是有虚名而无实惠的。反而促进了重污染、高能耗、高税(费)收、低留成产业的增加和扩张。故应当弱化对其的考核,以促使山西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良性发展。

山西环境问题 篇2

1. 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但由于长期以来山西省一直是国家的煤炭电力基地、钢铁工业基地、重型机械制造和重化工业基地, 尤其20世纪80年代以后, 煤炭需求量的不断高涨, 山西煤产量持续上升, 到处出现煤炭的乱垦乱挖, 政府没有及时采取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导致了山西省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 空气质量一直居于全国倒数位置, 很多人对山西的印象是“脏”。煤炭、焦炭、钢铁、化工等产业在山西省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 这些主导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严重地污染了环境。目前在山西省的118个县市中, 就有94个县市分布着煤炭资源, 占到了80%以上。在2006年国家重点监控的6066家重污染企业中, 山西省最多, 有403家入列。一些同时存在着极佳旅游资源又有着丰富矿产的地方, 矿旅矛盾十分突出, 生态环境的恶化给旅游者造成很坏的印象。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古交、霍州、孝义、介休、高平、原平都是经国家评定的煤炭型资源城市, 同时也是山西省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另外, 临汾、忻州的大多数地区也是以产煤为主。这种煤炭资源型城市和旅游资源城市的叠加, 正是山西省大多地市目前发展旅游业, 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矛盾问题。

2. 社会经济环境相对落后。

首先, 旅游投入严重不足且旅游服务质量差。旅游产业投入严重不足是影响山西省旅游业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多年来政府投入不足, 吸引投资的软环境也较差。全省政府引导旅游资金的投入加起来还不如对一个中小型煤矿的投入多, 有的县旅游收入基本上用在了给全县干部职工发放工资上, 旅游业的滚动发展难以实现。由于投资不足, 使旅游接待能力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入省游客大幅度增加、需求加大之间的矛盾凸显。随着旅游精品线路的进一步开发与升级, 五台山、平遥古城等旅游核心景区的提升改造均迫切需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和要素配套设施的投入, 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已经成为迫切的需要。其次, 景区环境及周边环境差, 多数地方把重点仅仅放在了景区 (点) 的开发建设上, 单纯地追求门票收入, 忽视了周边环境的建设。造成旅游景区和周边环境的不协调。周边的人文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落后, 造成游客“旅缓游速”, 除了景点, 似乎没有别的看点, 这就让游客有枯燥感。第三,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主要表现为:大幅度的游客增加和设施供应的不足矛盾加大。从设施建设方面看, 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接待设施不完善。表明了山西省旅游业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方面的严重滞后。尤其是2007年国内旅游接待超过8000万人次大关, 更加凸显了接待能力的不足。客源市场的游客对旅游线路和产品已经认可, 但山西省很多线路和景区包括红色旅游、工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等新产品的要素配套设施基本没有。旅游道路标识牌严重缺失。近年来自驾车旅游和散客游的比例明显上升, 但是适应这部分市场的接待体系还没有建立, 特别是游客集散中心还是空白,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

二、山西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对策

1. 完善风景名胜保护系统,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制化建设。

为了保证旅游环境保护能够顺利进行,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根据《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规定》, 从政策、理论、技术、管理诸方面对风景名胜区保护系统加以充实, 使之完善;同时, 为了保证旅游环境保护能够顺利进行, 需要相应的保护法律和条例。现在已经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但真正针对旅游环境保护的法规仍然空缺。只有做到有法可依、严格执法, 人们才会真正重视旅游环境保护。

2. 大力开展旅游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宣传工作。

环境保护意识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个基本认识和态度, 它既反映在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认识态度上, 又体现在人们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上。根据统计, 国内公众对环保意识并不很强, 因此, 可以说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是山西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 必须向旅游活动的有关人员传播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环境保护的基本技能, 使人们在大自然的环境当中, 自觉地接受环境保护的教育, 从而提高每个人的环境意识。与旅游直接相关的人员有当地领导干部、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服务接待人员、居民和游客等。由于上述各类人员在旅游环境保护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不同, 在实施环境教育的具体过程中所采用的内容及方法也就不同。

首先,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由于我国国情的特点, 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如何, 对旅游区点的环境影响最大。对领导干部的环境教育, 一是要增加他们环境保护的历史责任感和危机感, 二是要提高他们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其次, 加强对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教育。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是旅游区点总体规划、有关政策法规的执行者, 也是日常旅游管理的实施者。对他们的环境教育包括加强责任心和事业心的教育, 还要要求他们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三, 加强对服务接待人员的教育。服务接待人员包括各类经营住宿、餐饮、售货、照相、客运等行业的人员。他们直接面对游客, 又经常居住在旅游区内, 对旅游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应向他们灌输环境保护知识, 培养职业道德和文明礼貌的素质。第四, 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教育。当地居民世代在旅游区点内及其周围。经济发展与旅游开发, 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有的迁移到其他地方, 有的仍在坚守家园, 其中有一些人从事旅游接待服务。所以对当地居民应加强宣传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法制观念和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念, 改变人们淡漠环境保护的习惯, 养成自学保护环境的行为, 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风尚。第五, 加强对游客的教育。游客是旅游活动中的主体, 人数众多、成分复杂、活动范围不定, 对游客的教育是生态旅游中环境教育的日常工作。对游客的教育, 在旅游过程之前就应着手进行, 在游客购票进门时, 在游客游览过程中也要抓紧进行, 具体形式有: (1) 利用多种媒体, 使游客接受多渠道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包括门票、导游词、导游册上添加的生态知识和注意事项。 (2) 在旅游区内建立具有环境教育功能的基础设施对旅游者进行生动活泼的生态学教育。如建立有特色的博物馆、展览馆, 把各种旅游资源都以实物、图片和电化教学的形式, 形象地展示出来, 内容丰富, 科普性强, 真实把享受自然、认识自然和保护自然和谐结合起来。 (3) 建议在旅游活动项目安排中, 有意识地增加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 如种植纪念树、开展与某旅游目的地有关的环保知识竞赛等。对于旅游团体的旅游活动项目安排, 旅行社的有关人员是有一定的控制力的, 因此, 这种方法不仅可行, 还可能吸引更多的散客参加,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旅游者不良行为对环境所带来的破坏。 (4) 大力提倡“取走的只是照片, 留下的只有脚印”, 在游人进入景区时及时发放印有上述口号的废品收集袋, 出门时将收集袋收回。

3. 采取科学化的手段进行旅游环境保护。

旅游环境保护要符合客观规律, 就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加强科学研究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同时还必须培养大批的旅游环境保护方面的人才, 以使环保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小结

为适应山西省旅游事业长期发展的需要, 切实解决旅游业存在的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尚需有一个大的提高。为此, 首要的是加强全民环境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以提高全体国民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牢固地建立起环境管理必不可少的群众基础。在此基础上, 理顺风景旅游和环境管理的体制,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加强环境管理的评估、监测和技术保障工作, 开辟奖金渠道, 奖优罚劣, 增加保护经费。只有这样, 山西省的旅游业才能呈现出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黎洁.旅游环境管理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1)

[2].籍振芳.山西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 (1) :61-65

[3].郝从容, 邵秀英.山西省旅游环境及其优化对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67-70

山西省煤电企业环境成本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煤电企业;环境成本

一、环境成本的含义

一般意义上认为,环境成本是指某一会计主体在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引起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生态资源降级成本以及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防治措施成本。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认为,环境成本是“依照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我认为,企业环境成本是建立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本着对我们的生态环境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在预防、控制、以及事后的补救上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而消耗的成本,并包含了因耗费自然资源或生态资源所发生的实际成本。

二、环境保护对现实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

山西省作为一个煤炭大省,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转型发展则是山西想要实现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环境保护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作为工业化的对立物而崛起。它的使命不仅仅是纠正工业化的各种弊端,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最终建设一种新的绿色文明。承担着这样重大的历史使命,环境保护要成为建设新文明的引导力量,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这个基点出发,高瞻远瞩地站到环境与发展的前列,引导前进的方向。

(一)是实现环境、社会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通过环境保护,一方面,向企业提供了生产的自然资源,同时企业生产环境质量的优劣又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式;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又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弃物影响着环境质量。为此,企业必须承担起为环境负责的义务,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进而才会实现转型发展。

(二)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现如今,我们的社会正在大力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社会,这对我们山西省而言,既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无限的机遇。

(三)实现了环境成本的有效核算与控制,提高了环保意识

正因为煤电企业是影响山西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煤电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山西的转型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企业合理准确地核算环境成本是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正确确认环境成本核算范围,对其进行计量,形成成本报告,从而进行严格控制是环环相扣的过程。在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可持续发展成为历史必然的当下,把环保摆到顶层设计的应有位置,才是实现转型发展的新路。

三、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

环境成本与传统企业的成本相比,具有不确定性。在目前的会计体制中,在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下,环境成本应该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导致环境成本的事项已经发生。这个也是确认环境成本的首要条件。如何确定环境成本事项的发生,关键是看此项支出是否与环境相关,并且,此项支出是否能够导致企业的资产的减少或是负债的增加,并最终导致了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第二是环境成本的金额能够合理计量或合理估计,环境成本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有资源价值,环境资源损耗,环境资源保护支出,环境资源再生支出等,所以金额是不是可以合理的计量或者估计就成为了确认环境成本的第二个条件。其中,有些支出的发生能够确认,并且还可以量化,如采矿企业所产生的矿渣及矿坑污染,每年需支付相应的回填、覆土、绿化的费用就很容易确认和计量;而有些需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的治理费用,则需要通过合理的估计。环境成本的确认是环境会计的基础,有助于环境会计的核算。

(二)企业环境成本的计量

企业环境成本计量是会计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遵循一般的会计原则,但是由于环境成本的特殊性,环境成本的计量同时还应特别遵循经济与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在计量环境成本时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结合起来。同时企业环境成本在计量尺度的选择上具有多元性。由于环境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活动包含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既有商品性又不限于商品性。这就要求环境成本在计量尺度的选择上要超脱传统会计,不仅要用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同时在企业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过程中,应辅以其它的计量单位,适当考虑使用实物或与自然环境相关指标的计量尺度形式。

四、加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培育企业环保意识的措施

(一)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意识

据煤电企业目前情况来看,除了部分上层管理人员有较强的环境成本管理意识之外,内部大部分从业人员对于环境成本的认识还不全面。因此,加强企业全体成员的环境成本管意识理的任务就显得格外艰巨而有意义,企业的领导应该不断地向企业全体职工宣传有关成本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其提高对产品成本管理的认识,让大家真正关心环境成本、重视环境成本管理,使其每位职工都能发挥起主观动能性的作用,为企业更好的发展出一份力。

(二)不断地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推行以及完善激励机制首先要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倡管理人员勇于创新,并对有创新精神的人员实施奖励,以提高大家的创新积极性。同时还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各部门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环境成本管理,明确各自的经济责任,做到奖罚分明。企业只有严格地推行以及完善企业成本责任制,工业企业成本管理才会得以完善,企业才会更快地发展。同时,公司应通过定期编制成本控制业绩报告,对各部门的成本控制工作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三)不断树立煤电企业绿色、和谐的文化理念

首先,在事前要制定绿色的生产计划。绿色的生产计划是指在产品及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其环境资源和环境属性,以及与产品相关的各类信息,利用各种先进的设计理论,在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减少到最小,最终设计出具有先进的技术性、良好的环境协调性以及合理的经济性产品的一种系统设计方法。

其次,在事中要做到处处体现绿色生产。绿色制造是指对高效、清洁制造方法的开发及应用,以达到绿色设计的目标要求,相对于末端治理,绿色制造是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成本的战略性选择。尤其是在煤电企业中,燃烧煤炭发电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造成污染最为严重的一个环节,所以在燃烧时就采取必要的措施将污染降到最小值是十分关键的。

最后,就是在事后处理废渣废气的时候也要处处体现绿色的理念。将废渣进行再加工处理,将所有生产环节结束时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归集整理,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正在大力研发各种煤灰的再利用,如粉煤灰水泥,粉煤灰混凝土,在农业应用上,出现了粉煤灰肥料,粉煤灰改良土壤技术等等。通过这些手段变废为宝,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提高经济效益

所以,对于山西省煤电企业而言,不论是领导者还是企业的员工,要明确环境成本的概念,从上到下树立起全员环境保护的意识,对于一切可以再利用的资源都要予以充分的发挥其使用价值,树立企业绿色、和谐的文化理念,企业才会实现更长远地发展。(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篇4

编制大纲(试行)

编制《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和《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批复》(国函[2006]52号)精神,促进我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保障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有序进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指导和规范煤炭企业方案编制工作,制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大纲适用于山西省境内从事煤炭开采及其它矿业开采的企业。

一、总则

1、编制依据

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国家部、委的行政法规、条令、条例、规章。

山西省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

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及相关煤炭、国土、林业、水利等行业规划。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相关技术政策、技术标准。

其它有关文件(包括企业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环保专项设计、水土保持方案等)

2、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编制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批复》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注重现场调查,查阅技术资料,核实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归纳分析;科学设定指标体系,按阶段明确主要恢复治理任务,按时期排定重点工程;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破坏少、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建设生态良好的矿区环境。

编制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不欠新帐,渐还旧帐”的原则

煤炭企业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要定期制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并组织进行实施,要定期进行评估,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要以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形式,建立企业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补偿长效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控制煤炭生产中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并逐步解决历史存留的生态环境问题,把煤炭企业建设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企业。

(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 根据煤矿企业生产情况,对新建矿井,应突出预防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内容;对生产历史长的矿井及改扩建、资源整合矿井,突出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分清轻、重、缓、急和优先顺序,逐步对煤矿影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3)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有机统一”的原则

针对目前已存在和今后可预测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据国家的政策要求,既要立足当前技术和资金投入、恢复治理工程实施、建设 施工的装备和水平的实际,使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又要考虑国家政策调整,相关标准提高,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因素,使方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4)坚持“规划协调”的原则

方案制定中标准的设定,方案中生态保护、恢复治理等重点工程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规划及其它规划相衔接,并统筹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有关规划的协调性。

3、方案编制时限

方案以编制前一年为基准年。目前,以2008年为基准年,近期2009~2010年,中远期2011~2015年。原则上五年为一个编制和实施期,并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期限相一致。

方案应依据国家相关的政策要求适时进行修订。

4、确定方案涵盖范围

方案应涵盖煤矿开采区及其矿业活动影响区。对被整合矿井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应一并纳入方案处置。

5、初步现状调查、收集资料

确认企业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已完成,属于正常生产的合法企业。结合企业发展规划或计划,了解企业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趋势,与周边小煤矿的关系及煤炭资源整合情况;收集矿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资料,调研企业生产工艺、开拓方式,分析煤炭开采生态环境破坏状况,主要包括地表沉陷对土地资源的破坏、生产功能下降情况;矸石占地、自燃及其环境污染情况;煤炭开采地下水污染、破坏及水土流失现状,采煤引起的人畜饮水困难;采煤对森林 资源、湿地及物种资源的破坏情况;煤炭运输、工业场地“三废”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因采煤引起的其它环境等问题。

在初步调查、收集资料基础上,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科学综合分析本企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依据国家的政策和相关技术标准,设定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并设定所应达到分项的技术指标要求。

6、确定技术路线,编制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确定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案。

对于新建项目,侧重对资料的研判,针对已批复的工程可行性研究环保篇、环保设计专篇、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的要求、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要求等提出的生态环保措施,结合矿区实际及资金保障情况,区分项目的轻、重、缓、急,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的优先顺序,进行资金安排;

对于生产矿井,应加大现场踏勘、勘测工作,建议用万分之一地形图进行现场实际调绘,摸清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具体情况。之后,结合矿区实际及经费情况,区分项目的轻、重、缓、急,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的优先顺序,进行资金安排。

二、方案基本内容

方案成果包括文本和相关附图。

文本要求重点突出、文字简练、层次清楚,具有可操作性。基本内容包括:

(1)总论

说明任务的由来、编制依据、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方案涵盖范围、执行时限、技术路线等。(2)区域概况 主要内容包括: ① 区域自然条件

企业位置、井田范围及交通状况;矿区气象、气候;地表水、地下水等。

②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地层、地质构造等。基本图件:地理位置及区位图、地层综合柱状图(3)企业生产及工程概况 基本内容:

① 矿山开采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生产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趋势,资源状况、生产能力,与周边小煤矿的关系及煤炭资源整合等基本情况;

② 项目基本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等;

③ 生产现状,包括总图布置、开采工艺、开拓布置等; 基本图件:总平面布置图、开拓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4)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及规划期生态破坏预测分析 定量分析煤炭开采生态破坏类型、程度、范围等。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明确本企业导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煤炭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包括矿井排水)及其环境污染状况;掌握目前采煤生态环境破坏的控制、恢复治理重建情况,了解其综合利用及恢复重建水平。

基本内容: ① 生态破坏 针对煤炭企业生产特点,分区说明生态破坏情况(新建企业,根据环评预测结果说明方案实施期内生态破坏情况)。

a、采空区分布情况,包括位置、范围、采空时间、采空煤层,采空区内地下水存积情况;结合采空区情况,查明地表沉陷分布位置、沉陷形式、破坏地表植被及其他地被物情况;

b、矸石场生态破坏和影响; c、工业广场生态破坏和影响; d、运煤、运矸道路生态破坏和影响;

e、结合区域生态状况,说明企业生产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以及需要优先解决的生态问题。

② 环境污染

a、调查企业目前环保装备水平、运行状况、是否满足现行环保要求等;

b、根据调查结果,说明企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需要优先解决的污染问题。

③ 规划期生态破坏预测分析

结合煤矿开拓布局、采掘规划或计划,采用科学方法,对采煤在规划期内不同年份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预测分析。

基本图件:

生态环境现状图,图中应注明项目位置、井田境界、主要道路、主要水系、河流与湖泊、土地利用、植被、水土流失情况等信息。

生态破坏现状图,包括地表沉陷、矸石场占地等信息。规划期地表沉陷预测图(5)综合整治目标、指标

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政策,确定企业综合整治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分期目标)及其指标体系,可参照山西省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结合企业实际合理增、减有关指标。

基本指标:“三废”达标排放率、破坏土地复垦率、工业广场绿化率、专用道路硬化率、煤矸石综合利用率、煤矸石安全处置率、矿井水重复利用率。(6)主要任务

根据现状调查及有关预测结果,结合综合整治目标、指标,明确各时期主要任务。

(7)治理工程及投资估算 基本内容:

按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情况,分轻重缓急设置工程内容。明确工程范围、建设内容、施工方法、施工工程量、施工质量要求、施工工期与进度以及投资概算。说明建设目的及预期达到的效果。附恢复治理工程总表。

基本图件: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总体布局图。图中应包括方案中综合整治工程的主要信息;综合整治方案中各项工程的配套专业图件。

(8)方案实施效益分析与评价

明确经费来源及数量。对项目预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9)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提出实施方案的组织管理、工期及进度、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生态安全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保障措施。(10)方案附图要求 A:各分项要求的附图

B: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整治效果图

分项要求的附图图件比例尺一般应为1/10000—1/50000

山西省环保厅

山西环境问题 篇5

生态环境部挂牌督办山西三维集团违规排污

近日,上市化工企业山西三维集团被媒体曝出将工业废渣违规倾倒在村庄附近,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山西“母亲河”汾河中,而当地村干部竟沦为排污企业的“保护伞”。19日下午,山西三维集团向公众致歉,并表示将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全面停产,立即整改,确保今后不再发生类似问题。针对山西三维违规排污事件,生态环境部表示,将联合山西省人民政府进行挂牌督办,并会同证监会对三维集团进行上市公司联合惩戒。根据当地政府通报,目前两名涉事村干部已被依法行政拘留15天,其他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深入调查。上市化工企业违规排污村干部成排污“保护伞”4月17日晚,央视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以《污染大户身边的`“黑保护”》为题,报道了山西三维集团违规倾倒废料、排放污水的情况。报道显示,山西三维集团违规将电石渣和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倾倒在人工开凿大坑中,而这个大坑距村庄不足100米。据了解,电石渣和粉煤灰属于工业固体废物范畴,需要通过专门的堆场统一贮存并严格管理,否则易对空气、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并威胁周边居民健康。除了工业废渣倾倒,山西三维集团还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山西百姓的“母亲河”汾河中,造成当地河流和农田被污染。新闻一经播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和相关部门的密切关注。当地成立联合调查组两涉案村干部被拘留4月18日,临汾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发布通报称,临汾市委、市政府已针对山西三维违规排污召开了紧急会议,并成立联合调查组,要求依法依规、从严从快查处非法排污企业,坚决打击污染企业背后的“保护伞”,严肃追究不作为、滥作为、失职渎职人员的责任,对涉嫌违法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决不姑息迁就。联合调查组于17日连夜赶赴洪洞展开调查,山西省环保厅也派出专业人员到达现场指导。同时,临汾市连夜成立了刑事调查专案组,结合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企业、村干部、环保主管部门的涉环、涉恶、涉黑进行调查。专案组兵分两路,一路对报道中涉及的两名村干部进行了传唤,对一名当事群众进行询问了解;一路对三维集团存在的环保违法行为进行深入调查,并对该企业负责环保工作的两名责任人进行询问,调取资料,固定证据。目前,两名涉事村干部已被依法行政拘留15天,报道中涉及的其他6名当事人正在核实,其他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深入调查。生态环境部挂牌督办排污企业向公众致歉针对山西三维违规排污事件,生态环境部也在官方网站通报表示,一方面将联合山西省人民政府进行挂牌督办,要求临汾市人民政府依法依规严查企业违法排污行为、政府及监管部门履职情况等问题,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部已第一时间将三维集团环境违法信息通报证监会,并依据上市公司环境违法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对其进行联合查处。19日下午,山西三维集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向社会各界尤其是沿途村庄百姓深表歉意。据了解,目前三维集团已成立了工作组,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全厂全面停产,对相关问题立即着手整改,确保今后不再发生类似问题。文/本报记者李卓雅李涛

山西环境问题 篇6

山西省环境保护局行政复议文书处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山西省环境保护局行政复议文书管理,提高法律文书处理效率和质量,根据《行政复议法》、《环境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行政复议文书处理办法》、《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公文处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复议文书,是指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使用和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第三条 在处理行政复议文书过程中,必须为申请人、第三人保守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第二章 行政复议文书的种类和使用范围

第四条 行政复议文书分为决定书类、通知书类、函件类三大类。

决定书类包括行政复议决定书、不予受理决定书。通知书类包括提出答复通知书、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行政复议告知书、责令受理通知书、责令履行通知书、第三 人参加行政复议告知书、停止执行通知书、决定延期通知书、行政复议中止通知书、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

函件类包括规范性文件转送函之一(适用于申请人提出审查)、规范性文件转送函之二(适用于省局主动审查)、强制执行申请书等。

第五条 决定书种类(一)行政复议决定书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省局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二)不予受理决定书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对不符合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六条 通知书种类

(一)提出答复通知书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提出书面答复。

(二)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

根据《环境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第九条的规定,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不齐,难以认定该申请是否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要求申请人补正申请材料。

2(三)行政复议告知书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但不属于省环境保护局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四)责令受理通知书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市环保部门无正当理由不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的,责令其受理。

(五)责令履行通知书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被申请人不履行或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责令其限期履行。

(六)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告知书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十条和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告知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听取其意见。

(七)停止执行通知书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通知被申请人停止执行原具体行政行为。

(八)决定延期通知书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 3 人延长复议期限。

(九)行政复议中止通知书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行政复议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省环境保护局或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在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省环境保护局或有权处理的省机关依法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十)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终止。

第七条 函件类种类

(一)规范性文件转送函之一(适用于申请人提出审查)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行政复议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省环境保护局无权处理的,应当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

(二)规范性文件转送函之二(适用于省局主动审查)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在对被申请人作出 4 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而又无权处理的,转送有权处理的省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章 行政复议文书的拟稿、会签、签发和用印

第八条 政策法规处归口管理行政复议文书处理工作。

第九条 政策法规处负责接收申请人提交的《行政复议申请书》等申请材料和被申请人提交的《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答复书》等答辩材料。

申请人口头申请的,由政策法规处负责制作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并按程序办理。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环境信访中提出不服具体行政行为且属于行政复议受理范围的,由综合督查处等业务部门告知其依法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并告知其有权受理该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

第十条 政策法规处负责审查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并在4个工作日内判定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起草《不予受理决定书》,会签有关业务处后,报局长或局长授权的副局长签发,用省局印章。

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但不属于省环境保护局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起草《行政复议告知书》,会签有关业务部门后,报分管局长签发,用省局法规处印章。对材料不齐的行政复议申请,起草《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报分管局长签发,用省局法规处印章。

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属于行政复议受理范围且材料齐全的行政复议申请,起草《提出答复通知书》,会签有关业务部门后,报分管局长签发,用省局法规处印章。

决定通知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的,起草《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告知书》,会签有关业务部门后,报局长或局长授权的副局长签发,用省局印章。

第十一条 复议案件审理中涉及到有关规范性文件审查时,省环境保护局有权处理的,政策法规处提出是否撤销、废止、修订的建议,征求有关业务部门意见后报省局领导决定;省环境保护局无权处理的,政策法规处负责起草《规范性文件转送函》,报局长或局长授权的副局长签发,用省局印章。

第十二条 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完毕,政策法规处负责起草《行政复议决定书》,经有关业务部门会签后,报局长或局长授权的副局长签发,用省局印章。

第十三条 《责令受理通知书》、《责令履行通知书》、《停止执行通知书》、《决定延期通知书》、《行政复议中止通知书》和《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由政策法规处负责起草,经有关业务部门会签后,报局长或局长授权的副局长签发,用省局印章。

第四章 行政复议文书送达

第十四条 政策法规处负责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第十五条 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式: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和委托送达。

第十六条 送达行政复议文书必须使用送达回执。

第五章 行政复议文书归档

第十七条 行政复议案件承办人员负责复议案件文书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待复议案件结案后将完整档案移交档案管理部门归档。

第十八条 行政复议文书材料以案件为归档形式,作为专项档案归档。

跨年度的复议案件,应在受理年度开始收集、整理,办结年度归档。

第十九条 下列文书材料,不需归档:

(一)询问复议程序的信件、电话记录、谈话记录及复函;

(二)复议受案范围以外来信、来访人的申诉、控告等书面材料、谈话记录,以及答复其到有关部门解决问题的信件或记录;

(三)未经签发的文电草稿;

(四)法律、法规规定不需归档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条 复议案卷归档文书材料,按下列顺(程)序归档:

(一)文件目录;

(二)原具体行政行为决定书;

(三)复议申请书;

(四)复议申请人身份证明;

(五)复议申请人授权委托书;

(六)提出答复通知书;

(七)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答复书;

(八)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告知书;

(九)行政复议第三人答复书;

(十)行政复议相关材料查阅登记表;

(十一)调查询问笔录;

(十二)现场检查(勘验)笔录;

(十三)提取物证、书证记录;

(十四)有关案件审理的记录,如会议纪要、签报等;

(十五)行政复议决定书;

(十六)送达回执;

(十七)证物袋;

(十八)封底。

第二十一条 文书材料经过排列后,除文件目录外,应逐 8 页编号。页号编在右上角(用铅笔编写页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文件目录应按文件材料排列顺序逐件填写,标明起止页号。

第二十二条 随文件归档的录音、录像带、光盘等声像档案,应分别注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案由、案号、录制人、录制时间、录制内容等,逐盘登记造册归档。

第二十三条 与案件相关联的证物,应装入证物袋内,并在证物袋上注明名称、数量、特征随同归档文件一并归档。

第二十四条 复议案卷备考表右下角应填写归档人员姓名。

第二十五条 需要补充文件材料的,必须征得档案管理人员同意,按归档要求办理。

山西民居的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 篇7

关键词:建筑形态,地域文化,窑洞,空间格局

受到山西的独特地理环境得影响, 窑洞式民居建筑成为山西广大农村人民的主要居住类型。山西的地质条件优越, 物产资源丰富, 为山西的建材工业、建筑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为山西民居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山西乡土建筑, 大到城市、村落、小到民居、祠庙, 虽然性质不同, 用图各异, 但都以窑洞用作建造手段, 木结构只是从属而已。

山西在地貌上是一个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和高原, 属于我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常被称为“山西高原”。山西高原的地貌类型比较复杂, 山地和丘陵面积辽阔。当地老百姓结合本区的自然条件, 因地制宜, 创造出许多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 其中最为广泛的就是窑洞民居。从类型上来看不仅有靠崖窑、半地坑窑, 而且有砖石砌筑的窑洞以及窑房合建的各种形态, 可谓多种多样, 各具特色。山西大部分土地被黄土所覆盖, 经断层作用及流水冲击, 形成断崖冲沟。其土壤结构成垂直结理, 不宜塌落, 壁立不倒, 覆盖厚度大, 土质松软, 容易挖掘, 土层一般在几米到几十米之间, 这就为窑洞的建造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山西的黄土窑洞主要分布在西半部和南部黄土层较厚的地区和几大盆地周围的坡地。构成形式上主要有土体窑洞和砖石窑洞之分。一:土体窑洞, 多分布在晋中南和晋西一些地区, 有靠崖窑和地窨院两种。 (1) 靠崖窑, 也叫做沿山窑洞。大部分是在垂直崖面上开掘的土窑, 利用冲沟、断崖直接挖掘, 也有人工挖沟掏窑的, 有单层、两层和多层的做法。 (2) 地窨院, 是在平地上造成人工崖面, 再挖窑洞。地坑平面有方形的或长方形的, 也有丁字形的。山体或黄土塬的土质和窑址的选择决定了土体窑洞的坚固程度。一般窑洞的顶部土层厚度不应小于3-5米, 洞口被削成70度的坡面防止上部土层滑落。二:砖石窑洞, 这种窑洞主要是用砖或石料砌筑的拱顶房屋, 一般有几个多孔窑洞并联而成。拱顶有圆券拱和尖券拱之分。

由于窑洞冬暖夏凉, 即可防火, 又很经济, 所以自古以来为山西劳动人民所常用, 并一直延续至今, 成为山西民居建筑的油画《村长》生动地再现出农民村庄的那种土洋结合的服饰, 从神态和表情上看出当时90年代村长的风光, 露出狡诘的﹑自足的本性, 具有典型的90年代农民性格特点。而近期的作品则深刻地反映出农民在物质生活满足的今日追求精神生活享受的文化特点, 如作品《飞啦》、《探戈》等运用浪漫抒情的笔调, 略带夸张的写实手法, 农民形象健壮敦实, 动作笨拙而夸张, 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 就是对当今农村现代文化的真实阐释。郑艺的作品在技法上就是传统的写实技术, 构成上以突出人物内心体验为主, 作品的精神内涵上则力图表现出当代农民对生活充满自信, 自足, 对未来的思索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如《步步都是希望》、《驰骋的心》, 他们是真实而深刻地表达出农民人性中自信, 张扬的一面。不失为乡土绘画当代乡土文化延伸的成功典范。对于四川乡土绘画而言也是借鉴和学习的典型。

作为四川乡土绘画而言, 有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底蕴, 以罗中立、陈树中、陈安建等为代表的一批四川画家还继续在乡土上耕耘, 罗中立9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巴山风情系列作品没有80年代的苦涩, 绘画题材仍然是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画面人物矮小而丑陋, 道具落后而原始, 色彩鲜艳得不忌雅俗, 参差而锁碎的笔触, 人物大眼睛的表情显得木纳……但这一切给人的是浪漫、浓厚的乡土气息。罗中立偏爱画农民, 人物形象笨拙丑陋, 这是他出自对农民的尊重和爱, 也是他爱得太深而把农民的形象进行夸张, 因为农民内心的真善美, 外形的丑陋在画家心中也是美的。这种历来被文人雅士看不起的美却形成一股新的乡土写实绘画, 具有典型的风格语言特征。而罗中立十年磨一剑的绘画风格的转变也源于大巴山的民间艺术。民间的年画、剪纸、刺绣、石刻、皮影、木雕等很多都是鲜艳单纯的色彩, 民间艺术的造型形象给一大类型。窑洞式住宅空间的闭合程度是由建筑的空间形态决定的, 由此影响到空间的延度与广度、以及空间的组织方式, 秩序与层次等等。显而易见, 它与特定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人们的意识形态是分不开的。山西气候条件极端严酷, 其表现为风沙较多, 空气干燥, 因此建筑形式应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以保持自身能量的平衡, 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建筑形式的选择显然与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的取材范围以及所在地区的技术背景是不可分的, 特别在人类文明尚不发达, 交通与技术比较落后, 人们只能就地取材, 最大限度的发挥自然资源的潜力, 从而形成了特定区域的独特建造体系。山西民居从建筑特点上看主要表现为对外的山墙一般都不开窗, 且高大壁立, 外观封闭。在空间的组合上, 倒座、各级厢房、正房等组成的四合院外观因宅而异, 高度、型制、细部各不相同, 错落有致。从建筑的细节处理部分来看, 山西四合院在山花、烟囱帽、脊兽、风水楼与风水影壁等细节的塑造也独具特色, 以灰色的墙面作为背景和衬托从而更加强调细部。风水楼和风水影壁增加了封闭外观的视觉层次, 成为山西民居最具地域特色和民俗特征的景观。山西民居的建筑特点, 一方面体现着黄河流域的豪放, 另一方面体现着黄土高原的粗犷。其环境景观呈现出一种界限分明、肯定而又强烈的美。它完全不同于江南景色的青山秀水, 烟雨朦胧, 与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山西乡土建筑与其环境景观非常协调, 好像是从特定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一样, 由于它用黄土作为建筑材料, 无论是在色彩上还是在质感上都与环境取得了一致, 而其粗犷浑厚外部形象也与这里的自然环境水乳交融般的合为一体。

山西的乡土建筑是受当地特有的自然山水、气候条件、地方材料和民俗风情的影响而形成的产物;是人工环境的自然村落与天然生态的有机结合;是正确处理人、自然和技术三者关系的典范, 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道一, 唐家路.中国古代建筑木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1.

[2]蒋露瑶, 杜长海.苏北传统门窗艺术[J].江苏: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山西环境问题 篇8

金海环境(603311):公司处于空气过滤器行业,主要产品是空调过滤网和空气净化器。空气过滤器可广泛运用于空调等家用及商用电器,汽车、轨道交通、飞机等交通工具,还可以用于室外空气污染的治理。在空气过滤器行业,公司1 5年收入2.11亿元,占总收入50%;毛利1.01亿元,占总毛利69%,堪称A股PM2.5治理最纯公司。

空调过滤网行业龙头企业,市占率35%。空调过滤器行业集中度较高,金海环境、浙江蓝博网业、宁波新世纪占据了大部分份额,其中公司占比达到35%以上。主要客户包括大金、格力、LG、富±通、松下、美的、三菱重工、东芝、海尔、三星等国际知名空调制造企业。

空调行业释放稳定过滤网稳定需求,空气净化器领域国标出台,行业爆发可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空调制造基地,全球最大的空调过滤网生产国,每年接近1.5亿台的空调产量为空调过滤网释放稳定需求。对于空气净化器行业,我国空气净化器行业正处于行业初期我国空气净化器生产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产品技术水平不高,2015年9月新国标出台,明确了影响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的四项核心指标,即CADR(洁净空气量)、CCM(累计净化量)、能效等级及哚音标准,可淘汰资质不符企业,利于优质企业发展,行业洗牌有望带来新一轮成长机遇。

操作策略:二级市场上该股受半年线压制迹象明显,股价表现弱势,但公司所处行业前景广阔,同时标的具备稀缺性,建议长期投资者关注。

隧道股份:打造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运营商

隧道股份(600820):公司2015年实现营收268亿元,同比增长5.43%,实现净利润14.81亿元,同比增长6.24%,新签订单合同总额约344.35亿元,其中设计业务合同量约为19.35亿元,同比增长5.54%。2016年01实现营业收入5.23亿元,同比上升5.02%;实现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8.52%。本季度中标投资项目总金额约为131.28亿元,上年同期无投资项目中标,预计今年会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等方面优势明显,PPP潜力大。一系列支持PPP发展的政策颁布实施,我国在PPP融资规模上的潜力巨大。长期大量的基建需求、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需要等都将是我国发展PPP模式的驱动力,这一市场将长期处于上行趋势。我们预计公司有望凭借在基建方面积累的优势,尤其在海绵城市、地下管廊等方面通过PPP等创新模式做大规模。

打造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运营商,实现创新转型。公司继续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综合服务商”的发展愿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经济区域建设的展开,基于打造大型城市群的基础设施建设体量也将大规模扩大,港口航运、高铁、高速公路、城际轨道交通等城市间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新一轮基础设施的建设、运维需求都将大幅提升,公司有望受益实现转型。

操作策略:二级市场上该股已在底部缩量徘徊数月,当前PE仅有22倍,估值偏低,可适当关注。

山西汾酒:控费效果初显,关注改革进程

山西汾酒(600809):20l 5年公司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41.29亿元(+5.43%)、5.21亿元(+46.34%),EPS为0.60元。201601实现营收、净利润分别为14.71亿元(+2.45%)2.95亿元(+36.87%)。

营业收入微增,费用率大幅降低是亮点:2015年公司将市场主要聚焦于省内,减少了费用投放,是的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7.83%,管理费用同比下降6.21%,费用的降低使得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201601延续了相同的趋势,销售费用同比继续下降14.03%,净利率同比提升5.16%至20.89%。

白酒显现弱复苏势头:分产品看,公司是白酒行业唯一拥有“汾”、“竹叶青”、“杏花村”三大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公司1 5年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其中中高价白酒收入27.93亿元,同比增长7.34%;低价白酒收入11.28亿元,同比增长6.82%;配制酒收入1.61亿元,同比下降26.50%,竹叶青作为保健酒品牌尚未打开市场。分区域看,公司在山西省内具有领导地位,收入占比56.94%,同比增速5.77%;省外同比增速4.66%。

营销转型稳步推进:汾酒创意定制与电商渠道齐头并进,竹叶青酒营销着力创新经营模式,有序推进电子商务、医药连锁等渠道的建设;上海杏花村汾酒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先行先试,以全新的营销模式运作“品汾酒”系列,为混改积累经验。公司目标16年营业收入力争增长10%,营业总成

本增幅力争控制在10%以内。

操作策略: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从低位开始放量上攻,白酒板块整体业绩出现井喷格局,预计股价还有上涨空间,可积极介入。

招商蛇口:期待价值回归

招商蛇口(001979):公司公告201601业绩,实现营业收入45.2亿元(-29.7%),归母净利润8.0亿元+51.5%。扣非后净利7.4亿元+41.2%。

充裕的货值不占优的区域布局是公司销售迅猛增长的关键。目前,公司在手开发项目(太子湾和前海仅部分项目)总建面3600多万方、未结建面超过2600万方,其中深圳项目近300万方货值预计超2000亿元,其中仅蛇口双玺花园总货值近300亿元。最为稀缺的是自贸区的土地使用权:前海片区243万方、太子湾片区53万方及蛇口片区240万方的土地资源(近200万方为可进一步改造提升的工业类厂房),这些黄金资源若容积率提高,可规划建面超1000万方,其价值释放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了保证。

资金充沛财务状况良好。3月末账面现金375亿元,超短债290亿元。资产负债率71%、净负债率仅16%,较15年末分别持平、提高4个百分点。15年重组配套募集资金118亿元、中票募资30亿元,15年末综合资金成本仅4.93%行业占优。

三大主业协同发展,邮轮业务再获突破。社区、园区、邮轮产业开发不运营是招商蛇口的主要业务布局。招商局集团在港口建设和邮轮运营商上有着百年传承的基因,15年招商系参不的邮轮港口城市中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接待邮轮旅客人数月228.3万人次,访问旅客143万人次,占我国15年总接待邮轮旅客人次的92%。

操作策略:二级市场上公司当前价格已跌破发行价、员工持股价以及机构定增价格,折价率近4成,安全边际突出,可重点关注。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小吃加盟合同书下一篇:浅谈仪式作文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