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问题

2024-12-03

农业环境问题(共12篇)

农业环境问题 篇1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产业。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生产结构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诸多农业环境问题,制约了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保护农业环境的相关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农业环境,生态农业

农业作为传统的第一产业,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形态由粗放型的传统农业逐步向集约型的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结构由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转变,生产结构渐趋合理,农业产量有较大提高。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有关农业环境领域的诸多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将对我国现阶段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1 现阶段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农村城镇化、非农业发展占用耕地和自然毁坏,造成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国土资源部调查显示,1996-2003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已由1.3亿hm2减到1.23亿hm2,减少了700万hm2,是海南省耕地面积的2倍还多,且减少的多是城郊村旁的优质耕地;2008年公布的调查数字显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为0.093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土地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1]。然而,在耕地不断减少的同时,人口每年却仍以1000多万的速度在不断增加,人增地减直接导致人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粮食缺口不断扩大。此外,由于长期忽视用地与养地的结合,对耕地投入少,科学用地水平低,导致耕层变薄,土壤变酸、板结,肥力衰减,水肥气热不协调,耕地质量下降,大部分耕地属于中低产田。

1.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能力差

尽管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仍然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进程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2]。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战略选择失当。由于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足,长期没有把农业基础设施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加以统筹规划和安排。(2)与需求量相比,投资数量严重不足。(3)投资效益低下。(4)忽视技术进步。对既有的设施不注意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造成大量设施陈旧、老化、高消耗、低产出、运营效率低。如全国8万多个大中小水库中,有近60%的水库是病库、险库、带病运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能力差。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洪涝,更是心腹大患。(5)农业基础设施布局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重复布局、位置不当、互不关联、相互矛盾、结构不良等;(6)管理体制不顺。对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诸多经验教训的总结,切实解决存在的以上问题,对今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农业环境污染是农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一种负面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技术层面的原因,也是农业经济政策和经济外部性作用的结果。农业污染既包括点源污染,如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废水排放,也包括非点源污染,如化肥等农用化学品使用不当或生产措施不当造成的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产品污染等。

1.3.1 农业灌溉用水的污染

21世纪,人类面临人口(粮食)、资源(水、土)与环境(污染、生态)三大问题,其中尤以水问题最为严峻。在我国,占全国用水总量80%左右的农田灌溉,存在着三大突出矛盾:一是水资源严重不足,制约着农业灌溉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现有灌溉面积保证程度的提高。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受旱面积在2000~2700万hm2。按现状用水量统计,全国中等干旱年农业灌溉缺水300亿m3。二是已经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浪费严重,由于管理不善和灌水技术落后等造成灌溉水利用率低,平均只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灌溉利用率可达80%~90%[3]。三是可资利用的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200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指出,全国约40%的河流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全国七大江河中的淮河、黄河、海河的水质最差,均有70%河段受到污染,其中劣V类水质占41%。由于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如海河、辽河、黄河和淮河流域,为解决农业生产用水问题而采用污水进行灌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致使污灌区农田土壤遭受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复合污染。

1.3.2农业非点源的污染

随着科技、生产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过度对地球索取,造成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业非点源污染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农药、化肥和农膜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日益增多和不合理施用,妨碍了农业环境的自然净化。

(1)农药污染:农药是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保证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据有关报道,世界农作物的病虫害包括约5万种真菌、1500种线虫,使世界粮食减产10%以上,因此,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我国是生产和消费农药的大国之一。目前,农药年生产能力为76.7万t,生产农药品种250多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农药生产大国。据统计,我国每年施用的农药达50~60万t,其中高毒农药占农药施用总量的70%。然而,由于农药的过量使用或不合理使用,导致约70%-80%的农药作用于非靶标生物或直接进入环境,造成农业环境污染以及各种农畜产品有毒物质残留超标。据初步统计,我国至少有1300~1600万hm2耕地受到农药污染,全国每年出产的主要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16%-20%。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水果将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另外,农药的过量使用,还会使有害生物的天敌减少,致使生物多样性丧失。

(2)化肥污染:中国是世界上化肥消费量增长最快、施用强度最高的国家。进入21世纪,中国化肥产量和施用量仍在增长,2002年化肥产量达到3791万t,施用量达到4339万t,均居世界第一[4]。目前,中国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水平达到279kg/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但实际上,化肥的利用率并不高,调查表明,我国每年农田养分被植物利用的部分很少,氮肥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为10%~20%,钾肥35%~50%。剩余的氮、磷、钾等养分则通过淋溶、固定、挥发等途径流失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养分供应不协调,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导致水质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使局域水生生态系统失调。据统计,2007年我国全海域共发生赤潮82次,累计发生面积达11610km2,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3)农膜污染:农用薄膜在蔬菜、瓜果的反季节生产、提高产量方面起到巨大作用,经济效益显著。但伴随着农用薄膜使用量的快速增长,它也带来了农业环境问题。通常把农膜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我国农业污染又一大特点。据统计,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t,残膜率达42%[5]。农膜材料由高分子合成,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分解,长期滞留耕地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肥的运移,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减产,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4)畜禽养殖污染:我国是一个畜禽养殖大国,据统计,全国现有生猪分散养殖户0.9亿户,奶牛、肉牛养殖户0.157亿户,蛋肉鸡养殖户0.85亿户,羊养殖户0.26亿户。随着我国畜禽业的集约化程度提高,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减少,而目前我国处理粪便能力极小以及相关环境管理法制不健全等,导致我国畜禽粪便污染蔓延较快。据调查,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每年产生约30亿t粪便,主要来源于农村家庭散养和规模化养殖。畜禽养殖从农户分散养殖转向专业化规模养殖后,导致农牧脱节、粪污密度增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放的大量而集中的粪污,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6]。畜禽业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畜禽粪尿和污水中病原微生物污染以及重金属等有害物污染。畜禽业环境污染不但影响畜禽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阻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危害农民的健康,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总之,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环境问题必将日益突出。农业环境问题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也对我国食品安全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国家生态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因此,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健康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障机制,实施相关政策措施。

2 农业环境问题的对策

2.1 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严格控制对耕地的占用,依法惩治非法占用耕地和将耕地抛荒闲置等行为,对基本农田应严格加以保护,坚持耕地“占补平衡”和“用一造一”的原则,鼓励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保持耕地面积的相对稳定。同时在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行闲田种植绿肥、稻草秸秆回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确保耕地在总量上保持动态平衡,在质量上逐渐提高。

2.2 加强防灾减灾防御体系建设

必须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按照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工程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要加强气象预测预报和水文监测体系建设,提高自然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建立健全抗灾救灾方案,落实防灾减灾各项措施,提高防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

2.3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力度

2.3.1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与管理力度

利用政策引导,促进农业产业化朝着符合国家环保政策方向发展。农业环境保护部门通过宣传国家的环保方针,提高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推动各地在各类农业生产、开发建设活动中自觉地将产业发展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将农业产业化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起来,将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使农业产业化一开始就走一条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路子,从而有效地保证农业产业化的方向,降低农业产业化的环境代价和机会成本。

通过加强管理,维护和优化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农业产业化是以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为基础的。农业环境保护部门应该防止传统的、片面强调开发与增值,忽视保护与良性循环、掠夺式的开发方式,加强对基本农田、灌溉用水、农业生物资源、害虫天敌的保护,规范农业资源开发活动,维护农业的基本生产条件,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基础保障。

2.3.2 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措施,控制或消除各种点源及面源污染

首先,加强工业“三废”的治理。严格执行“谁破坏、谁恢复,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政策,从源头上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从根源上杜绝污染的发生。同时,建立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和质量评价制度,以废水、废气为防治重点,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综合管理体系,切实抓好水泥、火电、造纸、石油化工等重要污染源的治理,尤其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山区,更应做好小工矿企业的“三废”治理工作。

其次,做好农村生活污染源的防治。加强农村能源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沼气和推广太阳能。搞好村镇规划建设,并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重点解决住宅、给排水、家庭养殖业、乡镇企业以及农贸市场、垃圾场和厕所的合理布局问题,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再次,防治农业内源污染。一要改变施肥习惯,进行科学施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N肥深施、化肥与有机肥搭配施用、叶面喷施等施肥方式,减少化肥流失,防止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再污染。二要推广使用低残留、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化学农药的污染。三要加强农用薄膜的使用管理和回收,推广使用降解薄膜,减轻农村的“白色污染”。

2.4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农业体系[7,8]。生态农业有其深厚的传统农业思想基础,它继承我国两千多年的传统农业的精华和西方现代农业的优势,形成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农业新模式。紧紧围绕我国基本国情,在建设中强调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兼顾生态和社会效益,主张化肥、农药等化石能源的适当投入和资源在时空上巧妙的配置,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把农业纳入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实施是解决农业(下转652页)环境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措施包括大力加强生态农业县及生态农业村的建设,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等等。

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在政府部门作出科学决策,公众积极而广泛参与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走高效集约的生态农业之路,方能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拥政,杨长红.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J].决策探索,2007(2):62-63.

[2]孙铁珩,周启星,李培军.污染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4]周启星,黄国宏.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及全球环境变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孙铁珩,李培军,周启星.土壤污染形成机理与修复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王凯荣.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5):270-273.

[7]周启星,孙铁珩,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生态学研究与展望[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698-1701.

[8]章力建,朱立志.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2):4-8.

[9]陈晓鸥,贾永全,王喜文.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2007,34(5):137-138.

[10]程炯,吴志峰,刘平,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环境问题与生态农业建设[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2):116-120.

[11]柴世伟,曾超,王文强,等.中国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农业[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1):58-60.

[12]孙良.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2(4):5-7.

农业环境问题 篇2

美国现代环保运动对农业环境问题治理的影响

美国现代环保运动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环境革命,对国内国际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农业生产的`思想观念、农业环境立法、农业环境行政体制、农业科研重心以及农业环境教育等方面,极大地改变了常规现代农业的传统模式,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农业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及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作 者:王庆国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刊 名:农业环境与发展英文刊名:AGRO-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年,卷(期):26(6)分类号:X7关键词:现代环保运动 农业环境问题 美国 影响

农业环境问题 篇3

摘要:本文主要依据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将辽宁省分为四个农业生态区,通过对各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和本区域主要农业生态问题的分析,从而确定了各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布局。

关键词:区域 农业生态环境 整治工程布局

随着人口和环境的改变,生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生态功能逐渐降低,农业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辽宁省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受地形、地貌、土壤、植物、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比较复杂。本项研究主要依据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资料,经综合研究评价,将全省分为四区:辽东山地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区、沿海平原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区、中部平原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区和辽西低山丘陵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区。通过全面掌握各区的生态环境现状特点,结合各区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对策和工程布局,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一、辽东山地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区

(一)区域范围与生态环境特点

本区包括抚顺、本溪的全部,丹东的凤城、宽甸,铁岭的西丰,鞍山的岫岩,营口的大石桥等6市10县(市)。本区自然景观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处长白山余脉,是全省地势最高的区域。本区属于温带湿润性气候区,降水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为全省最高。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状态良好,植被条件好,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是辽宁省中部平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天然屏障,也是全省林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区域主要生态功能为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本区是全省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担负着为大伙房水库、观音阁水库、汤河水库、桓仁水库等数座大中型水库的集水任务。

(二)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天然林减少,低质林增加,防护林比例小,中幼林比例大,森林结构失调,防护功能下降,林种结构不够合理,森林病虫害加剧,水源涵养能力受到影响;超坡养蚕栽参,不合理矿产开发,山林植被遭到破坏,加重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致使水库淤积加快,水文调蓄功能受到影响;降雨集中,大雨、暴雨时有出现,洪涝和泥石流危害严重,无霜期较短,气候寒冷,常有冷冻害发生。区域内的抚顺和本溪两市的工业及矿山开发对区内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很大。

(三)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布局

本区是我省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这里的水源关系着辽河平原大中城市群饮用水、经济发展用水以及地区农业的发展用水,整治的主要任务是保障供水安全和不断提高供水能力。其次,本区是我省生物品种相对集中的地区,保障生物多样性是仅次于保障供水安全的土地整治任务。

根据整治方向任务,本区整治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要在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原则的前提下,一是开展绿色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本区耕地基本保持着绿色土地的属性,为绿色食品、绿色药材、水果、山野菜、食用菌、经济动物生产以及生态旅游业发展保持了土地环境条件;二是实施生态资源培育工程。在生态建设方面,要优先支持生态资源培育,推进林地结构优化调整,提高林地质量;三是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沿海平原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区

(一)区域范围与生态环境特点

本区包括大连、盘锦全部、丹东的东港、营口的盖州、锦州的凌海和葫芦岛的兴城、绥中等6市11县(市)。区域地形地貌为低山丘陵,气候条件较优越,降水量较高,受海洋影响气候较温和。受自然条件影响水资源有限,大连虽然开发了碧流河水库以及引碧入连等水利工程,淡水资源紧张依然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其次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为支撑城镇发展。

(二)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来自本区的辽河油田、绥中电厂、港口,以及区内的城市和城镇工业、生活排污、农业面源污染等诸多污染,加之其他三个分区的大部分污染的水体,随几大河流经过本区后入海,造成本区及近海海域的水体污染严重,个别海域的重金属、COD超标,近海资源减退,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严重影响渔业生产。淡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超量开采,多处产生海水倒灌和海岸侵蚀等问题。人多土地少、耕地少、淡水少,农业面源污染居高不下,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自然生态空间比较狭窄。本区城市和城镇密集,工业发达,城市和工业用水量较大,挤占农业用水越来越严重。

(三)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布局

本区的整治应坚持经济开发与环境治理并重的原则。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以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山地丘陵地带要以培育生态资源和恢复森林为主,完善并提高生态功能;在农业发展方面,要重点支持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支持节水型生态农业发展;支持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农村新型产业的发展。

一是实施无公害农业区建设工程。《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经济 “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辽南无公害农业区包括本区的大连、营口和盘锦三个市,本区的土地整治在辽南无公害农业区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二是实施生态资源培育工程。生态资源培育配合强化封山育林,加大水保林与海防林建设力度,提高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三是实施沿海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重点开展区域为鸭绿江湿地和营口大辽河入海口湿地、大凌河口湿地等。

三、中部平原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区

(一)区域范围与生态环境特点

本区包括辽阳的全部,铁岭的昌图、开原、调兵山、铁岭,沈阳的新民、辽中,鞍山的海城、台安,锦州的北镇、黑山等5市12县(市),土地面积276万平方公里。本区地形地貌以平地为主,是辽宁的粮食主产区。植物主要是农作物为主,区域生态条件非常适宜农业生产。本区主要生态功能是生产农产品和支撑城镇发展。本区土地平坦,农业开发时间长,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对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盐渍化、污染等敏感程度较低。endprint

(二)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区域内流域河床淤积,沿河盐渍化和沙化较重,并伴有洪涝和盐碱,土壤侵蚀较剧烈,本区西北部受其北部的科尔沁沙地风沙的影响,易发生沙化和潜在沙化。冬春作物休闲季节,土地裸露,土壤流失严重。中部冲击平原低洼易涝,农业面源污染居高不下,土水环境容量下降。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自然生态空间比较狭窄。本区大中城市密集,工业发达,人多水少,城市和工业用水量较大,挤占农业用水越来越严重,而部分市、县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地下漏斗不断扩大。乡镇企业和畜牧养殖业污染也较严重,均呈上升趋势。

(三)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布局

本区是辽宁大城市和工业的集中区,环境欠账较多。同时又是农业的核心区,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整治应坚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是以建设高产、稳产、高效基本农田为重点,保障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三是大力推进土地复垦,修复生态环境;四是开展污染土地整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实施耕地质量建设工程。保障优质基本农田的基础设施,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中低产田的等级;二是实施农田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开展柳河、绕阳河流域综合整治,加快湿地恢复,提高土壤盐渍化和沙化防治能力;三是实施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在提升对城镇工矿污染治理能力的同时,要加强对面源污染的防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大力实施以节水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创造节水农业的发展条件,减少地下水开采量,逐步恢复地下水位。

四、辽西低山丘陵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区

(一)区域范围与生态环境特点

本区包括阜新、朝阳的全部,锦州的义县,沈阳的康平、法库,葫芦岛的建昌等5市11县(市),土地面积401万平方公里。区内西部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相间分布有河谷平地。干旱半干旱气候;土地沙化,土质瘠薄,植被稀疏,森林质量低劣,草场退化,林草水土保持功能下降,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沟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本区的主导生态功能是水土保持,抗御水流侵蚀的能力极弱。东北部以丘陵地貌为主,分布着大量沙丘和沙地。土壤以沙壤土为主,相间分布着黑土等其它土类。植物群落退化比较严重。降雨量在全省最少,蒸发量在全省最大。区域生态条件十分脆弱,植被覆盖率低,质量较差,风沙危害在全省最重。受科尔沁沙地的影响,本区由东北至西南走向长约600km的狭长地带形成了我省生态环境最脆弱地区。

(二)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本区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农牧交错带,干旱少雨,土地沙化严重,土质瘠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受自然条件和人为不合理开发利用的影响,造成森林质量低劣,草地面积锐减和退化,林草生态功能下降,进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沟侵强烈,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矿产无序开发,破坏了土地资源,恢复废矿场的难度较大,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三)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布局

一是坚持水土流失整治。本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生态建设任务。虽经数十年治理,改善环境的路依然漫长;二是坚持实施土地荒漠化治理。本区的沙化土地治理是我省生态建设的长期任务,不仅是影响本区生态环境的土地整治工程,而且是影响辽宁中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大土地整治工程;三是坚持废弃土地复垦。本区的废弃土地集中,规模较大。虽已集中投入资金复垦,但依然有大面积待复垦土地的生态条件非常脆弱,且采空区也陆续出现塌陷,土地复垦是本区仅次于土地沙化整治的长期任务。

一是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技术工程和生物工程并举,在封山育林育草的基础上,以“三北”防护林建设为骨干,增加水保林,提高林地质量,促进植被恢复;二是实施废弃土地复垦工程。加大阜新、北票等资源枯竭型废旧矿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三是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小流域治理是本区土地整治长时期的重点工作,加大小流域治理力度,从根本上遏制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四是实施沙地治理工程。在封山育林育草的基础上,大力营造灌木林和混交林,完善林网,就地封沙,遏制沙丘南移,构建防风挡沙绿色屏障。

参考文献:

[1]李忠昌,杨喜俊,李铁民.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当代生态农业》,2010.Z1

[2]刘伯超,唐凤德,张连辉.辽宁省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相关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周赫男.农业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渤海大学,2013

[4]郭建钦.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9.4

[5]王业青,周青,张光生.农业生态环境敏感性地域分布及整治对策.《中国农学通报》,2006.12

[6]敖世恩.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探究环境与生活.《环境与生活》,2014.04

[7]马永年.环县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甘肃农业科技》,2004.02

[8]叶延琼,陈国阶,杨定国.岷江上游生态环境问题及整治对策.《重庆环境科学》,2002.01

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关键词:农业环境,问题,对策

农业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增加了投入,减免了农业税,推广了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良种良法配套栽培,因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8年获得丰收,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达51 400万t,使全国人民丰衣足食,社会稳定[1,2]。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大幅增加,诸多环境领域的问题日益凸显,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制约[3,4,5,6]。

1 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

1.1 耕地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人地矛盾突出

我国土地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全国耕地仅为1.23亿hm2,而2003年为1.3亿hm2。人均耕地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仅人均0.094 hm2。目前,我国人口已达13.4亿人,且仍以每年1 000万人的速度在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与人口逐年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口绝对过剩,粮食缺口不断扩大。

此外,由于科学用地水平低,对耕地投入少,长期不注重养地与用地结合,导致耕地变质,土壤变质,大部分耕地属中低产产田(土),出现肥力衰退、耕地质量下降、水肥气热不协调等情况。

由于林草植被逐年减少,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荒漠化面积每年扩大到2 460 km2;在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石灰岩地区石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广西溶蚀面积占山区的47%,其面积为4.73万km2,大量草场和耕地面积由于土地石漠、荒漠化而逐步增大,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安全受到影响,区域贫穷面貌难以改观。

1.2 水资源缺乏,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目前,世界严重缺水国家共13个,我国是其中之一,人均占有量为2 098 m3,人均占有量在世界排名中居88位,水资源总量2.5万亿~2.8万亿m3。粮食安全得不到保证,农业得不到灌溉而歉收均是由于水资源缺乏导致的,而水资源的严重缺乏也给人民生活造成困难,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全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水资源缺乏较严重。全国因山火、病虫害、毁林开荒、建设等原因,每年损失林地面积约44万hm2。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仅为6%,我国森林资源覆盖率为20.36%,仅相当于世界水平的27%,我国目前约有19 545.22万hm2的森林资源。由于森林植被遭破坏而呈减少趋势,土地失去了蓄水保土作用,绿色水库遭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农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溪河断流程度。虽然我国森林面积局部呈增加,但整体仍在减少,森林生态系统正沿着森林—疏林—草丛逆向演替。近50年来,由于水土流失导致的我国耕地面积减少267万hm2,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8%,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m2,每年流入江河泥沙达50亿t,相当于4 000万t化肥。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水旱灾害频繁,使长江黄河下游成为“悬河”,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壤贫瘠、河床升高、塘库泥沙淤塞等现象发生。

1.3 水土污染严重,制约粮食安全,影响人们健康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的速猛增长,使我国水土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要喷施农药138.6万t,施化肥4 636万t,塑料薄膜630万t,人畜粪便排放38亿t,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616亿t,使我国水土受到面源污染。据有关调查资料,全国逾1 200条河流中有逾850条河流受到污染,水质达不到饮用水标准的占60%左右。广州市供水困难是由于珠江水质恶化引起的,供水困难也造成人民身体健康受到损害;湖北省襄阳市峦河,四川省岷江成都段水质检测发现,鱼草不生,臭气难闻。水体污染使我国130多个湖泊水质富营养化,如太湖地区化肥用量600~800 kg/hm2,水质为4~5类,造成兰萍暴发,农业只能靠污水灌溉,白色塑料污染和Hg、Zn、Pb、Cr、Cu等重金属污染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造成全国每年粮食减产1 000万t,目前全国有2 000万hm2耕地受到污染。

1.4 农村缺劳力,水利年久失修,防洪抗旱能力弱

目前,全国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村青壮年有2.0亿~2.5亿人,农村从事土地生产的多为老人和妇女,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挑塘修堰等笨重的体力劳动无人干,造成土地荒漠,水利年久失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旱能力差,制约了粮食安全。

2 保护农业环境的对策

2.1 发展庭院经济

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村镇庭院,可采取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模式发展果园、花卉、畜禽生产,该种模式在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我国村宅占地666万hm2,有逾2亿农户,庭院经济发展具有生态环保、便于管理、增加收入等优势,也为城市人民提供了无污染的食品。

2.2 提高人口科技素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表面上看人口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课题,但是实际上其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必须把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相结合,努力提高人口科技素质,搞好干群生态经济教育,对人口数量予以严格控制,加强计划生育管理。人口大量增加,导致社会治安不稳定、住房紧张、疾病流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土地过度开发等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边远山区陷入了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怪圈。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是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竞争方向,而我国由于人口增长已超过农业、经济增长速度,贫困问题仍然突出,儿童教育问题得不到解决,人口素质低的现状无法避免。

2.3 水土污染防治

广大人民群众是污染防治的主体,污染防治要从提高人们环保意识抓起,加强《环保法》的宣传和执法力度。要做到“谁污染、谁治理”,必须要借助政府力量,从立法角度着手解决。对污染的治理可以通过建立污水拍卖市场,将治污染权作为商品流通,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促使企业主动治理,从而减少国家经济投入,降低污染。分散治理与集中治理相结合,从而转变污染末端治理模式,杜绝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加强城市治理工业“三废”的力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城市工业布局。

采取环保措施进行农业生产,将沼气净化池在农村进行大力推广,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控制化肥农药用量,改施有机肥。目前农业生产上减轻白色污染,组织废气塑料回收,推广秸秆覆盖替代地膜覆盖栽培,改善生态环境。

2.4 稳定耕种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逐步提高耕地质量,保持耕地在总量上相对平衡,增施有机肥,大力推行秸秆还田、冬闲田种绿肥等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措施,同时要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加强,对中低产田(地)进行改造。我国人多地少,发展农业经济的首要任务是保证粮食安全,与此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改善。为保持耕地播种面积稳定,对基本农田要保护,坚持耕地“占一补一”的原则,对耕地的占用进行严格控制,对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必须采用经济、法律、政治手段依法予以整治。

2.5 发展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森林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把经济建设的核心放在林业建设上,因地制宜,建设好用材料、经果林、水保林、长防林等林地建设,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植被含蓄水源的作用,扩大生态空间,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建好绿色水库。对不同坡度的林地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25°以下的缓坡地建成梯田梯地,防止水土流失,重点发展粮食生产,实行合理运作,提高土地耕种指数,推广良种良法,建成高产稳产农田,从而保持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对>25°的坡耕地区实施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重要举措,逐步实现退耕还林,按林药间作、果粮间作、林草间作、林粮间作模式种植,推行农业复合经营。针对我国水土流失、森林破坏严重的特点,必须采取荒山绿化、封山育林、种树植草等措施,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充分发挥江河上游森林的生态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少兵,王雅鹏.现代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与我国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3):204-207.

[2]陈春霞.中国贫困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级,2010(32):42-44.

[3]陈世德,唐治诚.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生态危机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8(21):39-41.

[4]张勇,何文,高霞,等.汉中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应用调查与评价[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29(2):24-26,32.

[5]张飞,孔伟.洪泽湖周边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变化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29(2):65-68.

农业环境问题 篇5

1.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我国处于季风气候区域,由于受热带、太平洋低纬度上空温度而潮湿气团的影响,以及西南的印度洋和东北的鄂霍茨克海的水蒸气的影响,在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可获得充足的降水量,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190立方公里,折合降水深度为648毫米,与全球陆地降水深800毫米相比,约低20%。全国河川年平均总径流量约2700立方公里,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我国人均占有河川年径流为2327立方公里,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美国人均占有量的1/6。

表面上看来,我国河川年总径流量相对还较丰富,属于丰水国,但我国人口和耕地面积的基数大,人均和每公顷平均占有的径流量相对要小得多,要居世界的80位以后。另外,我国地下水资源总量约为800立方公里,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转化,扣除重复部分,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立方公里。按人均和每公顷平均占有水资源量进行比较,我国仍为淡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之一。

2.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问题之所以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不仅影响、制约着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将成为21世纪全球资源环境的首要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水多、水少、水赃和水浑”。主要表现在:

(1)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全国640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3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114个,日缺水1600万吨,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全国每年因缺水少产粮食700~800亿kg。据预测,2010年,全国总供水量为6200~6500亿m,相应的总需水量将达7300亿m,供需缺口近1000亿m。

(2)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我国水资源的开发率较高,但是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我国农业长期水的有效利用率仅在40%左右,现有灌溉用水量超过作物合理灌溉用水量的0.5至1.5倍以上;工业和城市用水浪费现象也很严重,除北京、天津、大连、青岛等城市水重复利用率可达70%以外,大批城市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仅有30%~50%,有的城市更低,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5%以上。因此,我国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的节水都有很大潜力,大约有1/3到1/2的潜力可挖。为实施全社会节水,我们应进行以提高用水效率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应提高水利产业中的科技含量,农业应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工业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提高循环用水的次数,生活用水设施则应采用先进的节水措施等。

(3)我国水资源水质污染形势严峻。目前,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我国的水质污染都非常严重。根据全国1998年对全国109700公里河流进行的评价,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Ⅰ、Ⅱ类标准的占29.4%(河段统计),符合Ⅲ类标准的占33.0%,属于Ⅳ、Ⅴ类标准的占20.3%,超Ⅴ类标准的占16.9%。如果将Ⅲ类标准也作为污染统计,则我国河流长度有70.6%被污染,约占监测河流长度的2/3以上。我国地下水资源污染也不容乐观。“八五”期间水利部组织有关部门完成了《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其结果表明,我国北方五省区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无论是农村(包括牧区)还是城市,浅层水或深层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主要是城市周围、排污河两侧及污水灌区)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均有严重污染。湖泊、水库污染也相当严重,据1998年全国环境质量报告,滇池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全湖水质均劣于Ⅴ类,氮、磷污染相当严重,巢湖(西半湖区)全湖水质也劣于Ⅴ类;此外南四湖、太湖、洪泽湖、洞庭湖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4)水资源过渡开发。为了满足21世纪水资源需求。必将加大水资源开采力度,水资源过渡开发,无疑会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通常认为,当径流量利用率超过20%时就会对水环境产生很大影响,超过50%时则会产生严重影响,目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19%,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个别地区更高。据预测,到2050年全国地表水资源利用率为27%,除西南诸河利用率较低外(12%),其他各流域均超过20%,特别是海滦河、淮河、黄河等地表水资源利用率均超过50%,分别为62%、60%和56%。

(5)水资源管理机制不合理。目前,我国由于水资源管理机制不合理,造成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在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主要存在着:1)机制失灵,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2)现行体制和政策难以形成有效的节水机制,管理单位失去节水的积极性,不利于节水,甚至鼓励多用水;3)灌溉工程老化,渠道工程中,在被调查的373座渠道建筑物中,完好的仅占4%;4)过度超采,生态环境恶化,出现大面积地下漏斗,地面沉降或裂缝,黄河断流,海水入侵等;5)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收不抵支,举步维艰。

二、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农业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大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以及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从而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农业占很大比重的发展中国家,12多亿人口中有近70%的人生活在农村。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农村总体已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而且还为工业和其它事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和资金积累。农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没有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污染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局部地区仍在继续恶化,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政府和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在农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影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1.水资源供需失调和利用不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10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约为2400m,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中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人口稠密程度各地也相差极大,因此许多地区的人均年占有量比全国的平均值低得多。如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只有938m。北京市仅350m。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量在不断增加,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农业可用水量及总用水量比例逐年递减。目前干旱缺水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重大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如甘肃武威地区,由于长期干旱缺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土地沙化、自然灾害频繁。现该地区耕地面积已缩减1/4左右,沙化面积达农田面积的2/3以上。

2.污水灌溉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淡水资源短缺,我国于1958年开始利用城市工业和居民生活废水进行大规模的污水灌溉,现有污水灌溉面积约67万hm。虽然污水灌溉有其自身的优点,但更会引起严重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3.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前所述,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将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土壤肥力下降以及侵占和污染农田。水土是农业的基础,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今,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趋势严重。而西南地区则石漠化趋势严重。水土资源的流失,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影响该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的水土资源的管理主要是,以地方行政机关管辖的行政区域为管理单元,实行区域管理。因而,在局部上土地资源的利用看似合理,但从宏观、整体上看则往往存在着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状况。

4.乡镇工业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工业迅猛发展,乡镇工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力军。但乡镇企业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人员素质偏低,导致了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三废”。这些污染物进入农田后构成了农业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险。例如,1995年湖南全省,据统计,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7666.12万t,处理率仅为15%,主要超标污染物是悬浮物、COD、石油、挥发酚等;废气排放量1110亿m,处理率为12.99%,主要超标污染物是工业粉尘、烟尘、二氧化硫等;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1664.61万t,利用率仅为6.80%。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经常发生农业急性污染事故,近年来日益严重的酸雨还导致土壤进一步酸化,在湘江流域和沅水流域形成为两条明显的酸雨带,给农业生产造成潜在的威胁。固体废物不仅占用大量耕地,而且还造成土壤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和生物污染,危及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些土壤甚至因失去耕种价值而废弃。

5.农业污染源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农业污染源主要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一些化学物质及农牧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农用化学物质包括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虽然农用化学物质的投入对保证农业增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不合理使用或过量使用也会造成区域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1)化肥流失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化肥作为农业增产的主要措施,近年来其用量不断增加。我国从1935年开始生产化肥,但到1949年,化肥年产量才0.6万t。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化肥工业迅速发展,1997年年产量达2911万t,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氮肥年产量2074.9万t,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的化肥施用过量,特别是氮肥施用量偏高,造成大量化肥流失。另外,不合理的施肥制度使化肥中营养元素经地表径流和淋溶而进入水体,导致藻类等水生生物的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急剧下降,鱼虾大量死亡,水质恶化。此外,化肥还造成土壤、地下水及作物中硝酸盐的积累,硝酸盐还原后形成亚硝酸盐可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其失去带氧功能,导致患者出现紫绀等缺氧症状,严重时甚至使人窒息死亡;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同时还具有致癌作用,可以显著提高人类患癌症的机率。长期饮用含硝酸盐的水会产生人体慢性中毒,家畜使用含硝酸盐的饲料也会中毒。化肥(主要是磷肥)中所含的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有害物质,还会对区域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危害。

(2)农药流失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农药对治理作物病虫草害具有重要作用,但往往含有各种毒素,农药残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并对多种生物造成危害。我国农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总用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据《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91年农药总使用量为76.1万t,1995年为108.7万t,1997年则达119.5万t,平均每km农田施用量达7.76kg(按播种面积j计算)。由于农药施用有效利用率很低,一般仅20%~30%,因此农药的大部分漂浮在空气中或降落在地面,一小部分则进入土壤、水体、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形成危害。我国在1983年停止使用有机氯农药以后,大量使用毒性大、难降解的有机氯农药,农畜产品污染十分普遍,不少烟草、茶叶、鸡蛋、冻鸡、蜂蜜等农产品因农药残留超标而不能出口或被退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随着各种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农药用量不得不成倍增加,但这又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中大量天敌的死亡。

(3)农用地膜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农膜的使用对农业增产发挥了巨大作用。农膜技术自70年代从国外引进以来,其发展速度之快,应用作物种类之多,推广面积之大,社会经济效益之巨,是我国乃至世界农业推广史上所罕见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农膜覆盖栽培面积1980年为0.17万km,1996年为700万km,1997年达774.9万km;农膜的使用量从1980年的5.3万t增加到1997年的101.1万t。农膜覆盖栽培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与此同时,由于废膜不能自行分解,滞留于田间既不利于中耕,又会对深层土壤造成污染危害。土壤中废膜多时,由于破坏了土壤结构而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妨碍作物根系生长和土壤中水分、空气、营养元素的正常分布与运移。据调查,使用农膜一年的地块,每亩残留片约2.17kg,使作物减产6.43%,连续使用5年地膜的地块,每亩残留废膜21.69kg,使作物减产24.70%。农膜对土壤质量、水体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物理方面的;而对农产品质量和天空的污染由于自身成分和焚烧产生的物质,则是化学性质的。

(4)禽畜粪便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

1.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自我修复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近五年来,在不断加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的同时,各地强化保护,充分依靠和发挥大自然的力量,在生态脆弱、地广人稀、水土流失轻微的地区加大了封育保护的力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充分发挥了生态自我修复的力;并在128个县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在30万km的“三江”源区,实施了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全国共实施封育保护面积达60万km。在推进生态修复过程中,各地还加强了小流域、水源工程、舍饲养畜、生态移民、以电代柴等相关配套措施的建设。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为大面积封育保护创造了条件,而且促进了当地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人为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初步形成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有效监督管理机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7万个开发建设实施项目,投入水土流失防治资金达180多亿元,防治面积3万km,拦护弃土弃渣8亿多t。由于加强了执法监督检查,有效地保护了开发建设工程周边和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人为所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3.建设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推行户包、拍卖、股份合作、租赁等治理水土流失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大户治理,大户带小户,使治理开发向更高层次发展。积极推行产权确认,在面上治理中实行先治后卖或先买后治等办法。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推行了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了责、权、利,形成了一套治理有权、管护有责、开发有利、产权清晰的治理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使水土保持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形成了治理主体多元化、投入来源多样化、资源开发产业化,多渠道、多层次投资治理水土流失和全社会办水保的新格局。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878万户农民、大户、企事业单位,以多种形式参与“四荒”治理开发,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67万km,吸引社会资金108亿元。从而使水土流失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三、我国水土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一)必须继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

1.要加强市、县(区)、乡(镇)三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构队伍的建设,尽快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督监察网络体系的建设。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合理布局,完善宏观调控,严格执行土地法规,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稳定耕地面积,控制非农业建设占地,严把非农业建设用地审批,严格控制乡、镇企业占地。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种植业,以控制土地污染。因地制宜,开发一切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发挥土地的总体功能。

2.按照安全食品生产的环境标准,坚持农业生产与污染治理协同发展的原则,采取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和管理力度。

(1)通过化学、生物、物理等措施综合防治作物病虫害,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技术。建立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这是防止农药污染的最好办法。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贯彻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加强对施药人员的培训,防止对农畜产品的污染。

(2)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防止化肥污染的主要途径就是多施生物有机肥,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流失和挥发。逐步推广土壤诊断和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发展平衡施肥和配方施肥技术。逐步改善化肥结构,改变目前氮、磷、钾比例失调和营养元素单调的局面。推广使用复合肥,调配好营养比例。推广合理的耕作制度,以有效地减少化肥流失。

(3)加强破废地膜的管理,防止废膜污染。目前尚无成熟的防治技术,因而应通过加强管理,以促进破废地膜的回收。要宣传破废地膜残留在土壤中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并通过各级地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特别是基层农技干部,指导农民回收破废地膜,以防止破废地膜在土壤中积累。建立破废地膜收购和加工企业,通过适当提高收购价格,以促进破废地膜的回收。

(4)加强畜禽养殖的排污管理,制定排污标准。对于畜禽养殖业,要按照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要求,对畜禽粪便实施综合利用深加工和无害化处理,防治畜牧业污染发生和发展。要突出发展“特色”、“绿色”、“有机”农业,狠抓山区特色产业开发,走农业“清洁生产”的道路。

3.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决策系统,重点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控制技术模拟系统和数据库,制定农业清洁生产战略的总体实施方案。对现有的乡镇企业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发展乡镇企业时,要特别注意对当地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二)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依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一些有关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各地也出台了一些有关农业环境保护的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可操作性还不够强。要继续引导各地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执法队伍,做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依法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

(三)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总结生态农业县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施高产稳产基本农用建设、庭院生态经济开发、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工程和推广适用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实现农业结构合理化,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害化的目标。

2.推进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调整农村的能源结构,改善农民单一使用植物性燃料的现状,倡导使用太阳能、水能、沼气、风能,以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园)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

3.加强草地生态工程建设,禁止开垦草地,对已开垦的宜草不宜耕的地区,逐步退耕还草。积极贯彻实施《草原法》,加强草原管理法规体系建设。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建设“草库仑”,实行围栏、封育和轮牧,兴建一批生态牧业基地,逐步扭转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4.开展旱作节水农业建设。在干旱地区建设区域性调水、拦蓄洪水等工程的同时,全面实施农田水利蓄水工程,大力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建立和完善田间蓄水、抗旱保水、节灌补水和土壤培肥等体系,以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四)完善管理监测体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

1.进一步健全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加强渔业水域、草原牧区的监测体系建设,加大环境监测力度,逐步建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预警系统。

2.继续对大中城市郊区、工矿企业周围等重点区域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环境质量开展例行监测工作。

3.定期对重要渔业水域环境进行常规性监测,并加大对渔业污染事故和赤潮等应急性监测力度,及时掌握海洋渔业环境污染和污染损失情况,调查处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

农业环境问题 篇6

关键词:欧盟农业与环境借鉴

一、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调整与改革

(一)1992年改革

为了协调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的立场,1992年6月,欧盟农业部长委员会正式采纳共同农业政策改革方案,开始对其共同农业政策进行系统的改革。关键的变化表现在从过去以价格支持为基础的机制过渡到以价格和直接补贴为主的机制。其改革目标是:通过降低价格支持水平保障欧洲农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控制农产品生产和财政预算开支的过度增长,进行国土整治和保护环境等,促进农村发展。

CAP的改革方案覆盖了欧盟75%的农业生产,因此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盟在解决农产品过剩和财政负担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欧盟国内农业支持水平仍然位居世界前列。从数量上看,出口补贴最多的产品是粮食;从价值上看,出口补贴最多的产品是牛肉和奶产品。以下实际补贴较多的产品依次为:水果和蔬菜、糖、其他奶产品、牛肉。较多依赖补贴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奶产品和肉蛋产品,包括:其他奶产品、乳酪、脱脂奶粉、蛋、牛肉、禽肉等。补贴较多的产品通常也是其拥有较大国际市场份额的产品,显然,这会对粮食、奶产品、畜产品和园艺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有不同程度的扭曲作用。

(二)2000-2002年改革

为了面对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农产品贸易谈判要求,特别是来自美国等国家的压力,1999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2000年议程》,强调对农业政策进行更为彻底的改革,提出建立欧洲农业模式,将共同农业政策转变为“共同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根据这一议程,欧盟确定将2000-2006年的农业预算支出按1999年价格计算冻结在每年405亿欧元的水平上,同时分步骤、分阶段地削减对主要农产品的价格补贴。谷物和其他重要农作物的支持价格降低15%,其后是否继续削减视市场条件决定;播种面积减少10%,损失的50%由欧盟补偿;牛肉支持价格将分三个阶段降低20%,同时通过提供直接收入补贴的方式补偿饲养者85%的损失;奶制品配额制度将继续执行到2006/07市场年度,分配给经济落后地区的配额将扩大,分三步将支持价格降低15%,农民收入损失的65%由欧盟补偿。通过结构基金支持基础设施差、劳动力技能水平低的相对贫困地区的发展,对生态脆弱地区和植树造林提供补贴,减少有害肥料和农药的施用。实现农业多种经营,维持农村活力,增加农村就业。

《2000年议程》是共同农业政策问世40年来步子迈得最大的一次改革,影响也极为深远,一是促进了欧盟农业经济在朝着贸易自由化方向发展;二是有利于新成员的加入,对WTO的谈判形成一个开放的有利局面;三是突出了非贸易关注和农业多功能对整个欧洲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包括支持就业、环境保护、保护消费者利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四是对乡村发展也采取了一些新措施。

共同农业政策作为欧洲一体化的基石,在促进欧共体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及欧盟内部环境的变化使共同农业政策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从全球范围看,农业政策与环境问题、竞争政策、贸易政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它们都将置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调控之下。

(三)2005-2006年改革

1、改革的内外部原因

(1)从欧盟内部存在的问题来看,有一些是影响共同农业政策演变的重要决定因素。一个是环境问题。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欧盟的农业发生了巨变,但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土质的严重下降,过度的使用土地降低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地下水被农业生产使用的化学物质污染,由于农业生产周围环境的变化导致一些自然物种的消失以及生物多样化的减少等等。所以,如何使欧盟的农业发展和环境相协调,维持现有的环境以及保护现有的自然遗产,在共同农业政策中纳入对环境有利的规章制度,是未来一段时间急需解决的问题。

(2)是由欧盟再次东扩引出的新老成员国的利益协调。2003年1月欧盟提出CAP改革方案。6月,各国农业部长会议经过多次讨论,对该方案最终达成了一致。这个方案突出了三个优先,即把农业生产的质量放在优先地位;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地位;把农业食品安全放在优先地位。此次欧盟农业改革步骤在2005年起分阶段推进。但是具体实施起来有不少困难。因为从2004年5月起,东欧十国已陆续成为欧盟的新成员,欧盟成员国从15国增加为25国,领土面积扩大23%,总人口达到4.5亿。但是,此次加入欧盟的新成员国中多数国家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也较低。欧盟的农业人口和农村面积因此而扩大,农村的发展、农产品的供给以及农民的收入差距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从预算的角度来看,欧盟东扩对原有欧盟成员国产生两方面的直接影响:一方面,现有成员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将下降10%-15%;另一方面,对新成员国的净预算转移每年约为50-100亿欧元。而且,这些新成员国对农业补贴提出各种要求。在欧盟扩大的初期,相比老成员国,新成员国获得的利益或许会更多些。欧盟原成员国的农民及农业利益集团会因为农业补贴这个“蛋糕”被瓜分而产生抵触情绪。

(3)应对来自WT0与贸易自由化的挑战。乌拉圭回合以来的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使欧盟的高国内支持与出口补贴备受美、澳和加拿大等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批评和指责,并导致了与贸易伙伴之间不断的严重冲突与纠纷。在2001年11月份的多哈会谈中,欧盟更是遭受了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农产品出口国要求其削减和改革农业补贴的巨大压力。欧盟CAP也受到来自内部其他经济部门要求改革的压力。毕竟欧盟的农业只占GDP的2%,欧盟也不可能因为农业而妨碍其从WTO获利的机会。为了相互妥协,顺应贸易自由化的要求,欧盟在农业政策制定中不得不考虑来自外部贸易谈判与内部其他经济部门的压力。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在新一轮谈判中维护其农业地位,增强谈判能力。

2、改革内容:核心内容是直接补贴方式的变化,把挂钩的直接补贴改革为脱钩的直接补贴,将蓝箱支持转变为绿箱支持

(1)改革直接补贴方式:新方案提议建立与生产、价格不挂钩的“单一农场补贴”制度。欧盟的直接补贴政策1992年开始实行,作为降低支持价格的补偿。“2000年议程”进一步将谷物的支持价格在两年之内降低15%,同时提高了直接补贴。上述的欧盟直接补贴政策虽然与当年的价格无关,但

是却与当年种植的产品类别和种植面积有关,属于对生产和贸易具有直接扭曲影响的政策。由于政策实行过程中对生产总量进行了限制,因此,属于蓝箱政策。

按照新的改革方案,原则上取消以上补贴,代之以“单一的农场补贴”。每个农民获得的补贴额将根据以2000——2002年为基期的情况确定,与当年种植的作物种类和面积多少无关,将不再属于扭曲生产的政策,从而可以归为绿箱政策。

新方案提议以农民在2000-2002年收到的补贴总量作为参考,对现存不同市场组织下的绝大多数的补贴纳入单一农场(不挂钩)支付体系中。并将每个农场有资格享受的补贴总额(支付资格)划分为几个部分,以便在农场被部分出售或租赁时,补贴可以随之转移。与以前的不脱钩的直接支付补贴相比,通过脱钩形式补贴农民收入的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耕作物、牛肉和小牛肉、牛奶和奶产品、绵羊和山羊、淀粉薯类、颗粒豆类、水稻、种子与干饲草类。

欧盟农业支持政策转变的轨迹是从市场价格向生产者直接补贴转变,并逐步从挂钩的直接补贴向脱钩的直接补贴转变,使直接收入支持(脱钩与不脱钩)在补贴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共同农业政策的预算费用负担也逐步由食品消费者转向纳税者。

(2)稳定农产品市场政策。在以上补贴政策之外,欧盟继续执行以前的市场稳定政策。谷物保留现行的干预(保护)价格,基础干预价格不变,仍然为每吨63欧元。支持价格仍然实行季节变动,但是每个月的增加幅度减少一半。此外,对蛋白作物、能源作物、硬粒小麦、淀粉马铃薯、干燥饲草、稻米、坚果、奶制品等产品的支持价格、补贴方式和水平,也都做出了一些调整和改变决定。

(3)加强对环境、食品安全、动物健康和动物福利标准的要求。新方案进一步强调了对环境等标准的建设和关注,规定各项补贴政策包括单一补贴政策,尽管可能不再与生产挂钩,但是却与遵守环境、食品安全、动物健康和动物福利标准等方面的法规要求相联系,称之为“交叉达标”要求。这种交叉达标要求也可以用于保护一定的农村自然景观。如果农民没有能够很好地达到有关的要求标准,则视情况按比例削减给予该农民的直接补贴额。

(4)建立新的“农场咨询系统”。这个系统是分阶段建设的,其主要任务是向农民提供如何在生产过程中按照有关标准和良好操作规范的咨询服务。农场审计部门将定期地对农场投入物的投入水平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符合有关的环境、食品安全和动物福利要求。

(5)加强农村发展。欧盟用于促进农村发展的资金将大幅度增加,用于促进农村发展的措施范围也将扩大。这些规定从2005年开始实行。至于具体的措施,则由成员国或者地区政府决定。主要有四个内容:.鼓励农民生产高质量的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支持农民按照欧盟标准进行生产;对实行高标准动物福利的农民实行补贴增加对年轻农民进入农业所进行的投资补贴。

(6)引入强制性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削减对大农场的直接支付补贴。为了改变补贴不平衡的分配格局,欧盟决定对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民采取不同的削减办法。新方案提议,对于直接补贴收入在5000欧元以下的农民免除调整,对于补贴收入额在5000欧元以上的农民按级别逐年递减。对于领到补贴在5001-50000欧元的农民来说,2007年削减幅度为1%,以后根据年补贴规模逐步递增削减,2013年达到12.5%的最大削减幅度;而对于领取补贴在50000欧元以上的农民,2007年削减幅度为1%;以后根据补贴规模逐步递增削减,2013年达到19%的削减幅度。据测算,此项措施每年可节省12亿欧元的支出。这些资金大部分将根据各成员国的农业土地面积、农业就业人口和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值进行再分配,以满足农村发展的具体需要。

二、对山东省的借鉴作用

(一)借鉴欧盟农业补贴措施,遴选补贴重点,加大补贴力度

在农业补贴中,调整补贴结构与增加补贴数量同等重要。要根据国内外农产品的竞争态势,努力使补贴结构合理化,突出补贴重点,提高资金补贴效率。一是重点补贴优质化、专用化农产品、绿色产品以及精深加工的农产品生产;二是农业投入品以良种和节水型灌溉中的水电费补贴为主,其中良种补贴又要向大豆、玉米、小麦和棉花倾斜,以降低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三是对受冲击较大的粮棉油糖等敏感性农产品主产县的中低收入纯农户和一兼户进行补贴四是以贴息贷款和直接补贴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方式,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收购、加工和销售活动。

(二)有选择地引入绿箱中的收入补贴政策

1.减免受冲击严重的粮棉油糖等农产品主产区、贫困地区以及受灾地区有关农产品的税收和村提留、乡统筹费。这些地区的地方政府由此发生的财税收入减少额,由政府转移支付解决。

2.建立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第一,重点对粮棉油糖等敏感性大宗农产品,以及畜禽、蔬菜和水果等主要出口创汇产品进行保险补贴。第二,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重点对市场和生产风险高的棉花、大豆等大宗农产品及我省农业主力创汇的畜禽、蔬菜等进行补贴。

(三)将粮棉流通部门的黄箱保护价收购资金,转为直接向低收入农业生产者发放的绿箱收入补贴

(四)充分利用微量标准允许的黄箱补贴,重点加大特定产品的补贴力度

可将小麦、玉米、大米和棉花这些特定农产品的化肥、农药、农膜和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根据农民出售给政府的数量,凭发票直接领取补贴,然后在市场上自由采购。

(五)注意欧盟贸易壁垒的设置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产生的冲击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目标包括保护生态环境和动物生存环境,保证食品安全。为达到这一个目标,从2004年开始,欧盟正式禁止320种农药在欧盟的销售,其中涉及中国的农药产品多达60余种。由于这些农药广泛用于我省种植业,欧盟贸易壁垒对我省农产品出口影响巨大,对水果、蔬菜、谷物等多种农产品出口欧盟构成壁垒。

(六)发展出口优势农产品,培植和打造品牌农产品

山东省有许多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和种养技术的优良农作物和畜禽品种,以及用这些优良品种的产品加工的名优食品。因此,做大做强这些土特名优产品,打响特种牌,是我省参与国际竞争的对策之一。如寿光近几年培育了如“乐义蔬菜”、“王婆香瓜”、“荣名葡萄”、“寿光大葱”等知名品牌,有的已打入国际市场。“王婆香瓜”无形资产被上海新世纪服务公司评估为3.3亿人民币,已成为该镇的支柱性产业,每年大量出口。

(七)大力发展有机农产品

食品安全是土特名优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非常重要的一道坎。跨越这道坎的有效办法是按照国际食品法典标准组织生产,用安全无污染、富营养、高品质的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占领欧盟市场。山东省有充分的人力资源,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可发展有机水果、有机蔬菜、有机茶叶、有机粮食等多种有机农产品。欧盟国家的消费者均十分欢迎有机农产品,这为我省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八)发展农业,但更要重视保护环境

农业环境问题 篇7

我国观光农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 目前正迅猛发展。发展观光农业, 不仅有利于扩大都市人的旅游空间, 让他们体验农民生活, 促进城乡文化交流;而且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扩大就业,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缩小城乡差别, 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另外, 观光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乡村风貌, 促进农村整体环境的改善, 如对农村原始风貌进行的改善;对荒山、荒丘、荒地进行改造, 使其适应旅游发展;对田、林、路进行整治等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但不少地方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不成比例, 存在自然生态资源开发过多、利用或改善不当等问题, 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是观光农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发展观光农业,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进而协调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 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发展观光农业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塑造良好的乡村风貌, 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 促进农村整体环境的改善。但是观光农业的迅猛开展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1.1 盲目开发, 严重浪费自然生态资源

一些地区不具备发展观光农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 在经济利益的引诱下, 不顾实际情况, 盲目开发, 出现了无人观光的尴尬局面, 不仅浪费了自然生态资源, 更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物力。在一些适宜发展观光农业的地区, 由于缺乏规划和指导, 开发不当, 造成资源的闲置或浪费, 引发生态失衡。

1.2 土地非农化倾向突出

观光农业项目建设用地都是状况良好的可耕地, 虽然也从事农业生产, 但是仍有大片可耕地被休闲娱乐设施、住房、停车场、区内方便游客游玩的道路及其他交通用地等非农设施所占用, 改变了可耕地的使用方向, 既减少了耕地的绝对面积, 又违反了国家土地政策、法规, 无论从长远看, 还是从全社会整体来看, 都是得不偿失的。观光农业的土地利用应本着最小化原则进行, 即尽量利用原有土地类型, 避免土地类型发生变化;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破坏,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 也要对景观进行修复和整治。

1.3 人工化、城市化倾向严重, 破坏了农村特有的自然景观

观光农业的开发, 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民对城市的向往, 使开发区大兴土木, 大搞城市化, 景点人工痕迹明显, 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许多从事观光农业的农民, 在对农业区进行开发时, 往往忽视地方特有的文化传统, 过分依赖非自然的技术手段, 追求城市化的生活方式, 包括农舍铺瓷砖、路面水泥化、建筑现代化、水塘人工化, 不仅使游客感觉到“乡风”、“乡味”不足, 而且还破坏了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另外, 开发区周边建有大量高层建筑物及小区住宅, 使景观的观赏视野受到限制, 从而影响观赏效果。

1.4 旅游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有些重污染企业由城市转入农村;大量汽车废气等污染物排放;农户不讲卫生、生活垃圾随便堆放, 造成旅游地空气和水污染严重。

1.5 农业生产污染严重

农民为了满足生存需要,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 长期单一耕种使地力衰竭、生态退化;游客对花木的过度采摘、对植物的践踏;开发区物种的不合理配置, 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 打破了生态平衡。

因此应高度重视观光农业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以实现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观光农业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 是这些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1 缺乏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支持

(1) 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在发展观光农业的过程中, 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很少;另外, 强调观光农业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政策, 只是“雷声大, 雨点小”, 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2) 缺乏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方面, 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的资金很少, 用于旅游环保的资金则更少。另一方面, 环境保护要确定景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景观美学质量标准、自然生态质量标准等, 这些都需要借助于政府的科研力量;而目前政府科研力量不完备, 科研工作不到位。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过程, 为了能尽量减轻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就必须重视旅游环境质量监测和效应评估工作。因此, 要加强科研力量建设, 提高科研工作能力。

2.2 缺乏项目论证和科学规划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任何事情在前期发展时都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评估, 才能使它顺利进行下去, 观光农业也不例外。通过进行项目论证, 可以得知该地区的发展优势, 以利于确定观光农业的可行性及发展类型, 避免资源的浪费或闲置。

2.3 旅游区管理体制不健全

旅游旺季, 游客严重超过旅游区可承载能力。旅游区接待部门的服务能力差, 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 导致果树采摘过度、草地枯死、土壤板结, 破坏了生态平衡。在国外, 观光农业发展已相当成熟, 但类似情况也不少见, 如西班牙加纳利群岛旅游旺季大量游客前来观鲸, 使鲸受惊而潜入海底;在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 为了防止当地人盗取海龟蛋, 旅游经营者用耀眼的灯光让游客看海龟下蛋, 结果海龟受惊后下不了蛋等, 因此, 在观光农业中的发展过程中, 要做到环境保护工作。

2.4 游客与观光农业经营者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观光农业经营者由于知识水平低、文化素质不高, 对当地文化、民俗、历史重视不够, 使当地的特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者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盲目开发, 忽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由于农民意识不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更不可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监督作用。致使游客乱扔垃圾、恶意采摘等使大量不可降解的物质进入农村地域, 造成环境污染。

3 观光农业发展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观光农业的基础是农业系统功能及生态的良性循环, 环境保护问题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 观光农业和其他旅游业一样, 环境保护是其重点和难点。由于我国观光农业起步较晚, 针对我国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可以借鉴国内外发展观光农业的经验和教训, 使其能够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3.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在发展观光农业的过程中, 农户、土地、开发者、政府和游客都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其中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 要想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要从政府入手。

(1) 贯彻和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法》、《土地法》、《环境保护条例》、《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作用, 以保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能够有效实施。

(2) 加强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支持。一方面, 要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资金投入, 加强科研工作;另一方面, 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使各个方面都贯彻环境保护的思想, 提高观光农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3) 我国政府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制定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 从而缓解生态环境问题。例如, 政府可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强制旅游开发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定期对旅游地进行严格检查, 加强管理;借鉴国外经验, 实行开发商保护环境, 政府以减免税收或实行低息贷款等方式补贴的形式给开发商激励;加强土地审批制度, 缓和土地非农化现象。

(4) 政府要严格控制旅游区周围工业化、城市化的不利影响, 减少周围新建高层建筑对开发区的视线污染, 减少周围厂矿生产造成的噪声、水源、空气污染, 以保持空气清新的乡野氛围。

3.2 开发前进行项目论证和科学规划

项目论证主要是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情况进行论证。观光农业所依托的旅游资源是非稀缺性资源, 其吸引力及辐射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交通便利, 可以使游客用最短的时间到达, 有充裕的时间游玩;而交通不便, 则其可进入性差, 区位不理想而难以客源充足, 引起自然生态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应从资源优势规划观光农业的发展, 对于不适宜发展观光农业的地区, 尽早限制其发展, 避免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另外, 发展观光农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现有资源进行开发。在确定开发时, 要以保护生态资源、发展生产为主要目的, 也要考虑客源市场状况, 避免资源浪费。

3.3 改善旅游地经营管理

(1) 在旺季, 通过提高门票价格等有效方式控制游客数量, 这样既可以保证游客的旅游质量, 又可以避免因游客过多而使土地板结、农作物采摘过度等生态失衡现象发生, 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2) 目前, 旅游地的管理者应该尽量减少承租土地和自行采摘类型的观光农业, 以减少良好可耕地资源的浪费。另外,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避免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等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现象发生, 加强土壤保护, 促进观光农业的良性循环。

(3) 加强环境教育,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旅游地的内部管理既需要农业科技工程技术人才, 也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等方式, 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 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从业素质、环境保护意识, 使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以各种奖励形式激发他们的环保积极性, 激励他们以身作则, 引导和监督游客的行为, 保护生态环境。

3.4 加强社会公德意识

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占有率极低, 这是我国的一个现实国情。而当前我国现阶段人口众多、国民素质低下, 必须采取以政策、法律法规为主, 以道德为辅, 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的管理体系进行环境保护, 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 从而保护我国的生态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

3.5 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发展观光农业要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生态环境是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对观光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经济效益是观光农业发展成功与否的最直观表现, 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如果只注重经济效益, 不顾生态和社会效益, 搞掠夺性开发, 经济效益不但不会长久, 而且最终只能是得不偿失。日本政府便注重观光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经营者的经济利益由政府给予经济补贴。但是基于我国国情, 发展观光农业应采取坚持“三个效益并重, 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方针, 突出发展高效绿色农业, 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促进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

4 结语

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可耕地资源紧缺, 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要使我国农业效益最大化, 就必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观光农业可以使农民获得双重经济效益, 即农业收入和旅游收入, 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其起步较晚, 在发展的过程中, 出现了很多问题, 但这只是过渡的阶段性问题。从发达国家观光农业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 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需求的日益增强、对旅游业的进一步认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 我国观光农业必将保持旺盛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史亚军, 黄映晖.观光农业开发与经营[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辛国荣.观光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6.

[3]郑铁, 周力.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 2006 (6) :34-35.

[4]梁明珠.观光农园旅游开发问题探讨[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1999, 21 (6) :113-118.

[5]曹艳英, 马润花, 徐民英.论我国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J].福建地理, 2000, 19 (3) :21-24.

[6]宋明.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问题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 (2) :1-3.

农业环境问题 篇8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1 农业技术推广中产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1.1 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农业技术推广, 是指通过实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 把农业技术普及运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在我国, 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 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 包括试验、示范、培训、指导、咨询服务以及提供信息等, 强调对农业技术的试验和验证, 以及示范作用。其二, 农业技术推广的环节, 包含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 在强调产中推广服务的同时, 更要开拓产前和产后的推广服务, 使推广服务领域更宽。

1.2 农业技术推广产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概述

1.2.1 农用塑料地膜——“白色革命”变身“白色污染”

我国于1978年从日本引进该技术, 并在全国范围内作为农业新技术进行推广。随着塑料地膜使用量不断扩大以及使用年数的增长, 农田中残留塑料地膜不断积累。残膜污染的危害主要有影响土壤物理性状, 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正常结构的形成, 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污染大气, 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1.2.2 农药废弃物——农产品质量安全杀手

作为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 我国每年的农药包装废弃物约有32亿个。有些农民在施药过程中。将喷洒剩余的药液或容器冲洗液随便倒在地上或倒进河流。将农药包装瓶或包装袋随便丢弃在田间地头或扔进河里。如此简单草率的处理农药废弃物, 自然不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1.2.3 “水草之宝”水葫芦——百年命运浮沉

二十世纪90年代, 各地相继利用水葫芦治理江河湖泊的水体污染。但是, 由于繁殖迅速, 常大面积的爆发, 引起河道堵塞、水环境的剧烈变化、水体富营养过程加速, 并引发新的生态灾害。据统计, 每年水葫芦灾害使中国蒙受80-10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其中仅治理费用一项就高达5~10亿元人民币。

2 我国中部地区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2.1 农业生产资料的不当使用造成的坏境污染

在农业技术推广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中, 农业生产资料的不当使用首当其冲。2009~2010中国农村社区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报告显示:仅有52.48%的农村化肥使用量合适, 50.36%的农村农药使用量合适。与此相对的是, 使用化肥造成的负面影响中, 污染水源、土地板结和破坏生态总计约占70%, 使用农药造成的负面影响中, 污染水源和破坏生态合计占61%。除此之外, 农村地区的坏境污染另一大罪魁祸首是农用地膜等白色污染, 占农村地区出农药化肥外的农业污染的38.30%。

2.2 规模化养殖所带来的坏境污染

养殖规模化, 增收快速化, 污染同样“规模”化。这不是顺口溜, 而是事实。为提高养殖生产效率, 各地相继推广规模化养殖技术。同传统的家庭养殖相比, 规模化养殖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 但其产生的“规模化污染”也不容小觑。缺乏相应的配套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 规模化养殖往往成为“规模化污染”的代名词。

2.3 集约化种植引起的生态失衡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粮食则是基础的基础。长期以来, 我国坚持发展粮食生产, 甚至以粮为纲, 不仅造成了粮食产业畸形发展, 影响其他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也对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另一方面, 一些地方片面的追求速生丰产, 进行集约化种植, 使得物种单一, 不仅病虫害频发, 更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造成生态失衡。

2.4 动植物新品种的不当推广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无论是水葫芦, 还是福寿螺和食人鱼, 从对某一物种的全面肯定到全面否定, 我国的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之前的标准制定及生态效益评判研究人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动植物检验检疫法》侧重于安全的考虑, 而《农业技术推广法》则根本没有相关规定。

3国外农业技术推广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

3.1 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

(1) 十分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 强调依法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2) 十分注重通过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建设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3) 在加强大型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更注重为农场主提供整套技术支持与服务, 通过有效的技术支持, 指导田间灌溉和田间节水, 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4) 通过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5) 十分重视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 树立农产品卫生安全意识。

3.2 日本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

(1) 探索绿色农业模式;

(2) 开展有机农业运动;

(3) 开发低害农药, 加强农药的注册管理与使用指导;

(4) 重视植树造林, 改善生态环境;

(5) 实行土地改良, 治理土壤污染。对被污染的土地采取排土、添土、水源转换等措施, 并对其效果进行检验。

4 解决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生态环境问题的法律思考

4.1 法律价值重构

人们的价值观往往决定了人们对事情的看法以及其自己的行事方法。在经济利益的极大诱惑面前, 各地政府和农民要怎样才能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相兼顾?生态环境价值观念的重构无疑是迫在眉睫的, 并且, 这种价值观的重构, 应该是自上而下的, 并且有一种制度机制对其进行保障的。

国家可以通过法律的制定, 政策的导向, 引导农民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中不注重生态环境效益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会影响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组织农业劳动者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提高他们应用农业技术的能力。”应作相应的补充和完善, 将对农民进行生态环境价值观的教育写入其中。

4.2 法律体系完善

1993年的《农业技术推广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各类农业法规中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不足之处, 但是其对现今的农业技术推广的指导作用已大不如前, 况且其本身存在漏洞, 需要加以完善。

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法》而言, 面对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挑战, 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 修改相关法条, 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写进本法。除确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意外, 还应规定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教育培训, 从法律制度的层面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价值的构建。

(2) 规定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标准的制定。这些标准应当包括:农药、化肥、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安全标准及环保标准, 动植物新品种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评判标准, 农药废弃物、农业种养殖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标准, 新型环保型农业生产资料的安全及环保标准, 等等。

(3) 制定《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实施细则,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可执行性, 对农业技术推广中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是对处罚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违法行为有法可依。

除进行必要的立法建设以外, 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问题同样需要进一步完善:

(1) 划分各部门的执法权限, 赋予环境保护部门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权力;

(2) 各级环保部门及司法机构应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民提供法律指导及法律援助。

参考文献

[1]李昌麒, 吴越.农业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2)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条第二款[Z].

[3]冯明祥, 刘爱娜.农药废弃物管理与农业环境保护[J].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8, 29 (5) .

[4]李小云, 左停, 叶敬忠.2006~2007中国农村情况报告[M].北京:社会文献科学出版社, 2008, (1) .

[5]田有国, 许发辉.美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节水农业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 2003, (8) .

农业环境问题 篇9

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含义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目的是采用各种有效手段防止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保护好农业资源。农业管理部门要因地制宜, 在不违反大自然规律的前提下, 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地理生态环境特征, 制定相适宜的生态保护工作计划和方法, 采用多种经营手段共同管理的方式, 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有废渣、废气、废水、粉尘、垃圾、化肥、农药等来自城市、农村的各种工业生产废物、废料及生活垃圾, 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质量, 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降低了农业人口的生活水准。对于消耗巨大、位置不合理、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项目和企业, 应立即勒令停工停产并改变生产方式, 将其移至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区域;在降低农业垃圾产生方面, 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生产原料及生产方式,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的农药和废料, 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力开展生态农业生产示范方式, 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建设, 鼓励农业人口采取、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手段, 综合治理, 防治结合, 预防为主, 进一步推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管理现状

2.1 立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央及个地方政府逐渐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 在环境保护立法方面开展了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 我国现存的大部分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都只牵涉到了生态大环境的保护工作, 而没有专门制定针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 因此, 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仍需相关政府部门下大力气开展建设工作, 从而使国内的农业生态环保立法工作走上正轨。

当前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发展核心的环境保护法与农业法相结合的综合性法律体系。《宪法》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作出了规定, 明确了政府、地方的相关责任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也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象和内容有所涉及;而《水法》、《土地管理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等单项法律法规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环境等各个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的保护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2.2 执法现状

近年来, 各级执法部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管部门都加大了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措施执行的监督管理工作, 农业生态违反案件的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有效地遏制了违法者和不法犯罪分子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

然而, 由于我国农业人口的过于庞大, 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而城镇工业生产的规模又远远超过了我国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 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仍有许多方面亟需加强和改善。在许多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地, 无法正常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和推广工作, 导致农业生产技术和手段传统、落后, 存在着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的可能性。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 国家大力发展工业和制造业生产, 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忽视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采用了对农业生态环境不友好的技术和工艺, 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 如何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管理工作水平

3.1 完善立法工作

相关政府部门要以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农业生产规律, 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制定更加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条例。立法部门要摈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观念, 确定生产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相配合的新思路, 以共同创建良好农业生态环境取代对生态环境的滞后保护、治理, 向国际先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靠拢。同时, 相关政府部门要利用、整合现有的法律法规资源, 取其精华, 与当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求相结合, 深入了解和研究环境保护工作的重难点, 借鉴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出专门针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律, 把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发展提高新的高度。

3.2 完善执法工作

政府及有关部门有义务向农业生产者、农业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宣传、推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概念、理论、知识和方法, 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普法工作, 让有关法制概念逐渐成为扎根于所有相关人员脑海中的观念, 改变其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态度。

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队伍的建设, 积极投入人力和物力开展法律法规知识概念培训, 提高执法人员的执行能力和工作质量。要针对各种腐败及职权滥用现象推广廉政行动, 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执法团队。同时, 为执法队伍配备先进的设备和仪器, 缩短与世界先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水平的差距。

要强化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执法权力, 加大执法力度。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可赋予环保执法部门扣押、冻结、查封等强制性执行职能, 加强环保执法部门与当地政府机关、国家强力机关的密切合作, 调动一切力量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坚决打击一切对农业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破坏的行为。

摘要:众所周知,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有九亿多, 占全国总人口的70%左右, 而农业人口为七亿多, 占总人口的50%, 而长时间以来, 农业都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到国家民生的关键问题。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的安全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日益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给我国的农作物生产、牲畜饲养、水产养殖等产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不利影响, 阻碍了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 因此, 解决和消除当前国内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现象是有关政府部门和农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文针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及其现状, 从立法、执法的角度展开分析和讨论, 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解决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1]张金艳.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现状, 问题及对策[J].学术交流, 2013, 05:74-77.

[2]王燕.论新农村生态环境的法制保障[J].农业经济, 2008, 01:10-12.

农业环境问题 篇10

关键词:节约循环型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对策,河南省

“十八大”报告提出,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根本。发展循环经济, 能够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节约循环型农业就是根据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 运用循环经济原理和方法, 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 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源的多级循环利用, 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化链条组合, 最大限度地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从而实现农产品清洁生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农业模式[1]。如何更好地坚持资源节约的原则和按照环境友好型、生态友好型的发展模式, 探索、构建河南节约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机制, 不仅对促进中原经济区崛起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对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河南发展节约循环型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在我国面对资源约束与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确立的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 对农业发展要求较高, 又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快速推进期和转型期, 使得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高度依赖性, 更加要求其发展过程必须充分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原则, 否则将难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

1.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实施节约循环型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提条件。河南农业产业结构从整体上讲, 农产品批量生产小、标准化生产率低、商品率较低, 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具体来说, 就是传统种植业比例偏大, 经济作物偏少;生态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低, 生产经营规模小;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比重较大, 新兴特色农业发展缓慢。要在未来时期内保持农业的持续和高速发展, 从规模、数量型向集约、效益型转变, 河南就必须大力推进和实施节约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 把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真正贯穿到现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逐渐构建适应河南区域特色的节约型、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

1.2 农业资源条件要求实施节约循环型农业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 人口总数占全国的7.5%, 使得人均资源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土地资源方面,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8 hm2, 不足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25%, 人地矛盾十分突出[2]。全省地下水资源约为216亿m3, 相当于全国水平的7.1%, 北部地区缺水严重, 农业用水效率低[3]。地表水资源总量为409.7亿t, 接近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45%[4]。近年来, 河南省人均林地、牧草地、森林面积、矿产资源都在减少, 且后备资源相当贫乏。农业资源短缺的本质在于传统的高消耗、低效能、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节约循环型农业的实质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化的发展利益,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选择。要保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合理永续利用,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 必须实现农业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1.3 农业环境状况要求实施节约循环型农业

《2011年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目前河南省农村环境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依然较弱。旱涝灾害频繁, 伏旱发生概率高达60%以上, 常造成秋季作物严重减产, 甚至绝收。大量化肥、农药及其他化学物质无节制地投入使用, 造成地表水污染呈加重趋势, 导致农业环境和食物链遭受污染, 进而加剧破坏了农业生态平衡体系。另外, 农业自身产生的废弃物, 如秸秆、塑料薄膜等也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 更应该自觉地优化农业发展模式, 维护农业环境的承载能力, 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河南实施节约循环型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资源环境问题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本条件。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 长期以来传统的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对资源环境造成了极大浪费和破坏。目前, 河南实施节约循环型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2.1 农业水土资源稀缺程度日益加剧

农业生产所依靠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光、热、水、气、土”, 水土资源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命脉性资源和支撑条件, 也是受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2种自然资源。从土地资源看, 自改革开放以来, 在不断加快推进实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趋势下, 尤其是耕地非农化日趋严重、资源数量不断减少、稀缺程度日益增强, 直接影响了河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河南省人均土地资源、人均耕地面积都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据资料显示,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60 567 km2, 现有水土流失面积约3.46万km2, 约占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的44.1%, 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约160 km2。全省土壤流失量达1.2亿t/年, 折算成流失土壤中的氮、磷、钾肥力100万t, 比全省山区每年施用的化肥量还要多。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耕地中有效耕层变薄, 土地肥力下降, 养分严重流失, 水库、河道淤积, 又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区域农业旱涝灾害。

与土地资源稀缺的现状相同, 河南水资源情况也不容乐观。从表面看, 全省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 但近年来下降趋势却十分明显, 更为严重的是地下水过度开采, 地表水污染趋势加剧, 农田水质污染严重, 农业水资源利用系数低。无论从人均上还是从单位面积土地占有水量看, 河南省水资源都是极度缺乏的, 因缺水造成部分地区的农业基础生产力下降, 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2 农业生态退化态势日渐增强

农业生态退化, 土地生态力下降, 使得河南省的各种自然灾害次数增多, 周期缩短, 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不仅给农业生产、农村稳定和农民生活带来了影响, 也进一步加剧了农业、农村生态恶化。据统计, 2006年河南省由于生态退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9.7万元, 由于森林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03万元, 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825万元;2011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为717.4 mm, 较常年偏少2%, 秋季出现了近50年来罕见的低温阴雨天气, 部分地区出现雾霾天气。生态恶化造成的各种损失, 已经成为农业和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另外, 滥用农药、化肥、农膜, 导致农业生产的二次污染和重度污染, 土壤和农产品中高毒、高残留农药风险加大, 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据统计, 目前全省每年使用化肥300余万t, 有效利用率仅为1/3, 大量化肥存留土壤或渗入地下, 形成污染暗流;由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造成的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以及运动神经疾病等大脑功能紊乱性疾病的死亡人数大幅上升, 近年来食用蔬菜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

2.3 农业环境污染趋势越发严重

随着河南工业化进程加快, 农业环境污染治理欠账太多, 使得环境容量相对不足, 环境承载能力较弱, 局部地区的农业环境仍在恶化, 人与环境、农业与环境的矛盾日渐尖锐,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农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 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固体废物等是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村环境的主要媒介。2011年, 全省工业和城镇废水排放量为38.99亿t,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3.67万t, 氨氮排放量15.38万t, 工业废气排放量为40805.34亿标m3, 氮氧化物排放量166.54万t,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4 584.85万t[5]。近年来, 农田秸秆燃烧也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全省大部分秸秆被弃置不理或直接焚烧, 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量, 也污染了大气环境, 甚至引发火灾。同时, 一些地方还把污染严重的企业搬迁至农村地区, 造成城市污染向农村、农田“漂移”。地下水抽样检测, 水质较差和极差的占73.5%;全省没有一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优级, 近半数省辖市大气环境质量属于轻度污染, 少数城市属于中度、重度污染。

3 推进河南节约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对策

发展节约循环型、生态友好型农业, 是实现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也是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 传统农业对资源环境依赖程度较大, 农业经济技术升级缓慢, 产业机构选择范围狭窄, 反过来又导致资源环境综合利用率低、生态破坏、资源耗竭、产业竞争力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 河南农业发展迫切需要按照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 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 治理水土流失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农业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着力构建节约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

3.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整合构建节约循环型农业的核心力

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也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良好, 消除资源环境对农业经济发展制约, 构建节约循环农业的重要措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主要围绕农业生产结构、区域布局和产业化经营来实现。调整农业内部各产业结构之间比例关系, 稳定种植业基础上, 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林业、渔业的结合及农牧结合、农林结合、林牧结合、牧渔结合等, 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结合市场导向, 调整农民增收方式和产品结构, 大力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 着重发展具有生态环保价值的果业和林业, 发展无公害、绿色的肉、禽、蛋、果、蔬等市场畅销的涉农产品, 尤其是一些名特优产品和精细农产品;依托区域比较优势, 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如独特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人力资源等, 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农产品, 实施集约化经营, 深化新品种发展及深加工, 以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 积极促进农、企合作,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形成种、养、加工、运输和服务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链条, 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积极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 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主体生产能力。如河南沈丘将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生态农业建设相结合, 走出了一条以农生工, 以工促农, 拉长产业链, 推进产业化经营, 实现“产加销一条龙、贸加工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新路子。

3.2 治理水土流失, 发挥构建节约循环型农业的巩固力

水土保持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抓好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 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执法机构、执法队伍和规章制度, 强化水土保持国策意识、生态文化理念和水土资源科普知识, 不断增强广大干群水土资源保护意识;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的监管措施, 统筹规划水系、道路、农田、村庄、绿化、美化、景观建设和整治, 提高生产建设单位履行水土保持义务的自觉性;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实行限制性措施,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少数人受益、多数人负担”的状况, 强化“谁受益、谁负担”的生态补偿机制;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 严控非农建设用地, 科学配置水土资源, 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力, 妥善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 努力转变用地方式, 加快经济发展由外延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 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创新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以土地供应的硬约束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6], 有效协调人口、环境、资源的矛盾, 持续维护生态环境, 有力保护水土资源, 达到“治一方水土、建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目的。

3.3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增强构建节约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面对日益严重的农村、农业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无疑是正确而理性的选择。进一步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各级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要密切协作, 治理工业“三废”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加大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控力度, 实施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严格惩处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积极运用经济杠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推动实施资源税改革,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用途管制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严格控制化学合成物质的使用, 尽量减少化肥、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如改用有机肥料、配方化肥, 推广无公害生物农药, 使用可降解的农膜等;开展环境价值量核算, 建立健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评价体系和绿色GDP核算制度, 如资源核算、环境核算, 改变过去单纯以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状况和政府工作的做法, 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纳入到农业经济建设中, 构建科学完整的生态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 及时反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的统计指标, 真正实现在节约资源、保护生态中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华, 陈杰, 王莉.构建河南省节约循环型农业的对策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 2011 (11) :4-7.

[2]喻新安.策论中原崛起[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50.

[3]张淑萍.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乡镇经济, 2008 (5) :99-104.

[4]贺卫华.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J].学习论坛, 2010 (7) :38-40.

[5]2011年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Z].河南省环境保护厅, 2012-06-04.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专题 篇11

一、考纲解读(表1)

二、考点层析

考点1:农业的区位因素

【疑难突破】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机械、化肥、良种、冷藏等),它们对农业生产和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表2。

2.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图1所示。

3.农业区位的选择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社会经济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它信息确定各地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地形特征;再确定宏观的农业发展方向,如我国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主要发展种植业,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则主要发展畜牧业,山地丘陵一般发展林业,也可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如表3。

(2)小范围地域的农业区位选择思路。从小范围地区来看,主要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农业生产类型,按图2思路进行选择。

考点2 :农业地域类型

【疑难突破】

1.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如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有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如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还有混合农业。

判断一个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关键是看该区域的生产对象和生产目的,建立“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如表4。

2.农业地域类型的评价方法

评价某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般从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生产特点、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思考,注意生产条件与特点、问题与措施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

三、图像突破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图的判读

【图型解读】

常见的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图有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如图3)和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征示意图(如图4)。

【判读方法】

1.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的判读

这类图主要反映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状况,判读时要抓住农业地域类型与地域分布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准确分析。一方面根据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判断每一种农业地域类型所在的主要国家、主要地区的分布位置和范围;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判断该地应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

2.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征示意图的判读

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征示意图(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和比重示意图、生产结构示意图、生产联系示意图、景观图等)反映的是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征。判读时关键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主要比较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在外部景观特征和内在生产上的差异,从而抓住每一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别点,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准确判断和分析。

四、思维建模

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评价

【典例精析】

(2013年全国大纲卷)阅读图5和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

解析:农业自然条件评价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考虑,涉及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四个方面。由图可知,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轮台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从等高线看,轮台位于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

答案:地处高山山麓洪(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地下水)可供灌溉。水源(宝贵)是制约瓜果种植规模的主要自然条件。

【以例得法】

1.分析思路

农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评价该类问题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只要求答出有利条件或指出区位选择的原因,常见设问词有“分析”、“说明”、“归纳”等;第二类,针对特定区域,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其区位条件的特点和表现,常见设问词是“评价”;第三类,先选择对某种农业生产活动的支持或反对态度,然后阐述理由,常见设问方式是“你认为……,说明理由”“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等。常见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问题的思维切入点如表5所示。

农业环境问题 篇12

农业面源污染是目前农业环境的主要污染类型,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成分、范围更为复杂,更加难以控制。农药、化肥、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秸秆和农膜是构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其中,农药、化肥和农膜造成的污染逐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并有所缓解,但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秸秆引起的污染还比较严重。主要存在问题如下:(一)技术层面:1、多年来,我们一直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系列肥料,但由于农业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普及到位率还不够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部分农民还没有全面掌握,有机肥使用量还不能完全达到土壤培肥要求。因此,造成农业生产环境有机污染负荷加大,污染物消纳能力降低。且随着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的逐年增加,流入河流、沟渠的农药、化肥对水体的富营养化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秸秆综合利用率低。秸秆造成的面源污染主要是在秋收时,部分农民在田间就地焚烧秸秆,对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也有未经焚烧的秸秆长期弃置堆放路边或推入河沟,经日晒、雨淋、浸泡引起腐烂,产生污水,污染水体。3、畜禽粪便大多得到收集用于积肥,但仍有产生面源污染的因素。主要是部分散养农户畜禽粪尿流失,粪肥露天堆放,雨水冲淋,地表径流,污染了水体。规模养殖场露天堆放粪肥,粪肥的流失及臭气污染处理不彻底而引起了水体和大气的污染。4、农膜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是由于近年来高效设施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可降解农膜推广使用力度还不够,因此,有一部分长期积累残留在农田土壤中的残膜会造成耕地理化性状恶化,土壤通透性变差,农田残膜分解产生有毒、有害或长期不降解的物质污染土壤。(二)管理层面:1、政策导向滞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只鼓励发展,缺乏相应的环保措施指导和配套技术,基本上没有关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相关政策措施出台,同时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有关知识普及、宣传、应对措施和督查落实不够到位,致使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工作相对薄弱,形成较多的空白时段、地段和环节。2、种植户、养殖户配合意识不强。片面理解环保是政府的事,应由政府来买单。即使有有限的投入也是迫于无奈。部分农民只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大规模焚烧秸秆,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废弃的农膜长期置留田间,给农业生产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3、控制农业污染措施项目少、科技含量不高。对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六大污染源的治理缺乏针对性措施,环境保护的技术和措施不先进,检测方法和手段不完善。循环处理也只是处于一种概念状态,技术和设备还处于初级阶段。4、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效果较低。由于规模化养殖场的“三沼”(沼气、沼液、沼渣)中的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没有跟上,养殖场自身无力自行解决沼液消纳问题,仍然处于直接排放状态,造成了农业环境的“二次污染”。

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措施

1、健全机制,加大宣传与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建立相应组织,明确目标,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力度。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明确部门职责,把该项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出台完善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考核办法,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二是强化制度管理,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对农民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等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引导农民科学种田、科学施肥、尽量减少不科学的农事活动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中残余污染物的增加。三是设立农村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研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走城乡环保一体化道路,保证稳定有效的农业环境保护和治理资金投入,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走上经常化、规模化、制度化轨道。

2、加大农业生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进绿色、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

在农药污染控制上,积极做好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充分运用农业、物理及生物防治技术,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

在化肥污染控制上,要进一步调整优化用肥结构,重点推广配方肥、专用肥、复合肥等,使肥料使用逐步走上高浓度、配方肥、专用肥和高效化轨道。要增施有机肥,扩大秸秆还田面积,采用播种绿肥等措施,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推广测土施肥技术,加大精准施肥项目的实施力度,逐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改进耕作措施和施肥方式,实行化肥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强对肥料质量的监督管理,禁用低劣肥料和有污染的工业垃圾等,防止肥料的直接污染。

3、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优化农村能源结构。

一是畜粪处理为重点,全面推广沼气综合利用工程。

二是大力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按照畜牧业与种植业相结合的“能源生态模式”,充分利用农田、经济作物、果园等种植业来有效地消纳沼液、沼渣。

上一篇: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下一篇:民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