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人口流向问题

2024-08-28

农业人口流向问题(精选6篇)

农业人口流向问题 篇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2014年3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 进一步明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进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政策发展过程, 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零星创新到模仿, 再到渐趋理性整合的阶段。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养老保险参保问题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估, 尤为必要。

不能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

首先, 相当数量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 或进入企业, 或处于灵活就业状态。许多企业并不会轻易地为他们参加职工养老保险, 或者不参保, 或者参加新农保或城居保。其次, 非本地灵活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员无法参加当地灵活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一方面, 很多地方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政策不对外地户籍人员开放, 造成大量非本地灵活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员无法参加养老保险;另一方面有些地方虽然允许本地进城务工的农民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 但不对外地农民工开放。再次, 部分留在城镇、灵活就业的农民工出现参保问题。随着2009年国发66号文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 的实施, 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随就业转移, 不再办理退保手续, 使得有些人的养老保险关系无处可接, 但又不能退保。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费率偏高

首先, 很多农业转移人口收入偏低, 没有缴费能力。当前, 农业转移人口普遍存在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强、收入偏低、收入主要用于当期生活支出等特点, 加之主观上参保意识薄弱, 难以主动持续参保。其次, 最低缴费基数对农业转移人口而言可能偏高。随着近年来各地在岗职工社平工资增幅加大, 以其60%作为缴费保底基数, 超出一部分人的缴费能力。以湖南省为例, 2013年, 企业职工缴费基数保底为2002元, 全省进城务工人员上年度月人均收入为1413元, 低于保底数近600元。再次, 从生命周期角度分析, 对那些追求较高当期收入的农民工和短期进城务工的灵活就业人员而言, 较高的社保费不利于调动其长期参保的积极性;对具有当地城镇户籍的灵活就业人员而言, 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遵循自愿原则, 由于缺乏相应的缴费激励机制, 缴费责任大多由个人承担, 负担较重, 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参保积极性。

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仍需完善

国家出台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但是, 由于社保统筹层次低, 各地分散管理的制度造成政策办法不一。例如, 广东东莞等地的统筹基金缴费率为8%, 湖南省是12%, 如果农民工将养老保险关系由东莞转移至湖南, 东莞则需要补贴4%的统筹基金;如果农民工直接返保, 则仅带走个人账户资金, 统筹基金带不走。因此, 这就造成东莞市向湖南省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积极性不高。此外, 2009年国发66号文规定, 在参保地缴费不满15年的农民工, 应回户籍地领取养老金。许多农民工平时以相对较高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标准缴费, 因不满15年, 只能在户籍地按新农保领取低标准的养老金, 这显然不妥。

新生代转移人口参保意识淡薄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 80后、90后作为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主要群体,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 有很多新特点:首先, 文化程度方面, 80后、90后农业转移人口的文化程度较高;其次, 就业稳定性方面, 80后的就业稳定性最好。其次是70后和90后。再次, 参加养老保险方面, 除90后参保比例很低之外, 80后、70后、60后、50后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都保持在66%-69%。显然,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参保意愿不强。

农转非失地农民社保账户问题还需研究

调研时发现, 多数地区在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时, 为参保人员设立了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由于统筹账户往往有部分政府款项未兑现, 因此, 参保人员无论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居保转移统筹账户, 都成为经办难点。除政府资金有时缺位外, 还存在如何量化统筹账户的权益并加以转移问题。个人账户方面, 则存在资金来源不同引发的问题。比如,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完全由个人出资, 而原有被征地农民个人账户除个人出资外, 还有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等, 在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衔接后, 集体、政府是否继续出资注入个人账户, 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商榷。此外, 各地原有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计发系数为160至180个月, 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镇居保则为139个月。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城镇居保制度衔接整合后, 对制度的自我平衡带来新挑战。

养老保险相关配套法规需补充

一方面, 我国现行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政策主要是针对全日制用工而制定的, 并没有将灵活就业人员全部纳入, 有些地区只是针对特别行业如建筑业, 制定适应当地的参保政策, 缺乏统一性、协调性。农业转移人口中的灵活就业人员由于文化水平所限, 不懂得维护自身权益, 在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时, 有时默认用工单位不为其参加社保, 一旦发生争议, 不利于维权。

农业人口流向问题 篇2

本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所涉及内容仅用于调查分析,并将做技术处理,我们将对您的私人信息进行保密并保证不对您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占用您宝贵的时间,万分感谢!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2014.1.1

在符合您的选项上面画“V ”,如果选择“其它”选项,请在后面写明您的答案。

1.您的性别是男女;您的年龄是;您是已婚未婚;您外出工作的年限;您来自农村还是城镇

2.您的文化程度是

①文盲或半文盲

②小学

③初中

④高中

⑤中专

⑥大专

⑦本科及以上

3.您的月收入是

①1000元以下

②1000~2000元

③2000—3000元

④3000元以上

4.您目前居住在①工棚

②单位宿舍

③出租房

④寄住亲友家

⑤自己买房子

⑥雇主家

⑦其他

5.您在城市里从事的行业是

①农林牧渔业

②建筑业

③加工制造业

④服务业

⑤交通运输业

⑥其他

6.您为什么离开家乡到这里工作,主要原因是

(按顺序选择三项,最主要的排在第一位)

第一位的原因是;

第二位的原因是

第三位的原因

①农村收入太低,城里收入相对较高

②家里农活少,太清闲

③出门学习一技之长,再回家乡创业 ④农民负担太重

⑤为子女或者兄弟姐妹筹集费用

⑥城市生活条件好,不愿意干农活

⑦家乡太封闭保守,思想不解放

⑧别人都出来了,受到别人的影响

⑨村千部作风恶劣

⑩进城以后孩子有条件接受更好的教育

7.您进城后,遇到第一位的困难是

第二位的困难是

第三位困难是

①没有住房

②工作比较危险

③生活没有保障

④经常性的没有工作

⑤即使找到了工作也不稳定

⑥不签订劳动合同,没有什么权利的保障 ⑦工资拖欠

⑧在城里社会地位低下,受到歧视

⑨收费太多

⑩远离亲人,思念家乡

11其他

8.您最希望政府为农民工提供帮助第一位的是 第二位的是

第三位的是

①就业培训

②提供就业信息

③提供法律援助

④社会保障

⑤子女就学问题

⑥取消对农民工工作性质的限制

⑦提髙工资标准

农业人口流向问题 篇3

(一) 农业劳动力专业素质过低, 就业能力不足, 影响了农业劳动力人口向城镇转移。

我国, 改革开放初期,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形成了“民工潮”。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 最近几年我国各地纷纷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令人奇怪的是在企业为招不到人而苦恼的同时, 却是农民工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造成这一矛盾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已经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在这一过程中, 对于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的要求增高了, 然而农业劳动力人口专业素质过低, 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要, 影响了农业人口的转移。

(二) 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健全, 缺乏对劳动力资源的疏导。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和所从事工种的主要特点是依靠熟人的介绍进行选择, 具有明显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对于劳动力的流向和工种的选择, 劳动力市场缺乏科学合理的疏导。同时我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还存在就近集中和向经济区域集中的特点,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自发外出务工的占总人数的95.1%, 通过政府和劳动市场外出务工的占4.9%。劳动力市场缺少对于各个城市劳动力的总需求和专业工种的需求以及流向缺少严谨科学的数据统计和科学合理的指导, 尚未真正的进入市场机制, 存在体制不健全等问题。

(三) 城市的吸纳能力不足, 造成农村劳动力游离在城乡之间。

一方面是农村人口对于在城市生活, 根植于城市之中的渴望。另一方面又是城市吸纳能力不足, 不能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安定的生活。首先, 城市所提供的工作岗位缺乏长效机制, 使农村劳动力缺乏安全感, 难以完成从农民向“工人”的转变。其次, 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农村劳动力相对较低的收入, 使农村人口缺乏在城市生活的能力, 难以完成从农民向“居民”的转变。最后, 人口户籍制度, 医疗制度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健全, 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看病难、孩子入学难等一系列问题, 无法保障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属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难以完成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因此造成了, 农村劳动力还主要处于城乡之间的游离状态, 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携带家属的较少, 造成了农民工性问题和临时夫妻以及留守儿童等一些系列社会问题。

(四) 缺乏对于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权益的维护监督。

农村劳动力受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专业劳动技能不强。我国, 农村职业培训主要集中在对于农业知识的培训, 例如各地的农技推广站和培训站。职业技术培训并没有深入到农村, 被农民接受, 在外出务工的农民中, 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不足10%。另一方面缺乏对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维护合法权利的指导和教育。

二、对策研究

针对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及制约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作者认为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应作为重中之重。

把提高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作为实现我国农业劳动力良性转移, 并进而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的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来对待。当务之急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l) 继续严格控制农业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我国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 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基本被遏制, 但相对而言, 农业人口增长仍然偏快。农业人口增长过快势必大大抵消农业劳动力转移业已取得的成果, 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速度和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

(2) 调整农村教育结构, 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一般来说, 教育结构包括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 教育结构应属宝塔型, 即基础大, 顶端小。扫盲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直接关系到整个农业人口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提高, 应投人较多的资金。但我国农村教育结构的现状是严重向高等教育倾斜, 基础教育目标单一 (仅为大学输送人才) , 职业教育严重滞后, 以致于农村中受过职业训练的人员只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5%。为了使农村教育适应农业经济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必须对农村教育结构进行调整, 在落实基础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3) 改革农村户籍政策。彻底改革城乡户籍管理体制, 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新机制。改革城乡户籍管理体制, 就是要建立新的人口登记和管理体制, 对人口实行开放性户籍管理制度, 即任何人无论是从乡村迁到城市, 还是从一个城市迁到另一个城市, 或从一个农村区域迁到另一个农村区域, 以及从城市迁到农村, 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要求, 就应给予办理户口, 使户籍只承担对人口的社会管理职能, 不再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利益连在一起。

摘要:面向21世纪,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 如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 无疑是众所关注的热点。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还很低, 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其中人口问题就是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面临的重大障碍之一。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根源,对策

参考文献

[1]蒋勇, 林柏浪, 陈泮, 冉瑞平.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 04:16-20.

[2]郭庆海, 栾立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多元化模式及其政策选择[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4:78-82.

[3]丁美东.关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中的几个经济学问题的分析[J].改革与战略, 1997, 01:11-14.

[4]许庆明.关于加快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几个战略性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7, 01:143-148.

[5]龚一萍.从世界农业劳动力转移看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J].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5, 02:30-33.

农业人口流向问题 篇4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获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总体上看, 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 突出表现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据有关方面预计, 到2020年,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总规模在3.2亿人左右。2013年《城市蓝皮书No.6》中指出,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状况不容乐观, 2011年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综合指数仅为40.7%。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虽然被统计为城镇人口, 但并没有真正获得城镇居民身份, 在子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方面无法与城镇居民享受相同的待遇, 也无法长期在城市稳定就业和居住生活, 实际上处于半城镇化状态, 不仅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而且影响城镇化质量与社会和谐。我国的城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 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就是人的城镇化。因此, 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是我国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约因素

(一) 相关制度改革滞后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 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最大阻碍。我国户籍制度附着了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多项制度。实际上, 户籍制度并不直接对农村人口的迁移发挥约束作用, 而是作为各种政策制度实施的载体对城乡人口的迁移发挥约束作用, 成为城乡之间各种社会矛盾集聚的焦点。正是通过户籍制度这个载体, 就业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从各个方面对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生活和工作直接构成了障碍, 阻碍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

(二) 农业转移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农业转移人口能否转化为市民, 其自身的文化水平、职业素质及思想观念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农业转移人口的文化水平仍以初中毕业为主, 而且职业素质偏低, 缺乏转移就业或转岗就业的技能, 加之受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影响, 使其自身就业竞争和生态能力普遍降低, 难以真正融入市民化生活, 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无法在城市里长久地安身立业。

(三) 观念上的偏见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别, 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行为上都造成了部分城镇市民对农业转移人口根深蒂固的偏见和狭隘偏激的歧视。一方面是如何让市民从内心真正接受和认可农业转移人口的价值, 承认农业转移人口是城市的主体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农业转移人口如何主动地融入城市市民社会, 真正做到离土又离乡, 在心理上真正接受自己成为市民。

(四) 公共投入不足, 平等权益难以保障

近年来, 随着城镇人口的增长, 城镇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公共服务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公共服务投入不足。随着农业转移人口规模的扩大, 要享有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 必然要增加地方财政支出。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 对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不足, 公共服务难以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 农业转移人口应有的一些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二是教育资源不均衡。随着农业转移人口的迅速增加, 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满足城镇常住人口学生就学的需求, 造成一些学校班额过大, 班级学生人数违规超员, 影响教学质量。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目前城乡之间社会保障体系尚未接轨, 城乡社会保障水平还有很大差异。因此, 农业转移人口虽然生活居住在城镇, 但与城镇居民相比难以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因此,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必须以户籍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务完善为中心, 具体来说, 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转变观念, 消除各种思想障碍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 既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要实现转移人口户籍和身份的转换, 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农业转移人口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使其全面融入城市文明。

一要强化宣传, 营造氛围。要利用报刊、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 大力进行宣传教育, 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性, 使城乡居民全面了解掌握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政策要求。二要积极倡导树立公民的平等意识。一方面, 各级政府在研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时要平等对待农业转移人口, 让进城农民与市民享受同等待遇, 消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 城镇居民在观念上也要平等对待转移进城的农民, 自觉转变观念, 从内心消除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偏见和歧视, 帮助和支持农业转移人口早日真正成为当地的一员。

(二) 改革完善相关制度, 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制度保障

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一方面, 大城市要继续吸纳外来人口, 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要从实际出发逐步放宽落户条件。另一方面, 要使与户籍相联系的一些制度安排逐步得到弱化, 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有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要逐步建立新型户籍制度。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户口登记制度, 全面建立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 以合法固定住所和相对稳定职业或合法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 只要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相对固定的住所, 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在内的任何公民都有权利进行户口登记, 纳入城市人口管理范围。通过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步过渡到全国统一的、平等的新型户籍制度, 实现城乡人口的一体化管理, 消除现行户籍制度带来的社会不公平、机会不平等, 实现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 有序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 深化就业、教育制度改革

深化就业制度改革, 要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积极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外出就业, 同时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扶持农业转移人口返乡创业,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稳定就业, 体面就业。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纳入国家统一的就业政策范畴, 取消各种就业准入制度, 使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和市民一样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竞争, 并使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合法化、制度化和效率化。

强化输入地政府属地管理责任, 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利。逐步普及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学前三年教育;进一步落实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 实行与城镇户籍学生混合编班, 促进社会融合;落实异地高考政策, 将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纳入就业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范围, 对于连续在本地就读的, 应允许在本地参加中、高考。

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进一步扩大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覆盖面。要逐步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所在城镇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住房保障体系等社保覆盖范围, 为农业转移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社会保障。一是建立农业转移人口的工伤保险、医疗和大病保障制度。二是根据不同情况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有差别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各类社会保险跨地区、跨制度间的转移衔接办法,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参加城镇社会保障的比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 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三) 加强培训,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要积极引导进城农民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积极主动融入城市生活。可考虑为农业转移人口搭建参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平台, 逐渐培养起他们的城市主人翁意识。在农业转移人口较为集中的社区和街道, 政府可考虑成立专门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咨询的组织, 如农民工职业介绍与技能培训服务中心、农民工信息交流中心、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农民工互助会等。通过建立健全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加大培训投入、提高培训质量等举措, 逐步构建起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长效机制。

(四) 加大政府投入, 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保障。为此, 一要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各级政府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加快发展各项公共服务事业, 确保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享有平等待遇。二要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三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 使城乡居民能够同等享受社会保障方面的公共服务权益, 从而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曰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战略意义与基本路径[J].改革与战略, 2014 (1) .

[2]黄爱东.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10) .

[3]胡文静.安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创新与对策研究[J].决策, 2014 (7) .

[4]黎智洪.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困局与策略选择[J].人民论坛, 2013 (20) .

农业人口流向问题 篇5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土地流转,农民意愿,社会保障

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为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每年春节出现的各大空城就是实证。然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没有带来同步的市民化,这就是为什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在数据上存在巨大偏差的原因,这一偏差从2007年的12.01%(涉及人口1.62亿)增加到2014年的17.24%。农业转移人口为什么不能自行同步转为市民?其中一个原因是农村土地财权模糊,流转难或者流转过程中土地价值不能充分体现,作为农民固有禀赋的土地资源无法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应有的经济支持。

1 农村土地流转对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农村居民转换为城市居民,不仅是户口性质的变化、生活地点的变化、身份的转换,更意味着要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条件等社会福利。对于农转非人员,住房应该是所有压力之最。各大城市房价整体不断攀升,就算是在城市拥有一份较为稳定的政府行政单位工作的人,都觉得难以承受高额房租,更别说买一套商品房。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工作技能不娴熟,层次不高,工作稳定性差,工资低,要想租房或买房举家定居城市都很难。离开了农村来到举目无亲、没有任何资源基础的城市务工,可以说农民是“光着身子”进城。而同时,作为农民的财产——土地却静静地躺在农村,由于青壮年劳动力都出来打工,农村土地无人耕种,基本撂荒。此时土地流转就能让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收益,减轻在城市的生活压力,提高其市民化能力。

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各地出现的征地迁拆事件其实是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不能得到保障的一个缩影。这里面有土地制度的原因、有政府征地拆迁范围过宽的原因。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收益权、不充分的占有权和转让权,在集体所有制面前,附属在土地上的权益是脆弱的。因此在面对政府征地迁拆,农民也往往缺乏谈判的筹码,处于被动地位。首先,农民流转意愿受到干涉。多数情况下,村委会事先不经过村民同意就与企业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之后强行将村民土地进行流转,缺乏对农民意愿的充分考量。其次,农民得不到土地应有的价值补偿。目前对土地的补偿主要是土地上的农作物补偿,并没有将土地丧失后,农民为了养家糊口而需额外付出的劳力、奔波等生活成本算在内,更没有将土地未来可能的升值一起补偿给农民。最后,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承受更大风险。由于接受的教育不多,对国家政策了解不够,农民对土地流转的各种后果并不全然知情。

2.2 土地流转机制不当

首先,土地流转程序相对混乱,土地流转纠纷多。目前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多以农民自发形式出现,集中连片的、有组织的流转较少,农户之间的流转较多。尤其在偏远山区,暂时没有大企业、大农户的出现,外出工作的农民就将土地交给留在村里的农户耕种。流转的期限较短,短期性、季节性的流转较多,中长期的流转较少。其次,土地流转机制相对欠缺,土地流转进程慢。由于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市场化运作的土地流转机制,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缺乏,流转信息不畅,往往导致要流转土地的转不出,要租土地的租不到。第三,流转期限短,收益固定,现代化的股份制未能在农业领域充分运用。农民对自己的经济权益维护意识不强,固定租金收入的弊端没能得到重视,很少有人会想到要采用股份制来获取自己应有的分红增加自己市民化的经济能力。

2.3 流转土地用途被改变

《土地管理法》第4条明确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而土地流转后,用途发生改变的现象非常严重。以笔者所在村子为例,沿公路的十多亩良田被流转后变成了砂石场,昔日肥沃的土地变成了硬邦邦的图块或者细小石头紧实覆盖上的渣土。并且由于砂石的堆积,对洪水形成了强大的阻碍作用。每到洪水期,汹涌的洪水被砂石阻拦至河对面的良田,造成对面的良田被淹,变成了河床。而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无所作为,从不对砂石场进行整改,也未对对岸农民的损失给予任何的赔偿。国家一再强调要维持耕地红线,这样破坏耕地的行为必定是有违政策的。虽然我村处于山区,对国家1.24亿hm2耕地的贡献很小,但是物以稀为贵,山区农民对这仅有的耕地是视为珍宝的。一旦不能再在城市打工,回到家乡要重操种田大业,那么耕地从何而来?在这个过程中,村委会是否应该尽到责任?

2.4 农民土地流转意愿较低

傅晨(2014)对农民的分化及土地对不同类型农民的功能强弱进行了分析。土地的保障功能可以为农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就业保障、养老保障及其他保障,对各类型农民都较为重要,尤其对务农农民和以农为主的兼业农民重要性更强。我们农民进城的社保状况目前是很不乐观的,以农民工为例。2015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超过6成的农民工没有与用工方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比例低必然导致社会保险的参保率低,2013年外出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7.6%、15.7%,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41.9%、60.2%。由于养老保险地区之间转接手续的问题、制度设计的不健全、缴费年限长,又迫使大部分农民退保。正因为农民享受不到城镇社保,很多人才不愿意将土地流转。有学者进行调查,有过半以上的对象不愿意流转土地,并且在不愿流转的原因中,没有社会保障占了一定比例。

3 促进土地流转助推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3.1 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是集体土地的承包人,土地流转只不过将其中的经营权分立出来进行流转。在我国各项社保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仍然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必须遵循平等、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进行流转。强迫式的流转必然带来拆迁户生存保障问题,急切的征地也可能带来平民窟问题。一方面政府应该严格履行职责,本着保障农民利益的原则,合理合法地进行土地流转,切忌操之过急,强行流转。另一方面农民要多加强土地流转的认识,对租金、期限、合同规范都要有所了解,避免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使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对于农民不愿意进行合理土地流转的现象,政府要做好宣传,耐心地向农民解释所有问题。

3.2 稳定土地制度,打消入城即失地的恐慌

“入城即失地”让很多在城市里生活的农民保留了农村户口。这部分数量应该是很大的,也因此造成了两种城镇化率数据的差别。《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还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作为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而又通过努力读书或者进程务工经商有条件成为城里人的农民来说,无偿地将土地收回,是对其心里的重大伤害,是对其权益的严重侵害。如果有必要收回,应该为其提供补偿,减轻其损失。

3.3 引入股份制,增加农民土地收入

中央党校网2015年初曾发表了一篇《稳妥推行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思考》的文章,文中指出目前全国已有17个省(区、市)进行了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占全国省份的55%。这些省份都以农村集体土地(单独或结合资金等其他要素)入股,由设立的经济实体对入股集体土地等要素实行统一经营,并采取按股分红等分配方式的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经济制度。农村土地股份制度的产生是基于当前土地价值日益凸显的现实,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3.4 完善城乡社保体制,减弱农民土流顾虑

要加速土地流转,就必须弱化土地对于农民的保障功能。要弱化这一功能,就要健全农民的社保体系。现在正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但是笔者认为户籍制度改革只是形式,关键是要使农民能够享受附属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利益。除了通过改革户籍制度这条途径来协调城乡居民社保,更应该撇开户籍制度的限制,对农民的养老、医疗投入更多的资金。政府可以将土地收益量化,再根据城市标准与土地收益之间的差额对农民进行各项制度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傅晨,任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机理: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学家,2014(03):74-83.

[2]赵云.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民工市民化[J].经济与管理,2014(04):72-74.

农业人口流向问题 篇6

1 六盘水市农业转移人口状况

1.1 三次产业就业情况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是指全部就业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就业占全部就业的比重。随着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成为实现农民转移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2013年全市农业劳动力157万人, 从事农业 (第一产业) 生产的就业93万人 (包括少量外来就业者) , 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截止到2013年底, 六盘水市有大约63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乡村从业人员的情况分析, 2013年在乡村三次产业中的从业人员143.9万人, 有约50万农业劳动力在二三产业就业, 其中外来就业人员和部分非农劳动力在乡村就业约17.5万人, 本地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约32.5万人。

1.2 六盘水市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1.2.1 外出就业情况

根据市劳动就业部门统计数据显示, 六盘水市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呈逐年增长, 2013年, 转移农业劳动力人数55160人, 累计转移就业人数460414人, 其中跨省就业人数303981人。目前六盘水市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已经超过50万人, 其中省外转移超过30万人, 市外省内转移5.8万人, 县外市内转移3.8万人, 县内转移人数13.4万人。根据市劳动就业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 六盘水市省外转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浙江等东部地区, 市外省内转移主要分布在贵阳、毕节等市。

1.2.2 外来就业情况

外来人口就业是人口流动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 近年来六盘水市通过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和就业创业环境, 外来人口也不断增加。2013年外来就业10513人, 来自于省外3945人, 来自于省内各市州6568人, 分别占37.5%和62.5%。2010~2013年底外来就业人口累计40568人, 其中来自于省外14391人。可见, 六盘水市外来就业人口主要来自于省内。

1.2.3 农民工返乡及就地转移情况

农民工回到家乡创业就业是大多数第一代农民工和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共同愿望。随着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 就业创业环境不断改善, 为农民工回到家乡创业就业创造了条件。在外出打工农民工不断增加的同时, 一大批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开始带着资金和技术回到家乡创业就业, 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带领家乡人民共同致富奔小康出力, 同时带动了一大批本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截至2013年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人数累计303676人。根据调查显示, 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行业为种植业、养殖业、批发零售业、商业服务业为主的一、三产业。

1.2.4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文化结构和收入情况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收入与其劳动者自身的文化素质有着密切关系。六盘水市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人员中,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43.7万人, 占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人数的87.4%, 高中、中专文化程度5.9万人, 占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人数的11.8%,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0.4万人, 占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人数的0.8%。在转移就业的农业劳动力中, 经过培训月平均工资为2700元, 未经过培训的月平均工资为2250元, 可见, 农业人口文化素质是影响其转移就业和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

2 六盘水市农业转移人口的特点

2.1 外出农民工以青年男性为主, 受教育程度较低

以2013年调查数据为例, 农民工的性别比例相对稳定, 无论是外出就业农民工、外来就业农民工、年末在外就业农民工总数还是返乡农民工以及各县区的外出农民工来看, 男性占65%。从年龄特征来看, 外出农民工以45岁以下年龄段为主。外出农民工中45岁以下的占90%以上。其中, 1980年之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 (35岁以下) 所占比重达30%。35~45岁的农民工占60%以上, 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力量。从受教育程度来看, 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者占90%以上。2013年, 在外出农民工中, 小学及以下占89.7%,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8.9%,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8.6%,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4%。说明六盘水市农业转移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 对推进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2.2 外出农民工主要以省外为主, 但其比重有所下降

外出务工人员的主要目的地主要集中在省外, 2013末在外就业人数460414人, 跨省就业人数303981人, 约占65%。近年来, 随着跨省外出的农民工数量减少, 农民工以跨省外出为主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

2.3 农民工就业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传统服务业等行业

由于外出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 工作技能缺乏, 其就业往往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传统服务业等对工作技能要求不高的行业。根据对农民工的调查, 农村人口转移的行业分布情况是, 转移人口就业行业比较集中, 主要集中在工业、矿山、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 占转移人口的比例高达80%, 男性主要从事建筑、住房装修、水电安装, 女性主要从事餐饮、家政等服务业。

3 六盘水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就业结构转型的滞后性

从就业结构看, 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大, 且农业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低。尽管大量农业劳动力人口向非农业领域转移。但是, 农业从业人员仍然占据从业人员的相当比例。2013年, 农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65%, 农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6%, 这表明六盘水市有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未能随着农业比重下降顺利实现产业结构上的非农转移, 而长期滞留在农业领域。

3.2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得益于城市修编和乡镇调整

六盘水市快速提升的城镇化率绝大部分不是由于农民进入城镇引起的, 而是由于经过多轮城市修编后郊区农民被城镇化以及市域内的部分乡改镇后一部分农村被城镇化得以提高的。2011年以前, 六盘水市有98个乡 (镇、街道) , 其中乡有64个, 占65%, 到2013年进行拆乡建镇, 全市有103个 (镇、街道) , 乡减少到49个, 只占47.6%, 这是一个值得分析的现象。这一现象表明, 六盘水市城镇化率的提高实际上主要得益于城市修编和乡镇调整。

3.3 户籍改革的滞后性

户籍制度改革是社会体制改革的重心。户籍口径测算的城镇化率显著落后于常住人口测算的城镇化率。通过分析户籍口径的城镇化率发现, 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存在显著差异。1990~2013年, 六盘水市户籍口径计算的城镇化率从15.22%提升到22.61%, 年均增长0.32个百分点, 201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1.5%, 两者相差18.9个百分点。

3.4 市民化“农民”与城镇居民差距较大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除社会身份转变和社会认同外, 政治权利、公共服务、经济生活条件、综合文化素质四个方面也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评价指标, 用以评价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各个方面与城镇居民 (市民) 的差距。总体来看,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在政治权利、公共服务、经济生活、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城镇居民的差距均较大。

4 加快推进喀斯特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

4.1 实施“三化”战略, 是现实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 六盘水市积极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带动战略, 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 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发展的空间不断延伸。2013年, 全市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3.4%,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

4.2 加快户籍制度及相关政策的调整, 消除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碍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进城务工的子女同样享受跟城市户口子女一样的入学待遇, 就近入学, 农村户口同样可以在城市登记成为个体工商户、企业老板, 成为市场主体, 参与经济活动, 为农民进城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在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这些都是实现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的根本保证。

4.3 保障农民基本权益, 解决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的后顾之忧

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尚未实现, 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民的各项权益的确权未能完成, 城乡计划生育政策存在差距, 农民对转非积极性不高。根本原因其一, 是二元户籍制度尚未从根本上废除, 户籍制度背后的福利因素构筑的成本门槛限制了农民的非农转移。其二, 是农转非过程中农村集体资产缺乏科学合理的处置手段影响了农民转非的积极性。其三, 是农民担心附着在农业户口上的各项权益会随着市民化被剥夺, 也从而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积极性。其四, 是城市中的高房价、低收入、高支出 (相对在农村) 也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以农村土地为核心农村各项制度改革, 解决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的后顾之忧, 才能真正有效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

参考文献

[1]潘家华, 魏后凯.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2]陈妙香.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探讨[J].经济管理, 2014 (10) :73-74.

上一篇:动物类技能大赛下一篇:农业综合开发新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