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与社会环境(精选12篇)
语文学习与社会环境 篇1
社会环境和人类相互依存, 没有人也就无所谓社会环境。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1) 。社会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 随着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语文学习者是社会人, 自然会受到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激励和约束。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语文学习者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就更加密切。因此, 语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受的影响主要来自社会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对其产生的重大影响。本文探讨语文学习者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是为了语文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
一、语文学习者和社会环境
(一) 语文和语文学习者
语文一名, 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 “彼时同人之意, 以为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 (2) 因此语文也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因为文章都是运用口头语和书面语的文字来表达, 进行交流的语言就是口头语。
语文学习者就是学习语文的人。
(二)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 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和演替, 受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以及社会规律的支配和制约, 其质量是人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之一。社会环境是人创造的, 人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也在人的改变下更新并且反作用于人本身。
二、语文学习者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
综观我国古代教育, 语文学习者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上古时期, 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 因此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课程。但是原始社会的课程内容确实存在, 并且渗透在社会活动中, 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内容也是如此。比如:原始的宗教祭祀、原始艺术 (唱歌、舞蹈、绘饰、雕刻等) 、原始记事 (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图画记事) 和伦理道德观念教育, 就有不少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因此人们在劳动、仪式、祭祀等社会活动的参与过程中通过耳闻目睹、口耳相传、口头创作等方式来进行语文学习。由于人们对自然现象认识不足, 因此通过想象和口头创作了古代神话故事, 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这些篇目一直是我们语文教材的传统教学内容, 它们留传至今与语文学习者的代代相传莫不相关。
奴隶社会, 生产力水平提高了, 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 教育也就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方式中分离出来, 成为独立的事业。教育发展出现质的飞跃, 为语文学习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教育内容以“六艺”为基础。“礼”、“乐”、“书”中包含着相当多的语文知识, 语文学习者能够在专门的地方学习专门的知识。
封建社会,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及政治、经济的发展, 大大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封建专制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实行专制, 这凸现了政治对语文的控制关系, 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体, 统治阶级为语文学习者限定了学习内容。封建统治者推行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语文学习的发展, 然而到封建社会末期科举制度又抑制了语文学习者的发展。
近代的语文课程和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科举制度的废除是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就语文教育而言, 最为突出的是语文单独设科, 国文名称出现, 白话文进入语文教学。语文从多学科的融合中分离出来, 语文的单独设科为语文学习者提供了更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更专业的教学方法。
立足我国语文教育史,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语文学习者进行语文学习是一种行为, 他的学习行为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美国心理学家鲍尔和希尔加德在《学习理论》一书中提出联想主义学习理论, 它重视环境和经验的作用, 对学习的解释强调可观察的行为, 认为学习是一系列刺激与反应的积累” (3) 。所以社会环境中一些与语文学习者利益相关的因素就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刺激。如“学而优则仕”就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环境刺激, 当一些读书人通过努力读书取得功名以后, 这种学习活动的成功对其他人也产生了一种社会刺激, 进而提高了语文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三、社会环境对语文学习者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政治对语文学习者的影响。语文学科教育的内容要表达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为之服务, 因此语文学习者与社会政治体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很多时候政治体制直接决定语文学习者受教育的权利。古代学在官府, 只有少数贵族才有机会学习文化知识, 语文学习者的数量和范围受到限制。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教育内容和形式。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销毁了语文学习者赖以学习的书籍, 就是对语文学习者的专横独裁, 这对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灾难。汉朝的“独尊儒术”又是影响语文学习内容的典型代表。把语文学习者的内容限制在儒家范围内, 对语文学习者宣扬儒家思想。唐朝统治者的开放使唐朝文化呈现繁荣景象, 为语文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广泛学习的契机。宋朝倡导理学, 规定一般的语文学习者必须学习四书五经, 蒙童读物有《千字文》、《千家诗》、《三字经》等。明清的文字狱对语文学习者的语言运用是一个残酷的控制。清朝末期统治者宣布取消科举制度之后, 自民国时期语文单独设课对语文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文革期间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 抹煞了语文的人文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语文的工具性, 人们使用的语言以毛主席语录为标准, 可见当时的语文学习者受压抑的程度。改革开放后, 语文学科强调知识性, 是为了弥补大众语文常识的不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二十世纪末语文的知识性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过分强调知识性会导致人文性的失落, 因此语文课程的设置增强了人文性, 并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学科的本质日益明确, 对语文学习者真正学好语文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经济对语文学习者的影响。社会经济的优劣对语文学习者的要求会有所不同, 不同的经济状况对其学习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也不同。原始社会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言、文”, 那只能算是前语文教育, 语文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只能通过简单的口耳相传及简单的文字和符号来实现, 大大限制了语文学习者的学习方式, 降低了学习效率, 不利于更快掌握好语文知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语文教育是‘古文教育’” (4) 。这种前语文教育, 主要是学习书面文, 这时的“古文”与近代的“文言文”不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尤其是竹简、纸张、印刷术的发明, 使语文学习的内容有了载体并且可以流传。近代工业化社会, 世界经济飞速发展, 为语文学习者提供了学校、书籍和教师, 为语文学习者进行语言交流和文字著述开拓了新的视野。尤其是小说、学术专著等空前繁荣, 使语文学习者的人文修养提高, 丰富了语文知识体系, 经济给语文学习者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持。当代语文学习者更能享受经济和科技发达的语文教育, 收音机、电视、电脑等媒体的出现, 特别是网络和远程教育的综合运用使语文学习效果突飞猛进。语文是基础的应用学科, 人们在网络交流中也会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这又为语文学习者开辟了一条新的学习途径。手机的普及, 文字信息的出现也是一个很好的运用日常用语和口头语的途径, 语文学习者的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语文学习者能很快学以致用, 让学和用更紧密地结合, 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运用的准确率, 例如在文档中使用不规范的语言可以自动提示, 使语文学习者在应用过程中就可以立即得到更正, 可见经济的发展给语文学习者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方法。经济对语文学习者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增加、学习途径的扩大、语文学习者语文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语文学习者享受到经济发展的诸多益处, 反过来也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者相辅相成。
文化对语文学习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学习心理、学习习惯、语文思维等方面。“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历程, 因为教育思想观念价值规范等都源于文化的精神层面, 其整个制度化的体系也是受其制约和支配的, 所以一般说来, 文化的精神层面对其制约最深。” (5) 我国古代教育中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 语文教学和学习的内容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学以及自然学科的教育等融为一体, 造成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界限模糊, 语文学习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更紧密。儒家文化一直是我国的文化主体, 语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周朝末年, 礼崩乐坏, 社会阶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直至春秋私学的兴起, 文化下移, 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学派林立。这种大好的形式为语文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儒、道、墨、法等各个学术流派争奇斗艳, 反映在教育领域里是自由竞争。从语文的教育角度看, 他们的学术思想和语言文字影响着后世, 对语文学习者来说, 他们创造了无比瑰丽的财富, 也给学习语文的人创造了一个丰富的文化精神宝库。孔子对语文学习者的影响是深远的。汉朝推崇儒家文化, 奠定了儒家文化在我国文化中的中心地位。唐朝韩愈和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 这一时期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的效果最为显著。唐朝佛教的传入, 对唐文化的影响很大, 对语文学习者也有较大的影响, 经书里面很多故事对语文学习者的启示有目共睹。融儒、道、佛等于一体的宋代理学, 曾经深深影响着语文学习者的学习理念。书院制度对我国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也给语文学习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大量平民子弟获得学习机会。明清时期资本主义文化和思想的传入, 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西学东渐, 新文化观念的传入, 使语文学习者耳目一新, 为语文教育翻开了新的一页。
教育对语文学习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的时代性等方面。教育对语文学习者的制约会直接关系到语文学习者的课程与教学。教育目的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是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标准, 是对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 而语文学习者是受教育的一员, 因此教育目的直接影响到语文学习者。教育方针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教育的性质及服务方向、教育的总目标、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语文学习者在受教育期间会受到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约束。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语文学习者的灯塔。语文学习者了解教育目的和方针就会紧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使自己的学习目的更明确, 效率也更高。因此语文学习者了解当前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就会配合当前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来获取更好的学习方法, 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全面发展是我们当今社会的四项素质标准, 作为语文学习者, 掌握目前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教育的时代性对语文学习者也产生影响。例如, 目前的教学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对语文学习者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因为语文学习有别于其他学科, 它是“文道统一”的载体, 是传情达意的手段, 具有丰富的人文性, 较强的人文意识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人文精神。过去教师的一言堂模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主动性、积极性, 没有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 也不能较好地让语文学习者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互动的课堂使语文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感悟语文的文学美、人性美、生活美等。时代性的另一个体现就是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 图文并茂的课件使语文学习者在课堂上感受到文字的意蕴美和意境美, 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的互动可以使语文学习者深刻感受到文字流动的美感, 对语文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积极的提升作用, 对语文学习者掌握语文学科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由此可见, 社会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 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刺激和影响着语文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动机、内容和学习目的等重要方面。同时, 语文学习者学习好语文学科也是为了在社会实践中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也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者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
语文学习者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些影响在语文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不同层面体现出来, 这是由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性质决定的。21世纪的教育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语文是基础学科和应用型学科, 为了更好地学习语文, 学习者要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 以便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传播中华优良文化。
参考文献
①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②王文彦, 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③朱学清.‘大语文’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④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⑤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语文学习与社会环境 篇2
2.“人在环境中”这一理念启发社会工作者关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①关注个人并寻
求提高其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身的能力;②关注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把人和他们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机会连接起来;③关注环境并在必要的时候改革环境,使之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
3.生态系统理论:又称为社会生态系统论,它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群体、社区等)看作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即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这种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
4.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它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5.时间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环境变量。
6.生命历程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层级
角色和生命时间序列。
7.多元年龄观包含生物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三个基本维度。
8.9.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①遗传的影响;②母亲对胎儿的影响;③父亲对胎儿的影响;④环
境对胎儿的影响。
10.11.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①孕妇体内环境和物理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②职业环境与不良嗜好对
胎儿的影响;③家庭与社会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12.在帮助意外怀孕的女性上,社会工作者可以承担许多角色和倡导者的角色。
13.国际上一般以某一
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刻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存在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
14.国际公认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02-107之间。
15.我国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①家庭内部对男性的偏好;②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
③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④医疗技术手段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16.中国被视为世界上生育
17.婴幼儿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8.婴儿的基本情绪包括愉快、兴趣、愤怒和恐惧
19.情绪与情感对婴幼儿成长的意义:①情绪情感是婴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②情绪情
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和驱动器,支配、制约着婴儿的心理活动,婴儿的活动情绪色彩很浓;③情绪情感可促进、推动或抑制、延缓婴儿的认知加工过程;④情绪情感是婴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
20.狭义上的依恋:特指婴儿与其看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现为婴儿和看护人之间相互影响
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
21.依恋形成的标志: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即认生,6-8个月时
22.:①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②B型:安全性依恋;③C型:焦虑——反
抗型依恋;④D型:紊乱型依恋
23.依恋的影响因素:①抚养方式;②婴儿气质;③亲子早期互动;④母爱剥夺
24.:①身体虐待;②性虐待;③精神虐待;④忽视
25.育及医疗照顾),以至危害或损害了儿童的健康或发展;或在本来可以避免的情况下使儿
童面对极大的威胁(包括饥寒、长期缺乏照料、强迫儿童从事与其体力活年龄不相符的工
作等)。
26.忽视应包括身体的、情感的、医疗的、教育的、安全的和社会的六个方面。
27.3-7周岁可以说是一生中词汇增加最快的时期。
28.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专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
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29.学前期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①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②情绪情感以外显性为主,内
隐性逐渐增强;③情绪情感以易变性为主,稳定性逐渐发展;④情绪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情感不断丰富深刻。
30.:①游戏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②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③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31.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①先天遗传素质;②家庭教养方式;③幼儿园老师的教育
态度;④社会文化;⑤大众传媒。
32.任何单一的家庭模式都不一定可以为成长中的儿
童们提供一个十足完美的发展环境。母亲—孩子的家庭模式和其他各种家庭模式一样,它
们都可以提供社会话的支持体系和方法,使他们在感情、智力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完整家庭的冲突消极影响:
1、孩子在充满矛盾、父母要求不一致的环境和家庭
气氛中缺少宁静、和平、幸福、安定,简言之,缺少儿童精神与心理健康全发展所必须的一切条件;
2、发生神经、心理病态的危险急剧增长;
3、行为的放纵和缺乏自制力日趋发
展;
4、孩子的适应能力逐渐降低;
5、道德习惯上瑕疵日益增多;
6、孩子越来越不习惯
于人们共同的道德规范;
7、孩子往往会产生对自己双亲的反感。有的甚至对一方的怀恨在心。单亲家庭的可能优势:
1、增强孩子的自立愿望;
2、有利于父或母与子女的情感交
流,子女体谅单亲家庭父(母)。心理成熟较早;
3、生活技能更多,培养起较强的生活自
理能力;对某些离婚式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由于摆脱了离婚前的纷扰状态,得到了平和的成长环境,有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
33.人的一生出现两个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高峰,即婴幼儿期和青春期。
34.学龄期儿童的认知发展:①已经有了可逆性和传递性;②已经能解决守恒问题;③开始脱
离自我中心性;④开始逻辑思维。
35.学龄期的行为与生理问题:①多动症;②学习困难;③肥胖。
36.在应对多动症时,三方面的干预措施。首先,对学校环境的干预:①调整教室;②对老师的要求;③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其次,对家庭管理的干预:①家庭生活要尽量做到有条
不紊;②自我控制能力训练。再次,加强孩子的社交技巧训练。
37.青春期在生理上是指性器官发育成熟、出现第二性征的阶段。
38.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39.:①青少年处在精力旺盛时期,学习能力和接收新事物的能力极强,好奇心和表现欲是青少年这一群体共有的特性;②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常识了解
非常有限,对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控制;③一些道德败坏的人
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大肆散布色情、暴力、反动言论等信息,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40.41.①开展助学工作,为辍学、失学和经济困难的学生联系资源、提供物质帮助,创造重新入学
或完成学业的机会;
②帮助后进学生,针对个别学生在情绪、心理、行为和学业上遇到的问题,以及学校中普遍
存在的不良倾向,通过有目的的辅导、帮助以及批评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不良行
为,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③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服务社区活动,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
④帮助和保护处于困难中的学生,帮助他们处理由于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良同伴群体所造
成的影响以及不健康的闲暇活动所引发的问题;
⑤在社区内开办一些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文化娱乐设施和项目,全面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42.成年早期的个体在生理方面正处于最佳状态。
43.:①个人品质是重要的选择标准;②物质利益和经济因素起关键作用;
③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成为重要因素;④外表形象是择偶的重要影响因素;⑤地域、年龄
和种族差异的影响力呈减弱趋势。
44.指男性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当或者比自己地位稍差的女性为伴侣;女
性往往更多地要求配偶在受教育程度、薪金收入和职业阶层等方面高于自己,也就是常说的“A男配B女,B男配C女”的现象。
45.其实质应理解为夫妻有生育能力而不愿意生育的家庭。
46.47.成年早期的相关问题:①角色转变;②工作歧视;③性骚扰;④艾滋病及其干预。
48.包括:离开生身家庭独自居住,开始工作或继续深造,结婚或建立重
要的亲密关系,养育子女并照顾长辈,开创事业并为生身家庭和自己的新家庭投入大部分
闲暇时间。
49.与重要伴侣建立持久稳定的亲密关系是成年早期的核心任务之一。
50.对其所做得具有性内涵的言辞或举动,包括言语调戏与侮
辱、身体接触以及性器官暴露等。
51.:①交往范围的扩大是中年期人际关系的特点之一;②中
年期人际关系常常出现紧张的状况;③中年期人际关系呈现出稳定性和深厚性的特点。
52.⑤中年失业问题。
53.中年期夫妻的压力由以下四个主要因素引发:①社会变化的影响;②个体发展的影响;③
早年婚姻关系的耗损和僵化;④家庭生活圈的改变。
54.①加强夫妇
之间的沟通;②帮助夫妇双方重新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在情感上缩小双方的距离;
③促使案主把婚姻、家庭看作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
55.离婚后可能面临的压力:①自卑;②孤僻;③仇恨;④痛苦;⑤再婚的随意和畏惧;⑥悔
悟。
56.角色的承担者去履行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顾此失彼、在时间和精力上感到紧张的情况。
57.①失业的集中影响是家庭收入的减少;②失业会导致失业者在家庭中地
位的下降;③失业会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
58.老人的社会参与活动:①休闲娱乐;②继续教育;③宗教活动;④再就业和志愿活动。
59.老年期的相关理论:①撤退理论;②活动理论;③其他理论:撤离理论。
60.老年人再婚的三种模式:①结婚式再婚模式;②同居式再婚模式,即未经履行任何法律手
续,丧偶或离异的异性老人便过上了事实上的夫妻生活;③老年协议式再婚模式,也可称
为老年协议婚姻。
1.2.①
②
③
3.当今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人在情境中”。将个体育道德问题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反对将来问题单“人在情境中”启发社会工作者关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 关注个人并寻求提高其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身的能力。关注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把任何他们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机会连接起来。关注环境并在必要的时候改革环境,使之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又称为社会生态系统,他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群体、社区等)看作一种独归因于个体特质或某一处外在因素的简单化观点,而从整个生态系统着眼,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资源。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即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这种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
4.5.6.7.8.9.① 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时间: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环境变量。生命历程: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层级角色和生命时间序列。多元年龄观的时间概念包含了生物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三个基本维度。性别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包括生物性别、社会性别、性行为性别三个基本层面。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p71: 遗传的因素。
② 母亲对胎儿的影响(母亲的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年龄{最佳生育年龄24—29岁}、体重、身高、孕史;母亲的营养对胎儿的影响;母亲的情绪对胎儿的影响)
③
④
10.父亲的胎儿的影响。环境对胎儿的影响(孕妇体内环境和屋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职业环境与不良嗜好对胎儿的影响;家庭与社会环境对胎在帮助意外怀孕的女性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倡导者。儿的影响)
11.人口性别比:指以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刻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存在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02—107之间。
12.①
13.14.15.①
② 我国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 家庭内部对男性的偏好②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中国被视为世界上生育“男孩偏好”最为强烈的国家之一。婴儿的基本情绪:愉快、兴趣、愤怒和恐惧。情绪与情感对婴幼儿成长的意义: 情绪情感是婴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通过情感的外部表现,婴儿可以向母亲表达自己的体验,母亲可根据婴儿的情绪情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和驱动器,支配、制约着婴儿的心理活动,婴儿的活动情绪色彩很浓。情绪直接指导③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④医疗技术手段发展带来的副作用。反应调整婴儿所处的环境,使婴儿更易于适应环境。着婴儿的行为或不做某个行为。
③ 情绪情感可促进、推动或抑制、延缓婴儿的认知加工过程。通过与客观世界的交往,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婴儿可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④
16.情绪情感是婴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通过婴儿的情绪反应,父母可以了解婴儿的需求、好恶、感觉体验,从而调整自依恋:即特指婴儿与其看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现为婴儿和看护人之间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表现在母亲和己与婴儿的交往方式和方法。婴儿之间。形成的标志: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17.依恋的类型P133:①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 ②B型:安全依恋型。③C型:焦虑—反抗性依恋④D型,即紊乱型依恋
18.①
②
③
④
19.20.依恋的影响因素P135: 抚养方式。看护者尤其是母亲对婴儿喂养方式及与婴儿的互动方式是婴儿依恋关系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婴儿气质。婴儿最终形成哪种依恋,不仅取决于父母的抚养方式和家庭环境,也与婴儿本身的特点和气质有关。亲子早期互动。增加婴儿早期与母亲的皮肤接触,能促进和增强母婴依恋。母爱剥夺。母婴分离,进而与家庭分离对儿童心理的负面作用往往是不可恢复的。家庭成员虐待的类型: ①身体虐待。②性虐待。③精神虐待。④忽视。忽视:各类性虐待中被举报最多的形式,但它对婴儿及年幼儿童的身心发育具有毁灭性的打击。包括:①身体忽视。②
情感忽视。③医疗忽视。④教育忽视。⑤安全忽视。⑥社会忽视。
21.22.23.自我延迟: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3—7周岁(学前期)是一生词汇增加最快的时期。学前期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①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成熟以及言语、认知、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儿童对情绪的控制力逐渐增强。
②
现。
③
④ 情绪情感以易变性为主,稳定性逐渐发展。随着年龄增长,情绪的稳定性会明显提高。情绪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情感不断丰富深刻。随着年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增强,个体的情感体验层次不断增加,对身情绪情感以外显性为主,内隐性逐渐增强。随着语言能力和认知随意性的初步发展,儿童逐渐能调节自己情感的外部表边人会有不同的爱的情感。
24.游戏对学前儿童的发展的作用:
①
制。
②
③
④
心。
25.26.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P206: 单亲家庭必然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P225 ①先天遗传素质。②家庭教养方式。③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态度。④社会文化。⑤大众传媒
① 单亲家庭的孩子与对照组和一般家庭中孩子相比,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他们胆怯、孤僻、自卑、自尊度偏低;情绪极不稳定,恐惧、郁闷、失望、不安等不良情绪明显;行为畏缩,敏感、多疑、社会适应不良。
②
③ 但是在社会文化趋向多元化,宽容及理性的今天,随着离异或丧偶等原因导致的单亲家庭不断增多,有关单亲家庭的传比起其他具有同等社会经济地位的孩子们,单身女性家长家庭的儿童更具有感情调适的能力;除非本人因家庭情况而遭统观念正趋于改变,单亲家庭为破碎问题家庭,是病态取向观念,因此,单亲家庭的形成对孩子的影响并非都是消极的。欺辱,在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有高度的自尊心,智力也比较发达,但在青少年时期,犯罪率也较高。
④ 单亲家庭,单身女性家长都有哺育儿童和向儿童提供感情支持的功能。另外,相对于充满冲突、争吵的家庭来说,单亲家庭对子女往往更具有更为积极的作用。对于完整家庭,在形式上完整而稳定,实际上父母唇枪舌剑、冲突不断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们反而更易受到不良刺激和加重心理压力。
⑤ 单亲家庭的优势:1)增强孩子的自立愿望。2)有利与父或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子女体谅单亲家庭父(母),心理成熟较高。3)生活技能更多,培养起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4)对某些离婚式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由于摆脱了离婚前的纷扰状态,得到了平和的成长环境,有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
27.28.①
29.30.人生中两个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高峰-------婴幼儿期和青春期。学龄期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特征P234: 已经有了可逆性和传递性。②已经能解决守恒问题。学龄期行为与生理问题:①多动症。②学习困难。③肥胖。应对多动症采用的干预措施: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操作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想象来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游戏是儿童人际交往需要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建立起对自己的信模仿和表现周围的人与事物。游戏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地变换动作、姿势,可以多次重复他们所感兴趣的动作而不受限③开始脱离自我中心性。④开始逻辑思维。
① 对学校环境的干预,包括:调整教室,集中孩子注意力;对老师的要求,以鼓励和表扬等肯定方式为主;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降低期望值,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学习技能培训。
②
③
④
31.32.对家庭管理的干预,包括:家庭生活要尽量做到有条不紊,使孩子在家里的活动规范化;自我控制能力训练,鼓励家长要加强孩子的社交技巧训练。鼓励孩子与同龄儿童交往,教会孩子与孩子交往中的基本礼貌和技巧,控制和减少孩子的对于病情较重的儿童,在行为治疗的同时,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一些药物。青春期在生理上是指性器官发育成熟、出现第二性征的阶段。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培养孩子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攻击行为。
①
②
③
33.34.①
②
③ 青少年处在精力旺盛时期,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好奇心和表现欲是青少年这一群体共有的特征。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常识了解非常有限,对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控制。互联网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以“无主管、无国界、无警察”而著称,一些道德败坏的人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大肆散布色青春期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有:①学习障碍。②人际关系障碍。③情绪障碍。④行为障碍 对有适应问题的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开展助学工作,为辍学、失学和经济困难的学生联系资源、提供物质帮助,创造重新入学或完成学业的机会。帮助后进学生,针对个别学生在情绪、心理、行为和学业上遇到的问题,以及学校中普遍寻在的不良倾向,通过有目的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服务社区活动,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情、暴力、反动言论等信息,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辅导、帮助以及批评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培养其良好的行为规范。
④ 帮助和保护处于困难中的学生,帮助他们处理由于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良同伴群体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不健康的线下活动所引发的问题。
⑤
35.36.在社区内开办一些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文化娱乐设施和项目,全面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年早期的个体在生理方面处于最佳状态,黄金时期。P338 择偶标准:
①个人品质是重要的选择标准。②物质利益和经济因素其关键作用。③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成为重要因素。④外表形象是择偶的重要影响因素。⑤地域、年龄和种族差异的影响力呈减弱趋势。
37.择偶梯度:指男性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当或者比自己地位稍差的女性为伴侣;与此相反,女性往往更过的要求配偶在受教育程度、薪金收入和职业阶层等方面高于自己,也就是常说的“A男配B女、B男配C女”的现象。
38.39.40.丁克:夫妻都有收入却不要孩子的家庭,其实只应理解为夫妻有生育能力而不愿意生育的家庭。单身家庭P361:家庭的一种特殊形态,他只由一个人组成。------复合家庭、直系家庭、核心家庭、不完全家庭。与重要伴侣建立持久稳定的亲密关系是成年早期的核心任务之一
41.性骚扰:指违反当事人的意愿,对其所作的具有性内涵的盲辞或举动,包括言语调戏与侮辱。身体接触以及性器官暴露等。
42.43.①
② 成年早期的相关问题和争议:①角色转变。②工作歧视。③性骚扰。④艾滋病及其干预 影响中年期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 交往范围的扩大是中年期人际关系的特点之一。多方面交往、多重社会角色决定了中年期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中年期人际关系常常出现紧张的状况。现实要求中年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孤僻、多疑、嫉妒和敌意的不良心态,一边不断将自己的人际关系调整到良好状态。
③ 中年期人际关系呈现出稳定性和深厚性的特点。由于经历了多次的成功与失败,人际关系经受了考验,更加趋向深厚化。44.45.46.①
②
③
47.48.49.①
②
③
失。
语文学习与社会环境 篇3
【摘 要】分析国内外高校环境法律诊所与环境社会组织合作现状以及环境法律诊所与环保社会组织的合作的意义,并针对环境法律诊所与环保社会组织的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 环境法律诊所 环境社会组织 合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23-03
环境法律诊所是环境保护法课程实践教学的一个新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已在我国一些高校的环境法律课程中得以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目前,一些高校开设的环境法律诊所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往往与环境社会组织进行合作,使环境法的教学与法律实务相结合,这不仅使教学效果在实践中得以提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技能,同时也使得法律教育机构的社会服务功能日益彰显。本文试从国内外高校环境法律诊所与环境社会组织合作现状出发,分析环境法律诊所与环保社会组织的合作的意义,并针对环境法律诊所与环保社会组织的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国内外高校环境法律诊所与环境社会组织合作现状
(一)美国高校环境法律诊所与环境社会组织合作现状
环境法律诊所教育起源于美国,这一法学教育模式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代理真实案件,通过参与诉讼与非诉讼活动学习法律实践技能,为环境事务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美国的环境法律诊所主要有校内诊所和校外诊所两种模式,其中,校外诊所一般是法学院与环境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并由法学院的教师和外部组织的成员分别指导学生,如美国的耶鲁大学、密西根大学的环境法律诊所即采用这一模式。美国环保社会组织非常发达,这些组织不仅可以是环境法律诊所案件诉讼的共同原告,也可以是案件的委托方,还可以提供某些案件的专业协助(例如提供环境科学检测)等。因此,美国高校的环境法律诊所与环境社会组织合作紧密,并在双方的合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二)我国高校环境法律诊所与环境社会组织合作现状
随着我国法治的发展,法律人才的培养走向法律职业化教育是大势所趋,我国法学更注重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法学教学改革得以进一步深化。一些高校在设置环境法律诊所的同时,也开始寻求与环保社会组织进行合作。目前,我国的高校环境法律诊所主要与高校内部的环保社团和民间的环保社会组织合作。
1.环境法律诊所与高校内部的环保社团进行合作。我国的法学院引入诊所法律教育以后,马上就和法律援助结合在一起,诊所法律教育中所需要的案件,大量来自法律援助中心。我国一些高校的环境法律诊所亦是以法律援助中心为依托,将环境法律诊所的课堂融入法律援助活动当中,使两者得以很好地结合。其中,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学院于1999年开办了国内首家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该中心专门为污染受害者提供帮助,为环境污染案件提起诉讼,维护污染受害者的环境权益。中国政法大学的环境法律诊所以该中心为平台,将诊所的学生在该中心进行实习过程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此后,中国人民大学设立的环境法律诊所也将课程的环节融入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开展实践教学。
2.环境法律诊所与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合作模式。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环境法律诊所也会与地方的民间环保社会组织进行合作。例如,安徽大学法学院是与安徽省第一家环保民间组织绿满江淮进行合作,并于2013年成立了环境法律诊所通过直接帮助污染受害者进行环境维权,提供法律援助,以此推动民众和相关部门关注环境污染情况,同时为环境法理论研究与教学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深化了环境法学教学改革。环保社会组织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提供的真实环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作为志愿者在环保社会组织中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在实践中积累了相关经验,提升了实务技能和职业能力,两者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环境法律诊所与环保社会组织的合作的意义
(一)解决了环境法律诊所案源不足的问题
由于社会影响力小、公众认同感低等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的环境法律诊所的案源不足,这也成为制约我国环境法律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环保组织则是专门致力于维护公众的环境权,能够接触到大量的环境案件和相关当事人,同时,环境社会组织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公众也更倾向将环境问题的相关案件委托给环保社会组织,因此,环境法律诊所与环保社会组织建立稳定和有效的合作模式,通过社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拓展案源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这不仅可以保证有充足稳定并适合学生参与的案源,还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实际案件处理并提供相应的法律实践,提高环境法律诊所的教学效果,实现其社会服务功能。
(二)拓展了环境法律诊所的师资力量
我国高校的环境法律诊所普遍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环境问题是高度复杂专业,环境诊所不仅需要法学专家、律师,同时更需要各领域的具有环境相关知识的环境学专家作为指导教师。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高校教师较少兼职环境法律实务,一般以学校教学为主业,因而也缺乏相关的环境法律实践经验。而环境社会组织拥有更多的专业环境人才,可结合该其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意见对学生进行环境实务指导,充分发挥该组织专业人员的优势,以此拓展师资力量。同时,通过与环境社会组织的合作,也能使环境法律诊所的教师在与环保组织合作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有效解决环境诊所的师资问题。
(三)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环境法律诊所经费不足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环境法律诊所多存在经费短缺的问题,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限制,环境法律诊所校外实践教学部分难以开展,大多局限于校内,主要集中于校内模拟法庭、环保问题的咨询、环保法律知识宣传等活动。而环保社会组织由于其本质属性,致力于为环境提供无偿服务,其本身的资金来源具有一定的保障,部分环保社会组织可以为一些大学的环境法律诊所提供小额资金资助,缓解诊所经费的困境。此外,高校的学生参与到环境公益活动中,可以与环保社会组织共享场所、环保器材、环境影视资料等相关资源,场所和设备费利用率提高,一定程度上也能解决经费问题。
(四)一定程度解决了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受限的问题
环境法律诊所为环境污染受害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但现阶段相关法律并没有把个人纳入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内,环境法律诊所学生代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是受限制的。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社会组织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资格和基本条件,即依法在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工艺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由此可知,符合条件的环境社会组织是合法环境公益诉讼资格的主体之一,其接触的法律案件多是属于环境公益案件诉讼范畴,因此,环境法律诊所与符合法律规定的由诉讼资格的社会组织进行合作,一定程度使学生能够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实务从而掌握环境法律实务技能。
三、环境法律诊所与环保社会组织的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法律诊所与环境社会组织合作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环境法律诊所与环境社会组织合作应培养何种法律人才的教学目的不够明确,现今,我国对环境法律诊所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关注法律教育的职业化训练,在经验中巩固环境法律知识,在实践中掌握环境法律技能,但是往往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环境法公益价值观。美国的环境法律诊所设立之初,着重培养学生有意识的为处于不利的一方委托人提供法律帮助,发扬公益精神。我国的环境法律诊所也为环境委托人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但更注重是学生的能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而对于职业道德观念和公益价值观的培养不足,对于维护社会公平相关社会责任感不够,一些学生参加环境法律诊所,有时仅出于兴趣和新鲜感使然,或者有的学生仅仅是为了修足课程所需学分,因此,学生们在环保社会组织中从事公益活动,增强公益价值观尤为重要。
(二)环境法律诊所与环境社会组织合作的教学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设置的环境法律诊所课程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教学中,并没有完善独立的诊所学制度。具体表现在:首先,没有完整的诊所课程大纲,一些高校的环境诊所课程所使用的大纲是和环境法课程大纲一样,没有具体的、明确的诊所课程教学大纲,不能很好地反映课程体系、教学任务、要求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这导致课程教授的内容范围模棱两可,不利于评估相应的教学效果。其次,没有制订相关的环境法律诊所的教学计划,在诊所的课程教学进度、内容安排上欠缺规范,特别是诊所与社会组织合作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随意性较大,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案,较难落实诊所课程的执行情况。最后,没有相关的办案指导规范的制度,如诊所教学指引、学生办案守则等相关规范,无法落实学生在环保社会组织的实践环节,特别是规范学生参与真实案例的权利和义务等事项,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学生往往无所适从。
(三)环境法律诊所与环境社会组织合作的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
环境法律诊所的重要的教学部分是与校外环保社会组织的合作教学,是让学生在参与环境实务中掌握更多的法律职业技能,避免环境法律理论与司法实践脱节,因此,环境诊所的课程环节设置应更偏向于校外实践的运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大多数高校的环境法律诊所课程多设置校内诊所运作环节,多为培训、模拟法庭、参与组织社区调研和法律宣传以及开展普法讲座等环节,参与真实案件多是局限于接听法律诊所热线,接待污染受害者来电来访咨询的事项,而对于参与真实案例办理和诉讼流程环节安排较少,无法接触到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有专家提出“真实的案件代理是法律诊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化所在”。因此,环境法律诊所在与环保社会组织合作的实践环节设置应当更为重要,通过校外的诊所教学环节的设置,在真实的案件办理过程中培养学生实务技能,以提供更好的职业技能训练的平台。
(四)环境法律诊所与环境社会组织合作的教学评估考核制度不全面
教学评估是教学质量保障和教学水平监控之必须,但我国一些高校的环境法律诊所的教学评估考核一般仍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因为环境法律诊所一般不作为独立的课程设置,没有独立的学分,因此,环境法律诊所的往往是以学生环保法卷面考试成绩作为教学指标的考核,无法评测学生在环境法律诊所中的实务技能掌握程度,也无法评估环境法律诊所真正的教学效果,这就极大地打击了教师与学生的开展环境法律诊所的积极性。同时,一些高校的环境法律诊所虽然设置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当事人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体系,但这些主要是侧重对学生评价,无法评测诊所教师在环保社会组织开诊环境诊所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以及其教学工作量,不利于调动诊所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因此,应当建立起一套合理的环境法律诊所课程评价体制。
四、环境法律诊所与环保社会组织的合作的问题解决对策
(一)培养卓越环境法律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公益价值观
环境法学教育的目标应主要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卓越的环境法律职业人才,这就需要以提升环境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环境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大应用型、复合型环境法律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在培养学生律师职业技能的同时,应当注重公益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社会的责任感、有奉献精神的法律实务型人才。而环保社会组织也具有公益性,我国的环保社会组织在公益案件中是不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因此,环境法律诊所与环保社会组织合作,不仅能在实务中学习法律职业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公益价值观,两者得以较好地结合,共同为环境污染受害的弱势群体提供服务。
(二)完善环境法律诊所和环保社会组织合作的规范教学制度
环境法律诊所在与环保社会组织的合作中应当制定规范的教学制度。首先,应当制定环境法律诊所的课程教学大纲,这样既能根据各校师资力量的具体情况落实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制定相应的学分,也有利于下一步的教学评估工作。其次,制订环境法律诊所的授课计划,课程教学的内容应设定为培养学生的环境法律实务技能和相关职业道德培养,根据教学计划落实环境诊所课程的执行情况。最后,制定环境法律诊所教师指导规范和学生办案守则等相关规范,确保学生在办案过程中在准则的要求内发挥其最大潜力,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办理案件,不断提升法律服务的水平。
(三)加强环境法律诊所和环保社会组织合作实践课程的设置
在环境法律诊所的教学实践环节的设置上,应强化实践教学中的真实案件办理的教学内容,如起诉和应诉环节的实践环节设置,学习起诉前准备工作,学习案件证据的获取和分析,如何正确适用相关法律,同时也应熟悉办理环保案件的规则,掌握起诉策略和常用办案技巧,学习如何制定相关的文书,了解如何应诉及抗辩的策略。同时,应注重庭审活动的实践环节的设置,组织环境法律诊所的学生到法院旁听案件,观摩庭审,从而了解案件审判程序,了解审判的各个程序环节,学习立案、庭审前准备以及庭审过程的注意事项,学习庭前调解等相关环节,同时安排学生在学习后进行模拟法庭训练,真正做到教、练、学结合。
(四)建立环境诊所和环保社会组织合作的合理评估制度
建立合理的评估制度能更好地促进环境法律课程的教学改革,环境法律诊所的合理的评估体系应包括学生的评价体系和教师评价体系。就学生的评估而言,主要应是对学生全面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须以科学、灵活为原则,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具体评估主要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在环境法律诊所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的具体表现,对照相应教学考核制度中明确的评估指标对学生进行评估,同时可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当事人意见等多种方式综合评定,评估结果作为确定学生法律诊所课程成绩的依据,值得注意的是,法律诊所课程的评估指标是事先制定好的可分值化的具体实践操作事项,并在学期伊始即告知诊所的学生。与此同时,对于教师的评估而言,主要评估其在环境法律诊所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对其教学管理和对学生的责任心在评估体系也应有所体现,这样才能使评估反映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相关质量,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
【参考文献】
[1]魏旭,邱新.美国的环境法律诊所教育[J].世界环境,2009(3)
[2]王立民.法律援助与“诊所法律教育[J].政治与法律,2005(1)
[3]甄贞主.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环境法律诊所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4JGA293)
【作者简介】李 芳(1982— ),女,法学硕士,广西警察学院法律系讲师,研究方向:法理学、环境保护法;陈 华(1979— ),男,法学硕士,广西警察学院法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朱胜炜(1982— ),男,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科技信息处科员,管理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学。
语文学习与社会环境 篇4
一、语文已逐渐失去大众实用性, 语文的运用已逐渐淡出日常生活。
旧时代的人学语文, 可以凭借自己的诗文取得声名, 然后进入仕途, 也就取得了生活保障。写诗作文成了每一位学子必须努力的功课。那时候, 写对联, 写祭文, 写日常公文, 写信等等, 都是日常生活所需, 都是大众所需, 做这一切是经常性的事情。这些自然也就成为每一位学子都必须掌握的本领, 也是每一位学子走入社会后的通行证。所以那时候的读书人, 都会不同程度地舞文弄墨。我们从《红楼梦》中看到, 一群青年男女平时玩乐, 也在写诗对句;从王勃《滕王阁序》和王羲之《兰亭集序》可以了解到, 文人聚会, 常要写诗作文。但今天, 写诗作文, 除非成为作家, 否则就很难混得一个饭碗, 如果去企业打工, 企业恐怕首先不会选择语文水平如何, 而会选择如会计、电工之类的技术。对联、祭文已不再通行了, 日常公文已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代理, 书信已被电话电脑之类代替。平时娱乐聚会, 麻将、卡拉OK等已成首选。既然不是日常生活或工作所必需, 谁还会去锻炼这些能力?作为一个读书人, 如果不是干这方面工作的, 不懂这些于生活并无妨碍。今天, 尽管学校还要求写作, 作文还是语文的半壁江山, 但在大众的心中除了高考, 一切都显得矫情和多余。旧时代的人学语文, 读的是文言文, 写的是文言文;读的是古典诗词, 写的就是古典诗词, 是真正的学以致用。但今天, 人们学习古代诗文, 却没有写作古体诗文的要求;对于课本中的其他文体, 也很少有对应的写作要求, 学与用是相脱节的。没有了相应的语文运用环境, 学生的学习无论是学习阶段还是将来就没有了真正的实践运用意义, 等于没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犹如学习一门社会不需要的技术, 谁还有兴趣花力气去学习呢!
或许有人会说, 学校、社会多创设语文运用的环境, 不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无论怎样的生动环境, 学生们想的是与高考有没有联系, 社会需不需要用到这些。虽然有的地方还有张贴对联的习俗, 有的学校还开展了文学社或诗社等等, 但这是少数人的爱好, 对社会没有多大影响。
二、社会在逐渐减弱或消失对语文的关注情怀, 国民的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
曾几何时, 文章是“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 学子们参政议政, 多通过自己的文章传达。那时一篇妙文一出, 几度洛阳纸贵。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 文学也还几度出现轰动效应。那时整个社会对于语文都有一份热情, 一份关注, 一份投入, 文学道路上行走的人曾一度拥挤不堪。但今天随着语文大众实用性的减弱或消失, 大众对语文的关注情怀也在减弱或消失。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于自己的职业与休闲有了更多的选择, 任何一个人更多关注的是与自己的职业本身相关的本领, 这样除了从事与语文有关的工作的职业者外, 语文已经很难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有一位科级干部告诉我, 他们可以一两个月不动笔写字, 除了必须看的文件, 可以一两个月不看书报。对于名著的了解, 大多是通过电视获得的。有人说现在是快餐文化时代, 人们乐于阅读如《读者》《故事会》一类的刊物, 但我认为这更多的是用作消闲, 且是当无法选择其他消闲方式时而选择的, 如乘坐飞机、火车时, 或在某个无聊的空隙时, 随便捡起来打发一段空闲的时光。真正进行学习阅读的人实在太少了。据一份调查, 近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 2001年为54.2%, 2003年为51.7%, 而2005年为48.7%, 首次低于50%。记得小时候, 常见几个老人和一些青年人坐在一起, 听其中一位讲《水浒传》《三国演义》之类的故事, 或听唱《三孝记》一类的民间唱词, 显得特别用心、诚恳;普通人坐在一起, 谈论四大名著背诵几首唐诗宋词, 会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有兴味的话题。但今天听听人们平时的闲聊话题, 谈及文学或文学故事者有几?人们谈论的更多的是商业炒作, 是金钱享受, 是时尚新闻等等。有些人认为今天文学失去轰动效应, 是大众已经淡定, 已经成熟, 但其实更多的是大众失去了对文学的关注情怀。笔者有时想, 过去是语文 (文学) 在关照人类的命运结局如何, 但今天人类得要关照语文的命运结局如何!
三、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
科技的发展是近现代的事。通信、电子与交通的发展带来了生活形式与内容的革新, 可以说今天与古代社会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文章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 那时的文章内容很贴近人们的生活, 人们阅读文章就是体味自己的生活, 在观照自己的现实。我们甚至可以说在上世纪80年代前, 文章的内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都还有可相通之处, 人们对于语文学习兴趣依然浓厚。但时代发展到今天, 生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人对于过去特别是古代的生活已完全陌生甚至很难理解。而今天他们要学习的中学语文教材的文章主要还是上世纪80年代前的, 文言文自不必说, 就是现代文也还是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作者所写, 其内容自然是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今天的中学生来阅读这样的远离自己实际生活的文章, 情感上自然隔了一层, 他们无法设身处地地想作者所想, 悟作者所悟, 无法与课文作者沟通, 并产生共鸣。在教学中, 教师常常感到言者谆谆, 听者藐藐。拿李白的《静夜思》来说, 在交通通信不发达的年代, 曾经感动过多少人!曾经给多少远离家乡或远离过家乡的人以慰藉!所以一代一代流传不衰。但今天的中学生, 不再有古人那种不只是一日两日而是一月两月甚至几年离开家乡音信杳无的生活。从北京到任何一个省, 只需几个小时的飞机就可以到达。就是远在海外, 一个电话, 一个Q Q, 就可以联系了。所以他们不会有李白的那一份思乡情感, 甚至根本无法理解这一种情感。听过这样的笑话, 有人解释“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时, 说李白为何会把明月光说成是霜, 原来李白是近视眼;或者说李白还睡眼朦胧, 还在梦中, 因而才把明月光当成了霜。学生对传统作品的理解虽然不都是这样的夸张形式, 但我们于此可见一斑。
或许有人会说, 多选当代人的作品进入中学教材不就行了?可惜80年代后的当代作品典范性还达不到要求。以音乐歌词为例, 古代的歌词 (当然只能看到流传到今天的诗词曲) 就是很美的文学作品, 人们可以从中学习技法, 体验情感, 陶冶情操, 获得美的享受。但今天流行的歌词, 特别是反映当前生活的, 大都无法作为文学作品进入中学教材。如中学生很喜欢的周杰伦、李宇春等的歌词,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人的生活, 但如果把它们作为课堂教材要学生学习, 恐怕绝大多数父母都会反对。
四、学习内容的繁多冲击着语文的学习时间, 减弱了语文学习目标的达成。
学习内容的分科还是近现代的事。古代学习内容单一, 没有数理化政史地等科目, 就只是一科“语文”。在某些时期, 其“语文”内容也很单一, 比如读“四书”。除为科举考试作文 (估计也不会是今天的大规模的训练) 外, 大都就是讲点认识, 吟点诗, 写点对联、书信等, 学生没有别的学习任务, 自然涵泳咀嚼也好, 背诵也好, 都别无选择地全身心投入地完成。但今天, 学生的学习任务异常繁重, 面对高考, 语文要学, 数理化政史地也得学, 外语更得学, 没有哪一科敢掉以轻心。并且哪一科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获得高分学生就会多时间地学习哪一科, 哪一门知识在将来对自己求职有好处, 学生就会多时间地学习哪一门知识。在科学异常发展的今天, 在国门对外大开要走向世界的今天, 数理化外语成了最热门的学科, 学生花时间最多的学科, 语文这时候就成了主科中的副科, 学生就连早读课也很少关注语文。所以,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读多少课外文学作品, 背诵多少篇诗文, 课外练笔多少字数等, 很多时候都是一句空话, 很难有几位学生能够达到。韩寒曾经抨击过现行的教育体制, 说他学习语文, 数理化于他就没有实际意义, 他就不愿去学。我们虽然还不能说韩寒不学数理化而学语文是一个成功者, 但从韩寒的身上至少反映出其他学科的学习对于语文学习在时间上和精力上有很大的冲击, 从而使语文学习的效果无可避免地减弱, 语文学习的目标无法得以真正达成。
或许我们会问, 降低语文学习的目标可行否?问题是我们连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目标也还没有制定出来, 语文究竟要学习什么, 目前也还没有一个规范的明确具体的课程内容。中学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程度, 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这对语文的教学在客观上带来了混乱、盲目与茫然, 这对语文教育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另外, 诸如国民价值观念的整体变化、义务教育的未能真正实施、家庭教育的短视行为等等, 都不同程度地成为今天语文教育的阻力。
语文学习与社会环境 篇5
摘要:音乐学习具有社会性,是主体的社会化过程。主体音乐审美心理的生成离不开一定的社会音乐环境,它是主体与一定音乐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音乐环境 音乐学习心理
社会音乐环境,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对人的音乐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客观音乐世界。从教育学的角度理解,环境是指对主体的音乐心理产生教育影响的各种外在因素,特指那些自发的、非计划的影响,以区别于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教育影响。“人从来就是特定文化和环境的产物。”①随着个体的成长,社会音乐环境对其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逐渐增大。这种影响是广泛的、直接的,又是复杂的、深远的、不受时空限制,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音乐环境的影响,是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环境因素是个体心理包括音乐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良好的音乐遗传素质仅为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可能性,而环境则不仅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而且还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②
社会音乐环境是如何对个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的呢?从音乐文化学视角来看,音乐文化环境是一个运动着的、开放性的、生成性的音乐文化整体结构,是由社会音乐意识、音乐形态和音乐行为三个层面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社会音乐意识是一种隐性的音乐教育环境,音乐行为和形态是一种显性的音乐教育环境。在此,我们主要从隐性和显性环境两个不同的方面,来探究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的.影响。
一、隐性社会音乐环境
社会音乐意识是主体对音乐本体所特有的心理反应形式,是隐性的音乐环境。它“体现为特定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存在环境的感受意识”。③音乐意识的核心更多地体现为主体对自身生命意义、价值、目标、信仰等共同信念,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主体的生命意识的积淀。在现实音乐环境中,各种存在于音乐文本中的音乐审美观念、音乐价值观念,主体的音乐审美态度、审美情趣,一定社会的音乐教育观念及音乐作品中蕴含的音乐家的音乐思想等,构成了音乐环境的意识层。
社会音乐意识对主体的音乐心理具有能动作用,其能动作用是间接的,又是广泛的、深远的,往往左右一定社会的音乐发展方向、速度和质量。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思想认为,音乐具有审美功能、德育功能,还具有政治功能。儒家大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都主张将音乐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主体,把音乐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最高手段。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广要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孟子说:“人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上心》)荀子认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乐论》)《乐记》曰:“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又曰:“大乐与天地同和”,“礼者别异,乐者合同”,“乐者敦和”,“乐者,天地之和”。儒家的这些关于音乐价值的观念,发展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主体音乐意识。这种音乐意识激励着那些想跻身上流社会的人们去努力学习音乐。所以,从那以后,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莫不操琴弄乐,以之怡情养性。
一般来说,社会音乐意识是以观念的形式对主体的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推动主体的音乐实践活动。社会音乐意识体现在音乐教育方面,转化为音乐教育的政策、音乐教育理念。它需要政策的执行者去贯彻、实施,然后作用于个体,促进个体的音乐学习。例如,本世纪初,我国进行了音乐新课程的改革,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重新审视了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提出了新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新课标》提出:“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④《新课标》认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并把“审美体验”确定为音乐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标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促进了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也促进了整个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
二、显性社会音乐环境
音乐形态和行为构成显性的社会音乐环境。社会音乐的形态层是指音乐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物化对象。由音乐符号、音乐文本、乐器、音像制品和音乐音响的时空运动等形式要素构成,是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方式。社会音乐行为层,是指社会音乐的实践活动,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直接表现。社会音乐活动有群体性、组织性的特点。如各种各样庆典活动的音乐演出、音乐比赛交流活动。社会音乐的形态层和行为层共同构成了现实的、显性的音乐环境,这种显性的音乐环境可分为音乐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
1.听觉环境
音乐听觉环境是音乐的音响运动环境,由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力度、和声等音乐的形式要素以及其所在的时空构成。音乐的存在形式要通过主体的音乐行为来展示,并以乐音运动的形式作用于主体,引起主体审美体验,并使主体产生音乐兴趣和音乐需要。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主题部分,以其强烈的力度、厚重而丰满的和声音响、富有生机的律动给人震撼,催人奋起;《苗林的早晨》由小提琴演奏的旋律优美婉转、轻快明丽,把人带进鸟语花香、芬芳四溢的大自然。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节奏和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入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
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⑤黑格尔说:“音乐凭声音运动直接渗透到一切心灵运动的内在的发源地,所以音乐占领住意识,使意识不再和一种对象对立着,意识既然丧失了自由,就被卷到音乐的激流里,让它卷着走。”又说,“音乐艺术作品打动我们的方式和其他艺术作品的方式不同,一部艺术作品如果来自内心,渗透着丰富的灵魂和情感,可以在听众心里引起很广的反响。”⑥以上观点,说明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是对主体音乐心理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吴跃跃教授认为,音乐的形式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与人的审美心理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旋律上行使人感到兴奋、情绪高涨、紧张;旋律下行使人感到平静、情绪低落、松弛。旋律成波浪形运动,往往使人感到优美、抒情、惬意。节奏密集、速度较快的作品表现出激动、紧张或热烈、欢腾的气氛;节奏疏密相间、自由多变、中速的音乐营造出抒情、优美、柔和的情绪;节奏宽广、慢速的作品则适于表现田园、草原风光,或哀伤、悲痛、神秘、虔诚的情感。在表现强烈、激动、紧张的情绪时,一般采用强的力度;而弱的力度则适合于表现温和、平静、放松或忧郁、哀怨、沉思的情绪。”⑦吴跃跃教授从音乐要素与人的生命特征的对应关系,论述了音乐的音响运动对主体音乐心理的影响。
2.音乐视觉环境
音乐视觉环境是由乐器的形制,乐队的形态,演员的服饰,演出场所,舞台美术等要素形成的具有艺术氛围的视觉空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音乐视觉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如交响乐与多媒体的结合(谭盾的《地图》),音乐演出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以黄河为背景演奏《黄河》),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的震撼。
优美的音乐视觉环境与听觉环境共同形成的音乐环境,带给人们视听的美感享受,更能激起主体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热情。在现实音乐环境中,人们可能会被音乐厅神圣而高雅的艺术氛围所折服,并产生学习音乐,进入音乐殿堂的冲动;可能因听到小提琴迷人而高贵的音色而产生学习小提琴的欲望;也可能因听到一位歌手动人的歌唱而不自觉地随声和唱。“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说明良好的音乐环境对人的审美心理产生作用多么强烈。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网络、广播、音响设备等大众传媒成为音乐环境中新的流行因素。在当下,各种流行音乐、娱乐性音乐节目和商业广告音乐等内容成为新的音乐文化元素,充盈了现实的音乐环境。它借助现代传媒的巨大的能量,以一种饱和的状态,渗透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冲击着人们的视听。这样的音乐环境,对个体的音乐心理影响是巨大的。
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加强社会音乐文化建设,优化社会音乐环境,应该成为我们推动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8月. 第67页.
②曹理,何工着.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5月. 第122页.
③谢嘉幸.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德音网.
④王安国,吴斌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90页.
⑤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第41页.
⑥黑格尔.美学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 第342-357页.
⑦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湖南文艺出版社,8月. 第48-49页.
参考文献:
[1]朱丰顺,吕景云编.艺术心理学新论.文化艺术出版社,.8.
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框架 篇6
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源于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深化。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支柱,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发达国家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多地跳出自然环境本身,而从经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思考,这也是研究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向。
我国学术界重在对环境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对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尚未足够重视。近年来,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如环境污染造成群体性事件、环境恶化危害公众健康、环境破坏与贫困形成恶性循环,等等。要实现生态文明的美好愿景,就必须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是国合会设立该研究项目的初衷,也是本书的要旨所在。
本书的作者,也是该课题的研究团队由中外专家组成,中方由国务院研究室巡视员范必任首席专家,课题组成员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环保部、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等单位。他们大都有数十年政策研究经历,不少政策建议已转化为政策实践。外方首席专家伊丽莎白?多德斯维尔(Elizabeth Dowdeswell)女士,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和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现任加拿大学术委员会主席,其团队成员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院、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银行等机构。
时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宁吉喆在序言中写道:住在世界各地的十几位课题组成员聚在一起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一年多的研究中,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平均每两个月就集中一次,既有专门会议,也有国内外调研。会议中激烈的争论甚至使旁观者感到紧张。不同意见相互碰撞激起的火花,使这份研究成果显得与众不同和更具创新性。
这份研究报告总结了国内外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着眼于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就环境问题与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关注环境与贫困、环境与人口、环境与健康、环境与社会公平、环境与可持续消费等领域。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促进中国环境与社会相协调的政策框架。
课题组在学术界首次提出分析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框架,包括环境意识、环境行为、环境公共治理“三个维度”。他们主张,在价值观念上,推动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的主流价值;在环境行为上,倡导公众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落实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促进和规范环保组织发展;在环境公共治理上,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完善环保社会风险的评估、化解、应急机制,提高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国合会秘书长、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在本书序言中指出,这一研究不仅开创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系统性研究的先河,而且在分析方法和理论上都有重要创新。
基于“三个维度”的框架,课题组进而提出了制定环境与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一是多方参与原则,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企业、团体与个人作为社会主体不是旁观者或批判者。二是长期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政策时兼顾当前收益与长远效益。三是政策目标一致性原则,综合制定经济、社会和环境政策,做到相互衔接配合。四是以法制为保障的原则,通过立法保障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五是公平正义的原则,保护公民的环境权利,同时公民也要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义务,享受环境的权利与保护环境的责任相辅相成。
研究报告提出了多个方面的政策建议,荟萃了中外专家学者对环境保护与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比如,课题组构建了促进环境与社会和谐的2050年愿景和2020年行动框架。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政策建议。我国规划体系按时间分,包括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中长期规划一般只规划五年。对环境工作来说,五年能够实现的转变十分有限。比如,本世纪初“十五”计划提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后,十多年过去,至今尚未完全遏制。联合国、世界银行的很多研究往往要展望20-30年,课题组将规划目标延伸到2050年,与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时间同步,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报告还建议将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调整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规划”。各级政府提交每年“两会”审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相应调整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报告”。我国的发展规划和计划,最早只有经济发展计划,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级政府编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将社会发展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并列为重要内容。课题组建议,在我国的公共政策体系中提升环境政策的地位,将其与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并列。这一建议势必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报告还提出了一提列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强教育培训和理论研究,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和公序良俗;凡涉及公民环境权益的重大决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均纳入环境社会风险评估;合理确定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通过购买服务提高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鼓励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完善保障公众参与环境政策制定的制度安排,等等。
语文学习与社会环境 篇7
大量的信息迷航和认知过载会严重地影响用户的信息获取效率, 进而影响用户的学习效果。Web信息空间中导致信息迷航与认知过载的因素有很多, 具体来说可归纳为三种情况:浏览者的原因、设链者的原因以及系统的原因。而这些都可归因于网络信息导航工具功效的不完善以及网络信息环境的混沌现状。在这样的背景下, 迫切需要引入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 以改善现有的导航工具设计, 帮助用户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源。
社会导航因需而生。就其本质而言, 社会导航是他人根据自己的先前经验等为其他用户提供建议或者用户根据前人的访问记录等做出行动的行为。因此社会导航是一种建立在别人经验基础上, 能够引导用户迅速、准确地找到可资利用的资源, 以顺利实现信息搜寻目标的信息服务。但只有把有效的导航机制与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结合起来, 其导航的效果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一、社会导航的内涵
虽然社会导航思想在众多的网站或系统中都有体现, 但是多数用户并没有意识到它们就是社会导航。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导航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因而也不会得到有效地推广和深入地研究。其实, 作为信息空间的三大导航之一, 社会导航内涵丰富, 种类多样, 它是为了适应社会网络的应用而提出的一个新颖且准确的概念。
社会导航有两种分类法。第一种, 按照时效性, 社会导航可以分为同步社会导航和异步社会导航。在同步社会导航系统中, 用户提出新的问题并以最低的时间成本获得回应, 用户之间可以进行没有任何耽搁地实时交流, 如网络会议、聊天室、客户端实时通讯工具等都属于同步社会导航系统。而异步社会导航系统通常需要用户花费更多的时间等待回应, 如电子邮件、BBS讨论区、新闻组等。当然, 这两种系统的导航质量也会不同, 异步导航系统可能优于同步导航系统。目前, 很多系统都同时具有这两种导航功能, 如MSN、QQ均能将邮件、评论实时发送给用户客户端。
第二种, 按照交互方式, 社会导航又可以分为直接社会导航和间接社会导航。直接社会导航指用户与其它用户或Agent进行直接的、双向的相互通讯以获取导航信息的行为, 通讯可以以自然语言问答形式进行, 如电子邮件、新闻组、多用户之间的对话都属于直接社会导航系统。间接社会导航指用户与其它用户或Agent之间没有直接、双向的交互, 而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 (包括他人的推介、评价、以及他人的访问记录等或利用专门的Footprints system跟踪他人的访问痕迹等) 而获得导航信息的行为。如新闻系统中的热点排行、评论排行;Web2.0系统中的TAG排行、订阅排行;Amazon、淘宝网等B2C电子商务网站的“浏览过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过这些商品”;Ebay、阿里巴巴与淘宝网的买卖信用体系等。
二、社会导航应用于网络学习环境的优势分析
将具有推荐功能的社会导航应用于网络学习环境中有助于学习者知识的获取和应用, 而社会导航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因素又有助于学习者共同心理的培养。因此社会导航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由内而外的提升。
(一) 有助于学习者知识的获取和应用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仅是个体在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 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同样重要, 甚至更加重要。社会建构主义的先驱维果茨基认为, 个人的认知结构是在社会交互作用中形成的[1]。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认知风格、认知结构和认知体系, 因此他们对同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也会不同。而网络学习环境提供了学习者与他人之间双向交互的平台, 因此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交流、讨论, 或合作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
社会导航的应用, 通过直接请教或间接参考其他学习者 (可以是同学、朋友、教师、专家甚至是陌生人) 的想法、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建议甚至解决问题。而同时你也有可能成为其他学习者的指导者, 或者说你的某个建议很有可能会对以后的学习者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学习者互为指导的行为, 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学习者的成就感, 而且处于相同水平的学习者提供的意见更容易被接受, 容易在同级伙伴中产生共鸣。
(二) 有助于学习者共同心理的培养
网络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 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 它分割了学习者空间上的联系, 学习者之间无法进行面对面地交流, 造成学习者心理上的严重缺失。那如何培养学习者的共同心理?根据Kearsley的交互理论, 社会性交互提供来自不同个体的反馈, 使学习者能够超越自己的认识, 看到问题的不同方面, 从而多层次地建构知识, 在学习者进行知识建构和知识共享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可以采用社会性交互来培养学习者的共同心理, 弥补学习者空间交互的缺失。
通过交互, 学习者感受到他人的存在, 形成了对群体的认同感, 从而满足归属与爱的需求。而从社会行为层面来分析, 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习者可以形成虚拟的群体, 并进一步形成一种文化, 如“虚拟社区”的出现。这种文化对学习者社会能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有助于发展学生相互沟通的能力、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三、社会导航应用于网络学习环境的具体策略
在目前已应用的社会导航类型中, 最主要的有两种形式:基于足迹的社会导航和基于评注的社会导航, 下面简要分析这两种导航类型的应用实例及应用策略。
(一) 基于足迹的社会导航
由Alan Wexelblat开发的Footprints系统[2]是早期最为典型的基于足迹的社会导航系统。它的社会导航形式很简单, 通过将历史信息以图片、形迹等形式显示出来, 用户则通过“评注” (annotation) 可以看见网页中发生的变化。Footprints能够被应用到任何已经存在的网页中。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基于足迹的社会导航系统的形式:整个学习网站的学习资源用一个知识地图来表示, 每一部分地图表示一个知识单元, 单元地图背景色的深浅代表访问该单元人数的多少, 所有的单元在刚开始时都是一块浅蓝色的阴影, 而随着学生的访问, 背景色越来越深。根据这种方法, 学生很容易就会追随深色背景单元的他人的踪迹。而当学生进入一个单元后, 他们可以看到该单元包含的所有知识点, 在每个知识点的左上角都会有个小矩形, 矩形的背景色代表访问量的多少, 原理与地图的标注相似。
此种基于访问量的导航有效影响了学生的导航行为, 帮助他们找到所需的页面, 但同时, 访问量的多少并不能准确反映出该课程质量的好坏。因此Knowledge Sea II系统在Knowledge Sea系统中的基于足迹的社会导航支持模块中加入TSR (time spent reading) 参数。因为随着Knowledge Sea的应用, 研究者们发现计算点击数有助于帮助使用者发现信息, 但同时基于点击的足迹因为缺乏准确性而误导用户。为了发现支持社会导航的更可靠方面, 计算了阅读每个页面的总时间。实验中结合TSR和页面长度来计算“真正的足迹”, 结果证明将TSR引进研究能够为用户的动机提供一个准确的视角, 基于TSR的社会导航支持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快捷更简单地找到他们所要的信息。
(二) 基于评注的社会导航
基于评注的社会导航系统允许学生对整个页面进行评注, 也可以只对页面中的某部分进行高亮显示。学习者除了允许对网页进行评注外, 还允许对页面上的链接进行评注。在该系统中, 评注的形式主要有五种, 一是可以选择评注是公开的还是私密的, 评注的类型是表扬, 问题或者一般。二是可用高亮显示的形式来进行评注。用户可以选定页面的任何部分, 然后单击“高亮显示”按钮就可以实现该功能。三是可以选择是否匿名评注。学生可以选择匿名发表评注或是记名评注。增加这个功能是为了促进同学之间共享反馈。四是用温度计图标来表示该组学生评注的“热度”。当一个页面的正面评注越多时, 温度越高;反之, 当页面的负面评注越多时, 温度越低。五是学生可以向教师写小纸条, 写小纸条给教师可以看做是报告学习材料问题的一种直接方法。而且只有该课程的课任教师才能看到小纸条。
基于足迹的社会导航系统通过知识地图进行社会导航, 引导学习者方便寻找资源, 并结合眼动研究引进TSR参数, 使研究结果更为准确有效;基于评注的社会导航系统通过提供基于评注的SNS为用户提供社会导航服务, 证明了评注功能在用户导航支持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两种类型的社会导航系统中, 社会导航的思想都体现在他人根据先前用户的建议或访问记录而做出行动。
从宏观上来说, 重视和加强社会导航问题的研究, 有助于把握网络导航的机制, 明确影响网络信息导航绩效的因素, 确定导航设计的规范、原则, 加速网络信息资源有序化的进程;从微观上来说, 重视和加强社会导航问题的研究, 有助于指导社会导航理念的网站建设, 改善社会导航工具的设计, 提高社会导航的效率和效果。因此, 重视和加强社会导航问题的研究, 对于有效解决目前社会导航缺乏理论指导的现实问题, 以及开辟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局面,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建伟.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兼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命[EB/OL].http://www.edu.cn/20020605/3057836.shtml375.
[2]Wexelblat, Alan.Footprints:History-Rich Tools for Informa-tion Foraging, In Proceeding of the CHI 99 Conference on Human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The CHI is the Limit, Pittsburgh, 1999:270-277.
[3]金燕.WWW信息导航机制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 2005 (4) :2.
[4]康学军.基于任务驱动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策略的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4) .
[5]孙多.教育网站个性化推荐系统中的一种用户兴趣模型的建立[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7 (10) :631.
语文学习与社会环境 篇8
1.1 生态
对于生态的概念定义及研究对象等问题一直有争论与发展。“生态”(ec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中“eco”意为居住,“logy”则有“学习”“研究”的含义。在荆其敏先生的书中“‘生态’(ecology)是人的生存所离不开的自然环境”,这与我们日常理解的“生态”是一致的。
1.2 生态住区
生态住区,也称为绿色住区、健康住区,是根据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规划、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地安排并组织人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生活、工作所需的环境,使住区整体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体。从这里可以看出,生态住区的观点与我国古代哲人朴素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的思想不谋而合。
2 生态住区的绿色生态设计
生态住区是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可以把它看作是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统一(见图1)。
2.1 以人为主体
生态住区是人工生态系统的一种,应该以人为主体进行设计。交往和安全是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在住区中的基本要求之一。设计规划时要提供有利于邻里交往的气氛与空间,应有利于居民对住区活动的参与及感情投入,增加邻里与社区的安全感,增加社区的场所感、地域归属感。广东中山港口镇星晨花园第7期工程,其住宅沿河地区提供了广泛的交流空间,老年人围坐在一起下棋聊天,尽享晚年的愉悦,儿童们在一起顽皮地嬉闹。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人为主体的设计理念并不是人本主义思想,人类只是自然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物种。环境与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也是所有物种的共同财产。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能过分强调“以人为本”。
2.2 结合自然环境进行设计
自然环境是生态住区设计比传统设计更为鲜明突出的要素和特点。正如I·L·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提到的我们要结合自然进行设计。自然环境中诸多要素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 营造适宜的人居气候环境
生态住区的人居气候环境包括住区气候环境和室内微气候环境。
住区气候环境是住区公共环境中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采取公平性原则设计,控制建筑群的朝向和层高有利于建筑通风、日照和采光,并满足每个住户都能享受到住区的特有景色。
室内微气候环境部分涉及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热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控制室内热环境中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控制卫生设备和换气排气设备产生的噪声。对光环境中尽量满足人们自然采光的要求,力图保证舒适。在热环境系统中,建设重点宜放在采暖、空调、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的使用上。
2.2.2 资源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土地是构成住区中最主要的自然资源,是极为有限而且不可再生的。因此,住区建设的选址很重要,首先要考虑到居民的健康需求,选址时要远离污染源;尽量少在城市中心商业区建造住宅,充分利用郊区荒地、坡地、丘陵地段;尽量避免占用耕地。拿英国伦敦即将举办的奥运会场馆选址来说,就选择了最需要改造的旧城区,利用奥运来带动该地区发展。这个例子虽然不是住区方面的,仍然说明了很多问题。
我国大部分城市属于水质型缺水城市,回用水资源丰富。根据这个特点,水环境系统的建设重点应放在节水、水的重复利用与水环境系统集成三个方面。珠海市华发住区利用半地下车库顶部建立废水土地——植物处理系统,对生活废水就地回用,避免或减少对环境污染,减轻市政排水工程负担。
废弃物管理与收集主要涉及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生活废弃物的集中管理、污水废弃物的沼气利用,从前期方案到后期的物业管理策划有一个全面的生态考虑。生态住区中垃圾的处置与回收利用,应当充分利用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如果必须在小区内处理垃圾,应选用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维护管理方便的成熟工艺与技术,像北京北潞春小区搞的多层悬浮燃烧炉,就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就地处理垃圾的现代化设备。
2.2.3 科学使用能源
能源紧张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生态住宅小区的能源系统建设,重点应放在建筑节能、常规能源系统优化与绿色能源利用三个方面。在建筑节能方面,着重设计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常规能源系统须优化,避免因多种能源结构形式的重复建设而造成浪费。设计的同时结合本地特点充分选择利用绿色能源或者其他可利用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上海安亭新镇住区拟引入附近工厂的余热和废热作为该区部分能源,以减少电能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2.2.4 合理规划绿地
绿地是不可或缺的,但在小区中多铺一些草皮、多种一些树、扩大一点绿地面积不能称之为生态住区。从人的心理角度而言,绿地作为绿色的呼吸器对于城市居住者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植物群和动物群的生物多样性。然而也存在缺陷,绿地过多将会降低城市地区的密度,使得公用交通存在能力随之降低,而步行距离也因而增大。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审慎的规划,除应满足绿地率、种植保存率与优良率、植物配置的丰实度等指标要求外,更应注重绿化系统的防晒、防尘、降噪、通风、水土涵养、空气保湿等生态功能的建设。海口望海狮城生态住区不仅利用各种植物观赏特性进行美化装扮,还利用其形、色、味及文化联想创造丰富的文化、感情氛围,同时还考虑各种植物的固碳和供氧能力进行品种搭配。
2.3 社会环境
2.3.1 经济与生态住区相互促进
一个适宜居住的城市要具有强劲的经济发展力,使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持续地为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同时,住区的建设和建成也会促进城市的规划、设计、施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且给业主就近提供就业岗位,进一步带动社区乃至影响城市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2.3.2 管理智能化、公众化
信息时代的科技进步带动了住区的生态体系正向高科技型转变。在规划中,要着眼于交通、水、暖、电、气、防火、防盗等自动化的研究和应用;完善周密社区服务和物业管理,根据业主的生活需要提供灵活多样周到便利的社区服务。鼓励居民参与、落实社区自治,建立可靠的防卫保安系统。
2.3.3 安全便捷的组织交通
住区的交通要安全便捷,应人车分流,特别应对老人及儿童的出行做出周密的考虑,并实施无障碍设计。深圳某小区的人行和车行体系采用架空层高差的室外双层分流体系。各居住组团间的车行体系位于半地下的高度,通过天桥使步行体系相连接。这种室外高差分流体系,确保居民在住区内部活动的安全性,同时将步行线路与车行线路纳入庭院整体景观体系中考虑,从而获得了较好的环境质量。
3 结语
生态住区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在全国建设中所占比例非常低,有些技术和设计规划方法仍然相当不成熟,但随着观念的不断更新,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态住区会达到如杨经文(Ken Yeang)“要在建造中对自然环境施加最小的影响,并使我们的建成环境与生态圈的生态系统融为一体”的理想境界。
摘要:在对生态住区概念的一般性释义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住区是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综合体观点的分析,提出生态住区的几个设计要点,从而达到人、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人居环境,生态住区,生态设计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美]I.L.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经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徐强,陈汉云.沪港绿色建筑研究与设计案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崔荣荣.生态住宅与可持续发展[J].山西建筑,2007,33(33):42-43.
[5][法]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浅议环境问题与社会保障 篇9
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一定的破坏性, 分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通常, 两者不能截然分开, 而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本文所指环境问题主要针对后者, 即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
2 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
2.1 环境问题是一种社会问题
环境问题表现为一种自然现象, 但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现象, 它是由于人类活动, 特别是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以及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的;环境污染蔓延、自然资源枯竭的过程, 不仅是环境恶化的过程, 而且是影响社会生活, 扭曲人际关系, 侵蚀社会组织, 妨碍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的过程, 因而环境问题也是一种社会问题。
2.2 环境问题产生社会问题
环境问题不光是一种社会问题, 它的本质使得它还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比如危害人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阻碍经济发展、影响就业、降低工作效率、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破坏安定团结等等。
3 环境社会问题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本身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 它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社会保险;社会支助;个人服务。环境问题的社会保障也是通过立法, 采取类似措施保障人们对环境的享用权利。
3.1 保障目标
环境问题社会保障就是要保障人们对环境的享有权利, 满足他们的环境要求, 做好准备防止发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尽量在大的环境问题爆发前予以解决, 以防为主。这里的人们, 指的所有的人, 包括一般民众和环境破坏的受害者, 既要保障一般民众的基本生活要求--环境质量达标, 又要保障环境破坏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使得损失得以赔偿。
3.2 法律保证
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环境问题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
3.2.1 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有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是从宪法开始的--宪法第26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核改善生活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从而确立了保护人类环境为国家的基本职责;然后是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环境标准;其它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与此同时, 我国树立了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律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许可证制度等。
3.2.2 专门的环境问题社会保障法
至今为止, 我国并无一部专门的环境问题社会保障法, 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除了只是侧重于事后的处理, “预防不足”外, 总体呈现一个“保障力度不够”的趋势, 保障手段实际不可行, 建立环境问题社会保障法就要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 按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吕忠梅的看法, 此法应将环境权明确写入, 与人权并立。
第二, 此法应明确规定如何对待特殊情况。比如对有些环境受害者, 由于缺少维权资金、环保法律知识, 难以承担起诉的费用或提供充分的证据的, 要明确规定:每个从事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的事业的企业或开发商事先必须为周围居民储备部分资金作为社会保险或社会支助以用于此类事件的救急, 一旦发生问题, 任何人有权利利用此资金;还可以为周围居民开辟专门的有关环境问题社会保障的保险类型, 或者按照一定比例强制将社会保险中的一部分作为环境问题的社会保障资金, 从而保证人们有资本保障自己的权利。
第三, 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体现在多个方面, 比如给予受害者经济补偿。我们许多的费用 (比如排污费) 却只是由环保部门收取, 并没再直接散发给群众, 因而人们的权益并没有直接得到维护, 或者说维护延期了, 这是不公平的, 也是不合适的, 所以此法应对此修正。
第四, 此法除了保障一般的劳动环境, 还应对妇婴加以特别的关注, 因为妇婴对环境变化的感觉往往比较敏感, 也较易受到伤害。
3.3 经济方法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在环境资源的采掘和环境的污染破坏上都有表现。前者, 多半因为法律上没有明确一些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和所属权而使人们掠夺性地疯狂开发, 助长了浪费资源的风气, 同时使得人均资源占有量锐减;后者, 由于环境有扩散的特性, 使得人们在生产某种产品获得利润的同时向周围排出了废物、污染物, 从而使得周围的人必须以某方式 (比如清洁费、医药费等) 自行消除这种不良影响。这些都是典型的外部不经济活动:增加了经济活动的成本, 却是由另外的人支付这部分费用。
由此可见, 环境问题的外部不经济性是由于私人成本社会化了。因而要解决问题就只有私人成本内部化, 即由生产者本身承担采掘资源或治理污染的费用--相对于采取此措施前的状况, 我们好比进行了一次收入再分配。
3.4 行政管理
我国的环境行政管理机关主要分为统一监督管理部门 (包括国家环保总局、地方各级环保局) 、综合经济管理部门 (包括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财政部) 、资源管理部门 (包括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 , 管理工作主要由它们直接领导进行。
但是, 环保的行政管理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显著, 必须结合其它手段尤其是法律武器才能提高。
3.5 社会力量
媒体、民间环保组织、调查反馈机制是起作用的主要社会力量形式。通过媒体, 可以很快地在社会上培养保护环境的思想,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责任感, 建立和健全旨在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规范, 诱导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技术创新, 让人们自发的保护环境, 以保护环境为荣。各种民间环保组织的建立则可将环境保护与地方特性更好地结合, 从而更好地解决当地环境问题。还要建立社会保障的调查反馈 (这种反馈活动的实现应该并不困难, 应当做到群众有意见就讲, 有方法就提, 群众讲了提了就能被了解) 来评价保障的力度, 并与政府官员的政绩挂钩, 一定要提高政府考核职能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人民群众应积极参与活动, 主动自发地监督政府的行为, 他们的正确意见要被考虑, 有效措施要被实施。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种形式:民间调解。比如发生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 引起事件双方产生纠纷时有四种解决途径:双方协商、请求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调解处理、诉讼、仲裁解决, 最好的当然是双方协商自行解决, 因为它不需要太多旁的干涉, 省了许多的费用, 这就是民间调解的优点。
4 结束语
这几年, 环境问题所导致的社会问题出现得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大, 要想解决这一现状, 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加强立法, 做好环境问题的社会保障工作, 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摘要:环境问题是有关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它可能转变成社会问题而带来更大危害。本文从环境问题的定义入手, 从它转变成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引出环境问题的社会保障, 分别从其保障目标、法律保证、经济手段、行政管理、社会力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舒俭民, 等.全球环境问题[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1, 9。
[2]延军平, 等.跨世纪全球环境问题及行为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12
[3]刘大椿, 等.从中日比较与合作的观点看环境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6
[4]左玉辉.环境社会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2
[5]张象枢.等.环境经济学[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 5
[6]张玉春.科学技术异化与生态环境危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1999, 2
[7]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教程》编写组.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3
语文学习与社会环境 篇10
一、高校二级学院分工会的角色定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多载体并行的, 高校工会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基于工会是自发组织的社会团体这一特点, 决定工会必然成为教职工利益的保护者, 增进知识的促进者。因此工会必须要积极而主动的策划各种活动、实施高校文化建设各项方针计划, 而师生员工也是通过参加工会组织的各种活动, 感受、体验学校文化精髓, 接受文化熏陶, 在成为高校文化建设的载体同时, 最终也会成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力量。
高校工会作为一个大整体, 通常需要下设多个二级学院工会, 每个根据本学院的特点而具有其不同的特色、作用与优势。虽然这是一个基层工会, 但他直接面向教职员工, 也就更能“接地气”, 结合二级学院的实际情况来实施上一级工会的工作部署, 维护好、关心好教职员工的利益。
各个分工会要更好地实现其职责, 满足本学院教职员工的利益与需求, 就要发挥出它特定功效, 组织符合学院特色的一系列活动, 促进学院文化的发展, 增强学院凝聚力。比如, 体育学院分工会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竞技比赛, 管理学院分工会为教师们提供一定的管理角色岗位以供锻炼, 艺术学院可承担各种校园展览以及文化装饰等等。
二、高校二级学院分工会的角色承担
前面提到, 二级学院分工会是高校的基层工会, 扮演一级工会的任务执行者, 但同时也必须在学校精神的引领下发挥主观能动性, 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为例, 其作为广西财经学院一个主打文学与艺术设计专业的二级学院, 在财经院校中有着非常明显的学科特点。其分工会下的成员大多都是比较年轻的教师, 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色彩与气息, 就要借助文化传播学院的学科优势,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特色, 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 比如利用年轻员工思想活跃的特点, 开展各种沙龙活动;利用青年教师期望值增长的特点, 开展一些户外拓展活动, 多为教师们提供参与摄影、绘画、设计类的比赛等, 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娱中求乐, 乐中求智的体验, 获得知识的传授、经验的交流, 这样, 工会的活动就自然而然起到发挥和拓展知识的作用, 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二级学院的影响力、吸引力, 潜移默化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和行为, 促使他们摆正位置, 以热忱、饱满的心态投入到传播知识、建设富裕强国的行为中, 并成为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践行者。
三、高校二级学院分工会的角色构建
如何扮演好高校二级学院分工会这一角色, 承担起校工会给予的各项任务, 并发挥出分工会的特色优势, 这是高校二级学院分工会应该思考和重视的问题。二级学院分工会要将学习型社会理念渗透每一位工会成员当中, 将每一位教职工带入其中, 增强人们的责任意识、学习意识、自我突破意识, 努力建设丰富、和谐、积极的校园文化。具体的措施方法有:
第一, 贯彻党的思想方针。二级学院分工会在校工会的领导和指示下, 应该经常组织基层间的民主沟通, 准确地传达教职工们的心声, 增进党政群之间广泛、友好的沟通与协作, 尤其是增强在人事、教育、教学管理及后勤保障等关系到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制度、政策的透明度;加强院际间的合作与沟通交流, 不仅使二级学院与上级党政之间的民主沟通, 学院与学院之间也要保持良好的团结协作关系, 共同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出谋献策。
第二, 为教职工塑造广泛交流与团队学习的学习型组织。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开发, 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与整合, 即强调“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一项重要修炼, 具体到高校而言, 在学科愈加细化的今天, 并不是各教师坚守本位主义即可实现的, 它还非常需要教师间、教师与学校间的密切交流与配合。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除了需要自我反思、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独立学习以外, 也离不开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学校组织环境的团队学习。因而, 二级学院分工会要竭尽所能地为广大教职工提供广泛交流与团队学习的条件和环境。具体来说, 第一, 开展讲座、论坛、主题讨论、观摩教学及合作研究等各种学习形式, 加强组织内外知识的交换与分享;第二, 进行深度汇谈, 促使大家敞开心扉, 揭露思维的不一致性, 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谈深谈透, 寻求关键“杠杆”;第三, 积极为教师争取进修学习的机会, 争取培训经费;第四, 通过设立相关奖项和开展各类模范事迹宣传活动塑造互助互学、同促共进的团队关系。
第三, 举办健康高雅的文体活动, 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健康高雅的文体活动可以提高教职员工素质和能力, 提升学校品位和声誉。二级工会以他与教职员工贴近性, 对组织开展各种健康高雅文体活动有着更为明显“人和”优势。这种的优势决定了二级工会必须而且可以以各种可能的形式, 比如兴趣小组、工会小组、科室小组、科目小组等等, 联合或者单独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知识讲座、文化讲坛、形势报告、作品展览等, 组织教职工积极参加诸如“同心共筑中国梦”摄影比赛、“高校教职工书画摄影展”、“教职工厨艺比拼”、游园活动、野外拓展训练等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活跃环境气氛、营造和谐团体、提高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并以这些健康、高雅、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作为拓展手段, 营造争先创优的进取向上氛围, 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 激发起教职员工献身高教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 年轻会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当前高校的师资情况来看, 年龄结构层次趋于年轻化是明显的特点。年轻人追求进步愿望的强烈性, 为高校师资队伍注入更多朝气蓬勃的新鲜血液。二级工会就是要发挥这种优势, 让年轻会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成为校园精神的核心。那么二级学院分工会如何通过开展各种活动, 助力年轻教师进步, 成为时代赋予的全新命题。在实践中, 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作出了可喜的尝试。一是组织教工进行教育思想学习和教育观念讨论;二是请来观点前卫的有关方面专家到学校讲座;三是请本校专家、学者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一对一或一对多传授。这样通过多方面多形式的活动让担负繁重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任务的青年教师, 获得不断前行的知识利器, 减轻青年教职工的思想压力。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他们工作之余轻松愉快的寄托, 成为调和教职工身心健康的良好环境。
四、结语
高校二级学院分工会工作应明确和了解本学院的专业特点, 履行好工会职能。在院系部党政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下, 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参与下, 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 组织开展好各种有益的兴趣活动, 增进教职员工的凝聚力, 增强教职员工责任感, 为教职工提供更多进步成长的空间和平台。
参考文献
[1]闫娟, 周义程.从学习型学校的创建看高校工会工作创新[J].工会论坛, 2007, 13 (05) :40-41.
[2]章琳.高校二级分工会组织作用和效能发挥的探索[J].经营与管理, 2014 (06) :143-145.
语文学习与社会环境 篇11
[关键词]循环经济 环境友好社会 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靠粗放式的外延扩张,以“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低效益”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也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日趋短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我国面临的环境生态和资源形势将更为严峻。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在发展基础上,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最严格的环境管理、最经济的环境保护手段、最高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最广泛的社会参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转型,而循环经济是发展环境友好社会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优化相和谐,就是要解决资源结构性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循环经济的提出,就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
一、构建环境友好社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条件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在不影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
而环境友好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社会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保护环境,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大力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笔者拟就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的意义、措施以及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循环经济的和谐发展做出了分析。
环境问题表面上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副产品, 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结果, 进一步为人与人环境利益及其背后的经济利益冲突所左右,是工业化发展道路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不恰当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模式与制度的产物。因此,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和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问题,是自然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也是文化观念问题,更是一个可以从区域性、局部性向全球性, 从单一性、分散性向整体性和复杂性扩展的综合性问题。
二、循环经济与环境友好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这种发展模式就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即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就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节约使用资源,尽可能提高资源生产率。为此,要加快推行清洁生产,鼓励和支持企业使用清洁材料和原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突出加强节能节水,全面推广节能、节水产品,扩大中水回用,限制高耗能、高耗水行业的发展;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对冶金、石化、建材等废弃物产生量大的重点行业监管,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造纸、钢铁、建材等行业的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机电、轻纺、汽车及包装等行业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三、实现我国循环经济与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发展的几个重要举措
1.倡导循环经济的理念。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各方面包括政府、企业、公众转变观念,这是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
2.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制和实施规划对实现宏观战略目标,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制。由于循环经济发展首先一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为目标,即是以解决经济发展的外部性公益效益为目标。因此,没有政府和立法机构的强力干预,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能有效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4.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还处于政府推动阶段,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仍然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政府可以通过发放补贴、减免税或价格政策等措施,使企业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实现内外部效益的统一。
5.拥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创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若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或在现有技术水平上循环利用资源的成本很高,则循环经济就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
6.建立资源和环境的评价体系。
总之,环境友好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晶莹: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科学发展观.2006:62~67
[2]罗莉:循环经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众说.2007(2):11~12
[3]鱼凤玲: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思考.资源与环境.2006(7):35~36
[4]牛勤:关于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几点理性思考.达州新论.2006(3):28~31
社会资本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篇12
1 乡镇生态环境的现状
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一旦其遭到破坏人类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 现在人类已经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严重性, 加大了对环境治理的力度, 但是农村因为缺乏环境专业管理部门和专业管理人员以及农业种植方式不合理等原因, 其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峻, 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1 土地方面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化的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可使用的耕地面积与山林面积已经呈现了锐减的趋势, 虽然现在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缓解这一问题, 但农村仍然存在土地资源不足以及土壤结构受到破坏等方面的问题。
1.2 水源方面的问题
农村环境在水源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水资源浪费问题。现在农村的水资源在不断的减少, 而且很多农民都会使用生活用水来浇灌自家的菜园, 这样不科学的使用方式很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 就是水污染的问题。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以及垃圾乱丢等问题, 都导致了农村的水源受到污染。
1.3 生活方面的问题
现在国家在大力推广新农村的建设, 很多农村都已经开始着手改善本村的村容村貌, 建立了相应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但是仍有一些农民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没有把垃圾放在指定的回收地点, 或者直接自行进行焚烧, 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2 运用社会资本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措施
虽然大量的实践证明, 使用社会资本能够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是如果运用方式不当也会造成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怎么样对其进行有效的使用, 如何实现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高效性, 就是当下极为重要的问题, 下面笔者将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2.1 建立环境专门管理部门或聘请专业管理人员
这一点是保证各项举措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 政府部门必须要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建立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 同时加强管理人员对于社会资本的认识, 为其提供发展的空间, 让管理人员能够利用其对农村的环境进行治理与投资。除此之外还要对其进行高效的监督管理工作, 使其具有的作用能够被充分发挥出来。
2.2 将社会资本与制度资本有效结合起来
在对农村的环境进行整顿时, 不仅要对社会资本予以足够的重视, 同时还要将制度资本运用到其中, 要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例如,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就可以帮助村民之间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感, 这样的信任感会增强社会资本的利用率, 对环境保护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 还要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 大力发展新农业。政府要加强对新农业的重视程度, 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相关的优秀人才, 帮助农民开展新技术的种植, 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减少农业垃圾的产生率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 这样既能保障农民的经济收入, 同时还能将农业发展生态化, 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3 建立完善的社会资本利用制度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在使用社会资本也是一样, 必须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才能保证其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在使用社会资本对环境进行整顿时主要的执行者就是人, 所以难免出现人情关系以及人为性等问题, 影响了最终的治理结果。在制度推出之后, 执行人员就会有法可依, 从而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 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要让全体农民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想要让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彻底的改变, 就需要让每一位农民都树立起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要让村民知晓社会资本的使用是要在一定的限制之内的, 不能随意进行使用。要定期为农民进行培训, 让其了解正确的使用限度, 同时还要让其清楚认识到环境破坏对其自身会产生的危害。要让他们自觉的保护环境、爱护环境, 减少其乱丢垃圾、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破坏环境的行为, 进而有效改善农村现在的生态问题, 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 结语
总而言之, 在使用社会资本对农村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时, 一定要掌握好正确的使用方式, 保证能够有效改善当今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 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宋言奇.社会资本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J].人文杂志, 2010, No.18301:163-169.
[2]马丽茹.社会资本与农村环境保护[J].北方环境, 2010, v.22;No.7704:4-5+8.
[3]宋言奇.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 2008, No.9001:60-63.
【语文学习与社会环境】推荐阅读:
语文教学与环境教育08-13
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09-26
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10-18
2010高考语文话题作文素材之自然与社会话题:权利06-29
语文环境05-13
社会语文09-21
信息技术环境语文教学09-10
语文学科与语文学习07-13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