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与生活之间

2024-09-29

语文与生活之间(通用12篇)

语文与生活之间 篇1

摘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离开了生活实践, 作文将成为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因此, 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 作文内容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 要做到“让生活进入作文, 让作文体现生活”, 帮助学生架起作文与生活之间的桥。

关键词:作文,生活,桥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 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 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这句话深刻地指出, 生活积累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十分精辟地道出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离开了生活实践, 作文将成为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因此, 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 要做到“让生活进入作文, 让作文体现生活”, 帮助学生架起作文与生活之间的那座桥。让学生在学校中体验生活, 在家庭中寻找生活, 在自然中观察生活, 在社会中开阔生活, 真正让学生做到有话可写, 有情可表。在教学中, 笔者尝试以下策略, 取得较好效果。

策略一:走进生活, 丰富写作素材

喜爱活动是儿童的天性, 教师要坚持开展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 丰富学生的生活, 由此积累各种写作材料。比如, 可组织作文兴趣小组, 举办故事会、主题班会, 或者组织学生外出活动, 搞野炊、放风筝, 等等。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找到写作材料,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 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有趣的活动》时, 我让学生星期天回家后, 每个人准备一个鸡蛋, 不论用什么样的办法把它带在身边, 如果鸡蛋一天不坏, 则是护蛋成功。反之, 则是失败。无论是成功, 还是失败, 都要把你的做法、心情感受等记录下来。周一, 我先让学生谈谈这次活动的感受, 并说出是从哪里感受到的。由于活动中出现很多情况, 因此大家情绪高涨, 各抒己见。然后, 我让学生把这次有趣的活动写下来。学生在玩中学, 玩得痛快, 写得真实、具体, 写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策略二:解放思想, 写出真感觉

“言为心声”, 学生的表达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倾吐”, 是自觉地、自主地表现。学生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有喜悦, 有感动, 有委屈, 也有愤怒……这时, 让他们自由表达, 不拘形式, 不限内容。让学生在急于倾泄心情的时候表达, 学生就会说真话、抒真情, 学生动笔行文就不再是沉重的负担和苦恼, 而是一种自我宣泄的快乐和轻松, 是一种情感喷发的畅快和平衡。

有这么一个案例:我让学生写一篇《我的妈妈》的作文。在写作中, 学生大多数写妈妈是某一方面的工作能手, 妈妈对自己是如何的关心, 这样写当然好。但有一个学生却写他不喜欢妈妈, 他觉得妈妈脾气暴躁, 不是个好妈妈。按常理, 我们的本意是通过作文赞扬母爱的伟大, 但这个学生却背道而驰, 我并没有否定这位学生, 相反, 我认为这位学生的思维与众不同, 有独创性, 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心话, 写出了自己的真感觉。 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学追求的答案的唯一性, 思维的统一性, 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思维的发展。翻开一份份作文总有“千人一面”的感觉, 无论是形式上, 内容上, 甚至谴词造句都有相似之处。似乎是同一种思想, 同一种感情, 同一种声音。比如写同学的几乎是帮助解决难题, 或下雨天送“我”回家等。其中, 很少有自己的真感觉。要改变这种情况, 就得真正给予学生思想感情上的自由, 让初学习作的学生敢想敢说, 能大胆地把生活的体验反映在自己的作文中, 写真人记事, 说自己想说的话, 抒发自己想抒发的情, 这样才能在他们的协作中找回实实在在的真感觉。

策略三:随心所“欲”, 写出自己的个性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 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 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的训练项目, 让学生见题生意, 自由为文, 写出自己的个性, 使训练性习作与有感而作合拍, 缩小课堂习作与学生平时写生活作文的距离。做到了这一点, 小学生能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 就能写实在的事物, 写丰富的想象, 抒发真情实感。

例如, 在一次作文课上, 我走进教室, 笑眯眯地对大家说:“这堂课先做一个游戏, 叫‘传电话’。当我把题目写在黑板上, 同学们就开始议论纷纷, 还不停地猜测是什么游戏, 我没有急于公布游戏的玩法, 而是让同学们先说说看到游戏名字的感觉。之后, 才在同学们的一再要求下说出游戏的玩法。我将全班分成4个小组, 每组人数相同, 每组第一个同学上讲台到老师这儿来看一张纸条儿, 然后将纸条的内容, 告诉第二个同学, 第二个同学传给第三个同学——依次类推, 最后一位同学将所听的内容写到黑板上, 完成得又快又准的小组获胜。我的话音刚落, 鸦雀无声的教室, 顿时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同学们都跃跃欲试, 巴望着自己的小组能赢。这时, 我让还未参加的同学仔细观察游戏中的同学们的表情、动作及语言。“只见上台参加游戏的同学个个弯着腰、屈着腿, 一脸的兴奋……”这些及时捕捉到的信息早已记录到了同学们的本子上。同时, 我不失时机地提醒参加游戏的同学注意自己在游戏中各个阶段的心理活动。游戏进行了三轮, 全班同学都扮演了参加者和记录者, 紧张、激烈、好玩, 让大家充分尝到了游戏的乐趣, 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接下来, 我要同学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口头交流刚才捕捉到的、或是亲身经历到的情景, 说出自己对本次游戏的印象, 讲讲自己对本次作文的构想, 然后比谁能将刚才“说”的内容快速地诉诸于笔端——不到30分钟, 精彩、好玩的游戏作文完成了, 这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原来作文是如此简单。

再如, 值泗阳“第三届杨树节”来临之际, 我悄悄地告诉学生, 国内外将有有许多的游客来泗阳参加杨树节, 组委会请我们推荐泗阳值得一去的景点。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在找资料、图片的基础上, 列举了充分的理由, 向老师提出建议。习作交流时, 学生一个个慷慨陈词, 俨然成了家乡旅游景点的推介会。显然, 这样的作文, 要比写“介绍家乡的一个景点”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同时, 他们意识到, 作文与自己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 文章就如溪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泼泼的流个不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都是精彩的一幅画, 动人的一首歌。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只要教师善于研究学生、生活、作文三者之间的关系, 帮助学生架起作文与生活之间的桥, 力求让生活走进作文课堂, 让作文进入学生生活, 寻找“水源”, 巧妙地“引水入田”, 学生习作的园地定能土壤肥沃, 丰收在望;儿童的综合素质定能得到长足发展。

语文与生活之间 篇2

= 1 CHINESENUM3 一 、【学习者分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第四册第三单元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高中二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学生大概在十六七岁左右,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会心理都已经有一定的成熟度。学习本文,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与父母之间的爱,从而正确处理在这一时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分歧和矛盾。

记叙能力、说明能力和议论能力是中学生要具备的语文基本能力。初中生形象思维发达、逻辑思维相对较弱,而高中生在初中基础上逻辑思维逐步增强。初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记叙能力、说明能力,而高中在培养学生记叙能力、说明能力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议论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记叙、说明、议论能力获得协调发展。在整套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议论文只有两个单元(文言文除外)。这个单元首先出现,意义非比寻常。针对学情,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将作这样的设计。

= 2 CHINESENUM3 二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论述类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

= 3 CHINESENUM3 三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爱的艺术》这本书阐释了爱并不仅是一种感情,更是一个能力的问题,与人的成熟程度有关,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从而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这篇文章是第四模块第三单元的精读文章。这一单元的六篇文章是随笔和杂文,属于论述类。具有思想深度,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时,作为学习主导者的教师,要努力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是伦理学方面的随笔。父爱、母爱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孩子都是在父爱与母爱的笼罩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等。

学习这篇文章,首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看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体味关键语句、难点语句的含义,做深入探究,甚至是评价,对于作者的观点,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 4 CHINESENUM3 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理解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了解弗罗姆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观点。

彷徨于生存与生活之间 篇3

关键词:女性主义 言情 生存状态 精神困境

一、亦舒笔下的爱情

尽管亦舒以言情小说蜚声文坛,但她作品中“言情”的成分却少之又少。她的小说可以粗略地分为三大体系。一是纯爱情小说,男女主人公都是典型的爱情至上主义者,这样的作品所占比例极少,只有《玫瑰的故事》等寥寥几部;另一个体系中故事的女主人公虽然追求爱情,但对爱情有着较为清醒和现实的认识,这也是亦舒作品中比重较要的一类;第三类故事则在现实的基础上更推进一步,故事的女主人公们颇有些看破红尘的意味,现实生活的琐碎已经消磨了她们对浪漫爱情的一切幻想。

《玫瑰的故事》主人公黄玫瑰天生美丽得出奇,视爱情为一生中永恒的信仰,她爱上的人或是有妇之夫,或是身患绝症,然而这些对她几乎不能构成阻力,每一次黄玫瑰都如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甘愿倾其所有,投入全部身心。亦舒实际上将她塑造成一个为爱而生的女子,这也是亦舒小说体系中仅有的将爱情当作人生全部意义的女性形象。黄玫瑰不仅有呐喊出“上邪”的勇气,她凭借惊人的魅力获得的几段爱情也更如“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般轰轰烈烈。不过这样的爱情美则美矣,却显得虚无缥缈,缺乏真实感。黄玫瑰的美几近带有蛊惑人心的魔性,几乎所有男子在看到她的第一眼时就深陷其中,这本身就是脱离实际的传奇一般的设定;一旦作为故事基础的人设脱离了现实,那么整个故事的可信度也就大打折扣。

实际上,描述虚幻却美好的爱情正是言情小说的特权,而《玫瑰的故事》之所以在亦舒小说中如此特殊,正是因为它与亦舒创作的整体风格相悖。不能否认,亦舒恰恰是用如此虚幻的爱情证明了爱情本身的虚幻。

亦舒小说的第二种爱情,是以《不易居》《开到荼蘼》以及《故园》等作品为代表。故事的女主人公憧憬美好的爱情,但同时也明白,在现实生活面前,童话般的浪漫爱情不过如一张薄薄的纸片。她们往往会经历一段美好的柏拉图式精神恋爱,尝尽爱情甜蜜后有情人却不能成眷属,但在故事结尾,作者会安排一个较之前男友普通、却更贴近生活的异性为主人公下一段感情埋下伏笔。如《开到荼蘼》中的王韵娜,即便与左文思男才女貌,左文思却因其之前的懦弱个性导致了最终失去理智的行为而锒铛入狱,剩下踏实努力的青年彭世玉似乎会与独身的韵娜有所发展。

亦舒自己曾经说过:“我根本是非常怀疑爱情这回事的。写小说是写小说,生活是生活,日日挤着轮渡去上班,打着哈欠,穿着球鞋、牛仔裤。生活在爱情小说中……那简直是悲惨的,幸亏能够把两者分开。”在以《我的前半生》《人淡如菊》《喜宝》等为代表的第三类故事中,她的爱情观得到了更清晰的表现。这类故事的女主人公不再是第二类故事体系中对生活抱有美好憧憬、尚且单纯感性的妙龄女郎,她们或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尝尽生活中的辛酸苦楚(《我的前半生》),或从小的生存环境已将她们的灵魂扭曲,将爱情完全物质化,变成彻彻底底的拜金主义者(《喜宝》)。

《我的前半生》在亦舒作品当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在这部小说中,亦舒并没有像一般言情故事中的情节,在子君离婚后安排一个高大英俊的白马王子解救她于孤苦无依之中,爱情这种事物自始至终都不曾出现,就算在小说后半段出现的翟君(甚至连名字都不曾提及),也不过是子君觉得彼此合适的结婚对象。此时的亦舒已经“不谈爱情”,所有的爱情都是镜中花水中月,挑一挑捅一捅也就烟消云散,只有快快结婚,组成家庭才是正经事。

《喜宝》则是“不谈爱情”的另一种更极端化的表达。姜喜宝是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香港投资时代的牺牲品,从小她的母亲就告诉她:“女儿,如果有人用钞票扔你,跪下来,一张张拾起,不要紧,与你温饱有关的时候,一点点自尊不算什么。”如此的生长环境和如此的教育,养成了她今后现实、拜金的性格,也让她偏离了正常少女对理想生存方式的普遍憧憬。她曾说过:“我希望有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我希望有很多很多的钱,如果没有钱,我还有健康。”少女喜宝将爱放在了第一位,但她直接跳过这个选项,童年和少年的经历使她有了不符合自己年龄的沧桑,她拒绝浪漫爱情的风花雪月。不管是子君还是喜宝,她们尽管外表光彩照人,内心却一直有着难以愈合的创伤。她们或是结婚,或是做别人的情妇,这两个看似天差地别的选择实际上殊途同归——她们选择的不过是一种利己的生存方式,然而无论哪一种生存方式,都与爱情无关。

二、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

除了现实主义的婚姻爱情观之外,对女性独立自主地位的强调也是亦舒小说的一大特色。

中国是个典型的男权社会,男性被认为是社会的主宰和中心,男性以自身的利益为准则制定道德、伦理、法律等规范形成整套的文化体系来约束和控制女性。在由男人控制的等级社会中,妇女处于“他者”的地位,女性作为由男性定性和诠释的存在物体而存在。长时间处于从属的劣势地位,妇女们在其所属文化的社会制度中只是次要甚至并不存在的参与者。男性定义女性为弱势性别,女性需要男性的保护从而适应社会。她们被定义为“第二性”,自出生始便注定要压制自我意识,以男性的意愿为准则去生活。她们承担的是传宗接代的使命,是延续家族血脉的工具。女性一直生存在男性的精神欺压中,然而因为持续时间过于久远,又有制度和道德上的保护,这种压迫已不再是压迫,反而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女性心甘情愿扮演着柔弱、依附于男人的角色,变成男女不平等制度下的牺牲者。

亦舒曾在杂文中写道:“有女孩子来问我,作为现代女性,应当争取什么,我说:先争取到经济独立,然后我才告诉你,现代女性应当争取什么。不做事的女人,没有光芒,没有工作美,不和节拍,对社会没有参与,伸长脖子等男人的施舍,不学无术,再动人也不过像一只小狗,跟她们谈争取是煮鹤焚琴。”

亦舒还塑造了一批努力靠自己双手生存的年轻女学生的形象,如《不易居》的石子和《故园》的夏铭心。亦舒通过这些个性鲜明的女子们,赞扬了新时期女性坚强独立、逆流而上的品质,由此,反观喜宝的失败结局,我们可以发现,只有真正获得人格上的独立,才能在生命意义的把握中取得最大限度的精神自由。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喜宝放弃自由与尊严以求得物质满足,她缺少的是石子、夏铭心以及唐清流等人“造命”的勇气。亦舒当然不是在她的作品中进行夫子式的道德传教,但她多少也流露出对喜宝一类人物的谴责和惋惜之情。诚然,爱情与物质并非井水不犯河水的平行存在,但将对物质的需求强调为一种最为必须甚至最为核心的存在本质,那无疑在夸大了物质作用的同时也抹杀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殊情感。

但是亦舒的作品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强调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上,她对“娜拉出走”之后做了进一步思考,将笔触伸向女性在争取社会尊严、人格独立过程中面临的生存和精神困境。亦舒对这些沉浮于香港社会的女性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她用一支笔写出了衣着光鲜、自信耀眼的职业女性混杂着血泪的歌哭呐喊,表现着她们内心深处的极度痛苦。亦舒很少将自己笔下的女主角逼入绝境,她总是用怜悯、理解的眼光面对自己塑造的一个个在生活中历经艰辛的女子,这也使她的作品多了些温暖的人情味。对亦舒而言,对女性设身处地的宽容和认可是她小说创作的动力和根源。正是在揭示女性生存状态和精神痛苦的过程中,亦舒表现了她对现代都市女性的人文关怀,体现出一个通俗文学作家的社会责任感,这使她的小说价值远远超出了一般通俗言情作品,历时四十年仍不断被人研究和探讨。

当然,在亦舒的作品中也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弊端,例如人物性格单一、对下层人民生活描写缺少说服力等等,这是亦舒缺乏生活经验所致。但是亦舒的作品依然是香港通俗文学作品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她的敏锐、细腻以及社会责任感,都是其他通俗文学作家的楷模,同时,作为女性文学作家,她对时代女性的观照也发人深省,在女性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关士礼.亦舒小说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5.

[2] 贾丽萍.女性视角——从婚恋到社会现实[J].华文世界,2003(55).

[3] 尚继红.投资时代的爱情——亦舒笔下香港的情与爱[J].台港文学之窗,1997(2).

[4] 许子东.20世纪90年代香港小说与香港意识[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36-41.

[5] 党鸿枢.通俗文学的三重奏[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3):62-67.

.

作 者:徐悦雯,宁波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外华文文学。

帮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搭桥 篇4

一、在基本技能与生活之间搭桥

在基本技能与生活之间搭桥,就是把数学活动的切入点放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上,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与数学之间找到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迅速进入到“最近发展区”,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先让学生利用身边或自己制作的圆,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感知圆的周长),再让学生猜一猜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进而引导学生量一量、算一算,探索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探索圆的周长)。学生在动眼观察、动脑思考、猜想、验证、动手操作、动口叙述中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点。

二、在逻辑思维与生活之间搭桥

在逻辑思维与生活之间搭桥,就是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我在教学中,会有意识地联系生活,适当补充一些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虽简单却不太顺手的问题,以达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目的。如“英语考试满分是60分,小明得了57分,折合成百分制是多少分?”“羊肉每斤50元,妈妈今天买了40元钱的羊肉,妈妈今天买了多少羊肉?”……

我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联系生活,引领学生在“再创造”中学习数学知识,以达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目的。如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速算法》时,学生面对“275-198=275-200+2”,很难理解“减去200后要再加上2”,我便引领学生联系购物找零的生活实际,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爸爸带275元钱去超市买了一瓶价格为198元的白酒,她付给收银员两张百元钞票(应从275元里减去200元),收银员找回2元(应加上2元)。于是,多减去的2应加上。因为抽象的运算有了生活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生活经验又经过了一番梳理和提炼,所以学生便轻松地找到了“多减几要再加几”的速算规律。

三、在解决问题与生活之间搭桥

学习数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与生活之间搭桥,就是把书本上的数学应用题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根据生活经验,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到解题的思路或解题的策略后,再去解决实际问题。

如教学“用比例方法解决问题”时,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旗杆的高。旗杆那么高,又固定在升旗台上,如何测量呢?多数学生摸头。少数学生提出,爬上去量。但旗杆不粗,又很滑,如何上去?即使爬上去了,能保证旗杆不摇摇晃晃出事故吗?我适时亮了亮手中的竹竿,让学生量一量竹竿的长,很快量得竹竿长3米。接着,我把竹竿笔直地插在操场边上,让学生量一量竹竿的影子,很快量得影子长1米。再接着,我启发学生思考:“竹竿长3米,竹竿的影子长1米,竿长是影长的3倍,大家能从竿长与影长的这一关系上,想到测量旗杆高的办法吗?”学生思考后,纷纷觉得:旗杆的高也是旗杆影长的3倍。(我补充“在同一时段内”)。这个想法得到确认后,学生很快量得旗杆的影长是5米,列出了比例式“3:1=X:5”和“3:X=1:5”,算出了旗杆的高是15米。

语文与生活之间 篇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是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杂文、随笔的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学会思考社会、人生等与自己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单元第二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就是一篇著名的随笔。

二、 说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根据这些要求,我设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了解作者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观点。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阅读论述类文章的方法,即理性分析的解读方法。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学会对生活现象进行哲学层次的思考。

情感目标: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爱自己的父母。进而敬畏生命,学会回馈社会。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地位。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父爱与母爱的本质及部分关键语句。

四、 说教法学法

1、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爱的格言、爱的故事、爱的歌曲,

2、父爱、母爱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孩子都是在父爱与母爱的笼罩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细节里搜集父母之爱的小事。

3、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形成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

4、拓展课堂,结合《诗经》、《论语》中有关“孝论”的阅读,开展“怎样爱父母”的`研究性学习。

五、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2、在音乐的旋律在,讲述汶川地震中的一个小故事。

救援人员在一所坍塌的民宅废墟里,搜寻到了一位母亲。她已经停止呼吸,却至死保持着一个姿势:双手撑地,双膝跪地,上身向前匍匐,背部早被压得变形,却依然努力拱着。救援人员见她已死去,转身离开,但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来到这位母亲跟前,将手费力伸进女人的跪姿之中,惊喜地大叫:“有孩子,还活着!”孩子被成功救出。他只有三四个月大,被包在小被子里,在里氏8级的大地震中竟毫发未损,酣睡如初。随行的医生发现被子里有部手机,屏幕上显示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假如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一则只有19个字的短信,刺痛了全中国人的眼睛,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则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爱”的理论。文章按儿童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阐述了父母之爱与孩童情感与心智成熟的关系,揭示了爱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的力量的心理基础。

二、 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1、 理清结构,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填写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年龄段 特 征

刚出生阶段

8岁以下

8~10岁

少年时期

成熟时期

浅谈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篇6

一 、寻找生活中的情景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陶行知先生还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现实生活是数学教学的丰富源泉。

(一)创设“生活情景”引出新知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利息的计算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进行了一项课前调查,调查有关存款的方式,本金、利率、利息,利息税等专业术语这的这一环节主要是为学生怎样求利息做准备,把数学问题置于现实生活中,使学生具有亲切感,从而感受数学问题来自实际生活,渗透“生活数学”意识。

(二)联系“生活经验”,探究新知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任何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都可成为他们的学习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灵敏捕捉能够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生活素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我认为新教材的教学已不能能“依纲靠本,照本宣科”了,教学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对数学教材进行充实、重组或改编,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效率。

例如:“13减9”这一部分知识时有部分学生早就会的,不是新的知识,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早有这方面的体验。出示情境图,提问: “还剩几个气球?”作为问题情境,引入算式“13-9=?”之后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思考,让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计算“13-9=?”的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求出结果。由于老师给学生足够的课堂时间。因此,课堂中探究的气氛浓厚,学生的情绪饱满,教学效果也较好。

二、营造数学生活的情境

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心理基础,更是注意的重要源泉,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

在教学“元、角、分”教学内容时,教学内容和生活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数学知识就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生活现实,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内涵和价值。例如,妈妈在烧菜的时候发现油没有了,妈妈给一张100元的人民币,还是给你一张10元的人民币(告诉你油的价格是78元)你觉得应该选择哪一张?这样的现实生活情境,把学生们紧紧地吸引了,他们急于去探索,去解决,在解决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魅力,感受数学乐趣。这就在于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的紧密结合。

三 、积极调动生活中情景

要使学生觉得化学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趣味性强,始终保持问题的思考激情,那就很难了。事实证明,课堂上通过创设富有趣味儿的问题情境,质疑引导远比平铺直叙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像,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教学条件,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准教学起点,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正如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总之,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则是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好生活实际这块“土壤”。一是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数学化;二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各种具体的生活情景,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就是表明了行—知—行这一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语文与生活之间 篇7

当今国际间的较量是科技与经济的较量, 但我们培养的人才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知识型和创造型人才, 更应该具备各方面的人格素养, 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仅仅只会课本知识, 仅仅只会钻研习题, 会制造出一些东西, 而把这一切都自私自利地看做是为了自己的未来, 忽视如何与人交往, 如何使自己同集体和国家一起进步, 最终只能将自己置身于集体的边缘, 甚至做出一些违背理智、违背道德、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 而最终后悔莫及。因此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 对学生进行生命意义和理想教育, 正是现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作出的必然选择。而要培养健全的人格, 仅仅通过简单的所谓政治思想教育是无法实现的, 这种教育应该是自然的, 润物细无声的。语文教材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充满人文性的语文能给予学生心灵的滋养, 拓展学生的精神天空, 这就为完善学生人格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语文新课程明确要求:其课程的功能应由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学会生存, 学会做人, 并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其中学会做人当为重中之重。对于“做人”,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两个方面问题, 第一, 为什么做的是人, 而不是其他的物。第二, 做什么样的人。首先, 因为我们是人, 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 具有抽象思维、语言、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种能力是其他任何动物都不全部具备的, 所以, 作为人就有自己的格。“人格”是什么, 不同的人对人格的内涵和外延的解释不同, 但有一点是相通的, 那就是, 人格包含着性情、气质、能力及品格。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格, 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命运, 而且关乎集体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一个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人将影响到一代乃至几代人甚至千秋万代的价值取向, 心系国家的屈原, 忍辱负重的司马迁, 忠言进谏的魏征, 哪一个不是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那么, 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呢?这是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 也是一个相当难以解答的问题。不仅要做到谦虚谨慎、淡泊名利、俭以养德、正直无私、礼貌待人, 还要提升自己的形象, 比如胸有大志、勤奋刻苦、专心致志、谨慎行事等。这些内在品质的形成不是天生的, 而是需要得到后天的培养才能逐步形成的, 学校教育的本质, 必须把人格的塑造放在首位。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不仅是新课程本身以人为本的要求, 而且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语文教学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就不能不重视对学生素质和人格的培养。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活动频繁、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 语文学科应发挥学科的教学优势, 加强人格意识的渗透, 使学生认识人格的价值, 促进良好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语文学科进行学生人格塑造的优势

中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人文教育资源, 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 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之其他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 能陶冶人的情操, 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以课改后的高中教材为例, 其非常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所选取的余秋雨、吕叔湘、钱钟书等著名学者的文章, 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厚重经典之美, 而且能从中读出作者的人格之美。这些选文不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人文性, 即使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也体现了很强的研讨性与交流性。尤其是“梳理探究”部分, 所选内容探究性都较强, 有的专题侧重于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有的专题侧重于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研讨,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比如“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影视文化”等专题, 既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又有很强的探究价值, 体现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标,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系的具体要求, 改变了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情况, 紧紧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展开, 使语文教学呈现新的态势, 也使学生真正从读书只为读书的窠臼中解脱出来。

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 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 语文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 人们在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 语文学科学习的时间最长,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共十二年;考试出现的频率最高, 无论是中考、高考, 还是成人高考、公务员考试、招工考试, 语文都是必考科目。从某种意义上说, 语文成绩的高低, 反映了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高低。语文学科的属性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基础教育中, 任何一门学科对培养高素质人才都负有责任, 而语文学科责任的特殊性在于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和复合性。这决定了它在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特殊作用和重要意义。正如庄文中先生所指出的:“民族的根是民族文化素质, 民族文化素质的根是语文素质, 所以语文素质理应是‘民族的根之根’。”所以说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终身教育。

三、塑造学生人格的途径

(一) 在对教材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的人格

在二期课改语文新教材中, 众多文质兼美的选文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也都表现出了鲜明的主题, 具有强烈的育人效果。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对这些文学作品要言不烦地点拨分析, 将一种文学性, 或带着笑意的趣味性, 或带着哀婉、悲壮的情感, 传递到学生的心灵中去, 使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感染力得以有效体现, 并通过或抓住其中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典型事例和人物来打动学生, 震撼他们的心灵, 从而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屈原尽管遭奸人所陷, 却仍心系国家, 心系人民, 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的忧虑;李白, 我们都说他豪放不羁、清高傲岸, 可这背后不也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洁吗?这是一种胆识, 更是一种气节;当大江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时候, 我们看到了苏东坡对名利的淡薄;当北海的菊花怒放之时, 我们读懂了史铁生对母亲深沉的怀念。白居易偶遇琵琶女, 为她写下《琵琶行》, 我们明白人生须有朋友, 须有知己, 生命才有意义, 所以王勃才会生发“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的慨叹, 王维才会有“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祝愿。我们用心用情去解读这样一些文学作品, 才能透过作者及主人公的身世、经历、思想、抱负等, 感受文学的魅力, 增长

WENJIAOZILIAO

见识, 拓宽视野, 发展智力, 陶冶情操, 从而提高人格素养, 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西方的文学艺术也千姿百态, 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进行人格教育的良好素材。

(二) 用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人格

什么叫做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所以教师的人格是内在的品质, 具体说来教师的人格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即德才兼备。其中“德”是灵魂, 是航标, 是旗帜, 是指引自己和学生前行的方向。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首先体现在对教育的忠诚和执著上, 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宽广仁慈的胸怀呵护每一位学生, 公平理智地评价每一位学生, 诲人不倦地引导每一位学生, 以高洁光辉的人格照亮学生的心灵。那是一种顶天立地的翠竹精神, 是一种不畏严寒的红梅品质, 是一种千锤万凿浑不怕的石灰形象, 更是一种勤勤恳恳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的工作作风。教师还应具备才, 德是才之根, 才是德之果。教师首先要有口才, 流利的普通话, 声情并茂的讲解, 这是语文老师的语言魅力;其次要有写才, 漂亮的粉笔字, 工整的板书, 这是语文老师的书写魅力;再次要善于设疑, 用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 推动课堂的进程, 这是语文老师的学者魅力;最后要多写文章, 让学生欣赏, 这是语文老师最动人的才子魅力。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 在课堂上必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熟练地驾驭课堂, 取得学生的信任;帮助他们学会辨别是非、善恶, 产生身心的愉悦和快感, 从而在乐中学, 在学中乐, 不仅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而且造就完美的人格。

(三) 开展活动锤炼学生的人格

新课改的语文教材设置了许多梳理探究模块, 认真开展这些模块的教学, 不仅能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 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而且能让学生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从而形成多方面的能力, 如开拓进取精神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强烈的求知欲望, 终身学习的能力,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等等。并且在交流过程中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 懂得尊重他人, 肯定他人, 认识自身的不足, 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从而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所有的这些都是人格素养的具体体现。

语文与生活之间 篇8

周作人在《儿童的文学》的演讲中就指出, 所谓儿童的文学就是“小学校里的文学”, 在周作人看来, 儿童文学几乎就是小学文学教育的同义语。也是在这篇演讲中, 周作人第一次比较系统全面地提出和论述了小学文学教育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一是儿童观。周作人认为, 儿童是独立的个体, 儿童期有其独立的意义和价值。二是儿童文学的价值。周作人认为, 文学首先是满足儿童的需要, 而不是道德训诫的手段。至于文学教育能够产生道德教化、智力培养等作用, 则是文学教育的副产品。“所以小学校里的文学教材与教授, 第一需注意于‘儿童的’这一点, 其次才是效果, 如读书的趣味, 智情与想象的修养等。”三是儿童需要文学的原因。周作人采用人类学理论, 接受了“同构复演说”的观点, 认为人类个体的发展阶段和人类群体的发展阶段具有相似的结构, 因而儿童的精神生活和原始人相似。原始人因为有文学的需要, 所以产生了歌赋、戏曲和小说, 儿童当然也有文学的需要。四是学校文学教育的作用。他引用麦克林托克的说法, 提出文学教育的三种作用:“ (1) 顺应满足儿童之本能的兴趣与趣味; (2) 培养并指导那些趣味; (3) 唤起以前没有的新的兴趣与趣味。”五是文学教育的内容。他采用年龄分期,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 分配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例如, 幼儿前期 (3~6岁) 为诗歌、寓言、童话;幼儿后期 (6~10岁) 为诗歌、童话、天然故事 (动物故事) ;少年期 (10~15岁) 为诗歌、传说、写实的故事、寓言、戏曲。六是文学教育内容的开发。周作人慨叹“中国向来对于儿童, 没有正当的理解, 又因为偏重文学, 所以在文学中可以供儿童之用的, 实在绝无仅有, 但是民间口头流传的也不少, 古书中也有可用的材料, 不过没有人采集或修订了, 拿来应用……”所以他希望能够有一个开发小组, 收集各地的民间文学资源, 从古书中挑选可用的材料加以修订, 同时翻译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然后编辑成册, 供学校和家庭使用。从以上可以看出, 周作人几乎是对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个全面的阐述, 不仅说明了儿童文学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价值, 也提出了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内容资源的开发, 尤其是他对儿童文学的价值, 以及以儿童为对象的文学教育的目标和一些基本性质的认识, 是非常深刻的。

在社会道德价值上, 儿童文学传达的多是人类共通的基本美德, 如诚信、勇敢、合作、宽容等。当儿童为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所吸引时, 会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他们会下意识地站在各种不同的角色形象的立场来理解人与人的关系, 体验各种道德情感, 并随着作品的诱导作出道德判断。儿童在欣赏、接受儿童文学作品时产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会对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之所以成为世界儿童文学名著, 一百多年来为世界各国儿童所喜爱, 就是因为它塑造出勤奋坚韧的小抄写员叙利奥、跋涉三千里寻母的聪明勇敢的玛尔可等一系列的好少年形象, 对儿童产生了很大很好的影响。茅盾20世纪30年代写的中篇儿童小说《少年印刷工》中, 小主人公赵元生是个好学、能干、懂甘苦、自立奋斗的穷苦少年典型形象, 为当时一大批由学生变为童工的少年儿童树立了独立谋生的榜样。我国的海娃、雨来、张嘎子等艺术形象也引导着少年儿童走上正确的生活道路。因此, 我们说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 它源于人类的爱与期待, 爱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美学元素;儿童文学是善的文学, 以善为美, 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美学特征。世界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 就是因为它传达了深邃的爱的哲学, 它具有引人向善的思想魔力。

“人类应当将最宝贵的赋予儿童”, 这是联合国提出的原则。赋予儿童“最宝贵的”当然首先是美。“育人始于立美, 立美始于儿童。”文学作为人类审美的最高形式之一, 尤其应遵循美的规律进行创作。凡文学都应该是美的, 没有美就没有文学。它应以美的光辉照射人类, 以美的形态感化人心。曹文轩先生认为, “美感与思想具有同等的力量, 甚至大于思想的力量。”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不遗余力地浇灌出一朵朵善的花朵, 用它们的美陶冶人们的心灵。儿童文学, 除了具备一般文学的美学特征外, 还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中对这个美妙无比的艺术世界作过形象的描绘:“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 然而绝不像一张白纸。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 然而绝不像一片玻璃。”这样的描述, 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儿童文学所独有的美学魅力。

儿童文学既是生活的真实反映, 也是生活的审美反映。儿童文学作家在进步世界观的指导下, 将生活中较粗糙、分散、处于自然形态的美的事物, 形象地概括提炼为更强烈、更丰满和更理想的艺术美, 通过作品集中表现生活美、自然美与艺术美。

这是思想启蒙的需要、新文化建设的需要, 也是特殊历史条件下, 学校教育的直接需要。这就是他们对儿童文学与学校教育的基本关系的明确的认识, 这种认识在一定的时期内对后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直延续到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小学语文课程中。对儿童文学教育功能的发现, 为小学语文教育开辟出了一个新的资源纲。

(贵港市贵糖学校)

摘要:儿童文学是属于文学的一个类别, 小学语文教学是教育体系的一个类别, 这两者听起来似乎没有多大的联系, 但是他们却有着相同的服务对象——儿童与学生, 同时它们都起着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客观上促进了早期儿童文学的创作, 而儿童文学也为语文教育的课程提供了丰富资源。

语文与生活之间 篇9

一、积极寻找语文教育与班集体建设之间的契合点

中等职业学校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语文课程要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 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职高生的生源不如普高, 就我所带的班级而言, 综合素质较差, 且参差不齐, 班级中近1/3的学生成绩在400分以下, 对于很多学生而言, 不仅仅是语文课, 其他的课也没什么大兴趣, 他们上职高的目的无非是混混日子, 打发时间而已。作为班主任, 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最大的任务就是在他们踏入社会之前, 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的基础上, 发展学生的个性, 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 从培养目标上来看, 语文教育与班集体建设之间有共性。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它不仅出现于课堂, 它还广泛应用于生活, 而学生的生活大部分是处在班集体中, 也就是说班集体是学生学语文, 用语文的最重要的场所。另一方面, 班集体建设活动中几乎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语文知识, 渗透语文听说读写综合素质的培养, 尤其是在主题班会中, 运用更为广泛。同样, 语文教学活动中也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德育教育, 可见, 语文教育与班集体建设是互不分离, 互为渗透的。

因此, 充分利用语文教师与班主任的双重身份, 架起语文教育与班集体建设之间的桥梁, 使其互为渗透, 互为促进, 使学生在两者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全面发展, 既提高班集体发展的水平, 又建立了语文教育的新格局。

二、语文教育与班集体建设的实践探索

职业高中的学生普遍有一种重专业轻语文思想,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学习成绩较差, 其语文学习基础就可想而知。曾经的失败让他们对语文课程产生了畏难情绪和逃避思想, 而专业课是从零开始, 思想上没有包袱, 很多学生进职业高中就是为了学得一门技术。对于语文, 他们觉得学不学无所谓, 因为将来择业时, 用人单位主要看你专业技能怎么样, 不会问你语文成绩怎么样, 而专业课, 不学就不会, 多学就多会, 效果可直接看到, 而且直接关联自己今后的生活。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我认为班集体建设中的各项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与载体。

1. 利用班团活动课, 转变学生语文学习的观念

班团活动课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 也是渗透语文教育的最好舞台。作为班主任可以利用班团课活动课转变学生轻“文”重“专”思想, 让学生认识到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本领的同时, 必须还要达到相当水平的文化程度, 二者本是互为制约又相互依托的。语文是学好专业课的基础, 学好语文可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以我所带的班级为例, 我为每星期一次的班团课设立了类似“我的专业素养的提升”“面对择业, 你准备好了吗?”“××服装设计师的成才之路”“语文与就业”等一系列主题讨论会, 由学生自行搜集相关资料, 自己撰写讨论稿, 自己主持讨论, 教师在一边只做一般性的指导。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 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寻找搜集文献资料、文字组织和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探究, 也使很多同学从思想深处真正理顺了语文学习与专业素养之间的关系。许多学生感叹, 进企事业单位做员工, 或自己办厂开店做老板……找工作等都会同语文发生联系, 写自荐信、应聘信, 自己开店办厂向工商部门写营业申请书;做生意拟定合同等, 原来学习语文对今后的工作生活还有这么大的帮助。有了对学习语文的认同感, 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增强了不少。

2. 利用班集体建设中的硬件设施创设语文教育的良好氛围

每个班级通常有固定的学习活动场所———教室, 作为班主任我们都希望班级里的学生能对自己的班级有强烈的归属感, 到教室就像到自己的第二个家一样。因此在班级建设中, 我往往会对教室做一定的布置, 营造温馨, 和谐的“家”的氛围, 而在这种布置中又可以有意识地渗透语文教育的点点滴滴, 让学生在生活的细节里接受语文教育潜移默化的熏陶。为此我组织学生精心包装了教室:

(1) 在教室的后墙面设立“阅读园地”, 哪个同学新近读了什么好书, 可以在“阅读园地”向其他同学推荐, 哪个同学有了阅读心得, 或有喜爱的段落, 语句都可以在“阅读园地”发表, 同时为了鼓励同学们的阅读积极性, 我也会经常光顾园地, 向同学们推荐好文章, 与同学们一起分享阅读心得。

(2) 充分挖掘班级黑板报的潜力。学校规定班级每两个星期出一期黑板报, 与其草草完成任务了事, 不如好好利用这个平台, 为语文教育服务。我班学生虽然学习基础不是很好, 但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因为喜欢设计, 喜欢绘画才选择学习服装的。因此我在平时就向他们灌输, 做一名设计师, 就要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如出黑板报, 我告诉他们这就是设计的第一步, 我们是服装班, 在别人看来你们就是学设计, 出的黑板报应该是最出色的。对于他们的每一期黑板报, 我都细心指导, 每一次学生都及其认真努力地去排版, 绘画, 书写, 为了让班级的黑板报独具特色, 学生们不仅在板报的形式上不断创新, 在板报内容上也动足了脑筋, 学生们根据学校规定的主题自己撰写文章, 择优录取, 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 有时候一篇文章需要修改很多次。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收获了信心, 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写作兴趣, 锻炼了写作能力。

(3) 利用教室后墙的白板, 精心打造文学常识角。今天介绍一个有趣的文化习俗, 明天请同学们对个对联, 后天给大伙儿讲述一首诗作的创作历程。没有背诵默写的压力, 不经意间就将语文知识传递给了学生。

3. 利用班集体建设中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不仅限于课堂听课和写大小作文, 语文无所不在, 它在书本里, 也在生活中, 语文学习的触角可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 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是否真正掌握, 学生的语文素养到底有没有提高, 提高了多少, 也只有在人的生活活动中才得以真正的检验。班级建设过程中会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这些活动同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语文习惯的土壤。

(1) 班刊、班级周记的编辑与写作活动。每个月我们班都会出一期电子班刊, 学生用网络上流行的电子刊物软件, 自行设计编排, 选用自己班同学的原创作品, 同学们把班刊看作是班级的形象, 每个同学都会为班刊贡献自己的力量, 帮忙打字的, 积极投稿的, 每个人都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而班级周记则由轮到值周的同学记录一周以来班级里发生的有意义或有趣的事情。在记录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 很多同学知道他记录了以后要在第二周与同学们分享, 于是都格外留心身边的事情, 写作的条理性也有很大的提高。

(2) 各类的竞赛活动。我们班每学期都会组织演讲赛, 诗歌朗诵会, 比赛之前学生往往热情高涨, 准备讲稿, 反复斟酌, 教室里时不时能听到他们朗朗的诵读声, 不仅参加比赛的学生认真努力, 不比赛的同学也纷纷帮参加比赛的人提建议, 帮忙改进不足之处。又如班级配合学校每年5月份搞的文化周活动, 学生们积极投稿参加寝室征文比赛, 为寝室荣誉而战的同时也强化了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

(3) 外出的实践活动。班级的春游活动, 我们学校组织去绍兴, 这也是一次渗透语文教育的很好的机会, 在出游之前, 结合学生学过的课文鲁迅的《故乡》《孔乙己》等给学生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 学生带着之前在课本中对绍兴的印象, 到了今天的绍兴必然会对迥乎不同的前后景象产生深刻的印象, 回来之后常常是感慨颇多, 抓住机会, 让学生们交流心得, 往往收获丰厚。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时空立体化, 引导学生把听到的语言, 看到的场景, 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随时从生活中体验、品味、感悟语言的魅力, 历练语言文字的能力, 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好语文, 用好语文, 养成在生活中自主学习、运用语言的良好习惯。另外, 班级每星期都会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我结合语文课本中广告写作, 让学生在走进商场工厂开展志愿活动的同时, 对商家厂家的各种广告是否规范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学生走向社会, 走进生活, 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语文知识, 进行社会调查, 锻炼自我, 提高了语文能力, 比拿着书本生硬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语文教育与班集体建设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整体, 二者的有机结合,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促进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 学生既是在语文实践, 又是在班级建设;教师既是在语文训练, 又是在班级教育。在实践中, 要注意处理好语文教育与班集体建设的关系, 掌握好尺度, 不能把两者等同, 也不能让学生觉得结合语文开展的活动是在上语文课, 这样反而会让学生厌恶语文。活动后要有反馈意见记录, 以便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感受, 及时调整。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和一名班主任, 我希望架起语文教育与班级建设之间的桥梁, 找到一条教书育人的有效之路。

摘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和一名班主任, 如何利用双重角色优势, 架起语文教育与班集体之间的桥梁, 使两者互为渗透, 互为促进, 成为一条有效的教书育人之道。本文从语文教育与班集体之间的契合点及两者结合的实践探索出发, 探寻语文教育与班集体建设结合的可行性。

关键词:语文教育,班集体建设,语文教育氛围,语文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莫素君.大语文教育与现代班集体建设结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2 (4) .

语文与生活之间 篇10

一、技校语文学习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

(一) 良好的语文素养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与其他的课程相比, 语文是一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学科, 因此, 要想更好地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语文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学生对语言的准确把握, 而且能够加强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有了扎实的语言功底, 学生更容易把握好课文的脉络与主题思想。同时, 有了语文教师的引导, 学生在独自完成阅读的过程中, 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 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学生口头交际互为有效保证。

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 听与说是构成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对语言的领悟与理解对语言进行积累。学习语文不仅是提高听与说的能力, 而且包括对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样, 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是密切相关的, 如果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那么会促使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反, 如果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薄弱, 就会影响到学生书面语言的质量。

(三) 良好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扩散性思维。

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 除了要确保学生语脉清晰、用语严谨外, 还要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度。通过对学生听与说的训练, 促使学生形成灵活的思维模式, 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说话的效率, 通过对学生交际能力的训练,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扩散性思维的发展。

二、技工院校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语文学习现状

从目前来看, 技工院校的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偏弱。学生人际认知能力不强, 对人际事物的洞察、分析和预见能力不够, 特别是在认识和把握问题的实质并进行分析处理时敏锐地捕捉人际信息、利用人际关系有效地解决问题能力上有欠缺, 并且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学生人际交往意愿、人际沟通能力和人际管理能力方面不甚理想, 其在交往意愿、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上严重不足。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信心不足, 语文学习基础、素养薄弱, 语文学习态度、认识不够到位。如果进一步调查他们的日常阅读习惯, 就会发现, 每天都能用1小时阅读课外书的学生不到5%, 能够阅读半小时的学生不超过19%, 即使是这些“喜欢”阅读的学生, 阅读的书籍也多为科幻、卡通小说和网络武侠、言情小说, 似乎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三、技工院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较弱的原因

导致技工院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较弱的原因很多 (比如来自社会对技工院校的偏见等) , 只论述与语文相关的几条。

(一) 人文素养环境欠缺。

技工院校学生一般来自偏远的农村贫困家庭和来城市打工的低收入家庭。他们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人文素养环境方面相对于来自农村中高收入家庭或城市家庭的孩子比较欠缺。

(二) 人文素养较低。

技工院校的学生一般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 进了技工院校后, 学校侧重于专业技能训练。有些教师将目光放在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与理解上, 这就忽视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从而导致学生缺乏灵活的表达与应对能力。本身的人文知识匮乏, 加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补充, 造成学生在与人交流、与人沟通方面的知识、能力欠缺。这是技工院校学生沟通能力差的直接原因。

(三) 自卑心理。

自身人文素养欠缺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总认为自己在任何方面不如考入重高、普高的同学, 再加上技校学生良莠不齐, 有些同学偏激的价值观, 更引起心理严重失衡, 不愿意与同学交往, 更不愿意将自己的所想所思与亲戚朋友倾诉, 而喜欢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 其结果使技工院校学生在现实世界与人沟通的能力更加低下。

四、在语文教学领域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一) 加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搭建多元知识结构。

想要从语文学习中获得个人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就必须切实地投入对优秀语言文字的认知中。而事实上, 技校学生对文学经典往往兴趣有余, 动力不足。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引经据典的方式穿插一些片段,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观察和了解一些对阅读有回避态度的学生的兴趣点, 以推荐的方式帮助他们选择一些合适的读物, 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以交流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同时, 在课内有意识地鼓励学生交流彼此的读书经验和感受, 从而使学生受到一定程度的督促和激励, 形成良性循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 且有个体差异, 只要持之以恒, 就会获益匪浅, 乐在其中。在阅读的基础上, 我们必须认识到, 沟通能力与文化业务素养紧密关联, 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提高沟通能力的必要条件。个人的认知能力发展与社会认知及沟通能力成正比。沟通并非只是单纯的信息交换, 它至少包含知识、技巧和动机三个要素。为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和要求, 教师和学生都应做到专博结合, 具有立体多维的知识结构。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 知识面的横向覆盖和专业知识的纵向加深, 提高了学生认知的复杂度, 增强了综合理解力, 拓展了沟通能力的程度和范围, 为学生人际沟通完成了基本的知识储备: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应对各种场合, 站在较高的层面, 以较宽的视角处理问题。

(二) 营造以生为本的沟通环境, 构建和谐课堂。

现代教学思想认为:“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特长, 倡导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1]课堂教学以沟通形式存在。虽然主要由教师落实教学计划、主导课堂沟通的内容和形式, 学生受制于教师的课堂安排, 但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是一种平等的面对面的双向互动。教师必须有与学生平等的心理定位, 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 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发言、交流, 给每个学生同等的展示机会。教师得加强自身沟通能力的培养。教师若没有一定的沟通能力, 就很难构成新型的师生关系, 也就无法实现新课程的构想, 也就是说, 沟通能力, 是现在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的基本能力之一。每位教师都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与学生建立真诚、坦率、友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喜欢和认同自己。有时课堂上会出现老师因语言不通 (1) 形成沟通障碍, 也有因为教师与学生感情上对立以致难以上课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因教师原因产生的沟通不畅现象, 教师就要善于化解沟通障碍, 学会理解、欣赏学生, 改变传统的敏于行讷于言的 (2) 看人观念, 特别关注沟通能力较弱的学生, 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技校课堂可以考虑运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 加上开放的讨论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 能够使学生抛弃一切顾虑, 敢于充分陈述个人思想, 大胆用批判的观点争辩问题, 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张扬个性, 在认知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这种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环境为学生的表达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有利于更大程度地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沟通潜能。

(三) 培养语文课堂沟通意愿, 强化口语交际能力。

积极的沟通意愿是沟通的动力, 是决定沟通效果的首要条件。我们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沟通的意义, 对人生的影响, 激发他们内在的沟通欲望。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羞于在公开场合发言, 不善于与人交流, 不是由于沟通技巧或外界条件, 而是出于自身心理障碍。由于语文课程的特点, 特别是在理解文学作品上,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阅读者可以有不同的见解, 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畅谈理解, 增强学生自信, 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不怕讲错话, 不怕别人不接纳自己, 主动跨出沟通的第一步。应该说, 语文教学为训练学生的沟通技能提供了可靠的时间和空间保证, 使学生可以得到长期和反复的训练, 是解决学生沟通问题的理想的实践平台。教师可以在课程的第一节课就提出沟通要求, 告知学生沟通表现将计入平时成绩。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 开始许多学生可能不好意思发言, 往往需要点名, 经过教师的鼓励和自身反复的练习, 学生渐渐由被动讲话到主动发言, 由表达不清楚到谈论流利, 乃至大胆提出个人见解, 借此机会展现自己。加上课堂讨论, 对于养成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能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四) 贴近生活实际, 优化交际情境。

我们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 应该牢牢把握口语交际的实质, 突出“情境性”、“生活性”、“互动性”等特点, 引导学生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因此, 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营造一定的交际氛围, 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欲望。一个真实、生动的情境, 以丰富的美感, 鲜明的形象, 灵动的现场感, 充满情感的渲染, 足以激起学生高昂的情绪, 使学生以饱满的情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 。这就以现场呈现的方式为学生参与交际提供了可能。没有交际现场自然也不必要发生交际, 通过创设情境, 就好像把生活中的一个交际现场搬到了课堂中一般, 学生就有了交际的需要。交际的作用说到底就是通过有效地沟通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所服务, 通过情境创设再现生活场面, 口语交际成为一种必然的需要, 它的作用也就凸显出来了。而学生在这样的口语交际中也切身感受到了交际的重要性, 强化了交际的欲望, 增强了“交际角色”的意识, 促进了互动交流。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面对面的一种对话活动, 交际双方都不断地发出信息、接受信息。交际双方既是说者又是听者, “说”与“听”相互依存, 能有效促进学生进步。

(五) 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 帮助学生实现其自我价值。

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 (3) 。我们可以组织寓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口味, 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的欲望, 有条件的最好能让家长、老师一起参与。比如诗文诵读大赛、社会调查、语文基本功大赛、课本剧表演比赛等。搭建多种展示舞台, 把培育技校生人文素养落到实处。这一切要求语文教师和教研员不断研究语文课堂、不断发现学生成长需求、不断开发人文教学资源, 把学生人文素养的需求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上, 把学生精神成长的要素融入人文主题活动中。

五、结语

沟通能力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 必须经过长期、系统和反复的训练才能得到提高。就如美国沟通学家罗纳德所说:“提高沟通能力就像从事乐器演奏和运动训练, 没有捷径可寻。”因为技工院校学生的基础特质, 其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语文教师, 应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 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水平得到应有的提高, 使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具备较强的生存能力, 满足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共同需求。

参考文献

[1]何有缘, 李晓红.管理沟通课在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凡禹.沟通技能的训练[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3]周三多.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4]王文.零距离美国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语文与生活之间 篇11

关键词 习作教学 发展规律 生活实践 真情表达

习作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活生生的生命活动过程。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他们独特的认识生活的方法,也有他们独特的表达手段,因此习作教学必须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生活的主导活动,从学生生活入手研究习作教学,架起习作与生活之间的那座桥。抓住“生活”与“学生”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真正把习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觉得习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

一、走进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叶圣陶在《习作论》中说:“习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間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生活积累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精辟地道出了生活与习作的关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实践,习作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喜爱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组织开展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由此积累各种写作材料。比如可组织习作兴趣小组,举办故事会、主题班会,或者组织学生外出活动,野炊、放风筝等等,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找到写作材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有趣的活动》时,我让学生星期天回家后,每个人准备一个鸡蛋,不论用什么样的办法把它带在身边,如果鸡蛋一天不坏,则是护蛋成功,反之则是失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把你的做法,心情感受等记录下来。周一,我先让学生谈谈这次活动的感受,并说出是从哪里感受到的。由于活动中出现很多情况,因此大家情绪高涨、各抒己见。然后,我让学生把这次有趣的活动写下来。学生在玩中学,玩得痛快,写得真实、具体,写作积极性提高了。

二、解放思想,展现真感觉

“言为心声”。学生的表达是发自内心的“倾吐”,是自觉地、自主地表现。学生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有喜悦、有感动、有委屈,也有愤怒……不拘形式,不限内容,让学生在急于倾泻心情的时候表达,学生就会说真话、抒真情,动笔行文就不再是沉重的负担和苦恼,而是一种自我宣泄的快乐和轻松,是一种情感喷发的畅快。

一次,我让学生写一篇《我的妈妈》的习作。在写作中,学生大多数写妈妈是某一方面的工作能手,妈妈对自己是如何的关心,这样写当然好。但有一个学生却写他不喜欢妈妈,觉得妈妈脾气暴躁,不是个好妈妈。按常理,我们的本意是通过习作赞扬母爱的伟大,但这个学生却背道而驰。我并没有否定这位学生,相反,我认为这位学生的思维与众不同,有独创性,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心话,写出了自己的真感觉。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追求的答案的唯一性。思维的统一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思维的发展。翻开一份份习作总有“千人一面”的感觉,无论是形式上,内容上,甚至遣词造句都有相似之处。似乎是同一种思想,同一种感情,同一种声音。比如写同学的几乎是帮助解决难题,或下雨天送“我”回家等。其中很少有自己的真感觉。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得真正给予学生思想感情上的自由,让初学习作的学生敢想敢说,能大胆地把生活的体验反映在自己的习作中,写真人真事,说自己想说的话,抒发自己想抒发的情,这样才能在他们的协作中找回真感觉。

三、随心所欲,写出自己的个性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的训练项目,让学生见题生意,自由为文,写出自己的个性,使训练性习作与有感而作合拍,缩小课堂习作与学生平时写生活习作的距离。做到了这一点,小学生就能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能写实在的事物,写丰富的想象,抒发真情实感。

在一次习作课上,我笑眯眯地对大家说:“这堂课先做一个游戏,叫‘传电话’。”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人数相同,每组第一个同学上讲台到老师这儿来看一张纸条儿,然后将纸条的内容,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传给第三个同学——以次类推,最后一位同学将所听的内容写到黑板上,完成得又快又准的小组获胜。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我让还未参加的同学仔细观察同学们的表情、动作及语言,参加游戏的同学注意自己在游戏中各个阶段的心理活动。游戏进行了三轮,全班同学都扮演了参加者和记录者的角色,紧张、激烈、好玩,让大家充分尝到了游戏的乐趣,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接下来,我要同学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口头交流刚才捕捉到的或是亲身经历到的情境,说出自己对本次游戏的印象,描述自己对本次习作的构想,然后看谁能将刚才“说”的内容快速地诉诸笔端,——不到30分钟,精彩、好玩的游戏习作完成了。这让学生们体会到:原来习作是如此简单。

语文与生活之间 篇12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其实就是语言课程工具性的体现,它忽略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就是把语文课程简单化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是一个目标体系,而“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把语文课程机械地理解成“语文课”,把语文课程这个有机整体给分割成几个肢块,只靠“知识”和“能力”概括语文水平,这是不够的。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主要内容包括“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这就是说,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这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也就是说,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并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要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即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有利于逐步形成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要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即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这些语文素养,不仅体现了我们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而且实现了“课标”提出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新的维度目标。而这两个维度目标不是仅靠我们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就能够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究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涉及五个方面:第一个是积累 (积累、梳理、整合) , 第二个是感受 (感受、体验、鉴赏) , 第三个是思考 (思考、领悟、探究) , 第四个是运用 (应用、拓展) , 第五个是有所发现和探索 (发现、创新, 培养“发现”的敏感性) 。归纳来看,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主要内容是应用、审美和探索。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课程目标,“听、说、读、写”

参考文献

[1]宋崇鑫, 葛大汇主编.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

[2]贾晓波主编.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

上一篇:疗效比对下一篇:外科肝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