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生活教学

2024-06-17

语文生活教学(共11篇)

语文生活教学 篇1

小学是学习生涯的开始和基础,是积累知识、养成习惯、形成观念的重要阶段,语文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强调要与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更加重视语文学科课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语文教学生活化是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的现状

( 一 ) 教学内容局限

很多教师认为语文教学的标准就是在规定的时间段完成教学课程,在课堂上的教学目的就是传授一篇文章让学生接受并理解其中的意思,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使教师不思考怎样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实现教学的目标就是完成教材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来说也只是掌握教材固定的知识,教学内容单一局限,并且与生活实际相互脱离,这样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也不能发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无法做到学有所用[1]。

( 二 ) 教学方式单调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逐渐被淘汰,虽然教师也在尝试着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但成效却不佳,对大多数的教师来说,传统教育方式仍在沿用并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造成学生认为学习语文就是分析文章、背重点、做习题以及应付考试,忽视了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对文章内容产生的体会与感悟,学生也无法体会到文章中所表达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无法在学习中融入自身的情感。

( 三 ) 教学场所单一

课堂是所有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大多通过课堂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与技能,而这种局限于课堂而且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学,导致学习氛围枯燥死气沉沉,因此要将学习空间尽力拓展到生活、家庭以及社会中去,做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让原本只存在于书本上的理论,真实的发生在学生周围,让教学气氛更加亲切、真实、生动,使学生摆脱了45分钟的局限。

( 四 ) 教学评价简单

大多教师评价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的方式都以考试分数为主, 而考试都以笔试为主,通过读、写来测试学生的阅读、解答和写作能力,而听、说则被严重忽视,仅凭一张试卷来断定学生学习情况, 是不完整、不科学的。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容易对教学产生消极影响,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 一 ) 优化教学内容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语文课程的教学资源已经不单单局限于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但不是全部,教材中涉及的知识不能面面俱到,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开发更多、更新的教学资源[2]。主要方式就是增加课外阅读量,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丰富精神生活、提高思维能力。将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生活化中课内知识的拓展与补充,以及社会生活的扩展与延伸。网络是全人类智慧与知识的储藏库,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应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网络的力量来为课堂增添新鲜的教学资源,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

(二)转变教学方式

课堂生活是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这段经历对学生一生中各阶段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随着教育对人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逐渐增强,也印证了课堂生活对人未来发展的作用,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抛弃了从前封闭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注入新的教学元素, 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让学生在教师传授知识前就拥有在生活中积累对事物的理解与看法,再在此基础上对知识进入更深入的挖掘和探索。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注重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生活中积累的情感和经验去解读作者所表达的情境, 能够充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理解,自由地发表见解与感受[3]。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提高语文素养。举个例子:在讲解《匆匆》一课时,学生在生活中并没有着重注意到时间的流逝,而简短的课堂也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细心指导学生运用不同方式观察时间如何流逝,然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体会到的感受,再开始《匆匆》一课的教学,这样学生不仅容易接受课文内容,也从生活中得到更深的体会。

(三)改善教学评价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单是为了考查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程度的好坏,更重要的是为了优化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生活的发展。要使新课改有显著的成果, 就必须一改以往评论形式单一化,评论内容的局限化、评论方式的简单化以及评论结果的死板化。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模式特点是把以往的教师评价发展为师生、生生和自我评价,鼓励家长也发表评价, 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听取评价并全面的认识自己,让学生边听取、边发展,在评价内容上也不要只局限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加入学生知识内容的情感、看法、价值观、学习方式等方面,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指导。

三、结论

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经验的积累都对学习语文有着重要作用, 如果抛弃生活与教学的关系会让教学内容与学生渐行渐远,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人是势在必行的。

语文生活教学 篇2

在教学本课时,教师注重情境的创设和游戏相结合,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在学习中作为主体,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而教师在教学中起的是点拨和引导的作用。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是为了使自己变成社会生活中的合格的“人”。 让学生走进语文生活,语文的丰富多彩可以擦亮学生的慧眼,生活的美好滋味浸润学生如梦的心灵。让学生学会怎样把句子补写具体的教学也同样如此。生活是小学生取材的源头活水,它不仅是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还包括学生头脑中所想象的广阔世界。生活中满是七彩阳光,唯有放开视野,方能在平淡无奇中挖掘出烁烁意蕴,在波澜不惊处感受到切切真意。学生把自己眼睛看到的、自己心灵感悟到的、自己头脑思考到的东西写下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显现自己生活的情趣,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生活处处有语文”的感受,才能把句子写生动,把一段话写具体,用真挚敏锐的心去感受与创造生活。

遵循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引领学生走进大干世界,鼓励学生在生活的`涓涓溪流中捕捉情感的浪花,找寻语文的身影,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这才是“语文与生活”的深刻含义以及我们的追求。因此,本设计意在搭建一个活动平台,老师和和学生一起走进《边疆小夜曲》,贴着诗人的心来想,走进诗歌的境界,读出诗人的味儿来,学生带着想象,配上音乐的旋律,一起融入到诗歌中,陶醉了,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语文教学与生活 篇3

关键词:语文教育;语文生活;语文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04-01

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思想。学习语文就是塑造我们自己的灵魂。语文教学与生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新课标形势下,更要注重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清楚知道,语文教学不是为了考试而教,也不是为了考试而学。语文是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基础,有相应的联系,但不是并列的学科。语文是一切,覆盖一切,穿透一切,语文所给知识是人对一切文明符号的理解力和创新力。学好了语文,可以快乐生活,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结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探索,谈些粗浅看法。

一、从摘抄和生活中积累语文素材

语文是反映生活并能服务于生活的一种语言工具,它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古人曰:“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同样,要教学好语文,建构成语文知识的大厦,形成语文知识的汪洋大海,关键还在于平时多“积累”。

1、每天坚持写日记,可以摘抄名言警句,诗词,优美句段,名人事迹;可以写学习体会,生活感悟等。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什么都可以写,什么都可以记,不需要多,每天120字左右,长期坚持定会有可喜的效果。正如荀子所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堂包含生活中的万物,近几年来,随着“大语文教学观”的建立,语文试题多元化、开放性,我们要学好语文,不能单纯依赖语文,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做法早已成为过去。今天的语文老师必须做到事事关心,方能与学生谈古论今、品评自然、洞察社会、解读生活,从而走出“教死书”与“读死书”的藩篱,成为生活的主宰,语文教学的能手。

3、平日要多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视听媒介,了解国内外大事,接受更多的社会信息,并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巩固、加深和扩大语文知识,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积累语文素材,培养语文能力。

4、语文课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高山流水,清风明月;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塞外风光;草长莺飞、山青水秀的妩媚江南;人生的悲欢离合,求索的艰难坎坷……都是语文课里鲜活的内容。所以,语文不是一本单一枯燥的教科书,而是活生生的、五彩斑斓的生活。脱离了生活的语文,势必会成为一潭死水。要想使语文教学取得成效,就得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

二、课堂情景与生活环境相结合,变语文课堂为生活课堂

1、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较好地紧密联系生活,运用情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在学习课文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在设计导语时要紧密联系生活,更要力求使课文内容生活化。如,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把听歌曲、猜灯谜、对对联,甚至是拉家常,有的放矢的带入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生活处处皆语文,电视是积累素材的百宝箱,在这里面,可以自由地采英撷萃。电视是借鉴生活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可以辨清人间的美丑善恶,了解世事的百年沧桑。多选一些经典的节目,如《焦点访谈》《共同关注》《国防时空》《道德观察》《地理 中国》等,其含金量都很高。要善于从这些内容中创设语文素材,提高语文能力。

3、人生长河中不光有鲜花与阳光,也有荆棘与乌云。有贪得无厌的官员,也有鞠躬尽瘁的人民公仆,焦裕禄、任长霞……这些都是很好的语文学习中的写作素材。在观看之后要求学生一定要及时地写下自己的感想,提高自己明辨是非、感悟社会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时时启发他们将有关生活材料运用到相应的写作中,切实提高自己的人生。

三、观察与感悟,活动实践相结合

只有在生活大课堂里,精心观察,细心感悟,才能在运用语言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1、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使他们获得“实战”的乐趣。如在教学初中教材《五柳先生传》时就可以很好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再如,有的学校措施得力,管理有方,大胆组织全校上千人师生进行郊游春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和组织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还陶冶了相互帮助的高尚情操。写下了很多优美的片段。如,当我走进这片树林,地上铺满了金色的树叶,踩在脚下软绵绵的,这些不都埋藏着语文吗?拣两片落叶,去体会“落红不是无情物”的精神。是呀!树叶一生都在为人类服务,春暖花开,叶子也赶来美化人間;盛夏,它们为你遮风避暑;秋天,它们纷纷落下叠成“毛毡”;冬天,它们又深深埋藏在土里,等来年做很好的肥料。这不正是赋有语文的精神吗?

2、语文教学只有与生活相结合,才能生动活泼。“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善于运用生活的“源头活水”,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渠”才会永不枯竭。在各种活动中,教师要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闪光点,全力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让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丰富的生活世界,洞察生活中的真善美,鄙视生活的假丑恶。生活中随处是语文,广告中,优美的语言导出语文,产品说明书中有语文知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爱和教育中无时无刻包含着语文。

3、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离不开生活。可以说,语文是直插云霄的高山,让人一览雄姿;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语文是新鲜味美的果汁,让人滋心润肺;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海,让人心潮澎湃;语文是历史悠久的名胜,让人留恋往返。语文是一幅美丽、动人、深邃的图画,蕴涵大自然的春夏秋冬,阴晴圆缺;人生的酸甜苦难,悲欢离合,追求与向往,失败与成功。生活是一本书,蕴涵着无尽的知识;生活是一条路,拥有着无数的曲折;生活是一本书,书中有着你与我。

语文生活教学 篇4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一切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 所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也是生活的主体。老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课文和生活碰撞的火花, 用开阔的视野观察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 调动我们的感官去感受生活, 体味生活, 这样更好地实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与升华。

1. 抓“相似”。

如在教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春》时, 我想到了三亚的一年四季。设计问题:作者选用了哪几幅画来描绘春天?为它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并指出各幅画有什么特点?在选出图画并说明理由的基础上朗读此段课文, 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欣赏到了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教完这课后, 我就让学生借鉴朱自清的《春》描写三亚的一个季节。其实在三亚一年四季常青, 绿色是再简单不过的颜色, 他们不会在意他们生活了十几年的环境, 但如果仔细观察会有些微的不同。学习了这篇课文他们应该学会怎么观察生活中的景色, 可以从那几个方面写, 让学生在原有课文内容上进行加工, 改变作者的一些细节加入自己的元素, 找到相似点, 提炼不同点, 这样既达到了技能的实现又观察了生活, 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

2. 选“争议”。

如《本命年的回想》是一篇描写人们在过年前做各种准备的散文。文中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在当今发生了变化。在教学时, 我设计问题:这些传统的过年习俗和如今的过年习俗你更喜欢哪种?然后把学生分成男生和女生两方展开辩论, 让男生和女生各自充分彰显自身优点, 在学生辩论的层层深入中, 文章的主题渐渐明晰, 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就能一步步发展。

3. 释“困惑”。

如《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表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 赞美为追求理想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但不管何种理解, 与当今学生的认识还是有一定距离的。现在的学生只会想到捷径, 直接搬家就是了, 为什么还要去挖, 不仅是自己挖, 还要子子孙孙一起挖, 这是何苦呢?对于学生的这种困惑, 无论教师用怎样传统经典的理解去说服, 学生都不能接受。因此文本的解读是不能脱离学生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的, 它来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当今的中学生而言, 他们思维灵活, 接触的信息量大, 知识面宽, 视野开阔, 面对愚公一样的现实问题, 学生的第一选择当然是搬家, 所以他们不肯认同愚公的做法是很自然的。

4. 补“空白”。

《曹刿论战》一文, 寥寥几笔, 居然刻画了三个人物:分析第一个人物———鲁庄公。先找学生读鲁庄公说的话, 然后让学生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鲁庄公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接着设计问题: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启发学生思考, 在作战过程中, “公与之乘”, 共同指挥作战, 虽然庄公有“将鼓”、“将驰”的急躁之意, 但他能听取曹刿的意见, 没有独断专行, 直到战争胜利。到这通过补充“空白”从而完善对人物性格的分析。这无疑是学生通过自己平时对生活中人物的观察想到的, 这就更好地证明了学生可以将生活融于课堂。

二、精心设计的教学形式

新课标指出:“学习是学生的主体活动,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支持者。”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语文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多多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1. 重温经典。

中学教材中的课文一般都选材于跟我们生活相近的文章, 有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要想读懂、理解它们并不是很难, 难就难在作者写作这些文章的内涵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如让学生重温经典, 让学生争当一回演员, 将课文中的经典语段通过自己的领悟表演出来, 让学生身临其境, 通过自己对角色的揣摩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如教学《背影》一课时, 让学生表演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一段, 揣摩体会父亲的表情、语言、动作、心理, 当学生把文中的人物表演得惟妙惟肖之时, 学生的情感就能和父亲的情感产生共鸣, 从而体会到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2. 创设情境。

对于情境教学,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 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 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 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 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 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 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兴奋, 感到轻松, 感到自信, 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那么, 如何创设情境呢?

(1)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 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在教学实践中,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鲜明、形象、生动的情境能唤起他们相应的情感, 而他们的智力活动、行为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情感的驱动。

(3) 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如, 在教《长征》这篇课文时, 可安排学生扮演课文中刘少奇、彭德怀等角色, 分角色朗读课文, 让学生站在课文的立场上深入课文。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 因而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意象, 而且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 体会情境。

(4) 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如《口技》一文中描写的口技真是令人叹服, 一个人的嘴里可以发出成千上万种声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为什么他可以发出这么多声音?此时, 教师可以播放现代人学口技的声音, 让学生亲身感受口技的特点, 从而结合口技来表现本文的中心:赞美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5) 用语言描绘显现情境。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 教师往往能强化情境, 渲染情境的氛围, 使情境展示的形象更加鲜明, 并带着情感的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激起学生的情绪, 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到情境中, 产生情感的体验。

例如《再别康桥》一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语言运用的理解。语言文字可以表现多种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摄影美等。如何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这些美呢?选取什么样的切口呢?我陷入了深思。一首《再别康桥》的音乐飘了过来。美妙的音乐能给人美的享受, 美的熏陶。其实, 美丽的文字也有这样的审美功效。艺术是相通的, 用语言引导学生, 动用他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感觉, 凭借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来体会这篇文章的美。于是让学生反复朗读, 寻找感觉, 体验康河边被夕阳染成婀娜多姿的垂柳加上波光粼粼的色彩艳影的意境。

(6) 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如在教授《春望》时, 学生难以感受那凄凉、萧瑟的氛围。此时教师可以投影图画, 在图画面前, 学生感受真切, 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 教师要有感情地讲述, 便于学生充分地感受形象, 进入情境。

3. 质疑文本。

教材中有些内容并不是完全符合生活常理, 但语言是门艺术, 学会大胆质疑课本中的细节, 更能体现学生对生活的理解, 书本中的知识是否和生活中的常理相一致。比如学习《甜甜的泥土》一课中, 小亮把糖埋入了土里, 第二天糖融化了, 这时候有学生提出气温高于零度雪会融化但是糖的融化温度远远不止零度。所以这里就有点和生活实际不相吻合, 这时候其他学生就会解说这是为了课文内容服务的, 是为了更好地突出那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所以我们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学生能质疑文本就是对生活加以了观察, 对文本进行了自己的思考。

4. 个性展现。

课堂上如何能充分地表现一个学生的个性呢?无非是单人表演, 那就离不开演讲。演讲是一个人论说能力的表现。它可以直接给人以主观感受, 可以看出这个人对课文的理解, 更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的掌握。它可以是非专业的, 不需要非常严肃的开头语, 只要是自己的看法就可以。在教《错过》这篇课文, 我让学生对作者提出的错过进行自己的分析。你在生活中经历了哪些错过?由于学生选择的角度不同, 对事物的在意程度不同, 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也不同, 所以学生演讲的内容也不同。有人为错过公交车发出叹息, 有人为错过朋友而感慨, 有人对错过考试前的复习而后悔, 也有的人对错过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通过抒发自己的见解, 学生互相启发, 相互学习, 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又学到了别人的生活经验。

三、用心引导的教学对象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我们的手中有个很好地将外延施展的平台———课堂,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将教学生活化, 促进教学和生活之间的沟通, 让教学和生活水乳交融, 要懂得引导学生更好地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品味生活, 最后改造生活, 做生活、做自己的主人。在教学中,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学会观察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 教材中的人、事、物的创造都来源于作者的生活, 但是新一代的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景、境的认识并不全面, 有些已久远, 有些跨过了国界。对此, 教师要利用学校资源帮助学生查看一些历史资料, 组织学生去做一些调查访问, 从而加深课文的理解。例如, 在教《纪念白求恩》这课时, 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白求恩年轻时代相关事件的书籍, 也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成就史实的图片和纪录片段, 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 奋斗的艰辛, 深刻理解鲜为人知的白求恩的另一面, 受到深厚友谊的熏陶, 并且充实了学生的生活, 学生也会增加阅读、学习的兴趣。

2. 学会扮演生活。

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一篇文章离不开语言的记载, 里面的生活信息还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将不可触摸的文字还原成客观现实, 从而加深文章的客观存在性。例如, 在教《威尼斯商人》这一课文时, 这篇课文很长, 光靠老师讲, 学生很快就会打瞌睡, 并且云里雾里, 这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在法庭上的四个人, 通过出场顺序, 分析每个人物的不同特点。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 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安东尼奥、鲍西亚、公爵、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等人物形象的理解, 而且学生对莎士比亚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对莎士比亚的写作语言产生了敬佩, 并且学生对人物的揣摩更好地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学会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在讲《夏》这篇课文时, 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夏季景象:紧张、热烈、急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 可能学生感受不大, 不妨让学生走出教室, 写出自己眼中的夏景。这样, 不需要你过多的言语, 学生就会对这段文字的感悟特别深刻、更能仔细体验三亚的夏天。

语文教学与生活 篇5

一、语文教学与认识生活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的载体固然以文字和语言的形式存在,而它无一例外源于生活。陈旧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面对的始终是象牙塔似的“学问”。一堂语文课,考究来考究去无外乎由字到篇,将篇拆成字、词、句,循环往复,说白了,教学文字绝少提及来自生活实践的“六书”,教学篇章未能注重其内涵(即课文所展示的社会生活)和外延(文章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意义)。

二、语文教学应适应生活

毋庸置疑,“具有较强母语的语言表达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谋职、生存的一个先决条件”,这实质上强调了语文的社会属性。语文教学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如果学生通过语文教学获取的知识仅为应试的工具,何异于镜中花、水中月?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何以体现?我们反对“应试语文”的同时,理应倡导“应用语文”。如何能更好地让语文教学适应生活、服务生活?笔者粗浅地认为:

1.联系生活,取其精华。我们推行素质教育,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观念。

2.品味生活,教法宜新。生活的多彩多姿,注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模式应不乏蓬勃的生活气息,不同年级、不同文体、不同篇章,需有不同的教学模式。生活的面孔决不会天天如此,而没有富于变化的教学方式,极易禁锢学生品味生活的情愫。

三、语文教学去创造生活大凡严

谨执教者,生平最忌别人称自己“教书匠”,细细思量,这可能是社会陋习对教师的轻蔑。匠者,依葫芦画瓢也。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教师,艺何止于“匠”!语文教学就创造性思维而言,魅力独具,我们常思常想:语文课要培养创造性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应多用一些创造性手段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导向。一方面,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再创造。学生局限于生活实践的厚度不够,面对书本里面展示的生活画面,即使“横看成岭侧成峰”,也难入“有我之境”,这时,教师要施展的是最具个性化的教学才华,以个性化的生活观、语言、教学结构,独辟蹊径,令学生渐入佳境,“学生会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语)用语文教学所激发出的智慧火花,去延续教材蕴含的高质量的生活理念。

(作者单位 重庆市开县长沙片区教育均衡发展指导管理中心)

语文生活教学 篇6

因此,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了解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并最终运用语文工具更好地生活。

一、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本源

(一)生活积累是理解之源

阅读理解与生活息息相关,需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积累。阅读理解得越透彻,就越需要这样的积累。在教学中,教师应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领域,把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带领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进社会的大课堂,从观察、体验入手积累生活,并利用生活积累,为理解语文知识服务。

如《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文中指出:“要学好语文,不仅要学会查有字词典,更要学会查生活这本‘无字词典’”,并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等词语作出解释。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骄阳似火”的现象。学生的思维很快被激活了,有的说:“烈日炎炎,把爸爸的摩托车都晒烫了。一坐上去,觉得屁股滚烫滚烫的。”有的说:“夏天,太阳当空照,晒得人们满头大汗,真是骄阳似火。”……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词语的意思。

(二)生活情景是感悟之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经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就是情境教学。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情境,为学生的感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在课堂中就可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师生模演、师生口头描摩等多种途径来展示情境。但无论采用何种途径,教师都应创设相应的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情感、想象引入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在书本知识与学生感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如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可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把教室变为商店、医院等,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让学生进入情景,有感有悟,打通认识通道,从而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生活经历是写作之源

《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论述体现了“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教师必须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关注生活、了解社会,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提倡写生活真实。只有生活真实、感情真挚,文章才会感人,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才是作文教学返朴归真、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

如在教完《天鹅的故事》之后,我问学生:“你在生活、电影、电视中,看见过齐心协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吗?”学生记忆的闸门顿时被打开了,便滔滔不绝地聊起来。有的说:“在拔河比赛中,我们班同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有的说:“听到玉树地震的消息,医疗队、救援队……奔赴灾区,从废墟中抢救出许多生命。”……最后,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正是有了生活的经历,真情的体验,在写作时,这些情景、体验才会招之即来,奔入眼底,注入笔端,达到文思泉涌的写作佳境。

二、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回归

(一)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

小学生已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充满着好奇。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份好奇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创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境。

如在学生学习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读书要有选择》后,教师可引导他们去班级图书架查找资料,选择图书……学生购买了新书,教师就可引导他们制作“新书介绍卡”,在新书介绍会上展示、介绍。学生在口语交际课《推荐一本书》中,已掌握了好书的介绍方法。所以在介绍会上,还可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并朗诵自己认为最感人、最精彩的片断,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唤起同学们阅读新书的兴趣。介绍之后,在班内挂上“新书介绍卡片”,并展示新书,供学生们参照购买新书和互相借阅。

广播、辩论、采访、课外“小书吧”等无不是运用语文知识的活动,开展这些活动,学生亲身实践,既能不断从活动中汲取营养,又能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使语文教学这棵大树根深叶茂。

(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语文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只有将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学生学习的语文才能显示出强大的实用功能。学生一旦能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学习兴趣必然得到提高。

如在“为地震灾区献爱心”活动中,学生们纷纷捐出了零花钱。但大家没有汇款经历,不知如何寄出去,我就提前教了课文《第一次汇款》。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怎样填写汇款单和填写时的注意点。他们利用星期日去邮局汇款,既加强了语文知识点的掌握,又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真切体会到了语文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排解学生多种心理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都存在心理压力,如自卑心理、畏难心理、厌学心理等。小学语文教材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渗透心理教育的课文,学习这些课文,可以使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迎刃而解。

如学习了《二泉映月》后,学生被瞎子阿炳历尽磨难、与命运抗挣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由此,他们联想到自己学习上、生活中的困难挫折,与阿炳的经历相比,是如此渺小。学生以阿炳为榜样,激励自己,向畏难心理挑战。

回归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篇7

一、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赋语文以生命的活力

以往的语文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 是在教语文课本, 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 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 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反璞归真。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 教学时, 教师要以学生为起点, 贴近生活, 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生活的底稿、去诠释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的材料, 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并从中真正受到启迪。这样才能赋语文以生命的活力, 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 积极自主地探索, 懂得生活, 学会生活, 改造生活, 做生活的主人。

1. 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因为语文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 应努力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 使学习内容回归生活世界, 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中领悟语文, 有助于学生情意的激发。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经常会有这样的问话:“如果你是课文中的某某, 你会怎么说, 怎么做?”引导学生去想象, 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以文会友”, 充当其中的角色, 去体验、去感受。如教师在教学第十二册《走向生活》一文时, 可以这样问学生:“如果你是一名校报记者, 当你见到了罗斯福夫人时, 你会向她提什么问题?罗斯福夫人又会怎样回答呢?”读书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 与千年之久、万仞之远的“友人”进行“交谈”, 这样为学生创设与祖先、名人对话的平台, 不但是文化传递的过程, 更促进了学生的情感、精神的升华。

2. 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任, 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 用人类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 是语文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由于文化涉及的一些人或事和学生存在着较大的时空距离, 学生在认识时往往不够全面, 甚至会出现一些偏差。教学时,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图书馆、网上、社会上去查阅、寻找相关资料, 加深对课文中生活的理解。例如教学第十二册《草船借箭》时, 学生对《三国演义》及我国历史上“一国三分”的社会现实不了解。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在教学前, 可以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去收集一些关于课文的资料。在上课时共享资源的基础上, 学习课文内容, 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我国“一国三分”的历史, 而且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当时封建社会争霸一方的社会情况, 拓展了他们的学习空间, 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

3. 再现文中的情境。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 大多贴近生活实际。要理解并读完它并不难, 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文字去体会其中的内涵。教学时, 我们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 创设一定的情境, 例如把课文编成课本剧, 让学生演一演, 将抽象的文字变换成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 使学生如临其境, 愉快地、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内容, 真切地体会作品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 感受学语文的乐趣。如在教学第八册《西门豹》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当时的情境, 体会封建迷信给百姓带来的祸害, 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根据自己对人物不同的心理把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这样学生就会思维活跃, 积极投入, 顺利地跨越时代的鸿沟, 感悟到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意义和理解西门豹的可贵品质。

4. 体验文本里的生活。

生活需要有心人, 一个人如果对生活缺乏体验与感受, 那么他将无法懂得生活、享受生活。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享受生活。可见, 懂得生活、了解生活是学会生活、享受生活的第一步。要让学生了解生活, 必须从学生的现有生活着手, 让他们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感悟, 才有可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进而学会生活。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与学生现有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但由于有些内容是别人在体验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 对于那些缺乏经验的学生来说仍然是无法获得等同的感受。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以文本为蓝本, 促进学生从文本内容中去体验, 培养学生主动体验生活的习惯。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第九册古诗《枫桥夜泊》时, 在让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 用多媒体展现出一幅日落乌啼、夜霜满天、江枫渔火的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图画。伴着这深远、苍凉的意境, 《二泉映月》的乐声响起, 学生轻轻地品读着诗句。从学生低沉的语调、不苟言笑的表现中可以看出, 他们的心中感受到的不只是白纸黑字, 而且想象到了充满着凄愁与悲凉的艺术画面。它是学生的感悟过程, 而在这一过程中三维目标也得到了落实。

二、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使语文教学生活化

生活时时处处皆学问, 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教师应具备一双慧眼, 寻找出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把学生置入生活的情境中, 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享受语文教学生活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1. 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 教师要善于将这座舞台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引进学生的学习中来。如激烈的体育比赛、精彩的文艺表演, 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都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去说一说、讲一讲、写一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感染力的教科书, 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灵感、启迪智慧, 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学楼绿色走廊上张贴着一句句美化心灵的语言, 如“让文明洒满地球, 让绿色充满世界”、“一草一木皆有情, 播撒爱心你我他”等;廊壁上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的画像, 著名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 催人奋进的标语, 如校训、校风等内容, 体现了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 组织学生留心观察, 让学生在具有浓郁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求知的欲望。

2. 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自从孩子来到世上, 家庭就成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五彩纷呈的家庭生活, 为孩子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自己的舞台, 教师应积极利用家庭中的语文课程资源, 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 创造性地纳入语文教学活动, 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例如, 有的家庭读书气氛较浓, 就可以让学生家长组织学生读书报或学课文谈体会活动;有的家长忙于做生意等, 就让学生为其家长设计一下招揽生意的广告, 或让学生亲自当一回“小老板”, 增加生活的积累和感受。

3. 联系社会生活学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的确, 广阔的社会背景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学习语文的天地, 而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 (1) 个体活动:上街看商店, 理解含义, 品味含义, 同学们会用他们纯真的感受去诠释一个个店名;还有如广告牌上精妙的用语“今天的质量, 就是明天的市场”, 精炼的交通警示, 如“但愿人长久, 一路共平安”等, 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 丰富了词汇, 而且还开阔了视野, 学会了观察,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群体活动:学校开设的集体活动, 如参观实验基地、清明节扫烈士墓、敬老节去敬老院献爱心、春游观光等有意义的活动, 对学生也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把语文置身于社会生活中, 为学生打开了了解社会的窗口,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让他们享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时时有语文。 (3) 充分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如家乡的旅游风景区、图书馆、教育基地等都是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 引导学生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积极主动地开展语文综合活动,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篇8

一、课堂导入应贴近生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导入。语文课堂要求导入一定做到自然贴切, 新颖别致, 紧扣主题, 更重要的是导入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是语文导入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用猜谜的方式导入, 既能使学生喜闻乐见, 又能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可以这样导入:

今天, 我让同学们猜一个谜语, 这要考考大家的智力 (故作神秘) 。一天, 我们办公室的几个同事正在办公。这时来了一个穿军装的年轻人, 走到李老师面前有力地敬了一个军礼后说:“李老师, 我来看您了。”李老师抬头一看表情很复杂, 似乎有些印象但又记不起他的名字。正迟疑间, 旁边的一位老师想为难下他, 问他的学生叫什么名字?李老师稍一沉思, 笑着说:“还用说, 他就是……”听后, 他的学生和其他老师都会心地笑了。但李老师并没有说出他学生的真实姓名, 同学们猜猜, 李老师是如何称呼他的学生呢?学生各抒己见, 举手回答。有预习的学生会答“最可爱的人”。对, 李老师称呼他的学生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为什么这样称呼呢?通过学习魏魏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同学们可以找到答案。这样,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了。

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 诸如悬念设置法, 比较引入法, 以旧带新等等, 它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方法, 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 都应力求省时;讲究知识性, 趣味性, 时代性, 启发性。

二、提问应站在学生的立场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除了交流师生思想外, 还在于教师恰当而巧妙地提出各种问题, 诱导学生作答, 引爆其思维火花, 培养其创造思维的能力。因此, 提问的“恰当”“巧妙”就非讲究不可了。所谓提问“恰当”, 是指精心地把问题目标指向教学的关键处、思考的转折点、理解的难点和探究知识规律上。所谓提问“巧妙”, 一方面是指要问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的“热点”上, 问在学生内心情感的触发点上, 以迅速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另一方面是指以灵活自如的提问方法创设情境, 以高效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潜能。

一次, 我在本校听一位老师讲解《故乡》一文时。他的提问恰到其时, 使我大受启发。他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 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 口欲答却又说不出, 这位老师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 (1) 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 外貌有何变化? (2) 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 (3) 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机、适时, 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 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 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 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三、结尾联系实际生活, 继发兴趣, 加深巩固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判断, 而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每个学生而言他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最重要的。同时, 我也清楚地意识到: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听到学生的声音, 尤其是不一样的声音。因此, 我设计了“辩论赛”这个环节。我的目的是打破传统教学, 完全解放学生。给学生一个时间, 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我在上《羚羊木雕》这堂课时, 提出问题:在这场家庭矛盾中, 谁是谁非, 你是怎么认为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但说法不一, 我提议将同学们自身的感情融入到故事中来, 进行一场以“羚羊木雕是否应该要回来”为主题的辩论赛吧!将全班分为正、反两方, 正方代表“我”, 反方代表父母, 进行课堂辩论。双方同学都说得十分投入, 真是精彩极了, 连我也被大家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 你们的见解令我吃惊, 使我振奋!正、反两方都说得很有道理, 不分胜负!

语文生活教学 篇9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对学生能力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新课程改革提倡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即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教学回归生活, 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于这一认识, 近年来, 笔者在自身小学语文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一、引导深入生活, 丰富学生直接经验

与其他教材一样, 语文教材呈现的是前人已有的经验。这些内容, 对学生来说都是间接经验。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经历少, 他们所拥有的直接经验很少。而教材所呈现的知识, 有的他们完全没有经历过;有的虽然经历过, 但并未留下多少印象。由此造成了教材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距离。语文学习需要以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缺少这一基础, 就不能缩短上述距离, 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 在平时的各类活动中, 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入生活, 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获取必要的直接生活经验, 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槐乡五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以优美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槐乡五月飘香的槐花和可爱的孩子, 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槐乡和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其中, 槐花既是作者的写作重点之一, 也是作者描写槐乡孩子的重要铺垫。教学前, 笔者发现本班学生虽大多来自农村, 但由于种种原因, 他们对槐花仍缺少足够的认识。为了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槐花, 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课前, 笔者组织学生来到学校的一棵大槐树下, 让他们观察槐树的全貌, 欣赏雪白的槐花, 品味浓郁的花香, 以获得直观的感受。有了这样的经历, 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学习起来显得非常轻松。他们饱含深情地朗读, 积极踊跃地发言, 绘声绘色地讲解……整节课气氛热烈, 效果很好。

二、指导再现生活, 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内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气息, 富有童心童趣, 而且题材、风格丰富多样, 为儿童所喜闻乐见。这些课文, 有的饱含深情地描写了祖国壮丽的山水风光, 有的生动具体地叙述了感人至深的名人故事, 有的形象逼真地介绍了动物植物的美丽可爱……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领悟文本、产生真情实感, 我们可以采取种种手段生动地展示文本内容, 形象地再现生活情境, 使学生通过观察、倾听等直观方式,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1. 多媒体展示

社会的飞速发展, 使我们的教育设备有了质的飞跃, 多媒体等设备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资源的研发工作也成果丰硕。与传统的挂图、插图相比,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优点是把静态的、呆板的内容以动态的、鲜活的画面呈现出来。这对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的小学生来说, 无疑更具有吸引力。所以,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再现生活, 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梦圆飞天》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细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 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课文中充满各具特色的场面描写:送行的场面肃穆、庄严而又激动、喜悦, 发射的场面紧张、壮观, 飞行和通话的场面则温馨而又美妙。这样的特点, 学生单纯从课文的文字叙述中很难获得切身体会。教学时, 笔者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上述三个场面。生动形象的场面, 紧张壮观的氛围, 温馨感人的对话, 使孩子们时而凝神注视, 时而紧张万分, 时而欢呼雀跃。通过展示, 学生真正把握住了各个场面的特点。在研读文本时, 他们如临其境, 感同身受, 饱含深情, 准确而又深刻地理解了课文。

2. 课本剧表演

所谓课本剧, 就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 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小学生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 所以比较容易感受、接受直观的、现实的东西, 而且他们有着很强的表现欲和模仿能力。所以, 在叙事类课文的教学中, 我们适时采用课本剧表演的教学方式, 是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优化教学效果的不错的选择。

《谈礼貌》 (出处同上) 通过几则小故事对学生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课前, 笔者把牛皋、岳飞问路的故事改编成课本剧。教学时, 笔者安排几名学生进行表演。通过表演, 牛皋的粗鲁无礼和岳飞的彬彬有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老者对他们二人的迥异态度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本剧的巧妙安排, 使孩子懂得了礼貌待人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使社会更加美好的道理。

需要指出的是, 多媒体展示适用的范围比较广, 而课本剧表演一般只适用于叙事类课文。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 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 相机选择, 正确运用。

三、放手体验生活, 实现知识回归生活

不管是深入生活还是再现生活, 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生活———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自身的生活实际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 在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再现生活的同时, 我们还要通过学校生活实践、家庭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等多种活动, 放手让学生去体验生活, 让他们在生活中验证知识、应用知识、强化知识, 实现知识向生活的回归。

如进行《荷花》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课的教学后, 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回家后学着观察一种花, 体验课文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讲授完《走, 我们去植树》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植树活动,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讲授《我和祖父的园子》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后,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次故事会,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童年趣事或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亲人之间的故事, 激发学生对自己美好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父母亲人的感激之情……

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篇10

“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语文阅读教学,要尽可能地使课文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又要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与周围的世界息息相通。学生从生活中积累最鲜活的素材,注重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的内化与输出,才会让学生的阅读更有生命的质感。因此,语文教学的阅读和积累应关注语文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语文化”。

一、语文阅读教学应回归生活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阅读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有一名学生曾经这样说过,高中语文学习很累,很枯燥,语文课上尽是一些枯燥的字形、字音、文言文、古诗词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阅读教学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积累,并逐渐内化成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应该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返朴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让他们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文本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每一篇课文,都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高度的注意,才能让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高一学习李白、杜甫、李商隐、白居易等大诗人的诗时,应让学生先了解他们当时生活在一种怎样的生活现实中,在那种现实之中必然会产生怎样的思想情感,这种情感必然会体现在他们的诗作中,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这样,学生就会较容易理解诗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二、语文阅读积累训练“生活化”

让生活融入语文教学 篇11

一、还原语文教学的生活本色

由语文的本义可知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学习、理解、运用语言, 发展语言能力;通过文学这面镜子感受生活, 理解生活, 进而以文学为镜反映生活, 达到创造生活的目的。

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语文的学习更应当以生活内容为基础。但应试教育几乎把语文学习引向了语言学和文学论的研究。例如:小学五年级就让学生分析造字法, 要求默写形声字若干, 会意字若干……这样过多地强调语言的规律、文学的形式, 必然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 失去了语文学习的乐趣, 有些本末倒置了。我认为我们应当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灌输的教学习惯, 树立“语文即生活, 生活即语文”的开放式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小学的语文教学。

二、让生活融入语文教学

在上语文课时, 如果我们只是在教室内做语言学的分析和文学论的教研, 可能就背离了语文的本义, 冷落了生活这位好老师, 可能会使语文学习变得枯燥无味。我们应当让生活融于课堂, 让课堂联系生活。

1. 调动学生生活体验, 理解语言, 积累语言。

教师要熟悉学生生活, 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例, 以活的形象来激活学生生活体验, 使书面语言得到内化和积淀。例如:在教学《曼谷的小象》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潇洒”一词, 先分析学生熟悉的举止潇洒的人的神态、举止和风貌, 再引导学生用“潇洒”去评价他 (她) , 再让学生查字典, 学生就能准确地理解课文是以该词对小象优雅姿态做评价, 同时也学会了运用该词———“朋友, 你好潇洒哟!”

2. 利用多媒体手段, 再现生活场景。

让学生外观内感抽象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感性显现, 从而理解、掌握语言。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 就可用色彩鲜明的画面来代替“平湖秋月”、“武陵春色”等抽象文字, 让学生从这些感性形象中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领略圆明园美之所在。”

3. 到生活中运用、发展语言。

可以设置生活场景, 甚至直接进入生活, 让学生主持、发言、评论、辩论、采访、做推销、搞宣传、查广告牌中的错别字、纠正他人语病、收集民间词汇、整理民间故事……采用众多的方法提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文学源于生活却又超越于生活, 她是生活的集中化的更、文是学认概作识括品感化既悟与是生典学活型习化的语, 老言师一的。切材学优料习秀, 让文学的基本内容就是阅读实际就是了解和阅感读悟和生写活作。, 生感写悟与创造作实际就, 是其反乐映无和穷创, 但造生由活于。活体验比较单纯, 学生的生活经历故不而够对丰复富, 杂的情感生●融接体验活内涵、。在语文教微妙的情学感中纠如葛何缺开泛发颜直陈入愉悦地解读文学学生的意象思维, 作品让, 他从们而能激轻起松颜语欲望呢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创造生活的文师情感情的1.激激倾生荡情情, 中投激入以活, 生学真情生情悟意演文象绎情思, , 维以在。教一例文时如:, 教可放学《一十曲里哀长乐街, 营送总造理悲》学的氛围。教师悲情地朗诵课文,

一遍又一遍, 直至泪如雨下, 声气梗阻, 让学生从教师的情感中去体验人们失去总理的大悲大痛, 又从这大悲大痛中感悟出总理人格的伟大以及人民那种对总理的真悲、真痛和真爱。

2. 从笑声中得到启示, 从悲悯中得到净化, 直面崇高得以超越, 直面丑恶得以警醒。

一切文学作品莫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 莫不蕴含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所以解读文学作品不能脱离生活而仅做形而上学的研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笑为手段, 否定生活中那些不协调的形式, 从而肯定生活中的真、善、美。俗话说:“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教师要肯定、引导和发展学生情感中善的方面, 让学生心灵在悲剧冲突中得到净化, 精神得以提升。古人曰:“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自省。”教师要利用文学作品中一切崇高的形象来震憾学生的灵魂, 使其得以超越;以一切丑恶的现象来刺激学生的良知, 使其得以警醒。

3. 悲欢离合真生活, 喜怒哀乐皆文章。

生活的内涵是极其复杂的, 要让学生做生活的主人, 做生活的观察者、表现者、创造者。在学习优秀文学作品时, 学生的意象思维得到发展, 写作技巧得到积累, 表现生活自可信手拈来, 大千世界皆为景, 人生百态尽入文。

上一篇:高校债务风险控制研究下一篇:音乐教育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