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

2024-07-10

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精选10篇)

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 篇1

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

语文本身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不受时间限制;从国内到国外,不受地域约束;既有浓郁的亲情,又有纯美的风光;富于生活气息,具有时代风貌。可以这样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教语文就是教生活,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一直努力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相融合。以下就是我个人的几点体会:第一,教师应抓住语文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导入新课

语文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上,课堂之外更有广阔的语文天地:墙上的海报,报纸上的广告,电视上的新闻,营业员得体的话语,歌唱家动听的歌词,老太太追忆往事时的语调„„,无不给人丰富的语文营养。因此教师应抓住语文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导入新课,这样和学生的生活相接近,有利于将学生的心从课下玩的状态中吸引到课堂上。导入新课是组织语文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犹如一篇杰作的序曲,好的导入能先声夺人,扣住学生心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常情况下,我根据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导入语。

首先可用生活中饱含深情的歌词。好歌词犹如浓缩的现代诗歌,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也接近学生内心,深受他们欢迎,这么好的素材,我们教师何乐而不用呢?例如,我在讲《背影》时说道:“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同学们听着这朴实无华的语言你在想些什么?当你想起父亲的那一刻是否也曾定格在某一件事上呢?散文家朱自清对父亲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好,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背影》。”其次,可结合师生的曾经共同有过的生活经历设计启人思索的导入,上《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在成长的旅途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家庭遭遇变故,学习成绩落后,同学关系紧张等等,害怕吗?困难会把你打倒。勇敢些!你会把困难踩在脚下。走一步,战胜一个困难,增强一份信心;再走一步,终将成为一名勇士。到那时,你会昂首挺胸的说:感谢你,困难。”水到渠成地引出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

此外,还可通过讲故事、现场训练法、对联渗透法、想象法、表演法„„精心设计导入,使导入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导入语是课堂与课下较好衔接的重要环节,而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恰当引入就会使学生深深感到:噢,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呀!从而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让学生逐渐具备和生活对话的意识,使语文学习渐至佳境,这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

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展示生活中的自己,实行“模糊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所谓“模糊教学”就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不唯“标准答案”是从。它和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是有本质区别的。它的出发点是由于语文的答案本身具有多元性,并无权威性,万不可限制学生的思维。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激活学生的思维就找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源头。一个没有自己独特见解,随声附和之人,暴风雨来临时不过是个“海鸭”而已。只有有个性的人,才能发展成有创造性的人。那种把人生命的丰富性简单化、格式化的做法,只能造成精神和人格的缺失。为此,我们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个性的人。

在课堂上,我时常提醒同学们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能自圆其说者皆正确。例如讲《宋定伯捉鬼》时,我依照教参告知学生:“古人写作也有漏洞,若两人独立行走慢,„共递相担‟不是更慢吗?”不料,一位学生大胆举手反驳:“老师,我不这样认为,看,后文有一句„略无重‟,课下注释解释为„完全没有重量‟,既然如此,„共递相担‟岂不省一个人的力量?”顿时,班内掌声四起,我也笑了。这位学生不是很有头脑吗?讲完后,我又发问:“你们会如何评价宋定伯和鬼呢?”回答更令我惊诧不已:“我们喜欢鬼。鬼并不呆头呆脑,他很实在、很憨厚。而宋定伯却很阴险:他骗鬼、侮辱鬼、又卖鬼。这不正说明人心叵测吗?从这里我们得知:防人之心不可无。再说啦,老师您平时不总是教我们做人要诚实吗?你不觉得宋定伯不诚实?”

十二、三岁的孩子,不仅有自己的见解,还能回答得如此完整、漂亮,谁能不为之叫好呢?“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样有思想的孩子,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赞叹?难道我们还要因为服从教参、迷信权威之说而否定学生的回答、抹杀学生的个性吗?又例如在学习《伤仲永》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围绕最后一段的议论说说它讲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看法?对这个开放性话题进行讨论,学生发言的角度之多和观点之新让教师感到惊喜。有的同学从自己角度考虑,认为自己天赋不错,但还要后天努力。还有的学生批判方仲永的父亲认为他目光短浅,惟利是图。而一位同学的发言引起教师的关注,他说:“我认为在方仲永的变化中,作者王安石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课文第二段的第一句话„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清楚的说明作者王安石对于方仲永的情况非常了解,那么他为什么没有关心方仲永,也没有劝阻他的父亲,就这样看着一个天才少年消失了,所以我认为这其中也有王安石的责任。”教师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勤于思考,并号召同学们来评议这一观点。学生有的反驳,有的支持。经过一番讨论,集中的问题是:王安石为什么没有去帮助方仲永?大家陷入沉思。最后,有一位同学找出了答案:王安石生于1021年,而《伤仲永》一文说的“明道中”即1032-1033年,仲永十二三岁,也就是说王安石见到仲永时,他自己也只有十二三岁,又如何去教育、指导方仲永呢?同学们豁然开朗。

如教《羚羊木雕》,就“我该不该把羚羊送给万芳”这一论题学生又展开了辩论,在辩论中理解友谊的真正含义。还有《第二次考试》中关于“谁是文章主要人物”这一问题,也可让学生展开辩论。在一种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中,让学生找回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态度,让他们在我的课堂里尽情地交流、探讨;尽情享受 思想碰撞时那美妙的火花。我想作为语文课堂,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立场;一种作为“受者”应该拥有的能力。给学生一个快乐的生活空间,以一种博爱、宽容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无拘无束地展示生活中的自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和发明性,使他们的智力水平得到高度发展。

第三,让富有生活意识的训练走进语文课堂教学。

训练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巩固知识,它是巩固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不过应当注意的是不能把语文训练当作百科全书来对待,将一系列的知识点加以罗列,否则学生将会对语文训练产生厌烦。语文训练最好以竞赛、表演等富于乐趣的形式出现,使学生感觉好像就在参加电视节目中的有趣的知识竞赛,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掌握大量知识,将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

1、课堂表演。课文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使学生加以直观理解,以

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编演课本剧。演《宋定伯捉鬼》时,学生主动一致地把教室的灯全熄了,制造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在这种情境下,由一胖学生扮演的“宋定伯”和一瘦学生扮演的“鬼”出场了。当轮到“鬼”背“宋定伯”时,他吃力而哆嗦地说道:“卿太重,将非鬼也。”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学生在《皇帝的新装》等课本剧中的表演,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给师生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还有《蚊子和狮子》、《陈毅市长》等都可编演课本剧。

片段表演。语文课文中许多精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片段,也可让学生积极表演,激发兴趣。如《傻二哥》中傻二哥吆喝前的准备动作及吆喝的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朗读时的动作、神情、语调,《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大钱”等片段,都可让学生仔细揣摩、表演,加深体会。

2、开展竞赛或游戏。通过竞赛或游戏,激发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亢奋感,使其注意力更集中,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擂台赛。如教《变色龙》一课,根据课文情节制有七张幻灯片,要求学生叙述画面的内容。男生与女生实行擂台赛。

接力赛。教语法中的词、短语、句子等知识都可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还可采用接力形式让学生背诵古诗等。

“抢凳子”游戏。教师设置七个问题让八个小组来抢答,即八个小组“抢”七条“凳子”。这样小组间能形成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发言的积极气氛。

3、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不妨将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的滋味,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常有意注错音、写错字等,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批改,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模拟教学。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了教育,获取了知识和体验,应通过实践来巩固加深,从而达到最佳效果。我组织进行《这就是我》综合学习课时,便请校长来班上进行模拟答记者问,“小记者”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博采各科知识教学。语文是百科之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是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在课堂教学中,如能使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则会使学生获得求知的快感,萌生学习的兴趣。如消息的六要素可归结为“五W一H”,即英语的“Who、When、Where、What、Why、How”等。还可博采数学、历史、音乐、美术等知识教学.此外,教师幽默生动、情真意切的语言,迂回曲折、起伏有致的提问,严谨有序、新颖不凡的板书以及现代化教学媒体运用等手段,都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那充满乐趣的竞赛活动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语文活动的生活气息使学生在乐中求学,正符合“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一理论,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第四,结合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确立自己的理想。

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是等待加工的“产品”,施教者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调查询问他们的理想,答曰:“目前尚不明确”。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一个没有理想和目标的人,无异于一只无头苍蝇,你指望他将来会有何作为呢?长此以往,岂不悲哉?因此,课堂中渗透德育,还原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让他们为今后做准备是必要的。

例如,授课《为学》时,可在学生表演完“穷富二和尚”的话剧后,试问学生富和尚失败的原因——空想不付诸行动,由这句话深入发问:“思考一下,你是„空想‟还是准备落实到行动上?如何实现?”然后,展开讨论,明确“事在人为”的道理,要求学生分析自身情况确立自己的目标,做行动上的巨人!又如 执教《伤仲永》时我问大家方仲永是一个很聪明很有天赋的孩子,可为什么到后来却一事无成呢?于是大家先是一阵沉默,接着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是他爸爸害的有的说是他的乡邻害的,最后大家经过讨论认为主要还是方仲永自己造成的,接着我又问那成为天才到底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呢?大家说要有天赋但也要努力,“天才”是由百分之九十的汗水加上百分之十的天赋造就的;联系自身他们得到的启发是学习上也要勤奋努力、不断进取,不能自以为聪明就懒惰不思进取。就这样学生们在课堂上自然而然的获得了学习态度的教育,而且效果尤佳。

理想智慧的形成就是学生不断“动脑筋”的内化的结果。其语文教材的一篇篇文章中都蕴藏着作者做人和作文的智慧,是一座座宝藏,而每一个学生的头脑,都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语文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发掘编者和作者的智慧并且联系生活,最终唤醒、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他们头脑中智慧的星星之火。一位名人曾说过“理想是指引人生道路前进的灯塔,飞向胜利目标的翅膀,是点燃热情烈焰的火把。古往今来,是理想激起年轻人奋勇前行的精神。”人生犹如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人生的旅途上,有洁白芬芳的花,也有尖锐的刺,但只要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理想,并决心去实现它时,就会荣辱不惊!因此联系生活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的教育就显得尤为有意义。

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语文课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在他们心灵深处形成主动求知与探索的热切欲望,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 篇2

1 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 脱离了现实物理必然枯燥无味[2]。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创设问题情境, 更能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的实用价值。如学习“热胀冷缩”时, 联系生活中总是把刚煮好的鸡蛋放到冷水里浸一会较容易剥皮的情境。这是因为一般物质 (少数几种例外) , 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但不同物质受热或遇冷时, 伸缩速度和幅度不同。在温度突变时, 蛋壳蛋白收缩不同步, 所以冷水浸泡过的鸡蛋就好剥皮。学习“大气压”时, 引导学生思考平时输液时, 为什么吊瓶瓶口要插两根管, 药瓶为何要吊在高处, “吊针”为什么匀速滴注。学生从科学的视角分析这些问题, 在课堂上和教师一起解决这些问题, 多数学生就会领悟到成功的喜悦, 并愿意进一步学习。

2 在物理课堂中, 恰当呈现生活情境

学习运动定律时, 举例:汽车以108 km/h速度行驶时, 前方有情况紧急刹车, 刹车时加速度为8 m/s2, 反应时间是0.5 s, 学生用运动定律得出从发现情况到停车需要4.25 s, 这期间车位移是71.25 m。这时很自然的给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禁止酒后驾车, 为什么要限速、保持安全的车距?学生不难得到答案:紧急刹车后汽车的位移与司机的反应时间、汽车加速度和初速度有关, 酒后司机反应时间增加, 限速是为减少初速度。通过生活情境的再现, 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

学习惯性时, 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我们乘坐公交车时, 车启动时是什么感觉?到站停车时又是什么感觉?这是为什么?如何用惯性问题判断生熟鸡蛋?让学生在实践联系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教学内容。又如我们放飞“许愿灯”时, 为什么先点火一会再松手, 灯才能顺利起飞。因为, 燃料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 密度减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此时“许愿灯”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 所以会上升, 这和热气球原理是相似的。通过生活情境的呈现, 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3 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 紧密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提出一系列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物理知识和生活体验进行研究, 最后解决问题。如在学习力学原理后, 提出问题:自行车是学生都很熟悉的交通工具, 自行车行驶中哪些地方有摩擦?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用什么方法可增大或减少摩擦?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是既熟悉又陌生的问题, 他们经常骑自行车, 但可能没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思考对摩擦力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帮助很大。

输液时, 我们看到护士先排除针管前端的空气, 这是为了防止发生气体栓塞现象。毛巾可吸汗, 粉笔能吸墨水, 体现的是毛细现象原理。让学生思考中医拔罐, 洗胃器的原理是什么, 草上的露珠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露珠是球形的, 为什么我们常说人被雨淋是“落汤鸡”而不说是“落汤鸭”。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 养成关注各种生活现象的习惯, 然后经过思考, 发现其中的物理原理, 对生活的感知由表象转为内在[3]。

课堂是培养学生物理能力的主阵地, 不能与生活和物理现象相脱离, 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生活化”的物理课堂, 将生活情境融入物理课堂教学, 让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让学生进入真正的物理世界。

参考文献

[1]宋大卫.物理应用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宋清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J].教学与管理, 2008 (8) :138.

阅读教学:将生活融入课堂 篇3

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已实行多年,在各种新的教学理念、课堂模式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确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的“教师为中心”变为现在的“学生为中心”,由以前的“教师满堂灌”变为现在的“小组合作探究展示”,由以前的“关注结论”变为现在的“关注学生成长”。我们自认为教学改革是成功的,发展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课堂上,学生活跃了,合作探究展示,每个学生都在合作中提高了个人的能力。事实真是这样吗?

叶澜在《新基础教育》一书中说道,我们过去的教育的弊端,就是“大量养成以被动接受现成知识,以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缺乏创造精神与能力的人”。而对这种教育的校正与超越,则是“人的主动发展”,“惟有采取主动方式去参与活动并形成积极的关系,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人,才是能在当今社会实现其生命的价值和创造幸福人生的人。”在新课改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真的做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吗?我们教师还给学生的到底是课堂还是创新能力呢?

反思:问题导学的利与弊

现在,越来越多的课堂接受了“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实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先预习,自主填写教师编写的导学案。对于导学案上比较难的题目,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共同寻求解答方法。然后小组展示,质疑对抗,教师点评。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讲得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视野开阔了。不但鼓舞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充满热情,更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要说,“问题导学”,想说爱你不容易。语文学习不只是自己内心的东西,它得对话,交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这种对话、交流包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为了尊重学生的主题体验,小心呵护学生的原初感受,我们满怀期待地问学生:“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可惜,我们的学生展示时,总是会训练有素地回答:“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生动的再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效果”,“作者通过记叙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思想。”这些绝对正确的废话充斥课堂,期间或许会有灵光一现的个人感悟,但这些感悟,在荒芜的感情沙漠中几乎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的课堂虽然活跃了,但我们的学生仍然没有个人的体会,不会自我对文本进行思考。没有了体验,没有了感悟,何来人文、哲思?

巴门尼德曾说:“当你想或说的时候,你想到了或谈到了某种东西。那么一定有某种独立的、永恒的东西可供思考或谈论。”为什么当我们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舞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还是没有自我的感悟呢?我们常常指责传统的教学模式,认为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使学生的创造力受损。新课改后,学生真的就是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吗?看看我们的导学案吧: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编写严谨,重难点一目了然,学生按照老师的既定思路思考,讨论,解答,为每一个问题找到答案。可以毫不留情的说,教师借导学案,用问题的形式牵着学生的思维走。学生的自主体验呢?在我们教导学案时,就已经被扼杀在摇篮里。可以说,老师善意的提示,无意间已经让语文课堂变成了第二课时,第一课时的学生自主体验阅读理解已经没有了。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目前我们提倡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种主体地位,不过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的有限主体,学生习惯了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答案,他们的个性真的能解放吗?这样的学生能成长为会思辨、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吗?我们要还给学生的不仅有课堂,还有学生的自我思考体验的能力。

蜕变: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刘国正先生认为“生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源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为了真正做到解放学生的大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观念、能力和素质,使他们经得起现代社会的挑选,面对新课标下的新教材,我大胆地设想既然教师能设计问题让学生答,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在具体生活场景中,通过自主阅读,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回答,进而反思生活呢?因此,我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中,引入具体生活话题,并与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两相结合,形成了以“疑——探——研——悟”为主的“发现反思式合作探究”模式,现以教学《祝福》为例,与同行们共同交流。

1.疑——抓住“联系点”,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预习新课之前,老师抓住课文内容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设置情景,使学生、生活与文本零距离地对话,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自觉地在生活中理解文本,并超越文本,用文本表现生活。

在教学《祝福》一课时,因为本课讲述了中国女性在社会重压下的悲剧命运,于是我从中提取了三个关键词:女性、社会、命运。在这三个关键词的联系下,我向学生介绍了几乎处于同时代的女性典型——宋氏三姐妹,以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文本的质疑: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女性命运差别为何如此之大?

2.探——找准“冲突点”,放飞学生思考的翅膀

接着转入新课预习阶段。学生自读文本,解决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后,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体验,分小组交流阅读感受,谈谈自己最不理解的问题,组内成员抓住文中人物发生思想碰撞,互相争议,展开心灵对话,在交流中探究释疑,由组长做好交流记录,课后上交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材料,进行二次备课。

3.研——诠释“困惑点”,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对学生感到困惑、模糊不清之处,由小组提出,全体同学选择重要问题着重讨论。对于《祝福》一文,经过学生一轮讨论,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

(1)明明是悲剧,题目为何是“祝福”?

(2)文中“祝福”的场景写的很少,是不是文题不符?

(3)祥林嫂为什么要捐门槛?捐了之后,她为什么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4)祥林嫂为什么要反复问有没有“地狱”“灵魂”?

(5)“我”为何要告诉祥林嫂有灵魂?

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提示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物性格特征来讨论这个问题。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究,学生们认识了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我”这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明白了祥林嫂悲剧的成因:在一系列偶然下使得自己的企求和绝对权威之间产生了冲突,最终在绝望中走向死亡。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深处,把祥林嫂的生活、挣扎,社会对她的压迫深深烙进心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了增强。

4.悟——补充“空白点”,反思学会生活

最后,对那些意在言外的想象空间加以扩充,回归生活,填补阅历的“空白点”。在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时代会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同处一个时代的人,人们的命运是不同的,有的成功,有的失意,区别到底在哪里?试比较分析宋氏三姐妹与祥林嫂,找到答案。

学生通过反思交流,找到了很多原因:

(1)生活的家境不同,家庭氛围、接受的思想不同。

(2)苦心学习,在学习中培养了自己独立自强、坚韧不拔的性格。

(3)自信、谦逊、温和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大众的喜欢。

(4)根据自己的喜好,培养了广泛的兴趣爱好。

……

这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迸发出的创造火花,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给语文课堂增添了活力。这样的学习,学生所体验到的不仅仅是文字,所领悟到的也不仅仅是课文内容,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了生活,学会了生存,提升了生命的质量。

将生活融入初中英语教学 篇4

将生活融入初中英语教学

文/刘晓滢

摘 要:英语产生于生活中,它为生活所服务。而教师在进行初中英语的教学时,就应该将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实际生活相互联系起来,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进行教学,这样才能高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和兴趣,也能有效地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生活;教学

语言的变化多端体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生活,可以让学生更加贴近地进行英语学习,也能让学生贴近实际地对英语进行理解。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转变传统课堂沉闷呆板的氛围。现今,将生活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很大的意义,所以教师要努力将生活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

一、改变初中英语的教学内容,将生活融入其中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突破教材对思维的限制,同时,教师要加强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沟通,模拟生活中的场景。要使生活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就要突破教材的限制,将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情景融入英语教学中,让生活给课堂提供简单易懂的语言素材,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在生活中学习英语,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将初中英语课堂生活化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就一定要充分利用上课时间。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养成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更要创建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学方式,因为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初中英语的学习更加感兴趣,这样才能驱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的对话生活化

教师要学会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英语,这样才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而对于课堂上的沟通,教师要将其生活化,不要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否则会降低初中英语的教学效率。一位合格的英语教师要抓住沟通的重点,适时地沟通,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 篇5

2017宁夏政法干警申论备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

通过最新宁夏公务员考试资讯可以了解到,16年宁夏政法干警考试于8月下旬开始报名。同时,根据考情大纲,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宁夏政法干警备考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热点背景】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被民众普遍接受、深刻理解和切实践行,首先要从民众社会生活点滴中寻找到其落地生根的土壤,让民众在日常言行举止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标准表述】

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应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坚持教育育人主渠道,找到融入关键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绝非一日之功,教育育人是基础,也是主渠道,应贯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方方面面。必须坚持分类施教、逐步推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扎根到广大民众的道德意识之中。

一要强化家庭教育。尤其注重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的育人作用,用爱心、耐心来教导与引导,使孩子们从心灵深处融入核心价值观。

中公教育·最全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历年宁夏公务员职位表

二要狠抓学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价值观塑造需要,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三要加强社会实践教育。鼓励不同年龄段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青少年志愿服务基地、进社区、走基层等实现再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强化社会宣传引导人,探索融入契合点

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以下三个方面,并加强宣传引导。

一是融入大众文化,通过大家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比如动漫、戏曲、音乐、影视、小说等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可以借鉴“宪法日”的成功经验,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日”,加大对其宣传和学习力度。

二是融入传统文化。由于人们的思维、生活方式深受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影响,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来更容易为大家接受,可以借助“百家讲坛”类节目,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三是融入网络文化。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作用不可小觑,要充分借助多种新兴媒体的传播作用,比如网站、电子邮箱、微信平台、微博、QQ群等,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

三、树立典型模范感召人,产生融入共鸣点

中公教育·最全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历年宁夏公务员职位表

道德需要引领,风尚重在培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先进典型模范引路,这些典型模范的积极实践,使理论化的、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更加生动具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社会生活离不开典型模范的树立。

一是树立社会典型,引领社会风尚,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颁奖活动,让先进典型模范的感人事迹鼓舞一代又一代人。

二是树立校园典型,塑造校园文化。树立校园里的“自强之星”“学习之星”“创业之星”等典型模范,为校园注入精神之“钙”。

三是树立官员典型,打造为官标准。反腐倡廉,既要做到反腐抓细抓实,使官员不敢腐;更应该倡廉,树立像雷锋、焦裕禄一样优秀的党员干部典型,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标准,使他们不愿腐。

四、完善制度机制约束人,明确融入关注点

一套思想价值体系要在社会中找到客观存在基础,就必须被制度化、规范化。一方面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如学习新加坡把道德规范法制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宪法、各单位的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村规民约等。

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选拔机制,健全评价和奖惩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察纳入到人才培养与选拔中,建立考察档案,对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理论创新成果和相关人员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对背离和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中公教育·最全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历年宁夏公务员职位表

价值观的行为加以批评或惩戒,从而激励人们更加自觉自愿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宁夏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宁夏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

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 篇6

一、创设“疑”的情境,构建引探准备。

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引探准备阶段是这样导入新课:首先,我给学生出了一个情景谜,让学生随便举出一个数字,我迅速的说出这个数是否能分别被2、5整除,这样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我接着问:“你们想知道老师如何判断出来的呢?”学生非常的想知道为什么老师能那么迅速的说出来呢?这里面是否有诀窍?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激起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引探过程

1、引探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而初探又是引探的启始环节,是进行有效引探的前提。探索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过程,是要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体现灵活性、适度性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问题中所隐藏的新知识、新问题。生动的提问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也是启发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被2、5整除的特征》一节时,可先让学生思考一个趣味性问题,想想2的乘法口诀中,所得的积的末尾都是些什么数,让他们去探究是不是只要数的末尾是0、2、4、6、8,就可以被2整除。这时学生便会有一种很想知道的欲望,并会对问题进行反复思考,使问题自然成了悬念,而且内心也充满了疑问,思维高度集中,此时教师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思维,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查报告《将“引探教学法”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2、交流是引探教学法的基本教学环节,也是引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例如:在明白能被2整除的特征后,让学生通过交流,推导出能被5整除的特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在知识获取的同时,还可提高自己的分析、综合、思维能力。

3、概括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形成数学思想观念,掌握数学概念的直接前提。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概括既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需要。而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概括不精炼、不深入、不完整等,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事先设置好的概括性问题进行知识概括。例如,通过了解能被2整除的特征以及能被5整除的特征后,顺势引导让学生概括出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特征,学生通过观察,知道了能被2整除的特征是末尾必然是0、2、4、6、8,能被5整除的特征是末尾必然是0或者5,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必然能概括出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末尾必然是0的数。

三、引探总结

通过引探准备和引探过程,学生已经非常清晰的知道老师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或者被5整除的秘诀,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自己的推敲和摸索,已经将这个秘诀的牢牢的记在脑海中,接下来让学生通过分别总结出能被2或者被5整除的特征,从实际转化为理论知识。

四、引探实践

学生通过课上一连串的引探,从疑问到实际,从实际到理论,最后必然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教师可设计几个代表性的题目,把学生的理论进一步升华。

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 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趣味性,个体差异性,教学情境

一、引言

打造“高效、优质、精品”的初中数学课堂是激发学生们学习热情的前提条件。同时, 也是催发数学课堂焕发活力的催化剂。由此可见,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在认真研读新课标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 选取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教学案例来增强初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从而在引导学生们探索新知的同时, 以“旧知”促“新识”, 进而促进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提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与生活实践“脱轨”, 缺乏“活力”

初中数学较小学数学而言, 其系统性、抽象性、理论性数学知识的比重明显增大。这在某种程度上, 增大初中生的记忆难度、课余负担。因此, 增强初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灵活性、多样性, 是提高学生们学习效率的第一步。然而, 在中考“以分数论英雄”的指挥棒的指引下, 很多初中数学教师, 常常将数学课堂的重心放在了知识点的讲解、练习、巩固和复习上, 而沿袭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一味地追求知识点的精准、牢固、全面。教师的这种片面追求学生数学考试高分数的课堂授课方式, 恰恰忽视了对学生们数学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考察, 进而阻碍了学生们数学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二) 忽视个体化差异, 课堂陷入“落潮”期

正所谓“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因材施教, 贵在得法”, 由此可见,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结合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 采用灵活、多样、有效的教学模式, 是构建高效、优质初中数学课堂, 增强数学课堂吸引力的重要保障。

但是, 在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在教学任务、科研压力、班级管理等多重重压下, 很多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点时, 常常落入了只重“面上的进度”, 而忽视了“点上的差异”这一怪圈中。这也致使了学生们每天疲于应付各种考试、检查、抽查等活动, 从而忽视了对知识点的自我总结和回顾。这种缺乏自我“消化”、“吸收”的数学课堂, 在很大程度上, 制约了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将生活融入课堂, 激发数学课堂活力的策略

(一) 增添生活元素, 让课堂“动起来”

众所周知, 我们的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 正如沈从文所说:“任何理论都不如现实具体。”因此,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 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为根本出发点, 结合新课标的有关内容, 适当地增添数学课堂的生活元素。从而在开启学生们数学思维之门的同时, 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让课堂动起来”, 进而促进学生们学习主人翁地位的转变。

因此, 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多选取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案例, 增强数学课堂的吸引力和灵活度。从而在增大学生们“学用结合”频率的同时, 提高学生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准。例如:在讲解方程式这一数学概念时, 教师可以举以下例子:“学校准备添置一批桌椅, 原定购60套, 每套100元, 店方表示如果多购, 可以优惠, 结果校方购了72套, 每套减价3元, 但店方获得同样多的利润, 求每套课桌椅的成本”。这样的题目, 不仅避免了平铺直述式的枯燥、乏味的课堂讲解, 反而从学生们身边的小事为切入点增强了知识点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灵活性。通过这种方式, 在培养学生们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 也促进了学生们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二) 激发学习热情, 增强课堂弹性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 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关键所在。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增大课堂上师生间、同学间互动的频率, 从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正所谓:“行, 是知之始, 知, 是行之成。”在初中数学课堂上, 教师应由以往“唱独角戏”的知识灌输者的角色, 积极演变为学生知识的辅助者和引导者。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诸如数学智力竞猜、数学辩论赛、数学课件展示、数学游戏闯关等活动, 来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在互动、游戏的过程中, 尝试解题、体验数学、领悟数学。此外, 在这种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活动方式, 也促进了学生们整合知识、反思探究、互相启迪能力的提升, 从而为学生们数学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因材施教, 促进个性化发展

学生是初中数学课堂的主要参与者和知识接受主体。因此,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以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为根本出发点, 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 选取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案, 从而提升学生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例如:在讲解样本方差、样本平均数、样本标准差这一知识点,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测量班级内某几位运动健将的体育成绩, 而后针对实践数据进行改数学知识点的编排、总结、讲解。具体而言,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负责运动员运动过程中具体数据的测量, 而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数学题的编写、知识点的总结等工作。在这种分工明确、层次分明的数学实践活动中, 不仅保证了学生们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全面性, 也促进了学生们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四、结语

正如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所说:“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 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知识重难点, 结合授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设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 从而让学生们在积极参与数学课堂、积极探索的同时, 增强自身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准。

参考文献

[1]杨艳红.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J].云南教育 (中学教师) , 2011, (Z2) .

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 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感教育

一、结合课文内容,科学选择情感教育方式

高中语文的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且每一篇文章之间在由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因此在进行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且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式的转换,这样可以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清高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还能够更好的表达出语文课文想要表达的情感。在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情感教育的教学方式。诗歌一般都语言凝练,简短,在字里行间都能够透露出作者的情感,教师在进行诗歌朗诵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播放一些背景音乐,从而让学生根号的掌握诗歌的节奏以及情感表达的快慢,这样就会让学生置身在一个情感的世界中,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诵过程中就会身临其境般的领会诗歌的含义,理解作者的感情,加深学生对整个诗歌的理解与记忆的能力,为学生以后在诗歌上的造诣和对诗歌的理解上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说在进行《沁园春.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情感教学的方式,感情丰富的语调去朗读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将自己与作者的站位一致,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对情感,使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感受,去体会,从而产生于作者相同的情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在《沁园春.雪》中的主题思想。又比如说在进行《行路难》一文的敬爱呕血过程中,不难发现整首诗歌郎朗上口。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到情景中,将疏导的蜿蜒曲折与上疏导的困难重重比作自己在政治上的命运不济,虽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是在整首诗歌的最后作者又道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想抱负,表达出自己在生不逢时的年代所表现出来的豁达与部位艰难险阻的精神,该诗歌不仅道出了作者的心声,同时还能够鼓励学生在高中最为艰难的学习阶段要有大无畏的精神,不畏惧前方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迎刃而上。

二、通过创设意境丰富学生的现象力

意境在语文的文学作品中主要是起到情景交融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虚实相生的意境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所教学的内容产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创设一个良好的空间。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在意境中采用情感教学方式,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

比如说在进行姜夔的《扬州慢》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讲述的是萧条的景象,并通过该景象展现作者的怆然的心情,但是在全文的描述过程中并没有直接的描述坐着的情怀,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创设一个与作者心情相符的教学意境,让学生在该意境中进行想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汇总引导学生想象古代萧条的古都,破败的城墙,烧焦的树木,空气中飘荡着清寒的号角声,整个城池都显得寂寥,这样景色的现象与描述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种“犹厌言兵”的景象,让学生神圣体会到在当时的时代下社会的现实。在《扬州慢》中主要是从颜色、声音、形态等感官上进行描述,强化坐着的心理感受,然后让学生在想象中,在独特的字眼中进入到作者想要描述的意境,这样学生对词人的情感体会也就更加深刻。学生通过对《扬州慢》的学习,开始重视意境对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在进行高中语文的学习中采用情感的学习方式,从而将情感学习应用到其他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语文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完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情感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加大了高中语文的敬爱呕血难度,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压力大,因此在进行干重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高效率的学习,教师要充分的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并结合所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说在进行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讲述作者在看到父亲的背影时的心理感受,描述的作者内心的真是感受,体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在进行该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唤起学生与父亲之间的感情,让学生通过对父亲的思想体会作者的感情,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会知识,还能够收获感情。

四、结语

情感教育是一种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融入情感的教学模式,能够以抽象的感情引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共鸣,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更容易明白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要充分的利用资源,唤起学生的情感,并应用到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祝长荣.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浅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

[2]王炜杰.浅析如何将情感教育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12(9):97-97.

[3]周莉.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黑河教育,2014(10).

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 篇9

如何正确把握并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三情交融,和谐共振,达到语文审美教育的最佳境界?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一、入境动情——挖掘美

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如独具风格的文字美、生动活泼的语言美、抑扬顿挫的韵律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等。

正确认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感情是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前提。教师要把蕴藏在教材中的思想感情成功地传达给学生,首先要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使学生动情,教师必须先动情;要使学生获得美感,教师自己必须先有美感。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深入剖析作品,竭力挖掘作者创作的匠心,设身处地地体会教材中的真情实感和美的内涵。这样教师就具有一种激情,再把这种激情融化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才能讲则如同出我口,读则如同出我心,才能用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感和自己健康的思想感情来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如一位教师在准备《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时,查阅了大量的周总理生平资料。为周总理卓越的外交才华和领导能力而折服;为总理日理万机积劳成疾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为总理病危时仍在关心人民疾苦、国家前途的伟大情怀而落泪。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紧扣学生心弦,激发起学生对总理的怀念、爱戴、敬仰之情,使学生仿佛看见十里长街上人们望着灵车缓缓驶去而掩面痛哭的场面;仿佛听见高亢悲壮的悼歌在天穹回旋缭绕的情景;仿佛进入了群山呜咽、大海悲号、天地万物共悼总理的境界中。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情感力量的震撼,在动人心魂的情感中,文章、教师、学生三者之间迸发出强烈的感情共鸣。

总而言之,在语文审美教育中,情感体验来自教师体验过的情感,而教师体验的情感则来源于对教材所蕴含的情感的体验。这种体验越深刻,传达时就越能引发学生的美感+因此教师必须在“入境动情”上狠下工夫。

二、设境传情——欣赏美 “入境动情”是为了“设境传情”,“设境传情”即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课文意境。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人境始与亲。”只有入境,文章的意境情感才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引起共鸣;只有入境,课文的艺术形象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再现,产生感染力,使其动心动情。引导学生入境的方法很多,有电教媒体传情,反复诵读中悟情等。

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教师怀着沉痛的心情,用低沉缓慢的声音这样导人:1976年1月8日,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黑色日子,在这一天,一颗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个为国为民操劳了一辈子的伟大身躯倒下了。群山屹立,为之默哀;大海怒吼,为之悲痛;日月无光,为之洒泪。华夏神州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世界五湖四海,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他,就是我们无比敬爱的周总理。说着说着,教师的眼眶湿润了,孩子们沉浸在教师用语言创设出的充满悲痛伤感的氛围之中,有的女同学还忍不住低声啜泣。

三、大胆表达——创造美

“入境动情”、“设境传情”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寻美、赏美的能力。然而,从人才发展的连续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角度看,寻美、赏美仅仅是审美教育的起点和发展,而非最终目的。我们应当在语文审美教育中重视启迪学生创造美的灵性,挖掘学生丰富的创造潜质,培养创造美的能力,而美的创造同样需要情感的点燃。

学生在发现美之后,经过反复地品析和深入地领悟,往往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强烈感情。教师要引导他们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出自己心中对美的情感,这一过程即创造美的过程。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火烧云》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品词析句及感情朗读,了解了火烧云颜色美,样子多,变化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还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火烧云?它是怎么变化的?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在理解书中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词汇:黄澄澄,青幽幽,苹果绿,草莓红,半粉半紫……有的受到启发这样描述变化中的火烧云:“这时天边出现了一只老鳖,老鳖身上还有五只小鳖呢!说时快,那时慢,一只顽皮的小鳖又不知哪里去了,再看那只老鳖,转眼间又变成了一头猛烈的狮子……”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结合自己生活中所了解的事物从模仿到创造,更丰富了课文的内容,使他们内心中美的情感得以自然地流露和表达,受到了美的熏陶。

把戏剧活动融入语文课堂 篇10

创作剧源于欧美地区的英、美语文教学。它是一种即兴的戏剧活动,是儿童自发性的戏剧扮演游戏的延伸。它并不是舞台剧,不用操练,不以满足观众为目的。

我们尝试并研究的“小学语文戏剧教学”借鉴了“创作剧教学”经验,在充分考虑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开放性的特征,并与之相关的诸多变数和不确定性,利用做、念、说、唱、演、编等戏剧元素,通过开展诸如:游戏、动作演示、文本内容演绎、人物角色的扮演、故事续编等多样的戏剧活动,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具开放性、灵活性。

小学语文戏剧教学是立足于语文教学基础之上的语文戏剧教学。它遵循语文学科的发展规律,体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简单地讲,小学语文戏剧教学就是在教师的组织下,由学生自发地、非正式地通过戏剧活动来读文、识字、学句、说话的一种语文课堂教学方式。

一、创设戏剧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为儿童创设情境,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戏剧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一定的感觉(听觉、触觉、视觉、嗅觉等)练习,帮助增强感受性和同情心。教学中,教师要熟悉教材,合理使用教材,并利用多元化的戏剧元素,构建戏剧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

1、语言描述情境

教师的语言犹如一条清亮的小溪,流淌在学生的心田。它会悄悄地感染学生的内心情感,默默地熏陶着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地丰富着学生的想象,无时地感召着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爱。小学语文戏剧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简洁、优美的语言为学生创设语境,让学生在聆听、欣赏之中感受中华民族语言韵律之美。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多作一些示范性的朗读,多与学生亲切交谈,力求用自己优美悦耳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丰富激昂的情感表达教材语言,从而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例:一年级的语文听读课《大自然的语言》。课文是一首优美、动听的儿童诗,通过对大自然的一系列自然变化的描述,告诉学生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大自然的无穷奥妙。课文虽短,但朗朗上口。教师在教学课文时采用了戏剧教学法,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让学生看着多媒体演示,仔细聆听老师朗读,并要求他们边听边想:课文介绍了几种大自然的语言。随着老师充满感情的朗读,学生在座位上也开始摇头晃脑起来了,有的竟然还跟着老师朗读节奏做起了动作。显然,学生已经进入了教师用语言和画面创设的语境中了。

2、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着其独特的魅力。语文戏剧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音乐这一充满感染力的戏剧元素,使其为课堂教学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例:二年级阅读课《小溪生病了》。课文讲述了森林边的一条小溪又清又绿,可是小动物们不爱护它,往里面扔了许多的脏东西,结果小溪变的又黑又臭了。教师同样采用了戏剧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新课时,教师随着欢畅的音乐讲起了小溪的故事,随着多媒体画面的骤变——出现了一条脏脏的、黑黑的小溪,音乐声也直转而下,一下变得沉沉的,急急的。与此同时,教师得语气紧张极了:“不得了了,这么清亮的小溪怎么会变成这样?这是谁干的?让我来做侦探,找出干坏事的家伙。”低沉的音乐、令人不安的画面,加上教师充满紧张的语气,使原本安静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了:“老师,我来当侦探。”“我是柯南,我来查案子。”“我也来。”“我能知道是谁干!”„„

这段导课,教师巧妙地运用了音乐的节奏、音量、音速的变化,加上语言画面的配合,烘托了环境,渲染了气氛,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导课效果。

3、画面展示情境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知识结构、学习心理告诉我们,他们更需要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而多媒体画面演示正是一种有效的直观教学手段。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一套配合小学语文戏剧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我们的语文戏剧教学。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戏剧活动,通过视觉练习,学生可以辨别光亮、光暗、形状、距离和色彩,发展形象思维。

4、表演体会情境

语文戏剧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获得尽量多的表演机会,通过学生间、师生间分工扮演角色,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或动作时的神情,了解故事情节,从而促使学生学懂课文。

二、指导戏剧表演,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语言

小学生进行语文戏剧实践活动,是语文戏剧教学的过程和归宿。我在研究中,特别选、编了有人物对话、动作神态、故事情节的语文教材,利用语文阅读课和语文综合活动课,指导学生进行戏剧表演,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语言。

1、人物对话,分角色读一读

戏剧中的对白就是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心里所想的外在表现。人物的语言能够反映人物的个性,而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来说,效果也不同。小学语文戏剧课堂中,让学生反复“朗读”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研究中,我们重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和训练,力求做到“多读精讲”、“以读代讲”、“读中表演”、“读后感悟”。

2、动作神情,用肢体做一做

几乎每篇课文都有些关键的词语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尤其是动词。语文戏剧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动动手脚,做一做”的方法,让学生凭借肢体动作,理解动词的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同时又可以通过动作表演来调动的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为更深入的戏剧活动打基础。

3、内容剧情,扮角色演一演

戏剧是利用语言对白、动作表情、剧本道具、场景音乐等元素,在特定的人物之间展开情节的艺术表现手法。小学语文戏剧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课文,把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组合、编辑成一定的剧情,表演出来。当学生在创造表演中再现课文内容时,他们也就更为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三、创作戏剧情节,让学生在想象中发展语言

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小学生进行语文戏剧活动的先决条件。没有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戏剧活动中就谈不上即兴表演和创作剧情。而创造思维的萌芽就是想象,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们创设“教室剧场”,改编剧情:

在三年级《龟兔赛跑》教学中,教师创设了“教室剧场”这一情境,设计了改编剧情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之后,进入教室剧场,进行讨论:如果再进行一次比赛,结果会如何?在集体讨论中,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了各种答案。随后,教师再让学生把不同的答案编成不同的故事情节。这样,不同版本的《龟兔赛跑》就诞生了。例如,有的学生把结局设计成兔子吸取了教训,再次比赛中丝毫不敢松懈,赢得了比赛的胜利;有的学生把结局设计成兔子中途因为贪玩忘了比赛,结果乌龟又一次赢得比赛的胜利;还有的学生把结局设计成兔子在比赛中一路领先,可在半路上它遇到一只受伤的小鸡,兔子为救小鸡放弃了比赛,森林的小动物为了奖励兔子的见义勇为,特意为他颁发了奖牌„„

《萤火虫找朋友》一课,在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后,教师启发:“萤火虫飞走了,它还会遇见谁?最后它交到朋友了吗?请大家在作文纸上续写故事。”有的学生这样写道:

萤火虫飞呀飞,它听见草丛里有响声,就用灯笼一照,看见一只小蜜蜂,小蜜蜂背着一个大口袋,急急忙忙往回飞。萤火虫就叫道:“小蜜蜂,小蜜蜂,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

小蜜蜂说:“我愿意。”

萤火虫高兴地说:“那你就跟我一起去玩吧!”

小蜜蜂说:“好的,你等我一会儿,我把采来的蜜先送回去,你替我照路吧!” 萤火虫说:“我不能替你照路,我要去找朋友!”

小蜜蜂说:“萤火虫,朋友就应该相互帮助,你一心直想着自己,这样怎么会有朋友呢?” 萤火虫一听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编写剧情的过程,既是学生对课文内容再现、反馈的过程,也是学生对故事内容再造、想象的过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潜能得到了发展、思维潜力得到了发开、语文综合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提升。

四、延伸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发现问题中探索研习

语文戏剧教学中,要让学生有“问题意识”。所谓的“问题意识”就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和探究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可以促使学生行为个体不断地积极思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外”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这个“课堂”之大,可用“无穷无尽”来形容。因此,课内为学生创设“问题环境”,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才会把学生逐渐引向“课外”这个无穷的知识课堂。为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戏剧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 “问题环境”,引导学生生疑—设疑—质疑—释疑,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愿望。

例如三年级的戏剧写作课《废电池和小明的对话》。教材是一幅图画,画面上是一个小男孩手拿一枚废电池正要汪废物箱里扔。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图片材料,设计了一个故事引出了新课,并大胆地运用戏剧中角色和情节这两大元素,让学生自主构建人物角色(废电池、废物箱、小明或者其他人)和情节(将会发生什么事?怎么发生的?结果怎样?),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然后请学生走出教室,到生活中找一找,还有什么废物和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结果学生找到了答案:纸类、金属类、橡胶类的垃圾可以回收再造。学生把他们把实际观察的内容,作为编写剧本的素材,编写出了一出儿童剧《废物箱的烦恼》。

上一篇:音三中反恐防范工作自查汇报下一篇:武保科党支部2010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