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共12篇)
作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 篇1
“语文”是现在中小学生比较重要的一项科目,而且现在很多同学都认为语文是很麻烦,又很难的一项学科,其实语文也不是那么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就是在告诉我们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要多看书,看好书,好看书。当然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学习语文的途径。比如看报刊杂志、收听新闻广播……这些都可以间接地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在我的学习、生活、游戏中也不乏一些有关语文的小趣事。记得有一次在做练习卷的时候,碰到一些填标点的题目,“1、王强找不到老师同学们很着急2、张军李明要学英语你要不要”这两道题目。让你填上一些标点,使句子的意思改变。我做完了这两道题目,答案很多“1、王强找不到,老师同学们很着急。2、张军:“李明要学英语,你要不要?”1、王强:“找不到老师,同学们很着急。”2、“张军、李明要学英语,你要不要?”1、王强找不到老师,同学们很着急。2、“张军,李明要学英语,你要不要?”1、王强:“找不到老师。”同学们很着急。2、张军:“李明,要学英语,你要不要?”做完这道题目我才发现原来一个标点放在什么位置,也会令句子的意思有改变。例如:1、王强找不到,老师同学们很着急。1、王强:“找不到老师,同学们很着急。”这两句里只差了冒号、引号这两个标点,就让意思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们也要在生活和学习语文中注意一些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语文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学科。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当然也要多看一些书来陶冶自己的情操。相信你肯定会有所发现。
作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 篇2
一、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以生动形象的语句作标题吸引观众
设问修辞以问代题, 容易引起观众注意。如《子债谁来还》, 父债子来还, 那么“子债”谁来还呢?《谁用熨斗烫我脸》, 熨斗本是用来熨衣服的, 是谁狠心拿来烫我的脸呢?《谁拿走了救命钱》, 钱是用来救命的, 此刻钱就是命, 是谁拿走了?还有如《人老了谁来养》《谁把父亲逼上法庭》《他为何要对父母下手》《什么让他们疯狂》《什么污染了孩子的血》《上学的路还有多远》等等。
拟人修辞赋予没有生命的东西一些人的性格和特点。如《被推下楼的母爱》, 母亲含辛茹苦抚育儿女长大成人, 母爱如水, 如今母亲被推下楼, 与其一起被推下楼的还有那深深的母爱。还有如《偷来的婚姻》《幸福来敲门》《被毒害的青春》《暗藏杀机的深山》等等。
比喻修辞形象生动, 醒目引人。如《小心情感陷阱》,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并非永远是真实的, 其中也有陷阱。还有如《狙击白色诱惑》《桃色陷阱知几多》《无处不在的“眼睛”》等等。
反复修辞凸显某种感情或行为, 达到强调的目的。如《17年绝情17年爱》, 17年, 如此长久, 其中的恩爱情仇, 道不尽, 说不完。
二、巧妙设置反常的悬念, 用有违常理的行为作标题吸引观众
此类标题有违常理, 故意设置悬念能够引起观众的好奇心理。如《他拔掉了妻子的氧气管》, 妻子是生命中最亲的人, 可他却拔掉了妻子的氧气管, 如此绝情是为何?《百万豪车被砸记》, 百万豪车, 应该十分爱惜才对, 怎么被砸了呢?还有如《外婆绑架外孙》《千万富婆等你来》《父母走上被告席》《无法被判刑的凶手》《继父占了我的房》《七旬老人无家可归》《敬老院里的非正常死亡》《一个女人的七本日记》《离不了婚的新郎》《邻居抱走我的娃》《老人在五年前离去》等等。
三、善用事件的矛盾情节, 以巨大的反差对比作标题吸引观众
这种命题技巧性大, 同样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如《放火点了自家房》, 放火点他人房屋倒是某些犯罪分子的理儿, 可放火点自家房, 这不是傻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千万富翁的凄惨生活》, 千万富翁, 理应衣食无忧、幸福无比, 怎么过上了凄惨的生活呢?《保险柜为何不保险》, 保险柜竟然不保险了, 这是为何?还有如《复活的丈夫》《酒宴后的悲剧》《美景中的致命危险》《我的儿子谁的娃》《徐顺顺的不顺经历》《一百万救不回一条命》《我爱, 可我要离开》《让公车不再私奔》, 等等。
四、活用影视、名著、歌曲名称及俗语、广告语作标题
这类标题在“今日说法”中也比较多, 很有时代感。
活用影视剧名称, 如《幸福来敲门》, 活用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出品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 还有如《赌神》《古墓疑影》《新警察故事》《消失的罪名》等等。
活用名作名称, 如《谁动了我的饮料》, 活用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作品《谁动了我的奶酪?》 (Who Moved My Cheese?) , 还有如《最后的午餐》《无人驾驶的青春》《好老师坏老师》《不能承受的养老之重》等等。
活用歌曲名称, 如《睡在下铺的兄弟》, 活用高晓松的歌曲作品《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等。
活用俗语, 如《可怜天下父母亲》, 活用俗语“可怜天下父母心”等等。
活用广告语, 如《我的生命你做主》, 活用中国移动广告语“我的地盘我做主”等等。
五、以串联事件的中心人物作标题
每个法制故事背后都有一个中心人物, 他们串联起了整个事件, 以中心人物为题, 观众容易接受。如《失踪的病人》《闯进法庭的女人》《早点铺里的神医》《消失在黑夜里的孩子》《铁链锁住的女孩》等等。
六、以串联事件的中心事物作标题
常有一些事件成了法制事件发生的导火索或线索, 它们是事件的焦点。如《临终录像》《婴儿的哭声》《破案密码》《少女的遗言》《敬老院里的两记耳光》《红板小学的免费午餐》《18岁男孩的八封遗书》等。
七、以体现节目的主旨观点作标题
作为一档法制节目, 为百姓办实事是它的宗旨, 选择一些观点鲜明的语句作标题, 简洁有力, 操作性强。如《小心来电》《等你作证》《打车要小心》《请为良知作证》《咱家的老人别上当》《寒假里别掉进陷阱》等。
八、以促成矛盾的中心事件作标题
文艺性的标题欣赏性强, 也易于冲淡事件的法制色彩, 法律毕竟是严肃的, 以促成矛盾的中心事件作标题, 庄严肃穆。如《淮南盗墓案侦破纪实》《江西修水尘肺病调查》《深圳650万元假币大案》《黄冈博物馆文物抢劫案侦破纪实》《百万黄金被劫案》《聚焦宋山木强奸案》《河南天价过路费真相调查》《宝马车致死儿童事件调查》等。
九、以温情脉脉的语句作标题
法律是冰冷的, 以温情脉脉的语句作标题, 可以彰显与之相对的人性与柔情, 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如《走出蜗居》《平安回家》《莎莎找爸爸》《“棒棒”的梦想》《16年的牵挂》《爸爸, 请不要打我》等。
十、以震撼性的词语为语素作标题
这类题目震撼惊悚, 挑动观众的敏感神经, 如《亡命鸳鸯》《动物凶猛》《家暴惨案》《万里寻子》《惊魂公交车》《夜闯深山老宅》《危机四伏的校车》《十个月的黑色婚姻》《12小时危机营救》《男生宿舍里的罪恶》《失去自由的1589天》。
“今日说法”节目历十余年而不衰, 栏目形象之好, 观众热捧之切, 这些新颖别致的标题功不可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标题是节目的窗户, 也是文章的窗户。试想, 在众多高考试卷中, 一个醒目靓丽的文章标题对炎炎夏日、伏案数天的阅卷人来说, 无疑是一缕凉爽的清风, 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可想而知所起到的良好效果。
生活处处皆语文 生活处处有教材 篇3
关键词: 语文教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81-001
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补充练习、辅导资料、自学手册、录像带、计算机光盘、幻灯片、照片、卡片、教学实物、复印材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等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另外,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很显然,广义的教材既包括课堂教学的教科书,也包括其他所有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材料。然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就是指单一的教科书,我们的课堂就是教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实施对教材的开放,语文课本不等同于语文教材,其实,就是提出广义教材的概念,语文课本仅仅是核心教材,而语文教材范围广泛,涵盖了一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文本及非文本的、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语言材料。这就意味着语文是个大课堂,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善于利用广义的教材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和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乐于课外阅读
在《语文课程标准》里这样描述: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只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突破了传统理念对教材的束缚,学生可以以教材为载体,源于课本,更高于课本。
如学习了《沉香救母》,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神话故事《宝莲灯》,学生自主阅读后,情感也许会进一步升华。学习了《只拣儿童多处行》,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冰心的其他作品,如《小橘灯》《寄小读者》等,从冰心情真意切的散文和小诗中,感受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真挚。学习了《爱如茉莉》,可以带着学生阅读经典时文《爱的体验》,从而体味出爱的单纯和直观,其实,爱不需要过多的语言,爱就在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当中。学习了《江南春》《春日偶成》两首古诗后,可以引入《忆江南》《春日》《游园不值》等一系列描写春景的诗歌,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千姿百态的春色图。可供引进的文章很多很多。
当然,所引进的文章应该是教师认真选择的,或是文质兼美、或是名人名篇、或是脍炙人口,它们有如肥沃的土壤,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塑造着学生的灵魂,丰厚着他们的文化底蕴,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在大量的阅读中积淀起来。
二、搜集、整理资料
当今社会,信息越来越重要,勤于搜集资料、善于搜集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理所当然地要把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来培养。
课前搜集:如学习《郑成功》,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郑成功的不朽功业,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郑成功生平、贡献等各方面的文章。学生可以到书店、图书馆、阅览室去查阅,还可以在网上、或在影视剧中选取片段。课前有了这样的资料积累,课堂上再集体交流,学生就会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对郑成功这个人物感到由衷的崇敬和爱戴 。如学习古诗文,可让学生查找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生平、其它作品等,为读懂诗文,体悟诗情打下基础。
课后搜集:如学习了《早》,为了使学生更深入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通过对名言警句的搜集,学生会更深刻感悟到要珍惜时间,珍惜眼前,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再如学习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师布置了如下作业:组织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诵读古诗,传颂经典”。
1.赏析、积累描写雨的古诗;
2.赏析、积累《望湖楼醉书》的另外四首;
3.赏析、积累苏轼的其他诗作。
选择其中一个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语文综合活动课上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们交流。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能积累到更多名诗佳句,对苏轼的写作风格、人格魅力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学完主题单元后搜集:如学习了《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一类赞美世界各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民智慧的文章,可让学生搜集一些描写名胜古迹的成语和古诗,也可让学生搜集有关各地古迹名胜的邮票、名信片、历史资料及逸闻趣事,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世界各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搜集资料很重要,整理资料也必不可少。资料搜集后,还要学会筛选和整理,分门别类地辑录,如分成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作者生平及作品、名言警句等,这样可以使知识更加条理化,便于查找,为学习语文提供无穷无尽的资源。
三、从生活中学语文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有教材,每篇课文仅是范例,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实践,将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内容,在实践中运用语文,把语文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观察、生疑、体悟、发现,可以举行读书汇报会、开展演讲比赛、举行小小辩论赛等。如学完了《水》,布置学生开展小小调查:关于我国的水资源状况。调查的方式可以是:采访相关人员、查阅书籍、看电视、上网等,调查后要对了解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能做出小结。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就能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要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通过交际,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感受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乐趣,在兴趣盎然中得到教益。
生活处处有语文作文精选 篇4
篇一:生活处处有语文
语文,就像是一双手,没有了左膀右右臂的你将怎样劳动?语文,就像是一双脚,没有双脚的你,将怎样行走寸步?在课堂上,我们学到了许多的语文知识,课堂外,生活中,我们应用语文,感受语文,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
我们每个中国人,从咿呀学语开始,父母便教我们背诵唐诗宋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些精辟的语言早已融入我们的心灵,我们的血液。于是,生活中,我们沐浴着微微春雨时,便会油然而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喜悦;面对夕阳,我们会脱口而出“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去旅游,见到瀑布我们会大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足可以看出,语文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走在大街上,相信无数广告标语会映入你的眼中,不知你可否注意到,一些新词、流行语、外来语正在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如蚊香广告:默默无蚊,这里的“闻”被改成了“蚊”,虽将成语改的面目全非,却生动形象地为自己做了招牌。蚊子本是“嗡嗡”叫的,扰得人不得安宁,但用了他们的蚊香后却达到了“默默无蚊”的效果,既一语道出了产品的功效,又使人很容易地记住了他们的产品,像这种一石二鸟、一举两得之语,我们不妨也学一学。
又如某旅游圣地的广告语:“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读了这则广告,你又怎么好意思将残余的废物与你悄悄而来的脚印放在一处?你又怎么好意思将这儿的一草一木与你“美好的回忆”一同带走呢?还有那句:“小草正在成长,请勿打扰。”看到这则广告的你,心头难免会产生一丝怜惜之情,而你又怎好去践踏小草呢?广告语虽是只言片语,但却产生了巨大的魔力,这不正是语文的功劳吗?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点缀了我们的生活。
语文,是人类感情的传递者、表达者,是一首绚丽的歌,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生活处处有语文,让我们好好学习语文,感受它的其乐无穷吧!
篇二:生活处处有语文
我们的生活缤纷多彩,生活中,也无处不有我们所学的知识: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地理……其中,语文最为显著—语文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历史的见证,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主要条件……
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语文学到很多很多课内没有的知识。就我们人人喜欢看的电视来说,电视中无论是新闻还是电视剧等栏目,都有许多常用而从课内却学不到的有趣的语言。我爱从电视上语言“钻研”,因此有些事物会触类旁通,更从中学到了很多语文的有趣的表达方法,就像看南方《今日一线》,里面的话可有趣了,有一编报道:一个偷车贼因被追捕逃入河中游了很久,最后被捉;对于这则新闻事件,主持人就说,这么好的游泳技术,干嘛不去当游泳运动员,没准2008年还能为国争光呢,干什么都比当贼强!这个评语既夸张又幽默有趣,令我回味无穷,至今难忘,这句话的有趣方式也给我的写作得到了小许提升。因此我常常看电视并学习其中的语言方式以便提高语文水平。生活中我也常从电影、书报、与人沟通等学习语文。看书籍报纸时,我便细细品味:我便细嚼其中的风味;沟通时我便将所学的淋漓尽致地发挥。
生活中,我们也不仅可以从“死”物上获得语文,也可以从一些活动、游戏、比赛等事情中学到语文。就如前几天做报纸,我们不仅选材,也做总结、慨括、编题,这些也都需要语文。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得运用语文,这不,我写的这篇文也是要语文,如果用语言发表出来,也是语文。
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段话,甚至一篇文,无论是说是写,都是语文,都离不开语文。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细心者就能从生活中发现并学得;无心者只能让它从眼前、从耳边掠过而一无所获。因此,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不论语文还是别的,都要善于发掘、学习,从中得到知识,它会使你终生受用。
篇三:生活处处有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语文。
每天,我都会在上学的路上看见那“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的告示牌矗立在草坪的中央,这则告示简洁明快,使人一目了然,让我容易接受。把小草巧妙地拟人化,同时也婉转地告诉人们不要践踏草坪,显示出语文的艺术。
某旅游胜地有一块告示牌:“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这条警示语告诉人们不要乱扔垃圾,不要拿这里的东西。区区几个字就把所要表达的意思富有诗意地展现出来,让人们欣然接受;而一家电扇公司的广告是“我们的名声是吹出来的。”跟电扇的功能有着直接的联系,间接说明了电扇的质量和公司的信誉;“悄悄地来,悄悄地去”作为阅览室的告示牌,告诉人们不要大声喧哗,要安静……这些语言幽默形象、诙谐生动,用精妙的语言组成了短小精湛的句子,生动地传达出了所要表达的意思,并将其升华,让人们乐于接受,绝纱极了。
在人际交往中,语文更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腹有诗书气自华”,试问有谁不愿意同才华横溢的谦谦君子交往呢?
在商业领域里,妙趣横生而又一语双关的广告语可以让顾客过目不忘、记忆深刻。
在学习中,语文是我们的“航kong母舰”学科,只有学好了语文才能掌握好其他学科。学习语文不但可以纠正我们一些错误的读音和错误的理解,使我们通过书籍认识大千世界,让我们吟诗作赋,博古通今,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就连学习加加减减的数学时,也能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在数字的迷宫中准确地找到出口……
语文真的是无处不在,语文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细细观察就会发现,语言可以使一个人说话得体,落落大方;语文可以使一家商场具有人文气息;语文可以使我们增强理解力,减少歧义和误解,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语文就是浩瀚的海洋,让我们穿越古今,给予我们上下五千年的遨游;语文就是茂密的丛林,让我们纵贯南北,即使身处撒哈拉沙漠也能感受到百慕大三角的清凉;语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乘着语文之舟,去探索发现更广阔的天地,一定会了解到更多!
篇四:生活处处有语文
语文在生活中,也是调剂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语文给人精神上的震撼是巨大的。一个人心浮气躁时,一篇优美的散文可以使他心如止水;一个人心情低落时,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可以使他重燃信心。语文带给生活的影响是无法比拟的。
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中,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出自“语文”这门功课,没有“语文”,你根本不能与别人交流,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笑柄。从小到老,我们也都在学语文,但却永远也学不完!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语文也无处不在。那么,生活与语文的联系到底在哪里呢?其实,语文就是语言文学,也就是文学的艺术。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我们是学生,肯定就得听、说、读、写,那听说读写又是从哪来的呢?它们都是从语言那里来的,只是语文中的一部分。从此看来,语文有着很大的作用,说明了生活离不开语文的关键性。
书籍也是语文最直观的表现。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没有书籍、没有语文的人类是不可进步的;没有书籍、没有语文的社会是不能发展的。同样,“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证明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对书籍非常重视。没有书籍,我们无法体会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没有书籍,我们无法倾听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真挚爱情;没有书籍,我们无法了解诸葛亮的聪明睿智;没有书籍,我们无法见识孙悟空的无边本领;没有书籍,怎能体会更多的情感?没有书籍,怎能了解更多的知识?没有书籍与文字,人类怎能探究历史、展望未来?
语文在生活中,也是调剂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语文给人精神上的震撼是巨大的。一个人心浮气躁时,一篇优美的散文可以使他心如止水;一个人心情低落时,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可以使他重燃信心。语文带给生活的影响是无法比拟的。
语文也是许多可爱的小精灵,在人间自由自在地玩耍,东奔西跑,却无处不在;语文是生活的海洋,破涛汹涌,却浩瀚无边。
总之语文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还很多。朋友,请你多用语文,从语文中,你会发现更多生活的乐趣,因为,我们活在语文的世界中。
篇五:生活处处有语文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广泛地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有时,一抬头,一弯腰,一转身,任何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任何一个不特殊的举动,都有可能使人发现语文,感受语文。
户外旅游中有语文。这次国庆,我们来到了大树王国——天目山,在宁静美丽的天目山,一块块刻着诗句的木牌立在草丛里:“我本郁郁葱葱,谁知一根烟蒂让我烧成空心的木桩”。就像在向我们述说这棵树的悲惨遭遇,告诫人们不要乱扔烟蒂。在另一块牌子上写着“重金难买一身闲,谁肯将身入闹蓝。”告诉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宁静,一旦破坏,就算拥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回了。走入我们住的“清凉山庄”,一幅对联印入眼帘“浙西清凉居,天目后花园”,这十个字,就彰显出农庄主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在街上散步,广告牌,公告栏,无不沾满了语文的气息,沾染了语言的魅力。
家庭生活中有语文。在家里,最充满语文的就是书房的书架了。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都充满着语文,作文书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篇文章都是语文的精华,略读一下,让人感觉神清气爽;精读一会儿,感受文章的主题,让人回味无穷。小说中那精彩的故事,动听的语言,也同样是语文,看那优美的文笔,让人心情舒畅;瞧那扣人心弦的情节,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还有我们一家三口之间的对话:“沈晟,给我提点儿意见吧!”“好!”我高兴地说:“大酱拌咸菜——太严(盐)了!”“哈哈哈,好,下次改正!”我们之间的对话也充满了语文。
校园生活中有语文。在学校里,不但语文课里有语文,其他科目里也处处有语文。就像数学,一道道谜题中暗藏玄机,需要人精通语文,破解语言中的玄机,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在寝室里,同学们之间的话语也充斥着语文,“你作业做完了吗?”“哎,天上的星星——多着呢!”
语文无处不在,但更重要的是要学好语文。让我们用那发现语文的雪亮眼睛和活跃头脑,去感受语文,学好语文,发扬语文。
篇六:生活处处有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是:就是这样,无论大街小巷,只要我们能到的地方就都有语文的存在,看书是语文,说话是语文,文字还是语文,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甚至还有一些外国人对我们中国的语文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正因为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普及,所以我们要更好地学习语文,当我们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时,我们心中就会对海伦凯特竖起大拇指。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她身上学到她的坚持不懈,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而这些自然也可以融入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中。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说的就是在生活和为人处事中,自己所讨厌又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语文是一种语言,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是一名中国人,要学好自己的母语,并把它学精,学透,有时写错一个字就可能是整个句子或事情的意思都改变了,语文,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是无比重要的。
总之,生活处处有语文,善用语文吧,从语文,你会发现更多生活的乐趣,让语文之花在生活中绽放吧!
篇七:生活处处有语文
生活无处没有语文,有语文的地方,就是一个充满花香的世界,他能让你沉浸在那个世界里。
语文就像一扇门,只要你推开这扇门,它就能放你发挥无限的力量,就能看见你的前途所在。当然,只有爱语文、懂语文的人,才能用他的“魔法”把这扇门打开。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像他们的挡箭牌,他能在你最危险的时候救你。语文就像人们的食物,他能在你饥饿的时候,给你充饥。语文就想衣服,他能在你寒冷的时候给你温暖。语文能让你一个幼小无知的孩子长大成人,从无知走向有知。
语文是空中的雷雨,给旱民们带来湿润,语文是话,给无色的世界带来色彩。语文是鸟儿,给空中带来色彩。语文是春天的万物,给春姑娘打扮,语文是夏日的夕阳,给结伴到老的夫妻带来喜悦。语文是秋日的落叶,给大地增添色彩。语文是冬日的雪人,给孩子门带来欢笑。
总之,生活中无处没有语文,语文能让一个盲孩子,也能看见光明。
篇八:生活处处有语文
无论是读书看报纸与人聊天,还是听相声看电视,普通的或新奇的,或有艺术性的,只要留心观察,随时注意语言形象,总会碰到与学习和运用语文有关的问题。
我一次出去旅游,在街头碰到了几块有趣的广告牌,例如路过买丰田汽车的广告牌: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则广告成功地改用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古诗,文字简单清楚,但内容丰富:这则广告词没有直接地宣传产品的质量,也没有用数量直接表明,还表明了车的适应力强。
又有一则广告词是这样的:不许偷看。这是一个饮食店,门前摆了一个大酒桶,引人注目地写道“不许偷看”!但无遮无拦,路过的行人都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停下脚步往桶里看个究竟。谁知里面又有一张纸条,上面写“我店有与众不同、清醇芳香的生啤酒,一杯五元。请享用。”一句“不许偷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有人说,语文是海洋,是森林,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语文的海洋和森林中,让我们珍惜这个环境吧!
篇九:生活处处有语文
有人说,学语文很难。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到处都有语文,到处都能学到语文,语文无处不在。
当我们看电视时,看到的许多广告都十分有意义。比如一则音乐手机的广告:留住最真的OPPOREAL音乐手机,这则广告突出了音乐手机音质清晰让人印象深刻,又记住了OPPO的品牌。或许,等写作文时就可以用上这句广告词。看电视广告也是在学语文。
当我们在听歌曲时,听到的许多歌词都十分优美。比如周杰伦的《菊花台》,惨白的月弯弯/勾出过往/夜太慢长/疑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霜”字写出了当时女主角内心的孤寂与苍凉和当时环境寒冷,一语双关,以后写作文也可以运用这种修辞手法。
当你在看电视剧时,就在学语文,电视剧中的许多台词寓意深刻。比如《一起来看流星雨》中“你是猪,可以延伸为你是野猪,花猪,光猪,蠢猪,笨猪,乌克兰小乳猪,猪八戒……你是圈养杂食的懒惰生物体,你是星光灿烂下一只绝望而孤独的动物,是永远飞不上蓝天的蠢猪。形容一只猪尽然有这么多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猪的特点:懒惰,绝望又孤独,蠢……从电视剧的台词也能看到语文的身影。
语文是一门语言,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只要我们留心注意身边的事物,注意积累,就能学好语文,掌握语文。
篇十:生活处处有语文
语文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常常会看到语文的影子。
在逛街时,偶尔会发现一些用成语化出店名。比方说“小菜一碟”“我行我素”。这样的店名既简洁又含义深刻,还有艺术性。从中不也体现出语文的趣味性吗?
电视的广告语也有含义深刻的。如:百事可乐的广告:新一带的选择。在这见简简单单的广告中体现出了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竞争中,百事可乐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它们从年轻人身上发现了市场,把自己定位为新生代的可乐。这句广告语名确了品牌的定位,创造了一个市场,这句词居功至伟。
还有黄金酒的广告语:送长辈,黄金酒!这句广告词鼓励人们要孝顺,生动地要孝顺的人送黄金酒给长辈。
在平常,对联上也会留下语文的足迹。如:高山流水诗千首,明水清风酒一船……
除此之外,在报刊。游戏。影视甚至公共汽车上我们也可以找到语文的足迹。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作文 篇5
当你在街上玩耍时,是否发现了语文的身影:当你在家里看电视时,是否发现了语文的足迹;当你过年贴对联时,是否发现语文的脚步。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和文字。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生活里的语文无处不在。街上的招牌满目琳琅:“比比吧”、“乱七八糟”等,看看这两家,就是再普通不过的精品店和理发店。这些可都是店主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为了能让自己的生意红火起来,他们想出了别具一格的招牌,没有一定的语文功底能想的出来吗?——这就是语文.电视上的广告,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特步飞一般的感觉”——特步运动鞋;“安踏,永不止步”——安踏运动鞋......然而在众多的广告中为什么有的广告能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呢?为了引人们的眼球,这些商家就设计了与众不同的广告词——这也是语文。当然也有一些不法商家,私自篡改成语做广告。“默默无蚊(闻)”——蚊烟广告,“(前)钱途无量”——股票广告,“(其)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这种做法是很不好的。随便改动成语是极不规范的语言行为,也容易误导小学生,是不道德的行为。只要你细心观察,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作文450字 篇6
从优雅的唐诗宋词到简练的文言文;从简练的文言文到平淡的白话;从平淡的白话文到优美的排比句,这些文字从短到长,从古至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她的名字——语文。没错,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平时说话的一字一句都是语文,思考时总会想到语文。
我走在街边,聆听着人们的声音,观察着路边的风景。我在一个理发店门前停了下来,他的名字吸引了我,飞发走丝。我不禁扑哧一笑——店主本意是想要招揽顾客,但语文却与他做了个游戏。理发店才冷冷清清的,只有店主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门前——大概他还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吧!
偶然间路过一座大桥,上面写着”安信得家政“令我想起了前些天语文老师说过的话:安字在古文中有”哪里能“的意思……这令我哭笑不得,这不就成了”哪里能信得“了吗?如果是我,我就不回去那里聘工了!
语文即能引出笑话,更能带来方便。
生活处处有思品 篇7
几年前,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国务院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也明确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教育科学发展的本质, 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不论是整个国家社会还是学校教育, 都对决定着未来社会发展的社会公民和未来公民的品德素质的提高极为重视。小学思想品德课作为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 必须有效地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为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品德方面的素质竭尽全力。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目前的现状
虽然说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本身位于“五育”之首, 但是在升学、择校等社会现实的挤压之下, 现实中的小学思想品德被学校以及家庭弱化。教学形式方面更多的是一种说教, 在一些师资力量薄弱的地区、学校甚至出现其他学科教师代上思想品德课的现象。
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幼儿园教小学知识, 小学教初中知识, 初中教高中知识, 高中教大学知识, 大学教幼儿园小学知识。这所谓的“幼儿园小学知识”并不是指语数外理化, 而是指对于学生的德行方面的再教育。
这些现状无一不表明我们的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缺失, 没有发挥出自身应有的效用。
三、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
《九年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强调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应体现实用性和生活化, 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感受教育,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生活, 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 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 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陶行知先生的主要教学观点也是号召广大师生结合生活进行教与学。
思想品德中除了明确政治立场之外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对待生活本身, 以及对待生活中自己所面对的人和事。因此, 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 一定要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巧妙联系。
四、如何进行生活化品德教育
基于这种认识, 有如下几种方式来进行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学。
1. 紧抓常规, 形成习惯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首先应该紧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要严格要求学生的行为举止。由于我校处于经济发达地区, 且从整个社会来看普遍存在着炫富、斗富的风气, 这些成人世界里的恶习也不可避免传染给了学生。因此, 小部分学生之间出现了从父母的职位、家庭的收入、房子的套数、房屋的面积、私家车的价格、吃穿用的牌子等方面进行互相攀比的现象。针对这种危害现象, 教师选择了规范中的第24条:生活节俭, 不互相攀比, 不乱花钱。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干涉:
(1) 名人事例的启示。教师对学生进行说教的时候必须选择好材料, 切中要害, 一说致效。教师选择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微软创始人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介绍他白手起家创办了世界著名的微软公司, 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后于2008年7月宣布隐退, 并将几百亿美元的家财捐献给慈善基金会, 只留下几百万美元给自己的三个孩子。这个事例主要的效用是使富裕家庭出生且有攀比迹象的学生明白自己的家庭和比尔·盖茨的家庭比起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攀比是一种没有意义且愚蠢的行为。同时教师也用比尔·盖茨发表在时代周刊上的“生活是不公平的, 你要去适应它”来激励贫困家庭的学生要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 努力学习, 朝着理想中的目标而奋斗。第二个例子是关于雷锋在日记中所记叙的一段话:在工作上, 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 在生活上, 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教师在进行说教的时候先将雷锋同志的原话讲出, 待学生初步理解了之后再将这句话改为:在学习上, 要向最刻苦的同学看齐, 在生活上, 要向最朴素的同学看齐。以此号召同学们尝试艰苦朴素的生活和进行刻苦的学习。
(2) 现实图片的震撼。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 我国 (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的联合国标准) 仍有1.5亿贫困人口和近300万的失学儿童。教师利用各种公开发表的图片和图像资料, 向学生介绍在他们注意力和视野之外的那些真实存在的社会现实。先使学生受到震撼, 感觉无法接受, 然后提出“假设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你会如何?”的疑问, 要求学生们在假设的前提下进行思考, 随之得出珍惜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的结论。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可能指望几个例子说教就能够对学生品德的提高起多大的作用, 本方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常抓不懈以促使学生先从认识上进行转变, 继而影响到实际生活, 最终使学生养成一个相对较好的行为习惯, 而好的习惯又可以促进学生以良好的状态继续前进, 使学生受益终身。
2. 依托教材, 合理运用
目前的有效教学重点研究内容是真实性教学, 其主要观点是倡导充分利用学科教材本身, 围绕学科特点进行教学, 切忌花样繁多操作困难的表演示教学, 使高效率的教学能够常态化。
笔者认为, 依托小学思想品德教材, 合理运用教材中已有的设计, 正是这一教学思想的体现。依托教材既可以指根据教材本身所精心设计的板块来进行合理的扩充。虽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但是笔者通过多次的对比实践之后, 发现教材中有的单元的设计真的是层层深入, 极能优化教学效果。例如, 第七册中的“努力学习不怕难”, 该教材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位同学写给知心姐姐的信, 信中提出了学习中的一些苦恼。第二部分是对《李欣的故事》 (主要内容是说她本来是一个学习勤奋的好学生, 但是由于转学到新的环境之后不适应导致跟不上班级学习的进度, 面对困难李欣没有退缩, 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克服困难赶上了班级其他同学, 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进行阅读和讨论。第三部分是创设情境, 让学生进行体验和思考。这种教材内容的设计本身就是为教师的教学搭设一个具有诸多新型且有效教学理念在内的教学框架, 教师只要按照这样的一个框架朝里面补充一定的教学材料, 那么这样的教学就基本上具有了较高的水准。这种做法也是教材编写者们考虑到各个地区学校师资水平的不一而设置的, 可谓用心良苦。笔者根据教材赋予的框架, 在第一部分中运用了街头随机采访的方法, 选取了各个层次具有代表性的学生, 请他们回答了诸如怎样才能学好知识;你学习中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在随后的教学中教师又要求学生们来充当知心姐姐, 以自己的学习经验从相对全面的角度来谈一谈自己的观点为林林支招。在第二部分中, 教师组织学生就李欣的故事展开大讨论, 剖析李欣的心路历程和李欣学习方面的具体方法, 最后故事精髓进行提炼总结。在第三部分中, 教师借助于前两个部分的教学基础, 大胆借鉴了目前热门的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形式。分别邀请了成绩一直保持优秀的学生、经过努力后由学习困难转化为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学无章法目前仍然陷于学困境界中的学生等三位学生作为“嘉宾”, 教师本人充当“主持人”和“专家”, 其余学生作为场下观众进行提问, 与嘉宾进行交流。由于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开放式的, 所以学生的热情非常高, 有的同学向成绩一直优秀的学生请教了学习经验和方法, 有的学生从经过努力成为优秀生的同学身上看到希望, 还有的学生从学困同学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下决心改掉陋习以迎头赶上。在三个部分的教学完成之后, 教师又对学生们提出了一项要求:根据学习和访谈活动中的感悟用一句话进行总结, 并以此为座右铭, 从方法的高度引导和激励自己迈向更高的学习目标。
3. 生活实践, 走进真实
在生活中学习, 在生活中验证, 在生活中升华, 这样才是最符合思品学习实际的, 这实际上也是小学思品课程标准中的一项重要要求。学生的生活无外乎家庭、学校、社会, 教师通过联系这三方面的相关教学活动, 可有效集合三方的优势以形成合力, 进而促进学生朝知行合一的方向转变。
(1) 庭邻里。在进行“我的邻里生活”一单元的教学时, 教师结合禁烟运动号召学生开展“以家庭为中心, 逐渐朝邻居扩散”的劝诫活动。学生们各行其道, 直接一点的做法就是敲邻居家的门, 以上门宣传的形式向邻居介绍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好处。策略一点的就是制作温馨提示的小卡片, 放在邻居的车篮里或者是贴在邻居家的大门上。更有“激进”的学生直接在小区里面“路巡”, 遇到吸烟的邻居立即进行规劝。应该说这样的“邻里生活”表面上并不能算做是很快乐很和谐, 但是在规劝背后, 更多的吸烟者们看到的是孩子们深情背后的那一颗颗闪烁着光芒的爱心。
(2) 班级学校。在进行“爱护课桌椅”一课教学的时候, 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开动脑筋设计方法, 走出本班进入其他年级班级的教室, 向各个年级的同学进行爱护课桌椅的宣传。
有的学生走进其他班级, 利用MP4播放动画片《桌椅的悄悄话》, 从视听觉的角度来进行宣传。有的学生直接拿起橡皮和抹布, 走进其他班级的教室, 将课桌椅进行清洁整理。还有的同学联合起来, 以多人协作的方式组成宣传小团队, 在放学的时候进行宣传。不管最后的效果有多少, 最起码学生们通过这样的实践可以得出远远高于“爱护课桌椅”之上的“学生的事最终只有发动学生自己来办”的理性认知。
(3) 社会国家。在进行“送温暖”一课教学之后, 我号召大家将温暖通过各种方式送到那些需要关怀和温暖的弱势群体中去。并提供了几个具体的建议:通过街道办, 了解街道范围内具体的残疾人情况, 通过劳动帮助和物资支持等方式对其送出温暖。与儿童福利院进行联系, 去那里看看那些与我们的学生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但却因各种缺陷被狠心抛弃了的残障儿童们, 他们真的很需要同龄人们的鼓励和关心。
学生们积极响应, 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己省下的零花钱、自己闲置的书本文具等行动和物质等方式为这些迫切需要关怀的人群送去了一点温暖。在送温暖的过程当中孩子们也明白了“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并不是每一个都能那么轻松惬意地仰望蓝天”, 社会还需不断进步, 而我们自己也需要不断地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提高思想品德的素养, 以能够在未来有更多的孩子看到更蓝的蓝天。
笔者认为, 要使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具有更加现实的效用, 必须将生活实际与理论学习相结合, 从生活中学习, 再通过学习中的提炼和总结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熊翠琴.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三途径[J].甘肃教育, 2011 (11) .
生活处处有题材 篇8
周玉华,女,江西省金溪县实验小学教导主任,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抚州市小语学会成员,县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从教以来,参与国家、省、市、学校多个课题实验。辅导青年教师参加县、市优质课竞赛分获一、二等获。撰写的论文多篇在国家、省、市评比中获奖。《寓环保教育于语文教学中》《别低估了孩子》等论文在省级刊物中发表。
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流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的确如此,没有生活,写的文章也只能是空洞无物,毫无可读性,一篇好的文章肯定来源于生活。
《教室里的“不速之客”》这篇习作就是小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素材,用心感悟,让不经意的事变成了他笔下的习作。本篇习作值得赞赏的有以下两点:
一、心到眼到细观察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对于蜘蛛的无意闯入,小作者充满了好奇之心,用他敏锐的双眼观察着蜘蛛。“只见它身穿褐色的衣服,像歌唱家的燕尾服一样,圆滚滚的大肚子上长着又细又长的脚,很可爱哦。”这是作者看到的蜘蛛的样子。
“可能议论声使蜘蛛感到害怕了,它快速地爬到了高高的墙角上一动不动”“慢慢地,蜘蛛离我们班的‘学习园地’越来越近了”“咦,蜘蛛怎么不爬了?看来这个小家伙真的是累了”。蜘蛛的一举一动作者是那样尽心地关注。由此,作者把留心观察到的情景写下来,读后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如同亲眼看到一样。
二、童真童趣露真情
在成年人的眼中,蜘蛛这种小动物别说喜欢,就是不讨厌也已经够意思了。可在小作者的眼中,却是那么的可爱。首先从文章的题目“教室里的‘不速之客’”中的“不速之客”就不难发现,作者称蜘蛛为“客”。其二在对蜘蛛外形描写中也尽显其可爱之处。其三文中小作者对蜘蛛的“担心”、“加油”、“悬着的心放下来”等一系列心理描写也让我们感受到小作者对蜘蛛的喜爱之情。特别是写当蜘蛛快爬到贴红花的地方时,小作者将自己和同学特有的真情流露出来,充满了童真童趣,不用技法,没有华丽的词藻,然而其中缓缓流溢着对蜘蛛的喜爱之情。
生活处处有语文作文700字 篇9
语文是语言的文化,而语言又是人类感情沟通、联络的重要方式。生活处处有语文,留心处处皆学问。擦亮你的双眼,你就会发现语文无处不在
大街上,五花八门的商店以自己各具特色的招牌吸引着人。“密雪儿”、“苹果”“爱之屋”这些都是精品店,服装店的名称,都具有他独特的风格,蕴藏着语文的文化。
网络上,网友们都特别爱用简洁明了的短语来表达自己所想表达的意思。形形色色的语句多用拟声词,象形词和数字等等,表达起来轻松随便,却又不失风趣幽默,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如果没点语文功底,理解它们还真是件难事儿呢!
电视上,经销商往往会为自己的产品使用简短形象的广告词。一句比如“成功之路,从头开始”也形象表达了洗发水的功劳。家喻户晓的“生活不能没有联想”也一语双关,生动地写出了“联想”电脑的地位。如果不能掌握这些语文技巧,这形形色色和广告词何处而来?
语文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书籍了。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没有书籍、没有语文的人类是不可进步的;没有书籍、没有语文的社会是不能发展的。,所以从古代开始,人们就表现出了对书籍的重视。反而有了书籍,我们便能体会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倾听到了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真挚爱情;了解到了诸葛亮的聪明睿智;见识到了孙悟空的无边本领;更多的理解知识,了解知识,人类便能探究历史、展望未来。
然而,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片段,大大小小的情节,都是语文的精华所在,何不用我们的双手来创造更加优美的语文作品呢?
语文像一个小精灵,活蹦乱跳,自由玩耍;语文像大海,波涛汹涌而浩瀚无边。
生活处处有语文作文850字 篇10
生 活 处 处 有 语 文 河南鹤壁鹤翔小学 六三班 刘志鹏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一定能发现它。 街道篇 我是一个六年级的学生,住在金都小区。那天下午放学,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回家,在不经意间看到有一张出售房子的广告纸,走近一看,被吓了一大跳,因为这张纸的右上角写了四个字――“非诚勿挠”。这是什么意思?只听说过非诚勿扰,还没听过“非诚勿挠”呢。难道这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不是真心实意想来买我的这套房子,那你就别来“挠”我,如果你确实想买我的房子,那就请你尽情的来“挠”我吧!想着我就不由自主的暗暗发笑,我看一定是这位业主不小心把这个字给写错了。真是太马虎了,我马上从书包中掏出笔帮这位业主把这个字给改了过来…… 唉,没想到一张小小的广告纸也能用上语文知识,语文的魅力真是不小啊! 家庭篇 今天是星期天,我们一家人中午准备好好吃顿大餐,其中有道菜是炖粉条,我可爱的奶奶就想往里放些甜面酱,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她放了豆豉。可想而知,做出来的炖粉条吃起来那个满口苦味,真是难以下咽。我跑到厨房一看,甜面酱倒是没动,豆豉却少了许多。我惊呆了,转身对奶奶说:“我的那个天呀!奶奶,你放了多少豆豉呀?也难怪,你不识字,这也怪不得你” 。之后我赶紧教给奶奶哪个是甜面酱哪个才是豆豉……。没想到,一道菜也让奶奶学到了语文知识。 超市篇 “不好,家里没盐了!快去买盐呀!”我被在厨房做饭的妈妈吓了一大跳,这时妈妈给了我五元钱,让我去超市买盐。我临危受命,一路狂奔到超市。可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各种各样的盐呈现在我面前。经过十分钟的精挑细选,我就拿了两包碘盐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还想:假如我不识字的话,那会多耽误事,并且该怎样选择呢? 生活中何时何地都充满了学问,只要你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就一定能发现的。 指导老师:贾珊
第2篇
生活处处有数学 篇11
【关键词】创设情境;主动参与;学以致用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为此,我们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进一步接轨。
一、创设有意义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解决
心理学研究表明, 恰当的情景可以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获得数学经验,必须依赖于学习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近,学生接纳知识的自觉性就越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一些生活情节,有必要时也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是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从而体现出学数学的价值,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产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我出示了一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的数据:有一商场的衣服降价10%;五(3)班同学的体育合格率达98%;今年出口额比去年增长12.5%……让学生初步认知什么样的数是百分数,百分数的雏形也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同时这样展示新知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学百分数的热情。学生根据上述的材料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怎样读,怎样写……有了这样的开始,再来学习“百分数”的概念就显得轻松、自然了。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我们的生活原来这么近,从而提高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激发了学生求知的热情和兴趣。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上课要有节奏,有弹性,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喜欢新奇的新鲜的东西,富有节奏的挑战性的有趣味的课也许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表达。如:教学《分类》一课,我说每个同学家里一定都有许多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东西,请明天拿来与大家共同分享。上课时,学生拿出自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变形金刚、孙悟空、猪八戒、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
师: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
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
生2:摆整齐。
生3:把好玩的放一起,好看的放一起,好吃的放一起。
生4: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师:那么到底怎样摆放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
然后,我板书:分类。
喜欢玩是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我将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学生平时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当作学具进行教学,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学好这节课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三、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做到学以致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可以激发学生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我在教学:“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的实践活动课中,先真正让学生了解周围人都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初步让学生体会到收集,整理信息方式。通过这样的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让“生活”成为学生展示知识的舞台
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获取知识,更要让他们能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在此得到张扬,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选择一些“生活”问题,让学习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例如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之后,要求学生利用“轴对称“这种特性自行设计一个图案来布置本班教室,进行成果展示。这时学生的创新火花不断闪烁,创造出了一个个眼花缭乱的图案。在展示成果的时候,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更深刻的体验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在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创设一些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或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验知识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让学生去测量和计算自己的房间面积或者床铺的面积,让学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并学会了运用所学的知识。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数学知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后,我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或者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设计一些小东西。学习了平均数,可以让学生试着举行某些比赛,让学生试着去计算,去当个小裁判。
总之,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注重生活,创新才能得以实现,生活才能得以新发展。生活永远是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生活,创新就没有了生命,学习便失去了本应有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文摘.《让数学回归生活—数学》
[2]张景中.《数学与哲学》
让语文课堂处处有诗情 篇12
如我给学生拆字时, 告诉他们语文是言吾意的文字;讲“推敲”典故的来历时, 告诉他们语文是贾岛笔下的月下门;背诵《泊船瓜洲》时, 告诉他们语文是王安石笔下又“绿”江南岸的春风……那么, 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明白:语文是情感的寄托, 是美妙的音乐, 是韵味无穷的诗, 是可以诉自己心中意、言自己心中情的最优美的诗。
一、让课文本身成为一首朦胧的诗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古诗宋词离我们很远, 如何把跨越百年甚至千年的诗词拉到学生的视野中, 移植到学生的灵魂里, 这值得我们思考。
其实, 越是简单的方式越能解决困难的问题。如课堂的开始, 我给了学生们一个朦胧的词:望文生义。我没有让学生查字典, 只是调侃地跟学生说:看着这个词, 猜猜这个词的意思。什么是望文生义?你就看着这四个字的字面意思来猜, 这就是望文生义。语文, 很多时候就是望文生义的。多读读, 多猜猜, 就是语文了。这节课, 我们就用望文生义的方式来学习。保准你能把这首词学好。
只是猜嘛, 都会的。因此, 面对很多听课的教师, 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压力。学生显得很有兴趣。学生们是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解释的, 但语文的教学有时候就需要那样, 看着字面意思猜一猜, 读着作品猜一猜, 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模糊一点是美, 朦胧一点也是美。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是什么“别枝”?“鹊”?“月”?似乎都是, 又似乎都不是。到底是哪一个, 今人无法考究。我们能做的, 就是选最美的意境, 看着字面意思来猜, 最诗意的情景就是了。所以, 为师的我们尽可以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一种美妙的朦胧的语文诗。
二、让课文的意境自然成诗
以前上过的一节公开课《一株紫丁香》, 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中一首儿童诗, 诗中用儿童的口吻, 以一株紫丁香为寄托, 从一个侧面塑造了教师认真工作、心中时刻牵挂学生的形象。同时也用一株紫丁香表达了少年儿童尊师爱师心牵老师的真挚感情。这首诗充满着童真、童心、童味, 字字句句都通俗易懂, 语言生动, 意境优美, 声律和谐, 读上千遍万遍也不厌倦。课文是诗, 课文的意境也是诗。所以在和谐的诗一样的课堂教学中, 根据课文成诗也就不奇怪了。
学生读过了课文, 我让他们把每一节里的写了紫丁香的那部分圈起来。然后让孩子把这部分的作用也圈起来, 于是就形成了下面的文字。然后再要求学生反复读一读, 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看出来了:原来是一首诗嘛。
枝叶常作伴
绿叶消疲倦
小花谢挂牵
花香梦香甜
而这首诗把紫丁香的几个部分:枝叶、绿叶、小花、香味都融在了一起, 把每一部分的作用都写得清清楚楚, 构成了一首优美的诗歌。这首诗, 虽然只有二十个字, 却把课文的所有意思都融在了一起。最后再给诗添了一个题目:谢师, 更使这首诗充满了浓浓的情意。在学生反复朗诵《谢师》的过程中, 体会到《一株紫丁香》里暖暖的情意, 又于朗诵之中体会到课文带给大家的诗情。
让我们做一位聪明的, 有诗意的老师, 把那原来没有多少联系的词语构成优美的诗句, 既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又给孩子的精神做了一次洗礼。
再来思考:什么是语文。细细想来, 语文就是庞中华的一手好字。语文是方明的一口朗读。语文是岳飞爱国的情怀, 是陶渊明田园的闲逸, 是司马迁历史的见证, 是曹雪芹对社会的诠释。这一些, 无不都是敲击人类灵魂的诗篇!
语文课堂中, 让我们跟着孩子美美地去读, 去欣赏有着诗情的作品, 不要去条分缕析, 不要把课文弄得支离破碎, 让美尽失。让孩子去认识语文的神韵, 语文的韵律, 语文的意蕴、意象, 和语文的高雅, 让学生更直接地逼近语文的内涵和语文的精神, 更加积极愉悦地接受语文, 享受语文, 创造语文。
语文是浓浓的浪漫的情怀, 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 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 是一种灵性, 一种尊重, 一种人格, 更是一种精神。
这, 就是充满诗情的语文。
摘要:语文是情感的寄托, 是美妙的音乐, 是韵味无穷的诗, 是可以诉自己心中意、言自己心中情的优美的诗。让语文课文成为一首朦胧的诗、让课文的意境自然成诗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艺术追求, 本文尝试从此方向来解读小学语文教学的魅力。
【作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推荐阅读:
生活处处有语文 作文09-20
生活处处有创新小学作文06-14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小学作文08-09
生活中处处有创新小学生作文08-13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09-09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案)07-04
生活中处处有创新09-25
生活处处是舞台作文600字09-23
生活中的浪花处处可见作文08-30
生活处处是课堂作文500字范文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