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是物理(通用6篇)
生活处处是物理 篇1
开学了, 玲玲升入了八年级并且领到了新书。放学回家的路上, 遇到了同院的好友丹丹姐。丹丹今年刚升入九年级, 玲玲见到她高兴地说:“丹丹姐, 我们今年增加了物理这门新课, 听说物理比较难学。”丹丹说:“物理其实不难学, 物理知识就在自然和生活中, 只要你平时注意观察, 就会感到学物理很轻松, 而且又有趣。就拿你背的书包来说吧, 你的书包带比较宽, 背起来感到很舒适, 如果换成一根很细的绳做书包带, 那你背起来会有什么感觉?”玲玲说:“肩膀会被勒出一道很深的红印子, 好痛哦!”丹丹说:“对了, 这就是人们不愿背窄带书包的原因。”玲玲问道:“书包重量没有变, 为什么背宽带和窄带书包的感觉不一样?”丹丹说:“这与你们要学的物理知识——压强有关。当你的书包带比较宽时, 书包对肩的压力就分散在较大的面积上, 此时书包对肩的压强就会减小, 而当你的书包带比较窄, 书包对肩的压力分在很小的面积上, 此时书包对肩的压强就会增大。”玲玲听了丹丹的讲解, 知道了背书包的学问。
走着走着, 玲玲的鞋带脱了, 她蹲下身来系紧鞋带, 可没多远, 鞋带又脱了, 玲玲边系鞋带边说:“今天这鞋带搞什么名堂, 随时脱落。”丹丹于是蹲下来, 看了看她的鞋带, 笑着说:“你的这根鞋带是丝质的, 很光滑, 好看但不好用。”玲玲听了, 弄不明白, 光滑的鞋带为什么不好?看着玲玲不解的样子, 丹丹接着说:“光滑的鞋带摩擦力较小, 当然系不紧。鞋带最好用棉质的, 因为它比较粗糙, 能增加鞋带之间的摩擦力, 这样鞋带就不容易脱落了。这与你将要学到的摩擦力知识有关。”“丹丹姐, 那你明天陪我去买一双棉质的鞋带。”
第二天, 两人一同上街, 刚走进商店, 玲玲便说道:“好香哦, 哪里在卖香水?”两人顺着香味走了一段路, 终于看到了卖香水的地方。玲玲自言道:在这里卖香水, 怎么老远就能闻到香味?丹丹听后, 便给她讲了其中的原因:“这与物理知识——分子的运动有关, 闻到香味, 是由于香水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的缘故。”玲玲听了忽然明白:妈妈在厨房炒菜时, 自己在客厅里能闻到菜的香味的道理。两人快步走到鞋带柜, 买了鞋带, 然后准备乘公共汽车回家。
两人上车后, 公共汽车便开动了, 玲玲由于没有抓好扶手, 差点摔了一跤, 丹丹看见, 差点没笑出声来, 玲玲很生气地说:“你笑什么, 幸灾乐祸。”丹丹说:“上车后你为什么不抓好扶手?”玲玲说:“我想站稳后, 找个好位置再抓好扶手, 没想到汽车一开动, 我就往后仰了。”丹丹说:“我看你得赶快学习惯性方面的知识, 以免受到伤害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玲玲听后说道:“照你这么说, 好像我刚才那个惊险动作与物理知识——惯性有关?”丹丹说:“那当然。上车抓好扶手是为了预防惯性带来的危害。”玲玲问道:“什么叫惯性?”丹丹说:“惯性就是一切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玲玲听后感到有些茫然, 丹丹接着仔细地说:“刚才你上车后, 和车一起是处于静止状态, 当汽车突然开动时, 你的脚随着车一起向前运动, 而你的身体由于具有惯性, 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所以你就会向后仰, 差点摔了一跤。”玲玲听后, 恍然大悟:“照你这么说, 汽车突然停止时, 如果不抓好扶手, 人会向前扑。”丹丹说:“是的。所以我们乘坐汽车时, 一定要抓好扶手, 注意安全。”汽车已到站, 两人便下了车。
不巧, 此时下起了大雨, 两人赶紧躲到车站里, 天空中电闪雷鸣, 丹丹看到这一现象后给玲玲出了一道题:“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玲玲答道:“这不简单, 因为眼睛长在耳朵的前面。”丹丹听后便说:“你的答案叫‘无理’。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在空气里, 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
雨很快停了, 太阳又出来了, 两人高高兴兴地走出车站, 感到空气特别清新, 抬头仰望, 发现天空中有一道彩虹, 特别的好看。玲玲问道:“丹丹姐, 你知不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丹丹说:“彩虹的形成是由于刚下完雨, 空气中有许多小水珠, 太阳光照射在小水珠上, 使光产生了折射和反射, 形成色散。我们背对着太阳光, 就能看见彩虹。”玲玲接着说:“照你这么说, 我可以自己造彩虹了。”丹丹说:“那你说说怎样造彩虹?”玲玲说:“赶快回家, 我做给你看。”于是两人快步走到家里, 玲玲拿着家里的浇花壶, 在天空中不断喷射小水珠, 然后背对太阳观察, 果然发现一道小彩虹。
饭后两人一起作业, 丹丹打开了家里的调光台灯, 扭动旋扭慢慢地把灯光调到合适的亮度。玲玲看到这一现象, 就对丹丹说:“调光台灯是不是也有物理学问?”丹丹说:“我想肯定有, 但我现在还没有学到电学方面的知识, 我明天先去问老师, 回来后再告诉你。看来, 为了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我得好好地学物理知识”。玲玲此时也在想:物理知识这么有用, 这么有趣, 我也要好好地学。
生活处处是物理 篇2
生活是多彩的万花筒,是五颜六色的贝壳,也是受益无穷的课堂。
在暑假的一个晚上,妈妈告诉我要和同学一齐去胜利广场进行社会实践.我们带着各种各样的“货物”来到胜利广场,我们选好了一个位置,首先在上面铺了一张纸,然后摆下气球、橡皮泥等商品,一切工作就绪,我们便坐下来等待着顾客的来临。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慢慢地由刚来的兴高采烈便成了垂头丧气。
这时,一位叔叔也来到那里摆摊,我们都悄悄地观察他是怎样卖东西的。只见他在那里不停的宣传,来一个人就把他招到自己跟前向他推销,不一会儿他的东西就卖了一大半。我们一下子明白了,原先卖东西要自己宣传。于是我们就分了工。我负责拿着气球去吸引顾客,我来到一个有健身器材的小广场,想:那里小孩多,气球好卖。这时一个小孩跑来向我要气球,我便跟着他到了他妈妈身边,向她推销着我们的商品,没想到,她只买了一元钱的气球,但她一向微笑的盯着我,突然,阿姨冒出来一句话:“你忘记我是谁了?”我猛然一惊,想起是给我治眼睛的阿姨,这下我想我能够好好地向她推销了,没想到她还是直摇头,但这一元钱我已经十分兴奋了。“做生意并不好做呀!”我想。这时又来了一个老爷爷,问过价钱后,便一下买了六个气球、一盒橡皮泥,乐得我们手舞足蹈的。之后我们的生意一向都不错,不断有人来买气球,我们也越来越有经验,有一个阿姨边买东西边夸我们:“这些孩子真会做生意。”最后我们共挣了16元钱,我分到了5元。拿着钱,我也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
生活处处是“功课” 篇3
初次上阵,新股民简单挑选了两只股票,一周后抛出就净挣百分之二十。紧接着,他注入了更多的资金,又买了两只股票。等了半个月,自己的股票一只“平稳”,一只不涨反跌。他去问朋友为什么会这样?朋友说,不用急,牛市股票轮着涨,你再等等,记住不涨不卖就行了。新股民又耐心等了一个月,自己的股票与指数反其道而行之,一只微跌,一只大跌。新股民实在忍不住了就卖掉两只股票。没过两天,指数下挫,他卖掉的股票反倒狂涨。新股民后悔不已。
等他知道自己买的是ST绩差股后,他才明白:所谓“高抛低吸”、“低买高卖”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并不像别人说的那样容易;不潜心研究、深入学习,根本无法挣钱,即便盈利也是暫时的。从那以后,他每买一只股票,都首先做好“功课”,比如:公司业绩如何、有无发展前景、价格是否太高、有无投资价值等。现在,他的收益颇丰,远远跑赢了大盘。
人们历来推崇“化繁为简”,它确实是思维方式上的一种智慧;但却往往想不到或者忽略“化简为繁”,甚至会把这种做法当做笑话。其实,生活中有太多需要化简为繁的问题,学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也许是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式和生存智慧。
一个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请教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一篇四五百字的短文按教学安排是两课时,一篇三千多字的小说同样安排的是两课时,这怎么上呢?老教师反问,你是觉得短文上起来时间太长,还是长课文教起来时间不够?青年教师回答,长课文倒是好处理,抓住重点和大局,深入分析欣赏,两课时刚刚好,但四百来字的短文20分钟就解决了,实在不好上。
老教师笑着说,我也曾有过这种烦恼,但现在总结了一点经验,叫长课文短上,短课文长上。青年教师请其指点。老教师分析,长课文短上,你已经学会了;短课文长上,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尽可能地复杂化。青年教师打断他:都说要学会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您怎么把它们反过来了?
老教师哈哈大笑,其实有太多看似简单的问题并不简单,必须试着深入挖掘才能看到它们的本来面目。比如:一篇短文,字数不多,却在字里行间蕴涵深刻的哲理,甚至每句话都有值得思考的东西。如果泛泛而谈,那也只能是走马观花,看看热闹,品品文笔罢了。青年教师听后,频频点头。
生活中有太多看似简单的事情,需要透过表象看本质,不能草率地处理;生活中有许多貌似容易的问题,需要我们顺着“纹理”找“症结”,不可随意地解决。从这个角度看,学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相当重要。
生活处处是课堂 篇4
有一次,我看到鱼缸里的金鱼不停地来回游动。于是,我起了好奇心:鱼来回游动是不是跟它的尾巴有关系?我抓起一条金鱼,对它说:“小鱼,为了我的一次试验,先牺牲一下你,对不起哦,我想你必须会原谅我的,对吗?”然后,我拿来一个剪刀,把它的尾巴剪了,我又把它放回了水中,它不会动了,似乎死了一样。我既悲痛又高兴,悲痛的是我失去了一条小鱼,高兴的是我获得了一个新知识:原先,鱼游动与尾巴真的有关系。
还有一次,那是一个很热的中午,我看见地上有几只蚂蚁,我想明白蚂蚁有几条腿,可是蚂蚁太小了,再加上它来回爬,根本就看不清楚。于是,我拿了一个放大镜。心想这次必须能看清楚了,令我想不到的是:我刚把放大镜放到蚂蚁上头,这只蚂蚁居然死了。我又有了一个新发现:蚂蚁在阳光下,如果用放大镜照的话,蚂蚁就会被晒死。因为放大镜把太阳光聚集起来会产生高温。
生活中处处是设计 篇5
所谓厚积才能薄发,迈向11年,意味着传媒奖将站在更高的层面去看待设计圈的风云际会,以更成熟的心态去运作媒体平台。深圳市出版发行集团总裁、深圳市读书联合会会长尹昌龙先生在致辞中的对“11”的形象譬喻让人印象深刻。他说,“11这个数字让人想起两个形象,一是两支正在行走的身影,他们一直在默默地前行;第二能想起两条无限向前延伸的铁轨,表明我们的方向和前进的姿态。”活泼而贴切的诠释,也呼应了传媒奖一直以来恪守的以传媒眼光为设计颁奖的宗旨。11年的风雨前行,只为了“能发挥专业媒体的力量,推动中国设计行业向前发展!”
设计的生命力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设计,而设计也因为我们而拥有了生命力!——Bronwynn Welsh、Nicholas Veitch(瑞典Doos Architects)
设计因何而具有蓬勃的生活力?毫无疑问,回答是生活。对设计师们而言,设计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就如陆希杰先生在台湾设计主题论坛演讲时开门见山地说,“建筑及设计并不是单纯的艺术创造,而是一个社会事件,一个看世界的入口,一个无止尽的探险。”
作为一个全球范围的设计盛会,设计师们从全球各地奔赴颁奖现场,他们之中既有参加过传媒奖的老朋友,像2011年摘得传媒奖桂冠的德国设计师Tilman Thurmer,2012年获得传媒奖表彰的希腊设计师Minas Kosmidis,也有获得传媒奖提名并首次出席颁奖典礼的新加坡设计师Colin Seah,他设计的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办公室曾经让编辑部同仁一致认为是办公空间的创意风暴,本届第一次参会就收获本刊编辑部所有铁杆粉丝。还有意大利设计师Pierluigi Piu、日本设计师Keiji Ashizawa、美国设计师Michael Rosenberg等,他们的远道而来,无论是颁奖酒会前的设计交流,还是T台上知悉获奖的兴奋,都让我们感到设计之间的交流是无国界的。
在采访中,很多中国内地、港台地区的设计师都称,在参会前经过了精心准备,特别提前匀出时间,订好机票,就担心错过了此次盛会。而现场确实让人震撼,四百席位座无虚席。很多前来报道的媒体同行们都称,此次颁奖典礼真像是设计圈内的VIP Party,没有邀请根本就进不来,真可谓一票难求!也有一些国外的设计师因无法到达现场,特意发来了视频表示祝贺。其中,瑞典Doos Architects发来获奖作品瑞典Radisson Blu滨江酒店的视频,荷兰设计师Alrik Koudenburg寄来JWT办公室制作全过程的视频,放映时其创意构思跃然“屏幕”之上,3D演示让现场设计师都为之折服。特别注意到瑞典Doos Architects主持设计师Bronwynn Welsh、Nicholas VeitchE视频中的感言,“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设计,而设计也因为我们而拥有了生命力!”诚然,正是这样一群醉心于设计的精英们,他们改变着生活,也改变着我们对设计的观感。
有意思的是,本届传媒奖通过同行媒体《漂亮家居》杂志,在台湾设立了投稿通道,短短个把月时间就获得了数量众多的台湾区域设计师的关注,并积极参与投稿。这一度让“年度家居空间大奖”面临台湾设计师扎堆的“险”象,评审过程也让评委们绞尽脑汁,不知该如何抉择。最后出来的结果很让人惊叹,在激烈角逐的“年度家居空间大奖”的七个获奖席位中,台湾设计师连夺三个,与来自荷兰、日本、美国、上海的设计师一起分享这份荣耀。
多家平台联合
当“三马”(平安保险马明哲、阿里巴巴马云、腾讯马化腾)在上海联合启动众安在线财产保险时,设计界在发生着怎么的变化?
从古至今,“联合”一词的涵义一直在发生着变化。若说战国时的合纵连横讲究的是战术,那么现今的联合则更立足于战略,讲究资源整合和转化。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实业还是媒体,要做到一家独大,确实很难。而多家联手却总能找到崭新的视角。本届传媒奖在评委阵容及论坛中所呈现出的平台联合、资源共享的态势,也正是立足大气格局的整体运作思路。
本届传媒奖的评委阵容极为盛大,专业评委邀请到著名学者、深圳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吴家骅教授、荷兰IBA事务所创始人马克·海默尔先生、梁志天建筑师有限公司及梁志天设计师有限公司创办人梁志天先生、PAL事务所有限公司创始人梁景华先生、著名工业设计师、丹麦设计师协会主席Troels Seidenfaden先生、LKK洛可可设计集团创始人贾伟先生。而媒体阵容则在去年专业媒体《ID+C》副主编孔新明先生、《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执行主编韩晓岚女士、《室内设计师》主编徐纺女士、《现代装饰》执行主编陈慧中、《现代装饰·家居》执行主编陈雅男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漂亮家居》主编张丽宝女士、《LUXE.莱斯》总编辑、助理出版人姜静女士、《城市·环境-设计》主编彭礼孝先生等三家媒体主编,扩大了区域影响力,打造出夯实的媒体评委团,以更为广阔的视角,更为严苛的态度参与评审。几乎每位评委都提到,今年参评的作品水准极高。评委之一的梁景华先生在受访时称,“(传媒奖)每期的作品水准都非常高,本届更厉害。有那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品放在我的面前,我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评出一个我认为好的代表作。”
在颁奖典礼正式揭幕前,一场以台湾设计讨论为主题的论坛也于12月6日14时在瑞吉酒店会议室召开。与会设计师济济一堂,聆听台湾设计的发声,感受内地与台湾设计师的直接对话,了解两岸设计师对“状态”的理解和阐发。本次论坛将目光聚焦台湾,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一是台湾设计师近年来特别活跃,设计理念可圈可点,设计表现突出,曾在第十届传媒奖上包揽“年度家居空间大奖”的全部获奖席位;二是内地市场的包容性极强。这是一个好的时代,好的项目在寻找适合的设计师,这也驱使了合作机会的生成。而今年,现代装饰杂志社与台湾媒体同行《漂亮家居》结合战略合作,两家媒体共同筹划台湾设计主题论坛,将台湾的优秀设计理念与内地的设计诉求两相结合,试图寻找到最佳的切入点。
nlc202309010503
论坛中,台湾CJ STUDIO主持设计师陆希杰先生、建构线设计设计总监沈志忠先生、权释设计执行长洪韡华先生、大雄设计设计总监林政纬先生都进行了主题分享。他们的很多观点让人耳目一新,“环境本身并没有美丑,只是我们怎么看”、“要有温度,还是有感情去做一些布局,通过拍照、留念的过程把整个(设计)过程写成故事,交给业主。”话语朴实,态度真挚,或许也能留给内地的设计师一些思考:为何台湾的设计那么讲究细腻,又如此安静?
爱设计&绚舞台
整场颁奖晚会交织着爱、梦想、追寻、跨界等主旨。
本届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以“爱·设计”为主题,爱设计既凸显设计师的设计态度,又彰显关爱设计的设计责任。在颁奖主舞台,蓝色的星空幕布背景下,“爱设计”、“大爱无言”等几个立柱立体摆放,直呼主题。整场颁奖晚会交织着爱、梦想、追寻、跨界等主旨。爱是默默的表达,重庆刘一手艺术团的聋哑姑娘们表演的《千手观音》,虽然这些表演者感知生活的方式跟普通人不同,但她们通过手足的形体变化,阐释出却是对美的执着追求和对社会的感恩之心;爱又是缠绵悱恻的,《雀之恋》舞蹈寄情于自然,通过孔雀耳鬓厮磨的求偶展现对爱的追逐。绚烂至极的背景,配合华美的形体表达,将爱的故事直陈观众眼前。很多外国参会的设计师都很惊艳中国的民族舞蹈,青睐于它的唯美意境及情境的营造。
这些穿插于颁奖之间的节目,让摄影的咔嚓声不绝于耳。它们起到调剂作用,也多少化解了颁奖典礼的紧张氛围。《Amazing Grace》的经典曲目,又让外国设计师找到了共鸣。当纯正的唱腔回环全场,瞬间攫住人的感官,配合缓缓变暗的灯光,感受着广袤而神秘的流动画面奔涌而至,效果卓然不凡。
与平台联动相呼应的,本届颁奖晚会的压轴表演,T台秀,是女设计师与原创品牌“上上装”尝试的一次亲密接触。“上上装”作为一个东方文化气韵与西方简约形式完美结合的服装品牌,遵循“大道至简,大美不言”的东方审美哲学,秉承着“尊重身体,敬畏自然”的品牌理念。简单朴素,不张扬,不喧嚣,适度地挥洒,自由地生活。这种追求心灵至纯至静的理念正是与浮躁的现今世界相对的。由服装至生活,由生活而设计,这也道出了九位美女设计师跨界T台秀的初衷。而她们对设计生活的呈现,对“上上装”品牌价值的理解,也进一步表明:设计精神是无界限的!
“年度设计优势力”的华丽转身
“年度设计优势力”评选作为“年度设计新势力”的变身,是在其基础上衍生出的评选活动。其核心字眼由“新”升值为“优”,旨在挖掘中国区域的精英设计师,嘉奖优秀的设计团队。“年度设计优势力”的评选自2013年正式启动起,得到了中国内地众多设计师的好评。本年度华东地区上海及华中地区武汉的设计群体皆有不凡表现,他们中的佼佼者被授予了“年度设计优势力(武汉)十大精英设计师”及“年度设计优势力(上海)十大精英设计团队”的称号。
美好的时刻总是会被无数次忆起,就如同那些镌刻在摄影或是摄像镜头中的获奖身影和美丽笑容。这些名字,利旭恒、葛亚曦、徐明、陈亨寰、黄书恒、谭淑静、陈方晓……都在此刻定格;这些荣耀,无论是作品奖项的摘得头筹,还是人物或团队奖的独领风骚,都将写入第十一届(2013)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这一历史年鉴中,被永远珍藏。
记住,仅仅是以此为“坐标”,为来年的发展积蓄力量。亲爱的设计师朋友们,道一声珍重,请继续为设计梦想勇敢远行!
生活处处是物理 篇6
说实在的,个人以为,Google与网络普及的今天,台湾的基础教育的教学与考试取材方式,却还停留在前网络时代,靠着限定教学范围的教科书、死背标准答案的考试方法来判定学生能力,才是荒谬而不可思议的落后,在台湾却积非成是的被当成理所当然且不可更动之事。
相信不少台湾人上大学读书之后,才惊觉自己过去十二年的基础教育根本就是浪费时间。十二年的教育,每年只教给学生一点点知识内容,要求学生想办法全部背下来,却不要学生理解这些知识背后的原理原则,更别说教学生学习生产制造知识的方法。
以台湾的教科书来说,根本就是最糟糕的书籍读物,充斥大量的学科资料,却没有讲解原理原则,背诵成了十二年教育的主要目的,理解以及学习如何学习都得等上了大学甚至研究所以后再去学,落后欧美国家甚多,还浪费许多孩子宝贵的生命。难怪很多杰出人物都选择休学,实在是因为体制内教育能够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少,与其浪费时间按照学校的课程设计,一学期学一点点学科知识,只背诵却不理解,只学习记忆知识内容却不教导知识的生产制造方法,不如干脆休学。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就是能够自己生产制造课本上所写的那些知识的方法。拥有生产制造知识的方法,就算知识内容记不得,也可以透过这套方法自己生产出知识。光靠记忆来学习知识内容,别说迟早有一天会忘掉,如今的世界每天生产制造出大量的新知识,是人类脑子再怎么记忆也记忆不完的庞大信息量,根本是老旧而过时的学习方法。
Dale Stephens或许正是意识到体制教育制度的缺陷,很小的时候就决定脱离体制教育,而且不是选择在家自学(那只是换一种方式学习体制教育的知识内容),而是自己开展一套崭新的学习方法,他称之为黑客式学习方法。《没有教室的未来大学》一书,就是这套学习方法的大公开。
Dale认为,真正的学习不一定只能在学校里进行,整个社会都是我们的教室和学校,人生到处都可以学习,只要我们懂得黑客学习方法。学校里能够提供的教育资源,社会也都能够提供,像是以市民图书馆取代学校图书馆,自组互助读书会来讨论某些主题,写信给某些领域学有专精的人,向其请教学习上遭遇的难题,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或向网络上的达人请教学习上遭遇到的难处。最好自己建一个网站,在网站上与人分享自主学习的过程与秘诀,一方面吸引志同道合者,另一方面当自己碰到学习难题想向专家达人请教时,附上自己的网站让对方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能够增加对方回复你的意愿。至于学校教育所能提供的人际关系连结,也就是结交人脉的问题,也不一定只能在大学里完成——参加市民社团以取代学校社团,只要抱持开放的心胸,随时随地都能交朋友,认识工作上的合作伙伴。
学校有个好处,是安排好课程和各种设备,学生只要选择自己需要的即可。不过,只要培养自主性与自律规划行程的能力,就不需要藉用学校安排的行程和资源规划。所以Dale提醒,培养自律的生活习惯,积极主动的学习热忱,是黑客学习方法很重要的先决条件。
《没有教室的未来大学》详细介绍了黑客学习方法的许多执行秘诀,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与解决之道(Dale甚至教你如何制作能够混入某些研讨会的证件的方法),是一本兼具学习理论与实际执行秘诀的教育学习指南。
当然,作者并没有反对大家进大学学习,大学仍然有许多无可取代的优点,作者自己也会到大学旁听修课,善用大学资源也是黑客学习方法的重要环节。Dale只是想提醒大家,在这个Google就能找到一切所需信息的时代,我们不应该继续固守老旧而过时且无效的学习方法,应该开发更能充分利用资源且有效提升学习能力的学习方法,而他的结论就是这本书中所提倡的黑客学习方法。无论读者读完之后是否都能认同或愿意跟着去做,但是Dale所提倡的终身学习且无处不学习的观念却是正确的。
【生活处处是物理】推荐阅读:
生活处处有物理01-01
生活处处是课堂教案06-17
生活中处处是设计论文11-17
生活处处是舞台作文600字09-23
生活处处是课堂作文500字范文09-12
生活处处是课堂优秀作文400字08-28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案)07-04
生活中处处见科学07-25
生活中处处有创新09-25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