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小学作文(通用14篇)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小学作文 篇1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江都张纲中心小学 徐坚 一天中午,我回家看到爸爸在炒菜,于是在旁观看,突然锅着火了。我惊慌失措,“爸爸,不得了了,快浇水,快浇水!”爸爸不慌不忙,用锅盖朝锅上一罩,不一会儿,火熄灭了。我莫名其妙,好奇地问:“这是怎么回事?”爸爸笑着解释道:“锅盖盖上就隔绝了空气,火得不到氧气,就自动熄灭了。”“哦,原来是这么回事,真神奇。”
今年春天,妈妈带了几只蚕回家,我喜出望外,激动地说:“太棒了,我还是第一次养蚕,一定要把它们养得白白胖胖的。”我用盒子给它们安置了个家。妈妈天天带桑叶回家。
蚕在我的精心喂养下长的一天比一天胖,一天比一天大。有一天,我照样换桑叶,忽然发现里面的桑叶只被蚕吃了一点点,再看看,蚕好象也不动了。咦?怎么回事?我奇怪地拿了一只蚕左看看,右看看,没有看出什么原因来,又把它放进了盒子里。第二天早晨,我起床一看,其它蚕都活泼乱跳的,大口大口的吃着桑叶,旁边还蜕了一层薄薄的皮,而我拿过的那只蚕却发黑了。我疑惑地问爸爸:“爸爸,蚕发黑了,是什么缘故呢?”爸爸过来一看,说:“死了,你有没有碰过它?”“碰的。”“蚕蜕皮的时候是用一根丝来固定身体,这样才能顺利蜕皮,你一碰,丝断了,它就没有办法蜕皮了。”
哦,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用心观察,生活就会更美好!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小学作文 篇2
笔者在进行科学课教学时, 结合教材特点和《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处处有科学。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问题中感受身边的科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 问题来自于生活。能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 发现和提出问题, 是科学课标对小学阶段提出的具体目标。在实际教学中, 我注重让学生从问题中感受科学的存在。例如:在教学《玩具里的科学》提出我们感兴趣的问题这一环节中, 在学生体验玩具的乐趣和描述玩具的特点之后, 我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这一活动中, 学生提出的问题慢慢从玩具转移向其他方面, 我引导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有没有你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其中有个孩子是这样说的:“为什么我用木棍搅水, 从一个方向换向另一个方向时, 很费力?”这个孩子提出的问题, 已经很好地把身边发生的事与科学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我鼓励了这个学生, 在他的启发下, 孩子们又陆续提出“为什么小草的叶子不沾水?”“为什么皮球一拍就会弹起来?”“大轮子的自行车和小轮子的自行车一起走, 为什么大轮的自行车行进的过程中蹬得慢, 小轮子的车子要蹬很快?”我惊异于学生的提问, 三年级的孩子能竟提出这样深奥的问题。我问了那个提出自行车轮子问题的孩子, 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孩子回答我说:“这是因为爸爸骑了大轮自行车, 妈妈骑了小轮自行车, 他坐在妈妈自行车的后座上观察到的, 但不知道是为什么。”孩子天生就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 合理利用孩子的这份好奇心, 鼓励他们提出与周围事物相关的问题, 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抓住教学时机, 感受身体中的科学
我们的身体中有科学吗?有, 只是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 在三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中, 就告诉了我们许多身体中的科学。在教学中, 我抓住这一时机, 让学生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例如:在《我们的身体》一课中, 通过观察我们的手、眼、耳、鼻、舌、牙等器官, 研究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当学生了解到:手之所以可以这么灵活是由于手由很多小关节组成的缘故;睫毛有抵挡灰尘的作用;耳朵中的耳郭只是耳的一部分, 负责收集声音的时候……孩子们在课堂上发出惊诧的声音, 他们告诉我:身体中的科学太神奇了。
在《骨骼》、《关节》、《肌肉》几课的教学中, 学生们更充分地感受到了身体中的科学:在《骨骼》一课的教学中, 学生了解到身体的骨骼由206块骨组成, 身体的骨骼有支撑身体、保护内部器官和运动的作用;在《关节》的教学中, 学生了解到了人体的六大关节, 认识了关节的活动方式, 知道了如何使我们的关节更灵活;在《肌肉》一课的学习中, 学生了解了人体比较重要的肌肉名称, 肌肉拉伤后如何正确处理。通过这一个单元的学习, 学生了解了我们身体的科学, 孩子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在教学中我始终结合孩子自己的身体进行:比如说在教学《关节》和《肌肉》时, 我组织学生指着自己的身体说一说关节的名称, 小组内互相指认身体中的重要肌肉及其名称。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抓住时机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把科学应用到生活中
小学科学学习的价值在于, 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在实际教学中, 我始终把这一理念贯穿在课堂中。每次在学生的探究活动结束之后, 我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把学到的科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一课时, 学生掌握了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知识。针对这一知识点,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冬天在装暖气片的时候, 为什么把暖气片装在墙面的底部?当我把墙面底部装有暖气片的图片展示给学生时, 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 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回答:是由于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原因。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科学知识更紧密地与生活联系起来, 我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这个道理?”学生开动脑筋又想到了:厨房里的抽油烟机要安置在灶台的上方;夏天开空调时, 空调的吹风口要向上, 这样吹出的冷风会快速下沉, 使整个房间凉快起来……这样, 学生自然而然地把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体会到了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
生活处处有学问 篇3
在我们的生活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总能碰到大大小小的数学问题。就比如非常常见的折扣问题。大家一听到“折扣”,也许会第一时间想到“便宜”。可实际在这些折扣的背后藏着的,到底是利益,还是陷阱呢?
上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商场购物,妈妈想给我买一套运动服。我精挑细选,挑了一套自己最喜欢的,看了看价格,是388元。店里的海報上写着:购物满300元优惠100元。我心里想:“满300元的优惠100元,省了100元,只要288元。还挺划算的。”
但是“货比三家”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于是我和妈妈又来到了第二家商场。这里也有我选中的那套运动服,只不过贵了一些,要390元。现在这家商场全场打八折,若有会员卡,还可以再打八折。妈妈告诉我她有这家商场的会员卡,我便马上算了算:390×0.8×0.8=249.6元,差不多是250元。嗯,看来这家比上家便宜。我满意地点点头。
不过妈妈还是没有放过任何一个便宜的机会,她又拉着我进了第三家商场。这家商场的打折形式有些复杂:全场购物只要满300元就返还100元代金券,跟第一家商场差不多。但是这家商场的打折活动是包括所有商品的:衣饰、家电等一律如此打折。妈妈见了,便想再买一台豆浆机。一台豆浆机170元,如果我花了390元得到100元的代金券后,还要再付70元才能得到豆浆机。所以一共用了460元。这两种商品的原价是560元,省了100元,460÷560≈0.82,差不多打了八二折,明显比第二家贵。呀,表面上看起来便宜的折扣原来还是没便宜多少!我在心中惊呼一声,摇摇头,拉着妈妈返回第二家商场,买回了运动服。
“买家不如卖家精”,这话一点也不假。商家心里早已打好了不吃亏的如意算盘。打折背后隐藏着数学问题,大家一定要注意。
发稿/庄眉舒
生活处处有学问作文 篇4
我走近了,发现苹果上有一个“福”字,我惊奇地问老板:“您的苹果上怎么会有‘福’字?”老板开玩笑道:“这是圣诞老人专门带给我们的礼物!”我想:切!你当我是3岁小孩呀!可是我又开始疑惑为什么苹果上面有“福”字?难道是画上去的?可是上面这么光滑!
我赶紧去问妈妈,妈妈却说:“孩子,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能依赖别人,要自己解决!”
于是,我到家打开电脑搜索关于苹果所有各种各样的资料,可没有一个结果能解除我的疑惑。我急得像吃不着糖的小孩,恨不得把我们家电脑砸了。
这时我脚边的《百科全书》引起了我的注意:以前不是老说书是智慧的源泉吗?书可不能在关键时候掉链子了?我欣喜地翻开书,查找起来,果然答案出来了:原来有人为了自己的苹果和别人的不一样,所以在某一处用不透光纸贴上一个“福”字,被挡住的地方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色泽当然不一样,才形成了特有的“福”字了,原来这并不是天然的。
生活处处有学问作文 篇5
你是否留意过鲜花的开放?你是否观察过星星的闪烁?你是否注意过蜜蜂的飞行?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妙,使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学问。我喜欢观察,我观察过蚂蚁搬家、蜗牛寻食、毛毛虫变成蝴蝶……最近,我又迷上了观察蜘蛛怎么捕食。
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和奶奶从学校走回家。我回到小区时,看见一棵小树的枝条上织有好几个蜘蛛网,我仔细一看,一只蜘蛛正虎视眈眈地躲在一旁等待猎物。喜欢观察的我一看,这又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下决心要用心观察。一回到家,我赶紧吃完饭把作业写完,就迫不及待地下楼,向小树走去。可是,我来晚了,我看见蜘蛛一脸享受地躺在那,而旁边蜘蛛网上留下的是小虫的空壳,为什么是空壳呢?难道蜘蛛不喜欢吃空壳吗?或者是蜘蛛太饱了不想吃了?疑惑让我更感兴趣了!
第二天放学后,我三步并作两步又跑到小树前,嘿嘿,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又有两只贪玩的小虫子自投罗网。可怜的小虫子撞在蜘蛛网上立刻被粘住了。它们一直在挣扎,一只被牢牢粘在左边的蜘蛛网上,另一只被粘在右边的`蜘蛛网上。此时,躲在暗处的蜘蛛不慌不忙地爬向左边的虫子,用它的钳角往虫子身上一碰,虫子就慢慢不动了。紧接着蜘蛛凑近小虫子咬了一口又用嘴慢慢地吸……哦,这是蜘蛛捕食吗?我再关注右边的那只虫子。我等啊等,终于,蜘蛛又爬向右边的那只虫子了,它还是像刚才捕食左边的虫子一样进行着。不多时,左右两边的蜘蛛网上都各悬挂着一个完整的壳,像个标本。几天来,我一直在坚持观察,蜘蛛还是那个样子。可那一个个完整的壳使我对蜘蛛捕食产生了好奇,我上网查了才知道,原来蜘蛛会先对猎物注入一种特殊的液体:消化酶。这就是蜘蛛捕食先咬一口猎物的原因。这种消化酶能使昆虫昏迷、抽搐、直至死亡,并使肌体发生液化,液化后蜘蛛以吮吸的方式进食,因为蜘蛛的消化酶只能消化蛋白质物体,而虫子的壳不是蛋白质物体,所以才能完整的保留下来。
生活处处有学问作文 篇6
同学们跃跃欲试。梓晴同学先上场,她低下头,凑近杯子,先闻了闻第一杯,又闻了闻第二杯。老师夸奖道:“很棒,用了闻的办法,你一定心中有数了。先不要告诉大家哪杯是牛奶,哪杯是含有淀粉的洗碗水,好吗?”梓晴点点头,面带微笑回到了座位上。
老师又请了泽楷上台分辨。泽楷同学先观察了其中的一个杯子,又观察了另一个杯子,他说:“第一杯的杯壁上有淀粉的痕迹,应该是洗碗水。”老师说:“很好,用了看的办法。”
宇轩同学上场了,他摇了摇其中一个杯子,说:“这是牛奶,因为这个杯子的杯口有奶粉的痕迹。”“嗯,用摇一摇的办法也能分辨呢。”老师肯定了他的办法。
最后,老师说:“我要用一种很科学的办法来辨别。”他拿出了一个小瓶子,说:“这是碘酒,你们知道这是用在哪里的吗?”有一位同学说:“我在医院见过,是用来涂伤口的。”“你说的没错”。老师用筷子弄出了一点碘酒给我们看。接着,他在一个杯子里面倒了一点碘酒,杯中液体的颜色没有变化。可是,当他往另一个杯子里倒碘酒后,奇迹发生了,那个杯子里的白色液体变成了蓝紫色。老师宣布:“杯中颜色没有变化的是牛奶,变成蓝紫色的是含有淀粉的洗碗水。”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小学作文 篇7
《生活中处处有信息》是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七年级 (上册) 第一章《搭上风驰电掣的列车——信息与信息的处理》第一节的内容。这一节是学生进入初中课堂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节课, 它与小学信息技术的内容有所衔接, 对于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的新知识点是讲授信息的概念以及信息的特征, 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认知水平。通过游戏活动、案例动画欣赏的学习, 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信息的概念以及信息的重要性质, 认识到信息是无处不在的。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踏入初中学习的七年级学生。学生们好动且求知欲强, 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信息的概念以及信息的特征, 通过活动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将这一系列活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提升, 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师设置的活动中来, 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轻松、快乐, 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点燃学生们头脑中智慧的火花。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什么是信息; (2) 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欣赏《孙膑减灶诱庞涓》的F lash动画故事,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使他们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 以及理解信息的特征。 (2) 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 深刻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游戏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培养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辨别信息、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案例、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认识信息的特征。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活动实践教学法。
●教学设计过程
1.创设情境, 引入主题
教师通过课件的形式, 向学生展示、欣赏几幅生活图片 (如下图) 。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身边生活的图片,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提问:以下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分别有什么启示及作用?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身边生活常见、熟悉的标志。通过提问,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小结: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的思维领域之中。在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花鸟虫鱼, 以及人们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也在向我们传递着各式各样的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引出信息无处不在。画龙点晴, 引入本课的主题——生活中处处有信息。
2. 实验尝试, 认识信息
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前准备矿泉水、雪碧、酱油、可乐4种液体, 在每张学生桌前, 分别放4个一次性塑料杯子, 分别将这4种液体倒入4个杯子中。
教师让学生品尝或根据液体发出的某些信息, 鉴别这4种不同液体, 并说出鉴别的方法, 将鉴别的信息填入表格中。
在结束实验尝试活动之后, 教师小结:信息通常是以文字、图像、图形、语言、声音等形式呈现。人类通过信息的传递认识各种事物, 借助信息的交流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互助合作, 发展生产, 从而推动社会前进。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活动, 使学生亲身体验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处理信息的, 也深刻认识到信息的概念。
师:在刚才的实验尝试活动中, 同学们想必利用各自的妙招, 如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 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4种液体的信息;或是根据液体的颜色、气味、特征等方面来鉴别液体的信息。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 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事物, 如何获取信息呢?
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 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
师:请根据生活中常见的情况, 举例子说明。
生:显微镜、电话、网络……
师: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 使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突破时空限制, 如广播、电话等相当于听觉的延伸;摄像机、照相机相当于视觉的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觉、听觉的延伸;网络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 使人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神奇。所以, 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实践探究活动, 掌握信息的特征, 以便更好地获取、处理和运用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上小结获取信息的手段以及作用, 导出本课的难点内容——信息的特征。
3. 实践活动, 掌握信息
活动一:欣赏《孙膑减灶诱庞涓》F lash动画故事。
向学生播放《孙膑减灶诱庞涓》F lash动画故事, 并引导学生在观看之后, 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 (1) 孙膑以和假象迷惑对手, 让对方误以为齐军士卒大量逃亡, 不堪一击。
(2) 故事中的“炉灶”、“树”、“文字”、“火”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后, 回答问题。
生: (1) 佯作败退;炉灶减少。
(2) 炉灶减少反映士卒的减少;树是文字信息的载体, 火传递发箭的命令信息。
师:从刚才的案例中看出, 孙膑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是因为他掌握了信息的特征:可伪性、依附性、可传递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案例问题中认知到信息具有可伪性、依附性、可传递性。
活动二:交流、讨论肖伯纳“一个苹果交换”名言。
师:英国现实主义戏剧家肖伯纳的一句名言“两个人在一起交换苹果与两个人在一起交换思想完全不一样, 两个人交换了苹果, 每个人手上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人在一起交换了思想, 每个人就同时有两个人的思想。”请同学们思考、讨论, 这句名言反馈了信息的哪条特征?
学生分组讨论后, 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使他们从讨论中获知信息还具有共享性的特征。
活动三:“快乐传真”游戏。
准备工作:用黑色墨笔把将要进行游戏的信息写在一张卡片上。
游戏规则:请十名学生上来, 第一位学生将卡片上的文字通过写、比画、画等形式传递给另一位学生, 依次类推。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 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信息还具有其他特征。
师:通过这一场快乐的游戏, 我们可以了解到信息还具有怎样的特征呢?
生:……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巩固对信息特征的认识。
活动四:事例分析。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演示一则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通知。通知略。
师:这则通知要求我们全年级班干部9月12日开会, 是否有效呢?
生:……
〖设计意图〗将学生生活事例引入活动, 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使他们更容易理解信息的时效性。通过提问, 引导学生注意观看“通知”落款时间, 引出信息的又一特征——时效性。
活动五:谈谈“你我身边的虚假信息”。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 开展讨论, 谈谈“你我身边的虚假信息”。
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事例或网络上的遭遇向其他学生讲述, 彼此交流经历。
师:通过大家刚才的讨论与交流, 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人类感知、接受、识别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因而对信息的识别总是不完全, 会形成认知“伪信息”;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错误, 产生传递“伪信息”;有人出于某种目的, 故意制造虚假信息, 造成人为“伪信息”。因此, 我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 要注重信息的来源和信息的筛选, 要有效防止信息的污染。
〖设计意图〗在讨论活动过程中, 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 学会通过与他人交流获取知识。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理解信息的可伪性。
4. 小结归纳, 深化信息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小结本次实践活动的情况, 要求各小组组长将本组组员在本堂课中参加实践活动学习的情况反馈, 将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填入相关评价表中。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评价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让学生认识自我, 也使本次评价过程达到公平、公正、公开。
师: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 认识了信息、利用信息、并且发展了信息, 信息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它可以被重复使用, 可以被共享, 还可以被扩增。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的总结, 使学生巩固了知识点。
5. 拓展练习, 运用信息
师:请同学们搜集身边的、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拓展练习。
生活处处有学问 篇8
生活是个大舞台,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学问,他们只是被大家忽略了而已,只要你有心,一定能发现的,我就发现了一个学问如何能把墨水洗掉。
星期二,我们上午考试,老师只让我们用钢笔写字,要是钢笔没水了就到讲台上去吸墨水,写着写着钢笔没水了,我说:怎么办呢?我跑到讲台去吸墨水时,一不小心把墨水撞泼了,墨水泼了我一身,心想这一次可出大丑了。旁边的人都开始嘲笑我了。想到这里心里很难过。考试结束了,妈妈过来接我回家吃饭,吃饭时我拿一瓶牛奶在喝的时候,一不小心把牛奶泼到身上了,泼牛奶的地方刚好是考试把墨水泼到身上的那一片,过了一会被牛奶泼到的地方墨水慢慢变得很淡,吃完饭后我就用洗衣粉、肥皂、洗洁精就是洗不掉,我想到了今天吃饭的时候把牛奶泼到了衣服上的墨迹上,那一片的墨水就慢慢的变得很淡。于是,我去拿了一瓶牛奶倒在了盆里把衣服上的墨水洗掉了。
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它拥有无穷的知识,正等待我们去观察、发现、实践、懂得。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小学生作文 篇9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是生活的艺术,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处处有艺术。
中文是我国的母语,中文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东西,语文不仅仅是用来说话的工具,也是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换的桥梁。我们是学生,我们需要用语言来交流;我们需要用语言来传递信息;我们要用语言来学习知识。在我們遇到困難時,通常用語言來解決問題。
可是,生活中也有許多人濫用語文。有些人在路邊卖东西,在纸皮上写着:有“买”鸡“旦”!我不禁震撼起来,这是谁把我们中国的语言写的乱七八糟的。太没文化了吧!把“卖”写成“买”,把“蛋”写成“旦”。
但语文中也有趣味,比如我在广告语中看见的幽默的笑话:“胃,你吃了吗?”我看了,情不自禁的.大笑起来,“哈哈!”我心想:哪个傻瓜这么笨,字都写错。爸爸也在一旁捧腹大笑,我看我们父女真是想到一块去了,可爸爸却说:“你没看出来吗?这是个拟人的手法啊?是人家故意编成这样的搞笑句的!”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小学作文 篇10
一、生活化情境导入, 让生活开启课堂之门
将书本与生活相结合, 可以让原本抽象枯燥的地理知识“亲切”起来, 更加易于学生们接受。所以, 作为地理教师,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以及规律, 从而养成善于发现与探索的好习惯。
例如, 在进行《气候复杂多样》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 我并没有采取传统方式直接将我国各地的几大气候类型列举出, 而是通过我们生活中常常听到的话作为切入点。课堂开始时我问学生们:“同学们听没听过这样一句话———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学生们异口同声说听说过。然后我又问:“为什么新疆吐鲁番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 很快就有学生回答:是不是因为那里早上很冷, 中午很热?我并没有直接回答是与否, 而是又承接这个问题继续问:“同学们都学过生物, 那大家试着从刚才那句话里找出新疆的西瓜特别甜的原因。”这次很快, 很多学生举起手来, 我让刚才回答问题的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因为新疆早晚温差大, 白天光合作用强, 晚上太冷呼吸作用弱, 糖分积累多, 所以西瓜就甜了。”我对这个答案十分满意, 趁着学生们恍然大悟之际, 顺势引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及其表现特点, 这样, 学生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相关知识牢牢记在脑海, 实现乐趣与教学效果的双丰收。实践证明, 利用生活化的情景来进行课堂知识导入, 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值得我们借鉴。
二、生活化课堂活动, 让生活融入课堂教学
地理本身就是理论性强的学科, 单纯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我们转变师生角色, 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所以, 利用这个契机, 让掺入生活元素的课堂活动作为地理授课的基本方式, 不失为一个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比如, 在进行《气候》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 关于温带季风性气候以及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对于我们的影响, 学生们没有明确的体会与答案。所以, 我就利用课堂活动的形式, 让学生自己进行观点上的交换。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部分, 一部分代表北方, 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因为气候原因, 北方与南方不同的特征;另一部分则代表南方, 进行不同点的举例。看看哪一组举的例子最多, 哪一组就获胜。这样学生们的兴趣被完全激发出来, 双方不间断地进行观点交替。比如代表北方的学生说北方的房子是平顶, 南方是尖顶, 因为南方雨水比北方多。代表南方的学生则说南方的树常年不落叶而北方的树每到冬天就会落叶, 这是因为南方的是常绿阔叶林, 北方的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这样, 学生在这种竞争过程中发掘了生活中的地理, 进一步加深了对地理的认识, 实现了生活和学习的有机结合。
三、生活化作业设计, 让生活论证课堂知识
传统的地理作业形式一般拘泥于教师依据课本知识布置的相对应的练习题, 这样单一的课后练习模式根本无法将地理知识真正与学生能力相结合, 也就是说, 不能够让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仅仅停留在字面上。另外, 这种传统的作业模式缺乏地理本应有的魅力, 不能够激起学生兴趣和积极性。所以, 我们应正视这种弊端。素质教育的理念也要求我们摆脱这种低效的作业设计模式, 将生活之水引入课后作业中去, 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地理, 感受地理。
比如, 在讲解《气温》这一部分时, 很多学生对我说的“一天当中, 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这句话存在疑问, 于是, 我便利用假期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利用周末进行全天的气温监测, 做成折线图进行分析, 得出相应结论。这样, 学生便可以亲身试验书本知识的正确与否,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可谓一举两得。通过对学生作业情况的分析, 我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正确并且准确地将二十四小时的气温变化通过折线图表示了出来, 并写上了诸如“经过全天观测, 午后两点温度最高, 早晨六点左右温度最低”等类似的结论。这样, 学生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亲自实践证明了知识的准确性, 知识点便牢牢印在学生脑海里了。
生活处处皆学问作文 篇11
我兴高采烈地跑到车子旁边,低头上车的时候,发现车轮上有许多好看的花纹。
上车以后,我对爸爸说:“爸爸,车轮上的花纹真好看,设计车轮的人肯定在花纹上花了不少心思。”
爸爸笑了笑说:“你说得对,设计的人确实花了不少心思,不过可不是为了好看。”
我问道:“难道几条花纹还有什么大用处吗?”
爸爸说:“还真有呢!车轮上的花纹作用是防止汽车打滑。如果车轮光溜溜的,汽车就会因为打滑而不能前进,特别是在雨雪天气时,地上的积水或积雪会减少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很危险!”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就连车轮都有奥秘啊!”
中午到了奶奶家,奶奶做了我最爱吃的炒藕片。我开心极了,正要下筷,妈妈拦住了我说:“晨晨,你猜猜藕中间为什么会有一些小洞?”
我左思右想,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向妈妈求教。
原来,植物的生长离不开空气,但由于藕长在淤泥中,泥里的空气并不流通,所以藕的身体上就长出了许多小洞,这样它们就可以呼吸到上面由荷叶带来的空气,还能把这些空气保存在洞里。
我恍然大悟,没想到吃饭也能学到知识呢。
生活处处皆学问初中作文 篇12
“滴答,滴答,滴答……”同学们连呼吸声都不敢掩盖那微弱的滴答声,直到那原本“水富五车”的杯里“江郎水尽”,而那原本“饥渴难耐”的杯里“水漫金山”后,教室里欢呼声此起彼伏。欲知详情,快来看“运输”直播!
星期三刚过午后,科学老师便捧着一大筐实验材料,晃入了教室。他挨个发了实验材料后,眉飞色舞地卖起了关子:“把纸巾的一端放在水中,另一端会怎样?”
“永不会湿!”
“半湿半干!”
“会滴水!”……
在同学们的七嘴八舌中,老师笑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带着你们的疑问,开始实验!”
我小心翼翼地折好纸巾,试探地挪动纸巾入了水。没想到纸巾轻舞飞扬起来,在水面调皮地挺起了“小肚皮”。更奇的.还在后面!一波波水吞噬着纸巾的每个毛孔,扶摇直上,不到一分钟,便堵在了水天相接处——杯口。地狱无门你已闯,天堂大道你却停,快淌呀!
可水滴似乎准备安营扎寨了,纹丝不动。就这样,僵持了5分钟。我的手痒痒的,想去“拔刀相助”,可是,一触及杯口,“尊重科学”的告诫便让我触电般缩了回来。
终于一滴水耐不住性子了,一马当先,冲下陡坡。一马当先引出万马奔腾。滴了,滴了!一滴、两滴、三滴……滴下的水浸到了纸巾!我全身绷紧,屏息凝视。渐渐地,水滴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多了!满了!满了!当最后一滴水被吸入蓄水杯中,一下子水漫金山。
成功了!大家奔走相告着,这时,科学老师推推他那厚厚的镜片,一扬眉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吧!这就是毛细作用。它可以克服万有引力爬升,人体7米长的血管供血可是它的功劳,植物供水也全靠它。
真没想到,奇妙的毛细作用在生活中如此常见!看来,生活处处皆学问,可要好好学习哦!
生活处处皆学问作文400字 篇13
记得在学校的路边有一株默默无闻的小草,它并没有其它小草的生机勃勃.但它却鼓励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起初,在不经意的一个雨天,我发现了它,它只有几片泛黄的叶子。保安见校门口没有通水管,便把小草拔了,随手扔在了强角落里。我一开始只认为它很可怜,自己的生命被人摧毁。几天后,我发现它竟然长出了新苗,在先前黄巴巴的叶片中间长出两片嫩绿的叶片。可没过多久,它的生命又遭到了摧残,一个男孩兴高采烈地在校园里踢足球。突然,足球横空飞来,打中了小草,叶片折断,草茎弯曲,毫无疑问,这小草又将经受生死的考验。然而,小草似乎没有哀叹,也没有抱怨,不就便又在微风中挺直了腰肢……
就是这么一株命小草,生来便长在石缝里,注定要饱受命运的折磨,老天似乎跟它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但它时刻抱着一颗自强不息的心,怀揣着持之以恒的精神,让生命绽放出属于它自己的光彩。
作文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篇14
[作文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前,我一直以为公倍数是最无聊最枯燥乏味的,总觉得生活和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关系,然而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作文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那是前几天的一件事情,我和姐姐乘公交车去买东西,小学二年级作文《作文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分享好文◆我们坐的是k101。正好25路也出发。姐姐突然说:“我给你出一题目,你看看会做吗?k101三分钟一辆,25路五分钟一辆,多少分钟时两辆车能同时出发呢?”我想了一会儿,对姐姐说这道题目没法做。姐姐以为我不会做,我说:“他们不是同一地方发车怎么可能啊。”姐姐就说:“那假设他们同时发车好了。”我想了一会便想出了答案:“是十五分钟。3和5的最小公倍数就是15呢。”姐姐笑着说:“现在你知道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有大大的作用了吧。”
我这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小学作文】推荐阅读:
生活中处处有创新小学生作文08-13
生活处处有创新小学作文06-14
生活中处处有创新09-25
作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08-16
生活处处有语文 作文09-20
生活处处有启示作文11-14
生活中的浪花处处可见作文08-30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案)07-04
生活处处有语文教案11-04
生活中处处见科学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