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与文化论

2024-10-13

语文与文化论(共12篇)

语文与文化论 篇1

近年来, 关于语文的定位、功能和教学改革的讨论一直不断。而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对语文的重视, 无疑也体现着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语文是母语教育, 它的教育成功与否, 关系重大。现今, 教育界重英语轻语文的现象令人忧虑, 因此引起了许多学者的讨论。应该说, 语文课程“并不仅仅是在讨论一门基础公共课的设置和授课问题, 或者补充点文理知识, 而是将国语教育作为一个代表和象征, 指代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人文素质的修养。国语教育不是泛泛的文学阅读, 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精神层次和做人的境界”。的确, 在学生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而语文恰恰有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便利性和可行性, 这也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 其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 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 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 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 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 而是有着活的生命”。千百年来, 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以其鲜活的生命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 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着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如今, “全球化”、“地球村”加速了世界各族人民相互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 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将以怎样的姿态参与合作与竞争, 是摆在每一个中华儿女面前的严肃问题。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遗产, 也带来了因袭的重负。作为一个中国人,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 了解和传承本国的传统文化, 是责无旁贷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分辨能力, 了解传统, 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分析传统, 有助于他们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变革传统, 也有助于他们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我们的传统, 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以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极大的便利性和可行性。

2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语文课程的内容常常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但如何在语文的教学中较好地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让学生轻松自然地领会传统文化, 欣然接受传统文化, 理解和深刻认识传统文化, 并非易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完成。首先, 语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与自觉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每一个中国人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进入大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语文学习等方面也接触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内容, 换言之, 教师不应低估学生的水平, 如果教师不具备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 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能给学生脱胎换骨的感觉, 就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 不但是丰富的学识, 还要有对内容深浅的恰当把握。在语文的教学中, 要避免与中学重复的东西, 需要深入, 让学生感受到深刻, 但不能故弄玄虚, 又要浅出, 让学生容易体会, 但必须避免肤浅单调。教师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 还应当包括教师本人的优秀的师德师风, 像孔子的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言传身教等精神, 这些精神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思想。教师具备了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 才能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将自己的知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教给学生。同时, 语文教师应该有自觉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适时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其次, 注重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提高文化品位。选入语文教材的古代作品是经过岁月沉淀的名篇, 要求学生诵读这些经典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诵读的过程不仅是帮助记忆的过程, 也是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理解吸收的过程, 真正的诵读需要读者主体思维的参与, 把语言符号变成逼真、鲜活的艺术形象, 并不断内化, 成为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些材料的日积月累, 将成为一个丰富的语言资料库, 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信手拈来、挥洒自如, 显示出文化底蕴。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还应当在引导学生诵读作品的同时, 扩大其知识面和阅读面, 使学生对这些经典有更加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广泛地接触中国古代的优秀经典, 可以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熏陶, 文化品位很自然地得到提升。再次, 结合地域文化资源, 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学习不应当限于书面知识, 还应当走进生活, 把课外与课内打通, 这样才能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 提高自己的认识。

总之, 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语文教师不应是单纯的教学工作者, 还应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如何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探索和思考。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极大的便利性和可行性。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教师有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和自觉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提高其文化品位, 并结合地域文化资源, 让传统文化真正地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关键词: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洁.中国母语教育的困境和未来[n].中华读书报, 2011-04-13.

[2]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孔庆东.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 2006, (7) .

语文与文化论 篇2

题目:

浅析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专业:软件工程

姓名:梁磊

学号:3112370077

浅析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阻挡,外来文化的输入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

有重大影响。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我们须以正确的文化心态和传统的 民族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来积极吸纳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在文化模式

选择上,妥善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继承、吸收与创新的关系,积极

参与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与竞争,大力发展体现中国文化先进性和时代精

神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外来文化 本土文化 发展 创新

当今时代,全球化浪潮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每一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文化安全已经成为继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之后,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我们要增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维护我国文化安全。那么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特别是对我们这些80,90后的影响具体又表现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这种悄无声息的变化?

1中国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曾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次发生在三世纪汉代末期,来自西域近邻诸国的印度佛教文化,其对华夏文化的影响,涉及到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等多个方面。另一次发生在19、20世纪之交的清末民初,以英、法、美、德为代表的几乎所有当时已进入资本主义扩张阶段的西方列强,挟持武力上的绝对优势,强行撞开了中国的国门,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全新的“西洋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仅二、三十年的功夫,便席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统江山,这里主要包括对文学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当然在这里我们先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90年代左右的孩子们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想不会是女子十二乐坊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闹哄哄的演奏那所谓的传统民乐吧?不会是凤姐,兽兽,伪娘,**门所传给我们的被中国共产党定义为三俗的东西吧?还是认为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文人?如果我们这个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青花瓷》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当然我很感谢我大学时的舍友,带我重新审视中国的文化。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是啊,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前面说到,佛教是印度传入的,但是在后来的几百年发展中产生了中国自己的特色,产生了自己的朝拜方式,这就算是中国的文化了。这种方式对现在的中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就我个人通过对周围人的调查和我个人的想法,现在的新一代大学生亦或甚至博士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连康熙,乾隆,雍正三人哪朝代都一知半解。把电视上的类似于《宫》等题材过于艺术化的电视剧视为了解历史,文化的途径,并引以自豪(大学生亦此,何况其他?真是民族的悲哀!)。而对外来的文化却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生活方式有关,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跟不上脚步,大家的选择有自己的合理之处也有些无奈之处。

1.1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得以加强.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2、有利于汲取世界各国文化之所长,使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

3、经济全球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4、有利于根除残存的封建宗法关系 1.2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外来文化冲击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包括对文学、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三个主要方面。最严重也是最危险的是我们的新一代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于空白。1.2.1、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

我个人的观点有三个方面的变革:一是留学生运动及其相应的翻译小说的兴起;二是由翻译小说引发的白话文的突破;三是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历史中,现实主义少得可怜,我印象中就看了一部《红楼梦》算是有瓜葛的)在中国的长盛不衰。

1.2.2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列强的入侵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文化、新的技术革命,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但畸形的发展,虽然畸形,但好歹发展了,从洋务运动到民国初年的民营资本,再到现在的中外合资,外国的技术文化始终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可以说,现在的社会经济腾飞90%是因为外国的文化影响所致。

那为何中国的社会没有自己进行经济生产的变革呢?美国的琼斯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一旦上了轨道,就会持续自我再生产。除非是被某些没有道理的干预使之越出轨道,否则经济成长仍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对于当时的中国,他认为政府是一种负面力量,既未为经济的持续成长提供必要的构架,又阻碍了原有的积极发展。他代表了一种自相矛盾的观点:一方面认为国家太过软弱,以致不能积极有为;另一方面则又认为国家十分强大,足以对进步起否决作用。而中国的学者则比较统一一个观点:中国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态不具备资本到技术变革的条件。

1.2.3外来文化对中国生活方式的影响。

其实生活方式的变化包括思想和物质上的两个主要方面。

思想的解禁令中国人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不少,现在的教师不难发现如今的学生不再像以前我们那样的“填鸭式”思维了,而是很有自己的想法,在美国60年代流行的叛逆潮流现在在中国可谓是如日中天,你告戒学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结果他回答:“可惜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一半”足把你气死。

学生的生活方式也不同了,现在的教学不仅同以前的私塾大为不同,没了体罚,而且学生有许多都不在家里吃饭(午餐),而节省时间做别的事情。当然快餐店最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出现的,它的出现压缩了人们花在进食方面的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效率。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并不是有些人现象中的特别青睐肯德基或麦当劳,中餐店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中国人还是更喜欢中国菜,但是这种快餐的经营形式仍是由国外传入的。这说明还是外来文化比较适应现代生活的脚步。2 重塑中国传统文化 2.1 探寻文化融合

那么是不是我们在外来文化面前只能向其让步,完全丢弃现有传统文化,对所谓的先进文化采用“拿来主义”?答案必然是“不”!近代日本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成功的例子。

其实这个弹丸小国-------日本的文化基本都是源自中国的。在明治以前,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汉字,除了语言,这个大和民族几乎和中华民族一模一样。十九世纪的世界列强同样冲击着日本的传统,在“明治维新”之后,短短三十年,迅速崛起的日本已经有实力和强大的沙俄叫板了。在文化的改革方面,日本在受外来文化冲击“阵痛”的同时,却不断将自己的文化溶入其中,比如在文字方面根据自己的发音习惯发明了如同英文字母的平片假名,大大降低了阅读和书写的麻烦,历史上称为日本字的拼音化。日本的绘画传统原来也是中国式的山水画,只讲境意不求精准,而随着不断地创新,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写实风格。不得不提的是现代漫画的起源也在日本,它突破了四格漫画的框架,试着用“电影”的模式来解读漫画,较出名的有鸟山明、北条司、井上雄彦、车田正美等等,我们80后这一代的孩子(包括我)就是看这些漫画长大的,那些算是漫画的精品了,日本的漫画自成一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引导国际的潮流趋势。你看,这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所以说自创的东西是最容易形成文化的一种产物。中国也有自己的漫画风格,只可惜数量太少,没有发扬光大。

再说说日本的服装,老的和服不说了,说说现在流行的日本学生校服,特别是女生穿裙子、打领结、加长衬袜子的风格,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一眼将其从各国的人群中分离出来,这就是日本自己的服装风格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同样面临消亡的危机,但是它们比较好地将两者进行了结合,从而派生出来了属于自己的新的文化,并且将其向外界推行。中国在这方面做的就不太够。看着满大街的“哈日”、“哈韩”的大学生,我们难道不觉得有些惭愧?说实在的本人从内心深处并抵制日本,但是仍然觉得它们的有些做法的却值得借鉴。

2.2 如何重塑中国文化

下面谈一谈我们这些社会的接班人如何看待外来文化。(我谨代表个人发表意见。)

我个人很喜欢读一些史书之类的东西,“以史为鉴”是我的座右铭之一。那么怎么才能很好的做到“鉴”,而不是将史书权当故事书看。我认为史书上所讲的东西在现代仍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只要进行“换汤不换药”式的变通,留下本质核心的东西,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就看你能不能把握。同理,在这个物欲横流,主流价值观严重缺失,诚信危机遍布的现代中国。面对国家的文化安全,我觉得更应当重塑老庄思想,寻找中国文化的根。而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由此可见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可见一斑。了解中国文化,道教便是一把钥匙。照搬肯定是不行的,明显违背了“马克思的观点”。国外的文化之所以在中国风行,主要原因有三:

一、现代中国自民国开始出现了文化的断层,而目前所谓的中国文化不过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用来附庸风雅和赚钱的幌子。名家大都在人民大众之中,绝非所谓之专家。

二、外国利用其本土文化优势不断发展,创新,改革。在保留其文化本元的基础上,适应新时期需要,满足人民大众诉求,从而增强国家软实力。

三、改革开放之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一系列的影响。忽略了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不只是修个塑像,建个博物馆那么简单。

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做出变革。只有变革,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引发大众的兴趣,从而引导新的潮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统一。立足继承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与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统一也许以前的京剧,纂刻印章,脸谱,皮影,武术,秦砖汉瓦,桃花扇,剑术等世界文化非物质遗产已经失去了它往日的辉煌。但纵观中国历史,你会发现事物都不是永恒的,都是动态向前发展的。虽“形”没了,但“神”犹在。这也就是中华文化连绵不绝的原因。它能博众家之所长,印度佛教成功被中国化就是很好的例子。面对多元化的各国文化,我们要守住自己的“底线”,要有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抵挡各种低劣文化的同化。总而言之,采用道家之理论,修身养性,磨练自己的意志,以仁爱、孝悌、忠信、和平、谦恭、中庸、因循、团聚、勤俭、自强等等为美。才能从根本上有益于国家文化安全,重塑中国文化大国。

【参考文献】:

[1]李冠杰,成丽芳.在全球化大潮中探索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J].池州师专学报,2002,16(1):102-103,l13.

[2]顾兆禄.对当代民族主体性与本土性的反思[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39—42.

语文与文化论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世界文化的奇葩。他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中华民族特征的形成。

由于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和西方文化盛行,现在的少年儿童对米老鼠、奥特曼耳熟能详,对传统文化却了解甚少。他们屡屡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理能力差、不懂礼貌等劣习;艰苦朴素、刻苦耐劳等优良传统踪迹不见,文化传承的现实危机日益加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语文不仅是学习语言的手段,更是学习文化的工具,从一定程度上说,文化传承的功能是目的,语言学习是手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认真钻研教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课文有体现关爱他人的,诚实守信礼义道德的等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所以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着眼于教材对话与传统文化对话。如在教授小学课文《孔子拜师》一文时,要把挖掘教材所蕴涵的礼仪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广泛搜集古人在拜师过程中的一些传统礼仪、称谓及古人尊师爱师的名言警句等。并在此基础上引申类似的有趣故事,如“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让学生课后阅读。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把故事所包含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加以传达,让学生感受现在学校所要求的文明习惯的养成其实就在传承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礼仪。

二、引领学生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汉语文化形象丰赡、意义深远、气韵生动,这就是语文教学中所要寻觅的文化。因此,语文课堂应倡导师生一起去探寻、体验和理解蕴涵在教材文本中的真善美,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汉字本身就镌刻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烙印: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站立起来才能成为“人”;“人”“言”要讲“信”。细究每个汉字,都能发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命智慧。所以,小学必须加强识字和写字的教学。要让学生领悟掌握汉字的基本规律和书写规范习惯。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同时,多介绍古人习字书法的感人故事。教育学生学写字就是学做人,习字的过程就是培养自己形成一丝不苟、持之以恒良好习惯的过程。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内核,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蕴涵着丰富的思想观念。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描写民族英雄敢于并且主动担负社会责任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岳阳楼记》);在帝国主义的阻挠面前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务”(《詹天佑》);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舍身捍卫祖国和民族尊严的晏子(《晏子使楚》)……语文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站在文化的平台上,理性地审视语文教学,引领学习语言的同时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传统美德,探寻民族精神,进而提升品位,历练人格。

三、努力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

中华传统文化既具有物化的客观形式,又具有主体形式的存在和延续,例如:诗、词、曲、赋、国画、书法、对联等。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有知识的梳理,还要有习惯的养成、技能的落实和文化的积累。例如:在执教《北京的春节》和《元日》時,教师除了传授语言文字知识外,还应该认真分析探究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了解各地春节、元旦中的风情习俗,了解认识春联、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从“桃符”到“春联”的演变,查找关于“屠苏”的知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查资料,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或以综合性语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的来源及各地节日的风情习俗;让学生感受诸如戏曲、武术、国画等国学精粹的博大精深。学生长时间徜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并注重积极尝试和点滴积累,定能受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开展诵读经典活动

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的著作,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的作用。在小学中开展诵读活动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可以根据年级的不同、年龄的差异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体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天人合一”“和为贵”中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和谐社会”都能在传统国学经典中找到渊源。诵读经典,传承经典文化不但有利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是社会和谐、民族复兴的重要法宝。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握学生的知识层次,接受水平,由浅入深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积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语文与文化论 篇4

一、与“人”有关的部件

“人”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较早遇到的一个字。“人”字的字形很简单, 由一撇一捺两个笔画构成, 但它包含了很深刻的文化内涵。“人”的甲骨文形体为, 是面朝左立着的一个人, 上端是头, 向左下方伸展一笔是手臂, 中间是身子, 身子以下是腿。这个字形记录的是人的侧面站立形象。以“人”字为基础, 古人还创造了许多与“人”有关的字, 如下所示。

从, 甲骨文为, 是两个面朝左侧立的人, 一个跟从一个, 表示前后相从之意。

化, 甲骨文为, 左边是一个面朝左侧立的人, 右边是一个头朝下、脚朝上倒立的人, 这是个会意字, 表示颠倒了。“颠倒”了, 也就有了变化。

在现代汉字中, 人部绝大多数的字都是在字的左边加上一个亻旁, 这些字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类。

1.名词, 表示人的类别, 如俊、儒、侠、仇等。

2.形容词, 表示人的德性, 如傲、俭、仁、侈等。

3.动词, 表示人的行为, 这一类字很多, 如仰、伏、侍、依、伸、借、使等。

大部可以认为是人部的分支。“大”的笔画比“人”多了一横, 现代的意义有很大区别。但是, 考察“大”的古文字形, 我们可以看出, 这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形, 大字在最初可能是大人的意思。也就是说, 从字形记录的文化意义上, “人”与“大”的区别并不大。因此, 以“大”字为基础造出的汉字, 意义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如:夫, 古文字形为, 下部是“大”, 即正面站立的一个人, “大”的上部有一小横, 表示头簪形。这就是说, “以簪束发”, 人已长成。所以, “夫”的本义是成年男子。

另外, 以“大”字为基础造出的汉字少数与大小的大有关, 如夸、奢等。

二、与“手”有关的部件

“手”也是小学生较早学习的一个字, 其古文字形为, 是个象形字, 上部是五个指头, 下部是手臂。发展到楷书形体, 已经不太像手的样子了。“手”字的本义就是指腕以下能拿东西、能做事的部分, 是名词。手部字的偏旁有两种写法:在字的下部写作手 (少数) , 如拳、掌、拿等;在字的左边写作扌 (多数) , 如指、挥、打等。

手部的字, 除极少数名词如手、指、掌、拳、技等, 以及少数形容词如拙以外, 绝大多数都是动词, 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 如下所示。

失, 古文字形为, 左边是一只手, 手腕的右边是个“乙”字, 表示东西从手中丢失了。现在的楷书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直接分析楷书形体, 是看不到原来的构字理据的。因此, 教师在讲解时, 应当适当地渗透古汉字的知识。

承, 古文字形为, 上部是面朝左半跪着的一个人, 人的下面是两只大手, 是“捧着”的意思, “承”的本义是双手捧着或接受。发展到楷书, 既看不出“人”, 也看不出“手”的模样了。

又部可以认为是手部的分支。又, 古文字形为, 像一只右手, “又”的本义即为右手。又部的字举例如下。

友, 古文字形为, 是两只右手靠在一起, 这就像现在的旧友重逢, 二人都伸出右手, 紧紧相握, 表示友谊。“友”字的本义就是朋友。

及, 古文字形为, 左上方是一个面朝左弯着腰的“人”, 右下方是一只手, 意思是手捉住了一个人, 之所以能够捉住, 是因为追上或赶上了。因此, “及”的本义就是“追上”或“赶上”, 又引申为“到”、“至”, 以及“比得上”等意义。

攴部也是手部的分支, 其小篆形体为, 下部是一只手, 上部是一根皮鞭 (或带杈的木棍) , 这个字是手执皮鞭扑打之义。攴部的字多数表示打击的意义, 如敲等。

攴在字的右边, 多数写为攵, 例如:牧, 古文字形为, 右边是一只手拿着鞭子, 左边是迎面看的牛头的形象 (代表牛) , 这就是拿鞭子赶牛, 表示放牧的意思。

有些攴部的字只表示某种动作或行为, 没有打击的意思, 如收、赦、改、救等。

三、与“足”有关的部件

足, 古文字形为下部是一只脚趾朝上、脚跟朝下的脚, 上面的“口”形至今不详。足部的字, 意义都与脚有关, 如下所示。

路, 小篆字形为, 左边的“足”, 表示走路;右边是“各”, 表示读音, 所以这是个形声字。“路”的本义是道路, 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 所以从足。从脚步所走之路, 又可引申为思想或行为的途径。

止部可以认为是足部的一个分支。止, 古文字形为, 是脚趾朝右、脚后跟朝左的一只脚。止是个象形字。“止”的本义就是“脚”, “脚不前行”了, 就停止了, 所以止又引申为“停止”之义。后来, “止”的左边加了“足”旁, 变成了一个形声字———趾。止部的字都表示和脚有关的意义, 如下所示。

出, 古文字形为, 下部是一条上弯的曲线, 表示这是一个门口或土坑口, 上部是一只脚趾朝上的脚, 表示一只脚从门口或土坑口走出的样子。所以, “出”的本义是“出去”, 后引申为“发出”的意义。

步, 古文字形为, 上部是一只脚趾朝上的左脚, 下部是一只脚趾朝上的右脚。左右脚向前走动就叫做“步”, 所以, “步”字的本义是“行走”。

走, 古文字形为, 上部是一个甩开两臂的“人”形, 下部是一只大脚 (止) , 像是一个人奔跑的样子, 所以在古代“走”就是现代“跑”的意思;古代的“行”才是现代的“走”。

辶 (辵) 部也是走部的一个分支, 辶部的字大都与行动有关。如, 遵, 本义是顺着走;迷, 本义是迷了路;违, 本义是离去;逆, 本义是迎接。

如果教师能在学生接触汉字的初始阶段, 通过分析汉字的构字理据, 进而渗透我国悠久的的传统文化, 就可以让识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 识记汉字效果更好, 亦可使学生的国学底蕴变得更深厚。另外, 通过分析字形, 探究字源, 还可以辨析形近字。

1.“弛”与“驰”。

这是两个声旁相同的形声字, 二者的区别在于不同的形旁。在古代, 贵族子弟要学习“六艺”, 其中, “射”指射箭技术;“御”指驾驭马车的技术。这两项技能与上面的两个字有很大联系。“弛”的形旁是“弓”, 是指弓箭的松弛状态;而“驰”是“马”旁, 因其本义与“驾驭马车”有关, 是“马疾走”之意。

2.“采”与“釆”。

采, 古文字形为, 上部是一只手 (爪) , 下部是一棵树, 树上的小圆圈表示果子, 真是枝繁叶茂, 硕果累累, 手在果上表示采摘。上下两部分是分开的, 中间一竖不能连起来。釆, 古文字形为, 是个象形字, 周围四点, 就像兽类的脚趾着地之迹, 中间的“十”表示脚趾之间的分界。上古时期要辨别什么兽走过, 先看地面上的足迹, 因此“釆”有分辨、辨别之意, 由“釆”组成的字, 大都有分辨的意思, 如悉、释等。

3.“氵”与“冫”。

这两个偏旁形体相近, “氵”被称作“三点水”, “冫”被称作“两点水”。由于字形相近、名称相似, 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误解——这两个偏旁的意义都是水, 只是水多水少的差别。但是, 考察古字形, 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氵, 古文字形为, 其本义为“水”, 以“氵”为形符的形声字意义大都与水有关, 如:汪、液、流等。

冫, 古文字形为仌, 《说文解字》:“象水凝之形”, 本义为“冻”, 像水凝结后的形状, 以“冫”为形符的形声字意义大都与冰冷有关, 如:冷、凉、冻等。

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字因为形体的演变以及简化所致, 一些部件不能准确反映原始的造字意图。例如:现在以“冫”为形旁的“准”、“决”、“净”等字, 其意义与冰冻无关。这三个字原来都是“氵”旁, “准”写作“凖”, 原来是指测量水平的工具, 后来泛指标准、准则;“决”写作“決”, 本义指疏通水道;“净”本写作“浄”, 是清洁、干净之意, 通常, 东西用水洗后才会干净。

总之, 汉字是一门科学, 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认识并掌握这些特点与规律, 并以渗透其中的中国古代文化作背景从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对于改变目前普通存在的教师不愿教, 学生不愿学的教学现状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许慎撰.说文解字.宋徐铉校订.北京:中华书局, 2004.

[2]裘袭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3]黄伯荣, 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 1962.

[5]左民安著.细说汉字.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5.

试论文化传播与翻译文化论文 篇5

论文摘要: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还涉及到两种社会文化,这就要求译者翻译时不能只在语言上推敲,还应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以在最大限度的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的同时,使译作可以被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所接受,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翻译的文化传播作用。

一、文化的概念及翻译的任务

(一)文化的概念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又是一种社会现象。两个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能否相互沟通,不仅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因此,文化翻译应“突破以往‘语言的囚笼’(theprison一houseoflanguage)的束缚”,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进行。笔者认为,当今不同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传播空前活跃,翻译又是文化传播中信息转换的桥梁,人们对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也愈来愈关注,因此如何翻译以实现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我们就有必要进一步探究了。

有关文化的定义很多,笔者赞同王克非的定义:“所谓文化指的是历史上创造的所有的生活样式,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一切,它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他的定义指出了文化具有相对性和文化是人们行为的指南这两个重要概念。

(二)翻译的任务

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还涉及到两种社会文化。正如张今先生所言:“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或艺术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近代学者越来越注重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奈达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二、文化传播与翻译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文化并受着文化的制约。任何语言文学都是某种文化的反映,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翻译的过程就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而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两种文化。我们常常见到由于缺乏对源语文化的了解而错译、误译的情况。例如:将toblowone’sownhom译为“各吹各的号”,而这个习语的真正意思是“自吹自擂”。因此,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我国著名学者王佐良教授在谈到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时曾指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他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文化的交流。所以翻译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社会历史、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原因,中西方存在着较大差异,彼此对事物的好恶不同,因此在遣词造句上就各具特色。例如,英语中绿色常用来表示“嫉妒、眼红”等意,如词组greenwithenvy“十分嫉妒”。若把“眼红”译为“red-eyed“.将会使以英语本族语的人不能理解其内涵。又如,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是互不相同的。英语民族有爱狗的传统,中国人却崇敬龙。在封建时代,龙是皇帝的象征。中华民族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龙”(dragon)在西方世界的神话传说中却是一只巨大的蜘蝎,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嘴中喷出火焰,是罪恶的象征。因此,中文的成语“望子成龙”若译为“tohopethatthesonwillbecomeadragon”,西方读者一定会大惑不解甚至产生误解;若译为“toexpectone’ssontobecomeanoutstandingpersonage”或“tohopethatthesonwillhaveabrightfuture“则能恰如其分地传达源语的文化内涵,易被西方人所接受。中英人民对于某些动物的心理反应是不完全相同的,这就要求翻译时必须进行适当的转换。

中国遵循直觉的感悟式的思维方式,追求形象思维。而西方开放性的商业社会造就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外向型思辨。这种外向性的“思物”又形成了西方注重逻辑关系的分析性思维方式。两种思维模式决定了对语言的两种审美标准:语言的形象美和语言的逻辑美。例如: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对照上面马致远的“秋思”与译文可以看出,原诗通过九个形象性名词的连续使用,译文则是通过形式完整的逻辑语句来抒发作者当时的心境,这正符合东西不同思维模式的特点。所以,在翻译时若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打破原文形式上的束缚,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构建译文,以符合译入语文化的审美标准。

因为中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社会习俗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人们的行为方式又受社会文化的潜在指引,所以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往往不是来自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这就要求译者翻译时不能只在语言上推敲,还应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将翻译做好。 四、文化翻译的策略及原则

(一)翻译策略的选用

翻译的目的是促进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因此,翻译是文化传播的中介,而译者就是文化传播的使者。译者的翻译策略与翻译目的、译者的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社会氛围、读者的趣味要求等可变因素息息相关,又直接影响到翻译效果。因而,异化与归化等翻译策略在中外翻译史上都留下了浓彩重墨的一笔。“归化翻译法”(domesticatingtranslation和“异化翻译法”(foreignizingtranslation)是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LVenuti,1995)创造的术语,用于描述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归化翻译法追求译文文体自然流畅,一目了然,其目的是尽量减少原文给目的语读者带来的陌生感;而异化翻译法则故意冲破目的语常规,把原文本的异国情调带到目的语文化之中。随着翻译研究越来越重视文化因素的作用,异化与归化也被置于文化研究的大视野中进行关照。叶子南将西化界为在两个语言体系中已固定的表达方式间有差异时(英译中)所采取的原语的表达方式;并认为缓慢适度的西化有益无害,西化的总趋势是合理的。郭建中认为归化与异化各有其长,这两种互补的方法将同时并存。孙致礼则持适度原则,即在“纯语言层面”用归化法翻译,在“文化层面”力求最大限度的异化。但他们又都推断异化法将最终会占上风。

(二)“文化传真”:翻译的基本原则

鲁迅说:“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所谓“异国情调”,鲁迅指的不是语言上一味仿效西洋,而是尽量保存原文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韦努蒂积极倡导翻译过程中对源语文本的异化处理,从而揭示两种语言在表达形式和文化上的差异。这就是说,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密切注视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处理得好坏,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语言可以转换,但文化特色却不宜改变,一定要真实地传达出来。因此,“文化传真”应是翻译的基本原则。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形象,一些来源于典故或宗教的习语常采用异化的译法。当然,为了照顾译语读者的需要可采用直译加注脚的方法,如汉语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由于基督教国家对“和尚”这一概念比较陌生,而有关和尚的典故更是鲜为人知,所以可以采用直译加解释:Onemonk,twobuckets;twomonks,onebucket;threemonks,nobucket,nowater一morehands,lesswork.这样既传达了语言的意义,又传播了文化背景知识。

与“文化传真”相对的是“文化误导”。如果光在文字上做文章,不考虑其文化内涵,有时难免会使读者对异国文化产生误解。如《红楼梦》第一回《好了歌》中第一行“世人都晓神仙好’,,霍克斯译为“Allmenknowthatsalvationshouldbewon”因为“拯救”是基督教的概念,从“罪孽”中得到“拯救”是基督教的最高追求,它利于译语读者的理解,但同时它也误导译语读者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而杨宪益却译为“Allmenlongtobeimmortals“,变“神”成“仙”是道家的最高理想,”immortal”自然承载了中国道教的许多文化内涵。用异化的方法把它英译过来,既忠实于该句的原意又能巧妙地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人,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背景。这样处理显然弥补了归化翻译的不足。

论中职语文教师的文化使命 篇6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师 文化使命

一、概念界定

“使命”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如医生的使命就是救死扶伤,警察的使命就是维护正义,儿女的使命就是孝顺父母,教师的使命就是教书育人。“文化使命”是一种特定场合中的责任和义务,这个责任主要落实在教师的身上,在中小学教育中,这个沉重的担子又重点放在语文教师的肩膀上。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大任务,为何会有这样的责任是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的。

二、社会因素

(一)语文教师保存和传承民族文化传统

“在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语文教育与人类文化似血肉同构……为人类构造精神家园——陶养人性与情操、心智与灵魂,唤醒生命与智慧、主体性与创造力,从而促进生命成长与个体发展,提升人生境界,培养人生能力。”[1]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精神文化建构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能力,包括语文知识和教学能力,还应该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语文教师在工作之前就应该养成学习历史、哲学、文学等知识的习惯,为保存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这种文化通过教学活动和平时的言行举止传授给学生,或者是通过个人的精神感染学生,使学生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二)语文教师分析和传播异质文化精华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通过研究和比较,选出适当的内容让学生来学习。当今的社会是复杂多元的社会,由于信息科技发达,学生随时都有可能受社会中的不良行为习惯所影响,也有可能受异国不良文化所影响。语文教师面对此种现象,不应杜绝或屏蔽,或阻止学生关注,而应为学生介绍异国文化,为学生分析它们的利弊之处,引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和批评,指导学生抱着批判的态度进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阻止不了不良风气的传播,但是,我们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如何分辨事物的利与弊。

(三)语文教师促进多元文化之间的理解、宽容和尊重

文化精神是一种多元复合的结构系统,具有多种复杂的内质特性。今天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国门敞开着,异国文化纷纷涌入国内,我们的思维不断受到影响,我们的行为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改变。并且,语文教育是综合了本国和异国的风俗民情,体现了不同国度的文化风貌。作为语文教师,面对此情此景,不是抱着排斥的态度,而是大大方方地为学生介绍本国和他国的不同现象,如中国的教育和外国的教育,中国的节日和外国的节日,中国人的性格和外国人的性格等。语文教师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宽容和尊重,这种开放的教学内容也培养了学生对他人宽容和尊重的意识。

(四)语文教师创生新的时代文化

“语文教育活动的内容来自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化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及其鲜明的时代特征。”[2]语文教师是语文教育活动的直接引导者和文化的传播者,语文教师不仅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代生活的节奏同步,还应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服务。然而,语文教师在传授文化的过程中,并不是单一的传播者,他们通过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反思,发扬自主探究的精神,在平时坚持不断学习的情况下又创生了新的时代文化。语文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语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文化。

三、学生因素

(一)语文教师养成并提升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

“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则是陶冶人性、建构灵魂、完善心智、促进生命成长的摇篮。”[3]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单纯地教会学生如何听、说、读、写,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德国教育文化学家斯朗格曾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引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4]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时通过与文化的交流、感悟和体验,建构人格与灵魂,使学生养成文化主体性意识。

(二)语文教师构建并丰富学生的文化内容体系

“语文是文化厚重的积淀,是生活的美丽呈现,是民族智慧的凝结。”[5]语文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把丰富的精神文化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课堂中享受精神文化的熏陶。学生不仅在语文课堂中学得语文知识,还学得生命知识、情感知识、审美知识;不仅在课堂中学得语文智慧,还学得做人的道理;不仅在课堂中学得中国历史,还学得外国历史;不仅在课堂中吸收了本国文化,也吸收了外国文化。

(三)语文教师奠基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质层位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是一个鱼目混杂的时代,各种混合着杂质的流行元素通过网络迅速地传播到学生的面前。仍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判断事物是否健康的时候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受非主流文化的影响,很容易走上歧途。语文教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教育,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鉴赏风景,如何批判新生事物。学生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自身素养,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化品位。

(四)语文教师培养并巩固学生的文化行为习惯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是靠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不是靠单一的言传讲授,还要靠教师的身教。教师本身做好榜样,让学生产生敬佩之情,然后使学生产生模仿之心。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要及时地批评指正,并且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改正。在引导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心理,采用民主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良好文化行为习惯。

四、结语

中职语文教师的文化使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设立的,因为中职学生的文化底子薄弱,人文素质较低,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懂得如何教书,又要懂得如何育人。中职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我们不仅要把学生教养成有知识的人,还要把学生教养成有文化的技术型人才。

注释:

[1][2][3][5]曹明海:《本体与阐释:语文教育的文化建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20页,第23页,第32页,第34页。

[4]吴式颖主编:《外国现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8页。

参考文献:

[1]曹明海.本体与阐释:语文教育的文化建构[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2]姜凌.创生型教师文化的理论建构与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3]吴式颖主编.外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论语文教育的文化价值 篇7

1人在言语中确证自己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学习语文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语言的过程,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语言就是在学习一个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维特征,民族的习俗教化,民族的生活习惯。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在文化的过程中确认自己的存在。因此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人是文化的动物。

2人在文化中寻找自己的类特征

人类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他在生存中通过习俗、礼仪、制度等确定他在社会中的位置,并在与其他人交往中寻找自己与他人的共性,寻找融人社会集团的类特征,而这些相似的习俗,约定的制度是文化的积淀和文化的相互影响。人类需要文化证明自己的种族身份、地域特征,证明自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二、语文课程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语文课程内容包括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也包括课外学习内容。课外学习内容所包括的课外读物,社区文化活动,民俗礼仪,社会历史,自然风光等所蕴涵的文化内容自不必说,单是课堂教学内容,就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字镌刻着民族文化的烙印;语言奠定着民族文化的特征;文学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神;各类文章教人生活的方式和生活的态度,教人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汉字的笔画、结构凝聚了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特征。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站立起来才能成为“人”;“人”“言”要讲“信”;人的“存在”离不开后代的延续(子)和土地(土),存在就是在时空上的绵延;而人要“活”着就离不开“水”,也离不开“舌”头,因为人要用舌头言语来证明自己存在,活着不仅是躯体的生理性活着,还要精神活着。细究每个汉字,都能发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命智慧。正如曹明海教授所说:“汉字形体结构具有直观性、象征性等特点,其形体构成与人的思想、情感、生活和行为往往有机地联结在一起,充溢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汉字的形体结构保存了远古社会的生活状况;同时,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把社会文化凝聚其中。”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个人文化的象征。每时每刻我们都离不开语言,我们在用语言言说着自己的存在,生活的故事。人类利用语言符号传承文化,也在利用语言符号创造文化。

从一种语言的词汇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民族对世界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从一个人的词汇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眼界和修养;从一种语言的语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思维特征和思维习惯,从一个人的语法习惯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维习惯;从一种语言的发音特征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心态,从一个人的发音特点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情绪。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是人的文化的表征。

师生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他们都带着自己的文化背景来到课堂,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经历,有着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有着自己对世界的独到的认识,只不过教师在生活阅历上比学生丰富,对世界的看法相对学生比较成熟,知识的积累比学生富有。但是学生并不是一块等待涂染的白板,等待罐装的容器,他们是等待点燃思想、激励精神、扩大视野的有文化的生命体。

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是主体间的对话活动,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语文教学主要是师生通过对一篇篇凝聚作者思想、情感的文章的解读,学习语言,体味生活,感悟人生。有价值的语文课堂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灵魂与灵魂的相遇,文化与文化的交流。在对话交往活动中,思想得到启迪,视野得以拓展,文化图式得到扩展。新的文化不断得以创造,新的文化人也在不断地诞生。

三、语文教育文化价值的教学取向

语文教育对人的文化价值是通过语文本身所蕴涵的文化内容熏陶渐染形成的,文化是附着在语文教育上的,它本是语文教育整体中的一个层面,文化与语文形成同构关系,因此文化的内涵和意蕴不是靠说教来揭示的,而主要是要用情感去感受,要用思想去领悟,语文拒绝空洞的说教,拒绝支离破碎的告白。语文课不是民俗风情,礼仪教化,人生态度的堆砌和说教,而是在理解、感悟中在精神上形成一种文化的自觉,形成一种对文化的认同与归属的内在情感和信念。

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每个人的发展基础之上的,文化的发展即是人创造的文化的集合。人的文化审美,文化批判能力是人得以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

摘要:语文教育能够满足个人与社会对文化的需要,具有文化价值。语文教育的文化价值的实现需要语文课程文化内容的熏陶渐染,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和文化批判精神。

关键词:语文课程,文化价值,审美能力,批判精神

参考文献

[1]曾明海:《论语文教育的文化特性与情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 (1)109-114.

[2]田汉族、高玉英:《课堂教学生活:一种教育人类学的阐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5:11-14.

论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化向度 篇8

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曾经敏锐地指出了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他说:“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如果没有现代科学, 没有现代技术, 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 没有民族人文精神, 不打自垮。”饱经战乱的阿富汗也始终不忘民族文化的承续, 其国家博物馆大门上的横幅告诉人们:只有文化和历史活着, 一个国家才活着。而对于我国来说,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是世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世界东方文化的源泉与核心, 是炎黄子孙代代相传得以生存繁衍的精神力量与民族血脉。而语言和文字不但是文化的重要内容, 更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 在本土文化传承方面, 再也没有其他学科有语文学科一样的优越条件了。

我国2000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 语文课程的功能不能局限于指导学生正确、熟练地理解和运用母语, 操练文字的识别与书写能力、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能力, 而是需要在此基础上强化对学生文化道德素养及审美情趣的提升。因此, 语文教学过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过程, 而是通过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文化精神的熏陶与塑造过程。以全国现行的多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尽管这些教材在编排上存在一定的序列差异, 但是, 我们可以发现, 每个版本无不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缩微品, 不但融汇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 礼仪文化, 以及生活文化等, 还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民族个性与精神特质等。如《孟子·鱼我所欲也》弘扬了中华民族自知羞善之心的文化自觉性及能舍生取义的大义美德;文天祥的《正气歌》中“当其贯日月, 生死安足论”激昂忠烈, 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英勇豪壮, 无不彰显了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过秦论》、《六国论》尽显历史的踪迹及理性传统……

基于此, 我们认为语文学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科目, 而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责任———这就是语文学科的学科职责所在。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借助于传统的或者现代的经典文本, 引导学生参与语言实践, 以此来丰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 促进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 最终达到唤醒学生灵魂, 丰润学生生命的内在素养, 以及外在气质的目的, 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及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化功能已经被考分所挤压, 语文课程中的历史、地理, 以及审美等文化元素被应试的机器凌迟和粉碎, 而成为各种只需死记硬背就可以获取高分的知识点, 语文教学的文化功能已经被消解得无影无踪。同时, 当今中学语文教学的地理空间被最大限度地压缩, 徒有四壁的教室将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与真正的语文世界隔离开来, 而校园文化或者课堂教学文化被有意或无意地被忽略了。在此模式下, 学校培养的学生虽然“才华满腹”、“知识渊博”, 但是, 他们缺少对自身民族文化的感悟力, 更缺少一种文化气质。因此, 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对这种“去文化性”与“去灵魂性”的应试教育进行拨乱反正, 重返文化教学的向度, 实现“做中国人, 铸民族魂, 传文明火, 扎文化根”的教育理想, 让语文教学成为促进青少年个人修养和人格发育的重要途径, 担当起弘扬传统文化, 重塑中国文化主体性,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大任。

二、语文教学中文化向度的实现策略

第一, 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素材, 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验与吸收能力。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以文质兼美的文章为载体的, 而对文章的理解必须与学生当下的生活相融, “文化的历史和文化的内容只有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才会焕发新的活力, 也才能被理解继承和发扬光大”[1]。语文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它融汇了诸多的传统美文, 不但包含了汉语言的文化内涵、文学之美、艺术与文化发展的源流、名人轶事、节日民俗等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素材, 还考虑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 以及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等因素, 是绝好的教学素材。因此, 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有步骤地进行教学,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特别是针对中学生的记忆优势, 督促他们大量地诵读名家名篇, 以培养他们的语感, 逐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如教材中的经典古诗文蕴含了民族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 更积淀着中华民族永恒的精魂, 是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行为方式, 以及思想精神的集中体现。让学生诵读古典诗文可以让他们感受浩渺宇宙的深邃, 丰富人的情感与审美意识, 感悟人生的真谛, 更能使学生的精神得到释放, 启迪灵感, 激发创造的思想火花。无论是孔子为生民立命,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博大胸怀, 还是曹操《观沧海》、《短歌行》中对生命价值的思索, 都会激发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潜化学生的人文品格。

第二, 要树立“大语文”观念, 将文化熏陶置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外。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对语言的习得, 而不是对语言知识的灌输。因此,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超越课堂教学的局限, 将语文教学拓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形成“大语文”教学的观念。学生亲身体验过的文化的魅力更具有持久性, 这就要求语文教学的文化熏陶也要拓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学校和班级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日常生活中直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接受传统文化的感染。如可以在班级设立“善相劝”奖, 以鼓励学生借助于传统经典对世人以善相劝;设立“予以多”奖, 奖励那些挖掘传统经典美文供大家共同学习的学生;设立班级图书角, 开展传统经典阅读活动;举办古诗词朗诵会, 激发学生对高雅的民族文化的热情;甚至还可以利用走廊、楼道展示文化名人的事迹、学生的书法与艺术, 等等。总之, 让学生在生活的每个空间与时间之中都能感受到中华语言文化的魅力, 但是又不会直接面对有形的语文教学活动。

第三, 要将语文教学与乡土文化充分结合起来。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 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自然风光、风俗民情……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我们正是生活在这种孕育了我们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的自然风光与民风民俗之中。这种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生活世界”包含了大量生动的人文因子与写作素材。而我们的语文教育就必须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在大自然中释放情怀, 挖掘植根于我们的吃穿住行之中的乡土文化内涵, 唤起学生的回忆, 让学生深入感触与理解乡情与文化。如通过开展“话说家乡”演讲活动, “我的家乡”手抄报活动, “家乡的符号”作文赛, 以及“乡音茶话会”等活动, 不但可以延承乡土“文脉”, 而且可以沿承乡土文化“人脉”, 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进取心。同时, 现行语文教材中也选编了不少于本土风土人情或者人物故事相关的篇目, 因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教师可以根据现有材料深挖其中的文化意蕴。

第四, 要培育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文化。作为课堂活动主体的师生都是文化生命体, 都具有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态度以及文化背景, 并且会在课堂中或多或少地表现这种文化。尽管教师的生活阅历与思想更加丰富, 但是学生并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是一个个等待点燃思想、激励精神、扩大视野的文化生命体[2]。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文本都是文化的学习者和创造者。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往与对话活动。因此,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在课堂中主宰对文本的解读, 从而剥夺学生的文化感悟与文化创造机会, 而应该是教师借助于文本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之间形成民主对话, 在和谐的氛围中诱发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 运用语言, 体味生活, 以及感悟人生, 从而在文化传承中创新文化。

摘要:语文学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科目, 而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责任, 语文教学的本质应该是传统文化教育。但是, 长期以来, 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化功能已经被应试教育所消解。因此, 我们必须利用课堂教学的素材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验与吸收, 以“大语文”观将文化熏陶置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外, 将语文教学与乡土文化充分结合, 培育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文化。通过这些途径, 重塑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化向度。

关键词:语文教学,本质,文化向度,实现策略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论语文教育的文化特性与情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5 (1) :109-114.

语文与文化论 篇9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入文化涵养的重要性

首先, 这是由语文课堂的特殊性决定的。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就是语文课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是最密切的一门课程, 小学语文课程中需要学习的说话以及写字不仅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 同时也是人生活中的基本工具。正是这一点就决定了我们应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入更多的文化涵养, 这样才可以让语文课发挥其基础性学科的特点和作用。

其次, 就是小学阶段的特殊性决定我们需要在语文课堂中注重渗入文化涵养[1]。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语言上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 对于口语的使用以及文字的书写, 都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注重文化涵养的渗入, 对于小学生之后使用汉语时, 不管是口语表达和书写, 都可以做到文明用语以及书写美观。

最后, 渗入文化涵养还是塑造人的品格的重要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们不仅处于知识累积阶段, 其人生也是刚刚起步, 面对大量的信息以及各种生活方式其自身是没有判断力的, 所以需要我们渗入文化涵养来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这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2]。

二、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入文化涵养

(一) 在语文教材中深入文化涵养

教材是施教的基础, 所以在教材的编订以及选择上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定要做到在有限的书本空间中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文化涵养。比如在选择古典诗歌的部分, 张志的这首《渔歌子》因为其独特的意境以及巧妙的构思, 就能够引起小学生们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深深向往。要做到可以让小学生通过我们所选择的教材对于中国古典文化加深理解, 并且深深地爱上中国古典文化, 这才是小学语文的一个基础性功能。

除了教材中的文化美, 德育美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现在我们不仅应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章来讲解, 还应该选择那些可以给人正面鼓励以及给人德育熏陶的文章。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以及生活的艺术, 所以就需要渗入更多的文化涵养来促使小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 主要讲述了一对父子在地震中的感人事迹。我们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就需要引导学生去注意课文中透露出的深厚的父子情, 然后再给学生讲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伦理道德, 这样不仅学习了文章, 还可以站在文化的高度上带领学生领略我国传统文化。通过语文课, 我们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语言技巧, 同时还可以通过让他们感受到传统美德来历练自己的品格。

(二) 加强书法教学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文字书写可以像书法这样带有人的品格, 可以象征一种气节。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很多时候书法只是一种课文娱乐项目, 没有被真正重视起来, 所以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注重日常的书法练习来锻炼自己的汉字书写。举个例子, 现在很多学生对于笔画的顺序都了解不清, 这对于传承文化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日常讲课中, 时常提醒孩子们去注意较为生僻的汉字以及新遇到的字词, 然后老师示范正确的写法让同学模仿[3]。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可以每周拿出一节语文课或者安排专门的书法课来讲授书法学习。

三、开展课文阅读补充课堂教学的有限性

阅读的作用好像已经不再需要多加叙述了, 通过开展课文阅读来补充课堂教学的有限性这已经成为了几乎每个语文老师都在做的事情。但是一定要注意安排课文阅读中对于文化涵养的渗入, 课外阅读不能是一种漫无目的的阅读, 而应该是在与教材紧密结合基础上发挥自主性的阅读。

举个例子, 在学习到《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 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文中情节的历史背景, 这一点可以让小学生们自己在课外阅读古代历史以及相关小说来进行。在课堂上, 让学生先对此发言, 把自己阅读课文的所得做一个分享, 通过交流彼此的信息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再安排学生课外阅读儿童版《三国》中的其他片段来加深对于诸葛亮等人物的理解。课文不仅仅是工具, 还是传承文明的最好的工具之一, 所以我们要通过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 并且因此让学生爱上古代文学作品。

四、结语

目前,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小学生们所接触的社会以及信息是多种多样的。身为语文老师, 我们就更加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文化涵养的渗入, 让学生可以据此吸收更多的传统文化以及美德素养, 可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文化积淀。

参考文献

[1]钱少洪.教之无“文”行而不远——浅谈如何凸显语文教学的文学性[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1 (10) :36-38.

[2]陈义.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文化涵养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综合, 2011 (9) :34.

语文与文化论 篇10

一、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中华文化亘古绵长, 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笔者认为, 传统文化的渗透不是单方面的工作, 需要学生和家长、老师共同努力。不能为了渗透而渗透, 要掌握核心要素要点, 让渗透变得更加积极、有意义。传统文化教育是家长的重要职责, 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 要尽量去引导, 作为家庭教育中最主要的角色, 父母的适当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引导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学生, 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 这比单方面的学校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当然, 在传递传统文化经典时, 要适可而止, 因材施教。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教育中的当务之急, 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的健全品格和格局乃至高尚情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儒家文化可以当代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两千多年前, 儒家思想提出做人的原则与抱负应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激励了无数的爱国志士, 如屈原、岳飞、文天祥等用他们鲜红的血液、舍我其谁的气概, 向世人诠释了何为修身、齐家、平天下。他们的英勇事迹千古传颂。儒家文化思想更激发了不少文人墨客的爱国热情与斗志, 很多文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 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光辉的一笔。

正是因为国民的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虽历经坎坷却依然长盛不衰。因此, 我们应时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精神, 让学生懂得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应该担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 为实现自己的价值, 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唐诗宋词让学生的审美水平达到更高的层次

唐诗宋词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历史, 也是中华民族璀璨的传统文化, 更是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每每提到这些, 我们总是能想起家喻户晓的李白、白居易、杜甫等名家。他们的才华被历史铭记,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那样的辉煌领域, 没有人可以超越他们的成就。一篇篇佳作在诗人的浪漫情怀下, 显得生机勃勃, 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笔下所塑造的情景, 在给后人带来了许多美的感受的同时, 让人无限遐想。极具美感的唐诗宋词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文化熏陶, 也可以积累学生的知识储备。

3. 戏曲文化让学生们的欣赏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说到戏曲, 会让不少高中生感到“囊中羞涩”。很多人没有接触过, 甚至对戏曲很陌生, 不熟悉。与之相对的是, 当今学生对流行音乐、真人秀、大型网游等更为熟悉。殊不知戏曲是一种集文学性、音乐性、舞蹈性、艺术性、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为一体的表演形式, 它对表演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应该说, 一个人要是会表演戏曲, 那可以断定, 这个人一定是综合能力强、多才多艺的人。因此, 在日常教育中, 我们也要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 让学生学会欣赏经典之作, 学会欣赏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

1. 高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

近几年来, 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往往被忽视, 国家虽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呵护”传统文化教育, 可长期以来, 中国社会不断受到“舶来品”的冲击, 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现如今有人觉得国学经典不接地气, 更有甚者觉得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没有丝毫意义, 可有可无, 逐渐形成了一股家长忽视、老师不细致、学生总漠视的风气。然而传统经典是经过千百年历史的积累而成, 其参考价值和学习意义是无法衡量的, 如《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这句经典, 道出了学习和思考之间的相互作用, 连外国人都刮目相看, 然而我们却熟视无睹。

2. 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文人气质是语文教师不该缺少的, 可是现如今许多语文教师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深造与学习, 将国学经典的教授变得死气沉沉、毫无朝气, 甚至连老师自己也搞不清楚文章所指, 传统文化的学习水平大大降低。另外, 教师文化素养的参差不齐和教授能力的差异, 也导致传统文化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难以全方位渗透, 传统文化的教育难以开展。

三、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1. 汉语思维方式的渗透特点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 是我们思维方式的主要反映手段和表达方式。如古典修辞手法中强调的首尾照应、前后相观, 这正是中华民族整体思维方式最好的印证, 在实践教学中应当重点突出这一思维方式特点, 加以灌输和应用。

2. 应重点挖掘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意义的精髓

在高中语文实践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 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精髓。教师应当将内容中所传递的传统文化观念、视角、内涵作为教学重点, 对其中所传达的道德行为观念、文化素养、风俗习惯及传统价值观念等内容进行传播和灌输, 并通过学生的自我品鉴和自我解读将这些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精髓融化到学生的内心当中来, 从而产生与传统文化的共鸣。

3. 要巧妙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众所周知, 课堂实践教学是语文教学渗透和传播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方式, 因此, 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很多经典作品中有一些抒景赞物的文学创作, 这些良作大都构思新颖、用语巧妙, 需要从字里行间延展, 想象作品所传达的意境。

4. 课外传统文化教学的拓展

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不应该只局限于在课堂上, 还要充分扩展到课外学习中去, 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主要的方式有:首先是指导学生进行经典古文的品鉴、赏析, 并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古文讲解分享会, 让学生在漫长的积淀中形成较强的传统文化创新能力;其次是鼓励学生在课余加大传统典籍阅读范围, 拓展知识面, 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从作品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总之,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学生对李白与白居易的敬仰、对巴金与老舍的崇敬、对雨果和莫泊桑的欣赏已经不足以使他们脱颖而出。所以, 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语文教学的基本现状作为出发点, 通过不同的途径推进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使学生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新作品。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传统文化的国度, 传统文化不但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 而且还规范着现代人的文化素养。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历史性, 但从实践来看, 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形式与内容上的不一致、不协调。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中, 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参考文献

[1]王封.高中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的核心价值[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4) .

[2]吴碧芬.论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学底蕴的塑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03) .

语文与文化论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性

0前言

众人所熟知,语文中包含着文字的解读,也包含着文化的传承。如此说来,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教育时期是学生学习为人处世的最佳时期,也是接受传统文化精华熏陶的最好时期,将高中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要的教学途径。文章通过分析传统文化的有利点讲述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中渗透的重要性。

1传统文化对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被遗留下来,皆是经过前人的取精去粕。对国人的影响在无形与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使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更加深远。在传统文化渗透下的教育,国人更加懂得注重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知识涵养,其注重因材施教的举措至今为现代教育所借鉴。从传统文化中传承到的爱国情怀,让国人情绪不断激情高昂。

当然,传统文化也有很多限制性。其尊师重道的思想牢牢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传授的知识,在学生的眼中成为不可更改的真理,这反而阻碍了学生自己思考事物的能力,影响其自身的是非观念。除此之外,“父母在,不远行”成为现代青年人心安理得不自理自主的理由。可见,正确的在教育中传承传统文化是及其重要的。

2在语文教育中弘扬传统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向青少年传承传统文化更是摆在眼前的难题。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缺少的认知使其曲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此刻在语文教育中正确引导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显得尤为重要。高中时期是青少年接受事物真伪的最佳年龄期。高中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讲解。在高中语文中,应该积极主动的接受传统文化的渗透,课本上的经典古篇与文学作品中那些古人无可比拟的风采应该努力让学生去接受。

3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传统经典

3.1在高中语文中文化渗透的具体表现

传统文化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更多的经典作品中注重意境和氛围,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要抓住其关键情绪,致力于渲染气氛,相信学生的情绪、兴致会更好的被带动起来。《诗经》中有《蒹葭》那样的纯恋之情;有《采薇》那样的思乡之情;也有《君子偕老》那样的相濡以沫。除却古诗,柳三变的爱恨情仇、颠沛流离;纳兰容若的恬静淡然、万事皆空;荆轲的忠肝义胆、侠骨豪情都是可以让学生欣赏借鉴的深重情谊。

3.2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现如今,传统文化被提及的次数每况愈下,即便国家不断提倡传承传统文化,但受西式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断受到冲击。西方节日在青少年中不断被庆祝,越来越少的人记得重阳节是几月几日,除却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日以外,甚至有人不知道寒食节是什么。当代青年更喜欢读外国文献,弹奏肖邦名曲,忘记了高山流水的余音绕梁,再也没人知晓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近年来“孔庙文化”、“中国年”不断在西方国家开展,汉语热潮不断在西方国家兴起,外国人不断想见识神秘的东方国度。国人却以学习英语等外语语种为荣,并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熟视无睹。

现阶段的语文教师早不是过去文绉绉的样子。更有甚者,一些教师不知道国学文章中的真正寓意。缺乏深造的教授将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无聊至极。学生更加不愿意去接受如此毫无意义的知识。

4如何依托高中语文渗透中华传统

国人习惯于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模式,中华文化的特点在于注重修辞、在于首尾呼应。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不断规范和灌输这一思想,能让青少年更容易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除此之外,教师要深入的去了解传统文化的故事背景。认真探讨传统习惯与道德责任观,让学生由心底与传统文化产生共鸣。

要通过实践为学生树立榜样英雄,传统文化中塑造了很多经典英雄形象。通过不断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利用传统文化本身博大的知识量引导学生对古典文章的作者和文章中铁血柔情的英雄们产生敬仰。如此,学生扩大了知识层面,不断吸收有意义的知识,使其减低对西方经典的热情,传统文化将脱颖而出。

5结论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被遗忘,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皆令高中教育中语文教育的重担不断加剧。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中的不断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断沟通互动、家长的充分支持和鼓励,在教师不断深造与学习中,在学生不断接受和被感染中,共同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语文与文化论 篇12

一、国学思想植入, 切实可行

语文教材的内容都是教育工作者精心挑选的, 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思想, 这样才能与教材相呼应, 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语文素养。

第一, 从识字教学中学习国学。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并且相互联系, 汉字的学习与汉字文化紧密相连, 如果汉字的学习, 脱离了汉字文化, 不但不利于汉字的学习, 而且也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小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没有形成系统, 主要依靠感性思维学习, 教师应当联系汉字文化语境进行汉字教学, 让学生感受到汉字学习的乐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习效率, 继承并发扬中国文化。

第二, 从阅读教学中学习国学。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结晶, 教师应当妥善利用国学思想, 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实现全面发展。小学天性爱玩, 活泼好动, 并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尤其是对身边的事物和未知的世界。因此切不可采用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 这样不但无法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而且会误人子弟。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汉字的学习只流于表面是不可取的, 必须给予其更深层的智慧, 阅读是汉字学习中, 教师常用并且有效的策略之一。

二、国学思想的植入, 势在必行

随着科技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人类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语文的教学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第一, 价值取向的缺失。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变得轻而易举, 网络传播正能量的同时, 一些消极的思想也会夹带其中。小学生没有辨别能力, 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作为奋斗在教育事业第一线的教师, 有义务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使国学思想深入学生灵魂。

第二, 表达力欠缺, 想象力不足。现代教育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国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结晶, 恰当的引导, 能够让学生静心思索, 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国学思想融入语文教学, 是必需趋势, 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表现。

三、国学思想的植入, 妙在得法

第一, 有的放矢, 让国学思想扎根课堂教学。以识字教学为例, 调查发展, 相对于其他学习方式, 形象记忆、动作记忆以及生活记忆等方式,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猜字谜虽然很常见, 但是要把它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会运用教师不是很多, 主要是欠缺这方面的知识, 教师要想运用猜字谜的教学方法, 必须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猜字谜是传承国学思想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以猜字谜的方式探讨中国汉字文化, 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例如:学习“生”这个字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采用猜字谜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牛走独木桥”学生经过认真思考, 仍然无法得出正确答案, 当PPT上出现“生、牛、午”这几个字时, 学生恍然大悟, 原来牛站在“一”上面就像走独木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授课, 学生不但掌握了汉字, 而且锻炼了想象力。

第二, 兴之所至, 让国学思想晕染课堂。新课标要求, 通过语文教学陶冶学生情操,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健全学生人格, 实现全面发展。语文教学关于学生个人和祖国的未来, 因此课堂教学中, 必须将国学思想融入其中,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笔者在日常教学做了一些尝试。如巧用古诗词、邂逅名人名言以及爱上广告语等, 这样教学方式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第三, 抛砖引玉, 让国学思想充实课堂。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传授学生知识, 更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最大的动机, 如何将国学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中, 兴趣是关键。例如:学习《棉鞋里的阳光》时, 教师根据在教学中渗透国学思想“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国学思想的推行得到联合国的大力支持, 联合国设立了“国际孔子教育奖”, 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外, 其他学术流派的论述也充满了智慧和境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国际上掀起了一场“中国文化”的热潮, 他们认真学习中国古代文化, 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应当将国学学好, 因此国学进行课堂教学, 势在必行。

文中总结了几种国学的课堂教学方法, 希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习效率。与此同时, 中国古代文化, 尤其是汉字文化, 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摘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多元化文化的冲击, 使得人们降低了对文字的兴趣。为了传承中国文化, 必须将国学文化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将国学应用在语文教学中, 并提出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学意义,兴趣,素养,策略

参考文献

[1]周玉瑾.国学思想植入低段语文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 2015 (4)

上一篇:学校养成教育下一篇:心肌梗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