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教学中学语文

2024-06-14

民族文化教学中学语文(共12篇)

民族文化教学中学语文 篇1

一、语文教学的本质应该是传统文化教育

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曾经敏锐地指出了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他说:“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如果没有现代科学, 没有现代技术, 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 没有民族人文精神, 不打自垮。”饱经战乱的阿富汗也始终不忘民族文化的承续, 其国家博物馆大门上的横幅告诉人们:只有文化和历史活着, 一个国家才活着。而对于我国来说,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是世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世界东方文化的源泉与核心, 是炎黄子孙代代相传得以生存繁衍的精神力量与民族血脉。而语言和文字不但是文化的重要内容, 更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 在本土文化传承方面, 再也没有其他学科有语文学科一样的优越条件了。

我国2000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 语文课程的功能不能局限于指导学生正确、熟练地理解和运用母语, 操练文字的识别与书写能力、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能力, 而是需要在此基础上强化对学生文化道德素养及审美情趣的提升。因此, 语文教学过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过程, 而是通过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文化精神的熏陶与塑造过程。以全国现行的多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尽管这些教材在编排上存在一定的序列差异, 但是, 我们可以发现, 每个版本无不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缩微品, 不但融汇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 礼仪文化, 以及生活文化等, 还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民族个性与精神特质等。如《孟子·鱼我所欲也》弘扬了中华民族自知羞善之心的文化自觉性及能舍生取义的大义美德;文天祥的《正气歌》中“当其贯日月, 生死安足论”激昂忠烈, 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英勇豪壮, 无不彰显了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过秦论》、《六国论》尽显历史的踪迹及理性传统……

基于此, 我们认为语文学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科目, 而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责任———这就是语文学科的学科职责所在。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借助于传统的或者现代的经典文本, 引导学生参与语言实践, 以此来丰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 促进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 最终达到唤醒学生灵魂, 丰润学生生命的内在素养, 以及外在气质的目的, 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及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化功能已经被考分所挤压, 语文课程中的历史、地理, 以及审美等文化元素被应试的机器凌迟和粉碎, 而成为各种只需死记硬背就可以获取高分的知识点, 语文教学的文化功能已经被消解得无影无踪。同时, 当今中学语文教学的地理空间被最大限度地压缩, 徒有四壁的教室将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与真正的语文世界隔离开来, 而校园文化或者课堂教学文化被有意或无意地被忽略了。在此模式下, 学校培养的学生虽然“才华满腹”、“知识渊博”, 但是, 他们缺少对自身民族文化的感悟力, 更缺少一种文化气质。因此, 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对这种“去文化性”与“去灵魂性”的应试教育进行拨乱反正, 重返文化教学的向度, 实现“做中国人, 铸民族魂, 传文明火, 扎文化根”的教育理想, 让语文教学成为促进青少年个人修养和人格发育的重要途径, 担当起弘扬传统文化, 重塑中国文化主体性,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大任。

二、语文教学中文化向度的实现策略

第一, 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素材, 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验与吸收能力。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以文质兼美的文章为载体的, 而对文章的理解必须与学生当下的生活相融, “文化的历史和文化的内容只有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才会焕发新的活力, 也才能被理解继承和发扬光大”[1]。语文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它融汇了诸多的传统美文, 不但包含了汉语言的文化内涵、文学之美、艺术与文化发展的源流、名人轶事、节日民俗等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素材, 还考虑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 以及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等因素, 是绝好的教学素材。因此, 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有步骤地进行教学,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特别是针对中学生的记忆优势, 督促他们大量地诵读名家名篇, 以培养他们的语感, 逐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如教材中的经典古诗文蕴含了民族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 更积淀着中华民族永恒的精魂, 是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行为方式, 以及思想精神的集中体现。让学生诵读古典诗文可以让他们感受浩渺宇宙的深邃, 丰富人的情感与审美意识, 感悟人生的真谛, 更能使学生的精神得到释放, 启迪灵感, 激发创造的思想火花。无论是孔子为生民立命,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博大胸怀, 还是曹操《观沧海》、《短歌行》中对生命价值的思索, 都会激发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潜化学生的人文品格。

第二, 要树立“大语文”观念, 将文化熏陶置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外。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对语言的习得, 而不是对语言知识的灌输。因此,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超越课堂教学的局限, 将语文教学拓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形成“大语文”教学的观念。学生亲身体验过的文化的魅力更具有持久性, 这就要求语文教学的文化熏陶也要拓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学校和班级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日常生活中直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接受传统文化的感染。如可以在班级设立“善相劝”奖, 以鼓励学生借助于传统经典对世人以善相劝;设立“予以多”奖, 奖励那些挖掘传统经典美文供大家共同学习的学生;设立班级图书角, 开展传统经典阅读活动;举办古诗词朗诵会, 激发学生对高雅的民族文化的热情;甚至还可以利用走廊、楼道展示文化名人的事迹、学生的书法与艺术, 等等。总之, 让学生在生活的每个空间与时间之中都能感受到中华语言文化的魅力, 但是又不会直接面对有形的语文教学活动。

第三, 要将语文教学与乡土文化充分结合起来。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 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自然风光、风俗民情……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我们正是生活在这种孕育了我们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的自然风光与民风民俗之中。这种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生活世界”包含了大量生动的人文因子与写作素材。而我们的语文教育就必须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在大自然中释放情怀, 挖掘植根于我们的吃穿住行之中的乡土文化内涵, 唤起学生的回忆, 让学生深入感触与理解乡情与文化。如通过开展“话说家乡”演讲活动, “我的家乡”手抄报活动, “家乡的符号”作文赛, 以及“乡音茶话会”等活动, 不但可以延承乡土“文脉”, 而且可以沿承乡土文化“人脉”, 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进取心。同时, 现行语文教材中也选编了不少于本土风土人情或者人物故事相关的篇目, 因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教师可以根据现有材料深挖其中的文化意蕴。

第四, 要培育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文化。作为课堂活动主体的师生都是文化生命体, 都具有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态度以及文化背景, 并且会在课堂中或多或少地表现这种文化。尽管教师的生活阅历与思想更加丰富, 但是学生并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是一个个等待点燃思想、激励精神、扩大视野的文化生命体[2]。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文本都是文化的学习者和创造者。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往与对话活动。因此,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在课堂中主宰对文本的解读, 从而剥夺学生的文化感悟与文化创造机会, 而应该是教师借助于文本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之间形成民主对话, 在和谐的氛围中诱发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 运用语言, 体味生活, 以及感悟人生, 从而在文化传承中创新文化。

摘要:语文学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科目, 而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责任, 语文教学的本质应该是传统文化教育。但是, 长期以来, 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化功能已经被应试教育所消解。因此, 我们必须利用课堂教学的素材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验与吸收, 以“大语文”观将文化熏陶置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外, 将语文教学与乡土文化充分结合, 培育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文化。通过这些途径, 重塑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化向度。

关键词:语文教学,本质,文化向度,实现策略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论语文教育的文化特性与情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5 (1) :109-114.

[2]田汉族等.课堂教学生活:一种教育人类学的阐释[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5) :11-14.

民族文化教学中学语文 篇2

贵州省兴仁县大山中学黄国超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源远流长。提到传统文化,人们就会想到“天人合一”的哲思想;想到成熟、准确、丰富而优美的熟语;想到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更会想到“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准则;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精华。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非都是值得弘扬传承的,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条扁担抱着走。” 的婚姻模式,就有悖于我国现行的《婚姻法》。所以,我们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时,更应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文化在中国不断传播蔓延,甚至泛滥,比如,大部分学生、社会人都迷上了过洋节,而淡化了我们自己的春节、端午节等等。传统文化作用在逐渐减弱,受到了空前冷遇。尤其在我们上语文课时,对传统文化基础知识方面很少涉及,或者基本没有涉及过,原因是害怕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是我们教学的思维误区。所以,我们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讲解一些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传统文化之美,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自觉地去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

而语文恰好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她能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语文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那些传诵已久、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因此,依据《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要在注重语言积累、感悟、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的同时,通过文化的感染、思想的熏陶、精神的提升,建构人文精神与人文性格,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地人生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我走上教师岗位即开始思考并努力付诸实施的重要课题。二十多年来,我在每天的语文教学中,从备课、上课、布臵作业等环节入手,寻求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争取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都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达到细水长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果。现在,回顾自己所走的教学之路,谈一谈自己的得失成败,以之抛砖引玉。

一、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

正如王尚文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里所说的“教师应该比学生更可教”一样,教师作为发展中的个体,不仅要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为此,新课标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要广博,思维要灵活,师生关系要和谐。在新型的课堂中,师生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质性的改变,学生的思想被进一步解放,质疑生问的方向更广,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何调节教学方式,让教师游刃有余地驾驭新的课堂。而教学方法有效与否就取决于师生双方的人文素养的高低,而人文素养的提高则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语文课堂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而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培养、提高自己文化素养,丰满生命、锻造生命的乐园。所以,在语文课堂上不仅是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语文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甄别、汲取,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文化,体验文化,规范自己言行举止。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最终,学生将获得一个灵秀、丰满的生命。

二、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内核,兼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要想把这些文化因素渗透、融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本人是这样尝试的:

在备课时下足功夫。所谓备课是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我们要想在教授学生知识中渗透传统文化,就必须在备课时下功夫。要备课,首先要备教材,其次要备学生。备教材时,要弄清楚一篇课文有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影子,又包含了多少传统文化的因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接触、感受传统文化;备学生时,要弄清楚学生现阶段所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知道什么样的传统文化要渗透,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已不需要耗费时间等。

在上课时做足功夫。所谓下足功夫,其实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显性教授和隐性渗透。显性渗透就是在学习课文时,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就在其中,是必须学习的一部分。例如,我们在学习高中语文必修课时,古文部分已然分开,即散文和韵文之别。

先说散文,散文大致分为:

论说文(如韩愈的《马说》、贾谊的《过秦论》等)

应用文(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等)杂记文(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史传文(如左丘明《左转》、司马迁的《史记》等)而如果从创作时间上划分的话,大致可分为: 先秦散文(如左丘明《左传〃曹刿论战》)两汉至南北朝散文(如王羲之《兰亭集序》)唐宋散文(如唐宋八大家作品)

明清散文(如归有光《项脊轩志》)

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散文,最终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之同时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的还有韵文,即诗、词、曲、赋等文体。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一般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选入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的诗歌如《诗经〃硕鼠》《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压韵的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选入人教版初中中语文课本的诗歌如李白的《行路难》、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词,即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的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和苏轼的《水调歌头》等。豪放派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

曲,即元曲,主要由杂剧和散曲组成。我们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课本主要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赋,主要是汉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当然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汉赋也经历了汉赋、辞赋、俳赋和文赋等几个变体。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中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属于辞赋,而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则属于文赋。

这些传统文化皆是显性教授的内容。那么,隐性的传统文化又在哪里呢?答案当然是在课文里。

归有光在他的《项脊轩志》中讲到“吾妻来归”。“归”是指古代女子出嫁。为什么叫“归”呢?唐代大学者孔颖达注疏说:“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而且,称嫁曰“归”早在先秦时期就确定了。《诗经•周南•桃夭》有诗句云:“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归有光又在文中讲到“吾妻归宁。”“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诗•周南•葛覃》:“害浣害否,归宁父母。”朱熹解释说:“宁,安也。谓问安也。”即出嫁的女子向自己的父母问安。《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冬,杞伯姬来,归宁也。”杜预注:“宁,问父母安否。” 这就是传统文化。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有这么一句:“屈平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这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两个传统文化的因子:古代官员的任免升降制度,和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古代官员的任免与升降,这里简单地讲。除、授、拜、封、召等都表示授予官职,如李密《陈情表》中讲到“拜臣郎中”“除臣洗马”等;还有转、调、徙、迁等都表示调动官职,如《张衡传》中讲张衡仕途“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罢、免、黜、左迁主要表示免职或降级,如上文讲到的“屈平既黜”等。

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是当时著名的纵横家,他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确定“合纵”政策,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齐、楚、燕、韩、赵、魏在东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连横是强秦为了避免六国真正团结起来,自己孤立无援,就派张仪游说各国帮助秦国攻打其他弱国。后来的成语“纵横捭阖”就是由此而生。

不管是显性的传统文化还是隐性的传统文化,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努力让传统文化渗透、滋润我们的年轻一代。

不忘渗透传统文化的第二战场——作业。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作业是我们渗透传统文化的第二战场。作业大致可分为平时作业和假期作业。平时作业除了考虑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之外,还可以借势渗透传统文化。在布臵平时作业时,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古诗文的熟读与背诵。古诗文本身就是传统文化,或者是其载体,熟读或者背诵的过程就是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

2、作文的布臵与写作。

学生在写作文时,多多少少会引用古代名人的事迹或其诗句,而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渗透。

3、成语的日常积累。

我们整日讲中考考题型,说成语是一种必考题型,想办法帮助学生学习和积累,但请不要忘记,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可见,成语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同时还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

除了平时作业,还有假期作业。我们布臵假期作业时,已经并且还将如此进行下去,即让学生在假期中读一本古代名著(如《三国演义》),看一部高质量的古装电视剧,抑或让学生体会春节的习俗,看一看挂满街头的灯笼,抄录并仿写几幅对联等等,相信传统文化不知不觉中浸入学生的头脑和思想意识当中。

4、重视书法教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用筷子吃饭,用毛笔写字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艺术,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汉字构型中表现出来的对称、平衡、流动与形象四种美,书写过程中的动态美、新鲜美,使中国书法成为具有图像性美感的艺术。放眼世界文字,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像汉字那样可以独立发展成一门享誉世界、博大精深的艺术。

四、做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使者

其实,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还需依靠教师的推进和落实。教师就是要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要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当仁不让。而要做好这个艰巨的工作,首先需要高度的责任感。没有责任感,为教书而教书,或是为高考而教书,语文教师就成了一个狭隘的工具;有了责任感,语文教师才能勇于贯彻传统文化的精神,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其次,需要自身素质的提高。俗语说,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拥有一桶水。要想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我们语文教师的自身文化素养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

中学语文教学应弘扬民俗文化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探讨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3.006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3-018-02 收稿日期:2012-02-15

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自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社会对此反响热烈,民众以空前的热情、丰富的活动赋予了传统节日新的生命力。作为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可见弘扬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中学语文教材主要通过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示各时期不同民俗所表现的特殊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民俗文化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和人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弘扬民俗文化,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民俗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 民俗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它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四大类:衣食住行、婚姻家庭、节日娱乐、禁忌习俗。

二、中学语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的原因与可行性分析

(一)原因

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民俗文化,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始终流淌着鲜活的民俗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能感受、体验到语言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能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对于民俗文化的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民俗文化正在消失。而且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洋快餐,看日本动画片,很少了解自己国家的民俗文化,甚至对祖国的民俗文化产生了冷漠感。调查发现,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民俗文化目前只是以“成语”“引语”一类的破碎形式残存于人们话语里,有的学生连起码的常识都缺乏,不少人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敌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导致用方块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习并传播中华文化经典,是当仁不让的使命,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二)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实施民俗文化教育的提供了可能。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未真正形成,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内容大都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授课时若能有所侧重的加以引导,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知识恰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时若能用一些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等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语文课程有利于在教学中弘扬民俗文化。

新课标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开阔学生视野”。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三、中学语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一)利用古诗与文言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历代经典。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等。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俗文化意识。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如自由诵读、开朗诵会、演讲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会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民俗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自然会得以传承。

(二)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民俗文化的弘扬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民俗文化教育。

(三)在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荐和引导 古代文化经典著作,是一座巨大的蕴涵着知识宝库,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广大中学生去摸索。然而中学生却很少有时间去读。但每天若能抽出一点儿时间读一读,对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把祖国经典著作推荐给学生,是对民俗文化弘扬的最好途径。

(四)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弘扬民俗文化。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五)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来弘扬民俗文化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使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教给学生珍视真挚的友情,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教给学生对爱情要忠贞不渝……这些都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心态、美好理想,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善的追求。在教材中若涉及相关的民俗知识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材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思想教育。

(六)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弘扬民俗文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的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中国民俗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民俗文化正逐渐被淡忘。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感悟中国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民俗文化气氛,通过民俗文化来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引导青少年在学习民俗文化时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郑伟荣.民俗——历史文化深厚积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8):118~119.

[2]李桂芳.中学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承传.语文教学研究[J].2004(4):33.

[3]钱穆:《中国学术通义·序》,台湾学生书局,1976年版。

[4]陈娟.《高中语文新课程资源开发应重视民俗文化》《现代语文》 2008.

民族文化教学中学语文 篇4

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累积式理论揭示:获得新的技能要以另一些技能为基础, 并以已获得的技能正迁移的影响, 只有获得较简单的从属技能, 才能学习和掌握高一级的技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种阶梯式教育模式早已被人们接受, 中学与大学的衔接教学在整个阶梯式教学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是在中学语文基础上开设的延伸课程, 也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预科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在学生原有汉语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补”、“预”结合, 集中力量进行强化训练,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使其养成自学和自觉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 为本科阶段各种专业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为高校培养合格的大学生, 为少数民族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衔接教学在其间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做好民族预科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教学衔接, 对语文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操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当前民族预科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的衔接还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由高中转入预科后, 明显显示出语文知识及学习方法的不足。因此要使学生在原有技能的基础上顺利掌握新的高一级的技能, 教师必须重视衔接教学, 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1 明确预科和中学语文教育的主要区别

语文课程的性质应该是一致的,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其基本特点, 人文性要求是语文课程的本质要求。东南大学王步高等教授表示中小学语文课与大学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有重合, 但两者定位是有区别的。与中学语文相比, 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更是定位为“以预为主, 以补为辅, 补预结合”。预科大学语文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对人文性有着更高一层的体现与要求。当前现实是, 中学语文课相对偏重工具性, 主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人文性只是兼顾, 很少能够引导学生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阅读文学作品。而预科大学语文课重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

预科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学习大学语文的目的, 即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两者的学习目的和目标不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虽然明确规定了学习语文的目的, 但实际大多数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好的高考成绩, 考入理想的大学。而预科学生已经完成了高考, 又还没有确定专业, 因此学习目的不明确, 一些学生的目标只是在期末考试中能够及格, 因而学习不认真, 作业应付了事, 甚至有个别学生随意旷课。

预科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手段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其研究性、深入性和创新性上。古今中外经典文选是中学语文主要内容, 但多有删节, 内容相对较短浅, 理论性、应用性不强, 教学进程相对较慢, 教师常采用讲读、问答式的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分析, 强调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 培养学生对语文课工具性的掌握能力, 语文课的人文性上处于启蒙教育。而大学语文则相反, 多用分析、讨论、比较、启发的方法, 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本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两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同。中学生学习主体意识不强, 对教师依赖性较强, 被动地接受教师对知识的传授, 很少自主学习, 课余时间主要用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一般很少拓展阅读。预科大学语文教学应强调的是对文体的感染力、审美能力及语言交往能力, 强调广阔的视野。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语文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人文精神, 促进学生精神成人。预科学生必须学会自学, 做到自主学习, 带着问题听课, 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要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认为, 大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把学生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语文胃口给重新调试过来, 然后, 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自学。

2 凭借知识系统性, 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中学语文的示范性、实用性、基础性、感知性较强, 而大学语文的雕塑性、人文性、思辩性、研讨性较强。为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首先做好教材体例的衔接。预科大学语文教材编排体例和中学语文不一样, 因此教师要重视绪论课的教学, 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上, 教师应向学生阐述预科大学语文更强调人文性的本质特征以及教材的编排特点, 告知其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考核、评定方法, 同时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使学生一开始就心中有数。

其次, 认真研究教材内容, 确定专题教学的内容, 做好知识层次的衔接。语文知识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预科大学语文选文是在中学语文知识层次的基础上的拓宽加深, 知识容量要大, 迁移性要强, 必须拓展教学内容, 增强时代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选文经典, 口语训练与写作训练结合, 同时必须更倾向于开放性, 必须做到教学内容开放, 不把学生囿于课堂, 要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 更加体现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性、渗透性, 把学习语文与了解时代、社会相结合, 让学生了解社会、熟悉生活, 即所谓“大语文”。教学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 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我们不应该把预科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区别仅仅理解为篇目上的花样翻新, 从阐释学的观点看, 阐释的新意也许是比简单的篇目翻新更有意义。优秀文学作品面对不同的读者对象, 它会折射出不同的内涵层面, 即“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时, 适当地将课本上没有的文学名篇、影视精品纳入到教学中来, 并将讲座、讨论、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贯穿于预科大学语文教学中, 通过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使大学语文贴近当代大学生生活, 更具时代气息, 对他们的人生更有现实指导意义。

再者把阅读教学、口语表达教学、写作教学融为一体。增加使用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具体写作活动的指导。注重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它的实用性和工具性种重视。

3 依据衔接教学的特点,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中学阶段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预科大学语文教学继承和发扬。在正确认识预科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目的, 端正教学态度的基础上, 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传统的讲授法虽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 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给学生较多的信息, 但它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 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被动。预科不少学生认为这种方法过多运用会使他们产生厌倦心理, 也妨碍了师生互动。学生是教学双边活动的主体, 调查中学生也要求参与教学过程, 允许、鼓励他们发表个人见解,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根据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的特点,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例如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型教学等相应教学方法, 力争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通过教学研讨, 形成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各类知识点的课堂教学方法, 并根据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 灵活运用, 引导学生感受、领悟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而使学生明确生存的意义和存在的真相, 激发学生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想象力与创造力, 培育和滋养其健全的人格与社会关怀意识。具体方法如课堂讨论、学生模拟教学、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辩论赛、名人名著讲座等。还可以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还可播放相关名著影碟、影视资料等。当然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单纯地依靠每周几个学时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达到目的的。为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的做法是针对教学内容实施“三个一”工程学习方案, 布置课外阅读的重点书目, 并要求学生写出读书笔记, 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当然, 老师应给以必要的指导与点拨, 加强学法指导。

和中学语文相比, 预科大学语文的优势就在于摆脱了应试教育的影响, 可以进入到更高的学习境界。针对大学语文综合性强的特点, 预科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学术背景, 把自己的学术研究和经验带进大学语文教学中来, 采用自己擅长的教学方式, 增加语文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同时, 我们更要注重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采取更适合的、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总之, 预科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在课外积累和在生活中的实践, 注重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 注重讨论与讲授相结合, 注重学术性, 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实行模块教学、小班教学、开放教学。

4 增加考核方式, 改革考试内容

更新考试观念, 把考试融入教学全过程,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考试热情。改革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采取一次性书面考试的模式。从素质教育目标出发, 本课程采取过程性评价方式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方式。增加平时成绩比例: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由平时作文 (10%) 、课前3分钟口语表达 (10%) 、课堂表现与出勤 (上课认真程度10%) 、平时作业 (10%) 、“三个一”工程课外阅读读书笔记 (10%) 五部分组成。考试内容包括书面知识考核 (35分) 、阅读理解及拓展阅读 (25分) 、口语表达 (10分) 、写作理论知识 (5分) 、写作 (30分) 。各项考试在教学过程中逐项完成, 贯彻教学全过程, 采用分阶段测试、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累积积分方式形成总评成绩。这样更有利于督促学生认真作好课前预习, 课后自觉学习, 充分调动一直在应试教育下的学生的学习动力, 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欧美教育的考核方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学生平时的每一次作业都会计入考核之中, 没有达到标准的学生是不允许参加最后的考试的。这一考核方式非常适合预科大学语文课程。

搞好中学和预科的语文衔接教学尚是预科语文教学工作中一个需要深人探讨的问题。我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 只有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要保证预科和中学衔接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除上述的四点外, 师生间必须多沟通, 多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加强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以及熟悉钻研高中乃至初中的语文材料。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改善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

摘要: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既有着密切联系, 又有明显的区别。本科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必须靠两者的相互衔接和共同努力。但是两者的衔接却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做好预科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教育的衔接性研究,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内容等方面对预科大学语文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预科,大学语文,教学衔接,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步高.大学语文[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杨建波.大学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彭月萍, 刘伙根.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及教学的若干思考[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 (4) .

[4]王步高.以提高质量为中心改革“大学语文”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4) .

[5]梅健.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初探[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005.5.

[6]蔡燕萍.大学语文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J].开封大学学报, 2006, (2) .

民族文化教学中学语文 篇5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类型丰富多样,如俗语、歇后语、楹联、诗词曲赋、四书五经、传统美德、民俗民风、传统节日,等等。都是古代人民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将这些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例如,将传统节日应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洋节日”和新兴节日逐渐被重视,而我国一些传统节日,如重阳节等反而备受冷落,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有这些传统节日。

关键词:中学语文 传统文化教育 “洋节日”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教育,这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国的传统文化类型丰富多样,如俗语、歇后语、楹联、诗词曲赋、四书五经、传统美德、民俗民风、传统节日,等等。都是古代人民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将这些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例如,将传统节日应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洋节日”和新兴节日逐渐被热门重视,而我国一些传统节日,如重阳节等反而备受冷落,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有这些传统节日。对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传统节日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并将这些节日的来历、传说和习俗讲解给学生听,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善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印象。若能够引用一些与节日相关的古诗词,还可以使学生加强对这些古诗词的理解与应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例如在教学中也可以将一些俗语穿插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引经据典,锻炼和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中,本文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对托尔斯泰独特的形貌特征的描写。学完此课,教师在做课堂总结时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在如此平庸,甚至丑陋的容貌下,掩藏的是一颗为天下苍生着想的崇高心灵。这也印证了中国的一句俗语,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对,就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样一来,学生不但会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象认识更加深刻,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其自信心,相信自己今后也能够做出一番成就。再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让学生联想自己所掌握的与所学诗文有关的其他古诗词,并加以分析探究,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族文化教学中学语文 篇6

关键词:文化素养;文化意识;文化底蕴

文化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提升的,我们要从小就打好基础,中学语文的学习更是其中的关键一步,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都比其他年龄段强,处在这个黄金时段的中学生更应该认真学习中学语文,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一、中学语文教学增强文化意识的作用

语文在好多学生心中就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许多学生都不愿意学习语文,觉得它是浪费时间的科目,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主要是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靠死记硬背,比如古诗和文言文,学生根本都不理解,但是为了成绩和分数又不得不背,没有学习兴趣,时间一长就失去了学习热情,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即使背了下来也不懂得如何运用,一问三不知。如果作为中国人的我们都失去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那么,中国文化的将来将会岌岌可危。所以,抓住中学生学习语文的机会让他们喜欢学习语文,爱上中华文化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二、中学语文教学增强文化意识的策略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要求学生会背,学生带着排斥的心理去学习自然效果不好,但是如果老师就文章的背景故事、社会状况去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那么,教学效果将会完全不一样。

比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范仲淹为什么会被贬官到巴陵?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写这篇文章有什么深意,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等等。又如《背影》中的父亲爬上站台送橘子的时候,看到父亲年迈的身体,作者心里有什么感受?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到快乐。

老师也要学会引导,不要让语文的学习仅仅拘泥于课堂上,拘泥于书本中,而是要让学生广泛阅读,走出课堂,去阅读更多的文章,在文章中品味不一样的人生,不断地增强文化意识,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为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深厚的基础。

中学是增强文化底蕴的黄金时期,作为老师一定要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阅读、去体会,不要浪费了这宝贵的时间,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黄瑞作.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及训练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对民族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反思 篇7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较之汉族学生, 民族中学的学生对语文不够重视, 语文的“尴尬”在很大程度上直接表现为不少学生对这一门课缺乏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原因有三方面:

(一) 看重“实用”的风气使语文变得无足轻重

在一种重实用的普遍风气中, 语文这门以“无用之用”为特征之一的课程被认为是不重要的。中学迄今为止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 长期以来, 人们形成了重“实用”的风气, 即重理轻文, “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种思想不仅存在于普通中学, 同样也存在于民族中学。民族中学的学生大多来自相对落后和偏远的地区, 他们的自尊心很强, 许多学生希望学理科, 将来掌握一门技术去为相对落后的家乡做贡献, 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

(二) 长期的应试压力使语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文学即人学”“作品是作者心灵的回声”, 每一篇作品的背后都站着一个活生生的人, 都跳动着一颗火热的心, 但是在长期的应试压力下, 许多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已经成了肢解:情节、层次、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作品成了一堆抽象干瘪的符号, 欣赏作品变成了一种枯燥乏味多于新鲜和感动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三) 学生学习汉语的畏难情结导致了恶性循环

中学语文的教学重在训练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 这四个方面紧密相关。民族地区通用的是民族语言, 大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较少甚至完全不接触汉语, 缺少学习汉语的环境, 且民族文字多为表音文字, 而汉字是表意文字, 这些学生到初中和高中时再学习汉语, 其难度可想而知。据有的行家测估, 就同龄的汉族儿童与民族儿童学汉语来比较, 就算二者在字形上负担差不多, 在掌握字音、字义上后者比前者一般要后延三至五年, 识字难过关, 阅读写作关更难过。语文这门最重要的基础课没学好, 其他学科势必更难学好, 最终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难学—学不好—不想学, 这就成了恶性循环。

针对以上造成民族中学语文教学尴尬现状的原因, 老师要对症下药, 晓之以理, 陈其利害, 从现实及发展等方面加以教育。当然, 最重要的, 是在应试的现实条件下将语文课变得灵动多姿, 展示汉文化的魅力, 以吸引学生, 使之爱上语文。

二、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无论多么丰富的教学内容、多么精心的课堂设计, 都必须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得以传授和体现, 因此提高教学的技巧是每一个老师永远的必修课。

(一) 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

课堂教学不能流于平淡, 节奏要有变化, 这有赖于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课文的字词难记, 可以开展小竞赛;试卷讲解很单调, 可以让学生讲;文言文很枯燥, 可以让学生演情景剧……要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 如启发式、研讨式和情景式等, 以新课改为标准,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二) 第二课堂要丰富多彩

民族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具体、更感性, 所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他们对作品的感受力, 进而对语文教学进行很好的辅助。如讲到诗歌时, 可以举行诗歌朗诵赛, 在学习朗诵的过程中, 既可以学习普通话, 还可以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力;讲到科普文, 可以举行为家乡某景点写简短解说词比赛, 在写作和讲解过程中, 既掌握了解说词的写作概念, 又增加了宣传家乡的自豪感;讲到戏剧时, 可以组织戏剧表演, 在学习表演过程中, 既可以熟悉文本, 克服单靠讲解难以逾越的作品本身悠远的时代感, 又掌握了戏剧文学的基本要素……此外, 还可以举办演讲比赛、绕口令比赛和文学常识比赛等等。总之, 要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语文有可能也有必要为学生开启一扇可以眺望广阔风景的窗户, 让他有可能在眺望和沉思中倾听来自自我心灵深处的低语或者来自遥远星空的呼唤, 也让他有可能在惊喜于窗外风景之广阔多彩的同时产生出进一步寻幽探胜的热情。

三、贯穿人文素质培养意识

中学语文更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 如常规的句法、章法知识就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但是, 我们并不能因此忽略语文教学必须承担的人文素质培养任务。这一任务非人为强加, 而是这一学科与生俱来的特性。

(一)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准确评判能力

民族学生因为较少囿于中华传统文化, 所以其独立思考及评判能力反而时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中学阶段有可能做出较独立的评判, 这是因为他们正处于走向成人世界的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需要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评判能力, 以适应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及选择发展方向的需要。所以,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 学生的各抒己见应取得一定的地位。在平时的发言中, 有一己之见且能持论有据的学生应该得到更多的鼓励, 即使他可能比那些只知背现成答案的学生显得偏颇或不成熟。

(二)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与博大的人文情怀

有人说, 语文, “语”即语言、语法, “文”指人文精神, 二者是“语”和“文”是表与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一个“语”字点出了语文教学的第一个层面, 即实用性。“文”字点出了语文教学的第二个层面, 即人文精神的挖掘。汉语, 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古老文化, 蕴涵着深厚的中华民族精神, 我们只有站在“人”的高度上进行学语文教育, 挖掘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语言文字才有生命, 一篇篇作品才会流光溢彩, 学生才能真正领会文学语言的魅力, 融入作品的艺术氛围, 进而走近作者的心灵世界, 获得美的享受。

语文教育不是万能的, 却有着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以情感人、提高情商的功能, 因而具有不可替代性。语文主要是通过情感的、审美的方式进行感染和熏陶, 并和其他人文素质课程一起相互补充, 共同作用, 从而收到育人的效果。

摘要:民族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是个难题, 尽管当前民族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但问题仍然不少, 文章从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贯穿人文素质培养意识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探讨了如何提高民族中学的语文教学质量。

民族文化教学中学语文 篇8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因为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 再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难转变成学校的实际教育成果。在各地教育水平千差万别、时代需求朝多样化发展的今天,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将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效果。这要求我们要跳出教科书作为我们的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 结合地方的人文特点, 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形成良好的适合地方特点的丰富的教学模式, 以促进本地教学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提高。

但是, 在今天整合各种课程资源, 推进教育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的同时, 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

一方面, 农村中学, 特别是一些民族地区的山区中学,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 校内课程资源极其贫乏。这类学校教学条件差, 教学设备不完善, 在今天互联网络时代, 现代化、信息化的春风依然吹不到这些地方, 有的甚至连基本的阅览设施也不能保证。学生很少或者无法接触、感受外面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各种信息文化, 阅读量少、知识面窄、文化的积淀不深、文学素养低, 这都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学的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的发展。

另一方面, 农村中学根植的农村, 却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反映当地生活生产情况的山歌、表现当地人的风俗人情的神话传说、凝聚当地人文化智慧的谚语童谣、富有文化内涵、雅俗共赏的对联 (楹联) 、散发古典意韵的古民居等, 这些, 都是当地人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生活和生产经验的结晶, 富有生命的活力和文化的内涵, 蕴含丰富的哲理, 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教育意蕴, 熏染和陶冶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今天, 青年学生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的喜爱与日俱增, 乡俗文化对当地的人依然有着很强的乡土亲和力和强烈的乡土感化力, 符合农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能满足农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的需要, 对农村中学的师生有着许多共同的理解和感悟, 是能联系师生之间的文化心理的重要纽带。但是, 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一直以来由于人们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而被闲置甚至埋没, 不能及时地经过加工和转化后进入实际的农村中小学的课堂, 它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至今还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和开掘、利用。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语文课的生活意义, 因此语文的课堂应该是生活的课堂。语文的教学只有贴近生活实际, 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场景和生活场景中, 才能更好地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让教学的过程“活”起来,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因此, 我们应该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 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和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 找出乡俗文化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契合点, 打破农村中学以教科书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单一、落后的格局, 把当地喜闻乐见的反映当地生活情况的乡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 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 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 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 使乡俗文化成为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的平台, 这是改变农村学校教学资源贫乏、教学手段单一的现状的有效办法, 也是我们弥补当前地方课程严重缺乏的有效途径, 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也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得语文教师好好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可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作为。

1. 对联的活用

就是把遍布民间乡野、家庭街坊的对联以及对联的相关知识引入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联收集、借鉴、撰写等, 了解、掌握对偶、对仗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并能达到进一步锤炼语言、增强语言的概括、表达和运用的能力。如我在教《五人墓碑记》一文时, 在讲析课文的基础上,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对对子, 形式上灵活多变, 有你出句我对句、教师出句学生对句、学生出句教师对句、学生自出自对等, 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 大大锻炼了学生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能力, 还写出了一批富有文学韵味、妙趣横生的好对子;在过年过节、遇到喜庆日子, 在学校举办对联征集比赛, 不但锻炼了师生的创作热情, 还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另外, 将对联的撰写迁移到句子的仿写、续写上, 对学生的句子的仿写、续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大有好处。

2. 山歌的妙用

在诗歌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选取本地的山歌童谣作为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的媒介, 借助自己熟悉的山歌去了解、领悟、印证、掌握诗歌的语言特色、诗歌的技法、体会诗歌的思想等, 把习见习闻、通俗易懂与严格苛刻、博大精深的因素糅合起来, 往往能起到化抽象为具体, 化难为易的效果, 在轻轻松松中就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去领会、掌握诗歌的音韵之美、神韵之强, 对押韵、对反讽等技法的作用的体会一点即通。

3. 地方戏曲的借用

在戏剧单元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结合本地的地方戏曲, 使学生通过地方戏曲的特点更好、更直接、更形象地去体会戏剧、杂剧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特点、舞台对白、动作等相关的知识, 去了解戏剧中人物塑造的方法、环境、人物性格与情节的关系, 对戏剧情景的创设也更形象、直观, 从而更好地去学习、掌握戏剧的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增强学生的写作素养和文学积淀。

4.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利用

利用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 丰富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 如对山歌起源的研究、对大鼓文化的综合调查等, 鼓励学生开展本地乡俗文化综合实践活动, 以专题研究等形式, 进行综合性学习, 把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生活应用结合起来, 加强课堂与生活的沟通, 丰富农村中学课堂, 开阔农村学生的文化视野, 增加农村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 使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热爱。此外, 可结合本地的人情风俗去理解一些文言知识;利用一些富于哲理的乡俗谚语童谣去增加作文的个性、文采、趣味;还可以通过踏青访幽、激发写作冲动培养写作情思等。

总之, 借助于我们身边丰富的乡俗传统文化,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学习更多的而且单纯依靠教材学不到的东西, 并真正受到启迪, 使多样性的知识成为提高认识能力的途径。

民族文化教学中学语文 篇9

一、利用网络, 体会初中语文传统文化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传统文化离我们却越来越遥远。初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少。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 其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 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 利用网络进行创新模式教学。网络技术可以将视频和声音展示给学生, 代替以往传统的文字和黑白照片。这样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 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他们学好语文的积极性。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把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制作成幻灯片课件, 为每一个课件配上音乐, 将抽象的问题变换成动听的韵律。其次, 网络上拥有极其丰富的学习资源, 教师可从中筛选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资料提供给学生学习, 实现教学资源的多元化。网络资源可以将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有效语文教学资源整合到语文教学中, 能让学生接触到新鲜的学习资料, 结合当下社会现状, 动态学习我国传统文化。教师可为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有关民族文化作品, 让学生们进行阅读欣赏, 学习、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性。现代社会对于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 许多的电视节目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关于中国古诗词、成语的竞赛节目。这些都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教师可鼓励学生从这些教育类节目中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并应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鼓励阅读, 把握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

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在我国的优秀古诗文中, 千百年来, 这些古诗文在精神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历史上, 一些卓有成就的学者对古诗文的阅读都持鼓励的态度。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为了渗透传统文化, 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定期的诵读活动, 主要以古诗文为活动内容。不同的语文教师轮流承担活动的主办人, 对自己的学生不断地进行培养, 增加他们对古诗文的热爱之情。或者, 可以在学期末的时候开展一次大型的经典古诗文大赛, 可将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作为比赛内容, 例如《诗经》《论语》等。

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 教师要进行悉心指导, 让学生充分领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神韵。初中生应当对我国传统文化拥有强烈的热爱之情, 身为炎黄子孙, 应自觉承担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另外, 伴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 对初中生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阅读经典古诗文可以说是对初中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初中语文教师要大力提倡学生进行古诗文的阅读, 并且要倡导快乐阅读。为了响应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师应定期为学生推荐可读性强的古诗文或者是古典名著。例如, 我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这些作品对于提升初中生的人文素养, 增强文学素质以及开拓学生文化视野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 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当承担起监督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责任, 将阅读在生活中进行到底。

三、营造氛围, 优化初中语文传统学习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考虑学生们对于文化的不同需求。教师自身首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获取传统文化知识, 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然后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传授我国传统文化, 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现在的语文课堂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 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 利用教学情境的优势帮助学生切身体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例如, 课堂上可以编排一次穿越剧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进行对话, 将传统文化作为交流内容。这样一来, 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仅学到传统文化知识, 还体会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学习大量的古诗文, 这些文化凌驾于世界上其他语言之上, 因此, 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经历和写作思路。学习古诗文的过程就像是重新经历了一次作者所经历的内容, 能对诗文蕴含的感情重新进行体验, 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另外, 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也是很好的教学素材,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每一个传统节日的相关文化知识, 一方面是对传统节日的继承和保护, 另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 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影响力。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能使学生能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教学环境的设计。

民族文化教学中学语文 篇10

一、来自社会的影响

长久以来, 社会价值观在悄然地发生变化, 人们为了生计, 为了金钱, 越来越忽视传统文化, 因为这些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国传统节日并没有被纳入法定节假日, 只是近几年才有所改善, 同时, 很多传统文化都在逐渐消退。除传统节日外, 还有各地的一些风俗、民俗, 如婚丧嫁娶等等, 背后的文化底蕴或传奇故事更是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线, 以金钱为衡量标准的极端价值观也使人们越来越疏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家庭教育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70后和80后这一辈人成长的环境基本上是中国改革开放, 一切向“金钱”看的时期, 他们中的一些人没有受到过好的教育, 也没有机会来接受父辈们口口相传的文化传承, 因此如今作为父母的他们也很少能让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缺失就不可避免了。

三、学校教育教学的现实状况造成的

当今的学校教育, 分数成了评价一个学生是否是好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 一个有出息的人首先应是品德高尚的人, 然后才是学识渊博的人, 中国古代称这样的人为贤士或士。但是由于当今的升学考试并不带有“品德”这一项的评价, 因此, 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倾向于分数的教育, 而把更为重要的“德”育给忽视了, 而“德”育中很多方面包含着传统文化, 如古人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孝敬父母、尊师重教等等。但在分数的诱惑和压力下, 学校教育不得不向分数倾斜, 因而就出现了分数高但其价值观、人生观甚至道德观有所偏向的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 本人认为作为中学语文的教学, 除却语言文字的教授之外, 还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授与传承。

中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 学习知识时, 应有机会接触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在现代中学所开设的科目都应是为了塑造有智慧的人为目的的。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每个学科都有责任关注他们的情感价值观。语文教学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渗透不同方面的文化知识, 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 在看电影细节中就可以加强对自己国家历史的了解, 激发他们的爱国情。除却对爱国思想的根植, 同时也应在语文教学中重视青少年的品德教育, 教学中可借助作者简介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由朱自清的骨气, 联系到不受嗟来之食的那些古贤人, 以他们的品德来感染现代中学生, 给他们树立榜样的力量。再如, 《陈太丘与友期》一文, 涉及中国古代的礼仪问题, 学生通过学习, 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就更深了。

在传统文化中, 戏曲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八年级人教版教科书中就有一个单元是关于戏曲的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若能将中国各地戏曲片段放给学生听, 让学生自己听听、学学, 自己动嘴唱唱, 我想这样他们对戏曲的印象就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个概念上, 而是有了深刻印象。

当然, 传统文化包括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一些精华的东西, 在往日的口口相传中, 有些东西可能被遗忘了, 有些东西则发展了, 那么那些好的被遗忘的东西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当中渗透进去, 如语文教学中渗透进中国传统的节日的习俗等等, 这样的渗透会让学生了解本国的传统文化, 让他们对本国的文化有所认知, 并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对其有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不仅有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而且也能扩大中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改善中学生的行为习惯, 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素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国民的爱国是非常重要的, 而只有对本国的文化有了认同感, 才能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学语文教学 篇11

李燕(以下简称李):陈老师您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您交流。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个领域内您一直在不懈地努力,最近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被文化部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可否请您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一个介绍?

陈建宪(以下简称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英文intangible heritage的翻译,指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例如民俗活动、表演、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人们可以根据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以及历史条件的变化,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这样不仅能促进文化多样性,而且可以使自己找到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

李:非物质文化遗产毫无疑问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对她的保护是在何种背景之下提出来的呢?

陈: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族群记忆,便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倡导,是与文化认同和文化安全相关的,人类不能成为没有记忆的族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是保持自身独立性而不被异化和同化的根本,同时,这也是人类文化保持多样性的要求。非物质文化产生于农耕社会,其中所蕴含的特有的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最终的文化认同标志。我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期,如果不注意保护这些遗产而使其消解、丧失,那将是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事实上,民间文学工作者很早就已经致力于这个问题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前的名称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就是一项骄人的成果。现实中有这样的情况,本族之外的人将本族文化遗产加以利用和改编,加工成文化产品再倾销给我们,例如美国的动画片《花木兰》。

李:是的,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那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陈:首先是认识问题,或者叫文化自觉问题。要认识到一个文化的发展是不可能引进的,尤其是不同于物质文化的精神文化,后者只能在继承的土壤中生长。我们有必要,也必须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基于这些,我们在保护上要注意以下问题:保护什么、怎样保护以及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具体来讲,首先,专业的研究非常重要,保护要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考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即这种文化遗留物是否真实、是否具有代表性。精神出土的文物与物质出土文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具有文化核。这种文化核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稳定性,我们关注的正是这种文化内核。其次,关于怎样保护要注意两点:第一,科学性,即要用科学的手段加以保护;第二,要注意不同的文化遗产采用不同的保护手段,有的要送进博物馆,有的要把艺人保护起来,有的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濒危的要马上抢救等等,保护工作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方面,应该注意到虽然旧文化体系已经解体,但其文化基因仍然能够被重新整合入新的文化系统中,发挥新的功能。文化思想因其价值而被关注与重视,但仅投资加以保护会成为经济上的包袱,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许多应用价值,对这种价值的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国际上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例如影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翻新与重构,继承和传播其中精神层面的东西,既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又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可以通过重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创意产品,利用现代传媒与产业营销手段,使其整合入当代社会,成为新的民族文化符号,获得新的生命。

李: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自身的特点?目前我们的困难又有哪些?

陈:比起一些发达国家,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起步比较晚。一些国家,如法国、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得比较早,这与经济的发展是有关系的。但我们也具有自己的优势,首先,我国由于文化延续时期长,况且无断层,所以积累比较厚重,文化遗留物较多。相对有些文明史较短的国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口头传统,是非常丰富的。

目前我们的困境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经费问题;二是破坏性开发问题,打着开发的旗号,反而加快了某些文化的消亡,例如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史无前例的基础建设已经使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蒙受了灭顶之灾。

李:这样的情况让每一个热爱这些优秀文化的人都感到心痛。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国际上借鉴一些经验?

陈:是的。首先,可以学到一些调研方法,如芬兰、法国,这些国家的文化遗产研究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他们从口头到文本的确认模式,阐释的理论与方法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舆论环境,唤起国人对我国丰富文化遗产的关注,使管理者、拥有者意识到这些宝贵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和珍贵价值,加大保护的力度。

李:可否介绍一下目前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研究的情况?

陈:我校对于民间文学的研究从本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开拓,不断发展。1987年建立硕士点,2003年设立博士点,培养出了多批优秀的学生,获得了一批国家级的科研立项,不少成果获得国家各级奖励,今年民间文学教研室被文化部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

李:这对我们来讲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请问支持您孜孜不倦地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付诸不懈努力的动力是什么呢?结合您个人的体会,您认为在整个保护的过程中学者的角色是什么呢?

陈:就个人来讲,我首先是出于兴趣。年轻时就接触并深深地喜欢上了民间文学,然而真正了解她的价值是在上大学之后,通过学习,使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但后来感到当下社会对民间文学的关注度不高,甚至有丢弃这些文化遗产的倾向,因而感到愤懑和不解。比如过去的苗族可谓是歌山歌海,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会唱民歌了,丢弃这些文化遗产是非常令人心痛的。如果从信仰或者理想方面来讲,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想一下在短短的人生中,我们能为这个社会奉献什么,我在民间文化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并确信她有光明的前途。

从学科转型的角度来讲,我过去做学术是为了搞清楚来龙去脉,如今则更关注学术研究对当下生活的关怀。在社会转型中,无论是什么遗产,都是为今天存在、为今人存在并为今人服务的,遗产是当今社会的遗产,它是当下社会的构成部分。研究者应该不断地将传统带入现代,将古代资源转化为今天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保护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为了使其在现实中发挥功能而保护。

李:可否就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历程作一个回顾并谈谈您对未来的展望与构想,以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陈:一直以来,我都是跟着兴趣在奔跑,读研时翻译了《世界民俗学》《世界神话百科全书》《中国文化象征辞典》《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及一些论文,了解西方如何对民间文化进行研究及阐释。之后对母题概念非常感兴趣,写了《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神话解读——母题分析方法探索》等习作,借鉴西方的分类概念和分析方法,将它们结合中国的实际,从理论上加以发展和提升。中国民间文学的学科体系仍在建设中,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研究,比如一些影响较大的个案,通过探求其中的规律,争取在理论建设方面有所推进。

我相信,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有其独特的价值,我们的目的不是把她放在展台上,而是要她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作用,我们一定可以在保持其文化内核的前提下找到她的存在方式,为她合理定位及转型,利用现代手段使她重新复活,走向今天的世界,我相信这些宝贵的遗产会有光明的前途。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常感受到那种古老声音的力量感,感受到人类的创造精神与力量感,所有这些都会促使我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努力下去。

李:对于中学生而言,可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字眼还有点陌生,您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必要了解非物质文化的知识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哪些方面的尝试呢?

陈: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问题,一个国家的实力除了体现在政治、经济之外,还应该体现在文化建设上,包括非物质文化在内。作为中学生,应该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非物质文化,比如民间风俗、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在漫长的时间与巨大的空间世代传承的事实证明了她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充满了自由与乐观精神的世界,这些对于帮助中学生培养想象力、开拓思路、扩大视野都是十分有益的。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是应试型教育体制,在中学教学中,对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关注不够。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尝试尽量多的参与和接触民间文化,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保护的工作。例如收集爷爷奶奶讲的神话、故事、传说,并加以记录;还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做调查,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知识,还可以增加对家乡的热爱。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他爱中国,并非因为他是中国人,而是因为中国有灿烂的文化,值得他热爱。这就是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成员所产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表现。爱国家、爱民族、爱家乡不是爱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爱那些具体的文化内容。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之余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对民间文化的收集整理工作,体验的过程就是感受民间文化、传承民族记忆的过程。这种体验对于培养中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情操是非常有益的。同时,也可以尝试以民间文学作品为中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身临其境的场景,再现民间文学的丰富形态及其民俗语境。近20年来,中国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处于从农耕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期,如何继承和发展民间文学这笔重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考验着我们民族的智慧。

民族文化教学中学语文 篇12

我们知道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灵各方面都在快速生长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将在这一时期形成、发展并稳定下来,因此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也就尤其重要,对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相应的传统文化教育更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不论是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来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小到每一个学生,大到整个社会的发展,甚至一个民族的传承都将获得极大的收益。“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加深对传统文化知识魅力的认识,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实现民族振兴和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1]具体来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在“效率”的驱使下,与传统文化相对应的快餐文化应运而生。“龟速”般的读文写字时代被读图时代的人们远远地抛在了脑后,传统文化面对光速般的快餐文化也只能望尘莫及。读图时代的人们除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只言片语之外,再也不能洋洋洒洒地写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了,甚至都不会说话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及时地拯救了那些为网络“三俗”所腐化“图片人”。沉浸在网络时代人们的审美标准发生了扭曲,妄图以浏览式的阅读取代咬文嚼字式的探究。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首先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文化视角,用一种更沉稳、更缓慢的方式琢磨人生,为我们展现一幅完全不同的人生画卷。同时也提供给学生一种不同的文法表达方式,简洁、凝练随处都彰显着智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观书有感》)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丰富的哲理,这样的句子对于整日沉溺网络、埋头电脑的人来说绝对是一股清风,沁人心脾。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更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学生提供文法写作能力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再者,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能很好地端正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味。透过书香传递的传统文化的审美感受与网络中的段子手制造的一时的审美愉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不疾不徐的语文文字似乎让人的心都平静了下来,静水深流,最沉静的文字其实最有力量,也最能撼动人心。不论是从写法上还是审美上,都能给人以启迪。

2 陶冶学生的情操,关照学生的内心世界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仅仅传授人以知识,更能陶冶其情操,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其中传统文化带给人的心灵体验是更加深刻和独特的。从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说,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实际上就是一次深刻的三观教育。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世理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救世情怀再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自我超脱,传统文化带给人们的精神思考是醍醐灌顶、振聋发聩、茅塞顿开的。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人生哲学会加以改观甚至被颠覆,会给“金钱至上”的错误理念以当头棒喝。当然,传统文化的熏陶不是为了让人们放弃对物质世界的追求,使得精神世界无所依托、虚无缥缈,而是寻求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一个平衡,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关照人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阅读与学习过程中,思考自己的人生和自己所生活的世界。

3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国民素质

从更宏观、更长久的角度来说,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关乎整个民族的发展和延续。中国历来就有东方大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同时民族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也是关于传统道德的讲述,“礼”和“德”是传统文化中一个老生常谈、经久不衰的母题,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美德需要通过语文教学得以传承。中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关于记叙传统道德的名篇佳句,如“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等等。在这个传承的过程中,不断洗涤学生的心灵,示范学生正确的行为、做人准则,以此来提升整个国民的素质。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果抛开语文教学空谈传统文化,那么传统文化教育终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如果语文教学中缺少了传统文化教育这样一个重要的环节,不仅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会受到威胁,同时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也会大打折扣,如同行尸走肉,只剩一副单薄的躯壳。因此两者是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关系。

“传统文化的传承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学对于传播传统文化与精神又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因此,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将中国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摘要:“国学热”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再次受到人们的追捧和探究,显然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依靠语文教学的帮助。本文主要从语文教学、陶冶情操、弘扬传统美德等几个当面具体阐述了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体现。力图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和重视,以使其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功能体现

参考文献

[1]富今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7(4).

上一篇:决策阶段造价控制下一篇:积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