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与中学教学

2024-09-02

文化史与中学教学(精选12篇)

文化史与中学教学 篇1

1. 英语歧义现象

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我们虽然不必极端地理解歧义的普遍性,但其在语言中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大部分语言工作者都普遍相信,当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其深层可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释义,则会出现歧义(ambiguity)。不过,以上对于歧义的理解多把它局限于以词语、句子为单位的语言素材中,其实,在语言运用中,我们也会发现在大于句子的语段和语篇中存在歧义现象。因此,笔者认为,我们不妨把歧义理解为“一个语言项目(包括词、句等)或一个语篇(一首诗,一段叙事,一则广告)具有两个或多于两个含义的语言现象”。

很多语言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独特的语言现象,并对其加以研究分析。但大多数研究仅局限于对歧义类型的总结、歧义现象的描述,而未将其置于实际的交际使用和实际教学中加以探讨。另外,很多语言学家在研究这一语言现象时,往往是从固有歧义出发,尽可能脱离上下文对歧义的语义制约,来进行研究。这固然是因为歧义现象本身是具有不同释义特征的孤立语句,但是从交际语言观的角度来看,将语句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割裂、孤立地对待,是不符合语言使用的本质特性的。

鉴于以往研究的局限性,笔者将主要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蓄意歧义(intentional ambiguity)和无意歧义(unintentional ambiguity),并分别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分析举例。其中前者是说话人对于语言结构矛盾的积极利用,或一语双关,或声东击西,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而后者是语言结构矛盾的自然显露,语言交际中出现的语病和误解有时就是无意歧义的具体体现。这样的分类,能显示语言创造性的积极的一面和因节约性而引发的消极的一面,在教学中区别对待,无疑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无意歧义与交际教学

按照语言交际教学的观点,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的,而无意歧义则是由于语言使用者本身或语言结构自身的缺陷,而导致交流受损的语言现象。

那么如何避免无意歧义有可能造成的对语言交流的损害呢?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如果教师首先帮助学生系统的建立“歧义”这一概念,让学生了解到语音结构中,有限的音素交叉组合,同音词或词组的存在有可能导致歧义误读;在词汇中,有限的字母组合拼写,会导致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的现象;句法结构中,有限的句型进行组合时也有可能导致歧义出现。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语言歧义现象有其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观点。在帮助学生树立了这一观念后,教师可以系统地从纷繁芜杂的歧义现象中总结出一些避免歧义、消解歧义、排除歧义的方法,帮助学生扫除语言交际中的障碍。在此,笔者就自己在学习和教学中所遇到的案例,作一探讨。

2.1 语音结构引起的无意歧义

口头交际中,连续语篇的听觉单位是呼吸组而非单词,因此由不同单词组成的两个语音相同的呼吸组可出现同音异形的现象。如:

Where’re those stools?

Where’re those tools?

不同的单词组成的两个相同的呼吸组形成同音异形异义,导致了无意歧义的发生。这时如果在词与词之间稍作停顿,互不粘连,便可以避免歧义产生。或者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中心词周围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成分,也可起到避免无意歧义的作用。如:

Where’re those stools for me to stand on?

Where’re those left-handed tools?

2.2 句法结构引起的无意歧义

美国语言学家Roberts曾指出:“这种因句法规则使用不当而引起的句法歧义是由于人们忽视使用表明句子结构的句法代号而引起的。”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句法结构引起的歧义现象,以及笔者建议的消解对策。

a.名b.词(动词)+动词(名c.词)

这是由于某词在句子中的词类解读不同而造成的无意歧义。例如:

Our club demands change.

很明显,“demands”和“change”都可以被解读成不同的词类,即既可以是名词,又可以是动词。那么在实际交际中,就有可能被理解成:

1) Our club demands to have some change.

2) The demands of our club are not the same as before.

为了避免这种类似的误读现象发生,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某些句法代号表明这些易混词的词类。如在demand前使用情态动词will, demand词尾加一般过去时的后缀;change前加a或some。也可demand前加限定词the,或在change前使用情态动词,这样使之分别呈现出名词或动词的特征。

d.修饰语+名e.词

English teacher是在交际教学中时常引起歧义的一种现象。它既可能是1)一位教英语的老师,又可能是2)一位来自英国的老师。要限定English teacher是表达1(或2)的意思,关键在于明确它是复合名词还是有修饰语家名词组成的名词短语。在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依靠重音模式来区分上述不同结构。如果重音模式为主重音—第三重音则表示1的意思,即English teacher是复合名词;如果重音模式是次重音—主重音,English teacher就成为了名词短语,表示2的意思(Roberts)。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理解怎样在交际中使用不同的重音来强调、区别自己想要表达的重点。另外,也可以通过常识和交际语境进行推理。

f.动词词组+名g.词宾语

下面也是引起语言歧义现象比较典型的句子:

The doctor looked over my head.

句中的over是副词还是介词?如果是副词,则和动词组成复合动词,意为examine quickly;如果是介词,则和后面的名词组成介宾短语,意为look above。因此这种句子在交际中会有两种解读方式:(1)医生检查了我的头。(2)医生从我头顶看去。

避免和消解这种歧义现象,教师可以通过提示学生over一词在句中如果用次重音并且在over前不用持续连音,那么,学生就会将over理解为副词,而词组为复合动词词组;反之,over一词在句中使用第三重音,并且over之前使用持续连音,学生就会把它理解为介词,与其后的名词组成介词短语。

另外,小品词用作副词,在句中的位置可变换,可置于名词宾语的前面或后面,但只能放在代词宾语的后面。小品词如用作介词,起在句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只能置于介词宾语之前。这也可以作为判断句意的一种方法。

h.名i.词+修饰语+修饰语

如果名词后面紧跟两个修饰语,其中第二个修饰语既有可能修饰名词,又有可能修饰第一个修饰语。如:I visited thewoman with the kid who was sick.其中“who was sick”是修饰“the woman”还是“the kid”?

另一种容易造成歧义的结构是修饰语+名词+名词,这时往往使人造成迷惑的是修饰语到底修饰的是哪一个名词。如:young women and men,就有两种理解方式:1)年轻女人和所有男人;2)所有年轻的男女。在交际活动中,为避免这种歧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停顿和连续连音,以及调整词序等方式,控制歧义现象的出现。

2.3 词汇引起的无意歧义

词汇引起的无意歧义有两种形式:具有多个义项的一个词和拼写相同的多个词。虽然孤立状态的多义词会有多个词义,但在交际教学中,学生接触的材料都有语境相随,起到制约的作用,因而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个词义适合上下文,但如果语境对多义词制约不够严格,就会出现无意歧义。如:

She can’t bear children, so she never talks about them.

可释义为:1)她不能生小孩,所以也从不谈论孩子。2)她不能忍受孩子,所以也从不谈论。

在日常交际中,字面词义和意向义往往相差很大。因此在交际教学中,教师应将语言结构和词汇学习和语境相结合,使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产生不同的联想;不同的语气声调也会承载不同的信息,教师可以有侧重点地对学生进行专题练习,如将此类词汇做一列表,辅之以不同情景,让学生体会使用这些词汇进行信息传递时,产生的不同理解和反映。

3. 蓄意歧义和交际教学

虽然无意歧义会给语言交际活动带来障碍甚至损害,是语言结构矛盾的显现。当语言教学中出现由无意歧义导致的语病和误解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避免和排除。但“Every coin has two sides.(万事有利有弊)”,如果对语言结构矛盾加以积极利用,又会产生一语双关、声东击西的效果,可帮助达到特殊的交际目的。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蓄意歧义。

在交际活动中,最令学习者感到难以琢磨的应该算是语言幽默了,而它的根本特征就是利用语言上的歧义。它常常是说话者的故意安排,通过多种语言手段在语音、词汇、句法等层次上反映出来,利用语言细微的差别达到耐人寻味或出其不意的戏剧效果。下面就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方面讨论蓄意歧义造成的这种效果,及其对交际教学的启示。

3.1 语音引起的蓄意歧义

在利用语音制造蓄意歧义交际效果时,同音(形)异义词(组)(homonym)经常被用来进行有意识的巧妙安排。如flour(面粉)和flower(花朵),need(需要)和knead(揉面)等,它们发音相同,但意义各异,常常会使人产生误解。如一家健身房的广告:

We have courses to make grown men young and young men groan.

这里就采用了蓄意歧义来制造幽默效果,因为grown(成年的)和groan(呻吟)是一对同音异义词,被巧妙地用在了同一个句子中,幽默油然而生。又如:

“When does the baker follow his trade?”

“Whenever he kneads the dough./needs the dough.”

这里利用的是need和knead这一对同音异义词,并配上dough一词的多义(面团;钱),造成了两种解读方式:1)当他揉面时;2)当他需要钱时。这里蓄意歧义形成了双关来达到幽默效果的目的。

3.2 词汇引起的蓄意歧义

词汇引起的蓄意歧义不仅产生于发音相同而意义相异的两个词,还产生于同一个词的两种不同意义,即一词多义。因此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必须由其语境来判断。语境不同,或语境不明,或故意弄得模模糊糊,多会产生双关或暗指这样的特殊交际效果。比如:

“Fourth floor, please.”said the passenger to the elevator.

“Here you are, son.”“How dare you call me son?”

“I brought you up, didn’t I?”(我带你上来的,不是吗?/我把你养大的,不是吗?)

因为英语中许多习语不能按其字面组成词的意思来解释,而是具有作为习语的特定含义,因此这也成了蓄意歧义的一种来源。又如:

The American Dream does not come to those who fall asleep.

这里的American Dream(美国幻梦)已成了一个特定词组,专指“人人都能追求富裕、自由,机会均等”,已经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而这句话又将dream和fall asleep对应起来,使其不仅具有幽默感,还带有警句色彩,耐人寻味。

3.3 句法结构引起的蓄意歧义

句法关系的不同也可以制造出蓄意歧义的效果,即在同一句子的内部因存在着不同的内在句法关系而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从而形成蓄意歧义。比如:

For more than a year, a man had eaten in a small restaurant where the sign read:“Mary’s Home Cooking”.However, he had never had never seem Mary.When he finally curiously asked the waiter why Mary was never around, the answer was“Mary was just where the sign says she is home cooking.”

招牌上的这句话,其中的’s结构,从句法结构上看可以是所有格形式,这是意思为“玛丽的家常拿手菜”;也可以是to be的缩写,这就成了“玛丽在家里做饭了”。

总之,在英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蓄意歧义达到的交际效果,意识到幽默是智慧的体现。蓄意歧义体现了智力的优越,而能够理解和欣赏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也需要智慧。在学生的基本综合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让他们尝试在交际中自己使用一些结构,体验其效果,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提高他们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4. 结语

对交际教学而言,由于歧义现象是结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矛盾而生,跟踪歧义的触发、显露、消除和利用的全过程,会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是一个多层面、多因素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体,语言的语音和文字形式之间有着微妙而复杂的联系。这种理解有利于学生树立全面、辩证的语言观,建立从整体上去把握语言的理念。

其次,对歧义现象的关注为教学提供了大量具有明显歧义或暗含歧义的语言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于主流教学的另外一个角度认识语言结构及其运用规律,了解语言各层面之间的微妙关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另外,在英语实践方面,由于歧义是由语言结构和语言意义之间的矛盾而生,因而在组织学生按照交际情景学习语言时,不应忽略语言结构形式的掌握,而同样在教授语言结构形式时,也不应放弃其交际功能的学习。在讲解词汇和结构形式时,不应单纯着眼于其语音、语义和语法特征,更要揭示其在不同交际环境中的内部变化和外部联系。

总之,歧义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对其加以研究,有广泛而切实的意义。无意歧义会造成交际活动的障碍,应被避免和消解、排除;而蓄意歧义的巧妙使用,又可以达到特殊的交际效果。而交际教学强调在语言使用中进行语言学习,交际活动中产生的大量语料又为歧义研究提供了活的研究素材。因此将英语歧义研究与交际教学相联系,无疑具有教学和语言学两方面的意义。

歧义研究是一个大课题,其对于语言教学的意义非寥寥数言所能尽述,作为语言工作者和学习引导者的教师,更不应该忽视这一独特而不乏重要性的语言现象,应在教学和科研中积极地对其加以研究和利用。

参考文献

[1]陈汉生.基础英语中的几种歧义现象[J].外国语, 1995, (1) .

[2]沈家煊.英语中的歧义类型[J].现代外语, 1985, (1) .

[3]贾德霖.与歧义探源[J].现代外语, 1991, (4) .

[4]王萃田译.英语结构上的歧义现象[J].现代外语, 1984, (3) .

[5]秦洪林.歧义与模糊辨析[J].徐州师范学报, 1993, (2) .

[6]王洪跃.英语句法歧义比较[J].河南师大学报, 1993, (5) .

[7]张逵.英语歧义与幽默[J].山西师大学报, 1993, (3) .

文化史与中学教学 篇2

长期以来,在外语教学方面,人们总是认为只要把语音、语法和词汇学会,就算是掌握了这门语言。其实这只是掌握了语言的形式。近十几年来,外语教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认识到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顺利、有效地与人进行交际。

文化在语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与语言紧密相连的,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国的语言反映的是一国的文化。一个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了解或了解甚少的人,即使他有着漂亮的英语语音知识,完全掌握了英语语法,词汇也背了好几千,与那些native speakers 交流起来,肯定还会许多障碍。因为他只掌握了语言的躯壳,而没有掌握语言的灵魂,即它所反映的那一国的文化和在该文化浸淫下的该国国民的文化特征和行为习惯。

由于对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国家的文化不了解而造成误解的情况比比皆是。如中国人习惯了“民以食为天”,见面总是问“你吃了吗?”,而在英美人士看来,这样的问题可不是那么让人舒服的。他可能会理解为你以为他没钱吃饭。再如中国人有一种“明知故问”式的打招呼方法,“您上街哪”,“正忙着哪”,可在英美人士看来,这纯属废话,甚至还可能有误解:我是正忙着,你只会光顾着说废话,也不帮一把。又如听说某人生病了,中国人的反应总是:真的吗?生的什么病啊?严不严重啊?可英美人士只会说:“I’m sorry to hear that.”。中国人可能会说你怎么这么没人情味,人家生病了,你sorry 一下就算完了,殊不知在英美人士看来,生的什么病可是别人的隐私,怎好随便打听?

由于文化差异,加上交际双方缺少跨文化交际知识,因而中国人的谦虚,可能被英美人士视为“虚伪”;英美人的干脆,则可能会被中国人视为“冷漠”;中国的热情,可能会被视为“繁琐”、“没有诚意”;中国式的关心,会被视为“多管闲事”。凡此种种都告诉我们,在外语教学的时候,既要传授语言形式,又要教学文化知识。学者们对文化有着各种各样的定义,本文所说的文化着重从外语教学的角度探讨“交际文化”(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和“知识文化”(cultural knowledge information)。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到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如黄河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在西方人看来,它不过是一条挺长的、混浊的河流罢了。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上对交际文化重视不足,教学中偏重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应用,导致学生经常犯错误。

现在,随着中国成功申办奥运会以及加入WTO ,中国的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在英语教学中加大对交际文化的传授,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成了摆在全体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但要在英语教学中传授文化知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教材是很重要的。现在使用的人教版英语教材,课文内容大多是介绍英美国家的风俗人情、社会文化、历史地理、生活方式等,并且还设计了大量的操练。这对学生学习了解英美国家状况是极好的材料。教师在讲授这些课程时,不能机械、刻板地只讲授语言知识,而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比如介绍Christmas 时,可顺带介绍Thanksgiving Day、复活节(Easter)、万圣节前夕(Halloween)等西方重要节日,并比较中国自己的节日。谈到狗,可说说东西方对狗的不同态度:在西方,人们常将狗作为宠物来养,狗被称为人类最好的朋友(man’s best friend),如lucky dog 就是一个很好的词; 而在汉语中,“狗”总是用于贬义,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狗腿子、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

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中英语教学要侧重提高阅读能力,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恰当选择一些好的课外阅读材料以作为补充。在平时作阅读训练时,不要停留于只讲解答案,应对所做阅读练习的材料中的跨文化因素进行挖掘,使学生既得到阅读能力的训练又得到交际文化知识。比如我们最近做了一份完形填空练习,内容涉及美国社会的child care and working mother 的关系问题,由于我在平时上课时给学生介绍了这方面的知识,比较过中美在照看小孩方式上的差异,如美国法律规定父母不能把未成年孩子单独放在家里,法院有权剥夺不称职父母的监护权,所以有工作的父母在有小孩后,只好一方做出牺牲,或者去雇用保姆,或者邻居间互相协作,或者请社区、教或其他义工组织帮忙等,而中国父母一般要么把小孩扔在家里,要么雇保姆,还有很多人则是把孩子扔给了爷爷奶奶。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后,学生做起这篇完形填空就得心应手了。在阅读理解学到chairperson 这个词时,我让学生比较了chairman这个词,比较了人称代词he/she 和they, 又给学生介绍了女权主义(feminism)、平等(equality)及Ladies first等西方思想。此外在介绍body language 时, 我还让学生比较了中外手势语。我在带学生参加市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时,担任评委的外籍教师都谈到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模仿西方人说话时常用的一些手势语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还要注意运用正确的语言知识,对于教师来说,这无疑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文化交际学具有多学科性,对它影响最大、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学科,即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语言学和传播学。作为教师,平时应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在让学生做操练(尤其是操练对话)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说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场合的话。

总之,教学中既注重语言形势又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该语言,顺利进行交际,还有利于防止由于交际障碍而导致的交际摩擦(conflict),有利于拓宽视野、促进文化交流。

参考书目:

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

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1期

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版

杨连瑞、汤成雄、胡士田主编:《英语教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第2版

章兼中主编:《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

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 篇3

关键词:无意歧义;有意歧义;交际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124-02

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一切的自然语言中。在交流中, 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 从而产生歧义。其实,在英语语言运用中,我们也会发现在大于句子的语段和语篇中存在歧义现象。

针对此种现象,我主要从语言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有意歧义和无意歧义,并分别结合自己牛津英语语法教学实践加以分析举例。有意歧义是话语接受者充分理解对方话语意图的前提下故意引发的,会产生积极的语用效果;而无意性歧义则是话语接受者因某种局限对对方话语意图产生曲解,会起到消极的语用作用。按照这样的分类在牛津英语教学中区别对待,无疑会得到扬其利避其弊、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概念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所发生的相互作用。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正因为如此,本人想谈谈对这一主题的粗浅认识。胡文仲教授认为:只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新课程标准对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有了明确的规定:“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现行的中学英语新教材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还具有趣味性,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对于这样的好教材,应打破传统意义上每节课只教单词、发音、语法等应付考试的教学法。打好英语的基础,这些自然很重要。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更突出语用,注重对真实语言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

二 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原则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与所学内容紧密结合,尤其是涉及到日常交际的内容。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常识性文化知识的讲解上,应创设各种语言场景,把抽象的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中去体验、感悟。尤其是那些与中国文化有差异的交际规则及言语行为习惯一定要让学生反复操练,做到举一反三,熟练掌握。

中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中,教师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把握思想性的原则。教师要多介绍主流文化,在课外阅读中多向学生介绍积极健康的内容。涉及到颓废的、不健康的或不同意识形态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批判地认识。总之,通过文化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无所谓孰好孰坏,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多样性的。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培养世界意识。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注意文化的教学,引入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事半功倍,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积极乐观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 无意歧义与交际教学

无意性歧义是英语中较为复杂的一种自然现象,主要是由语音、词汇和句法结构引起的。按照语言交际教学的观点,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的,而无意歧义则是由于语言使用者本身或语言结构自身的缺陷,在语言交际中很容易造成误解而导致交流受损。那么如何避免无意歧义有可能造成的对语言交流的损害呢?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如果教师首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系统的建立“歧义”这一概念,从而帮学生树立语言歧义现象有其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观点。在帮助学生树立了这一观念后,教师可以系统地从歧义现象中总结出一些避免歧义、消解歧义、排除歧义的方法,帮助学生扫除语言交际中的障碍。在此,我就自己在学习和教学中所遇到的案例,试作一探讨。

1.语音结构引起的无意歧义

口语交际中,连续语篇的听觉单位是呼吸组而非单词,因此有不同单词组成的两个语音相同的呼吸组可出现同音异形的现象。我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不同的单词组成的两个相同的呼吸组形成同音异形异义,导致了无意歧义的发生。如果在词与词之间少做停顿,互不粘连,便可以避免歧义产生。或者,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在中心词周围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成分,也可起到避免无意歧义的作用。

2.句法结构引起的无意歧义

(1)名词(动词)+动词(名词)

这是由于某词在句子中的词类解读不同而造成的无意歧义。例如:Our club demands change.很明显,“demands”和“change”都可以被解读成不同的词类,即既可以是名词,又可以是动词。了避免这种类似的误读现象发生,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某些句法代号来表明这些易混词的词类。

(2)名词+修饰语+修饰语

在教学中,名词加多个修饰语的现象时常出现。如果名词后面紧跟两个修饰语,其中第二个修饰语既有可能修饰名词,也有可能修饰第一个修饰语。另一种容易造成歧义的结构是修饰语+名词+名词,这时往往使人造成迷惑的是修饰语到底修饰的是哪一个名词。

3.词汇引起的无意歧义

词汇引起的无意歧义有两种形式:具有多个义项的一个词和拼写相同的多个词。虽然孤立状态的多义词会有多个词义,但在牛津英语交际教学中,学生接触的词汇都有语境相随,起到制约的作用,因而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个词义适合上下文,但如果语境对多义词制约不够严格,就会出现无意歧义。

在日常英语交际中,字面词义和意向义往往相差很大。因此在交际教学中,教师应将语言结构和词汇学习和语境相结合,使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产生不同的联想;不同的语气声调也会承载不同的信息,教师可以有侧重点的对学生进行专题练习,如将此类词汇作一列表,辅之以不同情景,让学生体会使用这些词汇进行信息传递时,产生的不同理解和反映,从而避免歧义现象的发生。

总之,在牛津英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有意歧义达到的交际效果,意识到幽默是智慧的体现。有意歧义体现了智力的优越,而能够理解和欣赏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也需要智慧。在学生的基本综合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让他们尝试在交际中自己使用一些结构,体验其效果,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提高他们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歧义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对其加以研究,有广泛而切实的意义。因此将英语歧义研究与交际教学相联系,无疑具有教学和语言学两方面的意义。歧义研究是个大课题,其对于语言教学的意义非寥寥数言所能尽述,作为教师,更不应该忽视这一独特而不乏重要性的语言现象,在教学和科研中积极的对其加以研究和利用,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 武保良.英语教学中歧义现象的语义分析[J].外语教学,1997 (3)

文化史与中学教学 篇4

(2)归纳———演绎并举,即教师引导学生从各种语言文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也可直接呈现一般规律,让学生加以证明。例如,在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时,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播放一系列能体现典型中西文化的图片或短片,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反之,在了解了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化信息证明。在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师对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灵活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并理解英美文化,从而对语言文化信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跨文化意识。

(3)观察———思考并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英美生活情景短剧,让学生观察剧情中人物的表情和语言行为等,找出剧中隐含的文化信息,做好详细记录,然后整理、分析并总结。教师也可选择播放带有文化色彩的图片、图表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其中的语言文化现象。由于我国大多数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汉语文化环境中,与英美人的接触很少,为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大障碍。幸运的是,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他们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工具,学习积累中西方的语言和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勤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以上教学策略是以教师引导为主,使学生从感性上对中西语言文化有一定了解,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打好语言基础。

3.2活动与文化的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整个文化作为教学背景,为学生搭建平台,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文化,理解文化,最终激发学生探索文化,认识世界。以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活动为例,说明定期组织课堂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针对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笔者安排了两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活动,即“文化联播”和“下一站”。“文化联播”是每次课前由两名学生进行oral presentation,主要介绍中西方的文化现象。“下一站”是笔者安排的“学期旅行计划”,即以教室为场景,教师和学生一起“走遍”10个国家。这个活动两周举行一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后时间收集相关力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认可,但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不是在大学能够一蹴而就的。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与学生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能力是紧密相连的,中学英语教学如果不注重文化知识的渗透,学生学到的往往就是语言的词汇、句型等结构性知识,一到实际应用就不知所措,往往说出来的只是语法上正确的句子,却不符合英语习惯或与语境格格不入。因此,从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开始,就要重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强化文化差异意识。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语言表征和反映文化,文化渗透在语言中。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国家的文化背景资料,如地理、历史、风土人情、自然风貌、文学艺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每到一个国家都由一个小组负责导游解说,其他“游客”则需要制作出文化海报作为“纪念”,并组织学生开展“文化交流会”,分享对“所见所闻”的感受等。这两种活动贯穿了整个学期,使学生对西方文化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想要了解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仅依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文化活动还可以多种形式在课外展开,如文化专题讲座、英语角、文化周、经典电影周、节日Party等。总之,教师要在课内课外充分营造语言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形成跨文化意识。

3.3交际与文化的碰撞

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文化的交流。文化的共性使交际成为可能,文化的个性形成文化差异的鸿沟。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之外,还要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景中不断地锻炼强化跨文化意识。学生因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正做到了自如、得体地跨文化交际。教师可以组织文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话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体验、感受跨文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成功顺利的跨文化交际给学生带来成就感,使他们更加注重发展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

4. 结语

教师要引领学生辩证地对待文化差异。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和沟通能力是构成一个人的交际能力的三个重要因素。懂得了交际对象的语言,只可能为双方开展交流创造可能的条件。只有懂得了交际对象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所在的文化环境,才可能为更深层次的交流和更进一步的合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这样意义上来说,大学英语教学要走出费时多、效果差的困境,还得在英美文化教学方面多下工夫。

参考文献:

[1]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词典组.汉英成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邢福义.文化语言学(修订本)[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而各自的语言与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多语境因素。

因为文化的不同,不同的语言要表达同样的思想并非用同样的表达形式和形象。例如:在中文里,人们说一个人睡得很熟,往往是说:“某某睡得像头猪”;在英语中,同样的思想,人们却用:“Somebody is sleeping like a log.”(睡得像根木头)中国人恭维女性的时候总是说:“您总是这么漂亮,像个小姑娘一样。”然而同样的一句话要是对着英语国家的女性说一定会激怒对方。因为在英语文化中,说一个人像个小姑娘一样有贬低她人之意,意味着说话人认为对方不够成熟稳重。因此,语言的学习更是文化的学习,语言学习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所学语言的国家、人和文化,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要真正学会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其所代表的文化。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与熟悉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密不可分。

许多人在国内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初到英语国家还会遭受cultural shock(文化冲击)。对于一些在学习中倒背如流的东西,到了国外却派不上用场。比如,当对方称赞时,猛然间不知道该如何作出回应,有些文化意识的也总是害羞地先笑一下,然后才挤出一句:“Thank you”,更糟糕的是说:“No,No”,导致对方很尴尬,因为这种谦虚在对方看来你可能认为对方不诚实,所以,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产生或避免产生冲突和故障,我们必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目的语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本族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通过各种策略,使学生充分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二、文化教学策略

加强文化教学,提高文化素养,促进交际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以课本为依托,充分挖掘文化因素,进行文化渗透。

现行的英语教材不再围绕语法进行编排,而是以话题为中心,使学生在充满文化元素和文化背景的语言材料中学习语言。比如,在一篇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对话:一个小孩问:“How old are you?”时,老奶奶用幽默的语调回答:“Ah,it’s a secret.”教师可借此将英美文化中的隐私和禁忌语的使用问题补充教给学生。如可将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引出与英语国家人士聊天的“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通过植根课本,拓展文化知识,学生能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和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兴趣及与英语国家人士交流的信心。

文化因素的挖掘需要教师本身有较好的文化素养。知晓文化背景,提高文化知识水平,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更要教给学生有关这一语言的文化。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外国文化修养,通过看一些有关语言教学与文化方面的书籍,观看一些反映这一语言文化的视频材料,学习外文歌曲,涉猎各种文学作品等了解外国文化,增强文化敏感度,有效地对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

2. 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了解背景知识,提高文化意识。

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些纷繁复杂的文化知识光靠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自主的学习会比单纯教师的讲授更为有效。现在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查找相关的文化背景,并且由于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有时会得到比教师讲授更为全面的资料。通过自主了解背景知识,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信心都会得到提高。鼓励学生自主了解背景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对于有些背景知识,教师只需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查找、阅读资料了解目的语文化。

3. 利用词汇教学,增进文化了解。

在学生掌握词语概念意义的基础上,教师要挖掘词汇内部的文化因素。源语与目的语完全等值的很少。许多表面对应的词,可能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因此在讲解词汇时应注意挖掘词义中的文化内涵,词义的文化因素挖掘可视具体情况采取语境法、词源法、搭配法、比较法等。比如在教授news一词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知道词的来源。所谓news(休息),也就是从四面八方来的新鲜事,news这个单词的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四个方位:north(北)、east(东)、west(西)和south(南),也就是汇集四面八方来的事。

词汇是文化的结晶体。英语中很多词汇都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在教授这些词汇时就可以适当地讲解一些宗教文化,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比如:serpent,Christmas,Easter,baptism,prayer等。不了解英语国家的宗教文化,就很难理解英语民族的思想。词汇的产生与语言所处的地理环境、时代等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词汇反映着文化,因此,在教学中利用词汇教学增进对文化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4. 设置语境,体验语言使用环境。

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当然也是文化内涵所体现的环境。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设置语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置身于异国文化生活中理解文化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恰当地进行交际。例如,教师可以指派角色进行模拟表演,在实际活动中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在学生表演过程中,可以让其他学生评价其语言是否符合英语习惯,是否会导致误解、冲突等,使学生在体验中真正地理解语言的正确适用,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同行,强化文化知识对促进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注重文化差异的对比,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合适的场合用合体的语言表达正确的意思,避免文化冲击,冲突和误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知识的渗透与拓展。脱离文化的语言教学是机械的、低效的、枯燥的。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阐述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文化教学策略,以期同行在语言教学中提高文化渗透意识,使学生真正理解语言,自如运用语言。

关键词:文化教学,语言学习,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李立昂.谈谈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方法[J].外语界,1998(1).

[4]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

[5]王勇.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国外外语教学,1998(4).

文化史与中学教学 篇5

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异国文化的传输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文化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辨证关系,以高素质的教师为中间媒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化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同时,要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

作 者:王翠萍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铝厂中学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2008 “”(z1) 分类号:H3 关键词:语言知识   文化知识语言能力   教学环节  

文化史与中学教学 篇6

一、转变教育观念

在篮球教学中应贯彻以“育人”为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使中学的篮球教学从“育体”向“育人”方向转变,从单纯追求学生外在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转变到追求学生的身体全面协调发展上,为学生终身从事体育健身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树立多维的健康观,它应该是身体健康、情绪健康、智力健康、精神健康、社交健康、环境健康的六维体育观,而不是单纯的生物体育观,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目标。

二、提高学生的篮球素养

篮球素养是指人们平时所习得的篮球知识、技能,借此而形成正确的篮球知识、价值观,以及正确的待人处世态度和方式等的复合性整体。它包括篮球意识、篮球知识、篮球技能、篮球品德、篮球个性和篮球行为等六个方面。它是人的篮球文化水平的反映。对个人而言,“篮球文化水平”是指一个人的篮球能力和知识程度,是正确认识篮球的思想、知识基础,是参与篮球活动的条件与保证。它表现在三个层面上:物质层面,指人在篮球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包括各种身体活动在内的篮球行为;精神层面,指人的篮球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社会层面,指个体所带有一定的社会属性,表现为篮球社会倾向、篮球文化水准、篮球品德素养等。在篮球教学中,要以前两个层面为基础,重点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层面的培养;因为提高了学生的篮球素养,不仅使他们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最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篮球文化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能够真正传承篮球文化,就必须全面提高他们的篮球素养。

三、改革篮球课堂教学

1.改革篮球教学内容

第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不能仅仅着眼于考核,而是要针对中学生认识事物、生理、心理、知识水平等特点,扩大知识的层次,拓宽知识面,并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性,对纷繁复杂的技能知识,应遵循继承与鏖战相结合的原则,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做结构化处理,尽量删繁就简,保留其中最典型、最有文化价值的内容。第二,增加理论教学时数。很多学校只注重对学生的技能的培养,很少开设篮球理论课,甚至根本不上理论课,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对篮球的基本知识无从理解,又谈何传承篮球文化。

2.改革篮球教学形式

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活泼、自由、愉快”的气氛,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要运用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思想,根据篮球教材特点,运用启发式的讲解,创设情境,循循善诱,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理论分析和比较,促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良好思维方式多思考、多提问、多实践,想练结合,从而明白篮球原理,以便在发展自己个性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3.改革篮球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篮球教学评价体系只是以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为核心,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所谓知识本位就是评价着眼于对知识的掌握,篮球知识在教学评价中具有重要标准。该教学评价也存在不足:一是教学主体在评价的主导作用和能动性,教学评价关注的是知识,而对篮球课程教学主体(学生、教师)的关注是有限的;二是教学评价指向知识的继承,未能关注学生本身的发展,终结性评价为主要方式,主观色彩浓厚。所谓能力本位超越了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评价,使评价更接近篮球教学的本质,促使学生掌握运用篮球技术或战术。但这种评价也存在不足:过分强调能力,导致教师以竞技篮球运动训练手段来进行教学,并以此要求来衡量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篮球教学中要注重过程评价,评价内容不仅考查学生技术技能的掌握、身体素质的提高,还看学生的体育认识水平、意志品质、健康状况、体育兴趣等方面的情况,从而达到督促和鼓励学生学习篮球文化、改进篮球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篮球教育目标。

总之,篮球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技术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向学生传播它的文化,将篮球文化与篮球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宏观认识,了解篮球运动所包含的教育文化、强身文化、健心文化和娱乐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参与篮球运动的能力,实现学生篮球文化素养的提高。

文化史与中学教学 篇7

一、背景

我国社会正继续高速向工业化和市场经济转型。这个转型正影响着教育的各个方面。外语教学发展正处于社会转型下定位和取向的关键时期。我国频繁的各种教育改革缺乏一个整合的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论证。自上而下的各种改革只发出他们想要什么的信息, 比如, 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执行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而对于这些变革成功的现实条件, 过程设计和充分实施没有足够的沟通与及时而又充分系统性的培训。因此, 教学怎样才能成功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怎样生成新课程标准所描述的教学实践与文化还是一个有待揭开的谜。要探索揭开教学文化转型的谜的起点是认识现状, 即我国外语教学的现实情况到底如何?本文从教学文化视角来看外语教学是用整体和协调的方式来探索教学, 从而加深对教学改革的认识理解和进一步促进教学发展。

教学文化指一个社会里“教师群体共享的思维方式, 信仰和价值观构成的教师职业文化”, 教学文化的变化对教师行为和观念的转变有重要的影响[5]。教学文化是教育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也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 同时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一个社会的教育制度, 教育思想, 和教学方法等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的具体表现方式之一[6]。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 甚至决定教学实践。外语教师是外语教学的主体, 是外语教学的“业内人士” (insider) , 聆听他们的声音和观察他们怎么做, 是研究和发展外语教学文化的最有效的路径之一, 这类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发现问题, 找到出发点和发展空间[7]。

在我国, 马维娜[8]、徐丽[9]认为, 我国教育教学研究由于缺乏多角度和学科互涉的沟通精神而处于困境。因而, 他们提倡要拓展教育教学的发展空间和建立教学和教师发展文化机制, 以探求教学文化及对其研究的空间、价值、进展和方向。不过, 对我国教学文化的特点即内涵的实证研究还较少。正如徐继存和车丽娜[10]所说:“由于对目前教学文化的特征缺少关注, 至使目前的教师专业发展陷入低效, 自上而下的教育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抗”。原因之一可能因为在改革传统教学, 借鉴外国课程理论的同时, 缺乏对当前我国教育文化现状的认识, 新的理论怎样融入实践还需更多的研究。再者, 对教学文化到底如何进行实证研究还需技术上的实验和发现。本研究将从教学文化的视角和理论出发, 对教学文化, 主要是外语教学文化的实证研究做一个有效探索。本文将以隐喻体现外语教学文化研究为例, 同时, 也是从隐喻的角度来探讨教学文化。

二、文献综述:引喻与教学文化

隐喻及喻隐表现形式本身是思维的一种语言体现象, 也是一种浓缩了的高度形象化、慨念化的言语[11]。语言来自人的经历, 反映人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 是他/她所在群体和行业文化的话语表现。话语中的隐喻也是社会文化和实践的语言化主要的、不可取缺少、习以为常的方法;社会文化和实践是语言的生成环境。任绍曾[11]指出隐喻是指“概念系统中跨领域的投射, 用一种非常不同领域的经验理解某一领域的经验”。这一概念系统中跨领域的投射是一种认知活动, 因此, 他进一步强调“隐喻的中心是思维”。在隐喻体现认知这一理论的基础上, Kövesces[3]进一步发展并论证隐喻是语言、社会文化和大脑活动的多层次的同时体现。Cameron and Deignan[12]的研究认为, 隐喻是社会文化的密码, 是文化知识的语言符号。人们在参与一个社会文化群体中习得隐喻。隐喻植根于文化中。因此, 隐喻也影响并可能限制人们的思维与行为。

隐喻也体现在教育文化和实践中。例如, 大家熟知的例子是教师即“园丁”的隐喻。人们把对园丁的角色功能如培土、浇水、给植物增加养分、甚至接下来要让植物自己生长等行为, 投射到教师的功能上, 来理解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16]。美国学者Gardner[14]到中国参观访问后, 发现在中国, 人们把教育当成“竟赛”。他观察到, 在中国, 孩子们都尽早地投入到为高考比赛的学习“跑步竟程”中, 学习直奔考试目标, 当他们达到目标的终点后对学习的过程欣赏不多。这也是他认为中国教育文化和美国教育文化的不同之一。这里, 教育即比赛的隐喻中, 他用对竞赛的感知来表达他对中国教育的认识 (zhao and huang, 2008) 。

外语教师表述教和学的话语中自然出现的隐喻在某种程度上是所在教学文化和实践的言语化和慨念化。M.Martinez[4]等的实证研究发现, 隐喻是体现教师思考教学的框架和机制。影响教学实践的教师思考方式不一样, 会形成不同教学文化模式。比如, 灌输式的教学就是在把学生当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思考方式下的教学实践表现;而认为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建立自主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为, 学生学习是在探索中发现知识和认识世界的教师就创造出探索型的教学文化[5]。K.Carter[15]在多年教师发展研究中, 利用隐喻建构教师对教学任务和教室管理理解的范式, 得出隐喻是展现教师理解教学的信息和发现其工作意义的教师知识的结论。她发现, 隐喻也有助于沟通教师的知识, 教师叙述教学的隐喻在其教学行为上得以体现。隐喻透彻地体现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特点和教育的变革与社会变化之间的联系。中国中学外语教师教学经历和话语描述中自然出现的隐喻可综合而又真实地反映我国中学外语教师的思想, 与其文化影响因素, 教学现状及其特点, 使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外语教育文化及其问题, 探索我国外语教育文化的嬗变, 因此是值得研究的。

三、研究方法:人生历程和诠释隐喻

本研究分析的隐喻来自对17位教师的教学生涯访谈。这17位教师是来自中国中部一个中型城市的多所中学的中学英语教师 (zhao and huang, 2008) 。被邀请参加此研究的英语教师接受了教师人生和英语教师职业历程叙事深度采访。本研究主要探索在中国教英语到底是怎么样的工作, 教师工作的意义是什么?教师职业历程叙事方法的主要思路在于它能从时间与空间和个人与社会的多维角度来研究教师、教学文化及其发展。教师人生及职业历程的多维角度, 主要表现教师的活动空间是课堂内外;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有机整体, 教师的存在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16], 因此, 教师个人与社会是和谐的统一。深度访谈主要围绕教师过去的学习经历、当前教学实践和未来打算等方面进行, 访谈涉及教师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环境的影响。每个教师的访谈分两次到多次完成, 具体根据教师的实际时间而定。转录成文字的访谈内容回馈给教师本人, 以再次确认内容的准确性和认可访谈内容用于研究资料。本文聚焦教师人生和教师职业历程叙事中出现的主要隐喻, 诠释其表现出来的教学文化特点、内涵及其存在的社会背景。分析首先是把所有访谈中的自然出现的隐喻过滤出来, 根据其表达的内容进行分类。

四、结果呈现:隐喻与中学英语教学文化特点

1、教师角色与关爱中教学

首先, 教师隐喻非常形象及生活化地体现了教师的角色和功能。隐喻也表现出教师的年龄和性别特点。年轻的女教师趋于用“姐姐”来表述他们的角色及与学生的和谐与友好关系。西方文献中较少提到“姐姐”这个教师角色隐喻, 但女性教师经常会用“母亲”来投射他们的教师功能和形象, 尤其是小学教师。这也与基础外语教育中女教师较多的实际情况有关。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师们多方位关心学生学习的关爱文化 (zhao, 2009) 。这种关心体现在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的关心,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及培育他们的学习和做人能力等方面。这种关爱文化往往与教学文化其他方面, 如考试压力下以语法为重的英语教学等发生冲突。这一冲突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教师关心学生学英语的目的是要学生学会使用这门语言, 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 在考试指挥棒的驱使下, 教师们要为学生的考试成绩着想, 为了考高分, 教学材料基本只能以教科书为准, 以讲解语法与考试题目为主。如一位教师的隐喻式陈述形象地表现了这个矛盾:

老师想把这个课上完 (教材内容) , 他引导学生思考, 但是学生思维跟不过来, 就是说想半天, 时间不够, 老师就干脆, 拿个比方, 就是撒米引鸡进笼, 但是这个鸡不进来的话, 就赶紧把鸡抓进来, 放到笼子里面去。就是说老师没有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探索。但是我们老师这个讲课只有四十分钟, 你讲的内容与这个任务, 他不讲完怎么办呢?

此教师虽然知道教学需引导学生思考, 可为了赶进度和为考试教学, 只好牺牲学生思考过程。要避免这种冲突, 我们认为, 可以通过教师发展和社会教育观的改变进行。主要是要让教师们了解在我国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在这种环境下外语教学很大部分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有引导的外语学习是很重要的, 考试与灌输式的教学法无法使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时间而必然会压抑学生的创造力。这也是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

2、教师角色, 教师与“工人”教学与“体力”劳动

除了教师与学生关系体现教师角色,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在其教学方法下产生的学习也体现教师形象和教学文化。在过去的西方文化里, 教师也有被视为“工人”, 校长被视为“经理”的时候, 不过现在这一隐喻随着西方社会与教育的发展进步已基本消失。然而, 这里, 我们特别指出, 这类隐喻在本研究中仍较频繁。例如, 两位教师访谈中, 无意识的把自己看作“工人”。其中一位教师是这样述说的:我每天改很多作业, 机器人似的这样工作。觉得作业改了也没什么用。不过不改学生不写。这样工作12年后, 感觉自己在次行业中像一个熟练工了。其他教师隐喻也体现了教师的体力劳动形象和教学为体力劳动。比如, 有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生涯的教师用“艄公”来描述他的职业形象多少有点伤感的体验:教师如艄公, 年复一年的把学生送到彼岸, 教师却总徘徊在河流上, 自己没多大收获感。

其他此类的隐喻还有视教师为“管家”。这些隐喻勾画出教师劳动的艰苦与教学已变成了缺乏智力的体力劳动。当然, 随着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教师们也已开始反思这样的教学工作的意义何在。教师和学生在这种教学中都失去了教育的本质, 即教育是育人的活动。因此, 这些语言表明教师的工作需要回归到教育本位。怎样才能做到此“回归”, 把教学从似体力劳动的趋势转回到智力教育活动?未来的教育改革需要促进教育文化回归到教育本质的智慧启发的轨道上来。

3、教学与“灌输”, 学习与“接受”

有关实际课堂教学的隐喻值得注意的是如“灌输”、“接受”、“抄”、“记”字眼等。如一位教师在回忆他学英语时说:

我们上中学时, 那时连录音机都没有。我们主要是课堂45分钟的学习。内容那么多, 就是灌给我们, 我们接着。老师教我们不要想太多, 就象吃馒头一样, 吃甘馒头一样, 直接往下咽。

教师们对自己的学习英语的回忆主要体现出教师在教室, 把教材上的知识“搬”到黑板上, 学生们再从黑板上“记”到笔记本里。这是一种典型的简单灌输-被动接受式, 使得学生学习缺乏思考过程的教学模型。一个对三代教师近40年的教学研究发现[16], 这种模型近几十年来, 在我国外语教育文化中一直是一个顽固的组成部分。教学是带有传授知识的特征, 问题是教师需要教什么和为什么要教它, 教师没有选择和决策的主动性。从单一传授课本内容到以新课标为核心的教学材料多元化, 加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选择和决策参与, 即拓展教师探索的主动空间是提高教学智力成分的关键之一, 是教学文化转型的主要策略与路径之一。在我国, 一些专家们已开辟探索性和自主性的教学文化[1]。这种新教学文化也为我国教学文化的转型指明了方向。

4、情感表现

K.Carter[15]的隐喻研究表现出教师工作的相关情感。Hargreaves[17]的系列研究表明教学是有情感的实践。研究发现, 我国外语教育文化中教师职业幸福感并没有完全缺失, 有教师觉得作为外语教师非常满意。虽然, 教师是个稳定的职业, 但教师职业没有太大的纵向提升路径, 人们通常从一个年轻教师变成老教师, 这是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变化。因此, 这对一些有更高职业追求的人来说满足感不很强。隐喻“教师如艄公”也体现了一种此教师对其职业缺乏成就感的教师情怀。因此, 这位老师的职业幸福感带点“苦涩”的味道。加上他对教学工作的热爱, 他感到“涩涩的快乐”。因此, 他最终做了一个改变, 决定离开教室, 放弃教学。而这种体验, 一位刚参加工作新教师也有体会。她感到教师这个工作是“让我欢喜, 让我忧”。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她有着好奇和理想, 她要帮助他人学好英语。但让她忧的是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是她在当学生时从未想象得到的, 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 她的情绪往往因此受到很大影响。此外, 现有的各种教师评估手段给教师们带来复杂的情感体验, 有的成功, 有的因没能使学生考高分, 或达到一定的优秀率而扣“奖金”, 感到“没面子”。教师们在这种分数比人重要的文化中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 关注教师的职业情感体验, 加强社会对教师“情感-人文素质”关怀是我们这个教育体制需要做的重要工作。因为这关系到教师行业能否吸引或留住最优秀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结语

文化史与中学教学 篇8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因为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 再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难转变成学校的实际教育成果。在各地教育水平千差万别、时代需求朝多样化发展的今天,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将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效果。这要求我们要跳出教科书作为我们的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 结合地方的人文特点, 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形成良好的适合地方特点的丰富的教学模式, 以促进本地教学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提高。

但是, 在今天整合各种课程资源, 推进教育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的同时, 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

一方面, 农村中学, 特别是一些民族地区的山区中学,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 校内课程资源极其贫乏。这类学校教学条件差, 教学设备不完善, 在今天互联网络时代, 现代化、信息化的春风依然吹不到这些地方, 有的甚至连基本的阅览设施也不能保证。学生很少或者无法接触、感受外面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各种信息文化, 阅读量少、知识面窄、文化的积淀不深、文学素养低, 这都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学的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的发展。

另一方面, 农村中学根植的农村, 却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反映当地生活生产情况的山歌、表现当地人的风俗人情的神话传说、凝聚当地人文化智慧的谚语童谣、富有文化内涵、雅俗共赏的对联 (楹联) 、散发古典意韵的古民居等, 这些, 都是当地人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生活和生产经验的结晶, 富有生命的活力和文化的内涵, 蕴含丰富的哲理, 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教育意蕴, 熏染和陶冶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今天, 青年学生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的喜爱与日俱增, 乡俗文化对当地的人依然有着很强的乡土亲和力和强烈的乡土感化力, 符合农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能满足农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的需要, 对农村中学的师生有着许多共同的理解和感悟, 是能联系师生之间的文化心理的重要纽带。但是, 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一直以来由于人们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而被闲置甚至埋没, 不能及时地经过加工和转化后进入实际的农村中小学的课堂, 它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至今还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和开掘、利用。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语文课的生活意义, 因此语文的课堂应该是生活的课堂。语文的教学只有贴近生活实际, 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场景和生活场景中, 才能更好地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让教学的过程“活”起来,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因此, 我们应该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 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和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 找出乡俗文化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契合点, 打破农村中学以教科书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单一、落后的格局, 把当地喜闻乐见的反映当地生活情况的乡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 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 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 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 使乡俗文化成为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的平台, 这是改变农村学校教学资源贫乏、教学手段单一的现状的有效办法, 也是我们弥补当前地方课程严重缺乏的有效途径, 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也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得语文教师好好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可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作为。

1. 对联的活用

就是把遍布民间乡野、家庭街坊的对联以及对联的相关知识引入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联收集、借鉴、撰写等, 了解、掌握对偶、对仗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并能达到进一步锤炼语言、增强语言的概括、表达和运用的能力。如我在教《五人墓碑记》一文时, 在讲析课文的基础上,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对对子, 形式上灵活多变, 有你出句我对句、教师出句学生对句、学生出句教师对句、学生自出自对等, 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 大大锻炼了学生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能力, 还写出了一批富有文学韵味、妙趣横生的好对子;在过年过节、遇到喜庆日子, 在学校举办对联征集比赛, 不但锻炼了师生的创作热情, 还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另外, 将对联的撰写迁移到句子的仿写、续写上, 对学生的句子的仿写、续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大有好处。

2. 山歌的妙用

在诗歌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选取本地的山歌童谣作为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的媒介, 借助自己熟悉的山歌去了解、领悟、印证、掌握诗歌的语言特色、诗歌的技法、体会诗歌的思想等, 把习见习闻、通俗易懂与严格苛刻、博大精深的因素糅合起来, 往往能起到化抽象为具体, 化难为易的效果, 在轻轻松松中就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去领会、掌握诗歌的音韵之美、神韵之强, 对押韵、对反讽等技法的作用的体会一点即通。

3. 地方戏曲的借用

在戏剧单元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结合本地的地方戏曲, 使学生通过地方戏曲的特点更好、更直接、更形象地去体会戏剧、杂剧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特点、舞台对白、动作等相关的知识, 去了解戏剧中人物塑造的方法、环境、人物性格与情节的关系, 对戏剧情景的创设也更形象、直观, 从而更好地去学习、掌握戏剧的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增强学生的写作素养和文学积淀。

4.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利用

利用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 丰富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 如对山歌起源的研究、对大鼓文化的综合调查等, 鼓励学生开展本地乡俗文化综合实践活动, 以专题研究等形式, 进行综合性学习, 把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生活应用结合起来, 加强课堂与生活的沟通, 丰富农村中学课堂, 开阔农村学生的文化视野, 增加农村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 使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热爱。此外, 可结合本地的人情风俗去理解一些文言知识;利用一些富于哲理的乡俗谚语童谣去增加作文的个性、文采、趣味;还可以通过踏青访幽、激发写作冲动培养写作情思等。

总之, 借助于我们身边丰富的乡俗传统文化,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学习更多的而且单纯依靠教材学不到的东西, 并真正受到启迪, 使多样性的知识成为提高认识能力的途径。

文化史与中学教学 篇9

一、中学历史教学有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中学历史教学的价值观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能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1. 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今天的社会。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前天、昨天、今天是一个完整的系列, 又是相互衔接的链条, 前后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例, 客观地讲, 历史是螺旋上升式向前发展的, 但有些学生缺乏历史知识, 消极悲观,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认识不够, 信心不足。只看到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 却不知道它们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和所使用的手段。尤其在当前, 旧的世界格局已被打破,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世界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环境中,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增强对资本主义侵蚀的免疫力, 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理想信念。因此, 中学历史教学的价值观教育显然极为重要。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突出先民的爱民思想和爱国行动,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和民族自信心;深刻体会近代百年灾难深重的民族屈辱史, 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理解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唯一正确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正确看待今天社会的发展现状。

2. 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历史课虽不是心理健康课, 但在塑造人格方面, 有着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 会涉及历史上各类人物的范例, 它们对中学生的人格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 诸葛亮的励精图治, 包拯的铁面无私, 海瑞的清正廉明, 祖冲之、沈括的刻苦钻研, 以及无数先辈坚贞不屈的气节等, 这些正面人物更能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正如黑格尔所说:“人们常常从历史中希望求得道德的教训, 不肖说, 贤良方正的实例足以提高人类的心灵, 又可以做儿童的道德教材, 以灌输善良的品质。”“知识教育是基础, 人格教育是核心, 文明教育是相对人一生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说, 人格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进一步推动建立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3. 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历史包含有古今中外丰富的文化遗产, 包罗万象, 纵横千年, 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 教师此时的正确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比如, 教师在讲述中国文明的起源时, 学生知道无论是北京人还是山顶洞人, 他们都是为了生存而群居在一起。这就说明人类从刚产生开始, 就不能脱离社会这个整体而单独存在。所以, 一个人想生活好, 除了个人的努力还必须要学习怎样与他人相处, 妥善地处理好人际关系, 不能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例子在历史教材中还有很多,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不断进行发掘。

开展历史教学的价值观教育能让中学生不断摒弃成长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 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今天的社会, 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 从而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也能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二、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推动中学历史教育向纵深发展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内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 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种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精神支柱和生活习惯, 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生活在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中的中学生, 能够广泛吸取校园文化提供的营养, 进而加深对历史故事及历史进程的理解, 使中学历史教学价值观教育向纵深发展。

1. 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通过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教育引导, 来接受特定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有目的筛选大众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校园文化无论从内容、方式甚至是形成的环境, 都深刻地影响着校园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潜移默化影响人的发展, 因而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通过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和不失时机的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陶冶唤醒学生的内心世界, 给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精神土壤, 同时抑制那些不良心理、行为和习惯的滋生, 使他们在校园文化的正确导向下, 选择社会信息, 接受先进思想, 逐步健康地成长起来。健康、和谐的中学校园文化能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全面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 从而使历史教学价值观教育走向深入。

2. 校园文化具有育人功能。

优美的校园环境, 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 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知、情、意、行, 使学生在思想品德上受到熏陶, 积极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 能锻炼和提高学生各种能力, 如说话能力、写作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与历史教学的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相一致。

3. 校园文化具有规范约束功能。

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道德品质具有规范作用。能促进集体和个人思想品德的提高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引导中学生认识自己对社会、对学校、对他人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有利于实施人文教育和校园人文精神的培育, 使学校师生员工懂得如何做人。中学历史教学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历史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 从这一点来说两者的目标不谋而合。

4. 校园文化具有凝聚释放功能。

校园文化通过创设环境和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使受教育者受到陶冶和感染, 使学校师生员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使学生学会关心集体, 关心他人, 弃恶扬善, 并按照共同的价值趋向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体现出积极的人文精神。使全体成员紧密地团结在集体的周围, 朝着学校的总目标前进, 而这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价值观教育的升华。

三、当前中学历史价值观教学的现状

当前, 有些人对中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终极追求, 它直接左右着人的行为方式和方法) 的认识存在误区, 认为教学就是为了考试升学, 不考就不学。历史教学因而也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备考课”, 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根本上背离了历史学科的本质。《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中学历史教育应是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核心, 以关心学生精神世界和人格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为根本的教育, 否则将难以走出目前的困境。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有着相同的切入点和归宿, 那就是通过教育学生, 使学生能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进而指导其行动,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因此,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文化史与中学教学 篇10

长期以来, 我国中学外语教学往往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 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缺少重视。体现在教学方式上, 则语言输入多, 文化现象输入少, 课堂知识输入多, 课外知识输入少, 缺少对实际交际能力的重视。在教学内容上, 重视语法, 语篇结构, 忽视文化及非语言因素, 这会束缚学生外语能力的提高, 进而影响外语教学的发展。因此, 教授语言同时要兼顾文化教学,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1 文化差异造成交际失败。

“学习外语的人有一种倾向, 即容易把自己的母语和本族文化形式和意义分布并转移到外语和外族文化中去, 由此易引起交际失误” (R.Lado, 2001) 。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由于缺乏西方文化意识, 学生往往借助自己的母语背景来推断外语文化, 结果造成语用失误。

1.2 了解文化是语言理解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 而有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交际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认为“语法性、实际操作性、适合性、得体性”是衡量语言运用的四个标准, 其中适合性和得体性便指向使用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N.Wolfson (2003) 曾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 本族人对于他的语言和语法错误往往比较宽容, 与此相比, 违反说话原则则被认为不够礼貌, 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在实际交往中, 出现文化错误的后果要比出现语言错误严重得多。因此, 进行跨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 中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内容

2.1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新课标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有明确规定, 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体发展基础上” (新课标, 2005:6) 。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逐步导入文化教学内容。通过扩大学生接触西方文化的范围, 帮助学生拓展文化视野而达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

2.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文化之间必然存在差异, 若缺少相互间的理解, 冲突便时有发生。所以, 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就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 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和感知外语文化,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消除文化障碍从而真正提高外语能力。除此之外, 由于外语学科自身特点, 中学外语教师应具备足够的外语文化知识、较强的文化感知能力、理解力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从而有利于跨文化的交往, 准确地理解外国文化。

3 中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实践途径

研究表明, 文化与语言教学密切相关, 跨要正确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跨文化意识培养, 通过营造真实语言环境, 采取多变的教学方法等实现语言与文化教学的统一。

3.1 完善中学外语学科中跨文化教育的教学教材。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 教材是承载跨文化教育的基础工具。因此, 外语教材应做到: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介绍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分析典型的跨文化交往事件, 使学生形成平等、宽容、客观以及尊重的跨文化态度;教师在授课时, 可将文章中涉及到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加以解释, 指出其文化含义, 利用语篇的文化信息, 思想内涵, 传授历史背景, 价值观念, 人际交往等相关内容, 使学生在获得语言的同时, 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3.2 采用文化导入的课堂教学策略。针对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缺失现象, 要在课堂中加强文化教育, 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西方文学作品, 期刊杂志等材料, 拓宽学生文化视野, 提高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充分发挥外教在文化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言传身教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 适当引入相关英语国家文化知识,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用多媒体设备, 播放英文影片, 观看英文辩论和演讲, 使学生置身真实的英语环境, 更为直观的体验西方文化意识形态和日常交际活动, 了解其文化艺术, 习俗观念等, 提高英语语言文化意识。

3.3 运用课堂活动创造真实语境。

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不可避免的受到母语文化带来的负迁移干扰而出现文化失误, 文化失误比语法失误更为严重。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分析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获得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

英语教学时, 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 创设真实语言环境, 使课堂成为学生培养英语思维和提高语言技能的地方, 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学会在语境中运用语言。如模拟真实情景, 角色扮演,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快掌握语言知识, 积累交际经验, 进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交际能力。另外, 可以举办英语角, 口语比赛等, 既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 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跨文化教育与中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实施跨文化教学的意义, 及途径等。发现文化与语言教学二者缺一不可, 实施文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提高学习兴趣, 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因此, 中学英语教学应做到语言技能与文化教学相统一。

在中学外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 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判断不同文化间的关系及差异性, 养成外语思维及行为模式, 提高个人外语水平。同时, 通过掌握一定的文化交际原则, 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文化障碍, 减少语用失误, 以此促进积极的跨文化交往, 减少跨文化冲突, 增强不同语言学习之间的理解力和包容力。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涉及如何理解外国语言中的内在文化含义、如何减少和消除语用失误现象等。本文从跨文化的内涵着手, 探讨在高中外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发现文化教育与语言教学相辅相成, 实施文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提高交际和语言运用能力。因此, 中学英语教学应做到语言技能与文化教学相统一。

关键词:中学外语教学,语言,文化,跨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语言和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序言.

文化史与中学教学 篇11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校园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发挥应有教育功能的课程资源。而对于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来说,如果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并结合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将收到两相裨益的效果。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明显的促进、导向、约束、规范、教育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生活方式、知识技能等。

在农村教学中,语文教学活动、校园文化都有着与城镇教学不同的特点,集中表现在教学资源相对缺乏、学生求学意识不够、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够重视等等。

因此,在利用、提高农村语文教学效果,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势必要求具有适合农村教学特点的独特策略。本文尝试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入手,寻找农村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融合的策略。

一、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相辅相成

语文教学从属于校园文化,并受到校园文化其他各形态的影响乃至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文化建设得越好,对语文教学的正面影响也就越大。比如一个学校有着学习语文的良好传统和氛围,就会激发起学生学好语文的极大兴趣和愿望;一个有着优美环境的校园,就会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创作对象,成为学生精神活动、言语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的潜移默化应用于实践就是校园文化建设,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如果缺失语文教学的参与,校园无以言文化。语文教学一旦和校园文化相融合,那么其效果则是明显的,因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语文教学的融入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是立体、全方位的。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我们都能找到语文教学的踪影。在学校建设中,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是相互促进的两股力量,是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

二、课堂外的语文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廊道文化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廊道文化是重点,学校通过廊道展示一些励志图片、经典名句、名人名言等,将原来普普通通的教学楼走廊和道路打造成为颇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区,形成了新的富有个性的廊道文化,对学生来说,在课间玩耍的同时也熏陶着语文的涵养,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个人修养和品位;同时,校园文化区的呈现也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成果、未来展望等,无形中也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丰富了学校文化内容,美化了学校育人环境,显示了学校现代化成果,成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文化长廊。

物质是精神的载体,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中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形态,如校容、校貌、自然物、建筑物、各种设施等,是校园文化的典型代表。校园物质文化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感染或暗示。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与校园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而语文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优质的语文教学是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的先决条件,语文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听、说、读、写、思才华的平台,营造了一个个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的精神文化氛围。另外,良好的校园文化又可以促进语文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需要丰富的文化底蕴作支撑;要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也需要多彩的文化载体做保证。所以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挣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学会积极、主动、健康的发展,这就更需要特定的文化情境熏陶、浸润、哺育。

总而言之,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能进一步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因此,学校每个学期都在各年级组开展了系列语文活动,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主题手抄报比赛等,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语文素养,从深层意义上说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总之,语文教与学的过程,是文化知识承与宣的过程,是文化精神沉淀与挖掘的过程。利用语文与文化与生俱来的密切关系,将语文教学融合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氛围,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文化史与中学教学 篇12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明显的促进、导向、约束、规范、教育功能,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生活方式、知识技能等。

在农村教学中, 语文教学活动、校园文化都有着与城镇教学不同的特点, 集中表现在教学资源相对缺乏、学生求学意识不够、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够重视等等。

因此, 在利用、提高农村语文教学效果, 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势必要求具有适合农村教学特点的独特策略。本文尝试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入手, 寻找农村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融合的策略。

一、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相辅相成

语文教学从属于校园文化, 并受到校园文化其他各形态的影响乃至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 校园文化建设得越好, 对语文教学的正面影响也就越大。比如一个学校有着学习语文的良好传统和氛围, 就会激发起学生学好语文的极大兴趣和愿望;一个有着优美环境的校园, 就会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创作对象, 成为学生精神活动、言语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的潜移默化应用于实践就是校园文化建设, 他们是相辅相成的,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如果缺失语文教学的参与, 校园无以言文化。语文教学一旦和校园文化相融合, 那么其效果则是明显的, 因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语文教学的融入是不受时空限制的, 是立体、全方位的。无论是物质财富, 还是精神财富, 我们都能找到语文教学的踪影。在学校建设中, 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 是相互促进的两股力量, 是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

二、课堂外的语文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廊道文化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廊道文化是重点, 学校通过廊道展示一些励志图片、经典名句、名人名言等, 将原来普普通通的教学楼走廊和道路打造成为颇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区, 形成了新的富有个性的廊道文化, 对学生来说, 在课间玩耍的同时也熏陶着语文的涵养, 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个人修养和品位;同时, 校园文化区的呈现也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成果、未来展望等, 无形中也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 丰富了学校文化内容, 美化了学校育人环境, 显示了学校现代化成果, 成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文化长廊。

物质是精神的载体,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中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形态, 如校容、校貌、自然物、建筑物、各种设施等, 是校园文化的典型代表。校园物质文化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 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感染或暗示。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 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 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 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 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 与校园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而语文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 优质的语文教学是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的先决条件, 语文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听、说、读、写、思才华的平台, 营造了一个个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的精神文化氛围。另外, 良好的校园文化又可以促进语文的教学活动, 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需要丰富的文化底蕴作支撑;要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也需要多彩的文化载体做保证。所以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挣脱应试教育的桎梏, 学会积极、主动、健康的发展, 这就更需要特定的文化情境熏陶、浸润、哺育。

总而言之, 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能进一步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因此, 学校每个学期都在各年级组开展了系列语文活动, 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主题手抄报比赛等, 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也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 提升语文素养, 从深层意义上说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上一篇:BOT模式下一篇:物流配送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