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模式

2024-09-02

BOT模式(精选12篇)

BOT模式 篇1

经济的快速发展依赖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就对承担着基础设施建设职能的国家财政提出了挑战。政府需要拿出巨额的财政资金进行投资, 但目前, 资金的短缺是使这一问题日益突出的主要原因, 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便成了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 采用BOT方式融资就成为了必然选择。

一、BOT融资方式的涵义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 (建设、经营、转让) 的缩写。从内容上看, BOT是一种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BOT融资方式即政府或有关公共部门作为招标人, 为项目 (主要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作为融资基础, 由项目公司作为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承担风险、建设项目, 并在规定时期内经营项目获得合理的利润回报, 最后根据协议将项目所有权无偿地移交给政府或有关公共部门。

二、BOT项目融资的风险分析

由于BOT项目建设的周期较长, 涉及的各种风险因素较多, 因此不确定性很大, 风险分担和风险规避就显得更加重要。按照风险分担和风险管理的原则, 项目融资中的风险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与市场客观环境有关, 超出了项目自身范围的风险, 主要包括:政治风险、金融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可由项目实体自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 主要包括:完工风险、生产风险以及环境风险。

一般来说, BOT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由项目公司承担, 经营阶段的风险须视具体情况而定。政治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一般由政府和保险公司承担。

在项目经营阶段中存在着一个市场风险, 它主要是指来自项目产品的销售和能源及原材料供应两个方面的风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原料的供应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 因此项目能否运营成功, 关键就在于产品能否销售出去。这样, 销售就成了BOT项目运作的关键, 产品的销量和售价几乎涵盖了BOT所有的风险因素。

三、BOT的案例分析

(一) 广西来宾电厂。

1995年5月8日, 国家计委批准了第一个BOT试点项目——广西来宾电厂。1996年, 法国电力国际公司与原通用电气阿尔斯通公司组成的EDF联合体在国际招标中一举中标。为实施该项目, EDF联合体成立了广西来宾发电有限公司 (简称法资公司) ——广西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1997年法资公司与广西政府签订了特许权协议。来宾电厂项目总投资6.16亿美元, 投资方在建成电厂并商业运营15年后, 运营期到2014年把电厂移交给广西政府。通过运营维护合同, 广西来宾法资有限公司 (电厂业主) 将电厂的运营和维护工作承包给广西来宾希诺基发电运营维护有限责任公司——一家由法国电力集团、广西电力公司和广西投资集团投资的中法合资企业, 希诺基向法资公司和来宾电厂提供15年的运营和维护服务。合同规定, 广西电网每年至少要从来宾电厂购买35亿度电, 但是实际上可以提供更多的电。一年最大的发电量能达到63亿千瓦。另外, 在来宾电厂的投资设计、融资、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广西政府对该项目提供了大力支持, 要点有: (1) 允许投资者将其从电厂经营中取得的人民币收入, 在扣除费用和缴纳税金以后, 换成外汇汇出境外。 (2) 如果由于政府政策的变化导致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率大幅度变化时, 允许调整电价来解决。汇率的变化幅度在5%以内时, 电价不能调整;超过5%时电价可以调整。 (3) 指定一家燃料公司供应项目公司所需要的燃料, 并与项目公司签订燃料供应协议, 按协议保证供应项目公司所需要的燃料。 (4) 保证每年至少购买35亿千瓦时的上网电量, 并指定由广西供电局与项目公司签订购电合同和调度协议。 (5) 关于通货膨胀问题, 规定由于燃料价格的变化可以调整电价。 (6) 项目公司可以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所规定的税收优惠。 (7) 广西政府免费或以优惠的价格向项目公司提供电厂建设、营运和维护所需要的土地、供水、供电、通讯、道路、铁路等现有设施的使用。 (8) 在项目公司的整个特许权期限内, 所需要的各方面协调和协助, 广西政府都可以给予支持。

(二) 英法海峡隧道工程。

1.项目的达成。

(1) BOT项目发起人 (即项目公司) :欧洲隧道公司。它由英国的海峡隧道工程集团 (一个由英国银行和承包商组成的财团) 和法国的法兰西一曼彻公司 (一个由法国银行和承包商组合的财团) 联合组成。 (2) 特许期:55年。它是目前世界上特许期最长的一个BOT项目。特许权协议是在1987年与英法两国政府签订的。 (3) 承发包方式:固定总价和目标造价合同。欧洲隧道公司承担了海峡隧道的全部建设风险并为造价出超准备了一笔17亿美元的备用贷款。49亿美元的陆上建筑工程的一半按固定价格 (即总价) 承包, 而隧道自身则按目标造价承包, 欧洲隧道公司将把实际费用加固定费支付给承包商。 (4) 计划总投资费用:92亿美元 (在施工过程中已增加到120亿美元) 。 (5) 建设工期:计划1988年开工到1995年竣工。建设工期的风险就在于, 施工工期加长就会使经营期相对缩短, 并且将会直接影响到该项目的收益和债务的偿还。

2.融资情况。

为BOT项目筹款是项目发起人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如前所述, 筹资总额达92亿美元, 使该项目成为到目前为止由私营团体筹款的最大的基础建设。在海峡隧道工程投资过程中, 关于融资工作要求欧洲隧道公司坚持政府提出的三个条件:[1]政府对贷款工作担保;[2]该项目将按有限的追偿权, 100%地由私营团体筹资, 交付发起人使用, 债务由完成的项目收益来偿还;[3]该团体必须筹资20%的股票投资, 即17.2亿美元的现金。除此之外, 74亿美元贷款将从209家国际银行 (历史上最大的地区性私营银行联合体) 筹措。筹款之初, 14家初期项目的承包商和银行首先赞助8, 000万美元。同时, 在4个发行地点成功地筹集到大批以英国英镑和法国法郎计算的股票投资。

3.政府担保情况。

与其他的项目BOT发起人相比, 欧洲隧道公司从英法两国政府得到的担保是最小的。这是由于英国政府要求建设、筹款或经营的一切风险均由私营部门承担。除特许期较长外, 政府没有向该公司提供支持贷款、最低经营收入担保、经营现有设施特许权。外汇及利率担保, 仅仅提供了商务自主权、“无二次设施”的担保。

四、结合案例分析影响BOT项目融资的因素

(一) 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

BOT项目多用于开发基础设施, 而传统上的基础设施项目都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 这样, BOT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政府对项目的支持, 对于财务上不可行的项目, 只有得到了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才有可能成功, 否则项目将无法进行下去。广西来宾电厂正是由于当时中央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项目的实施才得以顺利的成功。

(二) 政府的担保。

BOT项目的债务融资都是无追索权的, 债务资金和股本资金的回收只能靠项目的现金流量, 投资人的风险较常规项目要大得多。为了促成项目, 使投资人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上, 往往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担保。在广西来宾电厂BOT项目中, 广西政府与项目公司特许权协议中, 包括协议正文及购电协议、燃料供应与运输协议、仲裁协议等24个附属协议, 政府除了承担一般意义上的政治风险和法律变更风险外, 政府还承担电力市场需求风险、燃料供应风险、部分汇率风险。

(三) 风险的分担。

由于BOT项目建设的周期较长, 所以涉及的各种风险因素较多, 不确定性也很大, 风险的分担就更加重要。在英法海峡隧道BOT项目中, 银行和承包商的股权投资仅有1/9亿美元, 大部分股本分散在众多的小投资者的身上, 风险得到了分散, 而且承包商还可以通过承建工程获得收益。银行的贷款是有近311家欧洲的银行提供并有铁路联营的担保, 因此虽说项目的风险要大, 政府所给的支持要少, 但是项目发起方和银行的单个机构承担的风险并不大。

五、我国采用BOT项目融资模式的现实意义

(一) 加快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

我国政府若把拟建的部分基础设施项目转让给外商设计、筹资、建造和运营, 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直接的财政负担,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弥补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不足, 缓解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的矛盾, 而且还可以把原来必须用于该项目的建设资金转用于其他产业的发展, 使政府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有宽绰的回旋余地。

(二) 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

我国利用外资主要有外商直接投资和借用国外贷款两种主要方式。BOT投资方式既与这些投资方式相联系, 同时又有其特殊性。因此, 采用BOT方式引进外资, 无疑是突破了利用外资的模式。另外, 多数BOT项目的建设资金全部由外商解决, 政府不需担保, 也无需承诺支付项目借款, 这不仅不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 也不会增加外债负担。

(三) 有利于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

由于BOT项目一般都涉及到巨额资金的投入, 并且项目建设的周期较长, 使得项目的建设、经营中潜伏着极大的风险。私营机构为了减少或避免风险, 获得较高的收益, 客观上要求在项目建设前进行科学的论证、合理的设计, 在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加强管理、科学组织, 这对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管理水平的提高无疑将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

(四) 有利于政府对重大项目的宏观管理。

采用BOT投资方式, 项目的整个决策、签约都有政府参与, 都由政府直接负责, 政府对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效益等进行充分论证后才能确定, 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项目建设的盲目性。

六、结语

我国采用BOT方式融资的时间不长, 总结一下国内外BOT项目融资的经验和教训将会使我国在今后采用这种方式开发基础设施时少走弯路, 为我国引进外资和利用内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创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严兵, 阮南.信用风险:BOT项目融资成败的关键——国内外电力行业项目融资案例分析[J].经贸实务, 2003, 1

[2].赵文胜.项目融资的BOT模式[J].露天采矿技术, 2005, 4

[3].胡晓萍, 龚杭.BOT中的“非市场失灵”现象分析[J].金融管理, 2007, 1

[4].朱珊, 程灏.BOT项目组织结构实例分析[J].经济师, 2004, 2

[5].宋志东.BOT融资中的风险分担及合同管理[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2

[6].钟璐.BOT融资模式和ABS融资模式分析[J].科技与管理, 2007, 1

BOT模式 篇2

作者:余闯 转载 文章来源:岳西网 更新时间:2011-8-29

阅读次数:

BT和BOT项目是什么意思

BT投资是BOT的一种变换形式,是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管理公司总承包后,由承包方垫资进行建设,建设验收完毕再移交给项目业主。BOT是对Build-Own-Transfer(建设—拥有—转让)和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形式的简称,现在通常指后一种含义。而BT是BOT的一种历史演变,即Build-Transfer(建设—转让),政府通过特许协议,引入国外资金或民间资金进行专属于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后,该项目设施的有关权利按协议由政府赎回。

通俗地说,BT投资也是一种“交钥匙工程”,社会投资人投资、建设,建设完成以后“交钥匙”,政府再回购,回购时考虑投资人的合理收益。除了BT演变方式外,BOT的演变形式还有BOOT方式,即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方式,即建设—拥有—运营;BLT方式,即建设—租

52047 赁—移交;BOOST方式,即建设—拥有—运营—补贴—移交;BTO方式,即建设—移交—运营等。标准意义的BOT项目较多,但类似BOT项目的BT却并不多见。BT投资模式的缺陷

BT项目建设费用过大。采用BT方式必须经过确定项目、项目准备、招标、谈判、签署与BT有关的合同,移交等阶段,涉及政府许可、审批以及外汇担保等诸多环节,牵扯的范围广,复杂性强,操作的难度大,障碍多,不易实施,最重要的是融资成本也因中间环节多而增高。BT方式中的融资监管难度大。由于BT法律性质的特殊性,法律关系的复杂性,而且是一种合同的组合,因此,融资监管难度大。

BT项目的分包情况严重。由于BT方式中政府只与项目总承包人发生直接联系,建议由项目企业负责落实,因此,项目的落实可能被细化,建设项目的分包将愈显严重。

BT项目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在BT项目中,政府虽规定督促和协助投资方建立三级质量保证体系,申请政府质量监督,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抓好安全生产。但是,投资方出于其利益考虑,在BT项目的建设标准、建设内容、施工进度等方面存在问题,建设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如何解决BT投资模式缺陷

面对这些缺陷,各地政府的掌控能力是比较差的,政府BT投资建设项目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的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部分项目管理在政府有关部门内封闭运作,有时甚至出现违反建设程序的操作。在具体项目的建设实施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项目功能与方案审核不力、政企不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管理粗放、地方垄断和地方保护、缺乏竞争,甚至出现“寻租”腐败等问题。实际上,人们很容易发现,一些地方政府的BT项目,明显没有按照已有的招投标和政府特许经营的有关法规和政策办理。完善BT投资已是当务之急

除了完善BT运行机制,强化政府对BT项目的监督之外,建立BT应对风险机制,确定风险种类,拟定相应的风险回避对策也显得非常重要。另外,政府运作BT应考虑引入独立第三方的中介服务。目前,国内外著名投资工程咨询和设计单位都有很强的BT投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在融资和资本运作上可以聘请证券公司或著名投资咨询公司为其服务。

由于我国BT诞生的时间短、经验少,是新生事物,因此,最基本、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合同法律保护,同时,在管理上,对项目的投资概算、设计方案的确定,工程质量的检验以及财务审计都应从法律上确定政府权力。但目前,我国尚没有关于BT的专门立法,所以更应加快立法步伐。

什么是BT模式

BT模式的概念

1.BT是英文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缩写形式,意即“建设--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

2.BT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种变换形式,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

3.目前采用BT模式筹集建设资金成了项目融资的一种新模式。BT模式产生的背景

1.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基础设施投资的银根压缩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筹集建设资金成了制约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

2.原有的投资融资格局存在重大的缺陷,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建设企业及其关联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为阻隔,资金缺乏有效的封闭管理,风险和收益分担不对称,金融机构、开发商、建设企业不能形成以项目为核心的有机循环闭合体,优势不能相补,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流动与运用。BT模式的运作

1.政府根据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对项目进行立项,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筹划报批等前期工作,将项目融资和建设的特许权转让给投资方(依法注册成立的国有或私有建筑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根据项目未来的收益情况对投资方的经济等实力情况为项目提供融资贷款,政府与投资方签订BT投资合同,投资方组建BT项目公司,投资方在建设期间行使业主职能,对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并承担建设期间的风险。

2.项目竣工后,按BT合同,投资方将完工验收合格的项目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约定总价(或计量总价加上合理回报)按比例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

3.政府在BT投资全过程中行使监管,保证BT投资项目的顺利融资、建设、移交。投资方是否具有与项目规模相适应的实力,是BT项目能否顺利建设和移交的关键 实施BT模式的依据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条“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30号《关于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第四章第七条“鼓励有投融资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对具备条件的工程项目,根据业主的要求按照建设—转让(BT)、建设--经营--转让(BOT)、建设—拥有--经营(BOO)、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T)等方式组织实施。” BT模式的运作过程

1.项目的确定阶段:政府对项目立项,完成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筹划报批等工作;

2.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政府确定融资模式、贷款金额的时间及数量上的要求、偿还资金的计划安排等工作;

3.项目的合同确定阶段:政府确定投资方,谈判商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工作;

4.项目的建设阶段:参与各方按BT合同要求,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5.项目的移交阶段:竣工验收合格、合同期满,投资方有偿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约定总价,按比例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BT模式的特点

1.BT模式仅适用于政府基础设施非经营性项目建设;

2.政府利用的资金是非政府资金,是通过投资方融资的资金,融资的资金可以是银行的,也可以是其他金融机构或私有的,可以是外资的也可以是国内的;

3.BT模式仅是一种新的投资融资模式,BT模式的重点是B阶段;

4.投资方在移交时不存在投资方在建成后进行经营,获取经营收入;

5.政府按比例分期向投资方支付合同的约定总价。

什么是BOT模式

BOT的模式概念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BOT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政府对该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资本具有获取利润的机会。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分担。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所以,BOT一词意译为“基础设施特许权”更为合适。

BOT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为了适应不同的条件,衍生出许多变种,例如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BOO(Build-Own-Operate),BLT(Build-Lease-Operate)和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等等。广义的BOT概念包括这些衍生品种在内。人们通常所说的BOT应该是广义的BOT概念。“建设-经营-转让”一词不能概括BOT模式的发展。BOT的特点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引入了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同时经济学在理论上也肯定了“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市场经济逐渐演变成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混合经济。BOT恰恰具有这种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混合经济的特色。

一方面,BOT能够保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BOT项目的大部分经济行为都在市场上进行,政府以招标方式确定项目公司的做法本身也包含了竞争机制。作为可靠的市场主体的私人机构是BOT模式的行为主体,在特许期内对所建工程项目具有完备的产权。这样,承担BOT项目的私人机构在BOT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完全符合经济人假设。另一方面,BOT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这就是和私人机构达成的有关BOT的协议。尽管BOT协议的执行全部由项目公司负责,但政府自始至终都拥有对该项目的控制权。在立项、招标、谈判三个阶段,政府的意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履约阶段,政府又具有监督检查的权力,项目经营中价格的制订也受到政府的约束,政府还可以通过通用的BOT法来约束BOT项目公司的行为。

BOT模式的参与者

1.项目发起人。作为项目发起人,首先应作为股东,分担一定的项目开发费用。在BOT项目方案确定时,就应明确债务和股本的比例,项目发起人应作出一定的股本承诺。同时,应在特许协议中列出专门的备用资金条款,当建设资金不足时,由股东们自己垫付不足资金,以避免项目建设中途停工或工期延误。项目发起人拥有股东大会的投票权,以及特许协议中列出的资产转让条款所表明的权力,即当政府有意转让资产时,股东拥有除债权人之外的第二优先权,从而保证项目公司不被怀有敌意的人控制,保护项目发起人的利益。

2.产品购买商或接受服务者。在项目规划阶段,项目发起人或项目公司就应与产品购买商签订长期的产品购买合同。产品购买商必须有长期的盈利历史和良好的信誉保证,并且其购买产品的期限至少与BOT项目的贷款期限相同,产品的价格也应保证使项目公司足以回收股本、支付贷款本息和股息,并有利润可赚。

3.债权人。债权人应提供项目公司所需的所有贷款,并按照协议规定的时间、方式支付。当政府计划转让资产或进行资产抵押时,债权人拥有获取资产和抵押权的第一优先权;项目公司若想举新债必须征得债权人的同意;债权人应获得合理的利息。

4.建筑发起人。BOT项目的建筑发起人必须拥有很强的建设队伍和先进的技术,按照协议规定的期限完成建设任务。为了充分保证建设进度,要求总发起人必须具有较好的工作业绩,并应有强有力的担保人提供担保。项目建设竣工后要进行验收和性能测试,以检测建设是否满足设计指标。一旦总发起人因本身原因未按照合同规定期限完成任务,或者完成任务未能通过竣工验收,项目公司将予以罚款。

5.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责任是对项目中各个角色不愿承担的风险进行保险,包括建筑商风险、业务中断风险、整体责任风险、政治风险(战争、财产充公等),等等。由于这些风险不可预见性很强,造成的损失巨大,所以对保险商的财力、信用要求很高,一般的中小保险公司是没有能力承作此类保险的。

6.供应商。供应商负责供应项目公司所需的设备、燃料、原材料等。由于在特许期限内,对于燃料(原料)的需求是长期的和稳定的,供应商必须具有良好的信誉和较强而稳定的盈利能力,能提供至少不短于还贷期的一段时间内的燃料(原料),同时供应价格应在供应协议中明确注明,并由政府和金融机构对供应商进行担保。

7.运营商。运营商负责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为保持项目运营管理的连续性,项目公司与运营商应签订长期合同,期限至少应等于还款期。运营商必须是BOT项目的专长者,既有较强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也有此类项目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在运营运程中,项目公司每年都应对项目的运营成本进行预算,列出成本计划,限制运营商的总成本支出。对于成本超支或效益提高,应有相应的罚款和奖励制度。

8.政府。政府是BOT项目成功与否的最关键角色之一,政府对于BOT的态度以及在BOT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本书有关章节将详细说明BOT中的政府作用。实施BOT的步骤

1.项目发起方成立项目专设公司(项目公司),专设公司同东道国政府或有关政府部门达成项目特许协议。2.项目公司与建设承包商签署建设合同,并得到建筑商和设备供应商的保险公司的担保。专设公司与项目运营承包商签署项目经营协议。

3.项目公司与商业银行签订贷款协议或与出口信贷银行签订买方信贷协议。

4.进入经营阶段后,项目公司把项目收入转移给一个担保信托。担保信托再把这部分收入用于偿还银行贷款。BOT的具体方式

1.BOT(build一operate一transfer):即建设一运营一移交。政府授予项目公司建设新项目的特许权时,通常采用这种方式。

2.boot(build一own一operate一transfer):即建设一拥有一运营一移交。这种方式明确了BOT方式的所有权,项目公司在特许期内既有经营权又有所有权。一般说来,BOT即是指boot。

3.boo(build一own一operate):即建设一拥有一运营。这种方式是开发商按照政府授予的特许权,建设并经营某项基础设施,但并不将此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或公共部门。

4.boost(build-own-operate-subsidy-transfer):建设一拥有一运营一补贴一移交。

5.blt(build一lease一transfer):建设一租赁一移交。即政府出让项目建设权,在项目运营期内,政府有义务成为项目的租赁人,在且赁期结束后,所有资产再转移给政府公共部门。

6.bt(build一transfer):建设一移交。即项目建成后立即移交,可按项目的收购价格分期付款。

7.bto(build一transfer一operate):建设一移交一运营。8.iot(investment一operate一transfer):投资一运营一移交。即收购现有的基础设施,然后再根据特许权协议运营,最后移交给公共部门。

BOT模式 篇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已经越来越深地融入到了世界经济体系当中,将基于项目自身经济强度的有限追索的项目融资模式引入到政策性银行出口信贷实践中去,构建起基于项目融资理论的政策性银行出口信贷运作模式,突破大型“走出去”项目的融资瓶颈,把政策性银行对国家外经贸的支持和推动作用落到实处,以解决当前我国出口信贷在支持大型境外投资项目中受传统贸易融资模式限制而存在的固有缺陷,最终达到提高我国政策性银行出口信贷对“走出去”项目支持力度的目的。

一、出口信贷项目融资的含义

出口信贷是一个特定的融资范畴,是对货物出口和境外投资提供信贷资金融通的总称;项目融资是一种特定的融资模式,是对有限追索的具有类似信用保证结构的项目资金运作模式的总称。出口信贷中引入项目融资模式即是要通过项目融资这种特定的资金运作模式来对出口信贷项目进行操作,这一概念是相对于通过传统贸易融资模式对出口信贷项目进行操作而提出来的。项目融资模式下运作的出口信贷项目,贷款人将根据项目本身的经济强度而采取不同程度的追索权,是有限追索的融资模式,贷款人提供授信的主要信用支撑点是项目的现金流量和项目资产,贷款人将与借款人以及其它利益关系人一起在精心设计的信用保证结构框架下,在特定的期间和范围内,分担项目所具有的各类风险;在有限追索限定的范围内,项目一旦因风险发生而最终失败,贷款人将仅以项目资产受偿,其追索权不涉及项目以外的任何资产。出口信贷项目融资模式更适用于那些建设周期长、投资量大、收益相对稳定、受市场变化影响较小的出口信贷项目,最典型的就是境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类的出口信贷项目,非常适用于通过项目融资模式来进行运作。

二、出口信贷项目融资可行性分析与项目投资结构设计

(一)出口信贷项目融资可行性分析

出口信贷项目融资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对项目的基本资格进行审核、对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的分析、对项目风险的分析等三方面内容。

1.出口信贷项目基本资格审核。贷款银行受理出口信贷项目后,首先要对项目的政策性准入标准进行审核,确定该项目是否具备取得出口信贷的基本资格。审核借款人资格,根据项目的实际特点,确定是否适于采取项目融资模式安排融资。一般来说,对于一些境外出口信贷项目:如境外承包工程;境外资源开发项目;带动国内设备、技术、产品等出口的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境外投资建厂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提高国内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和出口竞争能力的境外研发中心、产品销售中心和服务中心项目;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境外企业收购、并购或参股项目等,这些项目往往金额大、期限长,除项目自身经济强度支撑外,借款人难以解决有效担保,因而比较适合通过项目融资模式进行安排。

2.出口信贷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对于具备申请出口信贷基本资格的项目,贷款银行要对项目投资者所作的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独立论证,对于专业性强、比较复杂的出口信贷项目可聘请有关方面专家参与论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是指通过对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要素,包括技术、管理、劳动力、市场、原材料、能源、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宏观经济环境等的分析,据以对项目做出综合性的技术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获得项目净现值(NPV)、投资收益率(ROI或ROE)和内部收益率(1RR)等具体反映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需要说明的是,贷款银行在这里所进行的可行性分析是建立在投资者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的,其重点在于对投资者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检验,从而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进行判断与校正。

如果申贷项目所作的可行性研究存在某些重大遗漏,贷款银行应当要求借款人对可行性研究进行补充修正;对于借款人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数据和参数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科学性,贷款银行应当进行认定,特别是对于资源储量、原料供应、市场预测、定价模型、成本分析、贴现率等关键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进行深入分析与判断,因为一旦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出现问题,将可能导致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完全不可用,以此为依据实施的项目和提供的融资将不可避免失败的结果。通过对借款人可行性研究的补充与修正而得到的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是贷款人进行贷款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3.出口信贷项目风险分析。可行性分析是项目投资者从资本获利的角度出发,侧重于分析项目出现好的可能性和程度,即在各项环境条件、参数等处于理想状态的假定基础上对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内含报酬率和投资回收期等指标所进行的分析预测;而风险分析则是贷款银行从贷款安全的角度出发,侧重于分析项目出现坏的结果的可能性和坏的程度,进而对项目未来的偿债能力做出判断。因此,贷款银行在对出口信贷项目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还必须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对有关的风险因素做出评价,判定项目的经济强度和各种风险要素对项目经济强度的影响程度。出口信贷项目的风险分析是决定贷款银行是否为一个项目提供融资的关键决策因素,并且为贷款银行通过投资结构、融资结构和信用保证结构的设计规避项目风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二)出口信贷项目投资结构设计

1.项目投资结构设计的基本因素。贷款银行应当在一个出口信贷项目的运作初期就与项目主办投资者进行深入接触,并参与到项目投资结构的设计中去,以为项目的成功运作以及后续的项目融资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国际上较为普遍采用的投资结构有四种基本的法律形式:公司型合资结构、合伙制或有限合伙制结构、非公司型合资结构、信托基金结构。在对项目投资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基本因素:项目资产的拥有形式、项目产品的分配形式、项目管理的决策方式与程序、债务责任、项目现金流量的控制和税务结构等。此外,会计准则对于报表合并的规定、对投资可转让性的需要、对项目资金的考虑等也是设计项目投资结构所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

2.项目投资结构设计。贷款银行与投资人就出口信贷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后,应当与投资人共同研究设计与投资特点及融资要求相适应的项目投资结构。目前国际上较为普遍采用的投资结构有四种基本的法律形式:公司型合资结构、合伙制或有限合伙制结构、非公司型合资结构、信托基金结构。贷款银行在介入一个拟申请出口信贷的境外投资项目后,为确保项目运营以及项目融资能够顺利执行,需要与项目投资者(借款申请人)及有关各方就项目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对项目投资者从投资角度出发的需要以及贷款银行从融资角度出发的要求进行综合平衡,并结合项目本身的特点对项目投资结构进行设计。这一步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但关系到项目今后能否成功运转,而且是项目融资信用保证结构的重要基础,是融资能否成功的关键。

三、出口信贷项目融资的BOT模式设计

(一)出口信贷项目融资模式的选择及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出口信贷项目融资模式选择。对于不同的出口信贷项目,由于贷款银行的不同、投资者的不同和项目自身特点的不同,其项目融资的具体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投资者直接安排融资的模式、投资者通过项目公司安排融资的模式、以“设施使用协议”为基础的融资模式、以“杠杆租赁”为基础的融资模式、以“生产支付”为基础的融资模式、以“黄金贷款”为基础的融资模式、BOT项目融资模式等。其中:投资者直接安排融资的模式、投资者通过项目公司安排融资的模式、BOT项目融资模式是最基本的项目融资模式,对于出口信贷实务操作比较适用,并且其它几种项目融资模式都是在这几种模式的基础上衍生的。

2. 出口信贷项目融资模式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1)如何实现有限追索。实现融资对项目投资者的有限追索,是投资者寻求项目融资模式的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贷款银行根据专业判断所愿意承担的风险限度。贷款银行看待风险的态度、项目投资者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项目所处行业的风险系数、投资规模、经济强度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对项目的追索形式和程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项目融资方案设计过程中,贷款银行与项目投资者之间将根据各自对风险的判断和承担能力,围绕追索的形式和追索的程度进行反复的权衡与谈判。(2)如何分担项目风险。在项目各有关当事人之间分担风险是投资者寻求项目融资模式的另一个着眼点,其核心内容就是如何在投资者、贷款银行以及其它与项目利益有关的第三方之间划分风险。例如:项目投资者一般需要承担全部的项目建设期和试生产期风险,但是在项目建成投产以后,投资者可能只需要以购买项目绝大部分产品的方式承担项目的市场风险;而贷款银行则有可能需要承担项目的部分经营风险。因此,如何分担项目风险与如何实现有限追索其实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的核心都是贷款银行与投资者对风险划分的权衡与博弈。除上述因素外,项目投资者在设计融资方案时还十分关注对项目税务亏损的利用和资产负债表外融资的实现等内容。

(二)出口信贷项目融资的BOT模式设计

BOT是Build(建设)、Operate(经营)和Transfer(转让)三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这种融资模式的基本思路是:项目所在国政府或所属机构为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种特许权协议(Concession Agreement),作为项目融资的基础,由本国公司或者外国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来申请出口信贷,承担风险,开发建设项目并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营项目获取商业利润,最后根据协议将该项目转让给相应的政府机构。

1.BOT模式的组成人员。(1)项目的最终所有者(项目发起人)。项目发起人是项目所在国政府、政府机构或政府指定的公司。在BOT融资期间,项目发起人在法律上不拥有项目,也不经营项目,而是通过给予项目某些特许经营权(例如承购项目产品以保证项目的最低收益)和给予项目一定数额的从属性贷款或贷款担保作为项目建设、开发和融资安排的支持。在融资期间结束后,项目的发起人通常无偿地获得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2)项目的直接投资者和经营者(项目经营者)。项目经营者是BOT融资模式的主体,通常是一个由项目经营公司、工程公司、设备供应公司以及其它投资者共同组成的一个项目公司。项目经营者从项目所在国政府获得建设和经营项目的特许权,负责组织项目的建设和生产经营,提供项目开发所必需的股本资金和技术,并申请出口信贷,承担项目风险,并从项目投资和经营中获得利润。(3)项目的贷款银行。BOT模式中的贷款银行可以是商业银行,也可以是政府出口信用机构、世界银行或地区性开发银行,或是上述金融机构组成的贷款银团。

2.以BOT模式建设项目并申请出口信贷的主要思路:(1)特许权协议是BOT模式的一个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批准项目公司建设开发和经营项目,并给予使用土地,获得原材料等方面的便利条件;二是政府按照固定价格购买项目产品或者政府担保项目可以获得最低收入;三是在特许权协议中止时,政府可以根据协议商定的价格购买(或无偿收回)整个项目。项目公司以特许权协议作为基础向政府出口信用机构申请出口信贷,政府出口信用机构可以将特许权协议的权益作为贷款抵押,并设计专门机构控制项目的现金流量。在一些情况下,政府出口信用机构还可要求项目所在国政府为贷款提供担保。(2)在项目建设阶段,工程承包公司以承包合同的形式(如“交钥匙”合同)建造项目,可以起到类似于完工担保的作用,有利于控制融资风险。(3)进入经营阶段后,经营公司根据经营协议负责项目公司投资建造的公用设施的运行、保养和维修,支付出口信贷本息并为投资财团获得投资利润。(4)项目公司保证在BOT模式结束时将一个运转良好的项目移交给项目所在国政府或其它所属机构。

3.BOT模式的主要特点:(1)从项目发起人(即项目所在国政府)的角度,BOT融资模式是一种有限追索的项目融资结构。项目的资金、经营管理以及各种风险均由项目公司承担。项目发起人承担的只是类似“无论提货与否均需付款”或“提货与付款”性质的经济责任,和一定数额的贷款或贷款担保责任。(2)项目直接投资者和经营者在BOT模式中所取得的出口信贷既可以是有限追索的项目融资,也可以是传统的公司融资。但是多数情况下,由于BOT模式的项目涉及巨额资金,又有政府的特许权协议作为支持,因此投资者会希望将出口信贷安排成为有限追索的形式。

四、结论

BOT模式相关问题研究 篇4

BOT, 最早是土耳其总理奥扎尔 (OZAL)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对“建设—经营—转让” (Build-Operate-Transfer) 的简称, 是外国资本或者私营企业参与各级政府基础设施建设, 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BOT是新型的融资方式, 有利于解决各级政府因资金短缺或不足而亟待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 是解决地方各级政府许多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大型投资项目的重要途径。

BOT从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 采取BOT形式的项目多限于国家的或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 且一般具有投资所需资金巨大, 经营期限较长和利益回收期限长且风险较为平稳的特点, 其中的BOT特许权协议乃是国家将本来应由“国营”的项目转由“私营”的形式。

二、BOT的几个具体问题分析

1. 特许使用权协议

特许权协议是东道国政府与项目承办公司之间签订的合同, 该协议是BOT投资项目的基础[1], 对于私营资本也是如此, 项目公司只有在取得了特许使用权之后才开始BOT运作, 众多学者对BOT特许使用权协议的法律性质未达成一致, 但是都没有否认它的重要性。在大陆法系国家如法国特许协议被视为政府执行经济计划的一种方式, 即行政合同, 在英美法系国家则将其视为普通合同的一种。

2. BOT项下的合同安排

一个BOT项目一般都会相应的发生一系列的复杂的特许权协议牵头的一个巨大的“合同群”, 除了项目公司与政府签订的特许权协议之外, 还包含了“贷款协议、建设协议、经营管理合同、回购协议、股东协议等等。”国际上并没有一个BOT项目具体应当包括那些合同以及这些合同的内容如何的具体标准, 具体的内容都依具体的项目由双方自行界定。

3. BOT投资的风险承担

由于采纳BOT的建设项目一般的建设时间和收回成本都较长, 且一般都要使用国内法来调整, 甚至是一些地方性法规, 对于投资者而言, 其风险也远比一般投资更大, 所以一定要划分其风险承担。一般可将项目分为建设和运营两个阶段, 风险承担也各有不同。国际上通行的惯例是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一般被认为是正常的投资风险, 因而多由投资一方承担, 经营阶段风险则由投资方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承担。

三、BOT在中国的应用范围及其对我国立法的推动和挑战

自1984年广东沙角电厂首次采用BOT方式建设以来, 各地的BOT项目也相继出现和发展, 已经有许多成功的范例, 比如大亚湾工程之中已成功引入了该运作机制, 但是其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较之国际社会仍是比较狭窄。

1. 中国当前的BOT应用范围 (1) BOT在中国的法律可行性

中国的法律并不排斥BOT, 而是支持和鼓励非国有资金介入基础设施项目, 这一点可以从前文所述的关于中国的特许权协议得到印证, 而且我国已经有大量的成功BOT的实证。与此同时我国已加入许多保护外国投资的国际公约, 已经承担了在国内保护外国投资的国际义务, 还同许多国家签订了双边或多边投资保证协议, 这都为我国通过BOT引进外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2) BOT项下在中国投资行业的限制

国家限制外商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的投资, “国家明令禁止外商投资电网建设, 城市供排水、煤气、热力电网的经营, 甚至港口, 码头等设施也不允许外商投资, ”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了BOT项目下中方控股的比例, 且有些基础设施规定的是中方绝对控股。现行我国的外汇政策也对BOT的引进和应用造成了阻碍, 虽然它可以施展的舞台有限, 但是已经开始被中国立法所接纳, 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2. BOT的法律适用争端及其对我国立法的推动和挑战 (1) BOT对中国当前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

BOT有利于大量吸引外资, 促进中国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 而且不增加国家的对外债务, 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集中民间资本参与建设。BOT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解决了作为发展中的中国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相同的困境——资金短缺, 其次就是将大量的国内外的非国有资本引入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分散国家建设基础设施所面临的风险, 由原来的单纯由国家承担风险转为了BOT项下的诸家承担风险的模式。

(2) BOT的法律适用

鉴于BOT特许权协议是政府和私人投资者之间的协议, 欠缺国际主体, 因此不属于国际法的范畴, 只能由国内法进行调节。如果涉及到的是各级地方政府与外资实体的特许协议, 一旦双方同意将之争端提交相关国际机构裁决的话, 我国国内法律就丧失了管辖权, 因为我国是承认国际条约中有关民事法律条款在法律效力上优于国内法的。

(3) BOT的引进对我国立法的影响

我国至今还没有关于BOT投资方式的专门立法。在1995年的《对外贸易合作部关于以BOT方式吸收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对BOT模式有所涉及, 但是不能适应BOT模式发展要求, 且与BOT方式所需要的投资环境存在差距。目前BOT中牵涉的具体问题多是由我国其他的民法部门法来调节的, 这不利于BOT方式的引进。

四、结语

BOT在中国有巨大发展潜力, 受制于我国BOT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 其运作受到较大限制, 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完善立法的层面上来为规范BOT在我国的运作, 使BOT这一新型投资融资模式能够有效融资外资和民营资本,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霍建平, 《B OT方式的几个法律问题》[J], 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 (总第125期)

BOT模式 篇5

姓名:赵三明

学号:074976036 摘要: BOT 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 无需政府投资, 而由项目建设方出资建设、经营并管理,在特许期结束后将设施移交给政府。它是解决政府部门在社会经济建设中资金短缺的一种理想的融资方式。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基础设施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术语, 它主要包括公共设施(电力、电信、自来水、卫生设施与排污、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管道煤气)、公共工程(公路、大坝、灌溉以及排水用的渠道)和其他交通设施(城市和城市间铁路、城市交通、港口、水路以及机场)三类。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回收期长的特点, 只依靠本国政府和国内企业出资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引进外资,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先决条件。本文浅析BOT融资方式与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运用。

关键词: BOT融资;基础设施建设;

BOT融资模式是国际上近十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是一种利用外资和民营资本兴建基础设施的新兴融资模式。BOT模式一出现,就引起国际上的广泛重视,被认为是代表国际融资发展的一种新形式。BOT融资模式是国际上近十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是一种利用外资和民营资本兴建基础设施的新兴融资模式。BOT模式一出现,就引起国际上的广泛重视,被认为是代表国际融资发展的一种新形式。

一、BOT融资方式及运作程序

(一)、BOT投资方式

BOT 是英文Build ― Operat e ― Transfer(建造―经营―移交)的缩写形式, 是一种新的项目融资运营管理模式。有人将BOT 定义为:

国内外的投资人或财团作为项目发起人与项目所在地政府签署特许权协议, 获得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特许权, 组建项目公司, 负责项目建设的融资、设计、建造与运营, 在特许期内以整个项目的现金流量来偿还筹资的本息并获取一定利润。在项目特许期结束后,由项目公司将整个项目移交给当地政府。其核心内容是:(1)政府规划批准项目建设实施: 批准并监督项目公司建设开发和经营项目, 并给予使用土地, 获取原材料等方面的便利条件。(2)政府提供一定经济利益保障: 按照固定价格购买项目产品(如发电项目)或政府担保项目可以获得最低入。(3)政府提供一定的融资信用担保:融资安排中一般要求项目公司特许权协议的权益转让给贷款银团作为抵押, 有时贷款银行要求政府提供一定的从属贷款或贷款担保作为融资的附加条件。(4)投资人是项目投融资主体: 由本国公司或外国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筹集资金和建设基础设施项目, 承担风险。(5)确定特许期限等: 项目公司在特许期限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这项设施, 并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用或者服务费用, 回收投资并取得合理的利润。特许期满后, 这项基础设施的所有权无偿或固定价格移交给政府。特点是: 政府主导、企业投资、社会受益, 项目风险企业承担, 政府不负债务责任(只有必要的时候, 才有政府提供必要的担保), 社会事业得到发展。由于BOT 融资的项目导向 使得BOT 融资与项目所在国的经济环境更为密切。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资金的需要量大, 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多, 运用BOT融资方式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的风险小, 成功高,BOT 融资活动增加。虽然目前世界经济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 出现了下滑, 但是我国经济依然处于较快发展时期。而且我国又及时推出4 万亿的刺激经济的计划, BOT 必然在我国有广阔的前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运用, BOT 投融资方式在世界各国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我们也不妨可以将BOT 模式引入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活动中, 让BOT 方式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式, 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有限投入 杠动 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能有效的解决政府大量的资金缺口。

(二)、BOT项目运营程序

1、立项。政府公布项目的建设领域、项目名称和具体规定,授予项目特许权,提供项目立项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投标政策和投资框架。项目公司进行项目经济、技术及法律上的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准备投标申请。

2、招标。政府发布招标广告,对申请投标公司进行资格预审,从中 选定几家投标公司进行谈判。

3、谈判。政府与选定的投标公司进行有关设计、贷款、经营、购销材料、设备及维修等一系列问题的多边、多轮谈判,最终选定中标者,签订项目特许合同。

5、履约。依据项目特许合同,在整个特许期内,公司将项目的所有权按合同规定无偿移交,政府收回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二、我国实施BOT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第一个BOT基础设施项目, 是1984年由香港合和实业公司和中国发展投资公司等作发起人在深圳建设的沙角B电厂。当时BOT项目在我国刚刚出现, 从中央到地方对该项目评论较多, 焦点是项目公司的回报率是不是太高了, 经过10年的运作, 该项目取得了成功, 其工期提前一年竣工, 只用了22个月,1986年获得了英联邦土建大奖,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该电厂供电成本低于广东省国营电网。广东省经委曾组织人力对承包商的回报进行调查, 得出的结论是回报率高是合理的。

1993年国家开始研究规范化地引进BOT投资方式, 运作BOT项目实施。1995年外经贸部《关于以BOT方式吸引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 标志着中国政府正式接受BOT投资方式。第一个100%利川外资的BOT项目— 广西来宾B电厂的运作成功, 表明我国打破了外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禁区, 开启了BOT项目的大门。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建设资金不足和基础设施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并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 瓶颈”。为实施本世纪中叶的宏观标, 大力推动BOT方式为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不仅可行, 而且尤为必要。

(一)、资金支撑—弥补资金缺口, 增加投资总量如果说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是制约经济持续增长的“ 瓶颈” , 那么资金短缺则是困扰基础设施适度发展的“ 阪颈”。资金真的短缺吗?事实上, 建设资金短缺与闲置资本过剩并存。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 巨额的资本正在寻找有利的投资空间。在国内资金充裕,城乡居民存款连年攀升, 金融机构资本沉淀, 在央行连续下调存款贷款利率的政策下, 为内资BOT项目融资提供了绝好的时机。我国政局稳定, 经济持续增长,市场前景“ 阔, 投资环境日趋完善, 成为外资BOT项投资的理想空间。内外资BOT项日的进入, 弥补了资金缺口, 提高了投资总量, 开辟了就业领域, 增加了财政收入, 扩大了经济总量。

(二)、政府减负—减轻财政负担, 分散投资风险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 致使投资结构单一, 政府是唯一投资主体。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 政府一方面为刺激需求而减税, 另一方面为增加投资而增支, 有限的财力, 无限的需要, 极易造成巨额财政赤字。举借外债和发行国债融资, 会增加国家外债负担和还债压力, 易形成债务危机, 加大投资风险, 况且大量外资流入会增加外汇风险, 外债成本提高。而BOT项目建设资金由项」公司自筹, 风晓自担经营上自负盈亏, 政府承担的投资风险大幅度降低。因此, BOT方式有利于吸纳社会资本, 增加政府税收, 弥补赤字, 节省的资金少于其它公共品的投资, 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三)、制度创新—拓展投资空间, 引进竞争机制优先发展基础设施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据专家分析,GDP 要增长1%, 基础设施至少增长1%,并应适度超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质量低下, 其主要原因是制度障碍国家限制或禁止非国有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单一的投资、有限的财力,在毫无约束的环境下势必形成行业和部门垄断, 造成效率低、供给不足和质量低下的局面。BOT项日招标方式, 有利于引进竞争机制, 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在WTO的大原则下, 内资和外资BOT项目实施国民待遇、地位平等、公平竞争, 提高了项二程质量和运作效率, 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空间, 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四)、技术引进—吸收先进技术, 提高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属于技术密集产业, 科技含量比较高,而我国许多尖端技术、设备和高科技材料不能自主开发, 而引进世界一流技术并非易事, 采用BOT方式可破解此难题。BOT方式从设计、施及材料采购, 均由项「公司负责。公司为确保特许期内的有效收益,势必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并且公司也有责任为政府培训技术和管理人员, 提供BOT项目的经营技术信息。我们不出国门就免费学到当今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五)、质量保证—获取高额收益, 加大监管力度百年大计, 质量为本, 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追求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获取高额的经营收益是项目公司永远不变的情怀。项目公司为保证当前利益实现和未来长远发展, 会采用先进的设计、施工和经营管理模式, 提高经营和管理效率, 从而保证项目的高质量和良好的信誉。与此同时, 政府对工程质量也予以严格监管在设计阶段保留设施方案的修改权施日介段对项目工程质量监管竣工阶段参与验收。

(六)、西部开发—启动设施建设, 加快开发进程实施西部开发是我国政府总揽全局、市时度势的重大决策, 它对于促进西部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是制约西部开发的顽症, 基础设施开发成为西部「发的重中之重。BOT方式的引进, 可以吸纳更多的国内外资本参与, 减轻政府投资压力, 奠定西部完善的设施基础,必将给西部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加快西部开发的整体进程。

(七)、结构调整—促进结构优化, 实现整体扩张BOT项目建设和经营产业关联度强, 直接间接辐射面大, 具有整体扩张效应, 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结构、完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增长、提高社会福利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BOT 方式有利于加速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

(一)、可以缓解政府财力的紧张和不足。来自财政部的资料显示, 2007 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 万亿元, 同期财政支出4.98 万亿元, 当年全国实现财政盈余1540.43 亿元。按照2007 年的数据, 仅此前中央政府确定的今年四季度增加安排的中央投资1000 亿元就将花掉全年财政盈余的三分之二。中央政府的财政投入肯定是有限的。而大部分地方政府也只是吃饭财政 , 没有多少富裕的钱。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是不大现实的, 因此充分利用大量的社会资本成为了必然的选择。BOT 融资方式作为一种灵活的项目融资方式可以充分实现投资、经营权与最终所有权分离的问题, 可以有效地节省政府的建设开支。

(二)、BOT 可以提高项目的效率。由于BOT 融资方式使工程项目由私人投资者承包, 从而存在一种激励机制, 能有效提高建设、管理和运营的效率, 并可有效控制建设成本, 避

免盲目追求大规模、高标准。

(三)、可以优化我国经济的投资结构。以往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大多由财政拨款或国家贷款来进行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及公共部门自身财力紧张, 而且经营管理 效率比较低下。引入BOT 融资方式, 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本, 改善投资结构, 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建设。

(四)、有利于引入社会资本, 为社会资本参与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一种有效的方式。社会资本是指除了政府资本以外的所有资本, 但不包括国外资本。包括私人民间资本和国有

民间资本。国有民间资本最常见的就是国有企业资本和国有商业银行资本。而社会资本则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由于一些项目(如,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多有自然垄

断、回报稳定、收益率高等特点, 对社会资本有较强的吸引了。

(五)、利用BOT 可以较好的规避和分散风险。除去BOT融资模式自身的风险不谈。就单从BOT 这一方式的使用出发, 这种方式可以将原先政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承担的各种系统和非系统的风险通过特许经营合同与项目承接方共同分担, 有效地使由于建设资金需求量大、跨度长、经营状况不确定而导致的风险集中得到有效分散。

(六)、有利于解放思想, 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一直以来是改革的重点, 协调好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 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的发展。首先, 政府的职能应该是创造

投资环境, 包括软环境建设和硬环境建设。软环境建设主要是创造公平、公开的投资政策和体制环境, 硬环境建设主要是满足公众需要, 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其次, 政府投资对满足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有限的, 即使能勉强满足需要也会出现挤出效应。社会资本所有人通过BOT 模式成为了建设项目的业主, 和政府之间不再是上级与下级、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关系, 而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这是政府职能一次大的转变, 也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关系的进一步拓展, 社会资本从而可获得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七)、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大量社会资本通过BOT方式参与社会经济建设, 必然会进一步扩大内需, 拉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GD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就能增加80多万个就业岗位。所以, 通过BOT 方式充分调动我国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能够解决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 稳定社会发展。

四、适应新形势要求大规模推进BOT 项目急需解决的问题

尽管BOT 在国外的应用相当广泛, 相对我们而言却是较新的融资方式。特别是目前我国法律、政策尚不完善, 国内社会资本成功的BOT 案例也不多的情况下, BOT 融资方式在我国的运用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从而对我们大规模利用社会资本提出了挑战。

1.完善关于BOT 融资模式的法律法规。这既包括对基础设施企业的约束, 又包括政府对企业的承诺。设立专门BOT 项目管理法, 可为BOT 项目的运作提供完善的法律框架。在..有法可依 的同时, 也应..执法必严。这样才能使得BOT 模式健康地成长。在这方面, 我们可以借鉴澳大利亚、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2.加快推进BOT 的政策措施。由于我国至今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BOT 融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我国的BOT 融资在法律上仍是一片空白。而且就算从现在开始制定一部关于BOT 融资方式法律, 也需一年多时间。所以在我国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之前, 中央政府可以适应新形势要求, 大力推进有关BOT 的政策框架, 并督促地方政府提出相应政策和具体措施, 来推动BOT 方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如: 允许BOT 项目投资主体(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发行项目债券, 政府财政按一定比例认购, 作为政府投资;对BOT 项目的融资贷款进行政府贴息, 等等。

3.改善管理体制和投资环境。BOT 项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所在地政府是否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政府在BOT 项目过程中扮演着两个角色, 既是项目的参与者,又是项目的管理者。所以政府在实施BOT 项目中要避免自己职能和角色的错位、缺位和越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杜绝与民争利、为己争利;(2)保护公众利益;(3)杜绝直接插手或行政干预BOT 招投标运作;(4)杜绝政府直接(财政或行政权力)担保或指令商业银行贷款、担保;(5)杜绝政府不作为、乱作为或信用缺失——项目决策、规划失误, 擅自更改特许协议内容, 逃避责任和义务;(6)避免政出多门引发混乱;(7)加快政府立法工作;(8)杜绝政府..看的见的手不合理地伸向BOT 运营全程# ## 指定项目供应商。4.提高认识。BOT 对于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中国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它的认识还需一个熟悉、认识, 探索、提高的过程。人们思想观念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等中运用BOT 还存在疑虑, 有人担心BOT 的运用会导致国家对基础设施项目控制权的丧失, 还有人担心把基础设施等给私人投资建没和经营会带来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 如项目使用费用公众是否能承受等。(2)对项目融资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有些人不熟悉其具体内容和操作规范的要领, 认为谈判既费时又费力, 还要给项目一定的担保和政策优惠, 不如传统的贷款或拨款省心, 因此对BOT 兴趣不大。[ 4]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BOT 方式对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BOT 才能更快、更有效的参与并发挥其作用。5.人员方面。BT O 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 在许多方面都有一套独特的运行规则和方法, 需要专业人员来实施, 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而我国引入BOT 的时间不长,BOT 的专业人员相当匮乏, 急需加以培养。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才能保证BOT 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仁杰,高中军《BOT融资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宁夏工程技术,2008.(3):44-47。【2】.周继红《我国BOT投资发展特点与前瞻》.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0第5期.【3】.吴玲《BOT:消除经济发展“瓶颈”的新战略》.商业研究.2002/03(上半月版)

BOT模式 篇6

关键词:新疆公路物流建设;BOT融资模式;具体措施

1、引言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完善和第三方物流的持续发展,公路物流建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现阶段新疆公路物流建设情况不容乐观,截止到2014年年底,新疆公路建设总里程约为1.7万公里,在全国仅排第6位,公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BOT融资模式是指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民营资本,通过“建造——运营——移交”模式解决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是完善公路物流建设的重要方式,已成为各国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常用手段。

2、新疆公路物流建设应用BOT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我国公路物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资金已经远不能满足公路物流建设投资的需求,新疆公路物流建设应用BOT融资模式的可行性研究可以从BOT融资模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两方面进行探讨,具体分析如下:

(1)BOT融资模式的合理性。首先,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出发,公路物流设施按照其不同经济属性可以分为公益性公路基础设施和基础性公路基础设施。公益性公路基础设施由于其不向使用者征收费用,故其投资建设应由国家财政资金专项拨款支持;基础性公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收费性公路,由于其可以通过收取车辆通行费的方式来收回初期投资成本以及必要的投资报酬,因此具备了市场融资能力。其次,從产权理论的角度出发,在BOT融资模式下,公路物流基础设施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政府将公路运营的收费权限通过设定一定年限的形式赋予民营资本公路基础设施的经营权,BOT融资模式并不改变基础设施所有权归属。

(2)BOT融资模式的必要性。近年来新疆公路物流建设规模不断增大,政府资金在公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所占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新疆公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形成“政府资金为辅,市场资金为主”的投资格局。据相关数据统计,2012年市场资金在新疆公路物流建设中所占比重超过55%,市场资金取代政府资金成为新疆公路物流建设资金最重要来源。政府资金不足使得BOT融资模式在新疆公路物流建设中应用具备了现实必要性,同时,由于其自身特点,BOT融资模式既可以满足公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又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因此,在新疆公路物流建设中应用BOT融资模式具备可行性。

3、完善BOT融资模式在新疆公路物流建设应用的具体措施

BOT融资模式在新疆公路物流建设中具备现实可行性,但是由于其操作的复杂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能带来新的挑战,趋利避害,加强新疆公路物流建设中应用BOT融资模式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健全BOT融资法律法规,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政府需要充分认识到BOT融资模式在公路物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BOT融资模式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BOT融资模式的支持力度。政府应当借鉴发达国家BOT融资模式的经验教训,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将BOT融资审批程序、招投标机制、合同范本、运作规定等流程细化、具体化,制定统一标准,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BOT融资模式的法律地位,为BOT融资模式在我国公路物流建设中应用提供法律保障。

(2)强化BOT融资风险管理,完善内部管理体系。首先,BOT融资模式下的民营企业应当转变企业经营理念,清醒地认识到BOT融资模式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提高对BOT融资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树立BOT融资风险管理理念。其次,民营企业应当完善BOT融资风险内部管理体系,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相关规定,科学设置本企业BOT融资风险管理部门岗位,合理安排人员,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为BOT融资模式在我国公路物流建设中的应用提供制度保障。

(3)提高BOT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日常执行监督。BOT融资模式下的政府和企业都应当提高BOT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提高BOT人员的薪酬待遇水平、提高进入门槛等措施,积极招纳外部高素质人才为BOT工作服务;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也要加强对现有BOT人员的培训,定期举行BOT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学习班,及时更新BOT人员的知识系统,提升BOT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BOT融资模式的日常执行和监督,为BOT融资模式在我国公路物流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人才保障。

综上所述,在新建公路物流建设中应用BOT融资模式具备现实可行性,通过健全BOT融资法律法规、强化BOT融资风险管理、提高BOT人员综合素质等措施,可以完善BOT融资模式在新疆公路物流建设中的应用,为新疆公路物流建设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作者单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翁登峰.以创新方式更好实现高速公路投资建设融资难题——bot和ppp之比较[J].金融经济,2011,08:52-54.

[2]杨晓庄,徐艳娟,王欣.高速公路建设BOT融资模式探讨——以黑龙江省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19-124.

高校BOT项目融资模式浅析 篇7

一、高校推行BOT项目融资模式存在障碍

(一) 高校缺乏BOT项目管理人才且管理不规范

BOT项目融资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组织管理方法, 在高校的应用还在探索阶段, 在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规划、招标、合同谈判、项目实施、经营管理、收益计算与分配等方面缺乏人才, 甚至许多人还不知道BOT是怎样的一种模式, 更不用说如何积极运作。同时, 目前国家没有相关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实践中主要参照《公司法》、《合同法》等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由于双方项目管理人员缺乏, 水平参差不齐, 其操作程序、内容和方式往往千差万别。使得专业性很强的BOT项目融资模式随意性很大。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可操作性的法规, 加大了项目融资成本。BOT项目融资模式实施过程长, 实施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各方利益关系的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它既涉及学校和投资者之间的利益, 又牵涉到许多其它相关部门, 如财政、物价、税收等部门。

(二) 特许经营期内投资者与高校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矛盾

投资目的主要为获取收益, BOT项目投资者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为降低建设成本, 会采取降低建设标准, 选用质次价廉的材料等措施节约投资, 这必将导致建筑物使用寿命达不到标准等后果。在特许经营期内, 所有权和经营权归投资者, 导致对投资者的经营和管理缺乏控制力。融资建设的食堂、公寓等在运营期内食堂饭菜质量、价格等容易失去监督, 公寓住宿标准执行不严, 容易出现提高住宿标准的现象。投资者一旦过于追求利益, 将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及校园文化氛围。同时,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均衡, 许多学生来自贫困地区, 学费、生活费的支付还有困难。因此, 在项目经营和管理上, 学校和投资者的目标取向存在差异, 容易引发一些矛盾。如何既保证投资者应有的利益又保证高校师生的利益不受损害, 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三) 高校BOT项目融资模式存在风险

高校引进BOT项目融资模式建设的项目, 在签订经营协议时投资者会对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学生公寓的入住率、学生公寓的收费标准等因素进行约定, 而这些因素均需主管部门批准, 不是学校所能左右的。因此, 在协议中约定上述因素时将形成一定的风险。BOT项目资产产权的移交是以投资者按照协议规定的年限收回投资和一定的利润为前提的, 而收回投资和一定的利润又是以学生宿舍的入住率等作为保证的, 如果国家调整招生政策, 压缩招生规模, 不能保证足够的入住率, 势必影响协议的执行和资产的移交。高校学生住宿费的收费标准, 国家是有明确的政策规定的, 在建设BOT项目时, 项目回收期等是按照当时的收费水平测算的, 如果国家调整住宿费的收费标准, 也会影响协议的执行。

(四) 高校实行BOT项目融资模式缺乏账务处理方法

BOT项目融资模式由投资者在特许经营期内收取学生住宿费, 经营食堂、超市等取得经营收入, 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利润。高校则以特许经营期内每年的住宿费, 食堂、超市的经营收入归投资者所有, 特许经营期满后获得学生公寓、食堂、超市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由于BOT模式是高校创新融资模式, 其账务处理国家没有统一的会计制度要求, 各高校对其账务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以学生公寓为例, 目前, 各高校账务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支付住宿费时直接作为事业支出, 同时增加固定资产, 这样逐年结转形成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的住宿费之间将会存在一定差额, 并且不能体现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在每年支付住宿费时:借记“事业支出”, 贷记“银行存款”。同时, 借记“固定资产”, 贷记“固定基金”。

(2) 将BOT项目在投入使用时确认为学校资产, 在特许经营期内每年支付住宿费。在投入使用时直接增加资产:借记“固定资产”, 贷记“固定基金”;逐年支付住宿费时:借记“事业支出”, 贷记“银行存款”。

(3) 支付住宿费时通过往来账反映, 借记“其他应收款”, 贷记“银行存款”。这就造成账务处理不能如实反映经济业务, 不符合真实性原则。经营期满移交时借记“事业支出”, 贷记“其他应收款“, 同时借记“固定资产”, 贷记“固定基金”。

二、高校BOT项目融资模式完善建议

(一) 培养专门人才, 建立高效专业管理机构

要建立一个机构对BOT项目进行统一归口管理, 做好BOT项目融资模式专门人才培训和专业知识普及工作。BOT投资方式在我国开展的时间短, 是一项政策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涉及到经济、贸易、法律、金融、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工程技术等诸方面, 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和专业机构管理。这需要一批既懂本国国情、投资环境、法律法规, 又懂BOT方式国际惯例的智力密集型的机构来为BOT项目服务, 进行BOT的具体操作。目前, 我国这方面的人才奇缺, 也缺乏专业机构从事管理。为此, 培养BOT专门人才和建立高效的专业管理机构是当务之急。

(二) 完善立法, 进一步规范BOT项目融资模式行为

据统计资料显示, 2008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已突破20万亿元大关。大量的民间资本处于“休眠”状态, 寻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 为此, 必须进行投资制度创新, 通过BOT方式广泛吸引民间资本。BOT项目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既符合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BOT法律法规体系, 仅有部门规章, 立法层次较低, 缺乏权威性, 内容过于简单, 缺乏操作性。所以有必要对BOT项目融资模式制定一部单行法。将BOT模式的运用纳入规范化轨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 规范投资者行为, 明确企业、政府及公民分担高校建设投资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及奖惩办法, 将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高校基础设施的激励机制提高到法律高度, 减少投资过程中的不规范和不确定性, 以促使更多的民间资本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进入高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经营, 维护各行为主体的利益。

(三) 坚持互利互惠原则, 实现投资者与高校双赢

要综合考虑投资者长期利益, 也要考虑项目操作者短期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民间资本的流动是以利润的最大化为基本导向和动力。为此, 在实施BOT项目中, 特许权经营期的确定, 回报率的高低, 项目的经济财务评价, 不能靠传统行政手段来确定, 要根据市场、地区发展、价格承受、资本市场体系动态、项目资金成本、项目难度、经营风险等综合考虑, 以确保项目的回报率, 增强民间资本投资的预期收益, 促进BOT融资模式发展。如在选定学生公寓长期项目收益的同时, 要考虑教师公寓、餐饮、文体、商贸等短期投资回报收益的组合, 充分调动社会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使高校基础设施市场化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加强投资商和学校的沟通, 在项目经营管理中形成优势互补, 实现双赢局面。投资商在项目论证、建设方面有其专长, 而学校在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方面有优势, 加强双方沟通, 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 优化高校BOT项目融资模式账务处理

目前, 高校许多基础设施如学生公寓、餐厅、超市、体育场馆等均可采用BOT项目融资模式来建设。高校BOT项目合同约定的价格一般高于高校自己建设的成本, 符合融资租赁性质, 可以比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进行会计处理。处理方法是首先确定BOT项目资产的资本化及其金额。在BOT项目投入使用日, 高校通常应当将投入使用日BOT项目的原始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BOT项目资产的入账价值, 借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按两者的差额, 借:未确认融资费用, 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视为承租人的高校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 必须合理选择折现率。在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 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加以计算。每期 (通常为每月) 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 按当期应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金额, 借记“财务费用”科目, 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在逐年支付住宿费时, 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贷记“银行存款”。这样, 按融资租赁会计准则操作不仅符合真实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而且体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

随着高等教育投资体制逐渐呈现多元化, BOT项目融资模式将成为解决高校资金不足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尽管BOT项目融资模式的推行还可能存在很多问题, 但随着它的逐步完善, 必将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BOT模式下资产账务处理研究 篇8

BOT (Build-Operate-Transfer) 即“建设—经营—转让”, 由于项目公司只是对该BOT资产进行建设、经营和管理, 虽然也给自己带来预期经济利益, 但是BOT项目中的基础设施最终由政府部门收回, 所以它并非属于项目公司所拥有的资产。笔者认为, 在BOT项目资产的会计处理过程中, 将其视作无形资产更能反映BOT项目资产的本质。这是因为:第一, BOT资产能满足无形资产的定义, 即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分解为: (1) 企业能够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拥有或控制该特许经营权并能从该特许经营权中获得经济利益。虽然在特许期满的时候, BOT资产必须毫无保留移交给政府。但是, 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 项目公司能够控制该项目资产并通过该资产获得经济利益, 如路桥收费。 (2) 该特许经营权不具有实物形态。特许权只是一种权利, 它不具有实物形态, 看不见, 摸不着, 所以不具有实物形态。 (3) 该特许经营权具有可辨认性。因为该项目是在政府与BOT项目公司签订合同的情况下进行的, 早在合同中对于定价以及后期的收费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所以说具有可辨认性。第二, 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1) 与该特许经营权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BOT项目的实施主要是为了缓解国家公共财政困难, 提高服务效率, 这类项目的风险承担主体包括投资者、政府、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等, 所以项目风险具有分散性, 也就是说各个主体承担的风险较低。而且在该项目中, 政府不仅作为特许权协议的一方当事人, 同时又扮演着监管者的角色, 给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着坚强的后盾和保障, 此时可以认为经济利益是极有可能流入企业的。 (2) 该特许经营权成本能够可靠计量。从BOT项目的经济内涵来看, 项目公司之所以建造和运营BOT资产, 关键在于它能获得特许权合同期限内可能得到的经济利益, 而实物资产仅仅是合同利益的依托, 它是随着合同的产生而产生的。因此, BOT项目资产的性质取决于特许权合同所约定的权利, 但是特许经营权又是通过BOT资产来体现的。建造BOT资产的成本是可以计量的, 即依据建设过程中实际支付的工程价款来确定, 很明显取得特许经营权的成本也就是实际支付的工程价款。 (3) 特许权期间获取收入的方式与无形资产创造利润的方式类似, 都是具有不确定性。特许经营权期间, 项目公司通过收取适当的使用费用, 回收投资并获得合理的回报, 但是这些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特许权的经营收入受政府控制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当政府部门对该项目也就是基础设施给予支持和鼓励时, 特许经营收入会增加, 反之会减少。若市场对该项目看好, 那么特许经营收入也会增加, 反之会减少。所以说它的收入具有不确定性, 此特性与无形资产带给企业利率的方式一致。

二、BOT资产形成、运行及移交的账务处理

(一) BOT项目公司建造、运营及移交的账务处理

在进行BOT资产的账务处理时, 要明确与BOT项目资产有关的特许经营权是作为无形资产来核算的。 (1) 融资阶段。项目在融通资金阶段, 属于项目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因为BOT融资的资金构成包括三部分:股本资金、准股本资金和债务资金, 这就决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具体内容。即项目公司的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等;贷:实收资本, 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等。 (2) 建造阶段。由于项目公司仅仅是项目建造的承建方, BOT项目所建造的基础设施所有权不属于项目公司, 建造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自然不应该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 应该通过“工程施工”科目核算。发生工程建造支出时:借记“工程物资”;贷记“银行存款”。借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贷记“工程物资, 应付工资”等。期末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当期的合同收入、合同费用和合同毛利: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注:建造合同收入和成本的确认, 按照“项目成本+合同毛利=合同收入”的等式设定会计分录, 而合同毛利属于工程施工的二级科目)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在确认收入的同时, 确认BOT项目资产, 并将“工程施工”科目余额与“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对冲结平:借记“主营业务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注:合同总收入×完工百分比-以前累计已确认的收入=当期应确认的收入;合同预计总成本×完工百分比-以前累计已确认的项目成本=当期应确认的项目成本;当期应确认的收入-当期应确认的项目成本=当期应确认的合同毛利。以上所说的完工百分比均为累计完工百分比。) 借记“工程结算”;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合同毛利”。借记“无形资产”, 贷记“工程结算”。 (3) 摊销过程。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规定有较大补充:摊销不会使无形资产原值发生变化, 以“累计摊销”作为“无形资产”的备抵账户, 核算它的摊销数额, 还规定了摊销金额一般计入当期损益, 即管理费用。当然还得考虑无形资产的价值实现方式。如果某项无形资产是专门用于生产某产品或资产, 其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是通过转入所生产的产品或资产中实现的, 则应把摊销金额记入该产品或资产的成本。如, 生产某产品的专利权摊销金额应记入该产品的制造费用。新准则还规定:企业摊销无形资产, 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 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此文中BOT项目资产的经济效用是通过经营管理来实现的, 应在特许权使用期内进行摊销:借记“管理费用”, 贷记“累计摊销”。 (4) 运营阶段。发生劳务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收到合同授予方或服务对象支付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5) 利润分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可供分配的利润减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等后, 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按如下顺序分配:一是应付优先股股利, 是指企业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现金股利。借记“利润分配——应付优先股股利”;贷记“应付股利——优先股股利, 银行存款”等。二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贷记“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三是以货币资金支付的普通股股利:借记“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贷记“应付股利——普通股股利、银行存款”等。企业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也在本项目核算。四是转作资本 (或股本) 的普通股股利, 是指企业按照利润分配方案以分派股票股利的形式转作的资本 (或股本) 。借记“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贷记“股本”等。企业以利润转增的资本, 也在本项目核算。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记“实收资本”。 (6) 移交阶段。BOT项目特许经营期满时, 项目公司向合同授予方移交的并不是项目公司的全部资产, 而是BOT项目合同所约定的项目资产, 所以特许经营期结束时, 无形资产已经摊销完毕, 账面净值为零, 即不需做会计分录。如果是属于项目公司的流动资产, 那么就不属于移交的范围, 能与移交设施分离, 且分离后具有价值的资产应通过“在建工程”而不是“工程施工”科目进行核算,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再转入“固定资产”等科目。

(二) 政府部门出包及收到BOT资产的账务处理

在建工程通常有“自营”和“出包”两种方式。自营在建工程指企业自行购买工程用料、自行施工并进行管理的工程;出包在建工程是指企业通过签订合同, 由其它工程队或单位承包建造的工程。且由于BOT资产的最终所有权是政府部门, BOT项目资产的建造过程属于出包的在建工程。 (1) 出包BOT资产。按合同规定向承包企业预付工程款时, 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银行存款”等。将设备交付承包企业进行安装时, 借记“在建工程”, 贷记“工程物资”。与承包企业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时, 按补付的工程款, 借记“在建工程”, 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2) 收到BOT资产。借记“固定资产”, 贷记“在建工程”。

三、BOT项目资产账务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 BOT项目的借款费用

前述建造期间和运营期间的会计分录是BOT项目资产形成的一般账务处理。此时还应考虑BOT项目的借款费用是应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问题。采用无形资产核算的BOT项目资产, 虽然项目公司对资产没有最终拥有权, 但是待BOT项目资产建成后, 项目公司拥有直接收费权, 如路桥收费权。另外, 该项目资产相当于是由项目公司承包建设, 只不过出包商属于政府部门, 所以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 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 同时运营期间的借款费用应予以费用化,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 BOT项目运营期间的后续事项

(1) BOT项目资产的后续支出。财政部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将初始支出和后续支出的资本化按照同一原则处理。因此发生的一些后续支出是可以资本化增加无形资产价值的, 就应当给予资本化, 如专利技术的改良研究费用、资产的维护费用和更新改造费用等, 这些都应该追加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中。而一些并不增加无形资产价值的后续支出则给予费用化。 (2) BOT项目期间的增减设备。BOT企业在项目运营期间可能会根据自身情况增减部分设备。主要有两类设备:第一类是属于移交范围的设施, 其增减的主要目的是维修或更新原来的设备, 若所花费的金额较少, 可以直接予以费用化。否则, 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在剩下的特许权期间内进行分摊。第二类是不属于移交范围的设施, 即不属于BOT项目的设备或者附属设施, 而是在项目运营过程中使用到的设施。此类设施的增加或减少, 应按照各自的资产属性进行核算, 即按“存货”“固定资产”等科目分类核算。

总之, BOT项目的成功是需要多方面的完美配合的。对BOT项目相关资产属性的明确划分也给BOT模式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坚强的后盾。避免了最终可能导致的资产混淆不清, 归属不明确以及利润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BOT模式 篇9

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是基于政府投资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 由于其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 以及各国政府财政的限制, 政府开始邀请私人实体参与到资本密集的项目的融资、建设和/或运营的长期合同协议中。这种安排通常采取“建设—运营—移交” (Build—Operate—Transfer (BOT) ) 的形式;BT模式 (Build—Transfer) 即“建设—移交”是BOT模式的一种变换形式, 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 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 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本文将从产生背景、概念界定、运作程序、特点上对BOT和BT两种模式进行分析比较, 以便更好地认识和应用这两种融资模式, 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二) BOT和BT概念的界定

BOT即Build—Operate—Transfer (建设—经营—移交) 的英文缩写, 是指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 授权项目发起人/项目公司 (主要是私营机构) 进行项目 (主要是基础设施) 的融资、设计、建造、经营和维护, 在规定的特许期内向该项目 (产品/服务) 的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 由此回收项目的投资、经营、维护等成本, 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满后, 项目公司将项目免费移交给政府, 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所以, BOT一词可以意译为“基础设施特许权”。

BT即Build—Transfer (建设—移交) , 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BT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种变换形式, 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 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 业主向投资方 (项目公司) 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政府通过特许协议, 引入国外资金或民间资金进行专属于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后, 该项目设施的有关权利按协议由政府赎回。目前采用BT模式筹集建设资金成了项目融资的一种新模式。

(三) BOT和BT模式的分析比较

1. BOT和BT模式产生的背景

(1) BOT模式的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世界经济形势逐渐发生变化, 赤字和债务负担迫使一些国家开始改变原有的基础设施供应模式, 进而寻求私营部门的投资。各国逐渐重视挖掘私营部门的能力和创造性, 利用私营部门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这种背景下, BOT方式开始在一些国家得到应用和推广。BOT的概念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主要起源于矿、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开发项目。

自1984年土耳其首相Turgut O zal (奥扎尔) 首次应用于土耳其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私有化过程中后, 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和应用, 是为大型项目筹资而采取的一种国际融资方式。目前, 发展中国家中共有200多个BOT项目正在实施, 例如, 土耳其的火力发电厂 (现代世界第一个BOT项目) 、菲律宾的诺瓦斯塔电厂 (国际上公认的第一个成功的BOT项目) 、中国的沙角B电厂 (现代世界第一个成功移交的BOT项目) 和来宾B电厂 (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批准的BOT项目) 、英法之间的欧洲隧道 (世界上最大的BOT项目) 、马来西亚的南北大道、泰国的曼谷公路和轻铁、香港的多个隧道、澳洲的悉尼隧道和英国的曼彻斯特轻轨等等。

(2) BT模式的历史背景。BT模式是在BOT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属于BOT的一个变种, 随着各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 基础设施投资的银根压缩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如何筹集建设资金成了制约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原有的投资融资格局存在重大的缺陷, 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建设企业及其关联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为阻隔, 资金缺乏有效的封闭管理, 风险和收益分担不对称, 金融机构、开发商、建设企业不能形成以项目为核心的有机循环闭合体, 优势不能相补, 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流动与运用。为了解决政府投资项目融资的难题, 同时为了使承包商 (或项目公司) 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 BT项目融资模式随之产生。比如, 我国的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项目, 北京地铁奥运支线项目以及一些大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路、铁路等项目均采用了BT模式。

2. BOT和BT项目运作方式

(1) BOT项目的运作方式。首先项目发起方成立项目专设公司 (项目公司) , 专设公司同东道国政府或有关政府部门达成项目特许协议;项目公司与建设承包商签署建设合同, 并得到建筑商和设备供应商的保险公司的担保。其次专设公司与项目运营承包商签署项目经营协议, 项目公司与商业银行签订贷款协议或与出口信贷银行签订买方信贷协议;最后进入经营阶段后, 项目公司把项目收入转移给一个担保信托, 通过担保信托再把这部分收入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2) BT项目的运作方式。政府根据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对项目进行立项, 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筹划报批等前期工作, 将项目融资和建设的特许权转让给投资方 (项目公司) ,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根据项目未来的收益情况对投资方的经济等实力情况为项目提供融资贷款, 政府与投资方 (项目公司) 签订BT投资合同, 投资方组建BT项目公司, 投资方在建设期间行使业主职能, 对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并承担建设期间的风险。在项目竣工后, 按BT合同, 投资方将完工验收合格的项目移交给政府, 政府按约定总价 (或计量总价加上合理回报) 按比例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

(3) BOT和BT模式运作方式的不同点。BOT模式和BT模式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 (1) BOT模式中, 项目建成后, 需要经过运营期, 项目公司按照BOT合同约定的运营期限内, 对项目进行运营管理, 期满后, 政府 (或业主) 无偿收回项目及运营管理。BT模式, 不经过运营, 建成后, 直接交给业主。 (2) 在BOT模式中, 在运营期满后, 政府无偿的收回项目及运营管理和收益权, 不对项目公司支付任何费用;而BT模式中, 项目建成后, 项目公司把项目移交给业主时, 业主需支付BT合同中约定的报酬。

(四) BOT和BT模式的特点

1. BOT模式的特点

BOT能够保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BOT项目的大部分经济行为都在市场上进行, 政府以招标方式确定项目公司的做法本身也包含了竞争机制。作为可靠的市场主体的私人机构是BOT模式的行为主体, 在特许期内对所建工程项目具有完备的产权。BOT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这就是和私人机构达成的有关BOT的协议。尽管BOT协议的执行全部由项目公司负责, 但政府自始至终都拥有对该项目的控制权。在立项、招标、谈判三个阶段, 政府的意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履约阶段, 政府又具有监督检查的权力, 项目经营中价格的制订也受到政府的约束, 政府还可以通过通用的BOT法来约束BOT项目公司的行为。

因此, BOT模式的主要优点如下: (1) 减轻投资建设公司的资金压力。政府通过BOT方式将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管理权有条件地让渡给其他投资者, 节省地资金用于土地前期开发或其他项目。 (2) 有利于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采用BOT方式后, 该项目成为私人投资者的项目, 为了实现最大利润, 企业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 从而提高效率。 (3)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收外国的资金, 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可以及时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尽快使一些国计民生的项目投入建设, 早日建成使用。

BOT模式主要缺点如下: (1) 可能导致政府失去控制。由于BOT方式是将基础设施在一定期限内全权交由私营机构建设运营, 所以在这段时间里, 政府将失去对项目使用权的控制 (有的还将失去所有权) 。 (2) 加重消费者负担。通常, 私营部门的借款费用高于国家借款的费用, 私人投资者必然要求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这最终将转嫁到使用项目的消费者头上如通行费、电费等的收取。 (3) 外汇流出。如果合同商是国外的, 项目产品又基本上在本国市场销售时, 在项目完成后就会有大量的外汇流出。 (4) 项目前期的了解、谈判过长, 使投标费用过高。机制不灵活, 限制民间资本运用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积极性。参与项目各方存在某些利益冲突, 对融资造成障碍。

2. BT模式的特点

BT模式仅适用于政府基础设施非经营性项目建设;政府利用的资金是非政府资金, 是通过投资方融资的资金, 融资的资金可以是银行的, 也可以是其他金融机构或私有的, 可以是外资的也可以是国内的。投资方在移交项目时不存在投资方在建成后进行经营, 获取经营收入;政府按比例分期向投资方支付BT合同中的约定报酬。

BT模式的主要优点如下: (1)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分散风险。项目实施BT运作模式, 对政府、民营资本、参建单位和社会都有一定的利益。利用BT模式有利于解决基础设施不足与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 引导和吸纳社会资金向基础设施投资流动, 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从而优化配置社会生产要素和有限资源, 合理分散和分担风险, 减少社会净损失。 (2) 提高运作效率和质量, 减少社会净损失。BT投资项目一般为经济发展的社会急需项目, 采用BT模式, 有利于在投资建设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有利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 使项目尽早建成, 发挥作用。在各方互利互惠的前提条件下, 发挥自身的优势, 提高项目本身的运作效率和质量, 减少社会净损失。

BT模式的主要缺点如下: (1) 项目活动谈判时间长, 消耗大, BT项目都各具特色, 大多没有先例可循, 项目的发起人 (BT方) 和政府机构要花相当长的时间相互阐明各自的意愿。其中涉及到如何分担项目中风险问题往往是双方谈判中不宜达成统一的难题。BT模式的项目准备、招标、谈判、签署与BT有关的建设合同, 移交, 回购等阶段, 涉及到政府的许可、审批以及贷款担保等诸多环节, 操作的难度大, 人为障碍多, 而融资成本也会因中间环节增多而急剧上升。 (2) 项目相关方多, 协调沟通难度大, BT模式中, 涉及到的项目相关方很多, 而且很多参建方均有自身熟悉的项目操作模式和方法, 要在统一的项目模式框架下运作, 都存在较长适应和磨合期。并且, 虽然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和利益目标, 但也存在互相矛盾的局部利益。 (3) BT模式只适用于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投资项目, 适用范围窄, 存在的风险大。

(五) 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BOT和BT两种项目融资模式没有本质的区别。BOT模式起源较早, 自上世纪引入我国以来, 对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和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模式。而BT模式是在BOT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开始的时间较短, 近几年才引入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中, 因此从经验和应用范围上都不如BOT项目那么成熟。目前, 这两种模式在我国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由于存在的风险较大, 还没有广泛的应用与政府建设项目的各个领域, 因此这两种项目融资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摘要:对BOT和BT两种模式进行了比较, 从两种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要求、适用范围、融资形式及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说明这两种模式对提高我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管理水平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项目融资,BOT,BT

参考文献

[1]赵国富, 王守清.项目融资BOT与PFI模式的比较.建筑经济, 2007, (5) .

[2]郭捷, 胡美新.浅析BT投资建设模式的特征.商业时代, 2007, (2) .

新疆高速公路建设BOT模式思考 篇10

一、引言

2012年4月, 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领域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引进民间资本全面参与基础设施的养护、运营和管理;进一步健全与民间投资主体的沟通联系机制, 健全投资政策信息发布制度, 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同时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加强监督, 督促民间资本投资主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依法经营。在投资领域、投资重点、投资服务体系和投资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优化, 从而为民间资本投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领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制度依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厅早在2010年就已经对新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拟引入民间资本进行筹划, 拟将伊宁———墩麻扎、三岔口———莎车、麦盖提———喀什等一批“十二五”新开工高速公路项目采取招商引资, 并积极筹备吸引民间资本以BOT模式参与其建设。

如何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领域的实施意见》, 如何引进民间资本, 并且使民间资本获得投资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这对于新疆高速公路建设是一种新的尝试。

新疆高速公路建设中以BOT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对于吸引民间资本、弥补资金缺口、规避投资风险、实现投资与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机制

BOT模式, 是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是针对政府设立的基建项目 (道路、桥梁) , 向私人公司招标, 中标公司拥有政府给予的投资、建设、经营特许权利, 在约定的建设、经营期满后, 再将项目返还给政府的一种集建设 (Build) 、经营 (Operate) 和转让 (Transfer) 为一体的公共工程特许权模式。

BOT模式是以项目建设、经营的特许权协议为融资基础, 由项目公司为项目的投资者、经营者安排融资、承担风险、开发建设项目, 在特许权协议期限内, 通过经营项目获得利润, 并在到期后将项目移交给政府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具有项目导向、有限追索、风险分担、表外负债等特征。

BOT模式涉及到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合伙人、投资人、设备供应商、项目用户、设计和承保公司、官方保险机构及托管人等多个主体。BOT的融资结构由项目投资结构、项目资金结构、项目融资结构和项目信用保证结构组成。项目投资结构主要由项目经营单位的股本构成;项目的资金结构或项目的融资结构主要由高级债务 (银团贷款及附属配套资金) 构成;项目的信用结构主要由项目风险担保、“交钥匙”工程承包合同、工程履约担保、项目保险单、市场风险担保及政府特许权协议构成。

BOT模式最大限度地将项目中所有的风险分担给予项目有关的主体, 项目的完工风险由承担项目的设备供应商、设计和承包公司承担、项目的资金使用由政府提供风险担保和利息贴补、项目的经营风险、市场风险由项目的承办方承担、项目所在地政府提供特许权协议。特许权协议是规避项目所有风险的最主要支撑点。

新疆能够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高速公路项目建设, 必须由自治区政府出具特许权协议, 自治区交通厅通过财政担保、政策补助、土地补贴等方式减轻民间资本投资成本, 出让资源建设、公路建设收费权或以固定收费标准, 差价由政府补贴的方式规避高速公路投资成本与投资收益期望相差太多所引起的投资风险。

三、借鉴

2012年3月2日, 山西省政府成立高速公路筹融资小组, 并正式挂牌成立了山西省交通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国资委与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推动7家省属煤炭企业共同为山西高速公路建设投融资。2012年5月, 山西省交通厅宣称, “为确保在建高速公路顺利完工, 决定由省属的焦煤集团、同煤集团等七大煤炭集团每家注资15亿元, 组建6家交通子公司, 由省交通厅代建代管, 购买在建或新建高速公路项目, 以7家煤炭集团共同出资的105亿元, 加上国家财政预拨给山西交通厅的100亿元, 共205亿元做资本金贷款, 届时可解决资金600亿元”。

山西省利用BOT模式解决高速公路建设中资金缺口问题, 有其独到的特点, 一是只利用本地企业, 而不是普遍采取的引进外来投资者的办法;二是只引进国有企业资本, 而不是引进私人资本;三是只针对全省的新建高速公路, 而不是针对一条高速公路;四是只是一方主导, 另一方顺从, 而不是双方自愿。

广深高速公路建设BOT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广深高速公路由广东省公路建设公司 (甲方) 与香港合和中国发展 (高速公路) 有限责任公司 (乙方) 合作, 共同成立广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及经营管理。项目总投资13.4亿美元和7.04亿人民币, 其中由香港合和中国发展 (高速公路) 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注册资金0.9亿美元及提供股东贷款4.5亿美元, 国际融资银团提供项目抵押贷款8亿美元, 以香港合和中国发展 (高速公路) 有限责任公司为第一借款人, 以同等条件转贷给广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国内银行提供用于支付征地拆迁费贷款人民币7.04亿元。从1997年开通运营至今, 其路费总收入超过350亿元, 是初始投资122.17亿元的两倍多, 合同签订的收费时间才刚刚过半。

广深高速公路建设中, 广东省政府出具特许权协议, 广东省交通厅、财政厅等部门为此项目提供利息贴补等政策, 并承担了高速公路收费与投资收益无法实现的风险。

四川交通厅积极探索并坚持走“多个积极性、多元主体、多种方式”的交通运输创新发展道路, 形成了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盛世互动、部门联动、多元主体、市场运作的交通建设新格局。截至2011年, 四川省利用BOT方式招商引资的高速公路共计24条, 总投资1, 846亿元。以BOT方式的投资主体既有国有企业, 也有民营企业;既有省外投资商, 又有省内大企业;既有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经验丰富的建筑类企业, 又有筹融资能力极强的上市公司, 四川高速公路多元化投资建设格局基本建立, 形成了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并重, BOT、股份制等多种市场运作方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模式, 加快了四川高速公路建设的速度, 解决了四川高速公路资金短缺的困难。

由于, 国务院2010年出台的“新36条”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细则不完善, 许多细节难以落实, 所以, 我国在采取BOT模式引进民间资本投资高速公路建设中出现了超时收费、收费过高;个别路段还通过转让经营权、变更法人、追加项目延长路桥收费期限;还有一些高速公路建设为吸引民间资本在签订投资合约时就存在着利益分配格局的弊端等现象。

四、结论

取得成功经验的广深高速公路BOT模式, 正在尝试建设的山西高速公路BOT模式以及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并重的多元化投资建设的四川高速公路BOT模式, 都为新疆高速公路建设引入民间资本所采取的BOT模式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新疆交通厅应该积极利用国家引入民间资本投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领域的政策和措施, 利用全国支援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极好时机, 借助广东省等援疆省市的成功经验和财力, 实现BOT模式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高速公路建设的目标, 解决新疆高速公路资金缺口大、融资难等问题。

针对新疆的高速公路建设标准高、里程长、投资大、交通量小、收费低 (比全国低近50%) 的特点, 如何妥善处理民间资本追逐高额投资收益与高速公路收费低或不收费的矛盾, 成为能否成功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高速公路的关键利益环节, 自治区政府、交通厅等相关部门, 必须妥善处理好以上关系, 才能真正实现民间资本投资新疆高速公路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山西煤企业投资高速公路.中国青年报, 2012.6.5.

[2]民间资本投入缓解交通建设资金紧缺.中新网, 2012.5.26.

BOT模式 篇11

关键词:BOT融资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民间资本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道路、桥梁、隧道等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由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等特点,单纯依靠传统的政府财政投入、土地政策等投融資模式,已远不能满足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巨大的资金需求。合理运用私营部门数量庞大的闲置资金参与公共项目建设成为各级政府的新选择,公私合营模式应运而生。公私合营模式中的BOT模式是我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最常用的一种投融资形式。

一、BOT融资模式的内涵

BOT 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被译为“建设——经营——转让”,是私营部门参与公共基础建设的一种投融资方式。即私营部门与政府公共部门签订特殊的经营合同,私营部门负责基础设施的融资和建设,并和政府约定在特定的经营期限内拥有项目标的的经营权,在经营期结束后,基础设施的所有权转让给政府部门。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BOT模式可进行变换,因而它是一系列投融资模式的总称。

二、BOT融资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一)合作共赢是BOT融资模式的基础

在以往传统的投融资方式中,政府部门几乎承担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部资金和风险。BOT融资模式引入私营部门,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持久稳定的伙伴关系贯穿项目建设的始终,两部门诚信合作、互惠共赢是项目成功的基础。深圳沙角B电厂建设项目是我国第一个成功运用BOT模式进行投融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第一个已正式移交的BOT模式项目。该项目中外资方香港合力电力(中国)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全部外汇资金并组织项目建设,两部门之间,风险公担、利益共享,降低了政府部门的风险和压力。

(二)特许经营是BOT融资模式的核心

BOT融资模式将私营部门的闲置资金成功引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其核心是给予私营部门特许经营权。江津长江公路大桥是全国第一座县级单位自筹资金(含引进外资)为主修建的长江大桥,也是第一座中外合作建设的长江大桥。该项目成功的关键是给予外资方马来西亚南发集团长达25年的收费权。特许经营权是私营部门收回项目建设成本及获得收益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BOT融资模式能否成功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因素。

(三)拓宽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渠道

相较于财政投入、土地财政等传统的投融资模式,BOT融资模式引入私营部门,拓宽了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渠道,较大程度的减轻了财政资金的压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被广泛使用。晋侯高速公路是山西省、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首次运营BOT模式进行融资。该项目中建设方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和陕西国能集团在项目公司分别占股89.78%和10.22%,减轻了政府财政资金的压力。

(四)引入私营部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

BOT融资模式在引进私营部门资金的同时,授予私营部门特许经营权,通过两部门的长期合作,也引入了私营部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以改善和提高政府公共部门的运作绩效。例如北京地铁4号线建设项目中,香港地铁公司将其在香港地铁的运营经验和服务理念复制到4号线。此次合作不仅解决了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中的资金需求,也引进了香港地铁建设和运营先进的管理模式,对今后的运营将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完善BOT融资模式的建议

(一)完善价值评估体系

我国目前已进入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BOT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也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特许经营期限的设定是建立在项目投资价值基础之上的,加之BOT项目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部关系更是错综复杂,对该类项目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价便成为工作进程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健全的价值评估体系,在合理评价项目的融资规模的同时,还能较为准确的估算项目建成后的现金流,有助于合理的设定特许经营期限。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在晋侯高速项目建设中,由于相关的政策文件不健全,且缺乏可操作性,导致项目在具体操作时,执行的随意性很大,项目实际投资额远远超过预计投资额,增加了投融资成本。目前,BOT融资模式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普遍采用的投融资的方式,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助于规范投融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三)积极引导内资参与BOT项目

在运用BOT融资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往往倾向于外资的引进,而国内私营部门的参与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积累了大量的闲置资金,积极引导内资参与BOT项目,不仅有助于解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问题,同时也能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着较大的资金缺口,BOT融资模式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广泛采用的投融资形式,具有拓宽投融资渠道,减轻财政资金压力的优势,但是BOT融资模式的成功运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因此,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价值评估体系,对合理引导境内外民间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马庆斌,刘诚.中国城镇化融资的现状与政策创新[J].中国市场,2012(16):34-40.

[2] 王丽杰,张建.BOT项目融资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J].辽宁经济,2011(03):86-88.

[3] 裴劲松,王丹.PPP项目在中国的发展应用_以北京地铁4号线运营为例[J].经济师,2010(10):23-26.

BOT模式 篇12

一、BOT项目融资的基本内涵

BOT (Build-Operate-Transfer) , 所谓B O T融资就是在一些国家或政府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将私人或其他企业的投资引入其中, 融资并不是依赖项目的发起人的信贷或者所涉及的有形资产, 而是依赖于项目本身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基本依据。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缓解由于在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中, 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 有效地缓解财政负担。同时, 由于在该模式中由企业来承担一些项目的风险, 对国家、各级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的益处不言而喻。但是, 在很多实际案例中, 由于B O T项目融资的投资金额较大、投资时间较长、参与项目的投资者众多等显著特点, 经常使该项目融资形式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其中的财务风险尤为明显, 并直接对项目的成败造成影响。另外, 对于B O T项目在特许经营期结束后, 一般都会要求将所有权由私人部门转为公有, 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出现由私人垄断公共基础建设而任意抬高价格现象的发生。虽然B O T项目融资的好处十分明显, 很多项目中也在使用该种模式, 但是, 融资成功的案例仅为20%。这样就说明在B O T项目融资方式中仍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二、BOT融资的利与弊分析

B O T融资目前是深受世界各国关注的融资方式, 可以说, B O T融资模式确实为解决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BOT融资的优势分析

第一, 对国家或政府的优势。采用BOT的融资模式有效地降低了政府主权借债、还本付息的责任, 因为融资的所有责任都转移到了投资方身上, 政府也不需要为项目债务做任何担保, 政府债务负担的减少大大减轻了政府偿还债务的烦恼。同时, 政府通过BOT融资模式让一些私营企业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 而政府则可以将原本用于该项目的资金转移并投资到其他的项目建设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 采用BOT方式融资能够让政府多吸引外资, 引进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 全面提升项目的管理水平。例如:一些国际性的大财团都作为投资者或者管理者积极参与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 可以将国际上在这方面先进的技术、成功的管理经验等带进来, 在提高建设质量、加快建设进度的同时以更低的价格、更优质的服务使消费者从中受益。

第二, 对于银行与投资方的优势。目前,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信用等级不高, 如果依靠传统的融资方式很难实现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 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 融资的难度更大。BOT融资通过资产作抵押、信用作担保的方式为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金融融资提供了可能。BOT融资方式通常融资的数额较大、融资风险也较大。由于参与方较多, 发生风险的概率也大于一般的融资方式。由于BOT融资很好的实现了风险共担的目的, 对于每一个当事人而言, 一旦承担了风险就必然会追求回报, 也会更加关注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与否。另外, BOT融资除了向国外政府、国际组织、世界银行、我国的商业银行等申请贷款外, 还可以要求与项目建设相关的第三方当事人参与融资, 以此为基础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 BOT融资的劣势分析

通过上述对B O T融资优势的分析, 该种融资方式具有极大的优势, 但同时这种新的融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第一, 增加了政府对项目的控制难度。如前所述, 由于B O T融资模式中政府将基础设施的建设全权交给了承包商来完成, 那么, 在其经营、建设的过程中、在特许的规定期限内政府对基础建设的所有权、经营权的控制难度加大。

第二, 导致国家税收的流失。前面对B O T融资的分析可知, 采用该种融资方式使得基础设施在特定时间内转移到私人手中, 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国家政府部门垄断、控制基础设施建设的尴尬局面。但是, 这种方式最大的恶果将导致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

第三, 增加了贷款人的风险。在B O T融资方式中,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贷款人要求项目的发起人或相关既得利益方能够提供各种形式的抵押或担保, 但是风险仍是不可避免的转移到贷款银行中。

第四, 增加了基础设施的掠夺性经营的可能性。B O T融资后, 项目最终是一定要交付给政府部门的, 这就可能造成一些企业在运营的后期, 为了能够获得最大利益而放弃了对基础设施的维修、保养、养护等工作, 导致最后将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后, 造成基础设施的使用功能大不如前, 整体水平大幅下降, 甚至有的功能全部丧失。

三、BOT融资上市后的主要项目账务处理案例分析

由于B O T融资的多样性, 其账务处理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方式, 其账务处理必须遵循:遵循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基本原则、遵循谨慎性原则。

(一) BOT融资企业自建账务处理

案例分析一:

某企业以B O T融资的模式投资与政府的一项公路建设项目。政府向该公司提供土地, 并负责拆迁、建立、绿化施工等费用, 该公司的注入资金主要负责该工程的建设, 在工程完工后所有权归属当地政府, 而该公司拥有20年的经营使用权。

在建设期间, 该公司应遵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即借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贷记:银行存款 (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期末时, 按照合同完工程度确认相应的成本及收入, 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如果在项目建设期间该企业为B O T项目发生了借款费用, 那么该费用符合资本化的要求, 要将其计入到工程成本中, 即借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贷记:应付利息;项目完工后, 由于该项目的所有权归政府, 企业不能将其确认为固定资产, 且企业不能无条件的自政府部门收取确定金额的货币资金或其他金融资产, 因此须将此项目确认为无形资产, 借记:无形资产, 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运营期间, 该企业按照特许经营协议的规定, 有权向获取服务的对象收取一定的费用, 该费用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确认, 即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该项目在运营期间预计发生的大修费用或增加的设备, 且该大修费用或者增加的设备是为了使该项目保持一定的服务能力, 则应对大修费用或增加的设备进行预提, 借记:管理费用, 贷记:预计负债, 当实际发生大修费用时, 可以借记:预计负债, 贷记:银行存款。值得提醒的是, 工程在特许经营期间, 应将列入“无形资产”的项目进行摊销, 借记管理费用等, 贷记无形资产摊销, 最后的残值为零。资产移交时不做任何账务处理。

(二) BOT融资企业发包建设账务处理

案例分析二:

A市建设一座垃圾处理厂, 准备采取B O T的方式建设, 甲企业经过严格的招标程序后获得该项目的特许经营权, 建设期为2年, 特许经营期为30年。期满后该项目无偿转移到A市政府名下。在开工建设开始前, 甲企业将该项目转包给乙企业。那么, 在工程期建设期间,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在建工程或者无形资产, 贷记:应付账款;在实际支付工程款时, 借记:应付账款, 贷记:银行存款;支付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借款费用时, 借记:在建工程或者无形资产, 贷记:应付利息。实务中, 由于该项目被确认为无形资产, 给企业日常的账实核对造成一定的困难, 企业可以根据资产清单设立详细的资产备查账, 将资产名称、规格型号、购买厂家、购建成本、摊销情况等予以详细登记, 以供随时备查。经营期间的会计处理与项目自建的基本类似。

四、总结

B O T投资方式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投资方向, 也帮助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难题。但是随着BOT模式的日益广泛应用, 且BOT项目普遍存在着投资规模比较大, 项目建设期及投资回报期相对比较长, 因此B O T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 其财务处理过程也越来越复杂, 因此, 企业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春学.BOT项目风险分析与财务运作[J].财会月刊, 2009, (12) :51-52.

[2]王耀辉, 马荣.基础设施建设BOT项目融资风险模糊评价[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9, (3) :103-107.

[3]许晓丽.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会计, 2012, (1) :57-59.

上一篇:道德营销下一篇:文化史与中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