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模式(精选12篇)
预防模式 篇1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中国中小城市现阶段预防保健新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十余年探索城区儿童预防保健新型模式的成功经验, 总结并分析在其它中小城市的可行性。结果榆次区推行的新型预防保健模式, 提高了计划免疫和儿童保健工作质量, 并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榆次区新的预防保健模式值得借鉴, 这一模式可促进计划免疫和儿童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 对提高预防保健工作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新型,预防保健,服务模式
儿童的健康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基础,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未来[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儿童的预防保健服务需要更加迫切。根据市场的要求、家长的需要, 榆次区1993年成立榆次城区防保中心, 更新服务理念, 推行了医防分开, 计划免疫和儿童保健联合服务模式, 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益, 促进了儿童的健康发展。
1 具体做法
1.1 改革预防保健管理体制
1993年前, 榆次区的儿童预防保健工作, 同全国其它城市一样, 实行地段管理, 儿童预防保健任务由辖区医院防保科承担完成, 当时医院管理层“重医轻防”观念比较严重, 致使防保科人员素质、管理服务、资金投入均十分滞后, 从而制约了儿童预防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
1993年, 榆次区政府为改变历史现状, 强化儿童预防保健工作, 开始探索新时期适合儿童预防保健服务的新型模式, 经过多方调研论证, 决定组建专业预防保健服务机构, 成立“榆次区城区卫生防疫妇幼保健中心” (简称:榆次区防保中心) , 为城区儿童提供全优的预防保健综合服务。人员经费由财政全额支付, 专业人员由区直医疗机构调整, 工作职责是全方位开展0~7岁儿童的预防保健服务。
1.2 改革预防保健服务模式
1.2.1 建立接种门诊制
多年来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是由地段医院防保医生具体实施的, 由于接种器材数量的不足, 部分地段防保医生素质和接种技术不高或责任心不强, 造成接种质量差、接种率低, 影响了计划免疫的效果。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设立了儿童预防接种门诊, 推行集中接种, 变月接种为周接种和日接种, 以确保儿童的每次免疫机会, 有效地消除了免疫空白点, 极大的方便了居民的接种服务。
1.2.2 推行计算机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的应用在各个行业迅速普及。将基层工作人员从计划免疫表、簿、卡等繁杂的日常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 实行计算机管理计划免疫信息就显的尤为重要。1994年榆次区率先在全国推广运行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 实现了儿童接种一刷卡目标, 从接种登记、下次预约到电话催种、报表统计等全部由计算机完成。从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最大限度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 避免了手工登记儿童预防接种中容易出现的漏种、重种和错重。
1.2.3 免疫服务多样化
在推行接种门诊制过程中, 接种质量、接种率明显提高, 但是经过计算机统计分析, 发现程序符合率仍然偏低。为此又及时推行了“0~8月龄全程上门接种服务”, 解除了双职工时间紧、冬季婴儿出门不方便等制约程序符合率的困惑, 将上门接种做为门诊接种的补充, 两者并存, 从而使程序符合率由过去的60%提升为92%, 达到并超过国家标准。
1.2.4 接种保健双轨运行
在计划免疫工作有序进行中, 又开展了儿童保健工作, 借助预防接种群众易接受和接种门诊儿童集中的优势, 积极宣传儿童保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居民由不接受转变为主动要求, 实现了儿童保健的普及, 儿童体检率由2000年的32%提高到现在的94.3%。
1.2.4.1 接种前预检列入常规
为实现安全接种, 有效预防接种反应, 抽调了专职儿保医生, 开展了接种前预检服务, 严把接种准入关, 发现问题儿童, 拒绝或暂缓实施免疫服务, 从而有效降低了反应发生率。
1.2.4.2 儿童都要进行系统保健
根据《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和卫生部《关于城乡儿童保健工作的要求》, 中心在为儿童办理接种证时, 同时还为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 针对每次接种时儿童不同月龄, 对儿童生长情况、营养状况、疾病情况、神经心理发育状况进行程序化的系统监测, 及时发现营养偏离、疾病状况、发育落后和心理偏离等潜在问题, 及早进行干预和保健指导, 保障儿童享有充分而全面的早期健康教育机会。
1.2.4.3 预防保健实现系列化服务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榆次区的预防保健服务现已从原来的分散单一模式, 转变为集中、系列、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婴儿一出生, 就为其提供办卡、建档服务, 随后根据《儿童免疫程序》和《儿童保健程序》为在册儿童提供各种防病疫苗的接种服务, 并为其提供生长发育监测、营养评价、健康体检、神经发育测查、智力评定、微量元素测定、发育干预、喂养指导、抚触按摩、智力开发、婴幼儿游泳、健康促进等十多项保健综合服务。
2 体会与建议
2.1 预防保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工作质量显著提高
榆次区改革预防保健服务模式, 成立了专业服务单位后, 他们一心致力于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 为一方百姓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1.1 计划免疫更加深入人心
强化计免宣传, 普及防病知识, 是搞好儿童计划免疫的关键。“榆次预防保健之窗”网站的开通, “榆次预防保健信息”的刊出, 服务场所悬挂的分类健教版面, 均为家长了解计划免疫的意义、重要性提供了方便。接种前的告知, 接种后的指导, 计免语音电话的使用, 均增强了群众对疫苗质量、接种技术、消毒状况的信任度, 进而增强了群众的免疫保护意识, 激发了每位家长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有效提高了计划免疫“五苗”的接种率。
2.1.2 计免服务质量更加提高
榆次区推行城区“每日接种门诊”制, 增加了儿童的免疫机会;专业有素的规范接种, 明显提高了免疫成功率;计划免疫金卡信息系统的使用, 完全避免了重种和错种;电脑语音电话自动催种, 有效提高了儿童预防接种的程序符合率和及时率。国家进行的“第三个85%”目标审评结果表明, 所辖十个办事处均实现了“第三个85%”的目标, 辖区内“四苗”覆盖率达96.24%。2004年监测出生儿童的PPD阳性率为93.06% (778/836) , 锡克氏试验阴转率为94.38% (789/836) , 其分别高于1994年监测12~24月龄儿童的PPD阳转率60.66% (474/783) , 锡克氏试验阴转率63.38% (472/745) , 且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平均P<0.01) 。评价计划免疫工作最敏感的指标——麻疹疫情已连续6年 (2000~2006) 未发生。这些现象均表明榆次区预防接种的新型服务模式表现出了较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2.1.3 计划免疫工作向纵深发展
此模式的运行, 有利于新的生物制品种类的推广与应用。在开展好“五苗”预防接种的基础上, 扩大了免疫服务项目和免疫服务覆盖面。如甲肝疫苗、水痘疫苗、麻腮风疫苗、安尔宝疫苗、流感疫苗等的接种都有了较大突破, 全区每年年均接种二类疫苗数万人份, 有效地维护了易感人群的身体健康。据疫情报表分析得知, 近十年来, 全区无重大疫情发生, 计免相应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预防接种有偿服务年收入较运行前也明显增加。由此可显示:此模式的运行, 不但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而且还增加了经济收入,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计免经费的不足,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更进一步促进了计划免疫工作的向前发展。
2.1.4 儿童保健服务逐步普及
近年来, 榆次区将儿童预防接种同儿童保健有机结合起来, 利用预防接种儿童资源, 广泛宣传儿童保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积极引导儿童家长参与儿童保健服务,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知率、接受度明显提高, 主动要求进行儿童保健的家长逐年增加。根据历年报表统计分析, 每年儿童保健率提高18个百分点, 2006年底儿童保健率达到94.3%, 接近全面普及。统计数字证明预防保健模式符合民意, 顺乎民心, 利国利民。
2.1.5 儿童保健有了质的飞跃
近年来,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儿童保健要求的提高, 以往的儿童体格保健内容和服务已经不能适应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紧紧抓住社会发展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紧跟国际发育行为儿科的新理念, 紧贴国内儿童早期养育现实需求, 一改过去单纯儿童体检的儿童保健模式, 开展了集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营养评价、健康体检、神经发育测查、智力评定、微量元素测定、发育干预、喂养指导、抚触按摩、智力开发、婴幼儿游泳、健康促进等综合性、系统化、高质量、全方位的全新儿童系列保健服务。为儿童提供全方位保健服务, 要求保健人员专业素质高, 设备投入成本大, 专业技术涉及面广, 此举在刚刚起步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由于条件所限, 推行的可能性不大, 但榆次区的新型预防保健模式, 经过实践证明, 已能承担并完成这一造福人类的工作。
2.2 预防保健工作与医疗工作分离, 利国利民顺乎民心
预防保健主要服务群体是健康人群, 而医疗机构主要服务群体是病人, 现行预防保健工作在医疗机构或社区服务中心的混合服务模式, 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2.2.1 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预防保健群体主要是儿童, 特别是婴幼儿免疫力低下, 在公共场所或人口密集的地方, 很容易感染疾病, 特别是病人集中的医疗机构。加之现阶段医疗机构院内防止交叉感染设施还比较薄弱, 完全杜绝交叉感染, 特别是呼吸道传染, 尚无过硬措施。儿童家长由此产生的担心和恐惧会导致儿童参与预防保健次数的减少, 从而影响工作质量。
2.2.2 重医轻防影响质量
医疗机构主要是开展医疗服务, 院方日常管理主要精力是提高医疗质量, 杜绝医疗事故, 增加医疗业务收入。而预防保健工作常常无人去抓, 人员配备也是医疗科室的落聘人员, 就更谈不上资金的大笔投入, 因而导致了预防保健工作有机构, 能运转, 低质量, 有隐患的局面。
2.2.3 形不成全方位服务
预防保健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所需学科多, 它需要流行病、计免、公共、临床、保健、教育等多种专业相互配合, 十余人共同承担完成。而现阶段医院防保科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防保人员设置不足4人, 且防保人员的素质明显低下, 故很难适应开展全方位的预防保健工作。倘若增加编制, 一是增加财政负担, 二是专业人员短缺, 三是人才浪费严重, 所以这种模式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相比较而言优化整合卫生人力资源, 推行医防分设的模式更适合中小城市开展预防保健工作。
综上所述, 建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应结合当地实际和现状, 认真调查研究, 制定适合本辖区开展预防保健工作的服务新模式, 不搞随大流、一刀切的卫生体制改革, 以免再次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确实把关系民生的医疗卫生改革引向深入, 见到实效。
参考文献
[1]王宝杰, 牛惠勤, 郑云, 等.探讨儿童计划免疫的一种新模式[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9, 13 (1) :30.
预防模式 篇2
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提出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治本之策。近年来,社会各领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研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模式及方式、方法,成立了专门的调解组织,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实现了公调、检调、诉调等的对接,形成了联调综治的维稳工作格局,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效。当前,我们正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随着社会转型和利益结构的调整,新的矛盾不断涌现。如何根治社会矛盾的产生、化解社会矛盾成为各个领域新的课题。把握社会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分析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探索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典型模式,对于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促进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社会矛盾的特点及主要表现形式
正确认识社会矛盾的长期性、复杂性。社会在矛盾运动中发展前进,社会矛盾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社会转型的长期性决定了社会矛盾的长期性,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还会出现,这是事物矛盾运动规律所决定的。
从大量的社会实践看,当前矛盾纠纷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涉及领域广泛化、表现形式多样化、诉求反映方式激烈化、问题解决复杂化以及触发点多、突发性强的态势。矛盾纠纷的重点由单纯的民间、家庭纠纷向复杂的社会矛盾转移,集中体现在土地承包、征地拆迁、城乡建设、劳动争议、矿产资源管理、教育、环境污染、安全生产、社会保障、企业改制、交通运输等方面。体现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相互之间的矛盾,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与政府之间产生的矛盾,因犯罪行为、公共安全事故等引发的矛盾。
二、产生社会矛盾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管理方式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有些基层党政组织缺乏凝聚力,第一道防线失去了作用;从近几年发生的群体性上访事件中可以看出,有一大部分矛盾纠纷可以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妥善处理,但因为排查不细致、发现不及时,错失了化解的最佳时机,以至于矛盾激化,群众越级上访,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一些基层政权组织缺
距也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人民网一篇题为《中国行业收入差距扩至15倍 已跃居世界首位》的报道称,行业间工资差距,欧洲国家最高是3倍,中国是15倍,居全球第一。2011年人民日报连续四次刊载评论文章,从各个层面分析解读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扩大,是造成社会矛盾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富者愈来愈富、穷者愈来愈穷,这种马泰效应,不仅会导致各种矛盾、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会引起人民群众不满、危及社会和谐稳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中提高劳动报酬在一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议题。
(四)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不畅。在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中,缺少民主,民众缺少话语权和知情权;发生矛盾时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不畅。少数干部漠视群众的利益诉求,甚至采取堵、截、压等手段,控制群众信访,堵塞了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矛盾纠纷调处体系还不够完善,调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多个部门协调配合没有形成合力,一些矛盾纠纷没有得到有效处置,从而由小变大、积少成多。
(五)少数干部不依法办事,作风不实,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矛盾。少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党员干部,不能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冷、硬、横、推,吃、拿、卡、要,重权轻法、以权谋私,以至于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不能很好地得到贯彻落实,造成政府公信力和说服力缺失。少数基层政权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现象,不能充分发挥法律维护公平和正义的作用,加剧了社会矛盾的积累。而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不得力,权力相对集中,群众缺乏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途径和能力,放纵了社会不公的扩大蔓延。官员贪污腐败不断刷新犯罪纪录,黑恶势力等违法犯罪时有发生。
2011年中国的公务员接近一千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512.7万名,党员、干部中违法违纪和犯罪人数的比例是很高的。
诸如此类,法治不健全、道德观念冲突、贪污腐败现象的存在、违法犯罪的高发势
2、专门调解和职能调解未实现无缝对接。在社会大调解机制下,各职能部门实现了联合调解,信息共享,措施对接,对调解工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大调解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多个层面和多个事项,在实际对接过程中,对接的全面性、时效性和长期性,都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3、忽视矛盾产生的首接职责。矛盾的产生都有其直接原因和根源,直接负责人对矛盾的处理、调解是基本因素。在对矛盾调解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矛盾调解和化解,很少涉及矛盾产生的责任,这是矛盾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体现了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对负有直接责任的相关基层组织、部门、个人,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其思想境界如何、其处理方式方法科学性如何,直接关系影响国家社会稳定的各种社会矛盾。
4、化解矛盾周期长。对有些矛盾的处理,遵循机制设定的程序,通过上报、转办、会办,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有些问题还无法确保限期解决,从而导致多次上访、越级访、信访,影响社会稳定。
(三)传统方法的影响。
1、陷入矛盾-调解-新矛盾的怪圈。由于传统化解机制运行存在内在不适应性,社会矛盾的化解困难很大,穷于应付,新矛盾层出不穷,旧矛盾化解不力,陷入矛盾-调解-新矛盾的怪圈。
2、忽视根治社会矛盾的机制建设。社会矛盾的机制建设,往往仅从社会管理角度出发,局限于运行机制的创新,而忽视根治社会矛盾的机制建设,没有从产生社会矛盾的源头去强化形成机制,重化轻防,因此社会矛盾化解形成被动应付局面。
3、割裂了管理和服务的并存关系。社会的管理不仅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而且包括内部事务的管理,同时管理多强调权利的行使,而忽视社会服务的功能,因此,在社会管理中,从源头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缺失,社会矛盾的自行消化和自我净化的能力不够。
四、走群众路线、实行政府联动机制以及依法化解,是解决当前社会矛盾的重要抓手和法宝。
(一)全面推行大调解机制。
《人民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接受群众求助、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对于调解工作,我国越来越重视从立法角度化解社会矛盾。
1、出台《人民调解法》。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审议通过了人民调解法,使这项具有中国特色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矛盾“减压阀”的作用。这部新通过的法律在总结中国民间调解经验基础上,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对人民调解的性质、任务和原则,调解组织形式和调解员选任,调解的程序、效力等问题作出规定。
2、出台《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国家以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稳定作为出发点,明确了可以调处的原则,并对调处的范围作了规定。为指导和规范调处工作,公安部出台《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江苏省公、检、法联合出台《关于办理轻伤害案件的暂行规定》,江苏省公安厅也出台了《公安机关治安案件调解工作规范》等规定,为公安侦查环节的调处工作提供了执法依据。
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各级法院要深刻认识调解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价值,切实转变重裁判、轻调解的观念,把调解作为处理案件的首要选择,自觉主动地运用调解方式处理矛盾纠纷。把调解贯穿于立案、审判和执行的各个环节,贯穿于一审、二审、执行、再审、申诉、信访的全过程,把调解主体从承办法官延伸到合议庭所有成员、庭领导和院领导,把调解、和解和协调案件范围从民事案件逐步扩展到行政案件、刑事自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国家赔偿案件和执行案件,建立覆盖全部审判执行领域的立体调解机制。将九类民事案件列为调解重点,将三类再审案件列为尽力促成调解和解范围。
五、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谁管理、谁负责,谁过错、究谁责”原则和规范执行行为,是破解社会矛盾化解问题的根本。的人员和社会监督员共同参与调解的“阳光调解”法,并邀请部分群众参与旁听,有效地提高矛盾纠纷的化解率和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当然,让群众满意并不是随意满足当事人的无理要求,而是要从群众的角度出度,合理、公正地作出处理,保障公民的合理诉求。
(二)健全社会管理对减少社会矛盾的实际意义。
1、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基层管理组织建设,尤其要健全内部矛盾调处组织,健全矛盾调解内部体系,畅通内部诉求渠道,是确保社会矛盾内部解决、不激化、不扩大的重要保障。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必须从源头抓起。从近年来高位运行的信访总量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不难看出,信访群体事件的背后反映的大多是因利益诉求而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要化解这些矛盾,只有从源头抓起,我们才能掌握主动权。对政法机关来说,抓好源头,就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未雨绸缪,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查找并掌握当地可能影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这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政府来说,抓好源头,不仅是抓好排查、调处、稳评工作,在机制、机构层面进行完善,抓好矛盾产生的土壤,即内部单位的管理和调处,才是重中之重,这也是重防重调,扭转重调轻防的关键。要强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重心在基层,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我国越来越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担负着领导核心责任。”
2、确保职责分明。管理组织不仅承担社会管理事务,同时又是内部管理的重要机构。要坚持“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既要做到依法管理,又要保障权利。当前,从一定意义上讲,保障权利的职责甚至重于管理,当社会管理基本完成时,保障权利的职责显得尤为重要。
3、坚持各司其职。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按照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在落实管理和服务双重职责,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做到矛盾不出单位,矛盾不出诉求渠道,在规定的轨道上运行。
4、严格按章办事。社会管理的意义在于管理的规范、公开和社会化。只有按章办
浅析计算机病毒及其预防模式 篇3
关键词 计算机;存在问题:管理应用:研究总结:防范
在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影响,导致网络信息数据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计算机病毒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计算机病毒情况的分析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就是在计算机运作过程中,由于人为的程序设置,导致计算机应用模式出现问题,或者计算机功能不能完全运行的编程,这对于计算机的应用具备一定的麻烦,从而影响了计算机日常程序的正常应用。通过定义我们可以发现,计算机病毒并不会自发产生,自己消亡,因为它是人为编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代码,是一段可执行程序,通常情况它处于潜伏状态,当达到某些设定的促触发条件时,病毒就会被激活,对计算机中存储的数据或者软、硬件都产生破坏作用,计算机病毒轻则影响计算机反应速度,重则使计算机瘫痪,给用户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2)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有如下几种:①系统病毒,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它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是对计算机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文件进行感染破坏,而且它主要是依靠文件来进行病毒传播的。②蠕虫病毒,这种计算机病毒,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自身系统的漏洞以及网络来进行传播的,在是计算机系统中有着向外发生有害邮件,阻碍网络等特性。③木马病毒、黑客病毒,木马病毒和黑客病毒都具有潜伏性这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它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系统的漏洞进入到计算机系统当中,然后在通过用户远程操作、程序控制等方法,将计算机系统内部的信息数据,向外泄露,这就对人们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目前,为了增强计算机病毒的入侵性能和控制能力,一些用户也将木马病毒和黑客病毒整合在一起。
(3)计算机病毒的影响。受计算机病毒自身性质的影响,会对用户造成一定影响,严重的会影响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系统的运作速度降低,或者电脑不能运行。我们通过对计算机病毒分类模式的应用,来进行计算机病毒具体分析,计算机病毒分为不同的应用种类,较常见的是一种进行DOS系统攻击的病毒,还有攻击WINDOWS系统的病毒等,这些病毒应用于不同电脑系统,触发条件也不同,与电脑系统及其病毒种类密切相关。计算机病毒分为良性病毒和恶性病毒。良性病毒指它不会立即对计算机系统文件产生破坏。这类病毒会不停复制、扩散,如抢占CPU资源、争夺CPU的控制权等,导致运行缓慢、死机。这类病毒虽然不会破坏文件,但影响正常操作也是很麻烦的,不容忽视。而恶性病毒是指它具有极强的破坏作用。如破坏系统程序,损坏文件,甚至烧毁硬件。这类病毒很危险,会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应当严加防范。
二、计算机病毒防范模式的优化
为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展开各个病毒防范模式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如对引导型病毒的预防,一般引导性的病毒会在计算机启动时掌握系统控制权,一些内存都会这些病毒程序占据。为防范这种情况,要进行良好的软盘启动系统应用,这样可以降低引导型病毒的传播及其预防。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要进行软盘保护体系的健全,确保软盘的保密性,这样可以避免启动型病毒的传播,由此可见硬盘保护非常重要。日常工作中,通过计算机操作体系的健全,实现操作模式优化,进行软盘的采用,进行硬盘的有效保护控制。文件型病毒的预防方法是在源程序中增加自检及清楚病毒的功能。这种方法可以使得可执行文件从一生成就具有抗病毒能力,从而保证可执行文件干净。自检清除功能部分和可执行文件的其他文件融为一体,不会和程序的其他功能冲突,也使得病毒制造者无法造出针对性的病毒来。可执行文件染不上病毒,文件型病毒就无法传播。安装专业的防毒软件进行全面监控。如今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防治是只要的手段之一,也是经济的选择。用户首先要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在安装了反病毒软件之后还需要经常升级这样才能真正保障计算机的安全。
为满足计算机病毒防范需要,积极展开防火墙软件的设置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促进网络黑客攻击问题及其病毒蔓延问题的影响。当下网络病毒传播模式非常多,很多病毒都是通过黑客攻击方式进行,从而影响了现实电脑数据的保护。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操作者要进行防火软件的设置,正确启动防火墙,根据需要进行计算机防火墙安全级别的设置,确保网络黑客的攻击。此过程中,通过对各种应用补丁程序的应用,实现操作系统的更新,可以确保计算机系统防护体系优化,降低由于漏洞而导致的病毒感染问题。虽然计算机的产生使各行各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保障,同时产生了很多隐患,计算机病毒是其中之一。如何做到趋利避害,有效发挥计算机有利作用,把病毒拒之门外,是今后长期研究重点。虽然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传播速度快,感染形式多,危害性大,但只要能正确认识它,不断提高和增强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意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随时关注工作中的计算机的运行情况,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处理,就可以大大的减少计算机病毒对我们的侵害。
参考文献:
[1]付松洁.计算机病毒类型及其防范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 2010(05).
[2]朱峰.试析计算机网络病毒的表现、特点与防范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3]秦志光,张凤荔.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08).
预防医学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篇4
1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1.1教学模式陈旧自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基本沿袭前苏联预防医学教学模式进行,专业设置细,学科分类多。至90年代末期,中国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国情和其他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对高等教育的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和数量压缩,与公共卫生教育有关的专业仅保留了预防医学专业[1]。此种教学模式几十年来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疾病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对预防医学专业教育和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行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更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2教学方式单一落后目前预防医学教育方式采用的主要是注入式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法。教师采取灌输式授课方式,学生被动听课记笔记,没有思考和表达自己思想的时间和空间,考试也主要是考笔记上的内容。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储存,而不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重记忆而轻创新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预防医学教育的全面发展,无法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
1.3课程设置不合理中国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大多数是学制为5年的培养体制,主干学科有基础医学 、 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其中前三年半主要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包括临床实习),后一年半主要学习预防医学专业课程 [2]。 与其他医学类专业相比,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和教学时数较多,且多数为必修课程 。 过多和重复的课程,使学生身心压力过大,疲于应对考试 。 这样的课程设置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内容非常不利 。
1.4实践教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脱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同时还要有深入现场调研、开展疾病控制和人群预防保健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尤其在紧急状态下,面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具有临危不乱地及时处理能力。目前, 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一些医学院校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治疗、轻预防”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较少培养学生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时安排上,专业技能课程只占极低的比例甚至没有开设此类课程,学生缺少亲临现场进行实际锻炼的机会。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课程,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1确立新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新的形势下,预防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应当从知识型教育向综合素质型教育转变。培养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广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科学态度、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胜任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管理与公共卫生工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2.2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在教学方法上, 尝试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中。例如:采用PBL、TBL、双语、情景教学法、案例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等方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往传统教学组织形式,逐步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在课程设置上,力求重视基础、创新思维、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和适当淡化专业,强调培养复合型“通才”。在课程内容上,力求人文知识与医学知识有机结合,并充分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形式与特色上重视减负、突出实践和课程设置的内在联系富于逻辑性,且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2.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综合实力中国预防医学专业现行实践教学主要有临床实习、现场实习及毕业论文三个环节。临床实习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环节,是开展预防工作的有力铺垫,将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考核并入临床专业考核制度,强化对临床知识的掌握十分必要。现场实习是实现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现场实习,可使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初步了解工作环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现场实习一般在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以及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进行。 通过实习单位提供岗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现场调查、 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快速融入到工作环境中。毕业论文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努力做到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与研究生课题相结合和与实习单位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三个结合,使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从文献检索、撰写开题报告、 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分析到论文撰写整个科研过程。 加强临床实习、现场实习和毕业论文的三个实践教学环节有利衔接,理论联系实际,对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预防模式 篇5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教育 社区服务
论文摘要: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社区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特殊优势,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其生存的优良环境。为了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发挥社区功能,应整合社会资源,净化社会环境,形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社会联动机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社区服务模式。
当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席卷全球的社会问题。有人将青少年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联合国对世界范围的调查统计显示,许多国家的青少年犯罪都呈上升态势,平均每年递增5%左右,超过人口增长率和国民生产增长率。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困扰当今世界的一种“社会瘟疫”,也是困扰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的一个难题,同时又是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治安稳定,为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寻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逐渐增多。青少年因为心智尚未成熟、抵御能力差,犯罪现象日趋突出,成为当今社会各界甚至世界各国无法回避的问题。有关资料显示,1998年,法国有15.5万青少年犯罪,占法国所有罪案的25%,而在美国则占35%左右。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青少年犯罪率极低,1956年仅占全部罪案的18%。进入80年代后期,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急剧增长,1988年直线上升至75.7%。进人9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的加大,青少年犯罪在全部刑事案件中所占的比例有下降趋势,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2005年1月,在温州苍南警方破获的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温州市涉案人员数量最大的恶势力团伙犯罪案中,未成年人占到一半。2005年2月2日《南方周末》报道的犯罪团伙“五街帮”,为首的竟是一名16岁的“傀儡”老大。该团伙共涉案300多起,包括绑架、强奸、抢劫、故意伤害等。当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从形式上看具有团伙化、智能化、低龄化以及暴力性、盲目性、模仿性、冲动性、突发性等特点。青少年犯罪最基本的社会原因是由于社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引起的。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社会变化,是研究青少年犯罪最值得注意的因素。青少年与成年人相处于一个共同的社会,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有些因素无论是对成年人还是青少年都有影响。但是某些因素对成年人影响不大,对青少年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影响青少年成长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
1.家庭教育偏差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对人们影响最深远的社会组织。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童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家庭担负着主要的社会化责任,家庭对儿童品德的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是对人一生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会产生直接的、负面的影响。父母离异、家庭破碎使青少年过早失去父母之爱、家庭之乐,感情上受到创伤,经济上缺乏保障,内心痛苦,精神忧郁。这些孩子在不幸生活环境中受到的不良影响积淀在心底,若无法通过家庭进行疏导、宣泄、化解,随着年龄增长和外界恶性刺激的增加,内心积淀的观念杂质就会发酵起对社会的不信任情绪,形成各种偏差的、错误的价值观念,一旦遇到不良习气和坏人的引诱就容易走上邪路。中央综合治理委员会在对全国18个少管所和监狱的调查中发现,有26.6%的青少年罪犯来自破碎的家庭。另外,即使家庭结构健全,家长本身品行不端正、教育方法不当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一举一动时刻影响着子女。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严重问题,如赌博、卖淫嫖娼、吸毒贩毒、抢劫盗窃等等,不难想象他们对未成年的孩子会造成怎样的影响。美国学者格鲁克夫妇在1950年的研究中发现,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方法不科学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关键因素。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反复无常或放任自流,或过分宠爱,或过分严格近于残暴,引起孩子对家庭的恐惧与对立,都会使青少年的犯罪率提高J。总之,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往往容易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学校教育偏差
学校是青少年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中间环节。学校功能完整、全面发挥是青少年社会化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如果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存在问题,青少年正常的社会化进程就会受到人为的干扰,造成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现阶段学校教育最大的不足在于只注重对学生的智力教育,造成教育的畸形发展。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大部分学校急功近利,分数挂帅,片面追求升学率,忽略对学生品德、情操、个性的培养,忽略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致使部分学生自暴自弃,经常逃学,结交社会不良之友,走上犯罪道路。由于法制教育的缺乏或流于形式,造成许多青少年学生缺乏正确的法律观念,法制观念淡薄,头脑中没有辨别是非的标准。长沙市第五中学15岁少年周某因涉嫌抢劫其他同学而被公安机关查获,他却天真地说:“我爸妈有的是钱,我要他们拿几千块钱赔给那个被抢的就是了。”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力防线,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3.社会学习偏差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青少年成长是社会化的产物,青少年犯罪也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犯罪的历史证明:青少年的犯罪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良的社会环境造成的。青少年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迫切希望获得新信息,了解新情况,成为社会认同的一员。但一些青少年自身具有不良的心理品质,形成不良心理定势,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分辨能力差,抵制能力弱,对社会丑恶的现象与违法犯罪相关的信息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消极的人生观、扭曲的价值观、颠倒的荣辱观和错误的世界观,进而导致违法犯罪。不少地方的黑恶势力利用未成年人思想简单、不计后果、敢打敢冲的特点,把未成年人作为他们团伙的发展成员,教唆其作案方法,实施共同犯罪。根据2002年7月至8月份成都市司法局对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l039名未成年犯进行的调查问卷统计,受周围哥们义气和地方黑恶势力等不良环境和风气影响而犯罪的有55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4.5%,被成年人唆使而犯罪的有300人,占28.9%。此外,不良文化也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目前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是暴力亚文化与色情亚文化。夜总会这些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社会上音像制品对暴力情节的大肆渲染、网络上黄色画面对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的刺激与诱惑、以各类犯罪情节为题材的小说和杂志等低级庸俗的文化垃圾,对于思想极易冲动、没有是非分辨能力的青少年来说,这些均是导致犯罪的主要因素。
青少年犯罪的现象折射出我国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必须以预防和教育为主。“防患未然”重于“亡羊补牢”,“教育挽救”重于“惩罚制裁”。社区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中外各国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者的共识,并成为世界性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广泛活动和潮流。
二青少年犯罪的社区预防服务模式
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应当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道德的、行政的、法律的等各种手段,整合社会资源,净化社会环境,形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社会联动机制,尤其要充分发挥社区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中的作用。通过社区这个全方位、多功能、多层面、多角度的“变压器”,青少年犯罪的冲动一般比较容易被抑制。
1.成立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的专门机构,设立专门人员,加强组织建设。社区是聚集在一定的地域中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作为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青少年无疑要受到这个特别环境的条件、风俗的影响。城镇社区的街道党委、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是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主要领导机构,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对本社区的青少年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协调社区与家庭、学校、当地政府及司法机关对违法青少年的教育和矫治;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对其进行特殊预防;对刑满释放的青少年进行安置帮教。社区党支部、居委会是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街道派出所等部门及辖区单位代表等有关方面共同参加,制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规划,并督促落实与检查。
2.弘扬社区文化,优化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是一定地域内的社区共同体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社会风尚、行为模式、地域心理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社区文化融民俗、文艺、体育、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一体,具有娱乐和健身功能、认知和育智功能、传承和整合功能以及审美和创造功能。优秀的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促使人们奋发上进,低级、庸俗的文化会腐蚀人的灵魂,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因此,社区文化建设要弘扬主旋律,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具体措施为:(1)社区文化方向定位要着力于创建学习型社区,不断丰富社区活动的文化内涵,提高未成年人的人文素养。(2)整合社区资源,努力改善、美化社区环境,增加设施投入,增设人文景观,帮助其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审美情趣。(3)倡导社区居民争做文明人,争创文明户、文明村、文明大院、文明街区、文明单位,弘扬正气,培育青少年在共同道德价值基础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加大对“三厅一吧一室”的整治力度,努力净化青少年的生长环境,排斥污染,优化社区文化环境,实现文化对青少年个体的价值观以及精神和品行修养的修正与整合,抑制违法犯罪。事实证明,在精神风貌好、文化影响较多的社区,青少年犯罪的情况比较少,反之则较多。
3.健全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丰富社区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青少年除了上学之外,有很多时间是在社区中度过的,学校应该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他社区组织加强联系,抓好学生的校外活动,在社区建立和健全各种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使青少年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有地方可去,有事情可做,有人指导,不至于在街头闲逛,受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进行不良行为。我们可以在社区成立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少年宫、少年科技站、少年业余体校、少先队夏令营等,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当一天社区道德监督员”、“18岁成人仪式”、义务劳动、志愿服务、做义工等形式,或者举办各种社区文体比赛、公民道德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强化青少年对道德规范的体验和认同,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增强青少年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青少年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4.开办社区家长学校,提升家长素质。家庭是防范青少年犯罪的基石,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强有力的防线。家长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其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结果,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有的家庭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由于受家长的文化水平、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教育方法的制约,家庭教育具有片面性。为了加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青少年父母应当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学习各种知识,掌握基础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增强监护人应具备的育人素质。开办社区家长学校尤为必要。据报道,北京市家长学校的普及率已达40%左右,小学生的家长学校办得尤其出色,已达80%~90%。在家长学校,专家提出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邀请家庭教育比较成功的家长介绍经验,建立家庭教育档案,开设家庭教育热线。同时,在报纸、期刊、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上开辟家庭教育专栏,讨论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热点问题。实践证明,上过家长学校的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方法也更加科学,家庭气氛更加融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条件,并抵消了其他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的侵袭和影响。
5.建立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站,建立健全的社区青少年社会服务网络。社区是青少年离开家庭和学校后活动较多的场所,在社区建立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机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站,由聘任的经过专业培训的专职社会工作者根据社区需要,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开展青少年社会福利服务。强化对社区青少年的管理、控制和犯罪预防,发挥独特的社区预防优势。社会工作者作为社区及青少年之间的桥梁,要及时反映青年人的需要,协调社区各部门的合作,动员社区领导关心青少年的问题,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达到减少和消灭社区内犯罪的目的。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站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调查社区内青少年所面对的问题,为他们建立全面、准确的管理档案。对社区青少年实行“一人一卡”制度,开通电脑登记系统进行动态管理。
(2)整合社区资源,成立青少年福利服务中心,为有问题的特殊家庭、青少年提供帮助,以免这些家庭的青少年因受不利家庭环境的影响而进行不良行为。对于社区闲散青少年,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青少年福利服务输送网络,为身处不良环境中的青少年突破逆境提供“保护因子”,更多地去关心和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就学、就业;对有劣迹和劣迹倾向的社区青少年则开展“一助一”教育转化,促进青少年的发展和福利的提升。满足青少年的福利需求,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香港的“青年空间”,一个属于青年人的地方——让青年实践意念、探索机会和获得多元训练的现代化空间。“青年空间”有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13间、青少年中心5间、青年中心4间,提供升学就业辅导、课余托管服务、青年义工训练、家长教育活动、辅导服务、社区网络工作等服务项目,实行以社区为本的综合服务模式,使青少年承担个人责任,愿意努力学习及工作,发掘潜能,增加成功感,建立自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立社区青少年心理救援机制。在心理健康问题上,青少年似乎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青少年社会工作站应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组织联合,加强青少年生理、心理知识教育。如聘请专家经常举办青少年生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设立青少年生理、心理辅导室,加强青春期心理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抑制社会不安定因素和一些违法犯罪苗头。
预防模式 篇6
摘 要: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各种新的负面社会现象出现,这些社会现象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愈加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基于临床心理学的特点和研究内容探讨了社会心理问题的特点、成因,以及预防干预模式的构建,以期减少相关心理问题的产生。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问题;预防干预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84-02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趋进步,让我们的视野不断开阔,但是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也出现了不少不和谐的因素。越来越多的社会争议现象层出不穷,一些严重的社会暴力事件也屡禁不止,这些猛烈地冲击着社会的安定和人民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这些行为和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中已经存在并有可能继续发展的个人或群体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要减少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本文尝试运用临床心理学的视角积极地构建社会心理问题的预防干预模式,希望可以对相关问题和研究予以帮助。
一、社会心理问题
社会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对自身的前途和未来丧失信心或对他人、组织或社会怨恨、不满的一种心理失衡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1.发展适应性社会心理问题的普遍性
这种心理问题是指个体自身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特别是对自我能力、自我素质方面的认知,其心理素质及心理潜能没有得到有效、全面的发展,无法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适应,主要表现在自负或缺乏自信,志向过高或偏低,责任目标严重缺失等。在这一方面上至社会精英,下至平民百姓,很多人都会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如:“芙蓉姐姐”、“伪娘”、“富二代拼爹”等现象所反映的心理问题。
2.暴力性社会心理问题的极端性
这是一类多以暴力、个体毁灭、恶性群体事件等极端的方式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心理问题。当个体遭遇人际关系的严重冲突、重大挫折、重大创伤或面临重大抉择时,会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或者抑郁,有的则表现为沮丧、退缩、自暴自弃,或者更严重的则表现出异常愤怒甚至引发冲动报复的行为。这种心理投射的目标如果明确便会摧毁目标,投射在自身可能会自杀或自虐,投射在他人身上则可能会危及社会群众的生命健康,从而对自身和社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如,“富士康跳楼事件”、“福建南平小学伤人案”等背后所隐藏的严重社会心理问题。
3.社会心理问题的蔓延传染性
如同人生理疾病的病毒传播一样,不良心理问题也同样具有传染性,而且蔓延的速度和程度也更为广泛,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昭然若揭。如各种形式的“炫富”现象以及全国各地出现的多起针对少年儿童的杀戮事件等,都说明了当前的社会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消极示范作用非常明显。
二、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临床心理学注重研究人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性质诊断,挖掘潜在的心理病理现象,并且针对心理问题、障碍等采取综合有效地预防和矫治措施。它的最终目的是对有不适应问题、有心理苦恼的人进行援助,帮助他们恢复心理或精神的健康状态,它以被援助者的心理适应和人格发展作为根本目的。
临床心理学也探讨一般性的心理规律和行为问题,但更加关注的是这些一般性的原则如何塑造和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试图寻找个体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活动、社会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治疗和干预,同时注重的是对各种心理信息进行测量评估。因此,要想对社会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干预,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我们一定能找到一些想要的答案。
三、社会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我国当前社会心理问题的产生,与社会的大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是诸多社会问题愈演愈烈的结果。所以分析当前社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对构建其合理健康的预防干预模式有重要作用。
1.社会的不平等和分化现象严重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经济在快速增长,政治也在不断地稳固,但是面临着人口多基数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有限的资源在分配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在这部分人中,富二代炫富,学术论文造假,官员贪污受贿等负性社会事件充斥于耳,投射出的是拜金主义和急功近利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是对自我缺乏认同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公认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如教育、医疗、住房等长期得不到根本性地解决,社会阶层的分化越开越严重,如农民工、下岗工人、蜗居族、蚁族等社会草根群体不断出现,广大社会底层人民无法享受到或很少享受到应有的待遇,与此同时贫富差距还在不断地拉大,生活在底层的人民难以对社会产生认同感,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2.社会支持缺失,社会信任不足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压力大,工作时间长,与亲人朋友相互交流的时间减少,而科技的进步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相对削弱了人际间的亲密互动,眼神和肢体语言交流能力的下降,使一部分人在真正面对他人的时候无法领会对方的指示,难以融入群体,容易产生人际适应的社会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和多元化社会中,人员流动频繁,人与人的关系虽然已经打破了血缘和地域关系的界限,但是带来的却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社会上出现的“汽车碰瓷“”、“保险诈骗”、“搀扶老人”等社会现象都是目前社会信任不足所引起的。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会导致人情淡漠。如果群体之间不信任,会导致群体敌对心理的产生;人民对政府部门的不信任,会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长此以往,就会引发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心理问题。
3.社会教育和心理保障体系缺失
目前社会已经开始重视对人的心理辅导和人格健全教育,但是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在重好成绩,考好大学,找好工作的社会大背景下使得家长和教师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心理健康的塑造,因而那些不良心理因素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梳理。而且人们对心理咨询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主动寻求帮助的人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社会目前的相关的心理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缺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出现心理问题的人员进行心理分析和专业帮助。
四、预防干预模式
社会心理问题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的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甚者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而临床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心理问题形成和矫治的应用性学科,在实践中应该为相关心理问题的防范和干预建立自己独有的模式。
1.利用临床心理学的社会服务性,建立全民心理信息档案
临床心理学的专业性质是追求正确目标的共同性,建立群体的规范意识与正确行为,从而减少个体行为上的偏差。其关注的不仅是外在的和被意识到的心理问题,更看重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心理问题。它所关注的领域是整个社会的心理问题,着重于提高群众的社会规范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因而具有社会公共服务性。在此基础上,我们知道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受到宏环境和微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的,但是一个人的人格在其一生中是相对稳定的。我们想要预防社会心理问题的发生,就应该全面掌握国民的心理健康动态,积极建立全民心理信息档案,才能及时地采取措施防止心理问题的出现。这种心理信息档案的建立,应该是从小到大不断变化的,就如同我们的人事档案一样,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变化,如从学校、用人单位、再到社区建立一个跨越时间和地域的心理健康档案。这样我们可以掌握个体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如果个体发生社会心理问题并采取极端方式时我们也有确切的档案资料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措施。同时有助于相关人员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心理健康常识,建立全民心理健康的普查和监测机制,从而规范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行为,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2.运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教育性,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临床心理学的目的是帮助个体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在整个过程中,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的调节适应能力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在之前的分析中,人们社会心理问题的出现其本质都是自我需求与社会供给相冲突的结果。但是面对同样的社会环境,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大不相同,所产生的社会心理问题也特点各异,这些都是受个体自身所受教育以及看待问题角度的不同所影响的。这就要求心理健康工作者们给予心理健康指导、人际关系适应指导、心理咨询辅导等形式来引导人们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如:学会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以及困难、挫折和荣誉;充分了解自己并肯定自己,能够掌握自己的思想行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有独立谋生的意愿和能力,追求理想但不脱离实际;愿意与他人建立有质量的亲密关系,拥有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这样就在教育指导和心理问题之间建立起了以提高个体自我调节能力为主要工具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通过临床心理学发展教育性的运用,相信可以建立社会心理调适系统,充分提高个体自我调节能力,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
3.实施临床心理学的干预操作性,进行心理问题矫治
临床心理学在研究心理问题预防的同时也注重对已经发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和预防。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社会心理问题的预防个干预机制主要就是指心理干预,包括情绪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及建立社会支持等多重形式。这些都需要通过专业技能考试的,有长期实践经验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进行操作。这样的心理问题治疗有规范的实施流程:要对心理问题严重的人员给予快速有效的心理评估并记录在心理健康档案;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干预预防方案;再次要分阶段采取不同的技术来实施干预;最后要做好相关的回访工作,以确保心理问题疏导的效果。另一方面,针对某些严重心理问题造成社会严重后果的案例,社会舆论和公共媒体要给予客观评论,以防止这种恶性的心理问题蔓延。
参考文献:
[1]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梁宝勇.精神压力、应对与健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文荣康.我国突发事件应激心理危机干预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8,(23).
[4]彭科莲.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产生的心理原因与预防对策[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
[5]杨岩.临床心理学应对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防范与作用模式[J].社会心理科学,2011,(4).
预防模式 篇7
全媒体时代是指将报纸、杂志、电视、电影、音像、广播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络、微博、微信、手机等各种新兴媒体互相融合, 进而形成的一种全新传播形态。从传播的影响力来看, 涵盖了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能够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 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 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渠道, 以深度和广度的融合, 提供粗犷和精细的针对性服务, 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 并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从全媒体应用方面来看, 媒体传播的形式不断创新, 媒体内容丰富, 表现形式简约、明了、新颖、独特, 传播速度迅速、及时, 传播范围广泛、影响力, 功效明显。而从职务犯罪预防宣传的角度运用全媒体, 将预防职务犯罪的宣传扩展至每一个角落, 成为传统媒体的必要补充。从职务犯罪预防的工作对象来讲, 首先是在发生职务犯罪之前, 针对职务犯罪的主体, 包括可能为职务犯罪提供犯罪机会和条件的单位, 具有某种特定权力的个人, 也就是职务犯罪的主体国家工作人员, 以及诱发职务犯罪的群体 (如行贿人) 等, 同时也包括广大群众, 通过宣传党的反腐倡廉政策和职务犯罪等法律知识, 让广大群众认清职务犯罪及其危害, 使其积极参与到反腐败工作中来, 所以预防的对象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从全媒体的受众范围来讲, 网站、QQ群、微博、微信等以互联网和手机等数字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在现代社会运用较为普遍, 形式新颖为公众喜闻乐见, 成为广大群众获取知识和信息新的渠道和平台。所以职务犯罪预防宣传应该在全媒体时代中占有一席之地, 积极运用新媒体, 宣传党的反腐倡廉方针政策、反腐败法律法规以及取得的成效, 宣传时代廉政先锋,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传递社会正能量, 促进在全社会形成以廉洁为荣的浓厚氛围, 给腐败行为造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的压力, 从而可以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 达到干部廉洁、政治清明的目的。
二、积极探索全媒体时代职务犯罪预防宣传
党中央明确要求, 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 更加注重治本, 更加注重预防, 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近年来, 检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央要求, 坚持立足检察职能, 紧密结合执法办案, 深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努力遏制和减少贪污贿赂犯罪的发生。职务犯罪预防宣传工作是检察机关预防工作的重要一环, 《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则 (试行) 》第22条规定, 预防宣传可以运用新闻媒体、文化载体和网络媒体等形式开展, 2015年高检院下发的《关于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进一步发挥预防职务犯罪职能意见》中提出了加强预防文化阵地建设, 加强面向社会的预防职务犯罪公共宣传, 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兴传播技术。按照这一要求, 检察机关应该积极探索运用全媒体时代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宣传, 推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 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宣传, 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一是制作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宣传展板, 深入企业、社区进行巡展、现场宣讲和运用答疑, 发放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宣传资料等。二是运用预防网络平台。借助建立的预防网络成员单位平台, 推进政府、国有企业等公共资金使用过种中建立使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预防制度。三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网上预约、手机短信、微信预约查询制度, 开设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 扩大行贿档案查询工作社会影响力。
(二) 开展廉政短信征集, 公众参与接地气
一是在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征集原创廉政短信, 广大干部群众结合工作实际和亲身经历, 创作廉政短信, 从中选择优秀廉政短信定期发送,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易被群众接受, 营造廉荣贪耻、风清气正的廉政文化氛围;二是以短信宣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52个不准”等禁止性法律法规、党的廉洁制度、硬性纪律、政治规矩, 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宣传反腐败成效, 警示公职人员要珍惜岗位、事业和家庭;三是利用短信、微信开展家庭助廉。选择重大节日发送廉政短信微信, 引导领导干部和家属共同经营和谐婚姻, 珍惜家庭, 共同做好廉政“守门员”。
(三) 创建廉政电子刊物, 加大预防网络成员单位内部网络宣传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 创建集党的反腐倡廉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解读、职务犯罪典型案例、廉政楷模、廉政时评、预防对策和建议等栏目的廉政电子期刊, 通过网络传输给预防网络成员单位, 作为预防宣传学习的资料在内部网络嵌入, 可以将预防宣传送到全体公职人员跟前, 实现预防无缝隙, 同时由于是电子期刊, 方便制作, 检察机关就可以及时将中央的反腐方针政策, 国家领导人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讲话和指示, 及时运用于预防宣传之中, 就可以根据预防网络单位的工作职能和职务犯罪发生的重点环节和节点, 有针对性的进行行业、领域的重点对症预防, 做到有的放矢。
(四) 加强面向社会的预防职务犯罪公共宣传
近年来, 检察机关预防宣传工作不断创新, 推出预防职务犯罪Logo, 把“正”字作为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标识, 先后组织了廉政公益广告、微电影、海报和摄影展等预防职务犯罪创作活动, 是检察机关面对严峻的反腐形势, 面对形形色色的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 以正面引领社会思潮、弘扬新风正气、培育廉洁氛围, 探索预防腐败宣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创新, 作品需要传播才能发挥其引领、弘扬、倡导和培育的作用, 所以, 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兴传播技术, 大力运用大众媒体加大对预防职务犯罪廉政短片、公益广告和微电影的展播力度, 开展预防宣传进机场、地铁、电视、商圈、楼宇、网站等活动, 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五) 加大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宣传力度
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职能, 坚持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战略, 并结合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开展预防调查、职务犯罪分析、预防检察建议, 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与宣传、预防咨询,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预防年度综合报告等多种预防形式, 达到了推动基层单位反腐制度机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 从源头堵塞了制度漏洞, 实现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使广大基层干部充分认识职务犯罪的危害, 增强廉洁从政意识, 提高了拒腐防变能力, 调动全社会参与和支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积极性。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必须通过新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 达到互相借鉴, 推广运用, 进而形成全社会预防职务犯罪大格局, 同时也是宣传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职能, 扩大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社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武汉市武昌、汉口、汉阳选取6个有代表性的社区,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分层抽样,分别抽取四类目标人群:社区管理人员120人,娱乐场所休闲管理人员180人,外来务工人员120人,社区居民6 000人。
1.2 方法
1.2.1 宣传教育工作推进模式
建立“市CDC→区CDC→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四”级工作网络,确立市疾控中心全面组织督导,区疾控中心协调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落实,社区配合执行的工作模式。该模式整合优势资源,便于工作层层推进,有效落实。
1.2.2 宣传教育内容与措施
宣传教育的内容为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艾滋病相关国情国策、社会伦理等。采取大课堂与小讲座并举,重点辅导与广泛宣传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1)举办师资培训班;(2)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3)编印并发放预防艾滋病知识传播材料;(4)举办艾防知识竞赛;(5)在社区公共场所播放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片,悬挂横幅,编办墙报,制作展牌。整个宣传活动过程为6个月,并于宣传活动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
1.2.3 宣传教育传播材料
为提高健康传播效果,采取多种传播媒介的组合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1)《社区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读本》;(2)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折页;(3)艾滋病防知识宣传片(DVD光碟);(4)《艾防知识》挂历式讲义;(5)印有项目LOGO的小礼品。
1.2.4 评价内容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性调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基本情况;(2)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包括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非感染途径;(3)防御技能;(4)对HIV/AIDS的态度。
1.2.5 测试方法
在干预对象中采取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分别在宣传教育活动前后抽取500人进行基线调查,抽取400人进行终期评估调查。调查问卷共10道题,在通常采用的大众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的8个问题(国八条)上,又增加了“我国实行艾滋病免费咨询和初筛检测吗”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吗”这两个问题。但为了知晓率的横向可比性,仍以国八条中答对6道题为知晓。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01软件完成调查资料录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基线调查组522人,其中女性340人,男性182人。25岁以下组118人,25~49岁286人,50岁以上组118人;城市居民125人,管理人员119人,娱乐场所人员177人,外来务工人员101人。终期评估组406人,其中女性280人,男性126人。25岁以下组87人,25~49岁组213人,50岁以上组106人;城市居民89人,管理人员106人,娱乐场所人员128人,外来务工人员83人。
2.2 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情况
基线调查显示,社区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预期的低。对“蚊虫叮咬会感染艾滋病吗”这个问题,回答正确的还不到50%。从调查的人群看,娱乐场所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知晓率较低。
干预活动后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大幅度提高(由73.95%提高到97.2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355,P<0.05),说明项目开展的全方位多形式干预活动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需求,有非常切实的效果。每项基本知识知晓率上升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⑴社区是由若干社会群体在一个特定地域内所构成的相对独立生活共同体,社区居民都拥有对社区的认同感[3]。他们在社区居住、交流、休息、活动,并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接受健康信息并传播健康信息,所以社区已具有影响社区成员艾滋病相关态度与行为的能力[4],是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最有效的场所。
⑵建立一个高能高效的工作执行网络是做好社区预防艾滋病工作的组织基础。根据武汉市的情况,建立“市CDC→区CDC→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四级工作网络,以社区居委会为平台,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抓手,以区疾控中心为纽带,以市疾控中心为牵头,既扩大了艾防工作队伍,改变了过去疾控部门大包大揽,力不从心的被动局面,又能将艾防工作最有效地落实到社区,推进到老百姓中间去。在这个四级网络中,市疾控中心牵头,负责组织实施与技术支持,包括制订工作方案,培训工作人员,部署工作任务等;区疾控中心协调,负责工作督导与业务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行,具体负责各项活动的组织与落实;社区居委会配合,负责协调活动场地与组织各类人群参与活动。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向社区的人际优势和卫生服务的专业优势使其在四级网络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⑶加强骨干队伍培训是做好社区预防艾滋病工作的技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向社区贴近群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长期服务于社区居民,与其建立了朋友亲人般的信任,最能有效地组织发动、教育社区各类人群,所以要想把防艾健教工作切实推进到社区必须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虽然具有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基础,但其艾滋病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某些人员甚至对艾滋病仍然有一些知识误区[5]。针对基层社区有关人员进行艾滋病基本知识、心理伦理及工作技巧等全方位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艾滋病的认知,让其充分了解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对社会、经济的危害,提高他们致力于艾防工作的责任感及工作能力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⑷开展有效的社区组织动员是做好社区预防艾滋病工作的重要环节。居民是社区活动的主体,动员居民参与社区艾滋病防治活动是人本主义取向的基础。社区有效组织和广泛动员,可增强社区成员归属感、认同感和互助感,增强其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主动精神,形成浓厚氛围,使社区成员充分认识艾滋病危害,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活动,掌握相关知识并能采取不同措施预防感染,达到知识→信念→行为的改变。社区动员还可建立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发社区有效资源进行艾滋病防治的综合干预。
⑸健康教育的形式多样化和内容多元化是取得良好干预效果的有效手段。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应与需求相匹配,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社区居民、社区干群都愿参加健康讲座、知识竞赛、观看宣教DVD等公众活动,而外来务工人员和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因其文化素质偏低和较为特殊的生存状态更适宜进行小型访谈和发放宣传资料,同伴教育也是针对这类人群较为理想的方式。在健康教育的内容方面,既要关注艾滋病传播途径,更要强化非传播途径,澄清认识误区。教育中,还要注意树立权益观念,逐步消除社会偏见和歧视现象,从而达到教育干预和纠正不良行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艾滋病病人的社区支持与家庭关怀服务:国外的实践及经验[EB].http://chinaids.cn,2001-09-01.
[2]朱元芳,刘益民.在社区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6):60-61.
[3]孟敏元.艾滋病防治中的社区组织职能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3):334-335.
[4]徐丹,熊志伟,杨旭丽.社区组织资源配置及其参与艾滋病防治能力评估调查[J].实用临床医学,2008,9(5):112-120.
预防模式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初产妇, 年龄18~34岁, 平均25岁;顺产120例, 剖宫产80例;大学文化87例, 中学94例, 小学19例。纳入标准为:产妇不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痴呆;无人格障碍和精神疾病;无颅脑占位性疾病;不存在心、肝、肾等其他重要脏器疾患;对本次研究有所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 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00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文化程度、分娩方式等接近。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 包括生活护理、对症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观察组则采取床旁护理模式。
1.2.1孕期健康教育
(1) 开展产前健康宣教: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制定个性化宣教方案, 着重向患者讲解妊娠是一个正常生理过程, 介绍分娩的放松技巧, 产后注意事项及育儿事宜, 让产妇形成正确认知期待。 (2) 角色适应:责任护士为了提前使产妇进入产后角色, 可模拟情景再现, 并讲解角色所赋予的内涵, 帮助产妇逐渐过渡到母亲的角色。 (3) 提高应对应激事件的能力:为了强化产妇内心应对应激事件的能力, 责任护士通过心理干预的方式, 指导产妇调整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4) 沟通交流:责任护士充分利用每次与产妇接触的机会与其交流, 并关注其言谈举止, 采取诱导式发问的方式鼓励产妇表露心迹, 通过情感宣泄的方法缓解焦虑和抑郁。护士可邀请成功分娩产妇现身说法, 分享初为人母的经验, 让产妇做到心中有数。
1.2.2产后护理
(1) 母婴同室:产妇分娩后, 新生儿和产妇安排同一病房, 病室布置应体现温馨、舒适感, 控制适当的温湿度。 (2) 床旁护理:新生儿沐浴、游泳、抚触等操作均在床旁进行, 并邀请产妇一同参与, 增进母子感情。 (3) 床旁宣教:责任护士需向产妇和家属讲解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和预后, 以消除产妇焦虑, 并指导母乳喂养方法、技巧、喂养姿势及对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 臀部护理的要点和注意事项等, 并给予现场指导。 (4) 心理疏导: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经历了剧烈的疼痛感, 再加上初为人母所感受到的焦虑和恐惧, 有情绪波动在所难免。责任护士应以“换位思考”作为干预指南, 站在产妇的角度, 并采取安慰、鼓励、倾听等多种心理学技巧给予产妇情感支持。另外, 护士需指导家属耐心倾听产妇哭诉, 并满足其心理和生理需求, 给予物质和精神支持。
1.3 观察项目
(1) 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 A S) 评分:由专人分别于住院当天、产后第1天和出院当天向两组产妇分发S D S和S A S量表, 记录数据并对比。S A S、S D S评分越高说明抑郁程度愈重。 (2) 抑郁症发生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EPDS) , 是国内外用于产后抑郁症评估的权威量表, 共有10个项目, 分别涉及心境、乐趣、自责、焦虑、恐惧、失眠、应付能力、悲伤、哭泣和自伤等, 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4级评分, 每个条目分值为0~3分, 总分为30分。其中作为产后抑郁的筛查临界值为9分, 若分值高于9分诊断为产后抑郁症阳性。抑郁症发生率 (%) =抑郁症阳性数/调研总例数×1 0 0%。1.4统计学方法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其中两组产妇SDS和SAS评分以均数±标准差 (±s) 描述, 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抑郁症发生率以率作为统计描述, 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 D S、S A 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住院当天S D S、SAS评分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第1天两组SDS评分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产后第1天及出院当天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产后抑郁症6例 (6.0%) , 对照组17例 (17.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76, P<0.01) 。
3讨论
产妇产后出现抑郁症, 主要是因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情绪状况发生变化所致;产妇初为人母, 尚无育儿经验, 面对如何处理好新角色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感到焦虑、惊慌,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抑郁症的发生[3]。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更新, 产妇的身心健康问题已逐渐引起医务人员关注[4], 积极摸索有效的护理模式改善产妇的抑郁情绪。
床旁护理模式, 是一套由护士、产妇和家属共同参与的护理方案, 旨在通过床旁对新生儿进行护理, 让产妇和家属在一旁观摩学习的同时, 或者让产妇直接参与护理程序, 增进母婴情感。本次观察中, 该护理模式贯穿于分娩前和分娩后。分娩前, 由责任护士向产妇介绍产后育儿经验及注意事宜, 让产妇形成正确认知, 并摒弃歪曲认识, 让产妇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即将发生的生活事件[5]。在这一段过渡期, 让产妇揣摩并适应母亲角色, 避免因角色来得太过突然导致无法承受。另外, 护士需通过细致的观察, 了解产妇的实时情感, 对存在心理困惑或压抑的产妇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缓解其不良情绪, 使其以较好的心态迎接新生儿的到来。产妇分娩后, 责任护士安排母婴同室, 这不仅能让产妇进一步适应新角色的扮演, 更有利于产妇自行照护以增进母婴关系。对于新生儿护理实施全程床旁护理模式, 包括游泳、洗澡及抚触项目;护士在行新生儿护理时, 邀请产妇一同参与, 可强化产妇对新生儿照护的实践技能, 也让产妇能对新生儿生理状况有大体的了解和认识。在操作过程中, 护士给予指点更正, 对操作较佳的产妇及时给予夸奖, 提高产妇独立育儿的信心, 进而缓解焦虑、抑郁。护士还需发动家属的支持, 指导家属给予产妇必要的呵护和关爱, 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帮助产妇喂养婴儿, 使产妇感到舒心和温馨。
本次观察结果显示, 观察组产妇出院当天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说明床旁护理模式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更能缓解产妇不良情绪, 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
摘要:目的 观察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并为产妇提供优质化护理模式积累经验。方法 本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初产妇,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设为观察组 (采取床旁护理模式) 和对照组 (常规护理) , 各10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当天、产后第1天和出院当天均分发抑郁自评量表 (SDS) 、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EPDS) , 记录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当天SDS、SAS评分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第1天两组SDS评分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产后第1天及出院当天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6.0%, 对照组为1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床旁护理模式能明显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 改善产妇负性情绪。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床旁护理,焦虑,抑郁
参考文献
[1]汪丽莎, 苏保育.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31 (1) :112-114.
[2]司继娟.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6) :41-42.
[3]徐相婷.产后抑郁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20) :49-50.
[4]张晓静.产后抑郁症防治与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 (18) :2229-2231.
预防模式 篇10
除颤仪又名电复律机,它是应用电击来抢救和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医疗电子设备。具有疗效高、作用快、操作简便以及与药物相比较为安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级医疗单位。除颤仪的正确使用可确保抢救的及时性及有效性[4]。我院于2011年11月开始采用FMEA,针对除颤仪误操作发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地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成立项目小组
2011年11月医疗设备部成立了由6人组成的安全质量控制小组,学历均在本科以上,且精通业务、掌握医疗设备的质量标准、熟悉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组织流程,并接受了FMEA知识的系统培训。
除颤仪的操作分为6个阶段:①正确获取ECG信号;②选择除颤模式(同步或非同步);③选择除颤能量;④充电;⑤放电;⑥打印条图并留档。按照流程图的形式逐一分析每个过程中诊断与评估、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可能导致不正确操作的因素,最后确定潜在的6个失效模式,24项潜在风险因素,见图1。
1.2 制订除颤仪错误操作失效模式调查表
调查表纵列为所有失效模式和潜在风险原因;横列为严重度(Severity,S)、失效模式出现频度(Frequencyofoccurrence,O)、不易探测度(Likelihood of detection,D)。
1.3 事先风险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计算方法及意义
RPN为S、O和D的乘积:RPN=S×O×D,取值在1~1000之间。
(1) S指假如这个失效模式发生,伤害发生的可能性有多高。
(2) O指这个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有多高。
(3) D指假如这个失效模式发生,被侦测的可能性有多高。
1.4 等级标准
采用描述方法分级,S分为极为严重、严重、中度严重和轻度严重4级;O和D分为罕见、不太可能、有可能、很可能和非常可能5级。分值为1~10分,等级与分值关系,见表1。
1.5 统计
组织除颤仪FMEA小组成员、心外科和心内科主任、医师、护士长和具有实际经验护士共47人,对失效模式和潜在风险原因24项按照表1要求进行打分。
2 结果
(1)除颤仪误操作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结果表明:①各风险原因的严重度多处于极为严重状态,个别为严重;②各风险原因的发生频率处于不太可能状态,极个别为可能;③各风险原因的不易探测度中多为可能,仅有一项为很可能(表2)。
(2) RPN顺位结果表明:心电信号未正常获取、因病人心电信号异常(如室颤),没办法监测到R波、对除颤知识的缺乏最为重要(表3)。
3 制定改进方案
3.1 改进措施
(1)完善相应制度。建立与完善医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医疗设备使用培训制度、医疗设备操作考核制度、医疗设备使用监督制度等151。
(2)加强逐级培训。先后对护士长和护理骨干进行培训2次,而后展开全员培训[6]。
(3)对除颤仪的操作使用进行考核。拟定考核答卷及实机操作考题。
(4)加强监督管理[7,8]。对除颤仪的使用情况不定期地进行抽查。
3.2 按照PDCA循环原理制定实施进度表
(1)计划(P)。2011年11~12月①确定培训重点内容,形成教材;②制定除颤仪使用培训制度、除颤仪操作考核制度、除颤仪使用监督制度等。
(2)实施(D)。2012年1~4月组织全员培训、组织考核、不定期抽查临床操作等。
(3)检查与改进(C与A)。2012年5~6月完善培训、考核监督制度、完善考核表等。
4 效果
再次组织对24项失效模式和潜在风险原因按照表1要求进行重新打分,计算RPN值。结果:RPN实施前为5539.21,实施后为1186,表明实施后风险显著下降[9,10]。
5 讨论
5.1 FMEA与医疗安全管理
2001年7月1日,JCAHO首先提出评审合格的医院,要以JCAHO定期公布的最频繁发生的警戒事件信息为基础,推荐使用FMEA每年进行一次前瞻性风险评估,使得医疗机构加强病人安全管理。
JCAHO从2003年起把每所医院需实行医疗失效模式与效率分析(Health Care Failure Mode and Efeet Analysis,HFMEA),改善风险流程列为标准。以期在医疗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对其进行预测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
FMEA是医疗安全管理一种有效的方法,主要特点为针对一种安全隐患或者发生频繁的不良事件,来确定主题或项目、组成项目研究团队、分析并画出流程、分解各执行过程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计算RPN值、找出其危险因素、再进行结果评估、制定改进措施计划、实施并逐步完善,直至成为医疗规范或指南。
FMEA方法已经应用于医疗领域风险管理,包括医疗流程设计、病房软硬件设备、医院整体布局设计等方面。并报告FMEA用于提高静脉输液安全性、降低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发生率、预防手术错误以及使用病人条形码减少医疗差错等具体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未见FMEA方法在除颤仪误操作上应用的报道。
5.2 FMEA在除颤仪误操作的预防应用
(1)选择除颤仪误操作FMEA的理由:①随着除颤的延迟,心室纤颤的病人复苏率以每分钟10%下降。故正确及时地使用除颤仪能够有很高的复苏率,但若错误地使用除颤仪则会有较低的复苏率;②如何有效的预防除颤仪的误操作,医疗设备部工程师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前期调查准备工作。
(2)除颤仪误操作FMEA的RPN测算和排序分析,提示心电信号未正常获取、因病人心电信号异常(如室颤),没办法监测到R波及对除颤知识的缺乏是造成除颤仪误操作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得分较高的风险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有效地降低除颤仪误操作的风险。
(3)除颤仪误操作FMEA依据诊疗流程进行分析,注重各个环节中各因素的相关性和连续性,并强调通过医疗全过程的控制来达到预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碧瑶.“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降低医院医疗风险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5,22(2):73-76.
[2]赵达明,曲延峰.心血管急救中的电除颤—解读《200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J].临床军医杂志,2007,35(2):194.
[3]沈洪,赵世峰,庹炎.《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系列讲座(2)[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4):253.
[4]张萍,郭继鸿,张海澄,等.自动体外除颤器临床应用的研究[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7,11(2):106-109.
[5]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组.中国心肺复苏指南(初稿)[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2,7(2):141-161.
[6]赵达明,祁震,李岚.“三训两考”在除颤仪使用培训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5):114-115.
[7]羊月祺,许万春,钱英.心脏除颤器质量检测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9):67-69.
[8]方祖祥,张勇.自动除颤与低能量除颤的探头[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18(2):26-28.
[9]候健民.全自动体外除颤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广东医学,2007,28(3):437.
预防模式 篇11
关键词:应用型医学人才 培养模式 预防医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024-01
根据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卫生检测技术,有一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1]。我院近几年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当前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1 实施“一目标、三结合、三并重”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计划
我院从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入手,以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个性协调发展,在关键环节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才优势,创建实践教育教学平台,多途径地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实现校内教育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科研与管理并重、检测与监督并重。
2 构建“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双师素质”的教师,是指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教师[2]。我院立足于实际,着力构建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我院鼓励教师参与在岗培训、学术交流,开展教学、科研能力培训。并开展“传、帮、带”等措施,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帮互学。同时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管理部门和卫生监督所聘请高技能、高职称人员任兼职教师,以指导实习、专题讲座等形式承担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任务,将业内最新成果、技术带入课堂。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我院聘请国内名家来院讲学,并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为加强教师的培训,采取骨干教师在职培训、进修培训以及到市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工作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教师。并先后举办了双语、PBL、TBL教学等教学观摩。为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先后引进了2名留学归国人员和派出多名教师到国内外名校访问研究,同时学校每年都举办高级英语口语培训班。在职教师硕士以上学历超过了80%。保障了教学队伍充足、结构合理,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
3 优化教学手段,增加“以学生为中心”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在新课程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我校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进行现场PBL示范交流,并定期在校内举办PBL、TBL培训班。鼓励教师采用PBL、TBL、双语、案例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等方法。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案例讨论与录像观摩、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調查访问等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完成的方法。经过我院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4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3]。为此我院培养方案中设立了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实施课外实践学分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早期接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很早就深入社区、医院等地开展研究和调查。同时我院减少了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增加了设计性和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等不同层次的实验。不同层次的教师分别担任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利用国际贷款增加了大型设备,增强了实验室的功能。我院学生参加开放性实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的和对外服务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这些措施增强了学生项目设计、实施、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提高了就业率及考研率。
5 建立巩固教学实习基地,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为了培养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我们在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同时,还加大了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巩固现有教学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致力于省内外主要卫生防疫机构、医院的联系,建立了一些高层次的实习基地,并按照我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了带教实习规范和专业实习大纲,适当增加了学生基层防疫部门和医院实习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实习基地的情况设计毕业论文,并以实习带动就业。
6 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注重多元化培养
从低年级开始,每名教师带几名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个性化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规划人生目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等,并从中发现优秀学生,进行多元化培养。导师制使学生很快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规划,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些学生脱颖而出,考取了国家重点院校重点学科的研究生,或走上了管理岗位。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改革和实践,有效提高了学生现场工作能力、实践技能、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科研创新等能力。我们在今后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将再接再厉,为高质量地实现我国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周卫东.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J].教育探索, 2013(3):83-84.
预防模式 篇12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是以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者整体素质为目标的任职后医学教育, 它充分利用了高校整体优势, 整合卫生教育资源, 直接、快速、有效地提高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我们结合近年来我院预防医学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的情况, 对预防医学成人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提出以下建议。
1 突出成人教育的特点,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传统医学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 它和普通医学高等教育一起, 共同构筑起我国现代的医学高等教育体系。随着社会大生产步伐的加速, 生活环境的巨变, 环境给人类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健康问题。课程总是最敏感地反映着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预防医学作为现代医学三大主干学科之一, 它主要是研究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 这也给已经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在职专业人员的成人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带来了挑战。然而长期以来, 我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一直沿袭普通高校专科或本科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单一, 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普教化”, 课程内容陈旧, 基本上是本科教学的翻版, 缺乏成人教育特色, 已不能充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严重影响了预防医学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为此, 我们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互补的原则, 改革课程设置, 在强化医学基础和预防医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坚持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则, 根据公共卫生领域发展的趋势和日常工作中的热点问题, 引进前沿动态, 及时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内容和人文科学内容, 增加选修课的比例, 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内容。例如我们在稳定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两门基础工具学科的基础上, 将卫生监督执法与五大卫生有机的整合, 增加卫生法规、现场流行病学、医用统计学软件包的运用、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卫生事业管理、全科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选修课程, 同时突出学生实践课程的比例, 以顺应医学人才多元化的趋势。这样在教学内容上既适应了现代预防医学教育模式的改变, 又满足了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要求,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为合理化, 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 变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完善教材建设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主要是针对已经走上各种医疗卫生工作岗位, 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医务人员进行的高等教育层次的各类医学教育。因此其授课对象有着内在的特殊性, 与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相比, 其教育的对象在年龄、生理、心理、知识结构、社会阅历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也决定了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管理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为此, 我们初步实现并建议, 在学期授课之前, 给每位教师提供一份详实的学生组成情况和工作性质清单, 使教师能合理的精选教学内容, 而且在授课过程中能根据学员的不同反映及时调整授课内容、进度和方式。另一方面要改变以往传统的课堂大容量灌输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扩充每堂课的信息量。鼓励教师不断革新教学方法, 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得知识, 锻炼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针对成人预防医学教育教材严重缺乏, 不同的办学层次选用同一版本教材, 导致教学内容重复或脱节的现象, 鼓励教师根据成人分析能力强, 死记硬背能力差的特点, 结合本地区预防保健、疾病控制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自编和协编教材, 实现学科理论主导型向能力运用开发型的转变[1], 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预防医学成人教育体系。
3 造就创新型师资, 优化师生关系
教学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综合素质[2], 俗话说“自己有一桶水, 才能给学生一瓢水”。成人教育的目的是快速造就应用型的创新人才, 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3], 这一创新归根结底在于教师的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因此, 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担任成人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和理论修养, 主动树立起创新教育的观念、思维和内涵。而且要加强对计算机、图书馆、信息工程、科研基金等各个方面的认识, 从培养学生科研学习能力的角度去学习、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提高教学及科研能力。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 选送教师到医院、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一定时期的实践锻炼, 不断提高专业教师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 以满足成人医学教育的需要。逐步完善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脱颖而出, 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行教师聘任制、主讲教师制, 形成相对稳定的成人教育教师队伍。
如有条件, 最好建立导师制[2]。由于成人教育的对象大多数是在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工作的一线职工,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而这一点是长期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所缺乏的, 因此, 在导师制的实施方面, 我们推荐摆脱单纯“教与学”的师生关系, 实施“朋辈导师制”, 以朋友之间的关系进行交往,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更好地促进教与学, 优化师生关系。
4 抓好毕业论文专题实习, 巩固学习成果
毕业论文实习是学生几年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的重要连接方式, 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为了提高毕业专题实习的效果, 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提高高校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催化作用, 我们除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外, 还与31所地 (市) 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或卫生监督所签订了后期教学实习协议, 不断加强与基地之间的学术交往, 使其成为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第二课堂, 使毕业专题实习的质量得到了确实保障。在毕业论文实习阶段, 学生在带教教师和现场教师的共同指导下, 可根据自己日常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或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完成文献检索、综述撰写、开题报告、现场调查或实验工作、资料分析与处理、论文写作和答辩全部过程, 锻炼每一位学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5 革新考核方式和考核形式, 促使考试成绩构成多样化
考试是一种衡量与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但成人教育的学生与全日制学生相比, 具有其显著特点:①年龄普遍偏大, 记忆力和模仿能力较差, 但理解能力较强, 有一定的归纳和演绎能力, 善于总结规律, 灵活运用知识;②绝大多数学员工作经验丰富, 社会阅历广, 能够结合实践, 对知识点的内在含义理解较好;③其中一部分人文化程度较低或因多年未接触书本, 基础知识掌握较差, 但对本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认识较深入。因此对他们而言, 就不能像对普通高校学生一样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 不宜通过知识点的回忆方式来组织考试, 而宜强调对其实践能力、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发展[4]。
考试形式的丰富和方法的多样化也是促使传统成人教育思想转变的有效手段, 针对成人教育的特殊性, 我们认为, 应该采取闭卷式考试与开卷式考试、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的方式。开卷式考题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方法对医学现象进行分析、计算、推断和评价, 重点考核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闭卷式考题应该覆盖知识面广, 主要考核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以及全面掌握基本知识点的情况, 但应该避免死记硬背的考题导向。
还可以把实验成绩、随堂测验、案例讨论、实践报告和小论文写作等成绩纳入到期终考试的总成绩中, 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综合能力, 使成绩构成多样化。这种全程考核的模式, 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进一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以实现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
6 构建多维化的教学形式
成人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 教育对象有自己的实际工作, 很难采用单纯集中学习的方式, 为此我们依托学校的远程网络教学系统, 构建了“学校-教学点-教学基地”一体化的成人学习支持系统。即充分利用和整合学校在教学中的优势资源, 在教学中以学校教师为主体, 采用集中授课, 或指导教学点和教学基地老师进行授课, 或采用远程网络系统进行面对面的网络教学及答疑。根据成人工作的特点, 充分利用分布全省17个教学点和31所教学基地的优势, 以实践教学为中心, 拓宽专业实习覆盖面, 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贯通, 实现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依托现代化的网络系统, 以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为突破, 逐步实施所有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的共享和网络学习, 同时拟建立教师与学员的网路学习沟通系统。
综上所述, 结合成人的特点, 遵循成人教育的规律, 只有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资建设、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才能切实提高预防医学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质量, 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
摘要:根据公共卫生领域发展的趋势, 结合预防医学成人教育品牌专业的建设情况, 从课程体系的构建,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材和师资建设、考核形式革新等方面对预防医学成人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 以实现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
关键词:预防医学,继续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白剑波.简论成人医学教育的原则及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 :60-61.
[2]王文军, 张璟, 刘琥.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 (4) :683-684.
[3]余美月, 宓旭峰.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11)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