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模式

2024-10-15

教养模式(共12篇)

教养模式 篇1

摘要:在以往的研究中,涉及隔代教养模式,研究者大多倾向于其负面效应的讨论。对此,笔者认为隔代教养模式虽然有其负面影响之处,但我们亦不可忽视其所具有的正功能。本文旨在研究城市家庭中隔代教养的正功能,探讨更好发挥其正功能的路径所在。

关键词:城市隔代教养,家庭,正功能

隔代教养的质量如何是目前学者研究家庭关系的重点。研究认为隔代教养的弊端是祖辈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事物慢,影响孙辈创新个性的形成。另一些研究认为隔代教养有其自身独特优势,祖辈愿意花时间陪伴孙辈,有丰富的社会感悟,促进孙辈的社会化( 李赐平,2004; 段飞燕、李静,2012; 葛国宏,2012; 曾彬,2007; 李克钦,2006) 。回顾以往研究,众多学者质疑的焦点在于祖辈自身文化程度有限、溺爱导致孙辈不健全人格的问题。笔者认为祖辈的“隔代爱”情怀不能与“溺爱”划上等号,前者是根植于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回归,后者是过分骄纵、狭隘的个人情绪,两种情感要加以区分。此外,已有研究忽视了祖辈们的情感需求。基于此本文重点阐述城市隔代教养家庭模式的正功能分析,并探讨发挥其正功能的路径所在。

乌鲁木齐市是北方地区重要的人口聚居城市,调查点X社区是已成立六年的新兴商品房小区,常住人口3187 户。笔者运用访谈、参与观察法深入研究城市隔代教养家庭,分析每一代家庭成员需求,提升家庭整体幸福感,此为本文分析的价值所在。

一、隔代教养家庭模式正功能分析

( 一) 角色补偿功能

赵奶奶,58 岁,隔代教养时间4 年。女儿夫妻忙于工作较少回家。赵奶奶承担了小孙女的全部的生活照顾和学习教育。老人健康开朗,孙女身体健康。在学习方面,赵奶奶监督小孙女学习家教机。

年轻的父辈即要教养孩子,也要工作获取收入,面临角色选择的冲突困境。此时祖辈协调者角色的出现,分担父辈部分家庭角色,承担部分责任,缓解了父辈内心冲突的紧张和不适。祖辈介入父辈家庭这一举动减轻了父辈的家庭负担,使年轻的父辈们积极投身于事业建设中,祖辈角色优势得以发挥: 有爱心和耐心聆听,满足孙辈的情感需要和社会化成长。隔代教养具有分担父辈家庭角色,减轻父辈经济、心理负担的家庭正功能。

( 二) 健康养老功能

埃里克森“人格八阶段”理论指出个体的心理发展持续人的一生,祖辈处于“成年后期”心理阶段,此阶段的人生任务是: 获得生命完善感,克服失望感。人格的完善需要祖辈合理处理老年期心理危机。

在老年期这一人生阶段,退休后“主角变配角”的心理落差,配偶离世的心理压力、空巢老人的孤独失落,这些心理危机影响着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孙辈的纯真、弱小带给祖辈生活乐趣和新的生命期待,把老人从烦闷、暗淡的暮年生活中解脱出来; 当体验到孙辈的依恋和需要,祖辈的心灵得到充盈和满足,有利于祖辈获得健康的生命认知及和谐家庭氛围。隔代教养具有满足祖辈心理需求,趋近健康老龄化的正向功能。

( 三) 情感慰藉功能

社会交换理论指出,人际互动实质是一个相互交换资源的过程,作为社会性的“人”,人们期许交换后的收益更多包含认可、尊重、敬佩等高于物质性的情感回馈,满足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付出———收益”的心理存在于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家庭互动中,通过权衡“付出———回报”成本,衡量自身利益、情感得失,成为评判自身幸福感、成就感的准则。

祖辈们在隔代教养中付出时间、精力、情感等成本资源,与家庭成员进行交换,获取非物质性的收益。收益包括对养老资源的占有,享受亲密的家庭情感生活,抚育孙辈长大的成就感等。在交换、衡量收益的过程中,父辈与祖辈感到心理的满足,稳定的情感交换模式就会延续。三代人在“付出—收益”模式中保持家庭结构的稳定,捍卫家庭界限,隔代教养有传递家庭温情的正功能。

二、思考和建议

调查中一些祖辈谈到: “我们给孩子带孙子,当养育方式发生矛盾的时候,孩子竟然会跟我们老人发脾气,我们最终会听孩子的,但是心里很郁闷冤枉。”教养双方不能在情感沟通达成一致,导致了家庭问题的发生,例如发生以孙辈为中心的家庭交流模式、婆媳矛盾等,既降低家庭教养质量,也破坏家庭感情。

祖辈和父辈的教养方式分为宽容性熏陶和竞争性教育,两种教养方式温柔对激进,各有优势不足。应将两种教养力量合二为一,保留各自优点:祖辈保留感性“爱”的教育,父辈保留理性“奖与罚”的教育,使孙辈从小既在爱的教养中成长,又避免陷入“双倍溺爱”的漩涡中。父辈要多理解祖辈在教养中的用心良苦,矛盾之处耐心交流,民主讨论合理的解决方案。祖辈也要继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完成高质量的教养目标的同时,达到家庭情感的再升华。

参考文献

[1]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25(4):137-139.

[2]李克钦.隔代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J].绥化学院学报,2006,26(6):163-164.

[3]段飞燕,李静.近十年国内外隔代教养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2,4:13-16.

教养模式 篇2

什么是教养?教养是在别人推车上坡时顺手推一把;教养是看见残疾人时不投去悲悯的目光;教养是自己能做到的尽量不去麻烦别人。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莫不喻教养之重。深为蒋介石钦佩的曾国藩便十分注重教养。曾文正公家书中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更有诸葛亮的教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足以见得:“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而孔子的中庸之道亦影响了中华上下几千年。“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人们正其身,束其行,也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智慧之处。(这里再跟着讲明这些都是教养)时至今日,教养之路却愈发难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随地吐痰,扔瓜皮纸屑,大声喧哗,国人最基本的文明教养都做不到,更别谈更深层次的涵养了。可见,即便是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国民教养也急亟提高。

王尔德曾说过:“有文化教养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发现美好的含义,这是因为这些美好的的事物里蕴藏着希望。”有教养的人能看到美好的事物,能领会生命的真谛,当乌云遮住上空,相信光明总会到来。

教养像一扇镜子,真诚地坦露出心中的污秽的东西;教养是一朵芬芳的花儿,拥有了它,从此过处生香;教养是一掬甘泉,使干枯的人生滋生出希望。

然而,教养不同于处处约束自己。朱熹曾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去绝人们心中的七情六欲,这是不现实的,甚至物极必反。

古希腊德漠克利特在?著作残篇?中写到:“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变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可怕的不是不知道教养的重要性,而是自身无教养而不知,或者知道而不屑一顾。

男孩女孩,教养有别 篇3

兜兜妈:我对儿子的养育是本着爱和自由来的。我放手让他自己去探索,在他遇到挫折的时候,我要做的是抚慰,在他有所获得的时候,我要做的是赞美。我不认为,单刀直入的方式是对男孩的养育,百般呵护的方式是对女孩的养育。

臣臣妈:男孩子,就要坚强,有血气,天不怕地不怕,要有“只能赢,不能输”的气概,男儿有泪不轻弹,不能像女孩子那样柔弱;该说就说,该骂就骂,男孩子就要挺得住,要不然怎么成男子汉!

早早妈:一般采说,我认为男孩应该教育成坚强一点,而且我会给他买些需要动手拼拼拆拆的玩具,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和耐心。而女孩子的话,我觉得还是应该抱着小娃娃玩玩过家家,多点爱心会比较好。

天烨妈:我希望我的儿子能豁达、开朗、利落,能最大地发挥他的潜力,在他的生活中充满了激情、活力。生活中有很多的困难,我们能教的就是让他自己克服这些困难,让他能轻松地面对这些困难。

妞妞妈:我现在正养育的是女儿。我希望她善良、独立、善解人意、健康快乐。我的同事告诉我,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这句话我理解为,父母在付出爱的同时,对儿子要保留一些,要放开双手让他们自己去感受社会,感受他们生活的环境;而女儿,尽可以大胆吐露心声,把她们包容在蜜糖里,因为女孩子是尽情享受一切甜美事物的主角。

秀秀妈:对女孩要比对男孩更花心思。因为女孩子心思缜密,她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女孩子要蕾解人意、通情达理、温文而雅,还要自信和自立。但是,教育的本身应该是快乐的,我们不能为了教育而教育,从而泯灭孩子的本性和童心。

嫒嫒妈:我觉得女孩子相对来说感情细腻,是爸妈的贴心小棉袄,洋娃娃和毛绒玩具是女孩子的最爱……但是,我原先对男孩女孩的想法被嫒嫒给攻破了。嫒嫒是女孩子,可是她不喜欢我好不容易给她梳的小辫,伸手一把就给扯了;看到小哥哥的奥特曼玩具喜欢得不得了,晚上唾觉还要把奥特曼玩具放在枕边;到小区的运动场地玩,每样健身器材都要上去练练。雹来,随着时代的进步,我的思想也要。更新换代啦!

訸嘉妈:我始终认为,家长在女孩子提高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不要忽略了性格培养,不能让她忘了,自己是女孩子,女孩子的特质还是要保留,比如:温柔,乖巧,善解人意,心灵手巧……因为,女孩子长大了,不但要在职场上有一席之地,将来还要担任做贤妻良母的角色。

婷婷妈:我有一个像男孩子一样的女儿,我一直允许她用自己的方式成长,鼓励她表达一切内心感受,而不是去压制不为人喜欢的情绪。如果她想玩玩具火车、汽车或者爬树,随她去吧!没有证据表明这样就没。有女性魅力了!

教育版

我的衣服

相比较而言,男孩子的衣服比女孩子的衣服简单得多,从小到大可选择的颜色以男子汉气十足的蓝色为主。小BABY时就是粉蓝色或者白色,等到渐渐长大后,深深浅浅的蓝仍是主色调,当然绿色、红色、白色等五彩的调子也会常常跳上男孩子的衣服,但蓝色是属于男孩子的,好像成了人们约定俗成的“规矩”,被爸爸妈妈们默默地遵守着。男孩们衣服的图案多集中为小老虎、小狮子等大型动物,或者足球、机器人等物品。别看他们的年纪小,可男孩子们从穿衣打扮上就表现得阳刚气十足。

上厕所

除了选择一个孩子坐上去或站起来都不会弄翻的便盆。对男孩子来说,在练习上厕所的最初,要在便盆前面放上一个较高的挡板,这样有助于他把小鸡鸡放入便盆中。男孩可能在上厕所时想要站起来撒尿,但是因为排便过程往往伴随着撒尿,所以对他而言,一开始的时候就使用便盆可能会更容易一些。慢慢地,要教会男宝宝站在马桶边上,挺起小肚子准确地尿到马桶里面。

包尿布

另外,帮男宝宝换尿布时,要注意阴茎有没有压下来,以免尿尿时往上喷,尿湿了妈妈爸爸的衣服,那就不好了。

男孩常见疾病——疝气

如果是脐疝气,则男女宝宝患上的几率差不多,但是腹股沟疝气则男生患的几率大于女生患的几率6倍之多。腹股沟疝气平常可能没有症状,但腹部用力时(例如:哭闹、解便),腹股沟或阴囊会鼓出软软的一团,不会痛;而有时男宝宝左右阴囊大小不对称极有可能感到痛,但女生的疝气较不明显,常被忽略。

爸妈知道

1异性装扮要不得

有些爸爸妈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总喜欢把男宝宝穿上女孩的装扮。专家认为,这样做是无益干宝宝的性格及个性的塑造的。“男扮女装”会让男孩子的性格过于阴柔,同时也会让其他的男孩子不愿意接触这样穿着的男孩,从而造成男宝宝长大后变成“娘娘腔”。

2照顾男孩的自尊心

男孩子更加要面子,有种不服输的劲头,所以较强的本体感和自信心会有助于男孩子的成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鼓励他,让他自己决定要吃什么,穿什么;表扬他的好行为,不要因为他淘气而批评他。就算他表现得让人不满意,也不能太直接地伤害他,可以对他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现在可能累了,我为你感到骄傲。”而不是大声地斥责他: “你今天真是太差了,太让我失望了!”

3赋予更多的情感

一般来说,家长对儿子的教育总是比女儿要严厉得多。研究表明,父母给予女婴的关注和呵护远远比男婴要多。孩子慢慢学会走了,女宝宝一摔跤,很快就会被扶起来,安慰一番;而我们总是希望男孩子要坚强一点,从哪摔倒了,就要自己爬起来。其实,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被爱护,因此对男孩子要公平一点,不要吝啬你的亲吻和拥抱,他们同样需要的。淘气包

科学家发现,男孩因为胚胎发育第七固有足够男性荷尔蒙产生,而出现男性性征。男性荷尔蒙让男孩动个不停,他们的世界充满动作,喜欢探索新奇,因此往往被标榜为“淘气包”。在爸爸妈妈的眼里,他们是整天烦躁不安、坐立不宁的臭小子们,没有女孩子来得乖巧可爱。

男孩子一般采说都很“闹腾”,不用担心,先随他去,让他先跑够了,玩够了,释放出体内所有的能量,然后和他一起玩一些安静游戏,比如一起画画、看书,你会发现,疯跑一阵子之后,他更容易进入安静的状态,这个时候一定要避免一切干扰,比如电视,把周围的玩具都先清扫出去,只留你们两个人就够了,这种安静可是来之不易的!

英雄情结

男孩子更喜欢那些可以打抱不平、伸张正义的英雄形象,比如提到警察叔叔,男孩子常常流露出崇拜的表情。所以男孩

子们比较喜欢打打杀杀的游戏,他们拿着各种我们看来危险万分的玩具在小小的房间里面跑来跑去,无视干爸爸妈妈的大惊失色,玩得不亦乐乎,而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也成为他们的经典游戏,他们在游戏中满足自己的“英雄情结”。

我的玩具

因为有了天生的“英雄情结”,所以男孩子们对那些造型奇特、能让他们动起来的玩具情有独钟。看过动画片以后,奥特曼成为他们必买的玩具,有哪个男孩子没有几个不同造型的奥特曼?

8大妙计培养新好男孩

1、让儿子自由地释放出所有的情感。以前男孩子如果表现出胆小、羞涩,都会被嘲笑,现在不要嘲笑他,让他大胆发泄。 2、和儿子探讨田可事情。这会帮助他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男孩子在这两种能力上,往往会被同龄的女孩子甩在后面。

3、给予儿子亲吻和拥抱。不要觉得这只是女孩子的专利,不要害怕这样会让男孩子变得娘娘腔,你的亲吻和拥抱,无形中会把浓浓的爱传递给他,让他感觉到受重视。

4、如果他喜欢玩那些抱在手里的玩具和娃娃——很好,培养那种安静斯文的气质。如果他不喜欢,不要强迫,随他自己,愿意玩什么就玩什么,不要控制。

5、不要害怕表达你的情感。看到儿子不在你的视线范围内,你会有什么表现?是不是很容易就会发火,然后大声地喊他的名字?事实上,你的生气掩盖不了你的恐惧。如果你对他表现出你的真实情感,他反而会学着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不要掩藏,告诉他你看不到他,真的很害怕。

6、明确规则,让他有章可循。在相同的环境中,男孩子更容易感受到不安全,产生恐惧感。他们急切地想要知道周围环境的潜在规则是什么,自己会不会得到公正的对待。

7、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男孩子却往往表现出一种冷淡,无所谓的态度。所以从小就应该和孩子一起,养成爱学习、爱读书、爱交朋友的好习惯,让他对学习、社交产生一种期望。

8、教导儿子不要抢东西。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你要先问儿子,什么玩具是他可以和朋友一起玩的,什么玩具是不能让别人碰的,然后把要独享的玩具藏起来,避免冲突的发生。

我的衣服

对于新生儿来说,男女宝宝衣服的样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颜色上就大不相同了。通常父母会给女宝宝选择嫩粉、嫩黄或乳白色的衣服,衣服上的图案也多为漂亮的小花、扇动着翅膀的蝴蝶、白云朵红太阳等等。等宝宝度过婴儿期,可以走走逛逛的时候,小女孩的衣服更是像春天的花朵般五彩缤纷,粉粉嫩嫩的荷叶袖上衣、翩然若飞的小裙子、镶着蕾丝花边的小背包……女孩子们的世界总是这样多彩。

上厕所

使用便盆对于女宝宝来说应该不是件难事,只要坐得够稳就ok了。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坐下去站起来都弄不翻的便盆。等到条件成熟,卫生间里的坐便器对于宝宝来说也一样地轻车熟路。

擦屁屁

既然男女宝宝的生殖器官有很大的不一样,便便时擦屁屁的方式也不相同啰!女宝宝由于阴道口、尿道口、肛门口的距离都不远,因此便便时最好由前往后擦,才不会将便的细菌带到阴道口及尿道口。

女孩常见疾病——泌尿道感染

经过统计,6个月至两岁的宝宝容易患泌尿道感染,约有3%—5%是女宝宝,远远大干男宝宝的1%。这是因为女孩子的尿道与肛门距离比较近,比较容易感染细菌;且男宝宝的阴茎暴露在外面,小便时不容易残留尿尿在里面,当然也就比较不容易感染。但是如果父母多注意一些环境与卫生习惯,就会大大地减低泌尿道感染发生的机会了。

爸妈应该

少一点限制

父母们总是认为女孩子就应该含蓄一些,温柔一点,这样才像个淑女,所以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给自己的女儿设下重重限制,你有没有说过“小女孩就应该干净一点,不要把裤子弄脏了!”或者“爬格子不是女孩子做的,不要去了!”之类的话?

记住,我们要积极地鼓励她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想要打扮成牛仔?可以!我们都知道父母对孩子有多大的影响,所以如果你总是不断地告诫她,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那么等她长大了,肯定是个胆小鬼,不敢去尝试任何事情。

多一些鼓励

男孩子的世界充满动作,喜欢探索新奇,女孩子与其不同的是,她们关注的更多是人,因此相比较来说,女孩子的;心思更为细腻。她会很重视父母的看法,同时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要在这方面对她进行鼓励与保护。

多一些运动

女孩子同样需要健康的身体,看似粗鲁、大强度的游戏对手女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强健体魄的好方法,所以不要过分地保护这些花骨朵。攀爬、跑跳都是提高协调能力的好方法。当然,游戏中安全还是第一位的,如果女飞人想从五层台阶“飞”下去,不要告诉她“不行”,可以对她说:“看起来有点高啊,我们先从两个台阶开始,你是最棒的,一定能行!”让她感觉到你对她的能力是有信心的!

小淑女

你的小女儿可能像传统意义上的女孩子一样,喜欢玩娃娃,喜欢穿粉色的公主裙,成为一个主流的“小淑女”,那么也不要小觑她的这种本能爱好。鼓励她尽情地展现女孩子的小魅力吧!和她—起做游戏,比如和她一起选择漂亮的衣服,给她做头发,让小姑娘因为自己的美貌而欢喜I让她对自己充满信心,要赞扬她:“宝贝穿上这件衣服可真漂亮啊!”“多漂亮的头发啊!”她会非常喜欢这种关注的目光。

过家家

跟男孩子相反,女孩子大多喜欢安静温柔的游戏,过家家是她们的最爱。她们喜欢布置一个自己想像中的家,自己当妈妈,安排一个男孩子当爸爸,一个玩具娃娃就是他们的孩子。“小妈妈”模仿自己的妈妈喂孩子吃饭、给孩子换衣服、哄孩子睡觉、给孩子打针……在过家家这个游戏里,女孩子永远是主角,安排好所有的情节,然后乐在其中;而男孩子则是永远的配角,在女孩子的指点下笨手笨脚,时不时还遭到她的埋怨。

我的玩具

女孩子的玩具柜里最主要的角色就是娃娃,娃娃可以说是女孩子的最爱。大名鼎鼎的芭比娃娃可以说是全世界女宝宝都想拥有的“公主”,还有走粉色路线的Kiity猫,可能是男孩子想都不会想,而女孩子却想疯了的可爱形象。这些形象可能就因为其代表着可爱、美丽,而博得女宝宝的欢心的。

8大绝招培养新好女孩

1、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让老公负担起一部分照顾女儿的工作,带着女儿去看他老爸在足球场上的飒爽英姿。爸爸的粗犷和坚强会给女儿一个好的榜样。

2、如果带女儿去游乐场,要注意观察她喜欢哪种玩具。如果是家里没有的,你要考虑买一个,来满足她的新兴趣。

3、如果女儿不喜欢体能游戏,可能是因为胆小,不要强迫她,或者你可以拉着她的手,让她在感觉安全的前提下,再去尝试。

4、如果女儿喜欢,要抽出时间和她—起玩女孩子的游戏。例如,给她编小辫,如果你放心,也可以让她来给你做造型I

5、鼓励女儿结交不同的玩伴,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多接触不同个性的孩子,对社交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6、如果女儿对踢球、玩枪等一些男性化的游戏感兴趣的话,也要鼓励她去做,有个性的女孩子才有魅力嘛!

7、女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感,所以要不断地鼓励女儿挖掘自己的自信心,不管她取得多小的成绩,都要表扬她。如果她遇到了难题不要立刻去帮忙,先让她自己去尝试,让她意识到靠自己也能够成功,提升自信心。

教养模式 篇4

一、学生自评问卷测评因子得分解释及划界分

根据《中国心理健康量表CMHI》 (青少年版适用于10-18岁) , 父母教养, 包括“监管”“引导”“严厉”“不一致”4个因子, 说明如下:

母亲监管, 反映了孩子评价母亲对孩子活动的掌握和了解情况, 得分高于4.98意味着母亲对孩子的活动情况比较了解, 低于3.17分则意味着母亲不太了解孩子的活动状况, 得分处于两者之间则说明母亲对孩子比较了解。 (父亲同理)

母亲引导, 反映了孩子评价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向孩子解释规则和决定的原因, 让孩子参与决策的教育行为。得分高于4.32说明母亲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低于2.48则说明母亲这方面做得不太好, 得分处于两者之间则意味着母亲在教育孩子时, 有时会向孩子解释规则和原因。

母亲严厉, 反映了孩子评价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倾向于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 得分高于2.16则说明母亲比较倾向于采用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得分低于0.93分说明日常生活中母亲一般不会粗暴地对待孩子, 其他得分则处于两者之间。

母亲不一致, 反映了孩子评价母亲在教育孩子时缺乏一致性, 往往因其自身的心情而对孩子的管理时松时紧, 对孩子同样的错误有时管有时不管造成孩子的无所适从。得分高于2.70分则意味着母亲的教养行为非常不一致, 甚至一时一个样, 让孩子有些无所适从。得分低于1.45分则说明母亲的教养比较统一一致。其他得分则处于两者之间。

注意:父亲教养行为各因子与母亲相同。

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 实际数据与上述标准比对可以得出家庭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 (见附表1) 。

二、调查数据显示孩子评父母教养方式的对比分析

通过随机抽样, 发放2256家长问卷, 共回收1721份, 回收率76%, 数据通过spss 13.0分析结果如下:

表2显示, “监管”“引导”因子, 城镇学生的平均分、标准差都比农村生要高, “监管”因子的高分百分比城镇学生远高于农村学生, “引导”因子高分百分率城镇学生要明显低于农村学生。

特点是城镇学生监管因子、引导因子两方面, 父、母对孩子活动的掌握和了解情况以及向孩子解释规则和决定的原因远好于农村学生, 从数据稳定性差于农村学生说明城镇学生的家庭教养这两个因子表现为差异性较大。

表3显示, 城镇学生“母亲严厉管教”因子平均分高于农村学生, 农村学生则是“父亲严厉管教”因子平均分高于城镇学生;“母亲不一致管教”因子和“父亲不一致管教”因子平均分相差不大, 标准差城镇学生偏高;高分百分比城镇学生“母亲严厉管教”因子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外, 其他三因子都等于或略高于14%;低分百分比“严厉管教”因子都大于25%, 而“不一致”因子都小20%;除“母亲严厉管教”因子外, 均是城镇学生要高于农村学生。

由上述数据分映出城镇学生的母亲严厉管教较多;“严厉管教”“不一致”因子城镇学生的差异性大;“不一致”因子低分百分率反映“教养比较统一一致”母亲优于父亲, 城镇优于农村。

由上述调查数据反映出城镇学生相当一部分家庭及农村普遍的家庭教养方式需要改进, 应当利用家长学校、社会媒体、文化下乡活动、远程教育、开阔视野、亲子活动等加以改善。

附表

教养笔记 篇5

老师,我真的吃饱了

在平时孩子进餐当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有些孩子比较挑食,如果饭菜不合他的心意,他就开始闹着不吃饭;有些孩子吃到一半就感觉饱了,开始坐在座位上玩……无论遇到那种情况,我们老师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一次午餐的过程中,我巡视着孩子的就餐情况。这时,我发现坐在桌子旁的明朗低着头,手里拿着勺子一动也不动。我看到他的碗里还有三分之一的饭菜。于是我摸摸他的头鼓励说:“明朗,加油哦!你快吃完了。”这时,明朗抬起头,眼泪汪汪地看着我,小声地说:“老师,我吃饱了,我真的饱了。”原以为明朗是不爱吃这些蔬菜,所以想找借口倒掉。可是我看着他那楚楚可怜的样子,我相信他是不会撒谎的,又不忍心让他全吃下去。于是,我对他说:“明朗乖,那你再吃三口就把饭倒掉了吧。”当明朗吃完三口饭后,他慢吞吞地走到倒饭处,他边倒边小心翼翼地看着我。我回应他的是一个安心的笑。倒完饭后,他开心地来到我的身边,然后开心地对我说:“谢老师,你真好!”

这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件,但从中我也能感悟出许多教育的价值。明朗平时虽然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但每次遇到什么事不会事先和你说,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才会跟你讲。从这件事件中,我们能体会到:作为老师,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就要时刻观察每一位孩子的一举一动,去揣摩孩子内心世界的想法。

中班的孩子,他们逐渐地形成了自我的思维,有了许多的想法。他们应该知道自己能吃多少饭,当孩子不愿意吃时,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不要再逼孩子超量进食,否则,不但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其对教师和幼儿园生活的态度,甚至还会影响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

美国的心理学家多拉德和米勒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饥饿需要得到满足的条件会被泛化,进而影响幼儿的人格。如果幼儿常处在主动状态下进食,那么,他们的将来会有可能成为积极主动的人;如果幼儿常常在被动的状态下进食,那么,他们将来可能成为被动的人。所以,对于进餐问题,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意愿,尤其重要的是想方设法让幼儿有饥饿感,再有食欲的前提下进食,这种主动进食的态度,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一个小小的进餐问题,也有着大大的学问,这种细微之处就要靠老师的用心发现。

教养经验的分享 篇6

因为先生工作的关系,有12年的时间,她与孩子随先生往返泰国、台湾,新加坡、台湾,孩子的学习在泰、新两国国际学校的全英文环境和台湾的中文环境间切换。带着孩子学习中文的心得,在海外发行的台湾杂志《光华》上刊出,被天下文化出版社的编辑看到,于是有了第一本书的出版。书里绝大部分文章是她过往十年里日记的整理结集。

“妈妈书”出版后叫好又叫座,出版社希望出第二本,但蔡颖卿拒绝了,在她的观念里,教养不应该以这样的方式被讲述。“如果我们不能把父母变得更深刻一点,即使书卖得再好,也不能够改变社会什么。既然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尽心尽力的、很不错的妈妈,为什么不会有人想知道我是怎么样被养育大的?所以我只愿意去回答这个问题。”同样是散文随笔,第二本书《厨房之歌》的目标非常明确,书里讲述母亲是怎样用食物把自己养大,在食物里、在繁忙的身影里,母亲又是如何管理时间,表达对家人的爱意。这样的答案也是希望带给读者更多的触动及思考。

“一个人用什么样的方式教养孩子,多半有两个结果。一是他的童年没有,一是他的童年有。没有的,很正向的人会想,我不喜欢父母用那样的方式教育我,所以要提供另外的教育方法给孩子。这种人已经不需要被说服了,因为他也不会去问,我的原生家庭没有这些我应该怎么做,他从反向寻找答案。但是多数人是维持自己所获得的经验然后扩展。也许我真的对读者有很高的期待,我希望他们不要我讲A就是A,而是自己推想出答案。我们都是有生活经验的人,看到一个气息很宁静的孩子,很自然就可以推想出,他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长大。所以我的书很少直接告诉读者,我建议你怎么做。”

在厨房里,从基础练习开始

从第一次出书到现在五年半的时间里,因为演讲、经营部落格、举办“小厨师活动”和“读书会”,蔡颖卿接触了无数年轻父母、准父母、以及未生养的年轻人,她看到在生活能力上,他们存在的问题。“我想用比较逻辑、理解性的方法,让这些年轻人看到,饮食生活原来有那么多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也许这是可以重新吸引他们与生活再度接近的机会,能促使他们动手成为生活里的主角而不是观众。”这也是第十本书《厨房剧场》撰写的初衷。

这本非常基础的食谱书,200多页厚,大开本,手工装帧——为了让使用的人,在操作时可以完全打开。最初构思这本食谱书的时候,蔡颖卿有一个困扰,经营餐厅也是大厨的自己,出一本食谱书怎能让别人说,“你出的食谱书也就只有这样子啊!”、“你到底够不够厉害?”可是问了自己“到底是要展示厨艺有多厉害,还是说明整个事情对于读者的重要性,以及回应看到多数年轻人在这个部分的不足”之后,这个困扰就不复存在。为了更好地传递自己的想法,撰写和拍照的过程一再被推翻重来。

以厨事分享,给年轻人掌控生活的能力

写《厨房剧场》真正支持蔡颖卿的是“爱”,那个“爱”不是她对食物的,也不是她对生活的,而是她对年轻人的。那个爱,使她站在他们的角度,把自己的经验用他们可以理解、接受的方法传递给他们。

“你们这一代人一直被灌输谋生很重要,可是好的谋生能力是为了过好的生活。现在的年轻人赚到或者没赚到钱,都觉得自己的人生是糟糕的,除了金钱以外,他不知道自己可以掌控的生活到底有多少。这样的年轻人是经不起实际生活碰触的考验。他们接触生活太少了,对自己的信心是不足的,可能学历很高,只能靠着知识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强,可那种‘强’是虚假的,只要把他拉到生活里,碰触他的生活,一切就不言而喻,他的自信也会跟着垮掉。”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蔡颖卿看到身边许多不同类型的年轻人,有些人从礼拜一到礼拜五天天都吃便当,到了周末就犒劳自己吃大餐,在她看来,吃什么东西看似是自己做主,但烹饪的方法、营养的搭配还是由别人决定。这些年轻人,从饮食开始一点点与生活疏离,对于生活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更无所谓特色。他们完全被消费所控制,听从消费行为的宣导,从思想到实际生活的执行都像是别人的市场。这种消费购买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反射动作,时间一到就一定要去买点什么,那么的自然,以至于很难会对此有任何反省。

“我很少看到一个年轻人,对营养的成分非常清楚,对生活的平衡非常清楚,对生活形式的稳定非常清楚。这种对生活的主控权是我想要提醒年轻人重振的,如果没有这种主控权,他们的精神只能寄托在别的事情上。一个人要有怎样的能力,才能完整地表达出他的生活?我记得台湾有个留学美国的女生,她是台湾第一个拿到核能厂执照的科学家。她的公公称赞她是有‘新的知识和旧的道德’的女性,换作今天的话就是‘上得厅堂入得厨房’,不能说这是很完美的状态,但是她在其中穿梭自如。女性穿梭自如就会有自信,现在的女性慢慢就偏向于对外强的部分,对内的部分则变弱,如果她们能够对这样的状态很满意那也没问题,可事实是,当别人碰触她们的实际生活,她们会畏缩,因为害怕别人看到她进厨房的样子,害怕别人看到她操持家务的样子,害怕别人看到家里一团乱的样子。我所谓的掌控,就是如果我的生活够丰实,一定不怕别人进入我们的生活。这无关富与贫而是一种稳定。年轻人一旦能做到这样,就能够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对生活的想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看蔡颖卿的书,听她的演讲,参加她的活动,你会发现,她完全不给读者任何借口。

“不能给。”她语气坚定。“为了孩子,父母不能有任何的借口。现在的社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父母们不重视家庭生活,又怎么给孩子一个纯然安全的环境?年轻父母的问题是:把所有的力量都放在各种各样的担心上,我当母亲的时候,唯一担心的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我的用意不在于安慰他们,一旦安慰,他们就会软弱下来,我要激发他们的责任感!”

几天前,蔡颖卿带领几个大学生做一顿烛光晚餐给父母吃。现在,她从各个层面在进行说服,说服年轻的父母,同时也说服年轻人,让他们看重并掌握自己生活里的主导权。

理论部分说明烹饪的科学原理与变化,通过工序与工法,希望引导读者做更有组织的学习。因为只有当了解任何一件事都有工序的时候,才不会道听途说,轻易相信所谓的秘方。“概念篇”——基础烹饪的知识,包括如何选用工具、如何用刀、如何清理厨房,都做了基础性的介绍,写了将近25000字。如同其他几本书,逼着读者“推想”的企图心在这个部分表露无遗。在提供基础原理之后,具体知识的掌握就更需要读者在实践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图片部分的返工则是不让读者有自我限制的借口。最初食物都是放在漂亮的餐具上摆拍,但她担心这样的图片效果会让读者觉得,是因为有漂亮的餐具,菜才能变成那么好看,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就无法做好饭菜。最终呈现的图片没有过分的衬托,没有强调餐具的美感。“一定要把大家逼到一个尽头,让父母知道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做到。”蔡颖卿坚定地说。

“实作篇”开宗明义,引用了凡高给弟弟提奥家书里的一段话:“我努力写生,这就是我能够想象我的创作可能会到来的理由。可是要说明习作在哪里结束,创作从哪里开始,是不容易的。”从厨事分享出发,蔡颖卿希望年轻的读者举一反三,学到生活的能力。“如果我们的年轻人都变成只负责吸收而不思考的人,他们的学习成本就会变得很高。本来我们会做一件事情,有了一个完整的经验,就可以依据这个经验推想其他事情。过去我们的学习多数是没有范本的,那就使得学习者在做事情的时候会非常警觉,很珍惜自己得到的每个经验。可是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很多年轻人的这种能力已经退化了。现在的人不管学什么,第一个念头就是去找一个把这个事情做完整的人,请他来讲述做的过程。这其实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途径,因为窄化了一个人自我伸展的能力。”

同创安定、稳定的生活

在蔡颖卿自我介绍上,有这样一段话:期待能透过书籍、专栏、部落格及习作与大家共创安静、稳定的生活。她眼中安静、稳定的生活很简单,无论孩子年龄多少,第一要使他吃得饱,第二要使他的生活环境有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的是生活里的一种安宁。而安定呢,是父母情绪的安定、价值观的稳定。

“现在的父母很容易落入一个盲点,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希望他们有各方面的能力。而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的生活过得更好。如果父母没有自我认识的连贯性,就等于是一开始先替孩子决定舍弃生活,很多孩子最后只得到了‘谋生的能力’而没有‘生活的能力’。更可怕的是,这个观念直接打破了‘家庭’这一人类经过世代传承的组织单位的意义。”

在自己成长的年代,孩子和家庭的关系非常紧密;可是现在的小孩大半时间都不在家里了。早上七点出门,晚上十点进门,孩子成长阶段的饮食生活里完全没有家庭味。“我常常取笑年轻的父母,你们买便当我可以了解,因为很忙,一周吃五天也没关系,但起码两天周末,要在家里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生活。还有,如果买了便当也麻烦你们把便当盒盖剪掉。”“为什么?”父母们问。蔡颖卿笑着回答:“因为大家只顾着埋头吃饭,彼此之间都没有互相看对方一眼。”大家一起心领神会地大笑起来。

“现在的父母很忙,没有时间做饭,我不忍告诉他们,这些理由在我看来都是借口。”也是职业女性的她,从来不给自己借口,即使再忙碌仍坚持自己做家务,为家人做饭,这样长年累月坚持实作,她并不否认“很辛苦”,但是几十年的经验,也让她可以很自信也很坚定地说:“这个方法,体力一旦付出,精神就有回馈。”她反问年轻的父母,何必要去做亲子关系的维护,去做教育的维护,何不回归到更传统的方法——家人一起好好地生活,体会彼此的贡献,在同桌共食里,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爱。有一天,他们也要去照顾自己的孩子,从自己被照顾的过程中,自然就懂得如何去照顾下一代。

在新书的料理分享会上,有读者问她,在家吃饭也都是这么美吗?“我不好意思说其实更美。那个美不在于料理的高级,而是因为在家里有一种更稳定的气息,也更可以注意细节。每个人都喜欢看上去很美的东西和一个好的氛围,这种安静和安定最大的影响是,孩子不再只想着往外跑,从外界去追求这种美好,因为家里已经尽可能地提供了这样的环境。”蔡颖卿笃定地说。

看蔡颖卿的书,听她的演讲,参加她的活动,你会发现,她完全不给读者任何借口。

“不能给。”她语气坚定。“为了孩子,父母不能有任何的借口。现在的社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父母们不重视家庭生活,又怎么给孩子一个纯然安全的环境?年轻父母的问题是:把所有的力量都放在各种各样的担心上,我当母亲的时候,唯一担心的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我的用意不在于安慰他们,一旦安慰,他们就会软弱下来,我要激发他们的责任感!”

惟“教养”方能承载“学养” 篇7

在中国,也许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么重视教育。但教师的地位却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崇高。对于教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代。做教师难,做班主任更难,很多人不愿意选择做老师,很多人做了多年的老师又逃离了,大多数教师即使在认真地做着,却并没有多少成就感,教师对教育的自信心越来越低。

到底是谁剥夺了教师的教育自信?

是经济收入?有人说经济地位决定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目前教师的低收入导致教师社会地位低,也导致教师的不自信。对此笔者不敢苟同。20多年前,我从大学毕业,当时教师真穷,每个月的工资连吃饭都得计划着,甚至很多外地教师都还挤在集体宿舍,但是大家内心充盈,无论是走在校园里,还是漫步在大街上,都觉得自己身为教师挺光荣。那时候教书也累,设备简陋,很多时候我们就拿着两支粉笔走上讲台。那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神圣,觉得自己是在托起明天的太阳。那时候,有些地方社会治安很乱,经常有社会闲杂人员到学校滋事,但是打老师的事情却很少听到——人们骨子里对教师还是很尊重的。因此,我认为经济地位虽然会影响到教师的社会地位,但不能等同于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不是商人,很多教师一旦入职,就自然怀有精神上的清高。

是教师懈怠?也有人说,今天的教师不太用心。对此,我就更不敢苟同。今天的教师可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的教师都忙碌。每天早上六点不到就起床,然后匆匆赶到学校:看操,上课,批作业,找学生谈话;下午很晚才回家,然后备课,批作业,一直熬到夜深。日复一日,教师的精力就这么给慢慢地消耗掉了。

是教师没有魄力?也有人说今天的教师没有魄力,执行力不够。是呀,很多教师确实执行力不够,因而管理不力。但是,教师的管理不力是有原因的。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用管理的,这类学生本来就非常自觉,他们会自己“觅食”;一类是需要管理的。需要管理的学生又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平时不太自觉,经常需要老师批评,也愿意接受老师批评的;一种是平时不太自觉,但又非常敏感,不愿意接受老师批评的。实话实说,第一类学生,教师不用多管,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都很好,即使成绩弱些,但是家庭的养成教育良好,根本不用老师多费心。真正需要教师管理的是后两种学生。后两种学生中,第一种对老师没有抵触,有错认错,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也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面对这类学生,教师也没什么心理障碍,发现不足,及时提醒。而第二种学生就麻烦了,这类学生往往非常自我,也非常敏感,你根本没办法说他:你友善地对待他,他会觉得你好欺负;你严格地要求他,他又说你不尊重人权。平心而论,作为教师我们最怕这类学生,你不能不管,但你也不敢多管。最让人焦虑的是这类学生的父母往往也很敏感,不容易沟通。很多教师的自信心一开始就是被这类学生挫败的。

我通过多年的教育观察发现,上述不同类型学生最本质的不同就在于“家庭教养”,学生学习的成败乃至未来的成败,从根本上来说就在于教养。一个教养有问题的学生,学养也难以有成。从药家鑫、林森浩和吴谢宇等人的悲剧中,我们都能看到“教养”上存在的问题。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一个人的教养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家庭中从小养成的道德行为标准对一个人的教养形成至关重要。一个有教养的人,往往会赢得更多成长的机会。

有人肯定会说,孩子到学校就是为了接受更好的学校教育。不错,无论是进小学、初中,还是进高中,我们的孩子做好了进一步接受教育的准备了吗?家长做好了为孩子进一步接受教育的准备了吗?为了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现在很多学校都设有“家委会”,每次家长会都有“家委会”代表发言,这个举措非常好。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却发现一种令人担忧的情况:每一次考试,只要孩子哪怕只有一科没考好,有些家长就会找学校投诉,就会兴师问罪,甚至提出要监督教师的日常教学。家长有权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但教师毕竟肩负着民族发展的使命在帮助我们的孩子成长,理应受到家长的尊重。教师不是学生的奴仆,教师是播种者,是培育者,是园丁。我们常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句话适合教师,同样适合学生。教育有自己的法则,它不是工业,它更像农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教育有自己的生长周期,就像花朵一样,出生环境不同,获得光合作用不同,有些花儿会在春天绽放,有些花儿却在冬天绽放。如果一定要揠苗助长,很多花儿可能还没有到达属于自己的绽放季节就已经枯萎了。家长们与其苛求老师,还不如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给自己的孩子补上教养的营养,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学校几乎每月都有一次检测,每一次检测,测的是学生,“煎烤”的却是教师。因为有月测“评价”,因为有家长“监督”,授课教师会非常看重学生的分数,学生也会非常看重自己的分数,于是教师和学生都会变得非常功利,上面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最后教什么没意思,学什么没味道。为了把平均分提上来,教师甚至能放下尊严求着学生学习。其实我们内心都明白,学生只有带着问题来求老师,只有他内心真正有驱动,才能学得好。

怎样才能让学生“求着老师”学习呢?那只能是以“教养”承载“学养”。这就如同学习骑马,教师不能总是扶着学生上马,家长和学校也不能因为学生摔了一跤就责怪教师。很多时候,学生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因为我们扶得太多,反而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失败的权利。盲目追求分数,还有对教师的苛求,只会让教师堕落成分数的奴隶和学生的保姆。教师把本该属于学生学习的责任承揽过来,不停地帮扶,看似让学生少一些挫折,实则使学生失去了抗逆力培养的机会。因为有教师的帮扶,学生就会变得懒散,他们会心安理得地认为:我学习不好,那是因为老师没有教好;家长也会认为:我的孩子没有考好,一定是老师没有教好。由此,笔者呼吁:家长要允许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摔倒,要尊重孩子失败的权利。帮助孩子学会从挫折中站起来,这才是家庭教育最大的功效。

论教养与道德教育 篇8

一、教养的道德哲学概念

教养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现在社会, 教养常常特指道德修养。为此, 教养被认为是伦理学或者道德哲学的重要概念。按照黑格尔的学术资源, 道德和伦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具有严格意义的区分。在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中, 黑格尔认为道德和伦理都是特殊的法。道德是自为存在的自由, 它是主观意志的法, 具有主观性、个体性和特殊性;伦理是自在存在的意识, 它是“伦之理”, 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和普遍性。如果从道德和伦理严格区分, 教养应该属于伦理概念, 它应该具有伦理性。如果深入教养概念, 教养是指向普遍性的, 但是人作为个体, 特殊性是重要的环节, 如何扬弃人的特殊性, 使人达到普遍性, 或者说从文化和品德中达到普遍性, 到达人们所认为的良好的文化和道德品格, 就需要通过道德教育这个中介。根据教养的概念, 它应该是一种稳定的性格和精神。展开来说, 如果说某一个人有教养, 那是因为这个人的言谈举止和行为符合普遍性, 即符合教养概念和现实形态的同一。就具体的形态来说是某一个人表现出和蔼可亲的态度、信守承诺和关怀他人的行为、不自傲的自尊等, 而这些具体的形态恰好与教养的概念同一。但是, 如果这个人仅仅一次表现出以上的这些行为举止, 还不能算得上是有教养, 它只能算得上是偶然的“善举”, 它不具有普遍性, 它没有固定在人的性格当中成为人的本性。就教养的本性而言, 它应当是一种精神, 一种普遍的精神。教养是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 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 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 一直达到普遍性。精神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普遍性是精神的肯定方面, 它是通过扬弃特殊性而获得的普遍性。为此, 教养概念还与特殊性、任性等相联系。

教养概念发展进入它的另一个环节, 即反对特殊性和任性。黑格尔认为, “有教养的人首先是指能做别人做的事而不表示自己特异性的人, 至于没有教养的人正要表示这种特异性, 因为他们的举止行为是不遵循事物的普遍特性的。”[1]社会中那些标新立异的人, 往往是缺乏教养的人。任何特异性, 或者特殊性, 它的真理性是个性。教养的真理是普遍性, 所以从概念上来说, 如果要有教养, 要获得教养, 首先要扬弃的是特异性, 即那些与众不同的念头、想法, 还有行为举止。应该使自身的行为符合普遍性。教养还反对任性。黑格尔认为, “没有教养的人还容易得罪别人, 因为这些人只顾自己直冲, 而不想到别人如何感觉。”[1]只顾横冲直撞, 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是一种任性。任性是自然的冲动, 是人的直接性和自然性, 这也是没有教养所表现出来的形态。为此, “未受教养的人在一切事情中听从暴力和自然因素的支配”。[1]相反, 有教养的人, 是能够扬弃任性的, 因为“有教养的和能内省的人, 希求他本身在他所做的一切事情中”。[1]由此, 教养扬弃个体的特殊性和任性, 回归普遍性, 并在社会生活中以具体的形态表现出来。

教养概念从普遍性出发, 经由扬弃特殊性和任性, 最终展现教养的道德哲学本性。就道德哲学本性而言, 教养是一种普遍性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反对特殊性和任性的。进一步考察的是, 如何获得教养, 如何获得这样一种普遍性的精神?这个问题所要考究的是教养实现的路径问题。从教养的道德哲学本性来说, 它是道德教育重要的内容, 教养形成的过程就是道德教育的过程。正因为如此, 教养与道德教育具有天然的联系。

二、道德教育:教养现实化路径

道德教育是教养现实化的中介。教养的本质是普遍性, 然而要达到普遍性, 则须要通过道德教育这一中介, 必须诉诸道德教育这一手段。黑格尔认为, “教育就是要把特殊性加以琢磨, 使它的行径符合事物的本性。创造事物的这种真正创造要求真正的教育, 至于假的创造性只采用无教养的人们头脑中所想出来的荒诞事物。”[1]教养的获得, 需要通过教育这一手段, 而道德教育就是获得教养的手段。就道德教育的形式而言, 表现为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种方式。这两种道德教育的方式具有各自的特点, 教养形成的道德教育最主要的方式从理论教育向实践教育过渡。道德理论教育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得各种各样的观念和知识, 并且能够训练思维, 把握住各个概念, 能够从思维和观念上来把握复杂和普遍的关系。现在的道德教育比较注重理论教育, 即注重把思想教育或者德育中的各种观念进行灌输, 使学生能够认识一个又一个的观念, 使学生从思维和观念上把握住思想道德中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但是, 这样的道德教育是抽象性的, 是主观性的, 所以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道德理论教育最大的弱点在于有关教养的理论可能永远成为主观性的东西, 成为无限性的, 没有通过外部形态表现出来。为此, 就目前道德教育而言, 学生们可能在观念上支持教养的理论, 把它当成一种知识, 或者死的观念, 但是没有付诸实践。没有实践, 教养就不可能形成, 因为教养作为普遍性的精神, 本身就是实践性的。

因此, 摆脱理论教育的弱点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理论教育向实践教育的过渡。道德实践教育就在于养成做事的习惯和需要。[1]即“实践教育首先在于使做事的需要和一般的勤劳习惯自然地产生;其次, 在于限制人的活动, 即一方面使其活动适应物质的性质, 另一方面, 而且是主要的, 使其能适应别人的任性;最后, 在于通过这种训练而产生客观活动的习惯和普通有效的技能的习惯。”[1]道德实践教育最为重要的是使理论教育的知识和观点有了外部的表现形态, 这外部形态教育概念辩证运动的结果是直接包含在教育概念当中。因此, 思想道德教育或者德育的真理性是获得教养, 获得普遍性。道德实践教育使这种普遍性有了客观的定在, 个体通过实践教育的客观形态达到与观念认识上的主观形态的统一, 从而成为了有教养的人。为此, 道德教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促使一个有德性和修养的人形成。

道德教育促使教养得以实现, 它最终以德和修养两种形态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考量一个人是否具有教养, 具有这种普遍性的精神, 德与修养是两个主要的衡量因素。一般说来, 如果说一个人是有教养的人, 那么它肯定是有德的人, 同时他也是有修养的人。反之, 没有教养, 则没有德性, 也没有修养。那么, 德性就是教养的第一个现实形态。何谓德性?为什么德性是教养的现实形态?“德”的意思是“得, 获得”。德性是外在于主体的东西对主体的输入和影响, 而“德”使主体接受外部事物因此形成一定的标志和品质。为此, 黑格尔说, “伦理性的东西, 如果在本性所规定的个人性格本身中得到反映, 那便是德。”“这种德, 如果仅仅表现为个人单纯地适合其所应尽———按照其所处的地位———的义务, 那就是正直。”[1]“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 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 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 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德应该说是一种伦理上的造诣。”[1]为此, 道德教育首先是要塑造一个有德性的人, 或者说是正直的人;“德”或“德性”就是道德教育使人获得教养的现实表现形态。因为就德性而言, 它是普遍性的概念, 它是一种获得性的品质, 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获得一种普遍性的品质, 那就是教养。

教养的第二个形态是修养。修养是主体经过长期的学习、训练而获得的一种心灵状态。这种先验的主体状态表现为习惯。亚里士多德说, 修养是一种习惯。良好的习惯便是修养, “因为善良的行为, 第一, 赋予善举以可能性, 第二, 除了可能性, 它还能够赋予它正确的用法”。这和我们日常理解的习惯与修养的关系是一致的。习惯:持续性、反复性行为, 它是主体的行为状态。这种行为状态, 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说, 是形而上者。当这种行为状态进入人们 (包括行为者自己) 的经验视野以后, 它才具有了形式, 成为形而下者。从人类经验来看, 习惯显然是人类经验之前的主体状态。[2]修养通过良好的习惯得以定在, 如果一个人持续反复地实施某一种善举, 成为主体状态, 是有教养的表现。因此, 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定在是使人拥有一种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确证了修养的实存状态, 实现个体良好习惯和修养普遍性的有机结合, 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教养概念经过道德教育中介, 最终以有德性的人和有修养的人两种现实形态呈现于社会。因此, 德性和修养既是教养的现实形态, 也使教养概念回到自身, 呈现出道德教育的意义世界。

三、教养:道德教育的意义世界

道德教育是教养概念现实化运动的方式, 它使人成为有德性和有教养的人, 使教养概念和现实形态统一。进一步的问题是道德教育的最终意义是什么?它要展现什么样的意义世界呢?

首先是道德教育使个体性获得合理的存在形式。人是精神性的存在, 人的社会生活就是一种精神性的生活。因此, 精神是人的本性。黑格尔认为, “人间最高贵的事就是成为人”, 而“人既是高贵的东西同时又是完全低微的东西。他包含着无限的东西和完全有限的东西的统一、一定界限和完全界限的统一。人的高贵处就在于能保持这种矛盾, 而这种矛盾是任何自然东西在自身中所没有的也不是它所能忍受的”。[1]因此, 成为一个人就是主体的永恒追求。教养是成为一个人的一个环节, 人通过教养中介得以定在。主体只有具有反省自身的时候, 才是有教养的。主体首先是个体性的存在, 个体性存在是人的差别所在, 扬弃个别性和特殊性是教养的否定性环节, 教养通过主体的德性和修养得以定在。教养作为一种普遍性, 它一方面包含着个体性, 另一方面又呈现出与自身概念的同一性。可以说, 个体性在教养中获得了合理的存在形式, 之所以认为是合理存在的形式, 是因为在教养中个体性和普遍性得以相互渗透, 统一起来了。因此, 当我们说一个人是有教养的时候, 我们就指这个人的言谈举止符合了普遍性的要求, 即这些言谈举止被认为是有教养的。教养在这里就成为了个体性的合理形式, 它扬弃了个体性和特殊性, 使人们对行为不再有任何特异性或者任性的猜疑, 成为了行为的榜样, 成为一种普遍和永恒的东西。诚然, 这是当前道德教育所追求的, 也确证了教养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意义世界。

教养使人成为理性的实存。教养是通过道德教育中介得以实现, “教育的绝对规定是解放以及达到更高解放的工作”。[1]解放是教育的绝对本质。道德教育绝对规定性则是使人得以解放。作为个体性的人, 具有自然性和直接性, 更确切地说具有任性, 任性是自然性的表现形态, 其源于自然性。道德教育就是要把人的任性进行琢磨, 使他的行为符合事物的本性。但是, 有待澄清的观点是, 进行道德教育并不是说向学生灌输某种知识和观念, 而是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任性或者直接性加以琢磨, 使学生的行为更能符合事物的本性。所以, 道德教育如果单纯地进行知识和观念的灌输, 是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的;相反, 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 使人的本性向坏的方向发展。因此, 道德教育要重视道德实践教育, 使道德教育所教导的德性、修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成为学生的“自然”。这样一来, 学生就获得教养, 换句话说就是学生成为有德性和有修养的人。如果从意志上来说, 他们就是自由的, 不再被某种冲动、欲望等任性所束缚, 最终成为一个理性的实存, 这也展现了道德教育的意义世界。

四、结语

教养概念是抽象的, 具有普遍性, 只有在思维中才能够理解和把握;教养的绝对性规定具有普遍性, 它是一种普遍性的精神, 必然要求扬弃个体的特殊性。道德教育则是对特殊性加以琢磨, 使其扬弃个体的自然性或直接性, 从而获得教养。因此, 道德教育的绝对本质是通过教育使人获得解放, 而解放的重要表现形态则是使人获得教养, 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也就是成为一个有德性、有修养的人, 这既呈现教养的现实形态, 也展现了道德教育的意义世界。

摘要:教养的绝对规定性具有普遍性, 它必然要求扬弃个体的特殊性;道德教育则是对特殊性加以琢磨, 使其扬弃个体的自然性或直接性。具体而言, 道德教育就是要扬弃个体的特殊性最后达到普遍性, 使个体呈现出教养的德性和修养两种外部表现形态。道德教育绝对本质是通过教育使人获得解放, 解放的重要表现形态则是使人获得教养, 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也就是成为一个有德性和有修养的人。为此, 教养是道德教育重要的概念, 同时教养的获得呈现了道德教育的意义世界。

关键词:教养,道德教育,德性,修养

参考文献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 张企泰,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出路 篇9

一、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法制化建设不够完善

劳动教养制度的建立时, 我国的法制建设还不够健全, 无法为劳动教养制度在理念、原则上提供健全的法律依据, 加之法制框架的不断变化和部门法制化程度偏低, 导致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在后期的法律法规修订中对劳动教养制度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但未从根本上促进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导致在后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过程中, 劳动教养制度与行政法和刑事法的矛盾日益明显。其中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其一, 劳动教养制度在调查对象上没有形成正确的标准, 与刑法的调查对象存在重叠, 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调查对象存在交叉, 这些都导致劳动教养制度难以形成独立的标准和独立法制品格;其二, 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手段单一, 主要采用教育的手段对教养人员进行挽救, 表现在对教养人员采取人身自由限制和封闭式管理的单一方式, 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执法特色。其三, 只有通过法律才能对公民采取限制人身自由和处罚的强制措施, 而劳动教养的处罚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违反了《立法法》第八条和第九条的规定, 其次是劳动教养的时限远超过刑法中的管制和拘役的年限, 最长竟达到四年;其四,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不能超越法律做创新性规定, 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作细化规定。故在没有制定相关法律之前, 国务院无权制定强制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法规。

(二) 审批程序不够科学

按照相关法律和法规, 劳动教养的审查批准机关是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 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 劳动教养委员会并没有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而是将自己的审批职权全权委托给了公安机关, 自己作为一个虚设的机构存在。这也导致公安机关即成为调查者也成为决定者, 难以在案件处理中保持中立性, 更不能做到完全的公正。这种公安机关独家办理的劳动教养制度难免会导致审批程序的简单化、主观化, 无法准确运用劳动教养制度。

二、劳动教养制度的出路

(一) 完善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劳动教养制度与我国法律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立法者要尽最大努力实现立法的完善。在完善立法时, 要严格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与国际条约接轨, 并且对受到强烈质疑和批判的内容进行彻底修改, 比如完善劳动教养的对象范围和管理方式, 建立更加健全的监督制度;还有《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草案的提请, 标志着劳动教养制度更加的完善, 执法部门也能严格按照劳动教养制度的相关规定应对各种问题, 促进劳动教养制度的全面发展。

(二) 加强劳动教养制度的理论建设

在对劳动教养制度的理论建设时, 可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集中力量, 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研究, 还可以吸取国外优秀的法律法规成果, 引进先进的研究方法, 开阔立法者的视野, 打破原有劳动教养制度的局限, 形成健全的理论体系。另外, 要集中力量解决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难点问题, 完善劳动教养制度的理论体系。比如, 加强对劳动教养执法队伍的建设, 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 用健全的监督机制, 促使执法人员公平执法;还可以邀请研究所和高校的科研人才参与劳动教养制度的修改工作, 并建立专门的劳动教养学会, 促进彼此的交流;此外, 为研究者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充足的物质条件, 注重劳动教养制度的研究, 切实抓好研究工作, 促进劳动教养制度的理论建设。

(三) 完善劳动教养的执法行为

为了促进劳动教养制度的发展, 在进行劳动教养执法时, 执法人员可以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和教育矫治科学化方式。其一, 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劳动教养人员管理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执法活动, 在减少犯罪和维护社会安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管理方式主要由开放式管理、半开放式管理和封闭式管理组成, 三种管理模式互相合作, 为不同的劳教人员提供不同的管理方式, 提高了劳动教养的效率;其二, 教育矫治科学化。劳动教养制度的主要执法形式就是教育, 通过科学的教育挽救劳教人员的心灵, 让劳教人员树立健康的思想, 改正自己的恶习, 走上正途, 因此, 实现教育矫治的科学化可以有效的预防犯罪行为, 改善劳动教养的执法行为。

三、结语

虽然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劳动教养制度为我国预防和减少犯罪, 改造犯罪分子,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 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 采取完善立法、加强劳动教养制度理论体系建设、完善劳动教养执法行为的有效措施, 为劳动教养制度谋出路。

摘要: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为了应对特定历史条件而创设的一项法律制度, 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但是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开展, 劳动教养制度的不合理性逐渐暴露出来, 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劳动教养制度将走向何方将是今后研究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此, 笔者在本文中分析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出路。

关键词:劳动教养,制度,出路

参考文献

[1]陈忠林.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困境、价值危机与改革方向——关于制定<强制性社会预防措施法>的设想[J].法学家, 2004, 08, 15.

[2]尹钊.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挑战和出路[D].河北大学, 2011-06-01.

儿童情绪教养分析及实施策略 篇10

一、儿童情绪发展与情绪教养

情绪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历程,每时每刻都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Shaffer对儿童情绪发展总结如下:从出生到6个月,基本情绪如快乐、愤怒、伤心等基本情绪出现,积极情绪的表达受到鼓励并更为经常地出现,婴儿会通过吸吮和回避方式调节消极情绪。7—12个月,愤怒、恐惧和悲伤等消极的基本情绪更经常地出现,能更好地辨认他人的基本情绪。1—3岁,出现次级情绪——自我意识,他们能通过转移注意力和控制刺激物的方式调节情绪。3—6岁,出现调节情绪的认知策略并不断细化,对情绪的掩饰以及对一些简单表达规则的遵守开始出现。6—12岁,对表达规则进一步遵守;自我意识的情绪与行为“对错”“好坏”的内化联系更加密切,自我调节策略更加多样和复杂。

儿童时期情绪的发展迅速,接受能力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美国的教育领域掀起了一项“情绪教养运动”,让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具体的情绪教养方案。每个社会都有一系列的情绪表达规则,规定着在各类场合下哪些情绪可以表达而哪些不可以表达。儿童必须学习并运用他们,从而能够与人相处并获得他人的认同[3]。掌握了这些情绪表达规则的儿童往往会被老师和同伴认为是更可爱和更有亲和力的。让儿童学会和掌握这些情绪规则,自如地运用这些规则的过程就是情绪教养的过程。

在对相关资料的梳理学习的基础上,本文对情绪教养的定义如下:情绪教养就是在父母(养护者)、老师、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下,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在社会环境中教育儿童掌握有关情绪的知识,引导儿童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学会管理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行为习惯。情绪教养这个概念包括两个重要方面:教育和养成,仅仅只有情绪知识的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让儿童养成良好的情绪管理的行为习惯,这是情绪教养的终极目标。

二、儿童情绪教养过程中的实施策略

家长(养护者)和教师在儿童情绪教养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避免教育的误区。

第一,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情绪本身无好坏之分,也无价值高低之别,现实中,我们常常把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出于个体健康的需要或者社会文化的需要,每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个体正常的心理反应,只不过因个体的情绪作用,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与影响。每个孩子在生活中都会有消极情绪,这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情绪教养不是要求儿童一味压抑、控制消极情绪,而是帮助他们学习选择对自己和他人无伤害的方式去疏导和宣泄消极情绪,教育儿童适当地调节情绪,既有宣泄,也有控制,把情绪控制在一个合适的与幼儿年龄相称的范围内,以保持愉快的心情。

第二,儿童情绪教养要合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在2到3岁时,儿童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区分不同的情绪,特别是消极情绪,清晰感知自己的体验并学会表述自己的情绪;4岁时,要使儿童认识到自己产生情绪的原因,帮助他们学习聆听并慢慢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更多地使用语言来表达情绪;5岁开始,帮助儿童理解规则,建议或鼓励他们自己处理冲突,促进其从单一角度识别自我情绪的能力向从多个角度识别不同情绪的能力转变。情绪教养要考虑到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不要一味揠苗助长,过于成熟和过于退缩都不利于儿童的健康。

在情绪教养过程中,要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情绪。一个人如果要保持心理的健康,把情绪表达出来很重要。“说出来”的方法可以为儿童缓解心理压力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家长和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为幼儿提供机会诉说自己心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及时疏泄消极情绪,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矛盾,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尊重儿童的情绪体验。幼儿是自己情绪情感的主人,要尊重幼儿自身的情感需要和情感体验。要经常与幼儿进行情感的交流、沟通和应答,不能以强制的手段去监控、阻碍幼儿的情绪表达。对于幼儿的某些情绪表现如任性、愤怒、不友好等,尽管我们并不表示赞成,但必须承认幼儿有按自己的意愿表达情绪的权利,应理解并真诚接受孩子的情绪表现。面对孩子的情绪冲动,对孩子的过激行为多一分理解,少一些责怪,为儿童创设一个理解、支持、信任的良好环境,才能引导儿童健康地发展。

第四,成人的示范效应。幼儿年龄小、情绪不稳定,且模仿性、受暗示性强,成人的情绪状态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经常保持健康积极的情绪、创建和睦愉快的环境氛围,以积极情绪来影响儿童。帮助儿童学会以一种可被人接纳、又能达到较为满意结果的方式来表达情绪,教育者自身要善于合理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及时适可而止的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地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才能帮助儿童有效管理、适度控制情绪,向全面和谐的方向发展。

摘要:儿童的情绪障碍会带来许多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的发展。本文提出应该从小加强儿童情绪教养,同时也提出了在儿童情绪教养过程中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儿童,情绪教养,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David R.Shaffer.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邹泓,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教养很重要 篇11

都市教养的形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经济资源的稀缺与配置稀缺资源的制度。在“公有制”的时代。我们住“筒子楼”,我们在同一间大厨房里做饭,在同一水池里洗衣,在同一块空地上晒太阳,我们挖空心思要把泡菜缸、废纸盒、烂拖鞋以及各种各样难以想象的杂物摆放到公共过道上以便腾出由“私人产权”界定的室内空间。可以理解,我们不得不整日纠缠在筒子楼“公共领域”内极其错综复杂的人事矛盾里。

关于经济学家熟悉的“公共领域”,大约只有两个概念是最重要的。其一叫做“免费搭车”——人们愿意分享这一公共领域所带来的便利和资源却不愿意分担保护和维持这一公共领域秩序的义务。其二叫做“寻租”——人们愿意把公共领域的全部或一部分垄断为私己的并愿意为此支付一定的代价。

根据休谟的判断,我们看上去“理性”的行为的极大部分,其实来自习惯。从小就生活在私有产权制度下的人们,习惯于把大部分领域——不论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都看作私人领域,至少,看作是已经建立了良好的资源分享秩序的领域——典型如正在进行演出的歌剧院。所以,他们在走进“公共领域”时,出于习惯,与他们在走进别家的“私人领域”一样小心谨慎,稍遇异议便连声道歉。

长期生活在公共领域里的我们,绝不习惯对资本主义的私有产权表示尊重。我们喜欢把车直接停在餐馆路边的行人道上,哪怕刚好挡住了一群散步者,迫得他们从马路上绕行。我们喜欢骑车的时候迎风嗽出一口浓痰,再掉头把痰喷射到旁边两米外的草丛里,哪怕后面有一长串骑着车的上班族。我们喜欢在候车室和候诊室里不经别人同意就点上香烟,吞云吐雾,让吸“二手烟”的陌生人承受三倍以上的烟害。

教养方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篇12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心理素质,人格发展,影响

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第一”, 都应该是从家庭、父母那里得到的。婴儿从呱呱坠地时起, 面对的第一个“世界”就是家庭, 在父母身边开始接受哺养和学习各种生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研究表明, 儿童青少年的人格偏离、焦虑和神经质等方面的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

一、案例回顾

( 一) 学生廖某, 20岁, 男, 急性精神障碍。与该病人进行了四次心理治疗, 了解到, 病人的父母亲从小对其管教很严, 因为害怕同学伤害他, 不允许廖某与同学过多的接触, 并过度保护病人, 如病人今年20岁, 每次出门, 外公还要检查他的钱包, 害怕遗失银行卡等, 由于病人家庭错误的教育方式, 限制病人的能力发展, 不了解青春期男女生情感的正常发展, 虽有反抗父母的主观愿望, 但缺少勇气, 不能与父母很好地沟通, 并且在父母长期的严格教育下, 病人对自我的要求很苛刻, 近乎完美, 产生了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初步诊断为急性精神障碍, 在心理治疗方面, 在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基础上, 安排家庭治疗。

( 二) 邹某, 男, 31岁, 离异, 初步诊断为抑郁症。从与病人的三次咨询中, 了解到病人的父母对病人非常之疼爱, 在病人的离婚———再婚———试婚———分手的过程中, 父母一直很支持病人的决定, 父母对于病人的要求就是只要你好好地工作, 家里什么事情都不要你操心, 因为病人从小学习成绩非常优异, 病人父母非常以此自豪, 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优秀, 不是一般女性与之相配的, 病人在家中连自己的袜子都是母亲帮着洗, 当问其母亲对此事的想法时, 其母亲觉得这是应该的。

( 三) 雷某, 女, 34岁, 教师, 已婚, 因睡眠差, 情绪低落, 兴趣下降, 伴自杀观念和行为一年余入院, 对于服用安定类药物很担心, 担心因此造成药物依赖。诊断为抑郁症。通过六次心理治疗, 了解到引发此次失眠的原因是其四姐要求把其二儿子放入病人家中, 病人感到压力大, 从病人的自述中得知, 病人认为: 母亲从小对其管教严格, 一直不喜欢她, 当雷某与母亲产生意见分歧时, 自己必须服从母亲, 否则母亲会为一件事情一直哭闹, 直至病人同意其意见。从小到大只要她与四姐产生矛盾, 都是她的错误。虽然为母亲做了很多, 但不知母亲为何不喜欢她。感到病人与母亲的关系不融洽, 很少沟通, 母亲为了家庭的稳定, 用一种传统的认知方式, 压制着雷某。使病人形成一种内向敏感的性格特征, 习惯用一种绝对化消极的方式看待问题,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 重点在于改变病人的认知方式, 并且学会用语言与家人进行沟通。

( 四) 刘某, 女, 32岁, 未婚, 初步诊断为抑郁症。根据病人自述, 了解到病人在家中与父母交流甚少, 父母对病人从小要求严格, 病人在二十六七岁的时候, 当于父母意见不合时, 父亲还会采取打骂的方式进行教育, 刘某感受不到父母对于她的爱, 认为自己是不被父母喜欢的人。

( 五) 张某, 29岁, 女, 未婚, 急性精神障碍。在与病人接触中, 了解到病人与母亲关系不和谐, 认为母亲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生活。比如, 在服饰搭配方面, 母亲会按照自己的审美观来要求自己的女儿穿什么, 家中的物品也要按照母亲的要求进行摆放, 对于这些生活中的小事件, 病人没有办法与母亲交流。

二、不良教养方式的影响

从上面的案例中不难看出, 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与子女产生神经症、情绪障碍和精神障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进行心理治疗中发现, 以下几种教养方式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 一) 溺爱型父母

案例二中的这类父母对孩子充满了爱与期望, 更多的关注子女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 以子女优异的学业为自豪。为了子女免受外界干扰, 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 但对孩子的人际关系能力、自理能力等社会化要求过少, 甚至剥夺子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正常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 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中, 子女很难真正长大成熟, 往往依赖性较强而独立性较差, 任性、自我中心、人际交往差, 在处理事情时缺乏恒心和毅力。而案例一中的廖某虽然已经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溺爱并且想进行反抗, 但是总是以失败告终, 久而久之, 会引发子女的逆反心理, 子女则会以撒谎等方式继续扮演“好孩子”的形象, 不利于子女与父母的有效沟通。

( 二) 冷漠型父母

像案例三中的雷某从小缺少父母关爱, 提出的要求, 总是被父母以各种理由拒绝, 犯了错误, 更多的是父母的训斥、埋怨, 甚至讽刺和挖苦。这些生活经历让病人从小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 在父母面前丧失了自尊, 产生了无价值感, 无能力感, 也就是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就像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一样, 伴随着雷某的成长, 在她与别人相处时, 没有勇气去要求平等, 无意中夸大自己的无能, 缩小自己的优势, 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时, 只会选择沉默忍受。

( 三) 专制型父母

刘某的父母是军人出生, 在家庭生活中往往表现出主观、武断, 任何事情在他们面前都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他们说一不二, 不允许别人对他们反抗。类似于刘某的家长往往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 用权利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子女听命, 从不考虑子女的感受, 代替子女思考, 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意志和认识, 强迫子女按父母的意愿办事, 而且用惩罚来强制执行。不许子女有差错或失误, 否则就打骂或其他惩罚。对子女干涉和限制都很多, 缺少宽容。这种教养方式使子女处于紧张的家庭氛围中, 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 情绪容易激惹, 害怕失败而退缩, 意志力差, 与他人交往时, 自卑感强, 并逐渐形成粗暴、敌意和冷淡的性格, 或者形成执拗、逃避和神经质的性格。

不良的教养方式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 父母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在子女成长的不同时期形成正确、民主的教养方式尤为重要,

三、子女不同成长时期父母民主的教养方式

艾利克森发现并指出, 人的一生有8个不同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有相应的发展任务。作为父母, 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 施行民主的教养方式。

儿童早期 ( 0 ~6岁) , 子女对于父母的依赖性是最强的, 他们会总是非常密切地注意着父母, 他对你会有什么感觉、如何行动和会作出什么反应是十分敏感的。当年幼的子女在场时, 父母要特别注意与他人的交往方式, 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生活, 明智地应付各种不利的处境, 真诚、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不以说谎掩饰你的感情和行为, 不要否认孩子所知道的事实。在儿童早期, 父母需要专注地、全心全意地进入子女的世界, 注意子女的一切举动, 了解他是否快乐, 了解在什么时候该对他多加注意, 帮助子女尽可能地体会到一个安全而快乐的世界。

儿童中期 ( 6 ~13岁) , 作为父母要保持和子女有效的、不间断的对话, 无论何时, 都要做个积极的听众, 而且只要可能, 不要给予任何评价。一方面, 这样可以帮助子女发展语言沟通的技巧;另一方面?, 可以帮助子女正确看待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 给子女一定程度的自由, 通过在学校、朋友、家务等方面出现错误或者过失, 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 从错误和不幸中吸取教训。

青春期 ( 13 ~20岁) , 子女在此发展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本身经历了许多生理与心理的变化, 而父母也正在经历许多变化。这一时期, 多数青少年的父母年龄处于45岁左右, 母亲往往处于更年期。青春期遭遇更年期, 从而使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变得很微妙。这一时期的一个主要矛盾, 是青少年在情感上对于父母的依赖性。一方面, 青少年开始热衷于自己的思想, 总是渴望不再受父母的控制, 希望能获得个人自由; 另一方面, 他们依然想要并且需要父母如同以前一样爱他们。青春期的另一个主要矛盾是, 在青少年的头脑中, 理性和非理性的冲突非常激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其内心似乎有两种势均力敌的力量纠缠在一起, 并控制他的所有言行举止, 但任何一种力量都没能一直占据决定性地位, 这两种力量既有序又混乱。青春期的第三个主要矛盾是, 青少年从不成熟的儿童走向逐渐成熟的成人的速度是不定的。这种不定性表现在不同孩子之间的速度是不同的, 在同一个孩子身上不同特征的发展速度是不同步的。面对这一时期的子女, 首先, 父母要意识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将面临更多情感上的困难, 从合适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所面临的每个困境。只要可能, 请接受你所能接受的。其次, 父母应尽可能使教养孩子的模式保持平静、连续, 尤其在面临亲子冲突的困境时不能让谈话式的协商蜕化为激烈的争论甚至争吵, 更要小心, 不能把个人的焦虑和挫折感借此发泄在子女身上。最后, 应学会和子女适当分享新的、更具成人取向的兴趣和活动, 允许子女以一种不同以往的、较少孩子气的方式和你及家人交往, 只有父母子女共同努力, 才能建立一种更成熟且相互独立的亲子关系。

青年期 ( 20 ~35岁左右) , 进入青年期, 各种心理活动都有了更大的发展, 不同于儿时需要外力的监督与约束。人格逐渐成熟, 自我意识也趋于成熟, 同时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初步形成, 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加强, 有人说青年是急躁的理想主义者, 思维活跃, 想象丰富, 但是当理想与现实脱节, 个人需要一时不能满足时, 容易对现实不满, 并且在情绪情感方面没有中老年人的老练与豁达, 容易感情用事。因此, 作为父母, 首先, 要正确的引导他们, 客观的评价自己, 鼓励青年人社会交往, 尽量为他们创造社交机会, 帮助他们扩大知识面, 丰富生活经验, 在社交活动中, 帮助他们学会有效的调控情绪, 更加成熟。其次, 由于青年期对性的好奇与敏感; 性冲动的困扰加上我国性教育比较封闭落后, 因此作为父母应加强其性健康知识和伦理道德健康教育, 帮助他们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意志力, 平稳情绪, 正确对待各种心理失衡, 建立正确的异性交往关系, 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从上面的案例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家长的教养方式无论是溺爱型、冷漠型, 还是专制型, 对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作为家长, 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了解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的关系, 转变教育态度和观念, 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发展, 调整对子女的期望,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为子女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敏, 张振松.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素质的影响.教育研究文教资料, 2006, (02) .

[2]罗苑, 齐平.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研究综述.宜春学院学报.

上一篇:耦合数值分析下一篇:空间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