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

2024-08-31

家庭教养(精选12篇)

家庭教养 篇1

课题研究中采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国心理健康量表CMHI》 (青少年版适用于10-18岁) 。调查分析孩子评父母教养方式,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甘肃省抽样样本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对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指导家庭教养方式有重要意义, 现撰写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学生自评问卷测评因子得分解释及划界分

根据《中国心理健康量表CMHI》 (青少年版适用于10-18岁) , 父母教养, 包括“监管”“引导”“严厉”“不一致”4个因子, 说明如下:

母亲监管, 反映了孩子评价母亲对孩子活动的掌握和了解情况, 得分高于4.98意味着母亲对孩子的活动情况比较了解, 低于3.17分则意味着母亲不太了解孩子的活动状况, 得分处于两者之间则说明母亲对孩子比较了解。 (父亲同理)

母亲引导, 反映了孩子评价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向孩子解释规则和决定的原因, 让孩子参与决策的教育行为。得分高于4.32说明母亲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低于2.48则说明母亲这方面做得不太好, 得分处于两者之间则意味着母亲在教育孩子时, 有时会向孩子解释规则和原因。

母亲严厉, 反映了孩子评价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倾向于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 得分高于2.16则说明母亲比较倾向于采用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得分低于0.93分说明日常生活中母亲一般不会粗暴地对待孩子, 其他得分则处于两者之间。

母亲不一致, 反映了孩子评价母亲在教育孩子时缺乏一致性, 往往因其自身的心情而对孩子的管理时松时紧, 对孩子同样的错误有时管有时不管造成孩子的无所适从。得分高于2.70分则意味着母亲的教养行为非常不一致, 甚至一时一个样, 让孩子有些无所适从。得分低于1.45分则说明母亲的教养比较统一一致。其他得分则处于两者之间。

注意:父亲教养行为各因子与母亲相同。

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 实际数据与上述标准比对可以得出家庭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 (见附表1) 。

二、调查数据显示孩子评父母教养方式的对比分析

通过随机抽样, 发放2256家长问卷, 共回收1721份, 回收率76%, 数据通过spss 13.0分析结果如下:

表2显示, “监管”“引导”因子, 城镇学生的平均分、标准差都比农村生要高, “监管”因子的高分百分比城镇学生远高于农村学生, “引导”因子高分百分率城镇学生要明显低于农村学生。

特点是城镇学生监管因子、引导因子两方面, 父、母对孩子活动的掌握和了解情况以及向孩子解释规则和决定的原因远好于农村学生, 从数据稳定性差于农村学生说明城镇学生的家庭教养这两个因子表现为差异性较大。

表3显示, 城镇学生“母亲严厉管教”因子平均分高于农村学生, 农村学生则是“父亲严厉管教”因子平均分高于城镇学生;“母亲不一致管教”因子和“父亲不一致管教”因子平均分相差不大, 标准差城镇学生偏高;高分百分比城镇学生“母亲严厉管教”因子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外, 其他三因子都等于或略高于14%;低分百分比“严厉管教”因子都大于25%, 而“不一致”因子都小20%;除“母亲严厉管教”因子外, 均是城镇学生要高于农村学生。

由上述数据分映出城镇学生的母亲严厉管教较多;“严厉管教”“不一致”因子城镇学生的差异性大;“不一致”因子低分百分率反映“教养比较统一一致”母亲优于父亲, 城镇优于农村。

由上述调查数据反映出城镇学生相当一部分家庭及农村普遍的家庭教养方式需要改进, 应当利用家长学校、社会媒体、文化下乡活动、远程教育、开阔视野、亲子活动等加以改善。

附表

注:上表中所列平均分、标准差为本次调查样本分布, 非全国青少年样本分布。

家庭教养 篇2

父母的养育风格,可以分为4种类型:

权威型

父母的特点:

关心孩子,倾听孩子,对孩子的需要能作出敏感的反应,给孩子贴心的帮助,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是一个人适应社会所必需的,而不是从父母自身的喜好或者情绪出发的,因此也是理性的、一贯的。

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对他提出这些要求,同时鼓励孩子与自己交流。

家庭的气氛:

父母和孩子很亲密,情感和思想的交流都很充分。

孩子觉得父母可亲可敬,信赖父母,对父母的教育持开放和接受的态度,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

孩子的发展:

孩子易于形成友善、真诚、合作、自立的品质,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社会适应良好,能愉快而自信地学习。

专制型

父母的特点:

对孩子控制得很严,并且要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的各种要求,一旦孩子违反,会严厉地惩罚孩子。

与权威型父母相比,他们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更多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很少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孩子几乎无法独立选择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不关心孩子,孩子感受不到他们的温暖和支持。

孩子的发展:

在这类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容易形成行为上的两面性,而且焦虑、退缩、不满、对人缺乏信任,同时也缺乏自信,心情不开朗,容易产生报复心理和攻击行为。

纵容型

父母的特点:

无条件地爱和接受孩子,但对孩子没有要求,不加控制,或者即便提了要求,也不坚持让孩子做到,大有尽量让孩子自我管理的味道。

孩子的发展:

由于缺乏指引,孩子常常不知道一件事情自己该不该做、做得对不对。

这些孩子看上去是家里的“小皇帝”,但是内心常常焦虑不安,而且心理发展不成熟,自控能力很差,缺乏进取心和探索精神。

忽略型

父母的特点:

更多地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中,既不关心孩子,也不对孩子提要求。

对孩子漠然、拒绝,亲子之间缺乏交往和沟通。

孩子的发展:

产生很多行为问题,身心都得不到健康发展。

养育风格理论得到了很有力的证实,但是,人们也发现,当它走进东方文化时,却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中国家庭强调孩子孝敬父母、父母严格管教孩子,很容易被划分到专制型中。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孝”的另一面是“父慈”:父母既要教给孩子适当的行为规范,也要给孩子温暖和关爱,保持家庭和睦。这更接近权威型的养育风格,而不同于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苛求和支配。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利于孩子成长的亲子关系中,都有一些共同的要素,那就是: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期待和关怀。

判断父母的养育风格可以依据两个标准:一是父母是否关爱孩子,二是父母对孩子是否提出要求。既关爱孩子,又对孩子有要求的父母,是权威型(或称民主型)父母;对孩子缺乏关爱,但严格要求的是专制型父母;关爱孩子,但对孩子没有要求的是纵容型父母;对孩子既无关爱,也无要求的是忽略型父母。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篇3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儿童性格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66-01

一、家庭教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有些家长对孩子性格教育的忽视或不得法,造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妨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常见的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溺爱型的家庭。这种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是父母对孩子充满了爱和期望,但却忘记了孩子社会化的任务,很少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或施加任何控制。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姑息迁就、怂恿包庇,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与缺点,既不制止也不纠正,孩子是家庭中的小霸王,可以无拘无束、任性胡为。父母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就容易形成儿童任性、娇气、执拗、骄傲、自私等不良性格。

(二)严厉型或虐待型的家庭。这种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是训斥、打骂、苛求,表现在对孩子要求过严过多,往往以家长的权威,高压的手段迫使孩子绝对服从。子女的努力似乎总够不上家长的要求。孩子无法完成任务,稍有不好或说错了几句话,做错了某件事,家长便采取惩罚的手段。这样的教养方式容易形成儿童胆小、怯懦、自卑、不诚实、粗暴或阳奉阴违、见风使舵等不良性格

(三)忽视型的家庭。这种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是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他们既不会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和行为标准,也不会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所做的最多只提供食物和衣物,而不会去付出什么努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话和成长条件。孩子容易形成冷漠、自我控制力差、易冲动、不遵守纪律、具有攻击性、情绪不稳定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四)封闭型的家庭。这种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是把孩子关在孤独的家庭小天地里,把他们限得死死的,不让孩子参加各种校外、课外有利健康的话动。不许孩子与其他人交往,只让孩子死读书,剥夺孩子游玩娱乐的权利。他们不顾孩子身心的发展特点,不关心孩子的兴趣爱好,只要孩子单调地认字、机械地算题。在这种错误的教育影响下,孩子身体消瘦了、头脑僵滞了、学习的兴趣淡漠了,一个人真话泼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拘谨、孤独、呆板、压抑、不开朗等。

二、提高父母的教养方式塑造儿童良好的性格

父母应怎样有日的有意识地朔造儿童良好的性格呢?

(一)信任与赏识孩子,鼓励孩子自理自立。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有充分的信心,赏识孩子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永远是他的后盾。这是成功父母的最重要的秘诀。随着孩子的长大,在孩子身上自然会萌生出“自己的事自己干”的想法和要求,父母应该顺应孩子的这种要求,不要怕孩子做不好,要帮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久而久之,一双伶俐的双手就会在日常的实践中锻炼出来、孩子从小培养锻炼独立的生话能力,能从中认识许多事物的相互关系,让孩子通过手脑并用,亲身实践去认识和感知社会,并在生话中学会克服困难,体验劳动的艰辛、创造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同时也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可以说,家庭中父母的关怀、理解、鼓励和信任是子女主动发展的有力动力。

(二)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身教重于言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法则。父母是孩子仿效的“话样板”,一举一动都在孩子眼里,在孩子面前,我们做什么比我们说什么更有力量。如果父母做出率直的榜样,他的孩子就会诚实;父母用爱环绕孩子,孩子就会去爱;父母勇敢地面对挫折、失败和不幸,孩子就能学会顽强。

孩子是非观念差,往往毫不选择地模仿父母的言行,父母必须时时注意以好思想、好品德、好习惯去感染孩子,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手段。如果父母言行不一,给孩子讲的道理是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久而久之孩子必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以后父母讲的道理再也沒说服力了。因为孩子自然可以得出结论,父母可以不做,我也可以不做;父母敢做的,我也敢做;父母可以欺骗,我也可以撒谎。这时父母讲得再好的道理也都成了一堆废话,这样的父母不会有真正的威信,对子女的教育就会失去力量。

(三)给孩子适当的磨难与挫折承受力的训练。挫折承受力是一种不折不挠的意志品质、生话中一个人碰到挫折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所以,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家长要和子女站在同一阵线上,与孩子一道商量解决的办法,给孩子提供参考,而不是横加指责或者包办代替。在孩子承受失败带来的痛苦时,家长要进行心理的疏导和恰当的引导,让孩子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失败,以客观的态度认识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当孩子在失败的过程中想要放弃的时候,家长要给予及时的激励.以树立孩子的自信。

(四) 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家庭是儿童生话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家庭中人事往来和活动随时随地会影响孩子。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父母在教育方式上要均衡、互补、目标一致,以确保对子女教育的一致性。作为父母要养成耐心倾听孩子说话的习惯,坚持民主、平等的讨论问题,不要武断,也不要无原则地迁就孩子。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要想使这种教育富有成效,必须遵循正确的教育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子女既要有爱,又要对他严格要求。高尔基说:“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做父母的应注重教养方式,把家庭变成孩子成长的乐园、知识的宝库、锻炼的熔炉。“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儿童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有意识的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父母负有重要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译者,高新勇,中国青年出版社.

祖辈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篇4

中国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 在家庭教育方式方面存在着“隔代教育”的现象, 也就是祖父母教育家里的孩子。中国人自古就把“隔代抚养”当成家族繁衍的大事, 祖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曾有一项全国调查显示:在城乡老人中, 负责教育、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70%以上。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本研究为了弥补先前研究的空白, 采用质性访谈 (定性访谈) 为主要方法, 以匿名方式, 调查祖辈教养方式的现实状况。关于教养方式的访谈主要围绕祖辈关于幼儿情绪、幼儿兴趣爱好、幼儿的人际交往、幼儿独立性、幼儿承受痛苦等方面的认识与教养。我们对幼儿园38位3—6岁间独生子女的祖辈家长进行了个别访谈。访谈中发现祖辈在幼儿家庭教养中时间和内容方面卷入程度高, 一是和幼儿相处时间长:“除了上学的时间全部在一起”“父母没有休息日, 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 即使父母和祖父母共同教养的, 通常只有在周末和父母在一起时间比较多;二是祖辈参与的教养内容涉及面广:“接他放学回来后, 爷爷陪她, 教她认字, 奶奶帮她洗澡, 洗脸”“早晨负责孩子起床、吃饭, 回家听英语磁带, 看课外书, 吃晚饭, 晚上陪孩子睡觉。”我们认为:现在年轻的父母多为独生子女, 在呵护下长大的年轻父母们把教育孩子的重担自然地交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所以, 在中国家庭, 祖辈参与教养的现状已经越来越普遍, 所以对祖辈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祖辈家长的教育方式与分析

1. 对孩子哭闹情绪的处理:

“不理她, 冷处理, 你要讲她理, 她更不得了。”“孩子闹得凶的时候, 也会打两下小屁股。”“有时候就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用别的事情来吸引他。”“不高兴了就哄哄, 小孩子嘛, 哄哄就好了, 比如买点东西给他!”我们发现, 在面对孩子哭闹情绪的时候, 很多老人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处理:以哄为主, 其次为:讲道理和训斥。他们不太理解此时需要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的症结, 以使他们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从积极面可以看出祖父母虽然疼爱孩子, 但也不是一味的溺爱和护短, 不过在有原则地控制的方面灵活性不够。

2. 对待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喜欢的事情我们都鼓励他去做。”“孩子报名上什么兴趣班, 我们做不了主, 还要看他父母的意见。”“鼓励她学, 她父母忙的时候, 我们都会陪着她。”我们可以看出, 祖父母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持支持态度者居多, 祖父母在教育儿童时, 更多的是遵从父母的意愿。在家庭教育中, 大部分祖辈家长认为孩子的父母要起到主要的教育责任, 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中, 以父母的意愿为指导方向, 将自己的教养定位于从属和辅助的地位。

3. 对待孩子的人际交往:

“小孩子一个人很孤单, 我会带他出去让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给他创造机会跟别人玩。”“他要想出去找小朋友玩, 我就把手上的事情先放一下, 带他出去。”由此可见, 多数祖辈家长是支持孩子与人交往的, 但也有部分家长, 他们承担的家庭责任比较多“放学后, 我得赶紧带孩子回家, 要烧饭呢。”祖辈家长都比较乐意孩子与同伴交往, 一般在孩子交往时祖辈都会陪伴左右, 但与此同时, 孩子与人交往的过程也都在祖辈的“监控”下进行。祖辈们最担心的便是孩子间发生纠纷, 生怕自己的孩子在纷争中被欺负了。每当此时, 祖辈家长的处理非常具有中国传统特色:“教育孩子要礼让。要学会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如有人欺侮就告诉奶奶, 在幼儿园要告诉老师。”“如果和比自己小的孩子在一起玩, 要告诉他要让着人家。”老人们总是在孩子发生纠纷时, 第一时间出面解决矛盾, 孩子很少有自己处理冲突的机会。

4. 对待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独立性反映的是人对独立于他人之外的存在的自我意识。它通过具体的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来确证自己的存在, 体验成功、感受挫折。 (1) 祖辈对待孩子参与家务的态度:“几乎没有, 怕不安全。”“家里都有我们呢, 一般不让她做家里的事。” (2) 祖辈对待孩子完成自己的事情的态度:“自己的事会让他自己做, 当然我们还是要帮忙的。”“让他自己吃饭、玩过的玩具自己收好, 我在旁边教她。”“整理玩具奶奶帮忙, 不勉强他。” (3) 对待孩子吃的问题是祖辈家长最为关心的。“吃饭之前都要问的, 今天想吃什么啊?”“想吃水果时都让他自己挑, 想吃什么买什么?”从调查可以看车祖辈家长都能意识到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但同时又比较矛盾, 生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怕孩子累着, 因此在教养过称中, 包办代替比较多, 大多数幼儿这方面的兴趣得不到发挥, 独立生活的能力较难得到锻炼。

5. 对待幼儿承受痛苦的能力:

“安慰她, 孩子已经很痛苦。”“孩子生病了, 会买些玩具安抚情绪。”“跌倒了, 要赶快把他扶起来, 看看摔伤了没有。”“一般都是哄他, 不能让他老哭哎。”祖辈家长总是心疼孩子的, 他们是不愿意看到那让孩子痛苦的画面的, 他们总担心幼小的孩子是否有承受痛苦的能力?所以他们更多地想到为幼儿排除痛苦, 却没能意识到有时痛苦也有益于幼儿的成长。

从教育方式的访谈结果来看, 祖辈家长由于担负着教养的责任, 他们能主动了解现代教育理念, 部分祖辈家长在了解的基础上, 还能较好地付诸于实施。但是多数祖辈家长真正开展教育时还是习惯运用固有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主要表现为:他们更多地关注对孩子的生活起居和饮食, 生活中对孩子的照顾关爱较多, 他们不愿意让孩子面对困难和痛苦, 所以往往喜欢包办代替。祖辈家长教育的孩子, 他们的生活体验相对较少, 独立实践活动少。

三、建议

家庭教养 篇5

孩子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担任起了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个重要角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弗洛姆说过:“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是通过自己适应家庭,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使他适应其所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 由此可见,家庭对幼儿性格影响的重要作用。父母是孩子接触社会和认识社会的媒介,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为其提供了生理和物质的需要,而且也提供了心理需要。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性格。

一、家庭教养方式和性格的界定

根据资料表明:“所谓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当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家庭教养方式是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这种互动的结果不仅从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养育活动中体现,而且也从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规范中传递体现。

性格是一种心理特征,陈帼眉教授认为:“性格主要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幼儿性格是在先天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在幼儿与父母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

幼儿性格形成起源于婴幼儿期的生活。每位父母都以自己独特的教

养方式教养幼儿,使幼儿产生固定性反应,即形成了习惯,每个习惯统一起来,作为一种素质存在,便构成了幼儿的性格特征。

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形成起着制约和导向的作用,它与幼儿的性格有密切联系。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及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

据调查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根据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同,可分为常见的以下几种类型:专制型、溺爱型、严厉型、保护型、民主型这五种类型。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及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不同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对幼儿性格的影响是不同的。

1、专制型的父母教养方式(1)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这种类型的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一切听自己的,并用权利强制孩子听自己的,孩子没有绝对的自由,父母已经为孩子勾画出了他们“理想”的蓝图,只要孩子照做就行了,父母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永远加以保护和监督。他们对孩子的理解和温暖少、强制作风比较多、批评多于表扬;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管”与“被管”的关系;两代人之间有一层隔阂,有一条代沟。实际上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也都是为了孩子,可是孩子并不能够理解和接受家长的所有做法。

(2)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这种类型的父母们,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可是岂不知长期受父母的高压影响下的孩子,他们一般都比较容易形成幼稚、依赖、神经质的心理,他们没有什么独立性和自主性,创造力也较差,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主见、懦弱。有的则更加反抗、暴烈;有的不接受纪律和社会行为准则的约束。

六•一,许多人都会说这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可是事实上,这个节日并不属于孩子们。家长们并没有把这个节日还给孩子们,他们用各种方式限制着孩子们,让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但是家长们有没有考虑到,六•一这一天是专门为孩子而设的,这一天应该是孩子们的假日,他们有权利支配这一天的所有时间,在这一天里他们可以尽情的与同伴一起玩耍、嬉戏。家长们的“剥夺”让孩子失去了自由,失去了与其他小朋友相处、交流的机会,无法享受与同龄人游戏的快乐。他们没有了欢笑,有的只是孤独、胆怯,并且慢慢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上的孤僻。

2、溺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1)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现在的家庭中,大多数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主。在溺爱型的家庭里,独生子女自然而然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阳”“小祖宗”,这些父母对孩子事事依着,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也常会无条件的满足:他们要吃什么父母就买什么,穿的要华贵、要名牌,用的要高档。要星星不会摘月亮,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更过度包容孩子的行为和要求。

案例一:有位大班老师想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环境布置时,让幼儿回家找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有些家长很不理解地说:“我的孩子是来上学的,可不是来劳动的!”这里不得不感叹与其说是教小孩难,倒不如说家长难教。

案例二:有这样一则漫画:一个孩子在值日当天,他自己没有动手值日,而是站在教室的中间,指挥着他的爸爸妈妈为他擦桌子,扫地… 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将来的发展会是怎样呢?(2)溺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这种类型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利己的温床。在这种类型中长大的孩子,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都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以至于从小不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有情绪波动或攻击性行为,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更不容易被别人所接受,而且还会使他们“在家如虎,出门如鼠”养成名副其实的窝囊废性格,更容易产生不信任、依赖、神经质等心理特征。他们只懂得获得,不懂得付出;只有被爱、被关怀,不知道去爱父母和长辈,更谈不上去关心他人;他们对父母麻木不仁,认为这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不知道爱的回报;不能明辨是非,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大小事都依赖别人,胆小怕事,碰到任何问题解决能力很差。

3、严厉型的父母教养方式(1)严厉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认为必须全力以赴地保证孩子完成学业才行。他们忽视了孩子独立性与自主性,而是用许多规矩来束缚孩子,让

孩子过多和过早地对孩子进行正规的学业教育。通常这类父母把孩子当成他们实现梦想的工具。

案例:美国西部有个叫尤尼斯的八岁男孩,他是家庭的独生子,他的父母对他要求很高,他也很优秀。但是尤尼斯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优秀,更不能容忍别人在他面前低声耳语,表现为神经质,他整个人显得比较压抑。一次他和同伴玩耍,同伴说他的玩具汽车太旧了,他没有任何反驳也没有做出其他举动,只是一味的尖叫。这个小男孩之所以会变成这样,主要是因为他的父母对他的教养方式太过严厉造成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我们对儿童有两个极端心理都是对儿童有害的,其中之一就是希望太切,希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2)严厉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严厉型的父母太过严厉,要求过高,致使孩子非常努力也不能达到目标,不但如此,而且还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如果父母再责备、训斥几句,孩子便会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做什么事都缺乏自信心,而且变得非常胆怯,甚至没有勇气面对社会,面对人生。

4、保护型的父母教养方式(1)保护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父母包办孩子的一切,怕孩子吃亏,就不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游戏;怕孩子摔倒就为孩子扫清路上一切障碍。这样做的结果会对孩子今后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

案例:4岁的莎莉和妈妈一起到公园里去玩。莎莉想荡秋千,妈妈同意了并带着她从秋千后面小心地绕过去,深怕莎莉被秋千打到。莎莉

坐在秋千上要自己荡,可是妈妈不肯却要推她,因为妈妈怕莎莉从秋千上掉下来。不一会儿莎莉就玩累了,她看到单杠就请求妈妈让她去玩,妈妈不同意,认为那太危险。妈妈带着莎莉去玩滑滑梯……过了一会莎莉就厌倦了,于是莎莉拉着妈妈的手要回家。大家可以看到在整个过程中莎莉没有大声叫过,放开嗓子笑过,也没有跑过、跳过,而是非常的安静。

你认为莎莉正常吗?这应该是一个4岁小女孩的表现吗?不是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父母太过保护她所造成的!(2)保护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保护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下,父母过度保护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发展,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使孩子缺乏闯劲;社会能力差,怕吃苦,贪图安逸和舒适,生活和学习上惰性较大;沉默、自卑,甚至连一点点小的挫折、困难都不敢面对。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陈鹤琴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 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多留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有独立机会,给他们树立自信心,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成为真正人格健全的人。

5、民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1)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父母平等地对待、尊重孩子,他们与孩子之间相互交流彼此的看法和意见;他们对孩子的某些不成熟的观点进行限制,并坚持正确的观点;使平等与限制相结合,让孩子更好地锻炼自己,发展其所长。(2)民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民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比较民主,有利于孩子独立性、自信心、自尊心和动手能力的养成。这些孩子的性格比较直爽、亲切;知道关心他人;会和他人合作;喜欢交朋友、谦虚、礼貌、待人诚恳并且懂得互相尊重;具有探索意识。

三、父母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不同,幼儿的性格表现也不同。那么针对幼儿的不良性格特征怎样才能培养出幼儿的良好性格呢?以下是本人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让孩子学会关心、分享自己的快乐

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宝贝,父母们整天围着他们转,他们在家中有一定的“地位”,时间长了便养成了孩子自私、孤独、不合群、不关心别人等不良性格。

为了改变这一性格特征,家长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手,让孩子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上得到情感和行为上的熏陶。比如在吃东西时,让孩子把东西分给长辈吃,让孩子明白自私独霸的行为不好,懂得与他人分享是很快乐的。当孩子第一次这样做时,父母、长辈们一定要吃,并且要对他说:“谢谢”。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时,要让他学会关心比自己小的幼儿,并把玩具与他们一起玩…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懂得关心、友爱、谦让,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关心别人,并与他人分享的种子。

(二)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天性,但是父母在爱的同时,有没有向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呢?日常生活中孩子往往会提出很多不合理的需求,如

果父母对孩子过多的溺爱和迁就,他们要什么给什么,时间长了,孩子大了,一旦某天提出更高的物质要求而得不到满足时,因为孩子缺乏判断是非的标准,而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他们会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所以孩子的正确言行和合理的要求,父母可以给予支持和鼓励,如果要求不合理,言行不正确,不但不能给予满足还要给予耐心说教,使孩子懂得道理,学会做人。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三)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与自信是人的精神支柱,不管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差,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并给予鼓励,他就有成功的一天。对于他的一点点进步都给予表扬,就可以发挥他内心无限的潜能。

作为家长更应该尊重孩子,不要认为孩子小就没有被尊重的权利,切记在公众场合,不要批评孩子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失去自信。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不能用打骂或说些难听的话来刺激孩子,反之应该抓住某一些长处和优点及时地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使他们有信心自己可以做好。

(四)家庭中多些幽默和玩笑

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偶尔开些玩笑,可以使家庭气氛比较活泼、融洽。如果每天都有开怀大笑一次的话,孩子的情绪就能得到有效的调节,久而久之开朗的性格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案例:多多的父母都非常内向,为了营造一个活跃的氛围,多多的父母刻意地用搞笑的语气讲故事,用夸张的动作扮怪相等,还特意购买了有关幽默方面的书籍和杂志等。家庭的气氛变了,孩子也渐渐地变的

活泼了,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趣闻趣事,并且模仿这些趣闻趣事,把它们有声有色的讲出来。

(五)全家人一起做游戏

有些家长认为游戏是孩子们才会玩的。其实如果家长能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更容易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学会本领。比如玩捉迷藏、纸牌、摸鼻子等游戏,在家庭中玩就比较有趣。父母在游戏中“频繁”失手,孩子从中看到他们所犯的一些可笑的错误,并进行反思,孩子便会产生想胜过父母的冲动。如果父母能带孩子在游戏中捕捉到欢乐,那么欢乐就会在孩子的心中生根,良好的性格也就随之而来。

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在娇弱的时候容易形成的、屈服的,长大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因此家长要抓住孩子性格的雏形,为孩子奠定良好的时机,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结论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责任重大,从以上五种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中可以看到,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最好。这种类型的父母懂得爱孩子,理解孩子并用合理、科学的教养方式和教养态度来对待孩子。父母尊重孩子并与孩子游戏、玩耍,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得到良好的培养。

教育家纪伯伦说过:“孩子们来自你的身体,但是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们爱,但不能塑造他们的思想,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弓是发出的生命和箭失。”

家庭教养 篇6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

所谓家庭教养方式,一般是指父母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时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特征的概括,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是家庭内外众多因素中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中介。总体上说,家庭教养方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家长教育子女的行为方式,不同家庭中存在着不同的教养方式,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维度对家庭教养方式进行了分类。

爱尔德最早将家庭教养方式进行分类,他认为,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包括独裁、权威、民主、平等、溺爱、放任和忽视七种类型。而鲍姆林特认为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分为专制型、权威型、忽视型及溺爱型四种。吴航等将家庭教养方式划分为单向度、双向度和多向度。

虽然不同研究者的分类不同,但是都在一定的维度上体现了家庭教养的基本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同之处。本文主要根据鲍姆林特的分类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助人行为发展的影响。

二、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助人行为发展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在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有研究者将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利他行为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父母是权威型和专制型,幼儿的利他行为分数均高于父母是溺爱型的幼儿,而父母是专制型的幼儿与父母是权威型的幼儿的利他行为的差异在各项任务上的结果不稳定,尽管父母是权威型的幼儿利他行为任务总分高于父母是专制型的幼儿的利他行为任务总分,但任务总分中差异不显著。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权威型与专制型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权威型

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生活中比较重视幼儿的意见,尊重幼儿个体发展的兴趣与需要,对于幼儿采取积极的教养态度,与幼儿共同确立行为准则,共同实施并作出表率。在权威型的家庭中,幼儿可以获得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享受平等的待遇。在这种家庭中,父母的教育宽严并施,实施适度,在不伤害幼儿或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情况下,父母还能满足幼儿合理的要求,促进幼儿健康地成长。

在权威型家庭中成长的幼儿多数独立性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自尊心和自信心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而且容易形成宽容、助人的能力。在家庭生活中,幼儿与父母共同处理事情,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还能促进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为他人考虑的情感,因而有利于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

(二)专制型

在专制型家庭中,家长与幼儿的交流较少,家长对幼儿提出的要求,幼儿只能无条件地接受。而且家长在提出要求时很少考虑幼儿自身的感受,幼儿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家长会经常拒绝与漠视幼儿的要求,会采用体罚的方式来管理幼儿,很少会对幼儿的行为表示

鼓励。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幼儿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不良的家庭环境使得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较少,所以幼儿缺乏与人主动交流的能力,不善与人交流,对他人常常采取冷漠的态度,甚至拒绝与他人交流,很难形成助人行为。同时,幼儿很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自信心较低,情绪非常不稳定,很容易形成恐惧和逆反心理,从而形成攻击性行为。

(三)溺爱型

虽然溺爱型的家长与权威型的家长一样,对幼儿表现出积极肯定的态度,并且与幼儿经常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发展的需要。但是,家长对幼儿的要求是毫无控制地全盘接受,满足幼儿的所有要求,同时,对幼儿采取过度保护的措施,包办幼儿所有的事情,从而使幼儿缺乏独自锻炼的机会。而且,对幼儿的错误行为也采取包容的态度,致使幼儿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在溺爱型家庭中成长的幼儿,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只知索取,而很少考虑他人感受,无法形成移情,性格自私、任性,缺乏责任感,不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而且,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往往具有较高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行为缺乏自制,不利于幼儿助人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四)忽视型

在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中,家长除了给予孩子必要的生活照顾外,很少关心孩子的发展,亲子之间缺乏应有的情感交流。家长对于幼儿的基本行为缺乏相应的反馈,不关注幼儿在园表现,把教育幼儿的责任全部推给幼儿教师,采用这种教养方式的家长缺乏相应的责任感。

由于家长缺乏对幼儿各种行为的关注,使幼儿失去了良好社会行为发展的机会。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幼儿具有一定的冲动性和攻击性,不顺从,很少替他人考虑,缺乏与人交往的技能,不善于与人交往,对人往往会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一旦与人交往产生挫折,易产生对立、仇视的情绪。

三、促进幼儿助人行为发展的策略

幼儿期是助人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家庭的教养方式在幼儿助人行为发展中又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要对幼儿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以便促进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

(一)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坚持科学的教养方式

家长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之一,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家长要了解幼儿每个年龄阶段的成长特征,总体上把握幼儿的成长规律,掌握幼儿教育的正确方式。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作好榜样示范。

家长应实施科学的教养方式,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教育方式与内容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既不能对幼儿完全放任、过分溺爱,也不应对幼儿要求过于严厉。

家长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与幼儿共同协商制定行为准则并共同实施。家长要让幼儿参与到家庭日常事务中,让幼儿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使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及责任感。

家长要增加与幼儿沟通交流的时间,更多地参与到幼儿的日常游戏中,提高幼儿的幸福感。家长可利用故事等让幼儿了解助人行为,并可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助人行为。

(二)加强家园合作,关注幼儿的行为活动

家长要加强与幼儿教师的联系,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同时也要将幼儿在家的表现及时告知教师,从而让家长与教师全面地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双方共同完成对幼儿的教育。幼儿园要向家长介绍科学的育儿观念,宣传正确的教养方式,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幼儿,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

家长应了解幼儿的日常行为表现,对于良好的行为表现要及时给予鼓励,并向幼儿说明原由;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家长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改正,既不能体罚,也不能过分地宠溺。要理智地对待,多从正面感化,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家长要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鼓励幼儿帮助他人,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让幼儿学会从他人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促进幼儿助人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南充市,637000)

独二代家庭教养问题的案例研究 篇7

关键词:独二代,家庭教养,启蒙教育

我国自1979年施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 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2007年1月11日,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 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已累计有近1亿独生子女。由此而产生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 特别是部分大中城市, 独生子女家庭比例更高。例如:2008年9月24日, 《文汇报》第006版报道, 据相关部门统计, 目前上海约有305万个独生子女家庭, 占全市家庭户总数61.06%, 比全国高39.09个百分点。这些80后是独一代。进入21世纪, 他们步入而立之年, 其中不少成家立业、养育后代, 而他们孩子同样也是独生子女, 这些孩子被称为“独二代”。随着独二代人数不断增加, 他们的家庭教养问题也成为一个突出而重要的问题。

一、独二代家庭教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期刊网上, 以“独二代”为关键词, 共搜索出11篇文章 (统计数据至2011年4月27日) 。研究者普遍认为, 独二代家庭教养问题堪忧,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 独二代的健康权被忽视, 取而代之的是过度的启蒙教育, 孩子们承受了过大的压力。天津市妇联和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对1054名未成年人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8.6%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算数等知识, 有28.2%让孩子学习外语, 20.3%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参与上述三类学习的儿童睡眠时间明显少于没有参与此类学习的孩子。……与父母们盲目的抚育行为相联系, 儿童成人病、儿童性早熟等生理疾患屡见不鲜。 (关颖, 《少年儿童研究》, 2010年11月理论版23期, 《独二代成长警示:健康权的隐形剥夺不容忽视》) 他们过早地承受了本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的社会压力。做不完的片子, 上不完的课外培训班, 孩子们的天真被扼杀, 求知兴趣被湮灭, 创造力被堵绝。快乐的童年早已不属于孩子, 教育的活力已完全丧失。在中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事实上, 第二代独生子女的艰难境遇比起他们的父辈来, 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二种观点认为, 独二代的父母将他们交由祖辈、亲友、保姆乃至老师代养, 从而变成了精神留守儿童, 由此衍生了严峻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调查, 45.7%的独生父母把孩子交给祖辈照料, 非独生父母中这一比例仅为28.1%。有了孩子选择三代同堂的独生父母有50.5%, 非独生父母为42.5%。 (陈一心、王玲, 《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 《上海教育科研》, 2006年第12期第57页) 据2010年3月12日, 一项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在北京, 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而上海, 目前0~6岁孩子中有88.9%由祖辈教养;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也已占到总数的一半。 (孙云晓, 《少年儿童研究》, 2010年11月理论版23期, 《“独二代”教育要警惕三大误区》) 经常与父母分离的孩子容易形成分离的焦虑和对爱的焦虑, 使他们缺乏安全感, 不相信别人, 影响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他们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关系也是一种“焦虑性的亲密关系”, 害怕再一次被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抛弃。在去年公布的针对6000余人独生子女的调查结果也显示, 61.3%的人认为, 第二代独生子女更加孤独寂寞, 幸福与悲伤很难与人分享。 (孙宏艳, 《少年儿童研究》, 2010年11月理论版23期, 《莫让“独二代”成为“精神留守儿童”》) 有的研究者担心独二代亲情关系的缺失, 导致人格和心理上的缺陷。著名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认为:“第一代没有手足之情, 到了第二代, 连叔叔、伯伯、舅舅、阿姨都没有了, 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更多。中国1亿人失去了手足之情, 失去了亲情中很大的一部分, 他们的成长在心理上必然是有缺陷的, 可以说现在已经到了很危险的时刻, 未来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 (柏利, 《记者观察》 (上半月) 2010年第5期, 《儿童成长进入“独二代”时代》)

二、独二代家庭教养问题的案例研究

这些独二代家庭教养中出现的问题不一定集中体现在某个具体的家庭中, 但却在我们身边或多或少, 程度或深或浅地存在着。本文就以一名中班幼儿 (4岁) 为案例, 通过研究者一学年的观察、与家长老师的访谈来分析其问题成因、探讨解决策略。

1. 案例现场。

春游午餐, 孩子们分小组围坐一起快乐地吃着, 孩子们吃完主食两个面包后享受起自带的小零食。回园后, 老师说, 如果还想吃, 可以继续吃小零食, 或和大家一起分享。很多孩子午餐吃得较饱, 大都选择与朋友分享;小S却迅速从包里翻出一根未拆封的55g“士力架” (类似巧克力花生饼干) , 大口咀嚼, 嘴边沾满巧克力, 一副满意十足。不到两分钟, “士力架”被消灭光。“两个面包都吃了?”老师关心地问。只见他不好意思地慢慢从包里拖出一个面包。

2. 问题剖析。

这件事是小S诸多问题的一次集中体现, 背后反映地是更深层次的问题。他是典型的独二代, J班年龄最小, 个头最小的孩子。满嘴龋齿, 正餐进食速度慢, 营养不良, 不能完全控制大小便, 生活自理能力弱;但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不错, 回答问题声音轻但准确简练, 新本领掌握较快。

为什么小S的生活能力与学习能力有如此差异?通过平日观察、分析及与家长沟通中, 教师发现与他的家庭家养方式有很大关系。小S家是典型独二代家庭, 父母“重教轻养”, 非常重视智力开发, 刚上中班, 就报了英语和美术班, 在家为了让他不吵不闹, 经常做智力题;而在养育方面, 忽视幼儿生活行为和饮食习惯培养, 缺乏正确引导和教育方法, 穿衣吃饭外公外婆一手包办, 吃饭不定量, 饮食不均衡, 零食随意吃。怎样帮助他培养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3. 问题对策。

综合以上情况, 教师决定以“提高进食速度和生活自理能力”为突破口, 通过家园合力, 帮助小个子长成大个子, 并给予他更多发言机会培养其自信。

当孩子拿出一个本应该吃掉的面包后, 教师告诉他以后要先吃主食, 再吃零食。事后, 教师利用家园联系平台, 与家长探讨什么教育更适合孩子成长, 并将问题聚焦到孩子平时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培养上。在与父母达成一致看法后, 教师先在园内调整教育教学行为。教师们通过有趣的故事告诉孩子不挑食、不偏食才能长得高又壮, 引导小S改掉以往“看菜吃饭”的坏习惯, 逐步培养什么都吃的饮食态度;也尝试从“帮一半”到“不帮忙”培养自己穿脱衣服、鞋帽的能力;利用各种学习、游戏活动的机会让他回答问题, 并给予积极表扬, 培养其自信和勇气。接着, 教师将一些有效的方法, 教给父母、外公外婆, 请他们在家里也持之以恒地做。

通过一学期的家园配合, 他开始敢在大家面前大声说话了, 吃饭速度快了, 自己穿脱衣服有模有样, 最令人高兴的是, 2011年5月, 据园医保室统计数据显示, “营养不良”的小S结案了。这意味着他摘掉了“营养不良”的帽子, 对于一个出生只有2斤多, 偏食挑食情况严重的孩子来说, 多么令人欣慰!

4. 案例反思。

小S身上发生的故事正在很多独二代身上“精彩”地上演着。他们过早地承受了本不该由他们承受的社会压力, 上不完的兴趣培训班, 做不完的题目, 由此带来的是, 孩子睡眠时间不断减少, 生活、行为习惯培养被严重忽视。孩子的健康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案例处理过程中, 教师并未简单地就事论事, 严厉批评孩子, 而是对比平时的饮食和行为习惯, 挖掘事件背后成因, 并以此案为契机, 通过分析幼儿家庭教养问题、调整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与家长及时沟通指导、并尝试在某些问题上达到家园一致, 共同引导孩子, 从而有效地培养其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家庭教养 篇8

关键词:家庭特征,精神卫生,教育,儿童,青少年

心理韧性(resilience,亦称心理弹性、压弹或抗逆力)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意指人的心理发展并未受到严重压力/逆境损害性影响,甚或愈挫弥坚的现象[1]。家庭教养方式是儿童青少年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家庭关系为基础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是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观念、情感和行为的综合体现[2],是子女人格形成、心理发育、心理防御功能等获得的重要途径[3]。随着近年来我国离婚率的逐年升高,越来越多的孩子将在离异家庭中生活。有研究表明,离异家庭的孩子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而心理韧性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从心理韧性方面出发进行研究[4]。此外,学者们对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得出心理韧性有诸多保护因素,而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其中之一[5]。因此,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在心理韧性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改善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教育,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和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本次研究采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6]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7]对社区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教育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辽宁省大、中、小城市各2个,每个城市随机抽取2所小学和2所初中,每个年级抽取1个班级,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于2013年6—12月对辽宁省6个城市(沈阳、大连、锦州、营口、铁岭、辽阳)小学三~六年级、初中一~三年级的学生共6 125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 385份,有效回收率为87.92%。筛选出来自离异家庭的儿童青少年,共1 473名,占总调查人数的27.35%。其中男生719名,占48.81%;女生754名,占51.19%。年龄8~17岁,平均年龄(12.56±1.54)岁。学生干部588名,占39.92%;非学生干部885名,占60.08%。父母文化程度(选择与被调查对象长期生活的一方)高中及以下952名,占64.63%;大中专307名,占20.84%;本科191名,占12.97%;硕士及以上23人,占1.56%。

1.2 方法

问卷内容包括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家庭教养方式量表[6]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7]。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共有12个条目,分为权威型教养方式、专制型教养方式和放任型教养方式3个维度,采用1~4分的4级评分,分数越高,表明该维度越接近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54,分半信度系数为0.64,内容效度为0.83,结构效度为0.53。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共27个条目,分目标专注、人际协助、家庭支持、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5个维度,采用1~5分的5级评分,分数越高表明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其中1,2,5,6,9,12,15,16,17,21,26,27项为反向计分)。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分半信度系数为0.72,内容效度为0.87,结构效度为0.55。本研究使用的量表信、效度均良好。

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问卷统一发放,匿名填写,统一回收,研究人员盲法录入数据,逻辑校错。

1.3 数据分析

运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与年龄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比较

不同年龄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权威型与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性别与年龄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韧性比较

不同年龄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韧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人际协助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高于男生,见表2。

2.3 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得分相关性分析

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各维度和总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0.39,P值均<0.05);专制型教养方式与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和心理韧性总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0.12,P值均<0.05);放任型教养方式与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和心理韧性总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5~0.15,P值均<0.05)。见表3。

注:*P<0.05,**P<0.01。

2.4 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心理韧性得分为因变量,以性别(0=男,1=女)、年龄、是否是学生干部(是=1,否=0)、父母文化程度(1=高中及以下,2=大中专,3=本科,4=硕士及以上)、家庭教养方式3个维度得分为自变量,采用线性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影响心理韧性得分的因素有权威型、专制型、是否是学生干部、年龄、父母文化程度。见表4。

3 讨论

本次调查中,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占总调查人数的27.35%。不同性别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韧性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际协助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张丽[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低年龄段得分高于高年龄段,与孟召敏[9]的研究基本相符,原因可能是步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关注的事物较之以往更多,内心也更加敏感,加之生理上的发育变化和叛逆心理,因此更容易冲动和产生消极的情绪。

相关分析显示,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各维度和总分呈正相关,专制型教养方式与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和心理韧性总分呈负相关,与张林等[10]结果基本相符。可见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心理韧性具有积极影响,而专制型教养方式却对心理韧性有着消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与学生心理状况密切相关,合理的家教方式有助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与培养[11]。在离异家庭中,子女被迫选择与父亲或母亲其中一方长期生活,而另一方在教育过程中角色缺失或参与度不足,因此对离异家庭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要求会更高,而家长的素质往往参差不齐,子女的教育效果就难以保证。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教育水平,应鼓励社会各行各界开办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促使他们选择积极的教养方式。此外,还可以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甚至现在流行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重要性进行科普和宣传。

家庭教养 篇9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1]英文中的教养方式为Parenting pattern,因为既有精心照料又有教育抚养。“家庭一直是人的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场所”。[2]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家长教育学》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行业、专业、工作,有数十种、上百种、许许多多:有的是修铁路、有的是盖房子、有的是种庄稼、给人治病、缝衣服等。但有一种包罗万象、最复杂、最高尚的工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而同时在每个家庭中又是独特的、不会重样的工作,那就是对人的养育和造就。”家庭教育总是要为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服务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时期家庭教养方式不同,形式多样。下面追溯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起源及现状。

家庭教养方式自婚姻家庭产生之日起,就以其不同的形式存在着,而家庭教养方式之所以成为现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因为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心理与人的影响是很密切的。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心理上、情感上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幼儿社会化,所以家庭教养方式成为诸多心理学家研究的必然。

在家庭教养方式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们对父母的单向影响观采取了一种研究取向,即从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入手,研究探讨了某一行为维度下具体的教养行为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这种研究取向注重具体的教养行为的研究,却忽视了同一教养行为与不同家庭环境结合的作用不同。如西蒙兹从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两个维度区分父母的教养行为,进而指出,如果父母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孩子倾向于顺从、腼腆、被动、缺乏自信心;如果父母接受孩子,则孩子情绪稳定,兴趣广泛,行为更符合社会的要求。[3]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研究者开始从类型学的思路出发,将父母教养方式类型化、模式化,这一取向方面,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及父母的教养四个方面来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4]后一种研究取向则是对父母的教养行为作特征概括,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前者的不足。两者的结合研究表明,具体行为维度并不孤立地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只有将它们与父母整体的教养行为模式或类型结合,才能真正看出它们在儿童心理素质社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外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又从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还有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儿童特征入手,较全面地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Chamberlin (1974)、Lyt ton (1980)及Minton和Levine (1971)等的研究证实,白人中产阶层的父母更多地对儿童使用建议和解释,更多地对儿童的需求作出应答,且更经常地提供积极而非否定的反馈;而较低阶层的父母更倾向于使用强制和权力介人对儿童自由更多加以限制。[5]如:Belsky等人对美国和韩国3岁儿童的父母教养行为及儿童抑制性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儿童对父母教养行为的影响要大于父母教养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母亲比父亲更容易受到儿童抑制性行为的影响。

在维度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这样一些研究:杨丽珠等也选取了母亲教养方式的溺爱性、民主性、放任性、专制性和不一致性等多个侧面,全面探究其与儿童气质的关系。[6]如,陶沙等从溺爱、忽视、专制、民主、惩罚、成就要求及教育的不一致等七个维度来看待幼儿母亲的教育方式。[7]在此基础上,为了探寻父母教养方式的内在结构,试图从本质上把握教养方式,为父母教养行为的改善提供实际参考意见。陶沙、董奇等还研究了3-6岁儿童母亲的教养行为的结构,结果表明,母亲的教养行为包括敏感性、接触与参与、交往指导、认知发展指导、积极情感的表达、消极情感的表达六方面。[8]

二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影响因素评述

家庭教养方式首先是成人塑造儿童的单向决定观导致它的走向;其次是成人儿童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观;再次是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模型。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嵌套在一起的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与儿童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家庭、学校是与儿童关系最密切的微系统;微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构成中间系统;而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影响他们的环境,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条件等构成了外层系统,最后,儿童所处的具有一致信仰、习惯、传统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社会或亚文化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构成了宏观系统。[9]最后在生态理论模型上学者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共识。研究表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生育年龄、婚姻状况等因素影响其教养方式,其中受教育程度、职业、夫妻关系等影响显著。[7]有研究表明:母亲血型影响其家庭教养行为。[11]还有研究表明:家庭所提供的文化资源是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儿童人学前发展和学业成就的中介,家庭所提供的学习材料和经历也为儿童与同伴之间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更多机会,也有力地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2]

此外,母亲对儿童所持的温暖、接受态度则与儿童前阅读、前数学能力的测试有关。[13]父母对儿童游戏的理解和参与对于儿童感知觉、好奇心、创造性和独立性都能起到促进作用。[14]大多数家长认为除了应帮助儿童在学习方面作好准备之外,还应在社会性和情感方面作好准备。[15]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对儿童发展起作用。在贫困家庭中,经济资本的缺乏与母亲的低自尊相关,而低自尊又会恶化日常家庭生活以及亲子关系的质量。[16]有研究显示,在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中有70%的人每天都陪儿童阅读,而学历为高中以下的母亲中只有38%的人能这样做。[17]有跨文化研究发现,中国的父母有更多的专制性而有较少的权威性,中国母亲权威的态度与低压的管理策略有积极的联系,而与高压的管理策略有消极的联系。[18]父母观念的不同,在实际教子行为中的表现以及所产生的不同的子女个性特点就可以说明文化是如何影响父母教育观念并通过亲子的交往使社会化目标、家庭成员的作用与期待在儿童身上体现出来[19]。

在这两方面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大多注重家庭教养方式本身的理论性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维度的研究,而目前国内对社会上家长的实际育儿方法、技能的研究却不多见,而国外实践性研究比较多。当前中国社会中的年轻父母对于实际的行之有效的育儿技能需求程度日渐增多,甚至迫切。未来国内的研究中需要跟多关注家庭中应用性极强的家长育儿实践研究。

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篇10

由于青少年犯罪问题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息息相关,因此,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课题。而家庭是子女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化的最先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家庭的各种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子女社会化的进程。

1 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界定

狭义的青少年犯罪是指达到承担刑事责任年龄的少年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依法应受处罚的行为,各国法律对少年犯罪的年龄规定不尽相同。按照我国的刑法规定,已满14岁至未满18岁的个体的犯罪为未成年人犯罪或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是已满14岁。

广义的青少年犯罪是社会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等学科广泛使用的概念,而不是严格的法律概念。一般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实施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问题行为,既包括严重的违法行为,也包括没有达到触犯法律的严重程度,但对自己、他人或社会都会造成伤害的问题行为。本文将采用广义的定义。

2 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众多研究中,家庭一直被看作是青少年问题行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系统。父母是子女行为的典范,是子女社会化的主要教化者[1]。多年来,对于家庭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的:(1)家庭关系,主要指家庭成员两两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特征。(2)家庭成员的行为,主要指家庭的教养方式、父母的监控行为、家庭成员是否有犯罪行为等。(3)家庭结构,即单亲家庭或双亲家庭、未婚家庭或已婚家庭、核心家庭或多代家庭等。

当然,还有有关家庭经济地位、民族等因素与犯罪的关系方面的一些研究。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2]。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培养及所采取的态度、方式方法和手段。在家庭环境诸因素中,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发展的最主要的家庭因素。

2.1 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行为的影响

不同类型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子女的行为。归纳起来分四种类型。溺爱型,用盲目的爱去满足孩子过分的要求,用过分的爱护和帮助来骄惯孩子,容易养成孩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专横霸道、非法谋取的恶习。忽视型,对孩子放任自流,漠不关心,孩子缺乏与父母的接触,容易出现冲动性、攻击性、不顺从、易怒和低自尊。这类青少年容易出现酗酒、逃学、交友不良、性早熟等行为。专制型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的要求,常命令或训斥孩子服从自己,容易形成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报复心理;拒绝型父母容易引发孩子的敌意,导致父母与子女感情破裂,使孩子失去家庭的温暖和应有的管教,产生反社会情绪与行为,一旦遇到不良引诱就容易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2.2 极端化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极端化的教养方式、父母双方存在严重分歧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具有严重影响[3,4]。

父母过分偏爱、干涉和保护,剥夺了子女应有的自由,使子女产生自卑心理,抑制了他们自我能力的发展,容易导致“激情犯罪”或“胁从犯罪”;父母对青少年缺乏情感温暖理解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教养因素之一。而犯罪青少年的父母却恰恰缺乏情感关爱,对其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甚至拒之门外,这必然将其推上犯罪歧路。

2.3 父母教养方式严重不一致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严重不一致对青少年犯罪产生很大影响。不管何种教养方式只要父母一致,孩子犯罪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总之,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是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家庭既可能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可能是孕育罪犯的温床。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我们应加强亲子教育,健全家庭生活,提高父母的自身素质,改善教养方式,发挥家庭应有的教育功能,以帮助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减少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

3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家庭教育对策

3.1 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家庭教育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甚至会决定孩子的一生。因此,父母应注重同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在家庭为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以维护和培养子女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健康成长。

3.2 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倡导科学民主的教养方式

父母应本着现代科学的教育观念去理解尊重子女的人格和权利,客观的看待子女。同时,家长要严于律己,身体力行,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引导子女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3 父母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所选择的教养方式。因此,家长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申平华.青年行为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61-63.

[3]桑标,程渊.与孩子一起成长[M].长春出版社,1998:3-4.

[4]赵山明,赵汗青,张喜转.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的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7):3300-3302.

家庭教养 篇11

关键词:认知风格 家庭教养方式 图形推理能力

一、引言

图形推理是依据一幅大图形中图案的变化规律,推理出空白处应该补充的图形的一种认知活动。迄今对影响推理效果的探讨主要集中在Woodworth和 Sells的气氛效应、Johnson-Laird的心理模型理论,等等。推理涉及有关个体差异的人格特征问题。而从理论上推导,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的人格特征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那么,家庭教养方式与图形推理能力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本研究力图探讨认知风格、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水平与图形推理效果的关系。

认知风格是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其影响既表现在认知过程中,也反映到个性心理特征方面。通常将认知风格分为两大类:场依存者和场独立者。认知风格不同的人,对推理材料信息的利用、解释和表象重构可能不同,其图形推理水平会有一定差异。王有智的研究表明,场独立性认知风格在图形系统变化、系列关系、抽象推理方面,较场依存性有明显优势。认知方式是影响图形推理水平的重要人格变量,随图形推理问题难度渐增,认知方式的作用效果愈加明显,场独立组、中间组对图形类比推理、系统变化和系列关系的推理水平显著高于场依存组,对复杂抽象问题的推理水平场独立组显著高于中间组和场依存组。邹颖佳在不同人格特质,认知方式对图形推理水平的影响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子女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包括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和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袁素瑛的研究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推理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其对子女的推理能力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本研究设计了认知风格、家庭教养方式两个变量,以大学生为被试,用瑞文推理测验成绩作为图形推理效果的指标,考察认知风格的类型和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水平对图形推理认知过程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材料

镶嵌图形测验(EFT)又名隐蔽图形测验,属于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测验。EFT信度系数为 0.90。认知风格以镶嵌图形的平均分为截止点,高于平均值为场独立者,低于平均值为场依存者。

瑞文测验是对图形进行比较、分析、想象、推理和组合等来考查学习能力。根据完成作业的水平来判断智力水平和图形推理水平。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A组考察观察、比较与想象能力;B组考察类比能力:C组考察系统变化的认识;D组考察排列与系统变化的认识;E组考察套合、互换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瑞文测验信度为0.96。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包含有关父亲的6个因子,依次为:Ⅰ情感温暖、理解,Ⅱ惩罚、严厉,Ⅲ过分干涉,Ⅳ偏爱被试,Ⅴ拒绝否认,Ⅵ过度保护;有关母亲的5个因子依次为:Ⅰ情感温暖、理解,Ⅱ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Ⅲ拒绝、否认,Ⅳ惩罚严厉,Ⅴ偏爱被试。各量表的同质性信度系数在0.46~0.88之间,分半信度在0.50~0.91之间。

(二)被试

被试为某大学学生共151名,其中男生48名,女生103名。

(三)研究过程

集体施测,首先做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镶嵌图形测验。经过分析和计量后,筛选出合适的被试,组织被试测量瑞文智力测验。在整个施测过程中,主试按照指导语一步一步引导被试测量。全部数据用SPSS.20 for windows进行管理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认知风格被试图形推理能力的比较分析

不同认知风格被试的图形推理能力测验结果进行t检验表明,场依存组在A组和总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在完成B、C、D、E组题时没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是,tA=1.81,p < 0.05;tB=0.07,p > 0.05;tC=1.31,p > 0.05;tD=0.98,p > 0.05;tE=0.77,p > 0.05;t总=1.36,p < 0.05,它们表现为场独立组高于场依存组,表明认知风格类型对瑞文智力测验有影响。具体地说,认知风格与瑞文智力测验中的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图形想象力有关系,而与B、C、D、E组能力测验中认知风格是没有关系的。

(二)家庭教养方式对图形推理能力的比较分析

家庭教养方式的因子中母亲拒绝否认和父亲拒绝否认影响图形推理能力,其他因子与图形推理能力没有明显的相关。

母亲拒绝否认的高分组的A组平均值明显低于低分组,而在总分和B、C、D、E组中的平均值没有显著的差异。t值分别是,tA=1.55,p < 0.01;tB=-0.56,P > 0.05;tC=-.063,p > 0.05;tD=0.03,p > 0.05;tE=-0.3,p > 0.05;t总=0.33,p > 0.05。说明,母亲拒绝否认对孩子的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图形想象力有一定的影响。

父亲拒绝否认中的低分组的A、B、C、D组的平均值高于高分组,而E组的平均值是高分组的高于低分组。统计检验结果表明,高、低分组在总分、A组和E组有显著的差异,其他组没有显著性差异。t值如下:tA=1.87,p < 0.01;tB=0.61,p > 0.05;tC=0.71,p > 0.05;tD=1.15,p>0.05;tE=-2.41,p < 0.05;t总=2.23,p < 0.05。结果说明父亲拒绝否认对孩子的图形推理能力、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图形想象力与互换、交错等抽象推理能力。

(三)家庭教养方式、认知风格与图形推理能力的相关

家庭教养方式、认知风格与图形推理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认知风格与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图形想象力,认知风格与母亲的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认知风格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认知风格与系列关系、图形组合、比拟等能力有显著的相关(r=0.22,p < 0.01;r=0.18,p < 0.05;r=0.17,p < 0.05;r=0.19,p < 0.05)。

(四)对图形推理效果的预测

认知风格、父母亲的家庭教养方式诸变量经过逐步回归分析,有两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分别是认知方式和母亲的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说明不同的认知方式和母亲的过分干涉和保护可以预测图形推理能力。

四、讨论

家庭教养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分析 篇12

关键词:父母教养,存在问题,管理应用,初中生,心理健康

一、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探讨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方式, 在该教育模式中, 要进行父母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等的协调, 从而实现对初中生的教育问题的解决, 以更好地升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实现其组合形式的稳定性。所谓的父母教育模式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孩子的心理卫生知识及其个人性格的养成。在家庭父母教育模式研究过程中, 随着心理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 父母教养方式对于孩子的影响更加的清晰。

通过对国内外先进教养模式的剖析, 我们得知,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孩子, 都受到了家庭教育的巨大影响, 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群体家庭中,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 而导致的小孩教育问题更是普遍存在的。在小孩教育过程中, 必须要明确, 初中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来自于后天环境所赋予的教育。初中生从儿童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 经历了不同的学习生活, 其周边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学习环境都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尤其是教育过程中的家庭范围、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状况等, 都影响了小孩与父母之间的互动。

随着国家教育体系的健全, 孩子的心理建设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重视, 这也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所应对的挑战, 也是一个国际社会需要重视的问题。在该问题的研究过程中, 要进行多个应用环节的探究, 从而实现对小孩影响方式的剖析, 比如对教育学领域、社会学领域、心理学领域等的应用, 进行初中生的个人性格养成关系的剖析。通过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剖析, 可以明确初中生的个人健康与父母的家庭运作模式是密切相关的。在初中生学习过程中、生活过程中, 父母具备良好的教养模式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学生具备一定的幸福感, 就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如果初中生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比较满意, 是非常有利于其整体幸福指数的提升的, 在教育过程中, 如果不能保证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协调, 初中生的幸福感指数就会大大下降。

二、初中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为了满足当下素质教育的需要, 进行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探讨、解决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初中生的家庭经济模式的协调, 以更好的引导初中生应得现实生活, 更好的进行知识的获取, 通过对其挫折应对能力的提升, 培养其良好的竞争意识, 这样可以解决初中生教育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比如初中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学之间的矛盾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和初中生的个人心理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在教育过程中, 影响初中生健康心理的因素依旧是许多的。家庭的经济状况, 父母的教养方式、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庭中的人际关系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父母的关系、父母之间的感情融洽程度都与初中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父母较高的期望有利于初中生形成较高的成就动机, 但父母的期望过高, 对孩子过分苛求, 就会导致初中生因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而产生自责、焦虑、逆反和担心, 这就直接导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1. 在初中生学习模式中, 学校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 初中生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一个重要环节, 升学率问题是摆在初中生眼前的重要问题, 学生要确保自己学习成绩能力很好, 这样就能进入重点高中、重点大学, 满足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应用需要。在当下的教育模式中, 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被普遍宣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受到应试教育升学率的要求, 学生身上往往背负着学习的重担, 教师往往忽略对学生的综合培养, 一系列的模式考试的开展, 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特别是名次排名、学习班级排名等模式, 容易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 有可能产生学生的自卑心理、焦虑心理等, 不利于初中生的健康发展。

2. 在初中生的教育过程中, 学生的性格问题也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比如, 女生在10多岁就会进行青春的发育加速器, 在12岁就可以得到高峰, 在13岁阶段会恢复到降低的水平。男孩在13岁这个阶段开始青春发育加速器, 14岁达到峰值, 16岁恢复到较慢发育速度。在生理学上, 学生的生殖系统的发育和青春发育期是密切相关的, 而初中生大多处于这一阶段, 身体的发育程度会让女生产生某些困扰。而男生在发育过程中, 面临着生理与心理成熟度的对比矛盾。特别是对独立自主的追求, 有些是单亲家庭或者有的父母双亡, 孩子从小就寄养在别人家里, 在这种外界环境的影响下, 孩子是很难保持一定温暖的心境的, 外界的教育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影响太大的, 正是这种外界安全感的缺乏, 更加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日常研究过程中, 可以发展家庭支持与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问题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对青少年面临问题的解决, 可以确保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从而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在调查研究中, 我们发现家庭支持与青少年精神健康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453, 朋辈支持与青少年精神健康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294, 学校支持与精神健康水平的相关系数是0.256, 相对来说, 家庭支持的影响水平较高。

3. 在日常家庭教育过程中, 父母的教养模式与初中生的个人心理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家庭教育具备非常重要的方式, 其他任何教育方式都不能进行比拟的。在日常教育过程中, 孩子的言行举止是对父母言行的投射。父母为初中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健康的家庭氛围是非常必要的, 这对于初中生的个人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是这个年龄段的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 父母的言行举止、父母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初中生在人际交往、身体成长、生活学习方面上的矛盾, 可以及时与父母分享, 从父母那里得到正确的引导, 从而形成父母与初中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从而更好地满足当下的小孩性格的教育。在日常教育过程中, 很多父母认为提供小孩子衣食住行的满足就行了, 这就是父母对于子女的最大关爱了, 但是现实生活往往恰恰与之相反,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进行供应, 但是孩子的精神需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出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 其心理正在健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学校有必要针对不同初中级部的父母展开培训教育, 更好地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关心、照顾。在这种教育模式中, 要针对不同性别、不通过心理的孩子, 展开相关教养模式的应用。在教育过程中, 要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这是目前科学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除了上述几种教育模式, 我们也可以进行社区教育模式的应用。

三、结语

上一篇:测井解释剖面下一篇:五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