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模式(共7篇)
施用模式 篇1
氮素被誉为“生命元素”,氮素缺乏会导致水稻植株生长受到制约,叶色淡而分蘖少,穗短小而结实低,籽粒不饱满,容易早衰;氮肥过多则会导致营养生长过于旺盛,植株器官组织柔软细弱,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受病虫侵害等等。合理施用氮肥有助于叶绿素的形成及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有助于灌浆过程的顺利进行,增加水稻的分蘖成穗率与结实率,改善水稻的品质。同时,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水稻产量[1,2,3,4]。为此,进行了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模式的试验研究,以为合理调控氮肥施肥时期及施肥量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青龙山农场科技园区,北纬47°43′12″,东经132°59′24″,地势开阔平坦,土壤质地草甸白浆土,肥力中等偏上。试验地有效降水及积温如图1、2所示。
2010年气候条件总体来说适宜水稻的生长,尤其是有效积温较高,≥10℃积温达到2 737.8℃,比历年高357.7℃;无霜期达到139 d,比历年多12 d。6月温度高,降水少,在水稻营养生长期出现连续高温天气,有助于籽粒灌浆的进行,有利于高产。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龙粳26,该品种的主茎有11片叶,一般旱育稀植插秧栽培条件下需生育日数128~130 d,需活动积温2 350℃左右,插秧规格26.67 cm×10.00 cm,5~6株/穴。供试肥料主要有磷酸二铵(P2O546%)、硫酸钾(K2O 33%)、尿素(N 46%)。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氮肥施用设6个处理,具体施用方案见表1。不设重复,小区面积666.7 m2。各处理均施磷酸二铵105 kg/hm2、硫酸钾165 kg/hm2,其中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钾肥基施60%、穗肥施40%。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生育期进程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1与处理4分蘖盛期早于其他处理,抽穗期与齐穗期也早于其他处理,成熟期早于其他处理1 d,表现为较早熟,这可能是由于生育后期调节肥及氮肥总用量较少。
2.2 各处理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于成熟期测产,并观察记载各处理水稻农艺性状。从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之间株高相差较小。株高最高的为处理1,最低的为处理4,相差仅有1.7 cm。穗长最长的是处理2,为16.3 cm,与最低的处理6相差为1.1 cm。各处理穗数相差较大,以处理3为最多,达544穗/m2,比产量最低的处理6多36穗/m2,处理2较处理6多24穗/m2,处理1较处理6多13穗/m2;其他处理差异较小。处理3穗粒数最多,较处理6多4.9粒,处理5和处理2分别较处理6多3.1、0.6粒;千粒重以处理6、4最高,较处理3、2、1、5分别多0.3、0.5、0.2、0.4g。结实率以处理3最高,比处理6多1.2个百分点,处理4较处理6高0.3个百分点,处理1较处理6高0.4个百分点,处理2与处理5分别较处理6低0.4、0.9个百分点。产量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处理3产量最高,其次为处理2。处理2与处理3、处理1与处理4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但处理2、3产量显著高于处理5、6。
2.3 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将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分析,从表4、5可以看出,单位面积穗数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系数高达0.993,且差异到达极显著水平(0.001);其次为穗长,与产量相关系数也较高(0.90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0.013);结实率与产量的关系也较为密切,相关系数为0.897,同样达到显著水平(0.015);穗粒数、株高与产量的关系较小,相关系数分别为0.436和0.353。千粒重与产量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59,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1)试验中龙粳26产量在施氮肥186.0 kg/hm2,氮肥基肥、第1次分蘖肥、调节肥、穗肥的施用比例分别为45%、20%、15%、20%时最高,产量为9 185.70 kg/hm2,穗数较多,穗粒数与结实率也较高,各项产量构成因素配置较为合理。这可能是由于其基肥、第1次分蘖肥保证了单位土地面积分蘖数的形成,而后期的调节肥以及穗肥有助于叶片生命力旺盛,利于灌浆结实,这样保证了一定穗数叶片营养来源较为丰富,从而获得高产。
(2)在实际生产中,许多农户偏重于前期施用氮肥,致使水稻在生长后期缺氮,叶片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而影响光合作用,最终限制了产量的提高;但若是穗肥施用量过大,则会使植株营养生长过于旺盛,进而影响结实率而限制产量的提高。处理3(在施氮肥186.0 kg/hm2,氮肥作基肥、第1次分蘖肥、调节肥、穗肥的施用比例分别为45%、20%、15%、20%)在施用第1次蘖肥的基础上施用一定的调节肥料,可使后期植株叶片功能期延长,有利于灌浆结实,有利于高产。
(3)水稻产量是由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因素构成,实际生产中不能片面追求某一个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这样势必影响产量的提高[5]。合理施用的氮肥目的旨在协调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矛盾,既保证前期营养生长健壮,形成足够大的叶面积及分蘖率,后期还要兼顾后期叶片功能及籽粒灌浆的顺利进行[6]。
摘要:进行了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模式对龙粳26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施氮总量186.0 kg/hm2,基肥、第1次蘖肥、第2次蘖肥、调节肥、穗肥施用比例为4.5∶2∶0∶1.5∶2时产量最高,为9 185.70 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单位面积穗数、穗长与产量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0.904,实际生产中应该兼顾各产量因素,以达到高产。
关键词:氮肥,施用量,施用模式,产量,龙粳26
参考文献
[1]袁隆平.杂交水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吴中福.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农技服务,2007,24(4):41.
[3]刘立军,徐伟,桑大志,等.实地氮肥管理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J].作物学报,2006,32(7):987-994.
[4]张国良,陈冬平,罗明,等.不同施肥配方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77-2278.
[5]丁国祥,徐霞,钱云,等.水稻氮肥用量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15,159.
[6]王晓波,刘喜德.水稻优质高产配方施肥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22(3):14-18.
施用模式 篇2
赤红壤是东部和南部地区常见土壤, 也是最适合花生生长。由于赤红壤旱地分布于我国南亚热带地区, 受高温和雨水的影响, 坡耕地水土和养分容易流失, 加上这些地区对赤红壤长期的重用轻养, 土壤保水持肥力较低, 作物的产量自然就得不到提高。如何改善赤红壤生态环境, 提高花生产量。成为了我国南方地区花生作物生产发展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在花生作物生产上进行了保湿剂的试验。讨论保湿剂对旱地作物产量的影响, 分析其对土壤和对花生的经济效益方面的影响。
1 保湿剂对土壤保水持肥的特性
1.1 保湿剂有保持土壤水分的能力
保湿剂能吸收空气和土壤中液态和汽态的水, 并将其保持在土壤环境中, 其吸湿能力主要有保湿剂的种类和环境湿度决定, 在不同的土壤中施用不同剂量的保湿剂, 不同土壤对水分的吸附力也不尽相同。很多试验证明, 保湿剂还持有反复吸水功能, 但不同的保湿剂, 其吸收水分的耐久性和持续性都不尽相同。而在实践中, 由于土壤环境、温度、通气状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不同混合比例的保湿剂, 在不同的施用方法、灌水方式以及灌水量等方面都会导致保湿剂的保水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1.2 保湿剂有土壤能力的影响
土壤水分是作物生长所必须的环境和条件, 如果干旱缺水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严重的影响, 抑制农业生产的发展。一方面, 因保湿剂有其特殊的而超强的吸水保水功能, 吸水后可成百倍或千倍的膨胀为水凝胶, 而当它缓慢释放水分可供作物吸收和利用, 补充作物水分, 减缓或避免因缺水而放慢生长甚至死亡的危险, 同时, 恢复收缩也能使土壤变得疏松, 因而能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活动空间和更好的生活环境。在土壤中施加保湿剂时, 土壤保持肥力的能力会有明显的增加, 保湿剂能改善作物生态环境。而当保湿剂和肥料共同施用在土壤中时, 会降低土壤的吸水能力。因此, 在施用保湿剂时, 应尽量避免将其与电离性强的高浓度肥料混合使用, 以免降低保湿剂的使用效果。
2 水土保湿剂对旱地花生产量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供试验用的红壤取自闽东南沿海地区, 该地区常年以花生-甘薯轮作为主。试验所用保湿剂为广东珠海得米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保水剂, 供试验用花生品种为鲁花7号。试验面积为18m2, 施肥方式包括常规施肥和平衡施肥2种。
2.1.2 试验方法。
在进行试验前, 按规范方法取基础土壤样品。在相同的温度、土壤和湿度等环境状态下, 设包衣、穴施、沟施和空白对照等3项处理方法。用浓度为1%~2%保湿剂对花生进行包衣涂层处理;将花生种子穴种, 每穴播种2粒, 穴距0.2m, 用浓度为0.6%的保湿剂浇播种穴进行穴施处理;将花生种子均匀撒入播种沟, 用保湿剂39kg/hm2浇播种穴对土壤进行沟施处理。
2.1.3 试验过程。
在作物生长的全生育期分别对其出苗、生长、产量及其水分生理状况进行调查和量定。每季作物收获时, 按小区为单位, 单独记录各小区农产品的鲜重和晒干重, 并取各小区图样, 测定土壤的主要理化性状, 以了解保水剂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 保湿剂对花生出苗率的影响。
试验中花生生育期为116天。经不同模式保湿剂处理的花生以沟施出苗率最高, 其次为包衣, 后为穴施, 不使用保湿剂的出苗率最低。经由保水剂包衣处理、穴施处理和沟施处理的花生种, 与空白对照出苗率高 (具体如下表1所示)
2.2.2 保湿剂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花生开花初期, 经由保湿剂包衣、穴施和沟施处理的花生, 其根数和主根的长度都明显高于不做保湿处理的对照, 说明花生在施用保湿剂处理后, 使得花生在初花期具备了加强对水分、养分吸收能力, 提高了花生的抗逆性, 为花生后期的生长奠定了基础。
2.2.3 保湿剂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由于对花生施用了保水剂, 其植株能获得比较充分的水分, 从而促进了花生地上部分枝叶光合作用的进行, 从而使花生的各项经济指标相对于不施用保湿剂的来说, 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具体表现在单株果重、单株的结果数、饱果率、单产等方面相关记录对照如下表2所示:
2.3 讨论与结论
经由试验可知, 土壤保湿剂的施用, 能提高旱地农作物的保水保肥能力, 对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也十分明显。3种保湿剂的处理均能提高花生的产量。而施用1%~2%浓度的保湿剂对花生种子进行涂层处理, 提高了种子周围的水分含量, 促进了种子的早生快发, 出苗率较高。在2种土壤种植方式中, 沟施处理的各项指标略优于穴施处理的各项指标, 但两者从经济角度比较而言, 经沟施的收获略大于穴施栽种, 但其成本也略大于穴施的成本。然而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耕作来说, 沟施的保湿剂用量大, 但可以对下季作物仍具有保水持肥的作用, 能起到一次投入多年获益的作用。我们可根据当地环境, 选择不同水土保湿剂的施用方法。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来说, 水土保湿剂作为节约农业用水、用肥的一种新途径, 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张富仓, 李继成, 雷艳, 罗鹏.保湿剂对土壤保水持肥特性的影响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0 (18)
[2]李常亮.保湿剂保水持肥特征及作物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3]高会东, 杜彩云, 梁伟玲.保水剂对夏花生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 2006 (36)
化肥施用品种选择和施用技术 篇3
一、品种选择
1. 常用氮肥品种选择
(1) 尿素尿素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有机酰胺态氮肥, 含氮量46%, 白色针状或颗粒状结晶。易溶于水, 水溶液呈中性, 吸湿性弱, 不易结块。尿素可用作种肥、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洒, 对各种作物均有较好的增产作用, 适于各种土壤和农作物。作基肥用量15~20kg/0.067hm2。作追肥要注意深施, 以10~15cm为宜, 每0.067hm2用量因作物而定, 一般小麦为7~
山山10 kg, 玉米为10~15 kg, 棉花为12~西西
省省15 kg, 大豆为6~10 kg。作种肥时, 不土天能和种子直接接触, 以免烧种, 影响
壤镇
肥县发芽, 同时应严格控制用量。料土
工壤 (2) 碳酸氢铵碳酸氢铵简称碳作肥铵, 含氮16.5%~17.5%, 呈白色粉末
站料
工状结晶。易吸水、易溶于水, 水溶液呈张藕站作碱性, p H 8.2~8.4, 吸湿后易结块。碳珠酸氢铵适宜作基肥和追肥, 不能作种王张肥。基肥用量为25~40 kg/0.067 hm2,
立追肥用量为15~20 kg/0.067 hm2。不论瑞新
作基肥还是追肥, 都必须深施。
2. 常用磷肥的品种选择
(1) 过磷酸钙过磷酸钙简称普钙, 含P2O512%~14%, 一般呈灰白色或浅灰色粉末。具有一定的吸湿性, 产品中若游离酸含量过多, 易吸湿结块, 因此, 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过磷酸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多种农作物, 可用作基肥和早期追肥。
(2) 重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含有效磷36%~54%, 又称三料过磷酸钙, 是一种水溶性的高浓度磷肥。一般呈颗粒状或粉末状, 水溶液呈酸性。重过磷酸钙可以作基肥及早期追肥。重过磷酸钙含磷量高, 因此不宜作种肥。重过磷酸钙可以作基肥或追肥, 用法与普钙相同。所不同的是, 由于重过磷酸钙含磷量高, 施用量应相当于普钙用量的30%, 极缺磷的土壤可加大用量。缺硫的土壤对硫敏感的作物如马铃薯、豆科作物、十字花科作物及大蒜等施用重过磷酸钙, 增产效果不及普钙, 应增施石膏, 以补充硫素营养。
3. 常用钾肥的品种选择
(1) 硫酸钾硫酸钾含有效钾48%~52%, 多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 也有少量的红色硫酸钾。硫酸钾易溶于水, 吸湿性小, 不易结块, 贮运较方便。硫酸钾可用作基肥、种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硫酸钾属生理酸性肥料, 在酸性土壤上施用, 易引起土壤酸化, 应与石灰配合施用, 中和土壤酸性。在中性或石灰性土壤中施用硫酸钾, 生成的硫酸钙很难溶解, 长期施用, 会造成土壤板结, 应增施有机肥, 防止土壤板结。
(2) 氯化钾氯化钾含氧化钾60%左右, 易溶于水, 颜色大多呈白色或淡黄色, 也有略带红色的产品。氯化钾可作基肥、追肥施用, 不宜作种肥。作基肥每0.067 hm2用量5~10 kg, 要与有机肥混合使用。在酸性土壤中长期施用氯化钾, 要与石灰配合施用。氯化钾在石灰性和中性土壤中生成的氯化钙, 溶解度大, 在多雨地区、多雨季节或有灌溉条件下, 易随水淋失至土壤下层, 一般不会对作物产生毒害。在中性土壤中, 会造成土壤钙的淋失, 使土壤板结。由于氯化钾含有氯离子, 对烟草、甜菜等忌氯作物, 应尽量少施或不施。在盐碱土中施用氯化钾会加重盐害。
4. 常用复合肥料的品种选择
(1) 硝酸磷肥硝酸磷肥是用硝酸分解磷矿粉, 经氨化而制成的氮磷二元复合肥料。硝酸磷肥的养分含量与制造方法有关。冷冻法制造的硝酸磷肥含N、P为20%~20%;碳化法硝酸磷肥含N 18%~19%, 含P2O512%~13%;而混酸法硝酸磷肥含N 12%~14%, P2O512%~14%。硝酸磷肥宜做旱作基肥、种肥和追肥施用。施用量一般因土壤肥力水平和产量高低而定。土壤肥沃、产量高的地块, 作基肥施用量为30 kg/0.067 hm2;产量较低的地区, 基肥施用量10~20 kg/0.067 hm2;作种肥时用量以5~7.5 kg/0.067 hm2为宜, 条施或穴施于土壤, 注意不能直接与种子接触, 以免烧苗。在缺磷的土壤中, 要优先选用水溶性磷含量高、氮磷比例为1∶1型的硝酸磷肥。
(2) 磷酸铵肥酸铵简称磷铵, 是由氨中和浓缩磷酸而生成的产物。在生产过程中, 由于氨中和磷酸的程度不同, 形成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养分总量为62%~66%, 其中含N11%~13%, 含P2O551%~53%, 水溶液呈酸性, 为白色四面体结晶, 性质稳定, 氨不易挥发。磷酸二铵总养分约为62%~75%。其中含N 16%~21%, 含P2O546%~54%, 为白色单斜结晶, 水溶液呈微碱性, 易溶解, 性质比较稳定。磷酸铵适宜作基肥、追肥和种肥施用。作基肥, 应视土壤缺磷程度而确定施用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在10 mg/kg以下时, 每0.067 hm2需施磷铵10~15 kg;土壤有效磷大于20 mg/kg时可酌情少施, 每0.067 hm2施5~10 kg。在旱作区和丘陵山区或极缺磷的土壤中作种肥施用增产效果好。一般每0.067 hm2用量为2.5~5 kg, 沟施于土壤中, 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
(3) 复混肥料复混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3种养分中的2种或3种养分的肥料, 通常采用单质化肥经物理加工而成。按照总养分 (N+P2O5+K2O) 含量可分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即总养分 (N+P2O5+K2O) ≥40%为高浓度, 总养分 (N+P2O5+K2O) ≥30%为中浓度, 总养分 (N+P2O5+K2O) ≥25%, 为低浓度。复混肥料多作基肥使用, 一般大田作物施用50 kg/0.067 hm2, 经济作物施用100 kg/0.067 hm2。一年生作物可结合耕耙机械施用, 多年生作物 (如果树) 集中在冬春季施用。对集中作基肥施用的复混肥料应分层施用, 较一层施肥肥效可提高4%~10%。若将复混肥料作追肥, 须在早期施用。由于复混肥料成分固定, 在施用时应针对复混肥料的品种特性、当地的土壤条件和作物需肥特性, 配合施用单质肥料, 以保证养分的协调供应。
二、化学肥料的真假识别
1. 氮肥
市场上有以硝铵、多元醇冒充尿素的现象, 在购买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以识别。
(1) 外观尿素、硝铵和多元醇都是白色、无味颗粒。尿素表面上不发光;硝铵颗粒表面发亮有明显反光;多元醇乳白没有发亮的色泽和反光。
(2) 手感尿素光滑、松散, 没有潮湿的感觉;硝铵光滑, 但有潮湿的感觉;而多元醇松散, 不太光滑, 也没有潮湿的感觉。
(3) 火烧尿素放在烧红的木炭上或铁片上能迅速烧化、冒白烟, 且有氮臭味;硝铵则燃烧剧烈, 发出强光, 冒白烟且伴有“嗤嗤”的声音;而多元醇分散燃烧, 没有氮臭味。
2. 磷肥
市场上不法商贩一般以磷石膏、钙镁磷肥和废水泥渣冒充磷肥,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以识别。
(1) 外观真磷肥为深灰色、灰白色或浅灰色疏松粉状物, 有酸味;磷石膏为灰白色的六角形状或混状粉末, 无酸味;钙镁磷肥与磷肥颜色相似, 形状呈玻璃质细粒或细粒, 无酸味;废水泥渣为灰色粉粒, 无光泽、有较多的坚硬物, 且无酸味。
(2) 手感磷肥质地重、发绵但不轻浮;磷石膏质地轻、发绵且比较干燥;废水泥渣比磷肥重、不发腻、不发绵且有坚硬物。
(3) 水溶磷肥部分溶于水;磷石膏完全溶于水;废水泥渣溶水后呈浆状且可以重新凝固。
3. 钾肥
(1) 味觉钾肥用舌尖舔有辛辣的感觉。
(2) 火烧钾肥放在铁片上烧有跳动和爆裂声。如能燃烧、熔化或冒白烟且有氮臭味的是氮肥。
4. 复混肥
目前, 市场复混肥品种较多, 颜色多为灰色、黑褐色 (含硝基腐殖酸盐) 不规则颗粒。也有含量大于45%的三元复混肥, 以高岭土为黏结填充料, 黄褐色、粉褐色的不规则颗粒。鉴定方法如下。
(1) 查外观看肥料是否是双层包装, 外包装是否标明商标、生产许可证号码、农业使用登记证号码、标准代号、养分总含量、生产企业的名称和地址, 内包装袋内是否放有产品合格证等, 如上述标志不全, 有可能是伪劣产品。再看袋内肥料颗粒是否一致, 无大硬块, 粉末较少。
(2) 手摸用手抓半把复混肥搓揉, 手上留有一层灰白色粉末并有黏着感的为质量优良;若摸其颗粒, 可见细小白色晶体的也表明为优质复混肥。劣质复混肥多为灰黑色粉末, 无黏着感, 颗粒内无白色晶体。
(3) 火烧取少量复混肥置于铁皮上, 放在明火烧灼, 有氨臭味说明含有氮, 出现黄色火焰表明含有钾, 且氨臭味越浓, 黄色火焰越黄, 表明氮、钾含量越高, 即为优质复混肥。反之则为劣质复混肥。
(4) 闻气味复混肥料一般来说无异味 (有机无机复混肥除外) , 如果具有异味, 则是劣质复混肥。
(5) 水溶优质复混肥水溶性好, 浸泡在水中绝大部分能溶解, 即使有少量沉淀物, 也较细小。而劣质复混肥难溶于水, 残渣粗糙坚硬。
三、春播作物施肥技术
1. 春玉米
玉米施肥应掌握基肥为主、种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磷钾肥早施, 追肥分期施的原则。
(1) 基肥玉米基肥施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80%, 磷肥和有机肥一般全部作基肥施用, 氮肥的60%左右作基肥。施肥方法要有机肥撒施后立即翻耕入土, 化肥以条施为宜, 在严重缺锌的土壤中, 可以用适量细土和锌肥混合均匀后一并施入 (肥土比为1∶10) 。
(2) 种肥施用种肥主要是满足玉米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要。基肥用量不足的地块, 高寒地区春玉米由于春季地温低、有效磷释放慢而少, 更易出现缺磷现象, 若用优质腐熟的有机肥和磷肥混合作种肥, 效果更佳。缺锌区域和田块, 可用锌肥拌种, 每1 kg种子拌3~4 kg硫酸锌。化肥作种肥时, 用量不宜过大, 以免影响种子发芽。施用方法条施穴施均可。
(3) 追肥追肥多用尿素, 春玉米用量一般约为氮肥总用量的30%。质地偏砂、保肥性能差的土壤, 追肥的用量可占氮肥总用量的50%左右。追肥期和次数可因土壤质地而异, 质地较黏重的土壤一般保肥力强, 应早施, 可在拔节至大喇叭口期一次追入。漏水漏肥、保肥力差的土壤, 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除追拔节孕穗肥外, 还应在后期追肥, 以防止后期脱肥。
2. 谷子
有机肥、磷钾肥和硼砂作基肥一次性深施早施, 氮肥施用根据地力水平进行, 即:低肥力、水资源条件差的土壤, 氮肥全部作基肥施用;中肥力、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土壤, 氮肥70%作基肥施用, 30%在拔节后期作追肥施用;高肥力、水资源条件好的土壤, 氮肥60%作基肥施用, 40%在拔节后期作追肥施用。
(1) 基肥基肥是谷子全生育期养分的源泉, 是提高谷子产量的基础, 因此谷子都应重视基肥的施用, 特别是北部旱地谷子, 有机肥、磷肥和氮肥以作基肥为主。基肥应在播种前一次施入田间, 晋北区春旱严重, 且气温回升迟而慢, 保苗困难的区域最好在头年结合秋深耕施基肥, 效果更好。
(2) 种肥谷子籽粒是禾谷类作物中最小的, 胚乳贮藏的养分较少, 苗期根系弱, 很容易在苗期出现营养缺乏症, 特别是晋北区谷子苗期, 磷素营养更易因地温低、有效磷释放慢且少而影响谷子的正常生长, 因此每0.067 hm2用0.5~1.0 kg P2O5和1 kg纯氮作种肥, 可以收到明显的增产效果。种肥最好先用耧施入, 然后再播种。
(3) 追肥谷子的拔节孕穗期是养分需要较多的时期, 条件适宜的地方可结合中耕培土用氮肥总量的20%~30%进行追肥。
3. 马铃薯
有机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氮肥总量的60%~70%作基肥, 30%~40%作追肥。钾肥总量的70%~80%作基肥, 20%~30%作追肥。磷肥最好和有机肥混合沤制后施用。
(1) 基肥有机肥、钾肥、大部分磷肥和氮肥都应作基肥, 磷肥最好和有机肥混合沤制后施用。基肥可以在秋季或来年春季结合整地穴施或条施。微肥可混合10倍的细土条施, 也可作种肥施用。
(2) 种肥马铃薯每0.067 hm2用3 kg氮素、5 kg普钙混合100 kg有机肥, 播种时条施或穴施于薯块旁, 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施用模式 篇4
指示作物为水稻 (品种:稻花香2号) 。
1.1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时间:2014年4月1日~11月30日。
1.2土壤类型及理化性状
1) 单城镇政久村中福水稻种植合作社试验地, 位于政久村东三节地、该地为水稻土、土壤质地为重粘壤, 有机质28.398g/kg、全氮1.421g/kg、碱解氮139.6mg/kg、有效磷28.8mg/kg、有效钾139mg/kg、p H7.0, 无霜期135天, 常年产量600kg。
2) 兰陵镇永发村占九州地, 位于永发村西二节、该地为水稻土, 土壤质地为重粘壤, 有机质29.589g/kg、全氮1.478g/kg、碱解氮139.8mg/kg、速效磷32.5mg/kg、速效钾186.9mg/kg、p H7.1, 无霜期135天, 常年产量600kg。
1.3肥料种类
有机肥料, 是由五常市常丰生物有机肥厂生产并提供、水稻专用肥45% (24-12-9) , 硫酸铵20% (20-0-0) , 安达市产。
1.4试验方法
本试验采用大区直接对比试验, 设处理区和对照区2个处理, 不设重复, 处理区面积6 666.67m2, 对照区面积1 333.33m2。
处理区:施用有机肥料400kg/667m2+在水稻返青期追施硫酸铵12.5kg/667m2。
对照区:施扶化牌水稻专用肥45kg/667m2做底肥施入、在水稻返青期追硫酸铵12.5kg/667m2 (常规施肥) 。
2田间管理及调查
2.1田间管理
单城镇政久村中福水稻种植合作社试验地于4月11日育苗, 5月11日施底肥, 5月12日耙田, 5月14日泡田, 5月16日插秧, 9月29日收获。
兰陵镇永发村占九州地, 于4月12日育苗, 5月13日施底肥, 5月14日耙田, 5月16日泡田, 5月18日插秧, 9月30日收获。
2.2田间调查
中福水稻种植合作社处理的始花期是7月25日, 成熟期是9月17日;对照的始花期是7月27日, 成熟期是9月18日;永发村占九州地处理的始花期是7月26日, 成熟期是9月18日;对照的始花期是7月28日, 成熟期是9月19日;从田间调查看出, 水稻施用有机肥料后具有提早成熟的效果, 两点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水稻早成熟1天, 且有效分蘖数增加0.063个, 早开花2天。
3试验结果分析
3.1有机肥料对水稻生物性状的影响
在水稻分蘖末期;在抽穗期;在成熟期的株高、茎数调查:处理1均高于处理2处理3;在有效穗数上比较处理1分别比处理2、处理3多;在有效分蘖率上比较处理1分别比处理2、处理3提高, 详见表1。
3.2有机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两点试验的产量为测产:测产方法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田块选择3点, 每点面积20m2, 将每点全部收获, 脱粒计产, 将3点的重量相加除以3, 即为测产区产量。
中福水稻种植合作社地处理区产674.8kg/667m2、对照区产642.5kg/667m2, 处理区比对照区增产32.3kg/667m2、增产幅度5.0%。永发村处理区产635.5kg/667m2、对照区产603.8kg/667m2处理区比对照区增产31.7kg/667m2、增产幅度5.3% (表2) 。
4结论
1) 水稻施有机肥料后具有促进水稻生育进程的作用:水稻早成熟1天。
2) 有机肥料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单城镇政久村中福水稻种植合作社试验亩增产32.3kg/667m2、增产幅度5.0%;兰陵镇永发村占九州试验增产31.7kg/667m2、增产幅度5.3%。
摘要:有机肥料是五常市常丰生物有机肥厂生产的。为了验证该产品在我省不同地区对水稻的增产效果, 2014年度在双城市进行试验, 试验落实两点, 有机肥料的技术指标:N+P2O5+K2O≥5%, 有机质≥45%。有机肥料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单城镇政久村中福水稻种植合作社试验增产32.3kg/667m2、增产幅度5.0%;兰陵镇永发村占九州试验增产31.7kg/667m2、增产幅度5.3%。
关键词:常丰生物有机肥,水稻,施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坂岩, 董书槐.施用有机肥对水稻的效果[J].盐碱地利用, 1986, (4) :75.
施用模式 篇5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 试验地点
试验地设在敖汉旗丰收乡城兴太村农业综合开发旱作科技推广膜下滴灌项目区。项目区有效积温3200℃, 无霜期130天, 年降水量400毫米, 年平均气温6.2℃。试验田地势平坦, 土壤肥力均匀一致, 土层深厚, 土壤类型为栗褐土, 土壤质地为壤土, 养分状况见表1。
2. 供试材料和试验设计
本试验选用玉米品种宁玉309作为试验材料。试验共设3各处理, 每处理重复3次, 每小区面积200平方米, 各小区随机排列。
处理1:对照 (不施锌肥) ;
处理2:对照+底施锌肥 (Zn SO4·H2O) 1千克/亩;
处理3:对照+底施锌肥 (Zn SO4·H2O) 2千克/亩;
处理4:对照+滴灌追施锌肥 (Zn SO4·H2O) 2千克/亩, 苗期1/3, 拔节期2/3。
试验小区采用膜下滴灌的栽培方式, 平均行距50厘米, 大行距70厘米, 小行距30厘米, 一膜双行, 亩保苗数4000株。每亩一次性基施农家肥1000千克, 尿素35千克, 重过磷酸钙12千克, 氯化钾6.5千克。拔除田间大草生育期为发生病虫害。10月15日收获。
收获前5天进行测产, 每小区取样不少于20株, 在不缺苗断垄处取样, 考种内容包括株高、穗位高、单穗粒重、千粒重、出籽率等。根据密度计算产量。
二、结果与分析
1. 不同锌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产量结果 (表2) 可以看出, 底施锌肥1千克/亩、底施锌肥2千克/亩较对照分别增产57.6千克/亩、75.8千克/亩, 增产率分别为10.0%、13.2%。方差分析 (表3) 和多重比较 (表4) 结果表明, 底施锌肥1千克/亩、底施锌肥2千克/亩与对照间差异显著, 底施锌肥1千克/亩与底施锌肥2千克/亩之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施用锌肥确有增产效果, 但并随锌肥施用量的增大, 增产效果渐小。
2. 不同锌肥施用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产量结果 (表5) 可知, 底施锌肥2千克/亩、滴灌追施锌肥2千克/亩较对照分别增产57.6千克/亩、209.4千克/亩, 增产率分别为10.0%、38.8%。方差分析结果 (表6) 和多重比较结果 (表7) 表明, 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说明施用锌肥增产效果明显, 且滴灌追施锌肥效果更佳。
三、讨论
施用锌肥能够提高玉米产量, 但其增产效果受锌肥施用方式、施用量的影响较大。就施用方式而言, 增产效果表现为:滴灌分次追施>一次性底施,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大水漫灌过量灌溉造成锌的淋溶, 完全吸收土壤中的锌, 而滴灌实现了水肥一体化, 直接将锌肥营养液输送到玉米根部浅层土壤, 同时不存在过量灌溉, 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不同的供锌水平对作物的增产效果不同, 适当的供锌水平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 玉米产量随锌肥施用量的变化趋势为:起初随土施锌肥量增加增产率一直增加, 当施锌量达到一定的范围后, 随施肥用量的进一步增大, 增产率降低。因此, 在今后施用锌肥方面, 农户应根据作物、土壤、灌溉设施、锌肥用量等多种因素, 选择恰当的施肥方式和施用量来提高作物的产量。
四、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所在地区玉米上增施锌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施用1千克/亩锌肥可使玉米增产57.6千克/亩, 增产率达到了10.0%, 但随锌肥的施用量增大, 增产效果趋于不明显;同时采用滴灌分次追施锌肥可以极显著增加锌肥的增产效果, 分次滴施2千克/亩锌肥, 增产玉米209.4千克/亩, 增产率为38.8%。
摘要:通过在玉米上底施1千克/亩和2千克/亩的锌肥和用滴灌分次追施2千克/亩锌肥, 研究不同锌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锌肥作为底肥施用, 1千克/亩的锌肥能够实现玉米增产57.6千克/亩, 同时随锌肥的施用量增大, 增产效果趋于不明显;采用滴灌分次追施锌肥可以显著提高锌肥的增产效果, 滴灌追施2千克/亩锌肥实现了玉米增产209.4千克/亩。
施用模式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田块选择在贵州省都匀市凯口镇凯口村一农户责任田,地块位于东经107°17′52″,北纬26°2′13″,海拔952 m。其土壤类型为潮砂泥田,对土壤进行分析,其含全氮1.94 g/kg、有效磷36.3 mg/kg、速效钾107 mg/kg、有机质36.2 g/kg,其p H值为6.7。供试水稻品种为宜香4106。供试有机肥有机质含量≥30%,氮、磷、钾养分含量≥6%。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施肥处理,具体见表1。其中,处理A为常规施肥,处理B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处理C、D在施用有机肥的同时分别减少了常规施肥用量的10%、15%。3次重复,小区面积30 m2。采用宽窄行栽培,窄行规格为23 cm×20 cm,宽行规格为23 cm×30 cm,平均栽水稻基本苗16.5万窝/hm2。
(kg/hm2)
1.3 试验实施
按各处理设计进行施肥,其中有机肥和磷肥均作为基肥一次施用,氮肥、钾肥以总量的70%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剩余30%作追肥施用,各处理田间管理措施保持一致。2012年4月22日温室育秧,6月4日移栽大田,6月18日施稻田除草剂、防治稻飞虱,各处理按设计追施分蘖肥。7月14日防稻纵卷叶螟、稻瘟病,7月16日遇洪水,9月30日收割,全生育期160 d。
1.4 田间管理情况
于水稻成熟期,在各小区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水稻植株5蔸进行室内考种,测定穗实粒数和千粒重(采用1/10分析天平),并分别测定各小区实际产量。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取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利用LSD法和新复极差多重比较检验法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有机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与处理A相比,水稻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6.15%~12.29%。说明水稻施用有机肥相比单独施用化肥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增加农作物种植的收益。
(kg)
注:不同小、大写字母表示新复极差检验5%、1%水平下差异显著。
由表3可知,F处理间=14.45>F0.05=4.76,处理间存在差异,需进行新复极差检验。
分析可知,水稻施有机肥750 kg/hm2,可减少化肥常规施用量15%,能使作物增产。通过新复极差检验分析,处理B、C与处理A在0.05和0.01水平上均有显著性差异。
2.2 有机肥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4可知,施用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穗实粒数3.4~6.0粒、千粒重0.8~1.5 g,其中以处理B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处理C。
2.3 有机肥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与处理A相比,施用有机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降低了2.82%~4.23%,其中以处理C、D最为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施肥是水稻增产的重要措施,而在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料增产效果优于单施化肥[2]。试验研究表明,水稻在施化学肥料纯N 108 kg/hm2、P2O575 kg/hm2、K2O 84 kg/hm2的常规施肥条件下,增施有机肥750 kg/hm2,可减少化肥施用量15%,提高水稻产量6.15%~12.29%,分别增加穗实粒数3.4~6.0粒、千粒重0.8~1.5 g,并且降低土壤容重2.82%~4.23%,说明水稻施用有机肥相比仅施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因此,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的施肥方式值得推广应用[4,5,6]。
摘要:开展了水稻施用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在施化学肥料纯N 108 kg/hm2、P2O575 kg/hm2、K2O 84 kg/hm2的常规施肥条件下,增施有机肥750 kg/hm2,可减少化肥施用量15%,有效增加穗实粒数、千粒重,使产量提高6.15%12.29%,并对降低土壤容重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有机肥,水稻,产量,化肥,土壤容重
参考文献
[1]云玲.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0,30(3):65-66.
[2]周江明.不同有机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4(2):156-162.
[3]刘益仁,徐阳春,李想,等.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矿质态氮含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9(11):70-73.
[4]崔崧,韩晓日,邹国元.不同有机肥用量对黄瓜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6(1):125-128.
[5]丁思年.有机肥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其发展前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0):125-127.
生物钾肥施用技术 篇7
1 拌种
小麦、玉米、水稻、大豆、高粱、花生等直播作物可采用拌种方法。公顷用量7.5~15.0kg, 如将生物钾肥与水按2∶1加水化开, 放入种子拌匀, 使每粒种子都粘上菌剂, 放在室内或棚内稍加阴干即可播种。
2 穴施
穴施是作为基肥或种肥应用。甘薯、烤烟、甜瓜、西瓜、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等作物, 移栽或插秧前穴施生物钾肥, 公顷用量15~30kg, 混合细土150~300kg, 施入穴内。
3 蘸根
水稻、大葱等移栽或插秧时蘸根施用, 公顷用量15~30kg, 对水150~300kg, 化开并混合均匀后蘸根栽植。
4 沟施
果树一般在秋季或早春施用。应根据树冠大小, 距树身1.5~2.5m, 环树挖沟深度15cm, 用生物钾肥1~2kg混细土15~20kg, 将菌剂撒于沟内然后覆土即可。
5 种肥混合施用
小粒种子如芝麻、油菜、甜菜等, 可将生物钾肥与种子混合后同时播种, 公顷用量2~15kg。
6 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