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指标体系

2024-07-29

施用指标体系(精选7篇)

施用指标体系 篇1

2008、2009年安排了12个水稻“3414”试验, 根据统计结果初步得出贾汪区水稻生产磷钾肥养分丰缺指标, 以为贾汪区水稻生产肥料运筹, 实现水稻生产的分类指导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贾汪区进行, 该区水稻栽培地域主要土壤类型为潮土类中的两合土。

1.2 供试材料

供试粳稻品种以徐稻4号、徐稻5号为主, 杂交稻以Ⅱ优084、Ⅱ明优086、Ⅱ航优1号为主。供试肥料品种考虑到试验精度, 市场易购, 选择尿素 (纯) 、过磷酸钙、进口氯化钾。

1.3 试验设计

2年12个试点次, 12个点次覆盖全区水稻近几年的主要推广品种。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 每个因素4个水平, 即0水平∶不施肥;1水平=2水平×0.5;2水平为最佳施肥量;3水平=2水平×1.5[1,2]。试验前最佳施肥量的确定是根据近年来高产栽培实践经验确定, 具体用量及田间试验设计见表1。试验小区形状要求为长方形, 面积33.3 m2, 做到整地方向与小区的长边垂直, 使各小区整体一致, 试验四周留有不少于2 m的保护行[3,4]。渠埂一律塑料包膜包起, 防止窜水窜肥[5,6]。

1.4 试验过程

水稻氮肥运筹 (基蘖肥∶穗肥) 根据土壤高、中、低肥力合理确定, 高肥力点5∶5;中肥力点5.5∶4.5;低肥力点土壤6∶4, 其中基肥∶分蘖肥为7∶3, 穗肥 (促花肥、保花肥) 在倒2~4叶时施用。磷肥、钾肥一次性底施[7,8,9,10]。各试点栽培管理措施一律按当地常规高产措施实施, 试验期间关键生育时期进行植株性状考察, 成熟时进行穗粒结构考查, 单收单打, 计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试验点产量比较

根据各试验田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和对试验结果统计出的最佳施磷、施钾量和产量结果 (表2) 可以作出缺素 (磷、钾) 区相对产量百分比列表与散点图, 具体见图1、2。

不同试验点缺磷区、缺钾区相对产量主要与试验点肥力水平有关, 呈对数关系。有效磷高的试验点, 相对产量也高, 当土壤有效磷为22 mg/kg时, 相对产量高达97.28%, 土壤有效磷为8.9 mg/kg时, 相对产量只有67.19%。速效钾也表现出相同的规律, 当土壤速效钾为129 mg/kg时, 相对产量最高, 达93.81%, 土壤速效钾为78 mg/kg时, 相对产量只有70.84%。

2.2 土壤有效磷、有效钾丰缺指标

按相对产量>95%、85%~95%、70%~85%、60%~70%、50%~60%、<50%, 将土壤养分成高、较高、中、较低、低、极低6个级别, 根据土壤有效磷、土壤速效钾和相对产量的相互关系 (图1、2) , 确定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的丰缺指标, 具体见表3。土壤有效磷高、较高、中、较低、低、极低时, 对应土壤有效磷分别如下:>17.70、13.60~17.70、9.10~13.60、7.10~9.10、5.38~7.10、<5.38 mg/kg;土壤速效钾高、较高、中、较低、低、极低时, 对应土壤速效钾分别如下:>122.7、98.7~122.7、71.0~98.7、57.3~71.0、46.1~57.3、<46.1 mg/kg。

2.3 主要农作物磷、钾肥的推荐施用指标体系

贾汪区耕地面积较少, 土壤类型单一, 根据水稻“3414”试验, 据图1、2确定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最佳施肥量的对数关系, 具体见图3、4, 据此确定不同土壤养分级别下的推荐施肥指标。土壤肥力水平高、较高、中、较低、低、极低时, 对应的有效磷推荐施肥量分别如下:5.1、5.1~6.3、6.3~8.1、8.1~9.2、9.2~10.4、10.4 kg/666.67 m2;相对应的速效钾推荐量分别如下:3.4、3.4~5.5、5.5~8.6、8.6~10.7、10.7~12.8、12.8 kg/666.67 m2。

3 结论与讨论

“3414”试验作为一种国际上通行的试验方法, 能较好地确定氮、磷、钾对水稻产量的肥料效应, 并能确定不同缺素元素的相对产量, 以及单一元素对水稻的肥料效应, 并能据此确定肥料对产量影响的三元二次或一元二次方程, 确定作物的丰缺指标体系、最佳推荐施肥量等[3,4,5,6]。贾汪区2年的“3414”试验结果表明, 土壤有效磷高、较高、中、较低、低、极低时, 对应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分别为:>17.70、13.60~17.70、9.10~13.60、7.10~9.10、5.38~7.10、<5.38 mg/kg;土壤速效钾高、较高、中、较低、低、极低时, 对应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分别为:>122.7、98.7~122.7、71.0~98.7、57.3~71.0、46.1~57.3、<46.1 mg/kg。而土壤肥力水平高、较高、中、较低、低、极低时, 对应的有效磷推荐施肥量分别为:5.1、5.1~6.3、6.3~8.1、8.1~9.2、9.2~10.4、10.4 kg/666.67 m2;相对应的速效钾推荐量分别为:3.4、3.4~5.5、5.5~8.6、8.6~10.7、10.7~12.8、12.8 kg/666.67 m2。

摘要:对徐州市贾汪区水稻磷钾肥施用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通过贾汪区2年的“3414”试验, 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高、较高、中、较低、低、极低时, 对应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分别为:>17.70、13.60~17.70、9.10~13.60、7.10~9.10、5.38~7.10、<5.38 mg/kg;土壤速效钾高、较高、中、较低、低、极低时, 对应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分别为:>122.7、98.7~122.7、71.0~98.7、57.3~71.0、46.1~57.3、<46.1 mg/kg。而土壤肥力水平高、较高、中、较低、低、极低时, 对应的有效磷推荐施肥量分别为:5.1、5.1~6.3、6.3~8.1、8.1~9.2、9.2~10.4、10.4 kg/666.67 m2;相对应的速效钾推荐量分别为:3.4、3.4~5.5、5.5~8.6、8.6~10.7、10.7~12.8、12.8 kg/666.67 m2。

关键词:水稻,磷钾肥,施用指标体系,江苏徐州,贾汪区

参考文献

[1]唐礼彬.郎溪县水稻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8) :116, 119.

[2]王伟妮, 李小坤, 鲁剑巍, 等.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9 (6) :710-714.

[3]刘富春.水稻磷钾不同配比用量施肥效应分析[J].耕作与栽培, 2002 (2) :43, 63.

[4]杜卫军, 王文成, 张胜景, 等.冀东稻区水稻磷钾锌肥配方施肥试验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 (11) :230-231, 310.

[5]姚振飞, 李梅芳.水稻磷钾肥运筹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 1999 (4) :54-55, 57.

[6]严定春, 朱艳, 曹卫星.水稻磷钾肥运筹的知识模型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 2004, 18 (4) :339-345.

[7]谷志恒, 张艳霞, 徐莉.水稻配方施肥技术[J].种业导刊, 2010 (11) :29.

[8]徐忠诚, 周文富, 吴琛, 等.水稻提质增效栽培集成新技术[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 2007 (6) :22-23.

[9]王志贤, 田春丽, 王立河, 等.氮磷钾锌肥配施对夏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种业导刊, 2008 (5) :29-30, 32.

[10]黄寅玲, 冯晓鸽, 李青利.科学施肥, 提高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J].种业导刊, 2010 (3) :34-35.

化肥施用品种选择和施用技术 篇2

一、品种选择

1. 常用氮肥品种选择

(1) 尿素尿素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有机酰胺态氮肥, 含氮量46%, 白色针状或颗粒状结晶。易溶于水, 水溶液呈中性, 吸湿性弱, 不易结块。尿素可用作种肥、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洒, 对各种作物均有较好的增产作用, 适于各种土壤和农作物。作基肥用量15~20kg/0.067hm2。作追肥要注意深施, 以10~15cm为宜, 每0.067hm2用量因作物而定, 一般小麦为7~

山山10 kg, 玉米为10~15 kg, 棉花为12~西西

省省15 kg, 大豆为6~10 kg。作种肥时, 不土天能和种子直接接触, 以免烧种, 影响

壤镇

肥县发芽, 同时应严格控制用量。料土

工壤 (2) 碳酸氢铵碳酸氢铵简称碳作肥铵, 含氮16.5%~17.5%, 呈白色粉末

站料

工状结晶。易吸水、易溶于水, 水溶液呈张藕站作碱性, p H 8.2~8.4, 吸湿后易结块。碳珠酸氢铵适宜作基肥和追肥, 不能作种王张肥。基肥用量为25~40 kg/0.067 hm2,

立追肥用量为15~20 kg/0.067 hm2。不论瑞新

作基肥还是追肥, 都必须深施。

2. 常用磷肥的品种选择

(1) 过磷酸钙过磷酸钙简称普钙, 含P2O512%~14%, 一般呈灰白色或浅灰色粉末。具有一定的吸湿性, 产品中若游离酸含量过多, 易吸湿结块, 因此, 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过磷酸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多种农作物, 可用作基肥和早期追肥。

(2) 重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含有效磷36%~54%, 又称三料过磷酸钙, 是一种水溶性的高浓度磷肥。一般呈颗粒状或粉末状, 水溶液呈酸性。重过磷酸钙可以作基肥及早期追肥。重过磷酸钙含磷量高, 因此不宜作种肥。重过磷酸钙可以作基肥或追肥, 用法与普钙相同。所不同的是, 由于重过磷酸钙含磷量高, 施用量应相当于普钙用量的30%, 极缺磷的土壤可加大用量。缺硫的土壤对硫敏感的作物如马铃薯、豆科作物、十字花科作物及大蒜等施用重过磷酸钙, 增产效果不及普钙, 应增施石膏, 以补充硫素营养。

3. 常用钾肥的品种选择

(1) 硫酸钾硫酸钾含有效钾48%~52%, 多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 也有少量的红色硫酸钾。硫酸钾易溶于水, 吸湿性小, 不易结块, 贮运较方便。硫酸钾可用作基肥、种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硫酸钾属生理酸性肥料, 在酸性土壤上施用, 易引起土壤酸化, 应与石灰配合施用, 中和土壤酸性。在中性或石灰性土壤中施用硫酸钾, 生成的硫酸钙很难溶解, 长期施用, 会造成土壤板结, 应增施有机肥, 防止土壤板结。

(2) 氯化钾氯化钾含氧化钾60%左右, 易溶于水, 颜色大多呈白色或淡黄色, 也有略带红色的产品。氯化钾可作基肥、追肥施用, 不宜作种肥。作基肥每0.067 hm2用量5~10 kg, 要与有机肥混合使用。在酸性土壤中长期施用氯化钾, 要与石灰配合施用。氯化钾在石灰性和中性土壤中生成的氯化钙, 溶解度大, 在多雨地区、多雨季节或有灌溉条件下, 易随水淋失至土壤下层, 一般不会对作物产生毒害。在中性土壤中, 会造成土壤钙的淋失, 使土壤板结。由于氯化钾含有氯离子, 对烟草、甜菜等忌氯作物, 应尽量少施或不施。在盐碱土中施用氯化钾会加重盐害。

4. 常用复合肥料的品种选择

(1) 硝酸磷肥硝酸磷肥是用硝酸分解磷矿粉, 经氨化而制成的氮磷二元复合肥料。硝酸磷肥的养分含量与制造方法有关。冷冻法制造的硝酸磷肥含N、P为20%~20%;碳化法硝酸磷肥含N 18%~19%, 含P2O512%~13%;而混酸法硝酸磷肥含N 12%~14%, P2O512%~14%。硝酸磷肥宜做旱作基肥、种肥和追肥施用。施用量一般因土壤肥力水平和产量高低而定。土壤肥沃、产量高的地块, 作基肥施用量为30 kg/0.067 hm2;产量较低的地区, 基肥施用量10~20 kg/0.067 hm2;作种肥时用量以5~7.5 kg/0.067 hm2为宜, 条施或穴施于土壤, 注意不能直接与种子接触, 以免烧苗。在缺磷的土壤中, 要优先选用水溶性磷含量高、氮磷比例为1∶1型的硝酸磷肥。

(2) 磷酸铵肥酸铵简称磷铵, 是由氨中和浓缩磷酸而生成的产物。在生产过程中, 由于氨中和磷酸的程度不同, 形成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养分总量为62%~66%, 其中含N11%~13%, 含P2O551%~53%, 水溶液呈酸性, 为白色四面体结晶, 性质稳定, 氨不易挥发。磷酸二铵总养分约为62%~75%。其中含N 16%~21%, 含P2O546%~54%, 为白色单斜结晶, 水溶液呈微碱性, 易溶解, 性质比较稳定。磷酸铵适宜作基肥、追肥和种肥施用。作基肥, 应视土壤缺磷程度而确定施用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在10 mg/kg以下时, 每0.067 hm2需施磷铵10~15 kg;土壤有效磷大于20 mg/kg时可酌情少施, 每0.067 hm2施5~10 kg。在旱作区和丘陵山区或极缺磷的土壤中作种肥施用增产效果好。一般每0.067 hm2用量为2.5~5 kg, 沟施于土壤中, 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

(3) 复混肥料复混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3种养分中的2种或3种养分的肥料, 通常采用单质化肥经物理加工而成。按照总养分 (N+P2O5+K2O) 含量可分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即总养分 (N+P2O5+K2O) ≥40%为高浓度, 总养分 (N+P2O5+K2O) ≥30%为中浓度, 总养分 (N+P2O5+K2O) ≥25%, 为低浓度。复混肥料多作基肥使用, 一般大田作物施用50 kg/0.067 hm2, 经济作物施用100 kg/0.067 hm2。一年生作物可结合耕耙机械施用, 多年生作物 (如果树) 集中在冬春季施用。对集中作基肥施用的复混肥料应分层施用, 较一层施肥肥效可提高4%~10%。若将复混肥料作追肥, 须在早期施用。由于复混肥料成分固定, 在施用时应针对复混肥料的品种特性、当地的土壤条件和作物需肥特性, 配合施用单质肥料, 以保证养分的协调供应。

二、化学肥料的真假识别

1. 氮肥

市场上有以硝铵、多元醇冒充尿素的现象, 在购买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以识别。

(1) 外观尿素、硝铵和多元醇都是白色、无味颗粒。尿素表面上不发光;硝铵颗粒表面发亮有明显反光;多元醇乳白没有发亮的色泽和反光。

(2) 手感尿素光滑、松散, 没有潮湿的感觉;硝铵光滑, 但有潮湿的感觉;而多元醇松散, 不太光滑, 也没有潮湿的感觉。

(3) 火烧尿素放在烧红的木炭上或铁片上能迅速烧化、冒白烟, 且有氮臭味;硝铵则燃烧剧烈, 发出强光, 冒白烟且伴有“嗤嗤”的声音;而多元醇分散燃烧, 没有氮臭味。

2. 磷肥

市场上不法商贩一般以磷石膏、钙镁磷肥和废水泥渣冒充磷肥,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以识别。

(1) 外观真磷肥为深灰色、灰白色或浅灰色疏松粉状物, 有酸味;磷石膏为灰白色的六角形状或混状粉末, 无酸味;钙镁磷肥与磷肥颜色相似, 形状呈玻璃质细粒或细粒, 无酸味;废水泥渣为灰色粉粒, 无光泽、有较多的坚硬物, 且无酸味。

(2) 手感磷肥质地重、发绵但不轻浮;磷石膏质地轻、发绵且比较干燥;废水泥渣比磷肥重、不发腻、不发绵且有坚硬物。

(3) 水溶磷肥部分溶于水;磷石膏完全溶于水;废水泥渣溶水后呈浆状且可以重新凝固。

3. 钾肥

(1) 味觉钾肥用舌尖舔有辛辣的感觉。

(2) 火烧钾肥放在铁片上烧有跳动和爆裂声。如能燃烧、熔化或冒白烟且有氮臭味的是氮肥。

4. 复混肥

目前, 市场复混肥品种较多, 颜色多为灰色、黑褐色 (含硝基腐殖酸盐) 不规则颗粒。也有含量大于45%的三元复混肥, 以高岭土为黏结填充料, 黄褐色、粉褐色的不规则颗粒。鉴定方法如下。

(1) 查外观看肥料是否是双层包装, 外包装是否标明商标、生产许可证号码、农业使用登记证号码、标准代号、养分总含量、生产企业的名称和地址, 内包装袋内是否放有产品合格证等, 如上述标志不全, 有可能是伪劣产品。再看袋内肥料颗粒是否一致, 无大硬块, 粉末较少。

(2) 手摸用手抓半把复混肥搓揉, 手上留有一层灰白色粉末并有黏着感的为质量优良;若摸其颗粒, 可见细小白色晶体的也表明为优质复混肥。劣质复混肥多为灰黑色粉末, 无黏着感, 颗粒内无白色晶体。

(3) 火烧取少量复混肥置于铁皮上, 放在明火烧灼, 有氨臭味说明含有氮, 出现黄色火焰表明含有钾, 且氨臭味越浓, 黄色火焰越黄, 表明氮、钾含量越高, 即为优质复混肥。反之则为劣质复混肥。

(4) 闻气味复混肥料一般来说无异味 (有机无机复混肥除外) , 如果具有异味, 则是劣质复混肥。

(5) 水溶优质复混肥水溶性好, 浸泡在水中绝大部分能溶解, 即使有少量沉淀物, 也较细小。而劣质复混肥难溶于水, 残渣粗糙坚硬。

三、春播作物施肥技术

1. 春玉米

玉米施肥应掌握基肥为主、种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磷钾肥早施, 追肥分期施的原则。

(1) 基肥玉米基肥施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80%, 磷肥和有机肥一般全部作基肥施用, 氮肥的60%左右作基肥。施肥方法要有机肥撒施后立即翻耕入土, 化肥以条施为宜, 在严重缺锌的土壤中, 可以用适量细土和锌肥混合均匀后一并施入 (肥土比为1∶10) 。

(2) 种肥施用种肥主要是满足玉米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要。基肥用量不足的地块, 高寒地区春玉米由于春季地温低、有效磷释放慢而少, 更易出现缺磷现象, 若用优质腐熟的有机肥和磷肥混合作种肥, 效果更佳。缺锌区域和田块, 可用锌肥拌种, 每1 kg种子拌3~4 kg硫酸锌。化肥作种肥时, 用量不宜过大, 以免影响种子发芽。施用方法条施穴施均可。

(3) 追肥追肥多用尿素, 春玉米用量一般约为氮肥总用量的30%。质地偏砂、保肥性能差的土壤, 追肥的用量可占氮肥总用量的50%左右。追肥期和次数可因土壤质地而异, 质地较黏重的土壤一般保肥力强, 应早施, 可在拔节至大喇叭口期一次追入。漏水漏肥、保肥力差的土壤, 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除追拔节孕穗肥外, 还应在后期追肥, 以防止后期脱肥。

2. 谷子

有机肥、磷钾肥和硼砂作基肥一次性深施早施, 氮肥施用根据地力水平进行, 即:低肥力、水资源条件差的土壤, 氮肥全部作基肥施用;中肥力、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土壤, 氮肥70%作基肥施用, 30%在拔节后期作追肥施用;高肥力、水资源条件好的土壤, 氮肥60%作基肥施用, 40%在拔节后期作追肥施用。

(1) 基肥基肥是谷子全生育期养分的源泉, 是提高谷子产量的基础, 因此谷子都应重视基肥的施用, 特别是北部旱地谷子, 有机肥、磷肥和氮肥以作基肥为主。基肥应在播种前一次施入田间, 晋北区春旱严重, 且气温回升迟而慢, 保苗困难的区域最好在头年结合秋深耕施基肥, 效果更好。

(2) 种肥谷子籽粒是禾谷类作物中最小的, 胚乳贮藏的养分较少, 苗期根系弱, 很容易在苗期出现营养缺乏症, 特别是晋北区谷子苗期, 磷素营养更易因地温低、有效磷释放慢且少而影响谷子的正常生长, 因此每0.067 hm2用0.5~1.0 kg P2O5和1 kg纯氮作种肥, 可以收到明显的增产效果。种肥最好先用耧施入, 然后再播种。

(3) 追肥谷子的拔节孕穗期是养分需要较多的时期, 条件适宜的地方可结合中耕培土用氮肥总量的20%~30%进行追肥。

3. 马铃薯

有机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氮肥总量的60%~70%作基肥, 30%~40%作追肥。钾肥总量的70%~80%作基肥, 20%~30%作追肥。磷肥最好和有机肥混合沤制后施用。

(1) 基肥有机肥、钾肥、大部分磷肥和氮肥都应作基肥, 磷肥最好和有机肥混合沤制后施用。基肥可以在秋季或来年春季结合整地穴施或条施。微肥可混合10倍的细土条施, 也可作种肥施用。

(2) 种肥马铃薯每0.067 hm2用3 kg氮素、5 kg普钙混合100 kg有机肥, 播种时条施或穴施于薯块旁, 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施用指标体系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选择在全州县龙水镇安陂村委第二村民小组谢永林责任田进行, 供试土壤为潴育潮沙泥田, 土种代号:B3-5;土壤质地为壤土。试验前对试验田块取耕层混合样进行土壤常规5项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42.7g/kg, 全N 2.497g/kg, 速效磷13.5mg/kg, 速效钾80.9mg/kg, 土壤PH值5.2, 土壤肥力中等, 排灌方便。供试品种:为杂交水稻组合金优299。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试验设计为4个处理, 3次重复, 12个小区, 随机区组排列, 外围设立1m保护行。.处理1:不施N肥作对照;处理2 (N1) :666.67m2追施纯N 9kg;处理3 (N2) :666.67m2追施纯N18kg;处理4 (N3) :66 6.67m2追施纯N27kg。

1.3 供试肥料与施用量

试验田不施有机肥料, N肥用尿素 (含N 46%) ;P肥用过磷酸钙肥 (含P2O512%) ;K肥用氯化钾 (含K2O60%) 。施肥总量:尿素用量按试验设计用肥;666.67m2施过磷酸钙33.3kg;施氯化钾15kg。施肥方法:P肥全部做基肥;K肥分二次施用:50%作基肥, 50%作分蘖肥;N肥分4次施用, 基肥占30%, 分蘖肥占40%, 幼穗分化肥 (幼穗分化初期) 20%, 粒肥 (齐穗期) 1 0%。

1.4 田间规划, 栽培措施及其他

小区面积20m2, 长6.67m, 宽3 m。设置2条排灌沟, 排灌沟宽50cm, 深30cm。试验田各小区间筑实筑高隔离田埂, 田埂宽20cm, 高20cm, 田埂包覆厚塑料薄膜, 保证小区田埂在整个试验期间确实起到肥水阻隔, 互不浸串、渗透。各小区排灌水统一通过专用排灌沟进行, 确保各处理小区单灌、单排。栽培规格株行距16.7cm×23.4cm (17060株/666.7m2) , 毎株3~4苗。栽培管理措施:中耕除草、杀虫灭病、排灌水、露晒田均在一致条件下进行。试验于7月25日插植、10月22日收割, 实行各小区单收、单打、单晒, 称重计产。收割前, 对不同处理各小区取5蔸植株样进行经济性状考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结果

试验小区实产验收结合666.67m2产量结果见表1得知:处理2、处理3、处理4, 666.67m2分别比对照增产150.0kg、234.1kg、248.6kg, 增幅分别为47.63%、74.34%、78.95%。说明早稻栽培增施氮肥增产效果明显。从2:1、3:2、4:3看, 增幅分别为47.63%、18.10%、2.64%, 显然晚稻栽培增施N肥越多, 增产效益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2.2 方差分析

将试验所得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处理间F值544.94>F0.01, 达到极显著水准, 说明处理平均数间或者平均区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准, 也就是说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准。

2.3 肥料效应分析

在P、K肥施用量固定的情况下, 处理2、3、4, 增施纯N分别为9、18、27 kg, 分别增产135.1、178.4、200.4kg, 当边际产量等于零时, 符合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原理, 由此得出N的一元二次回归方程模型:Y=314.715+36.923x-1.335 x2 (F=28507.4967, Y:产量、x:施氮量。按广西区土肥站测土配方施肥设计的V5系统计算) 。应用N的一元二次回归方程计算得出N的最大施肥量与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最大=1 7.45kg/666.67m2, N最佳=12.73kg/666.67m2。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土壤中, 不施有机肥料, 施P、K肥相同条件下, 增施N肥, 能促进晚稻生长发育, 提高产量, 666.67m2增施尿素9kg、18kg、27kg, 处理2、3、4分别比对照增产150.0kg、234.1kg、248.6kg;增幅分别为47.63%、74.34%、78.95%;N的最佳施肥量为12.73kg/666.67m2, N的最大施肥量为13.45kg/666.67m2。从本试验研究结果分析, 全州县晚稻栽培, 既要达到增产的目的, 又要创造最隹的经济效益。建议全州县晚稻栽培N肥施肥量控制在13~13.5kg为宜。

参考文献

[1]伍文初, 孟庆金等.红花草不同施用量对单季水稻的增产效应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08, 21 (增刊) , 11-12.

[2]全州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全州县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R].2011.

施用指标体系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青龙山农场科技园区,北纬47°43′12″,东经132°59′24″,地势开阔平坦,土壤质地草甸白浆土,肥力中等偏上。试验地有效降水及积温如图1、2所示。

2010年气候条件总体来说适宜水稻的生长,尤其是有效积温较高,≥10℃积温达到2 737.8℃,比历年高357.7℃;无霜期达到139 d,比历年多12 d。6月温度高,降水少,在水稻营养生长期出现连续高温天气,有助于籽粒灌浆的进行,有利于高产。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龙粳26,该品种的主茎有11片叶,一般旱育稀植插秧栽培条件下需生育日数128~130 d,需活动积温2 350℃左右,插秧规格26.67 cm×10.00 cm,5~6株/穴。供试肥料主要有磷酸二铵(P2O546%)、硫酸钾(K2O 33%)、尿素(N 46%)。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氮肥施用设6个处理,具体施用方案见表1。不设重复,小区面积666.7 m2。各处理均施磷酸二铵105 kg/hm2、硫酸钾165 kg/hm2,其中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钾肥基施60%、穗肥施40%。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生育期进程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1与处理4分蘖盛期早于其他处理,抽穗期与齐穗期也早于其他处理,成熟期早于其他处理1 d,表现为较早熟,这可能是由于生育后期调节肥及氮肥总用量较少。

2.2 各处理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于成熟期测产,并观察记载各处理水稻农艺性状。从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之间株高相差较小。株高最高的为处理1,最低的为处理4,相差仅有1.7 cm。穗长最长的是处理2,为16.3 cm,与最低的处理6相差为1.1 cm。各处理穗数相差较大,以处理3为最多,达544穗/m2,比产量最低的处理6多36穗/m2,处理2较处理6多24穗/m2,处理1较处理6多13穗/m2;其他处理差异较小。处理3穗粒数最多,较处理6多4.9粒,处理5和处理2分别较处理6多3.1、0.6粒;千粒重以处理6、4最高,较处理3、2、1、5分别多0.3、0.5、0.2、0.4g。结实率以处理3最高,比处理6多1.2个百分点,处理4较处理6高0.3个百分点,处理1较处理6高0.4个百分点,处理2与处理5分别较处理6低0.4、0.9个百分点。产量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处理3产量最高,其次为处理2。处理2与处理3、处理1与处理4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但处理2、3产量显著高于处理5、6。

2.3 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将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分析,从表4、5可以看出,单位面积穗数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系数高达0.993,且差异到达极显著水平(0.001);其次为穗长,与产量相关系数也较高(0.90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0.013);结实率与产量的关系也较为密切,相关系数为0.897,同样达到显著水平(0.015);穗粒数、株高与产量的关系较小,相关系数分别为0.436和0.353。千粒重与产量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59,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1)试验中龙粳26产量在施氮肥186.0 kg/hm2,氮肥基肥、第1次分蘖肥、调节肥、穗肥的施用比例分别为45%、20%、15%、20%时最高,产量为9 185.70 kg/hm2,穗数较多,穗粒数与结实率也较高,各项产量构成因素配置较为合理。这可能是由于其基肥、第1次分蘖肥保证了单位土地面积分蘖数的形成,而后期的调节肥以及穗肥有助于叶片生命力旺盛,利于灌浆结实,这样保证了一定穗数叶片营养来源较为丰富,从而获得高产。

(2)在实际生产中,许多农户偏重于前期施用氮肥,致使水稻在生长后期缺氮,叶片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而影响光合作用,最终限制了产量的提高;但若是穗肥施用量过大,则会使植株营养生长过于旺盛,进而影响结实率而限制产量的提高。处理3(在施氮肥186.0 kg/hm2,氮肥作基肥、第1次分蘖肥、调节肥、穗肥的施用比例分别为45%、20%、15%、20%)在施用第1次蘖肥的基础上施用一定的调节肥料,可使后期植株叶片功能期延长,有利于灌浆结实,有利于高产。

(3)水稻产量是由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因素构成,实际生产中不能片面追求某一个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这样势必影响产量的提高[5]。合理施用的氮肥目的旨在协调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矛盾,既保证前期营养生长健壮,形成足够大的叶面积及分蘖率,后期还要兼顾后期叶片功能及籽粒灌浆的顺利进行[6]。

摘要:进行了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模式对龙粳26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施氮总量186.0 kg/hm2,基肥、第1次蘖肥、第2次蘖肥、调节肥、穗肥施用比例为4.5∶2∶0∶1.5∶2时产量最高,为9 185.70 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单位面积穗数、穗长与产量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0.904,实际生产中应该兼顾各产量因素,以达到高产。

关键词:氮肥,施用量,施用模式,产量,龙粳26

参考文献

[1]袁隆平.杂交水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吴中福.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农技服务,2007,24(4):41.

[3]刘立军,徐伟,桑大志,等.实地氮肥管理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J].作物学报,2006,32(7):987-994.

[4]张国良,陈冬平,罗明,等.不同施肥配方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77-2278.

[5]丁国祥,徐霞,钱云,等.水稻氮肥用量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15,159.

施用指标体系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田块选择在贵州省都匀市凯口镇凯口村一农户责任田,地块位于东经107°17′52″,北纬26°2′13″,海拔952 m。其土壤类型为潮砂泥田,对土壤进行分析,其含全氮1.94 g/kg、有效磷36.3 mg/kg、速效钾107 mg/kg、有机质36.2 g/kg,其p H值为6.7。供试水稻品种为宜香4106。供试有机肥有机质含量≥30%,氮、磷、钾养分含量≥6%。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施肥处理,具体见表1。其中,处理A为常规施肥,处理B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处理C、D在施用有机肥的同时分别减少了常规施肥用量的10%、15%。3次重复,小区面积30 m2。采用宽窄行栽培,窄行规格为23 cm×20 cm,宽行规格为23 cm×30 cm,平均栽水稻基本苗16.5万窝/hm2。

(kg/hm2)

1.3 试验实施

按各处理设计进行施肥,其中有机肥和磷肥均作为基肥一次施用,氮肥、钾肥以总量的70%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剩余30%作追肥施用,各处理田间管理措施保持一致。2012年4月22日温室育秧,6月4日移栽大田,6月18日施稻田除草剂、防治稻飞虱,各处理按设计追施分蘖肥。7月14日防稻纵卷叶螟、稻瘟病,7月16日遇洪水,9月30日收割,全生育期160 d。

1.4 田间管理情况

于水稻成熟期,在各小区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水稻植株5蔸进行室内考种,测定穗实粒数和千粒重(采用1/10分析天平),并分别测定各小区实际产量。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取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利用LSD法和新复极差多重比较检验法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有机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与处理A相比,水稻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6.15%~12.29%。说明水稻施用有机肥相比单独施用化肥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增加农作物种植的收益。

(kg)

注:不同小、大写字母表示新复极差检验5%、1%水平下差异显著。

由表3可知,F处理间=14.45>F0.05=4.76,处理间存在差异,需进行新复极差检验。

分析可知,水稻施有机肥750 kg/hm2,可减少化肥常规施用量15%,能使作物增产。通过新复极差检验分析,处理B、C与处理A在0.05和0.01水平上均有显著性差异。

2.2 有机肥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4可知,施用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穗实粒数3.4~6.0粒、千粒重0.8~1.5 g,其中以处理B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处理C。

2.3 有机肥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与处理A相比,施用有机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降低了2.82%~4.23%,其中以处理C、D最为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施肥是水稻增产的重要措施,而在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料增产效果优于单施化肥[2]。试验研究表明,水稻在施化学肥料纯N 108 kg/hm2、P2O575 kg/hm2、K2O 84 kg/hm2的常规施肥条件下,增施有机肥750 kg/hm2,可减少化肥施用量15%,提高水稻产量6.15%~12.29%,分别增加穗实粒数3.4~6.0粒、千粒重0.8~1.5 g,并且降低土壤容重2.82%~4.23%,说明水稻施用有机肥相比仅施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因此,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的施肥方式值得推广应用[4,5,6]。

摘要:开展了水稻施用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在施化学肥料纯N 108 kg/hm2、P2O575 kg/hm2、K2O 84 kg/hm2的常规施肥条件下,增施有机肥750 kg/hm2,可减少化肥施用量15%,有效增加穗实粒数、千粒重,使产量提高6.15%12.29%,并对降低土壤容重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有机肥,水稻,产量,化肥,土壤容重

参考文献

[1]云玲.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0,30(3):65-66.

[2]周江明.不同有机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4(2):156-162.

[3]刘益仁,徐阳春,李想,等.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矿质态氮含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9(11):70-73.

[4]崔崧,韩晓日,邹国元.不同有机肥用量对黄瓜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6(1):125-128.

[5]丁思年.有机肥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其发展前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0):125-127.

肥料施用技术 篇6

1 根据土壤性质进行施肥

各类土壤的酸碱性质、砂黏程度、水、肥、气、热状况不同, 其供肥能力也有很大差异。因此, 必须根据土壤性质进行施肥。一般而言, 在碱性土壤中, 应优先施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在酸性土壤中, 应施用生理碱性或钙质肥料;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 各种肥料都可以施用。生理中性肥料则适合于各类土壤。砂质土壤肥力较低, 土壤通气条件好, 供肥保肥能力强, 在施肥时应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黏质土壤肥力较高, 土壤通气条件不好, 供肥保肥能力较强, 应注意在作物生长前期施用。

2 根据肥料性质进行施肥

由于各种化肥的性质不同, 所以应做到因肥施用。硝态氮肥常用的是硝酸铵, 适合各种作物和土壤, 可作基肥施用, 也可作追肥[1]。硝铵的含氮量较高, 施用时要防止烧苗。硝态氮肥不适用于水田, 因为在水田中硝态氮肥易流失和产生反硝化作用而损失氮素。铵态氮肥常用的是碳酸氢铵, 是一种易吸湿、易挥发损失的肥料。一般用作基肥, 但要深施, 作追肥时要注意覆土。酰胺态氮肥常用的是尿素, 其易溶于水, 物理性状也较好。尿素可作基肥, 又可作追肥, 但不宜作种肥, 因为其能使蛋白质变质而影响种子发芽, 因而在使用上应注意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缓效肥可分为合成有机缓效肥与包膜肥料, 一般缓效肥控制养分的释放速度, 所以最好用作基肥施用。水溶性磷肥是指能溶于水的磷肥, 常用的有“过石”、“三料”。弱酸溶性磷肥是指可溶于弱酸溶液的磷肥, 难溶性磷肥是指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弱酸、只能溶于强酸的磷肥。由于各种磷肥都易固定, 移动性极小, 所以绝大部分作为基肥施用。在有条件的地方应提倡叶面喷施[2]。

3 合理有效施用钾肥

一般豆科作物对钾肥最敏感, 施后增产显著。含碳水化合物多的薯类, 含糖较多的甜菜、西瓜以及果树等, 需钾量也较多, 麻类、烟草、向日葵、玉米等都是需钾较多的作物。施于缺钾的土壤。对于供钾能力低的土壤, 施用钾肥的效果较高[3]。因此, 钾肥应优先施用在容易缺钾的砂质土壤中, 以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将肥料施于高产田的效果更为明显, 随着作物产量不断提高, 从高产田土壤中带走的钾素也逐渐增多, 如不及时补施, 土壤供钾不足, 产量就会明显下降。因此, 增施钾肥是促进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钾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 宜作基肥, 可施于根系密集的土层。对砂质土壤, 可以将50%用作基肥, 50%用作追肥, 及时施用。一般作物后期吸钾量不多, 所以作物生长后期追施钾肥的效果较好。

4 合理有效利用草木灰

作物秸秆、柴草、枯枝落叶等燃烧后剩下的部分统称为草木灰, 其含有植物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 其中以钾、钙含量最多, K2O含量为5%~8%。因此, 习惯上将草木灰作钾肥施用。草木灰属于碱性肥料, 适用于除盐碱土以外的各种土壤, 尤其适用于酸性土壤。草木灰可作基肥和追肥, 一般用量为750~1 500 kg/hm2。施用前要用2~3倍的湿土拌匀或淋上少量的水将灰湿润, 但水量不宜过多, 以防止养分流失。草木灰以集中施用为宜, 一般采用沟施或穴施, 深度约为10cm, 施后覆土。

草木灰还可以用作水稻田或蔬菜苗床的盖种肥, 以利于吸热, 提高地温, 减轻因低温而造成的烂秧, 清除秧田青苔的危害, 同时可疏松表土、便于拔秧。栽种马铃薯时, 将薯块切好后拌上草木灰栽种, 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好办法, 并兼有防虫、杀菌的作用。草木灰应单独贮存, 防止风吹雨淋, 以免养分流失和挥发[4]。

5 正确施用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不能直接为作物提供养分, 但可提供对作物生长有益的微生物, 通过其分解、转化等作用, 土壤中的大量养分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有益微生物含量少的土壤, 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就不能被很好地吸收和利用。有针对性地施用微生物肥料, 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 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 促进植物生长。微生物肥料不能代替化肥和其他肥料, 也没有一种微生物肥料适用于所有地区。如果土壤的养分严重不足, 仅靠微生物给作物提供养分无法达到效果, 应在贫瘠的土壤里中配施有机肥和无机肥, 不能单用微生物菌剂。在肥沃的土壤中施用微生物肥料, 可减少化肥施肥量。在过量施用化肥、土壤板结的地区, 微生物肥料能使土壤恢复地力, 改善土壤结构。

6 搭配施用农家肥与化肥

农家肥含有农作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和丰富的有机物质, 是一种完全肥料, 也叫有机肥料。农家肥肥料来源广, 后劲长, 保肥能力强, 有培肥改土作用。农家肥成本低, 便于制造和储存, 对土壤和作物无不良影响。但是农家肥养分含量低, 肥效缓慢。化肥也称无机肥料, 养分含量高, 肥效快, 便于贮存和施用, 但养分单一, 后劲小。因此, 合理搭配施用农家肥与化肥, 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和养地的需要[5]。农家肥一定要在充分腐熟后施用。

7 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田间试验和土壤测试为基础, 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 科学地提出有机肥料和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养分比例、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等, 达到按需、按量施肥, 使施肥更科学、更合理[6,7]。

参考文献

[1]刘善江, 李国学.高碑店污泥农用肥效及重金属污染防治[J].华北农学报, 1999, 14 (1) :118-122.

[2]孙建, 刘苗, 李立军, 等.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10, 25 (4) :221-225.

[3]张翔, 曹友节.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和腐殖质组分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1998, 13 (2) :87-92.

[4]宋永林, 唐华俊, 李小平.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及褐潮土有机质变化的影响研究[J].华北农学报, 2007, 22 (B8) :100-105.

[5]车驷.云南省有机肥料[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6.

[6]张翔, 范艺宽, 毛家伟, 等.不同种植制度和施肥措施对烟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08, 23 (4) :208-212.

农药施用与天气 篇7

一、温度

施用农药的适宜温度一般是20℃~30℃。对挥发性较强的农药, 在比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喷洒, 效果才好。如用敌敌畏乳剂拌制毒土熏杀金龟子等害虫时, 如果选定温度较高, 风速小的天气, 施药后的效果最佳。

温度的高低能决定某些化学农药效果发挥的快慢。如使用能由植株表皮渗入, 从气孔进入叶片中的内吸性杀虫剂防治害虫时, 在喷药以后, 药剂表面如果能保持1~2小时的湿润, 药剂便能被植株吸取1/3以上。如果在晴天高温时喷药, 药液便会很快挥发, 进入植株体内的药量则会大大减少。因此, 夏天用内吸性杀虫剂治虫时, 阴天比晴天施用的效果要好, 早晨比中午施用的效果要好。

敌百虫、除虫菊等农药, 在较高的温度下施用, 有利于提高农药的挥发性和扩散性, 使农药对害虫的毒性增加, 这些农药称为正温度系数农药。相反, 有些农药, 如滴滴涕、石硫合剂等需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施用, 才能有利于发挥杀虫作用, 这些农药称为负温度系数农药。

二、湿度

湿度与农药药效也紧密相关。湿度较大时, 一般会降低药效。但对粉剂农药, 则需要具备一定的湿度条件, 才能充分发挥杀虫效果。如叶蝉散、甲敌粉、速灭威等粉剂农药, 在早晨或傍晚, 当露水或水滴未干时施用, 粉粒能与叶面较好地粘附。加之这个时段的温度较低, 光照较弱, 药剂不易分解, 相对地延长了粉剂农药的残效期。再之, 在这个时段, 害虫活动频繁, 与农药接触的机会增多, 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

三、光强 (光照强度)

强烈的光照能加速药剂的挥发与分解, 使药效期缩短。如常用农药辛硫磷, 在阳光的直射下会分解失效。因此, 用它防治害虫应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用药。在强烈光照条件下用药, 农药分解加快, 容易造成用药者中毒。农作物和树木的新陈代谢旺盛, 气孔张开, 药剂容易对叶片造成药害, 一般应选择在上午7~10时或下午4时以后用药为宜。

四、风力

在喷施农药时, 粉剂、烟剂受风力、风向影响很大。在大风时, 不宜施用农药治虫防病, 这是因为:

1、刮风会把药剂吹走, 特别是粉剂, 同时, 还能加速药剂的挥发。

2、由于农作物植株枝叶受到风的影响, 相互振动和摩擦会造成药剂机械性流失。

3、喷酒的雾点或药粉易随风飘扬, 不能均匀地降落并附着在所要防治的农作物表面上。

4、风大药剂容易飘落到施药人员的身上, 增加中毒的机会。

如果急需防治, 可用乳油及可湿性粉剂, 因其受风的影响较小。

上一篇: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下一篇:CMTS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