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肥施用(精选5篇)
微肥施用 篇1
1.看土施肥
不同土壤所含各类微量元素不同, 只有了解土壤里缺少哪一种元素, 相应补施这一元素肥料才能有效。可根据土母质、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等确定土壤各类微量元素的含量。在没弄清楚之前, 可小面积实试验再大面积施用。
2.看作物施用
不同作物对各种微肥需要量也不同, 如水稻需要硅;油菜、豆科作物等需要硼;大蒜、洋葱需要硒。
3.适量施用
微肥一般作基肥施用。施用量为每0.067 hm2施硼100~200 g, 或锌肥100~150 g, 或硫酸亚铁100~250 g, 或硫酸铜510 g, 切忌滥施。
小麦田施用不同微肥对比试验研究 篇2
关键词:小麦;商品微肥;对比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6-74-03
当前市场上微肥品种多而杂乱,真假难辨,使用效果更是参差不齐。为筛选对小麦增产显著的商品微肥品种,供大面积推广应用,笔者于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进行了小麦田施用不同微肥小区对比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地块 试验选择在阜南县苗集镇张古村进行,试验地块土质为沙姜黑土,肥力中等偏上,前茬作物为玉米,667m2产量在600kg左右。土壤理化性状如下:有机质14.74g/kg、全氮1.068g/kg、有效磷42.5mg/kg、速效钾196mg/kg、缓效钾560mg/kg、有效锌1.06mg/kg、有效锰56mg/kg、有效硫15.61mg/kg、有效硼0.63mg/kg、pH值5.4。
1.1.2 试验作物 小麦,品种为烟农5158。
1.1.3 试验肥料 安徽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N∶P2O5∶K2O=28∶7∶10配方肥、尿素、世多乐(青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世多乐脉素特、安徽文胜肥业有限公司提供的精品锌、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和速溶硼、北京地福来生物肥销售有限公司提供的地福来活性细胞生物肥、新加坡利农集团提供的斯德考普、安徽神农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新美洲星。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时间 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
1.2.2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12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播前667m2世多乐脉素特0.5kg;处理2:播前667m2施世多乐脉素特1kg;处理3:播前667m2施精品锌0.4kg;处理4:播前667m2施安徽省文胜肥业有限公司提供的精品锌1kg;处理5:播种后出苗前土壤表面667m2喷施地福来活性细胞生物肥200mL;处理6:播种后出苗前土壤表面667m2喷施地福来活性细胞生物肥400mL;处理7:小麦苗期、拔节孕穗期和灌浆初期各喷施一次斯德考普(667m22.5g、5g和5g);处理8:小麦拔节孕穗期和灌浆初期667m2各喷施一次含腐殖酸水溶肥料50mL;处理9:小麦拔节孕穗期和灌浆初期667m2各喷施一次速溶硼15g;处理10:小麦苗期、拔节孕穗期和灌浆初期667m2各喷施一次新美洲星75mL;处理11:不施微肥;处理12:不施任何肥料(空白对照)。每处理面积均为20m2(5m×4m),重复3次,试验田四周均设2m以上保护行,小区之间留1m空地作隔离操作带,以不施微肥和空白处理作为对照。凡喷施的均为加清水30kg。
1.2.3 播种方法 播种前种子均进行药剂拌种。2013年10月13日,用行距25cm宽幅式旋耕播种施肥一体机将土壤深旋15cm,同时667m2条播麦种12.5kg和司尔特28∶7∶10配方肥40kg。
1.2.4 田间管理 各处理均于2013年11月25日进行化学除草;2014年3月25日,趁雨667m2追施尿素8kg作拔节孕穗肥(空白对照不追肥);2014年4月10日和4月20日进行2次“一喷三防”。
1.2.5 观察记载 从小麦齐苗后开始,每10d进行一次小麦苗情监测,观察记载小麦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杨花灌浆期、成熟期、病虫害发生情况等。2014年6月3日分区取样(考种),6月4日分区收获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的小麦产量结构、熟相和籽粒色泽比较 由表1可知,各微肥处理的小麦,其产量三要素较未施微肥的处理11均有所增加,667m2穗数增加0.31万~1.55万,单穗粒数增加0.66~1.53粒,千粒重增加0.16~1.28g,综合表现以处理2最好,处理6次之。
2.2 不同处理产量表现比较 由表2可知,与对照(处理11)相比,各微肥处理小区实收折合667m2产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以处理2最高,达到601.64kg,667m2净增产58.37kg,增产率达10.74%,位居第1位;其次是处理6和处理10,位列第2和第3位。
2.4 差异显著性分析(LSD法) 由于通过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微肥处理与对照处理11的产量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因此,须进一步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法)进行比较,结果计算如下:
平均数差数的标准误SX1-X2=[2×S2e/n]=[2×0.084÷3]
=0.24(kg)
查二尾t值表得v=22时,t0.05=2.074,t0.01=2.819,故
LSD0.05=SX1-X2×ta0.05=0.24×2.074=0.498(kg);
LSD0.01=SX1-X2×ta0.01=0.24×2.819=0.677(kg)。
以上LSD0.05和LSD0.01分别为5%和1%最小显著差数,表示凡2个处理小区平均产量的差数达到LSD0.05≥0.498kg时,为差异显著;达到LSD0.01≥0.677kg时,为差异极显著。因此,各处理小区平均产量逐一与不施微肥的处理11比较后,便形成了表4中的差异显著性结果。由表4可知,各增施微肥的处理,与不施微肥的处理11相比,小麦增产效果不仅均达显著程度,而且均达到极显著程度。
3 结论与讨论
3.1 增施微肥可以提高小麦“产量三要素”指标,改善熟相和质量色泽 由本次试验可知,增施不同微肥,对增加小麦有效穗数均有一定作用,增加幅度在0.31万~1.55万穗/667m2,以小麦拔节孕穗期和灌浆初期667m2各喷施一次安徽文胜肥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含腐殖酸水溶肥料50mL,小麦苗期、拔节孕穗期和灌浆初期667m2各喷施一次安徽神农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新美洲星75mL和播前667m2施世多乐(青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世多乐脉素特1kg这3个处理增加最多,667m2有效穗数分别增加1.55万、1.42万和0.94万;穗粒数和千粒重亦均有一定程度增加,增加幅度在0.66~1.53粒/穗和0.16~1.28g,以播种后出苗前在土壤表面667m2喷施北京地福来生物肥有限公司提供的活性细胞生物肥400mL、播前667m2施安徽省文胜肥业有限公司提供的精品锌1kg以及播前667m2施世多乐脉素特1kg这3个处理增加幅度较大;成熟时各微肥处理小麦熟相和籽粒色泽,较未施微肥的小麦均有所改善,尤以播前667m2世多乐脉素特1kg最好。
3.2 增施微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由本次试验可知,与不施微肥相比,各种微肥处理小区实收折合667m2产量以播前667m2施世多乐脉素特1kg和播种后出苗前,在土壤表面667m2喷施地福来活性细胞生物肥400mL最高,增产率均达10个百分点以上,其他各种微肥处理增产率也都超过7个百分百点。
微肥的科学施用 篇3
1、施微肥不能过量。
喷洒微肥溶液或撒施微肥颗粒一定要均匀, 并避免重复施用。浓度不能超过规定浓度的20%。
2、增施有机微肥料。
增施有机肥料对施用微肥有很大的好处;一是可增加土壤里的有机酸, 使微量元素呈现可利用的毒性;二是有机肥本身就有数量多, 种类全的微量元素。
3、配施大量元素肥料。
微肥必须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满足的条件下才会明显地促熟增收。
4、因地制宜。
大田作物在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料的条件下, 须因地因作物施用, 才能达到促熟增产的目的。
几种微肥在萝卜上的施用效果 篇4
一、材料与方法
㈠试验材料萝卜品种为韩国招福, 微肥为氨基酸复合微肥 (北京中农技综合开发中心提供) , 速乐硼 (北京新禾农化资料有限公司提供) , 大丰收 (湖南省稀土农用研究中心研制) 。
㈡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靖远县乌兰镇东关村多年种植的塑料大棚内。3月1号进行直播。试验地土层深厚, 肥力中等。
㈢试验设计与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共设四个处理, 分别是喷施A1大丰收;A2速乐硼;A3为氨基酸复合微肥;A4喷清水为对照 (ck) 。
施用微肥全部进行叶面喷施, 使用浓度为:大丰收600倍液、速乐硼1000倍液、氨基酸复合微肥500倍液。喷施时间均在苗期的三叶一心期喷第一次, 以后每隔半个月喷一次, 连续喷3次。试验重复三次, 两边设有保护行, 一垄一个小区, 垄长20m, 垄宽60cm, 沟30cm, 小区面积是18㎡, 3月1号进行直播, 每垄种三行, 株距24cm、行距15 cm。观察记载了萝卜的根长、根粗, 单根重、叶长, 叶宽, 叶数。
二、结果与分析
㈠施用不同微肥对萝卜产量的影响从表1的产量结果看出, 施用大丰收的折合产量最高为154167.4 kg/hm2, 较对照增产25927.88 kg/hm2, 增产率为20.21%;施用氨基酸复合微肥的折合产量153239.64 kg/hm2, 较对照增产25000.12 kg/hm2, 增产率19.49%;施用速乐硼的折合产量138422.91kg/hm2, 较对照增产10183.39 kg/hm2, 增产率为7.94%。经方差分析, 施用大丰收与施用氨基酸复合微肥的产量差异不显著, 施用速乐硼与对照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施用大丰收比对照增产显著, 施用氨基酸复合微肥比对照增产显著。
㈡施用不同微肥对植物性状的影响从表2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萝卜的生长同期施用大丰收的叶面积比对照减小31.83cm2, 根长增加2.3cm, 根粗增加0.54cm, 叶片数减少0.73, 单根重增加0.18kg。施用氨基酸复合微肥的叶面积比对照减少10.8cm2, 根长增加1.8cm, 根粗增加0.54cm, 叶片数减少0.33cm, 单根重增加0.17kg。施用速乐硼比对照叶面积减少23.51cm2, 根长增加0.11cm, 根粗增加0.27cm, 叶片数没变, 单根重增加0.06kg。
三、小结与讨论
微肥施用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供试地块土壤酸碱度为中性, 土层深厚, 土壤质地疏松, 土壤养分含量丰富, 栽培密度为3.75万株/hm2。
1.2 试验材料
供试棉花品种:鄂杂棉4号, 由湖北省荆州市农业科学院提供;供试微肥:康凯2号、富诺根、满素可锌、富诺钾、富诺磷、满素可硼, 以上均由安德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方法
试验分为对照组和供试组, 其中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管理;供试组除采用常规管理外, 还按如下时期和剂量喷施微肥 (表1) 。3次重复, 小区面积50 m2。采用MATABI SUPER GREEN-16型喷雾器喷施, 用水量450 L/hm2。
注:满素可锌的用量单位为g/hm2。
1.4 调查统计
每小区随机采用5点取样, 每点取5株进行调查。二叶期喷雾后10 d调查根的长度;结铃期调查株高、分枝层、结铃数;后期测产, 同时观察植株衰老情况[3,4]。肥效计算方法如下:
根长增长率 (%) =[ (供试组根长均值-对照组根长均值) /对照组根长均值]×100
株高增长率 (%) =[ (供试组株高均值-对照组株高均值) /对照组株高均值]×100
分枝层增长率 (%) =[ (供试组分枝层均值-对照组分枝层均值) /对照组分枝层均值]×100
铃增长率 (%) =[ (供试组铃均值-对照组铃均值) /对照组铃均值]×100
产量增长率 (%) =[ (供试组产量均值-对照组产量均值) /对照组产量均值]×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喷施微肥对棉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采用DPS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苗期苗床喷雾康凯2号和富诺根, 二叶期再喷雾富诺根和满素可锌后10 d进行调查供试组与对照组的根数量, 结果表明:供试组平均根数量为60.06条, 与对照组相比, 根平均增加10.78条, 具有极显著差异 (表2) 。说明微肥对根的生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且通过观察发现, 供试组的棉苗明显比对照组粗壮, 而且遇到阴雨天气时, 供试组表现出优良的生长势。特别是经过雨水淹没后, 对照组的叶片明显变蔫, 但供试组仍然表现良好, 即使有少量变蔫, 也在雨水过后短时间内恢复。
(条)
2.2 喷施微肥对棉花株高的影响
花蕾期喷雾富诺磷375 mL/hm2和满素可硼225 mL/hm2, 结铃期喷雾富诺钾525 kg/hm2后调查供试组与对照组的株高, 结果表明:供试组平均株高为91.16 cm, 与对照组相比, 株高平均增长10.28 cm, 具有极显著差异 (表3) 。说明喷雾以上微肥有利于促进棉株生长, 且通过观察发现:供试组叶片比对照组光亮。
(cm)
2.3 喷施微肥对棉株分枝层和棉花结铃的影响
花蕾期喷雾富诺磷和满素可硼, 结铃期喷雾富诺钾后调查供试组与对照组的分枝层, 结果表明:供试组平均分枝层为16.20层, 与对照组相比, 分枝层平均增长1.74层, 具有极显著差异 (表4) 。说明喷雾以上微肥有利于促进棉株分枝, 且调查发现:供试组花大、铃多、铃大, 且叶片厚。供试组平均铃数为29.04个, 与对照组相比, 分铃数平均增长5.60个, 具有显著差异。
注: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1%、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
2.4 喷施微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通过对供试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测产, 结果表明:供试组比对照组株平均增产0.023 kg, 具有显著差异 (表5) 。同时, 通过观察发现, 供试组具有很强的抗衰老能力, 与对照组相比, 衰老期明显推迟, 延长了采收的时间, 且秋桃膨大速度比对照组快, 因此提高了收获产量。
(kg)
3 结论与讨论
棉花在不同时期喷施康凯2号、富诺根、满素可锌、富诺钾、富诺磷和满素可硼可不同程度地促进棉花生长, 尤其是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康凯2号、富诺根、满素可锌、富诺钾、富诺磷和满素可硼的适时适量配用可提高棉花根系生长、株高、结铃数及单铃重, 具有增产效果, 可在棉田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娄长安, 杨建平, 尚杰, 等.锌硼锰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农村科技, 2009 (6) :29-30.
[2]吾买尔江.莆拉堤.有机微肥万绿宝在棉花上的施用试验[J].农村科技, 2012 (8) :34-35.
[3]李红, 余培玉, 罗兴, 等.“五增牌”谷粒饱在棉花上的应用试验[J].作物研究, 2010, 24 (3) :168-170.